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4671A -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及数据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及数据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4671A
CN1234671A CN99106253.1A CN99106253A CN1234671A CN 1234671 A CN1234671 A CN 1234671A CN 99106253 A CN99106253 A CN 99106253A CN 1234671 A CN1234671 A CN 1234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data
address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62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01C (zh
Inventor
小林崇史
波多江真一
新井田光央
大西慎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34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4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78Bus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117Interconnection of audio or video/imag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123Interconnection of computers and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LAN segment, e.g. ring or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5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involving non-standard use of addresses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 functionalities, e.g. coding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within the address or functional addressing, i.e. assigning an address to a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04L2012/6486Signalling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04Address structures or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至少具有源、目的地和控制器功能的设备。源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目的地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该地址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控制器管理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这样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源、目的地和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 信方法及数据通信设备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及数据通信设备,尤其涉及混合了信息数据(包含图象数据)和命令数据并高速传送所述数据的网络以及实现所述网络的应用的通信协议。
在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的各种外设中,通常硬盘和打印机的使用频率最高。这些外设通过通用数字接口、例如专用输入/输出接口或SCSI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与PC连接。
但是,近来AV(音频/视频)设备、例如数字照像机和数字摄像机作为PC外设正备受关注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这些AV(音频/视频)设备同样是通过专用接口与PC连接的。
在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场合,例如AV设备所传送的静止图象和运动图象,普通的专用接口和SCSI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够高,同时因为并行通信的缘故而需要大量通信电缆,所以可连接的外设的数目及种类非常有限。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对进接方法的限制和难于实时传送数据。
IEEE(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1995标准是众所周知的具有高速及高级性能的下一代数字接口,要用来解决这些问题。
满足IEEE1394-1995标准的数字接口(以下称为1394接口)有以下特点:
(1)高速传送数据。
(2)支持两种实时传送数据的方法:等时传输方法和异步传输方法。
(3)可高度自由地配置连接(拓扑结构)。
(4)支持即插即用功能及热线接入/取消功能。
但是,在IEEE1394-1995标准中,定义了某些元素、例如连接器的物理及电结构和两种最基本的数据传输方法,但没有定义其它元素、例如数据类型、数据结构以及发送及接收数据的通信协议。
此外,在IEEE1394-1995标准所用的等时传输方法中,因为不能够调整对传送包的响应,所以无法确信是否已接收到每一个等时包。因此无法用等时传输方法来保证连续多个数据项的成功传送或已被细分为多个数据项的单个文件的数据的成功传送。
此外,在IEEE1394-1995标准所用的等时传输方法中,即使有可用的传输带宽,通信总量也被限制为64。为此不能够用等时传输方法来在少量传输带宽上传送大量通信。
还有,对于IEEE1394-1995标准,如果总线因向某一节点的供电被接通或断开或因某一节点被连接或断开而被复位,就需要中断数据传输。反之,对于IEEE1394-1995标准,如果数据传输因总线复位或因传输期间出现的错误而中断,则已丢失数据的内容无法识别。此外,恢复被中断的传输需要非常复杂的通信步骤。
总线复位可用来识别新的拓扑结构和自动地确定分配给各个节点的地址(节点ID)。这一功能使IEEE1394-1995标准支持的即插即用功能和热线接入/取消功能得以实现。
另外,关于符合IEEE1394-1995标准的通信系统,虽然实时传输是不需要的,但没有关于通信协议的任何具体建议,这种通信协议将使要求高度可靠性的由相当大量数据(例如静止图象数据、图形数据、文本数据、文件数据和程序数据)组成的目标数据的连续传输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在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设备中实现不必进行实时传输的目标数据的连续及成功传输的技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在数据传输中断之后,在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设备中实现数据传输的迅速恢复,并提供减少以冗余方式传送的数据量的技术。
作为这些目的的一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了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源;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地址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目的地;以及
管理源和目的地之间数据传输的控制器;
其中如果按照网络缺省设置执行的信息数据的传输被中断,就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了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源;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地址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目的地;以及
管理源和目的地之间数据传输的控制器;
其中如果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源就利用目的地或控制器规定的地址自一部分信息数据起恢复传输。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步骤;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地址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把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源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除传送规定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外还规定信息数据传输开始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启动控制以便按照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步骤;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地址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利用目的地或控制器规定的地址自一部分信息数据起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利用目的地或控制器规定的地址自一部分信息数据起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把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源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给源分配规定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除分配规定了与源有关的部分存储空间外还规定信息数据传输的开始的步骤;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给源分配规定了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的步骤。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在目的地设置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单元;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执行控制以便按照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单元。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把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源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单元;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执行控制以便按照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单元。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利用规定在目的地的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单元;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启动控制以便利用目的地或控制器规定的地址恢复信息数据传输的单元。
作为这些目的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公开了:
把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源规定的部分存储空间内的单元;以及
在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缺省设置被中断时,给源分配规定了部分存储空间的地址的单元。
阅读以下对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充分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通信系统一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1394接口的配置的图示。
图3是说明与1394接口一道使用的传输方法的图示。
图4是说明该实施例通信协议的基本步骤的顺序图。
图5是说明目标数据的传输模型的图示。
图6A和6B是说明各节点地址空间的图示。
图7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协议的顺序图。
图8是说明从控制器传送给源的信息包结构的图示。
图9是说明源提供的内部地址的图示。
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协议的顺序图。
图11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协议的顺序图。
图12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协议的顺序图。
以下参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方框图。在图1中,每一台设备都具有符合IEEE1394-1995标准(以下称为1394标准)的数字接口105。
图1所示通信系统由TV101、数字磁带录像机(以下称为DVTR)102、打印机103和数字摄像记录器(以下称为DVCR)104组成。
在图1中,TV101、DVTR102和DVCR104都具有控制单元106和信号处理单元107,而打印机103具有控制单元106和图象处理单元109。这些设备利用符合1394标准的通信电缆进行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有两种通信电缆,4芯电缆和6芯电缆。4芯电缆由两对屏蔽双绞线构成,用来传送数据和干预信号。6芯电缆由两对双绞线和一对电源线构成。用两对双绞线传送的数据是已用DS链接方法进行了编码的数据。
以下参看图2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数字接口105的结构。
数字接口105在功能上具有多层结构。在图2中,数字接口105通过符合IEEE1394-1995标准的通信电缆201与其它设备的数字接口105连接。此外,该数字接口105具有至少一个通信端口202,每一个通信端口202与硬件单元内包含的物理层203连接。
在图2中,硬件单元由物理层203和链接层204构成。物理层203执行对其它节点的物理和电接口的检测、总线复位和伴随的处理、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编码和译码、总线使用权的干预等功能。链接层204执行构造信息包、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包以及控制周期定时器等功能。链接层204还构造由以下所述通信协议规定的信息包并提供传输功能。
还有在图2中,固件单元包括事务处理层205和串行总线管理206。事务处理层205管理异步传输方法,并提供各种事务处理(读、写、锁定)。事务处理层205还提供对由以下所述通信协议支配的事务处理处理进行管理的功能。串行总线管理206按照IEEE1212CSR标准提供对其本身各节点进行控制、对其本身各节点的连接状态和ID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串行总线网络进行资源管理的功能。串行总线管理206还提供对与以下所述通信协议有关的各种处理操作进行控制的功能。
图2所示硬件单元和固件单元实际上组成了1394接口,这两个单元的基本结构受IEEE1394-1995标准的约束。
此外,软件单元所包含的应用层207根据所使用的应用软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控制可传送的目标数据的类型和其传送的方式。
将在下面说明的本实施例的通信协议扩展了组成数字接口105的硬件单元和固件单元的功能,并为软件单元提供了新的传输步骤。
利用上述数字接口105,一旦接通电源,总线就响应连接形态的变化、例如新设备的接入和设备的断开而自动复位。
总线复位指这样一种处理,在这种处理中,初始化到目前为止所考虑的组成通信系统的各种设备(以下称为节点)的连接形态和这些设备的通信地址(以下称为节点ID),重新识别这种新的连接形态,并重新规定通信地址。
以下简要说明与总线复位有关的处理步骤。这些步骤包括识别通信系统的分层连接形态和给每一个节点分配物理通信地址。
在总线复位开始之后通过说明各节点之间的分层关系识别连接形态。根据确定了各节点之间的分层关系的节点把各节点识别为具有树状结构(分层结构)的通信系统。因为各节点之间的分层关系依赖于通信系统的连接状态和各节点的功能,所以每当执行总线复位不是必然得到相同的关系。
例如在图1的通信系统中,首先各数字接口105确定打印机103(以下称为节点D)和DVTR102(以下称为节点C)之间的分层关系。然后确定DVCR104(以下称为节点B)和TV101(以下称为节点A)之间以及节点C和节点A之间的分层关系。
最后,被识别为具有较高分层(即上层)位置的节点的所有设备起根节点的作用,并对该通信系统的总线使用权进行干预。
在图1的通信系统中,节点A是根节点。
在确定了根节点之后,自动地开始构成通信系统的各个节点的节点ID的确定。这些节点ID基本上由较高分级位置的节点来确定,该节点允许与较低端口号的通信端口连接的较低分级位置的节点的物理地址可被确定,然后较低位置的节点允许其附属节点的地址可被确定,这种处理按序号继续下去。其自身ID已确定的节点发送其自身ID包,并通知其它节点分配给它们的节点ID。最后,在所有较低位置节点的节点ID已被确定之后,较高位置节点确定其自身的节点ID。
在上述处理中,随着处理被重复执行,根节点的节点ID最后被确定。因为指定给各节点的节点ID依赖于各设备之间的分层关系,所以每当出现总线复位,对同样的节点将不是必然规定同样的节点ID。
以下参看图1说明自动地确定节点ID的过程。以下的说明适用于在连接形态已被识别之后,节点A起根节点作用的情况。
在图1中,作为根节点的节点A首先允许与“端口1”通信端口连接的节点、即节点B的节点ID可被确定。
节点B确定其自身节点ID为“#0”,并把形成的地址作为自身ID包广播给构成通信系统的所有节点。此处的“广播”指把具体信息传送到大量未被确定节点的地址。
于是,所有这些节点都确认节点ID“#0”已经被分配,被允许确定其地址的下一个节点把下一个节点地址确定为“#1”。在节点B已被确定之后,节点A允许与“端口2”通信端口连接的节点、即节点C的节点ID可被确写。
节点C允许从最低端口号开始按序号确定与最低位置节点连接的通信端口的ID。换句话说,允许节点D,在为节点D确定了节点ID“#1”之后,已接受了这种允许然后广播自身ID包。
在节点D已被确定之后,节点C把其自身节点ID确定为“#3”,最后,作为根节点的节点A把其自身节点ID确定为“#4”,连接形态的识别结束。
利用这种总线复位处理,数字接口105能够自动地识别通信系统的连接形态和确定各节点的通信地址。这些节点利用上述节点ID就能够在它们之间进行通信。
以下参看图3描述数字接口105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图3所示通信系统提供两种数据通信方法,即等时传输模式及异步传输模式。因为等时传输模式保证了在一个包的传输周期内(125微秒)包含给定量数据的包的发送和接收,所以这一方式对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很有效。异步传输模式在需要时以异步方式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文件数据及其它数据,这一模式的优先顺序低于等时传输模式的优先顺序。
在图3中,在每一通信周期开头处发送称为周期开始包301的信息包,该信息包调整各节点定时的周期时间。
在已发送了周期开始包301之后,规定在一段给定时间内执行等时传输模式。在等时传输模式下,通过给将在等时传输模式下进行传送的各数据项分配信道号,就能够完成多个等时传输。
例如,在图3中,如果把信道号“ch0”分配给从DVCR104利用等时传输发送的数据302,把信道号“ch1”分配给从DVTR102利用等时传输发送的数据303,把信道号“ch2”分配给从TV101利用等时传输发送的数据304,就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按照正确的定时利用等时传输传送了各数据项。
一旦各个等时传输结束,就执行异步传输,直到下一个周期的周期开始包301被发送为止例如在图3中,从DVCR104利用异步传输把数据305传送给打印机103。
图4表示本实施例的采用异步传输模式的通信协议的基本结构的排序图。在图4中,目标数据(例如静止图象数据)序列被传送给执行异步传输的节点,即源402,它是DVCR104。然后从源402利用异步传输顺序地把该目标数据传送给接收节点,即目的地403,它是打印机103。此后把TV101设定为控制源402和目的地403之间的通信的节点,即控制器401。
本实施例的通信协议由3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404是连接阶段,在此阶段中,控制器401询问目的地403是否具有大到足以容纳目的地偏移的接收缓冲器,这将在以下说明,目的地403处于接收等待状态。控制器401选择将要由源402利用异步传输进行传送的目标数据,并设定传输缓冲器的传输。
第二阶段405是传输阶段,在此阶段中,控制器401控制源402和目的地403,并利用异步传输通过至少一个包顺序地传送目标数据。
第三阶段406是连接释放阶段,在此阶段中,控制器401释放其对目的地403的接收缓冲器的管理,并以同样的方式释放其对源402的传输缓冲器的管理。
图5是说明源402利用异步传输传送的目标数据和目的地403的接收缓冲器之间的关系的图示。
从源402利用异步传输传送的数据被分成至少一个分段数据项502,该分段数据项502的大小与控制器401控制的目的地403的接收缓冲器的大小相同。
按照异步传输模式把各分段数据项502安排在一个或多个信息包503(以下称为异步包503)内,并顺序地将它们从源402传送至目的地403。
目的地403接收顺序地传送自源402的异步包503,并将它们暂时写入接收缓冲器504。在一段目标数据的传送结束之后,目的地403顺序地把存储在接收缓冲器504内的各段数据写入内部存储器505。
以下参看图6A和6B详细描述所有节点--包括目的地403--都具有的接收缓冲器504。接收缓冲器504用符合IEEE1212CSR(“控制及状态寄存器结构”)标准(或符合ISO/IEC13213:1994标准)的64位地址空间进行管理。IEEE1212 CSR标准是对串行总线进行控制、管理和地址分配的标准。
图6A说明用64位地址表示的逻辑存储空间。图6B表示图6A所示地址空间的一部分,例如最高有效16位将作为FFFF16的地址空间。接收缓冲器504使用图6B所示地址空间的一部分,用由地址的最低有效48位表示的目的地偏移来确定。这些目的地偏移由各异步包的标题部分确定。
在图6B中,例如00000000000016至0000000003FF16是保留字段,而实际被写入了目标数据的字段是用FFFFF000040016以及后续位来表示的地址的48个最低有效位。
(第一实施例)
通过第一实施例的通信协议应用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对其进行描述。此时TV101起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401的作用,DVCR104起源402的作用,打印机103起目的地403的作用。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如图5所示把目标数据(例如图象数据、音频数据、图形数据或文本数据)分成了由一个或多个数据组成的一些数据段之后,源402就利用异步传输以一个或多个异步包的形式发送这些分段数据。目的地403把来自源402的利用异步传输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异步包写入接收缓冲器504,并以一个数据段为单位把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505内。
控制器401根据目的地403的缓冲器的大小选择从源402送出的目标数据,并管理涉及到各种规程、例如由源402构造的分段数据的大小和其它参数的与源402的通信。
第一实施例的通信协议如图4所示包括三个阶段,即连接阶段、传输阶段和连接释放阶段。
第一实施例的通信协议的连接阶段和连接释放阶段可按照与图4所示第一阶段404和第三阶段406相同的方式被执行。因此,关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协议,只详细说明其中的传输阶段。
图7是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通信协议的传输阶段的排序图。
在图7中,控制器401给目的地403规定了(704)将按照若干个信息包的形式接收利用异步传输传送的分段数据。控制器401还给源402规定了(705)把目标数据分成一个或多个分段数据以及按照若干个信息包的形式利用异步传输发送这些分段数据。
以下参看图8描述从控制器401传送给源402的信息包中的数据部分的结构。图8所示信息包是指示源402开始传送分段数据并和按照异步传输模式传送数据的信息包。图8所示信息包的水平宽度是8字节。
在图8中,指示开始传输的命令存储在第一字节字段801内。表示传送分段数据的顺序的段号存储在字段802内,目的地的节点ID信息存储在字段803内。
目的地403具有的接收缓冲器504的初始地址存储在字段804内。字段805包含与目的地403具有的接收缓冲器的大小--与一个数据段的大小相等--有关的信息。字段806包含与可被目的地403接收的信息包的最大尺寸有关的信息。字节807包含各种状态信息。
在图8中,在分配给字段807的区域内划定了包含重发识别位的区域808。源402读该区域808,确定是执行正常传输处理还是执行重发处理。例如,如果控制器401指示由源402发送正常分段数据,该区域808将包含“0”。
在第一实施例中,接收图8所示信息包的源402的设计使得存储在字段804内的接收缓冲器504的初始地址的值被存储在指定的内部寄存器内。在此把该内部寄存器设置在各种设备包含的数字接口105内或控制这些设备的操作的控制单元106内(见图1)。
在图4中,遵照控制器401的指示,源402把单个数据段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异步包内,并按顺序向目的地403传送这些异步包。例如,如图5所示,源402把一段数据分成几个数据,在为这些数据构造了几个异步包之后顺序地传送这些异步包。
在此把由目的地403具有的接收缓冲器504的指定字段规定的地址(目的地偏移)存储在各异步包内。例如,分段数据的第一个异步包包含由控制器401传送的接收缓冲器504的初始地址。后续各异步包顺序包含规定该接收缓冲器504指定字段的偏移地址。如果在一段数据的异步传输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707,源402就中断该段数据的传输。
目的地403除中断分段数据的接收外,还把通常将在总线复位出现之前被接收的最后异步包内所包含的偏移地址存储在上述内部寄存器内。目的地403还保留存储在接收缓冲器504内的分段数据,不丢弃该数据的任何一部分。
在总线复位处理结束之后,检测到总线复位为707的控制器401判断源402和目的地403的节点ID是否发生了变化。此后控制器401向源402和目的地403发送指令,恢复数据传输(708和709)。
传送发送给源402的恢复传输指令的信息包包含由总线复位707规定的目的地403的节点ID。此外,该信息包内的数据如图8所示排列,“1”(重发识别位)存储在该信息包的字段807所包含的区域808内。源402读该区域808,知道将要执行重发处理。
指示目的地403恢复传输的信息包同样包含由总线复位707规定的源402的节点ID。
接收到控制器401的指令的目的地403通知源402存储在内部寄存器的偏移地址,等待(710)将由源402重发的分段数据。
接收到控制器401的指令的源402等待目的地403关于偏移地址的通知。遵循有关偏移地址的通知,源从中断处恢复分段数据的异步传输(711)。
此时,源402把目的地403具有的接收缓冲器504初始地址的值与目的地403传送的偏移地址的值作比较,根据这两个值的不同识别从中恢复传输的分段数据的中断处。
例如,如图9所示,如果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的接收缓冲器504初始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0h”,而上述偏移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4h”,则源402就将从当传输被总线复位中断时正在被传送的分段数据的第5个字节的数据901处起恢复异步传输。
在该段数据的异步传输完成之后,源402就向控制器401报告(712)传输已结束。目的地403按照同样的方式向控制器401报告(713)该段数据的接收已完成。
于是,即使在一段数据的传输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通过执行图7中704至713表示的步骤,不必从头开始也能够恢复该整段数据的传输。还有,为了从下一个或后续数据段起开始传输,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只需重复704至713表示的步骤。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控制器401检测到总线复位之后,就要求源402和目的地403恢复传输。源402根据由接收到恢复传输要求的目的地403传送的偏移地址选择需要被传送的数据段,并利用异步传输顺序地传送数据。
这样一来,即使在分段数据正在传送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也能够缩短重新开始传输所需的时间和减少冗余传输造成的数据量,同时还避免了传输效率的降低。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按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协议应用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来对其进行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对于第二实施例,控制器401是TV101,源402是DVCR104,而目的地403是打印机103。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部分的标号相同的相同或等价部分的功能的描述。
第二实施例的通信协议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样,都如图4所示地包托三个阶段,即连接阶段404、传输阶段405和连接释放阶段406。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按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详细描述传输阶段。
图10是详细说明第二实施例的传输阶段的排序图。
在图10中,因为直到出现总线复位707时为止的过程--包括图7中的步骤704至706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过程相同,所以省略对该过程的描述。以下描述在总线复位707出现后执行的处理。
如果在一段数据的异步传输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707,源402就中断该段数据的传输。除中断分段数据的传输外,源402还将通常在出现总线复位之前被接收的最后异步包所包含的偏移地址存储在内部寄存器。
存储了该偏移地址的内部寄存器设置在各种设备包含的数字接口105或控制这些设备的操作的控制单元106内。上述偏移地址存储在与存储了接收缓冲器初始地址的内部寄存器不同的内部寄存器内。
目的地403除中断分段数据的接收外,还保留存储在接收缓冲器内的分段数据,不丢弃该数据的任何部分。
在总线复位处理结束之后,检测到总线复位707的控制器401判断源402和目的地403的节点ID是否发生了变化。此后控制器401向源402和目的地403发送指令,恢复数据传输(1001和1002)。
传送发送给源402的恢复传输指令的信息包包含由总线复位707规定的目的地403的节点ID。此外,该信息包内的数据如图8所示排列,“1”(重发识别位)存储在该信息包的字段807所包含的区域808内。源402读该区域808,知道将要执行重发处理。
指示目的地403恢复传输的信息包同样包含由总线复位707规定的源402的节点ID。
接收到控制器401的指令的目的地403等待将由源402重发的分段数据。接收到控制器401的指令的源402偏移地址。并从对应于该地址的数据处恢复异步传输(1003)。
此时,源402把目的地403具有的接收缓冲器504初始地址的值与目的地403传送的偏移地址的值作比较,根据这两个值的不同识别从中恢复传输的分段数据的中断处。
例如,如图9所示,如果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的接收缓冲器504初始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0h”,而上述偏移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4h”,则源402就将从当传输被总线复位中断时正在被传送的分段数据的第5个字节的数据901处起恢复异步传输。
在该段数据的异步传输完成之后,源402就向控制器401报告(712)传输已结束。目的地403按照同样的方式向控制器401报告(713)该段数据的接收已完成。
于是,即使在一段数据的传输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通过执行图10中表示的步骤,不必从头开始也能够恢复该整段数据的传输。
还有,为了从下一个或后续数据段起开始传输,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只需重复图10表示的步骤。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控制器401检测到总线复位之后,就要求源402和目的地403恢复传输。源402使用一般在总线复位之前传送的异步包包括的偏移地址选择需要被传送的数据段,并利用异步传输顺序地传送数据。
这样一来,即使在分段数据正在传送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也能够缩短重新开始传输所需的时间和减少冗余传输造成的数据量,同时还避免了传输效率的降低。
(第三实施例)
以下相对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协议应用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来对其进行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对于第三实施例,控制器401是TV101,源402是DVCR104,而目的地403是打印机103。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部分的标号相同的相同或等价部分的功能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信息数据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段之后,源402利用异步传输把这些数据段作为一个或多个异步包进行传送。
目的地403接收源402利用异步传输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异步包,并以单个数据段的形式把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内。控制器401根据目的地403的缓冲器的大小选择源402发送的信息数据,并管理涉及到各种规程、例如由源402构造的分段数据的大小,和其它参数的与源402的通信。
第三实施例的通信协议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样,包括三个阶段,即连接阶段404、传输阶段405和连接释放阶段406。随后在第三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传输阶段。
图11是详细说明第三实施例的传输阶段的排序图。
在图11中,因为直到出现总线复位707时为止的过程--包括图7中的步骤1104至1106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过程相同,所以省略对该过程的描述。以下描述在总线复位707出现后执行的处理。
如果在一段数据的异步传输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707,源402就中断该段数据的传输。除中断分段数据的传输外,源402还将通常在出现总线复位之前被接收的最后异步包所包含的偏移地址存储在内部寄存器。
存储了该偏移地址的内部寄存器设置在各种设备包含的数字接口105或控制这些设备的操作的控制单元106内。上述偏移地址存储在与存储了接收缓冲器初始地址的内部寄存器不同的内部寄存器内。
目的地403除中断分段数据的接收外,还保留存储在接收缓冲器内的分段数据,不丢弃该数据的任何部分。
在总线复位处理结束之后,检测到总线复位707的控制器401判断源402和目的地403的节点ID是否发生了变化。此后控制器401向源402请求包含通常已发送的最后异步包的偏移地址(1101)。
传送发送给源402的信息包内的数据如图8所示排列,“1”(重发识别位)存储在该信息包的字段807所包含的区域808内。源402读该区域808,知道将要执行重发处理。
响应该请求,源402读出存储在上述内部寄存器的偏移地址,并将该地址传送给控制器401(1102)。在接收到源402的通知之后,控制器401发出指令(1103)从对应于该偏移地址的数据处恢复异步传输。
接收到来自控制器401的恢复传输的指令的源402从对应于上述偏移地址的数据处开始恢复异步传输(1104)。
此时,源402把目的地403具有的接收缓冲器504初始地址的值与上述偏移地址的值作比较,根据这两个值的不同识别从中恢复传输的分段数据的中断处。
例如,如图9所示,如果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的接收缓冲器504初始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0h”,而上述偏移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4h”,则源402就将从当传输被总线复位中断时正在被传送的分段数据的第5个字节的数据901处起恢复异步传输。
在该段数据的异步传输完成之后,源402就向控制器401报告(712)传输已结束。目的地403按照同样的方式向控制器401报告(713)该段数据的接收已完成。
于是,即使在一段数据的传输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通过执行图11表示的步骤,不必从头开始也能够恢复该整段数据的传输。
还有,为了从下一个或后续数据段起开始传输,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只需重复图11表示的步骤。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控制器401检测到总线复位之后,控制器401向源402请求包括在通常在总线复位之前传送的异步包内的偏移地址。控制器401能够通知源402从对应于源402传送的偏移地址的数据分段开始恢复异步传输。
这样一来,即使在分段数据正在传送期间出现了总线复位,也能够缩短重新开始传输所需的时间和减少冗余传输造成的数据量,同时还避免了传输效率的降低
(第四实施例)
以下参看附图描述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阶段405如图12所示。连接阶段404和连接释放阶段406与图4所示的相同。
在图12中,控制器401首先发送指令(1204)给目的地403,以便接收分段数据,并指示源402传送分段数据(1205)。控制器401在此发出的命令包的字段804起目的地403的缓冲器504的初始地址的作用。状态字段807中的重发识别位808被设定为“0”,表明该命令是一普通分段传输命令。
源402把目的地403的缓冲器504的初始地址的值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来自源402的各数据段作为若干个异步包传送给(1206)给目的地403。
假定此时出现了总线复位(1207),源402就中断数据传输。目的地403除中断数据接收外,还把通常将在总线复位出现之前被接收的最后异步包内所包含的偏移地址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目的地403的缓冲器504内的数据被保存起来,数据的任何部分都没有被丢弃。
此后,检测到了总线复位的控制器401向目的地403请求已被正常接收的最后异步包的偏移地址(1208)。目的地403通知(1209)控制器401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的偏移地址。
控制器401通知源402由目的地403传送的偏移地址,并指示恢复传输(1210)。此时,控制器401发送的命令的状态字段807内的重发识别位808的值是“1”,表明该命令是重新进行分段传输的指令。字段804也起到了由目的地403传送的缓冲器的偏移地址的作用。
源402选择从中重新开始传输的数据段的数据。这一选择可通过区分在接收到第一个重发命令时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的目的地403的接收缓冲器504的初始地址与重发命令字段804内的值之间的不同来实现。
例如,如图9所示,如果在接收到第一个重发命令时存储在内部寄存器内的目的地403的接收缓冲器的初始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0h”,而重发命令字段808内的偏移地址的最低有效第16个位是“0E04h”,则源402就将从当传输被总线复位中断时正在被传送的分段数据的第5个字节的数据901处起恢复异步传输(1215)。
在该分段数据的异步传输完成之后,源402就向控制器401报告(1211)传输已结束。目的地403也向控制器401报告(1212)该段数据的接收已完成。
一旦完成了被中断的分段数据的传输,控制器401就指示目的地403再接收下一个分段数据(1213),指示源402发送下一个分段数据(1214)。此时,命令字段804起目的地403的缓冲器初始地址的作用,状态字段807内的重发识别位808的值是“0”,表明该命令是普通分段传输命令。
通过如此设计本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则即使出现了总线复位,也不必从头开始就能够发送分段数据,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重发。此外,不需减小目的地缓冲器的容量,所以保持了分段数据本身的传送,抑制了总线通信量的增大并提高了传输效率。
(第五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1至4可用软件来实现。例如,可按这样的方式实现这些实施例,即可把存储了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提供给本实施例的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所具有的各控制单元(包括微计算机)。
本发明的以上各实施例可由本实施例的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所具有的控制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来实现:即读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程序代码,控制系统或设备的操作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功能。
例如,可把存储了实现图7、10、11和12所示各实施例的处理及功能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提供给起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作用的各节点的控制单元106。
起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作用的这些节点的控制单元106于是可读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并执行操作来实现各实施例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实现了上述各实施例的功能,这就使存储了这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成为了本发明的结构元素。
可用各种介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光-磁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存储卡或ROM作为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
此外,在本发明还可用例如根据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的指令在控制单元中运行的OS(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这样的介质控制具有本实施例结构的系统或设备的操作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功能。
还有,在把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到与控制单元连接的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具有的存储器内之后,如果通过控制本实施例的系统或设备的操作实现了上述各实施例的功能,则可以认为所述功能扩展板具有的控制单元被本发明所包括。
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主要特征的实质的前提下以各种方式完成执行。
例如,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控制器401、源402和目的地403的功能描述是在假设提供了这些设备的前提下来进行的,但本发明不必受此限制。例如,可以设计提供了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控制器401和源402两者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设备的结构。
如果这样设计本发明,则由于控制器401和源402之间的通信不需要被它们共享的传输通道就可实现,所以能够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
因此,上述各实施例仅仅是一些实例而已,不应对它们作限制性的理解。

Claims (26)

1.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源;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由地址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的目的地;以及
管理所述源和所述目的地之间数据传输的控制器;
其中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息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段在一个或多个包内进行传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包被连续地发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地址存储在包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地址在每一个包内都是不同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信息数据的传输利用由所述控制器规定的地址来恢复。
7.如权利要求1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利用由所述目的地规定的地址来恢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利用由所述源管理的地址来恢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一旦所述网络的连接形态发生了变化就执行所述缺省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缺省设置包括自动地识别所述网络的连接形态的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息数据利用IEEE1394-1995标准的异步传输方法来传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网络是符合IEEE1394-1995标准的网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息数据至少是图象数据、图形数据或文本数据之一。
14.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源;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地址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的目的地;和
管理所述源和所述目的地之间数据传输的控制器;
其中,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所述源利用由所述目的地或所述控制器规定的地址从信息数据的一部分起恢复传输。
15.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
把所述信息数据存储在所述地址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以及
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
16.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以及
当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17.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相关源具有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以及
当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18.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除传送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外,还规定信息数据传输的开始;以及
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执行控制来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19.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
把信息数据存储在地址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以及
当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利用由所述目的地或所述控制器规定的地址从所述信息数据的一部分起恢复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
20.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以及
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利用由所述目的地或所述控制器规定的地址从所述信息数据的一部分起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
2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从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由所述源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以及
当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给所述源确定规定了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
22.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除确定规定了与源有关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外,还规定了信息数据传输的开始;以及
当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给所述源确定规定了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
23.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包括: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装置;以及
当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执行控制以便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所述信息数据的传输的装置。
24.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包括:
把从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由源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的装置;以及
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执行控制以便以不丢弃存储在存储空间内的数据的任何部分的方式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的装置。
25.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包括:
利用规定了目的地设置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发送信息数据的装置;以及
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执行控制以便利用由所述目的地或所述控制器规定的地址恢复信息数据的传输的装置。
26.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包括:
把源发送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由源规定的存储空间的一部分内的装置;以及
当信息数据的传输按照网络的缺省设置被中断时,给所述源确定规定了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地址的装置。
CN99106253.1A 1998-02-24 1999-02-24 数据发送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65698 1998-02-24
JP042656/1998 1998-02-24
JP042656/98 1998-02-24
JP6170898 1998-03-12
JP061708/1998 1998-03-12
JP061708/98 1998-03-12
JP084709/1998 1998-03-30
JP8470998 1998-03-30
JP084709/98 1998-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4671A true CN1234671A (zh) 1999-11-10
CN1119001C CN1119001C (zh) 2003-08-20

Family

ID=2729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625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01C (zh) 1998-02-24 1999-02-24 数据发送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95003B1 (zh)
EP (1) EP0939530A3 (zh)
KR (1) KR100407095B1 (zh)
CN (1) CN1119001C (zh)
MY (1) MY1347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2127C (zh) * 2005-02-28 2009-07-08 索尼株式会社 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1472B2 (ja) 1998-05-15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539287B2 (ja) * 1999-07-15 2004-07-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444247B2 (ja) * 1999-09-29 2003-09-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速度変換器
EP1211895A1 (en) * 2000-11-30 2002-06-05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processing a band of digital television channels
WO2002065706A1 (en) * 2001-02-14 2002-08-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configuration in a digital network
JP4005348B2 (ja) 2001-12-12 2007-11-07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
WO2003065199A1 (fr) * 2002-01-29 2003-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d'impression, systeme d'impression et imprimante
JP3800158B2 (ja) * 2002-09-27 2006-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GB2435366B (en) * 2003-03-03 2007-10-10 Level 5 Networks Inc Data protocol
JP2005176233A (ja) * 2003-12-15 2005-06-30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7640381B1 (en) * 2005-10-07 2009-12-29 Ji Zhang Input/output decoupling system method having a cache for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non-volatile storage and plurality of clients having asynchronous transfers
TWI419519B (zh) * 2009-12-22 2013-12-11 Ind Tech Res Inst 適用於多媒體串流的網路封包傳送系統與方法
JP5726000B2 (ja) * 2011-06-24 2015-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84084B (zh) * 2012-11-21 2016-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集群中节点间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KR20170083868A (ko) * 2016-01-11 2017-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이동 장치 및 데이터 이동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3451A (ja) 1991-01-18 1992-08-31 Nec Software Kansai Ltd ファイル伝送システム
US5659690A (en) * 1992-10-15 1997-08-19 Adaptec, Inc. Programmably configurable host adapter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a RISC processor
US5477550A (en) * 1993-03-08 1995-12-19 Crisler; Kenneth J.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a modified SR-ARQ protocol
EP0957610B1 (en) * 1994-03-09 2001-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H10229410A (ja) 1997-02-14 1998-08-25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6219697B1 (en) * 1997-05-02 2001-04-17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the internet protocol over a high-speed serial bus
US5938752C1 (en) * 1997-05-20 2002-02-05 Microsof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legacy data transport protocols for ieee 1394 serial bus
US6237106B1 (en) 1997-11-06 2001-05-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i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3815767B2 (ja) 1998-05-29 2006-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方法,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US6446142B1 (en) * 1998-10-22 2002-09-0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binding subobjects into objects to represent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device within an IEEE 1394 serial bus network
US6389029B1 (en) * 1998-11-10 2002-05-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Local area network incorporat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protoco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2127C (zh) * 2005-02-28 2009-07-08 索尼株式会社 连接控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39530A3 (en) 2009-11-11
KR100407095B1 (ko) 2003-11-28
EP0939530A2 (en) 1999-09-01
CN1119001C (zh) 2003-08-20
US6895003B1 (en) 2005-05-17
MY134779A (en) 2007-12-31
KR19990072916A (ko) 199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43C (zh) 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19001C (zh) 数据发送装置及其方法
CN1201242C (zh)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56146C (zh) 打印机系统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184786C (zh) 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数字接口
CN1237455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146798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211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551592A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118992C (zh) 数据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188998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397126A (zh) 基于无线局域网hiperlan2技术的网络中的等时资源管理方法
CN1146801C (zh)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2395C (zh) 数据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221103C (zh) 通信控制方法
CN1926825A (zh) 能够用帧来代替控制站的终端
CN1241126C (zh) 数据传输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79521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和电子仪器
CN1140091C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332415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采用该设备和方法的网桥
CN1161940C (zh) 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和数字接口
CN1146191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4583C (zh) 设备控制方法、传输装置
CN1137444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6799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