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897A - 车辆用防盗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防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897A
CN101046897A CNA2007100918719A CN200710091871A CN101046897A CN 101046897 A CN101046897 A CN 101046897A CN A2007100918719 A CNA2007100918719 A CN A2007100918719A CN 200710091871 A CN200710091871 A CN 200710091871A CN 101046897 A CN101046897 A CN 101046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indicating
indicating number
code
receiving element
reference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1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6897B (zh
Inventor
今野健志
松平直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6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6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8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4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propulsion system, e.g. engine or drive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0R25/02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 B60R25/0214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comprising externally controlled safety devices for preventing locking during vehicle running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60R25/246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llenge trigg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30Vehicles applying the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306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在ECU(10)和钥匙装置的接收单元(4)设置用于输入与第二ID码进行核对的第二基准代码的机构。还具备当所输入的代码和预先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一致时,将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写入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机构。被作为第二基准代码输入的代码,通过在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的开闭操作和侧支架(12)的多次取出放入操作而被输入,以两次侧支架取出放入操作之间的节流阀操作次数来代表该代码的一位数。从而,在输入代码与第一ID码一致时,从钥匙装置向ECU送出第二ID码,使得ECU可以动作,进一步提高防盗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用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防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防止他人使用ID码(ID code)输出装置来移动车辆的行为的车辆用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防盗装置,公知仅在口令一致时才可以开动引擎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32522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车辆用防盗装置,具备:防盗单元,当所输入的口令与预先存储的存储号码一致时输出ID码;和控制单元,当上述ID码与预先存储的存储代码一致时开始控制。而且,上述防盗单元构成为:在第一次开始使用它时,将写入代码与所述ID码一起输出,另一方面,控制单元构成为:制造后被首次输入ID码时、和写入代码被与ID码一起从防盗单元输入时,将该输入的ID码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存储代码。
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防盗装置,由于第一次开始使用时写入ID码,因此即使在控制单元保持原样,而仅仅更换防盗单元的状态下想要移动车辆,更换的防盗单元不能产生与首次写入控制单元的存储代码相同的ID码,所以不能使控制单元动作,从而得到防盗效果。
但是,如果得到新品的防盗单元并使用该防盗单元,则能够改写已设置的控制单元中所存储的存储代码,能够使ID码与存储代码一致,因此导致第三者也能够移动车辆。
专利文献1:专利第325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由防盗用ID码发生装置和控制单元构成的系统中,能够有效防止使用更换后的防盗用ID码发生装置来移动车辆的车辆用防盗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特征在于,车辆用防盗装置中,具有:车辆外的便携式发送器,其发送第一ID码;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发送的第一ID码,当该第一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代码一致时,输出第二ID码;以及引擎控制单元,被输入所述第二ID码后,当该第二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代码一致时开始引擎控制,所述车辆用防盗装置中,具备:用于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的代码输入机构;以及,将所述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写入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机构。
再有,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具备密码解密机构,其根据被从所述接收单元输入的密码来决定第一ID码,所述接收单元具备基准代码决定机构,其根据输出的密码来决定所述第一基准代码。
再有,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引擎控制单元而被输入的代码,通过该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的开闭操作和侧支架的取出放入操作而被输入。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代码是在各车辆中固有的代码。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第一和第二特征的本发明,在将从接收单元输入的第二ID码与引擎控制装置内的第二基准代码核对而使得引擎控制装置可动作的装置中,当将引擎控制装置更换为新品时,可将所输入的代码作为第二基准代码进行登记。即使在第三者输入并登记错误的代码时,由于与从接收单元输入的第二ID码不一致,因此引擎控制单元无法动作。从而,只有知道第二基准代码也就是第二ID码的用户才能正确地登记第二基准代码,结果能够防止第三者更换引擎控制单元来移动车辆。
再有,当接收单元更换为新品时,在所输入的代码为合法的第二基准代码的情况下,可将该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登记在接收单元。从而,当所输入的代码与正确的第二基准代码不同时,由于在接收单元中未登记有第二ID码,因此即使将送出第一ID码的发送器和接收单元成套地更换,也不会送出第二ID码,结果除了知道第二基准ID码的用户之外谁都无法移动车辆。
根据具有第三特征的本发明,由于能将一般在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操作机构或侧支架的操作作为指示或数值的输入机构来发生代码,并且登记该代码,因此无需设置专用的数字键或操作开关。从而,不需要为了输入第二基准代码而新设置空间来添加部件,就能够实现防盗。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第二基准代码是在各车辆中固有的,而且只有该车辆的用户才可以获知。因而,即使新装引擎控制单元或接收单元,只要不输入正确的第二基准代码的话,第三者还是无法开动引擎,能够显著提高防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盗装置的系统构成。
图2是搭载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盗装置的脚踏型摩托车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二ID码登记功能的框图,特别是表示在工厂完成车量组装时的登记处理所需的功能的图。
图4是表示更换接收单元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功能的框图。
图5是表示更换接收单元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仅仅将ECU更换为新品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7是锁定装置系统(immobilizer system)的构成图。
图中:1-摩托车;2-车把锁定模块;3-发送器;4-接收单元;6-操作手柄;10-ECU;11-节流阀体;11A-节流阀传感器;12-侧支架;13-侧支架开关;14A-指示器;15-电子钥匙;16-ID(ID:Identification)写入装置;22-锁定解除代码存储部;47-第二ID码存储部;102-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2是搭载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盗装置的脚踏型摩托车的后视立体图。在该图中搭载于摩托车1中的防盗装置,由车把锁定模块2、发送天线3和接收单元4构成。车把锁定模块2,其操作手柄(knob)6从内罩5露出到外部,安装于未图示的主架(main frame)。通过对该操作手柄6进行转动操作并将锁销取出放入,来对总管(header pipe)和用于支撑车把7的管轴(stemshaft)进行固定及固定解除。操作手柄6还是摩托车1的主开关及用于发送引擎的操作部。
发送天线3收置在内罩5的里面,接收单元4安装于在座椅8下方的未图示的座椅轨道部。车体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作为摩托车1的电源的电池9,并且设置有利用从该电池9供给的电力对摩托车1的点火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进行控制的引擎控制单元(ECU)10。该例子中ECU10与节流阀体(throttle body)11一体形成。
操作手柄6通常被禁止转动操作,通过防盗用ID码的判别处理,当ID码与预定的存储代码一致时解除该禁止。对于ECU10而言也同样根据ID码与存储代码的一致,允许引擎控制的开始。
在摩托车1的车体左侧设置有侧支架(side stand)12。侧支架12被车体左侧的侧板(side frame)(未图示)枢轴支撑,非行走时将摩托车1倾斜地立起来放置时,侧支架12除了在下方被转动使用之外,如后所述还用作防盗用ID码的输入机构。为了检测出侧支架12是收纳在车体侧、还是在下方侧被转动而处于使用状态,在侧支架12的枢轴支撑部设置有侧支架开关13。当侧支架12处于使用状态时侧支架开关13输出“断开”,当侧支架12收纳在车体侧时侧支架开关13输出“接通”。
在车把7的前方设置有仪表盘14。该仪表盘14除了速度计、转动计、燃料残量计、引擎水温计之外,还包括防盗装置用指示器。
图1是防盗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图1中电子钥匙15具有:连接有接收天线151的接收器152;具有发送天线153的发送器154;预先存储第一ID码的第一ID码存储部155;将由接收器152接收到的代码与存储于第一ID码存储部155的第一ID码进行比较的比较部156。电子钥匙15具有未图示的电池作为工作电源,如果对未图示的起动开关进行操作,则开始动作。
接收单元4具有:具有接收天线41的接收器42;与发送天线3连接的发送器43;第一ID码存储部44;第一ID码发生器45;以及比较部46,其将由接收器42接收到的代码与存储于第一ID码存储部44的第一ID码进行比较。接收单元4还具有第二ID码存储部47和第二ID码发生器48。
车把锁定模块2具备:锁定解除判别部21,用于决定是否允许转动操作手柄6;锁定解除代码存储部22,用于预先存储锁定解除代码;以及锁定解除螺线管(solenoid)23。此外,操作手柄6始终可以进行推动(push)操作。
ECU10具备:控制许可判别部101,用于决定是否允许开始控制;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用于预先存储控制许可代码;点火系统控制部103;和燃料供给系统控制部104。
在上述构成中,如果对设置于车把锁定模块2的操作手柄6进行推动操作,则请求信号REQ输入到接收单元4的第一ID码发生器45。第一ID码发生器45响应请求信号REQ从第一ID码存储部44读出第一ID码提供给发送器43。发送器43通过发送天线3送出该第一ID码。
电子钥匙15的接收器152将接收信号输入到比较部156。比较部156将所输入的接收信号与存储于第一ID码存储部155的第一ID码进行比较。如果所输入的接收信号为从接收单元4送出的第一ID码,则两者一致。响应于该一致结果,发送器154使用发送天线153将存储于第一ID码存储部155的第一ID码从发送器154送出。
接收单元4的接收器42中,与电子钥匙15同样,接收器42将接收信号输入到比较部46。比较部46将所输入的接收信号与存储于第二ID码存储部44的第二ID码进行比较。如果所输入的接收信号为从电子钥匙15送出的第一ID码,则两者一致。响应于该一致结果,第二ID码发生器48读出第二ID码存储部47中所存储的第二ID码,并分别送出到ECU10的控制许可判别部101和车把锁定模块2的锁定解除判别部21。
ECU10的控制许可判别部101,被输入第二ID码后,将该第二ID码与存储于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中的控制许可代码进行比较,当两者一致时向点火系统控制部103和燃料供给系统控制部104下达控制开始许可。由此,摩托车1的引擎控制可以开始。
车把锁定模块2的锁定解除判别部21h被输入第二代码后,则将该第二ID码与存储于锁定解除代码存储部22中的锁定解除代码进行比较,当两者一致时驱动锁定解除螺线管23来解除车把锁定,同时使得可以进行操作手柄6的转动操作。从而,可以进行车把操作,操作手柄6除了推动操作之外,转动操作的锁定已被解除,可以进行转动操作。
但是,当接收器单元4不与车把锁定模块2或ECU10匹配时,锁定解除判别部21和控制许可判别部101中由于不是“一致”的核对结果,因此引擎控制不能开始,而且车把锁定或操作手柄6的锁定也未解除。
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了第二ID码,该第二ID码用于防止如第三者另行得到电子钥匙和接收单元,并且将接收单元4与已经设置于摩托车1的接收单元4更换,解除摩托车1的车把锁定、以及开始进行基于ECU10的引擎控制。由于即使更换接收单元4以使电子钥匙15与接收单元4匹配,但是只要不更换车把锁定模块2或ECU10,则从第二ID码发生器46输出的第二ID码与锁定解除代码或控制许可代码不一致,因此无法起动引擎或解除车把锁定。
接下来,说明将第二ID码(与锁定解除代码和控制许可代码相同)登记在摩托车1中的方法。图3是表示第二ID码登记功能的框图,特别是表示在工厂完成车量组装时的登记处理所需的功能的图。图3中接收单元4的第二ID码存储部47中通过ID写入装置16预先写入第二ID码。ID写入装置16是能在由RAM构成的第二ID码存储部47中写入数据的专用装置。
作为ECU10内的微型计算机的功能设置有读出/写入部100,通过该功能,将接收单元4与ECU10连接时,从第二ID码存储部47读出第二ID码,并且在ECU10的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和车把锁定模块2的锁定解除代码存储部22中写入第二ID码。
另外,不限于该构成,在工厂完成车辆组装时,也可以使用ID写入装置16对第二ID码存储部47、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和锁定解除代码存储部22分别写入ID码。
图4是表示更换接收单元4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功能的框图。图4中ECU10具有节流阀计数器105、ID缓存106和核对部107。ID缓存106例如对应6位数的第二ID码而能够存储6个计数值。指示器14A例如设置于仪表盘14上。
根据侧支架开关13的输出,如果从检测出侧支架被取出放入起、经过预定的时间(例如5秒)为止,用节流阀传感器11A检测出节流阀的开闭(打开到预定开度后,接着完全关闭的动作),则节流阀计数器105的计数值递增(increment)。在经过预定的时间没有检测出节流阀的开闭的情况下,节流阀计数器105的计数值复位。
然后,如果节流阀的开闭之后检测出侧支架12的取出放入,则将此时刻的节流阀计数器105的计数值写入ID缓存106。如果向ID缓存106写入计数值之后,侧支架12被取出放入,则为了向ID缓存106输入下一位数,再次进行节流阀开闭的检测和基于节流阀计数器105的计数。
重复进行侧支架12的取出放出、节流阀的开闭、计数值的递增和向ID缓存106写入计数值,直到ID缓存106中存储规定数(这里为6个)的计数值为止。于是,ID缓存106中存储规定数的计数值,响应于指示器14A的点亮所表示的信号取出放入侧支架12后,则允许登记。
允许登记后,则保存于ID缓存106的计数值串、即6位数数字被读入到核对部107,与登记在ECU10的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的控制许可代码进行核对。根据该核对结果,如果6位数数字与控制许可代码一致,则闪烁指示器14A,并且访问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来读出控制许可代码,并写入接收单元4的第二ID码存储部47。
图5是表示更换了接收单元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的前阶段对ECU10通电。电源是第二ID码登记用的电池,使用检验工具(专用电线束(harness))来连接。例如,拆下用于连接曲轴脉冲发生器(crank pulser)与ECU10的耦合器,通过该耦合器将电源与ECU10连接。另外,此时为了除去噪声,最好暂时连接电池,之后断开一次,然后继续连接。
在步骤S1中对侧支架开关13是否从接通变为断开,而且再次变为接通进行监视。如果该判断为肯定,则进入步骤S2闪烁指示器14A。根据该指示器14A的点亮,用户能够识别已成为登记模式的情况。
在步骤S3中,基于节流阀传感器11A的输出,对是否进行了暂且打开节流阀11后再次关闭的动作进行判断。如果检测出该动作,则在步骤S4对节流阀计数器105的值递增。
在步骤S5中,对侧支架开关13是否从接通状态变为断开,而且再次变为接通进行监视。重复进行步骤S3~S5直到该判断为肯定为止,如果步骤S5变为肯定则进入步骤S6,并将该时刻的计数值转发给ID缓存106。ID缓存106具有第二ID码的位数份的区域,将所输入的计数值从低位的位数开始依次保存。将计数值转发给ID缓存106后,在步骤S7中将节流阀计数器105的计数值清零。
在步骤S8中对ID缓存106是否为满、即保存了6位数等规定位数的计数值进行判断。如果该判断为肯定,则进入步骤S9,为了通知用户已经输入了规定位数这一情况而点亮指示器14A。在步骤S10中对侧支架开关13是否从接通变为断开,而且再次变为接通进行监视,来判断有无来自用户的登记许可的信号。
在步骤S10中如果判断为输入了来自用户的登记许可信号,则进入步骤S11而闪烁指示器14A。然后,进入步骤S12用核对部107判别保存于ID缓存106中的计数值是否与登记ID也就是控制许可代码一致。
在步骤S12中,当控制许可代码与ID缓存106的计数值一致时,进入步骤S13,通过指示器14A的闪烁进行表示完成登记的显示。步骤S14中从ECU10向接收单元4转发控制许可代码,在接收单元中将转发来的控制许可代码作为第二ID码登记在第二ID码存储部47中。
如果步骤S12为否定,则进入步骤S15进行错误显示。错误显示例如通过闪烁指示器14A来进行。由于此时的指示器14A的闪烁表示错误,因此接通·断开周期与其他定时下的闪烁不同。该错误显示例如通过节流阀的开闭动作来结束,并且指示器14A熄灭。另外,优选允许预定次数例如5次重新输入,而且在节流阀计数器的值与第二ID码无法核对时,才确定错误,而不是以一次判断来确定错误。因此,当步骤S9为否定时,5次之前返回步骤S1,5次判断下核对不成功时不受理登记处理。
另外,在步骤S1和步骤S3中,当预先设定的判断时间经过之前,未进行侧支架开关13的断开/接通的变化、或节流阀开闭动作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6的功能框图,说明仅仅将ECU10更换为新品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功能。在图6中与图4相同符号表示同一或同等部分。ID缓存106中,通过侧支架的取出放入和节流阀操作,保存有节流阀计数器的值。如果在ID缓存106中保存有规定数也就是规定位数份的节流阀计数器的值,则从ID缓存106向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102写入并登记规定位数的第二ID码。
仅将ECU更换为新品时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相同。但是,当将ECU更换为新品时,不需要核对部107的功能,因此在图5的流程图中,变形为跳过步骤S12而从步骤S11转移到步骤S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参照响应操作手柄6的推动操作而从接收单元4送出预先存储的第一ID码的示例,说明关于第二ID码的登记方法。但是,本发明可变形为如下。即,接收单元4可以响应请求信号REQ而送出每次不同的数值也就是密码,而不是送出固定的第一ID码。对该密码进行解密的手段,可以是例如将该密码作为输入并输出第一ID码的计算式。接收单元4中设定与电子钥匙15内的计算式相同的式子,预先计算基于所输出的密码的第一基准代码。而且,构成为核对第一基准代码与从电子钥匙15接收到的第一ID码,仅在接收到正确的第一ID码时,才输出第二ID码。
上述实施方式,是在携带电子钥匙15靠近车辆的状态下通过按压操作手柄6,使基于ECU10的控制成为可能或者解除车把锁定的、所谓的智能钥匙系统(smart key system)。本发明也适用于锁定装置(immobilizer)。图7是锁定装置系统的构成图。图7中,在点火钥匙25中内置有预先存储第一ID码的存储器26、和用于发送该第一ID码的发送器27。钥匙25的发送器27与钥匙圆筒(key cylinder)28例如通过感应线圈29被耦合。将钥匙25插入钥匙圆筒28并旋转后,则经感应线圈29向发送器27供给电力。发送器27响应于此,从存储器26读出上述认证码,并发送到钥匙圆筒28一侧。由接收器30接收该认证码,并通知给锁定CPU32。
锁定CPU32作为其功能包括:用于存储基准ID代码的存储部33;和核对部34,将被通知的第一ID码与基准ID码进行比较。如果核对部34判定为第一ID码与基准ID码一致,则将存储于第二ID码存储部35中的第二ID码送出到ECU10。
ECU10与智能钥匙系统中的ECU10同样,将从锁定CPU32输入的第二ID码与控制许可代码核对。核对结果,如果两个ID码一致,则输入允许点火系统控制部103和燃料供给系统控制部104动作的信号。
这样构成的锁定装置系统中,当完成车辆组装时、将钥匙25和钥匙圆筒28更换为新品时、以及将ECU10更换为新品时的登记第二ID码的顺序,与上述智能钥匙系统的情况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二ID码作为认证码出售车辆时告诉用户,当进行钥匙系统的更换或ECU的更换时,通过上述登记方法,重新登记只有用户知道的第二ID码。没有告知ID码的第三者,即使更换接收单元4或ECU10,也无法成功通过基于第二ID码的核对。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不使用合法钥匙,通过更换新的接收单元4或ECU10,来移动摩托车1的情况。
另外,作为将第二ID码通知用户的方法,能够记在卡片上而亲手交付、或者邮寄,但是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通知。
以上,根据最佳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作为第二ID码的登记手段,利用了基于侧支架的取出放入、和节流阀的开闭的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但是,可以取代探测侧支架的取出放入或节流阀的开闭作为输入信号,检测出搭载于车辆中的其他开关、例如信号灯开关或制动器开关的操作或操作次数等,作为第二ID码登记的指示来利用。
另外,ID码的核对中的一致,还包括一致或被核对的两者之间成立预定的关系的情况。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防盗装置,具有:车辆外的便携式发送器,其发送第一ID码;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发送的第一ID码,当该第一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代码一致时,输出第二ID码;以及引擎控制单元,被输入所述第二ID码后,当该第二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代码一致时开始引擎控制,所述车辆用防盗装置中,具备:
用于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的代码输入机构;以及,
将所述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写入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具备密码解密机构,其根据被从所述接收单元输入的密码来决定第一ID码,
所述接收单元具备基准代码决定机构,其根据输出的密码来决定所述第一基准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引擎控制单元而被输入的代码,通过该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的开闭操作和侧支架的取出放入操作而被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准代码是在各车辆中固有的代码。
CN2007100918719A 2006-03-31 2007-03-28 车辆用防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98995A JP4716428B2 (ja) 2006-03-31 2006-03-31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
JP2006-098995 2006-03-31
JP2006098995 200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897A true CN101046897A (zh) 2007-10-03
CN101046897B CN101046897B (zh) 2010-05-26

Family

ID=3803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18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897B (zh) 2006-03-31 2007-03-28 车辆用防盗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667348B2 (zh)
EP (1) EP1839957B1 (zh)
JP (1) JP4716428B2 (zh)
CN (1) CN101046897B (zh)
BR (1) BRPI0702025B1 (zh)
DE (1) DE602007000137D1 (zh)
TW (1) TW20073849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468A (zh) * 2009-12-09 2011-06-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舷外机的防盗装置
CN101624040B (zh) * 2008-07-10 2012-05-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的防盗装置
CN102076533B (zh) * 2008-07-29 2013-03-06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电子防盗锁的车辆的开关装置以及操作电子防盗锁的方法
CN103049947A (zh) * 2011-10-14 2013-04-17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
CN103287389A (zh) * 2013-04-11 2013-09-1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双向信息传输实现防盗的发动机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3935321A (zh) * 2013-01-21 2014-07-23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识别密码的电动车启动控制方法
CN11030401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载认证装置、认证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832554A (zh) * 2017-04-05 2020-02-21 睿能创意公司 载具操作系统及其关联方法
CN111216680A (zh) * 2011-11-08 2020-06-02 睿能创意公司 用于车辆安全的装置、方法及物品
CN111434533A (zh) * 2019-01-15 2020-07-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钥匙搜索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86618A1 (en) * 2007-12-03 2013-01-30 Internat Frontier Tech Lab Inc Authentication verifying method, authentication verifying member and authentication verifying member producing method
JP5205217B2 (ja) * 2008-11-04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盗難対策装置
KR101091573B1 (ko) 2009-09-10 2011-12-13 대림자동차공업주식회사 이륜자동차의 시동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841881B2 (en) 2010-06-02 2014-09-23 Bryan Marc Failing Energy transfer with vehicles
JP5596012B2 (ja) * 2011-12-28 2014-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A2890734A1 (en) 2012-11-12 2014-05-15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Two-wheeled vehicle
JP5487334B2 (ja) * 2013-01-21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盗難対策装置
JP5487335B2 (ja) * 2013-01-21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盗難対策装置
NO2884309T3 (zh) * 2013-08-01 2018-09-08
FR3026699B1 (fr) * 2014-10-01 2018-03-02 U-Shin France Antivol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un dispositif de securite contre l'extinction du moteur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tel antivol
JP6851044B2 (ja) * 2016-12-22 2021-03-31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EP3339110B1 (en) * 2016-12-22 2020-02-05 Asahi Denso Co., Ltd. Engine starting device
EP3354522A1 (en) * 2017-01-25 2018-08-01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Immobilizer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US11649001B2 (en) * 2017-12-08 2023-05-16 Patrick Zitt Kickstand mounted alarm device
JP7191319B2 (ja) * 2018-12-05 2022-12-19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8485A (ja) * 1984-05-21 1985-12-0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スタンド装置
DE4320776A1 (de) * 1993-06-23 1995-01-05 Opel Adam Ag Motorsteuerung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JP3252244B2 (ja) 1993-09-27 2002-02-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盗難防止装置
JPH07156752A (ja) * 1993-12-07 1995-06-20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盗難防止装置
EP0754606B1 (en) * 1994-04-14 2006-11-22 Fujitsu Ten, Ltd. Anti-theft device for a vehicle
JPH08216947A (ja) * 1995-02-15 1996-08-27 Rhythm Watch Co Ltd 自転車盗難防止装置
DE19606265C2 (de) * 1996-02-21 1999-09-30 Opel Adam Ag Diebstahlsicherungsein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sowie Verfahren zur Diebstahlsicherung
JP3493134B2 (ja) * 1998-05-14 2004-02-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車両のロック解除装置
JP2000108848A (ja) * 1998-10-02 2000-04-18 Toyota Motor Corp イモビライザ装置
TWI242511B (en) * 2001-02-19 2005-11-01 Honda Motor Co Ltd Remote lock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light vehicle
JP3976186B2 (ja) * 2001-10-22 2007-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式施解錠装置
JP3999102B2 (ja) * 2002-11-07 2007-10-3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盗難防止装置及び該盗難防止装置を備えたビィークル
JP4083614B2 (ja) * 2003-03-28 2008-04-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ユニット
JP4156493B2 (ja) * 2003-11-04 2008-09-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装置及びidコード管理装置
JP4136921B2 (ja) * 2003-12-17 2008-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盗難防止機能付き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4040B (zh) * 2008-07-10 2012-05-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的防盗装置
CN102076533B (zh) * 2008-07-29 2013-03-06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电子防盗锁的车辆的开关装置以及操作电子防盗锁的方法
CN102092468B (zh) * 2009-12-09 2013-1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舷外机的防盗装置
CN102092468A (zh) * 2009-12-09 2011-06-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舷外机的防盗装置
TWI550171B (zh) * 2011-10-14 2016-09-21 Tokai Rika Co Ltd 電子鑰匙
CN103049947A (zh) * 2011-10-14 2013-04-17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
CN103049947B (zh) * 2011-10-14 2015-06-0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
CN111216680B (zh) * 2011-11-08 2021-09-10 睿能创意公司 用于车辆安全的装置、方法及物品
CN111216680A (zh) * 2011-11-08 2020-06-02 睿能创意公司 用于车辆安全的装置、方法及物品
CN103935321B (zh) * 2013-01-21 2016-04-13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识别密码的电动车启动控制方法
CN103935321A (zh) * 2013-01-21 2014-07-23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识别密码的电动车启动控制方法
CN103287389A (zh) * 2013-04-11 2013-09-1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双向信息传输实现防盗的发动机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10832554A (zh) * 2017-04-05 2020-02-21 睿能创意公司 载具操作系统及其关联方法
US11440504B2 (en) 2017-04-05 2022-09-13 Gogoro Inc. Systems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030401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载认证装置、认证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304015B (zh) * 2018-03-20 2022-02-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载认证装置、认证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434533A (zh) * 2019-01-15 2020-07-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钥匙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11434533B (zh) * 2019-01-15 2022-01-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钥匙搜索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897B (zh) 2010-05-26
DE602007000137D1 (de) 2008-11-06
US20070228829A1 (en) 2007-10-04
BRPI0702025B1 (pt) 2018-03-20
EP1839957B1 (en) 2008-09-24
JP4716428B2 (ja) 2011-07-06
BRPI0702025A (pt) 2007-12-11
TWI331970B (zh) 2010-10-21
US7667348B2 (en) 2010-02-23
JP2007269235A (ja) 2007-10-18
EP1839957A1 (en) 2007-10-03
TW200738499A (en) 200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6897A (zh) 车辆用防盗装置
US8514053B2 (en) Anti-theft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anti-theft system
CN100337863C (zh) 车辆电子钥匙系统
US8947203B2 (en) Aftermarket sound activated wireless vehicle door unlocker
JP4598567B2 (ja) 車両の盗難防止システム
CN1263648C (zh) 摩托车防盗装置
CN1495074A (zh) 车辆电子钥匙系统
CN1815011A (zh) 车辆的起动控制装置及起动控制方法
CN102941841A (zh) 汽车防盗电子钥匙匹配系统及方法
CN100350437C (zh) 安全电子防盗设备、包括这种设备的防盗系统和匹配电设备的方法
JP2004211648A (ja) 遠隔始動制御装置、及び始動制御装置
CN1773071A (zh) 遥控的车载装置
CN1865068A (zh) 用于跨骑式车辆的车辆控制器
JP5272815B2 (ja)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車両盗難防止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50073196A1 (en) Theft prevention system, theft prevention apparatus and power source controller for the system, transport vehicle including theft prevention system, and theft prevention method
CN1940274A (zh) 用于进行车辆发动机的启动准备的设备和方法
JP2008084120A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3918523B2 (ja) 車両用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固有コード登録方法
WO2005021904A1 (ja) 認証システム
CN106043233A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识别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车
CN108629878A (zh) 一种智能车锁和指纹解锁汽车
JP4599534B2 (ja) 車両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823305A (zh) 一种汽车防盗遥控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JP5144946B2 (ja) 車両の盗難防止システム、及び、盗難防止システムを搭載した車両
WO2009014257A1 (ja) 車両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