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3525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525B
CN101143525B CN2007101542939A CN200710154293A CN101143525B CN 101143525 B CN101143525 B CN 101143525B CN 2007101542939 A CN2007101542939 A CN 2007101542939A CN 200710154293 A CN200710154293 A CN 200710154293A CN 101143525 B CN101143525 B CN 101143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sheet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roller
material feed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42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525A (zh
Inventor
井土正俊
古闲雄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3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5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41J13/00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sheet input section of automatic paper hand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48Apparatus for condensed record, tally strip, or like work using two or more papers, or sets of papers, e.g. devices for switching over from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sheet form to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and vice versa or point-of-sale printers comprising means for printing on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journal for tills, and on single sheets, e.g. cheques or receipts
    • B41J11/485Means for selecting a type of copy material amongst different types of copy material in the prin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成像设备包括:用于装载记录片材的片材馈送盘;片材馈送辊,它向成像装置输送记录片材;输送辊,它设置在片材馈送辊的沿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并对记录片材施加输送力;片材位置检测装置,它检测记录片材在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和输送辊控制装置,它根据检测到的记录片材的位置控制输送辊的旋转量。该控制装置允许当记录片材接触片材馈送辊及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变得大于当记录片材接触输送辊但不可能接触片材馈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6年9月15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51331的优先权,其全部主题引入此处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成像设备。特别地,多个方面在被采用到包括喷墨型成像装置的成像设备中时很有效。
背景技术
在喷墨型成像设备(在下文中,被称为喷墨打印机)中,图像或文字/字符被以公知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片材上。例如,当未从记录头喷射墨到记录片材上时,移动或输送记录片材。当记录头往复移动以扫描而记录片材保持静止时,将墨喷射到记录片材上。即,在喷墨打印机中,通过交替地间歇输送记录片材和在记录片材上记录图像来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
如上所述,在喷墨打印机中,通过间歇输送记录片材的方式形成图像。因此,如果由于在各个输送过程中记录片材的输送量的变化而墨滴粘附到或着落到记录片材上的墨位置偏离墨滴的预期着落位置,则在记录片材上趋向于出现沿与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白条纹(线)或浓条纹(线)(在下文中,这种记录失败被称为“条带”)。
如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为了避免条带的出现,需要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然而,各种记录片材的厚度和表面条件不同。因此,难以精确输送所有类型的记录片材。
在一个实例中,在记录片材输送方向上以预定间距设置两个传感器。根据在这些传感器之间输送待使用的记录片材时输送辊的旋转量(驱动量)与在这些传感器之间输送基准记录片材时输送辊的旋转量之间的比率,校正输送辊的旋转量。
通常,在从片材馈送盘延伸到成像部分(记录头)的输送路径中,至少设有片材馈送辊和输送辊。片材馈送辊通过在与片材馈送盘中放置的记录片材接触的同时旋转而将记录片材输送到成像部分。输送辊设置在片材馈送辊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以通过在与记录片材接触的同时旋转而将输送力施加到记录片材上。
通常,片材馈送辊的周速小于输送辊的周速。因此,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在它的沿输送方向的前缘处与输送辊接触、并在它的输送方向的后缘处与片材馈送辊接触时,记录片材可能经受向后的力,该向后的力源自片材馈送辊的相对较慢的转速。因此,输送辊上的输送负载变大(即需要更大的输送力来向前输送记录片材)。
当输送辊上的输送负载达到负载阈值时,记录片材从输送辊滑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从而导致记录片材上的条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减少了由于记录片材从输送辊滑动而出现条带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馈送盘,该片材馈送盘构造成装载要输送到成像装置的记录片材。该成像设备还包括片材馈送辊,该片材馈送辊通过在接触记录片材的同时旋转而向成像装置输送记录片材。该成像设备还包括输送辊(设置在片材馈送辊的沿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该输送辊构造成通过在接触记录片材的同时旋转而对记录片材施加输送力;和片材位置检测装置,该片材位置检测装置检测从片材馈送盘馈送来的记录片材在记录片材输送路径中的位置,该记录片材输送路径在片材馈送盘和成像装置之间延伸。该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输送辊控制装置,该输送辊控制装置根据片材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记录片材的位置控制输送辊的旋转量。在该成像设备中,输送辊控制装置允许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接触片材馈送辊同时也接触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比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不接触片材馈送辊而接触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增大。
如上所述,当在输送辊和片材馈送辊同时接触记录片材的情况下输送辊上的负载超过负载阈值时,发生记录片材从输送辊的滑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一个方面,允许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接触片材馈送辊同时接触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比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不接触片材馈送辊同时接触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大。通过这样做,能够补偿由于记录片材从输送辊滑动而减小的输送量。因此,能够减少由于记录片材从输送辊滑动而导致发生条带。
在一个传统实例中,根据记录片材在输送路径中的位置校正输送辊的旋转量,即不管记录片材在与输送辊接触地被输送的同时是否与片材馈送辊接触。因此,不能减少由于记录片材从输送辊滑动而导致的条带的发生。
随着输送辊的输送负载增大,记录片材从输送辊的滑动变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允许输送辊的旋转量随着输送辊的输送负载增大而变大。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因此,能够减少由于记录片材从输送辊滑动而导致的条带的发生。在一个实例中,可以使用输送负载检测装置确定输送辊的输送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输送路径可以是大致U形的。当在大致U形的输送路径中输送记录片材时,记录片材最初在与外引导构件接触的同时被输送。随着记录片材的输送进一步进行,记录片材的状态逐渐从上述状态改变为记录片材与内引导构件接触地被输送的状态。
与记录片材接触外引导构件的情形相比,当记录片材与内引导构件接触时,在输送方向上作用于记录片材的张力增大。另外,在记录片材与内引导构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摩擦力大于在记录片材与外引导构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记录片材在片材输送路径中的位置而允许输送辊的旋转量变大。即,当记录片材接触片材馈送辊同时接触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可以在记录片材接触外引导构件时比在记录片材接触内引导构件时小。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大片材馈送盘,该大片材馈送盘设置在片材馈送盘下方,并构造成装载比能够装载在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大的记录片材。从片材馈送盘到成像装置的输送路径的曲率可以大于从大片材馈送盘到成像装置的输送路径的曲率。因此,当从片材馈送盘馈送记录片材时的输送阻力大于当从大片材馈送盘馈送记录片材时的输送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从片材馈送盘馈送记录片材时,可以允许当记录片材与片材馈送辊接触时(即当输送阻力大时)输送辊的旋转量比当记录片材不与片材馈送辊接触时输送辊的旋转量大。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以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片材馈送单元和成像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3是与图2对应的记录片材输送路径及相关结构的简图;
图4是透视图,示出第一片材馈送盘与片材馈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5是透视图,示出第二片材馈送盘与片材馈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是片材馈送单元的剖视图;
图7A到7C是简图,每幅图均示出第二扭力螺旋弹簧的动作;
图8是方框图,示出成像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图9是侧剖视图,示出当装载在第一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被输送时片材馈送辊的状态;
图10是侧剖视图,示出当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被输送时片材馈送辊的状态;
图11是图表,示出当将第一种类型的片材用作记录片材时输送辊的旋转量的变化;
图12A是流程图,示出用于控制旋转量的方法;
图12B是从图12A继续的流程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在输送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的状态下的成像设备;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在输送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的状态下的成像设备;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在输送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的状态下的成像设备;
图16是图表,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将第二种类型的片材用作记录片材时输送辊的旋转量的变化;并且
图17是图表,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低分辨率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时输送辊的旋转量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应用于具有若干功能例如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彩色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多功能机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注意在以下说明中的元件之间阐述各种连接。注意:除非另外指定,这些连接一般而言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而且该说明书不意图限于该方面。
以下将描述成像设备1的大体轮廓。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100被安装成使得:图1的近侧被称为成像设备100的前侧,并且图1的顶侧被称为成像设备100在重力方向上的顶侧。参考那些方向,确定其它方向。成像设备100包括本体外壳120,该本体外壳120构成成像设备100的主体。本体外壳120在其它的上前部上包括操作面板110。该操作面板110包括操作部分111和显示部分112。在操作部分111中布置用于输入的各种操作按钮。显示部分112为用户显示消息和信息例如图像。
成像设备100包括扫描器单元200,该扫描器单元200读取记录在文件上的图像。扫描器单元200设置在本体外壳120的顶部和操作面板110的后部。当使用扫描功能、彩色复印功能、或传真功能时,扫描器单元200用作图像读取装置。扫描器单元200具有带图像拾取装置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或接触图像传感器(CIS)的公知结构。因此,将省略对扫描器单元200的详细描述。
片材馈送盘300设置在本体外壳120的下部。该片材馈送盘被构造成在其内装载或容纳片材型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片材或字幕片。本体外壳120在其前部中具有开口121。当片材馈送盘300被通过开口121沿水平方向向前拉出时,片材馈送盘300能够部分地或完全地从本体外壳120拆卸。当片材馈送盘300在从本体外壳120脱离的同时通过本体外壳120的开口121沿水平方向向后插入到本体外壳120中时,片材馈送盘300能够连接到本体外壳120中。
如图2所示,在本体外壳120中,在片材馈送盘300上方的部分处设置片材馈送单元400。该片材馈送单元400由固定到本体外壳120上的框架122支撑。片材馈送单元400是输送机构,它被构造成将装载在片材馈送盘300中的记录片材一张接一张地馈送或输送到成像单元500。
大致U形的输送路径L设置在本体外壳120的后部中,即设置在与片材馈送盘300的后端对应的部分处。采用这种结构,从片材馈送盘300向后输送的记录片材向上U形翻转以便在输送路径L中作大致180度翻转,从而将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改变为向前方向。
输送路径L由内引导构件451和外引导构件452限定,这些引导构件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在相对于输送路径L的内侧和外侧,以引导记录片材。
成像单元500设置在片材馈送盘300上方。成像单元500被构造成在通过输送路径L输送的记录片材上形成或打印图像。已经由成像单元500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片材被排出到片材馈送盘300的上表面的向前部分上。
如图5所示,片材馈送盘300被构造成在其内装载或容纳待供应到成像单元500的记录片材。
片材馈送盘300包括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第二片材馈送盘320、和可移动盘330。第一片材馈送盘310具有带敞开顶部结构的盒子形状。第二片材馈送盘320设置成覆盖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的上部敞开区域。可移动盘330设置成可相对于片材馈送盘310在片材馈送盘300的安装/拆卸方向上(在本实施方案中即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可移动盘330和第二片材馈送盘320可从第一片材馈送盘310拆卸。
如图4所示,第一片材馈送盘310是矩形薄盘状构件,其中能够装载多张记录片材。在可移动盘330缩回到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中的第一状态下,第一片材馈送盘310最大能够容纳A4规格的记录片材。当可移动盘330被从第一片材馈送盘310向前抽出时,第一片材馈送盘310能够构造成在其内容纳法律文件规格的记录片材。
第一片材馈送盘310包括底板311和侧壁部分312。这些侧壁部分312设置于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的在与片材馈送盘300的安装/拆卸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处。这些侧壁部分312在与底板31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一片材馈送盘的两端突出,并在片材馈送盘300的安装/拆卸方向(例如图示实施方案中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一对引导构件313设置在底板311的左右端部处,从而可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该对引导构件313彼此同步移动,从而无论引导构件313的位置如何,引导构件313之间的中央位置总是存在于同一位置(例如存在于片材馈送盘300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
引导板314设置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的沿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端处,即设置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的后端处。该引导板314被构造成把由片材馈送单元400施加输送力的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改变为向上方向。引导板314在其沿左右方向的中部处设有金属分离构件315。
该分离构件315包括以规则间隔沿顶到底方向对准的凸起。这些凸起的末端稍微从引导板314的前表面伸出。采用这种结构,被片材馈送单元400推向引导板314的若干记录片材的前缘通过接触分离构件315(凸起的末端)而受到输送阻力。这样,一张接一张地从一堆记录片材将最顶记录片材分离并向成像单元500供应。
第二片材馈送盘320被构造成在其内装载或容纳比装载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中的记录片材小的记录片材,例如明信片或信封。
如图5所示,第二片材馈送盘320包括支撑构件321和第二片材馈送盘本体322。支撑构件321沿左右方向延伸以桥接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的侧壁部分312,同时可在片材馈送盘300的安装/拆卸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第二片材馈送盘本体322通过铰链机构(未示出)连接到支撑构件321上,以便可相对于支撑构件321运动。
片材馈送单元400用作输送器机构,它对放置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或第二片材馈送盘320(片材馈送盘300)上的记录片材施加输送力,并向成像单元500供应或输送记录片材。如图5所示,片材馈送单元400由支撑轴410可转动地支撑。支撑轴410在片材馈送盘300上方从片材馈送盘300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部向片材馈送盘300的沿左右方向的一端(本实施方案中的右端)延伸。
支撑轴410由金属框架122支撑(图2)。作用于支撑轴410的外力的第一分量大部分被框架122接收。支撑轴410主要传递或接收作用于支撑轴410的该外力的转矩分量。
支撑轴410的在它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在与片材馈送盘300的沿左右方向的所述一端(例如右端)对应的部分处设有大齿轮411。大齿轮411将旋转力从驱动源(未示出)传递到支撑轴410。支撑轴410的在它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在与片材馈送盘300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部对应的部分处设有小齿轮440。小齿轮440被构造成与支撑轴410一体旋转。
辊臂420是臂构件,它可旋转地连接到支撑轴410上,并沿支撑轴410的径向方向延伸。辊臂420在与连接支撑轴410的一端相反的远端处设有片材馈送辊430。片材馈送辊430绕在与支撑轴410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片材馈送辊430通过在与放置在片材馈送盘300中的记录片材接触的同时旋转来对记录片材施加输送力。当辊臂420绕着支撑轴410向底板311转动时,片材馈送辊430被压靠在记录片材上。片材馈送辊430的转动于是向成像单元500输送记录片材。
如图6所示,辊臂420包括动力传动齿轮441-444,以将驱动力从小齿轮440传递到片材馈送辊430。动力传动齿轮441-444在辊臂420延伸的方向上对准。
在辊臂420上,支撑轴410设置在位于片材馈送辊430与记录片材之间的接触点的沿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确定辊臂420中包括的动力传动齿轮441-444的数量,使得支撑轴410(及小齿轮440)和片材馈送辊430可以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
采用这种结构,当支撑轴410(及小齿轮44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如图5所示)时,辊臂420由于作用在动力传动齿轮441上的反作用力而趋向于向记录片材摆动,而片材馈送辊430通过试图向相对于记录片材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移动而被强有力地压靠在记录片材上。因此,即使驱动力作用在片材馈送辊430上,片材馈送辊430也不与记录片材分离。因此,片材馈送辊430将输送力稳定地施加到记录片材上。
如上所述,以通过使用用于旋转片材馈送辊430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而将片材馈送辊430压靠在记录片材上的方式,在片材馈送辊430开始接触记录片材的时刻,初始挤压力趋向于变化。特别地,当驱动力不作用于片材馈送辊430时,不产生挤压力。
如图5所示,支撑轴410包括第一扭力螺旋弹簧421,该第一扭力螺旋弹簧421产生弹力,该弹力使辊臂420向记录片材摆动。辊臂420也可以在它的末端部分处包括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产生弹力,该弹力使辊臂420向记录片材摆动。
当在辊臂420与放置在片材馈送盘300中的记录片材之间的角度较小时(例如,当辊臂420在与记录片材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摆动时,并且当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接触接触片123时,辊臂420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由于与连接到框架122上的接触片123的接触而引起的力使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弹性变形。因此,如图7B和7C所示,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向记录片材推压辊臂420。图7B和7C中的点划线表示装载在片材馈送盘300中的纸堆中的最顶记录片材的水平。
如图7A所示,当在辊臂420与放置在片材馈送盘300中的记录片材之间的角度较大时(例如,当该角度大致等于在片材馈送辊430与片材馈送盘300的底部接触的情况下在辊臂420与片材馈送盘300的底部之间的角度时),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与接触片123分离。因此,不存在将辊臂420压向记录片材的弹力。即,只有在辊臂420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时,第二扭力螺旋弹簧422才向记录片材推压辊臂420。
成像单元500是公知的喷墨型成像单元,它将细微的墨滴喷射到记录片材上。
如图3所示,成像单元500包括用作成像装置的记录头单元510。记录头单元510在沿与记录片材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沿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扫描的同时将墨滴喷射到被输送到压盘511上的记录片材上。
输送(PF)辊520设置在输送方向上的压盘511的上游和片材馈送辊430的下游的位置处。输送辊520把从片材馈送辊430供应来的记录片材进一步输送到压盘511上。输送辊520通过在与记录片材接触的同时旋转而将输送力施加到记录片材上。
压力辊521与输送辊520对向地设置,以便将记录片材压靠在输送辊520上。记录片材被夹持在输送辊520和压力辊521之间,并以预定的换行长度在压盘511上间歇输送。随着记录片材的间歇输送,记录头单元510被记录片材的换行(平行移动)所扫描,并从记录片材的前缘起执行成像。
片材排出辊530和压力辊531设置在压盘511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片材排出辊530通过与输送辊520同步旋转来将已经完成成像的记录片材输送到片材输出盘(未示出)。
片材馈送辊430、输送辊520、和片材排出辊530通过从LF马达703(图8)经动力传动机构(未示出)获得的动力而旋转,该动力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齿轮和/或皮带/链等。
动力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允许输送辊520和片材排出辊530沿与正方向(即为了成像而输送记录片材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片材馈送辊430在该正方向上旋转。另外,动力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在输送辊520和片材排出辊530沿正方向旋转的同时中断对片材馈送辊430的动力传动。
在该实施方案中,在一个方向上传送动力的单向离合器构造成沿着从LF马达703到片材馈送辊430的动力传动路径传送动力以执行以上操作。
对准传感器600设置在输送辊520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该对准传感器600被构造成检测片材馈送辊430所输送的记录片材的前缘是否已经通过预定位置。对准传感器600可以包括公知的传感器装置例如传感器促动器601和/或透射式光学传感器(未示出),该传感器促动器601通过接触记录片材而摆动。
参考图8,将描述成像设备100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CR(滑架)马达701可以用作用于扫描记录头单元510的动力源。LF(公共驱动)马达703可以用作用于对片材馈送辊430、输送辊520和片材排出辊530供应旋转力的动力源。电动马达701、703的旋转量(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由控制器700控制。
控制器700可以构造成接收各种信号,这些信号包括:从操作面板110发出的设定信号;从对准传感器600发出的信号;和从编码器705发出的检测信号,该编码器705检测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旋转角度)。
将参考图9和图10描述在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1中执行的记录片材的输送操作。
如图9所示,为了馈送装载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中的记录片材,第二片材馈送盘320向成像设备100的前方移动,以允许片材馈送辊430与放置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中的记录片材接触。在这种状况下,当片材馈送辊430旋转时,放置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中的记录片材被朝向压盘511(及成像单元500)输送。
如图10所示,为了馈送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第二片材馈送盘320向成像设备100的后方移动以允许片材馈送辊430与放置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接触。在这种状况下,当片材馈送辊430旋转时,放置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被朝向压盘511(及成像单元500)输送。
对准传感器600检测从片材馈送盘300供应来的记录片材的前缘。作为响应,监测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在检测到该前缘经过对准传感器600之后,当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达到预定旋转量时(例如,当记录片材的前缘到达输送辊520、并且已经校正记录片材的歪斜时),输送辊520和片材排出辊530的旋转方向从逆方向改变为正方向,以中断对片材馈送辊430的动力传动。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记录片材通过输送辊520的输送力开始向成像单元500输送。在从LF马达703到片材馈送辊430的动力传动路径中包括动力传动齿轮441-444。因此,即使对片材馈送辊430的动力传动被中断,输送辊520仍然可以具有很强的转动阻力。
因为记录片材在被向片材馈送辊430牵引的同时被输送,所以输送辊520上的输送负载变大。此外,第二片材馈送盘320的位置比第一片材馈送盘310的位置靠近成像单元500。因此,与从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供应并输送记录片材相比,当从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供应记录片材时,记录片材在更大挠曲的同时被输送。
因此,与当输送放置在第一片材馈送盘310上的记录片材时经受的输送阻力相比,当输送放置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上的记录片材时,发生更大的输送阻力。因此,当放置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上的记录片材被输送时,记录片材可能(由于相对较大的输送阻力而)从输送辊520滑落。
首先,在要在被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根据对准传感器600发出信号的时间点,控制器700确定在输送路径L中被输送的记录片材的位置,该信号指示检测到记录片材的前缘。当片材馈送辊430及输送辊520都与记录片材接触时,与片材馈送辊430不接触记录片材而输送辊520接触记录片材的状态相比,控制器700控制LF马达703允许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更大。
控制器700根据操作面板110的设定确定是否要在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
特别地,如图11所示,当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达到预定总旋转量时且在对准传感器600已经检测到记录片材的前缘之后,控制器700可以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校正到第一旋转量R1,该第一旋转量R1比基准旋转量R0大。基准旋转量R0是当片材馈送辊430不与记录片材接触时且在记录片材的后缘已经脱离片材馈送辊430之后输送辊520的被采用的旋转量。
此后,随着在记录片材的后缘接触片材馈送辊430的情况下输送记录片材,在输送方向上作用于记录片材的张力(后张力)逐渐增大。因此,当在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已经改变为第一旋转量R1之后确定的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达到第二预定总旋转量时,控制器700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校正到第二旋转量R2,该第二旋转量R2比第一旋转量R1大。
随后,在对准传感器600已经检测到记录片材的前缘后,当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达到输送辊520的第三预定总旋转量时,假定记录片材的后缘已经脱离片材馈送辊430,控制器700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改变为基准旋转量R0。
根据通过操作面板110或通过与成像设备100连接的计算机输入的设定,控制器700确定待形成的图像的分辨率和待使用的记录片材的类型。控制器700控制输送辊520的旋转使得:随着待形成的图像的分辨率变高,输送辊520的旋转校正量变小。当要在光滑的记录片材(即具有低摩擦表面的记录片材)例如砑光片材或喷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时,控制器700控制输送辊520的旋转量使得输送辊520的旋转校正量较大。
参考图12A和12B,将描述控制器700的功能性和构造。首先,控制器700可以确定记录片材的在输送方向上的前缘是否已经被对准传感器600检测到(步骤10,在下文中,S代表步骤)。
当控制器700确定记录片材的在输送方向上的前缘已经被对准传感器600检测到(S10:是)时,控制器可以进一步确定在已经作出该检测之后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是否已经达到第一预定总量(S20)。当确定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一预定总量(S20:是)时,控制器700指示LF马达703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调整到第一旋转量R1(S30)。
然后,关于在LF马达703已经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调整到第一旋转量R1(S40)后确定的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是否已经达到第二预定总旋转量而作出确定。当确定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二预定总旋转量(S40:是)时,控制器700指示LF马达703以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调整到第二旋转量R2(S50)。
随后,关于在对准传感器600已经检测到记录片材的在输送方向上的后缘之后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是否已经达到第三预定总旋转量(S60)而作出确定。当确定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三预定总旋转量(S60:是)时,控制器700指示LF马达703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调整到基准旋转量R0(S70)。
接着,例如由控制器700确定记录片材的后缘是否已经被对准传感器600检测到,即对准传感器600是否已经从接通状态变成断开状态(S80)。当确定对准传感器600已经变成断开状态(S80:是)时,关于在对准传感器600已经变成断开状态之后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是否已经达到第四预定总旋转量而作出另一个确定(S90)。当确定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四预定总旋转量(S90:是)时,假定已经完成在记录片材上的成像,LF马达703停止(S100)。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片材馈送辊430与记录片材接触且输送辊520也与记录片材接触的同时,控制器700控制LF马达703以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调整得比在片材馈送辊430不接触记录片材但输送辊520接触记录片材的状态下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大。因而,能够补偿由于记录片材的滑动而减小的记录片材输送量。因此,能够更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同样地,也能够减少由于在记录片材与输送辊520之间引起的滑动而导致的条带。
如上所述,在输送辊520与记录片材之间发生的滑动趋向于当馈送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时发生。因此,当输送装载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时,可以如上所述校正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因此,能够进一步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两个水平(第一旋转量R1和第二旋转量R2)校正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三个水平(第一旋转量R1、第二旋转量R2和第三旋转量R3)校正输送辊520的旋转量。
图13到15示出输送放置在第二片材馈送盘320中的记录片材的过程。如图13所示,具有由片材馈送辊430施加的输送力的记录片材首先在滑动接触外引导构件452的同时被朝向记录头单元510输送。
如图14所示,随着输送记录片材,记录片材的状态逐渐从记录片材在接触外引导构件452的同时被输送的状态(参见图13)改变为记录片材在接触内引导构件451的同时被输送的状态。最后,如图15所示,记录片材脱离片材馈送辊430。
当使用具有高刚性的记录片材例如砑光片材时,与当记录片材在与外引导构件452接触的同时被输送时相比,在记录片材与内引导构件451接触的同时,在输送方向上作用于记录片材的张力变大。另外,在记录片材与内引导构件451之间的接触面处引起的摩擦力可以比在记录片材与外引导构件452之间的接触面处引起的摩擦力大。
因此,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控制器700根据自对准传感器600检测到记录片材的前缘起已经过的时间来指定记录片材通过与外引导构件452分离而开始接触内引导构件451的时刻。然后,控制器700控制输送辊520,从而当记录片材与内引导构件451接触时输送辊520的旋转校正量比当记录片材与外引导构件452接触时输送辊520的旋转校正量大。
图16是图表,示出当将砑光片材用作记录片材时输送辊520的旋转量的变化。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对准传感器600已经检测到记录片材的沿输送方向的前缘后,当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一预定总旋转量(例如图16的L1)时,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被校正为第一旋转量R1,该第一旋转量R1比基准旋转量R0大。
之后,当在记录片材的后缘接触片材馈送辊430的情况下继续输送记录片材时,在输送方向上作用于记录片材的张力(后张力)逐渐变大。因此,当在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已经改变为第一旋转量R1后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二预定总旋转量(例如图1 6中的L2)时,控制器700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校正到第二旋转量R2,该第二旋转量R2比第一旋转量R1大。
当在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已经改变到第二旋转量R2之后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第三预定总旋转量(例如L3)时,控制器700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校正到第三旋转量R3,该第三旋转量R3比第二旋转量大。
之后,在对准传感器600已经检测到记录片材的前缘后,当确定输送辊520的总旋转量已经达到输送辊520的第四预定总旋转量时,假定记录片材的后缘脱离片材馈送辊430,控制器700将输送辊520的旋转量调整到基准旋转量R0。
如上所述,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记录片材是否与外引导构件452或内引导构件451接触地被输送,校正输送辊520的旋转量。因此,能够进一步精确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对准传感器600的检测时刻,确定记录片材在输送路径L中的位置。响应于该检测时刻,校正输送辊520的旋转量。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校正量可以是在成像设备100的显影阶段期间确定的固定值。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输送辊520的旋转负载(输送负载)改变校正量。
换句话说,根据在输送辊520的实际旋转量(例如由编码器705检测到的值)与由控制器700指令的输送辊520(LF马达703)的旋转量(控制目标旋转量)之间的差,控制器700计算输送辊520的旋转负载(输送负载)。输送辊520的校正量随着输送辊520的输送负载的增加而变大。
图17是图表,示出当以低分辨率(例如1200dpi)在砑光片材上形成图像时输送辊520的旋转量(校正量)的变化。如图17中的实线所示,当以低分辨率在砑光片材上形成图像时,当记录片材(砑光片材)与片材馈送辊430接触时,控制器700控制输送辊520旋转一致的校正量(第一旋转量R1)。
当输送辊530的实际输送负载大于在显影阶段期间假定或确定的输送负载时,控制器700允许输送辊520以第二旋转量R2(在图17中以粗虚线表示)旋转,该第二旋转量R2比第一旋转量R1大。当输送辊520的实际输送负载小于在显影阶段期间假定或确定的输送负载时,控制器700允许输送辊520以第四旋转量R4(在图17中以点划线表示)旋转,该第四旋转量R4比第一旋转量R1小。
采用该实施方案的该控制,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记录片材的输送量。因此,能够减少由于记录片材在输送辊520中的滑动而导致出现条带。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方面已经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方面。然而,所述方面的应用不局限于其具体实施方案。例如,本发明的方面可应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热敏打印机和复印机。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方面已经应用于多功能机器。然而,各个方面的应用不局限于其具体实施方案,而是可应用于只具有打印功能的成像装置。
另外,输送辊520和片材馈送辊430由公共马达(LF马达703)驱动,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其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可应用于具有中间输送辊的成像装置,该中间输送辊对记录片材施加输送力,其中中间输送辊设置在位于片材馈送辊430与输送辊520之间的输送路径内。

Claims (7)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片材馈送辊,该片材馈送辊构造成输送记录片材;
输送辊,该输送辊设置在片材馈送辊的沿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该输送辊构造成通过在接触记录片材的同时旋转而对记录片材施加输送力;
片材位置检测装置,该片材位置检测装置构造成检测从片材馈送盘馈送来的记录片材在记录片材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和
输送辊控制装置,该输送辊控制装置构造成根据片材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记录片材的位置控制输送辊的旋转量,输送辊控制装置使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接触片材馈送辊及输送辊时输送辊的旋转量增大,从而该旋转量比与当被输送的记录片材不接触片材馈送辊而接触输送辊时对应的输送辊的旋转量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还包括输送负载检测装置,该输送负载检测装置构造成在所述记录片材与所述输送辊接触时检测所述记录片材的输送负载,其中当输送负载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输送负载增大时,所述输送辊控制装置增大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输送路径是大致U形的,并由内引导构件和外引导构件限定,所述内引导构件和外引导构件分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的内侧和外侧以引导所述记录片材,并且
当所述记录片材既接触所述片材馈送辊又接触所述输送辊时,所述输送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记录片材在所述片材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增大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构造成在所述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
其中所述片材馈送辊构造成通过在接触所述记录片材的同时旋转而向所述成像装置输送所述记录片材;并且
所述记录片材输送路径在所述片材馈送盘和所述成像装置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成像设备,还包括输送负载检测装置,该输送负载检测装置构造成在所述记录片材与所述输送辊接触时检测所述记录片材的输送负载,其中当输送负载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输送负载增大时,所述输送辊控制装置增大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量。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输送路径是大致U形的,并由内引导构件和外引导构件限定,所述内引导构件和外引导构件分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的内侧和外侧以引导所述记录片材,并且
当所述记录片材既接触所述片材馈送辊又接触所述输送辊时,所述输送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记录片材在所述片材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增大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量。
7.根据权利要求4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大片材馈送盘,该大片材馈送盘设置在所述片材馈送盘下方,并构造成装载比装载在所述片材馈送盘中的记录片材大的第二记录片材,
其中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片材馈送盘上方,并且
当从所述大片材馈送盘馈送第二记录片材时,所述输送辊控制装置使当第二记录片材与所述片材馈送辊接触时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量比当第二记录片材不与所述片材馈送辊接触时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量大。
CN2007101542939A 2006-09-15 2007-09-17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1331 2006-09-15
JP2006251331A JP4396680B2 (ja) 2006-09-15 2006-09-1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1331 2006-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525A CN101143525A (zh) 2008-03-19
CN101143525B true CN101143525B (zh) 2010-07-28

Family

ID=39206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42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525B (zh) 2006-09-15 2007-09-17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83282B2 (zh)
JP (1) JP4396680B2 (zh)
CN (1) CN101143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2940B2 (ja) * 2011-09-12 2015-09-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5888085B2 (ja) * 2012-04-23 2016-03-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り装置
US8783438B2 (en) 2012-11-30 2014-07-22 Heb Grocery Company, L.P. Diverter arm for retail checkstand and retail checkstand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3552376B (zh) * 2013-10-30 2015-11-25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打印装置
JP2016023031A (ja) * 2014-07-18 2016-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CN109051956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双面打印换向结构
WO2020122956A1 (en) * 2018-12-14 2020-06-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ssisted print medium receip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196A (zh) * 2004-07-28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输送设备以及具有该输送设备的记录设备
US20060022401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conveyance control device, conveyance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739972A (zh) * 2004-08-23 2006-03-01 索尼株式会社 打印媒介馈送设备、打印设备以及馈送速度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0858A (ja) * 1994-09-28 1996-04-09 Murata Mach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紙送り制御方法
JPH08225239A (ja) 1995-02-22 1996-09-03 Canon Inc ローラ状態検出装置
JPH09220835A (ja) 1996-02-20 1997-08-26 Canon Inc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ーの記録紙搬送モーターの制御方法
JPH09234903A (ja) 1996-02-29 1997-09-09 Ricoh Co Ltd 印字装置
JP3598898B2 (ja) 1999-08-27 2004-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2002249237A (ja) 2001-02-23 2002-09-03 Canon Inc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03104583A (ja) 2001-09-28 2003-04-09 Sharp Corp シート搬送機構およびこの機構を用いた装置
JP2003211752A (ja) 2002-01-23 2003-07-29 Fuji Xerox Co Ltd 給紙方法および給紙制御装置
JP2003276906A (ja) 2002-03-27 2003-10-02 Konica Corp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4168286B2 (ja) * 2005-03-30 2008-10-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2401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conveyance control device, conveyance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727196A (zh) * 2004-07-28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输送设备以及具有该输送设备的记录设备
CN1739972A (zh) * 2004-08-23 2006-03-01 索尼株式会社 打印媒介馈送设备、打印设备以及馈送速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68998A (ja) 2008-03-27
JP4396680B2 (ja) 2010-01-13
US20080203645A1 (en) 2008-08-28
CN101143525A (zh) 2008-03-19
US7883282B2 (en) 2011-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3525B (zh) 成像设备
US77311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feeding method used with the same
US7527346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60221165A1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20070272512A1 (en) Belt conveyance unit and a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776254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EP0856783B1 (en) Recording Medium Carrier System
JP2007203546A (ja) 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H113483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31575B2 (en) Printer and method for feeding sheets in a printer
US20050206067A1 (en) Input tray and drive mechanism using a single motor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693906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694965B2 (en) Feeder speed
KR100208140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기록용지 자동 급지장치 및 그방법
US20020030706A1 (en) Ink- j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69583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conveyor belt
JP201014998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EP1950048B1 (en) Ink 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US6845227B2 (en) Print medium feed system
US9180699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548362B2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3837997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210527A (ja) 画像形成機の排紙検出装置
KR20080070994A (ko)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40109343A1 (en) Contact pressure adjustment method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