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4422B -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4422B
CN117344422B CN202311650217.2A CN202311650217A CN117344422B CN 117344422 B CN117344422 B CN 117344422B CN 202311650217 A CN202311650217 A CN 202311650217A CN 117344422 B CN117344422 B CN 117344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detection
air inlet
detec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02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4422A (zh
Inventor
黎文博
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angro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angr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angro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angr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02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4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4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4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4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4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26Arrangements facilitating the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yarns or the like in connection with spinning or twi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涉及纺织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单元,其包括:检测器壳体、设置于所述检测器壳体后侧的腔室、设置于所述检测器壳体上的进气机构;检测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检测器壳体底侧的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以及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上可以在检测器壳体内侧来回穿插移动的检测机构;闸线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上的第二安装支架。本发明通过打开进气节流阀进行吹风,无弹丝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与纱线检测传感器接触进行检测报警,有弹丝则缩成一团无法检测到,确保了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提升了包芯纱成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包芯纱是一种纱线制品,常用的纤维材料有聚酯、棉等,它的特点在于纱线核心处被包覆了一层薄薄的纤维弹丝,从而达到纱线带弹力伸缩特性,同时纱线具有更好的耐磨损性和强度,且不易变形和断裂。
但是由于弹丝在纺纱厂的细纱车间细纱车纺入,但有时候细纱纺纱过程中弹丝断了,工人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纺出来的纱线没有弹力。这种纱从外观等手段无法辨别,流到下道工序的络筒车间,络筒车间将这种纱线纺到大纱筒上了,将导致整个筒子无法使用,且无丝纱会导致后续纺织的整块布面出现瑕疵,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包括:
主体单元,其包括:检测器壳体、设置于所述检测器壳体后侧的腔室、设置于所述检测器壳体上的进气机构;
检测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检测器壳体底侧的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以及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上可以在检测器壳体内侧来回穿插移动的检测机构;
闸线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上的第二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上的插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器壳体与腔室相连通,所述插板滑动穿插在腔室上,包芯纱检测时,从检测器壳体的一侧穿过,从腔室另一侧穿出。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检测器壳体上的进气节流阀,所述进气节流阀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外置进气泵。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第一气缸输出端上的插座,所述插座内侧开设有U形槽,且U形槽内安装设置有纱线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节流阀的出气口正对纱线检测传感器设置,所述进气节流阀设置有两个,且为对称分布。
一种应用于上述中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纱线在穿过检测器壳体、腔室后,络筒找头器会给出纱线经过的信号,此时第二气缸带动插板移动闸住纱线,同时络筒机找头剪刀会把包芯纱检测器前面的线头剪断;需要说明的是络筒找头器与络筒机找头剪刀属于现有的设备部件,在图中没有示出。
步骤二:若包芯纱内没有弹丝,纱线会附在插座的位置,此时第一气缸带动插座下降,纱线也跟着插座一起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进气节流阀打开吹出气流,纱线随着气流晃动触发到纱线检测传感器,设备报警提醒工人取出纱线后继续工作;
步骤三:若包芯纱正常的状态即内部含有弹丝,由于纱线带弹力在腔室闸住纱线的时候,另一端只要一剪断,纱线就会立马缩到插板的位置缩成一团,这个时候第一气缸带动插座下降同时进气节流阀吹出气流,纱线已经缩走了,纱线检测传感器检测不到任何东西,设备将继续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插板闸住包芯纱,根据其内部是否有弹丝的特性,使包芯纱在闸住剪断后分为两种状态,然后打开进气节流阀进行吹风,无弹丝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与纱线检测传感器接触进行检测报警,有弹丝则缩成一团无法检测到,确保了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提升了包芯纱成品率,减少企业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包芯纱内部无丝纱弹丝时的检测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包芯纱内部有丝纱弹丝时的检测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主体单元、101-检测器壳体、102-腔室、103-进气节流阀、104-进气管、200-检测单元、201-第一安装支架、202-第一气缸、203-插座、204-纱线检测传感器、300-闸线单元、301-第二安装支架、302-第二气缸、303-插板。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参照图1-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此装置包括主体单元100、检测单元200以及闸线单元300。
其中,主体单元100包括:检测器壳体101、设置于检测器壳体101后侧的腔室102、设置于检测器壳体101上的进气机构,进气机构包括:安装在检测器壳体101上的进气节流阀103,进气节流阀103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104,进气管104连接外置进气泵,通过气泵连通进气管104控制气流输出,进气节流阀103的出气口正对纱线检测传感器204设置,进气节流阀103设置有两个,且为对称分布,吹出的气流会带动插座203上附着的包芯纱晃动,从而与纱线检测传感器204进行接触。
检测单元200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检测器壳体101底侧的第一安装支架201、固定安装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01上的第一气缸202、以及安装设置在第一气缸202输出端上可以在检测器壳体101内侧来回穿插移动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第一气缸202输出端上的插座203,插座203内侧开设有U形槽,且U形槽内安装设置有纱线检测传感器204,纱线检测传感器204在接触到包芯纱时会进行报警。
闸线单元300包括:固定安装在腔室102上的第二安装支架301、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301上的第二气缸302、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302输出端上的插板303,而检测器壳体101与腔室102相连通,插板303滑动穿插在腔室102上,包芯纱检测时,从检测器壳体101的一侧穿过,从腔室102另一侧穿出。插板303在不需要检测时,可以向上移动从腔室102内移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上述中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当纱线在穿过检测器壳体101、腔室102后,络筒找头器会给出纱线经过的信号,此时第二气缸302带动插板303移动闸住纱线,同时络筒机找头剪刀会把包芯纱检测器前面的线头剪断,需要说明的是络筒找头器与络筒机找头剪刀属于现有的设备部件,在图中没有示出,而剪短后的包芯纱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参照图3,若包芯纱内没有弹丝,纱线会附在插座203的位置,此时第一气缸202带动插座203下降,纱线也跟着插座203一起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进气节流阀103打开吹出气流,纱线随着气流晃动触发到纱线检测传感器204,设备报警提醒工人取出纱线后继续工作。
第二种情况参照图4,若包芯纱正常的状态即内部含有弹丝,由于纱线带弹力在腔室102闸住纱线的时候,另一端只要一剪断,纱线就会立马缩到插板303的位置缩成一团,这个时候第一气缸202带动插座203下降同时进气节流阀103吹出气流,纱线已经缩走了,纱线检测传感器204检测不到任何东西,设备将继续正常工作。
综上,本发明通过插板303闸住包芯纱,根据其内部是否有弹丝的特性,使包芯纱在闸住剪断后分为两种状态,然后打开进气节流阀103进行吹风,无弹丝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与纱线检测传感器204接触进行检测报警,有弹丝则缩成一团无法检测到,确保了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提升了包芯纱成品率,减少企业损失。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单元(100),其包括:检测器壳体(101)、设置于所述检测器壳体(101)后侧的腔室(102)、设置于所述检测器壳体(101)上的进气机构;
检测单元(200),其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检测器壳体(101)底侧的第一安装支架(201)、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1)上的第一气缸(202)、以及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202)输出端上在检测器壳体(101)内侧来回穿插移动的检测机构;
闸线单元(300),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102)上的第二安装支架(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01)上的第二气缸(30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302)输出端上的插板(303);
其中,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检测器壳体(101)上的进气节流阀(103),所述进气节流阀(103)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104),所述进气管(104)连接外置进气泵;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设置在第一气缸(202)输出端上的插座(203),所述插座(203)内侧开设有U形槽,且U形槽内安装设置有纱线检测传感器(204);
所述检测器壳体(101)与腔室(102)相连通,所述插板(303)滑动穿插在腔室(102)上,包芯纱检测时,从检测器壳体(101)的一侧穿过,从腔室(102)另一侧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节流阀(103)的出气口正对纱线检测传感器(204)设置,所述进气节流阀(103)设置有两个,且为对称分布。
3.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纱线在穿过检测器壳体(101)、腔室(102)后,络筒找头器会给出纱线经过的信号,此时第二气缸(302)带动插板(303)移动闸住纱线,同时络筒机找头剪刀会把包芯纱检测器前面的线头剪断;
步骤二:若包芯纱内没有弹丝,纱线会附在插座(203)的位置,此时第一气缸(202)带动插座(203)下降,纱线也跟着插座(203)一起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进气节流阀(103)打开吹出气流,纱线随着气流晃动触发到纱线检测传感器(204),设备报警提醒工人取出纱线后继续工作;
步骤三:若包芯纱正常的状态即内部含有弹丝,由于纱线带弹力在腔室(102)闸住纱线的时候,另一端只要一剪断,纱线就会立马缩到插板(303)的位置缩成一团,这个时候第一气缸(202)带动插座(203)下降同时进气节流阀(103)吹出气流,纱线已经缩走了,纱线检测传感器(204)检测不到任何东西,设备将继续正常工作。
CN202311650217.2A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17344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0217.2A CN117344422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0217.2A CN117344422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4422A CN117344422A (zh) 2024-01-05
CN117344422B true CN117344422B (zh) 2024-02-06

Family

ID=8935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0217.2A Active CN117344422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442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900A (zh) * 2004-09-16 2007-08-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包芯纱纺纱机、包芯纱的芯线有无判断方法及包芯纱纺纱机的服务方法
CN101175878A (zh) * 2005-05-16 2008-05-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046875A (zh) * 2021-01-29 2021-06-29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犀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纺纱瑕疵产品剔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900A (zh) * 2004-09-16 2007-08-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包芯纱纺纱机、包芯纱的芯线有无判断方法及包芯纱纺纱机的服务方法
CN101175878A (zh) * 2005-05-16 2008-05-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046875A (zh) * 2021-01-29 2021-06-29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犀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纺纱瑕疵产品剔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4422A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1729A (en) System for forming elastomeric core/staple fiber wrap yarn using a spinning machine
CN117344422B (zh) 一种包芯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2877171A (zh) 纱线断线检测装置及纱线断线检测和分级预警系统
CN206457075U (zh) 纱线并线合股装置
CN203246969U (zh) 一种绞纱络筒机的断纱自停检测装置
FR2390523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surveillance sequentielle des conditions de fonctionnement d'une machine a filer a anneaux
CN202913132U (zh) 一种并纱机
CN109592484A (zh) 一种纬线并线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394674U (zh) 一种倍捻机断纱装置
CN217676102U (zh) 一种纱线纺织专用紧急处理设备
EP0616058A1 (en) System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yarn and relative device
CN208762628U (zh) 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生产设备
CN208331065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
CN207512410U (zh) 断纱检测装置及浆纱机
CN104420035A (zh) 赛络纺粗纱断条检测与指示装置
CN209178557U (zh) 一种包覆机断线检测装置
CN216613555U (zh) 一种纺机断线检测示警装置
CN220724456U (zh) 一种纺织线断线检测装置
CN214938084U (zh) 一种加弹机断纱检测装置
CN220334404U (zh) 纱线检测机构
US2922272A (en) Package size control and method
CN214572558U (zh) 一种高精度弹性线输送检测装置
CN218756254U (zh) 一种并条机断条自动停机装置
CN220020738U (zh) 导体绞线断股报警装置
CN214115826U (zh) 一种粗纱机自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