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1893A -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 Google Patents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1893A
CN101161893A CNA2007101807268A CN200710180726A CN101161893A CN 101161893 A CN101161893 A CN 101161893A CN A2007101807268 A CNA2007101807268 A CN A2007101807268A CN 200710180726 A CN200710180726 A CN 200710180726A CN 101161893 A CN101161893 A CN 101161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am carrier
knitting
cam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07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1893B (zh
Inventor
中森岁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1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8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6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0Needle be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10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 D04B35/18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breakage, misplacement, or malfunctioning of knitting instru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三角座滑架宽度不会变大,在串联编织时还可以进入其他三角座滑架的编织区域,能够增大编织区域的宽度。搭载于各三角座滑架(13a、13b)上的三角机构(15a、15b),在三角座(16)的两侧分别具有选针机构(17L、17R)。由于通过在三角座(16)的两侧设有的选针机构(17L、17R)分为预备选针和主选针来进行2阶段的选针,因而三角座滑架宽度和行程宽度不会变大。在编织区域(14a)中三角座滑架(13b)所进入的范围内的织针,根据控制器(18)预定的编织数据和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移动位置等,控制进行补偿选针,从而恢复预备选针状态。

Description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多个三角座滑架同时编织多个针织物的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横机中,使三角座滑架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用搭载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机构对并列设置于针床上的织针进行驱动而编织针织物。公知的是,使隔开间隔的多个三角座滑架在与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对应的范围内往复移动,以分别并行而编织针织物时,能够同时有效地编织多个针织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三角座滑架在上述编织多个针织物的针床的整个范围上往复移动,并在编织各针织物的范围内切换针织纱,也能够同时编织多个针织物。但是,由于三角座滑架的往复移动的行程变大,因而使用多个三角座滑架而并行地编织针织物的方法生产效率变高。下面,将这样并行地编织针织物的方法作为“串联编织方法”而进行说明。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平机中,相对于1个针床使用4组三角机构。进行串联编织时,在2个三角座滑架上分别搭载2组三角机构,将各三角座滑架用作双三角机。使2个三角座滑架连接时,还可以作为4三角机而编织使用接近针床的全部宽度的编织宽度较大的针织物。同样,具有2个三角座滑架时,以6三角机可进行作为3三角机的串联编织,以8三角机可进行作为4三角机的串联编织。
在横机中,不仅能够使织针进行基本的成圈的编织动作,还能够组合集圈、浮线而编织多种多样的组织花纹。为了自由地编织组织花纹,关于在编织中使用的各织针,需要使其能够至少选择成圈、集圈以及浮线这3种编织动作中的任一种。由于如三角座滑架沿着针床移动时等一瞬间能够选择各织针的动作为ON/OFF的2种,因而3种编织动作的选择等完全选针,组合2阶段选择能够实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搭载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机构,包括对织针进行编织驱动的作为三角组合的三角座(lock)、和通过三角座预先选择织针所受的作用的选针机构。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在三角座的前后两侧设置作为1阶段选针机构的选针部件的结构。通过位于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后侧的选针部件,对已经完成编织的织针进行选针,将织针选择为2组。该选针被称作“预备选针”。紧接着进行三角座滑架的反转移动时,对由预备选针分开的2组中1组的织针,通过位于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前侧的选针部件进而分为2组,从可在3个位置对织针进行选针。下面,将相对于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进行的选针称作“主选针”。即,同一选针部件进行预备选针,并且反转而返回时进行主选针。
图11表示以分开进行预备选择和主选针作为前提的串联编织中的针织物的编织区域。在横机1中,针床2整体例如在2286mm(90英寸)的范围内用于编织。使用2个三角座滑架3a、3b进行串联编织时,能够编织直到编织区域4a、4b中分别例如为939.8mm(37英寸)的编织宽度La、Lb的针织物。其中,在编织区域4a、4b的中间,作为宽度Lc而需要设置406.4mm(16英寸)的不编织针织物的区域。该区域可作为脱离量是必要的,即使三角座滑架3a、3b脱离编织区域4a、4b,也不会进入另一方的编织区域3b、3a内。进行预备选针的三角机构5a、5b,在三角座(cam lock)6的两侧分别具有选针机构7L、7R。
图11(a)表示各三角座滑架3a、3b位于对应的编织区域4a、4b的右侧,三角座滑架3a、3b向附图左方向移动时,在编织区域4a、4b分别开始刚要编织针织物之前的状态。各编织区域4a、4b的织针,在三角座滑架3a、3b的先行的向右移动时,处于由作为后行侧的选针机构7L进行预备选针的状态。左侧的三角座滑架3a,由于不进入右侧的编织区域4b,因而不会破坏预备选针状态。三角座滑架3a、3b反转移动方向而开始向左移动时,各编织区域4a、4b的织针,受到从附图右侧由选针机构7L进行的主选针的作用,由三角座6根据选针状态进行驱动。相对于三角座6作为后行侧的选针机构7R,进行相对于下一个三角座6的预备选针。用于选针机构7L、7R中的预备选针、主选针的控制,根据控制器8预定的编织数据进行。
图11(b)表示各三角座滑架3a、3b结束向左移动而刚要开始进行向右移动之前的状态。向左移动时相对于三角座6成为后行侧的选针机构7R,在向右移动时成为先行侧,相对于三角座6进行后行侧的预备选针和先行侧的主选针这2阶段选针。在三角座6中,还包括在移动方向的两侧成对地设置,并根据移动方向交替地出没的三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使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根据移动方向出没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53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1-63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公昭61-20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5-156553号公报
如图11所示,将分为预备选针和主选针进行2阶段的选针的选针机构7L、7R设在三角座滑架3a、3b上的横机1中,在串联编织时在编织区域4a、4b之间设置成为脱离量的区域,将三角座滑架3a、3b的移动控制在成为脱离量的区域,不破坏预备选针状态。因此,可在串联编织中编织的针织物的编织宽度La、Lb受到限制。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串联编织中,期待允许三角座滑架进入另一侧针织物,针织物之间的间隔变窄而可通过同一针床编织更宽幅度的针织物。其中,在专利文献1、2中,未记载如何进行选针。在专利文献1的第5页左栏(第9栏)第15行~第23行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使三角座滑架位于与邻接的针织物对应的织针空间的内侧,三角座滑架的三角系统也不会对织针发挥作用,其结果,与三角座滑架连动的导纱器的纱线不会被织针捕捉。可理解这种记载的前提为:仅通过根据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成为最前头的选针机构就能够进行2阶段的完全选针。由于三角座滑架进入分配给自身的区域时仅能通过成为最前端的选针机构进行完全选针,因而三角座滑架脱离分配给自身的区域时,织针可后退至不捕捉纱线的位置。在后退至织针不捕捉纱线的位置的区域,即使分配给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只要在进入的三角座滑架的选针机构中保持织针的退避状态,就能够不发生进入带来的影响。
其中,对这种完全选针而言,连续地集中进行如专利文献3所述的2阶段的选针。由此,选针机构的宽度变大。由于选针机构设在相对于三角座滑架往复移动的两侧,因而三角座滑架的宽度变大。三角座滑架宽度变大时,在编织时需要在包含编织区域和三角座滑架的宽度的行程范围移动,由此移动行程变大而降低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角座滑架宽度不会变大,在串联编织时还可以进入其他三角座滑架的编织区域,能够增大编织区域的宽度的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本发明的串联编织方法,在横机中使用多个搭载用于驱动织针的三角机构而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将不重复设定的针床的区域分配给各三角座滑架,从而同时编织该多个针织物,其特征在于,用各三角座滑架所搭载的三角机构在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的选针机构中的、从分配给该三角座滑架的区域脱出时成为最后尾的选针机构进行织针的预备选针,残留预备选针状态,该选针机构在该三角座滑架反转移动方向而再次进入该区域时成为最前头的选针装置,相对于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进行主选针;即使分配到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而改变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也在该三角座滑架从进入的区域脱出时进行补偿选针,从而恢复该进入区域中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
并且本发明的横机,使用多个搭载用于驱动织针的三角机构而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将不重复设定的针床的区域分配给各三角座滑架,从而同时编织该多个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各三角座滑架所搭载的三角机构,在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选针机构,用从分配给该三角座滑架的区域脱出时成为最后尾的选针机构进行织针的预备选针,残留预备选针状态,该选针机构在该三角座滑架反转移动方向而再次进入该区域时成为最前头的选针装置,相对于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进行主选针;该横机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即使分配到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而改变预备选针状态,也在该三角座滑架从进入的区域脱出时进行补偿选针,恢复该进入区域中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
并且在本发明的横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在上述分配到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上述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时,使成为最前头的选针机构对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不作用。
并且在本发明的横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选针机构,包括:驱动器,作用在各织针的选针用针踵上,切换各织针在针槽内浮起的状态的选针状态或沉没入针槽内的非选针状态;和位移驱动用三角,切换是否进行作用而使选针状态的织针在针槽内滑动位移至预定的选择位置,上述控制单元,将上述成为前头的选针机构控制为不作用时,将该驱动器切换为不作用,并且还将该位移驱动用三角也切换为不作用。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同时编织多个针织物的串联编织时,由于允许三角座滑架进入分配到其他三角座滑架的区域,因而能够使区域之间的间隔变窄,能够增大区域的宽度。由于在各三角座滑架的两侧设有的选针机构,分开进行从分配的区域脱出时的预备选针和反转移动方向后进入所分配的区域时的主选针,因而选针所需的宽度可以是与1段选针对应的长度,也可以使三角座滑架宽度小于与2段选针对应的长度。由于三角座滑架宽度变小,因而还使三角座滑架移动的行程宽度也变小。由于即使三角座滑架进入分配以外的区域而改变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通过在该三角座滑架从进入的区域脱出时进行补偿选针,恢复进入区域中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因而可防止在进行预备选针的区域中的针织物的编织中产生障碍。
并且根据本发明,用横机进行串联编织时,允许一个三角座滑架进入分配到另一三角座滑架的区域,从而能够使区域之间的间隔变窄,能够增大可编织的针织物的宽度。由于在各三角座滑架的两侧设有的选针机构,分开进行从分配的区域脱出时的预备选针和反转移动方向后进入所分配的区域时的主选针,因而选针所需的宽度可以是与1段选针对应的长度,也可以使三角座滑架宽度小于与2段选针对应的长度。即使三角座滑架进入分配以外的区域而改变所进入区域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控制单元也通过在该三角座滑架从进入的区域脱出时进行补偿选针,恢复进入区域中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因而能够消除进入的影响。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三角座滑架进入分配外的区域时,将最前头的选针机构控制为不作用,以不改变进入区域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因而能够容易维持预备选针状态。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选针机构中,作用在各织针的选针用针踵上,切换各织针在针槽内浮起的状态的选针状态或在针槽内沉没的非选针状态的驱动器被切换成不作用;因而通过预备选针织针在针槽内浮起则能够维持该状态。由于位移驱动用三角也切换为不作用,因而还可以不进行使在针槽内浮起的织针滑动位移至预定的选择位置的作用,而不破坏预备选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简化表示进行串联编织的横机11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与图1的横机11的针床12并列设置的织针2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是以从相对于图1成为内侧的三角面侧观察的状态表示搭载于图1的三角座滑架13b上的三角座16和选针机构17L、17R的一个例子的三角配置图。
图4是表示在进行如图1所示的串联编织的情况下,控制器18对三角座滑架13b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简要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搭载于图1的三角座滑架13b上的三角座16和选针机构17L、17R的另一例子的三角配置图。
图6是表示以图5的结构进行如图1所示的串联编织的情况下,控制器18对三角座滑架13b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简要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以图5的结构进行如图1所示的串联编织的情况下,控制器18对三角座滑架13b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简要顺序的另一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简化表示在图1的横机11进行的串联编织中、进行转移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图1的横机11中、能够进行伴随转移的串联编织的动作的控制器18的简要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简化表示在图1的横机11进行的串联编织中、进行转移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简化表示现有的进行预备选针的横机1中,进行串联编织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简化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机11的简要结构。横机11基本上具有与图11所示的横机1相同的规格,针床12整体在例如2286mm(90英寸)的范围用于编织。针床12,设有前后一对,各三角座滑架13a、13b分别与前后一对的针床对应的部分连接而一体移动。在进行串联编织时,可在编织区域14a、14b中分别编织例如达到1066.8mm(42英寸)的编织宽度La、Lb的针织物。这是因为无需在编织区域14a、14b的中间设置三角座滑架13a、13b的脱离量,只要作为宽度Lc而设置152.4mm(6英寸)的空间14c即可。设置该空间14c的目的在于,为了在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移动速度最大时也能够进行搭载于三角座滑架13a、13b上的三角机构的三角、压板、附属于三角座滑架13a、13b的压针板等的切换或设置。移动速度临时为低速时,所需要的空间14c变窄,从而能够使可编织的编织宽度增大。搭载于各三角座滑架13a、13b上的三角机构15a、15b,在三角座16的两侧分别具有选针机构17L、17R。三角座16和选针机构17L、17R的可动部分,根据预定的编织数据和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移动位置等,由控制器18进行控制。
图1(a)表示各三角座滑架13a、13b位于对应的编织区域14a、14b的右侧,三角座滑架13a、13b向附图左方向移动时,在编织区域14a、14b分别开始刚要编织针织物之前的状态。各编织区域14a、14b的织针,在三角座滑架13a、13b的先行的向右移动时,处于由作为后行侧的选针机构17L进行预备选针的状态。左侧的三角座滑架13a,由于进入右侧的编织区域14b,因而有可能破坏预备选针状态。三角座滑架13a、13b反转移动方向而开始向左移动时,在编织区域14b三角座滑架13a进入的范围内的织针,由三角座滑架13a脱出时的补偿选针,恢复预备选针状态。各编织区域41a、14b的织针,受到从附图右侧由选针机构17L进行的主选针的作用,由三角座16根据选针状态进行驱动。相对于三角座16成为后行侧的选针机构17R,进行相对于下一个三角座16的预备选针。用于选针机构17L、17R中的补偿选针和预备选针、主选针的控制,根据由控制器18预定的编织数据进行。
图1(b)表示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结束向左移动而刚要开始进行向右移动之前的状态。向左移动时相对于三角座16成为后行侧的选针机构17R在向右移动时成为先行侧,相对于三角座16进行向左移动时的预备选针和向右移动时的主选针这2阶段选针。其中,右侧的三角座滑架13b进入左侧的编织区域14a。该进入带来的影响由脱出时的补偿选针中消除,从而恢复预备选针状态。
上述这种串联编织时的选针,也可以使各三角座滑架13a、13b所需要的选针数据的范围分别向被分配的编织区域14a、14b外扩张。在如图11所示的现有方法中在分别分配,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编织区域14a、14b中仅使用与左端第一根至右端第一根的织针有关的选针数据。编织数据虽然变少,但要预先扩大中间宽度12c,以防止中间宽度12c较大占取,超出分别分配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左侧的编织区域14a和右侧的编织区域14b的范围而进入另一编织区域14b、编织区域14a。左右的三角座滑架13a、13b如果分别使用针床12的左端第一根至右端第一根的选针数据,特别是包含编织区域14a和编织区域14b的选针数据,则能够进行补偿选针。
图2表示与图1的横机11的针床12并列设置的织针2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织针20在前后的针床12可进行相对于齿口进退的滑动位移的状态下收容在针槽内,所述针槽沿与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在横机11的针床12上。在织针20上,在针主体21的后部扣合挺针片22。挺针片22分别具有接受三角座滑架13a、13b的三角机构15a、15b的作用的编织动作用针踵23和移圈动作用针踵24。在挺针片22中,选针挺针片25在编织动作用针踵23的后背部发挥作用。作用在选针挺针片25上的选针片26,在受到选针机构17L、17R的选针作用的用于定位的上下针踵26a、26b之间,例如在用虚线表示的8个位置中的1个位置具有选针用针踵26c。根据选针机构17L、17R的驱动器是否推压选针用针踵26c的组合来选择选针片26。选择状态的选针片26处于在针槽内浮起,并且选针用的三角可在上下针踵26a、26b发挥作用的状态。选针用针踵26c被推压而使选针片26在针槽内沉没时处于非选择状态。在针主体21的前端部设有针钩28,其进入齿口而接受针织纱的供给。针钩28由针舌29进行开闭。在针主体21的从针钩28稍微后退的位置上,设有在移圈时在移圈侧保持线圈的叶片30。作为织针20,不仅可以使用这种舌针,还可以使用由导针片使针钩开闭的复合针。
图3是以从相对于图1成为内侧的三角面侧观察的状态表示搭载于图1的三角座滑架13b上的三角座16和选针机构17L、17R的一个例子。三角座滑架13a的结构也基本相同。在一个三角座滑架13b上,例如搭载有2组三角座16和选针机构17L、17R。由中央线13c分开的1组三角座16,包括交接两用移圈三角31、固定起针三角32、可动起针三角33、弯纱三角34、导针三角35、36。选针机构17L、17R包括下降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7a、37b、37c,起针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8a、38b、选针片起针三角39a、39b、选针驱动器40a、40b或驱动器40c、40d、集圈压板41、半压板42、固定压板43和选针片浮起三角44。在附图中上方为齿口侧,交接两用移圈三角31和可动起针三角33以任一方从三角座滑架13b的底板突出时、另一方不突出的方式交替地切换。作为成圈三角的弯纱三角34,为了调整后行侧从齿口引入织针20的量即线圈密度,可以使其向倾斜下方向移动。集圈压板41和半压板42可分别进行出没的控制。
在附图中向右移动的三角座滑架13b的向左移动时刻,在右侧的三角座16中,由选针驱动器40a对结束预备选针的织针进行主选针。预备选针,分为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的位置是设有集圈压板41和半压板42的位置的H位置还是设有固定压板43的位置的B位置而进行选针。在B位置中,选针片26在针槽内沉没,从而位于主选针的对象外。由于通过预备选针选择的织针的选针片26在针槽内浮起,因而在以基于选针驱动器40a的主选针进行选针时,选针片26下侧的针踵26b在选针片起针三角39a的作用下向齿口侧顶起。如图2所示,由于选针片26的前端位于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的背后,因而选针片26被顶起时,选针挺针片25被顶起至相比H位置更靠近齿口侧的A位置。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被顶起至A位置时,成为不受集圈压板41和半压板42的推压作用的位置。
相对于织针20,三角座滑架13b进而向左移动时,织针20的选针片26,上侧针踵26a由下降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7b被压下而远离齿口,尾部通过选针片浮起三角44的位置。通过选针片浮起三角44,选针片26同时在针槽内浮起。这期间,由于在B位置被选针的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被固定压板43推压,挺针片22在针槽内沉没,因而编织动作用针踵23不受三角座16的作用。由于在A位置被选针的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的引导路径上配置有压板,因而针踵27不受基于压板的推压。由于在H位置被选针的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的引导路径上配置有可动式的集圈压板41、半压板42。针踵27根据与集圈压板41、半压板42的作用或不作用,分别进行在针槽内沉没或不沉没的选择。即,集圈压板41、半压板42发挥作用时,在该区间针踵27在针槽内沉没,挺针片22也在针槽内沉没。在H位置挺针片22在针槽内不沉没的情况和A位置的情况下,挺针片22保持在针槽内浮起的状态,编织动作用针踵23和移圈动作用针踵24受到三角座16的作用而进行编织动作。编织动作时的线圈密度,可在后行侧的弯纱三角34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各三角座16中,在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选针片起针三角39a、39b;39c、39d。在现有的横机中,两侧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a、39b;39c、39d根据移动方向,先行侧分别突出的同时后行侧沉入地连动。其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横机11中,三角座滑架13b的两端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a、39d,可作为位移驱动用三角而分别单独进行出没控制。在横机11中进行串联编织时,仅在三角座滑架13a、13b进入不同于分别分配的编织区域14a、14b的编织区域14b、14a的情况下,不使成为前头侧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a或选针片起针三角39d突出,而使其沉入。例如,如图1(a)开始向左移动时,使成为前头侧的在三角座滑架13a的选针机构17L中设有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a沉入。如图1(b)开始向右移动时,使在三角座滑架13b的选针机构17R中设有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d沉入。在横机11中,在其他情况下,使成为先行侧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a、39d突出。
由下降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7b压下的选针片26,通过选针驱动器40b和选针驱动器40c,进行相对于中央线13c的左侧的三角座16的选针。处于由选针驱动器40b选择的状态的选针片26,由起针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8b随着设在中央线13c两侧的突起而被顶起,从而将选针挺针片25顶起至H位置。其中,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由位于中央线13c的位置的导针三角36的突起暂时被压下至B位置,由下一个选针片引导三角38b的突起再次被顶起至H位置。在中央线13c的左侧的选针驱动器40c中,相对于选择状态的选针片26进而进行选针。该选针的结果,被选针而在针槽内浮起的选针片26,受到下侧针踵26b突出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c的作用,将选针挺针片25顶起而使其位于A位置。即使在选针驱动器40b成为选择状态,在选针驱动器40c中不被选择而成为选针片26在针槽内沉没的状态时,不受选针片起针三角39c的作用,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保持H位置。作为最后尾的选针驱动器40d通过织针时,接着三角座滑架13b向右移动而进行用于进行编织动作的预备选针。
三角座滑架13b向右移动时,在作为最前头的选针驱动器40d进行相对于中央线13c左侧的三角座16的主选针,并且在作为最后尾的选针驱动器40a进行相对于中央线的右侧的三角座16的预备选针。
图4表示在进行如图1所示的串联编织的情况下,控制器18对三角座滑架13b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简要顺序。另外,分别将选针驱动器40a和选针驱动器40b标记为驱动器a和驱动器b。从步骤a0开始顺序,在步骤a1中,判断是否是相对于三角座滑架13b的编织区域14b的对应区域编织。判断为是对应区域编织时,在步骤a2,进行如关于图3说明的编织用控制。在图1(a)中,由于三角座滑架13b向左移动而开始进行编织区域14b的编织,从而如步骤a2一样进行用于普通编织的设定。
在图1(a)的三角座滑架13a、到达图1(b)之前的三角座滑架13b中,在步骤a1中判断为不是对应区域编织,进而过渡到步骤a3而判断为进入时。到达图1(a)之前的三角座滑架13a也判断为进入时。在进入时,过渡到步骤a4,使最前头的选针驱动器40a不发挥作用,从而维持选针片26的预备选针状态。选针片起针三角39a则沉没。在普通编织时,使先行侧的选针片起针三角39a突出,将在选针驱动器40a被选针的选针片26顶起,由此使选针挺针片25进行选针以使针踵27位于A位置,但在进入时不进行该选针。使集圈压板41、半压板42也突出,由此防止挺针片22的编织动作用针踵23受到三角座16的作用。两侧的弯纱三角34,也例如设定在线圈密度0的位置等,下拉编织动作用针踵23的量较小的休止位置上。进入的编织区域的织针20的选针片26到达选针片浮起三角44的位置时,会消除在针槽内选针片26沉没的非选针状态。并且,选针片26到达后行侧的选针驱动器40b的位置时,由于预备选针状态被破坏,因而使选针驱动器40b发挥作用,以使其全部处于非选针状态。使之后的选针驱动器40c、40d全部发挥作用,设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为B位置。
步骤a4结束时,或在步骤a3中判断为不是进入时时,过渡到步骤a5,并判断是否为脱出时刻。例如,关于图1(a)的三角座滑架13a、图1(b)的三角座滑架13b,判断为脱出时刻。在脱出时,过渡到步骤a6。在脱出时,用成为最后尾的选针驱动器40a进行恢复预备选针状态的补偿选针。例如,三角座滑架13b在编织区域14a不进行原来的选针动作,但在脱出时,进行与由负责编织区域14a的三角座滑架13a进行的预备选针相同的选针。对于进入时不到达选针片浮起三角44的位置的选针片26,由于使选针片起针三角39a沉入而不受到影响,因而能够保持预备选针的状态而再次通过选针驱动器40a。选针片26到达选针片浮起三角44的位置而浮起时,可由选针驱动器40a进行选针。因此,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因B位置或H位置的对称进行返回到原来的预备选针状态的补偿选针,由此三角座滑架13b从编织区域14a脱出,三角座滑架13a从图1(b)的左侧移动时,可在右侧的选针机构17R中进行主选针。
步骤a6结束时,返回步骤a1。在步骤a5判断为不是脱出时刻时,在步骤a7判断编织是否结束,未结束时返回步骤a1,结束时在步骤a8结束编织。
图5表示搭载于图1的三角座滑架13b上的三角座16和选针机构17L、17R的另一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这种结构。在图5中,对与图3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5的例子中,导针三角45、46、下降用选针片引导三角47a、47b、47c、起针用选针片引导三角48a、48b的突出状态分别与导针三角35、36、下降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7a、37b、37c、起针用选针片引导三角38a、38b不同。并且,三角座16的宽度,与图3相比图5相对小。并且,在导针三角45、46上,设有可进行出没控制的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在普通编织时,相对三角座16使先行侧沉没,使后行侧突出。
图6表示以图5的结构进行如图1所示的串联编织的情况下,控制器18对三角座滑架13b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简要顺序的一个例子。步骤b0~步骤b8的各步骤分别对应于图4的步骤a0~步骤a8的各步骤。在步骤b2的对应区域编织的普通编织用设定中,将相对于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的交替的出没控制追加到图4的步骤a2中。在步骤b4和步骤b6中,也在步骤a4和步骤a6中追加相对于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的交替的出没控制。其中,由于在步骤b6的脱出时刻,移动方向反转,因而使先行的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b沉没,使后行的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突出。进入时通过在步骤b4中使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b突出,使选针挺针片25的针踵27从H位置下降至B位置。可在步骤b6的补偿选针中恢复该影响。相比图5的中央线13c更靠左侧的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c、49b,也控制为使先行侧沉没,后行侧突出。
图7表示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49c、49d可单独控制出没时的顺序。步骤c0~步骤c8的各步骤分别对应于图6的步骤a0~步骤a8的各步骤。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49c、49d可单独控制出没时,在步骤c4和步骤c6将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a、49b控制为全部沉没。并且,选针挺针片下降三角49c、49d也控制为沉没。由此,能够维持在H位置预备选针的选针挺针片25的选针位置。
图8表示伴随使针床12横移的转移的串联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在横机11上,夹着齿口而在前后设有一对针床12。在前后设有针床12的情况下,具有在前后相对地使针床12的位置错开的转移的功能。通过使用可进行转移的两侧的针床12进行编织,能够编织多种多样的针织物组织。与图1同样地,将左右的三角座滑架13a、13b分别分配在左侧的编织区域14a和右侧的编织区域14的针织物上而编织针织物。
图8(a),与图1(a)同样,表示各三角座滑架13a、13b反转移动方向时暂时停止的状态。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最后尾的选针驱动器40a,相对于编织区域14a、14b的织针分别执行预备选针。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左端,必须要移动至相比编织区域14a、14b的右端更靠右的右侧。在通过转移使针床12向右方横移的情况下,需要估计转移的量来扩展左侧的编织区域14a的右端和左侧三角座滑架13a的左端之间的间隔D。即,在图8(a)中预先隔开间隔D,以在即使如图8(b)所示进行使针床12向右方横移的转移,也使左侧的编织区域14a的右端不会越过三角座滑架13a。
如图8(a)所示,左侧的三角座滑架13a进入分配给右侧的三角座滑架13b的编织区域14b的左侧。编织区域14b的织针,在右侧的三角座滑架13b向右方脱离时,处于由成为最后尾的驱动器40a进行预备选针的状态,但由于左侧的三角座滑架13a的进入而产生预备选针的状态被破坏的扰乱区域14d。
扰乱区域14d,在三角座滑架13a向左方脱离时由成为最后尾的选针驱动器40d恢复原来的预备选针状态。其中,因向右方的转移,如图8(b)所示,扰乱区域14d相对于三角座滑架13a相对地向右移动时,仅有三角座滑架13a反转移动方向而向左方移动,在扰乱区域14d的右侧产生难以恢复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
如图8(c)所示,转移结束时,使三角座滑架13a进而向右移动而移动至能够恢复被破坏的扰乱区域14d的预备选针状态的位置。使三角座滑架13a的右端与图8(a)同样地从扰乱区域14d的右端脱离后,如图8(d)所示,使三角座滑架13a的移动方向反转,并使三角座滑架13a向左移动。用三角座滑架13a的最后尾的选针驱动器40d进行恢复预备选针状态的补偿选针时,能够解除扰乱区域14d而恢复预备选针状态。三角座滑架13b与三角座滑架13a连动。如图1(b)所示的三角座滑架13a、13b向左移动时,同样,在存在右侧的三角座滑架13b进入左侧的编织区域14a而使预备选针状态扰乱的可能性的范围内,进行相同的处理时,即使进行转移,也能够恢复预备选针状态。
图9表示能够在横机11上进行以上的转移后的动作的控制器18的简要的系统结构。在横机11中,相对于前后的各针床12,分别设有三角座滑架13a、13b。由搭载于各三角座滑架13a、13b上的选针驱动器40a、40b、40c、40d进行的织针的选针,计算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而进行。三角座滑架13a、13b,不直接检测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而是根据在横机11的机架与针床12并行地另行设置的选针计由位置传感器50进行检测。关于选针计例如公开于再表2003-091490号公报等中。在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针床21静止时进行转移的情况下,即使由于转移而针床12相对于三角座滑架13a、13b移动,由位置传感器50检测的位置不变化。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对由位置传感器50以横机11的机架作为基准而检测的位置,用转移的横移幅度进行校正则能够求出。
控制器18,分别通过前三角座滑架51和后三角座滑架52对在横机11的前后针床12分别设有2个的三角座滑架13a、13b进行控制。各针床的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横机11的机架的位置,根据以电磁或光学方式检测对应织针的节距设置在选针计中的凹凸、明暗的条纹等的位置传感器50的输出,由三角座滑架位置二相信号检测部53进行检测。前后针床12的转移中的横移量,作为针床12相对于横机11的机架的位置的变化,用前转移编码器54和后转移编码器55分别进行检测。前后针床12的三角座滑架13的选针驱动器40a、40b、40c、40d,分别由前驱动器ON/OFF输出部56和后驱动器ON/OFF输出部57进行驱动。
由于前三角座滑架控制部51和后三角座滑架控制部52的内部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而仅对前三角座滑架控制部51进行说明,而省略后三角座滑架控制部52。在前三角座滑架控制部51中,作为软件处理部60,包含有单位变换部61、三角座滑架速度计算部62、速度校正部63以及选针数据存储部64。作为硬件处理部70,包含有三角座滑架位置计数器71、加法器72、输出位置判定器73以及驱动器ON/OFF设定器74。
在选针数据存储部64中存储的选针数据对应于整个针床12。该选针数据从对横机11的编织动作进行整体控制的CPU80输出。CPU80,使在针织物数据存储部81和针织物参数存储部82中预先存储的数据组合而作为编织数据83进行输入,对应每个编织线圈横列输出选针数据。在针织物数据存储部81中,预先生成并存储有与用于编织的针织物的形状、花纹、所使用的针织纱等有关的数据。在编织参数存储部52中,存储有为了在横机11中进行编织而所需的参数。CPU80根据所输出的对应每个线圈横列的数据,控制三角座滑架驱动部84驱动三角座滑架13的方向、速度、移动范围。前后针床12的转移的横移,根据CPU80输出的数据,由转移驱动部85分别驱动前后的针床12的转移机构而进行。
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前后针床12的位置,作为加法器72的输出而输入到CPU80中。单位转换部61、三角座滑架速度计算部62、速度校正部63、三角座滑架位置计数器71和加法器72,计算三角座滑架13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CPU80,能够根据三角座滑架13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在转移引起的针床12的移动中,也进行控制以选择织针。
图10表示在转移中还进行选针的串联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在图10(a)中,与图8(a)同样,表示左侧的三角座滑架13a进入右侧的编织区域14b而产生扰乱区域14d的状态。
图10(b)表示使三角座滑架13a、13b停止的状态下直接进行使针床12向右方横移的转移的状态。关于转移的横移与图8(b)相同。在图10(b)中,利用与扰乱区域12d相对于三角座滑架13a向右方横移,相对地三角座滑架13a向左移动而开始从扰乱区域12d脱出的情况相同,执行补偿选针的一部分。即,三角座滑架13a的右端的选针驱动器40d成为最后尾,进行相对于扰乱区域40d的织针恢复预备选针状态的补偿选针。其结果,扰乱区域14d的右侧部分,返回作为右侧的编织区域14b的预备选针状态。
如图10(c)所示,三角座滑架13a、13b反转移动方向而开始向左移动时,右侧的编织区域14b中因三角座滑架13a进入而破坏预备选针状态的扰乱区域14d内的织针,由三角座滑架13a脱出时的补偿选针,恢复预备选针状态。各三角座滑架13a、13b从右方进入编织区域14a、14b时,左端的选针驱动器40a进行的选针,成为相对于预备选针状态的主选针。如图10所示,还利用转移引起的横移进行选针时,可以避免如图8(c)所示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追加的移动,从而可提高编织效率。
另外,在如图10(b)所示的转移引起的针床12的移动中,还能够开始如图10(c)所示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反转移动。并且,也可以在图10(a)中三角座滑架13a、13b向右移动而停止之前,开始进行转移。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可由位置传感器50的检测值和分别由前转移编码器54和后转移编码器55检测的转移的横移量求出。由于组合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移动和转移的横移,也能够判断三角座滑架13a、13b相对于针床12的位置,因而能够在三角座滑架13、13b的移动中进行转移,从而可提高编织效率。
如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横机11中,由于用设在各三角座滑架13a、13b的两侧的各选针机构17L、17R,分为最后尾的预备选针和反转移动方向后的最前头的主选针而分别进行2阶段选针,因而与根据移动方向在前头侧连续进行2阶段的选针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选针机构17L、17R所需的设置空间不会增大。由于选针机构17L、17R的设置空间不会增大,因而三角座滑架13a、13b的针床12d长度方向的宽度也不会增大,从而还能够防止往复移动的行程的增大。并且,虽然通过2个三角座滑架13a、13b进行了串联编织,当然也可以使用3个以上的三角座滑架。

Claims (4)

1.一种串联编织方法,横机中使用多个搭载用于驱动织针的三角机构而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将不重复设定的针床的区域分配给各三角座滑架,从而同时编织该多个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用各三角座滑架所搭载的三角机构在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的选针机构中的、从分配给该三角座滑架的区域脱出时成为最后尾的选针机构进行织针的预备选针,残留预备选针状态,该选针机构在该三角座滑架反转移动方向而再次进入该区域时成为最前头的选针装置,相对于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进行主选针,
即使分配到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而改变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也在该三角座滑架从进入的区域脱出时进行补偿选针,从而恢复该进入区域中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
2.一种横机,使用多个搭载用于驱动织针的三角机构而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将不重复设定的针床的区域分配给各三角座滑架,从而同时编织该多个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各三角座滑架所搭载的三角机构,在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选针机构,用从分配给该三角座滑架的区域脱出时成为最后尾的选针机构进行织针的预备选针,残留预备选针状态,该选针机构在该三角座滑架反转移动方向而再次进入该区域时成为最前头的选针装置,相对于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进行主选针,
该横机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即使分配到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而改变预备选针状态,也在该三角座滑架从进入的区域脱出时进行补偿选针,恢复该进入区域中的织针的预备选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在所述分配到其他区域的三角座滑架进入所述预备选针状态的区域时,使成为最前头的选针机构对预备选针状态的织针不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机构,包括:驱动器,作用在各织针的选针用针踵上,切换各织针在针槽内浮起的状态的选针状态或沉没入针槽内的非选针状态;和位移驱动用三角,切换是否进行作用而使选针状态的织针在针槽内滑动位移至预定的选择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成为前头的选针机构控制为不作用时,将该驱动器切换为不作用,并且还将该位移驱动用三角也切换为不作用。
CN2007101807268A 2006-10-11 2007-10-11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1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78047A JP4965960B2 (ja) 2006-10-11 2006-10-11 タンデム編成方法および横編機
JP2006-278047 2006-10-11
JP2006278047 2006-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1893A true CN101161893A (zh) 2008-04-16
CN101161893B CN101161893B (zh) 2011-09-14

Family

ID=3929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072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1893B (zh) 2006-10-11 2007-10-11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965960B2 (zh)
KR (1) KR101329209B1 (zh)
CN (1) CN101161893B (zh)
IT (1) ITTO200707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053A (zh) * 2018-12-12 2019-03-22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横机机头组件及机头运动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8723B2 (ja) * 2011-09-09 2015-12-0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よる編成方法及び編成データの編集装置
JP7460477B2 (ja) * 2020-08-05 2024-04-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糸管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28075A (en) * 1956-05-10 1960-02-17 Fahrradwerk Elite Diamant Veb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lat knitting machines
DE2944399A1 (de) * 1979-02-19 1980-08-28 Wirkmaschinenbau Karl Marx Veb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nadelauswahl an strickmaschinen mit in einer richtung hintereinander wirksamen stricksystemen
JPS6120670B1 (zh) * 1979-09-28 1986-05-23 Shima Idea Center Co Ltd
JPS6120670A (ja) * 1984-07-06 1986-01-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ツイント−チ型すみ肉溶接装置
DE3429913C1 (de) * 1984-08-14 1986-04-17 Universal Maschinenfabrik Dr. Rudolf Schieber GmbH & Co KG, 7081 Westhausen Doppelkopfflachstrickautomat
DE3532943A1 (de) * 1985-09-14 1987-03-26 Stoll & Co H Flachstrickmasch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053A (zh) * 2018-12-12 2019-03-22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横机机头组件及机头运动控制方法
CN109505053B (zh) * 2018-12-12 2020-10-16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横机机头组件及机头运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65960B2 (ja) 2012-07-04
JP2008095234A (ja) 2008-04-24
ITTO20070710A1 (it) 2008-04-12
KR20080033086A (ko) 2008-04-16
CN101161893B (zh) 2011-09-14
KR101329209B1 (ko)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23840A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weave-knit material
CN100519866C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及横机的喂纱方法
CN101146942A (zh) 横机中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横机
CN101397717A (zh) 纬编机的导纱器及其连动方法、纬编机
CN101161893B (zh)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JP4015982B2 (ja) 編地編成用カム装置
CN101553608B (zh) 选针方法及横编机
EP0591987A1 (en) Interlock knitting machine for jacquard knitting
CN101796234B (zh) 横机及其给纱方法
KR910007625B1 (ko) 파일 웨어의 생산을 위한 공정 및 경사 편성기
CN101448987B (zh)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CN110678593B (zh) 横机中的添纱编织方法
US5758518A (en) Method of forming transit yarn fastening portion
CN101387043B (zh) 横机及其选针方法
CN100366807C (zh) 具有可动沉降装置的横机
CN101310058B (zh) 横机的针织纱切断及保持方法以及装置
WO2007093504A1 (en) Machine for weaving and concurrent embroidering of clothing items, specifically embroidered headgear
JP2627522B2 (ja) デ−タ処理装置を持つ横編機
CN100503927C (zh) 横机、编织方法以及编织程序的生成装置
US4389860A (en) Warp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jacquard-patterned pile-knit fabrics
CN104342838B (zh) 用于在平针针织机上制造织物件的方法
CN101165252A (zh) 具有送纱切换装置的圆织机
CN104342837B (zh) 用于在横机上制造针织物的方法
JP2005060864A (ja) 丸編み機での編目編成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り編成された靴下
CN115142183A (zh) 横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