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1694A - 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1694A
CN104701694A CN201410750920.5A CN201410750920A CN104701694A CN 104701694 A CN104701694 A CN 104701694A CN 201410750920 A CN201410750920 A CN 201410750920A CN 104701694 A CN104701694 A CN 104701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onnector
elastic portion
conductor
outer peripheral
maintai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09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1694B (zh
Inventor
西川雅子
尾田聪也
井田绚子
柴田侑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701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1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8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crimping or by crimping ferr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7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nnular latching means, e.g. ring snapping in an annular groo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防止一第一同轴连接器和一第二同轴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的任何降低。本申请的同轴连接器包括一外部筒状导体(110)、一绝缘部(150)以及一内部导体(120)。所述绝缘部具有:一第一固定部(S1),已被固定;一第一弹性部(15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方侧;以及一第二弹性部(156)。内部导体具有:一第二固定部(S2),已被固定;一第一保持部(12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方侧;以及一第二保持部(126),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方侧。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的外周面(122a)对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压;而所述第二弹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对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压。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小型化,也需求同轴连接器越来越小型化。这些同轴连接器用作一插座(以下称为一第一同轴连接器)以及用作一插头(以下称为一第二同轴连接器)。可安装于一电路基板上的第一同轴连接器包括一筒状的第一外部导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外部导体的内侧的一第一内部导体。
第二同轴连接器可安装于一同轴线缆的端部或安装于一电路基板上。第二同轴连接器具有:一夹接(crimped)部,固定于同轴线缆;一第二内部导体,电连接于同轴线缆;以及一筒状的第二外部导体,围绕第二内部导体的外侧。
在第一同轴连接器中,第一外部导体接合于第二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外部导体的内周面,以使第一内部导体和第二内部导体对接并与第二同轴连接器建立电连接。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第二同轴连接器,其具有带有一狭缝的一C字形状的第二内部导体。当第二外部导体接合一第一外部导体时,压力连续地作用于第一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和第二内部导体的内周面。
[专利文献1]特开2013-98122号公报
随着第二同轴连接器变得越来越小型化,也需求第二内部导体越来越小型化。然而,这降低了第二内部导体的弹性,而且更难以保持与一第一同轴连接器的第一内部导体的接触。这导致第一同轴连接器和第二同轴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情况,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防止一第一同轴连接器和一第二同轴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的任何降低。
以下是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本申请的概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一外部导体,用于与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一外部导体接合;一绝缘部,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的内侧;以及一内部导体,设置在所述绝缘部的内侧且与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一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建立接触。所述绝缘部包括:一第一固定部,已被固定;一第一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方侧且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为支点弹性地移动;以及一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方侧且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为支点弹性地移动。所述内部导体包括:一第二固定部,已被固定;一第一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方侧;以及一第二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方侧。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对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压;以及所述第二弹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对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压。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一狭缝分开;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二狭缝分开;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一保持部固定;以及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部具有将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的一圆弧的平面视图形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的一C字形状的平面视图形状;以及所述内部导体具有将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连接的一圆弧形状的平面视图形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连接的一C字形状的平面视图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狭缝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二狭缝的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外部导体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不同,本申请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性力能够作用于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上。这强制保持两个同轴连接器之间的接触,且防止电连接的任何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同轴连接器以及第二同轴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2A是沿图1的线II-II作出的第一同轴连接器的一剖视图。
图2B是图2A的IIB区域的一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第二同轴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第二同轴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内部导体从Z2方向观察到的一平面视图。
图6是图3的第二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从Z2方向观察到的一平面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第二实施例中的一第三同轴连接器的一平面视图。
图8是图7的第三同轴连接器从X1方向观察到的一侧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8    外部导体
10   筒状部                  10a  一方的端部
10b  另一方的端部            11   板状部
12   接合部                  12a  外周面
12b  内周面                  12c  第一外周面交界部
12d  第二内周面交界部        12e  第二外周面交界部
12f  第三内周面交界部        12g  第三外周面交界部
12h  第一内周面交界部        12i  第四外周面交界部
12j  第四内周面交界部        13a  第一外周面倾斜部
13b  第一内周面倾斜部        13c  第一外周面交界部
13d  第一内周面交界部        14   第一部
14a  外周面                  14b  内周面
16   第二部                  16a  外周面
16b  内周面                  20   内部导体
22   外周面                  30   绝缘体
36   交界                    108  外部导体
110  筒状导体                111  外周
112  接合部                  118  臂部
118c、118d  引导部           119  延伸部
120  内部导体                122a 外周面
122b 内周面                  124  第一保持部
124a 端部                    126  第二保持部
126a 端部                    128  第一连接部
129  第二连接部              150  绝缘部
152  内周面                  154  第一弹性部
156  第二弹性部              164a 凸部
174a 凹部                    250  绝缘部
254  第一弹性部              256  第二弹性部
258  外周面                  C    同轴线缆
G1   第一狭缝                G2   第二狭缝
S1   第一固定部              S2   第二固定部
P    第二同轴连接器          P2   第三同轴连接器
R    第一同轴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是参照附图的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第一同轴连接器、第二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的说明。在下面说明所参照的附图中,为方便起见,一些部分可能已经被放大,以便于说明本申请的特征,图中所示的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可能与实际的部件的尺寸比例不同。下面说明所提及的材料仅是举例,且可能与实际部件的材料不同。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
图1是本申请的一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以及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一立体图。图1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固定于一同轴线缆C。图2A是沿图1的线II-II作出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一剖视图。图2B是图2A的IIB区域的一局部放大图。出于说明的目的,图2A示出与第一同轴连接器R接触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外部导体108的筒状导体110)。
在图中,同轴线缆C延伸的方向为Y(Y1、Y2)方向。同轴线缆C的前端朝向Y1方向,而相反端朝向Y2方向。在平面视图中,与Y(Y1、Y2)方向正交的方向为X(X1、X2)方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对接方向为Z(Z1、Z2)方向。当从第一同轴连接器R观察时,第二同轴连接器P为Z1方向,而相反的方向为Z2方向。
第一同轴连接器R为用作插座的同轴连接器,且对接第二同轴连接器P(插头)。如图1和图2A所示,第一同轴连接器R具有一外部导体8、一内部导体20以及一板状的绝缘体30。第二同轴连接器P具有连接于外部导体8的一外部导体108。一接合部112设置于外部导体108的筒状导体110的内周。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结构将在后面说明。
外部导体8连接于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外部导体108且连接于一电路基板(未示出)。如图1和图2A所示,外部导体8具有一筒状部10以及一板状部11。板状部11为沿X(X1、X2)方向延伸的一宽部。筒状部10被弯曲以延伸形成板状部11的Z1方向上的一部分。
筒状部10连接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外部导体108。筒状部10为一筒状的电极,且在平面视图中与内部导体20同轴且与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22间隔开。筒状部10的周边的板状部11由绝缘体30覆盖,从而筒状部10由绝缘体30保持。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导体8的沿Z1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分为筒状部10。筒状部10的在Z2方向上的端部(在筒状部10与板状部11之间的弯曲朝向板状部11起始的交界处)称为一方的端部10a,而在Z1方向上的端部则称为另一方的端部10b。在此,板状部11由绝缘体30保持,且筒状部10的一方的端部10a固定于绝缘体30。
一接合部12形成于筒状部10。接合部12接合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外部导体108。如图2A所示,外周面12a在内部导体20侧凹设。在这个结构中,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接合设置于外部导体108的筒状导体110的内周上的接合部112。
换句话说,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外部导体108的筒状导体110对接在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筒状部10的外周面侧。这样,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接合部112扣持筒状部10的接合部12(在内部导体20侧凹设的部分)。结果,阻止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筒状导体110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筒状部10分离。
接合部12优选是连续的,从而其在平面视图中围绕(go around)筒状部10的外周。接合部12也可具有一分断(split)的槽状的结构。接合部12的结构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说明。
板状部11连接于电路基板(未示出)上的一连接垫且与筒状部10一体形成。板状部11具有一板状的结构,并在Z2方向侧焊接于连接垫。这样,外部导体8电连接于电路基板。
内部导体20电连接于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后面描述)。在平面视图中,内部导体20也设置于筒状部10的内侧。
绝缘体30为用于使筒状部10与内部导体20电隔离的一绝缘部件。筒状部10和内部导体20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沿Z1方向突出。在平面视图中,绝缘体30设置于筒状部10的内侧并向筒状部10的外侧延伸。位于绝缘体30的内侧的筒状部10称为内部绝缘体32,而位于筒状部10的外侧的所述绝缘体30称为外部绝缘体34。绝缘体30的内部绝缘体32具有:一内壁32a,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朝向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后面描述)以弯曲的方式上升(rising)。所述绝缘体30的外部绝缘体34具有:一外壁34a,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朝向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后面描述)以弯曲的方式上升。
此外,如图1所示,一第一端子部23从绝缘体30(外部绝缘体34)的一端(本实施例的Y2方向侧)突出。第一端子部23为与内部导体20一体形成的一端子,且安装于电路基板(未示出)的一连接垫上且在Z2方向侧的表面上被焊接。
下面是筒状部10的详细说明。如图2B所示,筒状部10具有:一接合部12,其为在内部导体20侧凹设的一部分;一第一部14,位于比接合部12更靠近筒状部10的一方的端部10a(图中的Z2方向侧);以及一第二部16,位于比接合部12更靠近筒状部10的另一方的端部10b(图中的Z1方向侧)。
在本实施例中,筒状部10的外周面上的接合部12对应内部导体20上的凹设的位置。第一部14从接合部12沿Z2方向延伸,而第二部16从接合部12沿Z1方向延伸。
在这个结构中,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位于比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和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更靠近内部导体20侧(图2B的X1方向侧)。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的Z2方向侧的端部(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经由一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连接于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而外周面12a的Z1方向侧的端部(第二外周面交界部)12e,经由一第二外周面倾斜部15a连接于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
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为朝向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倾斜的一表面,而第二外周面倾斜部15a为朝向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倾斜的一表面。
此外,如图2B所示,接合部12的内周面12b优选位于比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和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二者更靠近内部导体20。在这个结构中,第一同轴连接器R比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在接合部12、第一部14以及第二部16的厚度上具有更小的差。这能防止接合部12的厚度变薄,且在不增加筒状部10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提高接合部12的强度。这样,即使第一同轴连接器R小型化,也能保持接合部12的强度。这也能提高小型化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强度。
在这个结构中,接合部12的内周面12b的Z2方向侧的端部(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经由第一内周面倾斜部13b连接于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而内周面12b的Z1方向侧的端部(第三内周面交界部)12f经由第二内周面倾斜部15b连接于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第一内周面倾斜部13b为朝向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倾斜的一表面,而第二内周面倾斜部15b为朝向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倾斜的一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内周面12b位于比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和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二者更靠近内部导体20。然而,内周面12b也可位于比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或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更靠近内部导体20。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中,筒状部10的内周面12b位于比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或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更靠近内部导体20。第一内周面倾斜部13b的位置也相对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的位置朝向筒状部10的一方的端部10a侧(Z2方向侧)偏移(shift)。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相比,这使得接合部12、第一部14以及第二部16中的任何一个在厚度上的差减小。
这能防止接合部12的厚度变薄,并在不增加筒状部10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提高接合部12的强度。这样,即使第一同轴连接器R小型化,也能保持接合部12的强度。这也能提高小型化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强度。
此外,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到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与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之间的交界处的端部(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的距离d1优选大于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到第一内周面倾斜部13b与接合部12的内周面12b之间的交界处的端部(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的距离d2。
在这个结构中,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不同,确保了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和内周面12b之间的距离(筒状部10的与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对应的区域的厚度)。因此,防止了与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对应的部分的强度的降低。
此外,在这个结构中,应力相对筒状部10的外周面(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和内周面(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在不同高度处作用于筒状部10。结果,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一同轴连接器相比,作用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应力容易分散。
这样,筒状部10不易受应力的作用而变形,并提高了筒状部10的强度。此外,如上所述,即使第一同轴连接器R小型化,也能保持接合部12的强度。这也能提高小型化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强度。
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到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的距离d1优选大于从上表面30a到第一内周面倾斜部13b与第一部14的内周面14b之间的交界处的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的距离。此外,从上表面30a到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与第一部14的外周面14a之间的交界处的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距离优选大于从上表面30a到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的距离。
此外,从上表面30a到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距离优选大于从上表面30a到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的距离d2。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结构中,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不同,筒状部10的与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对应处的厚度增加,如图2B所示。这能防止当应力作用时筒状部10变形。
此外,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到第二外周面倾斜部15a与接合部12的外周面12a之间的交界处的端部(第二外周面交界部)12e的距离d3优选小于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到第二内周面倾斜部15b与接合部12的内周面12b之间的交界处的端部(第三内周面交界部)12f的距离d4。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结构中,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相比,应力在更多的位置作用于筒状部10。结果,作用于筒状部10的应力更易于分散,且提高了筒状部10的强度。
此外,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到第二外周面交界部12e的距离d3优选小于从上表面30a到第二内周面倾斜部15b与第二部16的内周面16b之间的交界处的第四内周面交界部12j的距离,且从上表面30a到第二外周面倾斜部15a和第二部16的外周面16a之间的交界处的第四外周面交界部12i的距离优选小于到第四内周面交界部12j的距离。
此外,从上表面30a到第四外周面交界部12i的距离优选小于从上表面30a到第三内周面交界部12f的距离d4。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结构中,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不同,筒状部10的与第三内周面交界部12f对应处的厚度增加。这能够防止当应力作用时筒状部10变形。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筒状部10中,应力在与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距离不同距离的多个位置(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第二外周面交界部12e、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第三内周面交界部12f、第四外周面交界部12i、以及第四内周面交界部12j)处作用于筒状部10。这能防止筒状部10受应力作用变形,且提高筒状部10的强度。
此外,如图2B所示,当从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侧方(Y方向)观察时,第一外周面倾斜部13a的从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到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长度(从第一外周面交界部12c到第三外周面交界部12g的距离)优选大于第一内周面倾斜部13b的从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到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的长度(从第二内周面交界部12d到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的距离)。
在这个结构中,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接合部12与内部导体20之间的间隔比不具有这样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小,但确保了与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接合部112接触的区域。此外,在第一同轴连接器R与第二同轴连接器P保持可靠接合的同时,筒状部10的经受应力的多个位置能在相距绝缘体30的上表面30a的一更大距离上分散开(spread out)。结果,在不增加筒状部10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能提高筒状部10的强度且防止电接触降低。
此外,如图2B所示,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优选位于比内部绝缘体32与筒状部10之间的交界32b更靠近绝缘体30的下表面30b(Z2方向侧)。在这个结构中,板状部11与内部绝缘体32之间的交界36处的弯曲(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由绝缘体30的内壁32a覆盖。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结构中,当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板状部11的表面焊接于电路基板(未示出)时,即使一些熔融的焊料到达上表面30a侧(Z1方向侧)的板状部11与内部绝缘体32之间的交界36,它也会收集(collect)在交界36处的弯曲、即第一内周面交界部12h中。结果,熔融焊料不到达上表面30a侧。这能防止第一同轴连接器与电路基板之间的连接不良以及外部导体8与内部导体20的短路。
此外,接合部12优选使用卷边(bead)加工形成。更具体地,一圆柱状的包含一槽状凹部的第一压型器(stamp)布置在形成一筒状的一金属板(筒状部10)的内侧,而一筒状的包含一峰状凸部的第二压型器设置于筒状部10的外侧,且压力沿这个第一压型器的方向施加。因为设置了对应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的一区域,所以当筒状部10被第二压型器压入第一压型器时,挟持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间的部分变形,以形成一接合部12。
当接合部12使用卷边加工形成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比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具有更高的强度。
接合部12不是必须采用卷边加工形成。它也可形成采用其它方法形成。例如,筒状部10可为具有卷绕成筒状的一峰状的凸部的一金属板。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中,接合部12连续形成,以在平面视图围绕筒状部10的外周。结果,接合部12占据的长度比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长。结果,能提高筒状部10的强度且防止电连接的任何降低。
以下是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结构的说明。图3是图1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一立体图。图4是图3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一立体图。图5是图3的内部导体120从Z2方向观察到的一平面视图。图6是图3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和外部导体108从Z2方向观察到的一平面视图。在图3中,第二同轴连接器P固定于一同轴线缆C的前端。
首先将说明同轴线缆C的结构。同轴线缆C具有由金属制成的一内部导线C1,内部导线C1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绝缘体C2包覆。绝缘体C2由一外周导线C3包覆,而外周导线C3被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保护层C4包覆。
在同轴线缆C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侧(图3的Y1方向侧)的端部处,绝缘体C2、外周导线C3以及保护层C4的一部分被去除,以露出使内部导线C1和外周导线C3的一部分。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基本结构。第二同轴连接器P为用作插头的同轴连接器,并对接于前述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如图3所示,第二同轴连接器P为连接于同轴线缆C的连接器。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同轴连接器P具有一外部导体108、一绝缘部150以及一内部导体120。
外部导体108电连接于图1的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外部导体8。如图3和图4所示,外部导体108具有一筒状导体110、多个臂部118、一第一覆盖部160、一第二覆盖部170、一第三覆盖部180以及一第四覆盖部190。筒状导体110为以筒状形成的一导体,且在平面视图中布置成与内部导体120同心。
筒状导体110接合且电连接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筒状部10。一接合部112形成于筒状导体110的内周面。接合部112设置成接合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接合部12,且具有朝向内部导体120突出的一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接合部112扣持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接合部12的外周。这样,防止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筒状导体110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筒状部10分离。
两个臂部118(118a、118b)与筒状导体110一体形成,以形成平面视图中的一C字形状。两个臂部118a、118b从筒状导体110的端部110a、110b(C字形状的端部)朝向同轴线缆C侧(Y2侧)延伸。
如图4所示,臂部118(118a、118b)的Y2方向侧的端部优选包括引导部118c、118d。引导部118c、118d的Y2方向侧的端部优选包括从筒状部10向外侧(图4中的Y2方向侧)延伸的两个延伸部119(119a、119b)。
引导部118c、118d引导绝缘体C2,以定位同轴线缆C的内部导线C1。如图4所示,引导部118c、118d形成为从臂部118a、118b的Y2方向侧的端部朝向延伸部119沿Z1方向倾斜延伸。
换句话说,引导部118c、118d朝向彼此向Z1方向倾斜,以与绝缘体C2的外周建立接触。因为引导部118c、118d具有这种结构,所以形成具有沿Z1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18e、118f的一凹部118g。换句话说,引导部118c及引导部118d组合在一起,以形成一凹部118g。在这个结构中,同轴线缆C安装于第二同轴连接器P中,且同轴线缆C的绝缘体C2的外周接触凹部118g的倾斜面118e、118f。这样,同轴线缆C的绝缘体C2能容易地被引导至预定位置。由此,同轴线缆C的内部导线C1能被容易且正确地相对第二端子部123(后面描述)定位。
由于两个延伸部119a、119b,所以引导部118c、118d的Y2方向侧的端部在沿Y2方向延伸的同时保持彼此基本平行。在本申请中,“基本平行”并不意味着完全平行而是在制造误差内的平行。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结构中,同轴线缆C的外周导线C3安装于两个延伸部119上,且外周导线C3的最下侧(图4的Z2方向侧)安装在延伸部119a和延伸部119b之间。结果,同轴线缆C能比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线缆更正确地被定位。
因为两个延伸部119形成为从外部导体108的引导部118c、118d的Y2方向侧的端部延伸,所以不需要一个独立的定位部件用来定位同轴线缆C。
两个延伸部119优选由金属制成,但可由不受制造过程的热量的负面影响的任何材料制成。此外,延伸部119a和延伸部119b之间的距离可依据同轴线缆C的外周导线C3的直径适度地调整。
第一覆盖部160、第二覆盖部170、第三覆盖部180以及第四覆盖部190与筒状导体110一体形成且彼此建立电连接。第一覆盖部160覆盖与筒状导体110的对接面相反的面(面向Z2方向的面)。第一覆盖部160包括:一第一安装部162,筒状导体110、绝缘部150以及内部导体120安装于其上;以及一第一侧部164,接合筒状导体110的外周111的一部分。
如图3和图4所示,一凸部164a优选设置于第一侧部164的内周(内部导体120侧)。凸部164a朝向内部导体120突出且设置成将筒状导体110固定于第一覆盖部160。更具体地,凸部164a接合设置于筒状导体110的外周111上的第一凹部111a,以将筒状导体110固定于第一覆盖部160。
在本实施例中凸部164a设置于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第一覆盖部160比不具有该结构的同轴连接器更可靠地将筒状导体110固定于第一覆盖部160。
在本实施例的筒状导体110中,接合部112的内周面接合设置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筒状部10的接合部12的外周面。这将施加使得筒状导体110向外张开的应力。这样,甚至筒状导体110朝向第一覆盖部160的第一侧部164受到施压时,凸部164a也接合凹部111a,且使筒状导体110向外张开的应力也作用于第一侧部164上。这样,通过第一侧部164上的应力能进一步增大与使得筒状导体110向外张开的应力相反的应力,这防止了筒状导体110过度变形,且防止筒状导体110脱离第一覆盖部160。
第二覆盖部170由两个臂部118固定。第二覆盖部170具有:一第二安装部172,两个臂部118安装于其上;以及一第二侧部174,接合两个臂部118。
第二覆盖部170的第二侧部174的内周面侧(臂部118侧)优选固定于两个臂部118。更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将凸部174a设置于第二覆盖部170的第二侧部174的内周面能使凸部174a接合臂部118a、118b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结构比不具有本结构的同轴连接器能使外部导体108的两个臂部118更可靠地固定于第二覆盖部170。当设置于第二覆盖部170的第二侧部174的内周面上的凸部174a接合臂部118a、118b的上表面时,使筒状导体110向外张开的应力能被传递至臂部118a、118b,这阻止臂部118从第二安装部172上浮动(rising off)并脱离第二覆盖部170。
当臂部118以这种方式固定于第二覆盖部170时,能防止图4所示的延伸部119a、119b偏移位置。因此,延伸部119a、119b能够正确地对准同轴线缆C。
第三覆盖部180将同轴线缆C的外周导线C3固定,且第四覆盖部190将同轴线缆C的保护层C4固定。图3所示的第三覆盖部180夹接,以保持外周导线C3上的接触压力,且保持与外周导线C3的电连接。第四覆盖部190也夹接,以保持保护层C4上的接触压力且固定保护层C4。
绝缘部150为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将外部导体108和内部导体120电隔离的一部件,并设置于筒状导体110的内侧。绝缘部150例如由一树脂或一橡胶制成,且如后面说明的被构造成能够弹性变形。绝缘部150的结构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说明。
内部导体120为连接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一导体且在平面视图中设置于绝缘部150的内侧。更具体地,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装配在内部导体120的内侧以建立接触,同时保持内部导体120的内周面122b上的和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22上的接触压力。这建立同轴线缆C、第二同轴连接器P以及第一同轴连接器R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5所示,内部导体120包括:一第二固定部S2,固定于第二端子部123的Y1方向侧的端部;一第一保持部124,位于第二固定部S2的一方侧(X1侧);以及一第二保持部126,位于第二固定部S2的另一方侧(X2侧)。与内部导体120一体形成的第二端子部123设置于内部导体120的Y2方向侧。第二端子部123为电连接于同轴线缆C的内部导线C1的一端子。
如图4和图6所示,绝缘部150具有一保持部158,保持部158从第一固定部S1沿Y2方向延伸且固定第二端子部123。保持部158和第二端子部123固定在臂部118a、118b之间。
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保持前述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上的接触压力。第二固定部S2还用作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支点(pivot point)。
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直径大于围绕内部导体120的内周面122b的区域的直径。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装配于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内侧,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从内周面122b侧推挤扩张,且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内周面122b受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22施压。
第一保持部124的Y1方向侧的端部124a和第二保持部126的Y1方向侧的端部126a分开一第二狭缝G2。第二狭缝G2形成为从内部导体120的内周面122b包围的区域的中心点O径向延伸。在这个结构中,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弹性力以第二固定部S2作为固定支点而作用以闭合第二狭缝G2。
图5为从Z2方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对接方向)观察到的内部导体120的一平面视图。然而,如图5所示,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二者的平面视图形状为圆弧,且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之间的交界处的第二固定部S2固定于一个位置。
将第一保持部124、第二固定部S2以及第二保持部126连接的平面视图形状优选具有用作开口的第二狭缝G2的C字形状。因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具有这样的结构,所以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以第二固定部S2作为支点而作用以打开及闭合第二狭缝G2。
当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装配于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内侧时,建立接触,同时接触压力作用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并建立电连接。如图5所示,一凸部122c可在内部导体120的内周面122b形成为向中心点O的方向突出。当一凸部122c形成在内周面122b上时,保持凸部122c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之间的接触压力,且在内部导体120与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之间能建立稳定的电连接。
一第一连接部128和一第二连接部129可分别设置于第一保持部124的外周面122a和第二保持部126的外周面122a上。第一连接部128和第二连接部129将绝缘部150的弹性力传递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
第一连接部128将第一保持部124和绝缘部150部分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9将第二保持部126和绝缘部150部分连接。对这个结构上无特殊的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内部导体120和绝缘部150一体模制成形,以建立所述连接。然而,对于用于连接内部导体120和绝缘部150的方法无特殊限制。例如,也可以使用强制插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28从第一保持部124朝向绝缘部150延伸,且第二连接部129从第二保持部126朝向绝缘部150延伸。第一连接部128的绝缘部150侧的端部128a和第二连接部129的绝缘部150侧的端部129a各固定于绝缘部150。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28及第二连接部129优选设置于中心点O的第二狭缝G2侧(Y1方向侧)。更具体地,由第一连接部128、中心点O以及端部124a形成的角度和由第二连接部129、中心点O以及端部126a形成的角度小于由第一连接部128、中心点O及第二固定部S2形成的角度和由第二连接部129、中心点O以及第二固定部S2形成的角度。
在这个结构中,与第一连接部128和第二连接部129设置于中心点O的第二固定部S2侧的结构不同,来自绝缘部150的弹性力被有效地传递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这样,来自绝缘部150的弹性力快速地起作用,以闭合第二狭缝G2,且容易保持内部导体120和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上的接触压力。第一连接部128和第二连接部129优选形成在穿过由内部导体120的内周面122b包围的中心点O的X方向的X轴线的Y1侧。在这个结构中,易于保持内部导体120和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上的接触压力。
以下是绝缘部150的更详细的说明。绝缘部150包括:一第一固定部S1,其已被固定;一第一弹性部154,位于第一固定部S1的一方侧(X1方向侧)且以第一固定部S1作为支点弹性动作;以及一第二弹性部156,位于第一固定部S1的另一方侧(X2方向侧)且以第一固定部S1作为支点弹性动作。
第一弹性部154朝向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22侧(图6中内部导体120的内侧的中心点O侧)对第一保持部124的外周面122a施压,而第二弹性部156朝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22侧对第二保持部126的外周面122a施压。
因为这种结构,所以绝缘部150能够弹性变形且向中心点O的方向施加施压力。结果,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经由固定于绝缘部150的第一连接部128和第二连接部129朝向中心点O被施压。
第一固定部S1用作供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使用的一固定支点。
第一弹性部154的端部154a和第二弹性部156的端部156a由第一狭缝G1分开。第一狭缝G1形成为从中心点O径向延伸。在这个结构中,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以第一固定部S1作为固定支点作用,以闭合第一狭缝G1。
图6是内部导体120和绝缘部150从Z2方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对接方向)观察到的一平面视图。然而,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二者的平面视图形状为圆弧,且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之间的交界处的第一固定部S1固定于一个位置。
将第一弹性部154、第一固定部S1以及第二弹性部156连接的平面视图形状优选为具有用作开口的第一狭缝G1的C字形状。因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具有这样的结构,所以起作用将所述第一狭缝G1闭合的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被传递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在此它动作来闭合第二狭缝G2。这保持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上的接触压力,且保持它们之间的电连接。
在这个结构中,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沿X方向及Y方向作用。这减少了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Z方向上的厚度,且能实现更小型化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
如图6所示,第一狭缝G1和第二狭缝G2优选相对第一固定部S1位于同一方向(图6中的Y1方向)。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结构中,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闭合第一狭缝G1的方向与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闭合第二狭缝G2的方向相同。
除了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之外,闭合第一狭缝G1的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能被传递至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以作为用于闭合第二狭缝G2的力。这保持了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上的接触压力以及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中,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为使得第一弹性部154朝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侧(中心点O侧)对内部导体120的第一保持部124的外周面122a施压。同样地,第二弹性部156朝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外周面侧(中心点O侧)对内部导体120的第二保持部126的外周面122a施压。
除了所述内部导体120的第一保持部124及第二保持部126的弹性力之外,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能向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的方向(中心点O侧)作用。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相比,这使得朝向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的外周面122a对内部导体120的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施压更强。
结果,即使第一同轴连接器R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小型化,也保持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上的接触压力。这防止第一同轴连接器R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之间的电连接降低,同时实现小型化的第一同轴连接器R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中,绝缘部150具有位于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之间的一第一狭缝G1。这使得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闭合第一狭缝G1。因为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一保持部124连接且第二弹性部156和第二保持部126连接,所以闭合第一狭缝G1的第一弹性部154及第二弹性部156的弹性力也起作用,以闭合第二狭缝G2。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中,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不同,保持了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内部导体20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的内部导体120上的接触压力。这样,能防止第一同轴连接器R和第二同轴连接器P之间的电连接的任何降低。第二狭缝G2的周向的开口的宽度优选大于第一狭缝G2的开口的宽度。在这个结构中,防止第一弹性部154的端部154a和第二弹性部156的端部156a建立接触。结果,绝缘部150的施压力可靠地作用于内部导体120上。
下面是一第二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P2(第三同轴连接器)的说明。图7为本申请的一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三同轴连接器P2的一平面视图,而图8为图7的第三同轴连接器P2从X1方向观察到的一侧面图。
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同轴连接器P2中,绝缘部250的弹性部(第一弹性部254、第二弹性部256)的外周面258的一部分接合外部导体210的内周面212的一部分。在这方面,它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下面是与外部导体210和绝缘部250有关的结构的说明。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同轴连接器P相同,且省略其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绝缘部250的第一弹性部254和第二弹性部256具有位于外周面258上的一凸部258a。凸部258a设置成接合外部导体210的内周面212的一部分。
一凹部212b设置于外部导体210的内周面212的与凸部258a对应的区域。凹部212b接合凸部258a并固定第一弹性部254和第二弹性部256的一部分。凹部212b可为贯通外部导体210的一部分的一孔,如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同轴连接器P2中,绝缘部250的弹性部(第一弹性部254、第二弹性部256)的外周面258的一部分(凸部258a)接合外部导体210的内周面212的一部分(凹部212b),这牢靠地保持第一弹性部254和第二弹性部256。在此,第一弹性部254和第二弹性部256保持闭合第三狭缝G3的力,第三狭缝G3将第一弹性部254的端部254a与第二弹性部256的端部256a分开。
与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不同,本申请的第三同轴连接器P2保持作用在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上的接触压力。这能防止与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电连接的降低。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同轴连接器P2的结构防止熔融焊料渗透到对接的部分中。如图7所示,外部导体210的上表面211(Z2方向侧的表面)具有:四个对接部214,朝向中心点O延伸;以及三个连结部215,连结四个对接部214。因为这些连结部215为外部导体210的筒状部分,所以它们沿外部导体210的径向能够变形。
这些对接部214接合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接合部(例如第一同轴连接器R的外部导体8的筒状部10的接合部12)。此时,外部导体210受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接合部推挤扩张并变形。然而,因为连结部215,所以能防止过度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对接部214。然而,也可以有更少的对接部214,例如两个以上对接部,只要达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参照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上述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制于这些实施例。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可由具有相同作用和效果的部件或能够实现相同目的的部件来替代。
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同轴连接器可包括一板状的安装部213,用于将另一电子设备安装在基板上。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同轴连接器不是必须采用卷边加工形成。例如,板状导体可冲压成筒状。此外,凹部212b可用作供从安装部213渗透的熔融焊料使用的一焊料收容部(solderreservoir)。一槽也可形成于板状的安装部213的背面,以用作一焊料收容部。通过形成于外部导体210的一凹部212b和/或一槽能可靠地防止熔融焊料的渗透。
绝缘部150可由一弹性材料(诸如橡胶)制成。在这个结构中,可设置一第一狭缝G1和第一固定部S1。在此,绝缘部150的弹性力朝向中心点O作用,而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经由连接部128、129朝向中心点O被施压。
对结构无特殊限制,只要绝缘部150的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朝向中心点O对第一保持部124和第二保持部126施压即可。例如,第一弹性部154和第二弹性部156可为U字形状且朝向Z2方向开口。

Claims (8)

1.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
一外部导体,用于与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一外部导体接合;
一绝缘部,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的内侧;以及
一内部导体,设置在所述绝缘部的内侧且与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一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建立接触;
所述绝缘部包括:
一第一固定部,已被固定;
一第一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方侧且能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为支点弹性地移动;以及
一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方侧且能以所述第一固定部作为支点弹性地移动;
所述内部导体包括:
一第二固定部,已被固定;
一第一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方侧;以及
一第二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方侧;
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对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压;以及
所述第二弹性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的外周面对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施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一狭缝分开;
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一端部被一第二狭缝分开;
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一保持部被固定;以及
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有将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的一圆弧的平面视图形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的一C字形状的平面视图形状;以及
所述内部导体具有将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连接的一圆弧形状的平面视图形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连接的一C字形状的平面视图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狭缝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二狭缝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外部导体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外部导体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CN201410750920.5A 2013-12-09 2014-12-09 同轴连接器 Active CN104701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4323A JP6274844B2 (ja) 2013-12-09 2013-12-09 同軸コネクタ
JP2013-254323 2013-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1694A true CN104701694A (zh) 2015-06-10
CN104701694B CN104701694B (zh) 2017-01-18

Family

ID=5327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0920.5A Active CN104701694B (zh) 2013-12-09 2014-12-09 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36670B2 (zh)
JP (1) JP6274844B2 (zh)
CN (1) CN104701694B (zh)
TW (1) TWI5396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78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组件
CN109935989A (zh) * 2017-12-19 2019-06-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轴连接器装置
CN113725662A (zh) * 2020-05-26 2021-11-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2740B2 (ja) * 2014-12-02 2018-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不連続部分を有する外部導体シェルを有した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9512A1 (en) * 2003-05-16 2004-11-18 Parry Chen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WO2011063373A2 (en) * 2009-11-23 2011-05-26 Neocoil, Llc High mating cycle low insertion force coaxial connector
US20120315788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Connector having a coupling member for locking onto a port and maintain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US20130143430A1 (en) * 2010-05-14 2013-06-06 Edén Sorolla Rosario Coaxial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
CN103296545A (zh) * 2012-02-23 2013-09-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7637A (ja) * 1992-02-03 1993-08-27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JPH11307158A (ja) * 1998-04-24 1999-11-05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JP2009238465A (ja) * 2008-03-26 2009-10-15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付きコネクタ
US9004931B2 (en) * 2011-06-10 2015-04-14 Ppc Broadband, Inc. Coaxial interface port accessory and port facilitating slide-on attachment and rotational detachment of cable connectors
JP5533838B2 (ja) 2011-11-04 2014-06-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
US8585438B2 (en) * 2012-03-21 2013-11-19 Antronix, Inc. Ground maintaining auto seizing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8986044B2 (en) * 2012-10-26 2015-03-24 Corning Gilbert Inc. Quick mount connector for a coaxial cab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9512A1 (en) * 2003-05-16 2004-11-18 Parry Chen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WO2011063373A2 (en) * 2009-11-23 2011-05-26 Neocoil, Llc High mating cycle low insertion force coaxial connector
US20130143430A1 (en) * 2010-05-14 2013-06-06 Edén Sorolla Rosario Coaxial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
US20120315788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Connector having a coupling member for locking onto a port and maintain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CN103296545A (zh) * 2012-02-23 2013-09-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78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组件
CN109935989A (zh) * 2017-12-19 2019-06-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轴连接器装置
CN109935989B (zh) * 2017-12-19 2020-07-3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轴连接器装置
CN113725662A (zh) * 2020-05-26 2021-11-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25662B (zh) * 2020-05-26 2023-07-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9899A (zh) 2015-10-16
CN104701694B (zh) 2017-01-18
US20150162673A1 (en) 2015-06-11
TWI539699B (zh) 2016-06-21
JP6274844B2 (ja) 2018-02-07
JP2015115112A (ja) 2015-06-22
US9236670B2 (en) 2016-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1693A (zh) 同轴连接器
US8419486B2 (en) Receptacle terminal with a contact spring
EP1863129B1 (en) A ground terminal for shielded cable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CN104701694A (zh) 同轴连接器
US20090011646A1 (en) Connector improved in reliability of connection
CN103390814B (zh) 端子间连接构造
US9431721B2 (en) Contact element
US20140154916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EP3553889B1 (en)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US20060246776A1 (en) Connector suitable for connection of a coaxial cable
US20180131047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system
CN105229863A (zh) 具有彼此重叠放置的板元件的桥式连接器
JP2009037748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US6276955B1 (en) Multi contact socket connector
US10707586B2 (en) Wire with terminal
JP2005190798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12059440A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構造
EP2183822B1 (en) Electrical contact
US20130130564A1 (en) Crimped terminal
US1110817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axial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coaxial cables
EP2859622B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2014007012A (ja) 圧着端子
US7909667B1 (en) Crimp contact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including the same
EP3783744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arrangement
WO2023017462A1 (en) Contact of a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