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8370B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58370B CN103158370B CN201210460389.9A CN201210460389A CN103158370B CN 103158370 B CN103158370 B CN 103158370B CN 201210460389 A CN201210460389 A CN 201210460389A CN 103158370 B CN103158370 B CN 1031583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upper cap
- strap
- opening
- internal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能够可靠地检测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并且在关闭装置的盖的阶段使操作者注意到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该印刷装置具有:上部盖(3),其能够相对于主体开闭;打印部(5),其在上部盖(3)处于打开状态时进行开闭;锁定杆(10),其对打印部(5)进行开闭操作;第一突起(31),其设置于上部盖(3)的内侧,锁定杆(10)在上部盖(3)一侧配置手柄(13),并且在手柄(13)上具有在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的带状部(1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纸片类且进行打印处理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窗口业务中,使用在存折、证书及单据上进行打印的存折单据打印机。对这些存折、证书及单据(以下称为介质)进行打印处理的印刷装置具备:用于向介质打印的打印机构、用于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路。并且,由于介质是纸所以难以避免卡纸,因此打印头周围或介质输送路等内部机构部成为:为了进行去除卡纸的介质的作业等而能够开闭的构造。另外,在清扫作业或墨带的交换作业时也开闭这些内部机构部来进行。
在这种作业后,在关闭内部机构部时,当内部机构部处于在中途被锁定的状态、所谓的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时,会对打印造成障碍,从而发生无法正确地输送介质等问题。另外,还发生在内部机构部处于半锁定状态下装置的盖关闭,而操作者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因此,还存在以下技术:通过将检测内部机构部的开闭的传感器或开关设置在内部机构部,从而在检测到内部机构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控制为不使装置动作。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9-24831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用户能够识别滑架盖的半开状态的记录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在滑架盖和打印机盖之间夹装检测部件,以便在滑架盖半开时使打印机盖成为半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8316号公报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在操作者没有注意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时,操作者需要再次打开盖并重新关闭内部机构部等繁琐的作业。另外,即使设置有检测内部机构部的开闭的传感器,由于在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下内部机构部为基本关闭的状态,因此有可能误检测为传感器关闭。进而,在装置的盖上设置突起且使其与内部机构部抵接,即使盖不能关闭,突起有时也不与内部机构部抵接,因而存在失去可靠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误检测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而是可靠地进行检测,并且在关闭装置的盖的阶段能够使操作者注意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的印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部盖,其能够相对于主体开闭;内部机构部,其在所述上部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进行开闭;开闭杆,其对所述内部机构部进行开闭操作;第一突起,其设置在所述上部盖的内侧,所述开闭杆的前端配置在所述上部盖一侧,在该前端具有在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所述第一突起相互干涉的带状部,在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突起容纳于与所述开闭杆的所述带状部相邻的位置,从而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开闭杆的所述带状部不相互干涉。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由于对内部机构部进行开闭操作的开闭杆的前端配置在上部盖侧,在该前端设置有在内部机构部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设置在上部盖的内侧的第一突起相互干涉的带状部,所以能够在较大范围与第一突起相互干涉。因此不会误检测内部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而是能够可靠地进行检测。
另外,能够提供借助在关闭印刷装置的上部盖的阶段与第一突起相互干涉的带状部的作用而能够使上部盖不关闭,因此能够使操作者注意到机构部的半锁定状态的印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机构的说明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外观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简略结构图。
图4同样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详细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杆10的说明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杆10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上部盖3和锁定杆10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同样示出上部盖3和锁定杆10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部盖3和锁定杆10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杆10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2…主体盖;3…上部盖;4…机构部主体;5…打印部;7…光电传感器;8…打印头;9…墨带盒;10…锁定杆;11…杆支点;12…凸轮状狭缝;13…手柄;14…带状部;16…孔部;17…带状部斜面;31…第一突起;32…第二突起;33…盖支点;34…倾斜部;41…支柱;51…打印部支点;100…存折单据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外观图。在作为印刷装置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正面,具有供操作者插入介质的介质插入口排出口21。另外,操作者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部22设置在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正面。此外,存折单据打印机100具有:覆盖装置主体的下半部的主体盖2、和能够沿图中箭头C方向开闭的上部盖3。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简略结构图。介质插入口排出口21接受由操作员放置的介质,并将所放置的介质取入,并且将结束打印处理的介质排出。与介质插入口排出口21连接而设置介质输送路23。在介质输送路23配置有夹持并输送介质的多个输送辊对24。作为内部机构部的打印部5安装于介质插入口排出口21的后方。打印部5具备向介质打印的功能以及检测用于打印的打印结束行的功能。因此打印部5具有:进行打印的打印头8、与打印头8对置配置的压板25、墨带盒9以及未图示的读取部。读取部读取作为介质的存折的页码标志或打印结束行或单据的打印行。
当操作者将介质插入到介质插入口排出口21时,由未图示的宽度修正辊来修正介质的倾斜。并且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由输送辊对24向打印部5输送介质。然后打印头8对输送到压板25上的介质进行打印。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结构的说明图。该图省略主体盖2和上部盖3且示出打印部5关闭后的状态。在机构部主体4配置有所述介质输送路23、输送辊对24以及压板25等,机构部主体4不进行开闭。打印部5配置有未图示的滑架轴,该滑架轴相对于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即介质输送方向而沿宽度方向设置。沿着该滑架轴能够移动地设置有打印头8,并且设置有与该打印头8一体移动的墨带盒9。相对于介质输送方向在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设置有所述压板25,由此能够对被输送至打印部5的介质进行打印。
打印部5通过与设置在机构部主体4的后方的打印部支点51结合,从而能够开闭地支承于机构部主体4。打印部5与打印头8以及墨带盒9等一起被开闭。此外作为用于对打印部5进行开闭操作的开闭杆的锁定杆10,以设置于打印部5的杆支点11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被支承。进而另外,在锁定杆10的下方形成有凸轮状狭缝12。如后所述设置于机构部主体4的支柱41能够移动地设置于凸轮状狭缝12内。
图4是同样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结构的说明图。该图示出打印部5打开后的状态。操作者操作锁定杆10以使锁定杆10的上部倒向箭头A方向。设置于机构部主体4的支柱41向凸轮状狭缝12的狭缝左端12b方向移动。于是,由于支柱41与杆支点11的距离增加,所以打印部5以打印部支点51为中心向箭头E方向旋转。
这样由于打印部5能够打开,所以操作者能够进行去除卡纸的介质的作业、清扫作业或墨带的交换作业。操作者在结束这些作业后,将锁定杆10的上部向箭头A的反方向操作,从而能够使打印部5向箭头E的反方向返回。
图5是详细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杆10的说明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杆10的立体图。锁定杆10用于对打印部5进行开闭操作,所以呈大致L字状。在锁定杆10的中央具有杆支点11,固定于打印部5且以杆支点11为中心旋转。锁定杆10的上部形成有手柄13,下部形成有凸轮状狭缝12。设置于机构部主体4的支柱41嵌合于凸轮状狭缝12。
凸轮状狭缝12具有狭缝右端12a和左端12b,并且以两者与杆支点11的距离D1~D2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为曲线状。详述为:当将杆支点11与狭缝右端12a之间的距离设为D1、将杆支点11与狭缝左端12b之间的距离设为D2时,则D1<D2。因此,当将锁定杆10从图1所示的位置、即打印部5关闭的位置倒向箭头A方向时,设置于机构部主体4的支柱41从凸轮状狭缝12的狭缝右端12a向狭缝左端12b方向移动。于是,由于支柱41与杆支点11的距离增加,所以打印部5以打印部支点51为中心向箭头E方向旋转。即,能够打开打印部5。
此外,凸轮状狭缝12以在狭缝右端12a的略微近前处与杆支点11的距离稍微变短的方式形成有小弯曲部12c。因此,在支柱41从狭缝左端12b向狭缝右端12a移动时,通过越过小弯曲部12c而到达狭缝右端12a,所以狭缝右端12a能够成为打印部5的关闭状态的锁定位置。相对于此,当支柱41在未越过小弯曲部12c的位置或在小弯曲部12c附近的位置停止时,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以下将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的锁定杆10的状态称为锁定杆10的半锁定状态)。
在锁定杆10的上部的手柄13上具有作为防滑用的锯齿状部13-1,进而在锯齿部13-1的上端形成有带状部14。带状部14在锁定杆10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设置于后述的上部盖3的内侧的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因此带状部14为锁定杆10的上部的沿着手柄13用箭头A及B所示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带状。换言之,带状部14相对于锁定杆10的杆支点11形成为圆周状。由于带状部14为沿着手柄1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带状,所以能够在较大范围与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即,能够广泛覆盖打印部5的半锁定状态。此外,15为对带状部14进行加强的板状的加强部件。
当锁定杆10经过半锁定状态,进而使锁定杆10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则支柱41进入作为锁定位置的狭缝右端12a,从而打印部5被锁定。
图7及图8是示出上部盖3和锁定杆10的关系的说明图。图7示出上部盖3关闭的状态,图8示出上部盖3尚未完全关闭的状态(未关闭状态)。上部盖3以主体盖2(在两图中未图示)的结合部的杆支点33为中心进行开闭,在上部盖3内侧且在与锁定杆10对应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突起31。另外,在比杆支点33与第一突起31的距离更远的位置配置有第二突起32,且第二突起32卡挂于安装在主体盖2的光电传感器7。这样,光电传感器7检测上部盖3的开闭。此外,该光电传感器7可以安装于不进行开闭的机构部主体4。
如图7所示的上部盖3关闭后的状态为如图1所示的打印部5关闭后的状态。该状态为:支柱41进入锁定杆10的狭缝右端12a,从而打印部5被锁定,且锁定杆10被保持为基本垂直。在该状态下,当操作者将上部盖3向箭头F方向转动而关闭上部盖3时,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容纳于与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相邻的位置。并且,上部盖3的第二突起32卡挂于光电传感器7,光电传感器7将上部盖3关闭的情况作为电信号输出。
如图8所示的上部盖3的未关闭状态为打印部5的半锁定状态。该状态为:支柱41尚未进入锁定杆10的狭缝右端12a,从而打印部5未被锁定。因此锁定杆10向比垂直稍向左侧(后方)倾斜。在该状态下,当操作者将上部盖3向箭头F方向转动从而将上部盖3关闭时,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被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干涉,因此上部盖3成为未关闭状态。并且,上部盖3的第二突起32不卡挂于光电传感器7,光电传感器7将上部盖3未关闭的情况作为电信号输出。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进行去除卡纸的介质的作业或墨带的交换作业的情况下,操作者首先打开上部盖3。接下来将手搭于锁定杆10的手柄13,并使手柄13向箭头A方向转动。由于锁定杆10以杆支点11为中心转动,所以支柱41在凸轮状狭缝12内移动。这样打印部5就成为打开的状态。
在操作者进行除去卡住的介质的去除作业或墨带的交换作业之后,把持锁定杆10的手柄13并使手柄13向箭头B方向转动。于是,相反地打印部5关闭。这时在没有使凸轮状狭缝12的狭缝右端12a与支柱41配合而是如图8所示在狭缝右端12a近前停止的情况下,即,在使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手柄13也成为向比垂直稍向后方倾斜的状态。
当在该状态下关闭上部盖3时,第一突起31与手柄13的带状部14相互干涉,从而成为不能关闭上部盖3的状态。另外,由于上部盖3未完全关闭,所以开口侧浮起,第二突起32成为不能被光电传感器7检测的状态。
因此,之后即使在存折单据打印机100使打印处理动作,装置也不动作。由于光电传感器7的位置位于距离杆支点33较远的位置因此开口量增大,所以即使稍微干涉第二突起32也容易检测。
此外,假设即使使锁定杆10在更靠近前处停止,由于锁定杆10的手柄13形成有带状部14,所以能够与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从而使上部盖3成为未关闭状态。在使锁定杆10在进一步靠近前处停止的情况下,虽然第一突起31与带状部14不相互干涉,但是由于打印部5处于打开较大的状态,因此上部盖3与打印部5自身相互干涉而未关闭。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锁定杆10设置有与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的带状部14,在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关闭上部盖3,所以能够将半锁定状态通知操作者。另外,假设即使在操作者未注意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光电传感器7检测出上部盖3未关闭的情况,因此存折单据打印机100不动作,从而不会诱发故障。
另外,由于锁定杆10与上部盖3相互干涉的带状部14,成为沿锁定杆10的转动方向延伸的带状,所以能够在较大范围与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从而能够在较大范围的半锁定状态下使上部盖3不关闭,并且能够可靠地检测打印部5的半锁定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打印部5处于关闭后状态下,当关闭上部盖3时,第一突起31与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相邻并容纳。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的途中设置不与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的孔部16,并将第一突起31容纳于该孔部16。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部盖3和锁定杆10的关系的说明图。该图示出打印部5关闭后的状态。该状态为:支柱41进入锁定杆10的狭缝右端12a,从而打印部5被锁定,并且锁定杆10被保持为基本垂直。在该状态下,当操作者将上部盖3向箭头F方向转动而关闭上部盖3时,则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容纳于孔部16,该孔部16以在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的途中不与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的方式设置。其中,孔部16具有容纳第一突起用的足够的直径。
并且,上部盖3的第二突起32卡挂于光电传感器7,光电传感器7将上部盖3关闭的情况作为电信号输出。即使如此构成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为: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不使上部盖3关闭,并且之后,通过对上部盖3向进一步关闭的方向施加力,从而使锁定杆10转动以使打印部5成为关闭状态。因此构成为:与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的带状部14连续地设置带状部斜面17,并使第一突起31与带状部斜面17卡合。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结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点在于锁定杆10的形状。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杆10的说明图。锁定杆10由于用于对打印部5进行开闭操作的杆,所以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锁定杆10的中央具有杆支点11,并且固定于打印部5且以杆支点11为中心进行旋转。在锁定杆10的上部形成有手柄13,下部形成有凸轮状狭缝12。设置于机构部主体4的支柱41嵌合于凸轮状狭缝12。
凸轮状狭缝12具有狭缝右端12a和狭缝左端12b,并且以两者与杆支点11的距离D1~D2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为曲线状。详述为:当将杆支点11与狭缝右端12a之间的距离设为D1、将杆支点11与狭缝左端12b之间的距离设为D2时,则D1<D2。因此当将锁定杆10从图1所示的位置、即打印部5关闭后的位置倒向箭头A方向时,设置于机构部主体4的支柱41从凸轮状狭缝12的狭缝右端12a向狭缝左端12b的方向移动。于是,由于支柱41与杆支点11的距离增加,所以打印部5以打印部支点51为中心向箭头E方向(参照图4)旋转。即,能够打开打印部5。
此外,凸轮状狭缝12以在狭缝右端12a的稍靠近前处与杆支点11的距离稍微变短的方式形成小弯曲部12c。因此,在支柱41从狭缝左端12b向狭缝右端12a移动时,通过越过小弯曲部12c而到达狭缝右端12a,所以狭缝右端12a能够成为锁定位置。
在锁定杆10的上部的手柄13上具有作为防滑用的锯齿状部13-1,进而在锯齿状部13-1的上端形成有带状部14。带状部14在锁定杆10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设置于上部盖3的内侧的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因此带状部14为锁定杆10的上部的沿着手柄13的用箭头A及B所示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带状。由于带状部14为向手柄1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带状,所以锁定杆10的角度扩大从而能够与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即,能够广泛覆盖打印部5的半锁定状态。
进而,沿带状部14的箭头A方向连续而设置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带状部斜面17。带状部斜面17在锁定杆10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设置于上部盖3的内侧的第一突起31相互干涉。即,在与该带状部斜面17接触的位置配置有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并且是操作者对上部盖3从该状态向进一步关闭的方向施加力,从而使锁定杆10向箭头B方向转动以使打印部5成为关闭状态的构成。此外,15为对带状部14进行加强的板状的加强部件。
当锁定杆10经过半锁定状态进而使锁定杆10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支柱41进入作为锁定位置的狭缝右端12a,从而打印部5被锁定。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存折单据打印机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在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使上部盖3不关闭的动作及由光电传感器7检测上部盖3未关闭的情况的动作,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首先在使锁定杆10完全锁定的略近前处停止,在以该状态关闭上部盖3时,第一突起31与锁定杆10的带状部斜面17接触。由于上部盖3与带状部斜面17相互干涉而未完全关闭,由此能够将上部盖3未关闭的情况通知操作者。
然后,此时操作者在上部盖3完全关闭之前向箭头F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关闭动作。于是,第一突起31按压锁定杆10的带状部斜面17,且锁定杆10向箭头B方向转动。由此锁定杆10位于完全锁定的位置,从而打印部5成为关闭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还具有以下效果:在打印部5处于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不必再一次打开上部盖3就能够使打印部5成为关闭状态,因此能够省略繁琐的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与带状部14连接而设置有带状部斜面17,但是即使代替设置带状部斜面17而在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的锁定杆10侧设置倾斜部34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部盖3的第一突起31的说明图。构成为:设置于第一突起31的倾斜部34与带状部14的端部14-1相互干涉。
作为本变形例的动作,首先使锁定杆10在完全锁定的略近前处停止,在以该状态关闭上部盖3后,第一突起31的倾斜部34与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的端部14-1接触。由于上部盖3与带状部14的端部14-1相互干涉而未完全关闭,由此能够将上部盖3没有关闭的情况通知操作者。
并且,此时操作者在上部盖3完全关闭之前向箭头F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关闭动作。于是第一突起31的倾斜部34按压锁定杆10的带状部14的端部14-1,使锁定杆10向箭头B方向转动。由此锁定杆10位于完全锁定的位置,从而打印部5成为关闭状态。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一突起31的直径设为大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并且提高强度。另外,第一突起31的倾斜部34的前端的角度优选为30度~40度。由此,即使通过本变形例也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部盖,其能够相对于主体开闭;
内部机构部,其在所述上部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进行开闭;
开闭杆,其对所述内部机构部进行开闭操作;
第一突起,其设置在所述上部盖的内侧,
所述开闭杆的前端配置在所述上部盖一侧,在该前端具有在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半锁定状态时与所述第一突起相互干涉的带状部,
在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突起容纳于与所述开闭杆的所述带状部相邻的位置,从而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开闭杆的所述带状部不相互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上部盖设置为能够转动,
在比所述上部盖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突起的距离更远的位置设置第二突起,
设置有在所述上部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二突起的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开闭杆的旋转中心的圆周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状部设置有不与所述第一突起相互干涉的孔部,在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关闭状态时,设置于所述上部盖的所述第一突起与设置于所述带状部的孔部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带状部斜面,该带状部斜面与所述带状部连续且与所述第一突起相互干涉,
在由于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半锁定状态而使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带状部斜面相互干涉时,通过所述上部盖的进一步的关闭动作而使所述开闭杆转动,使得所述内部机构部成为关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突起设置有与所述带状部的端部相互干涉的倾斜部,
在由于所述内部机构部处于半锁定状态而使所述第一突起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带状部的端部相互干涉时,通过所述上部盖的进一步的关闭动作而使所述开闭杆转动,使得所述内部机构部成为关闭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74356A JP5884458B2 (ja) | 2011-12-15 | 2011-12-15 | 印刷装置 |
JP2011-274356 | 2011-1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8370A CN103158370A (zh) | 2013-06-19 |
CN103158370B true CN103158370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858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603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8370B (zh) | 2011-12-15 | 2012-11-15 | 印刷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84458B2 (zh) |
CN (1) | CN1031583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196876A (ja) * | 2016-04-28 | 2017-11-02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装置 |
CN110126482B (zh) * | 2019-05-31 | 2024-05-03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打标装置 |
JP7323863B2 (ja) * | 2019-09-19 | 2023-08-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媒体搬送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6314A (zh) * | 1998-12-02 | 2002-04-24 | A.P.S.工程有限公司 | 快速关闭的热敏打印装置 |
CN1600557A (zh) * | 2003-09-25 | 2005-03-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锁定/解锁机构以及具有盖锁定/解锁机构的打印机 |
CN101096154A (zh) * | 2006-06-29 | 2008-01-02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4236Y2 (ja) * | 1987-11-26 | 1994-04-13 |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1184184A (ja) * | 1988-01-19 | 1989-07-21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プリンタ装置 |
JPH02202762A (ja) * | 1989-02-01 | 1990-08-10 | Sharp Corp | ファクシミリの解除状態検出装置 |
JPH06138721A (ja) * | 1992-10-30 | 1994-05-2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155174B2 (ja) * | 1995-08-14 | 2001-04-09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 |
JP3341113B2 (ja) * | 1999-11-26 | 2002-11-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 |
JP4349726B2 (ja) * | 2000-06-14 | 2009-10-21 | 株式会社新興製作所 | プリンタ |
JP4359042B2 (ja) * | 2002-12-27 | 2009-11-04 | 株式会社サトー | プリンタ |
JP2007050527A (ja) * | 2005-08-15 | 2007-03-01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装置 |
JP4877861B2 (ja) * | 2005-09-30 | 2012-02-15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48316A (ja) * | 2008-04-01 | 2009-10-29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装置 |
JP5326431B2 (ja) * | 2008-08-27 | 2013-10-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蓋体の開閉検出方法 |
JP5115447B2 (ja) * | 2008-10-28 | 2013-01-09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47971A (ja) * | 2009-08-25 | 2011-03-1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1
- 2011-12-15 JP JP2011274356A patent/JP588445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11-15 CN CN201210460389.9A patent/CN1031583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6314A (zh) * | 1998-12-02 | 2002-04-24 | A.P.S.工程有限公司 | 快速关闭的热敏打印装置 |
CN1600557A (zh) * | 2003-09-25 | 2005-03-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锁定/解锁机构以及具有盖锁定/解锁机构的打印机 |
CN101096154A (zh) * | 2006-06-29 | 2008-01-02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123867A (ja) | 2013-06-24 |
CN103158370A (zh) | 2013-06-19 |
JP5884458B2 (ja) | 2016-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8370B (zh) | 印刷装置 | |
US20010016135A1 (en) | Printer | |
US20200398593A1 (en) | Printer apparatus | |
JP2019200682A (ja) | カードリーダ | |
CN103909745B (zh) | 打印机装置 | |
CN104169202B (zh) | 输送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回收箱的文件验证器 | |
US11220110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ejecting liquid including a main tank and a sub tank storing liquid supplied from the main tank | |
JP5605151B2 (ja) | センサ支持機構、及び、当該センサ支持機構を用いる紙葉類取扱装置 | |
US7175077B2 (en) | Check accepting and cash dispensing automated banking machine system and method | |
KR101121339B1 (ko) | 금융자동화기기 | |
US20060202020A1 (en) | Check accepting and cash dispensing automated banking machine system and method | |
US20140028170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7284693B2 (en) | Check accepting and cash dispensing automated banking machine system and method | |
US7246743B2 (en) | Check accepting and cash dispensing automated banking machine system and method | |
WO2016103927A1 (ja) | 紙幣処理装置 | |
JP2013028131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KR101499736B1 (ko) |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매체 회수 장치 | |
US7255265B2 (en) | Check accepting and cash dispensing automated banking machine system and method | |
KR101868151B1 (ko) | 지폐출금장치의 커버 개폐 구조 | |
KR101592986B1 (ko) | 카드 투입 구조체를 구비한 음식물 쓰레기 수거 장치 | |
JP4978238B2 (ja) | 媒体処理装置 | |
KR102063616B1 (ko) | 매체저장부를 구비한 금융자동화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101146794B1 (ko) | 접객부의 도어 개폐장치 | |
JP6205332B2 (ja) | 印刷装置 | |
US9079435B2 (en) | Printer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