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3062C - 插座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3062C
CN100563062C CN200710180369.5A CN200710180369A CN100563062C CN 100563062 C CN100563062 C CN 100563062C CN 200710180369 A CN200710180369 A CN 200710180369A CN 100563062 C CN100563062 C CN 1005630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or
counter
receptacle contac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803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3754A (zh
Inventor
正木克之
工藤广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3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3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30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30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01R12/718Contact members provided on the PCB without an insulating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高接触压力,低安装高度的插座接触器。插座接触器具有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p)上的底部(2),和设置在底部(2)的第1两翼上的连接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接触器连接部(3)。底部(2)具有可将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的开口(21),和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的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接触器连接部(3)具有弹性臂(3a),和朝着弹性臂(3a)反转的第1反转臂(3b),和刚性臂(3c),和朝着刚性臂(3c)反转的第2反转臂(3d),和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的第2导线部(3e)。第1反转臂(3b)上设有接触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接点(3f),第2反转臂(3d)上设有让对方一侧接触器滑动的引导面(3g)。

Description

插座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接触器。本发明特别涉及带有弹性地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且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插座接触器。
背景技术
近年的小型摄像用电子机器中,有内置小型电动机。一般这样的小型电动机具有成对的平板状的接触器(以下称为输入端子)。因此,通过向此输入端子供电可以驱动小型电动机。
例如,把电线的末端直接焊接在输入端子上,可为上述类型的小型电动机的输入端子接通连线。另外有将输入端子插入刚性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上设置的穿孔中,再通过焊接将输入端子连接在此穿孔中。在小型摄像用电子机器中,大量使用着多分枝的可以折叠的柔性电路板,此柔性电路板连接着以小型电动机为代表的,内部的电或电子元件。
将小型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直接焊接在柔性电路板上的方法,难以实现自动化。因为如果将小型电动机及柔性电路板装进能够自动焊接的回流炉中的话,小型电动机将被加热。结果是不得不依靠熟练的手工操作进行焊接。这种情况妨碍了生产力的提高。
对于此现状,已有发明可容易地将小型电动机自柔性电路板上装拆的,用途广泛的,且可以降低费用的小型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115148号公报
图23是显示依照专利文献1的小型电动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透视分解组装图。本说明书的图23相当于专利文件1的图2。在图23中,小型电动机80具有带底的中空筒状外壳81。在外壳81中安装着由图中未显示的电枢及整流器组成的转子。绝缘性的端面板82安装在外壳81的后端部。
在图23中,可以移动地与整流器进行电力连接的成对的电刷臂(图中未显示)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子83,从端面板82中凸出。另外,支撑着转子的一端并使其能够转动的圆柱状的轴承84从端面板82中凸出。在轴承84的外周有圆环状的凸起部84a。
在图23中,连接器部件90由大致呈圆板状的框体91,和固定在框体91上的形成大致圆弧的带状的成对的接触器92/92构成。框体91上形成有图中未显示的可以插入印刷电路板的开口91a。而且,在框体91的中央形成有与轴承84密实接合的圆形孔91b。在孔91b的两翼上设置有成对的矩形插孔91c/91c。
在图23中,接触器92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可插入与弯折形成的开口91a相连通的密实接合孔(图中未显示)的挟持片92a,接触器92另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可插入弯折形成的插孔91c的接触片92c。将框体91上装配有成对的接触器92/92的连接器部件90安装在端面板82上后,输入端子83和接触器92被接通。另外,将印刷电路板插入开口91a后,此印刷电路板的末端被成对的挟持片92a/92a挟持,此印刷电路板和接触器接通。
如此,依照专利文献1的小型电动机是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在小型电动机的端面板上后,仅通过将印刷电路板(例如,FPC)的末端边缘部分插入连接器部件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将印刷电路板结实地安装在小型电动机上。另外,因为印刷电路板可以从连接器部件上拆卸,将其变更为不同电路规格的印刷电路板是非常容易的,可以提高作为组装制造厂商的使用者一侧的维护能力。
可是,近年的小型摄像用电子机器中非常密集地安装着内部的构成元件。因此,失去了如专利文件1所示的那样将带有框体的接触器设置在小型电动机上的空间,作为组装制造厂商的使用者一侧难以接受带有框体的接触器。需要一种不用将接触器保存在框体内,而是将裸露的接触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使其可以连接小型电动机的输入端子,且实现了低安装高度(安装高度低)化的插座接触器。
而且,为了减少将插座接触器连接到小型电动机的输入端子上时的接触阻抗,优选在此输入端子上镀金的加工方法。可是,为降低小型电动机的制造费用,一般不在输入端子上镀金。输入端子保持光洁金属板的原状,或至多进行镀锌或镀锡的加工。因此,为确保接触阻抗在规定值以下,需要一种能够增大插座接触器的接触压力的构造。
此外,将此插座接触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时,优选具有易于自动组装构造的插座接触器,这可以提高生产力。以上事项即为本发明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开发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弹性地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的插座接触器,其无需具备框体就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强接触压力,低安装高度,且易于自动组装。
本发明者发现,通过将裸露的插座接触器制成具有一对波纹管状臂的相向弯曲部的构造,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如下的新型插座接触器。
(1)一种插座接触器,其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该插座接触器具有:设置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底部;和设置在该底部的第1两翼上,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的接触器连接部;上述底部具有设置在中央部分的,可将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的开口,和与上述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与该底部大致平行并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成对的第1导线部;上述接触器连接部具有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弹性臂,和从此弹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弹性臂反转而成的第1反转臂,和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刚性臂,和从此刚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刚性臂反转而成的第2反转臂,和上述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外侧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第2导线部;上述第1反转臂上设有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上述第2反转臂上设有让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依据(1)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而且,此插座接触器具有略呈矩形的平板状的底部和接触器连接部。底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接触器连接部设置在底部的第1两翼,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
底部具有开口和成对的第1导线部。开口设在底部的中央部分,可将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成对的第1导线部,是与底部的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与底部大致平行并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接触器连接部具有弹性臂和第1反转臂。弹性臂,是底部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第1反转臂,是从弹性臂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弹性臂反转而成的。
而且,接触器连接部具有刚性臂、第2反转臂、以及第2导线部。刚性臂,是底部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第2反转臂,是从刚性臂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刚性臂反转而成的。第2导线部,是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外侧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而且,第1反转臂上设有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第2反转臂上设有让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在此,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比如,可以是装备在小型电动机上的输入端子,也可以是作为接触部分是细长板状的凸起型接触器的接头型接触器(Tab Contact),也可以是具有切去了顶端的插入部分且断面为长方形的无弹性的刀型接触器(Blade Contact);还可以是也称为扣紧式接头(Fasten Tab)的凸起式接头(Male Tab)。对于接头型接触器,可以将电线压着在电路板上,也可以将电线焊接在电路板上。刀型接触器可以安装在框体中。
所谓插座接触器与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可以是电或机械的连接,包含着可拆装连接的意思。插座接触器至少含有弹簧片,通过此弹簧片压迫对方一侧接触器,使电或机械的连接成为可能。
安装插座接触器的印刷电路板可以是硬质的刚性电路板,也可以是软质的柔性电路板。将插座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包含将插座连接器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表面安装,在回流炉中通过焊接将插座连接器的导线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这种表面安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适用于自动化安装。
柔性电路板可作为扁平型柔软导线代替电线(Wire)的功能,这种扁平型柔软导线被称为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或FFC(FlexibleFlat Cable)。通过将插座接触器安装在柔性电路板上,可形成所谓的用于连接电线与电线的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电线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通过将插座接触器安装在刚性电路板上,可形成用于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
依照(1)的发明的插座连接器不具备框体,是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将展开的金属板弯折而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而且,通过将插座接触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此插座接触器可作为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发挥功能。
底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不一定意味着底部的底面与印刷电路板的的表面接触。而且,底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不一定意味着将底部的底面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例如,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与底部的底面具有高度差,位置高,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如此,通过焊接热容量小的第1及第2导线部,避免热容量大的插座接触器主体吸热,可保障焊接强度。
底部的中央部分设有开口,优选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横截面积相比足够大的开口,可以开口为四角是圆弧的长方形,可将开口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分切除,将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开口。印刷电路板上可以设有与底部的开口形状相同的开口,对方一侧接触器穿过印刷电路板对着接触器连接部插入。所谓插进是指插入并通过的意思,对方一侧接触器无需与底部的开口密实接合,底部的开口可以作为所谓的贯穿孔。
成对的第1导线部,是底部的第2两翼与底部大致平行并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的,不排除成对的第1导线部保持着与底部的底面所间隔的高度延伸的情况。优选成对的第1导线部以线对称的方式延伸,底部的第2两翼的一部分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底部的第2两翼的大部分被弯折成如下所述的成对的第1折曲片。优选将成对的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设置在等腰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以稳定插座接触器的位置。
弹性臂可以是底部的第1两翼中的一个翼被弯折成直角,沿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所谓弹性臂的意思是臂可以在其弹性限度内弯曲。此弹性臂的基础端(底部)是固定端,弹性臂相当于负荷集中作用于前端的悬臂。在此,施加在对方一侧接触器上的接触压力,取决于弹性臂的应力,由与弹性臂的变形相对应的弹性臂的板材厚度或宽度等适当的截面惯性矩来设定。为得到适当的截面惯性矩,在弹性臂3a的基础端设有切口,也可以调整弹性臂的宽度。
第一反转臂可以是从弹性臂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如同描绘圆弧一样地弯曲,朝着弹性臂反转而成的。可将此弯曲形成的顶点作为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可以在此弯曲形成的顶点上设置凸起作为接点。在此,为使弯曲形成的顶点位于表示板材厚度的侧面上,优选第1反转臂从弹性臂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而成的情况。
刚性臂可以是为底部的第1两翼中的另一个翼被弯折成直角,沿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所谓刚性臂的意思是臂受到负荷时不易弯曲。刚性臂的基础端(底部)是固定端,刚性臂相当于负荷集中作用于前端的悬臂。但是,刚性臂与弹性臂相比较截面惯性矩没有大幅增大。第2导线部是通过将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外侧延伸,并通过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来增强刚性臂的刚性。即,对于刚性臂,因其截面惯性矩的制约条件多,得以保障构造的刚性。
第2反转臂可以自刚性臂的先端起折成直角并分成两股,在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此延伸端可折成直角,且朝着刚性臂反转。自刚性臂的前端分成两股的第2反转臂可互相接合起来,并设置让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依照(1)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其第1反转臂与第2反转臂以一定距离间隔着相向配置。可以将接点与引导面,以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板材厚度以下的距离间隔着相向配置。对方一侧接触器从底部的开口插入时,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在引导面上滑动的同时,将第1反转臂3b向外侧移动。即,弹性臂是可弯曲的。另外,作为弹性臂的反作用,接点可被施加一定的接触压力。
对于依照(1)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因其不具备框体,作为将展开的金属板多次弯折后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可以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高接触压力,实现了低安装高度的构造。
(2)一种插座接触器,其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可以安装在具有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设置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底部;和设置在该底部的第1两翼上,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的接触器连接部;上述底部具有设置在中央部分的,可将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的开口,和与上述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朝着与该底部相反的一侧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插入上述穿孔的成对的第1销部;上述接触器连接部具有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弹性臂,和从此弹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弹性臂反转而成的第1反转臂,和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刚性臂,和从此刚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刚性臂反转而成的第2反转臂,和上述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朝着与该接触器连接部相反的一侧延伸而成的插入上述穿孔的第2销部;上述第1反转臂上设有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上述第2反转臂上设有让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依照(2)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可以安装在具有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上。而且,此插座接触器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的底部和接触器连接部。底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接触器连接部设置在底部的第1两翼,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
底部具有开口和成对的第1销部。开口设置在底部的中央部分,可将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开口。成对的第1销部是与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朝着与底部相反的一侧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可插入印刷电路板的穿孔。
接触器连接部具有弹性臂和第1反转臂。弹性臂是底部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第1反转臂是从弹性臂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弹性臂反转而成的。
另外,接触器连接部具有刚性臂、第2反转臂、及第2销部。刚性臂是底部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第2反转臂是从刚性臂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刚性臂反转而成的。第2销部是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接触器连接部的相反一侧延伸而成的,可插入印刷电路板的穿孔。
而且,第1反转臂上设有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第2反转臂上设有让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在此,具备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虽然优选使用刚性电路板,但不排除使用柔性电路板。所谓将插座连接器安装在具有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上,是包括让销部通过穿孔,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的相反一面上焊接销部的穿孔安装,还可包含将销部施以压接端接加工,再将此压接端接部件压入穿孔的无焊连接。利用自动安装机,可以实现穿孔安装或无焊连接的自动化。
成对的第1销部及第2销部优选设置在等腰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以稳定插座接触器的位置。与弹性臂相比,刚性臂的截面惯性矩无需大幅增加。第2销部是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接触器连接部的相反一侧延伸而成的,将其插入印刷电路板后,刚性臂的刚性得到增强。即,因为刚性臂的截面惯性矩的制约条件很多,其结构上的刚性得到保障。
依照(2)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因其不具备框体,作为将展开的金属板多次弯折后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可以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高接触压力,实现了低安装高度的构造。特别优选在刚性电路板上使用此插座接触器。
(3)如(1)或(2)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反转臂是由离开一定距离的成对的分叉臂构成的。
依照(3)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因其第1反转臂是分支的成对的分叉臂,可以分散接触压力的误差。
(4)如(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上述底部的第2两翼弯折后,在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且相向平行的成对的第1折曲片;和该第1折曲片的前端弯折后,朝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且覆盖上述接触器连接部的两翼的成对的第2折曲片;此第2折曲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以真空吸附的平面。
依照(4)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具有成对的第1折曲片和成对的第2折曲片。成对的第1折曲片是底部的第2两翼被弯折后在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且相向平行地形成的。成对的第2折曲片是成对的第1折曲片的前端被弯折后,朝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且覆盖着接触器连接部的两翼。而且,成对的第2折曲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以真空吸附的平面。
在此,通过将底部的第2两翼弯折成大致的直角,施加在底部上的挠距得到增强。成对的第1折曲片也可以作为加固肋。此外,通过将第1折曲片弯折成大致的直角,增大了截面惯性矩,可抑制插座接触器的变形。这是因为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形状与C型通道材料的断面形状相同。
通过用成对的第2折曲片覆盖接触器连接部的两翼,也可以保护接触器连接部免受掉落物品等施加的不必要的外力。
将物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其他地方的自动安装机,有采用依靠卡盘爪(Chuck Hand)夹住物品和依靠吸附爪真空吸附物品的方式。类似插座接触器这样的微小物品几乎没有能够夹住的地方,是适合真空吸附方式的,所以需要进行真空吸附的平面。因此,成对的第2折曲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以真空吸附的平面,形成了适用于自动安装机的构造。
(5)如(4)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上述第2折曲片的前端的侧翼弯折后朝着上述底部延伸的成对的第3折曲片;此第3折曲片仅容许上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的动作。成对的第3折曲片可以间隔一定距离,所间隔的距离仅比弹性臂的宽度稍宽。当弹性臂正确地向外侧弹性变形时,弹性臂能够通过成对的第3折曲片之间的空隙。当弹性臂异常地弹性变形时,受到成对的第3折曲片的阻挡,弹性臂难以通过成对的第3折曲片之间的空隙。如此,成对的第3折曲片形成了防护壁,可以保护弹性臂不受异常外力的影响。
(6)如(1)至(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上述第2反转臂的引导面的两翼弯折后,朝着上述第1反转臂平行地延伸,且包围该第1反转臂两翼的成对的相向片;此成对的相向片限制该第1反转臂向上述底部的第2两翼方向移动。
依照(6)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其成对的相向片限制第1反转臂的移动,可以将接点维持在正确位置。
(7)如(1)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具有贯穿孔,接合在此贯穿孔中的凸起设置在上述第2反转臂的引导面上。
依照(7)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通过将贯穿孔与凸起接合,可以确认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插入位置。而且,凸起还具有使对方一侧接触器不易从插座接触器中脱离的效果。
(8)如(1)至(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是将展开的金属板弯折而成型的。
依照(8)的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可以通过接触器的搬运器将展开的金属板连成链状的链状接触器。
(9)接连设置有用于收纳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的凹部的带式载体。
例如,带式载体由透明的带状塑料组成,成型有复数个用于收纳插座接触器的凹部。凹部被成型为与插座接触器的外形相对应的形状,使其收纳的插座接触器的位置安定。运送带式载体时,将其卷成卷装,用封口带封闭凹部。取出插座接触器时,展平带式载体,剥离封口带。通过使用这样的带式载体,使用自动装配机(真空吸附方式)取出插座接触器的操作将容易进行。
(10)具有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的柔性电路板。
(11)具有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的刚性电路板。
(12)具有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的电子机器。
(13)具有如(10)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电子机器。
(14)具有如(11)所述的刚性电路板的电子机器。
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因其不具备框体,作为将展开的金属板多次弯折后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可以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高接触压力,实现了低安装高度的构造。
而且,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其成对的第2折曲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以真空吸附的平面,形成了适用于自动安装机的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外观图。
图2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一部分用纵断面表示。
图3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一部分用横断面表示。
图4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是从底部观察插座接触器的图。
图5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背面图。
图6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俯视图。
图7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正视图。
图8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仰视图。
图9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横断面图。
图10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R-R箭头方向观察的断面图。
图11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Q-Q箭头观察的断面图。
图12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S-S箭头观察的断面图。
图13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右侧面图。
图14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T-T箭头观察的断面图。
图15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U-U箭头观察的断面图。
图16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弯折成型前的展开图。
图17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弯折成型后的图,图17(A)是俯视图,图17(B)是右侧面图。
图18是显示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一个使用状态的透视外观图,配置有能安装插座接触器的印刷电路板,及具有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小型电动机。
图19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插入对方一侧接触器前的状态图。
图20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插入对方一侧接触器的状态图。
图21是另一个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此插座接触器具有插入穿孔的销部。
图22是将用于收纳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凹部连接起来的带式载体的透视外观图。
图23是显示依照现有技术的小型电动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透视分解组装图。小型电动机具有连接输入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外观图。图2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一部分用纵断面表示。图3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一部分用横断面表示。图4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是从底部观察插座接触器的图。
图5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背面图。图6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俯视图。图7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正视图。图8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仰视图。图9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横断面图。
图10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R-R箭头方向观察的断面图。图11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Q-Q箭头观察的断面图。图12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S-S箭头观察的断面图。图13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右侧面图。图14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T-T箭头观察的断面图。图15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沿图9中U-U箭头观察的断面图。
图16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弯折成型前的展开图。图17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弯折成型后的图,图17(A)是俯视图,图17(B)是右侧面图。图18是显示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一个使用状态的透视外观图,配置有能安装插座接触器的印刷电路板,及具备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小型电动机。
图19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是插入对方一侧接触器前的状态图。图20是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纵断面图,插入对方一侧接触器的状态图。图21是另一个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透视外观图,此插座接触器具有插入穿孔的销部。图22是将用于收纳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插座接触器的凹部连接起来的带式载体的透视外观图。
首先说明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以下称为连接器)的构成。在图1至图3中,连接器10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p上。连接器10具有略呈矩形的平板状的底部2和接触器连接部3(参照图4或图8)。底部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接触器连接部3设置在底部2的第1两翼,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
在图1至图3中,底部2具有开口21和成对的第1导线部2a和2b。开口21设在底部2的中央部分,可将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参照图4或图8)。成对的第1导线部2a和2b,是与底部2的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与底部2大致平行并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
在图1至图3中,接触器连接部3具有弹性臂3a和第1反转臂3b。弹性臂3a是底部2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参照图14)。第1反转臂3b是从弹性臂3a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弹性臂3a反转而成的(参照图14)。第1反转臂3b由离开一定距离的成对的分叉臂31和32构成。
而且,在图1至图4中,接触器连接部3具有刚性臂3c、第2反转臂3d、以及第2导线部3e。刚性臂3c,是底部2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参照图14)。第2反转臂3d,是从刚性臂3c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刚性臂3c反转而成的(参照图14)。第2反转臂3d的一部分,由离开一定距离的成对的分叉臂33和34构成。第2导线部3e,是刚性臂3c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外侧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参照图4)。
而且,在图1至图3中,第1反转臂3b上设有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3f(参照图14)。第2反转臂3d上设有让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3g(参照图14)。
如图18所示,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可以是装备在小型电动机80上的输入端子83,以下虽然将对方一侧接触器叙述为输入端子83,但对方一侧接触器不限定为输入端子83。另外在图18中,与说明现有技术的图23使用相同符号的构成部件,因其是相同部件而在此省略说明。
在图1至图4中,连接器10不具备框体,是如图16所示将展开的金属板100弯折而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而且,通过将连接器1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p上,此连接器10可作为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发挥功能。
在图1至图4中,底部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p上并不一定意味着底部2的底面与印刷电路板的1p的表面接触。而且,底部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p上并不一定意味着将底部2的底面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如图5所示,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及第2导线部3e,与底部2的底面具有高度差,位置高,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及第2导线部3e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
如图8所示,底部2的中央部分设有开口21,与输入端子83的横截面积相比开口足够大(参照图20),被开口为四角是圆弧的长方形。而且,开口21的纵向中央部分被切除。将输入端子83插进开口21之中(参照图20)。在图19及图20中,印刷电路板1p上设有与底部2的开口21形状相同的开口11p,输入端子83自印刷电路板1p朝着接触器连接部3插入。
在图1至图4中,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距离底部2的底面有一定高度,并大致平行地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如图7所示,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以线对称的方式延伸,底部2的第2两翼的一部分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参照图8)。底部2的第2两翼的大部分被弯折成如下所述的成对的第1折曲片4a、4b(参照图1)。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及第2导线部3e被设置在等腰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以稳定连接器10的位置。
如图14所示,弹性臂3a是底部2的第1两翼中的一个翼被弯折成直角,沿着与输入端子83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参照图20)。弹性臂3a可以在其弹性限度内弯曲。弹性臂3a的基础端(底部2)是固定端,弹性臂3a相当于负荷集中作用于前端的悬臂。施加在输入端子83上的接触压力,决定于弹性臂3a的应力,由与弹性臂3a的变形相对应的弹性臂3a的板材厚度或宽度等适当的截面惯性矩来设定。为得到适当的截面惯性矩,在弹性臂3a的基础端设有切口35,还可以调整弹性臂3a的宽度(参照图7)。如图1所示,弹性臂3a可以是一对臂交叉成X字的形状。
如图14所示,第一反转臂3b是从弹性臂3a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如同描绘圆弧一样地弯曲,朝着弹性臂3a反转而成的。可将此弯曲形成的顶点作为与输入端子83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3f(参照图19及图20)。可以在此弯曲形成的顶点上设置凸起作为接点。如图1及图6所示,为使弯曲形成的顶点位于表示板材厚度的侧面上,第1反转臂3b是从弹性臂3a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而成的。
如图14所示,刚性臂3c为底部2的第1两翼中的另一个翼被弯折成直角,沿与输入端子83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参照图20)。刚性臂3c受到负荷时不易弯曲。刚性臂3c的基础端(底部2)是固定端,刚性臂3c相当于负荷集中作用于前端的悬臂。但是,刚性臂3c与弹性臂3a相比较截面惯性矩没有大幅增大。第2导线部3e是通过将刚性臂3c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外侧延伸,并通过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p上,来增强刚性臂3c的刚性(参照图19)。即,对于刚性臂,因其截面惯性矩的制约条件多,得以保障构造的刚性。
如图14所示,第2反转臂3d自刚性臂3c的先端起折成直角并分成两股(参照图1),在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此延伸端被弯折成直角,且朝着刚性臂3c反转。自刚性臂3c的前端分成两股的第2反转臂3d互相接合起来(参照图11),并设置让输入端子83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3g(参照图19及图20)。
例如,如图18所示,输入端子83上设有贯穿孔83a。并且,如图1所示,接合在贯穿孔83a中的半月形的凸起3h设置在第2反转臂3d的引导面3g上(参照图19及图20)。
而且,在图1至图4中,连接器10具有成对的第1折曲片4a、4b和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如图10及图11所示,成对的第1折曲片4a、4b是底部2的第2两翼被大致弯折成直角后在输入端子83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且相向平行地形成的(参照图20)。
如图10及图11所示,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是成对的第1折曲片4a、4b的各自的前端被大致弯折成直角后,朝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而且,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覆盖着接触器连接部3的两翼。另外,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以真空吸附的平面(参照图6)。
此外,在图1或图2中,连接器10具有将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的前端的侧翼弯折后,朝着底部2延伸的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参照图7)。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仅容许弹性臂3a发生弹性变形的动作(参照图20)。如图7所示,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间隔有一定的距离,间隔的距离仅比弹性臂3a的宽度稍宽。
另外,在图3或图9中,连接器10具有把引导面3g的两翼弯折后,朝着第1反转臂3b平行延伸,且包围第1反转臂3b的两翼的成对的相向片3j、3k(参照图12)。成对的相向片3j、3k限制第1反转臂3b(成对的分叉臂31、32)向底部2的第2两翼方向移动。
如图16所示,连接器10是将展开的铜合金等金属板100弯折而成型的。在图16中,用虚线表示的部位是显示金属板100的弯折部位,向内侧或外侧弯折。在图16中,将金属板100弯折后成型的连接器10的构成部位的符号置于括号中。
如图16所示,金属板100被预先冲压加工出外形、开口21及切口35等。下一步,可以压制出成对的第1导线部2a、2b(参照图1)的具有高度差的部分,还可以设置凸起3h(参照图1),下一步将此金属板100弯折成型,制造出连接器10(参照图17)。
在图16中,展开的金属板100通过接触器的搬运器101连成链状。此类接触器的生产效率高,一般被称为链状接触器。金属板100与接触器的搬运器101通过具有V字型切口的凹槽10n连接。而后,弯折凹槽10n,连接器10被从接触器的搬运器101上切断分离(参照图17)。
接下来说明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10的作用。
在图19中,连接器10的第1反转臂3b与第2反转臂3d以一定距离间隔着相向配置。也可以将接点3f与引导面3g,以输入端子83的板材厚度以下的距离间隔着相向配置(参照图20)。
如图20所示,输入端子83从底部2的开口21插入时,输入端子83的另一边的面在引导面3g上滑动的同时,将第1反转臂3b向外侧移动。即,弹性臂3a是可弯曲的。另外,作为弹性臂3a的反作用,接点3f可被施加一定的接触压力。
在图20中,通过将输入端子83的贯穿孔83a与凸起3h接合,可以凭触觉来确认输入端子83的插入位置。而且,凸起3h还具有使输入端子83不易从连接器10中脱离的效果。以能够越过凸起3h的强大力量拉拔输入端子83,可使其从连接器10上脱离。
例如,连接器10能够实现如图18所示的使用方式。在图18中,成对的连接器10通过焊接被表面装配在柔性电路板10上。在图18中,对于连接器10,因其不具备框体,作为将展开的金属板多次弯折后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可以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高接触压力,实现了低安装高度的构造。
如图18所示的成对的输入端子83的电极间距离,因其制造误差大,如果用框体固定成对的插座接触器(连接器10)的话,会使成对的输入端子83装拆困难。在图18中,通过将成对的插座接触器(连接器10)表面装配在柔性电路板1p,来吸收成对的输入端子83的电极间距离的制造误差,可以容易装拆。
另外,如图1所示,因第1反转臂3b由离开一定距离的成对的分叉臂31、32构成,可以分散施加在输入端子83上的接触压力的误差(参照图20)。例如,在图18中所示的输入端子83,有被镀焊料,并不一定具有平坦的接触面。对于这样的没有平坦接触面的输入端子83,因为成对的分叉臂31、32可以独自活动,可以分散接触压力的误差。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10,具有成对的第1折曲片4a、4b和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参照图1至图4)。通过将底部2的第2两翼弯折成大致的直角,施加在底部2上的挠距得到增强。成对的第1折曲片4a、4b也可以作为加固肋。此外,通过将第1折曲片4a、4b弯折成大致的直角,增大了截面惯性矩,有抑制插座接触器变形的效果。
在图1至图4中,通过用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覆盖接触器连接部3的两翼,也具有保护接触器连接部3免受掉落物品等施加的不必要的外力的效果。
例如,图17中所示的连接器10,被从接触器的搬运器101上切断分离,收纳在带式载体6上形成的凹部62中(参照图22)。在图22中,带式载体6的主体61是由透明的带状塑料组成的,成型有复数个用于收纳连接器10的凹部62。凹部62,被成型为与连接器10的外形相对应的形状,使收纳时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的外表面朝上的连接器10的位置安定。
在图22中,运送带式载体6时,将其卷成卷装,用长的封口带(图中未显示)封闭凹部62。取出连接器10时,展平带式载体6,剥离封口带。
因成对的第2折曲片4c、4d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够真空吸附的平面,使用采用真空吸附方式的自动装配机(图中未显示),使取出连接器10的操作容易进行。而且,通过使用接连设置有用于收纳连接器10的凹部62的带式载体6,使用自动装配机(真空吸附方式)取出连接器10的操作将容易进行。如此,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10具有适合自动装配机的构造。
另外,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10,具有将第2折曲片4c、4d的先端的侧翼弯折且朝着底部2延伸的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的构造是仅容许弹性臂3a发生弹性变形的动作(参照图1)。
在图7中,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所间隔的距离仅比弹性臂3a的宽度稍宽。当弹性臂3a正确地向外侧弹性变形时(参照图20),弹性臂3a能够通过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之间的空隙。当弹性臂3a异常地弹性变形时,受到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的阻挡,弹性臂3a难以通过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之间的空隙。如此,成对的第3折曲片4e、4f形成了防护壁,可以保护弹性臂3a不受异常外力的影响。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10的结构中具有把第2反转臂3d的引导面3g的两翼弯折后,朝着第1反转臂3b平行延伸,且包围第1反转臂3b的两翼的成对的相向片3j、3k(参照图9)。
在图9中,成对的相向片3j、3k限制第1反转臂3b向底部2的第2两翼方向移动。因为成对的相向片3j、3k限制第1反转臂3b的移动,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10可以将接点3f维持在正确位置。
下一步,通过别的实施方式说明连接器20的结构。在图21中,连接器20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例如,输入端子83)连接,可以安装在具有复数个穿孔(图中未显示)的印刷电路板1p上(参照图1及图19)。
在图21中,连接器20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的底部2和接触器连接部3。底部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印上(参照图1)。接触器连接部3设置在底部2的第1两翼,与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
在图21中,底部2具有开口21和成对的第1销部5a、5b。开口21设置在底部2的中央部分,可将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开口21。成对的第1销部5a、5b是与底部2的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朝着与底部2相反的一侧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可插入印刷电路板1p的穿孔(参照图1)。
接触器连接部3具有弹性臂3a和第1反转臂3b。弹性臂3a是底部2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第1反转臂3b,是从弹性臂3a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弹性臂3a反转而成的(参照图1-3及图14)。
另外,在图21中,接触器连接部3具有刚性臂3c、第2反转臂3d、及第2销部5e(参照图1-3)。刚性臂3c是底部2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参照图1-3)。第2反转臂3d是从刚性臂3c的前端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内部延伸,且朝着刚性臂3c反转而成的(参照图14)。第2销部5e是刚性臂3c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相反一侧延伸而成的,可插入印刷电路板1p的穿孔(参照图1)。
另外,在第1反转臂3b上设有与对方一侧的连接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3f(参照图14)。第2反转臂3d上设有让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3g(参照图14)。另外,因其他的构造与连接器10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下面说明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20的作用。
适用于连接器20的具备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虽然优选使用刚性电路板,但不排除使用柔性电路板。所谓将插座连接器安装在具有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上,是包括让销部通过穿孔,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的相反一面上焊接销部的穿孔安装,还可包含将销部施以压接端接加工,再将此压接端接部件压入穿孔的无焊连接。利用自动安装机,可以实现穿孔安装或无焊连接自动化。
在图21中,成对的第1销部5a、5b及第2销部5e优选设置在等腰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以稳定连接器20的位置。与弹性臂3a相比,刚性臂3c的截面惯性矩无需大幅增加。第2销部5e是刚性臂3c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接触器连接部3的相反一侧延伸而成的,将其插入印刷电路板1p后,刚性臂3c的刚性得到增强。即,因为刚性臂3c的截面惯性矩的制约条件很多,其结构上的刚性得到保障。
依照本发明的连接器20,因其不具备框体,作为将展开的金属板多次弯折后成型的裸露的插座接触器,可以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高接触压力,实现了低安装高度的构造。特别优选在刚性电路板上使用本连接器。
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可以装备在柔性电路板上,也可以装备在刚性电路板上。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实现了低安装高度的构造,可以安装在近年的小型摄像用电子机器中。特别是将依照本发明的插座接触器安装在多分支的可折叠柔性电路板上时,可以安装在小型摄像用电子机器中。

Claims (14)

1.一种插座接触器,其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能够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该插座接触器具有:
设置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底部;和
设置在该底部的第1两翼上,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的接触器连接部;
上述底部具有设置在中央部分并可将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的开口,和可以焊接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成对的第1导线部,该第1导线部是与上述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在大致平行于该底部并互相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的;
上述接触器连接部具有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弹性臂,和从此弹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弹性臂反转而成的第1反转臂,和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刚性臂,和从此刚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刚性臂反转而成的第2反转臂,和上述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向外侧延伸而成的可以焊接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第2导线部;
上述第1反转臂上设有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
上述第2反转臂上设有让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2.一种插座接触器,其与平板状的对方一侧接触器连接,能够安装在具有复数个穿孔的印刷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
设置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底部;和
设置在该底部的第1两翼上,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相连接的接触器连接部;
上述底部具有设置在中央部分并可将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进去的开口,和插入上述穿孔的成对的第1销部,该第1销部是与上述第1两翼大致垂直相交的第2两翼朝着该底部的相反侧大致平行延伸而成的;
上述接触器连接部具有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弹性臂,和从此弹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弹性臂反转而成的第1反转臂,和上述底部的第1两翼的另外一个翼弯折后朝着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插入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刚性臂,和从此刚性臂的前端向该接触器连接部的内部延伸,且朝着该刚性臂反转而成的第2反转臂,和上述刚性臂的基础端一侧的一部分朝着与该接触器连接部相反的一侧延伸而成的插入上述穿孔的第2销部;
上述第1反转臂上设有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一边的面接触的接点;
上述第2反转臂上设有让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另一边的面滑动的引导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反转臂是由离开一定距离的成对的分叉臂构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上述底部的第2两翼弯折后,在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而且相向平行的成对的第1折曲片;和该第1折曲片的前端弯折后,朝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且覆盖上述接触器连接部的两翼的成对的第2折曲片;该第2折曲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以真空吸附的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上述第2折曲片的前端的侧翼弯折后朝着上述底部延伸的成对的第3折曲片;该第3折曲片仅容许上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具有上述第2反转臂的引导面的两翼弯折后,朝着上述第1反转臂平行延伸,且包围该第1反转臂两翼的成对的相向片;此成对的相向片限制该第1反转臂向上述底部的第2两翼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对方一侧接触器具有贯穿孔,接合在此贯穿孔中的凸起设置在上述第2反转臂的引导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是将展开的金属板弯折而成型的。
9.一种带式载体,其特征在于,该带式载体上接连设置有用于收纳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的凹部。
10.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柔性电路板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
11.一种刚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刚性电路板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
12.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机器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接触器。
13.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机器具有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电路板。
14.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机器具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刚性电路板。
CN200710180369.5A 2006-10-25 2007-10-23 插座接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0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9407A JP4913539B2 (ja) 2006-10-25 2006-10-25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JP2006289407 2006-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3754A CN101183754A (zh) 2008-05-21
CN100563062C true CN100563062C (zh) 2009-11-25

Family

ID=39330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036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062C (zh) 2006-10-25 2007-10-23 插座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93216B2 (zh)
JP (1) JP4913539B2 (zh)
CN (1) CN10056306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9118B2 (ja) * 2007-06-07 2012-03-07 株式会社ヨコオ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465078B1 (ko) * 2007-10-02 2014-11-25 오스람 게엠베하 플러그형 수단, 플러그형 커넥터 및 상기 플러그형 수단을 제조하기 위한 프로세스
JP5086853B2 (ja) * 2008-03-18 2012-11-2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KR20100114727A (ko) * 2009-04-16 2010-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램프 소켓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5543831B2 (ja) * 2010-04-14 2014-07-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装品
DE102012103928A1 (de) 2012-05-04 2013-11-07 Pierburg Gmbh Gleichstrommotor zum Antrieb von Aggregaten eines Kraftfahrzeugs
JP6500952B2 (ja) * 2014-07-31 2019-04-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7332A (en) * 1993-08-06 1997-01-28 Grote & Hartmann Gmbh & Co. Kg Solder contact
CN1186572A (zh) * 1995-04-13 1998-07-01 惠特克公司 强力接触器
CN2523048Y (zh) * 2002-01-25 2002-11-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7070465B2 (en) * 2004-11-01 2006-07-04 J. S. T. Mfg. Co., Ltd. Socket contact
US7207849B2 (en) * 2004-12-27 2007-04-24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as well as contacting device having a contact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1786A (en) * 1969-08-18 1971-08-24 Berg Electronics Inc Wire grip terminal
US3832770A (en) * 1969-10-24 1974-09-03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S57143581A (en) * 1981-02-27 1982-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 Dyeing of cellulosic fiber material
JPH01115178A (ja) * 1987-10-29 1989-05-08 Toshiba Corp 高周波放電励起方式ガスレーザ装置
JP2509484Y2 (ja) * 1989-07-06 1996-09-0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カ―ポ―ト等組立建物
DE4034423C2 (de) * 1989-10-30 1998-10-08 Amp Inc Schaltungsplattenkontakt
JP2580051B2 (ja) * 1989-12-08 1997-02-12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基板用端子
JPH0583900A (ja) 1991-07-25 1993-04-02 Mabuchi Motor Co Ltd 小型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45760B2 (ja) * 1991-08-09 1999-09-06 タンデム コンピュータ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ース及び電磁干渉遮蔽を改良した電子組立体
JPH05115148A (ja) 1991-10-22 1993-05-07 Mabuchi Motor Co Ltd 小型モータ
JPH06169550A (ja) 1992-11-30 1994-06-14 Mabuchi Motor Co Ltd 小型モータ
JP2708694B2 (ja) 1993-05-31 1998-02-04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
JP2686038B2 (ja) 1993-09-29 1997-12-08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
JPH07107722A (ja) 1993-09-29 1995-04-21 Mabuchi Motor Co Ltd 小型モータ
GB9425740D0 (en) * 1994-12-20 1995-02-22 Amp Gmbh Anti-fretting terminal for PCB
JPH10146008A (ja) 1996-11-08 1998-05-29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小型モータ
JPH10225048A (ja) 1997-01-31 1998-08-21 Mabuchi Motor Co Ltd 減速機付き小型モータ
JPH11103550A (ja) 1997-09-29 1999-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の端子装置
US6079990A (en) * 1999-02-02 2000-06-27 Molex Incorporated Terminal-receiving socket for mounting on a circuit board
US6193567B1 (en) * 1999-09-27 2001-02-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emale terminal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01112211A (ja) 1999-10-08 2001-04-20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小型モータ
JP3434789B2 (ja) * 2000-08-17 2003-08-11 アメリカン電機株式会社 変換アダプター
JP4105706B2 (ja) * 2005-02-22 2008-06-25 不二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導通ターミナ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7332A (en) * 1993-08-06 1997-01-28 Grote & Hartmann Gmbh & Co. Kg Solder contact
CN1186572A (zh) * 1995-04-13 1998-07-01 惠特克公司 强力接触器
CN2523048Y (zh) * 2002-01-25 2002-11-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7070465B2 (en) * 2004-11-01 2006-07-04 J. S. T. Mfg. Co., Ltd. Socket contact
US7207849B2 (en) * 2004-12-27 2007-04-24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as well as contacting device having a contact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13539B2 (ja) 2012-04-11
US7393216B2 (en) 2008-07-01
US20080102652A1 (en) 2008-05-01
CN101183754A (zh) 2008-05-21
JP2008108524A (ja) 200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3062C (zh) 插座接触器
CN100546118C (zh) 电连接器
CN105870732B (zh) 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CN103855507B (zh) 电连接器
CN2800559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66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3001033B (zh) 无外壳连接器
CN105490066B (zh) 插塞式连接器
CN201285897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KR20070104648A (ko) 탄성 접촉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암형 전기 접촉부
CN104838543A (zh) 阴端子
CN103219620A (zh) 汇流排分接元件
US7351093B2 (en) Connector
CN101540449B (zh) 插孔接触器
TWM35148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ver thereof
JP2008282716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実装構造
CN202009085U (zh) 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电路的连接片
CN201038461Y (zh) 电连接装置
CN201117850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6422269U (zh) Fpc用连接器
CN217720006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0518379B (zh) 一种线夹连接器
CN220456708U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209804970U (zh) 一种ffc连接器
CN219643144U (zh)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