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8037A - 光盘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8037A CN101138037A CNA2005800489445A CN200580048944A CN101138037A CN 101138037 A CN101138037 A CN 101138037A CN A2005800489445 A CNA2005800489445 A CN A2005800489445A CN 200580048944 A CN200580048944 A CN 200580048944A CN 101138037 A CN101138037 A CN 1011380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disk
- rotation
- jaw
- clamping
- lifting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provided on the turntabl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38—Centering or locking of a plurality of discs in a single cartridg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盘夹持装置,包括:从设置于转盘(6)的多个窗孔(6c)出没的夹爪(12);旋转·升降部件(13),该旋转·升降部件(13)可与转盘(6)同步旋转及升降地配置的、在上升时使夹爪(12)从窗孔(6c)突出转动,且在下降时使夹爪(12)没入窗孔(6c)内;对该旋转·升降部件(13)施加上推力的施力部件(14);以及朝克服该施加力将旋转·升降部件(13)下推的方向及下推解除方向移动的夹持解除杆(15、16),夹持解除杆(15、16)由使转盘(6)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移动的驱动源(3)的动力驱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光盘换片器中将信息记录光盘以保持在播放位置的状态夹持在转盘上的光盘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光盘夹持装置中,一种包括:嵌接于光盘驱动专用马达的输出旋转轴的光盘安置用的转盘;通过设置于该转盘的多个窗孔朝将所述转盘上的光盘夹持及夹持解除的方向可转动地得到支持的多个夹爪(卡盘爪);旋转·升降部件,该旋转·升降部件可与所述转盘同步旋转及升降地配置在该转盘的里侧,在上升时使所述夹爪从所述窗孔向光盘夹持方向突出转动,且在下降时使所述夹爪没入所述窗孔内;对该旋转·升降部件向上升方向施力的上推弹簧;以及朝克服该上推弹簧的施加力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下推的方向及下推解除方向移动的夹持解除杆,所述夹持解除杆与拾取头联动的装置已为公众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52496号公报(第5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213558号公报(第6页、图1 8)
由于以往的光盘夹持装置采用以上结构,夹持解除杆的驱动源是使拾取头进行运送动作的马达,该拾取头驱动用的马达一般为低转矩,若利用低转矩的马达将所述夹持解除杆向克服旋转·升降部件的上推弹簧的施加力的方向即夹爪缩进方向(光盘夹持解除方向)驱动,会发生转矩不足,因而容易产生所述夹持解除杆及夹爪的动作不良。因此,为了利用所述低转矩的马达使所述夹持解除杆向夹爪缩进方向圆滑地进行动作,只需使所述推上弹簧的施加力减弱即可,然而,若使用施加力较弱的推上弹簧,会使所述夹爪的光盘夹持力变得不稳定。另外,也考虑过用功率马达来替换所述低转矩的马达,但这样就无法实现播放部的小型化。
发明公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牢固且稳定地对安置在转盘上的光盘进行夹持、并可利用光盘换片器现有的模式变换用马达使夹持解除系统可靠且圆滑地进行稳定动作的可靠性高的光盘夹持装置。
本发明的光盘夹持装置包括:嵌接于光盘旋转驱动用马达的输出旋转轴的光盘安置用的转盘;可转动地组装于该转盘且从设置于该转盘的多个窗孔出没的光盘夹持用的夹爪;旋转·升降部件,该旋转·升降部件可与所述转盘同步旋转及升降地配置在所述转盘的里侧,在上升动作时使所述夹爪从所述窗孔向光盘夹持方向突出转动,且在下降动作时使所述夹爪没入所述窗孔内;对该旋转·升降部件施加上推力的施力部件;以及朝克服该施力部件的施加力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下推的方向及解除下推的方向移动的夹持解除杆,所述夹持解除杆由使所述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移动的驱动源的动力驱动。
若使用本发明,夹持解除杆将可与转盘同步旋转及升降的旋转·升降部件克服上推施加力向使夹爪朝光盘夹持解除方向转动的方向下推,该夹持解除杆被使所述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移动的驱动源的动力驱动,因此,在所述驱动源的较大输出功率下能可靠且圆滑地驱动所述夹爪。也就是说,将所述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驱动的驱动源的输出功率大于拾取头驱动用的低转矩马达,因此可利用其较大的输出功率使所述夹持解除杆向所述旋转·升降部件的下推方向及下推解除方向可靠且圆滑地进行动作。另外,如上所述,由驱动源的动力所产生的夹爪的驱动力较大,因此,可将对所述旋转·升降部件向上施力的施力部件的施加力设定得较大,利用其上推施加力可使所述夹爪从所述转盘的窗孔向光盘夹持方向可靠且圆滑地突出,因此可利用所述夹爪牢固地夹持光盘。而且,所述驱动源是光盘换片器本来所具有的装置,因此不会像用功率马达来替换以往例的低转矩的拾取头驱动马达时那样使所述转盘装设系统的光盘播放机构部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夹持装置的光盘换片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的里侧立体图。
图5是图3的主要机构的组装放大立体图。
图6是图5的里侧立体图。
图7(A)是表示图1至图6的光盘夹持装置的组装部分的光盘夹持解除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图7(B)是表示图7(A)的光盘夹持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7的转盘及夹爪取下后使旋转·升降部件露出在表面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8的A-A线的放大剖视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夹持装置的光盘换片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的里侧立体图,图5是图3的主要机构的组装放大立体图,图6是图5的里侧立体图,图7(A)是表示图1至图6的光盘夹持装置的组装部分的光盘夹持解除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图7(B)是表示图7(A)的光盘夹持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将图7的转盘及夹爪取下后使旋转·升降部件露出在表面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8的A-A线的放大剖视向视图。
图1所示的光盘换片器具有光盘装设控制系统的杆机构2,该杆机构2可水平转动地组装在前表面具有光盘插排口的框体1内。该杆机构2将光盘换片器本来所具有的模式变换用马达3(参照图5)作为驱动源,利用其旋转输出力(动力)通过模式切换机构4及转盘搬运系统机构5(参照图3及图5)在光盘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在水平方向被摇摆驱动,以下对其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所述杆机构2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将摇杆20和转盘系统装设杆22以可同步转动的状态单元化来构成,该摇杆20的基端部可水平转动地支撑在支轴P上,该支轴P突出设置于框体1的基座(以下称为框体基座)1a上,该转盘系统装设杆22通过多个减振部件21弹性支撑在该摇杆20上。而且,所述转盘系统装设杆22上装设有:配置在该转盘系统装设杆22的自由端侧的光盘安置用的转盘6及驱动该转盘6旋转的转盘驱动马达7(参照图7);配置在基端侧的拾取头驱动马达8;被该拾取头驱动马达8旋转驱动的螺旋轴9;以及与该螺旋轴9螺合且向所述转盘6的接触、分离方向被驱动的拾取头10。
说得更详细一点,所述转盘6如图7所示,具有:与光盘D的中心孔嵌合的光盘嵌合保持用的凸台部6a;呈圆筒形状的中心轴部6b,该中心轴部6b与该凸台部6a的里侧成一体地突出设置,且嵌接于转盘驱动马达7的输出旋转轴7a;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所述凸台部6a的多个夹持爪出没用的窗孔6c。在该转盘6的内侧组装有用以夹持光盘D的光盘夹持装置11,该光盘D嵌合保持于该转盘6的凸台部6a。该光盘夹持装置11包括:可转动地组装于所述转盘6的里侧且从所述窗孔6c出没的夹爪12;旋转·升降部件13,该旋转·升降部件13可升降地嵌合于所述转盘6的中心轴部6b,且沿轴旋转方向卡合于所述转盘6并与该转盘6同步旋转;以及对该旋转·升降部件13施加上推力的弹簧(施力构件)14。
在此,支轴部12a与卡合销部12b以平行分离状态成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夹爪12的基端部两侧,所述支轴部12a可转动地嵌入卡合于形成在转盘6的窗孔6c的内侧壁部上的卡合槽6d中。另外,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的凸台部外周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与所述窗孔6c对应的位置上成一体地形成有上侧卡合突起13c,且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的基座部13a的与所述窗孔6c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窗孔13b,该窗孔13b的内壁上的所述凸台部侧成一体地形成有下侧卡合突起13d。而且,所述上侧卡合突起13c与下侧卡合突起13d间可转动地嵌入卡合有所述夹爪12的卡合销部12b。另外,所述上侧卡合突起13c和下侧卡合突起13d只需是能将所述夹爪12的卡合销部12b可转动地嵌入保持的形状即可,因此,也可在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上形成使所述卡合销部12b可转动地组装的销卡合槽或销卡合孔来替代所述上侧卡合突起13c与下侧卡合突起13d。
由此,所述夹爪12能以其支轴部12a为旋转中心沿从所述转盘6的窗孔6c出没的方向转动。另外,利用所述夹爪12的卡合销部12b与旋转·升降部件13的上侧卡合突起13c及下侧卡合突起13d使所述夹爪12与旋转·升降部件13卡合,随着该旋转·升降部件13的升降动作,所述夹爪12沿从所述窗孔6c出没的方向转动。
另外,所述转盘系统装设杆22通过销P1、P2可转动地枢支有一对夹持解除杆15、16,该夹持解除杆15、16克服弹簧14的上推力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下推。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在两枢支销P1与P2间互相联动,具有夹持解除方向的施加力。即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如图8及图9所示,具有交叉卡脱部15a、16a,该交叉卡脱部15a、16a在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各自的枢支销P1、P2的中间部形状各异地交叉并卡合、脱离。而且,图9所示的扭力弹簧(转动施力构件)1 7向夹持解除方向对所述一方的夹持解除杆15施力,在该施力状态下,所述两夹持解除杆15、16的交叉卡脱部15a、16a相互保持抵接卡合状态。
像这样的一对夹持解除杆15、16如图3至图6及图8、图9所示,通过两者共用的连杆18与夹持控制杆19联动。所述连杆18的长度方向的中途部通过销P3(参照图4及图9)可转动地枢支在所述转盘系统装设杆22的里侧。而且,在所述连杆18的一方转动端侧突出设置有向上的卡合销18a(尤其参照图5及图8、图9)。该卡合销18a通过设置于所述转盘系统装设杆22的导孔22a与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的交叉卡脱部15a、16a抵接卡合,使该夹持解除杆15、16克服扭力弹簧17的转动施加力向光盘夹持方向转动。另外,所述连杆18的另一方转动端部上设有用以联结所述夹持控制杆19的卡合片部18b(参照图9)。
所述夹持控制杆19的长度方向中途部利用销P4(参照图4)可转动地枢支于所述摇杆20的背面,该夹持控制杆19的一方转动端部具有卡合片部19a,且另一方转动端部具有凸轮卡合销19b。而且,所述连杆18的卡合片部18b与所述夹持控制杆19的卡合片部19a相互卡合从而使所述连杆18与所述夹持控制杆19可弯曲地联结。另外,所述凸轮卡合销19b如图3及图4所示,可滑动地嵌入卡合于转动凸轮(凸轮杆)30的凸轮槽30a中,该转动凸轮30可转动地嵌入于框体基座1a上的支轴P。通过该转动凸轮30的转动,所述夹持控制杆19以枢支销P4为中心转动。另外,所述转动凸轮30与在下文详细说明的转盘搬运系统机构5联动地转动,该转盘搬运系统机构5与模式切换机构4联动。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4包括:可转动地枢支在框体基座1a上的机械驱动系统的圆板形状的凸轮装置40、以及通过设置于该凸轮装置40的多个凸轮槽40a~40c被驱动的第1~第3机械驱动杆41、42、43(关于机械驱动杆43请参照图5及图6)。所述凸轮装置40被模式变换用马达3通过动力传递机构44被旋转驱动。另外,图5中,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的输出旋转轴由蜗轮3a构成,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4由多个啮合齿轮构成,所述啮合齿轮包含与所述蜗轮3a啮合的输入侧齿轮及与所述凸轮装置40啮合的输出侧齿轮。
所述各机械驱动杆41、42、43各自的一端部通过支点销P5、P6、P7(支点销P7未图示)可转动地枢支在框体基座1a上。而且,在所述各机械驱动杆41、42、43各自的中间部突出设置有导销P8~P10,使该导销P8~P10可滑动地嵌入卡合于所述凸轮槽40a~40c中。由此,所述各机械驱动杆41~43通过所述凸轮装置40转动时的导销P8~P10在凸轮槽40a~40c内的移动,以所述支点销P5~P7为中心转动。通过所述各机械驱动杆41~43的转动使光盘驱动控制系统机械被驱动。
所述转盘搬运系统机构5包括转盘搬运系统臂50和滑块51,该转盘搬运系统臂50的基端部可水平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4的输出侧齿轮的轴P111(参照图3及图5)上,从而与所述第1机械驱动杆41联动,该滑块51可滑动地组装在所述框体1内并与所述第2机械驱动杆42联动。所述转盘搬运系统臂50的中途部设有导孔50a,通过将突出设置于所述第1机械驱动杆41的转动端部上的可动销P12可滑动地嵌入该导孔50a,使所述转盘搬运系统臂50与所述第1机械驱动杆41联动地在水平方向转动。另外,在所述转盘搬运系统臂50的转动端部突出设置有向上的可动销P13,通过将该可动销P13可滑动地嵌入在设置于所述摇杆20的引导部20a内,利用所述转盘搬运系统臂50将所述摇杆20及该摇杆20上的转盘系统装设杆22在光盘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驱动。
所述滑块51如图3所示,与所述第2机械驱动杆42联动从而被滑动驱动,所述转动凸轮30与该滑块51联动从而被驱动。即通过使突出设置于所述滑块51上的卡合销P15(参照图3)嵌入卡合在所述转动凸轮30的凸轮槽30b中,利用所述滑块51的滑动动作使所述转动凸轮30以支轴P为中心转动,利用该转动凸轮30的转动来对所述夹持控制杆19沿水平转动方向驱动。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光盘夹持装置11具有省略了图示的马达控制用的传感器(驱动源控制传感器),该传感器在转盘系统装设杆22上的转盘6被搬运至播放位置时使模式变换用马达3停止,在其停止状态下检测出光盘D在处于播放位置的所述转盘6上被搬运至安置高度时,使所述转盘6在播放位置上保持停止状态地使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再起动,使夹爪12的驱动系统向光盘夹持方向转动。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
在起动模式变换用马达3后,来自其涡轮3a的旋转输出通过动力传递机构44被传递至凸轮装置40,通过该凸轮装置40的旋转,使各机械驱动杆41~43的导销P8~P10沿该凸轮槽40a~40c移动。由此,所述各机械驱动杆41~43以各自的支点P5~P7为中心转动,利用该机械驱动杆41~43驱动光盘驱动系统机械。即在所述机械驱动杆41~43的动作时,与第1机械驱动杆41联动的转盘搬运系统臂50以轴P11为中心沿图3的纸面上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摇杆20和转盘系统装设杆22及夹持控制杆19在单元化状态下成一体地向光盘播放方向转动以使转盘6到达播放位置,在到达之前,即使所述凸轮装置40转动,使滑块51驱动的第2机械驱动杆42一直保持停止状态。
像这样,在第2机械驱动杆42保持停止的状态下,所述转盘6到达播放位置后,此时马达控制用的传感器开始动作,利用来自该传感器的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停止使得所述转盘6保持在播放位置。在该状态下将插入框体1内的光盘D搬运至安置于转盘6上的高度后,所述传感器进行动作使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再起动,从而使所述凸轮装置40向与上述情况相同的方向转动,而这次与上述情况相反,在第1机械驱动杆41保持停止的状态下,第2机械驱动杆42以支点销P6(参照图2)为中心沿纸面上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利用该机械驱动杆42将所述滑块51沿一个方向驱动。此时,所述滑块51的凸轮卡合销P15(参照图3)通过转动凸轮30的凸轮槽30b使该转动凸轮30以支轴P为中心转动。
像这样地使所述转动凸轮30转动后,所述夹持控制杆19的凸轮卡合销19b沿所述转动凸轮30的另一方的凸轮槽30a移动,从而使所述夹持控制杆19以销P4为中心在光盘夹持方向转动,从而与该夹持控制杆19联动的连杆18(参照图5~图9)以枢支销P3为中心转动。此时,所述连杆18的卡合销18a沿转盘系统装设杆22的导孔22a向夹持解除杆15、16的交叉卡脱部15a、16a的推压解除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在扭力弹簧17(参照图9)的施加力作用下向从旋转·升降部件13的推压位置脱离的方向水平移动。然后,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从旋转·升降部件13上脱离后,该旋转·升降部件13在上推弹簧14的施加力作用下进行上升动作,使夹爪12从转盘6的窗孔6c向光盘D的夹持位置突出转动,从而利用所述夹爪12夹持光盘D,在此状态下使拾取头10动作从而使所述光盘D进行播放。
在该光盘D的播放结束后,通过使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逆起动,使凸轮装置40逆转动,首先在第2机械驱动杆42向光盘D播放时的逆方向动作后维持一定的时间差,再使第1机械驱动杆41向光盘D播放时的逆方向动作。由此,利用所述第2机械驱动杆42将滑块51向逆方向滑动驱动,通过凸轮卡合销P15与该滑块51联动的转动凸轮30及与该转动凸轮30联动的夹持控制杆19各自向逆方向转动。然后,通过所述夹持控制杆19的逆转动,使与其联动的连杆18逆转动,该连杆18的卡合销18a使夹持解除杆15、16向克服扭力弹簧17的施加力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搭在旋转·升降部件13上,克服上推弹簧14的施加力将该旋转·升降部件13下推。
此时,夹爪12随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向夹持解除方向转动从而缩回转盘6的窗孔6c内,使得所述夹爪12对光盘D的夹持解除。在此夹持解除时刻,模式变换用马达3根据传感器信号停止。然后,在所述转盘6上的光盘D被搬运至上方后,此时,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根据传感器信号再起动使凸轮装置40再度转动,这次所述第1机械驱动杆41向转盘6的退避方向转动,通过与该机械驱动杆41联动的转盘搬运系统臂50将摇杆20及转盘系统装设杆22和夹持控制杆19在单元化状态下驱动至退避位置使得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停止,从而使所述转盘6保持于退避位置。
另外,在所述凸轮装置40转动时的第1机械驱动杆41与第2机械驱动杆42的时间差驱动通过所述凸轮装置40的凸轮槽40a、40b的槽形状来实现。
若使用上述实施方式1,将光盘换片器所具有的模式变换用马达3作为夹持解除杆15、16的驱动源,从而克服旋转·升降部件13的上推弹簧14的施加力地将该夹持解除杆15、16向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压下的方向及从该旋转·升降部件13上脱离的方向驱动,因此可在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的大输出功率下驱动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因此,不会发生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的动力对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驱动时因转矩不足而导致动作不良的情况,从而使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始终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动作。
另外,如上所述,利用输出功率较大的模式变换用马达3的动力驱动夹爪12及夹持解除杆15、16,从而可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的推上弹簧14的施加力设定得较大,利用该较大的上推施加力可增大所述夹爪12对光盘D的夹持力,从而使该光盘D牢固且稳定地保持。而且,即使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的推上弹簧14的施加力较大,也可利用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的大功率将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向搭上所述旋转·升降部件13的方向及从该旋转·升降部件13上退避的方向圆滑地驱动。
另外,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并非作为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专用的驱动元件而特别设置的,因此,与在转盘系统装设杆22或摇杆20上装设夹持解除杆15、16专用的功率马达的情况相比,可防止转盘搬运系统机构的大型化。而且,只需利用所述夹持解除杆15、16系统的夹持控制杆19就可使夹持解除杆15、16与转动凸轮30链接,因此可使结构简单化从而防止转盘搬运系统机构的大型化。而且,所述夹爪12与旋转·升降部件13卡合并随该旋转·升降部件13的升降动作被强制转动,因此所述夹爪12不会发生动作不良等问题。
另外,由于具有马达控制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播放位置的光盘D被搬运至转盘6安置高度时,使所述模式变换用马达3再起动,使得所述转盘6在播放位置上保持停止状态地使夹爪12的驱动系统向光盘夹持方向转动,因此无需特别的动作机构部件就可使播放位置上的夹爪12系统可靠且圆滑地进行动作。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夹持装置不会像用功率马达来替换以往例的低转矩的拾取头驱动马达时那样使所述转盘器等装设系统的光盘播放机构部大型化,本发明适用于光盘换片。
Claims (5)
1.一种光盘夹持装置,包括:嵌接于光盘旋转驱动用马达的输出旋转轴的光盘安置用的转盘;可转动地组装于该转盘且从设置于该转盘的多个窗孔出没的光盘夹持用的夹爪;旋转·升降部件,该旋转·升降部件可与所述转盘同步旋转及升降地配置在所述转盘的里侧,在上升动作时使所述夹爪从所述窗孔向光盘夹持方向突出转动,且在下降动作时使所述夹爪没入所述窗孔内;对该旋转·升降部件施加上推力的施力部件;以及朝克服该施力部件的施加力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下推的方向及解除该下推的方向移动的夹持解除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解除杆由使所述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移动的驱动源的动力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源由模式变换用马达构成,该模式变换用马达通过光盘换片器的模式切换机构将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爪具有从旋转·升降部件脱离的方向的转动施加力,且与转盘搬运系统机构链接,该转盘搬运系统机构使所述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爪具有从旋转·升降部件脱离的方向的转动施加力,且通过连杆与转盘搬运系统机构联动,该转盘搬运系统机构使所述转盘的装设系统在播放位置与退避位置间移动,该连杆使夹爪朝将所述旋转·升降部件下推的方向及下推解除方向机械性地强制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源控制传感器,该驱动源控制传感器用以检测光盘是否被搬运至播放位置的转盘上的安置高度,当检测出光盘已被搬运到时,在所述转盘在播放位置上保持停止的状态下起动驱动源,使夹爪向光盘夹持方向转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64182A JP2006252606A (ja) | 2005-03-08 | 2005-03-08 |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
JP064182/2005 | 2005-03-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8037A true CN101138037A (zh) | 2008-03-05 |
Family
ID=36953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800489445A Pending CN101138037A (zh) | 2005-03-08 | 2005-12-12 | 光盘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27572B2 (zh) |
JP (1) | JP2006252606A (zh) |
CN (1) | CN101138037A (zh) |
DE (1) | DE112005003454B4 (zh) |
WO (1) | WO20060954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27437B (zh) * | 2018-10-30 | 2024-04-09 | 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兼容多产品的恒力夹具装置及上料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8206A (en) * | 1991-02-07 | 2000-03-14 | Sony Corporation | Disc table for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JP3384002B2 (ja) * | 1992-01-24 | 2003-03-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テーブル及び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US5774445A (en) * | 1993-08-09 | 1998-06-30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Disc clamp mechanism having radial disposed disc pressing elements |
JP3213558B2 (ja) | 1996-12-03 | 2001-10-0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US6198716B1 (en) | 1996-12-03 | 2001-03-0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Disk player including a disk chucking mechanism and plate separator device |
US6249506B1 (en) * | 1998-01-27 | 2001-06-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edium attaching device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JPH11296942A (ja) * | 1998-04-09 | 1999-10-29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のチャック装置 |
JP2001332003A (ja) * | 2000-05-19 | 2001-11-30 | Clarion Co Ltd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クランプ装置 |
JP2002093006A (ja) | 2000-09-14 | 2002-03-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媒体装着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
JP4297470B2 (ja) | 2001-04-27 | 2009-07-15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JP2002352496A (ja) | 2001-05-25 | 2002-12-06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クランプ機構および情報再生機構 |
JP2003257115A (ja) * | 2002-03-05 | 2003-09-12 | Fms Audio Sdn Bhd | メディア駆動装置 |
JP3946103B2 (ja) * | 2002-08-08 | 2007-07-18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調芯機構、情報再生機構及び情報記録機構 |
JP4031467B2 (ja) * | 2004-06-03 | 2008-01-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6202407A (ja) | 2005-01-20 | 2006-08-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5
- 2005-03-08 JP JP2005064182A patent/JP2006252606A/ja active Pending
- 2005-12-12 US US11/795,337 patent/US782757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2 DE DE112005003454.2T patent/DE112005003454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2 CN CNA2005800489445A patent/CN101138037A/zh active Pending
- 2005-12-12 WO PCT/JP2005/022801 patent/WO2006095483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27572B2 (en) | 2010-11-02 |
DE112005003454B4 (de) | 2014-01-23 |
US20080313662A1 (en) | 2008-12-18 |
WO2006095483A1 (ja) | 2006-09-14 |
DE112005003454T5 (de) | 2008-02-07 |
JP2006252606A (ja) | 2006-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97752B (zh) | 盘片装置 | |
JP2002352496A (ja) | クランプ機構および情報再生機構 | |
CN100524488C (zh) | 盘片装置 | |
CN101138037A (zh) | 光盘夹持装置 | |
EP0347812B1 (en) | Disc drive apparatus | |
CN1574002A (zh) | 光盘驱动器 | |
CN100437793C (zh) | 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 |
US5959959A (en) | Automatic disk changer with detachable clampers held by a disk mounting mechanism | |
JPH0226308B2 (zh) | ||
CN100590724C (zh) | 盘片装置 | |
JP2002175658A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
JPH09259498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US20040017756A1 (en) | Disc device | |
JPH10199087A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KR100267912B1 (ko) | 광기록 매체 취출장치 | |
JP2901847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2006338777A (ja)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
JP5019941B2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JPS5916182A (ja) | デイスク駆動装置 | |
JP2010067328A (ja) | ディスク装置のクランプ構造 | |
JP4936475B2 (ja) |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処理装置 | |
JP4704269B2 (ja) |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 |
JPH0643883Y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二重装填防止機構 | |
JP2001202724A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7310928A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305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