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6919A - 带紧固工具 - Google Patents

带紧固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6919A
CN101166919A CN200580049596.3A CN200580049596A CN101166919A CN 101166919 A CN101166919 A CN 101166919A CN 200580049596 A CN200580049596 A CN 200580049596A CN 101166919 A CN101166919 A CN 101166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reech lock
handle
tape wrapp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95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0173C (zh
Inventor
友末基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6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6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01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01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23Straps; Tighteners
    • B60P7/083Tensioning by repetetive movement of an actuating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23Straps; Tighteners
    • B60P7/0846Straps; Tighteners winding up or storing of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3/00Flexible elongated elements, e.g. straps, for bundling or supporting articles
    • B65D63/10Non-metallic straps, tapes, or bands; Filamentary elements, e.g. strings, threads or wires; Joints between ends thereof
    • B65D63/14Joint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of separate securing members
    • B65D63/16Joints using buckles, wedges, or like locking members attached to the end of the e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1Strap tigh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Distillation Of Fermentation Liquor, Processing Of Alcohols, Vinegar And Beer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更小的力可靠地将带紧固、操作性良好的带紧固工具。带紧固工具(100)的带卷绕机构(5)具备带卷绕轴(7)、与该带卷绕轴(7)同轴地轴支承在主体框架(3)上的手柄(20)、都固定在带卷绕轴(7)上的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设在手柄(20)上而能够与第1单向离合器(8)卡合脱离的第1闩锁(25)、和设在主体框架(3)上而能够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脱离的第2闩锁(31),各单向离合器(8、9)的内圈部件(11)、外圈部件(10)、以及将这些外圈部件(10)和内圈部件(11)之间的空间部堵塞的两片盖板(16)一体地构成。

Description

带紧固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装载在卡车等中的载货固定等的情况下使用的带紧固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装载在卡车的货台上的载货固定,作为进行跨架在卡车货台的侧壁之间的带的紧固和开放的带紧固工具,已知有各种构造的工具。其中,以下这样的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被广泛地使用。一般的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具有卷绕带的带卷绕轴、在中心部贯通设置该带卷绕轴并在周围形成有齿轮部的棘轮、可卡合在棘轮的齿轮部上而施力以使棘轮仅向一个方向转动的闩锁爪、和能够使带卷绕轴向卷紧方向转动的手柄。
并且,在利用该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将载货固定时,将两条带的各自的一端固定在卡车的侧壁上,将其各自的另一端在卡车的货台的大致中央部连结在带紧固工具上。接着,通过用手柄使带卷绕轴向卷紧方向转动来卷绕带,用带将载货紧固并固定。
但是,在该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中,在通过手柄一边使棘轮转动一边进行带的拉伸作业时,用来防止棘轮的倒转的闩锁爪从齿轮部的峰部急剧地移动到谷部而进行抵接,所以会产生较大的撞击音。这样,在以往的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中,由于在带的拉伸作业时会在周围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特别在早晨或夜间将货物送入到便利店等中的卡车中会成为较大的问题。
所以,本申请人提出了能够防止带的拉伸作业的噪音的产生的带紧固工具(参照专利文献1)。该带紧固工具的带卷绕机构具备轴支承在主体框架上的带卷绕轴、与带卷绕轴同轴地支承在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分别固定在带卷绕轴的两端部上、在同一方向上被设定为空转状态和啮合状态的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在手柄上、能够与第1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卡合脱离的第1闩锁、和设在主体框架上、能够与第2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卡合脱离的第2闩锁。
在通过该带紧固工具进行带的拉伸作业时,在第1闩锁与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并且第2闩锁与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的状态下,首先,使手柄向两个单向离合器变为空转状态的方向转动。此时,在第1单向离合器中,外圈部件与手柄及第1闩锁一起转动,但该外圈部件的转动不会传递给插通有带卷绕轴的内圈部件,所以带卷绕轴不会转动。然后,如果使手柄向两个单向离合器变为啮合状态的方向转动,则第1闩锁及第1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与手柄一起转动,手柄的转动经由第1闩锁及第1单向离合器被传递给带卷绕轴,所以带被卷绕到带卷绕轴上。另外,在该带的卷绕作业时,通过卷绕在带卷绕轴上的带的张紧,在带卷绕轴上总是作用有带退卷方向的力,但是由于第2闩锁与第2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卡合,所以带卷绕轴的退卷方向的转动被禁止,卷绕在带卷绕轴上的带不会退卷。
根据该带紧固工具,不论使手柄向哪个方向转动,第1闩锁及第2闩锁都不会敲击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不会发生以往的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的、棘轮与闩锁爪的撞击音那样的较大的噪音。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221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中,在带的卷绕时,作用在手柄上的力仅经由设在带卷绕轴的一端部上的第1单向离合器传递给带卷绕轴,所以容易在第1单向离合器上发生变形。并且,如果在第1单向离合器上发生变形,则为了使手柄转动而需要更大的力。但是,近年来,由女性等力气较弱的作业者进行带的紧固作业的情况也在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带的紧固变得不充分、不能可靠地将载货固定。此外,单向离合器由内圈部件及外圈部件等的多个部件构成,更换发生了变形的单向离合器并不容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更小的力可靠地将带紧固、操作性良好的带紧固工具。
第1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第1带和第2带分别连结在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对这些带的张紧的产生和解除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框架;带卷绕机构,设置在上述主体框架的一端部上,能够进行上述第1带的卷绕及退卷;上述带卷绕机构具备:带卷绕轴,轴支承在上述主体框架上,卷绕第1带;手柄,轴支承在上述主体框架上,以使其与上述带卷绕轴为同轴;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都设在上述带卷绕轴上,空转状态和啮合状态被设定在同一方向上;第1闩锁,可相对移动地设在上述手柄上,被向上述带卷绕轴侧施力,能够与上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或脱离;第2闩锁,可相对移动地设在上述主体框架上,被向上述带卷绕轴侧施力,能够与上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或脱离;各单向离合器具有插通上述带卷绕轴的内圈部件、和滑动自如地外嵌在该内圈部件上的外圈部件;进而,在上述内圈部件的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将上述外圈部件与上述内圈部件之间的空间部堵塞的两片盖板,上述内圈部件、上述外圈部件、以及上述两片盖板一体地构成。
在通过该带紧固工具使带产生张紧而紧固时,首先,在第1闩锁与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并且第2闩锁与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的状态下,使手柄向两个单向离合器成为空转状态的方向转动。于是,由于第1单向离合器是空转状态,所以手柄(第1闩锁)的转动力不会被传递给带卷绕轴,第1带不会被卷绕。然后,如果使手柄向两个单向离合器成为啮合状态的方向转动,则第1闩锁及第1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与手柄一起转动,所以手柄的转动经由第1单向离合器被传递给带卷绕轴,带被卷绕到带卷绕轴上。另外,在该第1带的卷绕时,通过卷绕在带卷绕轴上的第1带的张紧,在带卷绕轴上总是作用有带退卷方向的力,但由于第2闩锁与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所以带卷绕轴不会向带退卷方向旋转,带不会被退卷。根据该带紧固工具,在手柄的转动时,第1闩锁及第2闩锁不会敲击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部件,所以不会发生以往的棘轮式带紧固工具的棘轮与闩锁爪的撞击音那样的较大的噪音。
这里,在第1带的卷绕时,来自手柄的力仅作用在固定于带卷绕轴的一端部上的第1单向离合器上。但是,由于在各单向离合器的内圈部件的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片盖板,所以单向离合器整体的强度提高,第1单向离合器不易变形。因而,能够以较小的力轻快地使手柄转动。进而,通过内圈部件的两侧面的盖板使外圈部件不会从内圈部件脱离,内圈部件、外圈部件以及两片盖板一体地构成,单向离合器被单元化,所以即使在万一第1单向离合器变形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更换单向离合器。
第2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圈部件与上述盖板的固定部从上述盖板的表面突出,在上述手柄与上述盖板之间存在间隙。这样,相应于固定部从盖板突出而在与手柄之间形成间隙,单向离合器不易与手柄接触,能够顺利地使手柄转动。
第3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圈部件的一个侧面的角形成得较圆。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需要相对于带卷绕轴以既定的朝向安装,以使空转状态和啮合状态为同一方向,但是由于外圈部件与内圈部件的空间部被盖板堵塞,所以从外观上不易判别单元化的各单向离合器的空转方向及啮合方向。但是,在该第3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中,由于将外圈部件的一个侧面的角形成得较圆,所以在安装单向离合器时不易弄错朝向。因此,带紧固工具的组装作业的效率提高。
第4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圈部件与上述内圈部件之间的空间部形成为,使其间隙沿着周向扩大;在上述空间部中,设有具有与其周向中途部的间隙相等的直径的辊部件、和对该辊部件向上述空间部的间隙的缩小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上述辊部件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内圈部件的厚度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圆柱状;上述螺旋弹簧的从其伸缩方向观察的形状是长圆形。
在外圈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辊部件克服螺旋弹簧的施力而向空间部的间隙扩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外圈部件的转动不会传递给内圈部件,单向离合器成为空转状态。另一方面,在外圈部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辊部件向空间部的间隙缩小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辊部件在空间部的中途部卡住,成为外圈部件的转动经由辊部件传递给内圈部件的啮合状态。这里,由于辊部件形成为具有与内圈部件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圆柱状,所以与辊部件是球状的情况相比,辊部件与内圈部件及外圈部件的接触面积变大,即使是比较小直径的辊部件也能够传递较大的负荷。因而,在能够传递需要的负荷的范围内能够尽量减小辊部件的直径、尽量减小外圈部件的外径。因此,能够以更小的力使外圈部件转动,能够更容易地卷绕带。
第5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闩锁具有与其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板部、以相对于平板部倾斜的状态向与上述带卷绕轴相反侧延伸的倾斜部、和设在该倾斜部的与上述带卷绕轴相反侧的端部上的把手部;上述把手部位于将上述平板部向与上述带卷绕轴相反侧延长的平面上。因而,通过将把手部拉伸,能够简单地进行使第1闩锁移动到与带卷绕轴相反侧的动作,解除与第1单向离合器的卡合状态的动作变得容易。此外,把手部位于将平板部向与带卷绕轴相反侧延长的平面上。因而,第1闩锁向作用在把手部上的力的朝向直线地移动,所以能够以更小的力使第1闩锁移动。
第6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柄具有对称配置在上述带卷绕轴的两端部上的两片手柄支承板、和设在这两片手柄支承板的与带卷绕轴相反侧的端部上的把持部件;上述第1闩锁可相对移动地支承在上述两片手柄支承板上;在上述第1闩锁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引相对于上述两片手柄支承板的相对移动的两个第1凸部。这样,由于通过两个第1凸部导引第1闩锁相对于手柄支承板的相对移动,所以容易使第1闩锁移动,操作性提高。此外,即使不严格管理第1闩锁及手柄支承板的加工精度,也能够防止晃动,所以在成本方面也是有利的。
第7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框架具有分别轴支承上述带卷绕轴的两端部的两片框架板;上述第2闩锁可相对移动地支承在上述两片框架板上;在上述第2闩锁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引相对于上述两片框架板的相对移动的两个第2凸部。这样,由于通过两个第2凸部导引第2闩锁相对于框架板的相对移动,所以容易使第2闩锁移动,操作性提高。此外,即使不严格管理第2闩锁及框架板的加工精度,也能够防止晃动,所以在成本方面也是有利的。
第8技术方案的带紧固工具是在上述第7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两片框架板上分别形成有插通上述第2闩锁的槽缝;进而,在至少一个上述框架板上,形成有与上述槽缝连接、能够插通上述第2闩锁的第2凸部的切口部;在上述第2闩锁被插通支承在上述两片框架板的槽缝中的状态下,上述切口部与上述第2凸部的位置关于上述第2闩锁的移动方向错开。第2闩锁插通并支承在分别形成于两片框架板上的槽缝中。在其组装时,第2凸部插通与槽缝连接的切口部而配置在两片框架板的内侧。这里,由于组装在主体框架上后的第2闩锁的第2凸部与切口部的位置关系关于第2闩锁的移动方向错开,所以第2闩锁被第2凸部卡止,能够防止组装后的第2闩锁从槽缝的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带紧固工具的立体图。
图2A是带紧固工具的俯视图(第1带卷绕时)。
图2B是带紧固工具的主视图(第1带卷绕时)。
图3A是带紧固工具的俯视图(锁止状态)。
图3B是带紧固工具的主视图(锁止状态)。
图4是带紧固工具的要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将带紧固工具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7是将盖板拆下的状态下的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8是辊部件及螺旋弹簧的主视图。
图9是从左方观察图8的辊部件及螺旋弹簧的图。
图10是带紧固工具的带卷绕轴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单向离合器与闩锁的卡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带放松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3A是表示第1轴在长孔内下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B是表示第1轴在长孔内上升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带放松机构的第2带的导引路径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带放松机构的第2带被从带推压部件开放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带放松机构的第2带被带推压部件夹持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带紧固工具设置在卡车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变更方式的带放松机构的说明图。
图19是另一变更方式的带放松机构(锁止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1带
2第2带
3主体框架
4框架板
4c槽缝
4d孔
5带卷绕机构
7带卷绕轴
8第1单向离合器
9第2单向离合器
10外圈部件
11内圈部件
12空间部
13辊部件
14螺旋弹簧
16盖板
17铆钉
20手柄
21、22手柄支承板
23把持部件
25第1闩锁
25a把手
25e平板部
25f倾斜部
25h第1凸部
31第2闩锁
31d第2凸部
100带紧固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紧固工具具备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连结有第1带1和第2带2的主体框架3。主体框架3在宽度方向上具备左右一对平板状的框架板4、4。这些框架板4、4的间隔设定为比第1及第2带1、2的宽度大的间隔。
此外,在主体框架3的一端部上,设有能够向一个方向卷绕第1带1的带卷绕机构5。带卷绕机构5具有将两端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框架板4、4上的带卷绕轴7、和设在该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上的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带卷绕轴7由具有大致半圆截面形状的一对轴部件7a、7b构成,这些轴部件7a、7b的两端部被卡止部件15连结及固定。
如图1、图4~图7所示,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分别具有插通有带卷绕轴7的内圈部件11、滑动自如地外嵌在该内圈部件11上的外圈部件10、在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之间沿着周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间隙逐渐扩大而形成的多个空间部12、设在各空间部12上、具有与其周向中途部的间隙相等的直径的辊部件13、设在各空间部12中、配置在辊部件13的移动侧(间隙扩大侧)而对辊部件13向空间部12的间隙的缩小方向(图4中的箭头方向A)施力的螺旋弹簧14、和覆盖空间部12而分别固定在内圈部件11的两侧面上的两片盖板16、16。
如图4、图7所示,在内圈部件11的内周部上关于分隔部11a对称地形成有一对轴部件插通孔11b、11b。在这些轴部件插通孔11b、11b中分别插通着上述的轴部件7a、7b,轴部件7a、7b在旋转方向上被牢固地连结在内圈部件11上。另一方面,在外圈部件10的外周面整体上,沿周向交替地形成有多个凹部10a和凸部10b。
并且,在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上,在外圈部件10向箭头方向A(图1的手柄20相对于主体框架3打开的开放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被螺旋弹簧14施力的辊部件13在空间部12内向其间隙减少方向移动,通过在空间部12的中途部卡住,外圈部件10成为与内圈部件11啮合的状态而旋转。另一方面,在向与箭头方向A反方向(手柄20相对于主体框架3关闭的闭锁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通过辊部件13一边推压螺旋弹簧14一边在空间部12中向间隙扩大的方向移动而成为旋转自如的状态,外圈部件10成为相对于内圈部件11空转的状态。
这里,如图8、图9所示,辊部件13形成为具有与内圈部件11的厚度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圆柱状,螺旋弹簧14的从其伸缩方向(图8的左方)观察的形状为长圆形。因此,与辊部件13是球状的情况相比,辊部件13与内圈部件11及外圈部件10的接触面积变大,即使是比较小径的辊部件13,在内圈部件11与外圈部件10之间也能够传递较大的负荷。并且,能够在能传递需要的负荷的范围内尽量减小辊部件13的直径、尽量减小外圈部件10的外径,能够减小通过后述的手柄20使外圈部件10转动时的力。
如图6所示,在两片盖板16、16的中心部分上,分别形成有与内圈部件11的轴部件插通孔11b、11b重合的插通孔16a,在插通孔16a中插通有两根轴部件7a、7b的端部。此外,盖板16在插通孔16a的周围部分的、轴向上等间隔地离开的5个位置上,通过铆钉17铆接而固定在内圈部件11上。另外,如图10所示,各铆钉17从盖板16的表面突出。进而,两片盖板16、16分别具有比外圈部件10的内径大的外径。因此,两片盖板16、16如图10所示,从两侧加强外圈部件10,并且还发挥将空间部12堵塞以使配置在空间部12中的辊部件13及螺旋弹簧14不会向外飞出的功能。此外,通过内圈部件11的两侧面的盖板16、16的作用,外圈部件10不会从内圈部件11脱离,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是将外圈部件10、内圈部件11、辊部件13、螺旋弹簧14以及盖板16一体地构成而单元化的。此外,在空间部12中,注入有用来使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之间的滑动变得平滑的润滑脂等润滑剂,但是由于空间部12被两片盖板16、16堵塞,所以润滑剂不会向外漏出。
另外,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安装在主体框架3上以使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的空转状态和啮合状态为同一方向。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的空间部12被盖板16完全堵塞(参照图6),所以根据外观来判别单元化的各单向离合器8、9的空转方向及啮合方向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外圈部件10的一个侧面(在图10中是右侧面)的外周部的角形成得较圆。因此,在安装两个单向离合器8、9时不易弄错朝向,带紧固工具100的组装作业的效率提高。
如图1所示,在轴支承两个单向离合器8、9的带卷绕轴7上,转动自如地设有手柄20。手柄20具有对称配置在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上的手柄支承板21、22。这些手柄支承板21、22的基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带卷绕轴7上。此外,在这些手柄支承板21、22的自由端部上,横设有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持部件23。进而,在手柄支承板21、22之间横设有加强部件24。该加强部件24连结及支承两个手柄支承板21、22,以将手柄支承板21、22的间隔保持为一定。
如图1、图10所示,一个手柄支承板21相邻于第2单向离合器9的外侧面而配置,另一个手柄支承板22相邻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内侧面而配置。这里,如图10所示,在各单向离合器8、9中,将盖板16固定在内圈部件11上的5个铆钉17(固定部)分别从盖板16的表面突出,在手柄支承板21、22与盖板16、16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使手柄20转动时,手柄支承板21、22和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盖板16、16不易接触,能够使手柄20顺利地转动。
如图1所示,在手柄支承板21、22上,可相对移动地设有第1闩锁25。该第1闩锁25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插通在分别形成于手柄支承板21、22上的槽缝21a、22a中,进退移动自如地支承在手柄支承板21、22上,以使前端部朝向带卷绕轴7侧。进而,第1闩锁25被弹簧部件26向带卷绕轴7方向施力。
此外,如图4所示,第1闩锁25具有与其移动方向(图4的箭头方向B)平行地延伸的平板部25e、相对于该平板部25e在向手柄20的闭锁方向(与箭头方向A相反方向)稍稍倾斜的状态下向与带卷绕轴7相反侧延伸的倾斜部25f、和设在该倾斜部25f的与带卷绕轴7相反侧的端部上的把手部25a。把手部25a从倾斜部25f的端部向手柄的开放方向大致直角地弯折突出而形成。并且,通过由操作者将把手部25a沿着箭头方向B拉起,第1闩锁25克服弹簧部件25的施力而向远离带卷绕轴7的方向移动。此外,如图1所示,在倾斜部25f上,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的贯通孔25g,以使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将指尖插入而将把手部25a提起。如图4所示,从倾斜部25f突出的把手部25a位于将平板部25e向与带卷绕轴7相反侧延长的平面(用单点划线表示的平面P)上。因而,第1闩锁25向作用在把手部25a上的力F的方向(沿着单点划线P)直线地移动,所以能够以最小限度的力使第1闩锁25移动。
在第1闩锁25的平板部25e的前端侧(带卷绕轴7侧)部分上,如图11所示,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有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凹部10a卡合的卡合部25b、和避免与第2单向离合器9的凹部10a卡合的卡合回避部25c。进而,在卡合部25b与卡合回避部25c之间形成有收容凹部25d,收容凹部25d即使在第1带1被卷绕到带卷绕轴7上而增加了厚度的情况下也使第1带1不会接触到第1闩锁25。并且,这样构成的第1闩锁25在操作者将手松开而仅施加了弹簧部件26的施力的情况下,如图示实线所示,与第1单向离合器8卡合。另一方面,在操作者将第1闩锁25拉起到图示双点划线的位置的情况下,将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卡合解除。另外,第1闩锁25不论有无提起都不会相对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
此外,卡合部25b的侧方向第1闩锁25的外侧伸出。卡合部25b的伸出侧的端部如图1所示,移动自如地卡合在支承板部件27上。该支承板部件27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带卷绕轴7上,并且在经由第1单向离合器8排列配置在手柄支承板22上的状态下被轴状的连结部件28连结固定。由此,卡合部25b通过被手柄支承板22和支承板部件27在转动方向上支承而在两个部件22、27间发挥较高的刚性,即使在经由第1单向离合器8使带卷绕轴7转动而卷绕第1带1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卷绕时的反作用力下弯折。此外,由于支承板部件27连结固定在手柄支承板22上,所以手柄20与支承板部件27一体地转动。因而,使手柄20转动时的晃动变小,操作性提高。
另外,如图1、图3A、图4所示,在第1闩锁25的表面(图1中的纸面背侧的面)的、比两片手柄支承板21、22稍靠内侧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两个圆形的第1凸部25h、25h。并且,由于通过这两个第1凸部25h、25h导引第1闩锁25相对于手柄支承板21、22的相对移动,所以晃动变小,更容易使第1闩锁25移动,操作性提高。此外,即使不严格地管理第1闩锁25及手柄支承板21、22的槽缝21a、22a的加工精度,也能够防止晃动,所以在部件成本的方面也是有利的。进而,通过第1凸部25h、25h还防止了第1闩锁25从槽缝21a、22a的松动。
此外,如图1、图10所示,在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止动部件30、30。第1单向离合器8侧的止动部件30配置在框架板4与手柄支承板22之间,第2单向离合器9侧的止动部件30配置在第2单向离合器9与框架板4之间。在各止动部件30的外周面上,如图5所示,形成有设定为与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凸部10b大致相同高度的突设部30a。各突设部30a能够分别抵接在图11的第1闩锁25的卡合部25b和卡合回避部25c上,并且通过第1闩锁25的提起能够避免抵接。并且,这些各突设部30a、30a设定了手柄20的卷绕动作的终点,并且使手柄20取禁止后述的带放松机构6的动作的锁止姿势。进而,在止动部件30上,在突设部30a的下方形成有卡止凹部30b。在卡止凹部30b中嵌合有第2闩锁31的前端部,通过第2闩锁31禁止止动部件30的转动。
该第2闩锁3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插通在分别形成于框架板4、4上的槽缝4c、4c中,相对移动自如地支承在手柄支承板21、22上,以使其前端部朝向带卷绕轴7侧。此外,在第2闩锁31的后端部上,以压缩状态连结有螺旋弹簧32,螺旋弹簧32将第2闩锁31向带卷绕轴7方向施力。
在第2闩锁31的前端侧(带卷绕轴7侧)部分上,如图11所示,在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形成有卡合在第2单向离合器9的凹部10a中的卡合部31a、和避免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凹部10a卡合的卡合回避部31b。进而,在卡合部31a和卡合回避部31b之间形成有收容凹部31c,收容凹部31c即使在第1带1被卷绕到带卷绕轴7上而增加了厚度的情况下,也使第1带1不会与第2闩锁31接触。并且,这样构成的第2闩锁31还如图11所示,在弹簧部件32的施力下而位于图示实线的带卷绕轴7侧的情况下,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另一方面,在后退到图示的双点划线的后退位置的情况下,与第2单向离合器9的卡合被解除。另外,第2闩锁31不论有无提起都不会相对于第1单向离合器8卡合。
上述第2闩锁31在手柄20的作用下后退。即,手柄20的手柄支承板21、22形成为基端部稍稍突出的弯曲形状,通过其基端部抵接在第2闩锁31的前端上而使第2闩锁31向退避方向后退。此外,如图1所示,在框架板4的长度方向端部上形成有手柄卡止部4a。手柄卡止部4a在手柄20成为转动到使第2闩锁31后退到退避位置的开放姿势时,通过嵌合第1闩锁25来禁止手柄20的转动。此外,手柄卡止部4a如图11所示,设定为避免与第1闩锁25的卡合部25b的卡合的深度。由此,如果手柄20在手柄卡止部4a的作用下成为开放位置,则如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成为完全避免了第1及第2闩锁25、31与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卡合的状态,带卷绕轴7相对于框架板4变为旋转自如。
另外,如图1、图2A、图4所示,在第2闩锁31的表面(上表面)的、比两片框架板4、4稍靠内侧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两个圆形的第2凸部31d、31d。并且,由于通过两个第2凸部31d导引第2闩锁31的相对于主体框架3的相对移动,所以不再有晃动,第2闩锁31能够顺利地移动。此外,即使不严格管理第2闩锁31及框架板4的槽缝4c的加工精度,也能够防止晃动,所以在部件成本方面也是有利的。
此外,如图1、图4所示,在框架板4上,还形成有与槽缝4c连接、能够插通第2闩锁31的第2凸部31d的切口部4d。并且,在带紧固工具100的组装时,一边将第2凸部31d插通到该切口部4d中一边将第2闩锁31插通到槽缝4c中。然后,一边将第2闩锁31克服弹簧部件32的施力向远离带卷绕轴7的方向(图4的右方)推压,一边将止动部件30、30分别安装到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上。即,第2闩锁31由止动部件30、30保持为向与带卷绕轴7相反侧推压的状态。于是,如图4所示,第2凸部31d位于比切口部4d从带卷绕轴7向右方离开的位置。即,第2闩锁31的第2凸部31d与切口部4d的位置关系关于第2闩锁31的移动方向错开,所以在第2闩锁的安装后,该第2闩锁31被第2凸部31d卡止,防止了从槽缝4c的松动。
以上那样构成的带卷绕机构5如图1所示,通过一边将第1闩锁25拉起一边使手柄20向相对于主体框架3打开的开放方向转动而成为开放姿势,并且通过向反方向(闭锁方向)转动而成为锁止姿势。此外,在不将第1闩锁25拉起而使手柄20转动的情况下,在成为各姿势之前抵接在止动部件30的突设部30a和手柄支承板21、22上。并且,通过在两姿势之间使手柄20在闭锁方向及开放方向上交替地转动,能够如后述那样使第1带1卷绕到带卷绕轴7上。
在一端部设有上述带卷绕机构5的主体框架3的另一端部上,设有将第2带2缓缓地退卷的带放松机构6。带放松机构6具有各框架板4、4朝向端部侧向下侧倾斜的倾斜面4b、固设在各框架板4、4上而排列配置的放松支承板41、41、和横设在框架板4、4间而重叠导引第2带2的第1轴42。在第1轴42的两端部上螺合有螺母43、43,各螺母43将放松支承板41连结在框架板4上。
如图12所示,各放松支承板41形成及安装为,使顶部位于上端部,从顶部到一端部侧的区域成为从框架板4露出的状态。在放松支承板41的顶部上形成有长孔41a。长孔41a设定为,使其长轴方向相对于倾斜面4b正交。在对置的放松支承板41、41的长孔41a、41a中,插通着卷绕从第1轴42导引的第2带2的第2轴45。
上述第2轴45的两端部形成为横截面圆形,并且它们的除了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形成为横截面六边形。并且,该第2轴45的横截面六边形的部分抵接在与长孔41a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框架板4的倾斜面4b的上端上。进而,在第2轴45的一端部上,固设有使第2轴45转动的转动杆47。由此,如图14所示,带放松机构6在对第2带2施加有张紧的状态下,第2轴45抵接在框架板4的倾斜面4b上。并且,如图12所示,在使转动杆47向箭头方向转动时,通过第2轴45一边抵接在倾斜面4b上一边转动而在长孔41a内沿上下方向移动,将第2带2稍稍退卷。
此外,在第1轴42的下方,设有夹持第2带2的带推压部件48。带推压部件48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板4上。并且,带推压部件48通过将一端推压在第2带2上,另一端在与第1轴42之间夹持第2带2。
在上述结构中,对带紧固工具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安装作业)首先,在将装载在卡车50的货台上的载货51固定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将连结在带紧固工具100上的第1带1及第2带2的各自的一端固定在卡车50的侧壁50a上。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第2带2连结在带放松机构6上。该连结是通过将第2带2的前端从外侧方向插通到第1轴42与带推压部件48之间、向第2轴45方向拉起后、绕该第2轴45卷绕并向第1轴42方向拉下、从内侧方向插通到第1轴42和带推压部件48之间并拉伸来进行的。结果,如图16所示,如果在第2带2上产生张紧,则带推压部件48向箭头方向转动,通过将上表面向第1轴42侧推压,夹持重叠为两层的第2带2来防止放松。此外,如图1所示,在将第1带1连结在带卷绕机构5上的情况下,将第1带1的前端部从外侧插通到带卷绕轴7的轴部件7a、7b间,进行拉伸以使第2带2及第2带1上产生张紧。
(绑固作业)如果安装作业结束,则接着把持把持部件23,如图2A及图2B所示,使手柄20前后转动。在使手柄20向相对于主体框架3关闭的闭锁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由于第1闩锁25的卡合部25b卡合在第1单向离合器8的凹部10a中,所以如图4所示,外圈部件10受到向与箭头方向A相反方向的闭锁方向转动的力。另外,第2单向离合器9由于没有与第1闩锁25卡合,所以不会受到闭锁方向的力。
如果第1单向离合器8的外圈部件10受到闭锁方向的力而转动,则如图4、图7所示,在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之间的空间部12中,辊部件13一边将螺旋弹簧14压缩一边向间隙较大侧移动而成为旋转自如,所以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成为独立的状态。即,外圈部件10的转动不会被传递给内圈部件11。因而,通过手柄20使外圈部件10在相对于内圈部件11空转的状态下转动。
另一方面,在第2单向离合器9中,如果在第1带1上产生张紧,则经由带卷绕轴7退卷的方向(与箭头方向A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内圈部件11上。并且,在此情况下,通过与外圈部件10受到箭头方向A(开放方向)的力的情况相同那样、辊部件13向空间部12的间隙较窄侧移动而卡住,成为通过辊部件13使内圈部件11与外圈部件10卡合的状态。但是,第2单向离合器9的外圈部件10被设置在主体框架3上的第2闩锁31禁止转动。因而,在使手柄20向闭锁方向转动时,通过第2单向离合器9禁止带卷绕轴7的转动,第1带1不会被退卷。并且,在第1闩锁25抵接在止动部件30的突设部30a上时,进一步的闭锁方向的转动被禁止。
接着,如图4所示,如果使手柄20向开放方向(箭头方向A)转动,则卡合在手柄20的第1闩锁25上的第1单向离合器8的外圈部件10受到开放方向的力而转动。此时,辊部件13向空间部12的间隙较窄侧移动,外圈部件10与内圈部件11成为啮合的状态。由此,外圈部件10的转动被传递给内圈部件11,轴支承在内圈部件11上的带卷绕轴7向开放方向转动,第1带1被卷绕到带卷绕轴7上。
接着,如图2A及图2B所示,通过重复以上那样的手柄20的开放方向及闭锁方向的转动,将第1带1卷绕到带卷绕轴7上而产生张紧。另外,在手柄20的转动时,第1及第2闩锁25、31不会如以往的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那样敲击齿轮而产生撞击音。
另外,在使手柄20向开放方向转动而卷绕第1带1时,由于来自手柄20的力经由与外圈部件10卡合的第1闩锁25的卡合部25b仅作用在固定于带卷绕轴7的一端部上的第1单向离合器8上,所以第1单向离合器8容易变形。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单向离合器8、9的内圈部件11的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片盖板16,外圈部件10被两片盖板16从两侧加强,所以单向离合器8、9整体的强度提高,不易变形。因此,能够通过更小的力使手柄20转动。此外,如图10所示,将盖板16固定在内圈部件11上的5个铆钉17(固定部)分别从盖板16的表面突出,在手柄支承板21、22与盖板16之间存在有间隙。因此,即使在万一单向离合器8、9变形的情况下,对应于在盖板16与手柄支承板21、22之间形成有间隙、单向离合器8、9不易与手柄支承板21、22接触,不易妨碍手柄20的转动。
进而,单向离合器8、9的内圈部件11、外圈部件10、辊部件13、螺旋弹簧14以及两片盖板16一体地构成,将单向离合器8、9单元化,所以即使在万一单向离合器8、9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更换单向离合器8、9。
在第1带1上充分地产生张紧后,如图5所示,如果将第1闩锁25的拉起部25a拉起,则第1闩锁25的前端被设定在比止动部件30的突设部30a高的位置。并且,如图3A及图3B所示,使手柄20进一步向闭锁方向转动,在超过突设部30a时,将第1闩锁25拉下。由此,第1闩锁25向开放方向的转动被突设部30a禁止。结果,通过手柄20的自由端侧接近于或抵接在带放松机构6的转动杆47上,使在后述的第2带2的解除作业中使用的带放松机构6成为被锁止的状态。
另外,如图4所示,从倾斜部25f突出的把手25a位于将平板部25e向与带卷绕轴7相反侧延长的平面P上。因而,由于第1闩锁25向作用在把手25a上的力F的方向直线地移动,所以能够以最小限度的力使第1闩锁25移动。
(解除作业)在以上那样通过带紧固工具100对第1带1及第2带2产生足够大的张紧后将载货51卸下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将手柄20向开放方向转动,将带放松机构6的锁止状态解除。然后,如图12所示,将带放松机构6的转动杆47向箭头方向转动。
由此,连结在转动杆47上的第2轴45转动。此时,在第2轴45上,如图14所示那样卷绕有第2带2,所以被较大的张紧向第1轴42方向施力,但是,如图13A及图13B所示,第2轴45通过一边通过转动而抵接在框架板4的倾斜面4b上一边在长孔41内上下运动,将第2带2稍稍退卷。接着,如图14所示,将第2带2的放松的部分从第1轴42与带推压部件48之间拉出。接着,通过使转动杆47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进行转动操作,能够逐渐减少第2带2的张紧。另外,第2轴45是除了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形成为横截面六边形、该部分抵接在框架板4的倾斜部4b上的结构。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第2带2的退卷。
然后,如果第2带2的张紧充分地降低,则一边将第1闩锁25拉起,一边使手柄20充分地向开放方向转动。接着,通过使第2闩锁25的前端嵌合在手柄卡止部4a(参照图1、图4、图5)上、并且用手柄20的底面使第2闩锁31后退,将第1及第2闩锁25、31与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卡合解除。结果,轴支承在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上的带卷绕轴7成为旋转自如,通过残留的张紧及操作者的操作使第1带1退卷,从卡车侧壁50a脱离。另外,在此情况下,由于第1带的较大的张紧通过带放松机构6缓缓地减少,所以不会因急剧的张紧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噪音。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带紧固工具100的带卷绕机构5具备轴支承在主体框架3上并卷绕第1带1的带卷绕轴7、与带卷绕轴7同轴地轴支承在主体框架上的手柄20、都固定在带卷绕轴7上、空转状态和啮合状态被设定为相同方向的第1单向离合器8及第2单向离合器9、可相对移动地设置在手柄20上、被向带卷绕轴7侧施力而能够与第1单向离合器8卡合脱离的第1闩锁25、和可相对移动地设置在主体框架3上、被向带卷绕轴7侧施力而能够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脱离的第2闩锁31。
并且,在第1闩锁25与第1单向离合器8卡合、并且第2闩锁31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的状态下,使手柄20向闭锁方向(两单向离合器8、9成为空转状态的方向)转动。于是,第1单向离合器8是空转状态,所以手柄20(第1闩锁25)的转动不会被传递给带卷绕轴7,第1带1不会被卷绕。接着,如果使手柄20向开放方向(两单向离合器8、9成为啮合状态的方向)转动,则该手柄(第1闩锁25)的转动经由第1单向离合器8被传递给带卷绕轴7,带被卷绕到带卷绕轴7上。另外,在第1带1的卷绕作业时,通过卷绕在带卷绕轴7上的第1带的张紧,在带卷绕轴7上总是作用有带退卷方向的力,但是由于第2闩锁31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所以带卷绕轴7的带退卷方向的转动被禁止,第1带1不会被退卷。
因而,在第1带1上产生张紧时的手柄20的转动时,第1闩锁25及第2闩锁31不会敲击单向离合器8、9的外圈部件10,不会发生以往的棘轮式的带紧固工具的棘轮与闩锁爪的撞击音那样的较大的噪音。
此外,在第1带1的卷绕时,来自手柄20的力仅作用在固定于带卷绕轴7的一端部上的第1单向离合器8上,但由于在单向离合器8、9的内圈部件11的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片盖板16,所以单向离合器8、9整体的强度提高,变得不易变形。因而,能够以更小的力轻快地使手柄20转动。进而,通过内圈部件11的两侧面的盖板16、16使外圈部件10不会从内圈部件11脱离,内圈部件11、外圈部件10、以及两片盖板16一体地构成,单向离合器8、9被单元化,所以即使在万一单向离合器8、9变形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更换。
另外,导引第1闩锁25相对于手柄20的相对移动的第1凸部25h以及导引第2闩锁31相对于框架4的相对移动的第2凸部31d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向第1及第2闩锁25、31的移动方向较长地延伸。此外,第1凸部25h以及第2凸部31d也可以由与第1及第2闩锁25、31不同的部件构成。
在带紧固工具100的组装时,插通第2凸部31d的切口部4d不一定需要在两片框架板4的两者上形成,也可以仅在一个框架板4上形成。
此外,第2轴45不需要是横截面六边形,也可以是横截面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或圆形、椭圆形,如图18所示,也可以是凸轮形。此外,第2轴45只要至少与倾斜部4b抵接的部分是截面多边形或椭圆形、凸轮形就可以。进而,第2轴45优选地在周面上实施对第2带的滚花加工等防滑加工。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第2带2的退卷。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带紧固工具100是具有限制第2轴45的转动的锁止机构的结构。即,如图3A及图3B所示,使用手柄20作为锁止机构,通过使该手柄20成为锁止姿势,在第1带1及第2带2上充分地产生张紧后,能够防止第2轴45转动带来的张紧的降低。但是,作为该锁止机构,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结构。例如,如图19所示,也可以做成具有形成在转动杆47的内部中、使长径方向与转动杆47的长度方向一致的锁止用长孔47a、进退自如地设置在该锁止用长孔47a中的锁止板50、和形成在放松支承板41上、与锁止板50的前端部卡合的切口部41b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可以不在意手柄20的姿势而仅通过带放松机构6设为锁止状态。进而,在此情况下,第2轴45也可以为圆形、单纯地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主体框架3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成了具备带卷绕机构5和带放松机构6两者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仅具备带卷绕机构5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带紧固工具,是第1带和第2带分别连结在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对这些带的张紧的产生和解除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主体框架;
带卷绕机构,设置在上述主体框架的一端部上,能够进行上述第1带的卷绕及退卷;
上述带卷绕机构具备:
带卷绕轴,轴支承在上述主体框架上,卷绕第1带;
手柄,轴支承在上述主体框架上,以使其与上述带卷绕轴为同轴;
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在上述带卷绕轴上,空转状态和啮合状态被设定在同一方向上;
第1闩锁,可相对移动地设在上述手柄上,被向上述带卷绕轴侧施力,能够与上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或脱离;
第2闩锁,可相对移动地设在上述主体框架上,被向上述带卷绕轴侧施力,能够与上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或脱离;
各单向离合器具有插通上述带卷绕轴的内圈部件、和滑动自如地外嵌在该内圈部件上的外圈部件;
进而,在上述内圈部件的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将上述外圈部件与上述内圈部件之间的空间部堵塞的两片盖板,上述内圈部件、上述外圈部件、以及上述两片盖板一体地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圈部件与上述盖板的固定部从上述盖板的表面突出,在上述手柄与上述盖板之间存在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圈部件的一个侧面的角形成得较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圈部件与上述内圈部件之间的空间部形成为,使其间隙沿着周向扩大;
在上述空间部中,设有具有与其周向中途部的间隙相等的直径的辊部件、和对该辊部件向上述空间部的间隙的缩小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
上述辊部件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内圈部件的厚度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圆柱状;
上述螺旋弹簧的从其伸缩方向观察的形状是长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闩锁具有与其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板部、以相对于平板部倾斜的状态向与上述带卷绕轴相反侧延伸的倾斜部、和设在该倾斜部的与上述带卷绕轴相反侧的端部上的把手部;
上述把手部位于将上述平板部向与上述带卷绕轴相反侧延长的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手柄具有对称配置在上述带卷绕轴的两端部上的两片手柄支承板、和设在这两片手柄支承板的与带卷绕轴相反侧的端部上的把持部件;
上述第1闩锁可相对移动地支承在上述两片手柄支承板上;
在上述第1闩锁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引相对于上述两片手柄支承板的相对移动的两个第1凸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框架具有分别轴支承上述带卷绕轴的两端部的两片框架板;
上述第2闩锁可相对移动地支承在上述两片框架板上;
在上述第2闩锁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引相对于上述两片框架板的相对移动的两个第2凸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紧固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两片框架板上分别形成有插通上述第2闩锁的槽缝;
进而,在至少一个上述框架板上,形成有与上述槽缝连接、能够插通上述第2闩锁的第2凸部的切口部;
在上述第2闩锁被插通支承在上述两片框架板的槽缝中的状态下,上述切口部与上述第2凸部的位置关于上述第2闩锁的移动方向错开。
CN200580049596.3A 2005-04-25 2005-04-25 带紧固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1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07836 WO2006114889A1 (ja) 2005-04-25 2005-04-25 ベルト締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6919A true CN101166919A (zh) 2008-04-23
CN100570173C CN100570173C (zh) 2009-12-16

Family

ID=3721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95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173C (zh) 2005-04-25 2005-04-25 带紧固工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89921A1 (zh)
EP (1) EP1876374B1 (zh)
JP (1) JP4634446B2 (zh)
CN (1) CN100570173C (zh)
AT (1) ATE468498T1 (zh)
DE (1) DE602005021403D1 (zh)
WO (1) WO20061148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0042A (zh) * 2016-02-25 2016-05-04 苏州瑞奇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绳放松锁扣
CN113508964A (zh) * 2021-05-14 2021-10-19 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锁头的压紧装置及包含其的单向锁紧锁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1319B2 (en) * 2009-03-30 2012-05-22 D B Industries, Inc. Buckle
US8967332B2 (en) * 2009-03-31 2015-03-03 D B Industries, Llc Safety harness strap adjuster
US8794378B2 (en) * 2009-03-31 2014-08-05 D B Industries, Llc Method of adjusting a strap of a safety harness
US7877846B1 (en) 2009-05-15 2011-02-01 Weiguo Chen Ratchet buckle with excess strap retention arm and double layered arm
FR2952878B1 (fr) * 2009-11-25 2013-02-15 Joubert Productions Dispositif tensionneur de sangles
US8370997B2 (en) * 2010-01-13 2013-02-12 Ratchet Depot, Inc. Ratchet strap
USD675498S1 (en) 2010-06-18 2013-02-05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Ratchet
FR2967106B1 (fr) * 2010-11-04 2012-11-16 Joubert Productions Dispositif tensionneur de sangles
EP2455257B1 (de) * 2010-11-23 2014-06-25 Westdeutscher Drahtseil-Verkauf Dolezych GmbH & Co. KG Spannvorrichtung zum Spannen von Gurten oder dergleichen
US9725029B2 (en) * 2011-03-15 2017-08-08 The Ratchet Depot, Inc. Ratchet strap tightener
USD681411S1 (en) 2011-08-30 2013-05-07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Ratchet lock
US20130326847A1 (en) * 2012-06-12 2013-12-12 Mei-Yu Zheng Strap-Tensioning Apparatus
US9259828B2 (en) * 2012-11-12 2016-02-16 Steven P. Bermes Ratchet strap apparatus including easily attachable cargo strap
US20150128388A1 (en) * 2013-11-11 2015-05-14 Cory Mastbeth Bin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US9623788B2 (en) * 2013-12-23 2017-04-18 Holland Lp Strap tensioning buck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EP3247311B1 (en) 2015-01-22 2020-03-1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Endograft visualization with pre-integrated optical shape sensing attachments
US9993048B2 (en) 2015-06-10 2018-06-12 D B Industries, Llc Safety harness connector assembly
USD845727S1 (en) * 2016-10-18 2019-04-16 Mike Haynes Strap winding apparatus
US10836299B2 (en) * 2017-05-23 2020-11-17 Winston Products Llc Ratchet tie down
US10849389B1 (en) * 2018-02-15 2020-12-01 Kamiko L. Darrow Device for assisting lace tightening
US11414006B2 (en) * 2020-08-18 2022-08-16 Nicholas Deplaris Locking mechanism for tie down locking device
DE102022100552B3 (de) 2022-01-11 2023-05-11 Han-Ching Huang Selbstschmierender spanngurt
US11698102B1 (en) * 2022-01-12 2023-07-11 Han-Ching Huang Self-lubricating tie-down
CN114620258A (zh) * 2022-02-15 2022-06-14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器的手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747890A (en) * 1989-06-19 1991-01-08 Spanset Inter Ag Tensioning ratchet for a clamping strap
SE500013C2 (sv) * 1992-03-16 1994-03-21 Sven Erik Soederstroem Banduppsamlare
US5369848A (en) * 1994-03-14 1994-12-06 Huang; Han-Ching Operating arm for strapping mechanism
US5542798A (en) * 1994-10-13 1996-08-06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Restraining and tensioning apparatus for a cargo tie-down belt
WO1999061209A1 (en) * 1998-05-29 1999-12-02 Elizabeth Webbing Mills Co., Inc. Ratchet and cam buckle tension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6195848B1 (en) * 1998-08-14 2001-03-06 Usa Products Slidable ratchet tensioning device and tie-down assembly
JP4136250B2 (ja) * 2000-02-14 2008-08-20 Ntn株式会社 一方向クラッチ
TW549379U (en) * 2001-10-16 2003-08-21 Yu-Fang Hu Safety belt releasing structure for ratchet buckle fastener
JP4040883B2 (ja) 2002-01-31 2008-01-30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締具
US6609275B1 (en) * 2002-02-05 2003-08-26 Chia-Sheng Lin Strap tightener with an auto-pulling device
US20040094650A1 (en) * 2002-11-04 2004-05-20 Han-Ching Huang Winding device for strap fastener
JP2004346951A (ja) * 2003-05-20 2004-12-09 Toyoda Mach Works Ltd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US7100902B1 (en) * 2005-07-19 2006-09-05 Jung-Wen Lu Hand-pulled device for winding binding strap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0042A (zh) * 2016-02-25 2016-05-04 苏州瑞奇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绳放松锁扣
CN113508964A (zh) * 2021-05-14 2021-10-19 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锁头的压紧装置及包含其的单向锁紧锁扣
CN113508964B (zh) * 2021-05-14 2024-02-13 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锁头的压紧装置及包含其的单向锁紧锁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76374A4 (en) 2008-07-30
DE602005021403D1 (de) 2010-07-01
JPWO2006114889A1 (ja) 2008-12-11
EP1876374A1 (en) 2008-01-09
ATE468498T1 (de) 2010-06-15
EP1876374B1 (en) 2010-05-19
US20080189921A1 (en) 2008-08-14
JP4634446B2 (ja) 2011-02-16
CN100570173C (zh) 2009-12-16
WO2006114889A1 (ja) 200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0173C (zh) 带紧固工具
EP0796774B1 (de) Gurtaufroller mit an der Gurtspule angreifendem Gurtstraffer
DE60200927T2 (de) Gurtaufroller
DE102005001944B4 (de) Starter
CN104334376B (zh) 用于车辆牵引组件的自动锁定系统
CN105927720B (zh) 张紧装置杆
DE202016008467U1 (de) Fahrradantriebseinheit und mit der Antriebseinheit ausgestattetes Fahrrad
DE102018004483A1 (de) Dämpfer für Fahrradkomponente
DE112008000762T5 (de) Schaltvorrichtung zum Wechseln der Antriebskraft zwischen einer Vorwärts- und einer Rückwärtsrichtung
US10895322B2 (en) Parking device
DE102010025751A1 (de) Zahnkettentrieb
CN101426999A (zh) 用于解开窗户绳的机构
US5125628A (en) Sheave and cable assembly for a tire lift/carrier winch
DE112014000484T5 (de) Sicherheitsgurtstraffer
JP2007062487A (ja) 車両のフード構造
JPH04502607A (ja) タイヤリフト/キャリヤーウインチのための綱車アセンブリー
EP1834868B1 (de) Schaltermechanismus mit Kompressionsfeder
DE102011082909A1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KR20140062461A (ko) 트랙터의 3점 히치의 하부 링크를 위한 안정기
CA2126880C (en) Manual chain block
DE602004003408T2 (de) Starter mit einer Struktur zur Einschränkung der Rotation
DE102016120856A1 (de) Gurtaufwickelvorrichtung
DE112013002686T5 (de) Sitzgurtaufroller
EP1186523B1 (de) Schalter für ein Fahrrad
DE4420053C2 (de) Rotations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