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4464A - 衣物 - Google Patents

衣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4464A
CN101184464A CNA2006800186911A CN200680018691A CN101184464A CN 101184464 A CN101184464 A CN 101184464A CN A2006800186911 A CNA2006800186911 A CN A2006800186911A CN 200680018691 A CN200680018691 A CN 200680018691A CN 101184464 A CN101184464 A CN 101184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ck
elasticity
elasticity kick
medicated clothing
acupunctur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86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崎敦子
中村辰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co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al Corp filed Critical Waco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84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4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1/00Corsets or girdles
    • A41C1/003Panty-gir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12Component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400/32Therapeutic use
    • A41B2400/322M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5Wearable interfa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衣物,在其内表面上设置有覆盖穿着衣物的人体的穴位的位置的多个弹性小突起,多个弹性小突起在其底面处具有2至4mm的直径且位于针对每个穴位的面积为50至120mm2的区域内。即使衣物发生移位,并且不考虑所述穿着衣物的身体结构,任何一个弹性小突起都被定位于面对穴位之一的位置处并向穴位P1至P3施加触觉刺激。

Description

衣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人体的穴位(meridian points)(被称为治疗神经压觉点(therapeutic vitalpressurepoints))施加轻微的触觉刺激以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肩部僵硬,寒冷,痛经,及腰痛的衣物。
背景技术
很多人都会遭受肩部僵硬的痛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0%的从事文案工作的妇女长期地感到肩部僵硬,30%的从事文案工作的妇女时常会感到肩部僵硬(城市生活报告n=868)。
作为缓解肩部僵硬的方法,通过刺激人体压觉点,按摩,艾灼(moxa cautery),针灸(acupuncture),磁疗(magnetic treatment)等疗法都是已知的。但在很多情形下,为了使用这些治疗方法缓解肩部僵硬,人们必须忍着肩部僵硬到医务室。即使当缓解肩部僵硬的治疗是在家里进行,也必须在家中准备治疗器具,且治疗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当人们过着忙碌的生活时,就很难在家中实施上述的治疗方法。当肩部僵硬的程度较低时,不需要进行治疗。但是如果肩部僵硬是慢性的,肩部僵硬很可能会变得严重。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可以缓解肩部僵硬并免除缓解肩部僵硬所需的治疗的肩带或衣物的其它部分的设计是非常有用的。
最近,由于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s)功能的下降,贫血或低血压,妇女的血液循环会下降或停滞。进而不但会感到寒冷,而且很可能会发生痛经及在骨盆周围产生腰痛。
因此,通过加速骨盆周围血液的循环,可以有效地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为了加速血液的循环,据说刺激穴位是有效的。这样,通过刺激穴位,可能加速血液流动并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
从上述的观点出发,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11-61509号(专利文件1)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安装在肩带上的磁体(magnet)的胸罩。在说明书中描述戴胸罩的人的肩部僵硬可通过安放在肩带上的磁体的磁力而得到改善。
但是因为磁体嵌入在肩带里面,很多人都不会感到磁力的效果。
肩部僵硬所产生的区域内的穴位肩井(kensei),天宗(tenryou),及肩外俞(kengaiyu)是已知的。但是常规衣物如胸罩的肩带设在穴位的外侧,当衣物穿好后并不覆盖穴位。这样就不可能通过将安装在肩带上的磁体按压到穴位上而向穴位施加磁力。这是不同于磁体安装在肩带上的降低肩部僵硬程度的方式。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10-24085号(专利文件2)中提出了一种可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具有突起。当被施加至期望的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突起被按压时,“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通过粘附安装至人体或利用位于衣物内表面上与缓解僵硬的期望的压觉点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突起,“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被安装在衣物上。
在将“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安装至人体时,每天都必须将它重新安装在人体上。这样每次缓解僵硬的肩部,就必须寻找使僵硬得到缓解的压觉点并将“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粘至此处,这会占用时间且很麻烦。在将“被按压至压觉点以缓解僵硬的垫”安装至衣物内表面时,无法保证当衣物从人体上移位时,突起被施加于用于缓解僵硬的压觉点上。
在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第54-149407号(专利文件3)中提出了一种其中具有覆盖人体背侧的穴位的宽大区域的一部分背板的衣物,该衣物具有较大厚度。
因为专利文件3中提议的衣物的较厚部分是宽大的,较厚部分无法以精确的准确度按压期望的穴位,而是按压人体背上的宽大区域。由此衣物具有使人穿着不舒服且具有较厚衬里的问题。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11-61509号;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10-24085号;
专利文件3: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第54-14940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免除去医务室或按摩师处并且使用按摩工具等需要的衣物,且该衣物可以以一定的程度持续地向穴位上施加轻的触觉刺激以使衣物可以触及穴位并通过人移动身体的常规活动向穴位施加一个小的较强按压力,由此仅通过穿着衣物,加速血液循环并可缓解肩部僵硬,及产生在腰部及腹部的寒冷和痛经,及腰痛。
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衣物包括多个弹性小突起,每个突起在底部表面的直径为2至4mm,突起设在衣物内表面上当人穿着衣物时覆盖穴位的位置上,由于弹性小突起设在针对每个穴位的50至120mm2的区域内,故即使衣物发生位置偏移且不考虑穿着衣物的人的身体结构,每个弹性小突起都设置在与某个穴位相对并向穴位施加触觉刺激的位置上。
穴位是一个点,对触觉最敏感,存在于动脉血(vigor-blood)的传输通道上且通过其可使有机反应非常明显地表现在皮肤上。穴位与各种敏感点,触痛点,及联接点相一致。在针灸和艾灼临床药物中,穴位被刺激以加速血液循环以使肩部僵硬,寒冷,痛经,及腰痛被缓解。
更具体地,作为可以缓解肩部的上部区域周围的僵硬的穴位(缓解僵硬的按压点),如图9(A),9(B),肩井(kensei)P1,天宗(tenryou)P2,及肩外俞(kengaiyu)(P3)是已知的。肩井P1大约位于连接肩穴(kenketsu)和大椎穴(daitsuiketsu)的直线中间位置。天宗P2位于从上肩胛骨向外及向上的肩井穴(kenseiketsu)和曲垣穴(kyokugakiketsu)之间的中间位置。肩外俞P3位于处于上肩胛骨周围的第一胸脊椎和第二胸脊椎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外(两侧)间隔3sun(1sun=30.3cm)的位置处。
作为穴位,位于肩部后侧部分周边的可以缓解肩部僵硬的膏盲(koukou)P4和肝俞(kanyu)P5是已知的。膏盲P4位于第四胸脊椎和第五胸脊椎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外(两侧)间隔3sun(1sun=30.3cm)的位置处。肝俞P5位于第九胸脊椎和第十胸脊椎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外(两侧)间隔1sun 5bu(1bu=0.119英寸)的位置处。
作为穴位,位于腹部侧,可以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如图10(A)和10(B)所示的大巨(daikyo)P6,气海(kikai)P7,关元(kaigen)P8,及中极(chuyoku)P9是已知的。
作为位于腰部的穴位,大肠俞(daichoyu)P10,次领(jiryou)P11,中领(churyou)P12,胞盲(houkou)P13,肾俞(jinyu)P14,及上仙(jousen)P15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衣物向穴位施加的刺激与针灸和艾灼治疗中向穴位施加的用以缓解肩部僵硬,寒冷,痛经,及腰痛的刺激不同。在本发明的衣物中,弹性小突起分别轻轻地接触穴位,从而持续地给予穴位触觉刺激。而且,通过人的活动或人的用手指按压弹性小突起的简单活动而短暂按压弹性小突起,并且弹性小突起分别稍有力的按压穴位以给予一个短暂且轻微的刺激。由此穴位被刺激以加速血液循环以缓解僵硬,寒冷,痛经,及腰痛。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最好在衣物内设置多个弹性小突起或在覆盖一个穴位的位置处具有50至120mm2的区域内设有四个弹性小突起,且此四个弹性小突起以90°的间隔布置。当四个弹性小突起如上所述以90°间隔的较高密度布置时,可以确保当人穿衣或移动身体时,四个弹性小突起中的任何一个被置于与穴位中的一个面对的位置,即使弹性小突起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预定位置错位。如果衣物上设置的是具有较大面积的突起来代替上述弹性小突起,则大突起不但广泛地接触穴位,而且接触周边区域,这样,以精确的准确度向穴位施加刺激的功能会下降。
在50至120mm2的区域内可设置3至5个弹性小突起。但根据本发明者的实验,发现50至120mm2的区域内设置的弹性小突起的最佳数目是四个,因为即使弹性小突起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预定位置错位,四个弹性小突起中的任何一个被置于穴位中一个的位置。
弹性小突起可通过形成四个弹性小突起为一组而有规律地设置。例如,弹性小突起可设在衣物的肩带的纵向上或/和多组弹性小突起可沿直线连续设置。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使位于多个互相靠近的穴位处的弹性小突起刺激多个穴位,可以缓解僵硬,寒冷,痛经,及腰痛。
作为多个互相靠近的穴位,上述可缓解肩部僵硬的肩井P1,天柱P2,及肩外俞P3是已知的。
这样,为覆盖三个穴位,即肩井P1,天柱P2,及肩外俞P3,弹性小突起被设置在其中的区域的宽度被设置为宽度10-20mm,长度为50-120mm,70-100mm较为适宜,90mm则更适宜。
最好将弹性小突起的高度设为2-4mm。
将弹性小突起的高度设为2-4mm的原因是因为当弹性小突起在与人的接触向人施加刺激时,具有上述高度范围的不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并且因为即使当人移动他/她的身体时弹性小突起以较强的力短暂按压人体时,人也不会感到疼痛。
当弹性小突起设于其上的基底材料是由具有较高张力的材料制成时,弹性小突起的高度可在此范围内设置地较小,反之,当弹性小突起设于其上的基底材料是由具有较低张力的材料制成时,弹性小突起的高度可在此范围内设置地较大。
弹性小突起的高度根据弹性小突起安装于其上的基底材料的种类而调整的原因如下:当基底材料由张力较低的材料制成时,基底材料上弹性小突起所安装的部分向外膨胀并以较小的高度按压皮肤。反之,当基底材料由张力较大的材料制成时,基底材料上弹性小突起所安装的部分不向外膨胀并以较大的高度按压皮肤。因此,最好根据弹性小突起安装于其上的基底材料的种类调整弹性小突起的高度,以使弹性小突起以几乎恒定的力刺激人体。最好将安装在张力较高的材料上的弹性小突起与安装在张力较低的材料上的弹性小突起的高度差设为约1mm。
弹性小突起最好由树脂或纤维制成,且弹性小突起在无载荷及承受50g的载荷时的高度差小于1mm。
上述的根据施加在弹性小突起上的载荷的弹性小突起的高度差设为1mm的原因是,如果高度差大于1mm,则当小载荷施加在其上时,弹性小突起会变形,且弹性小突起比人的皮肤更受影响。继而,当弹性小突起被按压至穴位时,弹性小突起无法充分地刺激穴位,从而对加速血液循环只有很小的作用。
弹性小突起在无载荷作用及承受50g的载荷作用时的高度差设为小于1mm较适宜,小于0.7mm更适宜。
在制作由树脂制成的弹性小突起时,弹性小突起由例如硅树脂制成,且被固定至必需位置。在制作由纤维制成的弹性小突起时,弹性小突起通过将线互相缠绕或使用针织结构或机织结构而形成。
每个弹性小突起最好是半球形,球形或圆锥形结构,其前部形成为圆弧形表面。
当弹性小突起具有上述任意一种结构时,弹性小突起几乎不会变形且可保持一定程度的硬度。
弹性小突起设在其上的基底材料由不可拉伸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基底材料固定地安装在衣物主体上的必需位置处或可拆除地安装在设在衣物主体上的保持部上的必需位置处,弹性小突起向人体的皮肤突出。
可以通过将其上安装有弹性小突起的基底材料缝至衣物主体将由不可拉伸或难于拉伸的基底材料制成的基底材料固定至衣物主体或可将其上具有弹性小突起的基底材料可拆卸地安装至衣物主体。当其上具有弹性小突起的基底材料可拆卸地安装至衣物主体时,可避免由于洗衣时由于基底材料被从衣物主体上拆下使得弹性小突起被压碎或从基底材料上脱落。作为将基底材料可拆卸地安装至衣物主体上的方法,可在衣物主体上设置具有可将基底材料的两端塞入的开口的袋部,或在衣物主体上设置可锁定至基底材料后表面和衣物主体的端面扣件。
最好使弹性小突起所设置的区域被由薄布组成的盖布所覆盖,以使弹性小突起通过盖布与人体的皮肤所接触。
在此结构中,因为弹性小突起不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即使人长时间地穿着本发明的衣物,可降低使弹性小突起在人的皮肤上产生痕迹且避免皮肤变粗糙的程度。
在将其上安装有弹性小突起的基底材料拆卸地安装至衣物上时,最好将盖布安装在衣物上,由衣物主体和盖布形成一个袋状部,将其上安装有弹性小突起的基底材料从形成在袋状部一端的开口塞入袋状部。
作为缓解肩部僵硬的方法,具体地,由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的宽的基底材料被连接到左右肩带体上,左右肩带体安装在从前布块至后布块的衣物上,在基本上覆盖分布在肩的上部区域的周边的穴位的位置,宽的基底材料向人体的颈部突出;宽的基底材料设置有位于内表面上覆盖穴位的位置处的弹性小突起。
如上所述,当具有肩带的衣物是胸罩时,肩带不经过穴位,而是从穴位向外(与颈部相反的一侧)的区域。因此,即使肩带上设有弹性小突起,也无法将弹性小突起置于面对穴位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肩带体如上所述设有向颈部突出的宽带部且宽带部覆盖穴位。这样通过在宽带部上设置弹性小突起,弹性小突起可以刺激穴位。
或者,安装在衣物上的从前布块至后布块的左右肩带体互相连接且左右肩带在前布块侧和后布块侧互相接近布置;左右肩带体在肩的上部区域靠近颈部以使左右肩带体可以覆盖穴位;且左右肩带体的每一个在肩的上部区域被加宽且由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通过使弹性小突起位于左右肩带体的内表面上的穴位覆盖位置处,可使在肩的上部区域被加宽的左右肩带体的每一个上设有弹性小突起。
如上所述,左右肩带体互相连接且左右肩带在前布块侧和后布块侧互相接近布置。而且左右肩带体在肩的上部区域靠近颈部以使左右肩带体可以覆盖穴位。而且左右肩带体在肩的上部区域被加宽。因此,通过在肩带体上安装弹性小突起,可使弹性小突起位于它们可以接触穴位的位置处。
在上述的两种结构中,安装有弹性小突起的肩带的宽带部或肩带体由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以使宽带部或肩带体在纵向上不延伸或只有很小的延伸。因此可以避免弹性小突起在宽带部或肩带体的纵向上错位或从穴位上脱离,无需考虑人的身体结构。
弹性小突起安装在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上以使弹性小突起几乎不会错位。而且弹性小突起较密集地设置于其上。由此不管弹性小突起以何种程度错位或不管人的身体结构,弹性小突起可确保位于面对穴位的位置处。
作为不可拉伸的材料及难于拉伸的材料,棉花,尼龙,及聚酯在列。
作为缓解“肩部僵硬”的方法,弹性小突起安装在衣物的内表面上覆盖位于背部的穴位的位置处,如,膏盲P4和肝俞P5。
即,最好在与肩带连接的后布块上的弹性小突起覆盖穴位的位置处设置多个或最好是四个弹性小突起,弹性小突起设在每个穴位周围的50至120mm2的区域内。由此即使后布块从人体上错位,弹性小突起之一可位于弹性小突起以精确的准确度与穴位面对的位置处。
为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弹性小突起安装在衣物如短裤,束腹等的内表面上覆盖腰部穴位,即大巨P6,气海P7,关元P8中极P9或腹部穴位,即大肠俞P10次领P11中领P12及胞盲P13的位置处。
通过在短裤及束腹上设置如上所述的弹性小突起,弹性小突起一直以一定的程度施加触觉刺激以仅通过穿着短裤或/及束腹就可使弹性小突起分别轻轻地接触穴位。这样人不会有身体紊乱的感觉。而且弹性小突起的高度设为2至4mm。这样弹性小突起的痕迹很少会留在腹部和腰部。而且弹性小突起不会对外衣的外形造成负面影响。设有弹性小突起的短裤及束腹在外观上与没有设置弹性小突起的短裤及束腹没什么差别。
本发明适用于女性及男性所穿的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及女性和男性穿在薄的内衣裤外且覆盖穴位的衣物。更具体地,可列出如下内衣:胸罩,胸贴,女式贴身内衣,汗衫,束腹,短裤,内裤;及运动服装如泳衣,紧身连衣裤等。
本发明的效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因为弹性小突起密集地布置在覆盖穴位的位置处,即使衣物从人身体上发生错位且不考虑个人身体结构,弹性小突起中任意一个都被置于面对一个穴位的位置处。与穴位相面对的弹性小突起可向穴位施加一个弱的触觉刺激且弹性小突起以一个较弱的力与穴位接触以使弹性小突起持续地接触穴位。
通过人用手指轻压弹性小突起或抬肩的简单动作,由于弹性小突起,随时都可短暂地向穴位施加一个稍强的刺激且使人感到短暂的舒适。
而且通过设置在可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的穴位处的弹性小突起不断地向穴位施加触觉刺激及通过用弹性小突起短暂地按压穴位以刺激他们,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并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
弹性小突起安装在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上以避免弹性小突起从预定位置上错位。而且弹性小突起密集地布置。由此即使弹性小突起从预定位置上错位且不考虑个人的身体结构,都可确保将弹性小突起分别置于穴位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胸罩的透视图。
图2(A)显示为肩带的加宽部分;
图2(B)是显示弹性小突起的分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及
图2(C)是沿图2(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A),图3(B)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
图4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胸罩的透视图。
图5(A),图5(B)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型例。
图6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胸罩的透视图。
图7(A)及图7(B)显示第四实施例的束腹。
图8是沿图7(A)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9(A)及图9(B)显示可缓解肩部周围僵硬的穴位(缓解僵硬的压觉点)。
图10(A)显示可缓解腹部寒冷的穴位(缓解僵硬的压觉点);及
图10(B)显示可缓解腰部寒冷的穴位(缓解僵硬的压觉点)。
参考号及符号解释
10:胸罩
11:罩杯布
14:肩带
14a:肩带体
15:宽带部
16:盖布
20:弹性小突起
P1至P13:穴位(缓解僵硬的压觉点)
40:束腹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
图1及图2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有肩带的第一实施例的衣物由胸罩10组成。胸罩10包括形成前布块的左右罩杯布11;缝至左右罩杯布11内侧下边缘的支撑带布12;分别缝至左右罩杯布11外侧下边缘形成背部布块的左右背部13;及分别安装在左右罩杯布11上端及背部13上端的左右肩带14。背部13的每一个都设有设置在其后表面顶端的扣件(未示出)。扣件互相锁定。
肩带14和左右罩杯布11缝在一起的位置及肩带14和背部13缝在一起的位置分别比常规胸罩的缝制位置向内1cm。通过将宽带部15在覆盖位于肩的上部区域周围的穴位的位置处缝至肩带体14a并使宽带部15向颈部突出,可将由棉花,尼龙或聚酯等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的宽带部15附接至肩带14的肩带体14a上。
如图2(B)所示,四个弹性小突起20被焊接至宽带部15的皮肤侧,即安装在肩带14的肩带体14a上的宽带部15的内侧的边长为10mm的方形区域内,即具有100mm2面积的区域S1内,并使弹性小突起20以相等的水平及垂直间距分布。四个弹性小突起20形成一组突起21。在第一实施例中,九组突起21在宽带部15的纵向上在区域S1中沿直线连续地布置。这样,36个弹性小突起20在宽度为10mm,长度为90mm的区域S2内密集地沿直线布置,因此当胸罩10被穿着时,某些弹性小突起20被置于分别面对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的位置处。
每个弹性小突起20由硅树脂组成,且具有高度为3mm,固定至宽带部15的底表面20a的直径为3mm的近似圆锥结构。每个弹性小突起20的前端为圆弧形。弹性小突起20在无载荷作用及承受50g的载荷时的高度差小于1mm且在第一实施例中为0.67mm。
将弹性小突起20焊接至宽带部15的方法通过将可凝固硅树脂浇铸到可将硅树脂定形为小突起的模子中,将宽带部15的内表面粘到模子上,并在此状态下使硅树脂硬化而实现。在此方式下,弹性小突起20被安装至宽带部15。
尽管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小突起由硅树脂制成,弹性小突起也可由硅树脂以外的树脂制成。也可通过使线互相缠绕或使用针织结构或机织结构而形成其它突起。
弹性小突起20被安装在其上的宽带部15的区域S2被由弹性网眼薄布组成的盖布16所覆盖。盖布16被安装在肩带14的肩带体14a或宽带部15上,通过将盖布16的全部外边缘缝至其上。
在上述结构中,宽带部15附接至肩带体14a,并且宽带部15从肩带体14a向颈部突出,且多个弹性小突起20密集地安装在宽带部15上。因此,当胸罩10被穿着时,可确保将四个弹性小突起20中的一个置于可覆盖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中的一个的位置处。由此,当胸罩10被穿着时,可以向穴位施加一个微弱的触觉刺激以使弹性小突起20持续地接触穴位。当穿着胸罩10的人做出用手按压宽带部15或抬肩的常规动作时,弹性小突起20以稍强的力短暂地按压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以此刺激穴位。
因为弹性小突起20安装于其上的宽带部15是由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弹性小突起20几乎不会从各自的预定位置上错位并可确保定位在穴位上。
因为弹性小突起20密集地布置在宽度为10mm,长度为90mm的区域S2内,弹性小突起20可被置于各自的穴位上,而无需考虑个人的身体结构。
而且因为弹性小突起20由硅树脂制成,且由薄布组成的盖布16被塞入到弹性小突起20和人的皮肤之间以防止弹性小突起20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当人穿着胸罩10时,弹性小突起20分别持续地向穴位施加触觉刺激。因此弹性小突起20不会给人身体紊乱或痛的感觉,即使人长时间穿着胸罩10。弹性小突起20不是强烈地按压穴位,而是与之轻轻地接触。但是当人轻轻地按压或移动他/她的肩部时,弹性小突起20短暂地按压穴位,从而稍强烈地刺激穴位并使人感到短暂的舒适。
上述结构不仅适用于胸罩,而且适用于胸贴,女式贴身内衣,汗衫,运动服装如泳衣,紧身连衣裤等;及具有肩带的男式衣物。
图3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
在变型例的胸罩中,弹性小突起20安装在由合成皮革制成的片状基底材料18上。基底材料18不是固定在衣物主体上而是可拆除地安装于其上。
具体地,如图3(A)所示,弹性的矩形盖布16附接至安装在胸罩的肩带14上的宽带部15的内表面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盖布16的周围并未完全附接到宽带部15上,而是除图3(A)中盖布16的上端较短侧16a,其余三侧16b,16c,16d的边缘通过缝制或粘结而附接到宽带部15上。由此,宽带部15和盖布16形成在较短侧16a一侧形成有开口17的袋状容纳部。开口17并非必需形成在盖布16的较短侧,而是可形成在较长侧。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弹性小突起20不是直接安装在宽带部15上,而是如上所述安装在与衣物主体分离设置的基底材料18上。基底材料18的尺寸设置地比盖布16略小。弹性小突起20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布置方式安装在基底材料18上。
如图3(B)所示,当其上安装有弹性小突起20的基底材料18的表面被安装与盖布16面对时,基底材料18通过开口17塞入到宽带部15和盖布16围成的容纳空间中。当弹性小突起20不需要时,可通过开口17将基底材料18从容纳空间中拉出。
在上述结构中,弹性小突起20可只在必需时安装至胸罩上的必需位置。此外,可任意地选择弹性小突起20的高度,硬度及结构。从而可在适合人的需求的模式下使用胸罩。
通过将其上已附接有弹性小突起20的基底材料18安装至胸罩以外的衣物上,基底材料也可用于其它的衣物。
通过在洗涤胸罩时将基底材料从衣物主体上拆下,可防止弹性小突起被破坏及从基底材料上脱落。
变型例的结构适用于后文介绍的其它实施例。变型例的其它结构,操作及效用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变型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其描述被省略。
图4所示为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胸罩10’的背部13’与肩带14’的结构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背部13与肩带14的结构不同。即,背部13’沿脊椎向上延伸,在背部13’的上侧分支为左手肩带体14a’和右手肩带体14a’,且肩带体14a’的前端安装至罩杯部11’的上端。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肩带14a’,使左右手肩带体14a’在罩杯部11’和背部13’处互相靠近,肩带体14a’比常规胸罩中的肩带更靠近颈部以使肩带体14a’覆盖分布在肩的上部区域的穴位。
肩带体14a’广泛地形成在肩的上部区域,且肩带体14a’的加宽部分由不可拉伸材料或难于拉伸材料制成。或者不可拉伸材料或难于拉伸材料安装在肩带体14a’的加宽部上。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四个弹性小突起20设在具有100mm2面积的区域内以形成突起组21。九组突起21沿直线连续地布置在肩带体14a’的纵向上。
在上述结构中,胸罩10’的肩带体14a’设置地比常规胸罩的肩带体在肩的上部区域更靠近颈部。这样就没有必要在肩带体14a’上设置大的加宽部,而只是必需在肩带体14a’上设置具有可将分布在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的必需数目的弹性小突起20安装在肩带体14a’上的宽度的加宽部。由此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当胸罩10’被穿着时,可确保弹性小突起20被置于与穴位面对的位置处并可以向穴位施加一个微弱的触觉刺激以使弹性小突起20持续地接触穴位。当穿着胸罩10的人用手按压肩带体14a’的加宽部或活动身体时,弹性小突起20以稍强的力短暂地按压穴位。这样弹性小突起20可以给人短暂的舒适感。
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操作及效用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其描述被省略。
图5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的变型例。
在图5(A)所示的变型例中,肩带体14a’在背侧互相交叉。
在图5(B)所示的变型例中,左右肩带体14a’的每一个在背侧分叉。分叉的肩带体14a’安装在背部13’。与第二实施例类似,肩带体14a’上设有弹性小突起20。
上述结构使肩带体14a’比常规胸罩中的肩带更靠近颈部以使肩带14’覆盖产生肩部僵硬的地方并使弹性小突起20分别被置于穴位处。
图6所示为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胸罩10”不但可持续地向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施加轻微的触觉刺激,而且可向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下方的膏盲P4和肝俞P5施加轻的触觉刺激。肩部很可能在邻近膏盲P4和肝俞P5处产生僵硬。
在胸罩10”中,如图6所示,背部13”和肩带14”连续地形成以广泛地覆盖穿着胸罩10”的人的背部。与第二实施例类似,肩带体14a”比常规胸罩中的肩带更靠近颈部以使肩带体14a”覆盖分布在肩的上部区域的穴位。胸罩10”在背侧的结构并与限于图6中所示的结构,而是可具有任意期望的结构,只要胸罩10”能覆盖肩井P1,天宗P2,肩外俞P3,膏盲P4,及肝俞P5。
在第三实施例中,肩带14”和背部13”的内表面上设有覆盖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的第一不可拉伸材料22A;覆盖膏盲P4的第二不可拉伸材料22B;及覆盖肝俞P5的第三不可拉伸材料22C。难以拉伸材料可以用来替换不可拉伸材料。
具有3mm直径的半球形弹性小突起20’固定至第一不可拉伸材料22A至第三不可拉伸材料22C。即,在第三实施例中,不可拉伸材料22A至22C中的每一个由具有高张力的材料制成,且每个弹性小突起20’的高度小于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小突起的高度。
设置在具有高张力材料上的弹性小突起可以以与设置在具有较低张力材料上的较高的弹性小突起的按压力的强度相类似的强度恒定地向穴位施加触觉刺激且当人作出活动时可以以一个稍强的按压力短暂地刺激穴位。
在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的方式下,弹性小突起20’被布置在具有50至120mm2的面积可覆盖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周围的第一不可拉伸材料22A上。
覆盖膏盲P4周围的第二不可拉伸材料22B在横向上设置有三个弹性小突起20’,在纵向上设有七个弹性小突起20’。这样第二不可拉伸材料22B上共安装有21个弹性小突起20’。相邻弹性小突起20’之间的间距与第一不可拉伸材料22A上相邻弹性小突起20’之间的间距相同。
四个弹性小突起20’安装在覆盖肝俞P5周围的边长为10mm的方形区域,即面积为100mm2的区域内。四个弹性小突起20’形成一组突起。五组突起垂直地且连续地沿直线布置。
在上述结构中,当胸罩10’被穿着时,可将弹性小突起20’置于弹性小突起20’分别面对缓解肩部僵硬的肩井P1,天宗P2,肩外俞P3,膏盲P4,及肝俞P5的位置处。由此当胸罩10被穿着时,弹性小突起20’接触穴位到这样的程度,弹性小突起20’持续地接触穴位,从而向穴位施加触觉刺激。当穿着胸罩10’的人轻轻接触弹性小突起20’或移动其身体时,弹性小突起20’以相对较强的力不但短暂地按压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而且按压膏盲P4和肝俞P5,从而向穴位施加一个稍强的刺激并使人感到短暂的舒适。
第三实施例的其它结构,操作及效用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号表示,且其描述被省略。
第三实施例的胸罩的肩带的上侧形成有较小的宽度,在此方式下肩带只经过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的邻近处。但是当肩带较宽时,弹性小突起安装于其上的第一不可拉伸材料也设在颈侧肩井P1,天宗P2,及肩外俞P3所在的位置以使弹性小突起接触预定的穴位。
图7及8所示为保护人不受寒冷的第四实施例的束腹40。
弹性小突起密集地固定于其上的不可拉伸材料安装在束腹40的内表面上覆盖穴位的位置处。
具体地,安装在覆盖腹部的前布块41中的是具有长度3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左右大巨P6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42,43;具有长度4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气海P7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44;及具有长度5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关元P8及中极P9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45。
安装在覆盖从腰部至臀部的范围的身体的后布块46中的是具有长度1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左右大肠俞P10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47,48;具有长度5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左右次领P11及左右中领P12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49,50;具有长度2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左右胞盲P13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51,52;具有长度1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左右肾俞P14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53,54;及具有长度3cm×宽度1cm,被置于覆盖上仙P15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55。
在上述不可拉伸材料上,每1cm2中布置四个弹性小突起。因为不可拉伸材料的宽度被设为1cm,故在左右方向上布置有两个弹性小突起。
所有上述用于第四实施例中的不可拉伸材料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类似。分别固定至不可拉伸材料的弹性小突起20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的方式形成。
除置于覆盖左右次领P11及左右中领P12的位置处的不可拉伸材料49,50上的弹性小突起外,其它所有弹性小突起的高度都被设为2mm。不可拉伸材料49,50上的弹性小突起的高度被设为3mm。
每个弹性小突起20都是半球形。弹性小突起20的底部区域的直径被设为3mm。薄的盖布16安装在每块不可拉伸材料上以覆盖弹性小突起20的表面。
当束腹40在没有短裤的情形下被穿着或当束腹40被穿在短裤上时,弹性小突起中的任何一个都在被置于面对穴位的位置处持续地向一个穴位施加轻微的触觉刺激。当腹部或腰部被穿着束腹40或/及短裤的人用手按压时或当人移动其身体时,弹性小突起以稍强的按压力接触穴位,从而使人感到短暂的舒适。如上所述,弹性小突起持续地向可缓解腹部及腰部寒冷,痛经,及腰痛的穴位施加触觉刺激。而且当通过用手按压腹部及腰部而刺激穴位或通过人的简单活动以稍强的力短暂地按压穴位时,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束腹40可用于缓解寒冷,痛经,及腰痛。
常规束腹中不可拉伸材料42至45在腹部侧的安装位置位于单点划线L1所包围的区域内。这样,弹性小突起可直接固定至束腹上的一块不可拉伸材料上,而无需将不可拉伸材料个别地安装在束腹上。
在腰部侧,一块不可拉伸材料安装在不可拉伸材料47至52所设置的单点划线L2所包围的区域内。弹性小突起可直接固定至束腹上的一块不可拉伸材料上,而无需将不可拉伸材料个别地安装在束腹上。
监测员穿着本发明的束腹40达20分钟以测量血液循环。结果发现血液循环有加强的趋势。他们穿着本发明的束腹40所获得的结果与他们穿着常规的束腹所获得的结果有所不同。所有对寒冷过分敏感的监测员确实感到束腹有降低寒冷程度的效用。而且弹性小突起不会使监测员感到不舒服。

Claims (11)

1.一种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弹性小突起,每个所述弹性小突起在底面具有2至4mm的直径,所述弹性小突起设置在所述衣物内表面上覆盖穿着所述衣物的人体的穴位的位置处,所述弹性小突起布置在关于所述穴位中的一个的面积为50至120mm2的区域内,以使得即使所述衣物发生移位,以及不考虑穿着所述衣物的人的身体结构,任意一个所述弹性小突起被布置于使所述弹性小突起面对所述穴位之一的位置并向所述穴位施加触觉刺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在面积为50至120mm2的所述区域内的所述弹性小突起的数目为四个,以90°角间隔布置;且所述弹性小突起有规律地布置,使所述四个弹性小突起形成一个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小突起的高度被设为2至4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弹性小突起设于其上的基底材料是由具有较高张力的材料制成时,所述弹性小突起的高度可在所述范围内设置地较小,反之当所述弹性小突起设于其上的所述基底材料是由具有较低张力的材料制成时,所述弹性小突起的高度可在所述范围内设置地较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小突起由树脂或纤维制成;且所述弹性小突起在没有向其施加载荷及向其施加50g的载荷时的高度差小于1mm;且
每个所述弹性小突起为半球形,球形或圆锥形结构,所述弹性小突起的前部形成为圆弧形表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小突起设于其上的所述基底材料由不可拉伸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所述基底材料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衣物主体上的必需位置处,或可拆除地安装在设置在所述衣物主体上的支撑部上的必需位置处,且所述弹性小突起朝向所述人体的皮肤突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所述弹性小突起的所述区域被由薄布组成的盖布所覆盖,以使得所述弹性小突起通过所述盖布与所述人体的皮肤进行接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由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的宽的基底材料安装在衣物上的左右肩带体,该左右肩带体从前布块至后布块在基本上覆盖分布在肩的上部区域周围的穴位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衣物上,且所述宽的基底材料朝向所述人体的颈部突出;所述宽的基底材料在位于其内表面覆盖所述穴位的位置处设有所述弹性小突起。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从所述前布块至所述后布块安装到所述衣物上的所述左右肩带体互相连接,且所述左右肩带体在前布块侧和后布块侧互相接近布置;所述左右肩带体在肩的上部区域靠近颈部以使得所述左右肩带体覆盖所述穴位;且每个所述左右肩带体在所述肩的上部区域被加宽且由不可拉伸的材料或难于拉伸的材料制成;且
其中通过使所述弹性小突起定位于所述左右肩带体的内表面的所述穴位覆盖位置,使在所述肩的上部区域被加宽的每个所述左右肩带体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小突起。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小突起设置在位于背部、腹部或/及腰部处的穴位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衣如胸罩,胸贴,女式贴身内衣,汗衫,束腹,短裤,内裤;及运动服装如泳衣,紧身连衣裤。
CNA2006800186911A 2005-03-28 2006-03-14 衣物 Pending CN1011844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2301A JP2006271539A (ja) 2005-03-28 2005-03-28 衣類
JP092301/2005 2005-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4464A true CN101184464A (zh) 2008-05-21

Family

ID=37053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86911A Pending CN101184464A (zh) 2005-03-28 2006-03-14 衣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13444A1 (zh)
JP (1) JP2006271539A (zh)
CN (1) CN101184464A (zh)
WO (1) WO20061039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6743A (zh) * 2016-04-14 2017-10-27 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背垫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7575A1 (fr) * 2006-10-20 2008-04-24 Toru Sachi Vêtements
CN102014679A (zh) * 2008-05-02 2011-04-13 道格拉斯·詹姆斯·希尔 服装
JP2011045397A (ja) * 2009-08-25 2011-03-10 Project Ai:Kk シート型ヒータ内蔵凝り治療器
JP5805373B2 (ja) * 2010-03-30 2015-11-04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身体装着具
GB2491137A (en) * 2011-05-24 2012-11-28 Marks Spencer Plc Upper body garments
US20130145523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Yi-Hsiang Liang Natural health care innerwear
JP2013209770A (ja) * 2012-03-30 2013-10-10 Wacoal Corp 衣類
US20140038149A1 (en) * 2012-08-04 2014-02-06 Ramiro C. De La Cruz Chinese Meridian Health Apparel with Strips and Circles
JP2014152404A (ja) * 2013-02-05 2014-08-25 Gsi Creos Corp 下着
JP6232813B2 (ja) * 2013-08-01 2017-11-22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上半身用衣類
CN103610584A (zh) * 2013-10-21 2014-03-05 张学亮 一种便携式背颈康复器
ITFO20130008A1 (it) * 2013-11-20 2015-05-21 Stefano Fontanesi Dispositivo per massaggio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CN106510023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北京兰超服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心电监测功能的智能美体胸衣
FR3061853A1 (fr) * 2017-01-19 2018-07-20 Patrick Mamou Systeme amovible ou a installer sur un vetement ou analogue specialement concu pour stimuler le dos a se redresser
JP6990816B1 (ja) 2020-07-16 2022-01-12 愛子 五明 肩甲筋.翼状肩甲筋用筋肉トレーニング・ツボ押しマッサージ
KR102432258B1 (ko) * 2021-11-30 2022-08-17 주식회사 아로마라이프 기능성 보정속옷
KR102432259B1 (ko) * 2021-11-30 2022-08-16 주식회사 아로마라이프 기능성 보정속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558A (en) * 1993-03-22 1995-01-17 Lo; Hsin-Hsin Garment having massaging protuberances
US5701608A (en) * 1993-10-27 1997-12-30 Kohn; Joel M. Undergar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menstrual cramping
JPH08226003A (ja) * 1994-10-31 1996-09-03 Shigeya Takahashi 健康ブラジャー・マグストラップ
US5571076A (en) * 1995-01-23 1996-11-05 Cooper; Philip L. Vertically-applied support for the muscles and bones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US5950239A (en) * 1995-06-29 1999-09-14 Lopez; Richard Magnetic treatment clothing
US5720046A (en) * 1995-06-29 1998-02-24 Lopez; Richard A. Articles of humanwear merchandise having magnetic structure for producing magnetic healing effects
JP2812450B2 (ja) * 1996-01-30 1998-10-22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ストラ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JPH10222A (ja) * 1996-06-14 1998-01-06 Katsuhiro Yoshie アンダーウエア
GB9613125D0 (en) * 1996-06-21 1996-08-28 Summers Neil Upper body garment
US5978965A (en) * 1997-02-26 1999-11-09 Summers; Neil Upper body garment
US5940888A (en) * 1997-05-07 1999-08-24 Sher; Jayson I. Lymphatic circulation enhancer
JP2963684B2 (ja) * 1998-02-13 1999-10-18 株式会社ダッチェス ブラジャー等トップにおけるネック部
JP2000225202A (ja) * 1998-11-30 2000-08-15 Aaku Quest:Kk 磁気治療具
JP3079633U (ja) * 2001-02-16 2001-08-31 一彦 浅野 磁気治療具付きパンツ
US6763525B1 (en) * 2002-10-08 2004-07-20 Donald Spector Therapeutic clothing and method of us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6743A (zh) * 2016-04-14 2017-10-27 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背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71539A (ja) 2006-10-12
WO2006103917A1 (ja) 2006-10-05
US20090013444A1 (en) 200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4464A (zh) 衣物
KR102093651B1 (ko) 감각운동자극 의류 및 방법
US9756881B2 (en) Garment designed to reduce cellulite by micro-massage
JP5541472B2 (ja) 微細電流刺激装置が内蔵された衣類
CN103720580A (zh) 养生垫
CN108853725A (zh) 能对头、颈及肩部施行电疗按摩的装置
US20190021939A1 (en) Wearable massage apparatus
CN102716020B (zh) 腰部腰腿疼康复器
CN201453848U (zh) 远红外陶瓷凸块磁力按摩健康垫
KR20100008858U (ko) 두드림식 경혈 자극 안마기
JP3209738B1 (ja) インナーウェア
KR101339588B1 (ko) 체형 또는 자세 교정용 상,하 속옷
CN209751573U (zh) 一种理疗保健坐垫
RU114847U1 (ru) Анатомический корсет для опоры спины при сидении
CN210096331U (zh) 一种保健和防微波辐射双重功能穿戴物
JP2007144135A (ja) 筋膜マッサージ用着衣および筋膜マッサージ用ベルト
KR200215479Y1 (ko) 경혈 지압구를 갖는 내의
KR870003843Y1 (ko) 마사아지구
JP6200982B2 (ja) 下着
RU143444U1 (ru) Полужилет лечебно-профилактический
CN213554921U (zh) 一种磁场经络拍
CN212911698U (zh) 一种调理内衣
KR20110133975A (ko) 미세전류를 이용한 착용물
KR200270935Y1 (ko) 벨트
JP3108648U (ja) 腰椎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0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2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0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