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8917B - 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8917B CN101138917B CN2007101536425A CN200710153642A CN101138917B CN 101138917 B CN101138917 B CN 101138917B CN 2007101536425 A CN2007101536425 A CN 2007101536425A CN 200710153642 A CN200710153642 A CN 200710153642A CN 101138917 B CN101138917 B CN 1011389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laser
- recording medium
- scanning
- contact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28—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thermochromic compounds or layers containing liquid crystals, microcapsules, bleachable dyes or heat- decomposable compounds, e.g. gas- liber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 B41J2/475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using thermosensitive substrates, e.g. pap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8—Fastening or securing by mean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terial of the label itself
- G09F3/10—Fastening or securing by mean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terial of the label itself by an adhesive 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05—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with reversible electron-donor electron-acceptor composi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46—Laser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在进行激光扫描,在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上描画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的记录方法中,在记录多个线要素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条形码读取性和辨认性等。是一种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在针对在基材表面上设置可逆性热敏发色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1)后描画第2条线(2)时,作为抑制由已经描画的第1条线(1)的余热以及第2条线(2)的描画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控制从第1条线(1)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2)的描画结束点进行描画的时间,以及/或者重复宽度r。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进行激光扫描,在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上描画文字、条形码、β(ベタ)图像或者图形的记录方法中,在记录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多个线要素时,抑制线要素的退色,例如抑制条形码读取性或辨认性等的降低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品的管理中使用的标签,例如在贴在输送食品的塑料集装箱(常用小型集装箱)上的标签、在电子零件的管理中使用的标签、贴在波纹纸板等上的物流管理标签等中,热敏记录材料成为主流。
该热敏记录材料在支撑体上设置将电子施主性的通常无色至淡色的染料前体和电子受主性的显色剂作为主要成分的热敏记录层,而且,如果通常地形成图像,则能够消除该部分并再次记录的重写方式标签已大范围普及。这种情况下,为了直接重写附在被贴物上的标签,在标签贴到被贴物上的状态下,在消除已记录一次的信息后,在再次进行记录时不能使附有标签的被贴物通过通常的打印机。为了实现这样的重写,需要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图像信息的消除和写入。
因此,近年来开发了为了重复利用标签而可以进行图像形成以及消除的可逆性热敏记录材料,例如,(I)在支撑体上设置由依赖于温度透明度可逆地进行变化的有机低分子物质和树脂组成的热敏层而形成的可逆性热敏记录材料,(II)在支撑体上设置由包含染料前体和可逆性显色剂的热敏发色层组成的可逆性热敏记录材料等。
在上述可逆性热敏记录材料中,特别是(II)的可逆性热敏记录材料正在普及。但是,在该可逆性热敏记录材料中的热敏发色层如果受到规定的热过程,详细地说如果重复照射激光,或者在某一温度区域的状态下记录多个线要素,则存在标签表面被破坏,或者已发色的记录消失,记录浓度下降而使辨认性降低的问题。由此,当形成具有多个条线要素的1维条形码或β图像的情况下,发生了1次发色后的部分因周围的热而发色浓度降低,条形码的读取性能或辨认性差的问题。此外,从前面描画的线的终点到接着描画的线为止的时间极其短的情况下,在前面描画的线和接着描画的线的开始点的位置上产生偏差,存在不能描绘鲜明的图的问题。因而辨认性变得不充分,条形码读取性也降低等,在图像形成方面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182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320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在进行激光扫描,在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上进行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的描画的记录方法中,在记录多个线要素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条形码读取性和辨认性等。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不断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通过采用抑制由已经描画的第1条线的余热以及第2条线的描画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方法具体地说如下:(1)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至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或者(2)在利用激光扫描的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重复宽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此外,发现了作为激光的扫描方法,通过使用助起动通过方式,能够在线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不受过度的激光能量而进行记录,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记录性能。
进而,发现了当设置使光吸收热变换剂含有在可逆性热敏发色层中,或者使在可逆性热敏发色层之上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的光吸收热变换层,记录介质表面的激光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40%的情况下,记录性能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认识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1]一种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在基材表面上设置可逆性热敏发色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作为抑制由已经被描画的第1条线的余热以及描画第2条线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控制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以及/或者重复宽度。
[2]根据上述[1]项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为0.2~34msec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3]根据上述[1]或者[2]项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在利用激光扫描的、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重复宽度为0~60μm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4]如上述[1]~[3]的任意1项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激光的扫描方式是如下扫描方式:利用具有激光源、用于使从该激光源振荡出的激光进行扫描的可旋转驱动的扫描镜、使利用扫描镜扫描的激光收敛的焦点距离补正光学系统的光扫描装置,在可改写记录介质上照射激光束,从而进行规定的描画时,只在连续驱动上述扫描镜、假定为振荡出激光时的激光束的轨迹、即假想激光束实质上进行等速运动的情况下,才使激光振荡而进行激光扫描,从而进行描画。
[5]如上述[1]~[4]的任意1项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使用具有光吸收热变换层、且根据下式所计算的记录介质表面的激光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40%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所述光吸收热变换层是在可逆性热敏发送层中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或者在可逆性热敏发色层之上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
100%-(透射百分比+反射百分比)=激光的光吸收率(%)
上式中,透射百分比以及反射百分比是根据JIS K0115对记录中使用的激光进行测定的值。
[6]如上述[1]~[5]的任意1项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使用在基材表面的设置有可逆性热敏发色层的相反面上设置粘接剂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则在用激光的扫描进行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多个线要素的记录时,能够抑制线要素的退色,例如能够抑制条形码读取性和辨认性等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条形码的粗线中的1条1条的线的记录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是在条形码描画中用通常的扫描方式记录相邻的线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在条形码描画中用助起动通过方式记录相邻的线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第1条线
2:第2条线
3:重复部
r:重复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以下,有时只称为可改写记录介质或者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在基材表面上设置可逆性热敏发色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在利用激光的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作为抑制由已经描画的第1条线的余热以及第2条线的描画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控制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以及/或者重复宽度。
在上述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作为理想的形态,有以下2种形态,(1)在利用激光的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为0.2~34msec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的方法(以下,称为记录方法1),以及(2)在利用激光的扫描的、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重复宽度为0~60μm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的方法(以下,称为记录方法2)。
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在可改写记录介质上进行激光扫描,例如描画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所谓上述激光的扫描是指使用光扫描装置,将进行激光振荡而收敛的激光束照射在该可改写记录介质上,以进行规定的扫描。
作为上述光扫描装置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使用具有激光源、用于使从上述激光源振荡出的激光进行扫描的可以旋转驱动的扫描镜、收敛利用扫描镜扫描的激光的焦点距离补正光学系统的装置。
作为上述光扫描装置中的激光源,因为通常使用波长在700~1400nm范围的近红外激光,所以在本发明中,只要能够使该波长的激光振荡即可,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理想的是使用半导体激光器(830nm)以及YAG激光器(1064nm)。
此外,作为用于使从该激光源振荡的激光进行扫描的可以旋转驱动的扫描镜,能够使用电磁镜(galvano-mirror)、多面镜、共振镜等。上述电磁镜是用外部磁场控制附有磁铁的镜子的类型,多面镜是使多面体的镜旋转的类型。另一方面,共振镜虽然和电磁镜的原理相同,但是用共振频率驱动的类型。
在该光扫描装置中,作为使利用上述扫描镜扫描的激光收敛的焦点距离补正光学系统,例如能够列举使用了f-θ透镜的光学系统。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1适用于进行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扫描。
在该记录方法1中理想的是,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描画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的时间为0.2~34msec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如果上述扫描时间为0.2msec以上,则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到描画第2条线的时间不会过快,电磁镜等的扫描镜的速度能够响应设定速度(因为激光的通、断扫描良好),所以在描绘开始时刻和描绘结束时刻难以引起基材的破坏。此外,难以引起粗线1条1条的开始描绘的定时的离散,能够得到鲜明的描画。此外,作为激光的扫描方式,即使在不采用以后说明的助起动通过方式的情况下,也难以引起在线的开始点和终点上由热引起的基材的破坏。另一方面,如果小于等于34msec,则描绘第2条线的定时与达到前面描绘的第1条线的余热(蓄热)和第2条线的描画部分的发热相遇而在使第1条线消色的方向上起作用的条件的时刻的定时产生偏离,能够抑制已发色过一次的部分因周围的热的影响而使发色浓度降低的现象,例如能够得到良好的条形码读取性能和辨认性等。上述描画时间更理想的是0.3~30msec,进一步理想的是0.3~25msec。
该记录方法1能够适用于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的描画。
图1是在条形码的粗线中的1条1条的线的记录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粗线是使多个细线邻接而进行描画。在图1中,(a)是一维条形码,(b)是在该一维条形码中的粗线放大图,(c)是在上述(b)中的线的放大图,符号1表示第1条线,2表示与上述第1条线1邻接重复的第2条线,3表示重复部,r表示重复宽度。
在记录方法1中理想的是,以从第1条线1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2的描画结束点进行扫描的时间为0.2~34m秒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作为激光的扫描方式虽然可以是以下说明的助起动通过方式以及通常的扫描方式的任一个,但从在一条线的开始描绘(开始点)附近以及结束描绘(结束点)附近避免照射过度的激光能量,能够抑制基材的劣化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助起动通过方式。
在本发明中,当采用了不是助起动通过方式的通常的扫描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在一条线的开始描绘(开始点)和结束描绘(结束点)停止扫描镜的驱动,所以在开始点和结束点附近在扫描镜的驱动中产生加速和减速。即使在该加减速期间中也以一定的输出照射激光束,所以在开始点和结束点附近比其他的轨迹点照射多的激光能量,与助起动通过方式相比容易出现基材劣化。在本申请中,上述所谓“助起动通过方式”是指在使用具有激光源、用于使从该激光源振荡出的激光进行扫描的可旋转驱动的扫描镜、使利用扫描镜扫描的激光收敛的焦点距离补正光学系统的光扫描装置在可改写记录介质上照射激光束而进行规定的描画时,只在连续驱动上述扫描镜,假定为振荡出激光时的激光束的轨迹(假想激光束)实质上进行等速运动的情况下,使激光振荡而进行激光的扫描,从而进行描画的激光的扫描方式。是指在通过使用光扫描装置在可改写记录介质上照射激光束而进行规定的描画时,只在连续驱动上述扫描镜,假定为振荡了激光时的激光束的轨迹(假想激光束)实质上进行等速运动的情况下,使激光振荡而进行激光的扫描,从而进行描画。
具体地说,当描画一条线的情况下,在描画该线的稍微跟前,在将激光振荡器设置成关闭的状态下驱动扫描镜,调整该扫描镜,使其在假想激光(假定为打开激光振荡器振荡了激光的情况下的激光束的轨迹)到达了线的开始点的时刻,实质上进行等速驱动。而且,在假想激光束到达了线的开始点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开始描画。描画中该扫描镜实质上进行等速驱动。
虽然在线的结束点关闭激光振荡器而中止描画,但在连续驱动扫描镜的状态下,改变原本的驱动速度或者驱动速度,以假想激光束到达下一条线的开始点的方式调整电磁镜的驱动。
相对于在通常的扫描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线的开始点附近以及结束点附近照射过度的激光能量,通过采用这种助起动通过方式,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图2是在条形码描画中用通常的扫描方式记录相邻的线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首先,进行扫描镜的扫描,在假想激光束到达了开始点C的时刻,停止扫描镜的扫描,使其瞬间待机。在接着进行扫描镜扫描的同时,打开激光振荡器照射激光束而进行线n的描画。在到达了p点的时刻同时进行扫描镜的扫描停止和激光振荡器的关闭。接着进行扫描镜的扫描,在假想激光束到达下一条线的开始点q的时刻,停止扫描镜的扫描,使其瞬间待机。其后,在进行扫描镜扫描的同时,打开激光振荡器照射激光束,进行线s的描绘。在到达了t点的时刻同时进行扫描镜的扫描停止和激光振荡器的关闭。以后,进行和上述一样的操作,对线u以及线v进行描绘。
图3是在条形码描画中用助起动通过方式记录相邻的线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3中,首先,在A点开始驱动扫描镜,在假想激光束到达了开始点a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开始描画,描绘线b。在c点上在关闭激光振荡器的同时,以假想激光束描绘用虚线表示的环的方式驱动扫描镜,在该假想激光束到达d点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再次开始描画,描绘线e。
接着,在f点上,在关闭激光振荡器的同时,以假想激光束描绘用虚线表示的环的方式驱动扫描镜,在该假想激光束到达g点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再次开始描画,描绘线h。在i点上,在关闭激光振荡器的同时,以假想激光束描绘用虚线表示的环的方式驱动扫描镜,在该假想激光束到达j点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再次开始描画,描绘线k。在作为文字的结束点的m点上关闭激光振荡器结束描画。
扫描镜在假想激光束描绘虚线并到达了B点的时刻停止驱动。这样记录条形码。
而且,在激光振荡器处于打开状态时,扫描镜处于实质上等速驱动的状态。
而且,上述的通常的扫描方式以及助起动通过方式在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也能够同样地适用。
该记录方法1也可以适用到文字、条形码、β图像以及图形的描画的任何一个。
以下,将本发明中的记录方法2适用于描画邻接重复的线。在该记录方法2中,在利用激光扫描的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理想的是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重复宽度为0~60μm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如果该重复宽度(图1中的r)是0~60μm,则不会降低记录浓度,可以维持记录浓度。如果该重复间隔超过60μm,则因已经描绘的第1条线的余热的作用,接着描绘的第2条线容易变成消色状态,辨认性有可能降低。
进而,当重复面积过大的情况下,有因热给基材带来损伤的情况。此外,如果不重复而使线之间隔开,即如果重复宽度不足0μm,则在条形码中难以识别为粗线,成为条形码的光学读取性降低的原因。该重复宽度更理想的是3~50μm,进一步理想的是3~40μm。
即使在该记录方法2中,激光的扫描方式也和上述的记录方法1的情况一样,理想的是助起动通过方式。该记录方法2能够适用到条形码或β图像等的描画。
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进行记录时的记录介质表面和激光源的距离因扫描速度以及照射输出而不同,但需要考虑基材的劣化防止、文字浓度(条形码读取性)、文字的大小来选定。理想的是记录时激光输出是2.0~3.6W,照射距离是145~210mm,占空比是65~100%。
如果采用这种本发明的记录方法(记录方法1、2),则在利用激光的扫描,在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上描画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的记录方法中,在记录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多个线要素时,能够抑制线要素的退色,例如抑制条形码读取性和辨认性等的降低。
在照射了记录用激光束后,通过用冷却风等进行急冷,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该冷却作业也可以交替进行激光的扫描和用冷却风的急冷,还可以同时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中的记录图像的消除方法是为了将可改写记录介质的信息改写成新的信息而进行。这种情况下,首先,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照射700~1400nm的近红外激光。除了用规定的能量的量进行激光的照射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接触热滚轮等的方法、吹热风的方法等进一步延缓冷却速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图像残留率。
加热滚轮能够在从进行记录消除时的激光照射开始时到开始后4秒钟内将该标签表面加热到100~140℃左右,如果不损伤该记录介质表面,则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加热滚轮。例如,能够使用橡胶滚轮、不锈钢滚轮等。能够适宜地使用耐热性特别优异的硅酮橡胶滚轮。橡胶硬度理想的是大于等于40度。如果是不足40度的柔软的橡胶滚轮,则例如对光吸收热变换层的附着力增强,有可能发生光吸收热变换层被橡胶滚轮去掉等的问题。
此外,通过送热风,能够消除记录图像。这种情况下,在10~60秒钟期间左右送出80~140℃左右的热风。
以下,说明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使用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使用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具有在基材表面上设置了可逆性热敏发色层的构造,在该记录介质中作为基材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乙酯等的塑料薄膜、合成纸、无纺布、纸等。作为该基材,从可以和被贴物一同再循环这一点出发,优选使用和被贴物同材质类的材料。作为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是在10~500μm的范围中,理想的是在20~200μm范围中。
设置在上述基材表面上的可逆性热敏发热层通常含有无色至淡色的染料前体、可逆性显色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粘合剂、消色促进剂、无机颜料、各种添加剂等。
作为上述染料前体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从在以往的热敏记录材料中作为染料前体使用的公知的化合物中适宜地选择任意的材料使用。例如,使用从三芳代甲烷类化合物、吨类化合物、二苯甲烷类化合物、噻嗪类化合物等中选择的至少1种。
另一方面,作为可逆性显色剂,只要是因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不同而在上述染料前体中产生可逆性的色调变化即可,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发色浓度、消色性、重复的耐久性等方面出发,理想的是由具有长链烃基的酚醛衍生体组成的电子受主性化合物。
上述酚醛衍生物也可以在分子中具有氧、硫等的原子或酰胺键。烃基的长度或数量考虑消色性和发色性的平衡等选定,但作为烃基理想的是碳数量大于等于8个,特别理想的是8~24个左右。此外,也能够使用在支链中具有长链烃基的联氨化合物、酰替苯胺化合物、尿素化合物等。
利用这种可逆性显色剂的结晶性,在记录信息时,通过在加热后进行急冷,另一方面在消除时,通过在加热后缓慢冷却,由此可以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消除。
有关染料前体和可逆性显色剂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但对于染料前体100质量部分,可逆性显色剂通常在50~700质量部分的范围中使用,理想的是在100~500质量部分的范围中使用。
该热敏发色层的厚度通常是在1~10μm的范围中,理想的是在2~7μm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可改写记录介质中,可以在上述热敏发色层中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也可以在热敏发色层之上设置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的光吸收热变换层。
上述光吸收热变换剂具有吸收照射的激光而变换为热的作用,根据所使用的激光适宜地选择。作为激光可以从装置的简便性或扫描性等方面选定振荡波长在700~1400nm的范围中的激光,例如,优选的是半导体激光(830nm)以及YAG激光(1064nm)。
该光吸收热变换剂吸收这种近红外激光而发热,理想的是不太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如果吸收可见光则辨认性或条形码读取性降低。作为满足这种要求性能的光吸收热变换剂,能够列举有机染料以及/或者有机金属类色素。具体地说,可以列举从花青苷类色素、酞青类色素、蒽醌类色素、薁类色素、スクワリリウム类色素、金属络合物类色素、三苯甲烷类色素、假吲哚类色素等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在它们中,因为具有高的光热交换性,所以优选的是假吲哚类色素。
在热敏发色层中含有上述光吸收热变换剂的情况下,对于其含有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根据热敏发色层全部质量,通常是0.1~10质量%,理想的是0.1~5质量%,更理想的是0.5~3质量%。
另一方面,当在热敏发色层上设置光吸收热变换层的情况下,该光吸收热变换层通常含有上述光吸收热变换剂、粘合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无机颜料、带电防止剂、其他的添加剂等。作为光吸收热变换层的厚度,通常是0.05~10μm,理想的是在0.1~3μm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中理想的是,在热敏发色层中含有上述光吸收热变换剂,或者在上述热敏发色层之上具有光吸收热变换层,记录介质表面的激光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40%。如果该激光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40%,则在记录介质表面上的照射能量充分,在记录时能够进行鲜明的记录,在消除时能够完全消除图像。该光吸收率更理想的是大于等于50%,进一步理想的是大于等于60%。此外,在本发明中,激光的光吸收率根据基于JIS K0115测定的规定的激光的透射百分比的值和反射百分比的值利用下式进行计算。
100%-(透射百分比+反射百分比)=激光的光吸收率(%)
这样构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中,通过利用光学性刺激经由光吸收热变换剂发生的热使可逆性热敏发色层发色或者脱色,以非接触方式重复进行记录(写入印刷)以及消除,可以重写(再写入)。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中,可在基材表面的设置了可逆性热敏发色层的相反面上设置粘接剂层。作为该粘接剂层,从向被贴物粘贴的方便性方面考虑,理想的是粘着剂层。
构成上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对由塑料组成的被贴物而言表示良好的粘接性,并且当该被贴物和记录介质都再循环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不妨碍该再循环的树脂组成的材料,特别是作为树脂成分,包含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粘着剂在再循环性方面优异,是优选的。此外,橡胶类、聚酯类、聚氨酯类、硅酮类粘着剂等也能够使用。该粘着剂层的厚度通常的范围是5~60μm,理想的范围是15~40μm。
在上述粘着剂层上根据需要能够设置剥离薄板。
[实施例]
以下,本发明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是被这些例子所限定的。
而且,以下表示在各例子中的记录(印刷)方法以及结果的判定方法。
(1)记录(印刷)方法
作为照射激光的激光标识器使用YAG激光器(波长1064nm)[サンクス(株)制,商品名“LP-V10”]进行了1维条形码以及β图像的记录。
通过调节成照射距离180mm、激光输出2.5W、占空比100%,并调节扫描速度、1维条形码以及β图像的大小,改变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直至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和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进行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实验。
<根据通常扫描方式的记录(印刷)>
在C点上开始驱动扫描镜的同时,打开激光振荡器开始描画,描绘线n。在点p上关闭激光振荡器的同时使扫描镜的扫描结束。其后,以描绘用虚线表示的轨迹的方式使扫描镜工作,在到达下一条线的开始点q的时刻,同时打开扫描镜和激光振荡器描绘下一条线s。此时通过使线n和线s重复,能够描绘粗线(参照图2)。
<根据助起动通过方式的记录(印刷)>
在A点开始驱动扫描镜,在假想激光束到达了开始点a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开始描画,描绘线b。在点c上在关闭激光振荡器的同时,驱动扫描镜,以使假想激光束描绘用虚线表示的环,在该假想激光束到达了d的时刻,打开激光振荡器再次开始描画,描绘线e。此时通过使线b和线e重复,能够描绘粗线(参照图3)。
(2)结果的判定方法
在实施例、比较例中,进行代码39的1维条形码(窄条0.3mm,rati02.5,记录信息:0123)以及β图像的记录,用以下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判定。
代码39:代码体系1维条形码
窄条:代码39的细要素宽度
ratio:代码39的粗细要素宽度的比(粗要素宽度/细要素宽度)
<评价>
印刷浓度:用光学式浓度计“マクベスRD918”[マクベス社制]进行了测定。
光学浓度大于等于0.65:线图的浓度浓,鲜明,辨认性好。
光学浓度小于等于0.64:线图的浓度浅,辨认性差。
条形码读取适宜性:用ANSI标准进行评价(优)A>B>C>D>F(劣)
印刷结果:根据下述评价方法(优)4>3>2>1(劣)
4:成为非常鲜明的线图,目视、条形码阅读器都能够正确地判别线图,没有图像的浓度不匀。
3:目视、条形码阅读器几乎都能够判别线图,但能够确认少量的浓度不匀。
2:目视判别困难,条形码阅读器经常误动作,有浓度不匀。
1:目视、条形码阅读器都不能判别线图。
制造例1 热敏发色层形成用涂液(A液)的调制
用粉碎机及分散机(デイスパ一)粉碎和分散作为染料前体的三芳代甲烷类化合物的3-(4-二乙胺基-2-乙氧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10质量部分,作为可逆性显色剂的4-(N-甲基-N-十八烷基磺酰胺基)苯酚30质量部分,作为分散剂的聚乙缩醛乙烯1.5质量部分以及作为稀释溶剂的四氢呋喃2500质量部分,调制了热敏发色层形成用涂液(A液)。
制造例2光吸收热变换层形成用涂液(B液)的调制
将近红外光吸收热变换剂(镍络合物类色素)[(株)トスコ制,商品名“SDA-5131”]1质量部分、紫外线硬化型粘合剂(胺基甲酸乙基丙烯酸酯)[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PU-5(NS)”]100质量部分以及无机颜料(二氧化硅)[日本アェロジル工业(株)制,商品名“アエロジルR-972”]3质量部分用分散机分散,调制了光吸收热变换层形成用涂液(B液)。
实施例1
作为基材在厚度100μm的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织(株)制,商品名“クリスパ一50K2411”]易粘接涂层一侧上,用凹版印刷方式涂敷在制造例1中调制的A液使其干燥后的厚度为4μm,在60℃的烘箱中干燥5分钟,形成了热敏发色层。接着,在该热敏发色层上将在制造例2中调制的B液用苯胺印刷(フレキソ)方式涂敷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1.2μm,在60℃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后,以光量220mJ/cm2照射紫外线制造了光吸收热变换层。
激光的光吸收率是60%。而且,关于激光的光吸收率,对用于记录的激光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制,商品名“MPC-3100”]测定透射百分比、反射百分比,用以下的计算式进行了计算。
100%-(透射百分比+反射百分比)=激光的光吸收率(%)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2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通常的印刷方式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2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2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3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9.0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10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4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20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5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29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3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6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5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9.0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10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7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1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9.0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10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8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7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20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9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9.0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10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10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3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4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0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实施例11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2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0.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0.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60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比较例1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7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0.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0.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60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比较例2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7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3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4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比较例3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10μm(离开1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0.1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0.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60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比较例4
作为描画图像将代码39的条形码的邻接的线的重复间隔设置为-10μm,以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为38msec的方式调整激光扫描条件,使得线的长度为45mm,描绘实线时的时间为2500mm/sec,用助起动通过方式和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了记录试验。
第1表表示在上述实施例1~11以及比较例1~4中的印刷方式、总印刷时间(从前面描绘的线的开始点到描绘相邻的下一条线的终点的时间)、重复间隔以及记录性(印刷浓度,条形码读取性,印刷结果)。
[表1]
第1表
扫描方式 | 总印刷时间(msec) | 重复间隔(μm) | 记录性 | |||
印刷浓度 | 条形码读取 | 印刷结果 | ||||
实施例1 | 通常 | 1.8 | 20 | 0.88 | A | 3 |
实施例2 | 助起动通过 | 1.8 | 20 | 0.88 | A | 4 |
实施例3 | 助起动通过 | 9.0 | 20 | 0.85 | A | 4 |
实施例4 | 助起动通过 | 18 | 20 | 0.85 | A | 4 |
实施例5 | 助起动通过 | 29 | 20 | 0.85 | A | 4 |
实施例6 | 助起动通过 | 9.0 | 50 | 0.87 | A | 4 |
实施例7 | 助起动通过 | 9.0 | 10 | 0.88 | A | 3 |
实施例8 | 助起动通过 | 18 | 80 | 0.76 | C | 4 |
实施例9 | 助起动通过 | 9.0 | 0 | 0.90 | A | 4 |
实施例 | 助起动通过 | 38 | 20 | 0.85 | A | 4 |
实施例 | 助起动通过 | 0.18 | 20 | 0.70 | C | 3 |
比较例1 | 助起动通过 | 0.18 | 70 | 0.59 | F | 1 |
比较例2 | 助起动通过 | 38 | 70 | 0.57 | D | 2 |
比较例3 | 助起动通过 | 0.18 | -10 | 0.28 | F | 1 |
比较例4 | 助起动通过 | 38 | -10 | 0.50 | F | 1 |
本发明的非接触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在向上述记录介质描画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的记录方法中,在记录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多个线要素时,抑制线要素的退色,例如能够抑制条形码读取性和辨认性等的降低。
Claims (4)
1.一种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在基材表面上设置可逆性热敏发色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作为抑制由已经被描画的第1条线的余热以及描画第2条线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以使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为0.2~34msec的方式、以及/或者以使重复宽度为0~60μm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激光的扫描方式是如下扫描方式:利用具有激光源、用于使从该激光源振荡出的激光进行扫描的可旋转驱动的扫描镜、使利用扫描镜扫描的激光收敛的焦点距离补正光学系统的光扫描装置,在可改写记录介质上照射激光束,从而进行规定的描画时,只在连续驱动上述扫描镜、假定为振荡出激光时的激光束的轨迹、即假想激光束实质上进行等速运动的情况下,才使激光振荡而进行激光扫描,从而进行描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具有光吸收热变换层、且根据下式所计算的记录介质表面的激光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40%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所述光吸收热变换层是在可逆性热敏发色层中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或者在可逆性热敏发色层之上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
100%-(透射百分比+反射百分比)=激光的光吸收率(%)
上式中,透射百分比以及反射百分比是根据JIS K0115对记录中使用的激光进行测定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在基材表面的设置有可逆性热敏发色层的相反面上设置粘接剂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42620A JP5010878B2 (ja) | 2006-09-07 | 2006-09-07 | 非接触型書き換え可能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
JP2006242620 | 2006-09-07 | ||
JP2006-242620 | 2006-09-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8917A CN101138917A (zh) | 2008-03-12 |
CN101138917B true CN101138917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38798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536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8917B (zh) | 2006-09-07 | 2007-09-07 | 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72990B2 (zh) |
EP (1) | EP1897695B1 (zh) |
JP (1) | JP5010878B2 (zh) |
KR (1) | KR101352735B1 (zh) |
CN (1) | CN101138917B (zh) |
SG (1) | SG14057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662727A1 (en) * | 2006-10-16 | 2008-04-24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Phthalocyanine dyes suitable for use in offset inks |
JP5397070B2 (ja) | 2008-08-13 | 2014-01-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制御装置、レーザ照射装置、最適化フォントデータdb、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316354B2 (ja) * | 2008-12-03 | 2013-10-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制御装置、レーザ照射装置、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381315B2 (ja) * | 2009-05-15 | 2014-01-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レーザ照射装置、描画情報生成方法、制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JP5127775B2 (ja) * | 2009-05-15 | 2013-01-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レーザ照射装置、制御システム、描画情報記憶装置 |
KR101639808B1 (ko) * | 2009-10-14 | 2016-07-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자동색상정렬방법 |
JP5720155B2 (ja) * | 2009-10-19 | 2015-05-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描画制御方法、レーザ照射装置、描画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5708859B2 (ja) * | 2009-10-19 | 2015-04-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描画制御装置、レーザ照射装置、描画制御方法、描画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5510214B2 (ja) | 2009-10-19 | 2014-06-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描画制御装置、レーザ照射装置、描画制御方法、描画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5736712B2 (ja) | 2009-10-19 | 2015-06-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消去方法及び画像消去装置 |
JP5707830B2 (ja) * | 2009-10-19 | 2015-04-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2012035622A (ja) * | 2010-07-13 | 2012-02-23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5523973B2 (ja) * | 2010-07-30 | 2014-06-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5659871B2 (ja) * | 2010-11-24 | 2015-0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サーマルリライタブルメディア描画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6051535B2 (ja) | 2011-02-28 | 2016-12-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5971041B2 (ja) | 2011-11-25 | 2016-08-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892366B2 (ja) | 2011-12-05 | 2016-03-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消去装置及び画像消去方法 |
JP5962315B2 (ja) * | 2012-08-07 | 2016-08-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JP6112047B2 (ja) | 2013-03-25 | 2017-04-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6206016B2 (ja) * | 2013-09-09 | 2017-10-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方法 |
JP6711010B2 (ja) | 2015-03-20 | 2020-06-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を用いたコンベアラインシステム |
JP2016175406A (ja) | 2015-03-20 | 2016-10-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消去方法及び画像消去装置、並びに、画像消去装置を用いたコンベアラインシステム |
JPWO2018225386A1 (ja) * | 2017-06-08 | 2020-04-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描画及び消去装置、ならびに照射方法 |
GB201812067D0 (en) * | 2018-07-24 | 2018-09-05 | Datalase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aser marking |
CN114309967B (zh) * | 2022-01-11 | 2024-07-02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激光加工方法和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1567A (en) * | 1996-07-02 | 1998-11-24 | Barco Gerber System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at a plurality of wavelength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39325A (ja) | 1986-04-09 | 1987-10-20 | Hitachi Ltd | 光情報記録装置 |
EP0268301B1 (en) | 1986-11-20 | 1993-09-15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ing a line on a patterned substrate |
JPH08267797A (ja) * | 1995-03-29 | 1996-10-15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レーザ記録方法及びレーザ記録装置 |
JP2001191564A (ja) * | 1999-11-04 | 2001-07-1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
JP2002215038A (ja) | 2001-01-15 | 2002-07-31 | Kuromikku:Kk | 2次元コード付き可逆感熱紙の書換え方法及び装置 |
JP3869243B2 (ja) | 2001-10-16 | 2007-01-17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非接触型リライトサーマルラベル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JP3990891B2 (ja) * | 2001-10-24 | 2007-10-1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の記録消去装置 |
JP2003323717A (ja) | 2002-05-02 | 2003-11-14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
JP2003320695A (ja) | 2002-05-07 | 2003-11-11 | Kuromikku:Kk | 感熱媒体への書込装置 |
JP2003320694A (ja) | 2002-05-07 | 2003-11-11 | Kuromikku:Kk | 可逆感熱媒体の書込・消去・読取装置 |
JP2004094510A (ja) | 2002-08-30 | 2004-03-25 | Inst Of Physical & Chemical Res | 商品流通における虚偽表示防止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改ざん防止機能付きラベル書込装置 |
JP2004090026A (ja) | 2002-08-30 | 2004-03-25 | Inst Of Physical & Chemical Res | 情報書込み装置 |
JP4321174B2 (ja) | 2002-10-24 | 2009-08-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
JP2004195751A (ja) * | 2002-12-17 | 2004-07-15 | Lintec Corp | 非接触型リライトサーマルラベルの記録及び消去方法 |
TW201506922A (zh) | 2003-07-24 | 2015-02-16 | Panasonic Corp | 資訊記錄媒體及其製造方法 |
US7463395B2 (en) | 2005-03-31 | 2008-12-09 | Linte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to rewritable thermal label of the non-contact type |
US7728860B2 (en) * | 2005-08-12 | 2010-06-01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5255218B2 (ja) * | 2006-03-14 | 2013-08-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方法 |
-
2006
- 2006-09-07 JP JP2006242620A patent/JP501087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8-24 EP EP07114954A patent/EP189769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08-28 SG SG200706289-6A patent/SG140570A1/en unknown
- 2007-08-28 US US11/895,944 patent/US797299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8-31 KR KR1020070088084A patent/KR10135273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9-07 CN CN2007101536425A patent/CN10113891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1567A (en) * | 1996-07-02 | 1998-11-24 | Barco Gerber System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at a plurality of wavelengths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3-118238A 2003.04.23 |
JP特开2003-320694A 2003.11.11 |
JP特开2004-168024A 2004.06.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97695A3 (en) | 2010-04-21 |
JP2008062506A (ja) | 2008-03-21 |
KR20080023128A (ko) | 2008-03-12 |
US7972990B2 (en) | 2011-07-05 |
EP1897695B1 (en) | 2011-12-14 |
US20080064596A1 (en) | 2008-03-13 |
CN101138917A (zh) | 2008-03-12 |
KR101352735B1 (ko) | 2014-01-16 |
EP1897695A2 (en) | 2008-03-12 |
JP5010878B2 (ja) | 2012-08-29 |
SG140570A1 (en) | 2008-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38917B (zh) | 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 |
KR101234913B1 (ko) | 비접촉형 리라이트 서멀 라벨의 기록방법 | |
EP1939003B1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or | |
EP1939001B1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or | |
US9370955B2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or | |
JP4845556B2 (ja) | 非接触型リライトサーマルラベルの記録方法 | |
JP2000136022A (ja) | 可視表示部と非接触ic部を備えた搬送用容器及び物流ライン | |
KR101060853B1 (ko) | 비접촉형 리라이트서멀라벨의 기록 및 소거방법 | |
CN101676121A (zh) | 擦除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方法 | |
CN101209626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 |
JP2008146030A (ja) | 非接触型リライトサーマルラベル | |
KR101435682B1 (ko) | 기록매체 내장구조체, 기록매체 내장구조체 적층물 및그들을 이용한 비접촉형 기록방법 | |
JP4152601B2 (ja) | 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の画像形成方法 | |
JP4267387B2 (ja) | 熱可逆記録材料、熱可逆記録ラベル、情報記憶表示部材、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07022021A (ja) | 感熱印刷媒体処理装置 | |
JP2010052396A (ja) | 熱可逆性記録媒体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5144700A (ja) | 非接触反復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2004074436A (ja) | 熱可逆発色組成物、該組成物を含む部材、該組成物を用いる画像を形成又は消去する方法 | |
JPWO2008026749A1 (ja) | 非接触型書き換え可能記録媒体、それを用いたicタグ | |
JPH0281663A (ja) | 画像記録方法 | |
JPS61293894A (ja) | 画像形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