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9899A - 同軸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軸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9899A
TW201539899A TW103142013A TW103142013A TW201539899A TW 201539899 A TW201539899 A TW 201539899A TW 103142013 A TW103142013 A TW 103142013A TW 103142013 A TW103142013 A TW 103142013A TW 201539899 A TW201539899 A TW 2015398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onnector
conductor
elastic
inner conductor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2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9699B (zh
Inventor
Masako Nishikawa
Toshiya Oda
Ayako Ida
Yusuke Shibata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39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9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9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96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8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crimping or by crimping ferr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7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nnular latching means, e.g. ring snapping in an annular groo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防止一第一同軸連接器和一第二同軸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的任何降低。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包括一筒狀的外部導體(110)、一絕緣部(150)以及一內部導體(120)。所述絕緣部具有:一第一固定部(S1),已被固定;一第一彈性部(154),位於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方側;以及一第二彈性部(156);內部導體具有:一第二固定部(S2),已被固定;一第一保持部(124),位於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方側;以及一第二保持部(126),位於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方側;所述第一彈性部朝向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的外周面(122a)對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壓;而所述第二彈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對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壓。

Description

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同軸連接器。
隨著電子設備變得越來越小型化,需求同軸連接器越來越小型化。這些同軸連接器用作一插座(以下稱為一第一同軸連接器)以及用作一插頭(以下稱為一第二同軸連接器)。可安裝於一電路基板上的第一同軸連接器包括一筒狀的第一外部導體以及設置在第一外部導體的內側的一第一內部導體。
第二同軸連接器可安裝於一同軸線纜的端部或安裝於一電路基板上。第二同軸連接器具有:一夾接(crimped)部,固定於同軸線纜;一第二內部導體,電連接於同軸線纜;以及一筒狀的第二外部導體,圍繞第二內部導體的外側。
在第一同軸連接器中,第一外部導體接合於第二同軸連接器的第二外部導體的內周面,以使第一內部導體和第二內部導體對接並與第二同軸連接器建立電連接。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第二同軸連接器,其具 有一帶有一狹縫的C字形狀的第二內部導體。當第二外部導體接合一第一外部導體時,壓力連續地作用於第一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和第二內部導體的內周面。
[專利文獻1]特開2013-98122號公報。
隨著第二同軸連接器變得越來越小型化,需求第二內部導體越來越小型化。然而,這降低了第二內部導體的彈性,而且更難以保持與一第一同軸連接器的第一內部導體的接觸。這導致第一同軸連接器和第二同軸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降低。
鑒於這種情況,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防止一第一同軸連接器和一第二同軸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的任何降低。
以下是在本發明中公開的本發明的概述。
(1)本發明提供一種同軸連接器,包括:一外部導體,用於與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一外部導體接合;一絕緣部,設置在所述外部導體的內側;以及一內部導體,設置在所述絕緣部的內側且與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一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建立接觸。所述絕緣部包括:一第一固定部,已被固定;一第一彈性部,位於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方側且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為支點彈性地移動;以及一第二彈性部,位於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方側且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為支點彈性地移動。所述內部導體包括:一第二固定部,已被固定;一第一保持部,位於所述 第二固定部的一方側;以及一第二保持部,位於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方側。所述第一彈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對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壓;以及所述第二彈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對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壓。
本發明的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彈性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一狹縫分開;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二狹縫分開;所述第一彈性部和所述第一保持部固定;以及所述第二彈性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固定。
本發明的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部具有將所述第一彈性部和所述第二彈性部連接的一圓弧的平面視圖形狀,且具有將所述第一彈性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彈性部連接的一C字形狀的平面視圖形狀;以及所述內部導體具有將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連接的一圓弧形狀的平面視圖形狀,且具有將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連接的一C字形狀的平面視圖形狀。
本發明的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狹縫和所述第二狹縫相對所述第一固定部位於同一方向。
本發明的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狹縫的開口大於所述第二狹縫的開口。
本發明的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兩個彈性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外部導體的內周面的一部 分。
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不同,本發明的所述第一彈性部及所述第二彈性部的彈性力能夠作用於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上。這強制保持兩個同軸連接器之間的接觸,且防止電連接的任何降低。
1‧‧‧第一連接器
8‧‧‧外部導體
10‧‧‧筒狀部
10a‧‧‧一方的端部
10b‧‧‧另一方的端部
11‧‧‧板狀部
12‧‧‧接合部
12a‧‧‧外周面
12b‧‧‧內周面
12c‧‧‧第一外周面交界部
12d‧‧‧第二內周面交界部
12e‧‧‧第二外周面交界部
12f‧‧‧第三內周面交界部
12g‧‧‧第三外周面交界部
12h‧‧‧第一內周面交界部
12i‧‧‧第四外周面交界 部
12j‧‧‧第四內周面交界部
13a‧‧‧第一外周面傾斜部
13b‧‧‧第一內周面傾斜部
13c‧‧‧第一外周面交界部
13d‧‧‧第一內周面交界部
14‧‧‧第一部
14a‧‧‧外周面
14b‧‧‧內周面
16‧‧‧第二部
16a‧‧‧外周面
16b‧‧‧內周面
20‧‧‧內部導體
22‧‧‧外周面
30‧‧‧絕緣體
36‧‧‧交界
108‧‧‧外部導體
110‧‧‧筒狀導體
110a、110b‧‧‧端部
111‧‧‧外周
111a‧‧‧凹部
112‧‧‧接合部
118‧‧‧臂部
118a、118b‧‧‧臂部
118c、118d‧‧‧引導部
118e、118f‧‧‧傾斜面
118g‧‧‧凹部
119‧‧‧延伸部
119a、119b‧‧‧延伸部
120‧‧‧內部導體
122a‧‧‧外周面
122b‧‧‧內周面
123‧‧‧第二端子部
124‧‧‧第一保持部
124a‧‧‧端部
126‧‧‧第二保持部
126a‧‧‧端部
128‧‧‧第一連接部
129‧‧‧第二連接部
150‧‧‧絕緣部
152‧‧‧內周面
154‧‧‧第一彈性部
156‧‧‧第二彈性部
158‧‧‧保持部
160‧‧‧第一覆蓋部
162‧‧‧第一安裝部
164‧‧‧第一側部
164a‧‧‧凸部
170‧‧‧第二覆蓋部
172‧‧‧第二安裝部
174‧‧‧第二側部
174a‧‧‧凹部
180‧‧‧第三覆蓋部
190‧‧‧第四覆蓋部
250‧‧‧絕緣部
254‧‧‧第一彈性部
256‧‧‧第二彈性部
258‧‧‧外周面
C‧‧‧同軸線纜
G1‧‧‧第一狹縫
G2‧‧‧第二狹縫
S1‧‧‧第一固定部
S2‧‧‧第二固定部
P‧‧‧第二同軸連接器
P2‧‧‧第三同軸連接器
R‧‧‧第一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同軸連接器以及第二同軸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2A是沿圖1的線II-II作出的第一同軸連接器的一剖視圖。
圖2B是圖2A的IIB區域的一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第二同軸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4是圖3的第二同軸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5是圖3的內部導體從Z2方向觀察到的一平面視圖。
圖6是圖3的第二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和外部導體從Z2方向觀察到的一平面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一第二實施例中的一第三同軸連接器的一平面視圖。
圖8是圖7的第三同軸連接器從X1方向觀察到的一側面圖。
接下來是參照附圖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同軸連接器(第一同軸連接器、第二同軸連接器)的結構的說明。在下面說明所參照的附圖中,為了方便起見,一些部分可能已經被放大,以便於說明本發明的特徵,圖中所示的部件之間的尺寸比例可能與實際的部件的尺寸比例不同。下面說明所提及的材料僅是舉例,且可能與實際部件的材料不同。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各種修改。
圖1是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以及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一立體圖。圖1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固定於一同軸線纜C。圖2A是沿圖1的線II-II作出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一剖視圖。圖2B是圖2A的IIB區域的一局部放大圖。出於說明的目的,圖2A示出與第一同軸連接器R接觸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外部導體108的筒狀導體110)。
在圖中,同軸線纜C延伸的方向為Y(Y1、Y2)方向。同軸線纜C的前端朝向Y1方向,而相反端朝向Y2方向。在平面視圖中,與Y(Y1、Y2)方向正交的方向為X(X1、X2)方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對接方向為Z(Z1、Z2)方向。當從第一同軸連接器R觀察時,第二同軸連接器P為Z1方向,而相反的方向為Z2方向。
第一同軸連接器R為用作插座的同軸連接器, 且對接第二同軸連接器P(插頭)。如圖1和圖2A所示,第一同軸連接器R具有一外部導體8、一內部導體20以及一板狀的絕緣體30。第二同軸連接器P具有連接於外部導體8的一外部導體108。一接合部112設置於外部導體108的筒狀導體110的內周。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結構將在後面說明。
外部導體8連接於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外部導體108且連接於一電路基板(未示出)。如圖1和圖2A所示,外部導體8具有一筒狀部10以及一板狀部11。板狀部11為沿X(X1、X2)方向延伸的一寬的部分。筒狀部10被彎曲以延伸形成板狀部11的Z1方向上的一部分。
筒狀部10連接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外部導體108。筒狀部10為一筒狀的電極,且在平面視圖中與內部導體20同軸且與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22間隔開。筒狀部10的周邊的板狀部11由絕緣體30覆蓋,從而筒狀部10由絕緣體30保持。
在本實施例中,外部導體8的沿Z1方向延伸的筒狀的部分為筒狀部10。筒狀部10的在Z2方向上的端部(在筒狀部10與板狀部11之間的彎曲朝向板狀部11起始的交界處)稱為一方的端部10a,而在Z1方向上的端部稱為另一方的端部10b。在此,板狀部11由絕緣體30保持,且筒狀部10的一方的端部10a固定於絕緣體30。
一接合部12形成於筒狀部10。接合部12接合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外部導體108。如圖2A所示,外周面 12a在內部導體20側凹設。在這個結構中,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接合設置於外部導體108的筒狀導體110的內周上的接合部112。
換句話說,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外部導體108的筒狀導體110對接在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筒狀部10的外周面側。這樣,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接合部112扣持筒狀部10的接合部12(在內部導體20側凹設的部分)。結果,阻止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筒狀導體110與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筒狀部10分離。
接合部12優選是連續的,從而其在平面視圖中圍繞(go around)筒狀部10的外周。接合部12也可具有一分斷(split)的槽狀的結構。接合部12的結構將在後面更詳細地說明。
板狀部11連接於電路基板(未示出)上的一連接墊且與筒狀部10一體形成。板狀部11具有一板狀的結構,並在Z2方向側焊接於連接墊。這樣,外部導體8電連接於電路基板。
內部導體20電連接於後述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在平面視圖中,內部導體20還設置於筒狀部10的內側。
絕緣體30為用於使筒狀部10與內部導體20電隔離的一絕緣部件。筒狀部10和內部導體20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沿Z1方向突出。在平面視圖中,絕緣體30設置於筒狀部10的內側並向筒狀部10的外側延伸。位於 絕緣體30的內側的筒狀部10稱為內部絕緣體32,而位於筒狀部10的外側的所述絕緣體稱為外部絕緣體34。絕緣體30的內部絕緣體32具有:一內壁32a,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朝向後述的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d以彎曲的方式上升(rising)。所述絕緣體的外部絕緣體34具有:一外壁34a,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朝向後述的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以彎曲的方式上升。
此外,如圖1所示,一第一端子部23從絕緣體30(外部絕緣體34)的一端(本實施例的Y2方向側)突出。第一端子部23為與內部導體20一體形成的一端子,且安裝於電路基板(未示出)的一連接墊上且在Z2方向側的表面上被焊接。
下面是筒狀部10的詳細說明。如圖2B所示,筒狀部10具有:一接合部12,其為在內部導體20側凹設的一部分;一第一部14,位於比接合部12更靠近筒狀部10的一方的端部10a(圖中的Z2方向側);以及一第二部16,位於比接合部12更靠近筒狀部10的另一方的端部10b(圖中的Z1方向側)。
在本實施例中,筒狀部10的外周面上的接合部12對應內部導體20上的凹設的位置。第一部14從接合部12沿Z2方向延伸,而第二部16從接合部12沿Z1方向延伸。
在這個結構中,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位於比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和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更靠近 內部導體20側(圖2B的X1方向側)。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的Z2方向側的端12c經由一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連接於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而外周面12a的Z1方向側的端12e經由一第二外周面傾斜部15a連接於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
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為朝向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傾斜的一表面,而第二外周面傾斜部15a為朝向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傾斜的一表面。
此外,如圖2B所示,接合部12的內周面12b優選位於比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和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二者更靠近內部導體20。在這個結構中,第一同軸連接器R比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在接合部12、第一部14以及第二部16的厚度上具有更小的差。這能防止接合部12的厚度變薄,且在不增加筒狀部10的整體厚度的情況下提高接合部12的強度。這樣,即使第一同軸連接器R小型化,也能保持接合部12的強度。這也能提高小型化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強度。
在這個結構中,接合部12的內周面12b的Z2方向側的端12d經由第一內周面傾斜部13b連接於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而內周面12b的Z1方向側的端12f經由第二內周面傾斜部15b連接於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第一內周面傾斜部13b為朝向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傾斜的一表面,而第二內周面傾斜部15b為朝向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傾斜的一表面。
在本實施例中,內周面12b位於比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和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二者更靠近內部導體20。然而,內周面12b也可位於比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或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更靠近內部導體20。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中,筒狀部10的內周面12b位於比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或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更靠近內部導體20。第一內周面傾斜部13b的位置也相對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的位置朝向筒狀部10的一方的端部10a側(Z2方向側)偏移(shift)。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相比,這使得接合部12、第一部14以及第二部16中的任何一個在厚度上的差減小。
這能防止接合部12的厚度變薄,並在不增加筒狀部10的整體厚度的情況下提高接合部12的強度。這樣,即使第一同軸連接器R小型化,也能保持接合部12的強度。這也能提高小型化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強度。
此外,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到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和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之間的交界處的端12c(第一外周面交界部)的距離d1優選大於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到第一內周面傾斜部13b和接合部12的內周面12b之間的交界處的端12d(第二內周面交界部)的距離d2。
在這個結構中,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不同,確保了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和內周面12b之間的距離(筒狀部10的與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對應的區域 的厚度)。因此,防止了與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對應的部分的強度的降低。
此外,在這個結構中,應力相對筒狀部10的外周面(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和內周面(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d)在不同高度處作用於筒狀部10。結果,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相比,作用於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應力容易分散。
這樣,筒狀部10不易受應力的作用而變形,並提高了筒狀部10的強度。此外,如上所述,即使第一同軸連接器R小型化,也能保持接合部12的強度。這也能提高小型化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強度。
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到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的距離d1優選大於從上表面30a到第一內周面傾斜部13b與第一部14的內周面14b之間的交界處的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的距離。此外,從上表面30a到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與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之間的交界處的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距離優選大於從上表面30a到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的距離。
此外,從上表面30a到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距離優選大於從上表面30a到第二內周面交界部12d的距離d2。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結構中,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R不同,筒狀部10的與第二內周面交界部12d對應處的厚度增加,如圖2B所示。這能 防止當應力作用時筒狀部10變形。
此外,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到第二外周面傾斜部15a與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之間的交界處的端12e(第二外周面交界部)的距離d3優選小於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到第二內周面傾斜部15b與接合部12的內周面12b之間的交界處的端12f(第三內周面交界部)的距離d4。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結構中,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相比,應力在更多的位置作用於筒狀部10。結果,作用於筒狀部10的應力更易於分散,且提高了筒狀部10的強度。
此外,從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到第二外周面交界部12e的距離d3優選小於從上表面30a到第二內周面傾斜部15b與第二部16的內周面16b之間的交界處的第四內周面交界部12j的距離,且從上表面30a到第二外周面傾斜部15a和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之間的交界處的第四外周面交界部12i的距離優選小於到第四內周面交界部12j的距離。
此外,從上表面30a到第四外周面交界部12i的距離優選小於從上表面30a到第三內周面交界部12f的距離。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結構中,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R不同,筒狀部10的與第三內周面交界部12f對應處的厚度增加。這能夠防止當應力 作用時筒狀部10變形。
在具有這種結構的筒狀部10中,應力在與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距離不同距離的多個位置(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第二外周面交界部12e、第二內周面交界部12d、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第三內周面交界部12f、第四外周面交界部12i、以及第四內周面交界部12j)處作用於筒狀部10。這能防止筒狀部10受應力作用變形,且提高筒狀部10的強度。
此外,如圖2B所示,當從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側方(Y方向)觀察時,第一外周面傾斜部13a的從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到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長度(從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到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距離)優選大於第一內周面傾斜部13b的從第二內周面交界部12d到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的長度(從第二內周面交界部12d到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的距離)。
在這個結構中,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接合部12與內部導體20之間的間隔比不具有這樣結構的同軸連接器小,但確保了與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接合部112接觸的區域。此外,在第一同軸連接器R與第二同軸連接器P保持可靠接合的同時,筒狀部10的經受應力的多個位置能在相距絕緣體30的上表面30a的一更大距離上分散開(spread out)。結果,在不增加筒狀部10的整體厚度的情況下,能提高筒狀部10的強度且防止電接觸降低。
此外,如圖2B所示,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優 選位於比內部絕緣體32與筒狀部10之間的交界32b更靠近絕緣體30的下表面30b(Z2方向側)。在這個結構中,板狀部11與內部絕緣體32之間的交界36處的彎曲(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由絕緣體30的內壁32a覆蓋。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結構中,當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板狀部11的表面焊接於電路基板(未示出)時,即使一些熔融的焊料到達上表面30a側(Z1方向側)的板狀部11與內部絕緣體32之間的交界36,它也會收集(collect)在交界36處的彎曲、即第一內周面交界部12h中。結果,熔融焊料不到達上表面30a側。這能防止第一同軸連接器與電路基板之間的連接不良以及外部導體8與內部導體20的短路。
此外,接合部12優選使用捲邊加工(bead processing)形成。更具體地,一圓柱狀的包含一槽狀凹部的第一壓型器(stamp)佈置在形成一筒狀的一金屬板(筒狀部10)的內側,而一筒狀的包含一峰狀凸部的第二壓型器設置於筒狀部10的外側,且壓力沿這個第一壓型器的方向施加。因為設置了對應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的一區域,所以當筒狀部10被第二壓型器壓入第一壓型器時,挾持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的部分變形,以形成一接合部12。
當接合部12使用捲邊加工形成時,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比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具有更高的強度。
接合部12不是必須採用捲邊加工形成。它也可形成採用其它方法形成。例如,筒狀部10可為具有捲繞成筒狀的一峰狀的凸部的一金屬板。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中,接合部12連續形成,以在平面視圖圍繞筒狀部10的外周。結果,接合部12佔據的長度比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長。結果,能提高筒狀部10的強度且防止電連接的任何降低。
以下是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結構的說明。圖3是圖1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一立體圖。圖4是圖3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一立體圖。圖5是圖3的內部導體120從Z2方向觀察到的一平面視圖。圖6是圖3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和外部導體108從Z2方向觀察到的一平面視圖。在圖3中,第二同軸連接器P固定於一同軸線纜C的前端。
首先將說明同軸線纜C的結構。同軸線纜C具有由金屬製成的一內部導線C1,內部導線C1由一絕緣材料製成的一絕緣體C2包覆。絕緣體C2由一外周導線C3包覆,而外周導線C3由一絕緣材料製成的一保護層C4包覆。
在同軸線纜C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側(圖3的Y1方向側)的端部處,絕緣體C2、外周導線C3以及保護層C4的一部分被去除,以露出使內部導線C1和外周導線C3的一部分。
接下來將說明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基本結構。 第二同軸連接器P為用作插頭的同軸連接器,並對接於前述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如圖3所示,第二同軸連接器P為連接於同軸線纜C的連接器。
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同軸連接器P具有一外部導體108、一絕緣部150以及一內部導體120。
外部導體108電連接於圖1的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外部導體8。如圖3和圖4所示,外部導體108具有一筒狀導體110、多個臂部118、一第一覆蓋部160、一第二覆蓋部170、一第三覆蓋部180以及一第四覆蓋部190。筒狀導體110為以筒狀形成的一導體,且在平面視圖中佈置成與內部導體120同心。
筒狀導體110接合且電連接於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筒狀部10。一接合部112形成於筒狀導體110的內周面。接合部112設置成接合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接合部12,且具有朝向內部導體120突出的一結構。在這個結構中,接合部112扣持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接合部12的外周。這樣,防止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筒狀導體110與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筒狀部10分離。
兩個臂部118(118a、118b)與筒狀導體110一體形成,以形成平面視圖中的一C字形狀。兩個臂部118a、118b從筒狀導體110的端部110a、110b(C字形狀的端部)朝向同軸線纜C側(Y2側)延伸。
如圖4所示,臂部118(118a、118b)的Y2方向側的端部優選包括引導部118c、118d。引導部118c、118d 的Y2方向側的端部優選包括從筒狀部10向外側(圖中4的Y2方向側)延伸的兩個延伸部119(119a、119b)。
引導部118c、118d引導絕緣體C2,以定位同軸線纜C的內部導線C1。如圖4所示,引導部118c、118d形成為從臂部118a、118b的Y2方向側的端部朝向延伸部119沿Z1方向傾斜延伸。
換句話說,引導部118c、118d朝向彼此向Z1方向傾斜,以與絕緣體C2的外周建立接觸。因為引導部118c、118d具有這種結構,所以形成具有沿Z1方向傾斜的傾斜面118e、118f的一凹部118g。換句話說,引導部118c及引導部118d組合在一起,以形成一凹部118g。在這個結構中,同軸線纜C安裝於第二同軸連接器P中,且同軸線纜C的絕緣體C2的外周接觸凹部118g的傾斜面118e、118f。這樣,同軸線纜C的絕緣體C2能容易被引導至預定位置。由此,同軸線纜C的內部導線C1能被容易且正確地相對後述的第二端子部123定位。
由於兩個延伸部119a、119b,所以引導部118c、118d的Y2方向側的端部在沿Y2方向延伸的同時保持彼此基本平行。在本發明中,“基本平行”並不意味著完全平行而是在製造誤差內的平行。
在本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結構中,同軸線纜C的外周導線C3安裝於兩個延伸部119上,且外周導線C3的最下側(圖4的Z2方向側)安裝在延伸部119a和延伸部119b之間。結果,同軸線纜C比不具有這種結構 的同軸線纜能更正確地被定位。
因為兩個延伸部119形成為從外部導體108的引導部118c、118d的Y2方向側的端部延伸,所以不需要一個獨立的定位部件用來定位同軸線纜C。
兩個延伸部119優選由金屬製成,但可由不受製造過程的熱量的負面影響的任何材料製成。此外,延伸部119a和延伸部119b之間的距離可依據同軸線纜C的外周導線C3的直徑適度地調整。
第一覆蓋部160、第二覆蓋部170、第三覆蓋部180以及第四覆蓋部190與筒狀導體110一體形成且彼此建立電連接。第一覆蓋部160覆蓋與筒狀導體110的對接面相反的面(面向Z2方向的面)。第一覆蓋部160包括:一第一安裝部162,筒狀導體110、絕緣部150以及內部導體120安裝於其上;以及一第一側部164,接合筒狀導體110的外周111的一部分。
如圖3和圖4所示,一凸部164a優選設置於第一側部164的內周(內部導體120側)。凸部164a朝向內部導體120突出且設置成將筒狀導體110固定於第一覆蓋部160。更具體地,凸部164a接合設置於筒狀導體110的外周111上的第一凹部111a,以將筒狀導體110固定於第一覆蓋部160。
在本實施例中凸部164a設置於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第一覆蓋部160比不具有該結構的同軸連接器更可靠地將筒狀導體110固定於第一覆蓋部160。
在本實施例的筒狀導體110中,接合部112的內周面接合設置於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筒狀部10的接合部12的外周面。這將施加使得筒狀導體110向外張開的應力。這樣,甚至筒狀導體110朝向第一覆蓋部160的第一側部164受到施壓時,凸部164a也接合凹部111a,且使筒狀導體110向外張開的應力也作用於第一側部164上。這樣,可以增加對抗因第一側部164上的應力而使筒狀導體110向外張開的應力的應力,這防止了筒狀導體110過度變形,且防止筒狀導體110脫離第一覆蓋部160。
第二覆蓋部170由兩個臂部118固定。第二覆蓋部170具有:一第二安裝部172,兩個臂部118安裝於其上;以及一第二側部174,接合兩個臂部118。
第二覆蓋部170的第二側部174的內周面側(臂部118側)優選固定於兩個臂部118。更具體地,如圖3和圖4所示,將凸部174a設置於第二覆蓋部170的第二側部174的內周面能使凸部174a接合臂部118a、118b的上表面。
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結構比不具有本結構的同軸連接器能使外部導體108的兩個臂部118更可靠地固定於第二覆蓋部170。當設置於第二覆蓋部170的第二側部174的內周面上的凸部174a接合臂部118a、118b的上表面時,使筒狀導體110向外張開的應力能被傳遞至臂部118a、118b,這阻止臂部118從第二安裝部172上浮動(rising off)並脫離第二覆蓋部170。
當臂部118以這種方式固定於第二覆蓋部170時,能防止圖4所示的延伸部119a、119b偏移位置。因此,延伸部119a、119b能夠正確地對準同軸線纜C。
第三覆蓋部180將同軸線纜C的外周導線C3固定,且第四覆蓋部190將同軸線纜C的保護層C4固定。圖3所示的第三覆蓋部180夾接,以保持外周導線C3上的接觸壓力,且保持與外周導線C3的電連接。第四覆蓋部190也夾接,以保持保護層C4上的接觸壓力且固定保護層C4。
絕緣部150為由一絕緣材料製成的將外部導體108和內部導體120電隔離的一部件,並設置於筒狀導體110的內側。絕緣部150例如由一樹脂或一橡膠製成且如後面說明地被構造成能夠彈性變形。絕緣部150的結構將在後面更詳細地說明。
內部導體120為連接於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一導體且在平面視圖中設置於絕緣部150的內側。更具體地,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裝配在內部導體120的內側以建立接觸,同時保持內部導體120的內周面122b上的和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22上的接觸壓力。這建立同軸線纜C、第二同軸連接器P以及第一同軸連接器R之間的電連接。
如圖5所示,內部導體120包括:一第二固定部S2,固定於第二端子部123的Y1方向側的端部;一第一保持部124,位於第二固定部S2的一方側(X1側);以 及一第二保持部126,位於第二固定部S2的另一方側(X2側)。與內部導體120一體形成的第二端子部123設置於內部導體120的Y2方向側。第二端子部123為電連接於同軸線纜C的內部導線C1的一端子。
如圖4和圖6所示,絕緣部150具有一保持部158,保持部158從第一固定部S1沿Y2方向延伸且固定第二端子部123。保持部158和第二端子部123固定在臂部118a、118b之間。
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保持前述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上的接觸壓力。第二固定部S2還用作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支點(pivot point)。
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直徑大於圍繞內部導體120的內周面122b的區域的直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裝配於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內側,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從內周面122b側推擠擴張,且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內周面122b受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22施壓。
第一保持部124的Y1方向側的端部124a和第二保持部126的Y1方向側的端部126a被一第二狹縫G2分開。第二狹縫G2形成為從內部導體120的內周面122b包圍的區域的中心點O徑向延伸。在這個結構中,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彈性力以第二固定部S2作為 固定支點而作用以閉合第二狹縫G2。
圖5為從Z2方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對接方向)觀察到的內部導體120的一平面視圖。然而,如圖5所示,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二者的平面視圖形狀為圓弧,且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之間的交界處的第二固定部S2固定於一個位置。
將第一保持部124、第二固定部S2以及第二保持部126連接的平面視圖形狀優選具有用作開口的第二狹縫G2的C字形狀。因為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具有這樣的結構,所以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以第二固定部S2作為支點而作用以打開及閉合第二狹縫G2。
當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裝配於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內側時,建立接觸,同時接觸壓力作用於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並建立電連接。如圖5所示,一凸部122c可在內部導體120的內周面122b形成為向中心點O的方向突出。當一凸部122c形成在內周面122b上時,保持凸部122c與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之間的接觸壓力,且在內部導體120與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之間能建立穩定的電連接。
一第一連接部128和一第二連接部129可分別設置於第一保持部124的外周面122a和第二保持部126的外周面122a上。第一連接部128和第二連接部129將絕緣 部150的彈性力傳遞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
第一連接部128將第一保持部124和絕緣部150部分連接,且第二連接部129將第二保持部126和絕緣部150部分連接。對這個結構上無特殊的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內部導體120和絕緣部150一體模製成形,以建立所述連接。然而,對於用於連接內部導體120和絕緣部150的方法無特殊限制。例如,也可以使用強制插入。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第一連接部128從第一保持部124朝向絕緣部150延伸,且第二連接部129從第二保持部126朝向絕緣部150延伸。第一連接部128的絕緣部150側的端部128a和第二連接部129的絕緣部150側的端部129a各固定於絕緣部150。
如圖5所示,第一連接部128及第二連接部129優選設置於中心點O的第二狹縫G2側(Y1方向側)。更具體地,由第一連接部128、中心點O以及端部124a形成的角度和由第二連接部129、中心點O以及端部126a形成的角度小於由第一連接部128、中心點O及第二固定部S2形成的角度和由第二連接部129、中心點O以及第二固定部S2形成的角度。
在這個結構中,與第一連接部128和第二連接部129設置於中心點O的第二固定部S2側的結構不同,來自絕緣部150的彈性力被有效地傳遞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這樣,來自絕緣部150的彈性力快速地起 作用,以閉合第二狹縫G2,且容易保持內部導體120和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上的接觸壓力。第一連接部128和第二連接部129優選形成在穿過由內部導體120的內周面122b包圍的中心點O的X方向的X軸線的Y1側。在這個結構中,易於保持內部導體120和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上的接觸壓力。
以下是絕緣部150的更詳細的說明。絕緣部150包括:一第一固定部S1,其已被固定;一第一彈性部154,位於第一固定部S1的一方側(X1方向側)且以第一固定部S1作為支點彈性動作;以及一第二彈性部156,位於固定部S1的另一方側(X2方向側)且以第一固定部S1作為支點彈性動作。
第一彈性部154朝向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22側(圖6中內部導體120的內側的中心點O側)對第一保持部124的外周面122a施壓,而第二彈性部156朝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22側對第二保持部126的外周面122a施壓。
因為這種結構,所以絕緣部150能夠彈性變形且向中心點O的方向施加施壓力。結果,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經由固定於絕緣部150的第一連接部128和第二連接部129朝向中心點O被施壓。
第一固定部S1用作供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使用的一固定支點。
第一彈性部154的端部154a和第二彈性部156的端部156a被第一狹縫G1分開。第一狹縫G1形成為從中心點O徑向延伸。在這個結構中,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以第一固定部S1作為固定支點作用,以閉合第一狹縫G1。
圖6是內部導體120和絕緣部150從Z2方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對接方向)觀察到的一平面視圖。然而,如圖6所示,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二者的平面視圖形狀為圓弧,且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之間的交界處的第一固定部S1固定於一個位置。
將第一彈性部154、第一固定部S1以及第二彈性部156連接的平面視圖形狀優選為具有用作開口的第一狹縫G1的C字形狀。因為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具有這樣的結構,所以起作用將所述第一狹縫閉合的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被傳遞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在此它動作來閉合第二狹縫G2。這保持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上的接觸壓力,且保持它們之間的電連接。
在這個結構中,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沿X方向及Y方向作用。這減少了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Z方向上的厚度,且能實現更小型化第二同軸連接器P。
如圖6所示,第一狹縫G1和第二狹縫G2優選相對第一固定部S1位於同一方向(圖6中的Y1方向)。在本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結構中,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閉合第一狹縫G1的方向與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閉合第二狹縫G2的方向相同。
除了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之外,閉合第一狹縫G1的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能被傳遞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以作為用於閉合第二狹縫G2的力。這保持了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上的接觸壓力以及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之間的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中,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為使得第一彈性部154朝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側(中心點O側)對內部導體120的第一保持部124的外周面122a施壓。同樣地,第二彈性部156朝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外周面側(中心點O側)對內部導體120的第二保持部126的外周面122a施壓。
除了所述內部導體的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彈性力之外,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能向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的方向(中心點O側)作用。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相比,這使得朝向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的外周面 122a對第一內部導體20的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施壓更強。
結果,即使第一同軸連接器R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小型化,也保持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上的接觸壓力。這防止第一同軸連接器R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之間的電連接降低,同時實現小型化的第一同軸連接器R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
在本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中,絕緣部150具有位於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之間的一第一狹縫G1。這使得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閉合第一狹縫G1。因為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一保持部124連接且第二彈性部156和第二保持部126連接,所以閉合第一狹縫G1的第一彈性部154及第二彈性部156的彈性力也起作用,以閉合第二狹縫G2。
在本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中,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不同,保持了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內部導體20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的內部導體120上的接觸壓力。這樣,能防止第一同軸連接器R和第二同軸連接器P之間的電連接的任何降低。第二狹縫G2的周向的開口的寬度優選大於第一狹縫G2的開口的寬度。在這個結構中,防止第一彈性部154的端部154a和第二彈性部156的端部156a建立接觸。結果,絕緣部150的施壓力可靠地作用於內部導體120上。
下面是一第二實施例的同軸連接器P2(第三同軸連接器)的說明。圖7為本發明的一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三同軸連接器P2的一平面視圖,而圖8為圖7的第三同軸連接器P2從X1方向觀察到的一側面圖。
在第二實施例的第三同軸連接器P2中,絕緣部250的彈性部(第一彈性部254、第二彈性部256)的外周面258的一部分接合外部導體210的內周面212的一部分。在這方面,它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下面是與外部導體210和絕緣部250有關的結構的說明。其餘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同軸連接器P相同,且省略其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施例中的絕緣部250的第一彈性部254和第二彈性部256具有位於外周面258上的一凸部258a。凸部258a設置成接合外部導體210的內周面212的一部分。
一凹部212b設置於外部導體210的內周面212的與凸部258a對應的區域。凹部212b接合凸部258a並固定第一彈性部254和第二彈性部256的一部分。凹部212b可為貫通外部導體210的一部分的一孔,如圖8所示。
在本實施例的第三同軸連接器P2中,絕緣部250的彈性部(第一彈性部254、第二彈性部256)的外周面258的一部分(凸部258a)接合外部導體210的內周面212的一部分(凹部212b),這牢靠地保持第一彈性部254和第二彈性部256。在此,第一彈性部254和第二彈性部256保持閉合將第一彈性部254的端部254a與第二彈性部 256的端部256a分開的第三狹縫G3的力。
與不具有這種結構的同軸連接器不同,本發明的第三同軸連接器P2保持作用在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上的接觸壓力。這能防止與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電連接的降低。
此外,本實施例中的第三同軸連接器P2的結構防止熔融焊料滲透到對接的部分中。如圖7所示,外部導體210的上表面211(Z2方向側的表面)具有:四個對接部214,朝向中心點O延伸;以及三個連結部215,連結四個對接部214。因為這些連結部215為外部導體210的筒狀部分,所以它們沿外部導體210的徑向能夠變形。
這些對接部214接合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外部導體的接合部(例如第一同軸連接器R的外部導體8的筒狀部10的接合部12)。此時,外部導體210受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外部導體的接合部推擠擴張並變形。然而,因為連結部215,所以能防止過度變形。在本實施例中有四個對接部214。然而,也可以有更少的對接部214,例如兩個以上對接部,只要達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本實施例參照多個實施例進行上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制於這些實施例。上面所述的實施例中的各種部件可由具有相同作用和效果的部件或能夠實現相同目的的部件來替代。
例如,如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同軸連接器可包括一板狀的安裝部213,用於將另一電子設備安 裝在基板上。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同軸連接器不是必須採用捲邊加工形成。例如,板狀導體可衝壓成筒狀。此外,凹部212b可用作供從安裝部213滲透的熔融焊料使用的一焊料收容部(solder reservoir)。一槽也可形成於板狀的安裝部213的背面,以用作一焊料收容部。通過形成於外部導體210的一凹部212b和/或一槽能可靠地防止熔融焊料的滲透。
絕緣部150可由一彈性材料(諸如橡膠)製成。在這個結構中,可設置一第一狹縫G1和第一固定部S1。在此,絕緣部150的彈性力朝向中心點O作用,而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經由連接部128、129朝向中心點O被施壓。
對結構無特殊限制,只要絕緣部150的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朝向中心點O對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施壓即可。例如,第一彈性部154和第二彈性部156可為U字形狀且朝向Z2方向開口。
108‧‧‧外部導體
110‧‧‧筒狀導體
110a、110b‧‧‧端部
111‧‧‧外周
111a‧‧‧凹部
112‧‧‧接合部
118‧‧‧臂部
118a、118b‧‧‧臂部
118c、118d‧‧‧引導部
118e、118f‧‧‧傾斜面
118g‧‧‧凹部
119‧‧‧延伸部
119a、119b ‧‧‧延伸部
120‧‧‧內部導體
123‧‧‧第二端子部
150‧‧‧絕緣部
158‧‧‧保持部
160‧‧‧第一覆蓋部
162‧‧‧第一安裝部
164‧‧‧第一側部
164a‧‧‧凸部
170‧‧‧第二覆蓋部
172‧‧‧第二安裝部
174‧‧‧第二側部
174a‧‧‧凹部
180‧‧‧第三覆蓋部
190‧‧‧第四覆蓋部
P‧‧‧第二同軸連接器

Claims (6)

  1. 一種同軸連接器,包括:一外部導體,用於與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一外部導體接合;一絕緣部,設置在所述外部導體的內側;以及一內部導體,設置在所述絕緣部的內側且與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一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建立接觸;所述絕緣部包括:一第一固定部,已被固定;一第一彈性部,位於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方側且能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為支點彈性地移動;以及一第二彈性部,位於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方側且能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為支點彈性地移動;所述內部導體包括:一第二固定部,已被固定;一第一保持部,位於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方側;以及一第二保持部,位於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方側;所述第一彈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對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壓;以及所述第二彈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軸連接器的內部導體的外周面對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彈性部的一 端部被一第一狹縫分開;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二狹縫分開;所述第一彈性部和所述第一保持部被固定;以及所述第二彈性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被固定。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部具有將所述第一彈性部和所述第二彈性部連接的一圓弧的平面視圖形狀,且具有將所述第一彈性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彈性部連接的一C字形狀的平面視圖形狀;以及所述內部導體具有將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連接的一圓弧形狀的平面視圖形狀,且具有將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連接的一C字形狀的平面視圖形狀。
  4. 如請求項2或3中任一項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狹縫和所述第二狹縫相對所述第一固定部位於同一方向。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狹縫的開口大於所述第二狹縫的開口。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中,所述兩個彈性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外部導體的內周面的一部分。
TW103142013A 2013-12-09 2014-12-03 Coaxial connector TWI539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4323A JP6274844B2 (ja) 2013-12-09 2013-12-09 同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9899A true TW201539899A (zh) 2015-10-16
TWI539699B TWI539699B (zh) 2016-06-21

Family

ID=5327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2013A TWI539699B (zh) 2013-12-09 2014-12-03 Coaxi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36670B2 (zh)
JP (1) JP6274844B2 (zh)
CN (1) CN104701694B (zh)
TW (1) TWI539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2740B2 (ja) * 2014-12-02 2018-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不連続部分を有する外部導体シェルを有した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06816786B (zh) * 2015-11-27 2021-02-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组件
US10389045B2 (en) * 2017-12-19 2019-08-20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axial connector
CN113725662B (zh) * 2020-05-26 2023-07-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7637A (ja) * 1992-02-03 1993-08-27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JPH11307158A (ja) * 1998-04-24 1999-11-05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TWI241757B (en) * 2003-05-16 2005-10-11 Parry Chen RF coaxial conductor
JP2009238465A (ja) * 2008-03-26 2009-10-15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付きコネクタ
US7922529B1 (en) * 2009-11-23 2011-04-12 Neocoil, Llc High mating cycle low insertion force coaxial connector
DE202010006813U1 (de) * 2010-05-14 2010-09-09 Huber + Suhner Ag Koaxialer Hochfrequenzverbinder
US9004931B2 (en) * 2011-06-10 2015-04-14 Ppc Broadband, Inc. Coaxial interface port accessory and port facilitating slide-on attachment and rotational detachment of cable connectors
US8758050B2 (en) * 2011-06-10 2014-06-24 Hiscock & Barclay LLP Connector having a coupling member for locking onto a port and maintain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JP5533838B2 (ja) 2011-11-04 2014-06-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
JP5979407B2 (ja) * 2012-02-23 2016-08-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US8585438B2 (en) * 2012-03-21 2013-11-19 Antronix, Inc. Ground maintaining auto seizing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8986044B2 (en) * 2012-10-26 2015-03-24 Corning Gilbert Inc. Quick mount connector for a coaxial c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1694B (zh) 2017-01-18
CN104701694A (zh) 2015-06-10
US20150162673A1 (en) 2015-06-11
TWI539699B (zh) 2016-06-21
JP6274844B2 (ja) 2018-02-07
JP2015115112A (ja) 2015-06-22
US9236670B2 (en) 2016-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9700B (zh) Coaxial connector
KR101375039B1 (ko) 동축 커넥터 장치
TWI278154B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TWI517504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139782B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TWI539699B (zh) Coaxial connector
JP2005050720A (ja)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TW201401690A (zh) 電連接器
JP2018092780A (ja) 抜け防止構造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US20120164880A1 (en) Terminal for coaxial connector
US2010006261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apparatus
US201100768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17503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091055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7985104B2 (en) Shield sleeve for a plug connector
JP6687166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CN210142766U (zh) 耳机座连接器
JP2010080194A (ja) 端子圧着装置
US20220013952A1 (en) Connector and wiring harness with connector
TWM620679U (zh) 刺破式電連接器和電連接器與線纜接合用治具
TWM483556U (zh) 電連接器
JP2015053218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