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6154A -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6154A
CN101096154A CNA2007101114974A CN200710111497A CN101096154A CN 101096154 A CN101096154 A CN 101096154A CN A2007101114974 A CNA2007101114974 A CN A2007101114974A CN 200710111497 A CN200710111497 A CN 200710111497A CN 101096154 A CN101096154 A CN 101096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opening
air roll
closing
therma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114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6154B (zh
Inventor
关野利治
高桥孝辅
日吉武司
二桥清刚
真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NCR Voyi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789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478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885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1829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141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893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229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9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6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6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6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54Locking devices applied to printing mechanisms
    • B41J29/58Locking devices applied to printing mechanisms and automatically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1Thermal printer with head or platen movable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其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空间;打印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盖子,设置于壳体内,并且当转动时,该盖子与壳体相接触和分离,从而打开和关闭所述空间;推动装置,用于沿远离壳体的方向推动盖子;接合部,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当与盖子相接合时,该接合部防止盖子沿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受压部,其可转动地设置于盖子内,并且当被按压时移动接合部,从而释放盖子与接合部之间的接合;以及弹性装置,其被设置成沿远离接合部的方向推动受压部。

Description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以下在先日本专利申请并要求它们的优先权权益:于2006年6月29日提交的第2006-178944号申请;于2006年6月29日提交的第2006-178948号申请;于2006年6月29日提交的笫2006-178957号申请;于2006年7月7日提交的第2006-188502号申请;以及于2007年1月24日提交的第2007-014112号申请。所有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例如记录机(register)上的热敏打印机和一种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安装于例如记录机等上的热敏打印机,其用来在由热敏纸制成的收据上打印各种信息。通常,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出版物第11-286147号中所描述的,热敏打印机包括用于加热热敏纸的热敏头以及用于将热敏纸按压到热敏头上的压纸辊(platen roller)。
在这种热敏打印机中,当热敏纸用完时,用户必须打开盖子来提供新的热敏纸。因此,近期的热敏打印机可包括用于通过单个动作方便地打开盖子的释放按钮。
但是,传统的热敏打印机使用螺旋弹簧来使被按下的释放按钮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必须提供空间以便在盖子中容纳螺旋弹簧,这使得热敏打印机体积增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热敏打印机,其使得盖子能够通过单个动作而方便地打开。
在上述热敏打印机中,热敏纸在热敏头与压纸辊之间经过,并且通过施加到热敏头上的热而在热敏纸上进行打印。热敏纸通常被卷成辊形,并且在更换热敏纸时,外壳上部中的开启/关闭帽必须打开。
在上述热敏打印机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即,热敏头设置于外壳侧部上,压纸辊设置于帽侧部上,并且当受到按压时,热敏头和压纸辊通常互相接触。
因此,当帽被打开/关闭时,压纸辊干涉外壳侧部。从而,在将打开/关闭帽沿远离热敏头的方向移动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复杂的打开/关闭的操作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当更换热敏纸时,该热敏打印机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打开/关闭帽打开。
如第3,118,469号美国专利中所述,已知一种热敏打印机,其中,盖子被固定于打印机主体以便被转动和打开/关闭,热敏头设置于打印机主体侧部上,并且压纸辊设置于盖子侧部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期望的传送力和期望的打印压力,在关闭状态下热敏头被按压于压纸辊。在该热敏打印机中,打印机主体和盖子通过锁闭机构而彼此接合以保持关闭状态,并且锁闭元件的接合被释放以便将盖子远离打印机主体,从而设定打开状态。但是,在该构造的热敏打印机中,当在关闭状态下将热敏头按压到压纸辊以产生摩擦力时,即使锁闭元件的接合被释放,该摩擦力也会产生阻力,使得难以打开/关闭。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其能够进行容易且顺利的打开/关闭。
已知一种打印装置,其包括:第一打印部,其沿纸张传送路径设置于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以及第二打印部,其设置于装置主体中的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该打印装置通过第一和第二打印部在纸张的两个表面上进行打印。
例如,如第6,784,906号美国专利中所述,第一打印部包括作为打印头的第一热敏头、以及设置成经由纸张传送路径而面向第一热敏头且用于传送纸张的第一压纸辊。第二打印部包括作为打印头的第二热敏头、以及设置成经由纸张传送路径而面向第二热敏头并用于传送纸张的第二压纸辊。
打开/关闭件设置于装置主体内,并且通过该打开/关闭件来补充纸张。第一打印部的第一压纸辊以及第二打印部的第二热敏头固定于打开/关闭件。通过关闭该打开/关闭件,第一热敏头被按压于第一压纸辊,并且第二热敏头被按压于第二压纸辊。第一和第二热敏头被第一和第二弹簧件的弹性力而按压。
但是,当第一和第二热敏头的朝向第一和第二压纸辊的按压方向彼此相反时,传统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它们的按压力相互影响,并且难以将第一和第二热敏头的作用于第一和第二压纸辊上的头负载设定到合适的状态,这使得不可能期盼具有良好的打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其可以适当地获得第一和第二打印头的作用于第一和第二压纸辊上的头负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热敏打印机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空间,以容纳热敏纸;打印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以在热敏纸中打印各种信息;盖子,设置于壳体内,并且在转动时与壳体相接触和分离,从而打开和关闭所述空间;推动装置,用于沿远离壳体的方向推动盖子;接合部,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当与盖子相接合时,防止盖子沿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受压部,设置于盖子内,并且当受压时移动接合部,从而释放盖子与接合部之间的接合;支撑轴体,设置于远离受压部的位置中,以可转动地支撑受压部;以及弹性装置,通过利用作为基准的支撑轴而设置于与受压部相对的一侧上,以沿远离接合部的方向推动受压部。
根据该构造,可以通过单一的动作而轻易地打开热敏打印机的盖子。另外,能够使热敏打印机紧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热敏打印机包括:外壳,其具有中空部以及从设置于其上部中的中空部延续而来的开口;热敏头,设置于外壳的一侧上,以面向中空部;帽,用于通过将设置于外壳另一侧上的水平转动轴用作转动中心而打开/关闭该开口;支撑部,设置于外壳上以支撑转动轴,以便移动到外壳的另一侧;压纸辊,设置于外壳内,在开口关闭的状态下定位于中空部,并且设置成面向热敏头;热敏纸传送机构,设置于中空部内,以便在帽关闭的状态下沿纸张传送路径传送热敏纸,且将纸供给到热敏头与压纸辊之间;锁止部,设置于帽内;打开/关闭按钮,固定于外壳的一侧,并具有向下开口的凹部;插入件,其基端设置成围绕设置于外壳一侧上的水平转动轴转动,其末端设置成插入到打开/关闭按钮的凹部中,或从该凹部中拉出,并且被锁止部设置在该插入件的中间位置中以便由锁止部锁定;以及推动件,用于沿在锁定部中锁定被锁止部的方向来推动插入件的被锁止部。凹部和插入件的末端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通过按压打开/关闭按钮,使得插入件的末端移动到外壳的一侧,并且克服推动件的推动力而释放锁止部与被锁止部之间的锁定。
根据该构造,当更换热敏纸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而打开所述打开/关闭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热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盖子,固定于打印机主体,以在关闭与打开状态之间转动;压纸辊,设置于盖子内;热敏头,设置于打印机主体内,并且设置成在关闭状态下面向压纸辊,并且按压压纸辊;锁止机构,其与打印机主体和盖子相接合和脱离;以及连接件,其将热敏头与锁止机构相连接,并且通过锁止机构的脱离将热敏头从压纸辊退回。
根据该构造,由于提供了连接件,所以热敏头通过锁止件的脱离而从压纸辊处退回。因而,打开/关闭使容易且顺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打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包括打开/关闭件;第一打印头、第一压纸辊、第二打印头、以及第二压纸辊,它们被设置成在装置主体内经由纸张传送路径而彼此面对,其中,所述第一打印头用于打印纸张的第一表面侧,所述第二打印头用于打印纸张的第二表面侧;以及第一和第二弹簧件,它们将第一和第二打印头弹性地按压到第一和第二压纸辊,其中,第一压纸辊和第二打印头固定于打开/关闭件,而第一打印头和第二压纸辊固定于装置主体侧,并且第一和第二打印头设置成,第一和第二压纸辊的按压方向彼此交叉。
根据该构造,可以适当地获得第一和第二打印头作用于第一和第二压盘上的头负载,并且可以进行较好的打印。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总体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当盖子关闭时的热敏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盖子打开时的热敏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释放按钮和钩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按钮主体未被按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释放了钩与接合轴体之间的瞬间接合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盖子从外壳抬高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热敏打印机的打开/关闭帽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热敏打印机的打开/关闭帽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热敏打印机的打开/关闭帽的打开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热敏打印机的修改实例的侧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处于关闭状态的热敏打印机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接合释放状态的热敏打印机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接合释放状态的热敏打印机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其它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示出了图16的打印装置的上框架的打开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当盖子20关闭时的热敏打印机的示意图,而图2是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当盖子打开时的热敏打印机的示意图。例如,该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安装于记录机等上,以便用来打印收据。如图1和2所示,这种热敏打印机包括作为主体外壳的壳体10、以及用来打开/关闭壳体10的开口10a的盖子20。
壳体10具有方形盒形状,并且壳体框架11设置于其内。壳体框架11包括设置于壳体10两侧上的两个框架体12,并且容纳空间(空间)S就近形成以容纳热敏纸P。热敏纸P被卷成卷,以便放置在固定于壳体10底壁的基座10b上。对热敏纸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根据该实施例,使用在分别为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上具有热敏层的类型。
框架体12从壳体10的底壁延伸到邻近于壳体10的开口10a的位置,并且连接轴13以平行于壳体10底壁的方式设置于预定位置中。每个框架体12形成为板形,并且通过螺钉等固定于壳体10的底壁。
在壳体10中,打印装置14设置于与壳体框架11相对的一侧上,以便通过利用作为基准的容纳空间S而在热敏纸P上打印各种信息。打印装置14包括:第一打印单元141,其负责在热敏纸P正面的第一表面上进行打印;以及第二打印单元142,其负责在热敏纸P背面的第二表面上进行打印。
第一打印单元141包括固定于壳体10的第一热敏头141a、以及固定于盖子20的第一压纸辊141b。第一热敏头141a平行于连接轴13延伸,以便根据来自控制器(未示出)的信息而加热为热敏纸P正面的第一表面。第一压纸辊141b平行于连接轴13(即,平行于第一热敏头141a)延伸,以便将热敏纸P按压于第一热敏头141a。
第二打印单元142包括固定于盖子20的第二热敏头142a、以及固定于壳体10的第二压纸辊142b。第二热敏头142a平行于连接轴13延伸,以便根据来自控制器(未示出)的信息而加热为热敏纸P背面的第二表面。第二压纸辊142b平行于连接轴13(即,平行于第二热敏头142a)延伸,以便将热敏纸P按压于第二热敏头142a。
第一和第二压纸辊141b、142b中的每一个均沿预定方向被驱动装置15转动,且通过利用来自形成于第一表面(其为辊表面)内的橡胶膜的摩擦而沿箭头方向a传送热敏纸P。
驱动装置15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和第二压纸辊141b、142b的驱动辊151(仅示出两个)、以及用于驱动驱动辊151的步进电动机152。
当步进电动机152运转时,多个驱动辊151被驱动,并且第一和第二压纸辊141b、142b沿预定方向转动。保持于第一热敏头141a与第一压纸辊141b之间以及第二热敏头142a与第二压纸辊142b之间的热敏纸P通过来自第一和第二压纸辊141b、142b的摩擦而沿箭头方向a被传送。此时,第一和第二热敏头141a、142a加热热敏纸P,以便在分别为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内形成字符或符号。
在壳体10内,杆状钩通过利用作为基准的容纳空间S而设置于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与连接轴13相对且处于由用户所看到的右方位置处(在图1纸张表面的前面)。
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释放按钮30和钩16的主视图。
如图3所示,钩16由固定于壳体10的轴体17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包括形成于与连接轴13相对的位置中的凹口16a,以便与设置于盖子框架21中的接合轴体23(下面描述)相接合。
在钩16中,弹簧圈18连接于轴体17周围的彼此相对的位置处。这些弹簧圈18连接于壳体16,以便沿箭头方向A推动钩16。
由形成于按钮主体31(下面描述)中的按压表面31a按压的受压表面16b形成于钩16的上部中,即,在盖子20关闭壳体10的容纳空间S的状态下与盖子20相对的位置。当受压表面16b接近连接轴13时,其倾斜并接近壳体10的底壁。
如图1、2所示,盖子20包括上壁和侧壁20a和20b,并且具有U形截面形状。盖子框架21固定于盖子20的内表面内,即,在盖子20关闭壳体10的容纳空间S的状态下面向壳体10的位置。
盖子框架21包括设置于盖子20两侧上的两个框架体22。每个框架体22形成为板形,并且通过螺钉等固定于盖子20的内表面。
框架体22包括第一和第二接合板部22a和22b。第一接合板部22a延伸到壳体10中,并且连接轴13可转动地连接至其预定位置。因此,盖子20被支撑为相对于壳体10围绕连接轴13转动。弹簧13a设置于连接轴13的两端中。这些弹簧13a沿图2的箭头方向B推动盖子框架21。
第二板部22b沿远离盖子20的方向延伸。其中,在由用户看来设置于右侧上的框架体22的第二接合板部22b中,接合轴体23设置成与钩16相接合。接合轴体23平行于连接轴13延伸,以到达壳体10的侧壁的内表面附近。
释放按钮30设置于盖子20的由用户看来为右侧的位置中。如图3所示,释放按钮30包括按钮主体(受压部)31、臂32、支撑轴体33、以及板簧34。这些部件通过整体模制方式而形成,并且其中的按钮主体31、支撑轴体33、和板簧34线性排列。
如图1、2所示,按钮主体31设置于形成在盖子20中的凹口20c内。在其下部中,即,在盖子20关闭壳体10的容纳空间S的状态下面对壳体10的位置,如图3所示,形成有用于对钩16的受压表面16b进行按压的按压表面31a。在受压表面16b的情况下,当按压表面31a接近连接轴13时,其倾斜成接近壳体10的底表面。
如图3所示,臂32设置于盖子20内,以便从按钮主体31朝向连接轴13延伸。支撑轴体33连接于臂32的与按钮主体31相对的端部,并且通过设置于盖子20内的支撑装置(未示出)而被支撑,以便围绕平行于连接轴13的轴线转动。
板簧34从支撑轴体33的与臂32相对的位置朝向连接轴13延伸。在最邻近连接轴13的位置中,抵靠部34a形成为朝向盖子20的上壁20a延伸。抵靠部34a始终弹性地抵靠上壁20a。因此,释放按钮30总是被板簧34推到上侧。
盖子20的打开操作
图4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按钮主体31未被按下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钩16与接合轴体23之间的瞬间接合被释放的状态的示意图,而图6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当盖子20从壳体10抬高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当不再有热敏纸P时,释放按钮30的按钮主体31由用户的指部f向下按下。图4示出了正好在按钮主体31被按下之前的状态。
当按钮主体31被按下时,释放按钮30围绕支撑轴体33转动,并且形成于按钮主体31的下部中的按压表面31a抵靠形成于钩16的上部中的受压表面16b。
当按钮主体31从该状态被更多地按压时,钩16通过来自按钮主体31的按压表面31a的按压而围绕轴体17转动,并且形成于盖子框架21内的接合轴体23被从钩16的凹口16a中移除。图5示出了接合轴体23从钩16的凹口16a中移除的瞬间的状态。
通过钩16与接合轴体23之间的脱离,盖子20由设置于连接轴13内的弹簧13a所推动,以便围绕其转动,从而轻微地抬高盖子20。图6示出了当盖子20被轻微抬高时的状态。
此时,释放按钮30的按钮主体31仍然被用户的指部f按压。因此,在盖子20和盖子框架21被抬高的同时,释放按钮30和钩16的位置没有变化。从而,设置于盖子框架21内的接合轴体23与盖子20一起被抬高,以便移动到高于钩16的凹口16a的位置处。结果,即使当按钮主体31的按压被释放时,接合轴体23和钩16也不再彼此接合。
当按钮主体31的按压被释放时,释放按钮30被板簧34推动以围绕支撑轴体33转动,并且按钮主体31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在按钮主体31返回到原始位置之后,钩16被弹簧13a推动,以便围绕支撑轴体33转动,并且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仅通过对释放按钮30的按钮主体31进行按压就可轻易打开盖子20。另外,当按压释放按钮30时,释放按钮30通过来自板簧34的推动而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板簧34用来将被用户按压的释放按钮30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因此,由于不需要像传统板簧30一样需要那么大的容纳空间,所以使得热敏打印机紧凑化。
根据该实施例,构成释放按钮30的按钮主体31、支撑轴体33、板簧34、和抵靠部34a线性排列。因此,即使当向按钮主体31施加较大力时,释放按钮也不会被扭弯,从而防止了按钮主体31的倾斜。
本发明不限于热敏打印机,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装置,只要该装置包括以高频率被反复打开/关闭的盖子即可。
第二实施例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210的纵向截面图,图8是示出了热敏打印机210的打开/关闭帽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图,图9是示出了热敏打印机210的打开/关闭帽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图,而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热敏打印机210的打开/关闭帽处于打开状态的纵向截面图。在附图中,P表示热敏纸。在图7至图10中的每一副图中,左侧相当于外壳主体220的一侧,而右侧相当于外壳主体220的另一侧。
热敏打印机210包括用于容纳各个机构的外壳主体220、以及设置成相对于外壳主体220被打开/关闭的打开/关闭机构230。
外壳主体220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基部221。在基部221上,主体部222被设置成容纳诸如热敏纸传送机构222a的各种装置,并且中空部223形成于该主体部内。中空部223如图所示地向上开口,并且开口224形成于该中空部内。
热敏头225固定于主体部222一侧的内壁表面,以便露出于中空部223。在主体部222的左侧(所示出的)上,插入件226(接合部)被设置成其基端227可以围绕水平转动轴(支撑轴体)转动。另外,插入件226的末端228被设置成插入到下面描述的打开/关闭按钮252的凹部253中,或从该凹部中拉出。
在插入件226的中间位置,被锁止部229被设置成由下面描述的销242锁定。引导部229a形成于被锁止部229的下部中,并形成为使得该引导部抵靠销242以朝向被锁止部229侧引导的形状。
销242和被锁止部229在打开/关闭帽250的关闭状态下彼此接合。拉伸弹簧(推动件)227a连接至基端227,并且末端228被推动到右侧,以保持销242与被锁止部229之间的接合。
斜面228a(参见图8)形成于末端228内,以便从外壳主体220的左侧倾斜到右侧,并且相对于下面描述的打开/关闭按钮252的凹部253的斜面253a而滑动。
打开/关闭机构230包括:支撑部231,竖立于基座221中;水平转动轴233,固定于形成在支撑部231中的支撑孔232;纸张盖子框架240,围绕转动轴233转动;以及打开/关闭帽250,固定于纸张盖子框架240,以覆盖中空部223。支撑孔232具有椭圆形状,其中长轴是水平的,并且该支撑孔形成为使得转动轴233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
压纸辊241设置于纸张盖子框架240的末端侧上,并且在打开/关闭机构的关闭状态下被按压于热敏头225。纸张盖子框架240进一步包括用于锁定插入件226的被锁止部229的销(锁定部)242。在纸张盖子框架240的中间部中,抵靠件243被设置成抵靠主体部222,并且纸张盖子框架240沿打开方向被弹簧件244推动。
打开/关闭帽250包括帽体251(盖子),并且帽体251的基端侧固定于纸张盖子框架240,以通过摆动轴251a而上下摆动。打开/关闭按钮252固定到相当于外壳主体220的一侧的帽体251的末端侧。如图8所示,打开/关闭按钮252的底表面是开口的,并且设置有凹部253,插入件226可以插入到该凹部中。
凹部253包括斜面253a,其中,设置于插入件226的末端228中的斜面228a形成为滑动的,并且大倾斜角的斜面253b形成为是从斜面253a的上侧延续的。因此,对于凹部253和插入件226的末端228来说,末端228可以通过向下按压打开/关闭按钮252而移动到左侧,并且销242与被锁止部229之间的锁定可以克服拉伸弹簧227a的推动力而被释放。
在如此构造的热敏打印机210中,如下所述地更换热敏纸P。即,通过向下按压打开/关闭机构230的打开/关闭按钮252,使凹部253的斜面253a抵靠插入件226的斜面228a,以便将插入件226的末端228移动到图中的左侧。因此,如图9所示,销242与被锁止部229之间的锁定被释放。
即使当锁定被释放时,插入件226的斜面228a也将凹部253的斜面253a按压到右侧。从而,纸张盖子框架240整体地被推到右侧。另一方面,由于支撑孔232具有椭圆形状,所以纸张盖子框架240的转动轴233被向右移动。树脂制成的基座221弯曲(distort),以将热敏头225与压纸辊241隔开,从而防止当纸张盖子框架240被打开时压纸辊241干涉主体部222。
当将纸张盖子框架240的抵靠件243被按压到主体部222时,纸张盖子框架240被自动打开。
在更换热敏纸P之后,当将纸张盖子框架240关闭时,抵靠件243首先抵靠主体部222,以便缓慢地延伸弹簧件244。因此,纸张盖子框架240被缓慢地关闭。
当打开/关闭按钮252被按入时,销242抵靠引导部229a,以便引导该引导部。然后,销242与被锁止部229相接合,并且压纸辊241抵靠热敏头225。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210,当更换热敏纸P时,仅通过按压打开/关闭按钮252的简单操作就可以打开/关闭该打开/关闭帽250,并且防止了压纸辊241干涉其它部件。
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增加拉伸弹簧(推动件)227b,以便更有力地将插入件226的末端228推动到右侧。此外,不必说,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2至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310。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热敏打印机的内部。该热敏打印机310具有在热敏纸张311上打印的功能,并且其可以用于例如收银机等。
热敏打印机310包括:打印机主体312,其上部是开口的;以及盖子314,用来覆盖该开口。盖子314固定于形成在打印机主体312的上部的铰接部312,以便转动并且被打开/关闭。
铰接部315包括设置成推动件的扭转弹簧316。扭转弹簧316的一端抵靠打印机主体312,而另一端抵靠盖子314。盖子314沿打开方向被该扭转弹簧316推动到打印机主体312。
接合销319设置于盖子314的侧部。接合件319形成为圆柱形(其中,轴中心水平地延伸),并且在关闭状态下设置于接合爪330(下文中描述的)的接合凹部333中,以与接合凹部333相接合。
操作件320设置于盖子314的上部,以转动接合爪330。操作件320包括插入孔内的轴部321,所述孔形成于盖子314的上表面中。在轴部321的末端,斜面321a形成为抵靠接合爪330。具有直径大于孔的盘状按钮部332连接于轴部321的上部。弹性体323设置于按钮部322与盖子314的上表面之间。例如,该弹性体323为设置于轴部321周围的卷轴弹簧,以向上按压操作件320。当操作者向按钮部322施加向下的特定的或更大的力时,该弹性体收缩,并且操作件320向下线性地移动。当力被释放时,操作件320通过弹性体323的弹性恢复力而升高到其原始位置。
压纸辊325设置于盖子314的前端。压纸辊325一体地固定于可转动压盘轴327,所述压盘轴通过轴部326而支撑于盖子314的左侧和右侧,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压纸辊325形成为圆柱形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可以与压盘轴327一起一体地转动。压纸辊325由诸如具有橡胶弹性和大于金属的摩擦系数的丁腈橡胶(NBR)的弹性材料制成。压纸辊325在关闭状态下以将热敏纸张311夹在中间的方式被设置成面对下面描述的热敏头341。
切割器机构328设置于压纸辊325上方,以便在关闭的状态下切割热敏纸张311。
纸张容纳部329设置于打印机主体312内的后部,以容纳热敏纸张311。热敏纸张311包括基础纸张以及形成于基础纸张的一个表面(例如,为正面的第一表面)的热敏层。例如,热敏纸由这样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当被加热到预定温度或更高时如所期望地变色,诸如黑色或红色。如图12所示,在卷起的状态下,该热敏纸张311设置于纸张容纳部329,从而热敏层可以面朝外。
构成锁止机构的一个实例的接合爪330通过第一转动轴331而固定于打印机主体312的侧部。接合爪330被构造成围绕第一转动轴331转动。斜面332形成于接合爪330的上端。接合凹部333形成于接合爪330的上后部,以便与接合销319相接合。作为连接件实例的连接件35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动轴331周围的与接合凹部333相对的侧部(即,下部334)。弹性件352的一端固定于接合爪330的下端。
热敏头单元340设置于打印机主体312的前端。热敏头单元340包括热敏头341、散热片342、推动装置343、以及弹簧垫圈344。固定于打印机主体312以围绕第二转动轴345转动的散热片342具有作为散热结构的功能。热敏头341固定于散热片342,并且在第二转动轴345的上端侧被朝向压纸辊325按压。
在散热片342的低于第二转动轴345的端部,长孔形连接部346形成为对连接件350进行固定。连接件350的端部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可转动地固定于该连接部346。通过所述间隙,除非向按钮部322施加特定的或更大的力,否则接合爪不转动。因此,通常可以确保恒定的打印压力。
热敏头341以向后且纵向(几乎垂直)的姿态设置。热敏头341被设置成在关闭状态下与热敏纸张311的热敏层相接触,且面向将热敏纸张311夹在中间的压纸辊325。
推动装置343设置于散热片342的后侧,即,与热敏头341相对的一侧。推动装置343的实施为诸如压缩弹簧或扭转弹簧的弹簧件,且以压缩状态设置于弹簧垫圈343(该垫圈设置于打印机主体312的前端)与散热片342之间。推动装置343沿图12的箭头方向C朝向压纸辊325按压热敏头341。
用于将散热片342连接于接合爪330的连接件350形成为杆状。连接件350的一端固定于接合爪330的下部,而另一端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固定于散热片342的连接部346。
例如,弹性件352由弹簧件制成,以便被伸长/缩短。弹性件352的一端354连接至打印机主体312,而另一端353连接至接合爪330的下端335。当通过特定的或更大力按压按钮部322时,接合爪330倾斜且弹性件352伸长。当去除施加于按钮部322的力时,弹性件352缩短,并且接合爪330的下端335被弹性件352的弹性恢复力拉动,从而调整接合爪330的倾斜度。
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60通过连接部固定于打印机主体312中的纸张容纳部329的前面。例如,电动机360是步进电动机,以向前/向后转动,并能够反向进给打印。电动机360包括输出轴361以及与输出轴361一体转动的输出齿轮362。
驱动齿轮363设置于电动机360的前上部。驱动齿轮363被设置成与输出齿轮362相接合。驱动齿轮363通过轴承364支撑于打印机主体3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以便固定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可转动轴365。
在盖子314的末端的压纸辊325的附近,压盘齿轮370一体地固定于压盘轴327。该压盘齿轮370设置成在关闭状态下与驱动齿轮363相接合。换言之,驱动齿轮363的转动伴随有压盘齿轮370、压盘轴327、和压纸辊325的一体转动。
容纳在纸张容纳部329内的成卷的热敏纸张311的末端在热敏头341与压纸辊325之间沿纵向方向向上前进,并且穿过切割器机构328,以沿箭头方向D向上排出。
下面,将对该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310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图12所示的关闭状态下,操作件320被弹性体323向上推,以便被定位于上部。此时,接合爪330被向上抬高以便被设定于被接合状态中,在该被接合状态中,接合销319定位于接合凹部333中。热敏头341在上部按压部中被朝向将热敏纸张311夹在中间的压纸辊325按压。因此,在热敏头341、压盘齿轮325、与热敏纸张311之间产生摩擦力。此时,压盘齿轮370和驱动齿轮363彼此啮合,以便能够传输动力。
当在这种状态下驱动电动机360时,电动机360的输出齿轮沿例如R1方向转动,并且通过该转动,驱动齿轮363沿R2方向转动。与驱动齿轮363相啮合的压盘齿轮370沿R3方向转动,并且固定于压盘轴327的压纸辊325沿R3方向一体地转动。此时,热敏纸张311通过摩擦力而在压纸辊325与热敏头341之间传送,并执行打印。纸张在压纸辊325与热敏头341之间向上前进。
如图13所示,当向操作部320的按钮部322施加特定的或更大的向下的力时,按钮部322在压缩弹性体323的同时线性地向下移动。形成于轴部材料321末端的斜面321a按压形成于接合爪330上端的斜面332,从而接合爪330沿R4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接合凹部333向前移动,以从接合销319退回。因此,接合销319被从接合凹部333移除,以设定释放状态。接合爪330的转动伴随有连接于接合爪330的下部334的连接件350的向后拉动。固定于接合爪330的下端335的弹性件352被拉动以伸长,并且产生弹性恢复力。当连接件350向后移动由设定于连接部346内的间隙所限定的预定量或更多时,散热片342的下端346被向后拉动。接着,散热片342沿R5方向围绕第二转动轴345转动。形成于散热片342的上部的热敏头341沿R5方向转动,以从压纸辊325退回。此时,热敏头341沿远离压纸辊325的移动轨迹的方向退回,所述压纸辊325随着盖子314的打开/关闭而移动。因此,热敏头341与压纸辊325的摩擦力被消除。结果,盖子314通过扭转弹簧316的推动力而沿R6方向围绕铰接部315转动,以设定在图14所示的打开状态。当在设定脱离状态之后释放按压按钮部322的力时,接合爪330的下端335被弹性件352拉动,并且接合爪330被向上抬高。结果,连接件350再次向后返回,并且热敏头341沿与R5相反的方向转动,以恢复到与关闭状态的姿态相同的姿态。当打开盖子314时,压纸辊325与热敏头341分离,并且压盘齿轮370与驱动齿轮363分离。因此,打印机主体312的上表面侧被打开,以便将热敏头341和压纸辊325完全露于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首先进行伴随接合爪330的转动的热敏头341的脱离和退回中的任一个操作。但是,如果热敏头341首先退回,则可以保护压纸辊325以及作为热敏头341正面的第一表面。
当关闭盖子314时,在打开状态下向盖子314的位于上部的端部施加特定的或更大的向下的力,以便使盖子314沿与R6相反的方向转动。当在接合销319已经抵靠接合爪330的上端之后继续施加力时,接合爪330转动,并且接合销319在接合爪转330上端的斜面332上滑动,以便移动。此时,接合爪330沿R4方向转动,并且热敏头341沿R5方向转动,从而设定从压纸辊325退回的状态。在到达接合凹部333的位置后,接合销319进入该接合凹部333,并且接合爪330竖起,从而恢复原始姿态。因此,盖子314覆盖打印机主体312的上表面以设定关闭状态,并且接合凹部333与接合销319彼此接合以保持关闭状态。
该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310提供以下效果。
由于具有被设置成将散热片342的下端连接于接合爪330的下端的连接件350,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结构使热敏头341在脱离期间从压纸辊325退回。因此,可以消除产生阻力的摩擦力。由于热敏头是在关闭时被移除的,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压纸辊325与作为热敏头341的正面的第一表面之间的接触而造成的损坏。在打开状态下,由于压纸辊325与热敏头341彼此分离,所以便于热敏纸张11的设置。另外,由于压纸辊325设置于盖子314一侧上,且热敏头单元340设置于打印机主体312一侧上,所以可以简化盖子314的结构,并减轻其重量。
当伸长的/缩短的弹性件352未施加力时,可以调整接合爪330的倾斜度。由于连接部346形成为长孔形,并且设置有间隙,除非施加有预定值或更大的力,否则热敏头341不移动,从而可以在除了打开/关闭时间之外的正常时间稳定打印压力。由于扭转弹簧316设置于铰接部315内,所以仅通过按压操作件320就可以轻易地打开盖子。通过扭转弹簧316,可以防止盖子314在打开状态下的更换纸张等期间关闭。当关闭盖子时,由于直到接合状态设定好才产生特定的工作感觉,所以可以促进可靠的操作。
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通过将扭转弹簧316用作推动件的情况,已经对第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可以使用图15所示的凸轮机构380。作为推动件的凸轮机构380包括待伸长/缩短的弹簧件381、以及凸轮部382。弹簧件381的一端381a固定于盖子314,并且另一端381b连接于凸轮部382。凸轮部382可转动地固定于盖子314,并且弹簧件固定于一端382a。在关闭状态下,凸轮部的另一端382b抵靠打印机主体312的侧部上端312a。在该关闭状态下,弹簧件381被凸轮部382拉动以伸长。通过锁止机构的脱离,凸轮部382的一端被弹簧部381的弹性恢复力向前拉动。因此,凸轮部382转动,并且另一端382b相关地按压打印机主体312,以向上推动盖子部31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根据第三实施例,使用在按压按钮部322时产生线性运动的操作件。但是,可以应用诸如杠杆方法的其它结构。
不必说,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诸如特定形状部件等的部件进行各种改变。
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装置。
在该图中,401表示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包括用于供给纸张402的卷轴部403。纸张402的两个表面均为热敏打印表面,并且纸张沿纸张传送路径404被拉出。
第一和第二打印部406、407设置于纸张传送路径404中。第一打印部406设置于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而第二打印部407设置于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
第一打印部406包括作为第一打印头的第一热敏头410,并且压纸辊411被设置成经由纸张传送路径404而面对第一热敏头410。第一热敏头410的下侧通过支撑轴410a被可转动地支撑于主体框架401a上,其上侧由作为第一弹簧件的第一弹簧413弹性地按压,并且在被按压时,热量产生表面与第一压纸辊411相接触。第一压纸辊411被驱动机构(未示出)旋转驱动。
第二打印部407包括作为第二打印头的第二热敏头420,并且第二压纸辊421被设置成经由纸张传送路径404而面对第二热敏头420。第二压纸辊421可转动地固定于主体框架401a的上侧中心部,且被驱动机构(未示出)旋转驱动。
第二热敏头420通过支撑轴420a可转动地固定于作为打开/关闭件的上框架423的大致中心部。该第二热敏头420由作为第二弹簧件的第二弹簧424弹性地向下按压,并且在被按压时,其热量产生表面与第二压纸辊421相接触。
上框架423的一端通过支撑轴423a被可转动地支撑于主体框架401a上,并且第一压纸辊411可转动地固定于上框架423的转动端侧。
即,第一压纸辊411和第二热敏头420固定于上框架423,第一热敏头410和第二压纸辊421固定于主体框架401a。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热敏头410、420被第一和第二弹簧413、424的按压力按压于第一和第二压纸辊411、421。但是,它们的按压方向彼此交叉。换言之,第一热敏头410沿与打开/关闭件423的打开/关闭方向交叉的方向被按压,而第二热敏头420沿打开/关闭件423的打开/关闭方向被按压。
锁止销426被设置作为上框架423侧面中的锁止件,并且作为钩件的钩杆427以能够脱离的方式与锁止销426相接合。钩杆427的下部通过支撑轴427a可转动地被固定。锁止销426和钩杆427构成锁止装置428。
在补充纸张402等期间,借助于解锁机构(未示出),上框架423通过锁止销426与钩杆427之间的脱离而被打开。
下面,将对如此构造的打印装置的打印操作进行描述。
纸张402被从卷轴部403拉出。该纸张402被供给到第一和第二打印部406与407之间,以便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热敏头410、420与第一和第二压纸辊411、421之间。通过该状态,第一打印部406的第一压纸辊411和第二打印部407的压纸辊421被驱动机构(未示出)如箭头所示地旋转驱动。因此,纸张402沿箭头方向被供给,通过第一热敏头410在纸张402的第一表面上进行打印,并且通过第二热敏头420在纸张402的第二表面上进行打印。
当纸张402被打印完时,就必须提供新的纸张402。
下面,将对纸张402的补充操作进行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按压操作按钮(未示出),以使钩杆427围绕支撑轴427a顺时针转动。通过该转动,钩杆427与锁止销426分离,以便被解锁。通过该解锁,上框架423通过第二弹簧424的阻力而围绕支撑轴423a向上轻微地转动。操作者用手持住向上转动的上框架424的转动端,并且将上框架423转动大约90°以将其打开。在打开上框架423之后,进行纸张402的补充。纸张402的补充结束后,向下转动上框架423,以便再次关闭。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由于第一和第二热敏头410、420按压到第一和第二压纸辊411、421的按压方向是彼此交叉的,所以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热敏头410、420彼此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设定合适的头负载。因此,可以进行较好的打印。
当关闭上框架423以使锁止销426和钩杆427彼此接合并锁定时,第二热敏头420与第二压纸辊421相接触以便在被按压时压缩第二弹簧424,而第一压纸辊411与第一热敏头410相接触以便在被按压时压缩第一弹簧413。
因此,锁止销426和钩杆427的上下运动可以被第二弹簧424的阻力吸收,而水平运动可以被第一弹簧413的阻力吸收。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和第二热敏头410、42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压纸辊411、421的定位的准确度。
当锁止销426和钩杆427通过释放锁定而彼此解锁时,上框架423被第二弹簧的阻力向上轻微地推起。从而,方便了上框架423向上打开的操作。
第五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8对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打印装置进行描述。图18是当上框架423和盖子部430关闭时打印装置440的示意图。省略了对与第四实施例相似的部件的描述。
打印装置440包括上框架423、和盖子部430,盖子部作为用于打开/关闭装置主体401的开口的帽体而与上框架423一体地操作。上框架423通过支撑轴423a而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441,该壳体作为构成装置主体401的外部的外壳。用于支撑支撑轴423a的支撑孔具有椭圆形状,其中长轴是水平的,并且支撑轴423a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
设置于上框架423上方的盖子部430包括作为解锁机构的按钮部431、臂432、支撑轴体433、以及板簧434。这些部件一体地构成,并且其中的按钮部431、支撑轴体433、和板簧434线性排列。
按钮部431的下表面被打开,并且凹部435被设置成插入钩杆427。斜面431a形成于凹部435中,以便相对于设置于钩杆427的末端的斜面427b滑动。当斜面431a接近支撑轴423a时,其接近装置主体401的底表面。大倾角的陡斜面431b形成为从斜面431a的上侧延续。通过向下按压按钮部431,斜面431a抵靠斜面427b,并且斜面427b被按压。因此,钩杆427的末端向右移动,并且钩杆427围绕支撑轴427a沿R11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克服弹性件429的按压力而释放锁止销426与钩杆427之间的锁定。
臂432设置于盖子部430内,以便从按钮部431的侧部朝向支撑轴423a延伸。支撑轴体433连接于臂432内的按钮部431的相对侧的端部。支撑轴体433通过设置于盖子部430的内表面中的支撑装置(未示出)而被支撑,以便围绕平行于支撑轴423a的轴线转动。
板簧434从臂432的相对侧的部分朝向支撑轴体433内的支撑轴423a而延伸。抵靠件434a形成于最邻近支撑轴423a的位置,以朝向盖子部430的上壁而延伸。抵靠部434a始终弹性地抵靠盖子部430的上壁,并且按钮部431总是被板簧434推到上侧。
在上框架423的中部,抵靠件438被设置成抵靠装置主体401的壳体441。该抵靠件438的一端通过伸长的/缩短的弹簧件437而连接于上框架423。通过该弹簧件437的弹性恢复力,抵靠件438的姿态被调整,抵靠件438推动装置主体401,并且上框架423沿其打开方向被推动。
通过沿R11方向围绕支撑轴427a的转动,钩杆427的上端可以插入到按钮部431的凹部435中,或从该凹部中拉出。在关闭状态下(其中钩杆427的上端,即盖子部430,关闭装置主体401的容纳空间),被按钮部431的斜面431a按压的斜面427b形成于面对盖子部的位置。如在斜面431a的情况下一样,当斜面427b接近支撑轴423a时,其被倾斜以接近装置主体401的底壁。斜面427b形成为相对于按钮部431的凹部435的斜面431a滑动。接合凹部427c形成于钩杆427的上部,以与锁止销426相接合。
作为连接件实例的连接件416的一端固定于钩杆427的支撑轴427a周围的与接合凹部427c相对的一侧,即,下部。连接件416的另一端通过成形为连接部410b的长孔而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可转动地被固定,所述连接部形成于低于第一热敏头410的支撑轴410a的端部中。换言之,第一热敏头410和钩杆427通过杆状连接件416而彼此连接。通过所述间隙,除非向按钮部431施加特定的或更大的力,否则钩杆427不转动,从而在正常时间确保了恒定的打印压力。
弹性件429的一端固定于钩杆427的下端。例如,弹性件429包括伸长的/缩短的弹簧件。弹性件429的另一端连接至装置主体401的壳体441。当按钮部431被特定的或更大的力按压时,钩杆427沿R1方向倾斜,并且弹性件429被拉长。当施加于按钮部431的按压力被去除时,弹性件429缩短。通过弹性件429的弹性恢复力拉动钩杆427的下端,沿将锁止销426与接合凹部427c锁定的方向,即,沿与R11相反的方向,调整钩杆427的倾斜度。
切割器机构417被设置成在关闭状态下切割位于压纸辊411上方的纸张402。纸张402的末端在第一热敏头410与第一压纸辊411之间沿纵向方向向上前进,并且穿过切割器机构417,以沿箭头方向E向上排出。
在如此构造的打印装置440中,如下所述地更换纸张402。即,当向下按压按钮部431时,凹部435的斜面431a按压钩杆427的斜面427b。当斜面431a和427b倾斜时,它们与按钮部431的向下运动同时地滑动,以便将钩杆427的上端移动到右侧(如所示出的),并且沿R11方向围绕支撑轴427a转动钩杆427。因此,锁止销426与接合凹部427c之间的锁定被释放。
在钩杆427和锁止销426彼此脱离之后,抵靠件438通过弹簧件437的按压力而沿R12方向转动,从而上框架423沿R13方向围绕支撑轴423a转动,以轻微地抬高上框架423的末端。
此时,按钮部431仍然被用户的指部按压。从而,当上框架423被轻微打开,并且锁止销426被轻微抬高时,按钮部431和钩杆427的位置没有变化。锁止销426移动到高于钩杆427的接合凹部427c的位置。因此,即使当按钮部431的按压被释放时,锁止销426和钩杆427也不再彼此接合。在这种状态下,钩杆427的斜面427b将凹部435的斜面431a按压到(示出的)左侧。整个上框架423被推动到(示出的)左侧。因而,由于支撑孔423b是椭圆形的,所以上框架423的支撑轴423a沿向左的方向移动。
钩杆427的沿R11方向的转动伴随有固定于钩杆427的下端的弹性件429的拉动,并且该弹性件伸长以产生弹性恢复力。钩杆427的转动伴随有连接件416向(示出的)左侧的拉动。当连接件416移动由设定于连接部410b内的间隙所限定的预定量或更多时,第一热敏头410的下端被拉动到(示出的)左侧。接着,第一热敏头410沿R14方向围绕支撑轴410a转动。此时,第一热敏头410沿远离压纸辊411的移动轨迹的方向退回,所述压纸辊411与上框架423的打开/关闭同时地移动。因此,第一热敏头410与压纸辊411之间的摩擦力被消除。
在按钮部431的按压力被释放之后,盖子部430和上框架423沿R13方向被较大地转动,以设定打开状态。在按钮部431的按压被释放之后,按钮部431通过来自板簧434的推动而围绕支撑轴体433转动,并且相对于盖子部430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在按钮部431的按压力释放之后,钩杆427的下端被弹性件429的弹性恢复力拉到(示出的)左侧,并且钩杆427竖起。结果,连接件416再次返回到(示出的)右侧,并且第一热敏头410沿与R14相反的方向转动,以恢复到与关闭状态下的姿态相同的姿态。
在更换纸张402之后,当盖子部430被按压以沿与R13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抵靠件438首先抵靠装置主体401,并且弹簧件437缓慢伸长以便缓慢地关闭上框架423。另外,当沿关闭方向按压上框架423时,锁止销426抵靠接合凹部427c,以便被引导。然后,锁止销426和钩杆427彼此接合,并且压纸辊411抵靠热敏头410。
该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提供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当更换纸张402时,盖子部430仅通过按压按钮部431的简单操作就可以被打开/关闭,并且可以防止压纸辊411干涉其它部件。通过在打开/关闭操作期间将热敏头410从压纸辊411退回,可以防止它们之间的摩擦,可以方便打开/关闭操作,并且可以防止部件的损坏。通过伸长的/缩短的弹性件429,可以调整钩杆427的在未施加有力时的斜度。由于连接部410b形成为长孔形且设置有间隙,所以除非被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力,否则热敏头410不移动。因而,可以在除了打开/关闭时间之外的正常时间内使打印压力稳定。
由于使用板簧434来将被用户按压的按钮部431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所以不需要像传统卷簧一样需要大的容纳空间,进而使得热敏打印机紧凑。按钮部431、支撑轴体433、和板簧434的抵靠部434a线性排列。因此,即使当向按钮部431施加大力时,也可以防止打开/关闭件的扭弯以及按钮部431的倾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可可以在实施阶段对部件进行改变。基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多个部件的适当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例的所有部件中去除一些,或者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的部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想到其它优点和变形。因此,在本发明更广泛的方面中,其不限于此处示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和例示性实施例。因而,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更改。

Claims (17)

1.一种热敏打印机,其包括:
壳体,其中形成有空间,以容纳热敏纸;
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在所述热敏纸上打印各种信息;
盖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当转动时,所述盖子与所述壳体相接触和相分离,从而打开和关闭所述空间;
推动装置,用于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推动所述盖子;
接合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当与所述盖子相接合时,防止所述盖子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运动;
受压部,设置于所述盖子内,并且当受压时移动所述接合部,从而释放所述盖子与所述接合部之间的接合;
支撑轴体,设置于远离所述受压部的位置处,以可转动地支撑所述受压部;以及
弹性装置,通过使用所述支撑轴体作为基准而设置于与所述受压部相对的一侧,以沿远离所述接合部的方向推动所述受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弹性装置为板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受压部、所述支撑轴体、和所述弹性装置是线性排列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受压部、所述支撑轴体、和所述弹性装置是一体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进一步包括:
支撑部,设置于外壳内,并且所述支撑部支撑转动轴以便移动到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压纸辊,设置于所述盖子内,在开口关闭的状态下定位于中空部,并且被设置成面向热敏头;
热敏纸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部内,以便沿纸张传送路径传送热敏纸,并且在所述盖子关闭的状态下将所述热敏纸供给到所述热敏头与所述压纸辊之间;以及
锁止部,设置于所述盖子内,
其中,所述壳体为具有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外壳,并且所述开口从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中空部延续,
所述打印装置具有所述热敏头,所述热敏头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侧上以面向所述中空部,
所述盖子围绕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上的所述水平转动轴转动,
所述受压部为打开/关闭按钮,所述打开/关闭按钮固定于所述盖子的一侧,并具有向下开口的凹部,
所述弹性件为推动件,所述推动件沿将所述锁止部锁定的方向推动插入件的被锁止部,
所述接合部具有:基端,其被设置成围绕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侧上的所述水平支撑轴体转动;末端,其被设置成插入到所述打开/关闭按钮的所述凹部中,或从所述凹部中拉出;以及被锁止部,其设置在中间位置,以便与所述锁止部锁定,并且
所述凹部和所述接合部的所述末端被定形为,使得所述打开/关闭按钮被向下按压以将所述插入件的所述末端移动到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且克服所述推动件的推动力而释放所述锁止部与所述被锁止部之间的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壳体沿打开方向被推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支撑部通过椭圆孔支撑所述转动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支撑部被构造成向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弯曲。
9.一种热敏打印机,其包括:
打印机主体;
盖子,固定于所述打印机主体以在关闭与打开状态之间转动;
压纸辊,设置于所述盖子内;
热敏头,设置于所述打印机主体内,并且被设置成在关闭的状态下面向所述压纸辊并且按压所述压纸辊;
锁止机构,其与所述打印机主体和所述盖子相接合和相脱离;以及
连接件,其将所述热敏头与所述锁止机构相连接,并且利用所述锁止机构的脱离而将所述热敏头从所述压纸辊退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接合爪,所述接合爪固定于所述打印机主体,以便在接合与脱离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转动轴转动,并且所述接合爪的一侧相对于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盖子相接合,而另一侧连接至所述连接件,
所述热敏头固定于散热片以围绕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打印机主体,
所述散热片在与按压部相对的侧部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按压部中,所述热敏头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而按压所述压纸辊,并且
随着所述锁止机构从所述接合位置转动到所述脱离位置,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连接件而转动,从而所述热敏头从所述按压部中的所述压纸辊退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所述连接件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散热片或所述接合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打印机,进一步包括:弹性件,其被特定的或更大的力所弹性变形,并且其将所述接合爪的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打印机主体相连接,并且在变形力释放的状态下通过弹性恢复力来调整所述接合爪的倾斜度。
13.一种打印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其包括打开/关闭件;
第一打印头、第一压纸辊、第二打印头、以及第二压纸辊,它们被设置成经由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纸张传送路径而彼此面对,其中,所述第一打印头用于打印纸张的第一表面侧,所述第二打印头用于打印所述纸张的第二表面侧;以及
第一和第二弹簧件,它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打印头弹性地按压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压纸辊,
其中,所述第一压纸辊和所述第二打印头固定于所述打开/关闭件,而所述第一打印头和所述第二压纸辊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侧,并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打印头被设置成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压纸辊的按压方向彼此交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装置,进一步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在所述打开/关闭件关闭时锁定所述打开/关闭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打开/关闭件中;以及钩件,所述钩件以可脱离的方式与所述锁止件相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所述打开/关闭件被锁定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件克服按压力而被压缩。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装置,进一步包括:
打开/关闭按钮,构造成被按压的;
弹簧件,用于沿打开方向推动打开/关闭所述装置主体的帽;
弹性件,其沿锁定所述锁止部的方向调整所述钩件;以及
连接件,其将所述第一打印头与所述钩件相连接,
其中,当通过所述打开/关闭按钮的操作而按压所述连接件时,所述连接件沿远离所述锁止部的方向而转动,并且
当所述打开/关闭按钮被按压并且所述钩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推动力而转动时,所述锁止部与所述被锁止部之间的锁定被释放,并且所述第一打印头通过所述连接件而从所述第一压纸辊退回。
CN2007101114974A 2006-06-29 2007-06-27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Active CN101096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2900.4A CN102059860B (zh) 2006-06-29 2007-06-27 热敏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78957 2006-06-29
JP2006-178948 2006-06-29
JP2006-178957 2006-06-29
JP2006178948 2006-06-29
JP2006178944A JP4280852B2 (ja) 2006-06-29 2006-06-29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6178957 2006-06-29
JP2006178948A JP4347866B2 (ja) 2006-06-29 2006-06-29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6-178944 2006-06-29
JP2006178944 2006-06-29
JP2006188502 2006-07-07
JP2006188502A JP4918296B2 (ja) 2006-07-07 2006-07-07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6-188502 2006-07-07
JP2007014112 2007-01-24
JP2007-014112 2007-01-24
JP2007014112A JP4589345B2 (ja) 2006-06-29 2007-01-24 印刷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2254 Division CN101817264B (zh) 2006-06-29 2007-06-27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CN201010522900.4A Division CN102059860B (zh) 2006-06-29 2007-06-27 热敏打印机
CN 201010182305 Division CN101811398B (zh) 2006-06-29 2007-06-27 热敏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6154A true CN101096154A (zh) 2008-01-02
CN101096154B CN101096154B (zh) 2011-10-26

Family

ID=3901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14974A Active CN101096154B (zh) 2006-06-29 2007-06-27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80852B2 (zh)
CN (1) CN101096154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963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设备
CN102104700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CN102126363A (zh) * 2009-12-21 2011-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罩单元及打印机
CN101746150B (zh) * 2008-12-05 2012-01-04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模块和电子装置
CN101797846B (zh) * 2009-02-10 2012-05-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纸卷保持装置、打印装置及纸卷保持装置的保持方法
CN103158370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869674A (zh) * 2012-12-12 2014-06-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46031A (zh) * 2011-11-07 2014-07-23 Zih公司 具有增强的介质和色带装载和卸载特征的介质处理装置
CN105015196A (zh) * 2015-07-31 2015-11-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5050824A (zh) * 2013-03-26 2015-11-11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机盖锁定机构
CN107428184A (zh) * 2015-03-20 2017-12-01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969344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CN109693455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4310A (ja) * 2008-09-09 2010-03-25 Toshiba Tec Corp 印刷装置
JP6529729B2 (ja) * 2014-07-23 2019-06-1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プリンタ装置の操作方法
JP6588783B2 (ja) * 2015-09-30 2019-10-09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7334488B2 (ja) * 2019-06-12 2023-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IT202000025234A1 (it) * 2020-10-26 2022-04-26 K F I S R L Stampante con apertura facilitata e chiusura fermamente assicur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16815A1 (fr) * 1994-12-02 1996-06-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chanisme de liberation d'une tete d'imprimante
US6155731A (en) * 1997-10-17 2000-12-05 Axiohm Transaction Solutions, Inc.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over actuated drive source
JP3885564B2 (ja) * 2001-11-16 2007-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ユニット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6150B (zh) * 2008-12-05 2012-01-04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模块和电子装置
CN101797846B (zh) * 2009-02-10 2012-05-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纸卷保持装置、打印装置及纸卷保持装置的保持方法
CN102035963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设备
US8379278B2 (en) 2009-09-28 2013-02-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CN102104700B (zh) * 2009-12-17 2015-04-0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CN102104700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CN102126363B (zh) * 2009-12-21 2013-05-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罩单元及打印机
CN102126363A (zh) * 2009-12-21 2011-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罩单元及打印机
CN103946031A (zh) * 2011-11-07 2014-07-23 Zih公司 具有增强的介质和色带装载和卸载特征的介质处理装置
CN103946031B (zh) * 2011-11-07 2016-06-22 Zih公司 打印头压力调节组件及包括其的打印机
CN103158370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158370B (zh) * 2011-12-15 2015-04-01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869674A (zh) * 2012-12-12 2014-06-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69674B (zh) * 2012-12-12 2017-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EP3225411A1 (en) * 2013-03-26 2017-10-04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over lock mechanism
CN106274087A (zh) * 2013-03-26 2017-01-04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机盖锁定机构
CN105050824B (zh) * 2013-03-26 2017-04-19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机盖锁定机构
CN105050824A (zh) * 2013-03-26 2015-11-11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机盖锁定机构
EP2979883B1 (en) * 2013-03-26 2018-09-19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over lock mechanism
CN106274087B (zh) * 2013-03-26 2018-10-16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机盖锁定机构
CN107428184A (zh) * 2015-03-20 2017-12-01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7428184B (zh) * 2015-03-20 2019-09-27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5015196A (zh) * 2015-07-31 2015-11-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969344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CN109693455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CN109693448B (zh) * 2017-10-20 2021-08-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6154B (zh) 2011-10-26
JP4280852B2 (ja) 2009-06-17
JP2008006672A (ja) 200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6154B (zh)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CN101817264B (zh)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CN102189813B (zh) 打印机
CN1190326C (zh) 带打印机的带切断机构
CN107639941A (zh) 照片打印机
WO2005080794A1 (ja) チューブ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3907535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用紙カートリッジ
JPH091891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12519421A (zh) 智能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头自适应结构
US8814452B2 (en) Printer and associated ejection assembly
US7296875B2 (en) Cleaning device for ink-jet printers
EP1063094B1 (en) Printer with driving mechanism by single motor for both sheet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sheet cutting mechanism
JP2004066770A (ja) チューブポンプ、吐出回復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146036A (en) Rotatable cam device for a pickup roller of a printer
CN101856918B (zh)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N217227104U (zh) 热敏打印机芯
JPS6384969A (ja)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ツト
CN117621683A (zh) 热敏打印机芯
JP5416656B2 (ja) 印字装置
JP3764018B2 (ja) プリンタの紙送り機構
JP2002302275A (ja) 記録媒体の供給装置、その組込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H0686158U (ja) プリンタ付カードリ−ダライタの印字部における磁気カード搬送装置
JP2011235988A (ja) プリンタのカード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03

Address after: Tokyo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tiger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NCR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tec K. 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