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1101C - 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1101C
CN100551101C CNB2006101418570A CN200610141857A CN100551101C CN 100551101 C CN100551101 C CN 100551101C CN B2006101418570 A CNB2006101418570 A CN B2006101418570A CN 200610141857 A CN200610141857 A CN 200610141857A CN 100551101 C CN100551101 C CN 1005511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iction
random number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18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6204A (zh
Inventor
秋永和计
金田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46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11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11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5Encryption by serially and continuously modifying data stream elements, e.g. stream cipher systems, RC4, SEAL or A5/3
    • H04L9/0656Pseudorandom key sequence combined element-for-element with data sequence, e.g. one-time-pad [OTP] or Vernam's cip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并且,取消分组而以任意的限制率、高精度地实现终端全体的限制。作为解决手段,按照与由无线基站装置(1)向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报知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从定时发生单元(23)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当输出了该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由随机数发生单元(25)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根据该确定内容限制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从而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根据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是否为限制状态,变更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限制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终端装置、限制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在无线通信中限制通信的限制控制系统、用于该系统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限制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
以往,作为无线通信中的限制控制的一种,有进行分组而实施限制控制的方法。该分组方法对无线通信终端预先进行分组,或者根据其各自的标识符进行分组,以恒定时间间隔从基站或访问系统对该组赋予每个限制组中哪个组当前处于限制中的信息,从而能够实施限制。该分组方法是在构建系统时预先确定了内容的方法,从而无法在系统运用后对内容进行变更。
作为现有这种发送限制方式的例子,可列举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送限制方式”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无线基站单位的限制方式”。另外,在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中,作为不使用上述分组而以随机数确定限制的一种方法,有专利文献3所述的“发送限制方式”。
此外,作为利用随机数的发送限制技术,有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所述的技术。在专利文献4中,使发送限制的程度对应于负载的程度阶段地变化,并根据由此获得的随机数与限制呼叫数比率的比较结果进行限制。并且,通过将产生随机数值设为“0”~“100”,使其与表现限制呼叫数比率的百分率一致。在专利文献5中,根据所产生的随机数和阈值的比较结果,对与特定连接对象的连接进行控制,抑制通信网的负荷增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6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351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39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64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281152号公报
但是,上述在技术的限制控制中进行分组的方法,将终端分割为若干组而确定限制控制单位,并且该分割需要在确定系统规格时预先确定。另外,在高峰状态下,无法以组分割数以上的精度对终端进行限制。另外,当过细地进行组分割时,有时导致通知限制的报知信道的命令长度增大,并且进行限制的终端组的位置不确定,因此与限制对象的终端组对应的终端,是否存在于作为控制对象的基站或者访问系统中是不确定的,具有难以实现所需限制率的缺点。
另外,解决这些问题的使用随机数的限制确定方式中,存在使一个终端处于可通信状态的概率在高峰时显著恶化的倾向,并且存在终端达到可通信时间的时间间隔不确定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取消分组而以任意的限制率、高精度地实现终端全体的限制的限制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终端装置、限制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限制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基站装置,其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以及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包含:定时发生单元,其按照与由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报知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单元;以及限制可否确定单元,其在由所述定时发生单元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由所述随机数发生单元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根据上述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确定内容来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
将定时器设置于终端装置侧而不是基站装置侧,从而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根据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是否为限制状态而变更工作状态。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限制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定时发生单元存储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并按照与该存储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将作为随机数发生周期的限制单位时间存储于终端装置侧,对设置于终端装置的定时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在赋予限制单位时间时,使终端装置直接自律地进行限制控制。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定时发生单元,其按照与由外部报知的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单元;以及限制可否确定单元,其在由所述定时发生单元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由所述随机数发生单元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根据上述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确定内容来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通过在终端装置侧设置定时器,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根据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是否为限制状态,以变更动作状态。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定时发生单元存储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并按照与该存储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将作为随机数发生周期的限制单位时间存储于终端装置侧,对设置于终端装置的定时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在赋予限制单位时间时,使终端装置直接自律地进行限制控制。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限制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包含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限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向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的步骤;按照与由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报知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的步骤;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步骤;以及,限制可否确定步骤,当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在所述随机数发生步骤中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该方法根据上述限制可否确定步骤中的确定内容,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根据采用这样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根据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是否为限制状态并对工作状态进行变更。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该方法控制从无线基站装置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与所报知的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的步骤;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步骤;以及,限制可否确定步骤,当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在所述随机数发生步骤中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该方法根据上述限制可否确定步骤中的确定内容,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根据采用这样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根据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是否为限制状态并变更工作状态。
总之,在本发明中,可实现如下的限制方法:判断通信状态,以任意精度且高精度地进行通信限制,并且减少了失去通信机会的平均性。并且只要限制率不变,即使没有报知信息的限制信息,也能够对应于限制率持续进行限制,并且增加针对每一个终端的通话机会。进而,不进行分组而通过使用随机数的限制可否确定,不需要在设计时对涉及限制的分组数等难以变更的部位进行考虑,能与较高的限制率对应地实施精度良好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不进行分组而通过使用随机数的限制可否确定,不需要在设计时对涉及限制的分组数等难以变更的部位进行考虑,并且高精度地实现高限制率时的限制。并且,仅在状态发生变更时通过报知信道通知限制信息,因此还能够获得任意的时间精度,特别是能够抑制在高限制率时每个终端的可通信次数的偏差。作为结果,能够以任意的限制率高精度地实施整体的限制。并且由于限制的状态变更通过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内的定时器启动,因此不需要对应于状态的变更,通知关于限制控制的报知信息,从而具有即使在时间间隔缩短的情况下,也不会对通知报知信息的无线通信频带造成紧张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图1的限制控制系统的关于限制信息接收的顺序图。
图3是图1的限制控制系统的关于限制定时器的启动以及限制状态变更的顺序图。
图4是在图1的限制控制系统中,发生实际通信时的通信限制的顺序图。
图5是关于图1中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限制可否确定方法的顺序图。
图6是表示图1中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通信可否确定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所参照的各图中对与其他图相同的部分标以同一符号。
(限制控制系统)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中的限制控制系统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中限制控制系统的构成图。本实施方式的限制控制系统包括无线基站装置1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这些无线基站装置1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在实际上分别设有多个,但这里为了简化说明而设为每一装置一个的结构。
无线基站装置1构成为包括:用于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10;能够以由通信单元10获得的关于通信状态的信息为基础,确定限制率和限制变更时间的限制控制控制单元11;以及能够通知该信息的报知信息发送单元12。作为该无线基站装置1,例如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系统中的基站装置,或者无线LAN中的访问点装置等。
另一方面,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构成为包括:用于和无线基站装置1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20;能够接收报知信息的报知信息接收单元21;能够对该信息进行分析而分离限制信息的信息分析单元22;能够按照限制单位时间命令限制状态的变更的定时发生单元23;能够对包含于限制信息内的限制率进行存储,并接收限制状态的变更而确定限制的可否的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能够根据来自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要求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单元25;能够保存由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确定的限制状态的限制状态保存单元26;当在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内产生通信要求或通信对话开始要求时,对应于通信限制状态而确定是否废弃该通信要求的通信要求控制单元27;以及显示呼叫拒绝显示等各种信息的显示输出单元28。作为该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例如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系统中的通信终端,或者具有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的无线通信单元的通信终端等。
另外,无线基站装置1还假设了在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中包含与无线基站相当的功能的、对等模式(adhoc)通信等为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可以认为在各终端、在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内具有与无线基站装置相当的功能。但是,需要可从无线基站装置向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报知为报知信息的功能。
(限制信息接收)
图2是关于限制信息接收的顺序图。
在无线基站装置内,在通信单元10中产生高峰状态时,将该信息通知给限制控制单元11(S201)。信息的内容例如是CPU使用率、频带使用率、每单位时间的分组数、位误码率或干涉率等信息。在限制控制单元11中使用这些信息确定限制率和限制单位时间(S202)。限制率和限制单位时间采用预先求出的数值,或者根据针对限制率最终从通信单元10反馈的信息而确定的值。同样地,限制单位时间也根据这些信息而确定。
所确定的限制率和限制单位时间作为限制信息向报知信息发送单元12发送(S203)。所确定的值仅在发生变更时或者变更为超过预先指定的阈值时进行通知。报知信息发送单元12将报知信息向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S204)。从无线基站装置1发送的报知信息,被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内的报知信息接收单元21接收,而报知信息接收单元21将所接收的报知信息向信息分析单元22发送(S205)。在信息分析单元22中分析该报知信息内的信息(S206)。
在信息分析单元22中提取报知信息内所存储的限制率和限制单位时间。所提取的限制单位时间,由信息分析单元22通知给定时发生单元23(S207)。在定时发生单元23中,存储通知的限制单位时间(S208),并针对该存储的每个单位时间向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发出状态变更命令。此外,从信息分析单元22向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通知限制率(S209)。在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中,存储通知的限制率,并按照状态变更命令进行基于限制率的限制可否确定(S210)。
(限制定时器的启动/限制状态的变更)
图3是关于限制定时器的启动以及限制状态变更的顺序图。
定时发生单元23,如上所述,按照限制单位时间周期性地启动限制定时器(S301、S301’),对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发送状态变更命令(S302、S302’)。在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中接收状态变更命令时,对随机数发生单元25发出随机数取得委托(S303、S303’)。
在随机数发生单元25中接收到随机数取得委托时,产生随机数并将其返回(S304、S304’)。这里为了简化说明,例如使随机数发生单元25以“0”~“1”中的随机数作为返回值。获得随机数的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将该随机数值与存储于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内的限制率进行比较,确定限制可否(S305、S305’)。具体的比较方法将参照图5在后面叙述。
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确定限制可否之后,将该限制状态通知给限制状态保存单元26(S306、S306’)。在限制状态保存单元26内将限制可否状态作为当前的限制状态而进行存储(S307、S307’)。
此后同样地按照限制单位时间周期性地启动限制定时器,重复进行上述动作。
(通信限制)
图4是发生实际通信时的通信限制的顺序图。
通信要求控制单元27,在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内产生通信要求或通信对话开始要求时,对应于通信限制状态而确定是否废弃该通信要求。通信要求控制单元27接收到通信要求或通信对话开始要求时(S401),向限制状态保存单元26查询限制状态(S402)。在限制状态保存单元26中,将所保存的限制状态作为限制状态响应而进行响应(S403)。该限制状态响应中包含当前是否进行限制的状态。即包含有表示是否可以接受通信要求的信息。
在可以接受通信要求的状态即没有限制的状态下,直接开始通信对话,向通信单元发送包含通信对话开始要求的信息,开始通信(S404→S405→S406)。
另一方面,在不允许通信要求的状态即进行限制的状态下,直接废弃通信对话,取而代之,向显示输出单元28发送通信要求拒绝显示,并且向用户或和系统通知通信要求被拒绝(S404→S407→S408)。
(限制可否确定)
图5是表示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内的限制可否确定方法的图。
在图5中,对预先确定范围的通知限制率(例如0%~100%或“0”~“1”的数值等)、以及产生的范围和前述范围一致的随机数的值进行比较,从而在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内确定限制可否(有限制,无限制)(S501)。并且把通知限制率超过随机数时设定为“有限制”,把通知限制率低于随机数时设定为“无限制”,从而确定限制可否。
例如,在“0”~“1”的范围内指定的通知限制率、在“0”~“1”的范围输出的随机数的情况下,如果针对通知限制率为“0.5”的随机数的值为“0.3”,则是“有限制”,如果针对通知限制率为“0.5”的随机数的值为“0.7”,则为“无限制”。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理论上求出在高限制率时保持较高的限制精度。并且,这些关于限制可否确定的处理,在每次由定时发生单元23启动时进行,从而每次限制定时器的启动时确定限制状态。
图6是表示限制可否确定单元24的通信可否确定例的图。图6中表示了在限制率为80%、50%、30%时,从随机数发生单元输入的随机数为“0.75”、“0.48”、“0.13”时的通信可否确定。图6中阴影部分相当于进行通信限制的情况。另外,在本例中限制状态确定为,当随机数比所通知的限制率小时进行通信限制,而在随机数比所通知的限制率大时没有通信限制。
参照图6,在限制率为80%的情况下,即使输入的随机数为“0.75”、“0.48”、“0.13”中任一时,也进行通信限制。另外,在限制率为50%的情况下,当输入的随机数为“0.75”时,没有通信限制,相对于此,当输入的随机数为“0.48”、“0.13”时,进行通信限制。此外,在限制率为30%的情况下,当输入的随机数为“0.75”、“0.48”时,没有通信限制,相对于此,当输入的随机数为“0.13”时,进行通信限制。
(应用例)
另外,上述限制控制系统的各装置构成,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只要具有等同功能即可。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通信要求和通信对话要求,也不限于移动电话的呼叫控制以及IP电话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控制中的呼叫等的语音通信中的对话要求,而对于以i-mode(注册商标)等的对话要求、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中的TCP对话要求、各种应用程序中的对话要求为代表的数据通信中的对话要求,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限制控制方法)
在上述限制控制系统中,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限制控制方法。即,作为包含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限制控制系统中的限制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向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的步骤;按照与由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报知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的步骤;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步骤;以及限制可否确定步骤,当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在所述随机数发生步骤中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该方法根据上述限制可否确定步骤中的确定内容,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根据采用这样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按照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限制状态并改变工作状态。
(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
在上述限制控制系统中,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即,该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控制从无线基站装置报知了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该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包括:按照与所报知的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的步骤;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步骤;以及限制可否确定步骤,当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在所述随机数发生步骤中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该方法根据上述限制可否确定步骤中的确定内容,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根据采用这样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终端装置自身按照定时器的计时值自律地判断限制状态并改变工作状态。
(总结)
本发明中,特征在于,每隔一定期间发布随机数,并每次判断是否要进行限制。即,对各个终端具有各自的定时器,自律地按照定时器改变自身的限制状态。由此能够在终端之间没有不均地进行限制,且抑制接收相关的信号,因此有限制控制相关的负荷对无线基站装置等不造成影响的优点。
另外,特征还在于,在能够自由变更产生随机数的期间并将该变更期间保持于终端侧。即,将定时器设置于终端侧而不是无线基站装置侧,从而当赋予了定时器的单位时间时,能够直接自律地进行限制控制。由此,在进行限制控制的基础上赋予了一次控制信号(限制单位时间和限制率),从而即使此后不再从无线基站装置侧赋予信息,也能够自律地进行限制控制。
另外,在限制单位时间和限制率两者均未提供的情况下,与提供的情况相比,对于实施限制率的精度有所不同。具体而言,能够如上述系统那样控制限制单位时间时,例如通过缩短限制单位时间,能够消除终端之间的不均感。其中,限制率保持不变。另外,通过对限制单位时间进行调整,能够改善呼叫保留时间和限制率之间产生的限制的不稳定性。
本发明可利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限制通信的情况。

Claims (6)

1.一种限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控制系统包括:
无线基站装置,其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以及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包含:
定时发生单元,其按照与由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报知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
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单元;以及
限制可否确定单元,其在由所述定时发生单元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由所述随机数发生单元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根据所述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确定内容来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发生单元存储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并按照与该存储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
3.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包含:
定时发生单元,其按照与由外部报知的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
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单元;以及
限制可否确定单元,其在由所述定时发生单元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由所述随机数发生单元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根据所述限制可否确定单元的确定内容来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发生单元存储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并按照与该存储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
5.一种限制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包含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限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向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的步骤;
按照与由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报知的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的步骤;
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步骤;以及
限制可否确定步骤,当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在所述随机数发生步骤中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
该方法根据所述限制可否确定步骤中的确定内容,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
6.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方法,该方法控制从无线基站装置报知关于通信限制的限制单位时间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按照与所报知的所述限制单位时间对应的周期输出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的步骤;
产生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步骤;以及
限制可否确定步骤,当输出所述通信限制状态变更命令时,根据在所述随机数发生步骤中产生的随机数和预定限制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通信限制状态,
该方法根据所述限制可否确定步骤中的确定内容,限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
CNB2006101418570A 2005-10-07 2006-10-08 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1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5407 2005-10-07
JP2005295407A JP4667194B2 (ja) 2005-10-07 2005-10-07 規制制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装置、規制制御方法、無線通信端末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204A CN1946204A (zh) 2007-04-11
CN100551101C true CN100551101C (zh) 2009-10-14

Family

ID=37598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185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101C (zh) 2005-10-07 2006-10-08 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68912B2 (zh)
EP (1) EP1773007B1 (zh)
JP (1) JP4667194B2 (zh)
KR (1) KR100758779B1 (zh)
CN (1) CN100551101C (zh)
TW (1) TWI3270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94536B2 (en) 2007-05-31 2013-07-23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stricting method
JP5314265B2 (ja) 2007-10-24 2013-10-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処理規制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
JP2011004376A (ja) * 2009-06-22 2011-01-06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CN103298004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汇报无线链路失败信息的方法
US20140148137A1 (en) * 2012-11-28 2014-05-2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nvers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ITTO20130189A1 (it) 2013-03-08 2014-09-09 Sisvel Technology Srl Apparato d'utente per telecomunicazioni mobili e metodo per accedere ad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1023A (ja) 1991-05-28 1992-12-04 Nec Commun Syst Ltd 無線基地局単位の規制方式
JP2994491B2 (ja) 1991-06-24 1999-12-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位置登録ふくそう制御方法
JPH05336038A (ja) 1992-06-01 1993-12-17 Nec Corp 発信規制方式
JPH0637763A (ja) * 1992-07-15 1994-02-1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617858B2 (ja) * 1995-05-23 2005-02-09 株式会社東芝 双方向通信システム
JPH0964877A (ja) * 1995-08-22 1997-03-07 Fujitsu Ltd Atm交換機の発信規制システム
JPH09139975A (ja) * 1995-11-13 1997-05-27 Nippon Denki Ido Tsushin Kk 発信規制方式
US5913921A (en) * 1996-07-12 1999-06-22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about nodes configuration by generating advertisements having era values for identifying time reference for which the configuration is operative
US6078568A (en) * 1997-02-25 2000-06-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dynamic access control
JPH10290194A (ja) * 1997-04-15 1998-10-27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0165519A (ja) 1998-11-26 2000-06-16 Nec Mobile Commun Ltd 着信規制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039642B1 (ja) * 1998-12-08 2000-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199506C (zh) 1999-05-26 2005-04-27 诺基亚公司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US6434191B1 (en) * 1999-09-30 2002-08-13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layered coding for voice over wireless IP applications
KR100308925B1 (ko) * 1999-12-15 2001-10-17 서평원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랜덤 변수에 의한 과부하 제어 방법
JP2001309036A (ja) * 2000-04-20 2001-11-02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及び輻輳規制制御方法
JP4088421B2 (ja) * 2001-03-16 2008-05-21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通信網の輻輳防止方法、放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電話機
JP2003070059A (ja) * 2001-08-23 2003-03-07 Ntt Docomo Inc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パケット通信網における通信規制方法
JP3999992B2 (ja) 2002-03-27 2007-10-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機器及び該携帯端末機器を用いた通信機器システム
JP2004280717A (ja) * 2003-03-18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遠隔制御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情報通信方法
JP4176557B2 (ja) * 2003-05-28 2008-11-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局、無線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KR20050011291A (ko) * 2003-07-22 2005-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스케줄링 요구 장치 및 방법
JP2005252510A (ja) 2004-03-03 2005-09-15 Nec Corp 位置登録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上位装置及び加入者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81487A1 (en) 2007-04-12
EP1773007A1 (en) 2007-04-11
US7768912B2 (en) 2010-08-03
TW200721726A (en) 2007-06-01
CN1946204A (zh) 2007-04-11
KR20070038900A (ko) 2007-04-11
KR100758779B1 (ko) 2007-09-14
JP2007104587A (ja) 2007-04-19
EP1773007B1 (en) 2012-06-06
JP4667194B2 (ja) 2011-04-06
TWI327000B (en)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36948B1 (en)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devices within a mobile ad-hoc network
CN100551101C (zh) 限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2444900B1 (ko) 보안 멀티캐스트/브로드캐스트 레인징
EP234629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scheduling
CN1891006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为时隙消息提供时隙预留的方法和设备
US913765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KR20070113124A (ko) 다중 선로 공존 구성에서 슬레이브 프레임의 우선 순위를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00027438A1 (en) Arbitration of Measurement Gap Coincidence with Random Access
WO2011156117A2 (en) Channel discovery protocol
US75329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dicated paging channels for walkie-talkie services
CN115175296A (zh) 一种非授权频谱中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US2006025104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709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n ad hoc mobile network
EP3718352B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Zhao et al. A novel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algorithm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O2024092778A1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629580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840738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3225908A1 (zh) 能力上报方法、能力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645754B1 (ko) 무선 통신망에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액세스 포인트 간의자동 연결 방법
WO2021204266A1 (zh) 下行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Vakharia et al. Dynamic Page Pattern Detection and Valid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in DSDS Device
CN117596641A (zh) 网络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芯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395791A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Schindelhauer et 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for channel utilis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