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4436C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4436C
CN100514436C CNB2006100959184A CN200610095918A CN100514436C CN 100514436 C CN100514436 C CN 100514436C CN B2006100959184 A CNB2006100959184 A CN B2006100959184A CN 200610095918 A CN200610095918 A CN 200610095918A CN 100514436 C CN100514436 C CN 1005144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y scale
grey
reference potential
lead
scale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959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3765A (zh
Inventor
中川清志
柳俊洋
中野武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3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3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4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4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该装置设置:具备应输出必要灰度数64的例如16倍的灰度数1024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11)的群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从所述输出端子的群设定按照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64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的存储器构成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定的输出端子选择并取出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11)并施加电压于显示板上的选择器。这样,由于抑制由显示模式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的变化,故能使精度良好且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3年9月30日、申请号为03143491.6、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反射显示和透射显示的两种显示,同时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显示模式而异的半透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液晶显示装置为首的显示装置,一般认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其输出亮度是线性的灰度特性好。这里,输入灰度信号值对输出亮度的特性称为γ特性。所谓γ特性,具体而言是显示装置的亮度L与输入显示装置的灰度信号值E的γ次方成比例的变化的特性。用公式表示之,为L=KEγ(一般γ=2.2~3,K为常数)。
这样,显示装置由于往往输出亮度对输入灰度信号不是线形而具有上述γ特性的关系,故不能原封不动地正确地灰度显示。
因此,为了进行正确的灰度显示,显示装置有必要考虑到这一点而预作用输入灰度信号值E的1/γ次方的校正,如图7“一般的图像的γ逆特性”所示的那样。将此称为γ校正。这样,得到在同一图中如“正确的灰度特性”所示的那样输出亮度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为L=KE(K为常数)的线性关系。
为得到对应于γ逆特性的γ特性。如图8所示采用显示装置的γ校正电路。该γ校正电路为实现64灰度,通过用各选择器从划分成64级的64个输出端子中选择任一个输出端子来实现最佳的64灰度。这样,就能正确的灰度显示。又,上述γ校正电路如图9所示内置于液晶显示装置70的源极驱动器71中。
上述的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一经一次设定γ校正的最佳值后,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中变更就不可能,但这在显示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没有问题。
然而,近年来为在明亮场所实现低电耗化,市场上推出组合关闭背光而用外部光的反射方式(暂称为“模式1”)与较暗场所用现有那样的背光的透射方式(暂称为“模式2”)的两方的优点的半透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半透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当从透射型转换为反射型时,则如图10所示那样,由于灰度—亮度特性不完全一致,故同一图像看起来不一样。其原因在于如图11所示由于透射时与反射时的差异使施加电压(V)—透射率(T)特性不一致所致。该图中,说明了施加电压(V)—透射率的特性,也同样说明施加电压(V)—反射率的关系。
此外,也考虑想用各显示模式改变灰度显示那种的需要。也就是说用一个灰度设定给用户带来不舒服感。
因此,如图12所示,事先准备多条源极驱动器的灰度—电压施加特性的特性曲线,当转换各显示模式时使之连动转换。又,该图中设定2条,当然也可以设定2条以上,从中选用。这样,如图13所示能使灰度—亮度特性在透射时与反射时完全一致。
作为通过显示模式可能变更灰度电平的现有显示装置,例如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0-193936公报(公开日2000年7月14日)”如图14所示,通过事先准备2种基准电位发生电路81、82,用反射/透射判定信号选择这些基准电位发生电路81、82中的一个,使“透射”及“反射”的灰度每个电压—透射率特性/电压—反射率特相一致。
又,例如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333648号公报(公开日1998年12月18日)”和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昭63-38989号公报(公开日1988年2月19日)”鉴于以往作为γ校正电路的基准电压的电路由电阻分压比所决定的构成,存在不能与使用模式一致地改变γ校正系数那样的问题,如图15所示,将γ校正电路90的基准电压有关的信息事先存入存储器91,取出并经D/A变换作成基准电压V1~V10。这样使能简单地得到任意的γ校正系数。
然而,上述以往的显示装置中,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0-193936公报(公开日2000年7月14日公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对各显示模式不可能再设定,故不可能向每一模式转换的最佳值变更,不可能精度良好且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
又,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333648号公报(公开日1998年12月18日)”及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昭63-38989号公报(公开日1988年2月19日)”也由于只能离散地变更灰度校正电压,故为了平滑地改变灰度特性,必须要有较多灰度校正电压的输入点,结果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不可能精度良好且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已往的问题点而作。而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为了抑制因显示模式的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的变化能使精度良好且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的显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两种显示,同时是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显示模式而异的半透射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具备两组能够将电源电压分压的由2个可变电阻器与设置于这2个可变电阻器之间并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电位的梯形电阻器构成的组合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同时,在所述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设置应设定各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并存储每种显示模式的电阻值设定数据的存储器。
采用上述的构成,灰度基准电压生成手段具备两组将电源电压分压的2个可变电阻器与设置于这2个可变电阻器之间并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电位的梯形电阻器的组合。因此,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由于设置了应设定各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并存储每个显示模式的电阻值设定数值的存储器,故根据该存储器的电阻值设定数据设定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从而通过变更该存储的电阻值设定数值,实质上能输出任意的灰度基准电位。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两种显示,同时是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显示模式而异的半透射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为能够输出多于必要灰度数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具备由一个梯形电阻器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其电压的输出端子群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从所述输出端子群设定按照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的存储器构成的输出端子设定手段,以及从上述输出端子设定手段设定的输出端子选择并取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并施加电压显示画面上的选择手段。
采用上述的发明,则在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具备由应输出的灰度数多于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群。
因而,由于梯形电阻器是1个,与设置多个的情况相比,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就不大。
又,输出端子群准备其灰度数多于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因而,相对于必要灰度数的灰度电平而言,由于输出更精细的灰度电平的灰度基准电位,故通过选择便能更高精度地进行γ校正。
又,输出端子设定手段由存储器构成,并从输出端子群设定按照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同时,选择手段从上述输出端子设定手段设定的输出端子中选择并取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并施加电压在于显示画面。
因而,例如将可能通过命令接口存取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设置于显示装置中,并事先存储显示装置的多个显示模式各自对应的γ校正值。
结果,灰度显示变得正确,不管室内、室外均可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
因而,由于抑制因显示模式的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的变化,故能提供精度良好且能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征相同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从以下说明中得到充分了解。又,本发明的好处将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的主要构成的框图。
图1(b)示出存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的说明图。
图2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总体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a)示出点顺序方式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的框图。
图3(b)示出1水平期间的源极线的输出电位曲线图。
图4(a)示出线顺序方式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的框图。
图4(b)示出1水平期间的源极线的输出电位曲线图。
图5(a)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的主要构成框图。
图5(b)示出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的说明图。
图6示出输入灰度信号与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图。
图7示出输入灰度信号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8示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γ校正电路构成框图。
图9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总体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0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方式及反射方式的输入灰度信号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11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方式及反射方式的施加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12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方式及反射方式的输入灰度信号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13示出理想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方式及反射方式的输入灰度信号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14示出现有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γ校正电路的构成框图。
图15示出现有的又一液晶显示装置的γ校正电路的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a)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一形态如下。又,本实施形态虽对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显示装置不一定限于液晶显示装置,只要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而异的其他显示装置也可以。
作为本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2所示具有作为显示画面的显示板1,并具有为驱动显示板1的源极驱动器2及栅极驱动器3。上述源极驱动器2通过命令接口(I/F)4连接个人计算机(PC)5,这样,根据来自个人计算机(PC)的指示便在显示板1上进行显示。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可以是关闭未图示的背光而用外部光的反射方式(暂时称为“模式1”)与较暗场所利用背光的透射方式(暂时称为“模式2”)的两方面显示模式的半透射方式。
本实施形态的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中设有作为输出端子手段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反射用数据6a及透射用数据6b存储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6连接到上述源极驱动器2,这样,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6的反射用数据6a及透射用数据6b便能让所述源极驱动器2使用。也就是说,该非易失性存储器6例如从个人计算机(PC)5经由命令接口(I/F)4的存取成为可能。命令接口(I/F)4指80系列CPU代表的n位(n=8、9、16等)的CPU总线接口。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6的反射用数据6a及透射用数据6b中存储着液晶显示装置10的各显示模式对应的γ校正值。
这样,从模式1向模式2的变更,或反过来变更,通过与显示模式的变化连动地用命令转换对应的反射用数据6a及透射用数据6b的最佳值,即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动作中也能容易地校正上述反射用数据6a及透射用数据6b为其最佳值。结果,灰度显示正确,不管室内室外都能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
又,通过设置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6,即使在上述说明以外的显示模式γ特性的转换有必要时也可不组成复杂的电路而能容易地设定γ特性为最佳值,因此成为非常实用的液晶显示装置10。
这里,说明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中因所述的各显示模式进行最佳γ校正用的具体的构成及其方法。
首先,如图1(a)及图1(b)所示,作为本实施形态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20,具备应输出必要灰度数64的例如16倍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7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11的群。
此外,在上述输出端子11的群的各输出端子11上连接有作为选择手段的各选择器12…,同时在各选择器12…接有作为输出端子设定手段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
而且,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6设定根据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64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11。另一方面,选择器12…从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6设定的输出端子11选择并取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11,并施加电压到显示板1上。
也就是说,本实施形态中作为γ校正的一种方法,如图1(a)及图1(b)所示,采用了使用彩色调色板的方法。
具体地说,本实施形态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20为了实现例如64灰度,事先准备了多于该64灰度的灰度区,从中选择任意的64灰度。又,本实施形态就必要灰度数为6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一定限于此。
详细情况如图1(a)所示,通过由各选择器12从分成1024级灰度的输出端子11…中选择任意的64个输出端子11来实现最佳的64灰度。这种情况下,对于选择无论是那64个输出端子11,如图1(b)所示,数据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故选择根据反射方式及透射方式的输出端子11。本实施形态中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20与作为必要灰度数64个相对,输出端子11为1024个。然而不一定限于此,只要是输出必要灰度数的N倍(N为大于2的整数)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就行。本实施形态如上所述,N=1024/64=16。从γ校正的高精度化观点来看,N大一点为好。
这种方法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如果是进行每1点显示的点顺序方式,则只要用高性能的D/A变换器13转换成1024个灰度的输出端子11就行。
然而,如图4(a)及图4(b)所示,进行每1水平期间(1H)显示的线顺序方式由于对每条源极线14需要准备D/A变换器(DAC)13,故必须准备源极线数×1024个灰度的输出端子11,输出端子11…数目极大,故不现实。
因此,作为稍微再简单地实现的方法如图5(a)所示,在作为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30中,将电源电压(VOH-VOL)进行分压,一方面,设置2个可变电阻器15、16与在这2个可变电阻器15、16之间设置的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电位的梯形电阻器7,另一方面,设置2个可变电阻器17、18与在这2个可变电阻器17、18之间设置的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的梯形电阻器7。
也就是说,上述两组梯形电阻器7、7用于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压生成。因而,从图5(a)左侧的梯形电阻器7取出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即V0+~V63+,另一方面从图5(a)右侧的梯形电阻器7取出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即V63—~VO-。
此外,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30中设置应设定各可变电阻器15~18的电阻值R1~R4,并存储每种显示模式的电阻值设定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
上述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30设置可变电阻器15~18,设法做到通过改变可变电阻器15~18的电阻值来使V0~V63的电压变化。关于如何改变上述可变电阻器15~18的电阻值,如图5(b)所示那样,在反射方向时非易失性存储器6选择电阻值R1、R2、R3、R4,在透射方式的选择电阻值R1’、R2’、R3’、R4’。
这样,如图6所示能使灰度特性变化,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得到最佳的输出电压。
实际上,相对于全部的灰度信号逐个地设定是不现实的,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事先准备几种模式的γ校正值,采用最佳的校正值。
这样,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20中具备应输出必要灰度数64的例如16倍的灰度数1024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7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11的群。
因此,由于梯形电阻器7是1个,故与设置多个的情况相比,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20体积不大。
又,输出端子11的群准备了必要灰度数64的例如16倍的灰度数1024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因而,与必要灰度数64的灰度电平相对,由于输出更为精细的灰度电平的灰度基准电位,故能通过选择进行精度更好的γ校正。
又,非易失性存储器6由存储器组成并输出端子11群中设定根据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64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11,同时选择器12从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6设定的输出端11中选择取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11并施加电压于显示板1上。
因此,将通过命令接口4存取可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设置于液晶显示设置10,并存储与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多种显示模式各自对应的γ校正值。
结果,灰度显示变得正确,不管室内、室外均可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
因此,由于抑制了因显示模式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变化,故可提供精度良好且能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的液晶显示装置10。
又,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由于存储器由非易失性的构成,故关断液晶显示装置10也不会消失存储器中所存的内容。
又,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存储着对于每种显示模式对应的必要灰度数64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设定数据,故通过该输出端子设定数据能容易地设定相对于每种显示模式所要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11。
又,通过装载非易失性存储器6,即使在因显示模式而有必要转换γ特性时,也由于不必组成复杂电路而可容易地设定γ特性为最佳值,故可提供非常实用的液晶显示装置10。
又,与上述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0-193936公报(公开日2000年7月14日)”的不同之点,可举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不具有多个决定灰度特性的梯形电阻器7,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设定控制输出端子11的值。因此,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通过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6,设定变更也是极其简单的。
因此,对于设计值与实际显示板特性的偏差或设计途中的显示板特性的变更等,设定变更是容易的。
又,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30具备两组应分压电源电压(VOH-VOL)的2个可变电阻器与设置于该2个可变电阻器之间、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电位的梯形电阻器7的组合。因此,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30中设置了设定各可变电阻器15~18的电阻值,并存储每种显示模式的电阻值设定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所以基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6的电阻值设定数据,设定可变电阻器15~18的电阻值。因此,通过变更该非易失性存储器6的电阻值设定数据,实质上可输出任意的灰度基准电位。
因此,由于抑制了因显示模式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变化,故可提供精度良好且能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的液晶显示装置。
又,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两组梯形电阻器7、7用作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也就是说,例如对于液晶显示装置10有必要施加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
对此,本实施形态通过设置2个两组可变电阻器15~18即4个可变电阻器15~18,在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中,可生成任意的灰度电平的灰度基准电位。
因此,即使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电路30紧凑,又使写入非易存储器6的信息量非常小。
又,与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333648号公报(公开日1998年12月18日)”及“特开昭63-38989号公报(公开日1988年2月19日)”不同,那两个文献中为了平滑地改变灰度特性,必须具有较多的灰度校正电压的输入点(实施例中为10点,实际上需要用+写入/—写入加倍成20点),与之相反,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用2点(即使用+写入/-写入也只要4点)的数据就够,故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6的信息量非常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两种显示,同时是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显示模式而异的半透射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具备两组将电源电压分压的2个可变电阻器与设置于这2个可变电阻器之间并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电位的梯形电阻器的组合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同时,在所述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设置应设定各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并存储每种显示模式的电阻值设定数据的存储器。
根据上述的构成,灰度基准电压生成手段具备两组将电源电压分压的2个可变电阻器与设置于这2个可变电阻器之间并输出必要灰度电平数的灰度基准电位的梯形电阻器的组合。因此,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由于设置了应设定各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并存储每个显示模式的电阻值设定数值的存储器,故根据该存储器的电阻值设定数据设定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从而通过变更该存储的电阻值设定数值,实质上能输出任意的灰度基准电位。
因此,由于抑制了因显示模式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变化,故可提供精度良好且能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性相同的液晶显示装置。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以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存储器是非易失性的结构也可以。
根据上述的结构,则即使关断显示装置也不会消失存储器所存的内容。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以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两组梯形电阻器是用于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的结构也可以。
根据上述的结构,则两组梯形电阻器用于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即,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方面有必要施加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
对此,本发明通过设置2个两组可变电阻器即4个可变电阻器,在正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与逆极性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中能生成任意的灰度电位的灰度基准电位。
因此,即使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紧凑,又使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信息量非常小。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两种显示,同时是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显示模式而异的半透射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具备由应输出的灰度数多于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群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从所述输出端子群设定按照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的存储器构成的输出端子设定手段,以及从上述输出端子设定手段设定的输出端子选择并取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并施加电压显示画面上的选择手段。
根据上述的发明,则在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具备由应输出的灰度数多于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群。
因而,由于梯形电阻器是1个,与设置多个的情况相比,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就不大。
又,输出端子群准备其灰度数多于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因而,相对于必要灰度数的灰度电平而言,由于输出更精细的灰度电平的灰度基准电位,故通过选择便能更高精度地进行γ校正。
又,灰度基准电位生成手段中具备应输出必要灰度数的N倍(N为大于2的整数)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一个梯形电阻器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的输出端子群也可以。
这样,输出端子群准备必要的灰度数的N倍(N为大于2的整数)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因此相对于必要灰度数的灰度电平而言,由于输出更精细的灰度电平的灰度基准电位,故通过选择能精度更好地进行γ校正。
又,输出端子设定手段由存储器构成,并从输出端子群设定按照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同时,选择手段从上述输出端子设定手段设定的输出端子中选择并取出相对于输入灰度信号的输出端子并施加电压在于显示画面。
因而,例如将可能通过命令接口存取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设置于显示装置中,并事先存储显示装置的多个显示模式各自对应的γ校正值。
结果,灰度显示变得正确,不管室内、室外均可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
因而,由于抑制因显示模式的转换引起的灰度显示的变化,故能提供精度良好且能使各显示模式的灰度信号—亮度特征相同的显示装置。
发明的详细说明项中所述的具体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完全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例子。因而,本发明不应限于这些具体例子而作狭义的解释。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精神与下面所述的权利要求项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作各种变更并实施。

Claims (3)

1.一种显示装置,是进行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这两种显示,同时施加电压与透射率或施加电压与反射率的关系因反射显示与透射显示的显示模式而异的半透射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
为能够输出多于必要灰度数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具备由一个梯形电阻器(7)产生的电阻分压比决定其电压的输出端子群(11)的灰度基准电位生成单元(20)、
根据所述输出端子群(11)设定相应于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11)的存储器(6)构成的输出端子设定单元(6)、以及
从上述输出端子设定单元(6)设定的输出端子(11)选择并取出与输入灰度信号对应的输出端子(11)并施加电压于显示画面(1)上的选择单元(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6)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对每种显示模式存储对应于该显示模式的必要灰度数的各灰度电平的输出端子设定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度基准电位生成单元(20)具备能够输出必要灰度数的N倍的灰度数的各灰度基准电位的输出端子群(11),其中N是2或2以上的整数。
CNB2006100959184A 2002-11-06 2003-09-30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4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22229A JP2004157288A (ja) 2002-11-06 2002-11-06 表示装置
JP2002322229 2002-11-0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34916A Division CN1302452C (zh) 2002-11-06 2003-09-30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3765A CN1873765A (zh) 2006-12-06
CN100514436C true CN100514436C (zh) 2009-07-15

Family

ID=3217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34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452C (zh) 2002-11-06 2003-09-30 显示装置
CNB2006100959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436C (zh) 2002-11-06 2003-09-30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34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452C (zh) 2002-11-06 2003-09-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262756B2 (zh)
JP (1) JP2004157288A (zh)
KR (2) KR100749879B1 (zh)
CN (2) CN1302452C (zh)
TW (1) TWI259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7288A (ja) * 2002-11-06 2004-06-03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4199141B2 (ja) * 2004-02-23 2008-12-17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111185B2 (ja) 2004-10-19 2008-07-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TWI401640B (zh) 2004-11-12 2013-07-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4442455B2 (ja) * 2005-02-17 2010-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基準電圧選択回路、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227272A (ja) * 2005-02-17 2006-08-31 Seiko Epson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810840B2 (ja) * 2005-03-02 2011-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243233A (ja) * 2005-03-02 2006-09-14 Seiko Epson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243232A (ja) * 2005-03-02 2006-09-14 Seiko Epson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699869B1 (ko) * 2005-10-21 2007-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출력 그레이 전압 레벨을 조절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장치및 방법
US7576720B2 (en) * 2005-11-30 2009-08-1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936854B2 (ja) * 2006-10-25 2012-05-2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ドライバ
JP5045997B2 (ja) 2007-01-10 2012-10-10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71997A (ja) * 2007-03-19 2007-07-05 Seiko Epson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83670A (ja) * 2007-03-19 2007-07-19 Seiko Epson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157169A (ja) * 2007-12-27 2009-07-16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JP2009222786A (ja) * 2008-03-13 2009-10-01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878060B2 (ja) * 2009-11-16 2012-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CN104091575A (zh) * 2014-06-26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伽马电压产生电路及产生方法、数据驱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725A (ja) 1991-07-15 1993-01-29 Hitachi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3106953B2 (ja) * 1996-05-16 2000-11-0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駆動方法
JP3338299B2 (ja) 1996-07-24 2002-10-28 大崎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量計試験台
JPH1062743A (ja) 1996-08-13 1998-03-06 Alps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該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3605829B2 (ja) 1997-04-18 2004-1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3819113B2 (ja) 1997-06-03 2006-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1138989A (ja) 1997-07-14 1999-02-12 Toshiba Corp 音声合成装置及び方法
JP3627246B2 (ja) * 1997-07-25 2005-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3186688B2 (ja) 1998-03-19 2001-07-11 関西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装置
JPH11333648A (ja) 1998-05-25 1999-12-07 Fuji Oozx Inc 研削盤
US6611249B1 (en) * 1998-07-22 2003-08-26 Silicon Graph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wide aspect ratio flat panel display monitor independent white-balance adjustment and gamma correction capabilities
JP2000193936A (ja) 1998-12-25 2000-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27608A (ja) 1999-02-05 2000-08-1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22325A (ja) 1999-07-08 2001-01-26 Advanced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JP3651371B2 (ja) 2000-07-27 2005-05-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駆動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832627B2 (ja) 2000-08-10 2006-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信号線駆動回路、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3501751B2 (ja) * 2000-11-20 2004-03-02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回路、及び該回路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2002366112A (ja) * 2001-06-07 2002-12-20 Hitachi Ltd 液晶駆動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744415B2 (en) * 2001-07-25 2004-06-01 Brillia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oltages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4157288A (ja) 2002-11-06 2004-06-03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83057B1 (ko) 2007-02-15
US20070195039A1 (en) 2007-08-23
US20040085635A1 (en) 2004-05-06
US7973752B2 (en) 2011-07-05
TWI259304B (en) 2006-08-01
KR20040040341A (ko) 2004-05-12
KR20060055496A (ko) 2006-05-23
CN1873765A (zh) 2006-12-06
CN1302452C (zh) 2007-02-28
TW200408869A (en) 2004-06-01
CN1499476A (zh) 2004-05-26
US7262756B2 (en) 2007-08-28
JP2004157288A (ja) 2004-06-03
KR100749879B1 (ko) 2007-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4436C (zh) 显示装置
US6151011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compound data words to reduce the data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pixel electrodes
TW20041411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hance response time of display
US20030132906A1 (en) Gray scale display reference voltage generat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0487764C (zh) 用于驱动彩色型显示设备的驱动器
US2001003837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50101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JP467380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67627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intensity output rise time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233324B2 (en) Display device, drive circuit, test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74329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988815B2 (ja) 液晶駆動装置
JP2005049418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最適階調電圧設定装置
US831041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splay element of simple matrix type,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simple matrix driver
CN100580758C (zh) 显示装置、控制器驱动器以及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CN100485764C (zh) 一种液晶灰度的非线性实现电路
KR2007011299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345383A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JP2002162944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3165065A (zh) 伽玛标记电压生成器
JPH0511725A (ja) デイスプレイの階調制御装置
US20110310068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1275128A (ja) 情報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筆記方法
JP2006330286A (ja) 表示装置
KR20080040898A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