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4456A -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4456A
CN101214456A CNA2007101938457A CN200710193845A CN101214456A CN 101214456 A CN101214456 A CN 101214456A CN A2007101938457 A CNA2007101938457 A CN A2007101938457A CN 200710193845 A CN200710193845 A CN 200710193845A CN 101214456 A CN101214456 A CN 101214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opposed faces
lining
mentioned
s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38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真一
安藤文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Ju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121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4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4Mills with pressed pendularly-mounted rollers, e.g. spring pres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14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14Edge runners, e.g. Chile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4/0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 B02C4/28Details
    • B02C4/30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4/0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 B02C4/28Details
    • B02C4/42Driving mechanisms; Roller speed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将工作台对置面(21)的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1、H2)确定为位于交点P的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登上外方侧部分(22)而被排出的尺寸。并且,在满足该尺寸的基础上,确定粉碎面的形状为,辊外周面(20)、工作台对置面(21)的各个半径(Rr1、Rout1、Rin1、Rr2、Rout2、Rin2)按照上述顺序增大,同时,内方侧间隙(δin1、δin2)沿向外方向变小,且外方侧间隙(δout1、δout2)恒定。因而在立式粉碎机内,在确保高粉碎效率的基础上,能防止原料滞留。

Description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对原料进行粉碎的立式粉碎机,特别涉及这种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立式粉碎机在工作台衬套的上方设置粉碎辊,通过围绕垂直轴线转动驱动所述工作台衬套,一边沿半径方向使所述工作台衬套向外变位,一边由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对供应到工作台衬套上的原料进行弹性压缩粉碎。在这种立式粉碎机中,在以高炉水碎炉渣为原料进行粉碎时,包含在高炉水碎炉渣内的铁粒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使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磨损。
铁粒在工作台衬套上的滞留状态随着立式粉碎机的大型化而越发显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立式粉碎机采用尺寸大致相似的变化方式设计之故。具体地说,如果立式粉碎机大型化,从工作台衬套上的基准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端部为止的高度变大,在进行粉碎动作时,工作台衬套以给予上述基准点上的原料恒定离心力的转速被转动驱动,铁粒难以登上工作台衬套。
为了使铁粒容易登上工作台衬套,在立式粉碎机大型化时,为了使被给予原料的离心力变大,要考虑提高转动速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之间的原料咬入状态恶化,振动增大,稳定运行性损坏,粉碎效率降低。因而,为了防止铁粒滞留,不仅要有提高工作台衬套转速的对策,还希望有利用其它结构防止铁粒滞留的技术。
为了防止铁粒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公知的立式粉碎机设置有能使工作台衬套周围喷出的气体流速变小的滑槽。在这种立式粉碎机中,在气体喷出用喷出口的气体喷出流速周向变小的部分处设置滑槽,就能回收铁粒,该气体喷出用喷出口设置在工作台衬套周围,用于对原料进行吹起排出。由此减少了登上工作台衬套的铁粒不被喷出的气体吹起而返回工作台衬套的机会,防止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例如参考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02099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02099号公报所公开的立式粉碎机中,由工作台衬套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而登上工作台衬套的铁粒,利用滑槽回收,可以避免铁粒重新返回工作台衬套,但是,没有登上工作台衬套的铁粒就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也就是说,对于不能登上工作台衬套的铁粒,即使采用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02099号公报的技术,也不能防止铁粒滞留。因而,在具有上述相似设计的立式粉碎机中,即使采用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02099号公报的技术,由于铁粒不能登上工作台衬套上,不能防止铁粒滞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确保高粉碎效率、可防止原料滞留的立式粉碎机和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确定方法是在围绕大致垂直的工作台轴线自由转动的工作台衬套的上方,以朝向工作台衬套被弹射推压状态设置围绕辊轴线自由转动的粉碎辊,该辊轴线在朝向工作台半径方向内侧的方向向下方倾斜,在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之间对作为原料的高炉水碎炉渣进行粉碎的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粉碎面包括粉碎辊的外周面、即辊外周面,与所述辊外周面相对的工作台衬套表面、即工作台衬套对置面;
在包含辊轴线和工作台轴线的假设平面内,在粉碎辊的辊轴线方向两侧部之间设置与所配置的辊轴线垂直的基准轴线;
在上述假想平面内,将工作台对置面划分成外方侧部分和内方侧部分,所述外方侧部分是指从工作台对置面与基准轴线的交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端部为止的区域,所述内方侧部分指从上述交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端部为止的区域;辊外周面和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是以上述基准轴线上的第1中心点为中心形成的圆弧状,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是以上述基准轴线上的第2中心点为中心所形成的圆弧状,所述第2中心点比所述第1中心点靠上且位于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
在上述假想平面内,从工作台对置面与上述基准轴线的交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端部为止的外方侧部分的垂直方向尺寸被确定为下述尺寸,工作台衬套转动时布置在上述交点处的原料能利用上述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从工作台对置面上向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排出;
在满足上述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垂直方向尺寸为上述确定尺寸的条件下,确定辊外周面、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和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的半径为,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半径比辊外周面的半径大,且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的半径比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半径大,同时,辊外周面与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之间的间隙沿工作台半径方向向外方变小,且辊外周面与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之间的间隙恒定,进而,上述工作台衬套的高度H选择为相对于上述辊的直径DR满足H/DR=0.08~0.105。
如果采用本发明,将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垂直方向的尺寸确定为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登上工作台对置面而被排出的尺寸。并且,在满足该尺寸的基础上,辊外周面、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半径和内方侧部分的半径按照上述顺序增大,辊外周面和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的间隙沿向外方向变小,辊外周面和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间隙恒定,采用这种方式确定粉碎面的形状。
如果辊外周面和工作台对置面的半径具有上述关系,同时是辊外周面和工作台对置面之间的间隙如上述那样的形状,可以使被咬入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之间的原料稳定地被磨碎。即,可以使原料良好地被咬入,可靠地给予被咬入的原料适合的压力,可以实现微粉碎,可以获得高粉碎效率。
为了维持这种高粉碎效率,给予位于工作台衬套上原料的离心力必须具有高运转稳定性,即必须要有稳定地良好咬入原料的离心力。因而在运转时,由于以获得这种离心力的方式进行运转,所以,在考虑这种离心力的基础上,确定工作台对置面外方侧部分的垂直方向尺寸。由此,在获得上述高粉碎效率的离心力下运转,原料就会登上工作台衬套而被排出。从而可以确定获得高粉碎效率且防止原料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的粉碎面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立式粉碎机的特征在于,具有由上述的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所确定的形状的粉碎面。
如果采用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法确定粉碎面,可以获得高粉碎效率,并能防止原料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可以获得这种防止原料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的立式粉碎机。
如果采用本发明,可以确定获得高粉碎效率且防止原料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的粉碎面形状。如果防止了原料滞留,可以遏制由诸如包含在原料内的铁粒等原料含有成分对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的磨损,提高寿命。因此,可以设计获得高粉碎效率且寿命长的立式粉碎机。
如果采用本发明,可以获得能够实现高粉碎效率且防止原料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的长寿命立式粉碎机。因此,可以高粉碎效率、长时间地对原料进行粉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形态的立式粉碎机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沿图1中剖面线II-II所作的横截面视图;
图3A和3B是显示本发明的立式粉碎机粉碎面形状的横截面视图,图3A显示比较小的小型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图3B显示比较大的大型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
图4是显示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和5B是显示本发明的立式粉碎机尺寸的横截面视图,作为用于粉碎高炉水碎炉渣的立式粉碎机,图5A显示处理量为50t/h的小型立式粉碎机,图5B显示处理量为110t/h的大型立式粉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形态的立式粉碎机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沿图1中剖面线II-II所作的横截面视图。在被称作立辊粉碎机的立式粉碎机中,围绕大致垂直的工作台轴线(下文简称为“工作台”轴线)L2自由转动的工作台2被设置在壳体1内,由驱动装置3转动地驱动。工作台2包括工作台衬套2a。
在工作台2的上方,设置与工作台2同轴的供给管4。被粉碎物、即包含铁粒的原料,例如高炉水碎炉渣被供应到工作台2。在高炉水碎炉渣内,通常包含0.3~0.5%、更多是1%~2%的铁粒。
在工作台衬套2a的上方,沿周向设置多个粉碎辊5,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3个。在各个粉碎辊5和工作台衬套2a之间弹射咬入原料的状态下,各个粉碎辊5围绕辊的轴线(下文称作“辊轴线”)L5自由转动,并分别被支撑在臂6上。辊轴线L5沿工作台2的半径方向(下文称作“工作台半径方向”)延伸,与工作台轴线L2相交,朝向工作台半径方向内侧向下方倾斜。
各个臂6围绕与辊轴线L5垂直的水平支轴7角度自由变化地设置,各个臂6由压下装置8围绕支轴7角度变化地被弹射推压,因而,各个辊5向工作台衬套2a被弹射推压。
从供给管4投入的原料落到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上,靠离心力向工作台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被咬入粉碎辊5和工作台衬套2a之间被粉碎,通过这样的原料粉碎,生成粒状物。
在工作台衬套2a的周围,设置用于向上方喷出上吹用空气的喷出口9,原料被粉碎所生成的粒状物由工作台2的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向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移动,从工作台衬套2a上向外方被排出,由从喷出口9喷出的空气向上吹。
分级机11被内装在壳体1内的上部、即工作台2的上方。所述分级机11包括与供给管4同轴设置的倒圆锥形的圆锥12、在所述圆锥12内围绕垂直的分级轴线L11被转动驱动的分级叶片13、对被粉碎且浮游的微粉进行导向的导向叶片15。
由来自喷出口9的空气吹起的粒状物从导入口14经导向叶片15被导入圆锥12内,由分级叶片13分级。粒状物在分级机11内被分级为粒径小的微粉和粒径大的粉粒体。微粉通过从圆锥12上部延伸的排出管16被排出,粉粒体从圆锥12的下部下落到工作台2上,被再次粉碎。
图3A和3B是显示本发明的立式粉碎机粉碎面形状的横截面视图。在图3A和3B中,显示了用包含工作台轴线L2和辊轴线L5的假想平面进行剖切的断面。图3A显示了比较小的小型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图3B显示了比较大的大型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图4是显示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而且在图3A和3B中,为了便于理解,在表示尺寸的变量DT、DR、W、Win、Wout、Rr、Rin、Rout、H、δout、δin上添加数字“1”、“2”表示。在下述说明中,在特定各个尺寸时,添加数字,在非特定场合,省略数字。
如上所述,立式粉碎机是一种由工作台衬套2a和粉碎辊5粉碎原料的结构。对原料进行粉碎的粉碎面包括粉碎辊5的外周面、即辊外周面20以及与所述辊外周面20对置的工作台衬套2a的表面、即工作台对置面21。采用本发明的形状确定方法依次确定这种粉碎面的形状。采用这种形状确定方法确定上述假想平面内的形状。
在步骤s0开始粉碎面形状确定程序,首先,在步骤s1的基准设定程序中,设定基准轴线L0。该基准轴线L0被设置在粉碎辊5的两侧部间,即设置在沿粉碎辊5的轴线方向(下文称作辊轴线方向)的两侧部之间,地与辊轴线L5垂直的轴线。该基准轴线L0设定在将粉碎辊5的辊轴线方向尺寸W2等分且使辊轴线方向一侧和另一侧的尺寸Win、Wout相等(Win=Wout)的位置,基准轴线L0也就是中心线。
一旦设定了基准轴线L0,就进入步骤s2的高度确定程序。在所述高度确定程序内,将工作台对置面21划分成外方侧部分22和内方侧部分23,所述外方侧部分22是指从工作台对置面21与基准轴线L0的交点P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端部为止的区域,内方侧部分23是指从所述外方侧部分22与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相连的上述交点P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端部为止的区域。并且,确定外方侧部分22垂直方向的尺寸即高度H。
辊外周面20和工作台对置面21基本上都是圆弧状的。辊外周面20是以上述基准轴线L0上的第1中心点C1为中心、以Rr为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外方侧部分22是以第1中心点C1为中心、以Rout为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内方侧部分23是以第2中心点C2为中心、以Rin为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第2中心点C2位于上述第1中心点C1的上方且沿工作台半径方向向内被设置在上述基准轴线L0上。在高度确定程序中,在形成上述圆弧状的粉碎面中,确定工作台衬套2a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
立式粉碎机被大致相似地设计。即,基于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原料数量,使各个结构尺寸与处理量能近成比例地设计立式粉碎机。然而,以工作台轴线L2为中心在圆周上包含交点P的圆的直径(下文称作“作用径”)DT、粉碎辊5的最大外径DR、粉碎辊5的辊轴线方向尺寸(下文称作“辊宽”)W、粉碎面的各个曲率半径Rr、Rin、Rout随着处理量的增大而增加。
具体地说,根据处理量确定作用径DT。在作用径例如小型立式粉碎机的作用径DT1为基准时,辊外周面20的曲率半径Rr以基于经验值所确定的曲率半径Rr1为基准,使其与作用径的比值、规定系数K1相乘进行计算,按公式(1)计算出其它处理量中的曲率半径例如Rr2。而且,使规定系数K2、K3与所述作用径DT相乘进行计算,按以下公式(2)和(3),计算粉碎辊5的最大外径和辊宽度。
Rr2=(DT2/DT1)×Rr1×K1    (1)
DR=K2×DT                 (2)
W=K3×DT                  (3)
如上述那样按比例地确定各个尺寸,粉碎辊5的基准轴线L0两侧的尺寸Win、Wout也伴随着处理量而增大。也就是说,DT1<DT2、DR1<DR2、W1<W2、Rr1<Rr2、Rin1<Rin2、Rout1<Rout2、Win1<Win2、Wout1<Wout2。
但是,不能是完全相同地设计,在处理量增大时不能变大所有的尺寸。由于处理量增大,原料自身并不一定改变,为了高粉碎效率地良好地粉碎原料,辊外周面Rr和外方侧部分Rout之间间隙(下文称作“外方侧间隙”)δout不受制于处理量,是一定的(δout1=δout2)。
如介绍的现有技术那样,为了实现稳定的原料咬入而获得高粉碎效率,使位于上述交点P上的原料运动的离心力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以能获得良好离心力的方式设定工作台2的转动速度。在对相同原料进行处理时,由于上述外方侧间隙δout恒定,所以,以上述交点处的离心力也恒定的方式确定该转动速度。
由于这种立式粉碎机与处理量无关且以交点P的离心力恒定的方式进行运转,所以,利用所述离心力移动到外方侧部分22上的原料能登上该外方侧部分22的距离(下文称作“可登距离”)是一定的,如果原料不能登上外方侧部分22上,原料将滞留在工作台衬套2a上,所以,上述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必须比上述可登距离小。
另外,可登距离因包含在原料内成分的比重而不同,含有成分的比重越大,可登距离就越小。不过,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设定为比原料中比重最大的含有成分的可登距离小。
例如,在高炉水碎炉渣中,铁粒的比重最大是7.9左右,剩余的含有成分比重是1.0左右。在对这种高炉水碎炉渣进行粉碎时,使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比铁粒的可登距离小。
在这种高度确定程序中,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取决于利用上述转动引起的向所述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的离心力,从工作台对置面21向所述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排出原料应具备的尺寸,所述原料是指在工作台衬套2a被转动时即工作台2转动时,布置在交点P上的原料,具体地说,是指原料含有成分中比重最大的含有成分,由于上述可登距离是与处理量无关的一定值,所以,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也是与处理量无关的一定值。即,当最大比重含有成分的可登距离为H0时,下述公式(4)成立。
H0>H=一定(H1=H2)    (4)
上述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确定后,进入步骤s3的曲率半径确定程序。在该曲率半径确定程序中,在上述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变成上述确定尺寸的条件基础上,即满足上述公式(4)的基础上,以满足下述2个条件的方式,确定各个曲率半径Rr、Rout、Rin。
第1个条件是涉及粉碎面各个曲率半径相互关系的条件。具体地说,外方侧部分22的曲率半径Rout比辊外周面20的曲率半径Rr大,且内方侧部分23的曲率半径Rin比外方侧部分22的曲率半径Rout大。即,满足下列公式(5):
Rr<Rout<Rin    (5)
第2个条件是涉及辊外周面20和内方侧部分23之间的间隙(下文称作“内方侧间隙”)δin以及和外方侧间隙δout的条件。具体地说,内方侧间隙δin沿工作辊半径方向向外方变小,而外方侧间隙δout恒定,即外方侧间隙δout沿工作辊半径方向恒定。
在满足公式(4)的所谓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以满足上述第1和第2个条件的方式确定各个曲率半径Rr、Rin、Rout。并且,进入步骤s4,结束粉碎面的形状确定程序。
图5A和5B是显示本发明立式粉碎机尺寸的横截面视图。在图5A和5B中,作为用于粉碎高炉水碎炉渣的立式粉碎机,例如,图5A显示处理量为50t/h的小型立式粉碎机(下文称作“小型粉碎机”),图5B显示处理量为110t/h的大型立式粉碎机(下文称作“大型粉碎机”)。在图5A和5B中,与图3A和3B相似,增添数字“1”和“2”表示增添变量。此处,只示出表示本发明特征的重要尺寸。
在小型立式粉碎机中,作用径DT1为φ2600mm,辊最大径DR1为φ2000mm,辊宽W1为700mm,而在大型立式粉碎机中,作用径DT2为φ3400mm,辊最大外径DR2为φ2615mm,辊宽W2为915mm。而且,在小型立式粉碎机中,各个曲率半径Rr1、Rout1、Rin1分别为620mm、635mm、725mm,在大型立式粉碎机中,各个曲率半径Rr2、Rout2、Rin2分别是810mm、825mm、1235mm。
虽然上述尺寸随着处理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小型立式粉碎机和大型立式粉碎机中,各个外方侧间隙δout1、δout2都是15mm,上述高度H1、H2都是210mm。如果不考虑以往方式的离心力,进行相似设计,小型立式粉碎机中的高度是210mm的话,大型立式粉碎机的高度Hpr就是275mm。在这种尺寸下,产生原料滞留,但是如果象本发明那样设计,可以防止原料滞留。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工作台对置面20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被确定为在离心力作用下原料登上对置面上而被排出的尺寸。并且,在满足该尺寸的基础上,确定粉碎面形状的方式为辊外周面20、工作台对置面21的外方侧部分22和内方侧部分23的各个曲率半径Rr、Rout、Rin按照上述顺序递增,同时,内方侧间隙δin沿向外方向变小,外方侧间隙δout恒定。
采用辊外周面20及工作台对置面21的各个曲率半径Rr、Rout、Rin具有上述那样的关系,同时各种间隙δin、δout成上述形状,可以使被咬入到工作台衬套2a和粉碎辊5之间的原料稳定地磨碎。即可以使原料良好地咬入,可靠地给予被咬入原料适合的压力,可以实现微粉碎。因而,可以遏制能量损失,获得高粉碎效率。
为了维持这种高粉碎效率,给予位于工作台衬套2a上的原料的离心力必须是可以获得高运动稳定性、即能使原料良好咬入的稳定离心力。在这种运转时,由于是以获得这种离心力的方式转动,所以,是在考虑这种离心力的基础上,确定工作台对置面21的外方侧部分22的高度H。因而,即使在获得上述那样高粉碎效率的离心力下运转,原料也会登上工作台衬套2a而被排出。可以确定能够获得高粉碎效率且防止原料滞留在工作台衬套上的粉碎面形状。
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对于登上工作台衬套2a上而向外方排出的粒状物中比重大的成分,可以使用在现有技术中所叙述的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02099号公报中设计的滑槽等进行回收。采用任一种方式,对于包含在原料内的所有成分,都可防止其滞留在工作台衬套2a上。因此,例如对于包含高炉水碎炉渣等铁粒原料,虽然包含铁粒,也可以防止其滞留在工作台衬套2a上。
一旦原料特别是铁粒等滞留在工作台衬套2a上,工作台衬套2a和粉碎辊5急剧磨损,由于防止了上述滞留,可以遏制磨损,提高寿命。由于可以如此提高寿命,可以实现获得高粉碎效率且寿命高的立式粉碎机,可以以高粉碎效率、长时间地进行原料粉碎。
上述实施形态不过是本发明的示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变更结构。例如,不言而喻,所示数值仅是示例。例如,在工作台衬套2a半径方向的外方侧也可以设置悬臂部50,用于调整登上工作台衬套2a的原料的动作。
工作台衬套2a中的对置面21以及与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侧相连的面可以是如图5A所示随着朝向半径方向内方而向上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3A、3B和5B所示那样的水平状。如果是这种水平状,可以遏制原料沿垂直方向移动,能更稳定地运动。
另外,原料并不局限于高炉水碎炉渣,例如,也可以是水泥原料、水泥渣块等。

Claims (2)

1.一种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在围绕大致垂直的工作台轴线自由转动的工作台衬套的上方,以朝向工作台衬套被弹射推压状态设置围绕辊轴线自由转动的粉碎辊,在工作台衬套和粉碎辊之间对作为原料的高炉水碎炉渣进行粉碎,该辊轴线在朝向工作台半径方向内侧的方向向下方倾斜,该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粉碎面包括粉碎辊的外周面、即辊外周面与所述辊外周面相对置的工作台衬套表面、即工作台衬套对置面;
在包含辊由线和工作台轴线的假设平面内,在粉碎辊的辊轴线方向两侧部之间设置与所配置的辊轴线垂直的基准轴线;
在上述假想平面内,将工作台对置面划分成外方侧部分和内方侧部分,所述外方侧部分是指从工作台对置面与基准轴线的交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端部为止的区域,所述内方侧部分指从上述交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端部为止的区域,辊外周面和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是以上述基准轴线上的第1中心点为中心形成的圆弧状,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是以上述基准轴线上的第2中心点为中心所形成的圆弧状,所述第2中心点比所述第1中心点靠上且位于工作台半径方向内方;
在上述假想平面内,从工作台对置面与上述基准轴线的交点至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端部为止的外方侧部分的垂直方向尺寸被确定为下述尺寸,工作台衬套转动时配置在上述交点处的原料利用上述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从工作台对置面上向工作台半径方向外方排出;
在满足上述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垂直方向尺寸为上述确定尺寸的条件下,确定辊外周面、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和内方侧部分的半径为,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半径比辊外周面的半径大,且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的半径比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的半径大,同时,辊外周面与工作台对置面的内方侧部分之间的间隙沿工作台半径方向向外方变小,且辊外周面与工作台对置面的外方侧部分之间的间隙恒定,进而,上述工作台衬套的高度H选择为相对于上述辊的直径DR满足H/DR=0.08~0.105。
2.一种立式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粉碎机的粉碎面形状确定方法所确定的形状的粉碎面。
CNA2007101938457A 2003-07-16 2004-07-16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Pending CN101214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75476A JP4376566B2 (ja) 2003-07-16 2003-07-16 竪型ミルおよびその粉砕面の形状決定方法
JP275476/2003 2003-07-1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640076A Division CN1575852A (zh) 2003-07-16 2004-07-16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4456A true CN101214456A (zh) 2008-07-09

Family

ID=3421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640076A Pending CN1575852A (zh) 2003-07-16 2004-07-16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CNA2007101938457A Pending CN101214456A (zh) 2003-07-16 2004-07-16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640076A Pending CN1575852A (zh) 2003-07-16 2004-07-16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76566B2 (zh)
KR (1) KR100787643B1 (zh)
CN (2) CN157585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1414B4 (de) * 2001-08-23 2004-03-04 Loesche Gmbh Wälzmühle, Luftstrom-Wälzmühle, und Verfahren zur Vermahlung von Stoffen mit magnetisierbaren, insbesondere eisenhaltigen Bestandteilen, beispielsweise Schlacken
AU2009357050B2 (en) * 2009-12-25 2013-08-22 Ing Shoji Co., Ltd. Vertical roller mill
JP2013226500A (ja) * 2012-04-25 2013-11-07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スラグ粉砕用の竪型粉砕機
JP5859698B1 (ja) * 2015-04-17 2016-02-10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粉砕ローラ及び粉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23292A1 (en) * 1995-12-26 1997-07-03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Energy-efficient grinding rolls for coal pulverizers
US5904307A (en) * 1998-04-17 1999-05-18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Pulverizer apparatus with horizontal axis pivot scraper
US5944270A (en) * 1998-06-26 1999-08-31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Self-contained air seal assembly for coal pulverizer
KR20020061577A (ko) * 2002-06-27 2002-07-24 이동남 광물 및 암석 파쇄용 롤러 밀 분쇄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09212A (ko) 2005-01-24
JP4376566B2 (ja) 2009-12-02
CN1575852A (zh) 2005-02-09
KR100787643B1 (ko) 2007-12-21
JP2005034765A (ja) 2005-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315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ously impact milling of material
JP4811713B2 (ja) セメントクリンカの粉砕設備
CN202155228U (zh) 一种雷蒙磨粉机
JP2016203076A (ja) 竪型粉砕機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US5597127A (en) Ultrafines coal pulverizer
CA2103612A1 (en) Coal pulverizer purifier classifier
CN207786717U (zh) 一种反击式二次破碎装置
CN206778626U (zh) 重晶石粉碎装置及生产系统
CN101214456A (zh)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CN103495458A (zh) 双转子超细反击锤式破磨机
CN101249465A (zh) 离心粉磨机
CN210332937U (zh) 一种整形机
CN204261792U (zh) 一种立式无筛超微粉碎机
JP6497079B2 (ja) 竪型粉砕機
CN206526866U (zh) 一种环保型冲击破碎腔
CN207805744U (zh) 一种高效气流粉碎机
CN111644380A (zh) 一种固体粉末分级用气流分级机
CN216936281U (zh) 一种中速磨煤机
SU957956A1 (ru) Измельчитель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Пологовича А.И.
JP4576577B2 (ja) 粉砕装置
CN203091035U (zh) 一种气流粉碎装置及有该装置的气流粉碎机、粉碎分级机
CN208865751U (zh) 一种双分级轮气流粉碎机
JPH01242157A (ja) 竪型粉砕機
CN212686819U (zh) 一种用于螺旋铰刀上的旋转分料器
CN202962551U (zh) 反击式破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