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4782A - 记录纸 - Google Patents

记录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4782A
CN101054782A CN200710001308.8A CN200710001308A CN101054782A CN 101054782 A CN101054782 A CN 101054782A CN 200710001308 A CN200710001308 A CN 200710001308A CN 101054782 A CN101054782 A CN 101054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
magnetic
base material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13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4782B (zh
Inventor
松田司
栗原英三
山口昭治
高桥邦广
布施真理雄
时吉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5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4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4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4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27Thick magnetic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35Uncoated pap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68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 G11B5/70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on a base layer
    • G11B5/71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on a bas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 of the magnetic particl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68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 G11B5/70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on a base layer
    • G11B5/70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on a bas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gnetic material
    • G11B5/7060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on a bas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gnetic material metals or alloys
    • G11B5/7062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ayers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homogeneously mixed with a bonding agent on a bas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gnetic material metals or alloys containing Co metal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1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 H01F1/14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 H01F1/153Amorphous metallic alloys, e.g. glassy metals
    • H01F1/15308Amorphous metallic alloys, e.g. glassy metals based on Fe/Ni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1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 H01F1/14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 H01F1/153Amorphous metallic alloys, e.g. glassy metals
    • H01F1/15316Amorphous metallic alloys, e.g. glassy metals based on C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1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applying magnetic films to substrates
    • H01F41/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applying magnetic films to substrates the magnetic material being applied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by serigraphy, to form thick magnetic films or precursor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465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hav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r preformed fiber orientation coordinate with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包含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的记录纸,其中用超声波传播速度法测定的纤维取向比在选自1.8~3.0的范围和1.0~1.3的范围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记录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磁性纤维的记录纸,可以使用普通记录材料如调色剂或墨在该记录纸上进行印刷,并且可以通过磁性方法在该记录纸中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复制。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纸币和有价证券等特殊文件,防止其被伪造是极其重要的。为了防止这种特殊文件被仿造,迄今已知有下述技术,该技术包括在特殊文件中引入或埋入由可以通过磁性方法检测的磁性纤维制成的金属纤维等(例如,参照特开平10-143708号公报、特开平7-32778号公报)。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多功能机器和网络的普及,从大量信息中迅速获取想要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打印或复制已成为可能。于是,凸现出这样的问题:非法复制或印刷有高度机密信息的印刷品外流,从而使机密信息泄漏。因此,为了防止这种非法复制或印刷有机密信息的印刷品外流导致的机密信息的泄漏,已经提出了具有确保信息安全的增强功能的各种装置和方法。
例如,已经提出了包含利用含有磁性物质的印刷纸和信息读取装置的组合从而确保信息安全性的方法,其中,在该含有磁性物质的印刷纸中可以记录特有的识别信息,而该信息读取装置能够读取所述识别信息并判断印刷在印刷纸上的信息的合法性(参照特开2004-284053号公报和特开2004-2855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作为本发明的发明人,我们在试图以与生产普通电子照相转印纸相同的方式制备如上所述的这种用于确保信息安全的记录纸时,本发明人发现在包含磁性纤维的区域内及周围会出现皱纹。
如果特殊文件上预先印刷有预定信息,并且不打算用复印机等对其进行改写,则出现皱纹不是什么特别的问题。然而,如果是在特开2004-284053号公报和特开2004-285524号公报的技术中使用的记录纸,其上将通过电子照相法形成图像,则在转印过程中该纸表面出现的皱纹会使转印元件和纸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导致转印失败。
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包含磁性纤维的记录纸,该记录纸可以抑制导致转印失败的皱纹的出现。
我们认真地研究了在含有磁性纤维的纸中形成皱纹的原因。
结果,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在由含有磁性纤维和纸浆纤维的造纸原料浆料抄纸后进行的干燥过程中,磁性纤维和纸浆纤维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异。
具体是,在干燥过程中,纸浆纤维作为整体与因相互间形成氢键等而共同受到约束的纤维一起收缩。相反,磁性纤维的行为完全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不像纸浆纤维,磁性纤维不收缩,并且,由于磁性纤维本身基本上是疏水的,因此磁性纤维之间、磁性纤维与纸浆纤维之间都不会形成诸如氢键等的键。
因此,当纸浆纤维与垂直地(即纸的厚度方向)夹在纸浆纤维之中的磁性纤维间的接触面积很大时,在磁性纤维侧的纸浆纤维在干燥期间可以自由收缩,不受其它纸浆纤维的约束,而在不存在磁性纤维一侧的纸浆纤维则以受到其它纸浆纤维约束的状态收缩。结果,在磁性纤维附近的纸浆层中应变很容易集中。这种应变的集中据认为是导致含有磁性纤维的区域内和周围产生皱纹的原因。
如上所述,我们认为减小磁性纤维与纸浆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对于防止皱纹的产生是很重要的,由此得出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纸,所述记录纸包含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并且用超声波传播速度法测定的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或在1.0~1.3的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的长度在10mm~300mm的范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的直径在10μm~100μm的范围。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所述记录纸还包含填料,其中所述填料的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记录纸的10质量%。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显示出大巴克豪森(Barkhausen)效应。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8~3.0。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2.1~3.0。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0~1.3。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0~1.2。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由基本组成为Fe-Co-Si或Co-Fe-Ni的无定形磁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8~3.0。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填料为碳酸钙。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所述记录纸还包含纸张增强剂。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记录纸具有多个纸基材层,所述磁性纤维仅包含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内部纸基材层中。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包含在所述记录纸的纸基材层中,并在所述纸基材层上设置涂布层。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记录纸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主要成分为粘接剂和颜料的颜料涂布层。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由包含Fe-Co-B作为磁性材料的主要组成的磁性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各方面中提供了包含磁性纤维的记录纸,该记录纸能够抑制导致转印失败的皱纹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A~图1C是显示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关于其纤维取向比的取向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和
图2A~图2C用于说明大巴克豪森效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包含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并且,在该记录纸中,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或在1.0~1.3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可以提供包含磁性纤维的记录纸,并且在该记录纸中可以减少导致转印失败的皱纹。由于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可以防止转印失败,因此可以将该记录纸有利地用作电子照相转印纸。但是,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该记录纸可以用在已知的记录方法中,也可以用作例如喷墨记录纸。
在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中,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或在1.0~1.3的范围。当纤维取向比在任何上述范围内时,包含在该记录纸中的磁性纤维与纸浆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
图1A~图1C是显示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关于其纤维取向比的取向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具体是,它们显示了记录纸中的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相对于该纸表面方向的取向状态。在图1A~图1C中,10表示磁性纤维,20表示纸浆纤维。图1A显示了当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时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的取向状态的一个实例。图1B显示了当纤维取向比在大于1.3且小于1.8的范围时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的取向状态的一个实例。图1C显示了当纤维取向比在1.0~1.3的范围时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的取向状态的一个实例。
当如图1A所示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时,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之间的接触将减小,另外,与纤维取向比小于1.8时相比,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倾向于以基本相同的方向取向,因此,磁性纤维的位置不会与纸浆纤维交叉。这样就可以防止位于磁性纤维附近的纸浆纤维中应力应变的集中。
另一方面,当如图1C所示纤维取向比在1.0~1.3的范围时,与纤维取向比大于1.3时相比,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都容易随机取向,磁性纤维的位置与纸浆纤维交叉。然而,由于纤维随机取向,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之间以相对较大的角度相互接触并交叉,因此它们之间的接触部位近似为点接触,可以防止位于磁性纤维附近的纸浆层中的应力应变的集中。
相反,当如图1B所示纤维取向比在大于1.3且小于1.8的范围时,与图1A和图1C的情况相比,取向状态为居于随机取向和单轴取向之间的中间取向状态。因此,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之间以相对较小的角度相互接触并交叉,接触面积趋于较大。结果,在位于磁性纤维附近的纸浆层中很容易发生应力应变的集中。
作为参考,在几乎所有可商业购得的普通电子照相转印纸中,纤维取向比均在大于1.3且小于1.8的范围。
当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时,更优选其在2.0~3.0的范围,特别更优选在2.1~3.0的范围。当纤维取向比在1.0~1.3的范围时,更优选其在1.0~1.25的范围,特别更优选在1.0~1.2的范围。当纤维取向比在大于1.3且小于1.8的范围时,不会抑制皱纹的出现。
为了将纤维取向比控制在1.8~3.0的范围,可以采用提高喷射-造纸网比(jet-wire ratio,抄纸机中造纸网供应速度/将包含磁性纤维和纸浆纤维的造纸原料浆料喷射到造纸网上时的喷射压力(或喷射速度))的方法;或者采用使用圆网抄纸机(cylinder papermaking machine)抄纸的方法。为了将纤维取向比控制在1.0~1.3的范围,可以采用降低喷射-造纸网比的方法。然而,可用于本发明的控制纤维取向比的方法并不仅限于这些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纤维取向比是指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法测得的值,该值由记录纸在其纵向(MD)(在抄纸机中的纸传输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除以横向(CD)(与抄纸机中纸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其超声波传播速度来表示。具体是,纤维取向比由下式(1)表示:
式(1)
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法的记录纸的纤维取向比(T/Y比)
=(MD方向上的超声波传播速度)/(CD方向上的超声波传播速度)。
可以使用Sonic Sheet Tester(野村商事(株)社制造)测得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法的纤维取向比。此时,纤维取向比的可能的最下限为1.0。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构成材料、生产方法和物理性质。
-磁性纤维-
要包含在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中的磁性纤维可以具有大巴克豪森效应。下面将对大巴克豪森效应进行简要描述。图2A~图2C说明了大巴克豪森效应。大巴克豪森效应是指当具有如图2A所示B-H特性(即,具有近乎矩形的磁滞回线和相对较低的矫顽力(Hc))的材料,如由Co-Fe-Ni-B-Si制成的无定形磁性纤维被放置在交变磁场中时所出现的急剧的磁化反转现象。因此,将磁性纤维放置在通过对励磁线圈施加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中时,在磁化反转期间脉冲电流会流经布置在磁性纤维附近的检测线圈。
例如,当使用励磁线圈产生如图2B中上方画面所示的交变磁场时,如图2B中下方画面所示的脉冲电流流经检测线圈。
然而,由于由交变磁场感应出的交变电流也流经检测线圈,因而检测到的脉冲电流处于叠加在该交变电流上的状态。当将包含多个磁性纤维的材料放置在交变磁场中时,多个脉冲电流叠加,因而检测到如图2C中所示的电流。
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中包含的磁性纤维的磁性材料通常是永磁体,其实例包括诸如包含钕(Nd)-铁(Fe)-硼(B)作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材料和包含钐(Sm)-钴(Co)作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材料等含有稀土的磁性材料;诸如包含铝(Al)-镍(Ni)-钴(Co)作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材料等含有铝镍钴合金的磁性材料;诸如包含钡(Ba)或锶(Sr)以及氧化铁(Fe2O3)作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材料等含有铁氧体的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和氧化物软磁性材料。此处优选使用基本组成为Fe-Co-Si或Co-Fe-Ni的无定形磁性材料。
磁性纤维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是任何适于展示大巴克豪森效应的长椭圆形(线形)形状。为了展示大巴克豪森效应,磁性纤维相对于其横截面面积应该具有预定长度,因此基本上优选丝状或带状。从减小磁性纤维与纸浆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的角度来看,磁性纤维更优选是丝状的,特别更优选具有基本是完全圆形的横截面。
当磁性纤维是丝状时,为了展示大巴克豪森效应,磁性纤维的直径优选大于或等于10μ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20μm。磁性纤维的最大直径不受特别限制,从防止皱纹的角度来看,优选小于或等于100μm,更优选小于或等于60μm。为了防止磁性材料暴露在纸表面上,磁性纤维的直径应该小于纸的厚度。例如,当纸的厚度约为90μm时,磁性纤维的直径优选小于或等于40μm,更优选小于或等于30μm。
为了获得大巴克豪森效应,磁性纤维的长度优选大于或等于1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5mm。从防止皱纹的角度来看,磁性纤维的最大长度优选小于或等于300mm,更优选小于或等于50mm。
关于磁性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优选记录纸中所包含的所有磁性纤维的直径和长度都落在上述范围。当这些值存在分布时,优选至少平均值落在上述范围。
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除了包含磁性纤维之外,还包含纸浆纤维作为主要成分。另外,如果需要,该记录纸还可以包含普通纸介质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层构成不受特别限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包含纸浆纤维作为主要成分的纸基材。该纸基材可以具有包含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磁性纤维与纸浆纤维一起包含在纸基材中。
作为纸基材主要成分的纸浆纤维不受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阔叶树和/或针叶树的牛皮纸浆纤维、亚硫酸盐纸浆纤维、半化学纸浆纤维、化学磨纸浆纤维、磨木纸浆纤维、精磨纸浆纤维和热机械纸浆纤维。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通过对上述纤维中任何纤维的纤维素或半纤维素进行化学改性获得的纤维。
其它实例包括下述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者选自下述纤维的任意的纤维组合:棉浆纤维、麻浆纤维、洋麻浆纤维、蔗渣浆纤维、粘胶人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铜铵人造纤维(copper ammonia rayon fiber)、醋酯纤维素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偏二氯乙烯纤维、聚烯烃纤维、聚氨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碳氟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氧化铝纤维、金属纤维、碳化硅纤维等。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使用通过将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或聚酯等合成树脂浸渍或热熔合至上述任何纸浆纤维中或上述任何纸浆纤维上而制备的纤维,来改善泰伯磨耗量和内部结合强度。
另外,还可以将高品质或中等品质的回收纸浆加入到上述纸浆纤维中。回收纸浆的加入量可以根据用途和目的来确定。例如,当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考虑而加入回收纸浆时,其加入量相对于纸基材中包含的纸浆纤维的总量优选大于或等于10质量%,更优选大于或等于30质量%。还是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由所谓认证林(certifiedforests)、人工林(planted woods)或间伐材(thinned woods)中的认证木材的碎片获得的纸浆。
如果需要,可以向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所用的纸基材中加入填料,从而控制纸的不透明度、白度和表面状态。
向纸基材中加入时,作为粒状的填料可以存在于磁性纤维和纸浆纤维之间的接触区域,从而起到进一步减小磁性纤维和纸浆纤维之间接触面积的作用。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虽然通过控制上述纤维取向比可以充分防止记录纸上出现皱纹,但是从进一步防止皱纹的角度考虑仍优选使用填料。
在此情况下,记录纸中包含的填料量优选大于或等于10质量%,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2质量%。如果填料含量小于10质量%,则不会充分发挥进一步防止皱纹的作用。但是,如果填料含量太高,则容易产生纸粉,纸的强度会降低,导致容易失去磁性纤维。因此,填料含量优选小于或等于25质量%。
通过加入填料获得的上述进一步防止皱纹的效果在纤维取向比为1.8~3.0时比纤维取向比为1.0~1.3时更显著。因此,如果加入填料,纤维取向比可以在1.8~3.0的范围。
可用于纸基材的填料的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含有碳酸钙的填料,如研磨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白垩;硅酸盐,如高岭土、煅烧粘土、叶蜡石、绢云母和滑石;其它无机填料,如二氧化钛、硫酸钙、硫酸钡、氧化锌、硫化锌、碳酸锌、硅酸铝、硅酸钙、硅酸镁、合成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氧化铝、白炭、皂石、白云石、钙蒙脱石、钠蒙脱石和膨润土;和有机填料,如丙烯酸类塑性颜料、聚乙烯、壳聚糖颗粒、纤维素颗粒、聚氨基酸颗粒和苯乙烯。从改善电子照相法中图像的耐久性和白度的角度考虑,优选向中性纸中加入碳酸钙。
另外,可以将施胶剂和其它各种化学品作为内用添加剂或外用添加剂加入到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纸基材中。
例如,可加入纸基材中的施胶剂可以是松香施胶剂、合成施胶剂、石油树脂施胶剂或中性施胶剂。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组合使用了定影剂和诸如硫酸盐类(sulfate band)或阳离子化淀粉等施胶剂。
在上述施胶剂中,从成像后记录纸的存储稳定性角度考虑,优选使用诸如烯基琥珀酸酐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烯基烯酮二聚体、中性松香、石油施胶剂、烯烃树脂或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等中性施胶剂。另外,作为表面施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任何下述施胶剂:氧化改性淀粉、酶改性淀粉、诸如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苯乙烯-丙烯酸胶乳、苯乙烯-马来酸胶乳和丙烯酸胶乳。
另外,可以将纸张增强剂作为内用添加剂或外用添加剂加入到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纸基材中。
纸张增强剂的实例包括淀粉、改性淀粉、植物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二醛淀粉、聚乙烯亚胺、环氧化聚酰胺、聚酰胺-表氯醇树脂、羟甲基化聚酰胺和壳聚糖衍生物。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仅使用了这些材料中的一种。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材料的混合物。
除了上述添加剂之外,还可以使用诸如染料和pH控制剂等可加入普通纸介质中的其它各种助剂。
在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生产中,可以使用由至少包含磁性纤维和纸浆纤维的造纸原料浆料制备的纸基材。可以仅使用纸基材来生产该记录纸;或者将该纸基材与由不含磁性纤维的造纸原料浆料制备的其它纸基材层叠,并将所得多层纸基材用于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生产中。
如果需要,还可以在记录纸的生产中使用将在后面描述的施胶压榨液对纸基材进行涂布并为纸基材提供颜料涂布层。
抄纸方法不受特别限制。抄纸方法可以是多层抄纸法。可选的是,可以通过使用本领域中传统已知的长网抄纸机、圆网抄纸机或夹网抄纸系统进行抄纸。抄纸方法可以是酸性抄纸法或中性抄纸法。
作为多层抄纸法,可以采用圆网抄纸法、长网抄纸法、长网/圆网组合抄纸法、多头盒式抄纸法和短网(tanmo)/长网抄纸法中的任一种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在石黑三郎所著的“The Latest Papermaking Technology-Theory and Practice”(制纸化学研究所,1984)中详细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种;或采用使用一系列多个圆网的圆网抄纸法。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磁性纤维不暴露在记录纸的表面上。如果磁性纤维暴露在记录纸的表面上,则磁性纤维可能导致在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期间,在将形成在感光体或中间转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转印过程中发生漏电。因此,磁性纤维可以位于多层纸基材的内层中和/或可以使用附加的层对纸基材进行覆盖,以便防止磁性纤维暴露在记录纸的表面上。
可以使用如下所述的施胶压榨液对纸基材的表面(当记录纸中具有多层纸基材时为最外表面层的表面)进行涂布。
用在施胶压榨液中的粘合剂可以是未加工的淀粉,如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或木薯淀粉,或者是经加工的淀粉,如酶改性淀粉、磷酯化淀粉、阳离子化淀粉或乙酰化淀粉。另外,也可以使用其它水溶性聚合物,如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藻酸钠、羟甲基纤维素、羧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瓜尔胶、酪蛋白、凝胶多糖(curdlane)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可以仅使用一种水溶性聚合物,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水溶性聚合物。然而,可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并不仅限于此。从其生产成本方面考虑,通常使用价格较低的淀粉。
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包含磁性纤维。因此,当磁性纤维表面未涂覆由树脂或金属氧化物等制成的绝缘层等时,磁性纤维周围区域的电阻容易降低。因此,当通过电子照相法形成图像时,在将形成于感光体或中间转印介质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上的过程中,磁性纤维所在区域内或周围会发生局部转印失败,从而在所形成的图像中存在白斑。
从此方面来看,可以将记录纸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调整到可以抑制白斑产生的预定范围。为了控制电阻,可以向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中加入一种电阻控制剂或者多种电阻控制剂的组合。电阻控制剂的实例包括诸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钠、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铝和氧化镁等无机材料,和诸如烷基磷酸酯盐、烷基硫酸酯盐、磺酸钠和季铵盐等有机材料。作为将电阻控制剂加入到记录纸中的方法,可以将上述无机或有机材料加入施胶压榨液中,然后将该施胶压榨液涂布到纸基材的表面上。
为了将施胶压榨液涂布到纸基材的表面(当记录纸中具有多层纸基材时为最外层的表面)上,可以使用施胶机或常用涂布机,如补偿施胶机(Shim size)、闸辊、辊涂机、棒涂机、气刀涂布机、杆式刀涂机或刮刀涂布机。
可以将主要包括粘接剂和颜料的颜料层涂布液涂布到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形成颜料层,由此获得的纸可用作涂布纸。
为了获得高光泽度的图像,可以在该颜料层上提供树脂层。
用于树脂层的树脂不受特别限制,可以是任意已知的热塑性树脂。其实例包括具有酯键的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如尿素树脂;聚砜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多元醇树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纤维素树脂,如乙基纤维素树脂和乙酸纤维素树脂;聚己酸内酯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醚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烯烃树脂,如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烯烃(如乙烯或丙烯)与一种或一种以上其它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
包含在颜料层涂布液中的粘接剂可以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分散性高分子化合物或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与水分散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其实例包括诸如阳离子淀粉、两性淀粉、氧化淀粉、酶改性淀粉、热化学改性淀粉、酯化淀粉和醚化淀粉等淀粉;诸如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诸如明胶、酪蛋白、大豆蛋白和天然橡胶等天然或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诸如异戊二烯、氯丁橡胶和聚丁二烯等聚二烯;诸如聚丁烯、聚异丁烯、聚丙烯和聚乙烯等聚烯烃;诸如乙烯基卤化物、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和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类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类合成橡胶胶乳;以及诸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烯烃-马来酸酐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等其它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根据记录纸的所需品质,可以适当选择并使用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高分子化合物。
包含在颜料层涂布液中的颜料的实例包括矿物颜料,如研磨碳酸钙、沉淀碳酸钙、高岭土、煅烧高岭土、构造性高岭土、分层高岭土、滑石、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镁、氧化镁、二氧化硅、铝硅酸镁、颗粒状硅酸钙、颗粒状碳酸镁、颗粒状沉淀碳酸钙、白炭、膨润土、沸石、绢云母、蒙脱石;和有机颜料,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偏二氯乙烯树脂、苯并胍胺树脂,以及它们的微小的中空颗粒和通孔型颗粒。可以仅使用一种颜料,也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料。
在上述颜料层涂布液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颜料,粘接剂相对于颜料的混合比优选为5质量份~50质量份。如果粘接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颜料的混合比小于5质量份,则可能存在涂布层的膜强度低并产生纸尘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该比例大于50质量份,则粘接剂过量,因此使生产成本增加,实用性降低。
根据需要,颜料层涂布液还可以包含其它各种助剂,如表面活性剂、pH控制剂、粘度控制剂、软化剂、表面光泽赋予剂、分散剂、流动性控制剂、导电抑制剂、稳定剂、抗静电剂、交联剂、抗氧化剂、施胶剂、荧光增白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防水剂、增塑剂、润滑剂、防腐剂和芳香剂。
涂布到记录纸上的颜料层涂布液的量可以根据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用途和目的适当确定。通常,优选液体量能够完全覆盖记录纸表面的不规则性,该量以干重计优选为每一个表面为2g/m2~20g/m2,考虑到成本,更优选为2g/m2~8g/m2
在将颜料层涂布液涂布到已经涂布有上述施胶压榨液的纸基材表面上的方法中,可以适当使用任何常见的已知涂布设备,例如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涂机、逆转辊式涂布机、棒涂机、幕涂机、模涂机、凹板式涂布机、champlex涂布机、刷涂机、双辊或计量刮刀型施胶压榨涂布机、双面刮刀(billbrade)涂布机、短停留涂布机或闸辊式涂布机。
设置于纸基材上的颜料涂布层可以起到记录纸表面层的作用。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记录层只有一个表面具有作为表面层的颜料涂布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记录层的两个表面均具有作为表面层的颜料涂布层。根据需要,表面层可以具有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具有一个中间层或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间层。当在记录介质的两个表面上均提供颜料涂布层时,或当表面层具有多层结构时,用于形成各层的涂布液的量不必相同,各涂布液中所含有的材料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必相同。这些因素可以根据所需品质水平适当调节,只要能够满足上述指定范围即可。
当在记录纸的一个表面上提供颜料层时,通过在该记录纸的另一表面上提供合成树脂层、包含粘接剂和颜料的涂布层或抗静电层,可以使对卷曲的预防、可印刷性和给排纸特性均得到改善。
自然,通过对记录层的另一表面进行任一种下述各种后加工处理,如用于改善胶粘性、磁性、阻燃性、耐热性、防水性、防油性或防滑性等的处理,可以使其适用于各种应用。
在对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纸的纸基材表面选择性地涂布施胶剂、施胶压榨液、颜料层涂布液等之后,可以使用平滑化处理装置,如超级砑光机、光泽砑光机或软质砑光机对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介质进行平滑化处理。另外,平滑化可以适当地在机或离机进行。加压装置的形态、加压区的数目、加热温度等可以用与常用平滑化处理装置中相同的方式进行适当调节。
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基重(JIS P8124(在此以参考的方式引入))不做特别规定,但可以为例如大于或等于60g/m2。如果基重小于60g/m2,则记录介质的挺度降低,结果,当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使用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对记录介质上已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过程中记录介质会缠绕在定影装置上,并且由于不能与定影装置分离而易于出现图像缺陷。同样,当基重小于60g/m2时,当应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或喷墨成像装置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记录介质中所包含的磁性纤维暴露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并且由于磁性纤维暴露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图像的可视性变差。
此外,由纸基材制备记录介质时,可以使用抄纸机等来调节含水量,以使密封记录介质的防湿包装刚刚打开时产品的含水量在适宜的的范围,具体是,约为3质量%~6.5质量%,更优选约为4.5质量%~5.5质量%。为了防止所制得的记录介质在存储期间吸收或释出水分,可以使用诸如聚乙烯层压纸等防湿包装纸或诸如聚丙烯等材料来包装预定张数的所制得的记录介质。
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描述。然而,实施例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将90质量份LBKP(阔叶树漂白的牛皮纸浆)(游离度(CSF)=400ml)、10质量份NBKP(针叶树漂白的牛皮纸浆)(游离度(CSF)=450ml)和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30mm,直径为30μm)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0riented Sheet Former)(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5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纸。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基重为80g/m2的记录纸。
实施例2: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5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4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5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4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B,长度为3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3: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6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6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2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6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2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Si-B,长度为3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4: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6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6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5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6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5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B,长度为3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5: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3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5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6: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3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B,长度为10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7: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3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6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2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6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2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B,长度为29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8: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13.5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5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5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B,长度为20mm,直径为3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实施例9: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和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30mm,直径为90μm)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3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纸。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基重为150g/m2的记录纸。
实施例10: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11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6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30mm,直径为2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比较例1: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和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30mm,直径为30μm)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8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0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纸。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基重为80g/m2的记录纸。
比较例2: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和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30mm,直径为30μm)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13.5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8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0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纸。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基重为80g/m2的记录纸。
比较例3: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3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8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1.0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8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8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B,长度为100mm,直径为11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1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比较例4:
将90质量份LBKP(游离度(CSF)=400ml)和10质量份NBKP(游离度(CSF)=450ml)混合以提供纸浆浆料,并向其中加入0.7质量份用作纸张增强剂的聚丙烯酰胺树脂(商品名:PS3874-2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造)和11质量份用作填料的沉淀碳酸钙(TAMAPEARL TP-121,奥多摩工业(株)制造)。使用白水稀释所得混合物,以制备pH值为5.8、固体物质浓度为0.4%的第一造纸原料浆料。
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55kg/cm2下将该造纸原料浆料制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一纸基材层。
接下来,使用取向纸页成型器(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造纸网速为1200m/min、原料浆料喷射压力为0.55kg/cm2下,将通过向第一造纸原料浆料中再加入15质量份磁性纤维(组成:Fe-Co-Si,长度为30mm,直径为20μm)而制备的第二造纸原料浆料涂布到第一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40g/m2的第二纸基材层。
然后,在与形成第一纸基材层相同的条件下将第一造纸原料浆料再涂布到第二纸基材层上,从而形成基重为30g/m2的第三纸基材层。
最后,使用方形板压力机(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5kgf/cm2的压力下将该纸压制10分钟。然后,使用旋转干燥器(Rotary Drier DR-200,商品名;熊谷理机工业社制造),在鼓温为80℃、转速为120cm/min下干燥该纸以获得记录纸。
-评价-
测量如此获得的每种记录纸的纤维取向比,目测其表面以确定皱纹级别。皱纹评价结果与纤维取向比以及记录纸的其它性质一起显示在表1中。
表1
                       磁性纤维   纤维取向比(用超声波传播速度法)   填料含量(质量%)     纤维基材的层结构(基重;g/m2)   试验结果
组成     长度(mm)   直径(μm)   大巴克豪森效应   磁性纤维周围的皱纹
实施例1  Fe-Co-Si     30   30   有   1.8   0     单层(80)   B
实施例2  Fe-Co-B     30   30   有   2.5   0     三层(30/40/30)   A
实施例3  Fe-Si-B     30   30   有   1.3   5     三层(30/40/30)   A
实施例4  Fe-Co-B     30   30   有   1.05   5     三层(30/40/30)   A
实施例5  Fe-Co-Si     50   30   有   2.0   2     三层(30/40/30)   A
实施例6  Fe-Co-B     100   30   有   2.0   2     三层(30/40/30)   B
实施例7  Fe-Co-B     290   30   有   1.3   2     三层(30/40/30)   B
实施例8  Fe-Co-B     20   30   有   1.8   12     三层(30/40/30)   A
实施例9  Fe-Co-Si     30   90   有   2.0   2     单层(150)   B
实施例10  Fe-Co-Si     30   20   有   2.0   10     三层(30/40/30)   A
比较例1  Fe-Co-Si     30   30   有   1.6   0     单层(80)   D
比较例2  Fe-Co-Si     30   30   有   1.6   12     单层(80)   D
比较例3  Fe-Co-B     100   110   有   1.4   2     三层(30/140/30)   D
比较例4  Fe-Co-Si     30   20   有   1.7   10     三层(30/40/30)   D
在表1中,皱纹的评价标准如下:
A:在包含磁性纤维的区域内和周围完全没有观察到皱纹。
B:在包含磁性纤维的区域内和周围观察到轻微的皱纹。
C:在包含磁性纤维的区域内和周围观察到皱纹,但是此皱纹级别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进行成像时不会导致转印失败的发生。此级别在实用中不存在问题。
D:在包含磁性纤维的区域内和周围观察到明显的皱纹,并且此皱纹级别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进行成像时会导致转印失败的发生。此级别在实用中存在问题。
提供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非试图穷尽本发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改进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用途,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预计的特定用途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进方案。本发明的范围由下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17)

1.一种记录纸,所述记录纸包含纸浆纤维和磁性纤维,用超声波传播速度法测定的所述记录纸的纤维取向比在1.8~3.0的范围或在1.0~1.3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的长度在10mm~300mm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的直径在10μm~100μm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所述记录纸还包含填料,其中所述填料的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记录纸的10质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显示出大巴克豪森效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8~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2.1~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0~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0~1.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由包含Fe-Co-Si或Co-Fe-Ni作为无定形磁性材料的主要组成的无定形磁性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由包含Fe-Co-B作为磁性材料的主要组成的磁性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纤维取向比为1.8~3.0。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填料为碳酸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所述记录纸还包含纸张增强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记录纸具有多个纸基材层,所述磁性纤维仅包含在所述纸基材层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部基材层中。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磁性纤维包含在所述记录纸的纸基材层中,在所述纸基材层上或上方设置有涂布层。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纸,其中所述记录纸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主要成分为粘接剂和颜料的颜料涂布层。
CN200710001308.8A 2006-04-14 2007-01-09 记录纸 Active CN101054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2136 2006-04-14
JP2006112136A JP4847191B2 (ja) 2006-04-14 2006-04-14 記録用紙
JP2006112136 2006-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4782A true CN101054782A (zh) 2007-10-17
CN101054782B CN101054782B (zh) 2014-12-03

Family

ID=3860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1308.8A Active CN101054782B (zh) 2006-04-14 2007-01-09 记录纸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43403A1 (zh)
JP (1) JP4847191B2 (zh)
CN (1) CN10105478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2111A (zh) * 2011-03-12 2011-09-14 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310675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介质
CN102486013A (zh) * 2010-12-02 2012-06-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
CN102517992A (zh) * 2011-12-14 2012-06-27 江南大学 包装纸板用复配表面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7360A (zh) * 2011-12-06 2013-06-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及造纸方法
CN106192574A (zh) * 2015-04-03 2016-12-07 北京恒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安全纸
CN106257981A (zh) * 2015-04-20 2016-12-28 塔吉特-伊思 有限公司 记录介质
CN107119500A (zh) * 2017-06-29 2017-09-01 山东凯丽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成像数码印刷纸的生产方法
CN111108246A (zh) * 2017-07-05 2020-05-05 塔给特股份公司 防伪纸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8839B2 (en) * 2005-12-26 2014-01-14 Fuji Xerox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JP5073324B2 (ja) * 2007-03-12 2012-11-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用紙
JP5323535B2 (ja) * 2009-02-27 2013-10-2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偽造防止用紙の真偽判定方法
US8608908B2 (en) 2010-04-02 2013-12-17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low fatty acid starches in paper sizing composition to inhibit deposition of multivalent fatty acid salts
US8289352B2 (en) 2010-07-15 2012-10-16 HJ Laboratories, LLC Providing erasable printing with nanoparticles
JP7005926B2 (ja) * 2017-04-06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6257A1 (de) * 1980-05-30 1982-01-07 GAO Gesellschaft fü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8000 München "wertpapier mit echtheitsmerkmalen"
JPS5779157A (en) * 1980-10-31 1982-05-18 Sony Corp Manufacture of amorphous magnetic alloy
US4660025A (en) * 1984-11-26 1987-04-21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rticle surveillance magnetic marker having an hysteresis loop with large Barkhausen discontinuities
US4964951A (en) * 1987-05-29 1990-10-23 Security Tag Systems, Inc. Process for making secure paper product
US4857891A (en) * 1988-04-29 1989-08-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andom-filament, multi-directionally responsive marker for use in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systems
JP2743435B2 (ja) * 1989-02-20 1998-04-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用紙
JP2855778B2 (ja) * 1990-04-27 1999-0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用紙
US5240561A (en) * 1992-02-10 1993-08-31 Industrial Progress, Inc. Acid-to-alkaline papermaking process
JP3003372B2 (ja) * 1992-02-20 2000-0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転写用紙
JP3292506B2 (ja) * 1992-07-14 2002-06-17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感磁性ワイヤを含有した被検出物とこの被検出物の真偽を判別する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JPH06278391A (ja) * 1993-03-25 1994-10-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この情報記録媒体からの情報読み取り方法
JPH06297840A (ja) * 1993-04-16 1994-10-25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感熱記録紙用支持体
JP3364299B2 (ja) * 1993-11-02 2003-01-08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非晶質金属細線
JP3134644B2 (ja) * 1993-12-27 2001-02-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紙
JPH08186019A (ja) * 1994-11-02 1996-07-16 Unitika Ltd 磁気マーカ
JP3816120B2 (ja) * 1994-12-20 2006-08-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転写紙
JP3036420B2 (ja) * 1995-12-18 2000-04-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用紙および記録方法
RO111513B1 (ro) * 1995-12-27 1999-12-30 Institutul Naţional De Cercetare - Dezvoltare Pentru Fizică Tehnică-Ift Iaşi Fire magnetice, amorfe şi nanocristaline, acoperite cu sticlă, şi procedeu de obţinere a acestora
JP3857755B2 (ja) * 1996-09-30 2006-12-13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真正さがチェックされる被検出物
US6257488B1 (en) * 1996-12-12 2001-07-10 N.V. Bekaert S.A. Magnetic detector for security document
US5992741A (en) * 1996-12-12 1999-11-30 Robertson; Paul Andrew Magnetic detection of security articles
DE19745082A1 (de) * 1997-10-11 1999-04-15 Haindl Papier Gmbh Gestrichenes Rollendruckpapier mit Coldset-Eignung
DE19843062A1 (de) * 1998-09-19 2000-03-23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icherungselementen für die elektronische Artikelsicherung
US6432517B1 (en) * 1998-11-21 2002-08-13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Recording shee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US6747559B2 (en) * 1999-09-10 2004-06-08 Advanced Coding Systems Ltd. Glass-coated amorphous magnetic mircowire marker for article surveillance
GB0020179D0 (en) * 2000-08-17 2000-10-04 Imerys Minerals Ltd Kaolin products and their use
US7074495B2 (en) * 2002-04-11 2006-07-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Recording material support,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recording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image formation
US7255918B2 (en) * 2002-06-10 2007-08-14 Oji Paper Co., Ltd. Coated paper sheet
JP3866706B2 (ja) * 2003-09-19 2007-01-1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オフセット印刷用紙
JP4792850B2 (ja) * 2005-07-15 2011-10-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
US8628839B2 (en) * 2005-12-26 2014-01-14 Fuji Xerox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JP4983019B2 (ja) * 2005-12-26 2012-07-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紙の製造方法、紙の製造装置
US20070178261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Avery Levy Paper envelope having an integrated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JP4916239B2 (ja) * 2006-07-21 2012-04-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及びシート
JP4433008B2 (ja) * 2007-07-10 2010-03-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用紙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675B (zh) * 2010-06-29 2015-04-08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介质
CN102310675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介质
CN102486013A (zh) * 2010-12-02 2012-06-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
CN102486013B (zh) * 2010-12-02 2015-07-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
CN102182111B (zh) * 2011-03-12 2012-12-26 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82111A (zh) * 2011-03-12 2011-09-14 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47360A (zh) * 2011-12-06 2013-06-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及造纸方法
CN102517992B (zh) * 2011-12-14 2014-02-19 江南大学 包装纸板用复配表面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7992A (zh) * 2011-12-14 2012-06-27 江南大学 包装纸板用复配表面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2574A (zh) * 2015-04-03 2016-12-07 北京恒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安全纸
CN106257981A (zh) * 2015-04-20 2016-12-28 塔吉特-伊思 有限公司 记录介质
US10392753B2 (en) 2015-04-20 2019-08-27 Tagit—Eas Ltd. Recording medium
CN106257981B (zh) * 2015-04-20 2020-01-07 塔吉特-伊思有限公司 记录介质及制造该记录介质的方法
CN107119500A (zh) * 2017-06-29 2017-09-01 山东凯丽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成像数码印刷纸的生产方法
CN111108246A (zh) * 2017-07-05 2020-05-05 塔给特股份公司 防伪纸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4782B (zh) 2014-12-03
US20070243403A1 (en) 2007-10-18
JP2007284814A (ja) 2007-11-01
JP4847191B2 (ja)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4782A (zh) 记录纸
CN101109913B (zh) 记录介质和片材
US7820307B2 (en) Recording paper
CN1480789A (zh) 具有涂层的纸张
CN101265680B (zh) 记录纸
CN1576457A (zh) 涂布纸
JP4983019B2 (ja) 紙の製造方法、紙の製造装置
US8628839B2 (en) Recording medium
CN1991629A (zh) 记录介质
CN1689833A (zh) 电子照相转印纸和成像方法
JP4807065B2 (ja) 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04866A (ja) 片艶クラフト紙
JP2007138305A (ja) 印刷用塗工紙
JP4828289B2 (ja) 記録用紙
JP4671863B2 (ja) 記録媒体
JP201027460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葉書用紙
CN100480869C (zh) 记录用纸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20539A (ja) 記録媒体
EP1376222B1 (en) Support for image recording material
JP4172377B2 (ja) 電子写真用転写用紙
JP2009270220A (ja) 封入封緘シート用塗工紙
JP2006037258A (ja) 塗工紙
JP2006002308A (ja) 情報記録用紙
JP2010222754A (ja) 感圧複写紙用原紙
JP200808052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