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0257A - 多轿厢电梯 - Google Patents

多轿厢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0257A
CN101100257A CNA2007101273491A CN200710127349A CN101100257A CN 101100257 A CN101100257 A CN 101100257A CN A2007101273491 A CNA2007101273491 A CN A2007101273491A CN 200710127349 A CN200710127349 A CN 200710127349A CN 101100257 A CN101100257 A CN 101100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car
elevators
access
input un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3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0257B (zh
Inventor
萩原高行
寺本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0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0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02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03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lateral transfer of car or frame, e.g. between vertical hoistways or to/from a parking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coustic Mean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轿厢电梯,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多个电梯轿厢的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能够防止多轿厢电梯的设备之间产生干扰,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具有设置在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的检测侧,生成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设置在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的检测侧,用于检测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分别设置在各个电梯轿厢上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其中,从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发出呼叫信号,并在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检测到该呼叫信号后,从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向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发出响应信号,以求出电梯轿厢(1)的位置。

Description

多轿厢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多个电梯轿厢在电梯通道内循环移动的多轿厢电梯,尤其适用于一种使用相当于二条电梯通道的空间的多轿厢电梯。
背景技术
在只有一台电梯轿厢在电梯通道内运行的传统电梯中,为了在停靠时进行定位,只需在电梯门附近进行精确的位置检测即可。可是,在电梯通道由多个电梯轿厢共用的多轿厢电梯中,为了避免电梯轿厢之间相互发生碰撞,有必要始终正确地掌握各台电梯轿厢的位置,以确保进行安全的控制。
并且,为了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置,以确保进行安全的控制,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5-286655号公报公开的方案中,通过将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滑动辊按压在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整个电梯通道内的导轨上,以检测滑动辊的旋转量,此外,从电梯轿厢上向先行的电梯轿厢照射光和电波等,利用其反射信号求出2台电梯轿厢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且通过无线通信将该等位置信号发送到电梯通道的的主控制器。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2000-221258号公报公开的方案中,为了缩小电梯轿厢之间的距离以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利用超声波的声音信号在强磁致伸缩性材料中以均匀速度传播的特性,根据传播时间直接从机械室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置。
并且,例如在专利文献3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8-26629号公报公开的方案中,为了节省电力消耗,使用吊索等的循环状主吊索连接相对向的2台电梯轿厢以进行驱动。
专利文献1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5-286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2000-221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8-266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技术中,使用无线通信的专利文献1的方案难以确保存在有外部干扰因素时的可靠性。此外,在使用声音信号传导体,仅仅利用传播时间来检测轿厢位置的专利文献2的方案中,难以在相同的电梯通道内检测出多台电梯轿厢的位置,而无法在专利文献1和3所述的多轿厢电梯中使用。此外,专利文献3中没有就如何正确地和高精度地掌握电梯轿厢的位置作出说明,没有就如何在不会产生干扰的情况下提高主吊索和电梯轿厢的运行效率作出考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精度地检测同一电梯通道内的多个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此外,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有电梯在移动的情况下,也能确切地掌握电梯轿厢的位置,能够防止多轿厢电梯的设备之间产生干扰,以提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梯通道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多轿厢电梯,其具有:沿着所述电梯通道传播声音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以产生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输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检测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梯通道内检测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传播来的信号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以及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其中,从电梯通道内输入器发出呼叫信号,并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后,从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根据从呼叫信号发出起到电梯通道内检测器检测到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求出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
并且,本发明还提供提供一种在电梯通道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多轿厢电梯,其具有:沿着所述电梯通道传播声音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以产生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输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检测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梯通道内检测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传播来的信号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其中,从所述电梯通道内输入器发出呼叫信号,并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后,以按每台所述电梯轿厢错开规定时间的方式,从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以根据呼叫信号的发出时间、响应信号的测出时间以及所述电梯轿厢的速度求出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声音信号传导体检测多个电梯轿厢,所以对外部干扰因素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置,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此外,即使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有电梯在移动的情况下,也能确切地掌握电梯轿厢的位置,防止多轿厢电梯的设备之间产生干扰,以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全体结构的方块图。
图2是用于说明响应信号干扰情况的方块图。
图3是一实施形式的响应信号不会产生干扰的例示方块图。
图4是表示一实施形式的由循环吊索进行驱动的驱动方法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式的全体结构的方块图。
图6表示一实施形式的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支撑方法。
图7表示一实施形式的接收线圈和发送线圈的安装方法。
图8是表示表示一实施形式中的各种设备的设置位置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电梯轿厢
4声音信号传导体
5电梯通道内输入器
6电梯通道内检测器
7电梯轿厢上检测器
8电梯轿厢上输入器
10呼叫信号
11,12响应信号
13辅助信号
14吊索固定部分
16循环吊索
17马达
18驱动滑轮
20接近传感器
21引导环
22接收线圈
23发送线圈
24双孔引导环
27旋转轴
28轴承
实施方式
图1表示多轿厢电梯的全体结构,共有6台电梯轿厢1在环状电梯通道内进行循环移动。环状电梯通道被分割成左右并排设置的2条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电梯通道区段2a,2b以及分别连接该2条电梯通道的上部和下部的2条水平方向的电梯通道区段3a,3b。各条电梯通道区段分别是左侧电梯通道2a、右侧电梯通道2b、上方电梯通道3a和下方电梯通道3b。
电梯轿厢1进行循环移动,其沿左侧电梯通道2a上升,到达上方电梯通道3a后,沿上方电梯通道3a向右侧移动,到达右侧电梯通道2b后,沿右侧电梯通道2b下降,到达下方电梯通道3b后,沿下方电梯通道3b向左侧移动,再次返回到左侧电梯通道2a。电梯轿厢在各个电梯通道2,3内不得超越其他的电梯轿厢。以下以左侧电梯通道2a为例,对左侧电梯通道2a内的检测多个电梯轿厢1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沿左侧电梯通道2a在左侧设置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在右侧设置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由于在2条声音信号传导体4a,4b的上端部接收信号并进行位置检测,所以将声音信号传导体4a,4b的上端部作为检测侧。相反,由于下端部在生成后述的辅助信号时使用,所以将下端部作为辅助信号生成侧。
针对安装在建筑物侧的各种设备,在其称呼前面加上“电梯通道内”,针对安装在电梯轿厢侧的各种设备,在其称呼前面加上“电梯轿厢上”。
在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的测定侧的端部设置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以在声音信号传导体4a中生成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在预备信号生成侧的端部设置对通过声音信号传导体4a传播来的声音信号进行检测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第一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a。在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的检测侧的端部设置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在辅助信号生成侧的端部设置第二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b,此外,在其附近的检测侧设置第三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c。
在各个电梯轿厢1a,1b上设置与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相应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7a’,以及与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相应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7b’。在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7b’的位置方面,优选从检测侧起算的距离与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7a’相同或较短。但是,如果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离开检测侧足够远,则也可以将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7b’设置在与检测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7a’的位置上。
在电梯轿厢1a,1b上,将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8a’设置在从检测侧起算的距离与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7a’相同或较远的位置上,并且将第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8b’设置在与检测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8a’的位置上,而且,将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c,8c’设置在与检测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8b’的位置上。
在图中,由于左侧电梯通道2a中最多可以存在3台电梯轿厢1,所以设置了三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但如果左侧电梯通道2a具有充分的高度,则也可以最多存在4台以上的电梯轿厢1。此时,依序在离开检测侧较远的位置上增设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其设置数量与可存在的最大电梯轿厢1的数量相当。
以下根据上述基本结构,对电梯轿厢1a,1b位置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未图示的控制器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使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反复发出呼叫信号10。将该时间间隔设置为足够进行一次检测的时间。因此,在一次检测结束前,不会产生下一个呼叫信号10。
从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发出的呼叫信号10以音速在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内部向下传播。首先,由最上方的电梯轿厢1a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检测到呼叫信号10。以此为契机,电梯轿厢1a选择三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中的任一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并向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发出响应信号11的第一波。
在初始状态中设定为选择设置在最远离检测侧的位置上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并且,每当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检测到信号时,朝上一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移位。此时,由于电梯轿厢1a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还没有检测到任何信号,所以从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c向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发出响应信号11的第一波。
响应信号11的第一波以音速在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内部分别朝上下方向传播。尤其是,由于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c比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更靠近辅助信号生成侧,所以比呼叫信号10更早地向下传播。
向上传播的响应信号11a的第一波被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检测到。由此,电梯轿厢1a将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设定变更到上一个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
此后,向上传播的响应信号11a的第一波被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检测到。并且,控制器计算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生成呼叫信号10的时间与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检测到响应信号11第一波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求出声音信号的传播时间并除以已知的传播速度,由此求出最上方的电梯轿厢1a的位置。
另一方面,向下传播的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通过下方的电梯轿厢1b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电梯轿厢1b根据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的检测结果改变选择设定,将之前的作为初始状态选择最下方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c’的设定变更到选择上一个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
并且,向下传播的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通过第三电梯通道内输入器6c。由此,控制器确认在左侧电梯通道2a中存在一台电梯轿厢1。
其间,呼叫信号10在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之后从上方通过第二台电梯轿厢1b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此时,电梯轿厢1b已经选择了从下方数起为第二个的第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所以从该处发出响应信号12的第二波。
朝上方传播的响应信号12a的第二波首先由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检测到。由此,电梯轿厢1b将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选择设定变更成选择上一个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
然后,朝上方传播的响应信号12a的第二波由上一个的电梯轿厢1 a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检测到。由此,电梯轿厢1a将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选择设定变更成选择上一个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
之后,朝上方传播的响应信号12a的第二波由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检测到。此时,由控制器计算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a发生呼叫信号10的时间与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检测到响应信号12的第二波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求出声音信号的传播时间并除以已知的传播速度,由此求出从上数起为第二个的电梯轿厢1b的位置。
另一方面,朝下方传播的响应信号12b的第二波通过第三电梯通道内输入器6c。由此,控制器确认在左侧电梯通道2a中存在二台电梯轿厢1。
之后,设置在辅助信号生成侧的第一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a检测到呼叫信号10。此时,第三电梯通道内检测器只检测到二个响应信号11b,12b,所以控制器可以确认左侧电梯通道2a中只存在二台电梯轿厢,而不存在更多的电梯轿厢。
控制器预先使第二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b产生辅助信号13,该辅助信号13的数量等于电梯通道中实际存在的电梯轿厢的台数与电梯通道中能够存在的电梯轿厢最多台数之间的差值。所以,此时第二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b只生成一次辅助信号13。
朝上方传播的辅助信号13通过电梯轿厢1a,1b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7b’,各个电梯轿厢1a,1b改变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8’的设定。此时,由于最上方的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8a’已经被选择,并且已经没有比其更高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8’,所以,将选择设定变更成选择最下方的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c,8c’而回到初始状态。
等上述处理结束,并且经过了充分的时间后,发送下一个呼叫信号10并重复上述检测。
以下说明针对在环状电梯通道内循环移动的多个轿厢实施上述方法的方法。
原则上只要如上述那样构成其他的三个电梯通道2b,3a,3b即可。具体来说,将左侧电梯通道2a朝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便成了上侧电梯通道3a。由此,上下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e,4f中,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e位于上方的位置,而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f则位于下方的位置。而且,右侧成为检测侧。
将上侧电梯通道3a旋转90度后便成了右侧电梯通道2b。将右侧电梯通道2b旋转90度后便成了下侧电梯通道3b。
如图1所示,在安装方法上作出了考虑,使得4条电梯通道2,3都能够共用电梯轿厢上的检测器7和输入器8。具体来说,将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和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安装在旋转臂14上。
行驶在上侧电梯通道3a中的电梯轿厢1f以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为中心使旋转臂14”朝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行驶在右侧电梯通道2b中的电梯轿厢1d再次使其上的旋转臂朝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行驶在下侧电梯通道3b中的电梯轿厢1c再次使其上的旋转臂朝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由此,电梯轿厢1无论位于哪个电梯通道2a,2b,3a,3b中,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和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始终能够沿着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4f,4c,4g移动。
上下的电梯通道3区段较短,其中最多只能有二台电梯轿厢1。因此,在上侧电梯通道中只使用二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由此,旋转臂14上只安装了二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并且,在图1中,上侧电梯通道3a的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e,4f在高度位置上错开设置,但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地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并且下侧电梯通道3b的情况也一样。此时,分别设置在左右电梯通道2a,2b中的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a,4b,4c,4d也需要在前后方向上错开设置。
也可以不安装在旋转臂上,而在上下电梯通道3中增设其他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此时,在图1的原来安装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的位置上安装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并在其下方安装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并且被设置成在右侧电梯通道2b和左侧电梯通道2a中不进行上下反向,而直接平行移动,在下侧电梯通道3b和上侧电梯通道3a中的朝向相同。
四个控制器由上位的主控制器进行综合管理,主控制器掌握所有的电梯轿厢1的位置。因此,当电梯轿厢1移动到其他电梯通道2,3时,主控制器改变各条电梯通道2,3中的电梯轿厢的位置。并且,电梯轿厢1进行选择切换而选择位置最靠近检测侧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为此,电梯轿厢1需要检测其自身是否已经移动到了电梯通道2,3的检测装置,所以,在电梯轿厢1的左右侧面设置了接近传感器20,以检测左右电梯通道2a,2b的墙壁或者沿着墙壁安装的设备19。
当接近传感器20的检测状态发生了变化时,则电梯轿厢1确认其已经移动到了电梯通道2,3中的一个电梯通道,从而选择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
以下参照图2和图3说明灵活使用多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方法。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左侧电梯通道2a内具有二台电梯轿厢1a,1b。
在图2中,各台电梯轿厢1a,1b中分别设置了一个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和一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即,在该示例中,不具有多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而由唯一的一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产生响应信号11,12。
图2的A表示由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检测到呼叫信号10,而通过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出响应信号11的第一波时的状态。
然后,如图2B所示,响应信号11a,11b分别朝上下方向传播。
图2C表示呼叫信号10通过第二个电梯轿厢1b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时的状态。此时,由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送响应信号12的第二波,而第一台电梯轿厢的1a的朝下传播的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正好在此时通过该位置。由此,响应信号12的第二波受到了干扰。由于该干扰,响应信号12的第二波出现衰减,而导致检测变得困难。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如图3所示,安装了多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
在图3A中,当上方的电梯轿厢1a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检测到呼叫信号10时,如上所述,从离开检测侧最远的第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发出响应信号11的第一波。
然后,如图3B所示,朝下方传播的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通过下方的电梯轿厢1b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此时,下方的电梯轿厢1b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检测到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并且,电梯轿厢1b进行选择变更而选择位于上一个位置的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
图3C表示之后呼叫信号10通过下方的电梯轿厢1b的第一检测器7a’时的状态。由于响应信号11b的第一波已经通过了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所以能够从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发送响应信号12的第二波而不会受到干扰。
除了改变物理性距离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针对各台电梯轿厢错开规定时间来发送响应信号的方法。具体来说,在图2A中,上方的电梯轿厢1a在接收到呼叫信号10后立刻发送响应信号11的第一波,而在图2C中,在迟延规定时间后才发送响应信号第二波12。也就是说,通过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电梯轿厢可以知道自己从上数起处于第几个的位置上,所以能够根据顺序设置迟延时间。由此,即时只有一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也能够避免响应信号11,12出现干扰。但是,此时控制器有必要在考虑到电梯轿厢速度的情况下进行位置计算。
为此,也可以采用对到达第二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的响应信号11进行分析来检测电梯轿厢1的速度的方法。
也就是说,由电梯轿厢1发出响应信号11时,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产生二次脉冲。当电梯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时,二个脉冲信号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到达第二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当电梯轿厢1处于朝上行驶的状态时,信号到达的时间间隔变短。相反,当电梯轿厢处于朝下行驶的状态时,则信号到达的时间间隔变长。因此,根据电梯轿厢1的行驶速度和移动方向,利用而个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的变化,能够求出电梯轿厢1的速度。同样,也可以通过在第二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中检测响应信号11的脉冲宽度或者波长的变化来求出速度。
而且,为了能够对电梯轿厢进行指定,也可以采用能以脉冲数量或者脉冲宽度来识别的呼叫信号。例如,将一个峰值的脉冲信号规定为呼叫电梯轿厢1a的呼叫信号,将具有两个连续峰值的脉冲信号规定为呼叫电梯轿厢1b的呼叫信号。在初次检测时,向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发送一个峰值的脉冲信号。并且,上方的电梯轿厢1a通过第一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检测到一个峰值的脉冲信号而知道自己已经被呼叫,而从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送响应信号11。并且,下方的电梯轿厢1b的第一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忽略第一次呼叫信号,并且在第二次检测时检测到具有双峰值脉冲的呼叫信号时发送响应信号12。在此,为了避免响应信号11,12之间产生干扰,有必要在经过充分的时间后发出第二次呼叫信号。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检测区域比较长时,由于检测间隔变长,所以可能会导致在检测到最后一个电梯轿厢1的位置时,最初检测到的电梯轿厢1的位置已经出现了较大的位置偏差。因此,此方法在检测区域很短的情况下,或者电梯轿厢的行驶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有效。
并且,如果检测区段很短,则各个响应信号之间的干扰也小,如图3所示,即使在向下传播的响应信号第一波11b通过之前发出响应信号第二波12,向上传播的响应信号第二波12也不会受到向下传播的响应信号第一波11b的干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最上方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依序发出响应信号11。
此外,如图3所示,各个电梯轿厢1a,1b发送该电梯轿厢特有的响应波形时,则接收侧的控制器可以知道哪个电梯轿厢在哪个位置上。在图3中,例示了以脉冲数量进行识别的方法,但也可以采用以脉冲宽度进行识别的方法,以及以不同的脉冲高度进行识别的方法。
如果所有的电梯轿厢1均只输出相同的波形,则在电源接通时等的初始化时,通过无线等识别电梯轿厢1。具体来说,在初次检测时,当成为图3A和图3C的状态时,在发送响应信号11,12时,通过无线向控制器发送电梯轿厢1a,1b的识别编号和所选择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编号或者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所检测到的信号的数目。控制器根据位置检测结果和无线信号分配电梯轿厢1的位置和识别编号。并且也可以从控制器侧指定电梯轿厢的识别编号,而仅使相应的电梯轿厢1作出应答。如此,可以在不依靠响应信号11,12波形的情况下进行识别。
初始化之后,控制器或者主控制器利用各个电梯轿厢1的位置或速度发生连续变化这一点来判断最接近前一个位置信息的电梯轿厢1为哪一台电梯轿厢等,并以此使电梯轿厢1的识别编号与位置相对应。
并且,如上所述的通过储存初始化时的电梯轿厢1的排列顺序以及位置来识别电梯轿厢,并以此进行运行的方法,对电梯轿厢1之间不会出现超越现象的多轿厢式电梯比较有效。
针对多台电梯轿厢1在一条电梯通道2a上运行的单通道式多轿厢电梯,由于各个电梯轿厢1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所以不需要在初始化时识别电梯轿厢1。并且,由于电梯通道2a内的电梯轿厢1的总数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不需要设置第一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a和第二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b以及第三电梯通道内输入器6c。而且,各个电梯轿厢1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只需在不同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即可。也就是说,在图3的场合,上方的电梯轿厢1a可以只安装最下面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而下方的电梯轿厢1b可以只安装从下数起为第二个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由此,没有必要对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进行选择变更,也不需要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
以下说明因所选择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生故障,而无法产生响应信号11时的故障检测方法。
由于各个电梯轿厢1之间不会出现超越现象,所以在位置方面,各个电梯轿厢1应该处于依序排列的状态。可是,如果在左侧电梯通道2a内,例如电梯轿厢1a的输入器8出现了故障,则如果其下方还有电梯轿厢1b,则该电梯轿厢1b的响应信号12a会到达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因此,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等能够通过确认电梯轿厢1b的信号的到达顺序和电梯轿厢1a的瞬间移动来检测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故障。
而且,也可以通过在控制器上设置看门狗式计时器来检测故障。例如,在事先已经知道左侧电梯通道2a内存在几台电梯轿厢的情况下,则在某一台电梯轿厢1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生了故障时,无论等待多少时间,最后一台电梯轿厢的响应信号12a都不会到达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b。因此,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使看门狗式计时器断开,就可以检测到异常。看门狗式计时器的时间被设定成比离开检测侧最远的位置上的电梯轿厢1的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发送响应信号12时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中所需的时间长,而比一次检测所需的时间短。
以下参照图4对使用环状循环吊索16和马达17驱动6台电梯轿厢1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电梯轿厢1b的前后分别设置一根循环吊索16b,16b’,并将电梯轿厢1b上部的对角线上的二处固定在循环吊索16b,16b’上。在循环吊索16b,16b’的对向位置上固定另一台电梯轿厢1b’。由二根循环吊索和二台电梯轿厢构成一组,共组成三组。通过上部所示的三个系统的马达17a,17b,17c使设置成圆弧状的多个驱动滑轮18a,18b,18c联动旋转,以独立地驱动各个组的循环吊索16a,16b,16c。
为了使摩擦力均等地作用在多个驱动滑轮18上而设置成圆弧状,受其影响,上侧电梯通道3a呈圆弧形状。为了使上下的形状相对称,下侧电梯通道3b也呈圆弧形状。
而且,上下的电梯通道3a,3b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电梯轿厢1在左右的电梯通道2a,2b中移动并改变上下的移动方向,所以其长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因此,将能够在该部分行驶的电梯轿厢1限制为1台。
图5表示整体结构。由于在循环吊索16的对向位置上固定有2台电梯轿厢1,所以如果在左侧电梯通道2a中有一台电梯轿厢1,则在右侧电梯通道2b中必定有一台与其成对的电梯轿厢1’。也就是说,在左右的电梯通道2a,2b中,各自最多能够存在三台电梯轿厢1。因此,各台电梯轿厢1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数目与电梯通道2的长度无关而为三个。
上下部分的各条电梯通道3a,3b中可以存在的电梯轿厢1的数量最多为1台,所以无论使用哪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响应信号11均不会产生干扰。其情况与图2的只有一台电梯轿厢1的情况相当。因此,只需要在旋转臂14上安装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即可。
并且,由于不需要辅助信号13,所以不需要设置第一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a和第二电梯通道内输入器5b以及第三电梯通道内输入器6c。但是,此时需要电梯轿厢1自身来检测其是否处于上下部分的各条电梯通道3a,3b中,并选择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因此,有必要在电梯轿厢1的左右侧面设置接近传感器20,以检测左右电梯通道2a,2b的墙壁或者沿着墙壁安装的设备19。当接近传感器20没有检测到检测信号时,电梯轿厢1判断其自身正处于上下电梯通道3a,3b中的一个电梯通道中,而选择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
当知道上下电梯通道3a,3b的任一个中存在一台电梯轿厢1时,则显然左右电梯通道2a,2b中电梯轿厢1的数量分别为两台。因此,左右电梯通道2的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首先知道上下电梯通道3a,3b中是否存在有电梯轿厢1,由此,能够判断是否应该发送一次辅助信号。所以,不需要设置第三电梯通道内检测器6c。
以下对声音信号传导体4的具体支撑方法进行说明。
声音信号传导体4是由强磁致伸缩性材料构成的细长的钢丝。所以在发生地震时或者风大时容易产生晃动。因此,如图6所示,使钢丝穿过引导环21的圆圈中,而不让声音信号传导体4产生摇晃。
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通过接收线圈22从声音信号传导体4检测信号,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通过发送线圈23向声音信号传导体4发出信号。
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由于下述三个理由而设置成U字型。
首先,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不会从声音信号传导体4中脱落出来,第二,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不会与引导环21的固定部分发出碰撞,第三,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在各条电梯通道2,3中移动时能够离开当前的声音信号传导体而移动到作为其移动目的地的其他声音信号传导体4。
通过以柔软的材料制作引导环21的固定部等,使得即使因地震等而导致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发生碰撞也不会受到损坏。
在上下侧电梯通道3中,沿着电梯轿厢1的圆弧状的移动轨迹,通过引导环21而将声音信号传导体4安装成弯曲形状。在声音信号传导体4中传播的声音信号是纵向波,所以,即使一直与引导环21接触,也几乎不会导致信号发生衰减。
如图6A和图6B所示,左右电梯通道2与上下的电梯通道3连接的部分的声音信号传导体4的设置方法有两种。
图6A所示的设置方法是,使相同的接收线圈22沿着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移动的设置方法。使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a,4e的一部分重叠,以使U字型的接收线圈22能够穿过。但是,在该部分中,为了避免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直接接触,如放大图所示,使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a,4e分别穿过双孔的引导环24,以保证传导体之间相隔一间隔。并且,如后所述,接收线圈22被设置成沿着曲线旋转。
根据以上方法,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7a的接收线圈22在从左侧电梯通道2a的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移动到上侧电梯通道3a的第五声音信号传导体4e上时以及从第三声音信号传导体4c移动到下侧电梯通道3b的第七声音信号传导体4g上时使用。
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也可以设置成在从左侧电梯通道2a移动到上侧电梯通道3a时使用。此时,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安装在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的下侧。
在通过二根声音信号传导体4分割电梯通道2时也可以使用该方法,通过分割,可以延长电梯通道2。
图6B所示的设置方法是,在左右电梯通道2和下侧电梯通道3b中使用不同的线圈23a,23b的方法。
由于在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的下方设置了第二和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8c,所以在下侧转向部分3b中,必须使该等输入器在比第八声音信号传导体4h更为下方的位置中穿过。为此,为了避免发送线圈23与第八声音信号传导体4h产生干扰,将第四声音信号传导体4d与第八声音信号传导体4h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分开的位置,以形成让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穿过的空隙。并且,根据第八声音信号传导体4h的位置设置其他的发送线圈23b。
图7表示将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安装成沿声音信号传导体4移动的安装方法。
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的接收线圈22a和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的发送线圈23a,23b有必要在旋转的同时从声音信号传导体4的内侧始终沿着声音信号传导体4移动。吊索固定部分14的结构被设置成与循环吊索16一体固定,所以能够在360度旋转的情况进行移动。也就是说,使其具有用于安装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和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旋转臂14的功能。因此,在左侧循环吊索16a’的吊索固定部分14a上安装接收线圈22a,而在右侧循环吊索16a的吊索固定部分14b上安装发送线圈23a,23b。
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第二和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8c的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有必要设置成从声音信号传导体4b,4d的内侧延着声音信号传导体4b,4d移动,以避免电梯轿厢1在上下电梯通道3中横向移动时与声音信号传导体4b,4d接触。可是,如果要将该等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全部旋转180度而改变朝向,则会导致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将一个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或者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部分分成左右两个,在安装时使该等线圈转向180度而改变朝向。
由此,当电梯轿厢1位于左侧电梯通道2a中时,使左侧的接收线圈22b和发送线圈23c,23e从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的内侧沿着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4b移动。相反,当电梯轿厢1位于右侧电梯通道2b中时,则使右侧的接收线圈22c和发送线圈23d,23f从第四声音信号传导体4d的内侧沿着第四声音信号传导体4d移动。向左右的发送线圈23的输出可以根据电梯轿厢1的位置进行左右切换,也可以采用无论位置情况如何均同时使用左右两侧的线圈来发出信号的方法。
以下参照图8的俯视图说明循环吊索16、电梯轿厢1、声音信号传导体4以及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是位于左右的电梯通道2a,2b中的2台电梯轿厢1a,1a’、设置在电梯轿厢1前后的循环吊索16,16’和声音信号传导体4的剖面以及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的俯视图。图8的下侧25是电梯的前侧25,其相反侧是后侧26。并且,也可以将电梯轿厢1的电梯门安装在相反侧而使前后的朝向相反。
以下说明电梯轿厢1在循环吊索16上的安装方法。
电梯轿厢1后侧26的左侧循环吊索16’的吊索固定部分14a抓住循环吊索16a’。将吊索固定部分14的抓住吊索的一侧称为腹部侧,将其相反侧称为背部侧。吊索固定部分的腹部侧朝向循环吊索的内侧,背部侧朝向外侧。
电梯轿厢前侧25的右侧循环吊索16位于电梯轿厢1的前侧25,由吊索固定部分14b抓住循环吊索16a。并且,通过安装在电梯轿厢1a的左后方与右前方的旋转轴27a,27b将吊索固定部分14a,14b固定在电梯轿厢1a上。
由于通过以上方法将电梯轿厢1安装在循环吊索16,16’上,所以,为了避免声音信号传导体4与循环吊索16,16’和电梯轿厢1之间产生干扰,有必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为了避免与吊索固定部分14a接触,设置在离开循环吊索16a的外侧有充分距离的位置上。第二,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上,以避免与电梯轿厢1接触。
以下根据上述设置条件,对左侧循环吊索16’及其周围的设置进行说明。
在吊索固定部分14a,14a’的背部附近的比电梯轿厢1更靠后方的位置上设置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4a和第三声音信号传导体4c。并且,在其延长线上设置在上下电梯通道3中使用的第五和第七声音信号传导体4e,4g。
在左侧的电梯轿厢1a方面,在电梯轿厢1a的后侧只需要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的接收线圈22a。在吊索固定部分14a的背部安装接收线圈22a,使其U字型的开口部朝向左侧。由此,在移动到右侧电梯通道2b时,吊索固定部分14a进行180度的转向,所以,右侧电梯通道的电梯轿厢1a’的接收线圈22a’的开口部朝向右侧。因此,线圈22a总是能够从声音信号传导体4的内侧沿着声音信号传导体4移动。
也可以将线圈22a旋转360度而形成线圈22A,并将其固定在吊索固定部分14的轴承28上。由此,由于线圈22A不会旋转,所以能够使布线工作变得方便。
以下对右侧循环吊索16及其周围的设置进行说明。
右侧循环吊索16位于电梯轿厢1的前侧25,在电梯轿厢1的前侧需要多个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
电梯轿厢1a的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b以及第二和第三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b,8c的接收线圈22和发送线圈23被分成二个,并且被安装成朝向相反,为了避免该等线圈与循环吊索16产生干扰,有必要安装在比循环吊索更靠后的位置上。因此,在吊索固定部分14b,14b’的背部附近,将第二和第四声音信号传导体4b,4d设置在电梯轿厢1和循环吊索16之间。
并且,在比第二和第四声音信号传导体4b,4d更靠前的位置上,设置在上下电梯通道3中使用的第六和第八声音信号传导体4f,4h。并按照该等在上下电梯通道3中使用的第六和第八声音信号传导体4f,4h的位置,在吊索固定部分14b的背部安装第一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a的第二个发送线圈23b。也可以将上下电梯通道3的声音信号传导体4h,4f设置成向后方错开,但向前方错开设置可以缩小电梯通道的截面积,可以节省空间。
也可以将吊索固定部分14的线圈23b旋转360度而形成线圈23B,并将其固定在吊索固定部分14的轴承28上。但是,为了避免与循环吊索16产生干扰,而将上下电梯通道3的声音信号传导体4h,4f设置在电梯轿厢3与循环吊索16之间。由此,由于线圈23B不会旋转,所以能够使布线工作变得方便。
以下对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安装位置的矫正方法进行说明。
在进行矫正处理的期间,仅使某一台特定的电梯轿厢1响应呼叫信号10而生成响应信号11,其他的电梯轿厢1不对呼叫信号10作出反应。
控制器在电梯轿厢1全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数次呼叫信号。特定的电梯轿厢1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7a每次检测到该信号时,从上方依序从所有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出响应信号。
控制器根据从特定的电梯轿厢1的各个位置上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发送来的响应信号,计算求出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实际的安装位置,并将该值作为检测时的矫正值使用。
通过有意识地将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的位置错开一点,能够以各台电梯轿厢1特有的间隔安装电梯轿厢上输入器8。利用这一点,还可以对电梯轿厢进行识别。

Claims (9)

1、一种在电梯通道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多轿厢电梯,具有:
沿着所述电梯通道传播声音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以产生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输入器;
设置在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检测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梯通道内检测器;
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传播来的信号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以及
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
从所述电梯通道内输入器发出呼叫信号,并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后,从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根据从呼叫信号发出起到所述电梯通道内检测器检测到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求出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每台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多个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并且使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到所述检测侧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从所述电梯通道内输入器发出呼叫信号,并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后,选择多个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中的任一个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并使其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和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在每台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到所述检测侧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传播来的信号,其中,当该等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信号时,使所选择的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和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在每台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到所述检测侧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传播来的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信号时,根据来自所述检测侧之间的距离按顺序进行选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电梯轿厢的数量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通道被分割成多个电梯通道区段,并分别在各个所述电梯通道区段上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通道被分割成多个电梯通道区段,并在所述电梯轿厢内设置用于检测安装在各个所述电梯通道区段上的设备的接近传感器,以检测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电梯通道区段中的哪一个电梯通道区段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通道被分割成多个电梯通道区段,所述电梯轿厢被固定在循环吊索上以进行循环移动。
9.一种在电梯通道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多轿厢电梯,具有:
沿着所述电梯通道传播声音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以产生声音信号的电梯通道内输入器;
设置在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的检测侧这一端,用于检测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梯通道内检测器;
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传导体传播来的信号的电梯轿厢上检测器;以及
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的电梯轿厢上输入器,
从电梯通道内输入器发出呼叫信号,并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检测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后,以按每台所述电梯轿厢错开规定时间的方式,从所述电梯轿厢上输入器向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传导体发出响应信号,以根据呼叫信号的发出时间、响应信号的测出时间以及所述电梯轿厢的速度求出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
CN2007101273491A 2006-07-07 2007-07-02 多轿厢电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0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7341 2006-07-07
JP2006187341A JP4277878B2 (ja) 2006-07-07 2006-07-07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
JP2006-187341 2006-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0257A true CN101100257A (zh) 2008-01-09
CN101100257B CN101100257B (zh) 2010-06-02

Family

ID=3859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73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0257B (zh) 2006-07-07 2007-07-02 多轿厢电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876134A3 (zh)
JP (1) JP4277878B2 (zh)
CN (1) CN10110025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5832A (zh) * 2016-11-23 2017-01-18 范国隆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06976771A (zh) * 2015-12-04 2017-07-2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多轿厢无绳电梯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融合系统
CN107000980A (zh) * 2014-11-27 2017-08-01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设计成执行该方法的电梯系统
CN113396117A (zh) * 2019-02-27 2021-09-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3526280A (zh) * 2020-04-16 2021-10-2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CN114901579A (zh) * 2020-01-14 2022-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1029B (zh) * 2015-01-27 2017-02-01 四川大学 单向循环升降电梯
DE102017205354A1 (de) * 2017-03-29 2018-10-04 Thyssenkrupp Ag Mehrkabinenaufzug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Mehrkabinenaufzuganlage
CN107487684A (zh) * 2017-08-21 2017-12-19 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导向作用的多轿厢平衡电梯
CN107522070A (zh) * 2017-08-21 2017-12-29 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步、异步运行切换的多轿厢平衡电梯
CN107522069A (zh) * 2017-08-21 2017-12-29 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减压平衡电梯
CN107487694A (zh) * 2017-08-21 2017-12-19 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平衡电梯
JP7062060B2 (ja) * 2018-06-26 2022-05-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JP7484693B2 (ja) 2020-12-17 2024-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異常検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3680A (en) * 1991-05-03 1993-06-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asuring elevator car position using ultrasound
JPH07187525A (ja) * 1993-11-18 1995-07-25 Masami Sakita 複数ばこ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DE4426793C1 (de) * 1994-07-28 1995-10-26 Schmersal K A Gmbh & Co Einrichtung zur Positionserfassung
SG126669A1 (en) * 1998-02-02 2006-11-29 Inventio Ag Double-decker or multi-decker elevator
DE19903646C1 (de) * 1999-01-29 2000-07-06 Schmersal K A Gmbh & Co Einrichtung zur Positionserfassung
DE10156043B4 (de) * 2001-11-15 2006-03-02 Otis Elevator Co., Farmington Positionsermittlungsvorrichtung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980A (zh) * 2014-11-27 2017-08-01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设计成执行该方法的电梯系统
CN107000980B (zh) * 2014-11-27 2019-05-14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设计成执行该方法的电梯系统
US10710841B2 (en) 2014-11-27 2020-07-14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system designed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6976771A (zh) * 2015-12-04 2017-07-2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多轿厢无绳电梯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融合系统
US10472206B2 (en) 2015-12-04 2019-11-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nsor failure detection and fusion system for a multi-car ropeless elevator system
CN106335832A (zh) * 2016-11-23 2017-01-18 范国隆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06335832B (zh) * 2016-11-23 2018-09-14 广东通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13396117A (zh) * 2019-02-27 2021-09-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4901579A (zh) * 2020-01-14 2022-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控制系统
CN113526280A (zh) * 2020-04-16 2021-10-2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CN113526280B (zh) * 2020-04-16 2023-03-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0257B (zh) 2010-06-02
JP4277878B2 (ja) 2009-06-10
EP1876134A2 (en) 2008-01-09
EP1876134A3 (en) 2012-06-13
JP2008013326A (ja) 200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0257B (zh) 多轿厢电梯
CN107487688B (zh) 用于电梯系统的传感器和驱动电机学习运行
KR101191823B1 (ko) 도어 구역 보호
CN101506078B (zh) 电梯系统和确定在电梯系统中的电梯轿厢位置信息的方法
CN101172547B (zh) 电梯
CN1250440C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H11246139A (ja) エレベータカーの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373082B (zh) 用于灵活设计和操作电梯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10642107B (zh) 具有先进的建筑物范围分配逻辑的超级群组架构
EP3628619A1 (en) Elevator system
CN101782645A (zh) 倒车距离侦测方法及装置
JP201515766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EP3594162A2 (en) Mobile car operating panel
WO2020174746A1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S63150709A (ja) 自立型無人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衝突回避方法
CN108792874B (zh) 电梯无线通信系统
CN108778974B (zh) 电梯短程通信系统
EP4159657A1 (en) Auto-range process for elevator wireless node
JPWO2020003369A1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JPH06323837A (ja) 管内移動ロボット位置検出装置
CN210121853U (zh) 应用于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机器人
CN1692068A (zh) 用于声音距离测量的无节律脉冲序列
CN206692167U (zh) 微波多普勒电梯轿厢位置检测系统
EP4019447A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automatic elevator calls
CN1579900A (zh) 移动存放架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