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736A - 多功能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736A
CN101141736A CNA2007101491104A CN200710149110A CN101141736A CN 101141736 A CN101141736 A CN 101141736A CN A2007101491104 A CNA2007101491104 A CN A2007101491104A CN 200710149110 A CN200710149110 A CN 200710149110A CN 101141736 A CN101141736 A CN 101141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very
fault
notifying
terminal devi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91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1736B (zh
Inventor
藤井孝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1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1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7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51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32662Indicating or reporting remotely, e.g. to the transmitter from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67Restarting a communication or performing a recovery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终端设备,包括感应故障的感应单元和当已经发生故障时确定故障的类型的确定单元。选择单元根据故障类型选择恢复操作和通知操作。恢复单元执行恢复操作,通知单元执行通知操作以通知发生故障。

Description

多功能终端设备
本申请通过参考包括于2006年9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6-238720的全部内容并主张其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终端设备和响应于已经发生的故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多功能终端设备提供包括图像处理功能的多个设备功能。如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530975中揭示的,如果终端设备中发生故障并且故障需要一定的手工操作来恢复,该终端设备认识到已经发生了(或需要)业务呼叫(或者业务人呼叫:SC)并为此显示警告以提醒用户进行紧急维修。
然而,现有终端设备只显示“业务呼叫”而不进行任何解释,因此,用户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该消息。因此将终端设备停置相当长时间,这会减少用户能够有效使用终端设备的时间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终端设备,包括感应单元,感应故障;确定单元,当已经发生故障时确定故障的类型;选择单元,根据故障类型从多个恢复操作中选择第一恢复操作和从多个通知操作中选择第一通知操作;恢复单元,执行第一恢复操作;和通知单元,执行第一通知操作以通知发生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响应于多功能终端设备中已经发生的故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感应故障;当已经发生故障时确定故障的类型;根据故障类型从多个恢复操作中选择第一恢复操作和从多个通知操作中选择第一通知操作;恢复步骤,包括执行第一恢复操作;通知步骤,包括执行第一通知操作以通知发生故障。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网络多功能产品的示例功能框图;
图3是图2所示系统控制器执行的软件功能的示例列表的框图;
图4A是用于描述SC-恢复-通知管理信息的内容的示例图;
图4B是用于描述恢复-日志数据表的内容的示例图;
图4C是用于描述恢复-日志数据的内容的示例图;和
图5至7是当感应SC时执行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框图。
连接至局域网(LAN)的是多个个人计算机PC1至PCn,服务器SM,和网络多功能产品FX。个人计算机本地连接至网络多功能产品FX。
服务器SM实施各种服务器功能,例如向使用连接至LAN的个人计算机PC1至PCn的用户和向网络多功能产品FX提供已知服务(例如收集和分发电子邮件(e-mail))的邮件服务器功能。
向每个个人计算机PC1至PCn引入例如传真应用软件的各种程序和各种类型的软件,从而特定用户能够使用。更具体地,使用传真应用软件生成、显示、和输出传真图像信息,使用各种类型的软件通过LAN交换各种数据。注意到特定用户可以是一或多个用户。例如,每个个人计算机PC1至PCn包括交换e-mail的e-mail功能,通过LAN指示网络多功能产品FX执行打印的网络-打印主机设备功能。
网络多功能产品FX包括复印机功能、打印机功能、网络打印机功能、e-mail处理功能、和发送功能。更具体地,复印机功能通过本地操作形成被扫描文件的副本,打印机功能从本地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接受打印请求并输出打印的物件,网络打印机功能通过LAN从个人计算机PC1至PCn中任一个接受网络打印请求并输出打印的物件。E-mail处理功能交换作为e-mail的图像信息和各种报告,发送功能连接至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以使用PSTN作为发送通道通过组3(G3)传真发送过程发送图像信息。
图2是网络多功能产品FX的示例功能框图。
系统控制器1执行各种控制过程,例如控制网络多功能产品FX的每个组件的控制和传真发送的控制过程。系统存储器2存储系统控制器1执行的控制处理程序和执行处理程序所需的各种数据,并作用为系统控制器1的工作区域。参数存储器3存储特定能够于网络多功能产品FX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定时器电路4输出当前时间信息。
彩色扫描仪5以预定分辨率和全色扫描原始文件。彩色绘图机6以预定分辨率输出全色图像。操作显示单元7用于操作网络多功能产品FX。操作显示单元7包括各种操作键和指示器。
编码器/解码器8编码和压缩图像信号,将编码的和压缩的图像信息解码为原始图像信号。图像存储单元9存储多段编码的和压缩的图像信息。
G3传真调制解调器10为G3传真实施调制解调器功能。G3传真调制解调器10包括用于交换发送过程信号的低速调制解调器功能(V.21调制解调器)和主要用于交换图像信息的高速调制解调器功能(V.17调制解调器,V.34调制解调器,V.29调制解调器,V.27ter调制解调器等)。
网络控制器11将网络多功能产品FX连接至PSTN。网络控制器11包括自动发送/接收功能。
LAN接口(I/F)12将网络多功能产品FX连接至LAN。LAN发送控制器13为预定协议组执行通信控制过程以通过LAN和另一终端设备交换各种数据。
PC接口(I/F)14连接至个人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交换各种类型的信息。
例如系统控制器1、系统存储器2、参数存储器3、定时器电路4、彩色扫描仪5、彩色绘图机6、操作显示单元7、编码器/解码器8、图像存储单元9、G3传真调制解调器10、网络控制器11、LAN发送控制器13、和PC I/F14的这些组件连接至内部总线15。主要通过内部总线15在这些组件中交换数据。
图3是系统控制器1执行的软件功能的示例列表的框图。
系统应用控制器21为控制过程实施基本功能,例如系统控制器1执行的操作系统。打印机应用控制器22实施本地打印机功能或网络打印机功能的操作。更具体地,在通过PC I/F14连接的打印机应用控制器22和个人计算机之间执行本地打印机功能,在通过LAN连接的打印机应用控制器22和每个个人计算机PC1至PCn之间执行网络打印机功能。
传真应用控制器23实施G3传真通信功能。复印机应用控制器24使用彩色扫描仪5和彩色绘图机6实施复印功能。扫描仪应用控制器25实施扫描至email功能和文件框(document box)功能。更具体地,扫描至email功能用于使用e-mail发送彩色扫描仪5扫描的图像数据,文件框功能用于本地存储文件。网络通信控制器26实施使用LAN和其它终端设备交流数据的通信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基本通过为上至传输层使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而比传输层高的层次用另一通信协议的传输协议组合(协议组)执行在连接至LAN的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使用称为“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的通信协议作为更高层的通信协议用于通过e-mail交换数据。进一步地,行式打印机后台程序协议(LPR)用于交换和网络打印机功能相关的数据。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请求注解(RFC)文件定义了例如TCP/IP、SMTP和LPR的通信协议及e-mail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例如,TCP由RFC793定义,IP由RFC793定义,SMTP由RFC821定义,e-mail的格式由RFC822、RFC1521和RFC1522(MIME(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充协议)格式)定义。LPR由RFC1179等定义。
可能有一种情况,即网络多功能产品FX内由于某种原因发生故障而没有人工操作就不可能从故障中恢复。网络多功能产品FX将这种情况识别为发生业务呼叫(业务人呼叫:SC)。
在当前实施例中,在图4A所示的SC-恢复-通知管理信息注册信息中注册如何基于其类型处理每个感应到的SC。SC-恢复-通知管理信息在至少一个对应于每个SC类型的恢复单元和通知单元注册。
恢复单元包括重启整个系统的系统恢复单元,初始化和重启打印机应用控制器22、传真应用控制器23、复印机应用控制器24、扫描仪应用控制器25、和网络通信控制器26中每个的应用恢复单元。
通知单元包括提供在操作显示单元7上用于通过光通知发生了SC的SC指示器(图未示);各种显示单元,例如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特定警告和警告符号的显示单元;和SC-发生-邮件发送单元,将e-mail发送至负责维护的预定人(下文中称为“维护人员”)。
当感应到SC时,在执行恢复操作之前生成恢复-日志数据并存储在恢复-日志数据表中。图4B描述了恢复-日志数据表的一个示例,图4C描述了恢复-日志数据的一个示例。在图4C中,恢复-日志数据具有SC类型和指示何时执行恢复操作的恢复时间。
图5是当感应到SC时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当感应到SC时(步骤S101,是),获取对应于SC的SC-恢复-通知管理信息(步骤S102),生成和存储恢复-日志数据(步骤S103)。
接下来,从获取的SC-恢复-通知管理信息选择一个恢复单元(步骤S104),执行对所选恢复单元的恢复操作(步骤S105)。检查是否在所有的恢复单元中完成了操作(步骤S106)。当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执行时(步骤S106,否),过程控制返回步骤S104以执行没有执行的恢复操作。
当执行了所有的操作时(步骤S106,是),从获取的SC-恢复-通知管理信息选择一个通知单元(步骤S107),执行对所选通知单元的通知操作(步骤S108)。检查是否在所有的通知单元中完成了操作(步骤S109)。当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执行时(步骤S109,否),过程控制返回步骤S107以执行没有执行的通知操作。
当执行了所有的操作时(步骤S109,是),过程控制结束。
在上述示例中,执行了对应于感应的SC的恢复操作和通知操作。因此,能够将SC的发生适当地通知用户,也能够执行响应于SC的自动操作。这有助于最小化网络多功能产品的停止时间。
相应地,当感应的故障是只能由自动操作恢复的故障时,网络多功能产品执行自重启,而当感应的故障是需要手工操作的故障时,网络多功能产品将通知发送给用户。这提高了网络多功能产品的使用性。
可以定义响应于故障的多个操作、要执行的操作的顺序和执行操作的条件。有了这些设置,可以更可靠地通知用户故障,例如,在操作屏幕上显示警告并且在感应到故障后的预定时间如果用户没有检查屏幕上的警告就发送e-mail通知用户发生了故障。
当通过允许禁止的组合响应于故障的发生选择了操作时,可以防止无用的和也会使用户迷惑的行为。更具体地,该行为是即使当同时或连续执行在操作显示单元上显示发生故障以通知用户和自动恢复的自重启时,在显示后和显示消失(暂时显示)后设备自重启或在自重启恢复故障后向用户显示故障警告。
图6是当感应到SC时执行的另一过程的流程图。
当感应到SC时(步骤S201,是),执行对应于SC的操作,生成用于通知发生SC的e-mail并发送至维护人员(步骤S202)。
接下来,检查发送e-mail是否失败(步骤S203)。为了确定发送e-mail是否失败,能够使用例如传送状态通知(DSN)和消息处理通知(MDN)的传送确认的格式。
当确认发送e-mail失败时(步骤S203,是),显示指示发生SC的警告(步骤S204)。当确认发送e-mail成功时(步骤S203,否),过程控制跳过步骤S204并进行到最后。
如果用于通知发生SC的e-mail被成功发送到维护人员,就不显示指示发生SC的警告。
当发送e-mail不成功时,显示警告。
通过以上述方式显示,即使在下述情况下可能发生困惑,也能解除困惑。即,有一种情况是设置第一通知单元以通过e-mail通知用户发生故障,设置第二通知单元以在操作面板上显示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管是否成功发送了e-mail就在操作面板上显示指示故障的警告,且如果第一用户看到警告而第二用户读取e-mail,会发生下述情形。即,在第一用户将网络多功能产品从故障中恢复后,第二用户立即恢复网络多功能产品。这个情形会导致用户困惑,因为没有定义检查警告和e-mail的顺序。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操作是通过e-mail通知发生了故障,第二操作是显示指示发生故障的警告。如果只有当发送e-mail失败时才执行第二操作,用户不会轻易困惑,这种可靠的通知配置提高了网络多功能产品的使用性。
图7是当感应到SC时执行的另一过程的流程图。
当感应到第一SC时(步骤S301,是),生成和存储恢复-日志数据(步骤S302),重启系统(步骤S303)。如果在系统重启后感应到第二SC,并且第二SC具有和注册作为恢复-日志数据的最近SC(即第一SC)相同的类型,则确定还没有从第一SC恢复(步骤S304,否)。
当确定还没有从第一SC恢复时(步骤S304,否),生成并发送第一e-mail从而通知维护人员需要手工操作从第一SC恢复(步骤S306)。当确定已经从第一SC恢复时(步骤S304,是),生成并发送第二e-mail从而通知维护人员已经从第一SC恢复(步骤S305)。
如果感应到故障并确定可以从故障自动恢复,就以自重启尝试恢复。在现有网络多功能产品中,如果在自重启后仍然存在故障并且感应到同样的故障,重复自重启。在该故障期间网络多功能产品不能操作,并且不向用户通知异常状态。在当前实施例中,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形,从而提高网络多功能产品的可用性。
此外,如果作为恢复单元执行的操作的结果,成功地从故障恢复,将适当的从故障恢复的通知发送到维护人员。这提高了网络多功能产品的维护性。
注意到实施例也适用于具有和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多功能产品不同配置的其它多功能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感应到已经发生故障时,多功能终端设备根据感应到的故障执行适当的操作。这使得可能极大地减少用户将多功能终端设备从故障中恢复的时间。
尽管参考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完整和清楚的揭示,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基本教示下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体现了所有的变型和替代构造。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终端设备,其包括:
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故障;
确定单元,用于当已经发生故障时确定故障的类型;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故障类型从多个恢复操作中选择第一恢复操作和从多个通知操作中选择第一通知操作;
恢复单元,用于执行第一恢复操作;和
通知单元,用于执行第一通知操作以通知发生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终端设备,其中
第一恢复操作和第一通知操作包括多个操作,和
恢复单元以预定顺序执行第一恢复操作的操作,和
通知单元以预定顺序执行第一通知操作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终端设备,其中
在感应单元感应到第一故障且恢复单元执行对应于第一故障的第二恢复操作后,当感应单元感应到和第一故障具有相同类型的第二故障时,恢复单元不执行第二恢复操作,通知单元执行对应于第二故障的第二通知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终端设备,其中当多功能终端设备从故障中恢复时,通知单元通知多功能终端设备的恢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要由恢复单元执行的第一操作的日志数据。
6.一种响应于多功能终端设备中已经发生的故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感应故障;
当已经发生故障时确定故障的类型;
根据故障类型从多个恢复操作中选择第一恢复操作和从多个通知操作中选择第一通知操作;
恢复步骤,包括执行第一恢复操作;和
通知步骤,包括执行第一通知操作以通知发生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一恢复操作和第一通知操作包括多个操作,和
恢复步骤包括以预定顺序执行第一恢复操作的操作,和
通知步骤包括以预定顺序执行第一通知操作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感应步骤感应到第一故障且恢复单元执行对应于第一故障的第二恢复操作后,当感应步骤感应到和第一故障具有相同类型的第二故障时,恢复步骤包括不执行第二恢复操作,通知步骤包括执行对应于第二故障的第二通知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多功能终端设备从故障中恢复时,通知步骤包括通知多功能终端设备的恢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存储单元中存储在恢复步骤要执行的第一操作的日志数据。
CN2007101491104A 2006-09-04 2007-09-03 多功能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17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8720A JP2008061168A (ja) 2006-09-04 2006-09-04 複合端末装置
JP2006238720 2006-09-04
JP2006-238720 2006-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736A true CN101141736A (zh) 2008-03-12
CN101141736B CN101141736B (zh) 2012-01-25

Family

ID=3915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911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1736B (zh) 2006-09-04 2007-09-03 多功能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25933B2 (zh)
JP (1) JP2008061168A (zh)
CN (1) CN101141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6319B2 (en) * 2008-08-13 2012-04-10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f-restarting network devices
JP2013045200A (ja) * 2011-08-23 2013-03-0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サポー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095394B (zh) * 2015-04-28 2018-08-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重启方法
JP2018005854A (ja) * 2016-07-08 2018-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JP2024043377A (ja) 2022-09-16 2024-03-2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9080A (en) * 1990-10-17 1992-07-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increasing the operational availability of a system of computer programs operating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of computers
JPH09107408A (ja) 1995-10-09 1997-04-22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H09211912A (ja) 1996-02-05 1997-08-1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6012148A (en) * 1997-01-29 2000-01-04 Unisys Corporation Programmable error detect/mask utilizing bus history stack
JP3690730B2 (ja) * 2000-10-24 2005-08-31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構造回復システム、構文解析システム、変換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装置、構文解析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7355730B2 (en) 2001-03-21 2008-04-08 Toshiba Tec Germany Imaging Systems Gmbh Office machine that can be remote-maintenanced via a computer network and a management or/and support or/and report or/and inform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office machines
US20040153692A1 (en) * 2001-12-28 2004-08-05 O'brien Michael Method for managing faults it a computer system enviroment
JP3958676B2 (ja) 2002-12-03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とその遠隔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異常送信時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744808B2 (ja) 2003-02-12 2011-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とその遠隔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882786B2 (ja) * 2003-05-30 2007-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障害対処依頼システム、障害対処依頼サーバ、デバイス障害対処依頼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バイス障害対処依頼方法
JP2005267002A (ja) 2004-03-17 2005-09-29 Ricoh Co Ltd プリン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複合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4007358B2 (ja) 2004-10-07 2007-11-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ジョブ実行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60259815A1 (en) * 2005-05-10 2006-11-16 Stratus Technologies Bermuda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suring high availability
US7536595B1 (en) * 2005-10-19 2009-05-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recovery
US7555672B2 (en) * 2006-01-13 2009-06-3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 recov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736B (zh) 2012-01-25
US7925933B2 (en) 2011-04-12
US20080059836A1 (en) 2008-03-06
JP2008061168A (ja) 200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8874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141736B (zh) 多功能终端设备
CN103685811B (zh) 电子设备、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网络系统
EP1170900A2 (en) Network apparatus and network administration method
US7535587B2 (en) Network facsimile apparatus that transmits e-mail indicat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a network
US20060050299A1 (en) Internet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net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ternet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program
JP2006332890A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20110098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420118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10157618A1 (en)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hat transmits image data to designated destin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40133648A1 (en) Data termi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storing information using URL
JP4420601B2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2004023194A (ja) 事象報知機能付き複合機
JP2004140699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80685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24002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キャナ
JPH1188635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7049435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JP4144592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KR100462605B1 (ko) 팩시밀리 정보 전송 방법
JP200609225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1229087A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JP4544034B2 (ja) リモート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センタ装置
JP2005229294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14107860A (ja) 回線選択装置、回線選択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