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2665C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2665C
CN100522665C CNB2005800322080A CN200580032208A CN100522665C CN 100522665 C CN100522665 C CN 100522665C CN B2005800322080 A CNB2005800322080 A CN B2005800322080A CN 200580032208 A CN200580032208 A CN 200580032208A CN 100522665 C CN100522665 C CN 1005226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gional
circumferencial direction
ditch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22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7197A (zh
Inventor
越智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27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7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26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26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84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co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92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19/001Tyres requiring an asymmetric or a special m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在充气轮胎的胎面(1)上的车辆外侧区域(3)上形成有至少1条的圆周方向沟,在其车辆内侧区域(2)上形成有比车辆外侧区域多2条以上的至少3条的圆周方向沟。并且,在胎面(1)上形成有多条横向花纹沟(20)和多条连续横向花纹沟(21);上述横向花纹沟(20)在车辆内侧区域(2)的胎面接地面端(TE1)开口,朝向圆周方向沟11延伸,但未在圆周方向沟11开口而终止;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在车辆外侧区域(3)的胎面接地面端(TE2)开口,朝向圆周方向沟13延伸,与车辆外侧区域(3)的圆周方向沟(10)相交叉并连续至中央接地部(5),未在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中的划分中央接地部(5)的圆周方向沟(13)开口而终止。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非对称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了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和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并且也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低噪音性能、耐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具有在安装于车辆时的、以轮胎赤道线附近为界在车辆外侧和车辆内侧呈非对称的轮胎花纹的充气轮胎。对于具有这样的非对称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通常在胎面中的作为车辆外侧的车辆外侧区域上配置有重点着眼于操纵稳定性能的花纹,在作为车辆内侧的车辆内侧区域上配置有重点着眼于排水性能的花纹。
作为这样的非对称胎面花纹的具体形态,公开有一种在车辆外侧区域和车辆内侧区域上具有沟宽不同的圆周方向沟的充气轮胎(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90763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采用这种非对称胎面花纹,可以良好地提高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特别是抗水膜滑行性和对轮胎噪音的抑制。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非对称胎面花纹中,虽然可以良好地提高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但是却没有达到也有效地提高与排水性能相反二律背反的操纵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水平。
所以,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非对称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和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并且也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低噪音性能、耐磨损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形成了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多条圆周方向沟的胎面的充气轮胎,其要旨在于:多条圆周方向沟具有至少1条的在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的一侧的第1区域上形成的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例如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和至少3条的在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的另一侧的第2区域上形成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例如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数量比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多2条以上;在胎面上至少形成有由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划分出的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例如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由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划分出的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例如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和配置在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与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之间的中央接地部(例如中央接地部5);在上述胎面上还形成有多条连续横向花纹沟(例如连续横向花纹沟21)和多条横向花纹沟(例如横向花纹沟20);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开口于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的胎面接地面端TE2,并朝向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方向延伸,与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相交地连续至中央接地部,未在至少3条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中的划分中央接地部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开口而终止;上述横向花纹沟开口于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的胎面接地面端TE1,朝向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延伸,未在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开口而终止。
在此,所谓“胎面接地面”是指由生产或使用充气轮胎的每个地区的产业标准(例如,日本国内的日本汽车轮胎协会的“JATMA Year Book”、美利坚合众国的“TRA Year Book”、欧洲的“ETRTO Standard Manual”等)所规定的规定内压、规定负载的胎面的接地面。
根据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由于在以胎面的轮胎赤道线CL为界的一侧区域上形成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数量比在另一侧区域上形成的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数量多2条以上,因此可以使胎面的功能被第1区域与第2区域有效地分离。
更具体地说,由于在胎面的第1区域上形成有至少1条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因此确保了最低限度的排水性能,并且抑制了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的不均匀磨损,还确保了第2区域的横向的花纹块刚性而提高了车辆转弯时的抓着力,从而可以提高充气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而且,由于在胎面的第2区域上形成有至少比第1区域多2条以上的圆周方向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排水性能,从而可以提高充气轮胎的抗水膜滑行性能。
另外,形成于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上的多条横向花纹沟开口于胎肩接地部的胎面接地端而有助于确保排水性能,并且,由于这些横向花纹沟未在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开口,因此提高了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的刚性,从而可以提高充气轮胎的低噪音性能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并且,通过从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连续地延伸至中央接地部的连续横向花纹沟,可以提高圆周方向沟的数量较少的第1区域的排水性能。另外,由于连续横向花纹沟未在第2区域开口,因此未截断中央接地部而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可以确保中央接地部的刚性,从而可以提高充气轮胎在干燥路面上行驶时及在湿路面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多条圆周方向沟(例如,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最好为直线状的沟、或者是在轮胎接地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圆周方向流水部的沟。
在此,所谓的“轮胎接地时”是表示用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所规定的轮辋及内压的规格而负载了最大负载载重的80%的情况。另外,所谓“圆周方向流水部”是指在轮胎接地时水沿圆周方向的流动的部分。
根据该充气轮胎,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
另外,优选上述多条圆周方向沟的沟宽各不相同。
采用该充气轮胎,可以降低在沟呈直线状时所产生的沟内的气柱管共鸣音。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为大致肋状。
在此,所谓的“大致肋状”是表示包含配置有在轮胎接地时宽度会闭合的这种程度的刀槽花纹或细沟的情况。通过配置这样的刀槽花纹或细沟,可以使条形花纹的刚性与不均匀磨损并存。
采用该充气轮胎,可以确保第2区域的刚性。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将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配置在从轮胎赤道线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偏离轮胎接地面宽度的1/4的位置。
在此,所谓的“轮胎接地面宽度”是指用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所规定的轮辋及内压的规格而负载了最大负载载重的80%的情况下的轮胎接地面宽度。
采用该充气轮胎,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转弯时的抗水膜滑行性能及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的不均匀磨损性。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中央接地部位于轮胎赤道线CL上。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横向花纹沟从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离开一定的距离(例如接地宽W4)而终止,该距离处于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的接地宽(例如接地宽W7)的5%~90%的范围内;连续横向花纹沟从至少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中的划分中央接地部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离开一定距离(例如接地宽W5)而终止,该距离处于中央接地部的接地宽(例如接地宽W8)的5%~60%的范围内。
采用该充气轮胎,由于从形成于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上的横向花纹沟的终止端(例如终止端20E)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距离为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的接地宽W7的5%~90%的范围内的长度,因此可以确保第2区域的排水性能。
另外,从中央接地部的连续横向花纹沟的终止端(例如终止端21E)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距离为中央接地部的接地宽W8的5%~60%的范围内的长度,因此可以确保第1区域的排水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连续横向花纹沟呈这样的弯曲形状:具有第1倾斜部(例如第1倾斜部21a)和第2倾斜部(例如第2倾斜部21b);上述第1倾斜部在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及中央接地部上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倾斜;上述第2倾斜部在中央接地部上沿与第1倾斜部相同的方向倾斜,但以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更陡的第2倾斜角度倾斜着。
采用该充气轮胎,由于连续横向花纹沟在中央接地部上具有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更陡的第2倾斜部,因此可以提高胎面中心附近(即,胎面接地面的中央附近、水膜滑行多发的位置的接地面)的排水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连续横向花纹沟的沟宽朝向其终止端(例如终止端21E)渐渐地扩大开。
采用该充气轮胎,由于胎面中心附近的水高效地流入第2倾斜部,并且可以顺畅地将流入到第2倾斜部中的水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排出,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胎面中心附近的排水性能,特别是可以提高抗水膜滑行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对于中央接地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优选在连续横向花纹沟的终止端(例如终止端21E)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例如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沟壁上具有凸部(例如凸部5a)。
由于连续横向花纹沟的终止端部分的接地部端的接地部的宽度较窄,因此会导致刚性不足而影响磨损,采用该充气轮胎,由于具有凸部而可以弥补该接地部端的刚性不足。
另外,优选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凸部为三角形,优选该凸部的高度朝向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渐渐降低。
采用该充气轮胎,可以防止排水性能与刚性过高。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对于中央接地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优选在未配置凸部的区域上具有朝向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例如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的倒角部(例如倒角部5b)。
采用该充气轮胎,通过使中央接地部的局部的高度渐渐降低,可以取得与因具有上述凸部而得到强化的刚性之间的刚性平衡。
另外,优选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凸部与上述倒角部各自的一条边相互处于一直线上,并被配置在相互连接的位置,优选上述凸部与上述倒角部的大小最好是成比例。
采用该充气轮胎,可以更有效地取得凸部与倒角部之间的刚性平衡。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胎面上还形成有第1副横向花纹沟(例如第1副横向花纹沟23)和第2副横向花纹沟(例如第2副横向花纹沟24);上述第1副横向花纹沟处于彼此相邻的连续横向花纹沟间的中央,在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的胎面接地端TE2开口,并朝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沿与连续横向花纹沟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上述第2副横向花纹沟在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开口,朝向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沿与连续横向花纹沟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未向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开口而与连续横向花纹沟的终止端连接而终止。
采用该充气轮胎,由于在连续横向花纹沟之间形成副横向花纹沟而可以适当地降低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的刚性,因此在可以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基础上提高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的排水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多条的圆周方向沟的沟宽是:至少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中的距轮胎赤道线CL最近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例如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沟宽(例如沟宽W3)为最大。
采用该充气轮胎,通过使距轮胎赤道线CL最近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为最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胎面中心附近的排水性能,特别是可以提高抗水膜滑行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特征的充气轮胎中,优选至少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的总和(例如沟宽W1+W2+W3)处于至少1条的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的总和(例如沟宽W10)的200%~600%的范围内。
采用该充气轮胎,通过使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的总和为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的总和的200%以上,可以适度地确保每一条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从而可以得到良好的排水性能。另外,通过使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的总和为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的沟宽的总和的600%以下,可以在第2区域的胎面上得到适度的刚性,从而可以良好地确保在干燥路面上和在湿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局部平面展开图。
图2是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局部平面展开图。
图3是以往例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局部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了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为示意图,应留意各尺寸的比率等与实际尺寸比率的差异。因此,应该参照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另外,当然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充气轮胎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1的局部平面展开图。另外,图1是俯视车辆安装状态的充气轮胎的图。
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假想地将胎面1划分为两个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而将胎面1划分成在安装于车辆时作为车辆内侧的车辆内侧区域2、和作为车辆外侧的车辆外侧区域3。
在车辆内侧区域2上形成有与轮胎赤道线CL平行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这3条圆周方向沟,在车辆内侧区域2的胎面接地面端TE1侧由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划分并形成有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该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大致呈肋状。
在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上形成有开口于胎面接地面端TE1并朝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延伸的横向花纹沟20。横向花纹沟20在胎面接地面端TE1开口,但未在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开口而在离开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距离W4的终止端20E处终止。
另外,距离W4的长度处于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接地宽W7的5%~90%的范围内。
在车辆外侧区域3上形成有1条与轮胎赤道线CL平行的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在车辆外侧区域3的胎面接地面端TE2侧由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划分并形成有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
该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配置在从轮胎赤道线CL而朝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轮胎接地面宽度的1/4的位置。
另外,由形成于车辆外侧区域3上的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和形成于车辆内侧区域2上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在胎面1的胎面中心附近处划分并形成了中央接地部5。该中央接地部5位于轮胎赤道线CL上。另外,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位于以轮胎赤道线CL为中心的轮胎接地面宽度的±15%的区域内。
在车辆外侧区域3上还形成有从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延伸至中央接地部5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连续横向花纹沟21在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上开口于胎面接地面端TE2并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方向延伸,与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相交而连接至中央接地部5,连续横向花纹沟21在中央接地部5上未开口于划分中央接地部5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而终止于终止端21E。
终止端21E处于从圆周方向沟13离开距离W5的位置,距离W5的长度处于中央接地部5的接地宽W8的5%~60%的范围内。
另外,连续横向花纹沟21在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及中央接地部5上具有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以角度α1倾斜着的大致直线形状的第1倾斜部21a、和在中央接地部5上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以角度α2倾斜着的大致直线形状的第2倾斜部21b。另外,由于角度α2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角度比角度α1更陡,因此连续横向花纹沟21呈由第1倾斜部21a和第2倾斜部21b构成的弯曲形状。并且,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沟宽W6呈朝向终止端21E渐渐地扩大的形状。
另外,优选横向花纹沟20及连续横向花纹沟21朝向各自所开口的胎面接地面端(胎面接地面端TE1及TE2)在俯视胎面时以与轮胎赤道线CL成45度~90度的角度倾斜。
另外,在胎面1的车辆外侧区域3上形成有副横向花纹沟23,该副横向花纹沟23在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上与连续横向花纹沟21大致平行地延伸至相互相邻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副横向花纹沟23开口于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的胎面接地面端TE2,但未向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开口而终止。
并且,在中央接地部5上形成有副横向花纹沟24,该副横向花纹沟24开口于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并沿与连续横向花纹沟21大致相同的方向朝向车辆内侧区域2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延伸,未在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开口而在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21E上与连续横向花纹沟21连接。另外,优选副横向花纹沟23及副横向花纹沟24形成于相互相邻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之间的大致中央附近。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在形成于上述的胎面1上的4条圆周方向沟10~13中,距轮胎赤道线CL最近的圆周方向沟13的沟宽最宽。例如,在图1所示的沟宽W1、W2、W3、W10中,沟宽W3的宽度最大。
另外,车辆内侧区域2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沟宽的总和(沟宽W1+W2+W3)处于车辆外侧区域3的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的沟宽(沟宽W10)的200%~600%的范围内。即,(W10×2)≤(W1+W2+W3)≤(W10×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胎面1的多条圆周方向沟10、11、12、13为直线状或者是在轮胎接地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圆周方向流水部的沟。并且,这些多条圆周方向沟10、11、12、13的沟宽W1、W2、W3、W10各不相同。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上,在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21E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沟壁上具有凸部5a。如图1所示,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该凸部5a为三角形,且凸部5a的高度朝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上,轮胎在未配置凸部5a区域上具有朝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的倒角部5b。另外,倒角部5b的深度也从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21E部分起沿圆周方向渐渐降低。并且,如图1所示,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倒角部5b为三角形。
另外,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凸部5a与倒角部5b的各自的一条边相互处于一条直线上,并被配置在相互连接的位置。如图1所示,具体地说,优选为:凸部5a与倒角部5b为三角形,各自的底边相互处于一条直线上,并被配置在相互连接的位置。并且,优选凸部5a与倒角部5b的大小成比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1在车辆内侧区域2上成为形成有3条圆周方向沟11、12、13和未在圆周方向沟11开口的横向花纹沟20的条形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排水性能、低噪音性能、耐磨损性能较高。另外,在车辆外侧区域3上,因与1条圆周方向沟10和与其相交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及副横向花纹沟24而成为花纹块基调的胎面花纹,在湿路面及干燥路面上的驱动性能及制动性能较高。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而具有非对称胎面图案,该非对称胎面图案具有在车辆外侧区域2和车辆内侧区域3上各自不同的轮胎性能。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形成于胎面1上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数量比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的数量多2条以上,因此在车辆外侧区域3和车辆内侧区域2上有效地分离了胎面1的功能。
更具体地说,在胎面1的车辆外侧区域3上形成有至少1条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因此确保了最低限度的排水性能,并且抑制了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的不均匀磨损,还确保了车辆内侧区域2的横向花纹块的刚性,从而提高了车辆转弯时的抓着力,可以提高充气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而且,由于在胎面1的车辆内侧区域2上形成了比车辆外侧区域3多2条以上的圆周方向沟,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排水性能,从而可以提高充气轮胎的抗水膜滑行性能。
另外,形成于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上的多条横向花纹沟20开口于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胎面接地端TE1而有助于确保排水性能,并且,由于这些横向花纹沟20未在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开口,因此提高了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刚性,从而可以提高充气轮胎的低噪音性能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并且,通过从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连续地延伸至中央接地部5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可以提高圆周方向沟的数量较少的车辆外侧区域3的排水性能。另外,由于连续横向花纹沟21未在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开口,因此中央接地部5未被截断而是沿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延伸,可以确保中央接地部5的刚性而提高充气轮胎在干燥路面上行驶时及在湿路面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多条圆周方向沟10、11、12、13为直线状或者是在轮胎接地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圆周方向流水部的沟,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
另外,由于上述的多条圆周方向沟10、11、12、13的沟宽各不相同,因此可以降低在沟呈直线状时所产生的沟内的气柱管共鸣音。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大致呈肋状,因此可以确保车辆内侧区域2的刚性。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将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配置在自轮胎赤道线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偏离轮胎接地面宽度的1/4的位置,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转弯时的抗水膜滑行性能及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不均匀磨损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从形成于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上的横向花纹沟20的终止端20E到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的距离W4的长度处于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接地宽W7的5%~90%的范围内,因此可以确保车辆内侧区域2的排水性能。
在距离W4的长度不足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接地宽W7的5%时,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花纹块刚性下降,在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上易产生不均匀磨损,因此不理想。并且,在距离W4的长度超过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接地宽W7的90%时,横向花纹沟20的沟长不足,车辆内侧胎肩接地部4的排水性能恶化,因此不理想。
另外,由于从中央接地部5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21E到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距离W5的长度处于中央接地部5的接地宽W8的5%~60%的范围内,因此可以确保车辆外侧区域3的排水性能。
在距离W5的长度不足中央接地部5的接地宽W8的5%时,中央接地部5的花纹块刚性下降,车辆在干燥路面及湿路面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恶化,因此不理想。并且,在距离W5的长度超过中央接地部5的接地宽W8的60%时,会导致胎面中心附近的排水性能恶化,并且会存在中央接地部5的花纹块刚性变高而操纵稳定性能及乘坐舒适性恶化危险,因此不理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连续横向花纹沟21在中央接地部5上具有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21a更陡的第2倾斜部21b,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胎面中心附近的排水性能。
另外,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沟宽W6在中央接地部5上朝向未在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开口的终止端21E渐渐扩大,因此胎面中心附近的水高效率地流入第2倾斜部21b,并且由于可以将流入到第2倾斜部21b中的水顺畅地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排出,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胎面中心附近的排水性能,特别是可以提高抗水膜滑行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中央接地部5上,由于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部分的接地部端的接地部的宽度较窄,因此会导致刚性不足而影响磨损,但在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中,由于在连续横向花纹沟21终止的终止端21E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沟壁上具有凸部5a而可以弥补该接地部端的刚性不足。
另外,由于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凸部5a为三角形,且该凸部5a的高度朝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因此可以防止排水性能和刚性过高。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由于在未配置凸部5a区域上具有朝向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的倒角部5b,因此可以获得与因具有上述凸部5a而得到强化的刚性之间的刚性平衡。
另外,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在凸部5a与倒角部5b的各自的一条边相互处于一直线上并被配置在相互连接的位置且凸部5a与倒角部5b的大小成比例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凸部5a与倒角部5b之间的刚性平衡。
另外,由于只在连续横向花纹沟21上存在车辆外侧区域3的轮胎圆周方向的刚性过高而使乘坐舒适性恶化的隐患,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连续横向花纹沟21之间设置了副横向花纹沟23及24,从而使轮胎圆周方向的刚性适度。因此,可以在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基础上提高车辆外侧胎肩接地部6的排水性能。另外,由于副横向花纹沟23及24的目的在于辅助地弥补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胎肩接地部6的排水性能,因此优选使其形成在相互相邻的连续横向花纹沟21之间的大致中央附近。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多条圆周方向沟的沟宽是至少3条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中的距轮胎赤道线CL最近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3的沟宽W3为最大,因此可以更高效率地提高轮胎中心附近的排水性能,特别是可以提高抗水膜滑行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至少3条的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沟宽的总和(沟宽W1+W2+W3)为至少1条的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的沟宽的总和(沟宽W10)的200%以上,可以适度地确保每一条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沟宽,从而可以得到良好的排水性能。另外,由于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沟宽的总和为车辆外侧圆周方向沟10的沟宽的总和的600%以下,可以在车辆内侧区域2的胎面1上得到适度的刚性,从而可以良好地确保在干燥路面和湿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优选横向花纹沟20及连续横向花纹沟21以朝向开口的胎面接地面端(胎面接地面端TE1及TE2)的角度为45度~90度的角度倾斜。当该角度小于45度时,会在胎肩接地部的花纹块设置锐角部,导致胎肩接地部的花纹块刚性下降,因此不理想。
实施例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充气轮胎的实施例。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制造了2种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轮胎和1种以往例的轮胎,并对它们进行了评价试验。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实施例所示轮胎,可在不改变其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1相同的结构。
如图2所示,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为具有胎面100的充气轮胎,与图1所示的胎面1相比,进一步在车辆内侧区域2上追加了1条车辆内侧圆周方向沟14这一点上有所不同。
如图3所示,以往例的充气轮胎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具有左右非对称的胎面200。胎面200具有在以轮胎赤道线CL为基准而假想地被划分出的车辆内侧区域2及车辆外侧区域3的每个区域上分别形成有2条的共计4条圆周方向沟201~204。
另外,用于评价的充气轮胎的条件如下。
(以往例、实施例1、实施例2共用)
·轮胎尺寸:225/45R 17;
·圆周方向沟深度:8.3mm;
·负载:相当于在实车上乘坐2名乘客;
·轮胎内压:230kPa;
下面,在表1及表2中表示了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的胎面1的各部分的尺寸。
[表1]
实施例1
Figure C200580032208D00221
[表2]
实施例2
Figure C200580032208D00231
评价试验是这样进行的:将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2及以往例的充气轮胎分别安装于实车并进行实车行驶,由试驾员进行感觉评价及耐磨损性能评价。评价内容如下所示。
1)湿地水膜滑行(直线)试验:在直线路线上通过水深为5mm的湿路面时,对发生水膜滑行的临界速度进行感觉评价。
2)湿地水膜滑行(转弯)试验:在曲线路线上通过水深为5mm的湿路面时,对发生水膜滑行的临界速度进行感觉评价。
3)干地操纵稳定性能试验:以各种行驶方式在干燥状态的环形道路上进行运动式行驶时,对操纵稳定性能进行感觉评价。
4)湿地操纵稳定性能试验:以各种行驶方式在潮湿状态的环形道路上进行运动行驶时,对操纵稳定性能进行感觉评价。
5)轮胎噪音试验(低噪音性能试验):以各种行驶方式行驶在干燥状态的普通铺装路面上时,对产生的轮胎噪音进行感觉评价。
6)乘坐舒适性试验:以各种方式行驶在干燥状态的普通铺装路面上时,对乘坐舒适性进行感觉评价。
7)耐磨损性能试验:以各种方式行驶方式在干燥状态的普通铺装路面上行驶了5000km之后,对在胎面的相邻的花纹块之间产生的不均匀磨损量(台阶磨损量)进行评价。
另外,耐磨损性能试验的不均匀磨损量的计算方法为:用充气轮胎的两侧的胎肩部圆周上的、全部胎肩花纹块来测定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进入侧和蹬出侧之间的残留沟的差,并算出这些差值的平均值,以测定以往例的充气轮胎时的平均值作为100,从而设定高度差磨损量(指数)。
在表3中表示了上述1)~7)的各试验的结果。各评价值越大表示结果越良好。
[表3]
 
以往例子 实施例1 实施例2
湿地水膜滑行(直线)试验 100 113 111
湿地水膜滑行(转弯)试验 100 105 104
干燥路面操纵稳定性能试验 100 110 107
湿地操纵稳定性能试验 100 108 107
 
轮胎噪音试验 100 103 104
乘坐舒适性试验 100 107 109
耐不均匀磨损性能试验 100 105 106
结果
如表3所示,对于所有的试验项目,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均得到了超出以往例子的充气轮胎的结果。
由以上内容可知: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提高了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和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并且也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低噪音性能、耐磨损性能。
产业可利用性
如上述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提高了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和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并且也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低噪音性能、耐磨损性能,因此可以较适用于车辆用轮胎。

Claims (15)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形成有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多条圆周方向沟的胎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条圆周方向沟具有至少1条在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的一侧的第1区域上形成的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和至少3条在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的另一侧的第2区域上形成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
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数量比上述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多2条以上;
在上述胎面上至少形成有由上述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划分出的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6)、由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划分出的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4)、和配置在上述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与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之间的中央接地部(5);
在上述胎面上还形成有多条连续横向花纹沟(21)和多条横向花纹沟(20);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在上述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6)的胎面接地面端(TE2)开口,朝向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方向延伸,与上述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相交叉并连续至上述中央接地部(5),未在上述至少3条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中的划分上述中央接地部(5)的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开口而终止;上述横向花纹沟(20)在上述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4)的胎面接地面端(TE1)开口,朝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延伸,未在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开口而终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条圆周方向沟为直线状的沟、或者在轮胎接地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圆周方向流水部的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条圆周方向沟的沟宽(W1、W2、W3、W10)各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4)为大致肋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配置在从轮胎赤道线(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偏离轮胎接地面宽度的1/4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接地部(5)位于轮胎赤道线(CL)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向花纹沟(20)离开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第一距离(W4)而终止,该第一距离(W4)处于上述第2区域胎肩接地部(4)的接地宽(W7)的5%~90%的范围内;
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离开上述至少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中的划分上述中央接地部(5)的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第二距离(W5)而终止,该第二距离(W5)处于上述中央接地部(5)的接地宽(W8)的5%~6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呈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具有第1倾斜部(21a)和第2倾斜部(21b);上述第1倾斜部(21a)在上述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6)及上述中央接地部(5)上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倾斜;上述第2倾斜部(21b)在上述中央接地部(5)上沿与上述第1倾斜部相同的方向倾斜,但以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1倾斜部更陡的第2倾斜角度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沟宽朝向其终止端(21E)渐渐地扩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上,在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21E)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的沟壁上具有凸部(5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部(5a)在俯视胎面接地面时为三角形,该凸部(5a)的高度朝向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中央接地部(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上,在未配置上述凸部(5a)的区域上具有朝向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渐渐降低的倒角部(5b)。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胎面上还形成有第1副横向花纹沟(23)和第2副横向花纹沟(24);上述第1副横向花纹沟(23)处于相互相邻的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之间,在上述第1区域胎肩接地部(6)的胎面接地端(TE2)开口,朝上述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沿与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上述第2副横向花纹沟(24)在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开口,朝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沿与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未向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开口而与上述连续横向花纹沟(21)的终止端(21E)连接而终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条圆周方向沟的沟宽是以上述至少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中的距轮胎赤道线(CL)最近的上述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3)的沟宽为最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3条的第2区域圆周方向沟(11、12、13)的沟宽的总和处于上述至少1条的第1区域圆周方向沟(10)的沟宽的总和的200%~600%的范围内。
CNB2005800322080A 2004-09-24 2005-09-22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6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493/2004 2004-09-24
JP2004278493 2004-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7197A CN101027197A (zh) 2007-08-29
CN100522665C true CN100522665C (zh) 2009-08-05

Family

ID=3609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22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665C (zh) 2004-09-24 2005-09-22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67135B2 (zh)
EP (1) EP1792754B1 (zh)
JP (1) JP4521405B2 (zh)
CN (1) CN100522665C (zh)
WO (1) WO20060333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6786B (zh) * 2011-02-17 2015-01-01 Bridgestone Corp 輪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4974B2 (ja) * 2006-08-07 2012-03-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32379B2 (ja) * 2007-02-14 2011-07-2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33635B2 (ja) * 2007-09-12 2013-01-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65975B2 (ja) * 2007-09-13 2013-03-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16382B2 (ja) * 2008-03-18 2013-06-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98029B2 (ja) * 2009-02-09 2014-05-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49209B2 (ja) * 2009-02-10 2014-03-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97336B2 (ja) * 2009-02-20 2011-06-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608724S1 (en) 2009-03-16 2010-01-26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Bicycle tire tread
JP5233787B2 (ja) * 2009-03-25 2013-07-1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907676B1 (en) 2010-07-02 2017-04-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5406911B2 (ja) * 2011-12-28 2014-02-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85968B2 (ja) * 2011-12-28 2014-01-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8728B2 (ja) * 2012-11-20 2015-01-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81566B2 (ja) 2013-07-10 2015-09-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5060127A1 (ja) * 2013-10-22 2015-04-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31055B2 (ja) * 2014-03-11 2016-11-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06436B2 (ja) * 2014-05-30 2018-04-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228473B (zh) * 2014-10-08 2016-08-03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超耐磨高承载节油环保van 轮胎
JP6439416B2 (ja) * 2014-12-03 2018-12-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83788B2 (ja) * 2015-01-22 2016-09-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24537A (ja) * 2015-07-22 2017-02-0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772788S1 (en) 2015-09-08 2016-11-29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Inc. Tire tread
RU2699511C1 (ru) * 2017-03-07 2019-09-05 Дзе Йокогама Раббер Ко., Лтд.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JP6930241B2 (ja) 2017-06-19 2021-09-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35808B2 (ja) * 2018-05-24 2022-03-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5829A1 (de) * 1987-05-08 1988-12-01 Bridgestone Corp Luftreifenpaar
EP0565270A1 (en) * 1992-04-08 1993-10-1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s
US6105644A (en) * 1997-02-06 2000-08-2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three asymmetrically arranged main grooves
EP1029712A1 (de) * 1999-02-20 2000-08-23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uftreifen
CN1421329A (zh) * 2001-11-27 2003-06-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12385A1 (fr) 1975-05-30 1976-12-24 Uniroyal Structure de bande de roulement et enveloppe de bandage pneumatique en comportant application
JPS6266805U (zh) 1985-06-13 1987-04-25
DE68906861T2 (de) * 1988-11-21 1993-09-09 Sumitomo Rubber Ind Fahrzeugreifen.
US5425406A (en) * 1993-03-11 1995-06-2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symmetric tire tread with an aquachannel
IT1265035B1 (it) * 1993-05-31 1996-10-28 Pirelli Pneumatico per ruote di veicoli con battistrada a bassa rumorosita' di rotolamento
AT403454B (de) * 1994-12-21 1998-02-25 Semperit Ag Fahrzeugreifen
US6823911B1 (en) * 1999-02-26 2004-11-3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pseudo-land portion formed in circumferential groove
JP4097424B2 (ja) 2001-12-05 2008-06-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EP1541380B1 (en) * 2002-08-30 2013-10-3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with asymmetric tread pattern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he tire
JP4428914B2 (ja) 2002-08-30 2010-03-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対称トレッドパターンを有する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装着方法
DE20216992U1 (de) * 2002-11-04 2003-01-16 Goodyear Dunlop Tires Germany Fahrzeugluftreifen, insbesondere Sommerreifen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JP4585865B2 (ja) * 2002-12-19 2010-11-24 ピレリ・タイヤ・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ウィンタータイヤ用トレッドパターン
JP4369734B2 (ja) * 2003-12-09 2009-11-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50173035A1 (en) * 2004-02-10 2005-08-11 Richard Heinen Elongated block tire trea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5829A1 (de) * 1987-05-08 1988-12-01 Bridgestone Corp Luftreifenpaar
EP0565270A1 (en) * 1992-04-08 1993-10-1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s
US6105644A (en) * 1997-02-06 2000-08-2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three asymmetrically arranged main grooves
EP1029712A1 (de) * 1999-02-20 2000-08-23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uftreifen
CN1421329A (zh) * 2001-11-27 2003-06-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6786B (zh) * 2011-02-17 2015-01-01 Bridgestone Corp 輪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42133A1 (en) 2008-06-19
CN101027197A (zh) 2007-08-29
EP1792754A4 (en) 2009-03-04
US8267135B2 (en) 2012-09-18
JP4521405B2 (ja) 2010-08-11
JPWO2006033383A1 (ja) 2008-05-15
EP1792754B1 (en) 2013-03-06
EP1792754A1 (en) 2007-06-06
WO2006033383A1 (ja) 200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2665C (zh) 充气轮胎
EP1872973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1856954B (zh) 充气轮胎
CN104955660B (zh) 充气轮胎
CN204149780U (zh) 充气轮胎
CN104908527B (zh) 充气轮胎
AU2008298805B2 (en) Pneumatic tire
US8578985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sipes
CN101195326B (zh) 充气轮胎
CN102099206B (zh) 充气轮胎
CN104203603B (zh) 充气轮胎
CN100562437C (zh) 充气轮胎
JP468409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475670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US20120111466A1 (en) Pneumatic tire
US6792985B2 (en)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blocks each provided with cut-slope
JP439294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陸部構造
US20080149241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1588934B (zh) 充气轮胎
US11407255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3442909B (zh) 充气轮胎
CN104703817A (zh) 充气轮胎
JP200634734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9188110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3153654B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