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5948A -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5948A
CN101195948A CNA2007101998068A CN200710199806A CN101195948A CN 101195948 A CN101195948 A CN 101195948A CN A2007101998068 A CNA2007101998068 A CN A2007101998068A CN 200710199806 A CN200710199806 A CN 200710199806A CN 101195948 A CN101195948 A CN 101195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thread
going
hook
last
lo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98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5948B (zh
Inventor
林田高幸
射场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95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5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5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59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05B63/02Loop-taker thread take-up lev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6Presser feet
    • D05B29/08Presser feet comprising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bstract

在上装饰线弯针的前端部附近,当该上装饰线弯针随着缝制的开始从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后退端附近时,通过一体地延伸设置在上装饰线导向器下端部的线下压片将张设在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从而使上装饰线弯针在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对上装饰线的钩住保持变得可靠且稳定,与针线的切断端部的状态以及所使用的针线种类无关,能从第一针脚起可靠、顺利地形成规定线迹。

Description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例如三针等多针绷缝缝纫机等中的、利用多根针线和弯针线及上装饰线来形成线迹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以往,例如像日本专利特公昭61-1163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4-354979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特公平7-38914号公报等所公开的那样提出有许多方案,这种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包括:多根针,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并排,设成可自由地上下往复移动;压脚;上装饰线引导件,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上,将上装饰线从上方朝着所述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引导;上装饰线弯针,具有钩住位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与所述压脚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的钩线部,设成可在所述多根针的并排方向上自由进退驱动移动,可将钩在该钩线部中的上装饰线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拉出;以及上装饰线切断装置,当缝制结束时,在所述针到达上死点或其附近且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移动至前进端的状态下,该上装饰线切断装置钩住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将其斜向地朝着后上方拉拢而切断,并保持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的线端。
采用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部件的带上装饰线的缝纫机,在通常的缝制动作时,通过上装饰线引导件从压脚的线迹形成区域斜向地朝着右上方延伸的上装饰线随着上装饰线弯针的前进移动而钩在该弯针的钩线部中,被向左侧拉拢,在所述弯针到达前进端的阶段,多根针中的并排方向左侧的针在所述钩线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形成的上装饰线环内下降移动,同时并排方向右端的针在上装饰线环的跟前侧下降移动,此后,当所述弯针后退移动时,从所述钩线部解除了钩住动作的上装饰线被向所述右端针供给的右端的针线下压至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中,缝附在布的上面,从而形成规定的线迹。
但是,在上述各专利公报等中提出的以往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均以下面的内容为前提:上装饰线在上装饰线弯针的前进移动时钩在其钩线部中而被朝着左侧拉拢,在所述弯针到达前进端的阶段,在该钩线部与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可靠且稳定地形成上装饰线环,从而从所述弯针的钩线部解除了钩住动作的上装饰线被右端的针线下压至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中,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能连续可靠且顺利地形成规定的线迹;即,通常的缝制动作在从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起可正常进行。在上述各专利公报等中,则完全没有考虑到在上一次对布缝制结束后开始下一次对布进行缝制时的最初的线迹形成动作(下面称作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
即,没有考虑过在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上装饰线并未可靠地钩在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的情况。因此,在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当发生了上装饰线未钩在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的情况时,就无法形成上装饰线与针线交织的规定线迹,会产生所谓的跳线,不只是第一针脚,就是在第二针脚以后的缝制动作时也无法形成规定的线迹,结果可能会产生缝制疵品。
参照主要部分的图解来详细说明在以往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中、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中无法形成规定线迹而产生跳线的原因,具体如下。
即,在结束了上一次对布进行的缝制作业的缝制结束时,如图7(A)所示,张设在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与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未图示)上的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被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的可动切刀4a钩住后斜向地被朝着后上方拉拢而切断,且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3的线端被保持,朝着并排在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多根(表示的是三根)针5L、5M、5R供给的针线6L、6M、6R被未图示的公知的切线装置切断在压脚的下方,在有些场合,切断后的针线6L、6M、6R的端部61、6m、6r利用沿着压脚的上上大致水平移动的挑线钩(因众所周知而未记载)从压脚的眼孔中脱出,被挑线到针5L、5M、5R的侧上方,以不妨碍后面的布的插入。此时,在并排的针5L、5M、5R中,插通在右端的针5R的针眼中的针线6R与上装饰线3间的关系如图9(A)所示,右端的针线6R的端部6r以自由端的状态位于上装饰线3的后方、即布20的送料方向X的后方。
当缝纫机在此状态下动作而开始下一次对布20进行的缝制时,如图7(B)所示,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从其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且安装在针夹7上的上装饰线导向器8与针5L、5M、5R同步地下降移动,接着,如图7(C)所示,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在到达其后退端后沿着针5L、5M、5R的并排方向前进移动,且针5L、5M、5R及上装饰线导向器8在到达其下死点后上升移动。此时,由于在压脚的下方被切断的、或切断后被挑线到针5L、5M、5R侧上方的针线6L、6M、6R的端部6l、6m、6r位于压脚的上方,处于没有张力的自由状态,因此如图9(B)所示,随着针5L、5M、5R的下降移动,针线6L、6M、6R的自由端部6l、6m、6r被下拉至上装饰线3的张设位置下方。
接着,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前进移动时,若用其钩线部1a能钩住上装饰线3部分,则不存在问题,但在实际中,由于被设定成可形成良好线迹的针5L、5M、5R及上装饰线弯针1的动作时间的关系,上装饰线导向器8在钩线部1a钩住上装饰线3部分之前上升,随着该上装饰线导向器8的上升,如图7(C)所示,上装饰线3部分被上拉至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的移动路径的稍上方,因此上装饰线3部分不会被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钩住,或即使被钩住,其概略也极不稳定,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到达前进端时,如图7(D)所示,无法在钩线部1a与上装饰线引导件2之间形成上装饰线环,且伴随针5L、5M、5R的上升,如图9(C)所示,右端的针线6R的端部6r依然处于被下拉至上装饰线3的下方部的状态,被下弯针线用弯针19捕捉后的针线6R的端部6r位于上装饰线3的前方。为了更容易理解图7(D)的状态,图8表示的是放大了该图7(D)的状态。
若成为该图8所示的状态,则即使针5L、5M、5R一旦下降,针线6L、6M、6R的端部6l、6m、6r在压脚的下部与布20相连地被保持,上装饰线3仍继续处在位于左端及中间的针线6L、6M的端部6l、6m的跟前并位于右端的针线6R的端部6r后方的状态,在下一次的针5L、5M、5R下降移动时,无法利用右端的针线6R将上装饰线3部分下压至压脚的下方。因此,即使针线6L、6M、6R和下弯针线可形成线迹,也无法形成交织有上装饰线3的规定线迹,不只是在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就是在其以后的缝制动作时也无法形成规定的线迹,存在会产生缝制疵品的问题。
特别地,在针线的切断端部未被挑线到侧上方但使用了富有伸缩性的针线6L、6M、6R的场合,由于缝制结束时被切断的针线6L、6M、6R收缩而导致其端部6l、6m、6r变短,因此针线6L、6M、6R与上装饰线3部分间的位置关系成为图7(D)及图9(C)所示的状态,从而更难将上装饰线6下压至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内,存在着在第一针脚及其以后的缝制动作时完全无法形成规定线迹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该缝纫机能使上装饰线弯针在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对上装饰线的钩住保持变得可靠且稳定,且与缝制结束时针线的切断端部的状态以及所使用的针线的种类无关,能从第一针脚起可靠、顺利地形成规定线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第1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包括:多根针,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并排,设成可自由地上下往复移动;压脚;上装饰线引导件,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上,将上装饰线从上方朝着所述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引导;上装饰线弯针,具有钩住位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与所述压脚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的钩线部,设成可在所述多根针的并排方向上自由进退驱动移动,可将钩在该钩线部中的上装饰线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拉出;以及上装饰线切断装置,当缝制结束时,在所述针到达上死点或其附近且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移动至前进端的状态下,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钩住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将其斜向地朝着后上方拉拢而切断,并保持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的线端,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随着缝制的开始而从所述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后退端附近时,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使该上装饰线部分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
为了实现与上述相同的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第2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包括:多根针,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并排,设成可自由地上下往复移动;压脚;上装饰线引导件,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上,将上装饰线从上方朝着所述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引导;上装饰线弯针,具有钩住位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与所述压脚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的钩线部,设成可在所述多根针的并排方向上自由进退驱动移动,可将钩在该钩线部中的上装饰线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拉出;以及上装饰线切断装置,当缝制结束时,在所述针到达上死点或其附近且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移动至前进端的状态下,该上装饰线切断装置钩住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将其斜向地朝着后上方拉拢而切断,并保持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的线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前端部附近与所述钩线部相对地设有钩部,并设有上装饰线下压装置,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随着缝制的开始从所述前进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后退端附近时,所述钩部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钩住,在所述针向下移动时,所述上装饰线下压装置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从而辅助所述上装饰线部分钩在钩部中。
采用具有如上特征的第1及第2发明,在上装饰线部分张设于移动至前进端的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之间而得以保持的缝制结束的状态下开始下一次对布进行的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从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后退端附近时,可利用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或上装饰线下压装置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从而使其可靠且稳定地钩在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或钩部中。由此,在该上装饰线弯针再次到达前进端的状态下,可在位于其钩线部或钩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形成以右端的针为折弯中心的弯折部分,使该弯折部分位于针线的切断端部的前方。由此,即使缝制结束时在压脚的下方被切断的、或切断后被挑线到针的侧上方的针线的端部处于自由状态,或者即使因使用富有伸缩性的针线而导致切断后的针线端部极短,也可在针下降移动时利用右端的针及针线将上装饰线的弯折部分可靠地下压至压脚的下方,从而能从第一针脚的动作起可靠地形成针线和下弯针线相互交织的规定线迹。这样,由于可在第一针脚处将上装饰线下压至压脚的下方,因此在第二针脚以后当然能可靠地形成规定的线迹,因此,可起到消除缝制疵品产生的效果。
作为第1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中的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由线下压片构成(技术方案3)或由线下压部件构成(技术方案5),所述线下压片从安装在针夹上而上下往复移动的上装饰线导向器朝着下方一体延伸设置,当该上装饰线导向器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片在上装饰线引导件的线引导用长孔内从上向下插通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所述线下压部件朝着下方突出地附设在所述针夹的侧部,当针及针夹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部件与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抵接,将该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在像上述那样使用了与针朝着下方移动同步地将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的装置的场合,无需具有用于使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上下移动的特别的驱动机构,可构造简单且廉价地构成整体,还可对与针和上装饰线弯针等的动作时间进行适当设定并予以维持,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可靠地实现期望的目的。
作为在上装饰线弯针的前端部附近与钩线部相对地设有钩部的第2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中的所述上装饰线下压装置,由线下压片构成(技术方案4)或由线下压部件构成(技术方案6),所述线下压片从安装在针夹上而上下往复移动的上装饰线导向器朝着下方一体延伸设置,当该上装饰线导向器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片在上装饰线引导件的线引导用长孔内从上向下插通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辅助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所述线下压部件朝着下方突出地附设在所述针夹的侧部,当针及针夹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部件与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抵接,将该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辅助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在上述场合,也无需具有用于使上装饰线下压装置上下移动的特别的驱动机构,可构造简单且廉价地构成整体,还可对与针和上装饰线弯针等的动作时间进行适当设定并予以维持,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可靠地实现期望的目的。
作为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或上装饰线下压装置,也可以是如下的装置:通过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自身朝着下方的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或辅助其钩在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
其它的结构及效果将通过下面的实施例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缝纫机的一例的三针纵筒式绷缝缝纫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该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动作及配置关系的放大立体图。
图4(A)~图4(E)是第一针脚的上装饰缝动作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图4(D)状态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缝纫机的其它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7(A)~图7(D)是现有的带上装饰机构缝纫机的第一针脚的上装饰缝动作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8是图7(D)状态的放大图。
图9(A)~图9(C)是上装饰线与针线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带上装饰机构缝纫机的一例的三针纵筒式绷缝缝纫机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其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表示主要部分的结构、动作及配置关系的放大立体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与在图7(A)~图7(D)以及图9(A)~图9(C)中说明的构成部件相同的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在图1~图3中,5L、5M、5R为三根针,它们通过针夹7沿与送布方向X交叉的方向并排安装在与设于缝纫机机壳9内的缝纫机主轴(未图示)连动而上下往复移动的针杆10的下端部,对它们分别供给针线6L、6M、6R。符号11是筒型圆筒底板部,在其上面固定有针板12,并在内部设有下弯针线用弯针(参照图9)和送布牙等进行缝制的零件和机构(因众所周知而省略了它们的记载)。符号13是压脚,通过压杆14可在将缝制布从上方推压在针板12上的下降位置与解除布的推压的上升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切换,压脚13上形成有贯穿孔13a,该贯穿孔13a包括供所述三根针5L、5M、5R插通的落针部以及供针线6L、6M、6R和上装饰线3穿过的穿线部。
符号2是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9上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上装饰线引导件,如图3所示,在其下端部形成有线引导用长孔2a,该线引导用长孔2a可供上装饰线3沿大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通卡合,从而引导其拉出。符号8是上装饰线导向器,在其下端部附近具有供上装饰线3插通的线孔8a,所述上装饰线导向器8安装在所述针夹7上,与所述针5L、5M、5R同步地上下往复驱动移动。
在上装饰线导向器8的下端部一体地朝下方延伸设置有线下压片8b,该线下压片8b可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内从上向下地插通移动,当所述上装饰线导向器8与所述针5L、5M、5R的下降移动同步地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片8b在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内从上向下地插通移动,插通在所述线孔8a中,从而构成了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与后述的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朝着下方压下的上装饰线下压装置。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的尺寸被扩大到能使所述线下压片8b可上下插通移动。
符号1是上装饰线弯针,其基端部被固接的保持件16固定在纵轴15上,且下部部分沿着大致水平面弯折,使三根针5L、5M、5R的跟前处形成圆弧状弯曲的形状,上装饰线弯针1与所述针杆10的上下往复移动连动,可沿三根针5L、5M、5R的跟前位置的圆弧状路径自由地进退驱动移动。如图3所示,在该上装饰线弯针1的前端部附近的上表面侧形成有钩线部1a,在通常的缝制动作时,该钩线部将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与压脚13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之间倾斜的上装饰线3部分钩住,使其拉出移动至三根针5L、5M、5R中的左端针5L的左侧位置。
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上表面的比所述钩线部1a更靠前端部侧设有钩部18,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随着缝制动作开始从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该后退端附近时,所述钩部18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钩住。该钩部18由从上装饰线弯针1的上表面前端竖起的竖立部18a、平行于上装饰线弯针1的上表面而延伸的中间部18b、以及向下延伸的垂下部18c构成,在该垂下部18c的下端部与上装饰线弯针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线出入口部18d,该线出入口部18d与所述钩线部1a相对地开口。
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由可动切刀4a和固定切刀4b构成,该可动切刀4a突入移动到张设于缝制结束时移动至前进端的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钩住该上装饰线3部分而将其斜向地朝着后上方拉拢,利用两个切刀4a、4b将拉拢的上装饰线3部分切断,并用线端保持弹簧4c及线保持辅助弹簧4d将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3的线端夹压保持。
下面参照图4对如上构成的三针纵筒式绷缝缝纫机的上装饰线缝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4(A)是结束了上一次对布缝制作业的缝制结束时的状态,与图7(A)所示的状态完全一样,上装饰线3部分被张设在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与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之间,且被切断的、或切断后被挑线到侧方的针线6L、6M、6R的端部6l、6m、6r以自由的状态位于上装饰线3部分的后方。
当缝纫机在此状态下动作而开始下一次对布进行的缝制时,如图4(B)所示,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从其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且针5L、5M、5R及上装饰线导向器8同步地下降移动,当到达其移动端时,线下压片8b在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内从上向下插通移动,由此,插通在所述线孔8a中,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朝着下方压下。
接着,如图4(C)所示,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在到达其后退端后沿着针5L、5M、5R的并排方向开始前进移动,且针5L、5M、5R及上装饰线导向器8在到达下死点后开始上升移动,此时,即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到达后退端时,处于被朝着下方压下状态的上装饰线3部分进入上装饰线弯针1前端的钩部18内而钩在该钩部18中,伴随上装饰线弯针1的前进移动而被依次引出。
接着,在上装饰线弯针1再次到达前进端的状态下,如图4(D)所示,钩在所述钩部18中而被引出的上装饰线3、即位于所述钩部18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从右端的针5R的前方起折弯至后方,从而形成以右端的针5R为中心的弯折部分3a,在该弯折部分3a与所述钩部18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3b位于右端的针线6R的前方。为了更容易理解图4(D)的状态,图5表示的是放大了该图4(D)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使针5L、5M、5R下降移动一次,在压脚13的下部将各针线6L、6M、6R的端部6l、6m、6r与布20(参照图9)相连地保持,在此基础上,若再使针5L、5M、5R下降移动,则随着针5L、5M、5R的下降移动,上装饰线3的弯折部分3a会因右端的针5R及针线6R而像图4(E)那样被可靠地下压至压脚13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内,能从第一针脚的动作起可靠地形成上装饰线3、各针线6L、6M、6R以及下弯针线相互交织的规定线迹。
如上所述,一旦通过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形成规定的线迹,上装饰线3其后便会成为以斜向右上方的姿势张设在压脚13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与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之间的状态,因此在第二针脚以后的缝制动作中,伴随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的前进移动,该弯针1的钩线部1a钩住上装饰线3而将其向左侧拉拢,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能可靠、顺利地形成规定的线迹。
虽未图示,但在上装饰线弯针1从图4(D)到图4(E)的移动中,钩在所述钩部18中的上装饰线3部分可自然地从该钩部18的线出入口部18d脱出而释放。
因此,即使缝制结束时在压脚13的下部被切断的、或切断后被挑线到针5L、5M、5R的侧上方的针线6L、6M、6R的端部处于自由状态,或者,即使因使用富有伸缩性的针线6L、6M、6R而导致切断后的针线端部6l、6m、6r极短,在下一次对布进行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由于附设在上装饰线弯针1前端部的钩部18的作用,也能可靠地钩住上装饰线3部分而形成如上所述的弯折部分3a,并使该弯折部分3a与钩部18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3b位于右端的针线6R的前方,将上装饰线3可靠地下压至压脚13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内,因此能从第一针脚的动作起可靠地形成装饰线3、针线6L、6M、6R以及下弯针线相互交织的规定线迹,当然,在第二针脚以后也能可靠地形成规定的线迹,由此,可消除缝制疵品的产生。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一种将插通在所述上装饰线导向器8的线孔8a中而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从而辅助上装饰线3钩在钩部18中的上装饰线下压装置,它采用的是在所述上装饰线导向器8的下端部一体地延伸设置有可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2的线引导用长孔2a内从上向下插通移动的线下压片8b的结构,但也可不是这样,而如图6所述,在针夹7的左侧面部附设向下方突出的大致L形的线下压部件21。
在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线下压部件21的场合,当针5L、5M、5R以及针夹7到达下方的移动端附近时,线下压部件21与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2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的、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附近的线部分抵接,辅助上装饰线3钩在所述钩部18中,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场合一样,能从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起可靠地形成规定线迹。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在上装饰线弯针1的前端部与原本的钩线部1a相对地设置钩部18、且为了在第一针脚的缝制动作时辅助上装饰线3钩在钩部18中而设置了线下压片8b和线下压部件21的情况,但也可不用这种结构,在上装饰线弯针1的前端部不设置钩部,而仅设置原来的钩线部1a,再另外设置分体的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通过与所述针5L、5M、5R以及针杆10分开地上下驱动移动,可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2与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之间的上装饰线3朝着下方压下而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中。
作为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也可通过使上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自身朝下移动而将上装饰线3朝着下方压下,从而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1的钩线部1a中。即,也可使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上下自由地驱动移动,以将其兼用作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
但是,在另外设置这种分体的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或是将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兼用作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的场合,需要有例如气缸等用于使该上装饰线下压装置和上装饰线切断装置4上下移动的特别的驱动机构,且需要对其与针5L、5M、5R、上装饰线弯针1等的动作配合时间进行适当的设定,并定期地调整维持该设定时间以使其始终不出错。从该意义上出发,采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所示的结构无论在构造方面、成本方面还是维护方面都是最好的。
上述实施形态适用于三针纵筒式绷缝缝纫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应用于平底板型绷缝缝纫机和圆筒底板型绷缝缝纫机等中。

Claims (8)

1.一种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包括:
多根针,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并排,设成可自由地上下往复移动;
压脚;
上装饰线引导件,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上,将上装饰线从上方朝着所述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引导;
上装饰线弯针,具有钩住位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与所述压脚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的钩线部,设成可在所述多根针的并排方向上自由进退驱动移动,可将钩在该钩线部中的上装饰线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拉出;以及
上装饰线切断装置,当缝制结束时,在所述针到达上死点或其附近且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移动至前进端的状态下,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钩住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将其斜向地朝着后上方拉拢而切断,并保持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的线端,
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随着缝制的开始从所述前进端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后退端附近时,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使该上装饰线部分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
2.一种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包括:
多根针,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并排,设成可自由地上下往复移动;
压脚;
上装饰线引导件,被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机壳上,将上装饰线从上方朝着所述压脚下部的线迹形成区域引导;
上装饰线弯针,具有钩住位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与所述压脚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的钩线部,设成可在所述多根针的并排方向上自由进退驱动移动,可将钩在该钩线部中的上装饰线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拉出;以及
上装饰线切断装置,当缝制结束时,在所述针到达上死点或其附近且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移动至前进端的状态下,该上装饰线切断装置钩住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将其斜向地朝着后上方拉拢而切断,并保持该被切断的上装饰线的线端,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前端部附近以与所述钩线部相对而形成线出入口的形态设有钩部,并设有上装饰线下压装置,当所述上装饰线弯针随着缝制的开始从所述前进位置后退移动而到达后退端附近时,所述钩部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钩住,所述上装饰线下压装置与所述针的向下移动同步地将张设在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与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之间的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从而辅助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由线下压片构成,所述线下压片从安装在针夹上而上下往复移动的上装饰线导向器朝着下方一体延伸设置,当该上装饰线导向器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片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的线引导用长孔内从上向下插通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线下压装置由线下压片构成,所述线下压片从安装在针夹上而上下往复移动的上装饰线导向器朝着下方一体延伸设置,当该上装饰线导向器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片在所述上装饰线引导件的线引导用长孔内从上向下插通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辅助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由线下压部件构成,所述线下压部件朝着下方突出地附设在针夹的侧部,当针及针夹到达下方的移动端时,所述线下压部件与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抵接,将该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线下压装置由线下压部件构成,所述线下压部件朝着下方突出地附设在针夹的侧部,当针及针夹到达下方的移动端附近时,所述线下压部件与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抵接,将该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辅助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线钩住辅助装置通过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自身朝着下方的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使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的钩线部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线下压装置通过所述上装饰线切断装置自身朝着下方的移动,可将所述上装饰线部分朝着下方压下,以辅助其钩在所述上装饰线弯针前端部附近的钩部中。
CN2007101998068A 2006-12-07 2007-12-05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59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7152 2006-12-07
JP2006357152A JP5057303B2 (ja) 2006-12-07 2006-12-07 上飾り機構付きミシン
JP2006357152 2006-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5948A true CN101195948A (zh) 2008-06-11
CN101195948B CN101195948B (zh) 2012-12-05

Family

ID=3954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980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5948B (zh) 2006-12-07 2007-12-05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057303B2 (zh)
KR (1) KR20080052390A (zh)
CN (1) CN101195948B (zh)
TW (1) TWI4146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2821A (zh) * 2009-08-31 2011-04-06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及装饰线缝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5864B2 (ja) 2008-09-26 2011-07-13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偏平縫いミシン
CN102953237A (zh) * 2012-08-15 2013-03-06 宁波宇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工缝绕线器梭芯柱
CN108103678B (zh) * 2018-01-16 2020-06-0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JP7371915B2 (ja) * 2020-03-26 2023-10-31 オルガン針株式会社 偏平縫いミシン用針および偏平縫いミシンを使用した縫製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9282U (ja) * 1984-05-10 1985-11-28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多本針ミシンの上飾り糸切断装置
JPS6145796A (ja) * 1984-08-09 1986-03-05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多本針ミシンの糸切断方法及び装置
JPS62114591A (ja) * 1985-11-14 1987-05-26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飾り縫いミシンの上飾り糸用ル−パ
JPH0738914B2 (ja) * 1989-06-27 1995-05-01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多本針ミシンの上飾り糸切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4354979A (ja) * 1991-06-03 1992-12-09 Morimoto Mfg Co Ltd 複数針ミシンの飾り糸切断装置
CN2118744U (zh) * 1991-08-20 1992-10-14 白连生 将一带缝在一基质上而制成织物的装置
JP2000192363A (ja) * 1998-12-25 2000-07-11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上飾り糸制御機構
US6205941B1 (en) * 1999-10-18 2001-03-27 Ming-Tung Yu Chain stitch sewing machine including a needle-thread pushing member
JP4378486B2 (ja) * 2004-11-16 2009-12-09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上飾り縫い装置
JP5142454B2 (ja) * 2004-12-07 2013-02-1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354979B2 (ja) * 2006-08-31 2009-10-28 春日電機株式会社 除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2821A (zh) * 2009-08-31 2011-04-06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及装饰线缝
CN102002821B (zh) * 2009-08-31 2014-05-07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57303B2 (ja) 2012-10-24
TWI414659B (zh) 2013-11-11
KR20080052390A (ko) 2008-06-11
CN101195948B (zh) 2012-12-05
JP2008142498A (ja) 2008-06-26
TW200840900A (en) 200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5948B (zh)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JP6530197B2 (ja) ミシン
JPH07108353B2 (ja) 種々の製品,特に皮革製品を縫製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自動機械
US6325006B1 (en) Thread feeding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ic embroidering machine
CN10142401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2011245065A (ja) シークイン送り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CN101413190B (zh) 缝纫机的剪线装置
US3215106A (en) Device for cutting and holding the threads of a sewing machine
JP4441034B2 (ja) 玉縁縫い装置の上糸切断装置。
JP4094867B2 (ja) ミシン
CN100564645C (zh) 针板
JP2005288169A (ja) 目穴型ボタン穴ミシン
JPH02239887A (ja) 模様縫い可能な多本針ミシン
JP4374313B2 (ja) 横編機
JP4055174B2 (ja) フック金具縫い付けミシンのフック金具供給機構
JP2009213529A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機構
US2159416A (en) Folding and pressing attachment for sewing machines
CN112226928B (zh) 绗缝线切断装置
JP2022020877A (ja) ミシンのガイド機構
JPH0838766A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飾付案内装置
JP4451542B2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送り制限装置
JPH0214782Y2 (zh)
USRE4786E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JPH0646678U (ja) 複数針偏平縫いミシン
US494480A (en) Sewing-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