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5878B -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5878B
CN101175878B CN2006800166424A CN200680016642A CN101175878B CN 101175878 B CN101175878 B CN 101175878B CN 2006800166424 A CN2006800166424 A CN 2006800166424A CN 200680016642 A CN200680016642 A CN 200680016642A CN 101175878 B CN101175878 B CN 101175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 yearn
cladded yarn
yarn
spinning
cl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66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5878A (zh
Inventor
泽田晴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5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5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5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58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 D01H13/16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or
    • D01H13/1633Electronic actuators
    • D01H13/165Photo-electric sens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2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其被用于在芯线(F)的周围卷绕纤维束(S)来制造包芯纱的方法中,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纺出芯线(F)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C),以便检测有无芯线(F)。还可以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C),并且基于因该包芯纱(C)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可靠地检测包芯纱内有无芯线,防止制造出没有芯线的包芯纱。

Description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包芯纱的芯线的有无、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在纤维束内配置有芯线的包芯纱的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的包芯纱制造装置。通过该制造装置,将芯线供给装置所供给的弹性线作为芯线,并将用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作为覆盖纤维,使用纺纱装置进行纺纱,由此制造出包芯纱。此外,在芯线供给装置中具备检测芯线的芯线检测传感器,在通过该传感器检测到没有芯线的情况下,即停止纺纱作业。
然而,在上述的包芯纱制造装置中,虽然使用芯线检测传感器来检测芯线,但是仍有在覆盖纤维的内部未配置芯线而进行纺纱的情况。例如,有如下的情况,即在对包芯纱进行接线时,当芯线经过空气喷射纺纱装置的旁处时被吸气嘴吸入,结果是仅覆盖纤维的线被纺纱装置纺纱的情况。由此,导致没有芯线的线卷绕在筒管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3834号公报(图4、弹性芯线检测传感器32、段落号005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形成的,其提供一种可靠地检测包芯纱内有无芯线,以防止制造没有芯线的包芯纱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由如下的构成形成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芯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芯线的周围卷绕纤维束来制造包芯纱的方法中,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纺出芯线的含有率(芯线相对纤维束具有的比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以便检测该包芯纱有无芯线。
优选地,纺出比通常时细支了的包芯纱,由此使芯线的含有率发生变化。
更优选地,通过调整牵伸装置的规定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改变包芯纱的支数。
另外,还可以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并且基于因该包芯纱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
优选地,纺出由延伸率比通常时大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由此使芯线的含有率发生变化。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芯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芯线的周围卷绕纤维束来制造包芯纱的装置中,具备检测有无芯线的装置,该芯线检测装置具备含有率改变单元,该含有率改变单元用于纺出使芯线的含有率变化了的包芯纱,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纺出使芯线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以便检测该包芯纱有无芯线。
优选地,含有率改变单元是纺出比通常时细支了的包芯纱的装置。
更优选地,含有率改变单元具备改变牵伸装置的规定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的装置。
另外,还可以包芯纱制造装置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芯线检测装置基于因该包芯纱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
优选地,含有率改变装置是改变弹性芯线的延伸率的装置。
对于通常纺纱时的芯线的含有率来说,有时包芯纱的粗细几乎不会因有无芯线而有所不同。此时,由于很难通过粗细的不同来检测有无芯线,所以,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通过使芯线的含有率变化,从而增大因有无芯线所造成的包芯纱直径粗细的不同,可以可靠地判断有无芯线。接着,在确认了在该包芯纱中存在芯线的情况后,通过制造规定支数的包芯纱,可以可靠地防止卷绕没有芯线的包芯纱。
在芯线以较细丹尼尔制造粗支的包芯纱的通常纺纱时,粗支的包芯纱,由于很少发生因有无芯线而造成的包芯纱粗细的不同,所以很难检测有无芯线。因此,仅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期间,通过纺出细支了的包芯纱,增大包芯纱直径的不同,由此可以可靠地检测有无芯线。
优选地,包芯纱的支数的改变通过调整牵伸装置的规定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来进行。例如,由于包芯纱纺纱机的后罗拉以及第三罗拉,可以根据每个纺纱机来进行调整,所以即使在规定的纺纱单元接线时,仍可以简单地改变包芯纱的支数。
具有弹性芯线的包芯纱,通过弹力来使芯线收缩,可使包芯纱的直径膨胀变化。利用该变化,使包芯纱松弛,通过将基于包芯纱粗细变化的树脂和预先设定了的阈值相比较,可以检测包芯纱有无弹性芯线。
另外,还可以纺出由延伸率比通常时大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由此使芯线的含有率发生变化。通过增大芯线的延伸率来增大回复力,由于可以使松弛时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很大,所以可以可靠地检测有无芯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包芯纱纺纱机的整体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接线动作等的要部侧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
图5是关于细支了的包芯纱以及纺纱线,(a)是放大剖视图,(b)是表示清纱器的输出电压的图表。
图6是关于没有细支的包芯纱以及纺纱线,(a)是放大剖视图,(b)是表示清纱器的输出电压的图表。
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包芯纱纺纱机的要部侧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使包芯纱松弛时和未使其松弛时清纱器的输出电压的图表。
图11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接线动作等的要部侧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纺纱单元(纱线处理单元);13...纺纱单元控制器;
2...弹性芯线供给装置;3...牵伸装置;31...后罗拉;
32...第三罗拉;33...中罗拉;34...前罗拉;35...驱动电机;
36...皮带;5...芯线供给装置;7...清纱器(芯线有无判断装置);
71...检测部;72...投光部;73...受光部;74...清纱器控制器;
75...控制部;76...存储部;77...比较部;9...接线平台车;
91...供给侧线端收集单元(吸管);
92...卷绕侧线端收集单元(吸入口);93...接线装置;
S...棉条;F...芯线;D...弹性芯线;
C...包芯纱;B...纺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包芯纱纺纱机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侧面剖视图。包芯纱纺纱机在原动机箱10和集尘箱11之间并列设有多个纺纱单元(线处理单元)1、1、1...。而且,将该包芯纱纺纱机如下那样构成,即沿着各纺纱单元1、1、1...设有导轨14,接线平台车9可以在该导轨14上沿左右方向往复运行。其中,该接线平台车9运行、停止到需要接线的纺纱单元1处,进行接线作业。
各纺纱单元1具备:牵伸装置3、芯线供给装置5、纺纱装置40、送线装置41以及卷绕装置44。牵伸装置3具有:后罗拉31、第三罗拉32、中罗拉33以及前罗拉34。芯线供给装置5具有绕线管50等。纺纱装置40具有空气喷嘴等,卷绕装置44具备卷绕筒管44a等。
从设置在机身15背部的棉条筒(未图示)中引出的棉条S,被向后罗拉31供给,并被牵伸装置3所牵伸(延伸)。此外,在位于牵伸装置3中的中罗拉33和前罗拉34之间的纤维束上,从芯线供给装置5被供给来的芯线F与之发生合流。该芯线F是例如由聚酯等的合成纤维构成的没有伸缩性的丝线。利用纺纱装置40,使压缩空气的回旋气流作用于该纤维束进行纺纱,在芯线F上覆盖棉条S,从而生成包芯纱C。
由纺纱装置40所排出来的包芯纱C,被送线装置41送向下方,经过用于除去纱线缺陷的剪切装置42、检测纱线缺陷的清纱器(纱线缺陷检测器)7,被卷绕装置44卷绕于卷绕筒管44a上。清纱器7具有检测纱线的粗细不均缺陷的功能,以及检测混入纱线中的异物的功能等。
送线装置41包括:输送罗拉41a、和与该输送罗拉41a接触的夹紧罗拉41b。从纺纱装置40中排出的包芯纱C,被夹持于输送罗拉41a和夹紧罗拉41b之间,并随着输送罗拉41a的旋转驱动而被向下方输送。
芯线供给装置5具有绕线管50,并具备对从该绕线管50上放线出来的芯线F施加规定张力的张力器51;和吸引芯线F并使之向下游侧送出的抽气装置(air sucker)52。而且,芯线供给装置5,还具备切断、把持芯线F用的夹紧剪切器55。
从绕线管50上所放线的芯线F,沿上游侧经过张力器51、抽气装置52、导线管53以及供给导筒54,被向前罗拉34的略靠上游侧的位置供给,并与由棉条S构成的纤维束合流,而被导入纺纱装置40。
接线平台车9具备:对被从作为供给侧的纺纱装置40连续供给的包芯纱C进行吸引收集的吸管(供给侧线端收集单元)91;和吸引收集卷绕筒管44a的包芯纱C的吸入口(卷绕侧线端收集单元)92;和用于接合由该吸管91和吸入口92所收集的各包芯纱C的接线装置93。吸管91以及吸入口92的端部,利用吸引流发生源95(参照图3)发生吸引空气流,吸引、收集线端。接线装置93,由未图示的夹紧部件、剪切部件、接合器等构成。
下面,对利用清纱器7来检测纱线缺陷时除去纱线缺陷而接线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说明接线动作等的要部侧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图5是关于细支了的包芯纱以及纺纱线,(a)为放大剖视图,(b)为表示清纱器的输出电压的图表。图6是关于没有细支的包芯纱以及纺纱线,(a)为放大剖视图,(b)为表示清纱器的输出电压的图表。
剪切装置42以及清纱器7,被设置在机身15的正面侧,使得从纺纱装置所纺出的包芯纱C通过(参照图2)。此外,利用清纱器7以及与清纱器7连接的清纱器控制器74,就可以检测运行的包芯纱C的纱线缺陷。
清纱器7具备用于检测纱线缺陷的检测部71。该检测部71具有由LED等的发光元件构成的投光部72;和由光电变换元件构成的受光部73。于是,由投光部72所投光的光被包芯纱C遮挡,由此在受光部73上可以形成影子,受光部73将针对该影子的大小(面积)变换成电信号。该受光部73以电压值与影子的大小成比例地上升的方式构成。
清纱器控制器74具备控制部75、存储部76、比较部77等。存储部76中存储有规定电压值(许用电压值),以便检测有无纱线缺陷或芯线。控制部75起到向纺纱单元控制器13通信的作用。而且,在控制部75中设置有比较部77,通过该比较部77可以将存储部76存储的许用电压值和从受光部所输入的电压值进行比较。
根据以上的构成,来自受光部73的电压信号,被依次向清纱器控制器74输入,对运行的包芯纱C的粗细进行显示。即,一旦运行的包芯纱C的粗细(轮廓粗细)发生变动,则在受光部73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也将变动,呈现出受光部73输出的电压值变动。接着,该电压值在被A/D转换器78数字变换之后,被输入向比较部77,与存储部76的存储的许用电压值比较。
当在包芯纱C中存在纱线缺陷时,受光部73的输出的电压值,会超过存储部76存储的许用电压值(相当于通常包芯纱的粗细的允许范围的电压值),由此,控制部75向纺纱单元控制器13传送信号(S2)。根据该信号,开始接下来用于除去包芯纱C的纱线缺陷并使之接线的动作。
接收到该信号的纺纱单元控制器13,直接使剪切装置42作动而切断包芯纱C,同时暂时停止牵伸装置3、芯线供给装置5以及纺纱装置40(S3),并且向接线平台车控制器94发送信号。由此,接线平台车9自动运行至该纺纱装置1之前。其后,纺纱单元控制器13再驱动牵伸装置3以及纺纱装置40(S4)。
此时,纺纱单元控制器13控制驱动电机35,该驱动电机35是通过皮带36悬架于后罗拉31以及第三罗拉32之间来对它们进行驱动,使后罗拉31以及第三罗拉32的旋转速度比通常时慢。由此,较通常的卷绕时减少了棉条S的供给量。而且,利用夹紧剪切器55,预先把持芯线供给装置5的芯线F中断供给,由此,暂时纺出细支了的没有芯线的纺纱线B。
此外,接线平台车9通过吸管91吸引捕捉纺出侧的纺纱线B,同时引导其穿过剪切装置42以及清纱器7。此时,首先,如图5所示,将细支了的没有芯线的纺纱线B的直径a2的平均电压值A2,通过清纱器7测得,并储存在储存部76中(S5)。
其后,由芯线供给装置5供给丝状芯线F,纺出细支了的具有芯线F(有时芯线F的合流失败而没有芯线F)的包芯纱C(S6)。接着,利用清纱器7检测该包芯纱C的直径a1的平均电压值A1,输入到比较部77(S7)。
由此,计算平均电压值A1(细支了的具有芯线的包芯纱C的粗细),和平均电压值A2(细支化的没有芯线的纺纱线B的粗细)之间的电压差(α),并把该电压差(α)输入到比较部77中。
另外,清纱器控制器74把规定的阈值电压储存到储存部76中。该阈值是用于判断在包芯纱C内是否有芯线的值。根据比较部77,当上述的电压差(α)在阈值以上时,判断为裹有芯线F的正常的包芯纱C,当上述的电压差(α)在阈值以下时,判断为未裹入芯线F的不良的包芯纱C(S8)。
未裹入芯线F的不良的包芯纱C,在供给芯线F的前后,由于没有径向的不同从而影子的面积几乎没有变化,所以电压差(α)较小。因此,在不良的包芯纱C的情况下,电压差(α)在阈值以下。
此外,如上所述,使包芯纱C暂时细支,由于增大因芯线F的有无所造成的包芯纱C的径向的不同,使得受光部73的输出电压的变动(电压差(α))增大,从而可以容易地判断在包芯纱C中是否裹有芯线F(参照图5(b))。
即,如图6所示,若保持通常时的粗支的包芯纱不变而不细支包芯纱C来判断芯线F的有无,则具有芯线的直径a1’的平均电压值A1’和没有芯线的直径a2’的平均电压值A2’之间的电压差(α’)非常小,因此无法明确地确认粗细变化而误判的可能性较大。
仅仅以芯线检测的规定时间进行细支,通过把芯线F的直径a0相对包芯纱C的直径a1调整至10%到50%的程度,由此可以增大电压差(α),可以明确地判断芯线的有无。
当判断为裹有芯线的正常的包芯纱C时,则纺纱单元控制器13向驱动电机35传送信号,使放慢了的后罗拉31以及第三罗拉32的旋转速度恢复到通常的速度,将细支了的包芯纱C恢复到通常的粗细(S9)。之后,接线平台车9相继进行接线动作(S10)。于是,制造出通常粗细的规定支数的包芯纱C(S1)。
相对与此,当判断为未裹入芯线的不良的包芯纱C时,清纱器控制器74的控制部75向纺纱单元控制器13传送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纺纱单元控制器13,直接用剪切装置42切断不良包芯纱,并再次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作业(S2~S8)。而且,报告异常而停止包芯纱纺纱机的驱动,这样操作员通过手动来除去异常即可。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对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说明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由于第二实施例与上述了的第一实施例为近似的构成,所以仅对不同点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第二实施例,是对细支了的没有芯线的纺纱线B的直径a2的平均电压值A2(参照图5),进行预先测量而存储到存储部76中的。因此,是在进行过制造通常粗细的规定支数的包芯纱(S1)、纱线缺陷有无检测(S2)、停止牵伸装置、作动剪切装置(S3)、运行接线平台车(S4)后(到此为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进行供给丝状芯线(S5)、驱动牵伸装置(S6)、制造细支了的包芯纱C(S7)。
把该细支了的具有芯线的包芯纱C的直径a1的平均电压值A1(参照图5),输入到比较部77中。通过该平均电压值A1(细支了的具有芯线的包芯纱C的粗细),和预先存储过的平均电压值A2(细支了的没有芯线的纺纱线B的粗细)之间的电压差(α),来检测芯线的有无(S9)。
接着,当判断为具有芯线F的正常的包芯纱C时,则将放慢了的旋转速度恢复到通常的速度,从而恢复到通常支数的包芯纱C(S10)。之后,接着进行接线动作(S11),并制造规定支数的包芯纱C(S10)。当判断为没有芯线F的不良的包芯纱C时,则使用剪切装置42切断不良的包芯纱,并再次进行上述的作业(S3~S9)。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对第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对于与上述了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图8是包芯纱纺纱机的要部侧视图。该第三实施例的包芯纱纺纱机,取代第一以及第二实施例的芯线供给装置5,具备弹性芯线供给装置2。
弹性芯线供给装置2,具有弹性芯线筒管21,还具有与该弹性芯线筒管21的周面接触而旋转的旋转罗拉22。该旋转罗拉22借助皮带23而随着驱动用电机24的驱动而旋转。其中,弹性芯线筒管21被托架支臂25旋转自由地支承。
受到旋转罗拉22的旋转,从弹性芯线筒管21上被放线了的弹性芯线D,通过抽气装置26的高压气体的喷射作用,从而穿过供给导筒27。接着,弹性芯线D从供给导筒27被供给向前罗拉34的略上游侧的位置,并与纤维束合流而被导入纺纱装置40。
送线装置41的输送罗拉41a的旋转速度被设定为比弹性芯线供给装置2的旋转罗拉22的旋转速度还大,由此,构成为弹性芯线D可以在被拉伸的状态下(例如拉到三倍)纺纱。
接着,对在利用清纱器检测纱线缺陷时除去纱线缺陷而接线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说明接线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在使包芯纱松弛时和未松弛时清纱器的输出电压的图表。
当在包芯纱C中存在纱线缺陷时,受光部73的输出的电压值超过许用电压值的范围,控制部75向纺纱单元控制器13传送信号(S2)。根据该信号,除去包芯纱C的纱线缺陷并进行下面的动作。
接收到该信号的纺纱单元控制器13,直接使剪切装置42动作而切断包芯纱C,同时暂时停止牵伸装置3、弹性芯线供给装置2以及纺纱装置40(S3),并向接线平台车控制器94传送信号。由此,接线平台车9自动运行到该纺纱单元1的之前。其后,纺纱单元控制器13再次驱动牵神装置3、弹性芯线供给装置2以及纺纱装置40(S4)。
此时,纺纱单元控制器13控制驱动电机35,该驱动电机35是通过皮带36悬架于后罗拉31以及第三罗拉32之间来驱动的,放慢后罗拉31以及第三罗拉32的旋转速度。由此,较卷绕时减少了棉条S的供给量,并在规定期间纺出细支了的包芯纱C(S5)。
此外,接线平台车9,首先通过吸管91吸引捕捉纺出侧的包芯纱C,同时引导其穿过剪切装置42以及清纱器7。此时的吸引流发生源95的吸引力,通过接线平台车控制器94而被设定为比送线装置41的送线力要弱。由此,包芯纱C在送线装置41和吸管91之间的张力,比送线装置41的上游侧的部分的包芯纱C的张力要小。
包芯纱C是在使弹性芯线D作为显现而延伸的状态下,在周围卷绕由棉条S构成的纤维束而纺纱出来的。因此,由于通过较弱地设定吸管91的吸入力,使送线装置41和吸管91之间的包芯纱C松弛,因此以长度方向上收缩而径向上膨胀的方式收缩。因此,通过设定吸管91的吸入力,可以调节包芯纱C的松弛情况(径向的膨胀量)。
而且,如上所述减少纤维束的供给量,使包芯纱C细支,由此径向的膨胀倾向变大。
接着,首先如图10(a)所示,在纺纱细支了的包芯纱C的过程中(S5),把未松弛状态下的包芯纱C的粗细的平均电压值A4储存在储存部76中。之后,使该细支了的包芯纱C松弛,把该松弛状态下的平均电压值A3存储到比较部77中。由此,计算平均电压值A3(细支的松弛状态的包芯纱粗细)和平均电压值A4(细支的未松弛状态的包芯纱粗细)的电压差(β),并将该电压差(β)输入到比较部77中。
清纱器控制器74,把规定的阈值的电压储存到储存部76中。根据比较部77,当上述的电压差(β)在阈值以上时,判断为裹有弹性芯线D的正常的包芯纱C,当上述的电压差(β)在阈值以下时,判断为未裹入弹性芯线D的不良的包芯纱C(S6)。
另外,由于未裹入弹性芯线D的不良的包芯纱C,没有显现出如上述的径向的膨胀倾向,所以影子的面积几乎没有变化,电压差(β)较小。因此,不良的包芯纱C的情况下,电压差(β)在阈值以下。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使包芯纱C暂时细支,增大包芯纱C的径向膨胀倾向,由此增大受光部73的输出电压的变动(电压差(β)),从而清纱器控制器74可以容易地判断在包芯纱C中是否裹有弹性芯线(参照图10(a))。
即,如图10(b)所示,若保持规定支数的包芯纱C不变而不细支包芯纱C来判断弹性芯线D的有无,则由于松弛状态下的平均电压值A3’和未松弛状态下的平均电压值a4’之间的电压差(β’)非常小,所以无法明确地确认粗细变化而误判的可能性较大。
当判断为裹有弹性芯线的正常的包芯纱C时,则纺纱单元控制器13向驱动电机35传送信号,并将放慢了的后罗拉31以及第三罗拉32的旋转速度恢复到通常的速度,将细支了的包芯纱C恢复到通常的粗细(S7)。之后,接线平台车9相继进行接线动作(S8)。于是,制造出通常粗细的规定支数的包芯纱C(S1)。
相对与此,当判断为未裹入弹性芯线的不良的包芯纱C时,清纱器控制器74的控制部75向纺纱单元控制器13传送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纺纱单元控制器13,直接用剪切装置42切断不良包芯纱,并再次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作业(S3~S6)。而且报告异常而停止,这样操作员通过手动来除去异常即可。
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对纺出由延伸率比通常时大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使芯线的含有率变化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1是用于说明接线动作等的要部侧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接线动作等的流程图。由于第四实施例是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近似的构成,所以仅对不同点进行详细地说明。
纺纱单元控制器13被构成为,与弹性芯线供给装置2的弹性筒管驱动用电机24连接,并且控制该驱动用电机24的旋转速度。此外,制造规定支数的包芯纱(S1)、纱线缺陷检测(S2)、停止牵伸装置、作动剪切装置(S3)、运行接线平台车、驱动牵伸装置(S4)之后(到此为止与第三实施例相同),使驱动用电机24的旋转速度比通常时还慢。由此,可以比通常时更大地边拉伸、边输送弹性芯线D,所以可以纺出由延伸率比通常时大的弹性芯线D构成的包芯纱(S5)。
于是,如图10(a)所示,使较大的延伸率的弹性芯线D的包芯纱C,在未松弛的状态下的平均电压值A4和在松弛的状态下的平均电压值A3的电压差(β),如果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即判断为裹有弹性芯线D的正常的包芯纱C,若在阈值以下时,即判断为未裹有弹性芯线D的不良的包芯纱C(S6)。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通过暂时增大弹性芯线D的延伸率,增大包芯纱C的回复力,由此增大了包芯纱C在松弛时的径向的膨胀倾向,从而增大受光部73的输出电压的变动(电压差(β)),清纱器控制器74能够容易地判断在包芯纱C中是否裹有弹性芯线D。
即,如图10(b)所示,若保持通常延伸率的包芯纱C不变而不增大弹性芯线D的延伸率来判断弹性芯线D的有无,则由于松弛状态的平均电压值A3’和未松弛状态的平均电压值A4’的电压差(β’)非常小,所以无法明确地确认粗细变化而误判的可能性较大。
当判断为裹有弹性芯线D的正常的包芯纱C时,则纺纱单元控制器13向驱动电机24传送信号,并将放慢了的旋转速度恢复到通常的速度,而恢复到由通常延伸率的弹性芯线D构成的包芯纱C(S7)。之后,接线平台车9相继进行接线动作(S8),制造出规定支数的包芯纱C(S1)。
相对与此,当判断为未裹入弹性芯线D的不良的包芯纱C时,清纱器控制器74的控制部75向纺纱单元控制器13传送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纺纱单元控制器13,直接用剪切装置42切断不良包芯纱,并再次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作业(S3~S6)。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兼作芯线有无判断装置和清纱器,但也可以与清纱器独立地设置芯线有无判断装置。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关于包芯纱纺纱机的方式,但是也可以适用于具有卷绕包芯纱的功能的装置,例如单纯的包芯纱卷绕装置。清纱器不只局限于光电式,也可以采用例如静电容式等的构成。

Claims (8)

1.一种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是在芯线的周围卷绕纤维束来制造包芯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通过纺出比通常纺纱时细支了的包芯纱,来纺出芯线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以便检测该包芯纱有无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牵伸装置的规定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改变上述包芯纱的支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并基于因该包芯纱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
4.一种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是在芯线的周围卷绕纤维束来制造包芯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并基于因该包芯纱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通过纺出由延伸率比通常纺纱时大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来纺出芯线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以便检测该包芯纱有无芯线。
5.一种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装置,是在芯线的周围卷绕纤维束来制造包芯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有无芯线的装置,该芯线检测装置具备含有率改变单元,该含有率改变单元通过纺出比通常纺纱时细支了的包芯纱,来使芯线的含有率变化,
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纺出上述芯线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以便检测该包芯纱有无芯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率改变单元具备改变牵伸装置的规定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芯纱制造装置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上述芯线检测装置基于因该包芯纱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
8.一种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装置,是在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的周围卷绕纤维束来制造包芯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有无芯线的装置,该芯线检测装置具备含有率改变单元,该含有率改变单元通过改变上述弹性芯线的延伸率,来使芯线的含有率变化,
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纺出上述芯线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上述芯线检测装置基于因该包芯纱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以便检测该包芯纱有无芯线。
CN2006800166424A 2005-05-16 2006-01-30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5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2341/2005 2005-05-16
JP2005142341 2005-05-16
JP240065/2005 2005-08-22
JP2005240065A JP4367647B2 (ja) 2005-05-16 2005-08-22 コアヤーン紡績における芯糸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PCT/JP2006/301466 WO2006123454A1 (ja) 2005-05-16 2006-01-30 コアヤーン紡績における芯糸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5878A CN101175878A (zh) 2008-05-07
CN101175878B true CN101175878B (zh) 2011-07-27

Family

ID=3743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66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5878B (zh) 2005-05-16 2006-01-30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70373B2 (zh)
EP (1) EP1889956B1 (zh)
JP (1) JP4367647B2 (zh)
CN (1) CN101175878B (zh)
WO (1) WO20061234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6885B2 (ja) * 2009-10-07 2014-06-1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ユニット
JP2011226031A (ja) * 2010-04-22 2011-11-10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
DE102011053396B3 (de) * 2011-09-08 2012-08-23 Terrot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CN103422205B (zh) * 2013-08-20 2016-04-06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断丝全区域监测系统
CN103612948B (zh) * 2013-12-02 2016-04-20 上林海润丝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芯丝断线检测装置
JP2016102268A (ja) * 2014-11-27 2016-06-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芯糸供給装置及び紡績機
JP2017071882A (ja) * 2015-10-09 2017-04-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機
CH711736A1 (de) * 2015-11-11 2017-05-15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lastischem Coregarn mit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CH712663A1 (de) * 2016-07-14 2018-01-15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eines strangförmigen Faserverbands sowie Vorspinnmaschine.
CN109735977B (zh) * 2019-03-13 2023-09-19 安徽新雅新材料有限公司 交变牵伸五通道纺纱装置及变支变比变捻纱线的纺制方法
EP3839114A1 (de) * 2019-12-18 2021-06-23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zur anordnung eines faserbands an einer spinneinrichtung einer spinnstelle
CN114897894B (zh) * 2022-07-11 2022-09-09 海门市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菊花芯缺陷检测方法
CN115161834B (zh) * 2022-08-26 2023-08-22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竹节效果的花式包覆纱及其纺制方法
CN117344422B (zh) * 2023-12-05 2024-02-06 常州长荣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4601A1 (en) * 1989-08-10 1992-05-13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Yarn piecing method for yarn spinning machine
EP0907079A1 (en) * 1997-10-02 1999-04-0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Quality control apparatus for textured filament yarn
JP3185840B2 (ja) * 1994-03-22 2001-07-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機の糸継装置
CN2647879Y (zh) * 2003-06-02 2004-10-13 青岛大学 一种包芯纺芯纱断头检测和纱线切断自停器
CN1651623A (zh) * 2004-02-04 2005-08-10 里特机械公司 制作包芯纱线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38850B (en) * 1983-04-27 1986-11-05 Mackie & Sons Ltd J Wrap spinning
CH670663A5 (zh) * 1986-01-22 1989-06-30 Tashkent Sp K B Textil Mash
JPH0655970B2 (ja) * 1987-03-16 1994-07-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糸の製造方法
JPH03167330A (ja) 1989-11-25 1991-07-19 Murata Mach Ltd コアヤーン異常糸検出方法
JPH04352828A (ja) 1991-05-28 1992-12-07 Murata Mach Ltd 紡績装置
US5619848A (en) * 1995-08-09 1997-04-15 Prospi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removing an imperfection from spun filament yarn and staple fibers
JP3552618B2 (ja) * 1999-12-13 2004-08-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62869B2 (ja) * 2000-09-01 2008-03-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及び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
JP3682583B2 (ja) 2001-03-29 2005-08-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
EP1726694B1 (en) * 2005-05-23 2017-03-29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Core yar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4069933B2 (ja) * 2005-05-25 2008-04-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60842A (zh) * 2006-06-07 2009-06-17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测量包芯纱中核心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4601A1 (en) * 1989-08-10 1992-05-13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Yarn piecing method for yarn spinning machine
JP3185840B2 (ja) * 1994-03-22 2001-07-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機の糸継装置
EP0907079A1 (en) * 1997-10-02 1999-04-0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Quality control apparatus for textured filament yarn
CN2647879Y (zh) * 2003-06-02 2004-10-13 青岛大学 一种包芯纺芯纱断头检测和纱线切断自停器
CN1651623A (zh) * 2004-02-04 2005-08-10 里特机械公司 制作包芯纱线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7-268733A 1995.10.1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44510A1 (en) 2009-02-19
JP2006348456A (ja) 2006-12-28
EP1889956A1 (en) 2008-02-20
CN101175878A (zh) 2008-05-07
EP1889956A4 (en) 2011-04-20
EP1889956B1 (en) 2012-05-23
WO2006123454A1 (ja) 2006-11-23
JP4367647B2 (ja) 2009-11-18
US7770373B2 (en) 2010-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5878B (zh)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EP2468932B1 (en) Yarn end c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it
CN101994174B (zh) 纺纱机械
US4127983A (en) Yarn guiding and threading mechanisms for use with textile yarn processing machines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JP6635686B2 (ja) 半自動式綾巻きパッケージ製造繊維機械
CN106414289A (zh) 用于操作纺织机的方法和用于生产粗纱的纺织机
CN101018900B (zh) 包芯纱纺纱机、包芯纱的芯线有无判断方法及包芯纱纺纱机的服务方法
CN103510217B (zh) 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周期性不匀检测方法
CN105256417B (zh) 纺纱机械以及纺纱方法
US3903681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oper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or finishing of yarns
EP2573225B1 (en)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machine
EP3168344A1 (en) Method for the resumption of the spinning process on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and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EP0484601A1 (en) Yarn piecing method for yarn spinning machine
US45597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arting a yarn spinning apparatus
CN1869295A (zh) 芯丝制造方法及装置
EP2080825A2 (en) Integrated yarn-winder machine
CN109911694B (zh) 纱线卷取机、纱线卷取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407154A (zh) 气流纺纱机上重新开始组分纱线纺纱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208008981U (zh) 一种纺纱机
EP3178974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workstation for the resumption of the spinning process on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and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10158204B (zh) 离心式细纱机在断纱时的回卷方法
EP3748053A1 (en) Pot spinning machine
CN108286093A (zh) 一种纺纱机
CN213232614U (zh) 一种络筒机单锭及托盘式络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