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1963C - 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 Google Patents

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1963C
CN100591963C CN200710162337A CN200710162337A CN100591963C CN 100591963 C CN100591963 C CN 100591963C CN 200710162337 A CN200710162337 A CN 200710162337A CN 200710162337 A CN200710162337 A CN 200710162337A CN 100591963 C CN100591963 C CN 1005919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efin
inner layer
layer material
synthetic resi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7844A (zh
Inventor
永吉昭夫
永吉清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AFUKU RAIKES Ltd
Evu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AFUKU RAIK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AFUKU RAIKES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TAFUKU RAIK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7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7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19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196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Non-Disconnectible Joints And Screw-Threaded Joint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薄壁且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1)的外周面设有埋设了与该管本体(1)熔融成一体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的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的加强螺旋突条(2),并在所述管本体(1)的两端部外周面分别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的圆筒状接头部(3、3),该圆筒状接头部(3、3)分别设有与该两端部熔融成一体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不会产生可塑剂所引起的弊端,尽管由与其他管体粘接困难的烯烃系树脂形成,但也可在该管本体的两端部上设置可与其他管体粘接的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Description

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端部设有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圆筒状接头部而成的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制管子的改良。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那样,已知有如下结构的连接管,例如在中、高层公寓等建筑物中,作为将各户浴缸或便器等的排水口与沿建筑物纵向配设的共用排水管连接的连接管,或作为将由硬质合成树脂形成的直线状管体的相对端部之间连接用的连接管,在由软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的外周面除了两端部以外卷绕着加强螺旋突条,该加强螺旋突条由具有一定宽度和一定厚度的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并且,在管本体的两端部设置有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圆筒状接头部。
采用这种结构的连接管,由于管本体的内周面形成为平滑的面,故不仅可进行顺利的排水,而且在该管本体的外周面卷绕着加强螺旋突条,故有如下优点:可发挥优异的耐压强度而不会压坏成扁平状,可保持截面为圆形状,通过露出在邻接的加强螺旋突条部分间的管本体的管壁部分而发挥良好的弯曲性,即使应连接的管体的相对的开口端部的中心互相在上下左右错开,也能将这管本体的两端接头部正确地连接在这些管体的相对的开口端部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4563号公报
但是,采用上述连接管,因管本体由软质氯乙烯树脂构成,故耐气候性差,有可能发生在其内部所含有的可塑剂转移的弊端,因此,在行业中,强力需要由不含可塑剂等的软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形成管主体而成的连接管,但烯烃系树脂的粘接性差,若由烯烃系树脂形成具有可挠性的所述管本体,则不能将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加强螺旋突条和圆筒状接头部熔融在管本体的外周面上,因此,必须用可与管本体粘接的相同的烯烃系树脂形成这些加强螺旋突条和圆筒状接头部。
若如此用烯烃系树脂形成两端接头部,则不能将用于与排水口或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的直管等连接的接头用短管在该接头部的外周面嵌上而粘接成一体,因此,存在着不能用作连接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树脂制管子,其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尽管由烯烃系树脂构成,但可将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加强螺旋突条和圆筒状接头部牢固地一体地固定在管本体的外周面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在具有可挠性的规定长度的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除了两端部以外卷绕有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螺旋突条,并在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两端部外周面设置合成树脂制圆筒状接头部,在这些圆筒状接头部的相对面分别一体地连续设置所述加强螺旋突条的两端部,在该合成树脂制管子中,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由烯烃系树脂构成,而加强螺旋突条,使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的内表面一体地熔融在该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上,使具有一定宽度的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在该内层材料上一体接合,并且,圆筒状接头部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体部的内侧部埋设有内层材料,该内层材料的内周面一体地熔融在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上并由烯烃系树脂构成。
在如此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管子中,技术方案2的发明特征是,所述加强螺旋突条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和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在其接合面形成有相互卡合的凹凸卡止部并接合成不能分离。
此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特征是,将具有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截面形状的加强螺旋突条以使互相相对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的两侧壁部之间接合熔融的状态螺旋状地卷绕在由所述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的两端部外周面上,形成所述硬质合成树脂制筒状接头部。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具有柔软性的管本体由烯烃系树脂构成,故不会产生可塑剂的弊端,可供长期使用,螺旋状卷绕在由该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的外周面上的加强螺旋突条,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的内面一体地熔融在本体外周面上,在该内层材料上一体地接合具有一定宽度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因此,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和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虽然是非粘接,但通过该内层材料能将突条部可靠地螺旋状卷绕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上,通过该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突条部可赋予管本体耐压坏强度,并在弯曲时不会变形成扁平状,从而可一边保持圆形截面一边进行弯曲。
此外,设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所述管本体的两端部外周面上的圆筒状接头部,在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状部的内侧部埋设有内层材料,该内层材料的内周面一体地熔融在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上并由烯烃系树脂构成,因此,与所述加强螺旋突条相同,尽管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体部不可粘接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上,但通过一体地熔融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的外周面上的该烯烃系树脂内层材料,而可在管本体的两端部外周面上形成牢固地使由该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体部固定而成的接头部,尽管管本体由烯烃系树脂构成,但能利用该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筒体部可靠地进行对其它连接口和管体的连接。
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所述加强螺旋突条的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和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在其接合面形成有互相卡合的凹凸卡止部并结合成不能分离,因此在管的制造时,作成用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卡合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的状态,能简单而可靠地螺旋卷绕在管本体的外周面上,同时在使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保持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该内层材料上的状态下,可使该内层材料一体地熔融在由相同材料构成的管本体上。
此外,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和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通过互相凹凸卡止部结合,故两者虽然是非粘接,但能牢固地一体化,在管本体的外周面即使作用将管本体凹陷的推压力,也可由凹凸卡止部阻止内层材料欲向管本体的凹入方向脱离突条部内的情况,可始终将管本体保持成截面圆形状。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使具有所述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截面形状的加强螺旋突条的互相相对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的两侧壁部之间接合熔融并螺旋状卷绕而形成一体地设在管本体两端部外周面上的硬质合成树脂制圆筒状接头部,因此,虽然管本体由烯烃系树脂构成,但可形成一体地固定在该管本体的外周面上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圆柱状接头部,可将与排水口和排水管等连接用的短管构件等粘接在该圆筒状接头部上并牢固地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合成树脂制管子的侧视图。
图2是省略了管子一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加强螺旋突条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4是加强螺旋突条的具有另一截面形状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5是加强螺旋突条的具有又一截面形状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加强螺旋突条的变形例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7是内层材料形成为椭圆形状的加强螺旋突条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8是通过多个凹凸卡止部结合的加强螺旋突条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9是未设置凹凸卡止部的加强螺旋突条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加强螺旋突条的变形例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使用状态的一例子的将一部分剖切的侧视图。
图12是在管本体的外周面形成加强螺旋突条过程中将一部分剖切的侧视图。
图13是管本体的外周面形成接头部过程中将一部分剖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形态,图1是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A的侧视图,图2是其一部分的纵剖侧视图,该合成树脂管子A在内周面形成为全长相同直径的平滑的面,在具有可挠性的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1的外周面除了其两端部以外卷绕着外表面形成为平坦面的具有一定宽度和一定厚度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螺旋突条2,并在两端部的外周面一体设置合成树脂制的圆筒状接头部3、3,此外,在这些圆筒状接头部3、3的相对面分别一体地连续设有所述加强螺旋突条2的两端部。
在该合成树脂制管子A中,软质合成树脂制的管本体1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构成,而加强螺旋突条2其外表面形成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平坦面,在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的内表面一体结合有由与所述管本体1相同树脂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棒状或带状的内层材料2b,且在该接合面形成互相卡合的凹凸卡止部4、5并结合成不能分离,面向管本体1的外周面侧的该内层材料2b的平滑的内表面一边一体地熔融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1的外周面侧,一边使加强螺旋突条2以一定的间距卷绕成螺旋状。
加强螺旋突条2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与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不粘接,但内层材料2b其内表面一边一体地熔融在相同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一边卷绕成螺旋状,同时利用互相设在突条部2a与内层材料2b的接合面上的凹凸卡止部4、5将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与该内层材料2b结合成不能分离,因此,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以与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接合的状态被保持在该内层材料2b上,不会脱离内层材料2b,可与内层材料2b设成一体。
作为加强螺旋突条2的截面形状,如上所述,只要作成利用凹凸卡止部4、5而将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与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结合成一体的矩形截面即可,作为这种矩形截面,有例有图3~图8所示的各种结构。
即,在图3中,由所述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形成为在具有一定宽度和一定厚度的顶壁部2a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一体地设置朝向管本体1的外周面且具有一定高度和一定厚度的两侧壁部2a2、2a2并使内面侧开口的截面呈向内的コ字状或门形状,同时使两侧壁部2a2、2a2的端部向内侧方折弯成直角而形成凸状卡止部4,在由用这些顶壁部2a1和两侧壁部2a2、2a2围成的空间部形成的螺旋槽状部2a3内埋设了与该槽状部2a3相同截面形状的由所述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并具有在该内层材料2b的两侧面设有与所述凸状卡止部4卡止的凹状卡止部5的结构。
图4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中,由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顶壁部2a1和两侧壁部2a2、2a2围成的螺旋槽状部2a3’形成为燕尾槽状,并将该两侧壁部2a2、2a2的相对内壁部作为凸状卡止部4,使形成为与该燕尾槽状的槽状部2a3’相同截面形状的内层材料2b埋设在该槽状部2a3’内,作成由该内层材料2b的倾斜的两侧壁面形成与所述凸状卡止部4卡止的凹状卡止部5的结构。
图5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在由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顶壁部2a1和两侧壁部2a2、2a2形成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中,在两侧壁部2a2、2a2的相对内侧面形成凸状卡止部4、4,另一方面,在突条部2a内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的两侧面形成有与所述凸状卡止部4、4卡止的凹条卡止部5、5。图6的结构是,在所述突条部2a中的两侧壁部2a2、2a2的内侧面数个部位和与该内侧面接合的内层材料2b的两侧面数个部位形成互相卡止的多个凹凸卡止部4、5。
图7为如下结构: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内的螺旋槽状部2a3形成为椭圆状并使该椭圆状的两侧内表面形成为凹状卡止部5、5,另一方面,埋设在螺旋槽状部2a3内的椭圆状的内层材料2b的两侧端部形成为凸状卡止部4、4。
上述的图3~图7所示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截面呈コ字状或形成门状,但也作成如下结构:如图8所示,将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形成为在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底面部2b1的两侧端设有两侧壁部2b2、2b2的截面形状,另一方面,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作成在具有与内层材料2b相同宽度的顶壁部2a1’的内面形成有埋设在内层材料2b的所述两侧壁部2b2、2b2内的突部2a4的截面形状,在互相接合的该突部2a4的两侧面与内层材料2b的两侧壁部2b2、2b2的接合面形成凹凸卡止部4、5。
在由所述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的内表面一体接合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而成的加强螺旋突条2中,在螺旋状卷绕在管本体1上的加强螺旋突条2的间距狭小、可由该加强螺旋突条2充分保护管本体1的场合,如图9、图10所示,也可作成不通过凹凸卡止部4、5而仅使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和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接合的结构。
另一方面,与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1的两端部外周面设成一体的所述圆筒状接头部3如图2所示,包括: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体部3a;埋设在该筒体部3a的内层部中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3b,该内层材料3b也与所述加强螺旋突条2的内层材料2b相同,使朝向管本体1的外周面侧的内表面露出成与筒体部3a的内表面为同一个面状,且使该内表面一体地熔融在由与该内层材料3b相同树脂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
作为该圆筒状接头部3的具体结构,具有如下结构:将宽度为所述加强螺旋突条2的2~4倍且形成为相同厚度的宽幅加强螺旋突条2’以在先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的侧面接合下一个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的相对的侧面的状态一边一体地熔融一边螺旋卷绕在管本体1的端部外周面上。即,宽幅加强螺旋突条2’与所述加强螺旋突条2相同,包括: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与该突条部2a’的内表面侧结合成一体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由该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的内表面一体地熔融在由相同树脂构成的管本体1的端部外周面上,且如上所述那样,将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2a’以使下一个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的与先前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相对的侧面接合在先前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的侧面上的状态一边一体地熔融一边螺旋卷绕。
因此,由以互相接合熔融的状态螺旋卷绕而成的宽幅加强螺旋突条2’中的突条部2a’的顶壁部2a1’形成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圆筒状接头部3的筒体部3a,通过预先将顶壁部2a1’的外表面形成为图示那样的平坦面,可将圆筒状接头部3的外周面形成在全长为相同直径的平滑的面。突条部2a’和内层材料2b’虽未图示,但与上述图3~图8所示的结构相同,互相作成通过凹凸卡止部4、5将该接合面卡止的结构。
如此构成的两端部具有接头部3、3的合成树脂制管子A,由于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1由烯烃系树脂形成,故不会发生可塑剂的弊端而可长期使用,管本体1虽然是烯烃系树脂制,但可利用熔融在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2b保持加强螺旋突条2的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突条部2a,通过该硬质氯乙烯树脂制突条部2a而具备耐压强度和管子A的形状保持。
此外,在管本体1的两端部外周面,该管本体1虽然也由烯烃系树脂构成,但可将构成圆筒状接头部3、3的外层部的筒体部3a用硬质氯乙烯树脂形成,使其与管本体1熔融成一体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3b结合,对于这些圆筒状接头部3、3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体部3a,如图11所示可以被嵌合粘接在由硬质氯乙烯树脂等构成的接头用短管6、6中的一半的内周面上,使管本体1弯曲以使该接头用短管6、6可与应连接的管体P、P的相对的开口端部连接,并将该接头用短管6、6分别与这些管体P、P的开口端部嵌合固定,从而通过该合成树脂制管子A将两管体P、P连接。
现根据图12、图13简单地说明如此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管子A的制造方法,首先,一边从第1成形喷嘴21挤出具有一定宽度和一定厚度的半熔融状态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带状材料11、一边众所周知在成形旋转轴20上通过使后续的带状材料部的与先行的带状材料部相对的侧部与先行的带状材料部的一侧部重合并熔融成一体同时以一定间距卷绕成螺旋状,从而形成内径在全长是相同直径且具有一定厚度的管本体1,接着,针对由所述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带状材料11,从第2成形喷嘴22将突条12予以挤出并以一定间距螺旋状卷绕在成形旋转轴20上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带状材料11上,而所述突条12是通过将由半熔融状态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12b配设在由半熔融状态的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12a内面侧的槽状部12a3内而成的,通过使由该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12b与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带状材料11的外周面熔融一体化,如图12所示在管本体1的外周面逐渐形成加强螺旋突条2,突条部12a和内层材料12b的接合面通过凹凸卡止部4、5而卡止成互相不能分离,未图示。
这样,当将加强螺旋突条2螺旋状卷绕在外周面上而形成规定长度的管本体1时,如图13所示,使喷嘴宽度扩大,使从第2成形喷嘴挤出的突条12不改变其厚度,仅将宽度扩大2~4倍,使宽度扩大突条12’一边将下一个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的与先前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相对的侧面接合在先前卷绕的螺旋突条部分的侧面上一边一体地熔融在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且一边使该宽度扩大突条12’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12a’的槽状部12a3内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12b’的内表面一体地熔融在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一边以与所述突条部12相同的间距卷绕成螺旋状,由此形成接头部3’,该接头部3’包括:与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12a’的顶壁部相连而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筒体部3a’;一体地设在该筒体部3a’的内层部上并熔融在所述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的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12b’。
若该接头部3’形成至设置在管本体1的两端部上的所述圆筒状接头部3的2倍长度时,则将从所述第2成形喷嘴22挤出的突条12的宽度缩小成原来的宽度,再在利用从第1成形喷嘴21挤出的由半熔融状态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带状材料11所形成的管本体1的外周面上如上所述那样以一定间距卷绕成螺旋状地形成加强螺旋突条2。
如上所述,反复进行如下二个工序而送出到成形旋转轴20的前端侧,二个工序是:一边将具有一定宽度和一定厚度的由半熔融状态的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带状材料11从第1成形喷嘴21挤出、一边将其螺旋卷绕在成形旋转轴20上,一边连续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管本体1一边将第2成形喷嘴2挤出的突条12以一定间距卷绕在该管本体1上,从而在管本体1的规定长度部分形成加强螺旋突条2;在该工序后,将从第2成形喷嘴22挤出的突条宽度扩大,使该宽度扩大突条12’在管本体1上使相对的侧面之间接合熔融,形成一定长度的接头部3’,在由冷却装置(未图示)冷却并硬化后,利用配设在成形旋转轴20前端侧外周方的旋转切刀将接头部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依次切断,从而制成在将加强螺旋突条2螺旋卷绕在外周面上的一定长度的管本体1的两端部上具有接头部3、3的一定长度的合成树脂制管子A。

Claims (3)

1.一种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在具有可挠性的规定长度的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除了两端部以外卷绕有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螺旋突条,并在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两端部外周面设置合成树脂制圆筒状接头部,在这些圆筒状接头部的相对面上分别一体地连续设置所述加强螺旋突条的两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由烯烃系树脂构成,而加强螺旋突条如下形成:使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的内表面一体地熔融在该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上,且使具有一定宽度的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在该内层材料上一体接合,并且,圆筒状接头部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筒体部的内侧部埋设有内层材料,该内层材料的内周面一体地熔融在所述软质合成树脂制管本体的外周面上并由烯烃系树脂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螺旋突条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和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内层材料在其接合面形成有相互卡合的凹凸卡止部并接合成不能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其特征在于,将加强螺旋突条以使互相相对的由硬质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突条部的两侧壁部之间接合熔融的状态螺旋状地卷绕在由所述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具有可挠性的管本体的两端部外周面上,形成圆筒状接头部。
CN200710162337A 2007-05-14 2007-09-28 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Active CN1005919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7972A JP4911771B2 (ja) 2007-05-14 2007-05-14 両端部に継手部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管
JP2007-127972 2007-05-14
JP2007127972 2007-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7844A CN101307844A (zh) 2008-11-19
CN100591963C true CN100591963C (zh) 2010-02-24

Family

ID=4012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2337A Active CN100591963C (zh) 2007-05-14 2007-09-28 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911771B2 (zh)
CN (1) CN100591963C (zh)
HK (1) HK11262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2782A (ja) * 2009-07-03 2011-01-20 Evuc Kk 可撓性を有する耐圧合成樹脂製管
CN102401200A (zh) * 2011-01-01 2012-04-04 马庆礼 局部加厚塑料软管
JP5673416B2 (ja) * 2011-07-22 2015-02-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のテープ巻き固定構造
JP5762890B2 (ja) * 2011-09-05 2015-08-12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可撓性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40390B (zh) * 2012-09-28 2015-07-29 詹春生 弹性位移补偿器
CN110025867B (zh) * 2012-12-04 2022-04-08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医用管以及其制造方法
JP6177082B2 (ja) * 2013-10-02 2017-08-09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可撓性ホー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01377C2 (de) * 1976-01-15 1985-03-28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äußerer Rück- und Vorderseitenschichten auf photographischen Materialien
JPS60172081A (ja) * 1984-02-16 1985-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拡大パタ−ン発生装置
JPH10227386A (ja) * 1997-02-14 1998-08-25 Hitachi Metals Ltd 樹脂複合管継手
JP2003214563A (ja) * 2002-01-23 2003-07-30 Uc Industrial Co Ltd 可撓部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剛性管
JP4357831B2 (ja) * 2002-12-09 2009-11-04 エバック株式会社 可撓性を有する管継手用合成樹脂製耐圧管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7844A (zh) 2008-11-19
JP2008281167A (ja) 2008-11-20
JP4911771B2 (ja) 2012-04-04
HK1126266A1 (en) 2009-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963C (zh) 两端部具有接头部的合成树脂制管子
JPS59113392A (ja) 二重壁構造可撓性ホ−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2472417B (zh) 管路再生管
CN110906065A (zh) 一种外多边形增强波纹管及其成型工艺
JP2008281167A5 (zh)
KR100608516B1 (ko) 강성이 향상된 합성수지 다중벽관
JP2016211632A (ja) 断熱ホー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7532761B (zh) 用于波纹管的双级联接
KR200365608Y1 (ko) 합성수지관의 구조
JP3118582B2 (ja) 樹脂管
JP5770536B2 (ja) 製管用部材
KR100422782B1 (ko) 내진 설계용 합성수지 이중벽관
KR101966299B1 (ko) 합성수지 나선관과 그 제조방법
KR101183606B1 (ko) 후렌치 연결구 일체형 디씨 이중벽관 성형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JP2018525167A (ja) 気管切開チューブアセンブリ及び内部カニューレ
JP5393019B2 (ja) 合成樹脂製接続用管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000021521A (ko) 고강도 나선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H08192472A (ja) 内外面平滑合成樹脂管とその製造方法
JP7355330B2 (ja) 管更生部材
JP5912301B2 (ja) 合成樹脂製ホー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491105B2 (ja) ストリップ、ストリップとジョイナとの接合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螺旋管
JP7372631B2 (ja) ライニング部材
JPH0363947B2 (zh)
JP2005214425A (ja) 両端部に継手部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ホース
KR200308841Y1 (ko) 나선 이중벽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62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62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