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7302A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7302A
CN101157302A CNA2007101613544A CN200710161354A CN101157302A CN 101157302 A CN101157302 A CN 101157302A CN A2007101613544 A CNA2007101613544 A CN A2007101613544A CN 200710161354 A CN200710161354 A CN 200710161354A CN 101157302 A CN101157302 A CN 101157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enance
dish
shrouding disc
liquid
liquid e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13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2077C (zh
Inventor
坂井田惇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7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0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0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有多个液体喷射头,每个液体喷射头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且形成有多个液体喷射口的液体喷射表面。多个液体喷射表面限定第一液体喷射区域和第二液体喷射区域。且该装置可具有记录介质输送机构。此外,该装置可具有维护单元,其包括第一维护盘、第二维护盘和维护盘移动机构。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一维护位置和第一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第一维护盘。维护盘移动机构还构成为在第二维护位置和第二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第二维护盘。该装置还可包括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其构成为控制维护盘移动机构以移动第一维护盘和第二维护盘,其中位于第一非维护位置的第一维护盘和位于第二非维护位置的第二维护盘至少部分相互重叠。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6年9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66737的优先权,这里通过参考并入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主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个均从其中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这样的喷墨打印机,其包括四个沿着片材输送方向对准的喷墨头以及用于在喷墨头上进行维护的维护单元。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中,维护单元包括可在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框架、布置在该框架上的刀片、擦拭辊、吸墨件以及四个盖。所述四个盖沿着片材输送方向相互平行地对准,从而覆盖所述四个喷墨头的对应的喷嘴表面。如下所述进行对所述四个喷墨头的维护。在维护单元位于清洗位置时,所述盖覆盖相应的喷嘴表面,从而进行清洗操作以将墨从喷嘴喷到盖上。之后,在盖与相应的喷嘴表面分离且维护单元定位在收回位置时,吸墨件、擦拭辊和刀片依次面对喷嘴表面,以从喷嘴表面吸收或擦拭墨。
发明内容
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维护单元的大小确定为在定位于收回位置和处于清洗位置时都面对所有四个喷墨头,而且其大小不变。例如,在该喷墨打印机中,四个喷墨头称为一个头组,而且另外在沿着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处设置有其他四个喷墨头,作为另一头组,从而所述一个头组的可打印区域与另一头组的可打印区域相对于与所述片材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连续,并且也沿着片材输送方向偏移,从而所述一个头组和另一头组相互不重叠(例如,在所述一个头组和另一头组设置成相对于片材输送方向斜相对的位置处)。在此情况下,维护单元需要具有与所述两个头组的八个喷墨头对应的尺寸。如果维护单元的尺寸不变化,使得与其处于清洗位置的时候相比其在收回位置时的尺寸不同,那么相对于片材输送方向喷墨打印机的尺寸增加。
这里描述的特征提供了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其可在具有多个液体喷射头的同时减小尺寸。
这里描述的特征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多个液体喷射头,每个液体喷射头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且形成有多个液体喷射口的液体喷射表面。所述多个液体喷射表面限定第一液体喷射区域和第二液体喷射区域。而且,所述装置可具有记录介质输送机构,该记录介质输送机构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使所述记录介质通过面对所述多个液体喷射表面的区域。此外,所述装置可具有维护单元,该维护单元包括:第一维护盘;第二维护盘;以及维护盘移动机构,该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沿着预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一维护位置和第一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在所述第一维护位置,所述第一维护盘面对所述第一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离开所述第一维护位置。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还构成为在第二维护位置和第二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维护盘,在所述第二维护位置,所述第二维护盘面对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离开所述第二维护位置。所述装置还可包括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该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构成为控制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以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的所述第一维护盘和位于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的所述第二维护盘至少部分相互重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明了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方面,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其中:
图1为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总体结构的侧剖面图;
图2为从下方观察时图1的头单元的平面图;
图3为包括两个废液盘和用于移动该废液盘的废液盘移动机构的维护单元的平面图;
图4为图3的废液盘和废液盘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包括两个盖盘和用于移动该盖盘的盖盘移动机构的维护单元的平面图;
图6为图5的盖盘和盖盘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框图;
图8A示出了维护单元,其中废液盘定位在废液盘收回位置;
图8B示出了维护单元,其中废液盘定位在墨接收位置;
图8C示出了维护单元,其中擦拭器正在擦拭喷墨表面;
图9A示出了维护单元,其中盖盘定位在盖盘收回位置;
图9B示出了维护单元,其中盖盘定位在封盖位置;
图9C示出了维护单元,其中盖盘的盖与对应的喷墨表面接触;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维护单元的平面图,该维护单元包括两个废液盘和用于移动废液盘的废液盘移动机构;
图11A示出了图10的维护单元,其中废液盘定位在墨接收位置;
图11B示出了图10的维护单元,其中擦拭器正对喷墨表面进行擦拭;而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变型的头单元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液体喷射装置的示例)为包括头单元15的线式彩色喷墨打印机,在该头单元中有八个喷墨头2(液体喷射头的示例)固定至头框架4。图1中,喷墨打印机1分别在喷墨打印机1的左部和右部设有片材馈送机构11以及片材输出部分12。
在以下描述中,将图1的右侧称为喷墨打印机1的前侧,而将图1的左侧称为喷墨打印机1的后侧。
喷墨打印机1在其内部设置有片材输送路径,在该片材输送路径内,诸如片材的记录介质从片材馈送机构11输送到片材输出部分12。片材馈送机构11包括拾取辊22,该拾取辊22一张一张地馈送加载在片材盒21内的多张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在通过拾取马达132(参见图7)驱动拾取辊22时,在片材输送方向B上在图1中从左至右输送最上面的片材。在片材输送路径的中部设有两个带辊6、7以及环形输送器带8。输送器带8在带辊6、7之间运行。带辊6受到来自输送器马达133(参见图7)的驱动力,从而在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由箭头A所示)。带辊6、7以及输送器带8构成了用于输送片材的输送器单元16(记录介质输送器机构的示例)。
输送器带8具有基材和其外表面聚氨酯橡胶构成的两层结构。因此,输送器表面8a具有粘性。在片材馈送机构11沿着片材输送方向B的正下游、在面对输送器带8的位置处布置有挤压辊5。挤压辊5将从片材馈送机构11馈送来的片材压靠在输送器带8的输送器表面8a上。这样,被压靠在输送器表面8a上的片材在通过输送器表面8a的粘性而保持在输送器带8上的同时,沿着片材输送方向B输送。
沿着片材输送路径、在输送器带8沿着片材输送方向B的正下游的位置处设置有分离件13。分离件13构成为从输送器表面8a分离输送器带8上的片材,并还向着片材输出部分12输送片材。
大致呈盒形的压板9封装在输送器带8内,从而从下方支承输送器带8的输送器表面8a。
如图1和图2所示,喷墨头2中的每个喷射头都呈沿着主扫描方向(与片材输送方向B垂直的方向)伸长的盒形,并在其底部具有头主体3。所有的喷墨头2具有相同的结构,从而将仅描述其中一个喷墨头2。
头主体3在其上表面固定地设有存储单元10,用于在里面暂时存储墨。存储在存储单元10内的墨被供应到头主体3的墨通道(未示出)。存储单元10被盖14部分地覆盖。固定至盖14的顶部的管接头10a与存储单元10相连,从而可通过管接头10a将墨供应至存储单元。如图2所示,头主体3形成有多个喷嘴3b(液体喷射口的示例),所述喷嘴3b在其底部具有极小的直径。头主体3的底部构成了面对输送器带8的输送器表面8a的喷墨表面3a(液体喷射表面的示例)。存储单元10具有伸长体部,该伸长体部相对于主扫描方向比头主体3的长度长。此外,存储单元10具有从头主体3的两侧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存储单元10的所述延伸部分用于将存储单元10固定至头框架4。
管接头10a通过管和供墨泵134(参见图7)与墨容器(未示出)连接。墨能在构成一部分墨通道的供墨泵134的内部流动。例如,在执行清洗操作时,驱动供墨泵134,从而强制性地将墨供应至喷墨头2。清洗操作可以是用来解决喷嘴3b由于喷嘴堵塞或喷嘴3b内存在的墨的粘性增加而导致喷射故障的操作。清洗操作恢复喷墨头2的喷墨特性。此外,清洗操作能将墨初始引入到喷墨头2中。因此,将以与用来解决喷墨特性的清洗操作大致类似的方式进行墨的初始引入。
如图2所示,八个喷墨头2划分为每个都包括四个喷墨头2的两个头组:第一头组3x(第一液体喷射区域的示例)和第二头组3y(第二液体喷射区域的示例)。在每个头组3x、3y中,相邻四个喷墨表面3a沿着副扫描方向(沿着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B的方向)对准,从而布置成彼此靠近,且在主扫描方向上没有偏移。属于各个头组3x、3y的喷墨头2固定至头框架4,同时它们的喷墨表面3a经由形成在头框架4内的相应贯穿部分而露出。第一和第二头组3x、3y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相互偏离,从而设置成交错布置方式。在该交错布置方式中,第一头组3x内的喷墨表面3a以及第二头组3y内的喷墨表面3a在副扫描方向上相互叠置,从而第一头组3x的可打印区域在副扫描方向上与第二头组3y的可打印区域相连续,从而在头单元15中构成单个可打印区域。即,头单元15具有长度大致为两个喷墨头2的可打印区域。通过这一结构,头单元15具有这样的打印区域,其近似为具有单个喷墨头2的长度的可打印区域的头单元的两倍宽。
头组3x、3y中的每个头组内的喷墨头2对应于例如品红、黄色、青色和黑色的四种颜色的墨。这八个喷墨头2以及头框架4构成头单元15。在本实施例中,头框架4的底表面以及喷墨表面3a对准,从而处于相同高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头框架4被支承为可通过两个框架移动机构51(液体喷射头移动机构的示例)而垂直移动。框架移动机构51布置在喷墨打印机1处。框架移动机构51布置在头框架4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处。每个框架移动机构51都包括齿条54和两个小齿轮55。齿条54在图1中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并固定至头框架4。小齿轮55通过夹住齿条54而与齿条54接合。小齿轮55由头马达52(参见图7)驱动而旋转。
在小齿轮55旋转时,根据小齿轮的旋转方向,齿条54向上或向下移动。此外,头单元15随着齿条54的运动而垂直移动。
头单元15通常位于打印位置(例如,参见图1中头单元15的位置),在该打印位置,喷墨表面3a和输送器带8的输送器表面8a相互平行地延伸,且在喷墨表面3a和输送器带8的输送器表面8a之间形成有小间隙。该间隙构成了片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通过这一结构,在输送器带8上输送的片材连续地通过所述八个头主体3的下方。从喷嘴3b向着片材的上表面喷出每种颜色的墨,从而在片材上形成理想的彩色图像。在对喷墨头2的维护过程中,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将头单元15移动到头待用位置,在该头待用位置处,所述八个喷墨头2定位在比它们在打印位置所处高度高的位置处。
接着,将描述用于在喷墨头2上进行维护的维护单元60。在图3至图6中,已经沿着副扫描方向抽出了废液盘61、62(第一和第二维护盘的示例)以及盖盘81、82(第一和第二维护盘的示例)。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用于在喷墨头2上进行维护的维护单元60。维护单元60布置在片材馈送机构11上方,且位于喷墨头2的后部。维护单元60包括所述两个废液盘61、62、废液盘移动机构63(维护盘移动机构的示例)以及所述两个盖盘81、82、以及盖盘移动机构83(维护盘移动机构的示例)。废液盘移动机构63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废液盘61、62。盖盘移动机构83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盖盘81、82。
所述废液盘61、62中的每个废液盘为具有上部敞开结构的大致盒形,如图3所示。废液盘61位于比废液盘62高的高度上。废液盘61的大小确定为面对头单元15的下游半部分15a的整个面积,并且长度在主扫描方向上比废液盘62长。废液盘62的大小确定为面对头单元15的上游半部分区域15b的整个面积,且宽度在副扫描方向上与废液盘61的宽度大致相同。在平面图中,在头单元15中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在废液盘61、62中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共线。
头单元15的下游半部分15a以及上游半部分15b由在与头单元15的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作为边界的中心线S限定。属于第一头组3x的所述四个喷墨头2设置在下游半部分15a内。第一头组3x可定位在远离维护单元60的废液盘收回位置(以下将描述)的位置处。属于第二头组3y的所述四个喷墨头2设置在上游半部分15b内。第二头组3y可定位在比第一头组3x离废液盘收回位置近的位置处。布置在较高位置处的废液盘61构成为面对第一头组3x内的喷墨表面3a,而布置在较低位置处的废液盘62构成为面对第二头组3y内的喷墨表面3a。
如图3所示,在废液盘61的前端部设置有擦拭器64。擦拭器64由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的弹性材料制成。擦拭器64具有的长度比属于第一和第二头组3x、3y的所有喷墨头2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总长度长。擦拭器64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即擦拭器64的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废液盘61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准。通过这一结构,可通过单个擦拭器64擦拭八个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
废液盘移动机构63包括一对第一引导轨65(一对第一废液盘引导轨的示例)、一对第二引导轨66(一对第二废液盘引导轨的示例)、一对第一盘支承件67、一对第二盘支承件68和同步带69(第一传动机构的示例)。第一引导轨65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同时擦拭器64介于它们之间。第二引导轨66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且布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引导轨65的内侧,但是擦拭器64仍然介于它们之间。第一盘支承件67由各个第一引导轨65可滑动地支承,同时支承废液盘61。第二盘支承件68由各个第二引导轨66可滑动地支承,同时支承废液盘62。同步带69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第一盘支承件67。如上所述,废液盘移动机构63包括两对引导轨65、66、以及两对盘支承件67、68。这样,废液盘61、62能容易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
第一盘支承件67布置在每个第一引导轨65和废液盘61之间。第一盘支承件6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前端部分67a、后端部分67b以及连接其前端部分67a和后端部分67b的连接部分70。前端部分67a和后端部分67b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凸起75,凸起75从该部分向上突出,从而支承废液盘61的底部。
第一盘支承件67的后端部分67b中的每个后端部分都形成有接合钩71(第二传动机构或接合件的示例)。后端部分67b的接合钩71构成为与相应的第二盘支承件68接合。一个第一盘支承件67(在本实施例中为图3中的左侧第一盘支承件67)的前端部分67a和后端部分67b分别形成有固定部分67c、67d。固定部分67c、67d通过螺钉固定至同步带69。同步带69在盘马达126(该马达可以是共用马达)(参见图7)的作用下被驱动,从而沿着向前的方向(在废液盘61向着面对喷墨表面3a的位置移动的方向上)和向后的方向(在废液盘61向着废液盘收回位置移动的方向上)行进。
所述一对第二盘支承件68布置在每个第二引导轨66和废液盘62之间。第二盘支承件6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前端部分68a、后端部分68b以及连接前端部分68a和后端部分68b的连接部分72。前端部分68a和后端部分68b中的每个部分都设置有向上突出从而支承废液盘62的底部的凸起76。第二盘支承件68的凸起76在高度上短于第一盘支承件67的凸起75。从而,废液盘61、62支承在不同高度上。
第二盘支承件68的前端部分68a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凸起73(第二传动机构或被接合部分的示例)。第二盘支承件68的前端部分68a的凸起71构成为,在向前移动废液盘61从而使得废液盘61、62可被布置于废液盘61、62分别面对头单元15的下游半部分15a和上游半部分15b的位置关系时(例如,废液盘61、62布置在与定位于墨接收位置的废液盘61、62位置关系相同的位置关系下,在该墨接收位置,废液盘61、62接收从所述八个喷墨头2清洗的墨),第二盘支承件68的前端部分68a的凸起71与第一盘支承件67的后端部分67b的相应接合钩71接合。第二盘支承件68的后端部分68b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凸起74(第二传动机构或被接合部分的示例)。第二盘支承件68的后端部分68b的凸起74构成为,在废液盘61向后移动时,与第一盘支承件67的后端部分67b的相应接合钩71接合。这使得在从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方向观察时,废液盘61、62可以以重叠的方式上下布置(例如,废液盘61是可叠置的,和布置成类似于图1所示的废液盘收回位置)。
通过这一结构,在同步带69沿着向前的方向运行时,所述一对第一盘支承件67和废液盘61就向着图1中的右侧移动(向着前方),即,从废液盘收回位置向着墨接收位置移动。在废液盘61达到墨接收位置之前,废液盘61的接合钩71和废液盘62的凸起73相互接合。因此,所述一对第二盘支承件68和废液盘62与废液盘61一起向着墨接收位置移动。在同步带69沿着向后的方向运行时,所述一对第一盘支承件67和废液盘61就向着图1中的左侧移动(向着后方),即,从墨接收位置向着废液盘收回位置移动。在废液盘61达到废液盘收回位置之前,废液盘61的接合钩71和废液盘62的凸起74相互接合。因此,所述一对第二盘支承件68和废液盘62与废液盘61一起向着废液盘收回位置移动。
因为废液盘移动机构63包括上述接合钩71和凸起73、74,从而通过仅移动第一盘支承件67就能移动第二盘支承件68。因此能通过仅仅移动废液盘61而移动废液盘62。因此,能容易地进行盘61、62的运动和重叠。
如图5和图6所示,盖盘81、82为平板。盖盘81包括四个盖84(第一盖的示例),所述盖构成为与设置在头单元15的下游半部分15a内的所述四个喷墨头2的相应喷墨表面3a接触,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盖盘82包括四个盖85(第二盖的示例),所述盖构成为与设置在头单元15的上游半部分15b内的所述四个喷墨头2的相应喷墨表面3a接触,从而在它们之间提供封闭空间。
盖盘81位于比盖盘82高的高度上。与废液盘61类似,盖盘81的尺寸确定为大致面对头单元15的下游半部分15a的整个面积,并且其长度在主扫描方向上比盖盘82的长度长。此外,与废液盘62类似,盖盘82的尺寸确定为基本面对头单元15的上游半部分15b的整个面积,并且宽度在副扫描方向上与盖盘81的宽度大致相同。在平面图中,在头单元15中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和在盖盘81、82中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共线。如上所述,布置在较上位置处的盖盘81可构成为面对设置在远离盖盘收回位置(以下将描述)的第一头组3x中的喷墨表面3a,而布置在较下位置处的盖盘82可构成为面对设置成比所述第一头组3x更靠近盖盘收回位置的第二头组3y中的喷墨表面3a。
盖盘移动机构83包括一对第一引导轨86(一对第一盖引导轨的示例)、一对第二引导轨87(一对第二盖引导轨的示例)、一对第一盘支承件88(第一盖盘支承件的示例)、一对第二支承件89(第二盖盘支承件的示例)、以及同步带90(第一传动机构的示例)。第一引导轨86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同时八个盖84、85介于它们之间。第二引导轨87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且布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引导轨86的内侧,同时盖84、85仍然介于它们之间。第一盘支承件88由各个第一引导轨86可滑动地支承,同时支承盖盘81,使得能在重叠方向上移动盖盘81。第二盘支承件89由各个第二引导轨87可滑动地支承,同时支承盖盘82,使得能在重叠方向上移动盖盘82。同步带69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第一盘支承件88。如上所述,盖盘移动机构83包括两对引导轨86、87、以及两对盘支承件88、89。这样,盖盘81、82能容易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
第一盘支承件88布置在每个第一引导轨86和盖盘81之间。第一盘支承件8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前端部分88a、后端部分88b以及连接其前端部分88a和后端部分88b的连接部分91。前端部分88a和后端部分88b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从该部分向上突出的引导件92。该引导件92插入形成于盖盘81的四个角部内的通孔81a中。
在每个连接部分91的上表面上沿着副扫描方向等间距地在与第一引导轨86相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三个弹簧93(第一弹性件的示例)。这样,设置有总共6个弹簧93,来支承盖盘81的底部。因此,盖盘81由弹簧93向上推压,同时由四个引导件92引导。通过这一结构,盖84能与各个喷墨表面3a接触。此外,弹簧93能吸收喷墨表面3a与盖84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震动。结果,能使由于盖84与喷墨表面3a的接触而对喷墨表面3a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第一盘支承件88的后端部分88b中的每个后端部分都形成有接合钩94(接合件的示例)。第一盘支承件88的后端部分88b的接合钩91构成为与相应的第一盘支承件89接合。一个第一盘支承件88(在本实施例中为图5中的左侧第一盘支承件88)的前端部分88a和后端部分88b分别形成有固定部分88c、88d。固定部分88c、88d通过螺钉固定至同步带90。同步带90在盘马达128(该马达可以是共用马达)(参见图7)的作用下被驱动,从而沿着向前的方向(在盖盘81向着封盖位置移动的方向上)和向后的方向(在盖盘81向着盖盘收回位置移动的方向上)行进。
所述一对第二盘支承件89布置在每个第二引导轨87和盖盘82之间。第二盘支承件89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前端部分89a、后端部分89b以及连接前端部分89a和后端部分89b的连接部分95。前端部分89a和后端部分89b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引导件96。该引导件96插入形成于盖盘82的四个角部内的通孔82a中。第二盘支承件89的引导件92在高度上小于第一盘支承件89的引导件96。
在每个连接部分95的上表面上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等间距地在与每个第二引导轨87相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三个弹簧95(第二弹性件的示例)。这样,设置有总共6个弹簧97,来支承盖盘97的底部。即,盖盘82由弹簧97向上推压,同时由四个引导件96引导。弹簧97的弹簧常数大于弹簧93的弹簧常数,而其自由长度小于弹簧93的自由长度。盖盘81、82支承在不同的高度上。盖盘81、82构成为使得,在盖84和85同时与相应的喷墨表面3a发生接触时,盖84中的每个盖和对应的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之间的接触力与盖85中的每个盖和对应的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之间的接触力变得大致相同。弹簧97能吸收喷墨表面3a与盖85之间接触时产生的震动。结果,能防止由于盖85与喷墨表面3a的接触而对喷墨表面3a造成的损坏。此外,即使在盖盘81、82位于不同高度时,盖84中的每个盖和对应的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之间的接触力与盖85中的每个盖和对应的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之间的接触力也能大致相同。
弹簧93布置在相应的连接部分91上位于与相应的第一引导轨86相对的位置处。此外,弹簧97布置在相应的连接部分95上位于与设置在第一引导轨86之间的相应第二引导轨87相对的位置处。因此,盖盘81、82中每个盖盘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两端都位于与对应的引导轨86、87相对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在盖盘81、82在盖盘收回位置沿着重叠方向上下叠置时,弹簧93也不与盖盘82相干涉。
第二盘支承件89的前端部分89a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凸起98(第二传动机构或被接合部分的示例)。第二盘支承件89的前端部分89a的凸起98构成为,在向前移动盖盘81从而使得所有的盖81、82可被布置成相对于副扫描方向与喷墨表面3a相对应和对准时(例如,盖84、85布置在盖盘81、82上的所述八个盖84、85面对相应的喷墨表面3a的封盖位置处),第二盘支承件89的前端部分89a的凸起98与第一盖盘支承件88的后端部分89b的接合钩94接合。第二盘支承件89的后端部分89b中的每个部分都形成有凸起99(第二传动机构或被接合部分的示例)。第二盘支承件89的后端部分89b的凸起99构成为,在盖盘81向后移动从而使得盖盘81、82可布置在盖盘91、82沿着重叠方向上下叠置的位置关系下时(例如,盖盘81、82布置在与图1所示的盖盘收回位置相同的位置关系下),第二盘支承件89的后端部分89b的凸起99与第一盘支承件88的前端部分88b的相应接合钩94接合。
通过这一结构,在同步带90沿着向前的方向运行时,所述一对第一盘支承件88和盖盘81就向着图1中的右侧移动(向着前方),即,从盖盘收回位置向着封盖位置移动。在盖盘81达到封盖位置之前,盖盘81的接合钩94和盖盘82的凸起98相互接合。因此,所述一对第二盘支承件89和盖盘82与盖盘81一起向着封盖位置移动。在同步带90沿着向后的方向运行时,所述一对第一盘支承件88和盖盘81就向着图1中的左侧移动(向着后方),即,从封盖位置向着盖盘收回位置移动。在盖盘81达到盖盘收回位置之前,盖盘81的接合钩94和盖盘82的凸起99相互接合。因此,所述一对第二盘支承件89和盖盘82与盖盘81一起向着盖盘收回位置移动。
因为盖盘移动机构83包括上述接合钩94和凸起98、99,从而通过仅移动第一盘支承件88就能移动第二盘支承件89。因此,能通过仅仅移动盖盘81而移动盖盘82。因此,能容易地进行盘81、82的运动和重叠。
接着,将参照图7描述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喷墨打印机1包括对喷墨打印机1的各种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分101。控制部分101包括为算术处理单元的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CPU将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控制程序将使用的数据的ROM(只读存储器)、以及在执行程序时暂时存储数据的RAM(随机存储器)。控制部分101还包括头控制部分111、输送控制部分112、以及维护控制部分113。
头控制部分111控制头驱动电路121,以允许相应的喷墨头2在控制部分101已经接收到来自PC(个人计算机)100的打印数据时,从相应的喷墨头2喷墨。
输送控制部分112控制马达驱动器122,以允许在控制部分101已经接收到来自PC100的打印数据时,拾取辊22旋转,从而将片材输送到输送器带8上,同时控制马达驱动器123,以驱动输送器马达133进一步输送放置在输送器带8上的片材。
维护控制部分113包括泵控制部分116、头移动控制部分117(液体喷射头移动控制部分的示例)、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的示例)、以及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的示例)。泵控制部分116控制泵驱动器124,从而在需要清洗操作时驱动供墨泵134,以强制性地将墨供应至喷墨头2。例如,在首次将墨引入喷墨头2时,或者在长时间之后执行打印时,需要这样的清洗操作。在喷墨头2上进行的维护操作包括清洗操作。
头移动控制部分117控制马达驱动器125,从而在需要清洗操作时驱动头马达52,以允许所述八个喷墨头2从打印位置运动到头待用位置(以下将描述)。头移动控制部分117还控制马达驱动器125,从而在结束在喷墨头2上的维护操作时,驱动头马达52,以允许所述八个喷墨头2从头待用位置运动到打印位置。
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控制马达驱动器127,从而驱动盘马达126,以允许废液盘61、62在开始清洗操作之前运动到墨接收位置。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还控制马达驱动器127,从而驱动盘马达126,以允许废液盘61和废液盘62在开始清洗操作结束后运动到废液盘收回位置。
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驱动盖马达128,以控制马达驱动器129,从而允许当超过预定时间段的时间内不在喷墨打印机1上执行打印操作时,盖盘81、82运动至封盖位置。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还驱动盖马达128,以控制马达驱动器129,从而允许在通过控制部分101从PC 100接收到打印数据时而开始打印操作时,盖盘81、82运动至盖盘收回位置。
接着,将参照图8A至图9C描述由维护单元60执行的维护操作。
在进行清洗操作以首次将墨引入喷墨头2或者维修发生喷射故障的喷墨头2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通过马达驱动器125驱动头马达52,从而使所述八个喷墨头2(例如头单元15)向上运动至头待用位置。然后,在头单元15已经到达头待用位置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通过头驱动器125使头马达52停止。此时,在喷墨表面3a和输送器带15之间形成一空间,从而能将维护单元60放置在该空间内。在头单元15位于头待用位置时,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以及头框架4的底表面就定位在这样的高度,即,即使废液盘61、62定位在墨接收位置(参见图8B),它们也将不与擦拭器64接触。
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通过马达驱动器127驱动盘马达126,从而从图8A所示的废液盘收回位置向着墨接收位置在图8A中向右(向前)移动废液盘61。在废液盘61的运动过程中,盘62保持为静止,直到废液盘61的接合钩71与废液盘62的凸起73接合。一旦钩71与凸起73接合,则盘61、62就一起向着它们的墨接收位置移动。钩71与凸起73在盘61、62上隔开,从而在盘61、62如它们在墨接收位置处那样相互定位时,钩71与凸起73接合。这样,废液盘62借助废液盘61向右运动,而废液盘61在盘马达126的作用下运动。然后,在两个废液盘61、62已经到达如图8B所示的墨接收位置时,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就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7使盘马达126停止。
接着,泵控制部分116借助泵驱动器124驱动供墨泵134,从而强制性地将墨供应到喷墨头2,以从喷墨头2的喷嘴3b将墨喷射到废液盘61、62上。通过执行清洗操作,可解决由于喷嘴3b的堵塞或喷嘴3b内存在的墨的粘性提高而导致有喷墨故障的喷嘴,从而恢复喷墨头2的喷墨特性。以与上述清洗操作大致类似的方式,进行将墨初始引入到喷墨头2的操作。
然后,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借助马达驱动器125驱动头马达52,以使得小齿轮55旋转,从而使得头单元15向下运动。在头框架4的底表面和擦拭器64的顶端已经彼此接触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就借助马达驱动器125而使头马达52停止。
之后,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借助马达驱动器127驱动盘马达126,以向左(向后)移动废液盘61,从而擦拭器64将擦拭粘附到喷墨表面3a上的墨。在废液盘61的运动过程中,在擦拭器64完成对属于第一头组3x的喷墨头2的全部喷墨表面3a进行的擦拭之后,废液盘61的接合钩71就与废液盘62的凸起74相互接合。在废液盘61、62如在废液盘收回位置那样在重叠方向上上下叠置时,擦拭器64对属于第二头组3y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进行擦拭。在通过擦拭器64对所有八个喷墨表面3a的擦拭完成,且两个废液盘61、62到达废液盘收回位置时,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借助马达驱动器127使盘马达126停止。这样就完成了根据清洗操作而通过维护单元60进行的维护操作。
在维护操作完成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5驱动头马达52,以向下移动头单元15。然后,在喷墨头2到达打印位置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5使头马达52停止。
接着,将描述用相应的盖84、85对全部所述八个喷墨表面3a进行覆盖的封盖操作。在超过预定时间段的时间内还没有进行打印操作时,则执行封盖操作,以用盖84、85来盖住喷墨表面3a,从而防止喷嘴3b内的墨变干。与废液盘61的情形类似,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将头单元15移动到头待用位置。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经由马达驱动器129驱动盖马达128,以从图9A所示的盖盘收回位置向着封盖位置向图9A的右侧(向前)移动盖盘81、82。在盖盘81的运动过程中,在盖盘81、82上的八个盖84、85到达与所有的喷墨表面3a对应和对准的位置时,盖盘81的接合钩94就与盖盘82的凸起98相互接合。因此,盖马达128就使盖盘81移动,而盖盘81随之使盖盘82向右移动。然后,在盖盘81、82二者已经达到如图9B所示的封盖位置时,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就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9使盖马达128停止。
接着,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5驱动头马达52,从而使头单元15向下移动。此时,如图9C所示,属于第一头组3x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与对应的盖84接触,属于第二头组3y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然后与对应的盖85接触。之后,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5使头马达52停止。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和对应的盖84中的每个盖之间的接触力与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和对应的盖85中的每个盖之间的接触力大致相同。如上所述,能通过用盖84、85封盖喷墨表面3a而防止喷嘴3b内的墨变干。
在通过控制部分101从PC100接收到打印数据时开始打印操作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就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5而驱动头马达52,以使头单元15向上移动。然后,在头单元15已经达到头待用位置时,头移动控制部分117就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5使头马达52停止,从而将头单元15保持在头待用位置。
然后,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9驱动盖马达128,以使盖盘81向左(向后)移动。例如在盖盘81、82位于盖盘收回位置时当盖盘81、82沿着覆盖方向上下对准时,盖盘81的接合钩94与盖盘82的被接合凸起99相互接合,并且盖盘81运动至盖盘收回位置,并拉动盖盘82。在盖盘81、82已经达到盖盘收回位置时,盖盘移动控制部分119就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9而使盖马达128停止。这样就完成了由维护单元60进行的维护操作。之后,使头单元15向下运动,以将其定位在打印位置,从而可进行打印操作。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废液盘61、62在废液盘收回位置中在不同的高度处上下布置。废液盘61对应于属于第一头组3x的四个喷墨头2,而废液盘62对应于属于第二头组3y的其它四个喷墨头2。通过该结构,废液盘61、62中的每个废液盘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宽度能变窄成近似为用于八个喷墨头的单个废液盘的宽度的一半。因此,能减小喷墨打印机1的尺寸。
分别包括盖84、85的盖盘81、82也在盖盘收回位置处在不同的高度处上下布置。因此,盖盘81、82中的每个盖盘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也能变窄,从而能减小喷墨打印机1的尺寸。此外,通过使盖84、85与对应的喷墨表面3a接触,能防止墨的粘性增加并防止墨在喷嘴3b内固化。
即使在所述八个喷墨头2分为相邻四个喷墨头2的两个头组3x、3y的情况下,擦拭器64也能一个接一个地从喷墨表面3a擦拭掉墨。因此,基本防止了在擦拭期间在喷墨表面3a上不同颜色的墨进行混合。此外,在擦拭了喷墨表面3a之后,在擦拭相邻喷墨表面3a之前,允许有预定的时间,用于使从喷墨表面3a擦拭掉的墨从擦拭器64的尖端流下。这样,能防止在喷墨表面3a上不同颜色的墨进行混合。在擦拭掉的墨从擦拭器64的尖端流下的同时,能使擦拭器64运动。在此情形下,擦拭器64可构成为以低速运动。
接着,将参照图10、11A和11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分和部件。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只不过包括分别在废液盘61内的第一和第二擦拭构件,即两个擦拭器264、265。如图10所示,擦拭器264、265中的每个擦拭器的长度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擦拭器64的一半。擦拭器264、265分别布置在废液盘61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处。
擦拭器264以及擦拭器265分别布置在废液盘61相对于沿着图10中的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左部和右部。如图11A所示,在废液盘61位于墨接收位置时,擦拭器264在其距离废液盘收回位置最远的位置处面对所述头框架4的底表面,而擦拭器265在其中间位置处面对所述头框架4的底表面。擦拭器264用来擦拭属于第一头组3x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而擦拭器265用来擦拭属于第二头组3y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
接着,将描述通过维护单元60进行的维护操作,该维护操作包括用于将墨初次引入到喷墨头2的清洗操作以及用于使存在喷墨故障的喷墨头2恢复功能的清洗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将废液盘61、62移动到墨接收位置,然后从喷墨头2将墨喷射到废液盘61、62上。之后,将头单元15向下移动,使得头框架4的底表面与擦拭器264、265的尖端接触。
然后,向左移动废液盘61。此时,如图11B所示,擦拭器264对属于第一头组3x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进行擦拭,而同时擦拭器265对属于第二头组3y的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进行擦拭。因此,用两个擦拭器264、265对所有八个喷墨表面3a进行擦拭的时间比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单个擦拭器64对所有八个喷射表面3a进行擦拭的时间短。
在擦拭器264、265对喷墨表面3a的擦拭结束时,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7提高盘马达126的旋转速度,从而以较高的速度将废液盘61、62移动到废液盘收回位置。在废液盘61、62已经达到废液盘收回位置时,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118就借助于马达驱动器127使盘马达126停止。这样,就结束了根据清洗操作的维护单元60的维护操作。
在上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中,能在相同的结构中获得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维护时间变得比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维护时间短。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在擦拭器对所有八个喷墨表面3a进行擦拭之后,提高盘马达126的旋转速度以将废液盘61、62移动到废液盘收回位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擦拭的时间也比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用于擦拭的时间长。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废液盘61、62从墨接收位置移动到废液盘收回位置所用的时间比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时间长。
在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1中的每个喷墨打印机都包括属于所述两个头组3x、3y的八个喷墨头2,如图2所示。然而,喷墨打印机1可具有另外的四个喷墨头2,如图12所示。以下将描述头单元15的变型,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和部件。
如图12所示,头单元315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的头框架304以及十二个喷墨头2。头框架304在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两个端部处设有两个框架移动机构51。头单元315在框架移动机构51的作用下可垂直移动。头框架304具有三个贯通部分304a,所述三个贯通部分304a在主扫描方向上以交错布置的方式形成。
十二个喷墨头2分为三个每组都包括四个喷墨头2的头组:第一头组3x、第二头组3y、以及第三头组3x。在头组3x、3y中的每个头组中,四个相邻喷墨表面3a沿着副扫描方向对准,从而布置成彼此靠近,而不沿着主扫描方向偏移。属于相应头组3x、3y的喷墨头2固定至头框架304,同时它们的喷墨表面3a通过相应的贯通部分304a而露出。第一至第三头组3x、3y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相互偏离,从而设置成交错布置。相邻头组3x、3y中的喷墨表面3a在副扫描方向上相互重叠,从而相邻头组3x、3y的可打印区域彼此连续,从而在头单元315内构成单个可打印区域。即,该变型的喷墨打印机的可打印区域的长度比根据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的可打印区域的长度近似宽一又二分之一倍。当根据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的可打印区域的长度对应于A4尺寸片材的打印区域的长度时,则根据该变型的喷墨打印机的可打印区域的长度对应于A3尺寸片材的打印区域的长度。因此,在该变型的喷墨打印机中,墨能喷射到较大片材的几乎整个区域上。
具有上述头单元315的喷墨打印机具有:与设置在远离废液盘收回位置的位置处的两个头组3x(图12中,在头单元315的上部区域处示出了所述两个头组)相对应的废液盘;以及与另一头组3y(图12中,在头单元315的下部区域处示出了该头组)相对应的废液盘。因此,不管头单元315的尺寸如何,都可减小喷墨打印机的尺寸。
在上述变型中,三个头组沿着主扫描方向以交错的方式布置,然而,可沿着副扫描方向以交错的方式布置四个头组。在此情况下,相对于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在头单元的左部布置有八个喷墨头,而另外的八个喷墨头布置在头单元的右部。八种不同颜色的墨注入位于左部的八个喷墨头2内,而相同的八种不同颜色的墨注入位于右部的另外八个喷墨头2内。这样,进一步增强了喷墨打印机内的颜色显示。
该喷墨打印机可包括:与设置在离废液盘收回位置最远的位置处的头组和靠近该最远头组的头组相对应的废液盘,以及与其它两个头组相对应的废液盘。这样,可减小用来进行多色打印的喷墨打印机的尺寸。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内作出各种变化、布置和改变。例如,喷墨打印机可包括至少两个喷墨头。在此情况下,喷墨打印机可包括与设置在远离废液盘收回位置的位置处的喷墨头相对应的废液盘,以及与其它喷墨头相对应的废液盘。通过这一结构,能减小喷墨打印机的尺寸。上述喷墨打印机可不具有盖盘81、82以及盖移动结构83。废液盘移动机构63可在废液盘收回位置和墨接收位置之间独立地移动废液盘61、62。在此情况下,无需在第一和第二盘支承件67、68处形成接合钩71和凸起73、74。盖盘移动机构83可在盖盘收回位置和封盖位置之间独立地移动盖盘81、82。在此情况下,无需在第一和第二盘支承件88、89处形成接合钩94和凸起98、99。如果废液盘移动机构63和盖盘移动机构83能沿着副扫描方向至少分别移动废液盘61、62和盖盘81、82,则废液盘移动机构63和盖盘移动机构83可具有其它的功能。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已经应用到具有多个从喷嘴喷墨的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上。然而,本申请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喷墨头。例如,这些特征可应用到具有多个液体喷射头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上,例如用于将导电膏喷射到基板上从而在基板上形成精细的布线图案的装置、用于将有机发射体材料喷射到基板上从而形成高分辨率显示器的装置、或者用于将光学树脂喷射到基板上从而形成诸如光学波导的微电子装置的装置。

Claims (25)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包括:
多个液体喷射头,每个液体喷射头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且形成有多个液体喷射口的液体喷射表面,其中,多个液体喷射表面限定第一液体喷射区域和第二液体喷射区域;
记录介质输送机构,该记录介质输送机构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以使所述记录介质通过面对所述多个液体喷射表面的区域;
维护单元,该维护单元包括:
第一维护盘;
第二维护盘;以及
维护盘移动机构,该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沿着预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一维护位置和第一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在所述第一维护位置,所述第一维护盘面对所述第一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离开所述第一维护位置,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二维护位置和第二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维护盘,在所述第二维护位置,所述第二维护盘面对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离开所述第二维护位置;以及
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该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构成为控制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以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
其中,在从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的所述第一维护盘和位于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的所述第二维护盘至少部分相互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预定方向为所述副扫描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的所述第一维护盘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处的所述第二维护盘的上方,并覆盖所述第二维护盘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维护位置和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维护位置和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之间的距离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维护盘包括第一废液盘,而且
所述第二维护盘包括第二废液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维护盘包括第一盖盘,而且
所述第二维护盘包括第二盖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包括共用马达,该共用马达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机构,该第一传动机构构成为将所述共用马达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维护盘;以及
第二传动机构,该第二传动机构构成为将所述第一维护盘的运动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维护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使得所述第二维护盘在所述第一维护盘运动至所述第一维护位置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维护位置,且所述第二维护盘在所述第一维护盘运动至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接合件,该接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中的一个处;以及
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中的另一个处,
其中,所述接合件和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限定所述第一维护位置和所述第二维护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而所述接合件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限定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和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预定方向为第一预定方向,
所述第一维护盘为第一废液盘;
所述第二维护盘为第二废液盘;
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为废液盘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维护位置为第一液体接收位置;
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为第一待用位置;
所述第二维护位置为第二液体接收位置;
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为第二待用位置;
所述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为废液盘移动控制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维护单元还包括第一擦拭件,该第一擦拭件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废液盘处,以对粘附到至少第一液体喷射区域的所述液体喷射表面上的液体进行擦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擦拭件还对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的所述液体喷射表面进行擦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维护单元还包括第二擦拭件,该第二擦拭件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废液盘处,以对粘附到至少第二液体喷射区域的所述液体喷射表面上的液体进行擦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擦拭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废液盘的在与其最靠近所述第一待用位置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端部处,
其中,所述第二擦拭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废液盘的其更靠近所述第一待用位置的一侧上的另一端部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维护单元还包括:
第一盖盘,该第一盖盘具有多个第一盖,所述多个第一盖构成为与所述第一液体喷射区域中的多个对应的液体喷射表面相接触,以封住所述对应的液体喷射表面;
第二盖盘,该第二盖盘具有多个第二盖,所述多个第二盖构成为与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中的多个对应的液体喷射表面相接触,以封住所述对应的液体喷射表面;
盖盘移动机构,该盖盘移动机构构成为沿着第二预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盖盘和所述第二盖盘,所述盖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一封盖位置和第一盖收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盖盘,在所述第一封盖位置,所述第一盖盘面对所述第一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一盖收回位置在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一封盖位置,且所述盖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二封盖位置和第二盖收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盖盘,在所述第二封盖位置,所述第二盖盘面对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二盖收回位置在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二封盖位置;以及
盖盘移动控制部分,该盖盘移动控制部分构成为控制所述盖盘移动机构,以移动所述第一盖盘和所述第二盖盘,
其中,在从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一盖收回位置的所述第一盖盘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盖收回位置的所述第二盖盘至少部分相互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在从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一待用位置的所述第一废液盘、位于所述第二待用位置的所述第二废液盘、位于所述第一盖收回位置的所述第一盖盘、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盖收回位置的所述第二盖盘相互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维护盘为第一盖盘;
所述第二维护盘为第二盖盘;
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为盖盘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维护位置为第一封盖位置;
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为第一盖收回位置;
所述第二维护位置为第二封盖接收位置;
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为第二盖收回位置;
所述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为盖盘移动控制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封盖位置和所述第一盖收回位置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封盖位置和所述第二盖收回位置之间的距离长。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液体喷射头移动控制部分构成为对液体喷射头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允许所述液体喷射头移动到接触位置,在该接触位置,位于所述封盖位置的所述多个第一盖和第二盖与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对应液体喷射表面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盖盘移动机构包括:
一对第一盖引导轨,所述一对第一盖引导轨构成为引导所述第一盖盘;
一对第二盖引导轨,所述一对第二盖引导轨构成为引导所述第二盖盘;
第一盖盘支承件,该第一盖盘支承件由所述一对第一盖引导轨可滑动地支承,所述第一盖盘支承件构成为支承所述第一盖盘,以便能够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第二盖盘支承件,该第二盖盘支承件由所述一对第二盖引导轨可滑动地支承,所述第二盖盘支承件构成为支承所述第二盖盘,以便能够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介于所述第一盖盘支承件和第一盖盘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介于所述第二盖盘支承件和第二盖盘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布置在面对所述一对第一盖引导轨的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弹性件布置在面对所述一对第二盖引导轨的位置处。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弹簧,且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常数小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常数,且所述第一弹簧的自由长度比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长度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盖中的每个第一盖与所述第一液体喷射区域中的对应液体喷射表面中的每个液体喷射表面之间的每个盖上的接触力和所述多个第二盖中的每个第二盖与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中的对应液体喷射表面中的每个液体喷射表面之间的每个盖上的接触力大致相同。
25.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包括:
多个液体喷射头,每个液体喷射头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且形成有多个液体喷射口的液体喷射表面,其中,多个液体喷射表面限定第一液体喷射区域和第二液体喷射区域;
记录介质输送机构,该记录介质输送机构构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以使所述记录介质通过面对所述多个液体喷射表面的区域;
维护单元,该维护单元包括:
第一维护盘;
第二维护盘;以及
维护盘移动机构,该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沿着预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一维护位置和第一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在所述第一维护位置,所述第一维护盘面对所述第一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一非维护位置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离开所述第一维护位置,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构成为在第二维护位置和第二非维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维护盘,在所述第二维护位置,所述第二维护盘面对所述第二液体喷射区域,所述第二非维护位置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离开所述第二维护位置;以及
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该维护盘移动控制部分构成为控制所述维护盘移动机构,以移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所述第二维护盘,
其中,所述维护单元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展开,从而所述维护单元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第二维护盘位于它们相应的第一维护位置和第二维护位置时比在所述第一维护盘和第二维护盘位于它们相应的第一非维护位置和第二非维护位置时长。
CNB2007101613544A 2006-09-29 2007-09-28 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0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66737A JP4241795B2 (ja) 2006-09-29 2006-09-29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266737 2006-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7302A true CN101157302A (zh) 2008-04-09
CN100572077C CN100572077C (zh) 2009-12-23

Family

ID=39260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6135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077C (zh) 2006-09-29 2007-09-28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42907B2 (zh)
JP (1) JP4241795B2 (zh)
CN (1) CN100572077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639A (zh) * 2009-10-26 2011-05-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排出装置以及液滴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90973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和方法
CN106965559A (zh) * 2016-01-13 2017-07-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头的擦拭方法
CN107175917A (zh) * 2017-06-09 2017-09-19 汤振华 一种喷绘机正压清洗托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4266B2 (ja) * 2007-07-26 2012-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US8596769B2 (en) 2008-01-16 2013-12-03 Zamtec Ltd Inkjet printer with removable cartridge establishing fluidic connections during insertion
US20090179930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priming protocol
US8277025B2 (en) * 2008-01-16 2012-10-02 Zamtec Limited Printhead cartridge with no paper path obstructions
US8313165B2 (en) * 2008-01-16 2012-11-20 Zamtec Limited Printhead nozzle face wiper with non-linear contact surface
US8277027B2 (en) 2008-01-16 2012-10-02 Zamtec Limited Printer with fluidically coupled printhead cartridge
US8246142B2 (en) * 2008-01-16 2012-08-21 Zamtec Limited Rotating printhead maintenance facility with symmetrical chassis
US20090179951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nozzle face wiper with multiple overlapping skew blades
US20090179961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facility with variable speed wiper element
US20090179942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facility with nozzle wiper movable parallel to media feed direction
US20090179957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facility with pagewidth absorbent element
US8277026B2 (en) * 2008-01-16 2012-10-02 Zamtec Limited Printhead cartridge insertion protocol
US20090179948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facility with nozzle face wiper having a single contact blade
US8118422B2 (en) * 2008-01-16 2012-02-2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er with paper guide on the printhead and pagewidth platen rotated into position
US7922279B2 (en) * 2008-01-16 2011-04-1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facility with ink storage and driven vacuum drainage coupling
US20090179962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wiping protocol for inkjet printer
JP2010046838A (ja) * 2008-08-20 2010-03-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10746A (ja) 2009-11-25 2011-06-09 Kyocera Mit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1073706B1 (ko) 2009-12-28 2011-10-14 주식회사 디지아이 디지털 프린팅 머신의 헤드 크리닝 장치
EP2481587B1 (en) * 2011-01-31 2014-09-17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980757B (zh) * 2012-11-20 2014-11-19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喷雾二维分布自动测试装置和方法
JP5991164B2 (ja) * 2012-11-21 2016-09-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JP5784070B2 (ja) * 2013-04-25 2015-09-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517882B1 (en) * 2016-05-25 2016-12-13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waste material in a large-scale ink-jet printer
JP6803283B2 (ja) * 2017-03-29 2020-12-2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803286B2 (ja) * 2017-03-30 2020-12-2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4942B2 (ja) * 1998-03-31 2005-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90107B2 (ja) * 2000-10-13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3966261B2 (ja) * 2003-09-26 2007-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029824B2 (ja) 2003-10-31 2008-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DE602006003782D1 (de) 2005-03-01 2009-01-08 Brother Ind Ltd Bilderzeugungsgerät
JP4470761B2 (ja) 2005-03-04 2010-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639A (zh) * 2009-10-26 2011-05-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排出装置以及液滴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90973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和方法
CN106965559A (zh) * 2016-01-13 2017-07-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头的擦拭方法
CN106965559B (zh) * 2016-01-13 2020-04-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头的擦拭方法
CN107175917A (zh) * 2017-06-09 2017-09-19 汤振华 一种喷绘机正压清洗托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41795B2 (ja) 2009-03-18
CN100572077C (zh) 2009-12-23
US20080079773A1 (en) 2008-04-03
US8042907B2 (en) 2011-10-25
JP2008080770A (ja) 200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077C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7748821B2 (en) Ink-jet printer
JP525945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417539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96624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55058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092081A (zh) 成像装置和驱动成像装置的方法
CN100473530C (zh) 用于喷墨头的吐出装置及具有吐出装置的成像装置
EP2574470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849108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419495B (zh) 擦拭机构以及具有该擦拭机构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3085476B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09143071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751884A (zh) 喷墨打印头和使用该喷墨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
CN101642983B (zh) 喷墨记录设备
CN1951697A (zh) 可维护喷嘴单元的喷墨成像装置
CN101134393A (zh) 成像装置及控制成像装置的驱动的方法
US20090273630A1 (en) Cleaning device for ink wiper
JP200300185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回復装置
CN201998562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刮墨维护装置
CN102152639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刮墨维护装置及方法
CN1986232A (zh) 包括盖元件的喷墨成像设备
US7021743B2 (en) Printhead service station
JP617077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KR100547160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