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2397B - 同轴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2397B
CN101202397B CN 200710186599 CN200710186599A CN101202397B CN 101202397 B CN101202397 B CN 101202397B CN 200710186599 CN200710186599 CN 200710186599 CN 200710186599 A CN200710186599 A CN 200710186599A CN 101202397 B CN101202397 B CN 101202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member
center conductor
mentioned
terminal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865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2397A (zh
Inventor
土田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2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2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2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23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8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crimping or by crimping ferr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4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clamping member, e.g. screw fastening mean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电连接器,具有按压配置于中心端子(10)的连接部的支承面(12)上的中心导体的按压构件(22、15),在该连接器上,按压构件(22、15)作为电介质(20)或中心端子(10)的一部分形成,可朝连接部弯曲成为按压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12)的中心导体(C4),在按压构件(22)的对中心导体的按压面(22B-1)与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12)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决定中心导体在其半径方向的正确位置的位置限制部(22B-1),通过盖部的弯曲,中心导体承接来自按压构件的按压力并被位置限制部保持于正确位置。本发明的同轴电连接器不需要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进行焊接,可经常稳定地位于正确位置。

Description

同轴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电连接器具备:具有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具有轴线且在一端侧开口的嵌合筒状部的外部导体;收纳保持于该嵌合筒状体的电介质;及具备供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与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且以上述电介质加以保持的中心端子。
作为该同轴电连接器,可举出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同轴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按压构件,其按压配置于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上的中心导体,外部导体具有:在与嵌合筒状部间的边界弯曲而覆盖该嵌合筒状部的盖部;和与该盖部连续形成且在该盖部弯曲后围绕并保持同轴电缆的围绕部。
在此专利文献1中,上述按压构件作为弯曲片形成,并成为端子的一部分,上述弯曲片朝支承中心导体的连接部弯曲,在该弯曲片与连接部之间夹压中心导体。因此,中心导体不需要焊接于端子,又,即使中心导体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稍许错位,与连接部间的连接也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4636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同轴电连接器,因不需要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焊接于连接器的端子,仅以按压构件进行按压即可,所以,极为简单,又,即使中心导体与其轴线呈直角的方向稍许偏离,也因按压构件具有充分大的面积,所以,在连接上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但该专利文献1的同轴电连接器当中心导体在与其轴线呈直角的方向稍许偏离时,即使在连接上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也会由于该连接位置偏离正确位置而导致阻抗脱离正确值,会使高频特性降低。且,当因作用于电缆的外力等使上述中心导体的位置无法固定而产生变化时,则会造成高频特性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这种现象而开发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电连接器,既不需要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进行焊接,又可经常稳定地位于正确位置。
本发明的同轴电连接器具备: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具有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具有轴线且在一端侧开口的嵌合筒状部;收纳保持于该嵌合筒状体内的电介质;具备供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与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且用上述电介质来保持的中心端子;及对配置于上述连接部的支承面上的上述中心导体进行按压的按压构件,上述外部导体具有:在与上述嵌合筒状部间的边界弯曲而覆盖该嵌合筒状部的盖部;和与该盖部连续形成,且在该盖部弯曲后围绕并保持同轴电缆的围绕部。
在该同轴电连接器上,本发明的特征为,按压构件作为电介质或中心端子的一部分形成,可朝该连接部弯曲,以按压上述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的上述中心导体,在该按压构件的对上述中心导体的按压面与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决定中心导体在其半径方向正确位置的位置限制部,通过上述盖部的弯曲,使中心导体承接来自于按压构件的按压力,并用上述位置限制部保持于正确位置。
当将同轴电缆连接于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同轴电连接器时,将除去同轴电缆的端部被覆后露出的中心导体配置于在本发明的同轴电连接器的中心端子连接部形成的支承面上。然后,将外部导体的盖部弯曲,以对按压构件施加按压力。按压构件承受此力而在该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与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上述电缆的中心导体。在本发明,在上述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与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位置限制部,中心导体在上述按压面与支承面之间被夹压,同时被上述位置限制部保持于正确位置。于是,在本发明的同轴电连接器上,因中心导体保持于正确位置,所以,阻抗成为正确值,能够使得高频特性良好且稳定。
在本发明中,按压构件可作为电介质的一部分或端子的一部分来形成。即,在本发明中,可以是电介质将受到弯曲时的盖部按压而弯曲的弯曲片作为电介质的一部分,且该绝缘弯曲片形成为按压构件,或者是端子将受到弯曲时的绝缘弯曲片按压而弯曲的端子弯曲片作为端子的一部分,且该端子弯曲片形成为按压构件。当使外部导体的盖部弯曲时,便在受到该盖部所按压而作为上述电介质或端子的一部分形成的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与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中心导体,并以上述要领用位置限制部在正确位置上保持中心导体。
在本发明中,位置限制部为沿中心导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沟槽部,该沟槽部作为倾斜沟槽来形成,即,在沟槽宽度方向上,中央位置最深,且朝着沟槽侧缘位置逐渐变浅,从而能够引导中心导体。中心导体受到端子支承面与按压构件的按压面夹压而在作为上述位置限制部的倾斜沟槽内被朝其深部引导,且在该部位被保持。
在本发明中,端子在其两侧缘具有承接按压构件的宽度方向两侧缘部的承接部为佳。藉此,当按压构件作按压时,该按压构件在其宽度方向两侧缘部受到端子的承接部所引导而在上述宽度方向被引导至正确位置。此宽度方向亦为中心导体的半径方向,有助于中心导体在正确位置上的保持。特别是当在按压构件上设有位置限制部时,极具效果。
当用端子的承接部对按压构件的宽度方向两侧缘部进行引导时,最好按压构件具有宽度方向两侧缘部侧的薄壁部及在宽度方向使按压面对该薄壁部突出的厚壁部。这样,按压构件便可在上述宽度方向两侧缘部被端子的承接部接受在宽度方向引导,同时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厚壁部的按压面可充分地按压中心导体。
在本发明中,最好端子在连接部的支承面与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阻止中心导体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的凹凸部。通过此凹凸部,使得在按压构件的宽度方向被保持于正确位置的中心导体不会在其轴线方向移动,能够防止脱离。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端子在连接部上的中心导体的正确位置上形成沿连接部的板厚方向贯通的孔部。在同轴电连接器上,上述连接部的下方、即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侧为用来供对方连接器的中心端子进入的空间,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前,不会遮蔽对上述连接部的下面的视野。因此,即使被盖部覆盖而无法由上方确认中心导体,如果能够通过从下方观看而透过上述孔部而目视到中心导体,就能够确认端子的连接面的支承面上的中心导体不论在其半径方向或轴线方向均未大幅偏离正确位置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最好端子的连接部与按压构件中至少一方具有朝中心导体施力的弹性构件。通过朝中心导体施力,能够使中心导体与端子的接触变得确实且稳定。
发明效果
本发明如以上所述,以按压构件的按压面按压载置于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上的电缆的中心导体并加以夹持,且于上述支承面与按压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决定中心导体位置的位置限制部,所以,当将电缆连接至连接器时,仅以上述按压构件按压中心导体,即可使得中心导体在对其轴线呈直角的方向上维持在正确位置上,因此,阻抗可保持正确值,使得高频特性变得良好,并且该特性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同轴电连接器的各构件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组装后、电缆连接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依次显示电缆连接至图2的连接器的状态立体图,(A)显示配置电缆时,(B)显示按压构件弯曲时,(C)显示盖部弯曲后的电缆连接完毕时。
图4是显示图2的端子的孔部的形态的端子放大显示图。
图5是显示用图1的连接器的按压构件的按压面和端子的支承面来保持电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图5的其它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8是其它实施形态的立体图,(A)仅显示端子,(B)显示组装了该端子的连接器。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的剖视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中心端子               11…连接部            12…支承面
12A-1…孔部                12B-2…凸条(凹凸部)
13…接触部                 15…按压构件
15A…按压面(位置限制部)    20…电介质            22…按压构件
22A…薄壁部                22B…厚壁部
22B-1…按压面(位置限制部)
30…外部导体               31…嵌合筒状部        33…盖部
35…围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同轴电连接器的各构件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图1中,连接器1具有中心端子10、电介质20及外部导体30。
中心端子10通过加工金属板来制作的,具有:较长的平板状连接部11;从占据此连接部11长度方向大约一半的平坦部12A的两侧缘垂下的接触部13。上述连接部11在上述平坦部12A上形成孔部12A-1,孔部12A-1的直径比作为连接对象的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直径稍大,在与上述平坦部12A相连并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2B,设有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凹条12B-1,以形成凹凸部。在此,此凹凸部亦可通过设置凸条来加以形成。上述连接部11的平坦部12A与延伸部12B形成用来支承上述中心导体的支承面12。又,连接部11具有由上述延伸部12B的两侧缘朝斜上方延伸的倾斜壁14,此倾斜壁14的上面形成用来承接后述的按压构件的承接部14A。
由上述平坦部12A的两侧缘垂下的一对接触部13以越朝下方延伸相互间的距离越窄的方式倾斜,且在下端附近具有喉部13A,以该喉部13A夹压对方连接器的销状中心导体而作弹性接触。
上述电介质20是用树脂等电气绝缘材料成形制作的,一体地具有:筒状的主体部21;在该主体部21的圆周方向的局部从外周部竖立的按压构件22;在直径方向上在与该按压构件22相反的一侧从主体部21的上缘朝半径方向延伸的肩部23;及在该肩部23的两侧沿半径方向比该肩部23更长地延伸的腕部24。
主体部21,其外周大致呈圆筒状,在中央以贯通上下的方式开口形成有端子收容部25,该收容部25作为收容上述中心端子10的在支承面12下方的部分的空间,具备大致呈四角内筒面。
上述按压构件22是在大致呈四角内筒面的端子收容部25的外侧由上述主体部21竖立,在其基部可弯曲。该按压构件22的竖立高度设定成:当该按压构件22在其基部朝上述端子收容部25弯曲时,该按压构件22的前端部到达上述肩部23,从而覆盖中心端子10。上述按压构件22为在主体部21的半径方向具有厚度且在圆周方向具有宽度的板片状,且宽度方向两侧成为薄壁部22A,而中间成为厚壁部22B。此厚壁部22B成为宽度方向中央较其两侧深的凹面,此凹面形成为按压面22B-1。因该按压面22B-1在宽度方向中央最深,所以,可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引导保持在该最深位置、即正确位置上,因此,该按压面22B-1对中心导体成为位置限制部。
上述肩部23在主体部21的直径方向上,在与上述按压构件22相反的位置上由主体部21的上缘朝半径方向延伸。其延伸长度成为:当上述中心端子10配置于端子收容部25内时可供该中心端子10的延伸部12B搭载的尺寸。在设置于肩部23的两侧的腕部24内壁面,设有座部24A,其作为承接按压构件22的薄壁部22A的止挡座来发挥功能。
上述腕部24与后述的外部导体30相互作用,来保持连接于中心端子10且位于上述肩部23上的同轴电缆,具有保持同轴电缆的强度。上述主体部21、肩部23及腕部24并非本发明的特征所在,可与以往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其进一步的说明。
收容电介质20的外部导体30用加工金属板加工而成,具有:卷成大致圆筒状且在圆周方向的一个部位形成有间隙31A的嵌合筒状部31;由夹持上述间隙31A的两侧位置平行地延伸的保持腕32;及在直径方向上位于与上述间隙31A相反的一侧而由上述嵌合筒状部31的上端竖立设置的盖部33;固定部34;围绕部35。
上述嵌合筒状部31在内面具有承接电介质20的突出状座部31B,在外周面下端附近形成与对方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嵌合时发挥锁定功能的环状锁定槽31C,在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形成对嵌合筒状部31赋予扩径方向的弹性的切入槽31D。
保持腕32成为由外侧夹着上述电介质20的腕部24的形态。该保持腕32,其前端部弯曲,在该弯曲部形成有可供电缆伸出的凹部32A。
上述盖部33经由收缩部36来与嵌合筒状部31连结,通过此收缩部36,上述嵌合筒状部31可弯曲,通过弯曲而从上方覆盖上述嵌合筒状部31。该盖部33具有平板部33A与在其两侧弯曲的2个侧部33B,在该平板部33A上,在弯曲形成上述侧部33B侧的面上通过压花加工形成凸条部33C。上述2个侧部33B的内对向面彼此间的距离设定成与上述嵌合筒状部31的外径相同或较该外径稍大。
与上述盖部33相连的固定部34呈与上述盖部33类似的形状,具有平板部34A与侧部34B。此固定部34形成:当在上述收缩部36处使盖部33弯曲时,上述侧部34B面对保持腕32的外侧面。因此,与盖部33的2个侧部33B相比,该固定部34的2个侧部34B彼此间的距离略窄。
与上述固定部34相连的围绕部35呈与上述固定部34类似的形状,具有平板部35A与侧部35B。当在上述收缩部36处使盖部33弯曲时,此围绕部35覆盖通过上述保持腕32的凹部32A而伸出的同轴电缆被覆部。又,围绕部35的各侧部35B是通过细缝35C分离成两片,通过向此电缆被覆部的铆接,可适当地围绕并压着该被覆部。
这种外部导体30本身并非本发明的特征所在,亦可与以往的外部导体相同,在此省略进一步说明。
以下说明具有这种中心端子10、电介质20、外部导体30的同轴电连接器的组装,及使用要领。
(1)将如图1所示的中心端子10收纳至电介质20的端子收容部25内,将该电介质20压入至外部导体30的嵌合筒状部31内,完成如图2所示的连接器。
(2)其次,对如图2那样完成的连接器配置同轴电缆C,该同轴电缆C如图3(A)所示那样,在电缆的端部依次除去外覆层C1、遮蔽线C2、电介质C3,从而使中心导体C4露出。中心导体C4位于中心端子10的连接部11的支承面12上能遮盖孔部12A-1的位置。如将该状态扩大显示的图4所示,若中心导体C4位于正确位置I的话,即使因盖部33覆盖而不能由上方进行确认,如果从连接器的下方观看时,也能透过孔部12A-1确认其状态。又,在图4中,即使中心导体C4如位置II、III般偏离正确位置I或是不存在,也能得知其状态。在确认中心导体C4位于正确位置I后,电缆的电介质C3即被载置于在中心端子10的延伸部12B的端部形成的阶梯部12B-2及与该阶梯部相连的电介质20的肩部23上。遮蔽线C2及外覆层C1则位于外部导体30的保持腕32外。
(3)在电缆C的中心导体C4这样被支承于中心端子10的支承面12上的状态下,将按压构件22如图3(B)那样在其基部弯曲,使得按压构件22的按压面22B-1与中心端子10的支承面12上的中心导体C4形成面接触(参照图5)。在上述弯曲过程中,当按压构件22在其宽度方向偏离正确位置时,如图5所示,该按压构件22的薄壁部22A的侧缘会与中心端子10的倾斜壁14的承接面14A抵接而在上述宽度方向被引导到正确位置。
(4)然后,将外部导体30的盖部33在其基部弯曲,如图3(C)所示,以该盖部33覆盖连接器的上部,并且以固定部34将电缆固定于电介质上,且用围绕部35围绕并压着电缆。当上述盖部33在其基部弯曲时,则如图5所示,该盖部33强力地按压按压构件22,其结果,在该按压构件22的按压面22B-1与中心端子10的支承面12之间用夹压力保持中心导体C4。因按压面22B-1呈凹面,所以,即使中心导体C4稍许偏离正确位置,也能通过上述夹压力朝位置限制部、即按压面22B-1的最深的正确位置引导并保持于该位置。固定部34是弯曲成抱持保持腕32的状态从而保持该腕32,而围绕部35则围绕电缆C的外覆层并予以压着保持。如此,通过用固定部34及围绕部35进行的保持,可维持上述夹压力。在此夹压力下,中心导体C4被按压于中心端子10的凸条12B-1,所以还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缆脱离。再者,通过弯曲上述外部导体30的盖部33,还可将上述电介质20的按压构件22一同弯曲,藉此能够一次完成弯曲作业,使得作业变得简单。
本发明不限于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形态,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将中心导体引导至正确位置并保持于该位置的位置限制部,不仅可形成于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亦可形成于端子侧,亦可形成于按压构件及端子双方。
图6是在中心端子10的支承面12上形成作为位置限制部的凹面的例子,图7是在按压构件22的按压面22B-1与中心端子10的支承面12双方都形成作为位置限制部的凹面的例子。
作为位置限制部的凹面,不一要为弯曲面,亦可为具有2个倾斜面的锥面,该锥面朝正确位置上的中心导体的轴线的位置而逐渐变深,亦可为凹部,该凹部具有阶梯部且形成流槽状,并且该阶梯的两边缘间的距离较中心导体的直径小。采用前者,可用锥面将中心导体确实且稳定地保持于正确位置,而用后者,可用两边缘来支承中心导体的外周面,也可将中心导体保持于正确位置。
按压构件亦可不是作为电介质的一部分、而是作为端子的一部分来形成。在图8(A)中,中心端子10一体地具有:在孔部12A-1侧的支承面12的端部弯曲且由该端部延伸的按压构件15。该按压构件15,其内面的按压面15A呈与图1所示的电介质20的按压构件22的按压面22B-1相同的凹面。这种中心端子10在如图8(B)所示那样组装至连接器时,会受到电介质20的按压构件22按压,上述中心端子10的按压构件15在其按压面15A与支承面12之间夹压中心导体,以将中心导体引导至正确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
这样,按压构件不仅可作为电介质的一部分来形成,亦可作为端子的一部分来形成,还可作为与电介质或端子分体的构件形成。在该情况下,该按压构件会被要求保持与端子或电介质间的正确的位置关系。例如亦可图9所示,按压构件22贴附于外部导体30的盖部33而与盖部33成为一体。
形成于电介质或端子上的作为位置限制部的凹面,其宽度方向中央位置较深,但亦可将该凹面做成沿中心导体的轴线方向连续或断续地延伸的沟槽部。或作为点状存在的限制点来形成。
又,亦可是端子的连接部与按压构件中至少一方具有朝中心导体施力的弹性构件。在图10中,中心端子10的连接部11朝右端侧向上倾斜且浮起,于上下方向具有弹性。因此,当中心导体被夹持于上述连接部11与电介质20的按压构件22之间时,便以弹力而被夹持,使与端子10间的接触变得确实且稳定。上述弹性构件亦可设置于上述按压构件22侧。例如,如图10的2点锁线所示,如果将板簧等22C夹装于按压构件22与外部导体30的盖部33之间,则当按压构件22与盖部33一同弯曲时,按压构件22会承受来自于述板簧等22C的施力,伴随此施力而将中心导体在与端子的连接部之间予以夹持。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形态中,为了防止中心导体在轴线方向的脱落,是设置用来提升端子支承效率的凹凸部,但此凹凸部亦可设置于对面的按压构件侧,亦可设置于双方。在设置于双方时,最好设置成:相互间的凸部位置错开,另一方的凹部与一方的凸部互为相对。

Claims (9)

1.一种同轴电连接器,具备: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具有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具有轴线且在一端侧开口的嵌合筒状部;收纳保持于该嵌合筒状部内的电介质;具备供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与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且用上述电介质来保持的中心端子;及对配置于上述连接部的支承面上的上述中心导体进行按压的按压构件,上述外部导体具有:在与上述嵌合筒状部的边界弯曲而覆盖该嵌合筒状部的盖部;与该盖部连续形成、且在该盖部弯曲后围绕并保持同轴电缆的围绕部,其特征为:
按压构件作为电介质或中心端子的一部分形成,能朝该连接部弯曲,来直接夹持并按压上述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的上述中心导体,
在该按压构件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呈深度较其两侧深的凹面的按压面,用作决定上述中心导体在其半径方向正确位置的位置限制部,
通过上述盖部的弯曲使中心导体承接来自于按压构件的按压力,并用上述位置限制部保持于正确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电介质是将受到弯曲时的盖部按压而弯曲的弯曲片作为该电介质的一部分,且该绝缘弯曲片形成为按压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中心端子是将受到弯曲时的绝缘弯曲片按压而弯曲的端子弯曲片作为该中心端子的一部分,且该端子弯曲片形成为按压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位置限制部为沿中心导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沟槽部,该沟槽部是在沟槽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最深、且朝沟槽侧缘位置逐渐变浅的倾斜沟槽,能够引导中心导体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中心端子在其两侧缘具有承接按压构件的宽度方向两侧缘部的承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按压构件具有宽度方向两侧缘部侧的薄壁部和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对该薄壁部突出按压面的厚壁部。
7.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中心端子在连接部的支承面与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阻止中心导体在轴线方向的移动的凹凸部。
8.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中心端子在连接部上的中心导体的正确位置上形成沿连接部的板厚方向贯通的孔部。
9.如权利要求1、2、3、5、6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为,中心端子的连接部和按压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朝中心导体施力的弹性构件。
CN 200710186599 2006-12-13 2007-12-11 同轴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2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35185 2006-12-13
JP2006335185 2006-12-13
JP2006335185A JP4321873B2 (ja) 2006-12-13 2006-12-13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2397A CN101202397A (zh) 2008-06-18
CN101202397B true CN101202397B (zh) 2010-08-04

Family

ID=39517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865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2397B (zh) 2006-12-13 2007-12-11 同轴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21873B2 (zh)
CN (1) CN101202397B (zh)
TW (1) TW20083284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3131B2 (en) * 2008-09-19 2011-10-2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able contact
CN101728733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高频电连接器
JP4761320B2 (ja) * 2008-10-29 2011-08-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23085B2 (ja) * 2009-08-10 2012-04-2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8905782B2 (en) * 2010-05-07 2014-12-09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Bending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069190B1 (ko) * 2010-10-05 2011-09-30 (주)기가레인 동축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5152301B2 (ja) * 2010-11-15 2013-02-27 Smk株式会社 L型同軸コネクタ
JP5229924B2 (ja) * 2011-05-16 2013-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57153B2 (ja) * 2011-05-17 2015-07-2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JP5615319B2 (ja) 2012-04-19 2014-10-2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63007B2 (ja) 2012-04-19 2015-08-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4092031A (zh) * 2013-04-01 2014-10-08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CN104241903A (zh) * 2013-06-21 2014-12-24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JP2015130307A (ja) * 2014-01-09 2015-07-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実装構造および実装方法
CN105628981B (zh) * 2014-10-30 2018-09-25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频电缆测试平台
US20170040756A1 (en) * 2015-03-09 2017-02-09 Sunway Communication (Beijing) Co., Ltd.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terminal thereof
JP6330851B2 (ja) * 2016-05-25 2018-05-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6791499B2 (ja) 2016-11-24 2020-11-2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圧接接続型コンタクト及び同軸コネクタ
CN106877041A (zh) * 2017-04-06 2017-06-20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WO2019019000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1162420B (zh) * 2018-11-08 2023-10-20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8414A (en) * 1987-01-30 1987-11-24 Albert Lam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US5263877A (en) * 1991-03-12 1993-11-2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L-shape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6508668B1 (en) * 1999-07-30 2003-01-2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L-shaped coaxial connector and terminal for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8414A (en) * 1987-01-30 1987-11-24 Albert Lam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US5263877A (en) * 1991-03-12 1993-11-2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L-shape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6508668B1 (en) * 1999-07-30 2003-01-2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L-shaped coaxial connector and terminal for the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24636A 2002.11.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2397A (zh) 2008-06-18
JP2008147094A (ja) 2008-06-26
JP4321873B2 (ja) 2009-08-26
TW200832848A (en) 2008-08-01
TWI367610B (zh)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2397B (zh) 同轴电连接器
KR101687861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7377803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EP3041090B1 (en) Press-fit terminal,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same, press-fit terminal continuum, and body wound with press-fit terminal continuum
CN102790294A (zh) 同轴连接器装置
JP4051069B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3001033A (zh) 无外壳连接器
TW201535892A (zh) 同軸連接器
KR20050061590A (ko) 가요성 리본 케이블용 클램프 커넥터
JPS5821787B2 (ja) 電気的コンセントブシュ
JP2002025674A (ja) 接続端子
US20020025716A1 (en) Electric wire hold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on box
KR101643218B1 (ko) 커넥터용 터미널 및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US20070257160A1 (en) Cable attaching clamp
CN111668624A (zh) 连接端子、利用连接端子保持多条导线的方法、以及按压模具
CA1211175A (en) Wire-slot type electrical terminal intended for mating with a terminal tab
KR101687862B1 (ko) 전기 커넥터
TW201539899A (zh) 同軸連接器
US6217356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arc arresting region
JP3812806B2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処理構造
CN113169461B (zh) 接触元件
EP3582327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5754593B2 (ja)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US6287158B1 (en) Contact element
JP4386676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