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0937C -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0937C
CN100510937C CNB2006100879599A CN200610087959A CN100510937C CN 100510937 C CN100510937 C CN 100510937C CN B2006100879599 A CNB2006100879599 A CN B2006100879599A CN 200610087959 A CN200610087959 A CN 200610087959A CN 100510937 C CN100510937 C CN 1005109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unit
camera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79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7437A (zh
Inventor
奥村洋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09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09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03B17/20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visible in viewfind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06Viewfinders with lenses with or without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Viewfinder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不会使被摄体图像的显示和摄影信息等的显示难以看到、具有高品质的实时预览显示功能的取景装置和照相机。作为解决手段,在数字照相机中,在对焦屏(56)上形成被摄体像,在配置于该对焦屏(56)的附近的取景器内LCD面板(64)上进行信息显示。可调节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发光量,使得在取景器内LCD面板(64)进行发光显示动作时、摄影用摄像元件(67)的受光量不饱和。

Description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景装置,更具体为涉及可在显示画面上显示观察中的图像和摄影中的图像的数字照相机的取景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往,一般公知有如下的照相机:通过摄像元件对由摄影镜头等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根据由此得到的图像信号在液晶监视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
作为这样的显示被摄体像的照相机,公知有如下的照相机:与主曝光用的曝光单元独立地设置作为被摄场的监视用的另外的摄像单元,在取景光学系统内配置半反射镜,将被摄体光束导入到实时预览显示用的摄像元件中。在该情况下,在实时预览模式下,通过摄像元件进行反复拍摄,显示于显示装置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还公知有用另外的摄像元件监视取景器屏幕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57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42685号公报
在现有的单镜头反光型的照相机(以下,简记为单反照相机)中,一般进行用于在取景器内显示多点测距的对焦点的叠加显示或摄影信息的显示。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照相机中,不能将摄影信息等与被摄体像同时显示于显示装置上。
并且,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若利用另外的摄像元件监视取景器屏幕,则有时取景器内的显示亮度与被摄场亮度不一致。因此,有时上述的摄影信息等的显示过弱而难以看到,或由于过强变模糊而难以看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会使被摄体图像的显示和摄影信息等的显示难以看到、具有高品质的实时预览显示功能的取景装置和照相机。
即,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取景装置,具有:无光泽屏幕(mat screen),其配置在取景光路内,形成被摄体像;摄像单元,其反复取得包含上述无光泽屏幕上的被摄体像在内的取景图像;图像显示单元,其显示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以及发光显示单元,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内,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显示单元根据上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感光度运算其发光量而对其进行调节,使得在进行了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的受光量不饱和。
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向上述无光泽屏幕上投光的LED和可调节该LED的光量的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与上述无光泽屏幕相邻的LCD显示元件和用于该LCD显示元件的可以调节光量的背光元件。
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上述摄像单元具有根据被摄体的亮度自动调节摄像感光度的功能。
第五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在上述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停止上述摄像感光度的自动调节。
第六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项的发明中的取景装置。
第七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无光泽屏幕,其配置在取景光路内,形成被摄体像;摄像单元,其反复取得包含上述无光泽屏幕上的被摄体像在内的取景图像;图像显示单元,其显示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发光显示单元,其配置在上述取景光路内而进行信息显示;取景光学系统,其用于观察上述无光泽屏幕上的被摄体像和由上述发光显示单元显示出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上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感光度运算上述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量而对其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发光显示单元进行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的受光量不饱和。
第八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向上述无光泽屏幕上投光的LED和可调节该LED的光量的驱动电路。
第九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与上述无光泽屏幕相邻的LCD显示元件和用于该LCD显示元件的可以调节光量的背光元件。
第十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上述摄像单元具有根据被摄体的亮度自动调节摄像感光度的功能。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在上述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停止上述摄像感光度的自动调节。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会使被摄体图像的显示和摄影信息等的显示难以看到、具有使用非常方便的高品质的实时预览显示功能的取景装置和照相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取景装置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的取景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测距点显示用LED 62和背光LED 65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5表示取景器内的显示例,(a)是表示与对焦屏56对应的显示画面104的例子的图,(b)是表示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在液晶监视器36上显示出曝光信息时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的基本拍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的基本拍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的基本拍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取景装置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在图1中,该单镜头反光型的数字照相机(以下,简记为照相机)1主要由作为更换镜头用的镜筒10和照相机主体30构成,所希望的镜筒10自由装卸地设定在该照相机主体30的前面。
在照相机主体30的上面设置有快门按钮31、模式旋钮32、电源开关杆33、控制旋钮34等。
快门按钮31是用于执行摄影准备动作和曝光动作的按钮。该快门按钮31由第一快门开关和第二快门开关的2段式开关构成,通过将快门按钮31按下一半,接通第一快门开关,执行测光处理、测距处理等摄影准备动作。并且,通过将快门按钮31按到底,接通第二快门开关,执行曝光动作。
模式旋钮32是用于设定摄影时的摄影模式的操作部件。通过在预定方向上对该模式旋钮32进行旋转操作,设定摄影时的摄影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在取景预览(finder-view)和实时预览(live-view)之间切换显示于后述的液晶监视器上的图像的功能。电源开关杆33是用于将该照相机1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操作部件。通过对该电源开关杆33进行转动,切换该照相机1的主电源的接通/断开。
控制旋钮34是用于进行摄影信息的设定的部件。通过操作该控制旋钮34,在摄影时进行各种设定。
在照相机主体30的背面部配置有用于显示摄影图像、菜单等的液晶监视器36、重放按钮37、菜单按钮38、十字键40、OK按钮41、以及目镜光学系统的取景器43等。
上述重放按钮37是用于将照相机1的工作模式切换为重放模式的按钮,在该重放模式下,能够根据记录于后述的闪存84或记录介质85中的JPEG文件重放图像。菜单按钮38是用于在液晶监视器36上显示菜单画面的按钮。该菜单画面由多层结构所构成的菜单项目构成。用户可以用十字键40选择所希望的菜单项目,可以用OK按钮41确定所选择的项目。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的取景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
取景光学系统50构成为具有:用于将通过镜筒内的摄影镜头11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导向构成上述取景器43的目镜57的多个反射镜、即第一反射镜51、第二反射镜52、第三反射镜53、以及第四反射镜54;对焦屏(无光泽屏幕)56;以及目镜57。
上述第一反射镜51构成为能够以轴51a为中心、在图示箭头A方向上转动,其一部分由用于后述的AF传感器单元71的半反射镜构成。在观察被摄体时如图所示,第一反射镜51将从摄影镜头11入射的光束向相对于摄影镜头11的光轴成大致90°的角度的第二反射镜52的方向、即从照相机主体30的镜筒10侧看为右方向反射。并且,拍摄时,从摄影光路退避,使得来自被摄体的光束导入到配置于第一反射镜51的后方的摄像元件(未图示)中。
被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束通过对焦屏56入射到第二反射镜52上。该第二反射镜52在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光轴上、被配置为其反射面相对于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光轴倾斜预定的角度。入射到第二反射镜52上的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光束向相对于来自该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光轴成大致90°的角度、即照相机主体30的上方反射。
被上述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入射到第三反射镜53上,该第三反射镜53在该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光轴上、被配置为其反射面相对于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倾斜预定的角度。入射到第三反射镜53上的来自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光束在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上向相对于来自上述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成大致90°的角度、即与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面的反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即,来自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面的反射光束在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上向照相机主体30的左方向反射。换言之,被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束通过第二、第三反射镜52、53折回,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与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大致平行、朝向第四反射镜54。
被上述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入射到第四反射镜54上,该第四反射镜54在该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上、被配置为其反射面相对于上述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倾斜预定的角度。并且,入射到第四反射镜54上的来自上述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光束在第四反射镜54的反射面上以相对于来自上述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光轴成大致90°的角度反射。即,来自第三反射镜53的反射面的反射光束入射到配置于第四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反射光轴上的目镜57中。
上述对焦屏56具有使光束漫射的漫射面、配置在与后述的摄影用摄像元件67的摄像面光学等效的位置处,以使入射到上述的取景光学系统50中的该光束成像为光学像。而且,与对焦屏56相邻地配设有用于显示摄影信息等的取景器(F)内LCD面板64和照明该F内LCD面板64的背光LED 65。
并且,上述第二反射镜52和第四反射镜54由半反射镜构成。在第二反射镜52的反射面的背面侧配置有测距点显示用LED 62和测量被摄体的亮度的测光传感器63。上述测距点显示用LED 62用于叠加地显示对焦点处于画面的何处。另一方面,在第四反射镜54的反射面的背面侧配设有成像透镜60和实时图像显示用摄像元件61。该实时图像显示用摄像元件61用于通过成像透镜60形成对焦屏56上的像。因此,虽然成像于实时图像显示用摄像元件61上的像已反转,但与摄影者的眼睛58看到的像相同。
这样,来自摄影镜头11的被摄体光束通过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反射镜51~54、反转成其像为正立正像后导入到目镜57中。由此,可通过目镜57(取景器43),由摄影者的眼睛58观察成像于对焦屏56上的被摄体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镜51、第二反射镜52、第三反射镜53、以及第四反射镜54配置成以相对于入射光束成大致90°的角度反射,但不限于此。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3中,可通过设置于上述照相机主体30的前面的、未图示的镜头支座自由装卸地安装上述镜筒10。并且,上述镜筒10由摄影镜头11、光圈12、镜头驱动机构13、光圈驱动机构14、以及镜头控制用微计算机(以下,简记为Lμcom)15构成。
通过存在于镜头驱动机构13内的未图示的DC电机在光轴方向上驱动上述摄影镜头11。通过存在于光圈驱动机构14内的未图示的步进电机驱动光圈12。另外,Lμcom 15对上述镜头驱动机构13和光圈驱动机构14等、镜筒10内的各部分进行驱动控制。该Lμcom 15通过通信连接器20与后述的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80电连接,根据该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80的指令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照相机主体30的结构如下。
通过镜筒10内的摄影镜头11、光圈12入射的来自未图示的被摄体的光束被作为可动反射镜的第一反射镜51反射,通过对焦屏56以及与上述第一反射镜51一起构成取景光学系统50的第二至第四反射镜52~54(参照图2)等,到达目镜57。并且,透过了第一反射镜51的半反射镜部分的被摄体光束的一部分被独立于第一反射镜51工作的副反射镜70反射,导入到用于进行自动测距的AF传感器单元71中。另外,在图3中,虽然单独示出了第一反射镜51,但其与第二至第四反射镜等一起构成取景光学系统50。
在光轴上、上述第一反射镜51的后方设置有焦面式的快门66和由CCD等构成的摄影用摄像元件67,该摄影用摄像元件67是用于对通过了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光电转换元件。即,当第一反射镜51从摄影光路退避时,通过了摄影镜头11和光圈12的光束成像于摄影用摄像元件67的摄像面上。
在上述对焦屏56的附近配置有测距点显示用LED 62、取景器内LCD面板64及其背光LED 65。取景器内LCD面板64由LCD驱动器68进行驱动,与背光LED 65一起、根据后述的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80的指令来进行控制。
并且,如上所述,在取景光学系统50中,在第二反射镜52的附近配设有构成AF测距点显示用LED 62的例如3色的LED 62a~62c,并且,在第四反射镜54的附近配设有显示用摄像元件61。上述LED 62a~62c和上述取景器内LCD显示面板64和背光LED 65一起与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80连接,根据其指令进行控制。
上述显示用摄像元件61和上述摄影用摄像元件67通过接口电路81与用于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控制器82连接。并且,在该图像处理控制器82上连接有上述的液晶监视器36、作为存储区域而设置的SDRAM 83、闪存(Flash Memory)84、以及记录介质85等。它们构成为能够同时提供电子摄像功能和电子记录显示功能。
上述记录介质85是通过未图示的照相机的接口、相对于照相机主体30可装卸的各种存储卡或外置的硬盘驱动器(HDD)等的外部记录介质。
上述图像处理控制器82与包含未图示的测光传感器的测光电路87、AF传感器驱动电路72、反射镜驱动机构73、快门上紧机构75、快门控制电路76、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EEPROM)88一起连接在用于控制该照相机主体30内的各部的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以下,简记为Bμcom)80上。
而且,上述Bμcom 80与用于通过显示输出向摄影者告知该照相机的动作状态的动作显示用LCD 90、照相机操作开关(SW)91连接,通过电源电路92与电池93连接。
另外,在安装了镜筒10时,上述Bμcom 80与Lμcom 15通过通信连接器20可通信地电连接。并且,作为数字照相机,Lμcom 15从属于Bμcom 80而协作工作。
上述AF传感器驱动电路72是用于对上述AF传感器单元71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反射镜驱动机构73是对第一反射镜51进行驱动控制的机构。并且,快门上紧机构75是对驱动构成上述快门66的未图示的前帘和后帘的弹簧进行上紧的机构。快门控制电路76控制上述快门66的前帘和后帘的动作,同时,在与Bμcom 80之间收发控制快门的开闭动作的信号和与闪光灯同步的信号。并且,上述测光电路87是根据未图示的测光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行测光处理的电路。
非易失性存储器88是作为上述的SDRAM 83、闪存84、记录介质85以外的存储区域、存储照相机控制所需的预定的控制参数的存储单元,其设置成可从Bμcom 80进行访问。
动作显示用LCD 90用于通过显示输出向用户告知该照相机的动作状态。上述照相机操作开关91作为切换单元、由开关组构成,该开关组包括如下的操作该照相机所需的操作按钮:例如指示拍摄动作的执行,同时如后所述那样在摄影光路的内外对第一反射镜51进行切换的快门开关;在摄影模式和图像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模式变更开关;以及电源开关等。而且,为了将作为电源的电池93的电压转换成该照相机系统的各电路单元所需的电压后提供,设置有电源电路92。
图4是表示测距点显示用LED 62和背光LED 65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图。
在此,测距点显示用LED 62由62a、62b、62c 3个构成,通过开关晶体管Q1、Q2、Q3分别从Bμcom 80的端口PO1、PO2、PO3选择性地进行切换。并且,这些LED 62a、62b、62c分别通过上述晶体管Q1、Q2、Q3与电流控制用的晶体管Q5连接。该晶体管Q5与电阻R1、R3以及运算放大器95连接,通过Bμcom 80的端口DA1(D/A转换器)来进行控制,由此确定流过测距点显示用LED 62的电流量,控制亮度。
并且,背光LED 65由65a和65b2个构成,通过从Bμcom 80的端口PO4控制开关晶体管Q4来进行亮灯控制。并且,同样地,背光LED 65通过晶体管Q4与电流控制用的晶体管Q6连接。在该晶体管Q6上连接有电阻R2、R4以及运算放大器96,通过Bμcom 80的端口DA2(D/A转换器)来进行控制,由此确定流过背光LED 65的电流量,控制亮度。
另一方面,Bμcom 80通过串行通信向LCD驱动器68发送各种信息。并且,该LCD驱动器68驱动取景器内LCD面板64,由此显示从Bμcom 80发送的信息。
图5表示取景器内的显示例,(a)是表示拍摄对焦屏56得到的显示画面104的例子的图,(b)是对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部107进行放大后的图。
如图5(a)所示,上述显示画面104是由显示用摄像元件61拍摄到的图像的显示部105和显示于取景器内LCD面板64上的摄影信息的显示部107的合成。在上述显示部105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进行AF测距时所使用的AF框106。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显示部107由用于显示各种摄影信息的多个标志组成。
在图5(b)中,110是表示光圈值的标志,111是表示快门速度/画质模式的标志,112是对焦标志,113是表示闪光灯的标志,114是表示白平衡的标志,115表示AE锁定的标志,116是表示曝光校正值的标志,117是表示测光模式的标志,118是表示电池余量的标志,119是表示曝光模式的标志。
在实时预览模式时,在液晶监视器36的画面内作为图像和摄影信息而显示出与这些显示部105和107对应的显示。
图6是表示将曝光信息显示于液晶监视器36上时的显示例的图。
在图6中,121是表示电池余量的标志,122是表示曝光模式的标志,123是表示快门速度的标志,124是表示光圈值的标志,125是表示曝光校正值的标志,126是表示降噪(除噪)的标志,127是表示AE锁定的标志,128是表示测光模式的标志,129是表示曝光校正指示器和曝光量指示器的标志。并且,131是表示闪光灯模式等的标志,132是表示AF框的标志,133是表示驱动模式等的标志,134是表示画质模式等的标志,135是表示ISO感光度的标志,136是表示白平衡的标志,137是表示色彩设定等的标志,并且138是表示剩余拍摄张数的标志。
下面,参照图7至图9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的基本拍摄动作进行说明。
若向照相机主体30内投入电池93,则开始本例程,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照相机的初始设定。接着,在步骤S2中,检测出电源开关杆33的操作状态。此处,对电源开关杆33进行了操作而接通电源时,在接下来的步骤S3中检测模式开关。然后,通过该开关检测,在步骤S4中进行模式设定、变更处理。在步骤S5中通过测光传感器63和AF传感器单元71进行了测光和测距动作时,在接下来的步骤S6中根据由上述步骤S5得到的值进行测光运算和测距运算。
然后,在步骤S7中,判断从松开第一快门开关后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在此为8秒。此处,在经过了8秒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8,判断是取景模式还是实时预览模式。是实时预览模式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9,关掉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并且也将背光LED 65熄灭。然后,在步骤S10中设定显示用摄像元件61的自动执行。其后,转移到步骤S27。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8中是取景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1,关掉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并且也将背光LED 65熄灭。接着,在步骤S12中在液晶监视器(TFT)上显示设定信息。其后,转移到步骤S27。
在上述步骤S7中,在还未松开第一快门开关或还没有经过8秒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3,判断是取景模式还是实时预览模式。此处,是实时预览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在液晶监视器(TFT)36上显示由显示用摄像元件61得到的取景图像。接着,在步骤S15中,更新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内容。在步骤S16中设定上述显示用摄像元件61的自动执行。接着,在步骤S17中读入显示用摄像元件61的感光度信息,在步骤S18中,根据该感光度信息计算出不饱和范围内的背光LED 65的光量值。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3中是取景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4,再次通过测光传感器63进行测光。接着,在步骤S25中,根据上述步骤S24中的测光值进行曝光值的运算,在液晶监视器(TFT)36上显示出其结果的曝光信息。而且,在步骤S26中,根据在上述步骤S24中得到的测光值运算出背光LED 65的光量值。
在步骤S19中,根据在上述步骤S18或S26中计算出的光量值,运算背光LED 65的电流。然后,在步骤S20中,根据在上述步骤S19中得到的背光LED 65的电流运算输出电压。这样,在接下来的步骤S21中,从Bμcom 80的D/A端口(DA2)输出设定电压。接着,在步骤S22中,更新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然后,在步骤S23中,点亮背光LED 65。
接着,在步骤S27中,检测出快门按钮31的第一快门(1R)开关的状态。此处,若第一快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则转移到上述步骤S2。另一方面,若第一快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则转移至步骤S28,判断是取景模式还是实时预览模式。此处,在实时预览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9,进行由显示用摄像元件61得到的图像的处理以及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取景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0,关掉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
在步骤S31中,通过测光传感器63和AF传感器单元71进行测光和测距动作,在接下来的步骤S32中根据在上述步骤S31中得到的值进行测光运算和测距运算。然后,在步骤S33中,再次判断是取景模式还是实时预览模式。其结果,在实时预览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4,进行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的更新和背光LED 65的点亮。接着,在步骤S35中,在液晶监视器36上合成显示取景图像和曝光信息之后,转移到步骤S37。在上述步骤S33中,判断为取景模式时,转移到步骤S36,更新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并且点亮背光LED 65。其后,转移到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判断摄影镜头11是否在对焦范围内。其结果,还不在对焦范围内时,转移到步骤S38,通过镜头驱动机构13等驱动摄影镜头11,其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27,重复上述的处理动作。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37中,为在对焦范围内时,转移到步骤S39,在取景器内LCD面板64上显示表示对焦的对焦标志112。接着,在步骤S40中禁止变更显示用摄像元件61的感光度。然后,在步骤S41中,读取显示用摄像元件61的感光度信息。
接着,在步骤S42中,根据上述步骤S41中所读取的感光度信息,计算不饱和范围内的测距点显示用LED 62的光量值。然后,在步骤S43中,根据上述步骤S42中所得到的光量值计算流入到测距点显示用LED 62中的电流。进而,在步骤S44中,根据上述步骤S43中所得到的LED电流,运算Bμcom 80的输出电压。在步骤S45中,从Bμcom 80的D/A端口输出设定电压。
然后,在步骤S46中,在对焦点处,测距点显示用LED 62a~62c中、相应的LED点亮预定时间。接着,在步骤S47中,解除显示用摄像元件61的感光度变更禁止。这是由于:点亮了LED时,通过由该点亮得到的光来形成反馈,防止画面变暗。通过解除该感光度变更禁止,可根据被摄场亮度使画面符合适当曝光。
接着,在步骤S48和S49中,检测第一快门开关和第二快门开关的状态。此处,等待到第一快门开关和第二快门开关接通。其结果,若第一快门开关为断开,则转移到上述步骤S2。并且,若第一快门开关和第二快门开关均为接通,则转移到步骤S50,关掉取景器内LCD面板64的显示。并且,与此同时,也将背光LED 65熄灭。
在步骤S51中,第一反射镜51从摄影光路退避,缩小光圈,进行摄影准备。接着,在步骤S52中,通过摄影用摄像元件67进行拍摄。然后,拍摄结束后,在步骤S53中第一反射镜51归位到摄影光路内,开放光圈12,从摄影用摄像元件67通过接口电路81将拍摄到的图像转发到图像处理控制器82中。在步骤S54中,由该图像处理控制器82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并将其图像显示于液晶监视器36上。然后,在步骤S55中,将图像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85中。其后,在步骤S56中,判断是连拍模式还是单拍模式。其结果,若为单拍模式,则转移到上述步骤S2,若为连拍模式,则转移到上述步骤S27,分别重复之后的处理。
这样,能够根据摄影用摄像元件的感光度信息调节LED的光量,所以能够提供不会使摄影信息等的显示难以看到、具有使用非常方便的高品质的实时预览显示功能的取景装置和照相机。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除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Claims (11)

1.一种取景装置,具备:
无光泽屏幕,其配置在取景光路内,形成被摄体像;
摄像单元,其反复取得包含上述无光泽屏幕上的被摄体像的取景图像;
图像显示单元,其显示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以及
发光显示单元,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内,
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显示单元根据上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感光度运算其发光量而对其进行调节,使得在进行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的受光量不饱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向上述无光泽屏幕上投光的LED和可调节该LED的光量的驱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与上述无光泽屏幕相邻的LCD显示元件和用于该LCD显示元件的可以调节光量的背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单元具有根据被摄体的亮度自动调节摄像感光度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停止上述摄像感光度的自动调节。
6.一种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景装置。
7.一种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无光泽屏幕,其配置在取景光路内,形成被摄体像;
摄像单元,其反复取得包含上述无光泽屏幕上的被摄体像的取景图像;
图像显示单元,其显示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
发光显示单元,其配置在上述取景光路内,进行信息显示;
取景光学系统,其用于观察上述无光泽屏幕上的被摄体像和由上述发光显示单元显示出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上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感光度运算上述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量而对其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发光显示单元进行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的受光量不饱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向上述无光泽屏幕上投光的LED和可调节该LED的光量的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与上述无光泽屏幕相邻的LCD显示元件和用于该LCD显示元件的可以调节光量的背光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单元具有根据被摄体的亮度自动调节摄像感光度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发光显示动作时,上述摄像单元停止上述摄像感光度的自动调节。
CNB2006100879599A 2005-06-08 2006-06-08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09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8267 2005-06-08
JP2005168267A JP2006345172A (ja) 2005-06-08 2005-06-08 ファインダ装置及びカメ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7437A CN1877437A (zh) 2006-12-13
CN100510937C true CN100510937C (zh) 2009-07-08

Family

ID=3750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795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0937C (zh) 2005-06-08 2006-06-08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83892B2 (zh)
JP (1) JP2006345172A (zh)
CN (1) CN10051093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0553B2 (ja) * 2006-07-25 2011-07-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JP2008199088A (ja) * 2007-02-08 2008-08-28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
KR101467928B1 (ko) * 2007-07-23 2014-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정보를 출력하는 a/v기기 및 그 기기정보출력방법
JP2009047956A (ja) * 2007-08-21 2009-03-05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5310266B2 (ja) * 2009-05-29 2013-10-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150422B (zh) * 2008-09-11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装置
JP5120372B2 (ja) * 2009-12-25 2013-01-16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JP5457217B2 (ja) * 2010-02-02 2014-04-0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2011164536A (ja) *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026744A (ja) * 2011-07-19 2013-02-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WO2013058025A1 (ja) * 2011-10-19 2013-04-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ファインダ装置及び表示情報の輝度変更方法
JP2013128240A (ja) * 2011-12-19 2013-06-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US9854156B1 (en) 2016-06-12 2017-12-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camera effects
DK180859B1 (en) 2017-06-04 2022-05-2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CAMERA EFFECTS
US11112964B2 (en) 2018-02-09 2021-09-07 Apple Inc. Media capture lock affordance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11722764B2 (en) 2018-05-07 2023-08-08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US10897577B2 (en) * 2018-06-26 2021-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DK201870623A1 (en) 2018-09-11 2020-04-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US11770601B2 (en) 2019-05-06 2023-09-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0674072B1 (en) 2019-05-06 2020-06-02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321857B2 (en) 2018-09-28 2022-05-03 Apple Inc.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US11128792B2 (en) 2018-09-28 2021-09-21 Apple Inc.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US11706521B2 (en) 2019-05-06 2023-07-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039074B1 (en) 2020-06-01 2021-06-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US11212449B1 (en) * 2020-09-25 2021-12-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US11539876B2 (en) 2021-04-30 2022-12-2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US11778339B2 (en) 2021-04-30 2023-10-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9332A (en) * 1980-01-10 1981-08-10 Canon Inc Information mark display device
JPS62141862A (ja) * 1985-12-16 1987-06-25 Nippon Kogaku Kk <Nikon> 一眼レフカメラのフアインダ−装置
US4704022A (en) 1985-09-12 1987-11-03 Nippon Kogaku K. K. Video finder for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DE4330265B4 (de) * 1992-09-07 2004-07-29 Canon K.K.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der Sehachse eines Auges einer ein optisches Gerät bedienenden Person
JPH10142685A (ja) 1996-11-14 1998-05-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銀塩撮影および電子撮像兼用カメラ
US6639626B1 (en) 1998-06-18 2003-10-28 Minolta Co., Lt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with two image sensors of different size
JP2000013661A (ja) 1998-06-18 2000-01-14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0165730A (ja) 1998-11-27 2000-06-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2001078069A (ja) 1999-09-06 2001-03-23 Canon Inc 撮影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1125173A (ja) 1999-10-26 2001-05-11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605846B2 (ja) 2000-02-08 2011-01-0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2001305637A (ja) * 2000-04-26 2001-11-02 Kyocera Corp 電子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を備えたカメラ
JP4667590B2 (ja) 2000-12-12 2011-04-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JP4043198B2 (ja) 2001-03-23 2008-0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カメラ
JP4646442B2 (ja) 2001-06-05 2011-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US6816676B2 (en) * 2002-04-19 2004-11-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aptive control of LCD display utilizing imaging sensor measurements
JP2005010643A (ja) 2003-06-20 2005-01-13 Kyocera Corp ディ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US7924307B2 (en) * 2003-08-14 2011-04-12 Carl Zeiss Ag Optical view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JP2006011025A (ja) 2004-06-25 2006-01-12 Nikon Corp 電子カメ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7437A (zh) 2006-12-13
US20060280495A1 (en) 2006-12-14
JP2006345172A (ja) 2006-12-21
US7583892B2 (en) 2009-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937C (zh)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CN100458553C (zh) 摄像装置和透镜装置
US7006140B2 (en) Digital still camera with shifting focus lens
CN1619407B (zh) 镜头更换式摄像装置、控制装置、清洁装置以及清洁方法
US855980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TW200835313A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00535735C (zh)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CN103890654B (zh) 变倍率取景装置及显示信息的亮度变更方法
US765645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reflection surface
JP433066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記録媒体
JPH11177857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863370B2 (ja) 撮像装置
JP2006324760A (ja) 撮像装置
JP3863723B2 (ja) レンズ交換式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4343753B2 (ja) 撮像装置
JP2004212892A (ja) 撮像装置
JP2012070069A (ja)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カメラ
JP2009239651A (ja) 撮像装置
JPH11231408A (ja) 銀塩撮影および電子撮像兼用カメラ
JP3887144B2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の光源選択装置
JP4468784B2 (ja)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JP2000098484A (ja) 銀塩撮影及び電子撮像兼用カメラ
JP2007074395A (ja) カメラ
JP2005292517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JPH11341503A (ja) ビデオ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