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8046A -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8046A
CN101208046A CNA2006800176888A CN200680017688A CN101208046A CN 101208046 A CN101208046 A CN 101208046A CN A2006800176888 A CNA2006800176888 A CN A2006800176888A CN 200680017688 A CN200680017688 A CN 200680017688A CN 101208046 A CN101208046 A CN 101208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puncture needle
bone
bone marrow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76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8046B (zh
Inventor
野一色泰晴
藤田康弘
饴谷彰洋
关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L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 L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Lex Corp filed Critical Hi L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08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8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8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80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233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 A61B10/025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ne, bone marrow or cartilage samp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233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 A61B10/025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ne, bone marrow or cartilage samples
    • A61B2010/0258Marrow samp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针,其容易向骨皮质等穿刺,使内针和外针的角度方向的对位容易,能传递使内针和外针同时旋转时的转矩。该医疗用双重针(10)由在前端具有刃尖部(26)的筒状的外针(11)和装拆自由地收纳在该外针内部的实心的内针(12)构成,当使外针(11)以其长轴为中心旋转时,刃尖部(26)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具有外针(11)和该内针(12)的共旋转机构(20)。

Description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骨髓穿刺等医疗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3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6-21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16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8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5429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许第3311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290542号公报
在采集骨髓时,在硬的骨皮质上穿刺以针,插入导管等。此时,使用组合有中空的外针和装拆自由地插入到其内部的内针的双重针(双重穿刺针)。即,使双重针从骨皮质贯穿到骨髓腔,接着拔出内针,将用于在外针内引导导管的导丝或检查用的探索管等通过。另外,有时可不使用内针,而只将外针作为骨穿刺针加以使用。
专利文献1提出了包括由手操作进行穿刺作业的内针和外针构成的生检针、用于注入生物体用胶接剂的注入管、和拔出生检针后插入到注入管中的管心针的生物体用胶接剂注入器具安置的方案。内针的前端和外针的前端在将内针安装于外针的状态下呈棱锥状。内针基和外针基使角度没有偏差那样地在抵接面上形成凹凸部而互相嵌合地构成。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细胞采集针,其在内针的针基和外针的针基上成对地设置用于使外针(外侧针)和内针(内侧针)的刃尖面一致的标记(记号)。进而,在专利文献2的图1中示出了内针前端部的直径比其它部分粗的结构以及外针和内针的刃尖面成为一个面的倾斜面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用于采集骨髓的电动式钻,其装拆自由且旋转自由地将内针放置在筒状的外套内。在该文献中公开了设置防止外套和内针共旋转的共旋转防止装置(与止转相反的功能)。另外,还公开了在内针的前端形成钻刃,并在外周面上形成用于排除切削屑的螺旋状的槽。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并不是生物体骨穿刺用,而是用于金属加工等的马达驱动的小型钻,其中使前端的直径扩大,容易进行切削屑的排出。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由具有挠性的软性管和插入其内部的具有挠性的软性钻构成的软性钻单元。软性钻由具有挠性的丝和设在该丝前端的端铣刀构成。丝的后端受到马达的旋转驱动。
在专利文献6及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在针尖形状上进行了改进的注射针。它们容易向皮肤突刺。
专利文献1的外针基和内针基兼作使外针和内针一起旋转时的手柄,在使它们重叠时形成凹凸嵌合。因而,对位很麻烦。另外,虽适于手操作,但在用动力旋转时与动力源的连接困难。专利文献2的细胞穿刺针设置有使外针和内针的刃尖面一致的记号,但必须一边观看标记一边进行对位,而且有可能在使用期间逐渐偏移。
专利文献2的细胞穿刺针的内针后部较细,但外针自身按相同的直径连接。因此,外针难以使切削后的切削屑脱离。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装备有钻和引导该钻的外套。另外,专利文献4在钻的前端部粗这一点上容易使切削屑向后方脱离。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使内针和外针形成一体地在骨皮质等上穿孔。专利文献5应该说是穿孔和可以使穿孔顺利进行的骨髓采集的支援装置,示出了今后骨髓采集手术的方向性。今后的双重针也希望对应这样的装置。
由于专利文献6及专利文献7的注射针是向柔软的皮肤突刺的针,在边切削骨边形成深贯通孔的穿刺针中虽然不能采用,但对针尖形状的改进方面却给予了穿刺针的针尖以改良的启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在穿刺时容易排出切削屑、摩擦阻力小的双重针及骨穿刺针作为技术课题。进而,本发明还将提供一种即使对由马达驱动进行穿刺的类型的装置也能适应的双重针及骨穿刺针作为课题。
本发明的医疗用的双重针(发明1)的特征在于,由在前端具有刃尖部的筒状的外针、和装拆自由地收纳在该外针内部的实心的内针构成,使外针以其长轴为中心旋转时的刃尖部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
在这样的医疗用双重针中,最好是,所述外针的前端向外针长轴的旋转中心轴上或旋转中心轴附近靠近(发明2)。进而,最好是,具有共旋转机构,用以在将内针装在外针中使外针以其长轴为中心旋转时,使该外针和该内针一起旋转(发明3)。
在任何情况下,都优选装备有使所述外针和内针在长轴方向相对自由移动且使外针和内针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卡合装置(发明4)。
进而,最好在所述外针上设置表示刃尖面方向的标记(发明5)。
本发明的医疗用骨穿刺针(发明6)的特征在于,具有在前端有刃尖部的筒状的形式,以长轴为中心旋转时的刃尖部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在这样的医疗用的骨穿刺针中,也最好是所述刃尖部向骨穿刺针的长轴的旋转中心轴上或旋转中心轴附近靠近(发明7)。进而,最好在所述本体部上设置表示刃尖面方向的标记(发明8)。
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第二种方式的特征在于,呈筒状,具备前端附近由倾斜的平面上斜着切削而成的刃尖部,进而,该刃尖部的前端具有由所述平面以外的面切削而成的带刃部(发明9)。在这样的骨穿刺针中,最好是,所述刃尖部的前端具备相对长轴方向切削成直角的带刃部(发明10)。在此所谓“切削”的表现实际上并不只是切削加工的场合,还包括通过用研磨机进行的研磨、用冲压加工等进行的切断、锻压加工或用激光进行的切断加工等其它的加工所进行的成形加工。
另外,所述刃尖部的前端也可以具备由与所述倾斜的平面反向倾斜的面切削而成的带刃部(发明11)。进而,以前端附近形成大致椭圆形剖面的方式呈现出将圆筒形压溃而得到的形状,所述倾斜面相对包含圆筒的纵长方向的轴和剖面的长轴的面稍稍倾斜(发明12)。
在所述任一种骨穿刺针中,最好是在后部附近具备用于安装吸引口的吸引口安装部(发明13)。另外,也可以在外周面上设置用于向钻进行安装的异形剖面的钻卡合部(发明14)。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设备的特征在于,由向骨髓腔穿刺的穿刺针、和用于在该穿刺针上安装吸引注射器的相对所述穿刺针装拆自由的转接器构成(发明15)。本发明的转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相对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穿刺针能装拆自由地进行安装的安装部、和安装于吸引注射器的安装部,使所述穿刺针和吸引注射器连通(发明16)。
在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中,最好进一步具备引导线(发明17),该引导线先行于所述穿刺针向骨髓腔的穿刺而穿刺到骨髓腔中,开设有比穿刺针细的孔,而且,在使穿刺针穿刺时将穿刺针引导到骨髓腔。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设备的第二种方式的特征在于,由具备管状的外针及装在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且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双重针、和用于在所述外针安装吸引注射器的相对外针装拆自由的转接器构成(发明18)。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设备的第三种方式的特征在于,由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穿刺针、用于吸引骨髓的导管、和用于沿着所形成的朝向骨髓腔的贯通孔将所述导管引导到骨髓腔的导丝构成(发明19)。所述骨髓采集设备中的穿刺针也可以是由管状的外针和插入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构成的双重针(发明20)。
进而,优选的是穿刺针做成能够安装在钻上(发明21)。但是也可以是具备用手动使穿刺针旋转的、装拆自由地设在穿刺针上的手柄的穿刺针(发明22)。
另外,在装备有导丝的骨髓采集设备中,最好是,该导丝的前端弯折或弯曲,以便使该导丝能在骨髓腔内改变方向(发明23)。另外,导丝的前端最好形成为大致球面状(发明24)。
在装备有导管的骨髓采集设备中,最好是,该导管具备向骨髓腔内送入液体的第一腔管、和用于从骨髓腔内吸引骨髓的第二腔管(发明26)。另外,也可以是只由用于从骨髓腔吸引骨髓的一个腔管构成的导管。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方法的特征在于,用克氏钢线(キルンュナ一鋼線)穿刺到骨髓腔,将该克氏钢线作为引导线使兼用作针的导管穿刺到骨髓腔,留下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而拔出克氏钢线,通过兼用作针的导管吸引骨髓(发明25)。另外,也可以将所述克氏钢线和兼用作针的导管连接起来加以使用。进而,在穿刺到骨髓腔的深部时,也可以使所述克氏钢线和兼用作针的导管连接使用,但最好是使克氏钢线先行而后再穿刺兼用作针的导管。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设备的第四种形式的特征在于,具备:克氏钢线、由该克氏钢线引导的兼用作针的导管、将它们以不互相旋转的方式连接的连接装置、和与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连接的吸引器(发明27)。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双重针(发明1)的外针的刃尖部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因此,使双重针旋转并穿刺时,在骨中形成的孔的内面和本体部之间存有间隙。因而,在本体部产生的摩擦力小,容易进行穿刺作业。另外,由于孔的内面和本体部的间隙构成向外部排出切削屑的通路,故容易进行穿刺作业。
所述外针的前端向外针长轴的旋转中心轴上或旋转中心轴附近靠近的医疗用双重针(发明2),在将内针插入到外针内时,外针的内腔由内针的前端堵塞。因此,切削屑不会进入外针和内针的间隙中。另外,由于以偏靠中心轴上的针尖(外针的前端)为中心旋转,故针尖的晃动少,可以在所瞄准的位置上安全地进行穿刺。
进而,在具备在外针中安装内针使外针以其长轴为中心旋转时、使该外针和该内针一起旋转的共旋转机构的场合(发明3),在外针中安装了内针时,由共旋转机构规定出两者的相对角度位置。由此,对位容易。进而,可以通过仅使外针旋转就可使内针和外针一起旋转。
另外,在装备有使所述外针和内针沿长轴方向相对自由移动且使外针和内针沿旋转方向卡合的卡合装置的场合(发明4),可以通过仅将内针笔直地插入外针内就能够对外针和内针的前端部彼此进行角度方向的定位。进而,也可以将卡合装置作为共旋转机构加以利用。
在所述外针上设置表示刃尖面方向的标记的场合(发明5),当在外针中装有内针时,容易在正确的方向对准。另外,穿刺了针之后,可以确认针尖(刃尖面)的方向,可以使针尖朝向安全的方向。
本发明的医疗用的骨穿刺针(发明6),刃尖部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因此,使针边旋转边穿刺时,在骨上形成的孔的内面与本体部之间存有间隙。因而,在本体部上产生的摩擦力小,容易进行穿刺作业及拔掉针的作业。另外,由于孔的内面和本体部的间隙构成将切削屑排出到外部的通路,故穿刺作业容易。
在所述刃尖部上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前端向针长轴的旋转中心轴上或旋转中心轴附近靠近的骨穿刺针(发明7),由于以针尖为中心旋转,针尖的晃动少,可以在所瞄准的位置上安全地进行穿刺。
另外,在所述本体部上设置表示刃尖面方向的标记的骨穿刺针(发明8),在穿刺后,可以确认针尖(刃尖面)的方向,可以使针尖朝向安全的方向。
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第二种方式(发明9)由于在由平坦的倾斜面切削成的基本形状之外,刃尖部的前端还具有由所述平面以外的面上切削成的带刃部,故可以对应该带刃部的形状高效地切削骨皮质等,或者可以防止打穿骨髓腔相反侧的骨皮质,并可以防止刃尖部的前端的薄壁部开断而脱落。
在所述刃尖部的前端具备相对长轴方向切削成直角的带刃部的场合(发明10),在使骨穿刺针旋转进行骨穿刺时,可以防止穿过骨髓腔而打穿相反侧的骨皮质。另外,由于没有前端的尖,故可以减小该部分脱落的概率。
另外,所述刃尖部的前端装备有由与所述倾斜的平面反方向倾斜的面切削而成的带刃部(发明11),穿刺性能不会下降,可以防止打穿相反侧的骨皮质。
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第三种方式(发明12)由于以前端附近大致椭圆剖面的方式呈现将圆筒形压溃而成的形状,所述倾斜面相对包含圆筒的纵长方向的轴和剖面的长轴的面稍有倾斜,故使其旋转并切削骨皮质时,一侧的边缘可以挖掉组织,因此,掘削效率高。
在所述的任一个骨穿刺针中,都在后部附近装备有用于安装吸引口的吸引口安装部时(发明13),可以由骨穿刺针自身发挥吸引导管的作用。因此,必要的部件少即可,骨髓采集变得容易。在骨穿刺针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向钻进行安装的异形剖面的钻卡合部的场合(发明14),可以安装在电动钻或手摇钻上,使骨穿刺针高效率地旋转。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设备(发明15)由向骨髓腔穿刺的穿刺针和用于在该穿刺针上安装吸引注射器的、相对所述穿刺针装拆自由的转接器构成,故用穿刺针穿刺至骨髓后,可以借助转接器在骨穿刺针上安装吸引注射器,不用更换导管即可直接吸引骨髓。另外,由于所述转接器相对穿刺针是装拆自由的,故也可以代替吸引注射器,将穿刺针用于注入生理盐水等稀释液等其它用途。
本发明的转接器(发明16)通过在与穿刺针进行安装的安装部上连接向骨髓腔穿刺的穿刺针,将吸引注射器装在与注射器进行安装的安装部上,可以连通穿刺针和吸引注射器。因此,用穿刺针穿刺到骨髓后,通过借助转接器将吸引注射器装在穿刺针上,可以不用更换导管而直接吸引骨髓。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转接器相对穿刺针是装拆自由的,故也可以代替吸引注射器,将穿刺针用于注入生理盐水等稀释液等其它用途。
在所述骨髓采集设备中还具备引导线,该引导线先行于所述穿刺针向骨髓腔的穿刺地穿刺到骨髓腔,开设有比穿刺针细的孔,同时,在使穿刺针穿刺时将穿刺针引导到骨髓腔(发明17),在该场合下,可以首先由引导线贯通到骨髓腔,沿该引导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因此,容易形成正确的穿刺路径。
本发明骨髓采集设备的第二方式(发明18)由于具备双重针,该双重针具有管状的外针和装在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向骨髓腔进行穿刺,所以可由内针和外针双方在骨皮质上穿孔而贯通到骨髓腔。此时,也可以先使内针穿孔,其后,沿着内针使外针穿孔。而且,在贯通到骨髓腔后拔出内针,借助转接器将吸引注射器装在外针上,由此在外针上可以发挥导管的作用来吸引采集骨髓。
本发明骨髓采集设备的第三方式(发明19)用穿刺针形成贯通孔至骨髓腔,在该贯通孔中穿过导丝,一边用该导丝引导一边使导管通到骨髓腔,可通过该导管吸引骨髓。
在所述骨髓采集设备中的穿刺针为由管状的外针和插入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构成的双重针的场合(发明20),也可以不用引导线乃至克氏钢线,而用内针预先形成细小的贯通孔。或者使内针和外针一起在刚性高的状态下进行穿孔。
另外,在能将穿刺针做成能够安装在钻上的场合(发明21),可以用电钻或手摇钻高效率地穿孔。进而,在具备用于使所述穿刺针旋转的、装拆自由地设在穿刺针上的手柄时(发明22),可以用该手柄使穿刺针旋转,由此,可以以简易的结构高效率地进行穿孔。
另外,在装备有导丝的骨髓采集设备中,以使该导丝可以在骨髓腔内改变方向的方式,将引导线的前端弯折或弯曲(发明23),在导丝的前端到达骨髓腔内后,使导丝旋转,从而可以自由变更导丝的前端的方向。由此,可以从宽范围收集所吸引的骨髓。另外,导丝的前端形成为大致球面状时(发明24),不会由导丝的前端损伤骨髓腔的内面。
在装备有导管的骨髓采集设备中,该导管装备有向骨髓腔内送入液体的第一腔管和用于从骨髓腔内吸引骨髓的第二腔管时(发明25),可以使生理盐水等溶媒一边从第一腔管流入稀释,一边借助第二腔管高效率地吸引采集所稀释的骨髓。而且,在使用只有一个腔管的导管的场合,也可以在通过该腔管吸引了一些骨髓之后,使生理盐水从该腔管流入来稀释骨髓,进而由该腔管吸引稀释了的骨髓。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方法(发明26),用克氏钢线穿刺到骨髓腔后,沿该克氏钢线将兼用作针的导管穿刺到骨髓腔。由于克氏钢线作为连接骨的材料,外科医生经常使用之,故容易进行穿刺作业。另外,由于使用兼用作针的导管,故无需将穿刺针换成导管的作业。即,在将穿刺针换成导管的场合,沿克氏钢线使穿刺针穿刺,接着拔出穿刺针而插入导管,进而,拔出克氏钢线后通过导管吸引骨髓。根据不同情况,拔出克氏钢线换成导丝,之后插入吸引用导管。在本发明的采集方法中,由于使用兼用作针的导管,故可以省略上述的更换作业,使骨髓采集作业高效率化。进而,由于使用的部件变少,故部件管理也容易。另外,将所述克氏钢线和兼用作针的导管连接使用时,在穿刺到骨髓腔的深部时,可以缩短克氏钢线的必需长度,处理变得容易。进而,通过使兼用作针的导管和克氏钢线一起前进,可以防止切削屑向兼用作针的导管内腔侵入。
本发明的骨髓采集设备的第四种方式(发明27)由于包括克氏钢线、由该克氏钢线引导的兼用作针的导管、使它们不旋转地连接的连接装置、和与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连接的吸引器,故可以实施上述的本发明的骨髓采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双重针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及图3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图3c及图3d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
图4a及图4b分别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内针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5a及图5b分别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外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及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6a及图6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
图7a及图7b分别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双重针中的外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7c是表示其外针的作用的侧视图,图7d及图7e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9a及图9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临时固定状态及解除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结构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结构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2a及图12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5a、图15b及图15c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侧视图及正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骨髓采集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序图。
图18a是表示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8b是表示该转接器的其它使用方法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9是同使用方法一起表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1a及图21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管的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双重针,11...外针,12...内针,13...扩径部,14...倾斜面,15...边缘,16...内部空洞,17...卡合槽,D1...外针的外径,Dd...台阶差,D2...内针的外径,20...共旋转机构,21...内针的倾斜面,21a...前端,22...平坦部,22a...平坦部的后部,M1、M2...记号,25...双重针,25A...双重针,26...外针的刃尖部,26a...外针的前端,B...宽度,H...高度,ds...台阶差,B2...内部空洞的宽度,H2...内部空洞的高度,27...前端附近,28...外针,29...前端部,30...外针,31...前端侧的区域,R...曲率半径,30a...倾斜面的前端,30b...倾斜面的上端,33...收缩管,34...临时固定结构,35...阳螺纹,36...阴螺纹,37...盖,40...临时固定结构,41...螺纹部件,42...临时固定结构,43...卡止部件,44...凹部,45...环状突起,46...环状槽,50...骨穿刺针,51...第一平面,52...刃尖部,53...第二平面,54...带刃部,56...主干部,57...骨穿刺针,58...第三平面,60...骨穿刺针,61...第二平面,62...骨穿刺针,63...前端附近,64...对称面,65...倾斜面,66...边缘,67...骨穿刺针,68...钻卡合部,70...克氏钢线,71...电动钻,72...兼用作针的导管,73...连接件,74、74A...注射器,74b...前端部,74c...连接螺纹,75...转接器,76...转接器,77...本体,77a...衬垫收容部,77b...孔,77c...卡合台阶部,77d...连通孔,77e...连接部,77f...嵌合孔,77g...阳螺纹,78...紧固盖,78a...孔,78b...环状突起,79...衬垫,79a...贯通孔,80...骨端部,81...骨髓腔,83...导管,84...导丝,85...前端部,86、87...导丝,88...球面部,89...第一腔管,90...第二腔管,91...导管,92...稀释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双重针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上述双重针的分解立体图,图3a及图3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图3c及图3d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图4a及图4b分别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内针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5a及图5b分别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外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及主要部分侧视图,图6a及图6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及部分剖切的侧视图,图6c表示该双重针的外针的后端侧的后视图,图7a及图7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双重针的外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7c是表示其外针的作用的侧视图,图7d及图7e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9a及图9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临时固定状态及解除状态的侧视图,图10及图11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临时固定结构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2a及图12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5a、图15b及图15c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侧视图及正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骨穿刺针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骨髓采集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序图,图18a是与注射器一起表示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8b是表示该转接器的其它使用方法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9是与使用方法一起表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0、图21a及图21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管的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
图1中所示的双重针10由筒状的外针11和插入该外针的内部的内针12构成。外针11的前端附近形成比其它部分(本体部)外径大的扩径部13。由此,扩径部13的旋转直径就比其它部分的旋转直径大。而且,按其它部分的旋转直径描划出的圆就会进入按扩径部的旋转直径描划出的圆的内部。外针11的前端做成倾斜面14。由此,倾斜面14的周围的边缘15作为切刃起作用。在外针11的后端形成沿半径方向延伸到达内部空洞16的卡合槽17。切刃除倾斜面以外还可以形成棱锥状、锯齿状等现在公知的其它形状。通过设置扩径部13,可以使研磨面积变小,并可以使与骨的摩擦面变小。
这样的外针11例如可以通过将例如不锈钢、镍化钛等的剖面为圆形的金属管作为素材进行成形制造而得。前端附近的扩径部13可以通过扩径加工等塑性加工进行制造,但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倾斜面1 4可以通过切削及研磨加工而成形。另外,也可以通过将金属板成形为筒状来进行制造。外针11的本体部的外径D1例如为1~6mm左右,特别为2~4mm左右最好。扩径部13与其它部分(本体部)的台阶差Dd例如为0.1~0.3mm左右最好。倾斜面14的角度为20~60度左右,特别为20~40度左右最好。外针11的长度根据使用对象而不同,为50mm~500mm左右,作为骨髓采集的穿刺针使用时,可以使用例如100~200mm左右。
所述内针12如图2所示是剖面圆形的棒状部件,在前端形成与外针11的前端相同倾斜角度的倾斜面21。由此,如图1所示使内针12插入到外针11中时,倾斜面14、21彼此成为一个面。进而,在内针12的后端,形成与外针11的卡合槽17卡合的板状的平坦部22。平坦部22最好通过使作为内针12素材的棒状材料冲压成形而形成。
这样的内针12可以通过将与外针11同样的材料例如弹簧钢线、不锈钢线材、镍化钛(镍钛系形状记忆合金)等金属线材,最好是硬度高、弹性高的金属线材冲压成形,形成平坦部22,在前端通过切削、研磨倾斜面而制造。内针12的外径D2例如为1~3mm左右,特别为1.6~2mm左右。外针11的内部空洞16与内针12的直径大致相同,设有0.1~0.4mm左右的自由滑动的嵌合公差。由于该公差及剖面形状是相同的,在没有将平坦部22卡合在卡合槽17中的情况,外针11和内针12就会旋转自由。
如图2所示,在外针11的后部至中央部,在对应倾斜面14的位置上设有由划痕等形成的记号M1。因此,在将内针12插入外针11中时,容易使内针12的倾斜面21与外针11的倾斜面14对准。另外,也可以与该外针的记号M1重合,在内针12的平坦部22的上面设置记号M2。由此,很难将内针12的倾斜面21的方向(里外的方向)搞错。
平坦部22的宽度最好与外针11的直径相同,或者做成比其稍小的程度,由此,在将内针12插入外针11中时,平坦部22不从外针11的表面突出。但是,也可以使平坦部22的侧缘突出。另一方面,平坦部22的长度比卡合槽17的长度长。例如若卡合槽17的长度为3mm,则平坦部22的长度为7mm。由此,在将内针12插入外针11中,平坦部22的前端与卡合槽17的端部卡合时,平坦部22的后部22a从外针11的后端突出。平坦部22的厚度例如为0.6~1.5mm左右。外针12的卡合槽17的宽度比其大0.15~0.25mm左右。由此,卡合、解除变得容易。
上述的双重针10在将内针12插入外针11中时,由于内针12的平坦部22与外针11的卡合槽17卡合,故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对位。进而,由于没有相对旋转,在作业中内针12和外针11在旋转方向上没有偏移。因此,仅通过将内针12安装在外针11上,倾斜面14、21彼此维持呈同一个面的状态,在作业中没有偏移。另外,这时平坦部22的后部22a从外针11的后端突出。在该状态下将手柄安装在双重针的后端,通过手动使双重针10一边左右旋转一边向前进方向及后退方向交替地进行操作。由此,可以在骨皮质上穿孔,使双重针10的前端部进入到骨髓腔。另外,也可以利用钻夹具等将双重针10的后端部与旋转轴等连接,通过马达驱动或手转驱动操作双重针10进行穿孔。从外针11的表面突出的平坦部22的后部22a(根据情况是侧缘)可以与手柄或驱动轴卡合,用于能够传递转矩的连接。
当穿孔结束时,可以拔出内针12,在外针11的内部空洞16中穿通导丝或导管。在穿通导丝时,一旦拔出外针11,就可以一边用该导丝进行引导一边将导管通到骨髓腔,用于骨髓采集或骨髓的检查等。另外,在能够将导管直接通到外针11的内部空洞16中时,可以利用该导管进行骨髓采集或检查。
图3a及图3b中所示的双重针25的外针11的刃尖部26并没有均匀地扩径,将宽度B压缩变狭,使高度H高一些,由此,刃尖部26形成为纵长扁平。该加工可以通过对金属管实施冲压加工来进行。各台阶差ds的尺寸为0.1~0.3mm左右。外针11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及壁厚做成与图1的情况同样的圆筒状。但是,也可做成纵向尺寸小、横向宽度大的椭圆状。在进行冲压加工时,内部空洞16的宽度B2也变狭、高度H2变高。通过上述那样使高度H比本体部高,刃尖部26的旋转直径变得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另外,如图3c、图3d所示,也可以对刃尖部26上下加压。此时,刃尖部26的旋转直径也变得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
在图3a、图3b的双重针25中,内针12的前端附近27的宽度与外针11的刃尖部26一致地变窄。该加工可以通过对金属线材实施研削加工乃至研磨加工,或者在进行冲压加工后进行研磨加工而进行。另外,也可以是与内部空洞的宽度B2一致的细线径的内针。内针12的前端附近27的高度直接采用原来的线材直径,做成可以通过外针11的内部空洞16。由此,内针12的上下和外针11之间隔开间隙,但对穿孔作业并没有特别的防碍。另外,通过如图6b那样使刃尖部26的前端26a向长轴C上靠近地弯曲,可以塞住间隙。
这样的双重针25如图3a及图3b所示,将内针12插入外针11中时,由于各剖面不是圆形的内针12的前端附近27分别与外针的刃尖部26嵌合,所以内针12在外针11内不旋转。这样,各个做成扁平的外针11的刃尖部26和内针12的前端附近27由其自身构成了共旋转机构。该双重针25的使用方法或用途与上述图1的双重针10的情况是一样的。如图3a所示,也可以采用与图1的情况一样的后端侧与共旋转机构20一致。
此时,如图4a及图4b所示,内针12的平坦部22的朝向最好设为与做成扁平的前端附近27相同的朝向,由此,可以一次进行冲压加工。外针11的卡合槽17的朝向与平坦部22的朝向一致。另外,前端附近27最好用研磨及切削进行加工。
图5a及图5b中表示的外针28在前端做成倾斜面14的基础上,其前端部29进一步通过冲压加工压扁成平坦状。前端部29的宽度B3例如为3~3.5mm,特别为3.2mm左右。装有这样的外针28的双重针在对骨进行穿孔时,可以达到容易进行切除的作用效果。
在图6a及图6b中表示的双重针25A中,外针11与图3a、图3b的情况大致相同,刃尖部26在宽度方向上被加压,上下尺寸比本体部大(参照图6c)。刃尖部26的前端不是笔直的倾斜面,做成向着前端缓慢倾斜的凹面,刃尖部26的前端26a向长轴(中心线)C上靠近。进而,内针12在如图6b所示插入内针12时,包含倾斜面21的刃尖附近沿着外针11的内面形状向上弯曲,该倾斜面的前端21a向长轴C上靠近。当然不用特别进行弯曲加工。由此,塞住外针11的内腔,在内针12和外针11的间隙中难以进入穿刺时的骨髓片等。另外,外针11的前端26a及内针12的前端21a可以到达长轴C上,也可以使到达其附近的程度。即使间隙没有完全堵塞,但只要变狭小就会有相当的效果。
在外针11的前端26a的附近,外面成为向外侧突出的凸面。而且,内面由原来的圆筒面和向着前端成缓慢倾斜的弯曲相配合,形成像勺的内面那样的凹弯曲面。关于其它部分与图3a及图3b的双重针25是相同的。而在图2、图3b、图6b的双重针10、25、25A中,外针11的刃尖部26的前端26a的边缘都呈圆弧状,但也可以像俯视观看时呈锐角乃至钝角那样地形成尖形。图6a及图6b的双重针25A的刃尖部26的前端(针尖)26a由于接近长轴C,针可以以针尖为中心旋转,因而可以稳定地穿刺,故可以保证安全。
图3a、图3b及图6a、图6b的外针11通过使刃尖部26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小、纵向尺寸变大,使旋转直径比本体部大,但也可以像图7a及图7b所示的外针30那样,前端侧的区域31的粗度大致与本体部相同,仅使其弯曲。在该实施方式中,按既定的曲率半径R弯曲成圆弧状,向倾斜面14侧向翻起。前端30a与长轴C大致一致,倾斜面14的上端30b比本体部的表面突出既定的台阶差Dd。因此,如图7c所示,使外针30绕长轴C旋转时,倾斜面14的上端30b的旋转直径Dm比本体部的直径D1大2×Dd。外针30的本体部的直径为3mm时,台阶差Dd通常为0.5~1mm左右,曲率半径R为60~80mm左右。在该外针30穿刺时可收到与图6a、图6b的外针同样的作用效果,而且容易制造。
图7的外针30也可以同内针一起作为双重针使用,但也可以单独作为骨穿刺针使用。另外,对于图3a、图3b的外针11也可以作为骨穿刺针使用。该情况下,如图7d所示那样无需后端的卡合槽(图3b的符号17)。图7d的外针(骨穿刺针)11一般可以与整形外科等使用的克氏钢线一并进行使用。即,克氏钢线只是在单纯的圆棒的前端加带有刃,所以在穿刺及拔出时有阻力,但外针(骨穿刺针)产生了该穿刺及拔出容易的特征,可以辅助克氏钢线的穿孔。另外,也可以将克氏钢线作为骨穿刺针的穿刺辅助使用。在两者并用时,可以让外针11先行,或者让克氏钢线先行而进行使用。采用前一方法时,有时切削屑会集中在外针11的内腔中,但由于此后可以由内针那样的部件进行推出,故可以以单体将外针11作为骨穿刺针使用。
另外,在将图6a及图6b的外针11不用内针地作为骨穿刺针使用时,无需图7e那样后端的卡合槽。由于该外针11与一般的骨穿刺针相比,刃尖部的前端26a向长轴C之上靠近,所以针可以以针尖为中心旋转。因此,由于可以稳定地穿刺,故可以保证安全。另外,设置标记而可看清针尖方向时,可以进一步保证安全。
图8表示设在上述后端部的共旋转机构20的临时固定方法。如前所述那样,内针12的平坦部22的长度比外针11的卡合槽1 7的长度长。由此,将内针12插入到外针11中而使平坦部22与卡合槽17卡合时,平坦部22的后部22a从外针11的后端突出。而且,在外针11的后端上嵌合合成树脂制的收缩管33,对该收缩管33加热使其收缩。由此,从外针11的后端突出的平坦部22的后部22a由收缩管33保持,内针12不会从外针11拔出。通过采用这样的临时固定装置,无论在用手方式操作双重针10、25时,还是用电动方式操作时都确实形成内针12和外针11的一体化。在拔出内针12的场合,只要连同收缩管33一并拔出即可,或者仅切下就行。另外,也可以用具有弹性的管取代收缩管33,此时也可以收到一定程度的效果。
图9a及图9b所示的临时固定结构34由在外针11的后端形成的阳螺纹35和装有与该阳螺纹35螺纹接合的阴螺纹36的螺母或盖37构成。在盖37的内面中心固定着内针12的后端。盖37可以由能与内针12焊接或粘接的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形成。内针12的后端也可以固定在盖37上,但也可以旋转自由且不脱落地连接。
对于这样的螺纹式的临时固定结构34,在如图3a及图3b那样的作为使前端附近27自身停止旋转的机构的双重针25的场合不能采用,像图1的双重针10的前端侧那样,内针12在外针11内旋转的场合可以采用。但是使内针12的后端在盖37上旋转自由且不脱落那样地连接时,也可以在将前端侧作为停止旋转的机构的场合采用。内针12在通过焊接或粘接等固定在盖37上。而且,在螺纹停止的位置内针12的前端和外针11的前端如图1那样形成一个面。也可以将内针12和盖37一体成形来取代在内针12上固定盖37。
图9a及图9b的临时固定结构34在将盖37强力拧入阳螺纹35中进行临时固定时,内针12和外针11被一体化,起到共旋转作用。在该状态下,安装手柄或与旋转驱动轴连接地进行穿孔操作。在与旋转驱动轴连接时,旋转方向成为紧固螺纹的方向。从外针11拔出内针12时,盖37的螺纹松开,像图9b那样拔出。
图10所示的临时固定结构40将螺纹部件41套装固定在外针11的后端上,使盖37的阴螺纹36与设在该螺纹部件41上的阳螺纹42螺纹接合。螺纹部件41可以是金属制的,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的。另外,也可以将螺纹部件41的螺纹做成阴螺纹,而将盖37侧做成阳螺纹。
图11所示的临时固定结构42使固定在外针11的后端的卡止部件43的突出部43a和盖37的凹部44搭锁嵌合在一起。附图标记45是环状突起,与在盖37内面上形成的环状槽46弹性卡合。另外,也可以将卡止部件43和盖37的凹凸反过来。另外,环状突起45也可以由用例如金属线等形成的搭锁环等的另外的部件构成。
图12a中所示的骨穿刺针50具有筒状的形式,具备在前端由第一平面51斜着削成的刃尖部52,进而,该刃尖部的前端具有由与第一平面51不同的第二平面53削成的带刃部54。在该骨穿刺针50中,第二平面53与骨穿刺针的纵长方向轴(长轴)C有关,是和第一平面51反方向倾斜的平面。作为倾斜角度,第一平面51相对长轴C为20~40度左右,与此相对,第二平面53相对长轴C为5~90度左右。
进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2b所示,第二平面53在俯视观看时相对长轴C倾斜45~90度左右,最好倾斜70~80度左右。由此,在刃尖部52的前端形成将第一平面51与第二平面53的交线作为边缘的直线状的带刃部54。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骨穿刺针50的刃尖部52和主干部56之间不特别设置台阶差。但是,也可以将刃尖部52作得比主干部56粗一些,或通过冲压成形变形成有些椭圆状。主干部56的外径与图1等的外针11一样,例如为2~3mm左右,内径为1~2mm左右。材料可以使用不锈钢、镍化钛、钛合金等金属。
该骨穿刺针50由于图12b的带刃部54倾斜,当向箭头L方向旋转时,带刃部54可以切去骨皮质。因此,通过用电动钻或手摇钻等使骨穿刺针50按箭头L方向旋转,可以一边有效地切削骨皮质等一边进行穿刺。进而,由于前端形成为比图1的外针11的场合大的钝角,故从内面侧穿透在骨髓腔内穿孔了的骨皮质的相反侧的骨皮质的危险性小。进而,由于削掉前端的薄的部分,故该部分脱落的概率减少。第二平面及带刃部54相对长轴C也可以是直角,此时,从内面侧穿透在骨髓腔内穿孔了的骨皮质的相反侧的骨皮质的危险性变得最小(参照图14)。
图13中所示的骨穿刺针57具备这样的形式,即,除了由第二平面53上切削外,还由关于长轴C与第二平面53对称的第三平面58上斜着切削。其与图12a、图12b的骨穿刺针50相比需要追加加工,但可以收到与图12a、图12b的骨穿刺针50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在用电动钻或手摇钻等使骨穿刺针57旋转时,向任一方向旋转都可以有效地切削骨皮质等。
图14中所示的骨穿刺针60具有由相对长轴C成直角的第二平面61上切削掉前端的形式。其具有以下优点,即,可以收到防止穿透骨髓腔内的相反侧、防止前端脱落、容易用钻进行穿孔等作用效果,同时,制造用的加工容易。
图15a~图15c中所示的骨穿刺针62如图15c所示,使前端附近63形成大致椭圆状,接着利用相对于该椭圆状的筒的对称面64、即包含椭圆的长轴以及筒的纵长方向的轴C的面顺时针倾斜一些的面进行研削,做成带刃的形式。因此,通过研削所呈现的椭圆环状的倾斜面65在俯视观看时如图15a所示那样,在前端侧向右侧(图中上侧)偏移;在身边侧向左侧(图中下侧)偏移。进而,如图15b所示,在侧视观看时呈也可以看到一些倾斜面65的状态。因此,用椭圆环状的倾斜面内侧的边缘66可以有效地切削骨皮质。另外,通过相对纵长方向的轴C向箭头L1方向旋转,边缘66能够在远离纵长方向的C轴的外周部、即前端侧及基端侧有效地进行切削。
图16中所示的骨穿刺针67在主干部56的后部附近或主干部56的中途,具备用钻的夹具夹住安装的大致方形剖面的钻卡合部68。该钻卡合部68在主干部56的壁厚较厚时,可以通过切削主干部的表面而形成。此时,内部空洞维持圆形剖面。但由于通常主干部56的壁厚较薄,会因冲压加工使外形变形为方形剖面。此时,内部空洞也变成方形。
具备这样的钻卡合部68的骨穿刺针67可以利用钻的夹具牢固地把持钻卡合部68,与直接把持圆形剖面的主干部的情况相比,很难发生滑动。因此,可以用强力的转矩切削骨皮质等。另外,钻卡合部68外面的剖面形状根据钻夹具的形状形成,但并不限于四边形,可以采用三角形、六边形等各种多边形、椭圆形等。另外,也可以用于具备插座型的夹具乃至钻头。
下面参照图17说明本发明的骨髓采集方法的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使用骨髓采集设备,该设备由以下部件构成:克氏钢线70、把持该克氏钢线70并使之旋转的电动钻71、兼用作针的导管72、连接克氏钢线70和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连接件73、用于将吸引用的注射器74连接在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后端上的转接器(Borst转接器)75。克氏钢线70、电动钻71及注射器74可以使用以前众所周知的产品。电动钻71是贯通型产品,其可以把持克氏钢线70或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中途部。
兼用作针的导管72与上述双重针的外针(图1~图11的附图标记11等)或骨穿刺针(图12~图16的产品等)实质上相同,长度为100~600mm左右,特别为200~400mm左右最好,优选具有一些可挠性的产品。进而,在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后端乃至其附近,将用于连接注射器74的转接器75做成在气密状态下可以装拆自由地连接的形状。具体来讲,设有安装用于维持气密状态的O形圈的O形圈槽,在外周形成用于固定转接器75的阳螺纹,或者设置用柔软部件捆紧的结构。另外,最好在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中途设置如图16所示的钻卡合部68。所述克氏钢线70最好做成比兼用作针的导管72长250mm左右(150mm+持拿量)。另外,作为转接器75,在使用具有保持气密状态的结构的转接器时,无需对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加工,更加理想。
图18a中所示的转接器76是使Borst转接器变形的产品,其由以下部件构成:大致为圆筒状的本体77、螺纹接合在其前端外周上的紧固盖78、收容在形成于本体77前端的衬垫收容部77a中的衬垫79。衬垫收容部77a的内面形成为锥形。衬垫79呈剖面为大致梯形的环状,外周面是与衬垫收容部77a的内面嵌合的锥形。在衬垫79的中心形成紧固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贯通孔79a。在紧固盖78的中心部形成使兼用作针的导管72通过的孔78a,在内底面上形成用于压入衬垫79的环状突起78b。
在本体77的中心部形成与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后部嵌合的孔77b,该孔77b借助与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后端卡合的卡合台阶部77c与通过所吸引的骨髓的连通孔77d连接。进而,在本体77的后部设置用于与注射器74A连接的筒状的连接部77e。在该连接部77e的中心形成具有与注射器74A的前端部74b嵌合的锥面的嵌合孔77f。嵌合腔77f的前端与连通孔77d连通。进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部77e的外周设有与注射器74A的连接螺纹74c螺纹接合的阳螺纹77g。阳螺纹77g最好做成两条螺纹等的多条螺纹。
为了用像上述那样构成的转接器76保持兼用作针的导管72,首先放松紧固盖78的螺纹,使衬垫79利用弹力性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使兼用作针的导管72通过紧固盖78的孔78a、衬垫79的贯通孔79a及本体77的孔77b。接着,当紧固该紧固盖78时,环状突起78b将衬垫79压入锥面的进深侧。由此,衬垫79可以缩径,可以将贯通孔79a内的兼用作针的导管72气密地紧固下来。此时,衬垫79的外周面和衬垫收容部77a的内面气密地紧密连接。
注射器74A将前端部74b嵌入本体77后端的连接部77e的嵌合孔77f中,使连接螺纹74c与阳螺纹77g螺纹接合。由此,锥面彼此严格地嵌合,大致保持气密状态。这样,借助转接器76连接兼用作针的导管72和注射器74A,通过操作注射器74A,可以穿过兼用作针的导管72向注射器74A内吸引骨髓。另外,该转接器76如图18b所示,也可以在连接不具备连接螺纹的通常的注射器74和兼用作针的导管的场合使用。在该场合,只将注射器74的前端部74a紧密地嵌入嵌合孔77f中。由于在注射器74内形成负压,故用这样的嵌入就足够了,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橡胶管或收缩管等固定。在用于没有连接螺纹的通常的注射器74时,不必特别设置阳螺纹77g。
连接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72和克氏钢线70的连接件73为筒状的部件,其在一端具备夹持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端部附近用以使其不旋转且在轴方向不偏移的第一夹持部,在另一端具备夹持克氏钢线70用以使其不旋转且在轴方向不偏移的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都可以采用和钻夹具一样的产品。第一夹持部也可以做成与在兼用作针的导管72后端附近形成的阳螺纹进行螺纹接合的阴螺纹。另外,也可以由图8~图11所示的临时固定结构相同的结构构成连接件。进而,所述连接件73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由硅橡胶等柔软材料乃至弹性材料或热收缩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部件。此时,由于不需要夹持部的形式,只通过切断软管就可以形成。此时,软管的一端是第一连接部,另一端是第二连接部。也可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预先形成为不同的径。
在图17的骨髓采集方法中,首先在电动钻71上安装克氏钢线70,从骨端部80一面旋转克氏钢线70一面送入,其前端穿刺到骨髓腔81的内部(第一工序S1)。此时,从骨端表面到克氏钢线70的前端的长度F的基准大致为150mm左右。
接着,在电动钻71上安装兼用作针的导管72,一边用克氏钢线70进行引导一边进行穿刺到骨髓腔81(第二工序S2)。即,将克氏钢线70用作引导线。此时,用手指82抓住克氏钢线70的后端,使克氏钢线70不能随意地进到深处。电动钻71只旋转兼用作针的导管72,克氏钢线70不旋转。另外,克氏钢线70从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前端突出10~100mm左右。
接着,用连接件73连接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后端和克氏钢线70,使其不旋转且相对轴方向不相对运动。在该状态下,用电动钻71使克氏钢线70和兼用作针的导管72一边旋转一边行进,穿刺到骨髓腔81的深处(第三工序S3)。这样,通过使兼用作针的导管72和克氏钢线70一起行进,可以使克氏钢线70所需的长度变短,变得容易处理。即,当只将克氏钢线70首先穿刺到深处时,若出到外部的克氏钢线70不留下较长,就不能充分引导兼用作针的导管72。因而,克氏钢线70的长度必须为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长度的两倍以上,这是难以使用的原因。另外,通过使兼用作针的导管72和克氏钢线70一起行进,可以防止切削屑侵入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内腔。
接着,只留下兼用作针的导管72,除掉电动钻71、克氏钢线70及连接件73,在兼用作针的导管72的后端安装转接器75,进而,借助转接器75安装注射器74。之后,用注射器74通过兼用作针的导管72从骨髓腔81吸引骨髓(第四工序S4)。由此,可以高效地采集骨髓。
另外,在兼用作针的导管72中的空气层阻碍吸引时,利用三通栓设置预备吸引注射器的门,用预备吸引注射器吸引空气层后,切换到原来的注射器74,进行骨髓的吸引作业。由此,可以高效地进行吸引作业。
根据要采集骨髓的骨的不同,也有到骨髓腔81的路径或骨髓腔81自身稍微弯曲的情况。此时,作为兼用作针的导管72最好使用采用壁厚薄的金属制、例如镍化钛制的管等具有挠性的产品。
在所述骨髓采集方法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由克氏钢线70、电动钻71、兼用作针的导管72、连接件73、注射器74及转接器75构成的骨髓采集设备。其中,除电动钻71以外的部件,即克氏钢线70、兼用作针的导管72、连接件73、注射器74及转接器75作为骨髓采集配件或骨髓采集套件,最好以整体组合的状态出售。另外,由于克氏钢线70或吸引用的注射器74可以使用通用品,故也可以只将除去它们外的兼用作针的导管72和转接器75成套出售。进而,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将做成适当长度的克氏钢线70包含在该套件中。
另外,可以使用具有同样功能的引导线乃至导丝取代上述克氏钢线70。另外,作为兼用作针的导管72可以采用管状的骨穿刺针是前面叙述过的,但也可以取代兼用作针的导管72和克氏钢线70的组合,采用具备管状的外针及安装在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的双重针(参照图1等)。此时,使用通过在双重针上形成的贯通孔吸引骨髓的导管以及在该导管上安装的吸引注射器。另外,若将双重针的外针及内针设长,则也可以不用导管,可在外针上直接或借助转接器安装吸引注射器来采集骨髓。
在使用骨髓吸引用的导管时,也可以售卖将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骨穿刺针、用于吸引骨髓的导管、和用于沿着所形成的朝向骨髓腔的贯通孔将所述导管引导到骨髓腔的导丝做成一套的骨髓采集设备。进而,也可以通过在该套套件上追加克氏钢线而形成套件。
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72、外针和内针、克氏钢线70、导丝最好采用可以用电钻旋转的部件,但也可以装拆自由地设置用手动旋转的手柄。使用导丝时,如图20所示那样最好使从导管83或兼用作针的导管的前端开口突出的导丝84的前端部85弯折或弯曲。这样,通过使导丝84的后端旋转,就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导丝84的朝向。
图21a及图21b所示的导丝86、87都在前端设有球面部88。图21a的导丝86的球面部88呈与导丝的外径相同直径的半球状。因此,容易插入到导管中。另一方面,图21b的导丝87的球面部88的直径比导丝的外径稍大。因而,在骨髓腔内很难发生钩挂,可以容易地向骨髓腔深部行进。
这些导丝86、87由于在前端设有球面部88,故不能掘削骨皮质等。因此,在预先用骨穿刺针等形成的贯通孔中通过,为了引导导管而使用。该导丝86由于前端是圆形,所以当插入骨髓腔时,即使碰到相反侧内壁,也不会发生损伤。
进而,作为用于吸引骨髓的导管,如图22所示,最好是具备用于向骨髓腔内送入生理盐水等液体的第一腔管89、和用于从骨髓腔内吸引骨髓的第二腔管90的双腔管型的导管91。由此,可以在将生理盐水等稀释液92注入骨髓腔81的同时由与第二腔管90连接的注射器74吸引骨髓。

Claims (27)

1.一种医疗用双重针,其特征在于,由在前端具有刃尖部的筒状的外针、和装拆自由地收纳在该外针内部的实心的内针构成;
使外针以其长轴为中心旋转时的刃尖部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双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的前端向外针的长轴的旋转中心轴上或者旋转中心轴附近靠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双重针,其特征在于,具备共旋转机构,当将内针安装在外针中而使外针以其长轴为中心旋转时,该共旋转机构使该外针和该内针一起旋转。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双重针,其特征在于,具备卡合装置,该卡合装置使所述外针和内针在长轴方向相对地自由移动、且使外针和内针在旋转方向上卡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双重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针上设置有表示刃尖面方向的标记。
6.一种医疗用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前端设有刃尖部的筒状的形式,以长轴为中心旋转时的刃尖部的旋转直径比本体部的旋转直径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尖部向骨穿刺针的长轴的旋转中心轴上或旋转中心轴附近靠近。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医疗用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表示刃尖面方向的标记。
9.一种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呈筒状,具备以向前端附近倾斜的平面倾斜地切削而成的刃尖部,进而,该刃尖部的前端具备以所述平面以外的面切削而成的带刃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尖部的前端具备相对长轴方向切削成直角的带刃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尖部的前端具备以与所述倾斜的平面反向倾斜的面切削而成的带刃部。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呈现以前端附近形成大致椭圆形剖面的方式将圆筒形压溃而得到的形状,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包括圆筒的纵长方向的轴和剖面的长轴的面稍微倾斜。
13.如权利要求9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后部附近具备用于安装吸引口的吸引口安装部。
14.如权利要求9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外周面上具备用于向钻进行安装的异形剖面的钻卡合部。
15.一种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由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穿刺针、和用于将吸引注射器安装在该穿刺针上的相对所述穿刺针装拆自由的转接器构成。
16.一种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于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穿刺针装拆自由地进行安装的安装部、和安装在吸引注射器上的安装部,使所述穿刺针和吸引注射器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引导线,该引导线先行于所述穿刺针向骨髓腔的穿刺地穿刺在骨髓腔中,开设比穿刺针细的孔,而且,在使穿刺针进行穿刺时将穿刺针引导至骨髓腔。
18.一种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由双重针和转接器构成;该双重针具备管状的外针以及安装在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向骨髓腔进行穿刺;该转接器用于在所述外针上安装吸引注射器,相对于外针装拆自由。
19.一种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由向骨髓腔进行穿刺的穿刺针、用于吸引骨髓的导管、和沿着所形成的朝向骨髓腔的贯通孔将所述导管引导至骨髓腔的导丝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是由管状的外针、和插入其内部的棒状的内针构成的双重针。
21.如权利要求15、17、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是能够安装在钻上的穿刺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使所述穿刺针旋转的、装拆自由地设在穿刺针上的手柄。
23.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前端弯折或弯曲,以便使所述导丝能够在骨髓腔内改变方向。
24.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前端形成为大致球面状。
25.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具备向骨髓腔内送入液体的第一腔管、和用于从骨髓腔内吸引骨髓的第二腔管。
26.一种骨髓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克氏钢线穿刺到骨髓腔,将该克氏钢线作为引导线而使兼用作针的导管穿刺到骨髓腔,留下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而拔出克氏钢线,通过兼用作针的导管吸引骨髓。
27.一种骨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克氏钢线、由该克氏钢线引导的兼用作针的导管、将它们以互相不旋转的方式连接的连接装置、和与所述兼用作针的导管连接的吸引器。
CN2006800176888A 2005-03-29 2006-03-24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80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6570 2005-03-29
JP096570/2005 2005-03-29
PCT/JP2006/306031 WO2006104060A1 (ja) 2005-03-29 2006-03-24 医療用の二重針、骨穿刺針および骨髄採取機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70904A Division CN102100568A (zh) 2005-03-29 2006-03-24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8046A true CN101208046A (zh) 2008-06-25
CN101208046B CN101208046B (zh) 2011-01-12

Family

ID=3705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70904A Pending CN102100568A (zh) 2005-03-29 2006-03-24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CN2006800176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8046B (zh) 2005-03-29 2006-03-24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70904A Pending CN102100568A (zh) 2005-03-29 2006-03-24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30105A1 (zh)
EP (1) EP1864650A4 (zh)
JP (1) JP2010167287A (zh)
CN (2) CN102100568A (zh)
WO (1) WO200610406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6074A (zh) * 2013-10-24 2015-04-29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心包穿刺针组件
CN106456211A (zh) * 2015-06-03 2017-02-22 再生生物魅力株式会社 医用注射针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23953A (zh) * 2018-04-17 2018-09-1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针一线半月板缝合器
CN109922739A (zh) * 2016-08-10 2019-06-21 萨格外科公司 针装置
CN110087568A (zh) * 2016-10-18 2019-08-02 派柏阿克塞斯有限责任公司 骨内访问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0234285A (zh) * 2017-01-31 2019-09-13 托朗塞爾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具及穿刺装置
CN111358505A (zh) * 2020-03-24 2020-07-03 温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微创骨髓活检取材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8150B2 (en) * 2008-02-04 2012-01-03 Aleeva Medical Inc. Device for disc shunt implantation and peri-shunt injection
US8690857B2 (en) * 2010-07-23 2014-04-08 Aleeva Medical Inc. Alleviate back pain with lactic acid inhibitors
EP2624762B1 (en) 2010-10-05 2016-01-13 Synthes GmbH Bone marrow harvesting device having flexible needle
JP5665027B2 (ja) * 2010-10-07 2015-02-04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ニードル装置
CN102462871A (zh) * 2010-11-18 2012-05-23 刘大志 一种建立骨髓液体通路的装置和方法
JP5797017B2 (ja) * 2011-05-30 2015-10-21 Hoya株式会社 超音波内視鏡用穿刺針装置
EP2698116A1 (en) * 2012-08-16 2014-02-19 AprioMed AB Biopsy assembly for obtaining a tissue sample
JP6276987B2 (ja) 2013-12-26 2018-02-07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トロカール
KR102378168B1 (ko) 2014-02-18 2022-03-23 메사추세츠 인스티튜트 오브 테크놀로지 조직 수거 바늘
US9925068B2 (en) 2014-05-30 2018-03-27 Treace Medical Concepts, Inc. Bone harvester and bone marrow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JP6302756B2 (ja) * 2014-06-06 2018-03-2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細胞の回収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用いられる加工骨
ES2955558T3 (es) 2016-10-27 2023-12-04 Bard Inc C R Dispositivo de acceso intraóseo
US10265481B2 (en) * 2016-11-02 2019-04-23 Abul Bashar Mohammad Anwarul Islam Intramarrow injection/infusion and aspiration needle and method
CN110730632B (zh) * 2017-06-02 2022-05-1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穿刺针
CN107728070A (zh) * 2017-09-29 2018-0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千斤顶的简易针刺设备
CN107625535A (zh) * 2017-11-08 2018-01-26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骨穿刺针
CN108186057A (zh) * 2018-01-29 2018-06-22 三明学院 一种骨髓穿刺针
CN108578880B (zh) * 2018-02-13 2024-04-05 上海长海医院 一种便携式骨髓腔内注射系统
US11026735B2 (en) * 2018-02-28 2021-06-08 Premia Spine Ltd.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daptor assembly
TWI734958B (zh) * 2018-03-19 2021-08-01 日商泰爾茂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針及導管組合體
US10405889B2 (en) * 2018-06-14 2019-09-10 New Standard Device, LLC Cold forged cutting tip for orthopedic wires and pins
US20210162134A1 (en) * 2018-07-30 2021-06-03 Kyoto University Microsyringe unit
CA3151301A1 (en) * 2018-08-17 2020-02-20 Emd Kft. Disposable perforator
CN109820544A (zh) * 2019-03-29 2019-05-3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脊柱转移肿瘤穿刺通道及设备
CN112168303A (zh) * 2020-10-19 2021-01-05 冯忠华 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
CN114533233A (zh) * 2022-02-24 2022-05-27 盛晓磊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克氏针及其使用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7122353B (zh) * 2023-10-26 2024-01-02 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髓干细胞提取用穿刺取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4642A (ja) * 1984-10-15 1986-05-13 株式会社 カテツクス 穿刺ドレナ−ジ針
US4793363A (en) * 1986-09-11 1988-12-27 Sherwood Medical Company Biopsy needle
JPH0317844Y2 (zh) * 1986-10-24 1991-04-16
US5122134A (en) * 1990-02-02 1992-06-16 Pfizer Hospital Products Group, Inc. Surgical reamer
ES2023597A6 (es) * 1990-11-05 1992-01-16 Rodiera Olive Jose Javier Aguja para uso medico, en especial para funcion lumbar y anestesia regional.
US5290267A (en) * 1991-01-17 1994-03-01 Fresenius Ag Hypodermic needle
JP2543460B2 (ja) * 1992-03-23 1996-10-16 倉本工業株式会社 骨折−経皮的鋼線刺入用ガイド
SE9304261D0 (sv) * 1993-12-22 1993-12-22 Radi Medical Systems Anordning för biopsiprovtagning
US6592588B1 (en) * 1995-02-16 2003-07-15 Arthrex, Inc. Apparatus for osteochondr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US6120517A (en) * 1996-04-26 2000-09-19 Daum Gmbh Controlled-artifact magnetic resonance instruments
US5938635A (en) * 1996-12-30 1999-08-17 Kuhle; William G. Biopsy needle with flared tip
EP1152695A4 (en) * 1999-01-28 2002-04-03 Minrad Inc SAM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AKING A SAMPLE
US6080115A (en) * 1999-02-24 2000-06-27 Rubinstein; Alan I. Bone marrow biopsy needle
WO2000056220A1 (en) * 1999-03-19 2000-09-28 Paul Cervi Biopsy needle
US6575919B1 (en) * 1999-10-19 2003-06-10 Kyphon Inc. Hand-held instruments that access interior body regions
US7081122B1 (en) * 1999-10-19 2006-07-25 Kyphon Inc. Hand-held instruments that access interior body regions
JP2001292999A (ja) * 2000-04-14 2001-10-23 B Braun Japan Co Ltd 生検用針
US6730043B2 (en) * 2000-04-18 2004-05-04 Allegiance Corporation Bone marrow biopsy needle
US7201722B2 (en) * 2000-04-18 2007-04-10 Allegiance Corporation Bone biopsy instrument having improved sample retention
CN2443699Y (zh) * 2000-11-08 2001-08-22 程玉芝 螺旋型骨髓活检针
JP2002325848A (ja) * 2001-05-02 2002-11-12 Takeshi Chiba ストロー状の部品〔シースガイド〕を付けることにより血管内に入る長さを安全に変えることができるカテーテル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ー。〔オフセットシース〕
JP4058614B2 (ja) * 2001-08-09 2008-03-12 株式会社Jimro 骨髄針
US20040153005A1 (en) * 2002-01-03 2004-08-05 Krueger John A. Bone marrow aspiration device with curved tip
US20040077973A1 (en) * 2002-10-22 2004-04-22 Groenke Gregory C. Biopsy device handle assembly
SI1413253T1 (sl) * 2002-10-25 2006-02-28 Somatex Medical Technologies Gmbh Drzalo biopta za biopsijo z debelo iglo
WO2005096952A1 (ja) * 2004-04-05 2005-10-20 Nippon Cable System Inc. 骨髄採取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医療器具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6074A (zh) * 2013-10-24 2015-04-29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心包穿刺针组件
CN106456211A (zh) * 2015-06-03 2017-02-22 再生生物魅力株式会社 医用注射针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56211B (zh) * 2015-06-03 2019-03-26 再生生物魅力株式会社 医用注射针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22739A (zh) * 2016-08-10 2019-06-21 萨格外科公司 针装置
CN110087568A (zh) * 2016-10-18 2019-08-02 派柏阿克塞斯有限责任公司 骨内访问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0234285A (zh) * 2017-01-31 2019-09-13 托朗塞爾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具及穿刺装置
CN110234285B (zh) * 2017-01-31 2022-03-15 托朗塞爾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具及穿刺装置
CN108523953A (zh) * 2018-04-17 2018-09-1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针一线半月板缝合器
CN111358505A (zh) * 2020-03-24 2020-07-03 温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微创骨髓活检取材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64650A4 (en) 2014-01-15
EP1864650A1 (en) 2007-12-12
JP2010167287A (ja) 2010-08-05
WO2006104060A1 (ja) 2006-10-05
US20100030105A1 (en) 2010-02-04
CN102100568A (zh) 2011-06-22
CN101208046B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8046B (zh) 医疗用的双重针、骨穿刺针以及骨髓采集设备
JP4550757B2 (ja) 医療用の二重針
CN102843979B (zh) 具有可旋转刀片和中空护套构造的超声外科器械
CN102843980B (zh) 超声外科器械的旋转切割工具构造
CN102858258B (zh) 具有旋转切割工具的超声动力外科器械
CN102843982B (zh) 超声动力外科器械的密封构造
CN102781352B (zh) 超声外科器械的外部护套和刀片构造
EP2335617B1 (en) Disposable flex reamer
EP0190000B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EP1148824B1 (de) Vorrichtung mit flexibler welle zur gewinnung von knochenspänen
CN102458285B (zh) 接骨螺钉
CN103108596B (zh) 具有旋转切割工具的超声动力外科器械
EP2849658B1 (en) Disposable blade assembly and reusable blade hub assembly
WO1996012453A1 (en) Hollow surgical cutter with apertured flutes
CN102858255A (zh) 用于准备骶髂融合的底切系统
JP6373386B2 (ja) 生検用トロカール
US7244263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KR101643351B1 (ko) 어버트먼트 스크류 제거 드릴 및 어버트먼트 스크류 제거 장치
EP2387960B1 (en) Disposable cylindrical cutter
US6062859A (en) Dental tool
EP2745796B1 (de) Schallwerkzeug zum Trennen zweier unterschiedlicher Gewebe
CN1654023A (zh) 医用机头及其切割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