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2127C - 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12127C CN100512127C CNB2006100582510A CN200610058251A CN100512127C CN 100512127 C CN100512127 C CN 100512127C CN B2006100582510 A CNB2006100582510 A CN B2006100582510A CN 200610058251 A CN200610058251 A CN 200610058251A CN 100512127 C CN100512127 C CN 10051212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forementioned
- letter
-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8—Interfacing a video terminal to a particular transmission medium, e.g. 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发生通信插入时提高插入前通信的使用者便利性。电子会议终端(10a)保存用于与通信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另外与电子会议终端(10b)的通信中,在与电子会议终端(10c)间进行插入通信后结束与该终端的插入通信时,电子会议终端(10a)根据设定信息的履历重新开始与电子会议终端(10b)的通信。另外继续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插入通信时,电子会议终端(10a)也开始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检测到的便携终端(30a-1)和电子会议终端(10b)指定的终端例如便携终端(30c)的通信,从而会议室(A)的使用者能用便携终端(30a-1)与会议室(B)侧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与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的连接的连接控制装置、包含该装置的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当发生通信的插入(割り込み)时提高原来通信的使用者的便利性的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惊人,通过网络收发声音、影像信号的情况也正在普及。与此同时,称为电视电话、电子会议的使用影像/声音的通信服务的普及也正在发展。
然而,实际进行电视电话、电子会议等时,有如下的情况等:在使用终端的通信中,使用相同的终端与其他的对方进行通信而通话,或者由其他的对方请求连接。设想这样的情况,有如下的电视电话终端:例如,在与第二电视电话终端的通信中,从第三电视电话终端呼入时,从第三电视电话终端接收表示呼入意思的通知图像,将该通知图像合成到来自第二电视电话终端的图像进行显示,从而谋求服务的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也有如下的电子会议系统:在电子会议的处理中,电子会议终端可以通过与电子会议用不同的插入通知用的线路,接收插入通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27914号公报(段号[0011]~[0015]、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36368号公报(段号[0021]~[0023]、图2)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例如,在电子会议终端进行的通信中,产生插入与其他对方的通信的需要的情况很多。但是,在实际的会议中,在插入的通信中、通信结束后想要重新开始与原来的对方的通信的情况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考虑过以简单的操作恢复与原来的对方的通信等、使与原来的对方取得一些通信的、提高用户使用方便性的方法。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通信的插入时、可以提高插入前的通信的使用者的便利性的连接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某个终端发生了通信的插入时、可以提高插入前的通信的使用者的便利性的通信系统。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发生了通信的插入时、可以提高插入前的通信的使用者的便利性的连接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控制装置,控制与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控制装置具有: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插入处理装置,在与第一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开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恢复处理装置,在结束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根据前述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终端检测装置,检测第三终端;以及转移处理装置,在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中,开始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三终端和前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
在这样的连接控制装置中,通过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通过插入处理装置,在与第一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该通信,开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在此,结束与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通过恢复处理装置,根据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第一终端的通信。另外,在继续与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也通过转移处理装置,开始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三终端、和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第一终端的通信,从而可以利用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第二终端,通过利用与前述通信服务不同的通信服务的本地通信装置,能够与前述第一终端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终端具有: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过前述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插入处理装置,在通过前述规定的通信服务与第三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与前述第三终端的通信,开始与第四终端的通过前述规定的通信服务的通信;恢复处理装置,在结束与前述第四终端的插入通信时,根据前述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前述第三终端的通信;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第二终端;以及转移处理装置,在与前述第四终端的插入通信中,开始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二终端和前述第三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前述第三终端的通信,前述第二终端具有:访问装置,为了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通过前述通信装置访问前述第一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对应于前述转移处理装置的通信开始请求,执行用于开始与前述第三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的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连接控制方法,其是控制与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的连接的连接控制装置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控制装置具备设定信息保存装置、插入处理装置、恢复处理装置、终端检测装置、以及转移处理装置,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插入处理装置在与第一对方侧的第一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开始与第二对方侧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在结束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恢复处理装置根据前述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在继续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终端检测装置检测本地的第三终端;转移处理装置开始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三终端和前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
在这样的连接控制方法中,通过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通过插入处理装置在与第一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该通信,开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在此,结束与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通过恢复处理装置,根据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第一终端的通信。另外,在继续与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也通过转移处理装置开始由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三终端、和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第一终端的通信,从而可以使用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控制装置,在开始与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后,想要重新开始与第一终端的通信时,与第一终端的通信的使用者不必进行用于重新开始通信的设定处理,就可以通过恢复处理装置自动恢复与第一终端的通信。另外,在继续插入通信的同时,第一终端侧的使用者还想取得与第二终端侧的使用者的通信时,第一终端的使用者不必进行用于开始新通信的设定处理,通过转移处理装置开始由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三终端、和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第一终端的使用者可以利用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侧的使用者进行通信。因此,提高接受插入的第一以及第二终端侧的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控制方法,在与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开始后,想要重新开始与第一终端的通信时,与第一终端的通信的使用者不必进行用于重新开始通信的设定处理,就可以通过恢复处理装置自动恢复与第一终端的通信。另外,在继续插入通信的同时,第一终端侧的使用者还想保持与第二终端侧的使用者的通信时,第一终端的使用者不必进行用于开始新通信的设定处理,通过转移处理装置开始由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三终端、和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第一终端的使用者可以利用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侧的使用者进行通信。因此,提高接受插入的第一以及第二终端侧的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实施方式有关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电子会议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信插入动作的概要的第一图。
图5是用于说明通信插入动作的概要的第二图。
图6是用于说明通信插入动作的概要的第三图。
图7是用于说明通信插入动作的概要的第四图。
图8是表示直到通信插入时以及其恢复或者转移处理的开始为止的在会议室A的电子会议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通信插入后恢复原来的通信会话时的在会议室A的电子会议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通信插入后将原来的通信会话转移到其他通信会话时的在会议室A的电子会议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利用便携终端转移到新的通信会话的转移处理的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0a、10b、10c:电子会议终端;11:电子会议处理部;12:影像处理部;13:声音处理部;14:连接控制部;15:LAN接口;16:近距离无线接口;17:输入部;20a、20b、20c:无线LAN接入点;30a-1、30a-2、30b、30c:便携终端;31:控制部;32:无线LAN接口;33:近距离无线接口;34:声音处理部;35:显示处理部;36:输入部;100:LAN;121:照相机;122:监视器;131:麦克风;132:扬声器;341:麦克风;342:扬声器;351:监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与实施方式有关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称为电子会议服务和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电话服务的两个通信服务在根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的网络上实现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另外,在此作为例子,设想在远距离存在的三个会议室A~C之间利用电子会议、IP电话的情况。
该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具有如下结构:电子会议终端10a、10b以及10c、和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接入点(AP)20a、20b以及20c,通过LAN(或者还包含连接了LAN的WAN。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100相互连接。另外,便携终端30a-1以及30a-2,可通过无线LAN接入点20a与LAN100无线连接,便携终端30b以及30c也可分别通过无线LAN接入点20b以及20c与LAN100无线连接。
电子会议终端10a~10c是用于进行电子会议的终端,可以通过LAN100相互收发视频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另外,电子会议终端10a~10c具备用于以近距离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通过该通信方式可以与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非接触地进行通信。
无线LAN接入点20a~20c,通过有线电缆连接LAN100,对于该线路,无线LAN设备(在此为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作为用于无线连接的主机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具备通过无线进行收发时所需的各种安全功能等。
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是用于通过无线LAN接入点20a~20c与LAN100连接的子机,通过该连接,作为基于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的IP电话服务的通话终端发挥功能。另外,还具备以近距离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可以根据该通信方式与电子会议终端10a~10c非接触地进行通信。
在该通信系统中,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无线LAN接入点20a设置在会议室A,电子会议终端10a的用户中的两个人分别使用便携终端30a-1以及30a-2,利用IP电话能够进行通话。而且,便携终端30a-1以及30a-2,能够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电子会议终端10a进行通信。并且,电子会议终端10a在执行进行电子会议的应用程序时,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便携终端30a-1或者30a-2,当通过认证时,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与这些便携终端30a-1或者30a-2收发信息,或者之后通过LAN100与便携终端30a-1或者30a-2连接,例如可接收来自便携终端30a-1或者30a-2的控制命令进行动作等。
另外,电子会议终端10b以及无线LAN接入点20b设置在会议室B,电子会议终端10c以及无线LAN接入点20c设置在会议室C。并且,电子会议终端10b以及10c各自的一个用户分别携带便携终端30b以及30c,可分别通过无线LAN接入点20b以及20c进行通话。另外,便携终端30b以及30c可分别通过近距离无线与电子会议终端10b以及10c进行通信,分别由电子会议终端10b以及10c检测并认证之后,可分别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LAN100与电子会议终端10b以及10c进行信息的收发。
图2是表示电子会议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电子会议终端10a~10c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2所示,具备电子会议处理部11、影像处理部12、声音处理部13、连接控制部14、LAN接口15、近距离无线接口16、输入部17。
电子会议处理部11执行用于实现电子会议的处理。具体地说,执行与电子会议的对方目的地终端的连接设定、摄像/录音功能的设定、影像/声音的信号输出设定等用于接受电子会议服务的基本处理、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即,进行如下处理等:将来自影像处理部12的影像信号、和来自声音处理部13的声音信号输出到连接控制部14或者LAN接口15,并且,将通过LAN接口15或者连接控制部14输入的影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分别输出到影像处理部12以及声音处理部13。
影像处理部12将来自与外部连接的照相机121的影像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编码成规定的格式输出到电子会议处理部11。另外,将来自电子会议处理部11的影像信号进行解码变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与外部连接的监视器122进行显示。声音处理部13,将来自与外部连接的麦克风131的声音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编码成规定的格式输出到电子会议处理部11。另外,将来自电子会议处理部11的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变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与外部连接的扬声器132进行再现。
连接控制部14通过由近距离无线接口16检测到的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执行用于能够控制电子会议处理部11的动作的处理。例如,根据来自输入部17的信号、或者从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等通过近距离无线接口16、LAN接口15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执行与会议的对方侧的连接控制、在电子会议处理部11和LAN接口15之间的影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的传送控制。另外,还执行通过近距离无线接口16检测到的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的认证处理、设备管理处理等。
LAN接口15与LAN100连接,控制该线路和连接控制部14之间的信号的收发。近距离无线接口16是用于通过近距离无线方式与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进行通信的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近距离无线方式,使用利用了无线IC芯片的电磁感应通信方式,近距离无线接口16具备读/写器,该读/写器向设置在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的无线IC芯片进行电力供给和信号的收发。输入部17具备输入键等,将与用户的操作输入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连接控制部14。
此外,用于通过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控制电子会议处理的功能,也可准备为与电子会议终端分开的装置。此时,例如电子会议终端具备向LAN100的接口,通过自身的控制与对方侧终端通信,进行图像、声音的收发。另外,图2的连接控制部14、近距离无线接口16等功能,准备为外置的扩展装置等。并且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通信装置将该扩展装置与电子会议终端连接,从而,以后可以通过扩展装置进行通过LAN100的电子会议终端的通信,并且,可以将电子会议终端和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作为电子会议的控制终端使用。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3所示,具备控制部31、无线LAN接口32、近距离无线接口33、声音处理部34、显示处理部35、输入部36、麦克风341、扬声器342、监视器351。
控制部3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由该CPU执行的程序、各种数据等的存储器等构成,总体控制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内的各模块。具体地说,执行通过无线LAN接口32的IP电话的通话处理,即,执行如下处理:将来自声音处理部34的声音信号输出到无线LAN接口32,并且,将通过无线LAN接口32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输出到声音处理部34。另外,执行通过无线LAN接口32、近距离无线接口33收发地址信息、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的处理、执行生成对监视器351的显示信息并输出到显示处理部35的处理等。
无线LAN接口32是用于通过无线LAN接入点20a~20c与LAN100连接的接口电路,将来自无线LAN接入点20a~20c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提供给控制部31,并且调制来自控制部31的输出信号,对无线LAN接入点20a~20c进行无线发送。
近距离无线接口33具备利用电磁感应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IC芯片、用于进行信号收发的天线等。该近距离无线接口33根据来自电子会议终端10a~10c具备的读/写器(近距离无线接口16)的接收电波产生电力进行动作,在与电子会议终端10a~10c之间收发信号。
声音处理部34将来自麦克风341的声音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编码为规定的格式输出到控制部31。另外,将来自控制部31的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变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扬声器342进行再现。显示处理部35根据控制部31生成的显示信息生成影像信号,例如输出到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监视器351上进行显示。输入部36具备输入键等,将与用户的操作输入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在电子会议终端10a~10c和便携终端30a-1、30a-2、30b以及30c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使用电磁感应通信方式,但也可以使用其他例如蓝牙(Bluetooth)、红外线通信方式等。另外,代替无线通信,也可以使用称为USB、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的利用比较短的有线电缆进行通信的方式。
下面,在这样的通信系统中,说明通过电子会议服务的通信中使别的通信会话插入时的动作。在该通信系统中,例如结束插入的通信会话之后,可以简单地恢复紧接在插入之前的通信会话。另外,在插入的通信会话的继续进行中,也可以将原来的通信会话转移到使用了便携终端的别的通信会话。
首先,使用图4~图7说明系统整体的动作概要。
图4~图7是用于说明通信插入动作的概要的图。
首先,如图4所示,设用户A1和用户B1分别利用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进行电子会议(步骤S11)。设此时的通信会话为会话1-1。此外,电子会议也可以只操作各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来开始,但是,例如用户A1以及B1也可以分别从使用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利用IP电话进行通话的状态,转移到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之间的通信。
作为此时的步骤的例子,用户A使便携终端30a-1接近电子会议终端10a,从而,电子会议终端10a利用近距离无线方式来认识便携终端30a-1,并且,将其IP地址通知给便携终端30a-1。便携终端30a-1经由IP电话将被通知的IP地址通知给便携终端30b,便携终端30b根据近距离无线通信、或者经由IP网络(即LAN100),将被通知的IP地址通知给电子会议终端10b,请求与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连接。
在此,电子会议终端10a~10c具备如下功能:作为履历信息存储与根据电子会议进行通信的对方的连接相关的设定信息(例如IP地址、端口号码等)。根据该功能,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当开始根据电子会议的通信时,存储其对方侧的终端的设定信息(步骤S12)。
然后,在根据上述通信会话1-1的电子会议的执行中,例如设产生了对别的会议室C的用户C1进行询问的需要。此时,例如首先会议室A侧的用户A2对用户C1的便携终端30c调出电话,开始通过IP电话的通话(步骤S13)。设此时的连接状态为会话2-1。但是此后,与用户C1的交谈不仅需要声音,还需要伴随影像的通信,使该用户C1侧的电子会议终端10c、和会议室A的电子会议终端10a连接,进行电子会议。
在此,为了将用户A2以及C1的便携终端30a-2以及30c之间的通信(会话2-1)转移到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c之间的通信(会话2-2),使便携终端30a-2以及30c接近各自附近的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c进行检测、认证之后,从便携终端30a-2以及30c侧(或者根据其中任何一个)请求通信的转移(步骤S14以及S15)。此外,也可以由各用户A2以及C1直接操作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c,开始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c之间的通信。
在此,电子会议终端10a根据会话1-1与电子会议终端10b正在通信,因此使新的会话2-2插入到该会话1-1中。首先,如图5所示,电子会议终端10a使与电子会议终端10b的会话1-1为暂时停止状态(步骤S21),之后开始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会话2-2的通信(步骤S22)。此外,在会话1-1中,电子会议的处理、即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的收发被停止,但是例如也可以对每固定时间收发状态通知等规定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步骤,会议室A的用户A2可以与会议室C的用户C1进行电子会议。在此,结束与会议室C的电子会议之后,重新开始与会议室B的电子会议时,如图6所示,电子会议终端10a结束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通信会话2-2(步骤S31)。然后,从存储的通信的设定信息的履历,抽出会话1-1的设定信息(步骤S32),利用该设定信息与电子会议终端10b连接,重新开始电子会议(步骤S33)。通过这样的步骤,用户A1、用户B1没有必要再次进行用于连接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之间的操作,可以简单地重新开始与原来的对方的电子会议。
另一方面,不久必须继续进行与会议室C侧的电子会议的时候,如果例如可以利用IP电话与会议室B的用户进行联络、或根据情况利用IP电话继续进行会议,会比较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继续进行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c之间的会话2-2的状态下(步骤S41),用户A1以及B1利用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等,分别对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请求通信会话的转移(步骤S42、S43)。此外,该转移请求也可以通过对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的输入操作进行。其中,此时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需要分别根据近距离无线方式预先识别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
电子会议终端10a通过与便携终端30a-1的通信,能够取得该便携终端30a-1的IP地址等通过IP电话的连接所需的设定信息,因此,通过电子会议的会话1-1将该设定信息通知给电子会议终端10b,请求向便携终端30b发出呼叫,从而,可以开始通过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之间的IP电话的会话1-2。或者电子会议终端10a,也可以经由电子会议终端10b取得便携终端30b的IP地址等的设定信息,通知给便携终端30a-1,从而,开始会话1-2。并且,通过在会话1-2开始时切断原来的会话1-1,转移通信会话(步骤S44)。
通过以上的步骤,用户A1以及B1可以不必进行电话号码、IP地址等设定操作,以简单的操作使根据电子会议的通信会话转移到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之间的通信会话,继续进行通话。
此外,在上述动作中,使会话1-1转移到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之间的会话1-2,但是也可以例如使该通信会话转移到便携终端30a-1和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的新的通信会话。
下面,说明通信插入时的更具体的处理步骤的例子。
图8是表示直到通信插入时以及其恢复或者转移处理的开始为止的在电子会议终端10a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101:连接控制部14通过LAN接口15,与会议室B的电子会议终端10b连接(会话1-1),对电子会议处理部11开始利用图像/声音数据的电子会议处理。
步骤S102:连接控制部14存储用于重新开始该会话1-1的通信的设定信息(例如电子会议终端10b的IP地址)。
步骤S103:连接控制部14通过近距离无线接口16检测用户A2具有的便携终端30a-2,进行便携终端30a-2的认证处理,设为能够与该终端进行通信的状态。
步骤S104:连接控制部14等待来自便携终端30a-2的向会话2-2的转移请求,收到该请求时进入下一个步骤S105。此外,通信会话的转移请求,例如通过近距离无线接口16、或者LAN接口15经由LAN100接收。例如在步骤S103的认证处理中,使得对便携终端30a-2通知电子会议处理部11的IP地址时,便携终端30a-2利用被通知的IP地址经由无线LAN接入点20a以及LAN100,能够向电子会议终端10a访问并进行通信。
步骤S105:连接控制部14通过LAN接口15,对当前连接中的电子会议终端10b,通知电子会议的插入。由此,在电子会议终端10b,通过显示电子会议的插入等,对用户B1等进行通知。
步骤S106:对电子会议处理部11,连接控制部14结束与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的电子会议处理,设会话1-1为暂时停止状态。
步骤S107:连接控制部14通过LAN接口15与会议室C的电子会议终端10c连接,开始会话2-2,使电子会议处理部11开始处理。通过以上的处理,完成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会话2-2的插入,开始与会议室C的电子会议。
步骤S108:连接控制部14判断是否有让切断与通信中的电子会议终端10c的通信的指示。能够例如根据对输入部17的由用户A2等的操作输入、或者根据来自便携终端30a-2的通过LAN接口15(或者近距离无线接口16)的请求信号接受该指示。并且,接受切断指示的情况下进入图9的步骤S201,否则进入步骤S109。
步骤S109:连接控制部14判断是否有向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的通信会话的转移请求。例如根据来自便携终端30a-1的通过LAN接口15(或者近距离无线接口16)的请求信号来接受该请求。或者,也可以从用户B1的便携终端30b通过电子会议终端10b接受。或者,也可以根据向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输入部17输入用户的操作来接受。其中,此时电子会议终端10a需要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预先识别便携终端30a-1。并且,接受转移请求时进入图10的步骤S301,否则进入步骤S110。
步骤S110:在步骤S108以及步骤S109中没有指示、请求的情况下,连接控制部14一边继续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根据会话2-2的通信,一边使用作为履历信息存储的IP地址,与电子会议终端10b,例如定期地收发通知相互状态的信息等,维持会话1-1。
图9是表示通信插入后恢复原来的通信会话时的在电子会议终端10a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201:有让切断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通信的指示时,连接控制部14对与通信中的会话2-2相关联的终端、即会议室C的电子会议终端10c、用户A2的便携终端30a-2(通过从该终端的会话转移而开始了根据会话2-2的电子会议的情况)等,通过LAN接口15通知电子会议的结束。由此,在各终端通过显示电子会议结束的意思等来通知用户,在电子会议终端10c也开始电子会议的结束处理。
步骤S202:连接控制部14使电子会议处理部11中止与电子会议终端10c的处理,切断与该终端之间的会话2-2。
步骤S203:连接控制部14从履历抽出会议室B的电子会议终端10b的IP地址。
步骤S204:连接控制部14使用抽出的IP地址,通过LAN接口15访问电子会议终端10b,询问是否能够重新开始电子会议。并且,有能够意思的响应时进入步骤S205,有不能够意思的响应时进入步骤S207。
步骤S205:对与重新开始的会话1-1相关联的终端、即电子会议终端10b、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通过从该终端的会话转移而开始了根据会话1-1的电子会议的情况),通过LAN接口15通知电子会议重新开始的意思。被通知的终端通过显示重新开始电子会议的意思等,通知用户。
步骤S206:连接控制部14重新开始根据与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的会话1-1的通信,对电子会议处理部11开始图像/声音的处理。此外,在重新开始时,有连接所需的信息的情况下,从履历抽出并使用该信息。通过以上的处理,用户A1、用户B1不必特别进行用于连接的设定操作,就可自动地重新开始电子会议终端10a以及10b之间的电子会议的处理。
步骤S207:不能在电子会议终端10b进行电子会议的情况下,连接控制部14对与会话1-1相关联的终端、即电子会议终端10b、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通过从该终端的会话转移而开始了根据会话1-1的电子会议的情况),通过LAN接口15通知电子会议不能重新开始的意思,并结束处理。
图10是表示通信插入后将原来的通信会话转移到其他通信会话时电子会议终端10a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301:有向会话1-2的转移请求时,连接控制部14对与暂时停止中的会话1-1相关联的终端、即电子会议终端10b、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通过从该终端的会话转移而开始根据会话1-1的电子会议的情况),通过LAN接口15通知不重新开始电子会议。
步骤S302:连接控制部14通过LAN接口15,通知电子会议终端10b将通信会话转移到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
在电子会议终端10b,例如通过显示被通知的信息等而通知给用户B1等,等待来自用户B1的便携终端30b的响应。并且,用户B1使便携终端30b接近电子会议终端10b,在根据近距离无线通信被相互认证的情况下,电子会议终端10b判断为可以向便携终端30b转移,将该意思通知给电子会议终端10a。另外,例如在大于等于固定时间时不能够检测出便携终端30b的情况下,或者利用输入部17进行了表示不能转移的输入操作时,电子会议终端10b向电子会议终端10a通知不能向便携终端30b转移通信会话。
步骤S303: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连接控制部14根据来自上述的电子会议终端10b的响应信号,能够向便携终端30b转移通信会话时进入步骤S304,不能时进入步骤S306。
步骤S304:连接控制部14通过LAN接口15,通知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开始与用户B的便携终端30b的通信。
步骤S305:连接控制部14执行向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之间的会话1-2的转移处理。此外,关于该转移处理的具体例,在图11中说明。
步骤S306:在不能向便携终端30b转移的情况下,连接控制部14通过LAN接口15,通知用户A1的便携终端30a-1开始与会议室B的电子会议终端10b的通信。然后,进入步骤S305,执行向会话1-2(其中,在此成为便携终端30a-1和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的新的通信会话)的转移处理。
图11是表示向使用了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的新的通信会话的转移步骤的例子的图。
在图11(A)的例子中,首先,在便携终端30a-1和电子会议终端10a之间、以及便携终端30b和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分别互相检测终端,进行认证(步骤S51、S52)。例如用户A1使便携终端30a-1接近电子会议终端10a时,电子会议终端10a通过近距离无线接口16检测便携终端30a-1,接收该终端的识别信息等而进行认证处理。被正确地认证时,将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识别信息、IP地址等通知给便携终端30a-1。由此完成认证处理,便携终端30a-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LAN100,成为能够与电子会议终端10a进行通信的状态。在便携终端30b和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也进行同样的检测/认证的处理,成为可以进行各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状态。
其次,用户A1操作便携终端30a-1,对电子会议终端10a请求向通信会话的转移。此时便携终端30a-1通过LAN100(或者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向电子会议终端10a通知自身的IP地址等IP电话的通话中所需的设定信息(步骤S53)。此外,在步骤S51的处理时,作为设定信息已经将所需的信息通知给电子会议终端10a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53中的信息通知,而只进行转移请求。另外,实际上发出了来自便携终端30a-1的转移请求时,执行图10的步骤S301~S304所示的步骤,然后进行来自便携终端30a-1的设定信息的通知。
电子会议终端10a利用暂时停止中的会话1-1,对电子会议终端10b通知被通知的设定信息,请求通信会话的转移、即向便携终端30a-1的通过IP电话的连接(步骤S54)。此外,向电子会议终端10b的连接根据电子会议终端10a所存储的设定信息的履历来进行。另外,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连接控制部14进行此时的消息发送处理,电子会议处理部11可以继续进行与电子会议终端10c之间的电子会议处理。
电子会议终端10b根据来自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转移请求,通过LAN100(或者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将被通知的设定信息通知给便携终端30b,请求与便携终端30a-1的连接(步骤S55)。便携终端30b使用被通知的设定信息向便携终端30a-1发送,由此在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之间确立通过IP电话的会话1-2的连接(步骤S56)。
另一方面,在图11(B)的例子中,通过从便携终端30a-1侧发送而开始会话1-2。首先,步骤S61以及S62与上述的步骤S51以及S52相同,在便携终端30a-1和电子会议终端10a之间、以及便携终端30b和电子会议终端10b之间,分别互相检测终端,进行认证。其次,用户A1操作便携终端30a-1,对电子会议终端10a请求通信会话的转移时,在执行图10的步骤S301~S304所示的步骤之后,电子会议终端10a,对电子会议终端10b,使用会话1-1请求用于与作为便携终端30a-1的新的通信目的地的便携终端30b连接的设定信息(步骤S63)。此外,根据电子会议终端10a存储的设定信息的履历来进行向电子会议终端10b的连接。
电子会议终端10b根据来自电子会议终端10a的请求,通过LAN100(或者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对便携终端30b进行访问,请求设定信息,取得该设定信息(步骤S64)。此外,在步骤S62的处理时,作为设定信息所需的信息已经被通知给电子会议终端10b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64的处理。并且,电子会议终端10b利用会话1-1,将取得的设定信息通知给电子会议终端10a(步骤S65)。
电子会议终端10a将来自电子会议终端10b的设定信息,通过LAN100(或者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通知给便携终端30a-1,请求与便携终端30b的连接(步骤S66)。便携终端30a-1根据连接请求,使用被通知的设定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30b,由此在便携终端30a-1以及30b之间确立通过IP电话的会话1-2的连接(步骤S67)。
通过这样的步骤,根据来自便携终端30a-1的通信会话的转移请求,便携终端30a-1或者30b的地址等设定信息被自动通知到新的会话1-2的发送源,开始新的通信会话。因此,用户A1不必进行例如电话号码、IP地址的输入等用于与便携终端30b连接的设定操作,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开始与用户B1的通话。
此外,在以上的处理步骤中,转移目的地的通信会话使用IP电话,但通信服务的种类不限于此,只要是利用与在新的通信会话中使用的终端所对应的通信服务即可。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服务,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实现如下动作:在通信中插入了别的通信会话时,根据此时的状况,恢复原来的通信会话、或者在继续插入的通信会话的状态下直接使用别的终端使原来的通信会话转移到新的通信会话的动作。因此,可以提高对于电子会议等通信服务的使用者的便利性。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控制装置,控制与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控制装置具有:
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
插入处理装置,在与第一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开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
恢复处理装置,在结束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根据前述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
终端检测装置,检测第三终端;以及
转移处理装置,在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中,开始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三终端和前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与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前述转移处理装置具备:
设定信息取得装置,通过前述通信装置,从前述第三终端取得用于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定信息;以及
设定信息通知装置,将前述设定信息取得装置取得的设定信息通知给前述第一终端,请求前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和前述第三终端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信装置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前述终端检测装置通过前述通信装置接受来自前述第三终端的访问,从而检测前述第三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终端检测装置具备:
近距离通信装置,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认证装置,进行对通过前述近距离通信装置接受访问的前述第三终端的认证处理,被正确认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前述近距离通信装置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与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前述转移处理装置具备:
设定信息取得装置,从前述第一终端取得用于前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和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定信息;以及
设定信息通知装置,通过前述通信装置将前述设定信息取得装置取得的设定信息通知给前述第三终端,请求根据通知的设定信息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信装置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前述终端检测装置通过前述通信装置接受来自前述第三终端的访问,从而检测前述第三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终端检测装置具备:
近距离通信装置,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认证装置,进行对通过前述近距离通信装置接受访问的前述第三终端的认证处理,被正确认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前述近距离通信装置与前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插入处理装置在开始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停止基于与前述第一终端的收发信号的应用程序的执行,在该插入通信开始后,定期访问前述第一终端。
9.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第二终端,通过利用与前述通信服务不同的通信服务的本地通信装置,能够与前述第一终端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终端具有:
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过前述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
插入处理装置,在通过前述规定的通信服务与第三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与前述第三终端的通信,开始与第四终端的通过前述规定的通信服务的通信;
恢复处理装置,在结束与前述第四终端的插入通信时,根据前述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前述第三终端的通信;
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第二终端;以及
转移处理装置,在与前述第四终端的插入通信中,开始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二终端和前述第三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前述第三终端的通信,
前述第二终端具有:
访问装置,为了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通过前述通信装置访问前述第一终端;
通信控制装置,对应于前述转移处理装置的通信开始请求,执行用于开始与前述第三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的处理。
10.一种连接控制方法,是控制与通过规定的通信服务进行通信的对方侧终端的连接的连接控制装置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接控制装置具备设定信息保存装置、插入处理装置、恢复处理装置、终端检测装置、以及转移处理装置,
设定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用于与通信的对方侧终端连接的设定信息的履历,
插入处理装置在与第一对方侧的第一终端的通信中,暂时停止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开始与第二对方侧的第二终端的通信,
在结束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恢复处理装置根据前述设定信息保存装置的存储信息,重新开始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
在继续与前述第二终端的插入通信时,终端检测装置检测本地的第三终端,
转移处理装置开始由前述终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前述第三终端和前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终端的通信,切断与前述第一终端的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53373A JP4172458B2 (ja) | 2005-02-28 | 2005-02-28 | 接続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接続制御方法 |
JP2005053373 | 2005-0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9157A CN1829157A (zh) | 2006-09-06 |
CN100512127C true CN100512127C (zh) | 2009-07-08 |
Family
ID=3693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582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127C (zh) | 2005-02-28 | 2006-02-28 | 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50197B2 (zh) |
JP (1) | JP4172458B2 (zh) |
CN (1) | CN10051212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03505B2 (ja) * | 2007-04-10 | 2012-08-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接続認証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接続認証サーバ、接続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0283485A (ja) * | 2009-06-03 | 2010-12-16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5257306B2 (ja) * | 2009-09-11 | 2013-08-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8672756B2 (en) * | 2010-10-20 | 2014-03-18 | Retoy, LLC | Analog-signal controller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
KR101868018B1 (ko) | 2011-02-09 | 2018-06-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기간 연결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8782270B2 (en) * | 2011-06-07 | 2014-07-15 |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eaming live teleconferencing feeds to mobile client devices |
CN103024870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9024998B2 (en) | 2011-10-27 | 2015-05-05 | Pollycom, Inc. | Pairing devices in conference using ultrasonic beacon |
US9203633B2 (en) | 2011-10-27 | 2015-12-01 | Polycom, Inc. | Mobile group conferencing with portable devices |
US8896651B2 (en) | 2011-10-27 | 2014-11-25 | Polycom, Inc. | Portable devices as videoconferencing peripherals |
US9491404B2 (en) | 2011-10-27 | 2016-11-08 | Polycom, Inc. | Compensating for different audio clocks between devices using ultrasonic beacon |
US9294455B2 (en) * | 2013-06-04 | 2016-03-22 | Google Inc. | Maintaining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 continuity during transfer of session to alternative device |
JP5590197B2 (ja) * | 2013-07-30 | 2014-09-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102013373B1 (ko) * | 2013-08-28 | 2019-08-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외부 단말과의 연동을 실행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
CN111901800A (zh) * | 2014-08-29 | 2020-11-06 |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CN106331567A (zh) * | 2015-06-30 | 2017-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通信方法及装置 |
JP6798125B2 (ja) * | 2016-03-23 | 2020-12-0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把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把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6958201B2 (ja) * | 2017-10-02 | 2021-11-02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電子時計、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9889762B (zh) * | 2019-03-01 | 2021-01-22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会议控制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5961A (zh) * | 1998-07-06 | 1999-05-05 | 陆德宝 | 多媒体电子会议控制系统 |
CN1234671A (zh) * | 1998-02-24 | 1999-11-10 | 佳能株式会社 |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及数据通信设备 |
CN1422078A (zh) * | 2001-11-22 | 2003-06-04 | 丽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视频会议系统 |
CN1581967A (zh) * | 2003-08-11 | 2005-02-16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视频会议中切换通信联机的系统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85456A (en) * | 1987-09-28 | 1989-03-30 | Toshiba Corp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ystem |
JPH05327914A (ja) | 1992-02-18 | 1993-12-10 | Fujitsu Ltd | 割り込み機能を有するテレビ電話端末,通信切断通知機能を有するテレビ電話端末および3以上のテレビ電話端末間通信を制御するための交換機 |
JPH11136368A (ja) | 1997-10-27 | 1999-05-21 | Nippon Steel Corp | 電子会議システム |
JP3689580B2 (ja) * | 1999-01-29 | 2005-08-3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インタネット電話接続方法、帯域管理装置及びゲートキーパー装置 |
US6383861B1 (en) * | 1999-02-18 | 2002-05-07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dual gate dielectric |
JP4505929B2 (ja) * | 2000-03-03 | 2010-07-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2027144A (ja) * | 2000-07-12 | 2002-01-25 | Minolta Co Ltd |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話システムおよび回線確立方法 |
JP3870882B2 (ja) * | 2002-09-12 | 2007-01-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FR2845551B1 (fr) * | 2002-10-04 | 2005-01-14 | Atlinks | Poste telephonique, terminal multimedia et serveur |
JP4379011B2 (ja) * | 2003-06-24 | 2009-1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と通信システム |
JP3932043B2 (ja) * | 2003-07-02 | 2007-06-2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Ip通信装置 |
-
2005
- 2005-02-28 JP JP2005053373A patent/JP417245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2-27 US US11/362,083 patent/US805019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2-28 CN CNB2006100582510A patent/CN10051212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4671A (zh) * | 1998-02-24 | 1999-11-10 | 佳能株式会社 |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及数据通信设备 |
CN1215961A (zh) * | 1998-07-06 | 1999-05-05 | 陆德宝 | 多媒体电子会议控制系统 |
CN1422078A (zh) * | 2001-11-22 | 2003-06-04 | 丽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视频会议系统 |
CN1581967A (zh) * | 2003-08-11 | 2005-02-16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视频会议中切换通信联机的系统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238329A (ja) | 2006-09-07 |
US20060192849A1 (en) | 2006-08-31 |
JP4172458B2 (ja) | 2008-10-29 |
US8050197B2 (en) | 2011-11-01 |
CN1829157A (zh) | 2006-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12127C (zh) | 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 |
US6349324B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llowing the communication to be switched to a television telephone during a telephone conversation | |
CN1866258B (zh) | 数据共享系统和数据共享方法 | |
CN100558159C (zh) | 会议系统及会议终端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装置 | |
JP4219950B2 (ja) |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携帯電話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
CN100477585C (zh) | 通信系统和切换通信服务的方法 | |
JP2002281558A (ja) |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 | |
CN105307105A (zh) | 智能车载终端触发系统和方法 | |
JP4826913B2 (ja) | 移動通信端末の通信モード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9041145A (zh)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JP4893797B2 (ja) |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
CN111866823A (zh) | 无线耳机充电设备、交互方法及存储装置 | |
US866644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ting a sounder device | |
JP4680034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JP5209626B2 (ja)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 |
JP4458341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 |
WO2023216988A1 (zh) | 通话方法及通信系统 | |
JP2005295574A (ja) | 通信装置 | |
KR100662453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촬영 차단 방법 | |
JP3114662B2 (ja) | データ通信装置 | |
JP2009060652A (ja) | 通信機器 | |
JP2005304039A (ja) | 通信装置 | |
JP2002199444A (ja) |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