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9399C -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9399C
CN100509399C CNB2006100931511A CN200610093151A CN100509399C CN 100509399 C CN100509399 C CN 100509399C CN B2006100931511 A CNB2006100931511 A CN B2006100931511A CN 200610093151 A CN200610093151 A CN 200610093151A CN 100509399 C CN100509399 C CN 1005093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k
record
medium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931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5895A (zh
Inventor
敕使川原稔
高桥喜一郎
枝村哲也
丸晶子
村山仁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95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5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3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39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能高效进行自介质保持单元的介质输送动作,并能将由排出恢复动作引起的记录速度的降低抑制到最低限度。为此,在本发明中,在对由输送单元(31)在先输送的在先记录介质(8)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后续记录介质(40)的记录动作开始之间,进行排出恢复动作。此时的恢复动作,根据确定由输送单元进行的输送动作的供纸条件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从记录介质的保持单元向记录头连续输送记录介质的喷墨记录装置。特别涉及能在对被在先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间,进行排出恢复动作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将由墨盒等墨水供给源供给的墨水作为墨滴从喷墨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喷墨记录头(以下简称为记录头)中,形成有分别与各排出口连通的多个被划成的液路和与各液路连通的公共液室。公共液室与墨盒的墨水供给口连接,墨盒内的墨水从公共液室被提供给各液路。另外,在各液路内设置有产生用于排出墨水的能量的排出能量产生元件。通过基于记录数据等驱动该排出能量产生单元,从排出口排出墨滴。作为排出能量产生元件,使用加热器等电热变换元件或压电器件(piezo)等电机械变换元件等。另外,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将由上述排出口和液路构成的部分称为喷嘴。
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当在液路中充满墨水的状态下长时间不排出墨水时,产生以下问题:墨水增粘(become viscous)或粘着(sticky),使命中(landing)位置精度或墨水的排出量发生变动,产生排出不良。另外,在墨水增粘或粘着很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引起堵塞,以致排出口不能排出这样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因使用墨水而引起的这些问题,在喷墨记录装置中,设置有不使用墨水的其他记录装置所没有的固有结构。即,在喷墨记录装置中设置有排出恢复系统,该排出恢复系统通过清洗记录头的液路、形成有排出口的面(以下称作排出口形成面),将记录头的排出性能保持在适当的状态。
作为这种排出恢复系统的排出性能的恢复方法,有以下的排出恢复方法,即,使预定压力作用于液路,强制性地使增粘或粘着的墨水从排出口排出,在液路内导入适于排出的新墨水。该排出恢复方法,包括加压恢复方法,对墨水供给系统进行加压,使增粘或粘着的墨水从排出口排出;吸引恢复方法,从墨水排出口吸引墨水,吸引增粘或粘着的墨水。另外,还已知有擦拭恢复方法等,设置与排出口面滑动接触的擦拭部件,通过使两者相对移动,擦拭附着在排出口附近的增粘墨水或粘着墨水。
但是,喷墨记录装置的如上所述的恢复方法,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由此,如果在与记录相关的动作中进行该恢复方法,则记录所需时间增大,整体的记录速度下降。因此,作为不会较大地降低整体的记录速度并将液路中的墨水保持在适于排出的状态的恢复方法,还包括被称为预备排出的恢复方法。该预备排出是通过驱动排出能量产生元件,对预定受墨体进行不直接用于记录的墨水排出的恢复方法。如果对排出频度低的排出口执行该预备排出,则能够将液路内的墨水保持在适于排出的状态。
在日本特开2000-94659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在记录介质的输送动作中恢复记录头的排出性能的机构的喷墨记录装置。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在输送动作的开始时或正在进行输送的期间开始记录头的预备排出动作,可以缩短从输送动作的开始到记录介质的记录开始的时间。另外,在美国专利公报6702274号中,提出了与连续记录的供纸动作的高速化相关的方案。该公报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分别驱动供纸机构、送纸机构、滑架机构等。向该记录装置输入来自1个用纸传感器的信息和记录介质的长度信息,使用这些信息中的1个或2个进行供纸动作的定时控制。例如,与用纸传感器的信息无关而仅根据记录介质的长度信息确定开始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动作的定时。或者,在后续记录介质的前端到达用纸传感器的跟前时,确认在先记录介质的后端是否通过了用纸传感器,根据其结果,判定可否继续执行供纸动作。
这样,根据美国专利6702274号公报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由于相对于在先记录介质地控制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定时,因此,能够将与后续记录介质的距离设定为最低限度。进而,不会出现以下情况:使用尺寸不同的记录介质;或者即使供纸机构存在略微打滑等供纸误差,也在重叠的状态下输送多张记录介质;或者出头精度下降。因此,能稳定进行高速连续供纸,能提高进行连续记录时的记录速度。
另外,近年来,从记录头排出的墨水的小液滴化正不断发展,由此能够得到分辨率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因此,当前记录头的排出口的直径与墨滴尺寸的减小成正比地变小。由此,为了在记录头中确保稳定的排出状态,排出恢复处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喷墨记录装置中,通常是有效利用对各记录介质开始记录动作前的时间来进行排出恢复处理。
例如,在供纸动作中的排出恢复处理中,在对第1张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时,从供纸动作开始之后到记录动作开始之前,要花费一定的输送时间。由此,在该输送时间中进行记录头的恢复动作。
另外,在连续进行供纸动作并连续进行记录动作时,在如前所述的通常的记录装置中,在先记录介质的后端通过用纸传感器之后,才开始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动作。由此,在连续记录动作中,在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前,也能充分确保执行排出恢复处理的时间。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0-94659号公报的记录装置中,能够在供纸动作中进行排出恢复动作,但在对在先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前需要较长的时间。由此,在连续进行记录动作的情况下,整个记录动作的所需时间变长,这成为妨碍提高记录动作速度的主要原因。
而在通过上述美国专利6702274号公报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执行了高速连续供纸的情况下,因为在先记录介质和后续记录介质的间隔变短,因而能够缩短供纸时间,但用于进行排出恢复动作的时间上的余裕将减少。因此,根据排出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为了确保排出恢复动作时间,需要延迟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动作。也就是说,在美国专利6702274号公报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也与日本特开2000-94659号公报一样,有可能导致整体记录速度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进行自介质保持单元的输送动作,并能将由排出恢复动作引起的记录速度的降低抑制到最低限度的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
本发明的第1形式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喷嘴;输送单元,从保持记录介质的介质保持单元向上述记录头的记录位置依次输送记录介质;以及恢复单元,可在对由上述输送单元在先输送的在先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由上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间,执行使上述喷嘴的排出性能恢复的多个恢复模式,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设定单元,设定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不同的多个输送条件中的1个;第2设定单元,基于上述已设定的输送条件设定上述恢复单元的恢复模式;以及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已设定的输送条件控制上述输送单元,并基于上述已设定的恢复模式控制上述恢复单元。
本发明的第2形式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喷嘴;输送单元,从保持记录介质的介质保持单元向上述记录头的记录位置依次输送记录介质;以及恢复单元,可在对由上述输送单元在先输送的在先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由上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间,执行使上述喷嘴的排出性能恢复的多个恢复模式,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设定步骤,设定上述输送单元的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条件;第2设定步骤,基于上述输送条件设定上述恢复单元的恢复条件;以及控制步骤,根据上述已设定的输送条件控制上述输送单元,并基于上述恢复模式控制上述恢复单元。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输送单元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条件,抑制无用的墨水消耗,并进行适当的排出恢复动作。由此,即使在通过连续供纸等高效进行输送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将墨水的无用消耗抑制到最低限度。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运转成本的上升,并能够谋求吞吐量(throughput)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头盒(head cartridge)中的记录头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电路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A至图4E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连续供纸动作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5A至图5E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在先记录介质和后续记录介质之间,以最小的间隔进行的连续供纸动作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供纸条件的一个例子的图,示出了供纸速度。
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供纸条件的一个例子的图,示出了连续供纸模式开关的设定状态。
图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续供纸动作时的排出恢复模式的设定状态的图。
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各排出恢复模式的内容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供纸动作等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更详细地表示图8所示的起始供纸程序(initial feedingroutine)的流程图。
图10是更详细地表示图8所示的连续供纸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部分分别表示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
(喷墨记录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在图1中,头盒1可交换地装载在滑架(carriage)2上。头盒1具有记录头部和墨盒部,并且,设置有用于在同后述的控制系统之间收发信号的连接器(未图示),所述信号用于驱动记录头部。
头盒1可装卸地装载在滑架2上。在滑架2上设置有未图示的连接器支架(connector holder)(电连接部),所述连接器座用于经由上述连接器向各头盒1传送驱动信号等。滑架2可沿着在主扫描方向延伸并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导轨3往复移动地被引导、支撑。由主扫描电机4经由电机轮(motor pulley)5、从动轮6和同步带(timing belt)7等驱动机构驱动该滑架2。滑架的位置和移动,基于来自线性编码器(linear encoder)和原位置传感器(home positionsensor)30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原位置传感器30被设置在滑架2上,在通过遮蔽板36的位置时,输出预定的原位置的检测信号。
记录用纸或塑料薄板等记录介质8,通过从供纸电机35经由齿轮使供纸辊31旋转,从自动送纸器(以后称为ASF)32逐张分离进行供纸。进而,通过输送辊9的旋转,通过与头盒1的排出口面对置的位置(记录部)进行输送(副扫描)。输送辊9通过LF电机34的旋转经由齿轮来进行。
另外,根据记录介质8是否通过了用纸传感器(端部检测装置)33,判定是否输送了记录介质。另外,以记录介质8通过了用纸传感器33时为基准,确定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开始位置(出头位置)。进而,用纸传感器33也用于判断记录介质8的后端实际存在的位置,或以记录介质的后端为基准推断当前的记录位置。
记录介质8的背面由压纸筒(platen)(未图示)支撑,以便在记录部形成平坦的记录面。装载在滑架2上的头盒1被保持,使得其排出口面从滑架2向下方突出,在上游侧和下游侧的2组输送辊对之间与记录介质8平行。
另一方面,上述头盒1是利用热能排出墨水的喷墨头盒,具有用于产生热能的电热变换体。即,头盒1的记录头部,将施加在上述电热变换体上的电能变换为热能,利用该热能在墨水内产生气泡,利用该气泡的压力使墨滴从排出口排出,并进行记录。
图2是示意地表示该头盒1中的记录头部13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在图2中,在与记录介质8通过预定间隙(例如约0.5至2.0毫米左右的间隙)对置的排出口面21,以预定间距形成有多个排出口22。在各排出口22连通有被划成的多个液路24,在这些液路的一个端部(内端部)连通有公共液室。在各液路24沿着其内壁面配置有产生用于排出墨水的能量的电热变换体(排出加热器)25。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部13,以排出口22的排列方向与滑架2的扫描方向交叉的朝向装载在滑架2上。
在这样构成的头盒1中,基于图像信号或排出信号驱动(通电)对应的电热变换体(以下也称作“排出加热器”)25,从而在液路24内的墨水中产生膜沸腾,通过此时产生的气泡的压力,从排出口22排出墨水。
接着,基于图3的框图说明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控制电路的概略结构。
在图3中,控制器100是主控制部(控制装置、恢复条件设定装置)。该控制器100,例如具有微型计算机形式的CPU101、存储程序和所需要的表及其他固定数据的ROM103、以及设置了展开图像数据的区域和作业用的区域等的RAM105等。另外,该控制器100经由接口(I/F)112同作为图像数据供给源的主机装置110相连接。主机装置110由计算机构成,所述计算机进行关于记录的图像等数据的生成、处理等,且具有进行输入、设定处理等的打印机驱动器(设定输送条件的装置)等。作为主机装置,不仅可以使用计算机形式的装置,也可以使用用于读取图像的读取器(reader)等形式的装置。并且,经由接口(I/F)112向控制器100发送接收图像数据及其他命令、状态信号等。
另外,操作部120是接受操作者的指示输入的开关组。该开关组包括电源开关122、用于指示起动吸引恢复的恢复开关126、连续供纸记录开关127等。该连续供纸记录设定开关是在逐张输送层叠在ASF32的供纸托盘32a上的记录介质并依次记录时使用的开关。控制器100具有连续供纸开关功能,在进行记录时用纸传感器检测出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之前,设定是否进行后续记录介质40的输送。在此,作为设定输送条件的装置,除了上述连续输送设定开关以外,通过来自主机装置侧(打印机驱动器)的输送条件设定,将对应的命令发送到记录装置侧也能实现。
传感器组130是用于检测装置状态的传感器组。该传感器组130包括上述原位置传感器30、用于检测是否有记录介质的用纸传感器33、以及为检测温度环境而设置在适当部位的温度传感器134等。
头驱动器140是根据记录数据等驱动记录头1的排出加热器25的驱动器。头驱动器140,除了具有使记录数据对应于排出加热器25的位置进行排列的移位寄存器、以适当的定时进行锁存的锁存电路、与驱动定时信号同步地使排出加热器动作的逻辑电路元件以外,还具有为使点形成位置一致而适当设定驱动定时(排出定时)的定时设定部等。
在记录头1上设置有副加热器142。副加热器142是进行用于稳定墨水排出特性的温度调整的加热器。该副加热器142,可以做成与排出加热器125同时形成在记录头基板上的形式和/或安装在记录头主体乃至头盒上的形式。在图2中,省略了副加热器142的图示。
主扫描电机4是驱动滑架2的电机,由电机驱动器150驱动。LF副扫描电机34是输送(副扫描)记录介质8的电机,由电机驱动器170驱动。供纸电机35是驱动ASF32的供纸辊31的电机,由电机驱动器160驱动。
接着,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执行的动作、即从供纸经过记录直至排纸的一系列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了在记录在先记录介质期间开始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而计算在先记录介质的当前位置,在在先记录介质的最合适的位置开始后续记录介质的输送。此时,需要继续执行对在先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因此,也必须继续进行滑架的往复动作(主扫描)和记录头的记录动作。
下面,按顺序对一系列的供纸动作的控制进行说明。
(比较例中的连续供纸)
首先,为了明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说明与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在该比较例的说明中,基于图4说明迄今为止通常进行的连续供纸动作的顺序。
在该比较例中,从图4A向图4E的状态地进行供纸顺序。图4A示出了在先记录介质8被输送辊9和与之相对设置的夹送辊50夹住,利用两辊的旋转力向副扫描方向前进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用纸传感器33检测出记录介质8已存在的状态(有纸状态)。
在该比较例中,在在先记录介质8通过用纸传感器33之前,可在先进行对后续记录介质40的记录数据的展开处理等。但是,如果不是在由用纸传感器33检测出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之后,则不能进行后续记录介质40的供纸。由此,必须要有到在先记录介质8通过用纸传感器33为止的间隔L1。
因此,在该比较例中,在图4C的状态下首先开始后续记录介质40的供纸。此时,在在先记录介质8和后续记录介质40之间产生了较大的距离间隔L1。图4D示出了后续记录介质40通过用纸传感器33,被判定为有纸状态的状态。此时,在由用纸传感器33检测出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时,开始计算后续记录介质40的记录开始位置(出头位置)。
另外,在图4E中,示出了后续记录介质40的出头完成,输送辊9停止,在主扫描方向驱动头盒1的状态(记录开始状态)。
在上述供纸顺序中,对记录介质40的数据展开等处理能够先于后续的供纸动作进行,由此可使连续供纸动作高速化。进而,作为供纸动作,用纸传感器33检测出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之后,开始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由此不会发生重叠输送、卡纸等,能够可靠地进行供纸。
但是,在该比较例的供纸动作中,如前所述,在在先记录介质和后续记录介质之间形成较大的距离间隔L1,从而产生这样的问题:在进行连续供纸时花费较多的时间,整个记录动作的时间增大。因此,为了缩短该供纸时间L1,还考虑使用纸传感器33靠近供纸辊31侧。但是,供纸辊31容易产生由在记录介质表面的滑动引起的输送误差。由此,当通过用纸传感器33后至到达输送辊9的距离较长时,在计算出的输送量和实际的输送量之间产生较大误差,有可能使记录品质恶化。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进行如下的供纸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的连续供纸动作)
图5示出了可在本实施方式的在先记录介质8和后续记录介质40之间以最小间隔进行连续供纸的情况。图5A示出了对在先记录介质8进行记录动作的状态。图5B示出了使供纸辊31旋转从ASF32的供纸托盘32a开始后续记录介质40的供纸的状态。后续记录介质40的供纸动作的开始定时,在判断出在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和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之间出现预先设定的预定间隔(最小间隔)L2时开始。基于预先取得的在先记录介质8的长度信息和在先记录介质8通过用纸传感器33后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控制器100的CPU101计算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位置。
另外,图5C示出了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通过用纸传感器33的位置而处于无纸状态,进而后续记录介质40将要进入到用纸传感器33之前的瞬间。该瞬间的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位置根据供纸辊31的旋转量计算出来。另外,通过检查用纸传感器33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是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通过用纸传感器33而处于无纸状态。
这样,在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部和后续记录介质40之间以最小间隔L2进行记录动作,从而能够不停止其供纸地连续将后续记录介质40送入供纸辊9。
由此,在连续供纸动作中就不会发生重叠输送等问题,能以最小间隔L2高速进行输送。进而,也可正确控制后续记录介质40的出头位置并使其动作。
另外,图5D示出了排出在先记录介质8(未图示),将后续记录介质40供给到输送辊9的位置的状态。图5E示出了供纸完成后可以开始记录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连续供纸动作的适用例)
在通常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或记录通过数等记录条件,执行多个记录模式,例如从高速记录模式至高画质记录模式的多个记录模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这些记录介质的种类或记录模式,设定最优的输送条件。
作为一个例子,像在记录照片等图像时使用的照片用纸等那样,在表面设置有吸墨层等的记录介质,当ASF32的供纸辊31的旋转速度较大时,容易产生辊的滑痕。由此,要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使供纸速度不同。
在一部分高画质记录模式中,因为向记录介质的墨水注入量增加,所以,往往未到达纸面的雾状墨滴附着在排出口面的量也增大。为了除去附着在该排出口面的墨滴,在排纸后每次都要进行维护处理。因此,此时即使是连续记录,如图4所示,在在先记录介质和后续记录介质之间也总是经由较大间隔L1进行输送动作。
图6A和图6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输送条件的一个例子。
图6A表示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和所形成的图像的记录品质的组合(记录条件)所设定的供纸速度。另外,图6B示出了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和记录品质的组合来设定连续供纸设定开关的接通、断开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对各记录介质从高速输出到高品质输出,分成了3个记录模式(品质1、品质2、品质3)。
在图6A中,在普通纸中记录速度最快的品质3的输送速度为15.00[inch/sec]。另外,品质1和品质2为6.33[inch/sec]。另外,在图6B中,对普通纸进行连续记录时的连续供纸设定开关的设定状态,在普通纸的品质3和品质2中设定为接通,在品质1中设定为断开。记录介质的种类和品质的信息,是附加在被转送给记录装置的记录数据上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喷墨记录装置的输送机构和与记录相关的机构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续记录介质40的输送量,为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到达用纸传感器33跟前15mm的输送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进行输送动作时执行的排出恢复处理相对于上述输送条件最优,对各输送条件分配不同的排出恢复条件(参照图7A和图7B)。
例如,在普通纸中,对连续供纸设定开关被设定为断开的品质1,分配了排出恢复模式3(模式3)(参照图7A)。因此,此时即使在进行连续记录动作的情况下,到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通过用纸传感器33之前,也不开始输送在先记录介质40。这和图4所示的供纸动作(起始用供纸动作)相同。另外,第2张以后也和第1张相同,进行图4所示的起始用供纸动作。在此也设定排出恢复模式3。此时的排出恢复处理的驱动频率为10[KHz],每个喷嘴的排出数为400次,所需时间为180[m sec]。当然,该排出回复条件需要根据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头的形式、液滴尺寸、墨水等而不同。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往往产生如下制约:通过电源的容量限制等不能从全部喷嘴同时排出墨水,或者必须按各种颜色排列排出多种颜色的墨水的记录头。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限制了同时排出的喷嘴。因此,需要考虑这样的制约地设定排出恢复条件。
品质2和品质1的供纸速度相同。但是,当以品质2对普通纸进行记录时,连续供纸开关为接通。由此,从对在先记录介质(普通纸)8的记录结束后至对后续记录介质(普通纸)40的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间隔变短。进而,由于品质3的供纸速度比其它品质快,因此,对后续记录介质(普通纸)40的记录开始时间更短。上述时间间隔和记录头的非排出时间直接相关。由此,进一步优选为根据该时间间隔在不同条件下实施供纸时的排出恢复处理。具体而言,考虑非排出时间地使排出恢复时的排出数最优化。例如,在对后续记录介质进行供纸时的时间间隔短的情况下,优选为将排出恢复所需的发数设定得更少。
另外,对于被分配给照片用纸和明信片的所有模式,将连续供纸开关设定为断开。因此,此时即使是连续记录动作,也进行这样的输送动作:到在先记录介质的后端通过用纸传感器33之前不输送后续记录介质。由此,第2张以后也和第1张相同为起始用的输送动作,排出恢复条件为模式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要根据输送动作的连续/非连续和输送速度等输送条件来设定排出恢复动作中的频率、排出数和所需时间等排出恢复条件,所以,可以实现输送动作的高速化和排出恢复动作时间的最优化。由此,可以不损害记录速度地实现稳定的记录动作。另外,能够降低对记录动作无直接贡献的排出恢复中的墨水消耗量,还可以降低运转成本。
接着,使用图8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输送动作和排出恢复动作。
首先,在步骤10中,根据供纸命令的输入开始供纸模式。接着,在步骤20中,取得要供纸的记录介质的长度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由主计算机侧的打印机驱动器赋予的记录信息中与记录介质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中,取得与记录介质的长度相关的信息(页长度信息),基于该所取得的信息进行以下动作。该页长度信息除了从与记录介质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中取得以外,还可以从与纸盒的尺寸、形状、种类或记录介质的宽度相关的信息等,能确定记录介质的长度的其他信息中取得。
接着,在步骤30中,检查当前在先记录介质是否还在记录中。如果不是记录中,则在步骤40通过用纸传感器33检查在先记录介质是否仍留在记录区域中。在在先记录介质8仍留在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在步骤50使LF电机34工作进行排纸动作,使排纸完成。在排纸完成后,在步骤60进入到起始供纸用程序。起始供纸用程序是用于进行第1张的供纸的供纸程序,供纸结束后,进入到步骤110,结束供纸模式开始实际的记录。
然后,当在步骤30判定为记录中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70,根据被赋予到记录数据中的记录介质的种类和记录品质的信息判断是否要实施连续供纸模式。在判断为不要实施连续供纸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40通过用纸传感器33检查在先记录介质8是否仍留在记录区域中。在在先记录介质8仍留在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在步骤50驱动LF电机完成排纸。当排纸结束后,在步骤60起动起始供纸用程序(参照图9),在此,进行后述的供纸动作和排出恢复处理。然后,进入到步骤110结束供纸模式,开始对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
而在步骤70判定为要实施连续供纸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80计算在先记录介质的后端位置。在步骤90,根据该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位置来了哪里,判断是否是将后续记录介质4放入ASF32并要开始供纸的定时。当判断为是要供纸的定时后,起动步骤100的连续供纸用程序(参照图10),在此进行后面详细叙述的连续供纸和排出恢复处理。然后,进入到步骤110结束供纸模式。
接着,根据图9说明起始供纸程序。
当在步骤200开始起始供纸程序后,首先,在步骤210中开始计算被供纸的记录介质的出头位置。接着,在步骤220中开始旋转处于ASF32的供纸辊31。通常,在串行式打印机的情况下,当开始记录后,通过LF辊34的旋转,间歇性地向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在该间歇性的输送动作中,当由供纸辊31向记录介质施加压力时,该压力成为负荷,有可能使输送精度下降。为此,供纸辊31多使用半月辊类型。另外,使其进行控制使得在供纸辊31旋转1周后完成并停止工作动作。
在步骤220,发出供纸辊31的旋转开始指令。接着,在步骤230中检查供纸辊31是否已旋转1周。在开始供纸时,当然供纸辊尚未旋转1周,因此进入到步骤250,再检查是否已到达用纸传感器33。如果在到达用纸传感器33之前供纸辊就已旋转了1周,则记录介质滑动引起供纸不良,或者在原ASF32没有记录介质。因此,此时进入步骤240进行错误显示。
而当在步骤250判断出记录介质已到达用纸传感器33后,继续旋转直到ASF32完全旋转1周为止,在旋转了1周时停止旋转,并停止供纸。接着,进入步骤260使LF辊9旋转。此时,由用纸传感器33检测记录介质是否存在,从此时开始计算记录介质的输送量,驱动LF辊9直到出头位置。然后,在步骤280以预定条件执行排出恢复处理,结束起始供纸程序。
接着,对图10的连续供纸程序进行说明。
在步骤300开始连续供纸程序。首先,在步骤310中,开始计算后续记录介质40的出头位置。接着,在步骤320中,使用在先记录介质8的前端位置信息和预先取得的记录介质长度信息,计算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位置。取得该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位置与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的位置信息的差,得到两端的位置的差(间隔)。接着,在步骤330中,基于上述位置差信息,判定是否可以使ASF32的供纸辊31旋转,开始后续记录介质40的供纸。
此时的位置差信息无论正负都可以。在此,将正定义为无重叠的状态,将负定义为有重叠的状态。也就是说,是否可以使供纸辊31旋转,通过是否满足在先记录介质8通过供纸辊31的下方,相对后续记录介质处于可分离的状态这样的条件来判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和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的间隔,作为位置信息。但是,供纸辊31的旋转开始,也可以基于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和供纸辊31的距离信息进行控制。
当在步骤340开始旋转ASF32的供纸辊31时,在步骤342中,计算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位置,根据该计算值,判断是否已到达用纸传感器33的跟前(步骤344)。反复进行该步骤320和步骤340的动作,直到判定为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位置已到达用纸传感器33的跟前为止。
当在步骤344判定为后续记录介质40的前端位置已到达用纸传感器33的跟前时,再在步骤350判断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相对用纸传感器33是否处于无纸状态。
在此,当未处于无纸状态情况下,在步骤360中断后续记录介质40的供纸动作。在该状态下,在先记录介质8和后续记录介质40重叠进行供纸或者在几乎没有间隔的状态下供纸。因此,此时通过中断后续记录介质的供纸,通过作为副扫描机构的输送辊9独立输送在先记录介质。并且,要在某一时刻由用纸传感器33检测无纸状态。即,检测在先记录介质8的后端,此时,在先记录介质8和后续记录介质40的间隙保持在必要最低限度。
然后,在步骤370,再次开始ASF32的旋转,进行供纸动作。同时,在步骤380,使输送辊9与供纸速度等速地旋转,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直到在步骤390判断为已到达必要的出头位置(出头OK)。并且,当判断为记录介质的前端已到达出头位置时,在步骤392,根据如前述那样设定的恢复条件执行排出恢复处理,在步骤400结束连续供纸用程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要在步骤360中断供纸动作,但也可以降低供纸辊31的旋转速度。
本发明的许多明显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并未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理解为,本发明不限于特殊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喷嘴;输送单元,从保持记录介质的介质保持单元向上述记录头的记录位置依次输送记录介质;以及恢复单元,可在对由上述输送单元在先输送的在先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由上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间,执行使上述喷嘴的排出性能恢复的多个恢复模式,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1设定单元,设定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不同的多个输送条件中的1个;
第2设定单元,基于上述已设定的输送条件设定上述恢复单元的恢复模式;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已设定的输送条件控制上述输送单元,并基于上述已设定的恢复模式控制上述恢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设定单元,根据上述输送条件变更与上述恢复单元的恢复模式相关的所需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设定单元,有选择地设定第1输送模式和第2输送模式,作为上述输送条件,上述第1输送模式将上述在先记录介质和后续记录介质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为大于等于预定时间,上述第2输送模式将上述在先记录介质和后续记录介质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为比上述预定时间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设定单元,在设定了上述第1输送模式时设定大于等于预定时间的恢复动作时间,作为恢复动作条件;在上述第2输送模式时设定比上述预定时间短的恢复动作时间,作为恢复动作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介质保持单元至上述记录位置之间,设置有检测由上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端部的端部检测单元,
上述第1设定单元,设定第1输送模式,在由上述端部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在先记录介质的后端部之后,开始上述后续记录介质的输送动作;以及第2输送模式,在由上述端部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在先记录介质的后端部之前,开始上述后续记录介质的输送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续记录介质的输送条件,包含输送单元的输送定时、输送量、输送速度的各驱动参数中的至少1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设定单元,基于与记录动作相关的记录关联信息确定上述输送单元的驱动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关联信息是附加在记录数据中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关联信息,由表示记录介质种类的信息和定义记录品质的信息的至少1个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排出恢复条件,在排出恢复动作的排出频率、排出数及所需时间中,至少包含上述所需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设定单元,随着上述后续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增大,使排出恢复的所需时间和由排出恢复消耗的墨水量减少。
12.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喷嘴;输送单元,从保持记录介质的介质保持单元向上述记录头的记录位置依次输送记录介质;以及恢复单元,可在对由上述输送单元在先输送的在先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到对由上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后续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开始之间,执行使上述喷嘴的排出性能恢复的多个恢复模式,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1设定步骤,设定上述输送单元的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条件;
第2设定步骤,基于上述输送条件设定上述恢复单元的恢复条件;以及
控制步骤,根据上述已设定的输送条件控制上述输送单元,并基于上述恢复模式控制上述恢复单元。
CNB2006100931511A 2005-06-23 2006-06-22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3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3983/2005 2005-06-23
JP2005183983A JP4845429B2 (ja) 2005-06-23 2005-06-23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5895A CN1895895A (zh) 2007-01-17
CN100509399C true CN100509399C (zh) 2009-07-08

Family

ID=3756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315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399C (zh) 2005-06-23 2006-06-22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99046B2 (zh)
JP (1) JP4845429B2 (zh)
KR (1) KR100833352B1 (zh)
CN (1) CN100509399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975A (zh) * 2012-05-22 2012-09-19 郭华炎 一种拉帽式水龙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83350A (ja) * 2007-10-01 2009-04-23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35398B2 (ja) * 2007-12-20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8724131B2 (en) * 2009-03-04 2014-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use in inkjet printing
TWI398362B (zh) * 2009-06-19 2013-06-1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一種噴墨頭維護方法
JP5328630B2 (ja) * 2009-12-18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予備吐出発数の決定方法
JP5653088B2 (ja) 2010-06-29 2015-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84326B2 (ja) * 2011-07-25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55053B2 (ja) 2012-03-28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230169406A (ko) 2012-12-27 2023-12-15 카티바, 인크. 정밀 공차 내로 유체를 증착하기 위한 인쇄 잉크 부피 제어를 위한 기법
KR102495563B1 (ko) 2013-12-12 2023-02-06 카티바, 인크. 두께를 제어하기 위해 하프토닝을 이용하는 잉크-기반 층 제조
JP6256091B2 (ja) * 2014-02-21 2018-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452345B2 (ja) * 2014-08-19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90102106A (ko) * 2014-09-02 2019-09-02 카티바, 인크. 산업용 프린팅 시스템에서 액적 파라미터의 빠른 측정
JP2018012246A (ja) 2016-07-20 2018-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回復処理方法
JP6929637B2 (ja) 2016-12-01 2021-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6814757B2 (ja) * 2017-02-24 2021-01-20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回復方法
EP3600898A4 (en) * 2017-03-23 2020-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ING A NOZZLE REST TIME TO DETERMINE PRINTING FLUID EJECTION FOR MAINTEN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2356B2 (ja) * 1992-01-17 2002-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H0880609A (ja) * 1994-09-12 1996-03-2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手段および記録装置
JPH11171370A (ja) * 1997-12-10 1999-06-29 Canon Aptex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037915A (ja) * 1998-07-22 2000-02-08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0094659A (ja) 1998-09-25 2000-04-04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US6631976B2 (en) * 1999-04-14 2003-10-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of ink jet nozzle prefiring
JP3715842B2 (ja) * 1999-07-30 200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当該プリント装置におけるプリント媒体の給送方法
JP3405410B2 (ja) * 1999-12-07 2003-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2113851A (ja) * 2000-10-06 2002-04-1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該記録装置の回復処理制御方法
JP2004314540A (ja) * 2003-04-18 2004-11-1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31873A (ja) * 2003-10-29 2005-05-2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975A (zh) * 2012-05-22 2012-09-19 郭华炎 一种拉帽式水龙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5895A (zh) 2007-01-17
US20060290730A1 (en) 2006-12-28
KR20060134836A (ko) 2006-12-28
KR100833352B1 (ko) 2008-05-28
JP2007001147A (ja) 2007-01-11
JP4845429B2 (ja) 2011-12-28
US7399046B2 (en) 2008-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399C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888212B2 (en) Printhead spacing
JP200714479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412902B2 (en) Printing head insp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inter
US6517190B2 (en)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and ink jet printer
US8608281B2 (en) Paper printing method for a line printer, and a line printer
JP20101628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594402B1 (en) Paper used in an inkjet printer, inkjet printer, and preliminary ejection method for an inkjet printer
US83584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termining a print restart time after maintenance
JP200721032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008724A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US8794738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enance of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0622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990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187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032371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06254C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033206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9339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42098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3007094B2 (ja) 記録装置
JP200202912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041226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669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465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