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1345A - 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1345A
CN101041345A CNA2007100878849A CN200710087884A CN101041345A CN 101041345 A CN101041345 A CN 101041345A CN A2007100878849 A CNA2007100878849 A CN A2007100878849A CN 200710087884 A CN200710087884 A CN 200710087884A CN 101041345 A CN101041345 A CN 101041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ace
diffusion shell
closed housing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78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薮田干夫
上田正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1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1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1/264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with means other than bag structure to diffuse or guide inflation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021/2601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a filter through which the inflation gas p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具有:在周壁部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与该扩散壳组合而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由扩散壳和封闭壳构成的壳体;处于壳体内部的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燃烧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从该气体发生剂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所述壳体通过在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的局部抵接所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外侧周面的局部而嵌入并一体化,所述过滤器通过使其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并至少使另一端面与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抵接而得到支承,在所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面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Description

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车辆人员约束用气体发生器在安装空间方面需要小型·轻量化,特别是在使用固形气体发生剂的火工式气体发生器中,气体发生剂的填充量给小型·轻量化带来影响。
充填于气体发生器内的固形气体发生剂量因组合的气囊的容量而增减,由于副驾驶位用的气囊容量大,故固形气体发生剂的充填量增多。因此,固形气体发生剂的充填量增多时,用于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净化的过滤器量也随之增多,从而气体发生器难以小型·轻量化。
在日本国特开第2005-53382号公报中,在由点火器壳1和封闭壳2构成的壳体3内形成燃烧室5,并配置气体发生剂4,以包围气体发生剂4的状态配置过滤器部件6。而且,点火器壳1和封闭壳2通过在封闭壳2的筒部9和突缘部12的边界部分形成的环状切口部嵌入点火器壳1的筒部13前端部而一体化。
过滤部件6跨过点火器壳1和封闭壳2两者而配置,上半部分与封闭壳2的周壁部内周面隔开预定间隔配置,下半部分与点火器壳1周壁部内周面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具有:
在周壁部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与该扩散壳组合而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
由扩散壳和封闭壳构成的壳体;
处于壳体内部的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燃烧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从该气体发生剂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
所述壳体通过在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的局部抵接所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外侧周面的局部而嵌入并一体化,
所述过滤器通过使其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并至少使另一端面与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顶面抵接而得到支承,
在所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面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具有:
在周壁部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
与该扩散壳组合而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
由扩散壳和封闭壳构成的壳体;
处于壳体内部的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燃烧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从该气体发生剂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
所述壳体通过在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的局部抵接所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外侧周面的局部而嵌入并一体化,在所述壳体内配置有被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支承至少一个环状面的环状保持部件,
所述过滤器通过使其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并至少使另一端面与所述环状保持部件的另一环状面抵接而支承,
在所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面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纵剖面图;
图2(a)是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2(b)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发生器的纵剖面图;
图4(a)是图4的局部剖面图,图4(b)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详细说明和附图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
在日本国特开2005-53382号公报中,过滤器跨过点火器壳1和封闭壳2两者配置,但主要发挥过滤及冷却功能的是位于封闭壳2侧的一半程度,这样,过滤及冷却功能的实现不能充分应用的过滤器的存在成为妨碍小型化及轻量化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提供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通过改变气体发生剂过滤器的安装结构,以少的过滤器量发挥足够的过滤及冷却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的封闭壳和扩散壳为大致杯状,宽度方向及轴方向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圆角四角形等。本发明中使用的过滤器使用公知的材质及结构的过滤器,厚度、高度(长度)、宽度(直径)等根据气体发生器设定。
壳体为在大致杯状的扩散壳的开口部内嵌入了大致杯状的封闭壳的开口部的结构,扩散壳开口部附近的内壁面和封闭壳开口部附近的外壁面全周接触,在上述接触部分将扩散壳和封闭壳焊接成一体化。
这样,由于其为在扩散壳的开口部内嵌入了封闭壳的开口部的结构,故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位于扩散壳内。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可以与封闭壳本身的厚度相同,且为支承过滤器,也可以比封闭壳的其它部分稍厚。例如,通过将封闭壳开口部的整个周缘或其局部折向内侧或外侧,也可以形成比其它部分厚的环状端面。
本发明中,通过由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支承过滤器端面的一侧,从而不用另外使用保持部件这样的支承部件,不改变过滤器的厚度,即可使过滤器的高度与扩散壳的高度为同程度,因此,可减少过滤器材用量。而且,由于上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部和上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故过滤器全部区域发挥过滤及冷却功能。另一方面,如特开2005-53382号公报,在环状切口部将点火器壳1和扩散壳2嵌合的情况下,在相当于点火器壳1的环状端面的部分,与过滤器另一端面接触的面积减小,难以支承过滤器,且也难以形成上述那样的环状空间。
另外,本发明中的“环状空间”具有使燃烧气体通过过滤器的整个区域的作用,因此,若为能够实现相同作用的结构,则也可以在环状空间的整个空间或其局部配置其它部件。例如,也可以在环状空间的整个空间或其局部配置膨松密度小(即通气阻力小)的部件(例如网眼粗的层叠金属网),还可以配置使用外周面与气体排出口相接这样的外径的过滤器,减小上述过滤器外周面附近部分的膨松密度(即通气阻力小)的结构。由此,虽然随之质量稍微增加,但得到了过滤器的定位容易,防止过滤器向半径方向偏移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上述过滤器被如下支承,其一端面与上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另一端面与上述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上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及上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这三个面抵接。
在上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部和上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通过由上述那样的三个面支承过滤器的另一端面,与只由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支承的情况相比,可增大接触面积,因此,过滤器的支承强度提高。另外,由于可将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的宽度进一步缩窄(即,以能够维持所需的耐压性的范围进一步减薄封闭壳的厚度),故其也具有轻量化的作用。另外,过滤器另一端面和封闭壳或扩散壳的接触面复杂,从而燃烧气体的防短路效果也提高。
与上述三个面抵接的过滤器的另一端面可以加工成预定形状,且也可以通过强力地压向三个面使之变形,若加工成预定形状,则过滤器的安装作业和整体的组装作业变容易。
另外,本发明提供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上述过滤器通过上述扩散壳的顶面和上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从上下方向压缩。
当这样从上下方向压缩过滤器时,过滤器的两端面、和扩散壳的顶面与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的紧靠状态提高。因此,在气体发生器动作时,产生的燃烧气体没有通过过滤器,而从过滤器端面、和扩散壳的顶面与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的接触面泄漏的短路情况的发生从而得到防止。另外,由于过滤器不能晃动地固定在壳体内部,故振动引起的杂音的产生以及过滤器的偏移被抑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与上述方面的不同点在于,过滤器由保持部件支承。而且,通过使用环状保持部件支承过滤器,可增大与过滤器端面接触的面积,因此,过滤器的支承强度提高,并且过滤器的安装也变容易,且还提高了防短路效果。保持部件是由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支承其一个环状面,但并不与封闭壳的底面接触。
另外,本发明中的“环状空间”具有使燃烧气体通过过滤器的整个区域的作用,因此,若为能够实现相同作用的结构,则也可以在环状空间的整个空间或其局部配置其它部件。例如,也可以在环状空间的整个空间或其局部配置膨松密度小(即通气阻力小)的部件(例如网眼粗的层叠金属网),还可以配置使用外周面与气体排出口相接这样的外径的过滤器减小上述过滤器外周面附近部分的膨松密度(即通气阻力小)的结构。由此,虽然随之质量稍微增加,但得到了过滤器的定位变容易,防止过滤器向半径方向的偏移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上述环状保持部件具有外侧环状面和与上述外侧环状面不同的带台阶而形成的内侧环状面,上述外侧环状面被支承在上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上,且至少在上述内侧环状面上支承上述过滤器的另一端面。
保持部件如上所述,可具有外侧环状面和内侧环状面、和形成于上述两个面上的台阶部的面(环状壁面)。在使用这种保持部件时,过滤器的另一端面可以只由内侧环状面支承,但当与外侧环状面的局部或全部、环状壁面及内侧环状面这三个面接触支承时,支承强度及防短路效果进一步提高。与上述三个面相接的过滤器的另一端面加工成预定的形状。另外,过滤器周面的局部与扩散壳的内壁面抵接,也可以提高过滤器的固定强度。
在使用这种保持部件时,通过外侧环状面、环状壁面及内侧环状面这三个面和过滤器的接触面防止短路,只要能够由环状壁面及内侧环状面确保足够的防短路效果,则从轻量化的观点看,外侧环状面也可以不是连续的环状,而以不连续的状态(即独立的多个部分)支承于环状面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上述过滤器被上述扩散壳的顶面和上述环状保持部件从上下方向压缩。
若这样从上下方向压缩过滤器,则防短路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通过改良进行燃烧气体的过滤及冷却的过滤器的安装结构,可在维持足够的过滤及冷却功能的同时,减少过滤器材用量,因此,可实现气体发生器整体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方式。即,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装置,具有壳体,其由多个气体排出口和开口部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和具有开口部并与该扩散壳组合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构成,在该扩散壳的所述开口部的内侧周面上以使该封闭壳的所述开口部的外侧周面抵接的状态嵌入形成壳体,
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而燃烧并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该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以及支持该过滤器的下端面的保持部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保持部件由抵接所述封闭壳的第一圆板部、从该第一圆板部延伸,与所述过滤器的下端周壁面抵接的环状部以及从该环状部延伸,与所述过滤器的下端面抵接的第二圆板部构成,
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该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板部抵接,所述下端面从所述封闭壳的底板具有间隔地支持,
在所述壳体的周壁部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在上述方式中,图3的外侧环状部61为第一圆板部的例子,环状壁面62为环状部的例子,内侧环状面63为第二圆板部的例子。
在上述方式中,在所述过滤器的下端面和所述封闭壳的底板之间,从所述封闭壳的底板具有间隔地配置有所述第二圆板部,所述过滤器优选只通过所述扩散壳的顶面和所述保持部件从上下方向压缩。
另外,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面,优选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上形成的环状斜面抵接。
另外,在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面上,优选配置有防止所述燃烧气体的短路的保持部件,其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和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部内周面抵接。
(1)图1、图2的气体发生器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轴向方向的剖面图,图2(a)是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2(b)是与(a)不同的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1中,气体发生器10通过将扩散壳12和封闭壳13组合结合而成的壳体11形成外壳容器。
扩散壳12为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杯状,具有顶板12a和周壁12b,在与顶板12a对向的一侧具有开口部。
在扩散壳12的周部12b设有所需数量的气体排出口17,为进行防潮,而由铝密封带18堵塞。气体排出口17具有单一直径的多个,但也可以为具有不同直径的多个。
在扩散壳12的顶板12a和周壁12b的边界部分设有上部环状斜面14。上部环状斜面14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被设定为与通过气体发生器10的动作来接受内压的上升而使壳体11膨胀变形时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因此,在实际的气体发生器10的动作前后几乎没有变形。
封闭壳13为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杯状,具有底板13a和周壁13b,在底板13a上具有用于安装点火器32等的孔13,在与底板13a对向的一侧具有开口部。封闭壳13的外径被调整为与扩散壳12的内径相同程度,或比其稍小。
扩散壳12和封闭壳13通过在扩散壳12的开口部内嵌入封闭壳13,并在使周壁13b的上端部外周面抵接周壁12b的下端部内周面的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来结合接触部分(焊接部)16而一体化。在壳体11内存在封闭壳13的开口部的环状端面13d。周壁12b的下端部内周面和周壁13d的上端部内周面的接触面积或焊接部分的面积及焊接部分的深度在得到能够确保气体发生器所要求的耐压性的结合强度的范围内设定。
在壳体11内配置有气体发生器10动作时进行过滤及冷却功能的筒状过滤器20。筒状过滤器20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使用如下结构,实质上由将平编的金属网编织多层,在模型内压缩的结构、或将一条线材连续地卷绕几层的结构构成的具有弹性的结构。
图1、图2(a)所示的筒状过滤器20的上端面21为倾斜面,与上部环状斜面14抵接。上端面21可以全部与上部环状斜面14接触,但也可以局部与顶板12a接触。为提高防短路效果,优选上端面21的总面积80%以上与上部环状斜面13相接。
图1、图2(a)所示的筒状过滤器20的下端面加工成预定的形状,下端面22a与周壁部12b的内周面抵接,下端面22b与环状端面13d抵接,下端面22c与周壁部13b的内周面抵接。
图2(b)所示的筒状过滤器20其上端面与图1所示的相同,下端面22b与环状端面13d抵接,下端面22c与周壁部13b的内周面抵接。
筒状过滤器20如下配置,轴方向的高度大致与扩散的周壁部12b的高度等高,在与扩散壳12的周壁部12b(气体排出口17)之间具有环状空间27。通过该环状空间27的作用,产生的气体通过筒状过滤器20的整个区域,因此,产生气体的过滤及冷却效果得以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外部振动引起的筒状过滤器20的偏移,或防止燃烧气体从过滤器20的上端面短路,而将圆形保持部件26在与顶板12a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嵌入。另外,还具有如下作用,保持部件26在组装气体发生器10时,在通过扩散壳12和封闭壳13从上下方向夹着过滤器20时,防止上端面21侧倒向内侧。
保持部件26中,从圆板状部份的周缘一体形成的圆环状部份26a与筒状过滤器20的内周面的上端面21侧抵接。另外,圆板形状部分与顶板12a的内面抵接,在气体发生器动作时,防止燃烧气体从筒状过滤器20的上端面21和形成在顶板12a的上部环状斜面14之间短路。
在壳体11内,堵塞了一端的管状部件30与壳体11为同心圆状,与保持部件26形成间隙。管状部件30具有突缘部31,突缘部31被焊接固定在电气式点火器32的金属套筒(カラ一)33上。金属套筒33焊接固定在封闭壳13的孔13c内。
管状部件30的内部空间构成第一燃烧室35,外部空间构成第二燃烧室36。在第一燃烧室35内容纳有具备作为点火装置的所需量的传火用气体发生剂(未图示)及具备点火剂的电气式点火器32。
传火用气体发生剂通过点火器32的动作而着火燃烧,使气体发生剂25着火燃烧,产生作为气囊膨胀介质的气体,除此以外,其自身燃烧产生的气体也被利用于气囊的膨胀。通过将燃烧温度比气体发生剂25高的作为传火用气体发生剂使用,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对气体发生剂25的点火。
作为传火用气体发生剂,可使用作为燃料的硝基胍、作为氧化剂的硝酸锶、作为粘合剂的羧甲基纤维素的钠盐、作为残渣捕集剂的酸性白土混和的组成物。气体发生剂25可使用在作为燃料的硝酸胍、作为氧化剂的碱式酸化铜(例如硝酸铜)中进一步混合了作为粘合剂的羧甲基纤维素的钠盐、作为冷却剂的氢氧化铝的组成物。
在管状部件30的周壁部设有多个连通孔34,使其沿圆周方向及轴方向分别为等间隔,第一燃烧室35和第二燃烧室36通过连通孔34连通,连通孔34通过铝密封带从外侧堵塞。由于具有这种配置状态的连通孔34,故从第一燃烧室35产生的火焰及高温气体均匀地在第二燃烧室36内扩散,因此,气体发生剂25的着火性提高。
若得到同样的效果,则连通孔34的大小及配置状态也可以不均等。例如,可减小接近点火器32的位置的连通孔34,相反,可增大远离、
点火器32的位置的连通孔34,另外还可以使连通孔34偏离远离点火器32的位置。
对图1、图2(a)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封闭壳13的孔13c内焊接固定点火器32(在金属套筒33上安装的状态)。
其次,在点火器32的金属套筒33上焊接固定加入了传火用气体发生剂的管状部件30(在金属套筒33上焊接固定突缘部31)。该状态下,将筒状过滤器20嵌入封闭壳13的环状端面13d上。
其次,向由封闭壳13、筒状过滤器20及管状部件30包围的状态的第二燃烧室35内充填所需量的气体发生剂25,从其上覆盖保持部件26,最终将扩散壳12嵌入到封闭壳13的外侧。然后,将扩散壳12压向封闭壳13方向,在将筒状过滤器20向轴方向稍微压缩的状态下,在焊接部16进行激光焊接。
这样,通过在壳体11内部安装筒状过滤器20,上部环状斜面14与过滤器的上端面21强固地抵接。由于筒状过滤器20以沿轴方向压缩的状态配置,故利用其反作用力强力按压上部环状斜面14及环状端面13d。由此,防止了上部环状斜面14和上端面21、距环状端面13d及其相邻的面和下端面22a~22c的接触面的燃烧气体的短路。
另外,环状端面13d为平坦面,但在将环状端面13d设为具有凸部(尖的部分)的形状,将筒状过滤器20向轴方向压缩时,筒状过滤器20的下端面也可以侵入到上述的尖的部分。
另外,由于将上部环状斜面14设为与通过气体发生器10的动作产生的膨胀变形后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故筒状过滤器20的上端面21的抵接状态不会变化,从而维持了筒状过滤器20上端面21的密封性能。
其次,利用图1、图2(a)说明将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装入到汽车的气囊装置内时的动作。
在汽车受到撞击时,接收到来自撞击传感器的指令,点火器32动作,使第一燃烧室35内的传火用气体发生剂着火燃烧,且产生火焰及高温气体。火焰及高温气体从设于管状部件30上的多个连通孔34(堵塞连通孔34的密封带破裂)向第二燃烧室36内喷射,使气体发生剂25着火燃烧,产生作为气囊膨胀介质的气体。
燃烧气体在通过整个过滤器20时被过滤及冷却,使密封带18破裂,从气体排出口17喷出,使气囊膨胀。
此时,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的上部环状斜面14未变形,而燃烧气体的通过使筒状过滤器20向外膨胀,但因该力而倾斜的筒状过滤器20的上端面21被强力地压向上部环状斜面14,防止气体从其间的短路。另外,通过保持部件26防止筒状过滤器20的上端面21和上部环状斜面14之间的短路。另外,在过滤器下端面22a~22c,下端面22a、下端面22c也分别被压向扩散壳周壁面12b的内面及封闭壳周壁面13b的内周面,因此,可防止燃烧气体的短路。
(2)图3、图4的气体发生器
图3是气体发生器100的筒状过滤器的安装结构与图1的气体发生器10不同的纵剖面图,图4(a)是图3的局部剖面图,图4(b)是与(a)不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在图3的气体发生器100中,环状保持部件60支承筒状过滤器120或过滤器130,其与图1的气体发生器10不同。与图1相同的序号是指相同的部分。特别地,筒状过滤器120、130只通过扩散壳12的顶板12a将其上端面21并且只通过保持部件60将其下端面120c、130c直接向轴方面(从上下方向)压缩而配置。
环状保持部件60具有外侧环状面61和与外侧环状面61不同的带台阶形成的内侧环状面63,在外侧环状面61和内侧环状面63之间具有大致垂直壁面的环状壁面62。
环状保持部件60具有内径与扩散壳12的内径相同程度的外径,外侧环状面61以其前端部与周壁12b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抵接在环状端面13d上,同时通过使环状壁面62与周壁13b的内周面抵接而支承。
图4(a)所示的筒状过滤器120的下端面加工成预定的形状,其如下支承,下端面120a与外侧环状面61的局部面抵接,下端面120b与环状壁面62抵接,下端面120c与内侧环状面63抵接。
图4(b)所示的筒状过滤器130在下方具有环状突出部131,环状突出部131的外周部131a被按压在周壁12b的内周面上。筒状过滤器130的下端面加工成预定的形状,其如下支承,下端面130a与外侧环状面61抵接,下端面130b与环状壁面62抵接,下端面130c与内侧环状面63抵接。内侧环状面63不与封闭壳13的底板13a接触。
若使用这样的环状保持部件60,则除筒状过滤器120、130的安装容易之外,环状保持部件60和筒状过滤器120、130的接触面积也变大(环状保持部件60与筒状过滤器120、130的下端面120c、130c和下端面120c、130c附近的周壁部抵接),因此,防短路效果也得以提高。环状保持部件60的目的在于防止燃烧气体从筒状过滤器120c、130c的下端面120c、130c的短路,若维持该效果则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
另外,保持部件26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在圆板形状部分的周缘上形成的环状部分26a与筒状过滤器120、130的内周面的上端面21侧抵接。另外,圆板形状部分与顶板12a的内面抵接,在气体发生器动作时,防止燃烧气体从筒状过滤器120、130的上端面21和形成在顶板12a的上部环状斜面14之间短路。另外,筒状过滤器120、130的上端面21与上部环状斜面14抵接,因此可以抑制燃烧气体的短路,为有与图1的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作用原理。
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就包含在内,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具有:
在周壁部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
与该扩散壳组合而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
由扩散壳和封闭壳构成的壳体;
处于壳体内部的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燃烧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从该气体发生剂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
所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外侧周面的局部以抵接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的局部的状态而嵌入,使所述壳体一体化。
所述过滤器通过使其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并至少使另一端面与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抵接而得到支承,
在所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面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被如下支承,使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另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及所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这三个面抵接,
在所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部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过滤器被所述扩散壳的顶面和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从上下方向压缩。
4、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具有:
在周壁部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
与该扩散壳组合而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
由扩散壳和封闭壳构成的壳体;
处于壳体内部的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燃烧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从该气体发生剂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
所述封闭壳开口部侧的外侧周面的局部以抵接扩散壳开口部侧的内侧周面的局部的状态而嵌入,使所述壳体一体化,在所述壳体内配置有被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支承至少一个环状面的环状保持部件,
所述过滤器通过使其一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并至少使另一端面与所述环状保持部件的另一环状面抵接而支承,
在所述扩散壳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周壁面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环状保持部件具有外侧环状面和与所述外侧环状面不同的带台阶而形成的内侧环状面,所述外侧环状面被支承在所述封闭壳开口部的环状端面上,且至少在所述内侧环状面上支承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面。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过滤器被所述扩散壳的顶面和所述环状保持部件从上下方向压缩。
7、一种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壳体,其由多个气体排出口和开口部的大致杯状的扩散壳和具有开口部与该扩散壳组合形成外壳容器的大致杯状的封闭壳构成,在该扩散壳的所述开口部的内侧周面上以使该封闭壳的所述开口部的外侧周面抵接的状态嵌入形成壳体,
点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动作燃烧并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进行该燃烧气体的净化、冷却的大致筒状的过滤器以及支承该过滤器的下端面的保持部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保持部件由抵接所述封闭壳的第一圆板部、从该第一圆板部延伸,与所述过滤器的下端周壁面抵接的环状部以及从该环状部延伸,与所述过滤器的下端面抵接的第二圆板部构成,
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抵接,该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板部抵接,所述下端面从所述封闭壳的底板具有间隔地支承,
在所述壳体的周壁部和所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滤器的下端面和所述封闭壳的底板之间,从所述封闭壳的底板具有间隔地配置有所述第二圆板部,所述过滤器只通过所述扩散壳的顶面和所述保持部件从上下方向压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面,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上形成的环状斜面抵接。
10、如权利要求7~9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面上,配置有防止所述燃烧气体短路的保持部件,其与所述扩散壳的顶面和所述过滤器的上端部内周面抵接。
CNA2007100878849A 2006-03-22 2007-03-21 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Pending CN101041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7957/06 2006-03-22
JP2006077957A JP4970813B2 (ja) 2006-03-22 2006-03-22 車両の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1345A true CN101041345A (zh) 2007-09-26

Family

ID=3816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878849A Pending CN101041345A (zh) 2006-03-22 2007-03-21 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1837253B1 (zh)
JP (1) JP4970813B2 (zh)
CN (1) CN101041345A (zh)
DE (1) DE602007003876D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297A (zh) * 2009-01-15 2011-07-13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CN102123890A (zh) * 2009-01-15 2011-07-13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US8434783B2 (en) 2009-01-15 2013-05-07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of vehicle
US8720944B2 (en) 2009-01-15 2014-05-1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of vehicle
CN106604851A (zh) * 2014-05-09 2017-04-26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6660510A (zh) * 2014-08-01 2017-05-10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09153364A (zh) * 2016-05-18 2019-01-04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09927664A (zh) * 2019-04-04 2019-06-25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级式气体发生器
CN110382309A (zh) * 2017-02-02 2019-10-25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发生器支架和气囊模块
CN111548242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发生器
WO2021227576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气囊用烟火式气体发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9100A (ja) * 2008-01-29 2009-08-13 Nippon Kayaku Co Ltd ガス発生器
JP5219196B2 (ja) * 2008-05-29 2013-06-2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およびガス発生器用フィルタ
DE102008049652B4 (de) * 2008-09-30 2023-12-14 Zf Airbag Germany Gmbh Gasgenerator mit bewegbarer Überströmöffnung
KR101653367B1 (ko) * 2008-09-30 2016-09-02 티알더블유 에어백 시스템즈 게엠베하 가스 발생기, 가스 발생기 제조 방법 및 가스 발생기를 구비하는 모듈
WO2010050588A1 (ja) * 2008-10-30 2010-05-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リブニチユ エアバッグ用インフレータ
JP5281908B2 (ja) * 2009-01-20 2013-09-0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用リテーナ
JP5638996B2 (ja) 2011-03-30 2014-12-10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JP5922956B2 (ja) * 2012-03-12 2016-05-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313031B2 (ja) * 2013-02-22 2018-04-1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2019069677A (ja) * 2017-10-06 2019-05-09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7434111B2 (ja) 2020-08-25 2024-02-2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1559A (ja) * 1991-06-21 1993-11-16 Daicel Chem Ind Ltd 二重構造のハウジングを有するガス発生器
JPH07251696A (ja) * 1994-03-15 1995-10-03 Daicel Chem Ind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JPH09207705A (ja) * 1995-11-28 1997-08-12 Nippon Kayaku Co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KR100319077B1 (ko) 1996-11-14 2002-01-04 니뽄 가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어백용 가스발생기
KR100755205B1 (ko) * 2000-02-22 2007-09-04 다이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에어백용 가스발생기, 디플렉터 부재, 쿨런트/필터 수단지지부재, 쿨런트 및 하우징
AU2003207250A1 (en) 2002-02-06 2003-09-02 Nippon Kayaku Kabushiki-Kaisha Gas generator
JP4180993B2 (ja) 2003-08-06 2008-11-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JP4266344B2 (ja) * 2003-12-19 2009-05-20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DE202004001018U1 (de) * 2004-01-23 2004-06-03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Gasgenerator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297A (zh) * 2009-01-15 2011-07-13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CN102123890A (zh) * 2009-01-15 2011-07-13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US8424909B2 (en) 2009-01-15 2013-04-2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of vehicle
US8424908B2 (en) 2009-01-15 2013-04-2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of vehicle
US8434783B2 (en) 2009-01-15 2013-05-07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of vehicle
CN102123890B (zh) * 2009-01-15 2013-07-17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CN102124297B (zh) * 2009-01-15 2013-09-25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US8720944B2 (en) 2009-01-15 2014-05-1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of vehicle
CN102282048B (zh) * 2009-01-15 2014-06-11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CN102282047B (zh) * 2009-01-15 2014-06-25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约束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CN106604851A (zh) * 2014-05-09 2017-04-26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及其组装方法
US10086790B2 (en) 2014-05-09 2018-10-02 Daicel Corporation Gas genera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106660510A (zh) * 2014-08-01 2017-05-10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06660510B (zh) * 2014-08-01 2019-03-15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09153364A (zh) * 2016-05-18 2019-01-04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10382309A (zh) * 2017-02-02 2019-10-25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发生器支架和气囊模块
CN110382309B (zh) * 2017-02-02 2022-05-10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发生器支架和气囊模块
CN109927664A (zh) * 2019-04-04 2019-06-25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级式气体发生器
CN111548242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发生器
CN111548242B (zh) * 2020-05-15 2021-09-03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发生器
WO2021227576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气囊用烟火式气体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53666A (ja) 2007-10-04
EP1837253B1 (en) 2009-12-23
EP2138361A1 (en) 2009-12-30
EP2138361B1 (en) 2012-06-27
JP4970813B2 (ja) 2012-07-11
EP1837253A1 (en) 2007-09-26
DE602007003876D1 (de)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1345A (zh) 车辆人员约束装置用气体发生器
CN1642791A (zh) 气体发生器
US8302992B2 (en) Gas genera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304224C (zh) 气体发生器
CN1098181C (zh)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系统
CN1863695A (zh) 气体发生器
CN1906065A (zh) 用于气囊气体发生器的过滤器
KR19980702293A (ko) 자동차 승객 보호장치용 금속 쉬트로 제조된 가스 발생기
CN105026220A (zh) 气体发生器
CN1863696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4684766A (zh) 气体发生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2791537A (zh) 气体发生器
CN1612820A (zh) 气体发生器
CN1461271A (zh) 气体发生器
JP4494023B2 (ja)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WO2019017229A1 (ja) ガス発生器
CN102883922A (zh) 气体发生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923577A (zh) 气体发生器
CN1948059A (zh) 气囊用气体发生器
CN1635963A (zh) 气体发生器
US7648163B2 (en)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CN1863697A (zh) 气体发生器的安装结构及气囊模块
CN1764817A (zh) 点火器组件
CN109257930A (zh) 气体发生器
US20200148158A1 (en) Gas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