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发现,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依赖于形成电极催化剂形成用金属化合物的金属以外的成分,其电极催化剂特性受到大的影响,所述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是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了含有金属化合物的涂布材料后在含氧气氛中进行热分解而形成的。
即,本发明的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即,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在硝酸钌的硝酸溶液中含有镧的有机酸盐但不含氯化合物的涂布材料,然后在含有氧的气氛中在400℃~600℃范围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
作为催化剂等的制造用原料,不使用通常的氯化钌,而是使用硝酸钌的硝酸溶液。以往,在含氧气氛中通过加热形成作为电极催化剂起作用的氧化钌时,由于从氯化钌、硝酸钌的任何一种都生成氧化钌,因此认为使用任何一种都形成同样的物质。
可是,在本发明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中,以氯化钌作为原料时和以硝酸钌作为原料时,氢发生用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明显不同,这样的情况是完全不能预料的。
在本发明中,作为与钌成分一起使用的镧的羧酸盐,优选使用选自醋酸镧、甲酸镧和草酸镧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羧酸镧,并优选溶解度大的醋酸镧等。
另外,在形成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的热分解工序中,镧的羧酸盐在热分解时的400~600℃的含氧气氛中被认为向羟基碳酸盐或碳酸盐转化的形式存在。
结果以为可以确认碳原子在形成的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中均匀存在。因此,通过镧的羧酸盐的热分解而在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中存在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被认为对作为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氢发生用电极的特性有贡献。
在本发明中,优选钌成分和镧成分按Ru/La原子比为30/70~90/10。Ru/La原子比与30/70相比,如果钌的含有率变小,则催化活性降低,氢过电压变高,因而不优选。另一方面,Ru/La原子比与90/10相比,如果镧的含有率变小,则催化剂皮膜的机械强度降低,催化剂皮膜的损耗速度变大,因而不优选。另外,Ru/La原子比更优选设定为40/60~60/40。
本发明的氢发生用电极在停止电解槽的运行而从电解槽中取出并放置在大气中后,即使再次安装到电解槽中进行运行时,也未表现出电极的特性变化。这被认为是,由本发明的硝酸钌和钌羧酸盐形成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特性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并且电极的导电性基材被致密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覆盖。
另外,由于电极的导电性基材被致密的电极催化剂被膜覆盖,因此不会因导电性基材的金属成分的溶出等而劣化,结果还具有如下特征:能够防止由于金属成分的溶出导致的对离子交换膜的不良影响,可以长期稳定地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氢发生用电极中使用的导电性基体,可使用膨胀金属板(expanded metal)、多孔板、针织金属线而成的平针织金属丝网等各种基材。另外,作为在导电性基体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可列举镍、不锈钢等,但优选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没有铁或铬的溶出可能性的镍。导电性基体的厚度可以使用0.1~2mm。
将针织金属线而成的平针织金属丝网作为导电性基体形成电极催化剂被覆层时,有时会看到通电初期的槽电压与期望值相比显示高值的现象。该现象是在膨胀金属板这样的由一体金属制部件制作的电极中没有看到的现象。因此,认为是在构成平针织金属丝网的金属线的交缠部分,由于形成电极催化剂被覆层而产生凹凸,结果在通电初期相互的接触电阻大之故。
另一方面,如果减小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厚度,则可能相对减小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凹凸,由于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催化剂量的减少,产生对氢发生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厚度可以为3~6μm的范围,即使是厚度5μm以下的厚度比较薄的被覆层,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催化活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形成用涂布材料中,除了钌化合物、镧的羧酸盐以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配合了不含氯原子的铂化合物的涂布材料而在电极催化剂被覆层中含有铂。
虽然其理由还不明确,但通过使电极催化剂被覆层中除了钌、镧以外还含有铂,可以防止通电后的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的性能的劣化,并获得抑制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损耗的效果。
另外,配合不含氯原子的铂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电极催化剂的被覆层的形成用涂布材料中的Pt/La原子比为0.005以上,更优选小于0.2。比0.005小的情况下,不能获得配合铂化合物的效果,而即使比0.2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
作为不含氯原子的铂化合物,可使用二硝基二胺合铂、六羟铂酸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由于存在铂,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损耗,因此,即使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厚度为5μm以下的厚度,对于氢发生反应,也可以长期维持充分的催化活性。
另外,本发明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形成优选在含氧气氛中在400℃~6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更优选在460℃~54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不到400℃时,难以形成对氢发生反应的电极催化活性优异的被覆层,另一方面,如果超过600℃,则导电性基体容易氧化。作为含氧气氛,可列举空气、氧气为40~100体积%的气氛。
实施例
下面,示出实施例、比较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切成长20mm、宽20mm大小的3张镍制膨胀金属板:长径8mm、短径3.7mm、厚度0.8mm浸渍在50℃的脱脂液(ユケン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脱脂剂パクナ78的50g/L溶液)中30分钟,除去表面的油分后,用水进行洗涤,接着,在沸腾的盐酸(浓盐酸∶水=1∶1体积份)中浸渍5分钟,然后用水充分洗涤并干燥。
使用硝酸钌硝酸溶液(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醋酸镧n水合物(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制备硝酸钌-醋酸镧硝酸溶液。得到的硝酸钌-醋酸镧硝酸溶液中的硝酸钌的浓度为1.0摩尔/L,醋酸镧的浓度为0.5摩尔/L。因此,硝酸钌-醋酸镧硝酸溶液中的Ru/La原子比为50/50。
接着,在进行了表面处理的镍制膨胀金属板上涂布上面制备的硝酸钌-醋酸镧硝酸溶液,然后在干燥机中在70℃下干燥10分钟后,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于500℃加热处理15分钟而焙烧。将该涂布和加热焙烧操作进行5次,得到氢发生用电极。
1.阴极电位的评价
使用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作为阴极、在氢发生用电极的基体中使用的镍制膨胀金属板作为阳极,以电流脉冲发生器(北斗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HC-113型)作为电源,在浓度30质量%、温度9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电流密度8kA/m2进行2小时电解,然后使用内部液体为30质量%NaOH水溶液的汞/氧化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利用通过静电计(北斗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HE-104型)、瞬态变流器(理研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TCC-DG型)观测的电流断路法进行阴极电位的测定。其结果如表1所示。
2.损耗速度的评价
使用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作为阴极、以成为氢发生用电极的基体的镍制膨胀金属板作为阳极,在浓度30质量%、温度9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20kA/m2的电流密度进行72小时或144小时的电解,进行氢发生反应。
电解结束后,取出氢发生用电极,用水洗涤后,在干燥机内于60℃下进行0.5小时干燥,然后测定电极的质量,比较进行电解前的质量和电解后的质量,求出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残留率,以百分比示于表3中。
实施例2
使用草酸镧(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1中的醋酸镧n水合物,制备Ru/La原子比为50/50的硝酸钌-草酸镧硝酸溶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3个氢发生用电极。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进行阴极电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除了使用甲酸镧代替实施例1中的醋酸镧n水合物而制备Ru/La原子比为50/50的硝酸钌-甲酸镧硝酸溶液这点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3个氢发生用电极。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进行阴极电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除了使用硝酸镧代替实施例1的醋酸镧这点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Ru/La原子比为50/50的硝酸钌-硝酸镧硝酸溶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3个氢发生用电极。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进行阴极电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比较例2
除了使用氯化钌代替实施例1中的硝酸钌这点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Ru/La原子比为50/50的氯化钌-醋酸镧硝酸溶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3个氢发生用电极。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进行阴极电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3
使用氯化钌代替实施例1中的硝酸钌,并使用硝酸镧代替醋酸镧,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Ru/La原子比为50/50的氯化钌-硝酸镧硝酸溶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3个氢发生用电极。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得到的氢发生用电极进行阴极电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
涂布材料 |
试样序号 |
Ru被覆量(g/m2) |
被覆层厚度(μm) |
阴极电位(V) |
钌化合物 |
镧化合物 |
测定值 |
平均值 |
实施例1 |
硝酸钌 |
醋酸镧 |
1 |
4.3 |
4.5 |
-1.007 |
-1.007 |
2 |
4.5 |
5.0 |
-1.005 |
3 |
4.5 |
4.9 |
-1.008 |
实施例2 |
硝酸钌 |
草酸镧 |
1 |
4.1 |
4.2 |
-1.009 |
-1.007 |
2 |
4.4 |
4.4 |
-1.007 |
3 |
4.4 |
4.5 |
-1.004 |
实施例3 |
硝酸钌 |
醋酸镧 |
1 |
4.2 |
4.1 |
-1.005 |
-1.005 |
2 |
4.4 |
4.7 |
-1.003 |
3 |
4.2 |
4.7 |
-1.008 |
比较例1 |
硝酸钌 |
硝酸镧 |
1 |
4.6 |
5.2 |
-1.014 |
-1.012 |
2 |
4.5 |
5.3 |
-1.011 |
3 |
4.7 |
4.9 |
-1.011 |
比较例2 |
氯化钌 |
醋酸镧 |
1 |
4.2 |
4.8 |
-1.021 |
-1.018 |
2 |
4.7 |
5.0 |
-1.015 |
3 |
4.4 |
4.6 |
-1.017 |
比较例3 |
氯化钌 |
硝酸镧 |
1 |
4.4 |
4.4 |
-1.025 |
-1.024 |
2 |
4.7 |
4.5 |
-1.022 |
3 |
4.6 |
4.2 |
-1.024 |
实施例4
除了使用通过在作为实施例1的涂布材料的硝酸钌-醋酸镧硝酸溶液中加入二硝基二胺合铂而使Ru/La/Pt原子比为50/50/1.5的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5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中的二硝基二胺合铂的配合比变更为Ru/La/Pt原子比50/50/2.5这点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6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中的二硝基二胺合铂的配合比变更为Ru/La/Pt原子比50/50/5这点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7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中的二硝基二胺合铂的配合比变更为Ru/La/Pt原子比50/50/10这点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8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中的二硝基二胺合铂的配合比变更为Ru/La/Pt原子比50/50/20这点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9
使用六羟铂酸代替作为实施例4的涂布材料的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中的二硝基二胺合铂,并使用Ru/La/Pt原子比为50/50/1.5的硝酸钌-醋酸镧-六羟铂酸硝酸溶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0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六羟铂酸硝酸溶液中的六羟铂酸的配合比变更为Ru/La/Pt原子比50/50/1这点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损耗速度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
涂布材料 |
Ru被覆量(g/m2) |
被覆层厚度(μm) |
阴极电位(V) |
硝酸钌(摩尔/L) |
醋酸镧(摩尔/L) |
二硝基二胺合铂(摩尔/L) |
六羟铂酸(摩尔/L) |
Pt/Ru的原子比 |
实施例4 |
0.5 |
0.6 |
0.016 |
- |
0.03 |
4.7 |
5.1 |
-1.006 |
实施例5 |
0.5 |
0.6 |
0.025 |
- |
0.05 |
4.5 |
4.7 |
-1.006 |
实施例6 |
0.5 |
0.5 |
0.05 |
- |
0.1 |
4.5 |
4.8 |
-1.002 |
实施例7 |
0.5 |
0.5 |
0.1 |
- |
0.2 |
4.5 |
4.5 |
-0.999 |
实施例8 |
0.5 |
0.5 |
0.2 |
- |
0.4 |
3.9 |
4.1 |
-0.993 |
实施例9 |
0.5 |
0.5 |
- |
0.015 |
0.03 |
4.6 |
4.4 |
-1.010 |
实施例10 |
0.5 |
0.5 |
- |
0.01 |
0.2 |
4.5 |
4.3 |
-1.004 |
表3
|
涂布材料的Pt/Ru原子比 |
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质量(g) |
残存率(%) |
通电前 |
72小时后: |
144小时后 |
72小时后 |
144小时后 |
比较例1 |
0 |
14.01 |
13.72 |
13.35 |
97.93 |
95.29 |
实施例1 |
0 |
13.52 |
13.22 |
12.98 |
97.78 |
96.01 |
实施例4 |
0.03 |
14.01 |
14.01 |
14.00 |
100.00 |
99.93 |
实施例6 |
0.05 |
13.51 |
13.50 |
13.50 |
99.93 |
99.93 |
实施例6 |
0.1 |
14.11 |
14.11 |
14.10 |
100.00 |
99.93 |
实施例7 |
0.2 |
15.07 |
15.07 |
15.05 |
100.00 |
99.87 |
实施例8 |
0.4 |
14.24 |
14.24 |
14.22 |
99.93 |
99.79 |
实施例9 |
0.03 |
13.98 |
13.98 |
13.98 |
99.93 |
99.93 |
实施例10 |
0.2 |
14.05 |
14.05 |
14.04 |
100.00 |
99.93 |
实施例11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的涂布和加热焙烧操作进行3次这点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得到的电极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膜厚为3.5μm。接着,按照以下的方式评价得到的氢发生电极和供电部件之间的压降特性。
3.压降特性的评价
在图1所示的表示剖面图的试验电解槽1中,使用制作的氢发生用电极作为阴极2,并安装以钛制膨胀金属板为基体的氯发生用电极(ペルメレツク电极株式会社制造DSE JP-202)作为阳极3,用阳离子交换膜(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Flemion F8020)6将阴极室4和阳极室5划分,通过垫片(未图示)将各个部件叠层。
向阴极室4中连续地供给水,使排出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的浓度为32质量%,向阳极室中供给300g/L的食盐水11,在电流密度4kA/m2下保持在温度88~90℃进行电解。
在试验电解槽1中,向阴极2的电流的供给通过与弹簧状的镍制供电板7接触而进行。通过连续地测定阴极2背面的A点和镍制供电板7的B点之间的压降,将到达电流密度4kA/m2后的经过时间及其评价结果示于表4,同时示于图2中。
另外,在表4中,EXP是指作为导电性基体的膨胀金属板,平针织是指平针织金属丝网。
4.暴露在大气中之后的特性的评价
在进行压降特性的评价的试验电解槽中,连续运行2周后,对压降、极间电压、氢过电压、平均校正极间电压、氢氧化钠生成标准电流效率各项进行测定,在表5中以初次运行即将停止之前来表示测定结果。
测定结束后,停止电解槽的运行并将电解槽拆解,将各部件洗涤和干燥后,对氢发生用电极在室内暴露在大气中2周。接着,只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新的,组装电解槽后,以关闭电解液和气体流出口的状态放置16小时后,在与停止前同样的条件下再次进行电解,再次运行后一周之后同样地进行测定,在表5中以再次组装后来表示测定结果。
各测定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
氢过电压(V):将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的管被覆的直径0.2mm的铂线的一部分露出并配置在氢发生用电极的表面,制成标准电极,将该标准电极和氢发生用电极的电位差表示为氢过电压。
校正极间电压(V):将作为标准的电解槽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设定为32质量%、温度设定为90℃,按照下面的式子对各运转时的电解槽中的浓度C(质量%)和温度T(℃)进行校正,即为校正极间电压。
校正极间电压(V)=极间电压(V)+0.009×(T-90)+0.017×(32-C)以校正极间电压(V)的加和平均值作为平均校正极间电压(V)。
氢氧化钠生成标准电流效率(%):基于氢氧化钠相对于通电电量的生成量的电量之比。
实施例12
除了将硝酸钌-醋酸镧-二硝基二胺合铂硝酸溶液的涂布和加热焙烧操进行12次,形成厚度11.5μm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这点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压降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同时示于图2。
另外,暴露在大气中之后的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5.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分析
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JSM-6490)在50kV、5000倍的条件下拍摄制作的实施例12的电极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截面,其结果如图3所示。
另外,通过能量色散型X射线分析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JED-2300)对图3中的A-A线部分进行元素分析,其结果如图4所示。在图4中,为了避免相互重叠,镍、钌、镧、碳、氧的检测结果的强度记载在任意的位置。
实施例13
用线径0.25mm的镍线制成正方形形状网孔的边长1.27mm的镍制平针织金属丝网,将其代替镍制膨胀金属板作为导电性基体,形成厚度4.2μm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阴极电位的评价方法测定阴极电位时,为-0.987V。
接着,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评价,以平针织金属丝网作为导电性基体时,对金属线交叉的交络点评价压降的发展,其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同时示于图2。另外,暴露在大气中之后的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实施例14
除了形成厚度9.0μm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氢发生用电极,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阴极电位的评价方法测定阴极电位时,为-0.987V。
接着,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评价,以平针织金属丝网作为导电性基体时,对金属线交叉的交叉点评价压降的发展,其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同时示于图2。
另外,暴露在大气中之后的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表4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导电性基体的种类 |
EXP |
EXP |
平针织 |
平针织 |
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厚度(μm) |
3.5 |
11.5 |
4.2 |
9.0 |
A-B点间的压降(mV) |
电解时间(小时) |
0 |
18.5 |
45.7 |
89.8 |
171.0 |
2 |
18.0 |
35.2 |
77.4 |
142.5 |
5.3 |
17.7 |
27.0 |
58.5 |
120.3 |
10.3 |
17.5 |
23.0 |
44.7 |
98.2 |
34 |
16.9 |
20.2 |
28.6 |
75.2 |
48 |
16.5 |
18.5 |
22.5 |
70.6 |
60 |
16.3 |
18.3 |
19.5 |
66.3 |
72 |
16.4 |
18.3 |
19.0 |
63.2 |
表5
|
电解槽的初次运行即将停止之前 |
再次组装并开始运行1周之后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导电性基体的种类 |
EXP |
EXP |
平针织 |
平针织 |
EXP |
EXP |
平针织 |
平针织 |
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厚度(μm) |
3.5 |
11.5 |
4.2 |
9.0 |
3.5 |
11.5 |
4.2 |
9.0 |
A-B点间的压降(V) |
0.016 |
0.018 |
0.019 |
0.039 |
0.017 |
0. 018 |
0.018 |
0.031 |
氢过电压(V) |
0.077 |
0.071 |
0.074 |
0.074 |
0.076 |
0.073 |
0.075 |
0.074 |
平均校正极间电压(V) |
2.818 |
2.818 |
2.818 |
2.818 |
2.816 |
2.816 |
2.816 |
2.816 |
NaOH生成标准电流效率(%) |
97.9 |
97.8 |
97.3 |
97.5 |
97.4 |
97.4 |
98.1 |
97.7 |
如表5所示,将从运行后的电解槽中取出并放置在大气中的氢发生用电极再次使用时,也未发现电极特性的劣化。这被认为是,电极催化剂被覆层的特性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同时电极的导电性基材被致密的电极催化剂被覆层覆盖,因此不产生导电性基材的金属氧化等现象。
本发明的氢发生用电极在导电性基材上形成了电极催化剂被覆层,其中该电极催化剂被覆层是在含氧气氛下将在硝酸钌的硝酸溶液中溶解了镧的羧酸盐的不含氯原子的涂布材料热分解而得到的,因此,氢过电压低,即使在暴露于大气中之后也能抑制电极催化剂层的氧化等引起的劣化,并可以在低电解电压下长期进行氢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