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1537A - 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81537A CN101081537A CN 200610083257 CN200610083257A CN101081537A CN 101081537 A CN101081537 A CN 101081537A CN 200610083257 CN200610083257 CN 200610083257 CN 200610083257 A CN200610083257 A CN 200610083257A CN 101081537 A CN101081537 A CN 1010815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die cavity
- shadow
- chamber
- sh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系通过模具在该模具内部的不同模室中分别模塑第一与第二初胚,且使各该初胚的形状分别具有与预定成型品形状的一部或他部相同的形状,继之,将各该各自独立的第一、第二初胚依其所对应的一部或他部形状容纳于一成型模室中,彼此并沿预定的方向相对接合,而由该成型模室将各该第一及第二初胚模制成预定的成型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人在前所发明的第200610065800.7号复区高分子的热模注料’方法中所揭露的技术内容,系通过适当的区隔构造将单一模室区隔成允许不同组成的原料,各自注入已被分隔的同一模室的不同空间中,俟注料完成后再除去该等区隔构件,并透过合模的压力使已注入的不同原料产生些许侧向的移动,用以填补该被移出的区隔构件所遗留的空间。
惟,发明人发现上开的技术内容具有较高的制造精度要求,具体来说,如何控制使已注入的原料在合模状态下相向地流动至将该遗留空间填满,系涉及到注入原料量的多寡、原料流动系数的控制、热模温度、空气抽离与否等等因素、凡此种种对于成型品品质具有相当的影响,因此,从结果上来看,上开发明案在制造精度不足时即易产生复区原料彼此间无法将该遗留空间完全填满,抑或因其流动在未受导引下所产生接触界面不平整的状态,而影响到成型产品的外观,造成品质控管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其可在较低制造条件要求下,妥适地达成产品所需具备的复区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其可确保成型产品品质的均一性,以达到较高的产品良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包含有下列主要步骤:
a、取用一模具;该模具具有一第一模室,一第二模室,系与该第一模室相隔开来,并使该第一模室一侧室壁形成的第一对接壁面与该第二模室一侧室壁形成的第二对接壁面彼此呈平行,一第三模室,其形状为各该第一、第二模室形状的组合;
b、使该模具位于一第一合模状态上,而于该模具内部形成彼此各自独立的各该第一、第二模室;
c、使具不同组成的原料被分别容纳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室中,而被模塑成第一及第二初胚,并使各该初胚分别以所由成型的各该对应模室的对接壁面形成可相互对接的接合端面;
d、使该模具位于一第二合模状态上,形成该该第三模室,同时使于该c步骤中所模塑的各该第一、第二初胚容置于该第三模室中与本身形状对应的位置上,并以各该对接端面相向对接;
e、使各该第一、第二初胚于该第三模室中经化学反应程序,用以模制成型与预定成型品形状相同的形状。
用于所述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的模具,包含有:
一上模,具有一上板身,一开口朝下的上模穴;
一下模,位于该上模的下方,具有一下板身,一开口朝上的下模穴;
一可移出的中模,介于各该上、下模之间,具有一中板身;
一第一模室,当该上模与该中模彼此叠合贴接时,由该上模穴因开口端受该中模封闭所形成;
一第二模室,当该中模与该下模彼此叠合贴接时,由该下模穴因开口端受该中模封闭所形成;
一第三模室,当该中模移出后,当该上模与该下模彼此叠合贴接时,各该上、下模穴彼此相向对接所形成;
该中模更包含有一上影模穴,具与该上模穴形状的一部对应的形状,而凹设于该中板身的下侧端面上,一下影填块,具有该下模穴的一部形状相同且得互补的形状,而沿该上影模穴一侧穴壁延伸突设于中板身的下侧端面上,从而当该中模与该下模叠合贴接时,使该上影模穴与该下模穴的他部开口对接,并使该下影填块填置于该下模穴的一部中,形成该第二模室,一下影模穴,具与该下模填块相同的形状,凹设于该中板身的上侧端面上,一上影填块,具与该上影模穴相同的形状,而沿该下影模穴一侧穴壁延伸突设于该中板身的上侧端面上,从而当该中模与该上模叠合贴接时,使该下影模穴与该上模穴的他部开口对接,并使该上影填块填置于该上模穴的一部中,形成该第一模室。
以下,兹举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方向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b-b方向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就图1中c部份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以本发明所揭实施例制成的具复区高分子成型品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系揭露用以成型具不同组成密度的复区鞋底。
具体而言,其包含了有下列的步骤:
a、取用一模具10。
该模具10由一上模11、一中模12、一下模13、一第一模室14、一第二模室15以及一第三模室16所组成。
更进一步来说,该上模11,具有一上板身111,一开口朝下的上模穴112凹设于该上板身111的下侧板面上。
该下模13,位于该上模11的下方,并具有一下板身131,一开口朝上的下模穴132则凹设于该下板身131的上侧板面上。
该中模12则以可被移出的方式夹设于各该上、下模11、13之间,具有一中板身121,一上影模穴122,具与该上模穴112形状的一部对应的形状,而凹设于该中板身121的下侧端面上,一下影填块123,具有该下模穴132的一部形状相同且得互补的形状,而沿该上影模穴122一侧穴壁延伸突设于中板身121的下侧端面上,从而以当该中模12与该下模13叠合贴接时,得使该上影模穴122与该下模穴132的他部开口对接,并使该下影填块123填置于该下模穴132的一部中,以形成该第二模室15,一下影模穴124,具与该下模填块123相同的形状,凹设于该中板身121的上侧端面上,一上影填块125,具与该上影模穴112相同的形状,而沿该下影模穴124一侧穴壁延伸突设于该中板身121的上侧端面上,以当该中模12与该上模11叠合贴接时,得使该下影模穴124与该上模穴112的他部开口对接,并使该上影填块125填置于该上模穴的一部中,以形成该第一模室14;且其中,位于该上影模穴122一侧穴壁及沿的延伸的该下影填块123的一侧块壁上、以及位于该下影模穴124一侧穴壁及沿的延伸的该上影填块125的一侧块壁上的两对接壁面126、127,彼系呈向对互补的斜面,而倾斜的角度α则小于10度角。
该第三模室16,当该中模12被移出后,位于该上模11与该下模13彼此叠合贴接端面之间,亦即由各该上、下模穴112、132彼此相向对接所形成,其形状则与预定成型品的形状相同。
b、使各该上、中及下模11、12、13彼此上下对应叠接而使该模具10位于一第一合模状态下。
c、将具有不同组成的第一、第二原料分别经由适当的注料装置注入各该第第、第二模室14、15中,以藉由各该第一、第二模室14、15模塑出具不同形状的第一与第二初胚17、18,更精确的说,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的各别形状对应于该第三模室16形状的一部或他部,且对应于各该倾斜的对接壁面126、127,使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分别的一侧被模塑成对应的倾斜接合端面171、181。
d、移出该中模12,并使已模塑的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分别附着在各该上、下模穴112、132上。
e、使该上模11及该下模13彼此上下叠合贴接,而令各该上、下模穴112、132同时对接形成该第三模室16,在此同时,附着于其上的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亦容纳于该第三模室16中,并以各该接合端面171、181彼此侧向邻接贴合。
f、继之,再使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于该第三成型模室16中经对应的化学反应程序而被模制成具有预定形状的成品。
通过上述的方法,本发明可经由使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在形状上的结合后与预定成型的成品形状相同,以及使各该第一、第二初胚17、18在彼此邻接的接合端面171、181具有易于接合并保持紧密的斜面状态,使得以本方法所制成具复区的高分子成型品20,在区与区间的分别是明显可分且彼此结合紧密的,据以改进上揭前案所存技术上尚待改进的部份,以使具复区高分子成型品的制造可在较低制造条件要求下被完成,且保持着稳定的品质。
Claims (7)
1、一种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包含有下列主要步骤:
a、取用一模具;该模具具有一第一模室,一第二模室,系与该第一模室相隔开来,并使该第一模室一侧室壁形成的第一对接壁面与该第二模室一侧室壁形成的第二对接壁面彼此呈平行,一第三模室,其形状为各该第一、第二模室形状的组合;
b、使该模具位于一第一合模状态上,而于该模具内部形成彼此各自独立的各该第一、第二模室;
c、使具不同组成的原料被分别容纳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室中,而被模塑成第一及第二初胚,并使各该初胚分别以所由成型的各该对应模室的对接壁面形成可相互对接的接合端面;
d、使该模具位于一第二合模状态上,形成该该第三模室,同时使于该c步骤中所模塑的各该第一、第二初胚容置于该第三模室中与本身形状对应的位置上,并以各该对接端面相向对接;
e、使各该第一、第二初胚于该第三模室中经化学反应程序,用以模制成型与预定成型品形状相同的形状。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第二初胚的接合端面呈对应互补的斜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第二初胚接合端面的倾斜角度小于10度。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的模具,包含有:
一上模,具有一上板身,一开口朝下的上模穴;
一下模,位于该上模的下方,具有一下板身,一开口朝上的下模穴;
一可移出的中模,介于各该上、下模之间,具有一中板身;
一第一模室,当该上模与该中模彼此叠合贴接时,由该上模穴因开口端受该中模封闭所形成;
一第二模室,当该中模与该下模彼此叠合贴接时,由该下模穴因开口端受该中模封闭所形成;
一第三模室,当该中模移出后,当该上模与该下模彼此叠合贴接时,各该上、下模穴彼此相向对接所形成;
其特征在于:
该中模更包含有一上影模穴,具与该上模穴形状的一部对应的形状,而凹设于该中板身的下侧端面上,一下影填块,具有该下模穴的一部形状相同且得互补的形状,而沿该上影模穴一侧穴壁延伸突设于中板身的下侧端面上,从而当该中模与该下模叠合贴接时,使该上影模穴与该下模穴的他部开口对接,并使该下影填块填置于该下模穴的一部中,形成该第二模室,一下影模穴,具与该下模填块相同的形状,凹设于该中板身的上侧端面上,一上影填块,具与该上影模穴相同的形状,而沿该下影模穴一侧穴壁延伸突设于该中板身的上侧端面上,从而当该中模与该上模叠合贴接时,使该下影模穴与该上模穴的他部开口对接,并使该上影填块填置于该上模穴的一部中,形成该第一模室。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中模位于该上影模穴一侧穴壁及沿的延伸的该下影填块的一侧块壁上,以及位于该下影模穴一侧穴壁及沿的延伸的该上影填块的一侧块壁上的两对接壁面,彼此呈平行对应。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各该对接壁面呈斜面。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各该对接壁面的倾斜角度小于1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832573A CN100548617C (zh) | 2006-06-01 | 2006-06-01 | 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832573A CN100548617C (zh) | 2006-06-01 | 2006-06-01 | 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81537A true CN101081537A (zh) | 2007-12-05 |
CN100548617C CN100548617C (zh) | 2009-10-14 |
Family
ID=3891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8325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8617C (zh) | 2006-06-01 | 2006-06-01 | 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8617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6781A (zh) * | 2021-02-03 | 2021-06-15 | 广州增威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外露布止滑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
-
2006
- 2006-06-01 CN CNB2006100832573A patent/CN1005486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6781A (zh) * | 2021-02-03 | 2021-06-15 | 广州增威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外露布止滑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56781B (zh) * | 2021-02-03 | 2022-04-01 | 广州增威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外露布止滑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48617C (zh) | 2009-1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3302B (zh) | 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设备 | |
KR100801067B1 (ko) | 복수 영역 폴리머 블랭크 제조용 고온 금형에 폴리머 재료를 주입하는 방법 | |
CN200939683Y (zh) | 手机电池超薄型塑壳注塑模具的模芯结构 | |
US8506860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rosslinked foam | |
CN100548617C (zh) | 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 |
CN109016083B (zh) | 一体式易铺贴瓷砖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081538A (zh) | 以不同组成原料模制具交错构造高分子物的制造方法及其模具 | |
CN109435131A (zh) | 一种头盔发泡胶的双密度结构的成型方法 | |
CN101037015B (zh) | 复区高分子胚体的热模注料方法 | |
KR102165436B1 (ko) | 사출접합에 의한 용기 제조 방법 | |
CN212147328U (zh) | 一种注塑件医疗模具 | |
CN105034242A (zh) | 发泡模具及高压油泵隔音罩盖的制造方法 | |
CN200970876Y (zh) | 用于吹气射出成型制程的鞋模构造 | |
CN205326136U (zh) | 超薄壁电池盖注塑模具 | |
WO2005030456A2 (en) | Staged compression molding process | |
KR100776969B1 (ko) | 고분자 성형체의 복수 구역 성형가공 방법 | |
CN106142425B (zh) | 一种复合塑胶制品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 |
CN110497574A (zh) | 一种三色鞋底的生产方法 | |
CN206066812U (zh) | 一种复合塑胶制品的生产设备 | |
KR20090003331U (ko) | 다중 인서트 용기용 사출금형 | |
CN217494963U (zh) | 汽车遮阳帘档扣的双色注塑模具 | |
CN111497127B (zh) | 模塑具有至少一转角部的产品的方法、该产品及模具装置 | |
CN100455430C (zh) | 具有同色、异物性耐磨区域的发泡鞋底成型方法 | |
JPH0419117A (ja) | 乳首の製造方法 | |
CN100522571C (zh) | 高分子成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