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898C - 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898C
CN100572898C CNB2005101162502A CN200510116250A CN100572898C CN 100572898 C CN100572898 C CN 100572898C CN B2005101162502 A CNB2005101162502 A CN B2005101162502A CN 200510116250 A CN200510116250 A CN 200510116250A CN 100572898 C CN100572898 C CN 1005728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taillight
bulb
minor diamet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62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9768A (zh
Inventor
广濑义久
伟循栎斋利阮
大坪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9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8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89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用灯泡光使灯光器发出如发光二极管那样的灯光的车辆用灯光器构造。在从后方覆盖尾灯(34)的配光镜主体(55)上,形成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直径配光镜部(61)。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机动二轮车尾灯等的后组合灯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尾灯等车辆用灯光器中,有无浪费地利用灯泡光来提高配光镜亮度的灯光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实公昭62-16105号公报
然而,在近几年的车辆用灯光器中,有通过采用多个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而能使配光镜以点状发光的灯光器,由于这样的结构在成本方面不利,所以就希望有一种如以往那样在采用灯泡光的基础上使灯光器的发光能像发光二极管那样的结构。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灯泡光可使灯光器发出如同发光二极管那样的灯光的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装置,本发明1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是在机动二轮车1的后部车身罩21的后端部配置有由左右一对后方指示灯35及尾灯34一体设置构成的后组合灯33,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后组合灯33的一侧的配光镜51构成尾灯34用的尾配光镜52和左右的指示灯35用的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仅在所述尾配光镜52的内侧面形成朝向灯室内突出并且为了扩散而形成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直径的配光镜部,所述小直径的配光镜部在俯视时直径小于尾灯用的灯泡45,所述小直径的配光镜部为半凸球状的配光镜,使得在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点亮时能够使该灯泡45的光聚光,在所述小直径的配光镜部的外周设置减光部,所述减光部形成有同轴状围绕配光镜部的凸状棱,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以及左右指示灯用的灯泡46在所述尾配光镜52以及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的下壁部被配置成相同的高度,所述多个小直径配光镜部中最下段的小直径配光镜部位于与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相同的高度。
根据这个结构,通过使配光镜以点状发光,能使外观看起来恰如配置了多个发光二极管,能使灯泡光容易聚光成点状,并能使小直径配光镜部的亮度耀眼,小直径配光镜部与其外周容易产生明暗对比。
本发明2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凸状棱的减光部通过毛面加工或压花加工形成。
本发明3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配光镜52的下部比其上部更向车辆前方位置倾斜,且所述尾配光镜52与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的对向部从侧面看向前方呈凸状弯曲,所述最下段的小直径配光镜部以沿着所述尾配光镜52的弯曲顶部的方式设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灯光器的点亮从外观上看起来恰如配置了多个发光二极管,从而能表现出灯光器的高级感。通过使小直径配光镜部的亮度耀眼,能够进一步表现出灯光器的高级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的剖面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6是表示尾灯上的配光镜主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D-D剖面图。
图中:34-尾灯(灯光器),55-配光镜主体(配光镜),61-小直径配光镜部,61a-半凸球状配光镜,62-凸状棱(减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等的方向,如无特殊记述,则与车辆的前进方向相同。另外,将图中的箭头分别表示为:箭头FR为车辆前方,箭头LH为车辆左方,箭头UP为车辆上方。
在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1中,轴支撑前轮WF的左右一对前叉12通过杆12a以可操纵方向的方式轴支撑在车架10前端部设置的前管11上。在杆12a上部,安装有手柄13,在杆12a的下部,安装有覆盖前轮WF上方的前挡泥板14。
车架10,是将从前管11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10a低位设置的所谓低底盘脊骨型结构。轴支撑后轮WR的后叉15的前端部,可摆动地轴支撑在主车架10a的后端部附近(车架10的前后方向的大体中间部)。在后叉15的后部与车架10的后部(座位架10b)之间,配置有左右一对后缓冲器16。
在车架10的中央部,装配有由空冷单缸型发动机E及变速器M构成的动力装置P。来自该动力装置P的驱动力,通过链条17能够传递给后轮WR。在发动机E的上方配置有化油器19,在该化油器19的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体18。
在后轮WR的上方座位架10b内侧,配置有燃料箱20。燃料箱20位于座位盖23的后部(后部搭乘者就坐部)的下方,通过用未图示的合叶打开/关闭座位盖23,能够向配置在燃料箱20及座位盖23的前部(驾驶者用就座部)下方的存储箱23a中取放物件。而且,图中MS符号表示在直立状态下支撑车身的主支架,符号SS表示以向左侧倾斜站立的状态支撑车身的侧支架。
座位架10b、存储箱23a、以及燃料箱20等,用由合成树脂制的后部车身罩21覆盖。由这个后部车身罩21及座位架10b,支撑所述座位盖23。在后部车身罩21后部的下侧,连接设置有覆盖后轮WR后部上方的后挡泥板22。
参照图2一并进行说明,在手柄13两端部设置的左右把手28、29中,右侧的把手29作为加速器把手,并且,在其前方配置有前制动器30。在手柄13的周围,将两个把手28、29突出并由手柄罩31覆盖,在该手柄罩31前部的中央部,配置有前车灯32。
车架10的前部、发动机E、汽化器19以及空气滤清器箱体18等,用由合成树脂制的前部车身罩26覆盖。该前部车身罩26,主要由左右的护腿板24及横跨在两个护腿板24上部前侧之间的前部顶盖板25构成。在各护腿板24的外侧部,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左右一对护腿板盖板24a。另外,在各护腿板24的侧部的上侧,沿着护腿板盖板24a上缘部,分别左右配置有前方指示灯27。而且,在后部车身罩21的后端部,配置有由左右一对后方指示灯35及尾灯34一体设置构成的后组合灯33。
如图3、4所示,后组合灯33是从后面看上部窄而呈梯形的左右对称的结构,在其灯箱41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构成尾灯34,在该灯箱41的两侧部,分别构成左右后方指示灯35。
灯箱41,具有组合配光镜51以及配置在该组合配光镜51内侧(车身罩内侧)的主箱体42,其中,该组合配光镜51,形成后部车身罩21的后端面,同时以使两侧部弯曲倾斜而向外侧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后部车身罩21的后端的两侧面。
参照图5一并进行说明,组合配光镜51,形成灯箱41的后壁部、两侧壁部、及下壁部,并将从所述后壁部的上缘部向前方立起的上部棱51a、及与其相连的所述两侧壁部的前端边缘部、以及所述下壁部的前端边缘部,在主箱体42外周边缘部用密封材料嵌合,通过贯通所述后壁部两侧的凸台部52a的螺钉52b,将主箱体42固定在固定部42a上,由此将组合配光镜51固定在主箱体42上。
主箱体42,通过使其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前方鼓出,形成尾灯34用的反射器43,该反射器43,与组合配光镜51的后壁部以及与此相连的下壁部一起形成尾灯34用的灯室43A。另外,在主箱体42的两侧部,分别形成组合配光镜51的两侧壁部及与此相连的下壁部,同时形成各后方指示灯35用的灯室44A,还形成宽度较窄的凹部44。
即,组合配光镜51的后壁部及与此相连的下壁部,构成尾灯34用的配光镜(以下称配光镜52),组合配光镜51的两侧壁部及与此相连的下壁部,分别构成左右的后方指示灯35用的配光镜(以下称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
尾灯配光镜52及各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以互为单体而构成,尾灯配光镜52,由贯通自身设置的所述各凸台部52a的螺钉52b而直接固定在主箱体42上,另外,各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通过将尾灯配光镜52的侧边缘部与邻接部53a从前方向尾灯配光镜52卡合并压接在其上面,由此与尾灯配光镜52一起固定在灯箱41上。
在反射器43的底部(前端部)及各凹部44的前端部,分别将主线束前端的灯座45a、46a可拆卸地安装,同时,在该各灯座45a、46a上,以从前方向后方面向各灯室43A、44A内的方式保持着尾灯34用及各后方指示灯35用的灯泡45、46。
尾灯34用灯泡45,是所谓双灯丝灯泡,通过转换该灯泡45的光强,还能使尾灯34起到刹车灯的作用。另外,各灯泡45、46,在各配光镜52、53下壁部的附近,以大体上相同的高度配置。为了形成这些各灯泡45、46用反射面,对主箱体42的内面进行了铝蒸镀。
从主箱体42的下缘部,向下方延伸着作为后面视角形的支撑板47。在该支撑板47的后面侧,安装有反射器板47a,同时,在前面侧突出设置有用于插入后挡泥板22的金属孔22a的插入销47b。另外,从主箱体42的上部两侧,后部车身罩21的连接板48分别向前方延伸,通过这些各连接板48及支撑板47,将后组合灯33固定在车体上。
在各配光镜52、53的下壁部内面一侧,为了能够抑制灯泡光向下方的穿透而适当地形成波纹形状等,但在尾灯配光镜52的下壁部,为了让灯泡光能够良好地穿透而配置了无色透明的透明配光镜54,因此尾灯34在发光时还能起到照亮安装在后挡泥板22后面一侧的牌照36的牌照照明灯的作用。
在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侧壁部的内面一侧,以上下分成多段而形成所谓的沟状配光镜57,该沟状配光镜57,从尾灯配光镜52的邻接部53a的外侧延伸之后稍稍向前下垂倾斜,同时向斜外侧前方延伸,其断面为半圆状。另一方面,在尾灯配光镜52后壁部的内面一侧,跨过其两侧部呈大体上水平延伸的沟状配光镜56,以比所述沟状配光镜57更细小的段数,形成上下多段。以下,将尾灯配光镜52的后壁部作为配光镜主体(配光镜)55进行说明。
另外,在尾灯34的配光镜主体55的内面一侧,跨过其两侧部,以大体上相同的间隔形成各个沟状配光镜56与平行延伸的上下四段的对比配光镜部58。参照图6一并进行说明,各对比配光镜部58,由将沿上下方向的断面为半圆状的圆筒状配光镜58a以水平方向多个排列而形成,使各沟状配光镜56的分光特性有差异。
而且,尾灯配光镜52的配光镜主体55,其下部比上部更向前方位置倾斜,且其下部(换言之就是与灯泡45的对向部)从侧面看向前方呈凸状弯曲。另一方面,最下段的对比配光镜部58,与各个灯泡45、46位于大体上相同的高度,因此,最下段的对比配光镜部58,沿配光镜主体55的弯曲顶部设置。
这里,在配光镜主体55内面一侧的各对比配光镜部58上,从最下段的开始,按三个、二个、三个、及二个的顺序形成小直径配光镜部61。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为了在配光镜主体55上扩散而相互分开,从后面看是以锯齿状且左右对称地配置。
参照图7一并进行说明,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由向前方凸状的半凸球状配光镜61a形成,在尾灯34发光时能够将灯泡光聚光。另外,在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的外周,形成有共用此中心轴C而配置并围绕该小直径配光镜部61的凸状棱(减光部)62。各凸状棱62,由于是向前方凸状的断面为半圆状的结构,所以,在其外面,为了抑制灯泡光的穿透而使其减光,进行毛面加工(也可以是压花加工)。从这些分别为半凸球配光镜及凸状棱62的配光镜主体55突出的高度(图中T所示)大体上是相同的,且比各个沟状配光镜56的高度高。
如上所述,通过构成配光镜主体55,在点亮尾灯34时,灯泡光直接或在反射器43的反射面反射之后到达配光镜主体55,由各个沟状配光镜56扩散,跨过配光镜主体55的几乎整个区域发光,并且,在各对比配光镜部58中,使配光镜主体55产生线状光的对比,且在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中,使配光镜主体55发出点状光。这时,通过各凸状棱62的作用,在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的外周,配光镜主体55的发光就受到抑制。
如以上说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光器构造,在从后方覆盖尾灯34的配光镜主体55上,形成了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直径配光镜部61。
根据这个结构,通过使配光镜主体55发出点状光,能够使尾灯34的发光从外观看起来恰如配置了多个发光二极管,因而能够表现出尾灯34的高级感。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灯光器的构造中,通过使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成为半凸球状配光镜61a,容易使灯泡光以点状聚光,从而能够使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的亮度耀眼,因而能进一步提高尾灯34的高级感。
而且,在上述车辆用灯光器构造中,通过在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的外周设置与此同轴的凸状棱62,容易在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与其外周产生明暗对比,从而能使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的亮度更加耀眼。
而且,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将各小直径配光镜部61,沿上下或左右方向进行配光镜切削,也可以以灯泡45光轴为中心进行菲涅耳阶状的配光镜切削,而且也可以在配光镜主体55的外侧形成。
另外,小直径配光镜部61外周的减光部,可以是使灯泡光弯曲或反射的棱镜状的凸状棱,或是形成为凹状,也可以进行非透过性的印刷等。
而且,上述车辆用灯光器构造,不局限于尾灯34,还可以适用于各后方指示灯35等。
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当然不局限在应用于机动二轮车,不言而喻,在不超越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3)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是在机动二轮车(1)的后部车身罩(21)的后端部配置有由左右一对后方指示灯(35)及尾灯(34)一体设置构成的后组合灯(33),其特征在于:
覆盖所述后组合灯(33)的一侧的配光镜(51)构成尾灯(34)用的尾配光镜(52)和左右的指示灯(35)用的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仅在所述尾配光镜(52)的内侧面形成朝向灯室内突出并且为了扩散而形成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直径的配光镜部,
所述小直径的配光镜部在俯视时直径小于尾灯用的灯泡(45),
所述小直径的配光镜部为半凸球状的配光镜,使得在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点亮时能够使该灯泡(45)的光聚光,
在所述小直径的配光镜部的外周设置减光部,所述减光部形成有同轴状围绕配光镜部的凸状棱,
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以及左右指示灯用的灯泡(46)在所述尾配光镜(52)以及方向指示灯配光镜(53)的下壁部被配置成相同的高度,
所述多个小直径配光镜部中最下段的小直径配光镜部位于与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相同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凸状棱的减光部通过毛面加工或压花加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配光镜(52)的下部比其上部更向车辆前方位置倾斜,且所述尾配光镜(52)与所述尾灯用的灯泡(45)的对向部从侧面看向前方呈凸状弯曲,
所述最下段的小直径配光镜部以沿着所述尾配光镜(52)的弯曲顶部的方式设置。
CNB2005101162502A 2004-11-05 2005-11-04 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8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2178 2004-11-05
JP2004322178A JP4558450B2 (ja) 2004-11-05 2004-11-05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768A CN1769768A (zh) 2006-05-10
CN100572898C true CN100572898C (zh) 2009-12-23

Family

ID=36725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25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898C (zh) 2004-11-05 2005-11-04 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58450B2 (zh)
CN (1) CN100572898C (zh)
MY (1) MY14752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1200B2 (ja) * 2008-07-07 2011-06-2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信号灯具
CN102124384B (zh) 2008-07-10 2016-10-12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弹性光导
WO2010017087A1 (en) 2008-08-08 2010-02-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guide having a viscoelastic layer for managing light
JP5469971B2 (ja) * 2009-09-16 2014-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後部灯火器構造
JP5174797B2 (ja) * 2009-12-11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ランプ
JP5557607B2 (ja) * 2010-06-10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灯火器及び自動二輪車
JP5564388B2 (ja) * 2010-09-30 2014-07-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火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TWM430417U (en) * 2012-01-16 2012-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Rear lamp structure for motorbi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687U (zh) * 1980-04-04 1981-11-05
JPH01103108U (zh) * 1987-12-28 1989-07-12
JPH0646002Y2 (ja) * 1988-04-26 1994-11-2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H0675977U (ja) * 1993-04-07 1994-10-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自動二輪車用灯具
JPH0745102A (ja) * 1993-07-30 1995-02-1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JP3005687B2 (ja) * 1998-05-28 2000-01-3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灯 具
JP3017195B1 (ja) * 1998-12-10 2000-03-0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灯 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47528A (en) 2012-12-31
CN1769768A (zh) 2006-05-10
JP4558450B2 (ja) 2010-10-06
JP2006131084A (ja) 200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898C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组合灯构造
CN100570206C (zh) 车辆的前照灯结构
CN1945106B (zh) 车辆用方向指示灯
CN105593060B (zh) 用于摩托车的led前灯结构
US20150124467A1 (en) Headlight device of motorcycle
JP2011063109A (ja) 自動二輪車用後部灯火器構造
WO2016158889A1 (ja) ヘッドライト
US7281831B2 (en) Direction indicators for vehicles
CN101687526A (zh) 自动二轮车
CN109562807B (zh) 跨骑型车辆
CN100572895C (zh) 车辆用灯光器构造
CN102001379A (zh) 机动两轮车的前灯装置
TWI253999B (en) Combination lamp
CN101357654B (zh) 跨乘式车辆
CN101746326B (zh) 摩托车
JP6293857B2 (ja) リーン車両
CN106627874B (zh) 车辆用后灯组合单元、及具备其的跨乘型车辆
EP3219546B1 (en) Leaning vehicle
CN112524565B (zh) 鞍乘型车辆的位置灯结构
JPWO2019187426A1 (ja)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US10627068B2 (en) Headlight device for saddled vehicle
TWI708700B (zh) 跨坐型車輛
TWI664107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57803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JP3221588U (ja) 拡散補助光型を有する遮光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車両用ライ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