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2025A - 复合安全阀 - Google Patents
复合安全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62025A CN101162025A CNA2007101639224A CN200710163922A CN101162025A CN 101162025 A CN101162025 A CN 101162025A CN A2007101639224 A CNA2007101639224 A CN A2007101639224A CN 200710163922 A CN200710163922 A CN 200710163922A CN 101162025 A CN101162025 A CN 1011620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fety valve
- teat
- junction surface
- valve
-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87 interca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0 interca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38—Plur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917—Flow path with serial valves and/or closures
- Y10T137/87925—Separable flow path section, valve or closure in eac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917—Flow path with serial valves and/or closures
- Y10T137/87925—Separable flow path section, valve or closure in each
- Y10T137/87933—Common joint and valve seat faces, or sections joined by clos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安全阀,使第1安全阀的输出侧的连接部上形成的连接框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的连接框直接抵接或在二者间介入板状部件而抵接,将两安全阀的连接框上形成的相对的连接用突部挟持在卡止部件的一对卡止部之间,并通过杆部件的紧固将相对的一对卡止部相互拉近,这样,通过该两卡止部件的卡止部,沿相互接近的方向对两安全阀的连接用突部进行施力,由此,对两安全阀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安全阀,为提高由气动执行元件驱动的机械的安全性,该复合安全阀在该执行元件的气压供给流路上串联设置有两个安全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结构的复合安全阀被实际应用,即,为提高由气动执行元件驱动的机械的安全性,设置两个由先导式单作用三通阀构成的安全阀,当其中一个安全阀侧出现故障时,即使另一个安全阀正常,也能可靠地隔断向执行元件的空气供给。
作为一例示出的专利文献(实开平7-3226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压力机用双重安全阀,该压力机用双重安全阀在阀体内并联装有两个主阀(二位三通阀),阀体上侧配置有壳体,其内部装有两个电磁式先导阀,阀体下侧配设有主阀的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主阀的位置检测装置以如下方式设置:固定在两个主阀上的检测销向阀体下侧突出,联动于检测销的移动,磁铁进行移动,并通过磁感应开关对磁铁的移动进行检测。
所述双重安全阀中,当两个先导阀不工作时,两个主阀位于上方位置,工作接口与排出接口连通,两个主阀的检测销位于上方位置,两开关断开。当两个先导阀工作时,两个主阀移动到下方位置,工作接口与吸入接口连通,空气被供给压力机,两个主阀的的检测销移动到下方位置,两开关接通。两个先导阀的工作过程中,当其中一个主阀因故障不向下方位置移动时,该主阀的开关断开而另一个主阀的开关接通,控制电路检测出误动作并使另一个主阀复位到非工作位置,不让空气供给压力机。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的双重安全阀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因两个先导阀、主阀、以及该主阀的位置检测装置分别配置在一个壳体、一个阀体、以及一个下部框体内,所以两个安全阀中有一个阀的先导阀、主阀、或位置检测装置发生故障时,都必须更换整个双重安全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在具有两个由先导式三通阀构成的安全阀的复合安全阀中,当其中一个安全阀发生故障时,可只对发生故障的安全阀进行更换,而不必废弃无故障的安全阀,避免造成浪费。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课题是获得一种复合安全阀,其很好地考虑到在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两个安全阀时,不让连接用部件的紧固力经由安全阀的阀体给该安全阀的功能带来坏的影响。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复合安全阀,其包括分别由先导式三通阀构成的第1、第2安全阀,在使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和所述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连通的状态下,由连接件将所述第1、第2安全阀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开有该输出接口的连接面,同时,该连接面两侧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突部;所述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开有该输入接口的连接面,同时,该连接面两侧端部的与所述第1安全阀的连接用突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突部;所述连接件具有介于所述两接口之间的板状部件和连接所述两连接部的连接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具有连通孔和抵接面,其中,所述连通孔使所述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连通,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面和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面相抵接,所述连接部件沿使所述两安全阀的连接部上相向的连接用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其进行紧固固定。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在所述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面和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所述板状部件,而是让该连接面彼此直接抵接。
本发明复合安全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可以如下两种方式构成,即,在阀体上固定与之分体的连接框,或者设置与该阀体一体的连接框,所述连接面和连接用突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框上。
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方式中,朝向所述连接面相反侧的所述连接用突部的背面形成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该连接用突部的顶端侧而逐渐向接近所述连接面的方向倾斜,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两个卡止部件和将该两个卡止部件沿相互拉近的方向紧固的杆部件,所述卡止部件具有一对卡止部,其在沿相对的连接用突部的所述斜面的方向上倾斜并从两侧夹住这些连接用突部。
所述连接件具有板状部件的情况下,该板状部件具有上框部和下框部,在该上框部和下框部上所形成的贯通孔和插通孔内穿插有所述杆部件,该杆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卡止到所述两卡止部件上,或者,通过螺栓形成所述杆部件并通过该螺栓将所述两卡止部件固定到板状部件上。
所述复合安全阀中,第1、第2安全阀的各阀体上可配设驱动各主阀的先导阀和检测所述主阀位置的位置检测器。
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安全阀中,将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面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面直接或间接地抵接,两抵接面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所以当两个安全阀中的一个安全阀发生故障时,可只更换发生故障的安全阀,而不必废弃无故障安全阀,从而可避免浪费。
此外,在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两个安全阀时,通过在两安全阀的阀体上固定与之分体的连接框,或者通过在所述两连接部上设置与安全阀阀体一体的连接框来构成所述第1、第2安全阀的两连接部,因在该连接框上设置连接用突部并对该连接用突部进行相互紧固,所以可抑制连接部件的紧固力经由安全阀的阀体给该安全阀的功能带来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复合安全阀的第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该第1实施例的要部的局部放大主视纵剖视图。
图3是该第1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4(a)是该第1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b)是该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c)是该第1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5(a)是该第1实施例中,在第1、第2安全阀的连接上所使用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b)是用于说明该连接件的连接动作的立体图。
图5(c)是该连接件的卡止部件58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a)以及图5(b)中所示的连接件的改型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复合安全阀的第2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8是该第2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复合安全阀的第3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该第3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复合安全阀的第4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b)是该第4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12是该第4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以及图4(a)~图4(c)表示本发明复合安全阀的第1实施例。该复合安全阀具有分别由先导式单作用三通阀构成的第1安全阀10A和第2安全阀10B,在使所述第1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20和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相互连通的状态下,将安全阀10A和10B连接起来。第1安全阀的输入接口19与气压源连通,第2安全阀的输出接口20与其应驱动的执行元件连通,各自的排气接口21向大气开放。此外,所述第1安全阀10A与第2安全阀10B的结构实质上相同,所以这里主要对第1安全阀10A进行说明,对于第2安全阀10B,在其主要部件上标记与第1安全阀10A的部件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图3对第1安全阀10A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该安全阀10A,盖体12通过O形圈气密固定在其阀体11的上表面,底板13通过O形圈气密固定在该阀体11的下表面。所述盖体12的上部,配设有具有DIN形插座16的先导阀14以及构成位置检测器18的安全限位开关。
对于所述阀体11,其一侧面上开有所述输入接口19,相反侧的侧面上开有所述输出接口20,其它侧表面上开有排气接口21。阀体11的中央部形成有阀室22,该阀室22通过通路与输出接口20连通。该阀室22的上壁及下壁上分别形成有插通孔23、24,阀室22的其它部分用阀室壁密闭。
设置在所述盖体12下表面的环状突出部25和所述插通孔23之间,分别经由O形圈插入并固定筒状的护圈27,同样,设置在底板13上表面的环状突出部26和所述插通孔24之间,分别经由O形圈插入并固定筒状的护圈28。
所述两护圈27、28以其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方式配设,两护圈27、28的靠阀室侧分别形成有连通其内外的通孔35、36。护圈27的通孔35使该护圈27内部与排气接口21连通,护圈28的通孔36使该护圈28内部与输入接口19连通。
配设于所述护圈27、28内的主阀29通过在圆板状提升阀阀体30的两表面侧经由轴部一体连接活塞31、32而构成,该活塞31、32分别通过O形圈和耐磨环以可滑动的方式嵌插在两护圈27、28各内表面。该提升阀阀体30的两表面外周部分上安装有环状的橡胶弹性材料的密封部件30a,提升阀阀体30接触或离开分别设置在两护圈27、28的相向端上的阀座37、38而开启、关闭,由此构成排气阀和供给阀。
所述先导阀14具有输入口p、输出口a以及排气口e,所述输入口p通过先导空气流路39与输入接口19连通,所述输出口a通过先导空气流路40与活塞32下侧的气缸室42连通,所述排气口e通过先导排气流路41与先导排气接口pe连通。
此外,驱动所述第1、第2安全阀10A、10B的先导阀14的电磁线圈分别通过连接器17连接到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所控制的电源上。
另一方面,所述活塞31的上端表面与杆43相抵接,所述杆43的上端达到所述位置检测器18内,该杆43下端的凸缘部和杆室上端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44,该复位弹簧44对杆43和主阀29向下加载。当先导空气从输出口a通过先导空气流路40供给到活塞32下侧的气缸室42时,主阀29及杆43则克服复位弹簧44的加载力朝上运动,杆43达到上端位置,供气阀(阀座38)则全开,此时,杆43推压位置检测器18的限位开关操作件,闭合该限位开关的接点。
在使第1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20和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1、第2安全阀10A、10B通过连接件50连接起来。图5(a)~图5(c)表示该连接件50的一例。该连接件50具有介于一对安全阀10A、10B之间的板状部件51和经由该板状部件51连接两安全阀的阀体11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由卡止部件57、58构成。
所述板状部件51的两表面是所述安全阀10A、10B的连接面79所抵接的抵接面52,该板状部件51上形成有连通孔53a,用于连通所述第1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20和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该板状部件51的上、下端分别与之一体设有上框部51a和下框部51b,其中,上框部51a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贯穿孔62a,用于穿插由固定用螺栓构成的杆部件62,下框部51b上,其下侧位置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插通槽54,用于保持由连接杆构成的杆部件64。
由图2、图5(a)以及图5(b)可知,对于所述板状部件51,其中央部设置有孔53,用于形成所述连通孔53a,该孔53内侧插有环状的密封件60,该密封件60的外径比其内径大一些,从孔53向两侧的抵接面52外侧伸出,该密封件60内侧为所述连通孔53a。
此外,所述连接件50具有配设在所述板状部件51前后两侧的卡止部件57、58,该卡止部件57、58是经由所述板状部件51连接两安全阀10A、10B的阀体11的所述连接部件。该卡止部件57、58具有沿所述板状部件51两侧缘的长方形平板状部57a、58a和一对卡止部57b、58b,该卡止部57b、58b形成于该平板状部57a、58a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的两侧端,其从所述平板状部57a、58a向板状部件51两侧延伸,并逐渐倾斜为顶端扩展的锥形形状。一例的卡止部件57上,其平板状部57a的上下端部分别形成有凹槽57c、57d,另一侧的卡止部件58上,如图5(c)所示,其上端部形成有插通孔58c,用于穿插由所述螺栓构成的杆部件62,其下端部设有卡合孔58d,该卡合孔58d与用于嵌入由所述连接杆构成的杆部件64端部的环状头部64b的嵌入孔部58e连续设置,用于卡合该头部64b。
所述一对卡止部件57和卡止部件58在其上端部通过如下方式相连接,即,将由所述螺栓构成的杆部件62穿插该卡止部件57的凹槽57c、所述上框部51a的贯穿孔62a、以及卡止部件58的插通孔58c,并将螺母63螺纹配合到从该卡止部件58突出的突出部上。此外,所述卡止部件57的平板状部57a和板状部件51之间安装有未图示的板簧,像图5(b)所示那样,卡止部件57在该板簧的加载力的作用下以上端部为支点被向打开方向加载。
所述一对卡止部件57和卡止部件58的下端部通过如下方式相连接,即,将两端具有头部64a、64b的杆部件64穿插该卡止部件57下端部的凹槽57d、所述下框部51b的插通槽54、以及卡止部件58下端部的卡合孔58d。如图5(b)所示,将头部64b卡合在所述卡止部件58下端部的卡合孔58d中的杆部件64可以其卡合部分为中心进行摆动,通过该摆动可将杆部件64的头部64a卡合在卡止部件57的凹槽57d中或从卡止部件57的凹槽57d中脱开。
图6表示由所述图5(a)~图5(c)说明的连接件50的变形例,该连接件50′的结构是在所述图5(a)~图5(c)的连接件50上还设置有台座67。该台座67通过连接部片66安装在卡止部件58的外侧面上,其上端部形成有安装孔68,其下端部形成有横长的安装孔69。连接部片66在俯视图中大致形成为梯形。所述连接部片66也可与卡止部件58一体形成。此外,连接件50′的其它结构与通过图5(a)~图5(c)说明的连接件无不同之处,因此,对主要的相同结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4(a)~图4(c)所示,在通过所述连接件50连接的所述安全阀10A、10B的各阀体11上,在安全阀的输入接口19侧和安全阀的输出接口20侧形成有连接框72。
此外,图1、图2以及图4(a)~图4(c)中,安全阀10A的输入接口19侧和安全阀10B的输出接口20侧也设置有连接框72。在由所述连接件50对安全阀10A、10B进行相互连接时并不需要该两个连接框72,因而没有设置的必要,但通过设置该两个连接框72,可用于由相同的连接件50进行的与其它配管等的连接。
所述连接框72分别经由O形圈76安装在所述安全阀10A、10B的输出接口20侧以及输入接口19侧,各连接框7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该连接框72的呈长方体形状块的中央具有与所述输出接口20或输入接口19相连通的连通孔77,同时,在该连接框72与所述板状部件51的抵接面52相抵接的连接面79的两侧端位置,即,与所述两卡止部件57、58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具有连接用突部81。此外,所述连接框72的四角开设有4个螺栓孔73,通过插入到该螺栓孔73的螺栓75,所述连接框72被固定在阀体11的输出接口20侧的表面以及输入接口19侧的表面。
位于所述连接面79两侧端部的一对所述连接用突部81具有朝向所述连接面79的相反侧的背面81a,该背面81a形成为斜面,该斜面所倾斜的方向为随着接近所述连接用突部81的顶端侧而逐渐靠近所述连接面79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构成所述连接部件的卡止部件57、58中,如上所述,位于所述平板状部57a、58a两侧的一对卡止部57b、58b呈楔状扩展,该卡止部57b、58b所倾斜的方向为沿所述连接用突部81的背面81a的斜面的方向。
因此,使所述两个卡止部件57、58中成对的卡止部57b、57b和58b、58b与位于所述板状部件51两侧的两个连接框72、72的连接用突部81、81的背面81a相抵接,并用杆部件62、64将该卡止部件57、58沿相互拉近的方向紧固,这样,所述两个连接框72、72通过位于其中间的板状部件51得到相互连接和固定。
象这样来连接连接框72、72时,相互紧固卡止部件57、58的杆部件62、64的紧固力仅作用于该连接框72、72,此外,将连接框72、72的连接面79、79压接在板状部件51的抵接面52、52上的压接力从所述卡止部件57、58的卡止部57b、58b仅作用于连接框72、72的两连接用突部81、81,所以,从结果来看,连接部件的紧固力不会经由安全阀10A、10B的阀体11对该安全阀的功能带来坏的影响。
当用所述连接件50连接安全阀10A、10B时,使连接件50处于图5(b)所示的状态,使两个连接框72、72抵接到板状部件51的两侧后,将所述连接框72、72两侧端相互相对的连接用突部81、81挟持在两卡止部件57和58的卡止部57b、57b和58b、58b之间,并通过杆部件62、64的紧固将两个卡止部件57、58相互拉近,这样,强压所述连接用突部81、81和板状部件51。具体而言,将螺母63螺纹配合到螺栓所构成的杆部件62的从卡止部件58突出的突出部上,并将杆部件64的头部64b卡合到卡止部件58下端部的卡合孔58d中,其后,将该杆部件64的头部64a卡合到卡止部件57的凹槽57d中,由此,连接框72、72中的连接面79、79与板状部件51的抵接面52、52相抵接,从而所述连接框72、72经由板状部件51被连接。
此时,板状部件51的密封件60被安全阀10A、10B的各连接框72的连接面79压缩,连通孔53a的周围得到密封。
此外,通过使所述连接件50返回图5(b)所示的状态,自然可将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框72的连接面79和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框72的连接面79分离开。
接下来,参照图2对所述第1实施例的工作状况进行说明。
图2表示如下状态:两安全阀10A、10B的先导阀14、14处于非通电状态,该先导阀14、14的输入口p被隔断,输出口a和排气口e之间被连通。此时,两安全阀10A、10B的主阀29中,提升阀阀体30通过复位弹簧44的加载力与通向输入接口19的阀座38相抵接而关闭阀座孔38a,所以两安全阀10A、10B各输入接口19被隔断,各输出接口20经由两安全阀的各阀室22和排气接口21与大气相连通。与此同时,两活塞31上的杆43也位于下端位置,构成位置检测器18的限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当两安全阀10A、10B的先导阀14被激励时,首先,第1安全阀10A中的先导阀14的输出口a和排气口e之间被隔断,输入口p和输出口a之间连通,先导空气从先导阀14的输出口a通过先导空气流路40供给到气缸室42。由此,第1安全阀10A的提升阀阀体30被向上驱动,克服复位弹簧44的加载力而到达上端位置,第1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20和排气接口21之间被隔断,同时,各输入接口19和阀室22之间被连通,来自第1安全阀10A的输入接口19的空气经过其输出接口20到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
同时,通过到达上端位置的杆43,构成位置检测器18的限位开关变为接通状态,该接通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
这里,当第2安全阀10B的先导阀14如上述那样被激励时,第2安全阀10B中的先导阀14的输出口a和排气口e之间则被隔断,输入口p和输出口a之间连通,因此,第2安全阀10B的提升阀阀体30像所述第1安全阀10A的提升阀阀体30那样动作,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的空气经过其输出接口20供给到未图示的执行元件,输出接口20和排气接口21之间被隔断。此外,构成第2安全阀10B的位置检测器18的限位开关比第1安全阀10A的位置检测器18稍迟延一些进行动作,其接通信号被发送到控制装置。当该迟延时间比设定时间短时,控制装置则判断为复合安全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两侧的先导阀14、14处于被激励状态,当例如因第1安全阀10A的故障使提升阀阀体30虽打开但未到达上端位置时,第1安全阀10A中的位置检测器18的输出信号为断开,第2安全阀10B中的位置检测器18的输出信号为接通。只要该状态持续设定时间以上,控制装置就检测为误动作,并在控制装置中进行各种用于使执行元件安全动作的控制,如使第2安全阀10B的主阀29复位到非工作位置,不让空气向执行元件供给等。
当已确定该控制装置中第1或第2安全阀10A、10B的故障时,仅拆下发生故障的安全阀10A或10B并更换新的安全阀即可。因可通过连接件50来分离两安全阀10A、10B,所以可容易地对发生故障的安全阀进行拆卸。
图7和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述第1实施例中,将所述连接框72和阀体11分体形成,并通过螺栓75将该连接框72固定在输出接口20侧的表面以及输入接口19侧的表面,与此相对,该第2实施方式中,连接框11a和阀体11一体形成。即,如图8所示,在所述第1安全阀10A的输出接 20侧的连接部和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侧的连接部上,分别将连接框11a和阀体11一体形成,该连接框11a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状部件51的抵接面52相抵接的连接面80和具有斜面状的背面82a的连接用突部82。所述第1安全阀10A的输入接口19侧的外端面和第2安全阀10B的输出接口20侧的外端面上,可根据需要设置这样的连接框11a。
此外,该第2实施例中,不需要通过螺栓将连接框11a固定到阀体11上,所以不像所述第1实施例那样在该连接框上开设螺栓孔73。下面各实施例中也与此相同,任何一实施例中都可将所述连接框与阀体一体或分体形成。
该第2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和作用与第1实施例实质相同,因此,在图7中的第2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标记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9~图10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与所述第2实施例相同,该第3实施例中,在与阀体11一体的连接框11a上设置有连接用突部82和连接面80,所述连接用突部82具有斜面状背面82a,所述连接面80与板状部件83的抵接面84相抵接。关于构成连接件50的部件之一的所述板状部件83,其板厚设置得比所述第1实施例的板状部件51的板厚大以使其块状化,此外,通过上下两根安装螺栓89将一对卡止部件85、86分别固定在所述板状部件83的两侧端部,其中,所述卡止部件85、86与板状部件83一起挟持所述连接用突部82并从所述连接用突部82的两侧对其紧固。因此,该板状部件83的两侧端面的上下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螺栓孔。
不用说,所述板状部件83上设置有使第1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20和第2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19连通的连通孔。
所述一对卡止部件85、86的内侧表面(板状部件83侧的表面)形成有从上端到下端的纵长的凹部,该凹部的两侧端形成有从该凹部的底面呈锥形形状扩展的一对倾斜的卡合部88。该卡合部88沿所述连接用突部82中的斜面状的背面82a倾斜。
第3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和作用与所述第1或第2实施例实质上不变,因此,在图中的主要部分上标记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1(a)、图11(b)和图12表示本发明的复合安全阀的第4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相同,该复合安全阀在阀体11上与之一体形成有连接框11a,该连接框11a上设置有连接面90,同时,该连接面90的两侧端部与之一体设置有连接用突部82,所述连接用突部82具有斜面状的背面82a。该第4实施例中,安全阀10A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面90和安全阀10B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面90经由密封部件95直接抵接,两连接框11a、11a通过连接件50的卡止部件91、92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
所述卡止部件91、92相对第1、第2实施例中的卡止部件57、58在功能上不变,不同点在于,未采用板状部件51,而是通过直接抵接所述两连接面90来连接并固定连接用突部82。此外,本实施例采用与第1、第2实施例相同的固定用螺栓所构成的杆部件93和连接杆所构成的杆部件94,以同样的方式连接两卡止部件91、92。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安全阀,包括分别由先导式三通阀构成的第1、第2安全阀,在使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连通的状态下,由连接件将所述第1、第2安全阀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开有该输出接口的连接面,同时,该连接面两侧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突部;
所述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开有该输入接口的连接面,同时,该连接面两侧端部的与所述第1安全阀的连接用突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突部;
所述连接件具有介于所述两接口之间的板状部件和连接所述两连接部的连接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具有连通孔和抵接面,其中,所述连通孔使所述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连通,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面和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面相抵接,所述连接部件沿使所述两安全阀的连接部上相向的连接用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其进行紧固固定。
2.一种复合安全阀,其具有分别由先导式三通阀构成的第1、第2安全阀,并通过连接件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开有该输出接口的连接面,同时,该连接面两侧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突部;
所述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上形成开有该输入接口的连接面,同时,该连接面两侧端部的与所述第1安全阀的连接用突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突部;
所述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面和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面直接相抵接,所述连接件具有连接所述两连接部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沿使所述两连接部上相向的连接用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其进行紧固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通过将与阀体分体构成的连接框固定到该阀体上而构成,所述连接面和连接用突部设置在该连接框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通过将与阀体分体构成的连接框固定到该阀体上而构成,所述连接面和连接用突部设置在该连接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设置有与阀体一体的连接框,所述连接面和连接用突部设置在该连接框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安全阀的输出接口侧的连接部和第2安全阀的输入接口侧的连接部设置有与阀体一体的连接框,所述连接面和连接用突部设置在该连接框上。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朝向所述连接面相反侧的所述连接用突部的背面形成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该连接用突部的顶端侧而逐渐向接近所述连接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两个卡止部件和将该两个卡止部件沿相互拉近的方向紧固的杆部件,所述卡止部件具有一对卡止部,其在沿相对的连接用突部的所述斜面的方向上倾斜并从两侧夹住这些连接用突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朝向所述连接面相反侧的所述连接用突部的背面形成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该连接用突部的顶端侧而逐渐向接近所述连接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两个卡止部件和将该两个卡止部件沿相互拉近的方向紧固的杆部件,所述卡止部件具有一对卡止部,其在沿相对的连接用突部的所述斜面的方向上倾斜并从两侧夹住这些连接用突部,
所述板状部件具有上框部和下框部,在该上框部和下框部上所形成的贯通孔和插通孔内穿插有所述杆部件,该杆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与所述两卡止部件卡止。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朝向所述连接面相反侧的所述连接用突部的背面形成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该连接用突部的顶端侧而逐渐向接近所述连接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两个卡止部件和将该两个卡止部件沿相互拉近的方向紧固的杆部件,所述卡止部件具有一对卡止部,其在沿相对的连接用突部的所述斜面的方向上倾斜并从两侧夹住这些连接用突部,
所述杆部件由螺栓形成,所述两卡止部件通过该螺栓被固定在板状部件上。
10.如权利要求1~6、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第2安全阀的各阀体上配设有驱动该安全阀主阀的先导阀和检测所述主阀位置的位置检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77947/2006 | 2006-10-11 | ||
JP2006277947A JP5019283B2 (ja) | 2006-10-11 | 2006-10-11 | 複合安全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2025A true CN101162025A (zh) | 2008-04-16 |
CN101162025B CN101162025B (zh) | 2011-03-09 |
Family
ID=3919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39224A Active CN101162025B (zh) | 2006-10-11 | 2007-10-11 | 复合安全阀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61385B2 (zh) |
JP (1) | JP5019283B2 (zh) |
CN (1) | CN101162025B (zh) |
DE (1) | DE102007047699B4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0697A (zh) * | 2010-01-26 | 2012-11-07 | 株式会社富士金 | 流体控制器及流量控制装置 |
CN104769343A (zh) * | 2012-10-30 | 2015-07-08 | 喜开理株式会社 |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
CN112283193A (zh) * | 2019-07-23 | 2021-01-29 | J.胡安有限公司 | 车辆液压系统的连接装置、可定向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82738A1 (en) * | 2007-01-31 | 2008-07-31 | Terry Grunke | Robotic end-of-arm tool quick-change device |
JP5527641B2 (ja) | 2007-05-21 | 2014-06-18 | Smc株式会社 | 流体圧機器の接続具 |
KR101901121B1 (ko) * | 2010-11-08 | 2018-09-27 |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 제어 또는 전환 밸브를 포함하는 아마추어의 작동을 위한 유압 또는 공압 구동기 |
US9086159B2 (en) | 2011-02-25 | 2015-07-21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Valve assembly |
JP5565634B2 (ja) * | 2011-05-09 | 2014-08-06 | Smc株式会社 | 流体圧機器の接続装置 |
TWI507622B (zh) | 2011-09-01 | 2015-11-11 | Smc Corp | 單動式轉向閥 |
DE202012003844U1 (de) | 2012-04-16 | 2012-05-22 | Bürkert Werke GmbH | Modulares Ventilsystem |
WO2015140162A1 (en) * | 2014-03-18 | 2015-09-24 | F.N.C. - Fabbrica Nazionale Cilindri S.P.A. | Valve body and valve comprising thereof |
DE202014102389U1 (de) * | 2014-05-21 | 2014-06-20 |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 Modulares Ventilsystem |
USD829081S1 (en) | 2015-02-06 | 2018-09-25 | Smc Corporation | Spacer |
USD841431S1 (en) | 2015-02-06 | 2019-02-26 | Smc Corporation | Spacer with bracket |
JP6665982B2 (ja) * | 2016-07-25 | 2020-03-13 | Smc株式会社 | マニホールド装置 |
US11248717B2 (en) | 2019-06-28 | 2022-02-15 | Automatic Switch Company | Modular smart solenoid valve |
JP7393788B2 (ja) * | 2020-01-08 | 2023-12-07 | アドバンス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弁構造体 |
DE102021106784A1 (de) * | 2021-03-19 | 2022-09-22 | Hamilton Medical Ag | Modulare Umschaltventilbaugruppe für eine Beatmungsvor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426511B2 (de) | 1963-08-17 | 1972-06-29 | Herion-Werke Kg, 7012 Fellbach | Servosteuerung fuer druckmittelverbraucher |
US4070045A (en) * | 1976-08-02 | 1978-01-24 | Watts Regulator Company | Separable connection for conduit segments conveying a fluid under pressure |
US4082324A (en) * | 1976-10-04 | 1978-04-04 | Obrecht Robert E |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manifold blocks |
US4090532A (en) * | 1976-12-06 | 1978-05-23 | Cla-Val Co. | Timer controlled valve |
US4289335A (en) * | 1980-01-11 | 1981-09-15 | Wilkerson Corporation | Modular clamping system for pressure fluid components |
JPS5919190Y2 (ja) * | 1980-02-09 | 1984-06-02 | シ−ケ−デイ株式会社 | 流体機器の接続構造 |
US4352511A (en) * | 1981-02-17 | 1982-10-05 | Wilkerson Corporation | Releasable clamp for modular connector |
US4527818A (en) * | 1981-02-17 | 1985-07-09 | Texaco Inc. | Coupling for pipe or tubing |
JPS57143402A (en) | 1981-03-02 | 1982-09-04 | Sekisui Chem Co Ltd | Inactivating method for alloy for occluding hydrogen |
JPS57143402U (zh) * | 1981-03-03 | 1982-09-08 | ||
JPS58142084A (ja) | 1982-02-16 | 1983-08-23 | Ckd Controls Ltd | 流体制御機器の連結構造 |
JPS596695U (ja) * | 1982-07-06 | 1984-01-17 | エスエムシ−株式会社 | 空気圧回路用3点セツト |
JPS61228106A (ja) * | 1985-03-29 | 1986-10-11 | Takashi Hosokawa | 油圧機器・空気圧機器並びにバルブ類の連結構造 |
CN87207930U (zh) * | 1987-05-10 | 1988-11-02 | 王传友 | 单控气动换向阀 |
US5372392A (en) * | 1993-06-24 | 1994-12-13 | Norgren Co. | Connecting devices |
US5383689A (en) * | 1993-07-09 | 1995-01-24 | Wilkerson Corporation | Separable connector for pressure fluid components |
JPH0732269A (ja) | 1993-07-21 | 1995-02-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締付装置 |
JP2586637Y2 (ja) * | 1993-08-03 | 1998-12-09 | 甲南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レス用二重弁 |
DE19707630C1 (de) * | 1997-02-26 | 1998-06-18 | Festo Ag & Co |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zwei Körper einer fluiddurchströmten Baugruppe |
AUPR616101A0 (en) * | 2001-07-02 | 2001-08-02 | Hodges, Murray Andrew | Safety device for fluid operated machines |
JP3851119B2 (ja) * | 2001-07-06 | 2006-11-29 | Smc株式会社 | 流体圧機器の接続装置 |
JP4583817B2 (ja) | 2004-06-17 | 2010-11-17 |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
JP5527641B2 (ja) * | 2007-05-21 | 2014-06-18 | Smc株式会社 | 流体圧機器の接続具 |
-
2006
- 2006-10-11 JP JP2006277947A patent/JP501928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9-24 US US11/860,033 patent/US8061385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DE DE200710047699 patent/DE102007047699B4/de active Active
- 2007-10-11 CN CN2007101639224A patent/CN10116202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0697A (zh) * | 2010-01-26 | 2012-11-07 | 株式会社富士金 | 流体控制器及流量控制装置 |
CN102770697B (zh) * | 2010-01-26 | 2014-07-16 | 株式会社富士金 | 流体控制器及流量控制装置 |
CN104769343A (zh) * | 2012-10-30 | 2015-07-08 | 喜开理株式会社 |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
CN112283193A (zh) * | 2019-07-23 | 2021-01-29 | J.胡安有限公司 | 车辆液压系统的连接装置、可定向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
CN112283193B (zh) * | 2019-07-23 | 2023-08-22 | J.胡安有限公司 | 车辆液压系统的连接装置、可定向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07047699B4 (de) | 2014-02-06 |
US20080087331A1 (en) | 2008-04-17 |
US8061385B2 (en) | 2011-11-22 |
CN101162025B (zh) | 2011-03-09 |
JP5019283B2 (ja) | 2012-09-05 |
DE102007047699A1 (de) | 2008-04-24 |
JP2008095818A (ja) | 2008-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62025B (zh) | 复合安全阀 | |
US10167962B2 (en)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
KR100463227B1 (ko) | 센서가 부착된 전자밸브 | |
KR102443887B1 (ko) | 유체기기 | |
US7607454B2 (en) | Vacuum and vacuum-breaking composite valve | |
CN104421463A (zh) | 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 | |
EP2011541A3 (en) | Hose system for an injector, squeeze valve and pressure measuring interface | |
US4744388A (en) | Diaphragm type of pilot operated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 |
NO20140590A1 (no) | Volumforsterker med forskyvning av setebelastningen | |
US6834666B2 (en) |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compressed air in compressor | |
US9689503B2 (en) | Manifold solenoid valve | |
US11448204B2 (en) | Diaphragm pump with valve switching device | |
US6883542B2 (en) | Compressed air retrieval device of compressor | |
WO2014012414A1 (en) | Valve assembly | |
CN105626936B (zh) | 一种超高压抗污染型水液压电液开关阀 | |
KR20220169409A (ko) | 이젝터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진공 발생 장치 | |
EP0911560A1 (en) | Pilot-operated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 |
US4354518A (en) | Diaphragm piston operated valve device | |
CN114909355A (zh) | 阀组件 | |
CN209943645U (zh) | 电磁阀 | |
CN203753445U (zh) | 一种压缩空气通断装置及卷烟包装机 | |
JPH09220698A (ja) | プレス等の両手操作形制御手段用制御装置 | |
JPWO2020036060A1 (ja) | シリンダ装置 | |
US10215200B2 (en) |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valve | |
JP5091057B2 (ja) | 複合電磁切換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