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6918B -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6918B
CN101856918B CN2010101555555A CN201010155555A CN101856918B CN 101856918 B CN101856918 B CN 101856918B CN 2010101555555 A CN2010101555555 A CN 2010101555555A CN 201010155555 A CN201010155555 A CN 201010155555A CN 101856918 B CN101856918 B CN 101856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recording medium
printing paper
projection
print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55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6918A (zh
Inventor
田村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56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6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9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76Construction of rollers; Bear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图像记录介质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对设置的压紧轮,以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压力施加单元,构造成施加压力以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压紧。所述主动轮在所述主动轮按压所述记录介质的按压表面上包括多个突起。每个所述突起自所述按压表面起算的高度被定义为H时,该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传送图像记录介质的主动轮和相对该主动轮设置的压紧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热印头(thermal head)在打印纸(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热打印机被用作成像装置,其中热印头上布置多个热电阻(热元件)。为了用该热打印机形成图像,首先,将打印纸进给到滚筒上。接下来,已被从滚筒抬离的热印头被下降到经由墨带和打印纸与滚筒接触。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在打印方向(向前方向)传送打印纸的同时使热电阻产生热。这能使得施加到墨带的墨被转印到打印纸上而形成图像。 
在要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在以第一色彩打印图像后,热印头上升以释放对滚筒施加的压触力。然后,打印纸被以与打印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方向)传送回打印开始位置。之后,在第一色彩图像上用与第一色彩图像相同的方式以第二色彩打印图像。 
因此,对于彩色打印,必须在向前和相反两个方向上传送打印纸。打印纸通过旋转地驱动主动轮而传送。具体地,在被旋转地驱动的主动轮和跟随主动轮旋转的压紧轮之间传递打印纸,并施加压力以将主动轮和压紧轮经由打印纸彼此压紧。之后,主动轮在向前或相反方向上旋转以在向前或相反方向上传送打印纸。 
如此,要求主动轮应以恒定速度没有位置偏移地传送打印纸。特别是对于彩色打印,尤其需要高传送精度以防止色彩之间的偏差。 
考虑到以上方面,可以多行设置和布置多对主动轮和压紧轮以提高传送精度。具体地,已提出这样一种热打印机,其中打印纸经过多个主动轮和多个压紧轮之间,并且主动轮旋转以传送打印纸从而能够实现无色彩偏差的打印(例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H7-223343)。 
但是,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H7-223343所公开的,通过简单地提供多行主动轮和压紧轮,可能难以提高在长的时间周期内的传送精度。例如,在采用具有平表面的柱形主动轮的情况下,传送打印纸的动力取决于主动轮与打印纸之间的摩擦力。使用中,若纸粉等粘到主动轮上时,摩擦力下降。这会防止获得足够的传送动力,即使具有多个主动轮,并且打印纸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导致色彩偏差。
考虑到以上问题,可在主动轮表面上形成压靠打印纸的多个突起,以始终获得足够的传送动力。具体地,其上形成突起的主动轮被压向打印纸,而打印纸传送中,突起接合在打印纸背面(打印表面的相反表面)中以确保足够的传送动力同时防止色彩偏差。 
但是当主动轮的突起接合在打印纸中时,接合的突起在已经过打印的打印纸的前表面上留下主动轮的痕迹。该主动轮痕迹形成为打印纸前表面上的突出,在其另一面则由主动轮的突起接合于打印纸后表面中而形成凹痕。主动轮痕迹对图像质量没有贡献,反而会恶化外观。 
考虑到前述方面,需要在不留下主动轮痕迹的情况下用主动轮的突起确保传送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以下所述实施例解决前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图像记录介质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对设置的压紧轮,以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压力施加单元,用于施加压力以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压紧,其中所述主动轮在所述主动轮按压所述记录介质的按压表面上包括多个突起,以及其中每个所述突起自所述按压表面起算的高度被定义为H时,该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热印头,在所述热印头上布置多个热元件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与所述热印头相对设置的滚筒,以在所述滚筒与所述热印头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接触/分离装置,用于使所述热印头与所述滚筒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接触/分离;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对设置的压紧轮,以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压力施加单元,用于施加压力以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压紧,其中所述主动轮在所述 主动轮按压所述记录介质的按压表面上包括多个突起,以及其中每个所述突起自所述按压表面起算的高度被定义为H时,该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多个突起设置在主动轮的按压表面上。每个所述突起自所述按压表面起算的高度被定义为H时,该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因此,当压力施加单元将主动轮压向所述记录介质时,20μm或更大高度的每个突起接合在记录介质中,从而可没有位置偏移地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同时,接合在记录介质中的突起在记录介质的背面形成凹痕。但是,每个突起的高度为40μm或更小,从而可防止背面中的凹痕出现在前表面上成为突出而形成主动轮痕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的外形的侧视图; 
图2示出由主动轮的突起形成在打印纸上的主动轮痕迹;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的主动轮的突起的侧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的主动轮的突起的平面视图; 
图4是示出主动轮突起的高度和传送打印纸的动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主动轮突起的行数和传送打印纸的动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主动轮痕迹怎样消失;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不同类型的主动轮的突起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主动轮突起的形状和传送打印纸的动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的示例性的压力施加单元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大的压力的状态;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的示例性的压力施加单元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小的压力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的另一示 例性的压力施加单元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大的压力的状态;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中另一示例性的压力施加单元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小的压力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以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是用染料升华热印头11在打印纸20(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彩色打印的热打印机10。以下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结合在该热打印机10中,并在主动轮21与压紧轮22之间保持打印纸20以通过旋转驱动主动轮21而传送打印纸20。 
将按以下顺序作出说明。 
1.第一实施例(主动轮的突起具有三角形剖面的例子) 
2.第二实施例(主动轮的突起具有梯形剖面的例子) 
3.第三实施例(用固定弹簧和调整弹簧作为压力施加单元的例子) 
4.第四实施例(用偏心凸轮和卷簧作为压力施加单元的例子) 
<1.第一实施例> 
[成像装置的示例性的结构] 
图1是示出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的轮廓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打印机10包括热印头11,多个热电阻11a(根据本发明的热元件)布置在所述热印头11上以在打印纸20上形成图像。滚筒12与热印头11相对设置,以在滚筒12与热印头11之间传递打印纸20。热印头11和滚筒12通过接触/分离单元(未示出)经由打印纸20互相接触以及分离。 
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进一步包括传送打印纸20的主动轮21,和与主动轮21相对设置的压紧轮22,以在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之间传递打印纸20。由压力施加单元(未示出)施加压力以将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经由打印纸20彼此压紧。多个突起21a设置在主动轮21上以压打印纸20。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构造为转印墨带30的墨,从而在打印纸20的墨接收层上形成图像,打印纸20除了墨接收层外还包括基底材料部分。打印纸20可为用纸作为基底材料部分的纸介质或者用塑料作为基底 材料部分的塑料介质。两种类型的介质都可用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上。 
打印纸20提前设置在热打印机10内部的预设位置上。打印纸20通过旋转驱动主动轮21而进给到滚筒12上。具体地,打印纸20首先被拉出进纸盘(未示出),然后被保持在主动轮21的突起21a与压紧轮22之间,并在出纸方向上(图1中的左方向上)通过主动轮21逆时针旋转而被传送。打印纸20被拉出使得其基底材料部分面对主动轮21的突起21a,其接收层面对压紧轮22。 
打印纸20被进给,使得其基底材料部分面对滚筒12而其接收层面对热印头11和墨带30。当要开始打印时,打印纸20在出纸方向上(图1中的左方向上)被传送,打印纸20的前端经过热印头11和滚筒12之间,直到打印纸20上的打印开始位置到达与热印头11的热电阻11a相对的位置。 
同时,墨带30被安放在墨带盒(未示出)中,并被拉出供带盘31,如图1中箭头所示。在被拉出后,墨带30经过热印头11与滚筒12之间,同时由引导辊(未示出)引导而在图1的右方向上向收带盘32传送。墨带30提供有三种色彩的彩色墨(即黄(Y)、品红(M)、青(C))以及透明的叠层墨(L),使颜色能够打印在打印纸20上。 
当把打印命令输入到热打印机10时,已上升的热印头11(在图1的状态中)被接触/分离单元(未示出)如箭头所示降下。然后,热电阻11a与滚筒12压力接触。具体地,当热印头11朝滚筒12如箭头所示移位时,施加压力接触力以使热电阻11a和滚筒12经由墨带30和打印纸20彼此压力接触。因此,墨带30和打印纸20的接收层彼此压力接触。墨带30和打印纸20被保持在热电阻11a和滚筒12之间。 
当主动轮21在这种状态下顺时针旋转时,保持在主动轮21与随着主动轮21旋转的压紧轮22之间的打印纸20被在打印方向上(图1的右方向上)传送。墨带30被拉出供带盘31,如箭头所示,并向收带盘32传送。然后,热印头11的每个热电阻11a被选择性地加电,从而使得由热电阻11a产生的热被传递到墨带30。因此墨带30上的黄(Y)色墨被升华而转印到打印纸20的接收层上以进行打印。 
对黄(Y)、品红(M)和青(C)色的每一个进行这种打印。因此,为每次传送墨带30改变转印色彩而上升热印头11。当主动轮21相反地旋转(逆 时针旋转)时,打印纸20在出纸方向(图1的左方向)上传送以回到打印开始位置。然后,每个品红(M)和青(C)色墨被以与黄(Y)色墨同样的方式重叠的方式转印而形成彩色图像。 
另外,透明叠层墨(L)被转印在打印纸20的整个打印区域(彩色图像)上以结束打印。在图像形成在打印纸20上以后,热印头11上升,打印纸20反向旋转(逆时针旋转),以在出纸方向上(图1的左方向上)传送打印纸20,使得打印纸20的成像区域的末端到达相对于切断器23的位置。在被切断器23在预定长度切断后,打印纸20被从出纸口(未示出)排出。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中,主动轮21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上旋转,以将打印纸20在打印方向和出纸方向上传送,从而形成彩色图像。因而,主动轮21必须具有高传送精度以防止色彩之间的偏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中,在主动轮21的表面上形成压靠打印纸20的多个突起21a。 
在这一方面给出详细的说明。色彩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因施加到热印头11和滚筒12的压力接触力的传送负载超出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产生的传送动力而导致打印纸20的滑动。因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中,其上形成突起21a的主动轮21被压向打印纸20,使得在传送期间突起21a由主动轮21的压力而接合在基底材料部分中。因此,确保足够的传送动力从而防止出现色彩偏差。 
但是,当打印纸20随着打印纸20的基底材料部分中接合的突起21a传送时,取决于突起21a接合得多少,会在已经过打印的打印纸20的接收层侧上形成突出而留下主动轮的痕迹。具体地,如果打印区域大,采用具有大宽度的热印头11,这增加热印头11和打印纸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传送打印纸20的负载。因此,为了确保传送动力,必须通过增加突起21a的高度来增加突起21a在打印纸20中的接合量,但这易于留下主动轮痕迹。 
由热印头11在打印期间产生的热使打印纸20柔性,因而增加突起21a的接合量。当打印纸20因突起21a的接合而变形的量超过打印纸20的弹性极限时,留下主动轮痕迹,打印纸20即使在脱离突起21a之后也保持变形。 
图2示出由主动轮21的突起21a形成在打印纸20上的主动轮痕迹。 
如图2所示,打印纸20被保持在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之间。多个突起21a在主动轮2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个上形成在主动轮21上。 
当主动轮21被旋转地驱动时,由于主动轮21被压向打印纸20,突起21a接合在打印纸20中。因此,在打印纸20的基底材料部分侧上连续形成相应于突起21a的两行凹痕。因此,在打印纸20的接收层侧上连续形成与打印纸20的基底材料部分侧上凹痕相应的两行主动轮痕迹(从接收层侧看凹痕)。这种痕迹由主动轮21的突起21a在打印方向上连续使打印纸20凹陷而形成,并被称为“穗状痕迹(spike trace)”。 
同时,当主动轮21的旋转暂停时,打印纸20被保持在主动轮21与压紧轮22之间,主动轮21与压紧轮22彼此压紧。因此,主动轮21的突起21a接合在打印纸20中。突起21a在主动轮21暂停较长的时候接合得更深。因此,在打印纸20在主动轮21上已处于静态一段时间的一部分上形成凹痕而留下主动轮痕迹。这种主动轮痕迹由静态主动轮21的突起21a使打印纸20部分凹下而形成,并被称为“暂停痕迹”。 
如上所述,主动轮21的突起21a与打印纸20压力接触,在打印纸20上留下主动轮痕迹(穗状痕迹和暂停痕迹)。但是,突起21a对确保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并防止色彩偏差是必须的。因而,在传送动力和主动轮痕迹之间存在权衡。具体地,提高传送动力以防止色彩偏差导致明显的主动轮痕迹,而相反减少压力以减少主动轮痕迹导致低的传送动力而引起色彩偏差。在现有技术中,防止色彩偏差被认为优先于减少主动轮痕迹,而打印纸20上的主动轮痕迹实际上被忽略。 
考虑到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优化主动轮21的突起21a的高度H以防止在打印纸20上出现主动轮痕迹,同时确保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 
[主动轮结构的例子] 
图3A和3B分别是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中的主动轮21的突起21a的侧视图和平面视图。 
如图3A和3B所示,多个突起21a设置在主动轮21的表面上压打印纸20的。所有突起21a形成为在打印方向上游侧上为半圆形,在下游侧上是直的,并且取向彼此相同,使得在打印方向上(成像方向上)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高于在相反方向上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 
这样的突起21a表现出与传送负载匹配的传送动力,即,在打印纸20返回的相反操作过程中生成低传送动力,而在打印方向上(在具有高传送负 载的方向上)进给打印纸的向前操作过程中生成高传送动力。已由实验验证:在打印方向上产生的传送动力方面,布置成相同取向形成的突起21a比半圆部分交替布置在两个取向的突起高20%到30%,以在打印方向上和在相反方向上获得相同的传送动力。 
突起21a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三角形剖面,三角形的顶角是80度。增加顶角提高传送动力。已由实验验证:在顶角是60度的情况下,与顶角是40度相比,传送动力更高。已进一步由实验确认:用80度的顶角的传送动力比用60度顶角的传送动力高大约10%。但是如果顶角是钝角的,在打印纸20中接合的阻力增加,这减少打印纸20的接合量而降低传送动力。如此,三角形的顶角优选为80度,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突起21a。在图3A中,为强调突起21a,突起21a示出的形状与其实际形状不同。 
进一步地,若每个突起21a到按压表面的高度被定义为H,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每个突起21a的高度H在上述范围内以防止主动轮痕迹且确保传送动力。具体地,当每个突起21a的高度H大于20μm时,确保用于传送打印纸20的足够动力以防止位置偏移。同时,当每个突起21a的高度H是40μm或更小时,在打印纸20上不形成主动轮痕迹而提供优秀的打印质量。 
图4是示出主动轮21的突起的高度H与用于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之间的关系。 
如图4所示,已对5个突起高度H的值,即20μm、30μm、40μm、60μm和80μm,实验确认压紧压力(图2中所示压紧轮22的压力)与传送动力之间的关系。 
对于突起高度H任何值,通过增加压紧压力而增加传送动力。但是,当突起高度H是20μm时,增加压紧压力并不显著增加传送动力。因此,不能确保足够的传送动力从而导致色彩偏差。这样,突起高度H必须大于20μm。 
当突起高度H大于20μm(等于30μm、40μm、60μm和80μm)时,传送动力随压紧压力二次方地增加。因此,可确保足够的传送动力以防止色彩偏差。 
但是当突起高度是60μm和80μm时,形成主动轮痕迹。同时,当突起高度是40μm或更小时,主动轮痕迹被抑制到看不到的水平。 
通过由多人进行目视观察而确定色彩偏差的有无和主动轮痕迹的有无。 这是因为色彩偏差或主动轮痕迹的有无实际上是通过目视观察而确定的。这种目视观察比通过数字化打印纸20(见图2)的表面上的色彩偏差和突出和凹痕的方法而进行的确定更为客观。在打印纸20是塑料介质的情况下,主动轮痕迹倾向于模糊,而在打印纸20是纸介质的情况下,主动轮痕迹倾向于明显。近来,已采用增加纸介质的量,这在成本方面是有利的。因此,用纸介质确定色彩偏差的有无和主动轮痕迹的有无。 
如上所述,对于每个突起高度H,使用其上易于形成主动轮痕迹的纸介质,通过目视观察来确定色彩偏差的有无和主动轮痕迹的有无。结果证实了当突起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时,不引起色彩偏差也不形成主动轮痕迹。如此,对于塑料介质或纸介质,通过采用范围在20μm<H≤40μm内的突起高度H,可提供足够的传送动力,防止色彩偏差,并防止出现主动轮痕迹,从而改善打印质量。 
图5是示出主动轮21的突起的行数与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5所示,针对三种情况实验性地确定压紧压力(图2所示压紧轮22的压力)与传送动力之间的关系,即,在主动轮21的两端形成两行突起21a(见图3A和3B)的情况,在主动轮21的两端和中心形成三行突起21a的情况,以及在主动轮21上等间隔形成四行突起21a的情况。 
对于任何行数的突起,通过增加压紧压力,传送动力二次方地增加。当压紧压力达到一定水平或更高时,突起21a(见图3A和3B)在打印纸20中接合到其根部。因此,此后的传送动力缓慢地随着施加到突起21a根部的摩擦力而线性增加。 
尽管对于如上所述任何突起行数传送动力体现相同的趋势,但对于相同的压紧压力,在主动轮两端设置两行突起的情况下的传送动力最高。由此,最好在主动轮两端设置两行突起。尽管可在轴向力方向(thrust direction)和半径方向任意一个上增加突起21a(见图3A和3B),在轴向力方向上增加突起21a比在半径方向上增加突起21a更影响传送动力。这是因为在半径方向上增加突起数量不因此增加打印纸20中实际接合的突起数量(尤其是,突起的接合量朝两端减少),由于打印纸20(见图2)中接合的突起数量因为主动轮21的按压表面的圆柱形而受到限制。因此,优选地首先在轴向力方向上增加突起21a,在传送动力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在半径方向上增加突 起21a。 
在主动轮两端形成两行突起21a(见图3A和3B)的情况下,由于突起21a的接合量大而传送动方高。大的接合量会导致出现主动轮痕迹。 
但是,即使突起21a接合在打印纸20(见图2)中而在打印纸20中形成凹痕,如果这种凹痕被恢复,主动轮痕迹也会消失。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中主动轮痕迹怎样消失。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中的主动轮21在主动轮21表面两端上具有按压打印纸20的两行突起,每行突起包括多个突起。 
当热印头11上升,由主动轮21逆时针旋转而在出纸方向上(图6的左方向上)传送保持在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之间的打印纸20时,形成主动轮痕迹。具体地,主动轮21的每个突起21a在传送打印纸20期间接合在打印纸20中。因此,与两行突起21a相应地在打印纸20的打印区域形成主动轮痕迹。 
但是,压紧轮22的压紧压力(相对主动轮21施加的压力)由压力施加单元(未示出)适当地调整。换句话说,压力施加单元调整压紧压力,使得由主动轮21的突起21a形成在打印纸20中的凹痕处于打印纸20的弹性极限内。因此,尽管主动轮21的突起21a在打印纸20的弹性极限内接合在打印纸20中而在打印纸20的弹性极限内形成凹痕,但这种凹痕不进入打印纸20的塑性范围。如此,因打印区域中的凹痕而出现的主动轮痕迹随时间自然消失。因此,打印纸20在没有主动轮痕迹的状态下排出。 
如上所述,压紧轮22的压紧压力由压力施加单元(未示出)调整。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中,主动轮21的突起21a在形状等方面优化(见图4和5)。因此,可只用主动轮21抑制主动轮痕迹。还可低成本地提高打印质量,并支撑具有大宽度的打印纸。 
<2.第二实施例> 
[主动轮的示例结构]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的另一类型的主动轮21的突起21b的侧视图。 
多个突起21b形成在图7所示的主动轮21的按压表面上。所有突起21b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梯形剖面。 
每个突起21b具有80度的顶角,30μm的高度H,和长度L为20μm的上底。具有80度的大顶角、30μm的高度的这种突起21b确保足够的传送动力(见图4)。通过将梯形上底的长度L设置为20μm,传送动力可进一步增加。 
图8是示出主动轮21的突起的形状与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在突起具有如突起21b的梯形剖面(见图7)的情况下,传送动力如图8所示随着梯形上底的长度L变化而变化。具体地,已实验验证与上底长度L是0μm的情况相比,在上底长度L是20μm的情况下,传送动力增加大约20%。还已实验验证与上底长度L是50μm情况相比,在上底长度L是20μm的情况下,传送动力增加,尤其在压紧压力低的条件下。 
如此,优选地,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梯形剖面的突起21b的上底的长度L在0μm<L≤50μm的范围内。上底的长度L大于0μm是因为如果上底的长度L是0μm,则突起21b是三角形的而不是梯形的。相比,在上底的长度L大于50μm的情况下,突起21b在打印纸20(见图2)中的接合阻力增加,降低了压紧压力低的区域的传送动力,如图8所示。 
<3.第三实施例> 
[成像装置的示例结构]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中的示例压力施加单元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大的压力的状态。 
同时,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中的示例压力施加单元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小的压力的状态。 
如图9和10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包括用作压力施加单元的一对固定弹簧23和一对调整弹簧24,构造为施加压力以将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经由打印纸20彼此压紧。 
固定弹簧23和调整弹簧24分别设置在压紧轮22的两端以将压紧轮22朝主动轮21推压。每个固定弹簧23耦接到热打印机10的外壳(未示出),以始终在压紧轮22上施加恒定的弹簧力。 
同时,每个调整弹簧24耦接到热印头11,使得接触/分离单元(未示出)不在热印头11与滚筒12之间建立接触时产生的弹簧力小于接触/分离单元建立这种接触时产生的弹簧力。 
为了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进行打印,热印头11由构造成使热印头11和滚筒12彼此接触/分离的接触/分离单元(未示出)降下,如图9所示。然后,热电阻11a与滚筒12压力接触以将墨带30和打印纸20保持在热电阻11a与滚筒12之间。之后,当主动轮21顺时针旋转以在打印方向上(在图9的右方向上)传送打印纸20时,热电阻11a被加电而将墨带30上的每种墨转印到打印纸20上从而进行打印。 
同时,在没有被打印的情况下要传送打印纸20时(当打印纸20要回到打印开始位置或要被排出时),热印头11如图10所示上升。然后,主动轮21逆时针旋转而在出纸方向上(在图10的左方向上)传送打印纸20。在要排出打印纸20的情况下,打印纸20被切断器23在预定长度切割。 
但是,如果在不进行打印时(例如在出纸期间)和进行打印时(例如转印期间)一样用大的压力传送打印纸20,主动轮21的突起21a留下主动轮痕迹。 
如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中,当不进行打印时(例如在出纸期间)减少压紧轮22的压力。具体地,形成压力施加单元的一对调整弹簧24耦接到接触/分离单元(未示出)。一对调整弹簧24构造成当热印头11和滚筒12不互相接触时(当在打印纸20上不形成图像时)比当热印头11和滚筒12互相接触时(当在打印纸20上要形成图像时)对压紧轮22施加较小的力。 
如此,当不进行打印时,热印头11上升,打印纸20没有保持在热印头11与滚筒12之间,传送负载(热印头11与打印纸20之间的摩擦力等)低,因此压紧轮22的压力减少。因此,可平滑地传送打印纸20同时防止出现主动轮痕迹。 
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打印机10在如上所述通过热印头11的上升和下降而改变压力,焦点放在进行打印时(热印头11下降时)和不进行打印时(热印头11上升时)传送打印纸20所需的动力不同。具体地,进行打印时,高传送动力是必须的,调整弹簧24与热印头11的下降一起被拉动,如图9所示,以便增加主动轮21的传送动力。因而,压紧轮22的压力增加,因此主动轮21的传送动力增加。 
相反,当不进行打印时,低传送动力就足够,调整弹簧24随着热印头11的上升而缩回,如图10所示,以减少压紧轮22的压力(例如到50N或 更少)。因此,打印纸20中主动轮21的突起21a的接合量减少以进一步抑制主动轮痕迹(尤其是,切断器23切割打印纸20时形成的暂停痕迹)。固定弹簧23确保压紧轮22的最小必要压力。 
<4.第四实施例> 
[成像装置的示例结构]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中的另一个示例压力施加单元(施压装置40a)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大的压力的状态。 
同时,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成像装置的热打印机10中的另一个示例压力施加单元(施压装置40a)的前视图,示出施加小的压力的状态。 
如图11和12所示,施压装置40a包括绕旋转轴41旋转的偏心凸轮42,所述旋转轴41从偏心凸轮42的中心偏位,以及根据偏心凸轮42的旋转收缩可变的量的卷簧43。卷簧43的一端附接到支撑压紧轮22的臂44。弹性带45绕在热印头11与偏心凸轮42之间,其中热印头11可绕中心轴11b旋转。偏心凸轮42和弹性带45形成接触/分离装置40b。 
当旋转轴41由一电机(未示出)旋转而逆时针旋转时,偏心凸轮42逆时针旋转以扩张卷簧43并强烈地牵引臂44,如图11所示。因而,压紧轮22的压力增加。偏心凸轮42的逆时针旋转也使热印头11绕中心轴11b逆时针旋转以使热电阻11a经由打印纸20而与滚筒12压力接触。如此,即使热印头11下降而增加传送打印纸20的传送负载,也通过主动轮21的旋转而可靠地产生足够的传送动力。这使得能够准确地传送打印纸20而防止色彩偏差。 
同时,当旋转轴41通过旋转所述电机(未示出)而顺时针旋转时,偏心凸轮42顺时针旋转而收缩卷簧43并弱化牵引臂44的力,如图12所示。因而,压紧轮22的压力减少。偏心凸轮42的顺时针旋转还使热印头11绕中心轴11b顺时针旋转,以将热电阻11a从滚筒12分离。如此,传送打印纸20的负载低,从而即使主动轮21的传送动力低,也可因压紧轮22的压力小而准确地传送打印纸20。压紧轮22的小压力还使其可进一步抑制主动轮痕迹。 
如上所述,施压装置40a与接触/分离装置40b关联地调整压紧轮22的压力。因此,可增加和减少压紧轮22的压力以根据传送打印纸20所必须的 传送动力调整主动轮21的传送动力。这产生没有色彩偏差的彩色打印,并进一步抑制主动轮痕迹而提高打印质量。如上所述构造的施压装置40a和接触/分离装置40b对于具有大的打印区域的打印纸20尤其有效,而对于这种打印纸20必须增加传送打印纸20的动力(这会倾向于留下明显的主动轮痕迹)。 
尽管已如上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而是例如可如下所述做各种修改。 
(1)尽管在实施例中用打印纸20(纸介质)作为记录介质,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记录介质也可为塑料介质。可使用实施例中辊型滚筒12之外的不同类型的滚筒。 
(2)在实施例中,用连接到压紧轮22的固定弹簧23、调整弹簧24和卷簧43作为构造成施加压力的压力施加单元以将主动轮21和压紧轮22经由打印纸20彼此压紧。 
但是,也可用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作为压力施加单元。压力可施加在主动轮21上而不是压紧轮22上。 
(3)在实施例中,用偏心凸轮42和弹性带45作为构造成使热印头11和滚筒12经由打印纸20彼此接触/分离的接触/分离单元。热印头11绕中心轴11b旋转而从滚筒12接触和分离。 
但是,接触/分离单元可构造成使整个热印头11上升和下降而不是旋转热印头11。不是移动热印头11,而是移动滚筒12以从热印头11接触和分离。 
本发明包含与2009年4月13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09-096660中公开有关的实质内容,其全部内容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可出现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和替换。 

Claims (8)

1.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图像记录介质的主动轮;
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压力施加单元,用于施加压力以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压紧,
其中所述主动轮在所述主动轮按压所述记录介质的按压表面上包括多个突起,以及
其中每个所述突起自所述按压表面起算的高度被定义为H时,该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
其中所述主动轮在所述主动轮按压所述记录介质的按压表面的两端包括两行突起,每行突起包括多个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
其中每个所述突起形成为这样的形状,用于在成像方向上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动力高于用于在相反方向上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
其中每个所述突起具有梯形剖面,并且当所述梯形的上底长度被定义成L时,长度L在0μm<L≤50μ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
其中所述压力施加单元构造成当没有图像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时施加的压力比要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施加的压力小。
6.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热印头,在所述热印头上布置多个热元件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滚筒,与所述热印头相对设置,以在所述滚筒与所述热印头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
接触/分离装置,用于使所述热印头与所述滚筒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接触/分离;
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主动轮;
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传递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压力施加单元,用于施加压力以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经由所述记录介质彼此压紧,
其中所述主动轮在所述主动轮按压所述记录介质的按压表面上包括多个突起,以及
其中每个所述突起自所述按压表面起算的高度被定义为H时,该高度H在20μm<H≤40μ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压力施加单元被构造成,当所述接触/分离装置在所述热印头与所述滚筒之间没有建立接触时比起所述接触/分离装置建立这种接触时施加较小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压力施加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紧轮两端的一对固定弹簧和一对调整弹簧,以朝所述主动轮按压所述压紧轮,并且
每个所述调整弹簧耦接到所述热印头,从而当所述接触/分离装置在所述热印头与所述滚筒之间没有建立接触时比起所述接触/分离装置建立这种接触时产生较小的弹簧力。
CN2010101555555A 2009-04-13 2010-04-02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6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6660A JP2010247914A (ja) 2009-04-13 2009-04-13 画像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096660/09 2009-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6918A CN101856918A (zh) 2010-10-13
CN101856918B true CN101856918B (zh) 2012-02-29

Family

ID=42934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55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6918B (zh) 2009-04-13 2010-04-02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6881B2 (zh)
JP (1) JP2010247914A (zh)
CN (1) CN101856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0620B2 (en) 2011-02-23 2014-08-19 Kodak Alaris Inc. Thermal printer
US11214078B2 (en) * 2019-07-03 2022-01-04 Primera Technology, Inc. Label printer and cutt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1263A (ja) * 1990-06-06 1992-02-12 Toshiba Corp カラープリント装置
KR930003479B1 (ko) * 1990-12-28 1993-04-29 주식회사 신도리코 팩시밀리 송신부의 원고잼(jam) 제거장치
JPH07223343A (ja) 1994-02-10 1995-08-22 Konica Corp 熱転写型プリンタ
JP3271048B2 (ja) * 1996-09-30 2002-04-02 株式会社 塚田螺子製作所 シート送りシャフトと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DE69824942T2 (de) * 1997-12-26 2005-08-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inami-Ashigara Blatttransportmechanismus
JP3068602B1 (ja) * 1999-03-26 2000-07-24 米沢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サ―マルプリンタ
JP4817101B2 (ja) * 2005-09-12 2011-11-1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熱活性化装置、印字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US7549633B2 (en) * 2005-09-15 2009-06-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572344B2 (ja) * 2006-03-09 2010-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47914A (ja) 2010-11-04
US8436881B2 (en) 2013-05-07
US20100259591A1 (en) 2010-10-14
CN101856918A (zh) 201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76235B1 (en)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06608B2 (en) Tape/tube printer
EP1129969B1 (en)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56918B (zh) 图像记录介质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EP1489030B1 (en) Sheet feed rol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70010032A (ko) 필름용 열전사 프린터
JP2007111999A (ja) スリット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JP4874556B2 (ja) 中間転写型熱転写印刷装置
JP62340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5703635A (en) Thermal transfer color recording device
JP2005131954A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03935125A (zh) 记录装置
JP2006315375A (ja) 中間転写型熱転写印刷装置
JP2005343020A (ja) プリンタ
JP4205995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のシート送りローラ
JP2006206226A (ja) プリンタ
US7965306B2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
JP4578248B2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の通電制御方法
EP1176027B1 (en) Roller element for hardcopy apparatus
JPH02249673A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
JPH0516344U (ja) プリンタのリボン巻取装置
CN102371780A (zh) 打印机
JP2002059590A (ja) プリンタ及びこのプリンタの印刷方法
JP2004195777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0351471A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