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3068C - 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3068C
CN100503068C CN200580042027.6A CN200580042027A CN100503068C CN 100503068 C CN100503068 C CN 100503068C CN 200580042027 A CN200580042027 A CN 200580042027A CN 100503068 C CN100503068 C CN 1005030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ng member
wedge
straightening
frame part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20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2648A (zh
Inventor
O·韦内莱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robot Finland Oy
Original Assignee
Autorobot Finland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robot Finland Oy filed Critical Autorobot Finland Oy
Publication of CN101072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2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30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30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14Straightening frame structures
    • B21D1/145Clamp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12Straightening vehicle body parts or bod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16Structural member making
    • Y10T29/49622Vehicular structural member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961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with work-holder f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身矫直设备(10)的紧固件(12),在矫直作业时通过该紧固件(12)车辆被固定至车体矫直设备(10)的矫直台(11)。紧固件(12)包括在车体矫直作业过程中当力被施加至被矫直的区域时提供附加支撑的臂部分(21)和用于固定紧固件(12)至被矫直的车辆的紧固设备(24)。紧固件(12)中的臂部分(21)是可动的,并且紧固件(12)能被可动的置于车体矫直台(11)的横梁(13)上,并锁定在上述横梁的预定位置上。紧固件(12)包括紧固件框架(15)的上部框架部分(16)和下部框架部分(17),并且在它们之间中间部分(19)浮动连接至导架(18)。可移动臂部分(21)被置于中间部分(19)和上部框架部分(16)的顶面(16a)之间,并且矫直台(11)的横梁(13)被置于中间部分(19)和下部框架部分(17)之间。使用楔形部分(20)紧固件(12)能被固定至矫直台(11)的横梁(13),并且同时臂部分(21)能被锁定在紧固件(12)的预定位置。通过楔形部分(20)实现了紧固和锁定操作,使得在锁定过程中中间部分(19)被压向臂部分(21)同时压向横梁(13)。

Description

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背景技术
作为公知技术,车身矫直设备可以在其矫直台上矫直车身的受损部分。车辆开到矫直设备的矫直台上并固定到矫直台的紧固件上,以使在矫直作业过程中矫直拉力可以作用到车身的被矫直区域。通过紧固件车辆被固定于矫直床上,并且被举高至要求的工作高度。矫直拉力施加到被矫直的区域,例如使用液压工具,这样液压工具施加力例如通过一个链条或者另一个等同途径至被矫直的区域。链条上安装了一个夹具,该夹具连接至例如车门的拱形部分。
固定在车身上的基本紧固件通常被固定在车辆底梁的下边缘上,并且它们是所谓的包括两个夹钳的夹具紧固件,车辆底梁的下边缘被放置在紧固件之间。
当今的车辆通常包含与底梁下部相连的合成材料盖板,该盖板用于保护底梁以防止石粒冲击和锈蚀。为了允许结合到该下边缘,上述保护板将被去除并且铆钉被拆除。矫直之后,保护板将被放回并且再次铆接就位。该工序较为费时。
此外,由于通过紧固和松开分离螺钉来实现固定和分离,扣紧公知紧固件至矫直台横梁将耗费大量时间。本专利申请尤其涉及一种紧固件,包括连接到该紧固件框架分离臂部分和配备在该臂部分的尾部的支撑点,使得在矫直牵拉的过程中特别在当矫直拉力直线向下时该车辆能够被从下面支撑。车辆还可以被用该臂部分举起。该臂部分可移动至相对于紧固件框架的不同位置。按照公知技术的配置,必需通过一种独立于其自身的紧固方法将上述臂部分扣紧至紧固件框架,以达到臂部分在紧固件中的预定位置。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加快紧固操作的改进。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的称之为基本紧固件的装置,使得在矫直作业时将车辆紧固至矫直台成为可能。本专利申请给出包括框架部分和向下延伸的导架的紧固件的使用方法,在紧固件末端有在其连接机构中包括楔形部分(即楔形装置)的下部框架部分。依照本发明,所述导架部分被滑动通过浮动的中间部,当所述楔形部分被移至锁定位置时,该中间部作为结构件附着于上方臂部分,并且该中间部又充当压住下方横梁顶面的结构件。在按照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一种紧固工具(例如被固定于车辆底梁边缘的夹具)安装于所述框架部分。所述夹具包括紧固夹钳以固定于所述底梁的边缘。有利地,所述夹具夹钳固定于底梁的上缘,如同低的底部构造的通常设置,该底梁不包括分离的可慢慢移动的护面。利用螺钉作为工具固定于紧固件的框架,夹具框架附着于紧固件。所述夹具框架包括一段伸长的框架部分,因此在利用矫直台的升降装置车辆第一次被举升至工作高度以使紧固件的一部分提供的底座位于车辆下方的举升点之后,夹具可以用螺钉为工作定位。所述臂部分的尾部包括用于车辆底部的紧固点,例如将要对着车辆底部放置的底座。除底座之外,臂的支撑点也可以由分开构造的专门的紧固工具形成,以使其能够固定至车辆下方的紧固点。
因而,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矫直作业中的新样式的紧固件,其中在矫正作业时该紧固件允许车辆固定于矫直台上,其中紧固件按照快速锁定紧固原则工作,以便使用楔形工具时紧固件可以被附于矫直台的梁上,并且使用上述同样的工具时允许支撑车辆的紧固件的臂部分可以同时被附于紧固件框架以便处于预定位置。在那种连接中,臂上的支撑/附属点相对于车辆下方的支撑点来说处于正确的位置。在本发明的机构中,固定于车辆底梁边缘的夹具框架被附于紧固件框架的端面,并且当车辆第一次被在臂提供的底座的支架上使用矫直台的升降装置举升至要求的工作高度时,通过这种方法上述夹具可以被调整至其高度。
权利要求中描述了依照本发明的紧固件的特征。
在下文中同时参考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本发明的一些有益的具体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但本发明并不排它地限定于那些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了一种按照本发明配置的设备连接于车辆矫直台,并且如图所示车辆被固定于矫直台。
图1B是车身校直设备的轴测图。车辆的车体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被调整,并且通过工具T可以施加拉力(例如使用链条)至被矫直的区域。
图2A显示按照本发明的紧固件固定在车辆底梁的上缘。
图2B从K1方向显示图2A中的设备。
图2C是沿图2B中I-I线的剖面图。
图2D是沿图2B中II-II线的紧固件的剖面图。
图3A是紧固件的单独轴测图。本图未显示夹具部分和臂部分。
图3B显示了图3A中的紧固件在其部件相互分离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中,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紧固件12,车辆P已被固定在车辆矫直设备10的矫直台11上。紧固件被置于矫直台11的横梁13(更有利的是横向梁)上,并被固定于其上。矫直台11具有四个横梁13并且各横梁13具有其自己的紧固件12,这也被叫做基本紧固件。因而,矫直作业时,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紧固件车辆被从四个位置固定于矫直台11。使用升降装置14,矫直台11和固定在其上的车辆可以被举升至预定的工作高度。通过独立的拉力和/或推力工具(未显示),矫直力可以被施加于车辆的车体上。
图1B是车辆矫直台的轴测图。使用工具T能够通过链条施加拉力至被矫直区域,并且测量装置M能被用于测量矫直拉力是否适当和车身是否被修复至其正确的尺寸。
图2A显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固定在车身底梁H的上缘K上的紧固件12。紧固件12已布置在车身P的矫直设备10的横梁13上。图2B显示了图2A中的设备沿箭头K1方向的视图。图2C是沿图2B中I-I线的剖面图。图2D是沿图2B中II-II线的剖面图。
如图2A-2D所示,紧固件12包括紧固件框架15。紧固件框架15包括上框架部分16和下部框架部分17和导架18或连接上述框架部件的等效物并且包括四个螺栓。浮动中间部19被沿着导架18导承。中间部19能沿着导架在垂直方向上自由移动。导架18的功能仅仅是导承中间部19。导架18是由螺栓部分18a和附着于螺栓部分且连接到上框架16的终端套管18b构成。套管部分18b其自身带有间隙地穿过中间部19的孔D。下部框架部分17包括可移动的楔形部分20。紧固件12的臂部分,也就是臂21,通过该臂部分车辆可以被从下方支撑,该臂设置在中间部19和上框架部分16的上缘16a之间,并且矫直台11的横梁13设置在中间部19和紧固件12的下部框架部分17之间。中间部19被自由导承,即沿着导架18浮动,即它可以沿着导架18自由地向上和向下运动。导架18尤其是套管部分18b穿过中间部19的间隙孔D。
下部框架部分17包括可相对于下部框架部分17移动的楔形部分20,以使楔形部分20的楔面20a、20b对着下部框架部分17的背面22a、22b,其中背面22a、22b是由棒部分23a和23b的表面形成。在具体实施例中有两个棒部分23a、23b(图2D)。类似地,楔形部分20包括两个具有楔角α的楔面20a、20b。一个楔面20a配合一个棒部分23a,同时另一个楔面20b配合另一个棒部分23b。楔形部分20被从侧面捶击,以便它在其楔面方向上挤压棒部分23a、23b,同时向前移动棒部分并且又在S1方向向上越过相当于不到1毫米间隙的距离,如图所示。当在锁定动作过程中,横梁13的表面与楔形部分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已经移动,导架18受到向下的拉力同时臂部分21在上框架部分的上缘16a和中间部19之间被压,并且同时中间部19被拉至接触横梁13的顶面。当在锁定动作过程中,楔形部分与横梁13底面之间的间隙被首先移动,导架部分18受到拉力同时臂部分21被压向中间部19,并且中间部19浮起(即可自由移动),结构压向横梁13的顶面。楔形部分20的捶击过程被用箭头L1表示出来。锁定过程中的绷紧被用箭头J表示。当通过捶击楔形部分20楔形部分在方向L1移动时,该部分在S1方向向上升起,并且臂部分21被锁定在其紧固件12的位置,同时紧固件12被在一个预定位置锁定至矫直设备10的矫直台11的横梁13上,因此紧固件12被与车辆按照如此的关系放置,使得夹具能够配合到车辆底梁箱体的边缘K。臂部分21在中间部19和上框架部分16的顶面16a之间受压,并且楔形部分20和中间部19被压向矫直台的横梁13。按照这种方式,同一个锁定动作L1既锁定紧固件12的臂部分21至紧固件12的预定伸出位置(箭头S4),同时又将紧固件12锁定在矫直台11的横梁13(优选为横向梁)上的预定位置。
依据本发明,紧固件12的下部框架部分17被这样导承在导架18上。使用螺钉R,下部框架17能被另外附加到导架18的预定位置上。通过这种方法,下部框架17能够被放置到初始位置。紧固件12的下部框架17包括棒23a、23b,它们配合楔形部分20并且固定附着于边框部分24a、24b。如图所示,楔形部分20被配置成可以在边框部分24a、24b之间移动。当楔形部分20被用于实现锁定紧固件12中的臂部分21并且锁定紧固件12至矫直台10的横梁13,以上是通过在箭头L1指示的方向捶击楔形部分20并且在其相对方向上发生运动实现的。在那种情况下,楔形部分20被从其另一端捶击。
如图所示,紧固件12包括紧固装置24,例如夹钳。夹钳24包括夹具25和26,通过螺栓设备27夹具可以被打开或闭合,所以夹钳24被配合至上边缘K,例如车辆的底梁箱体H的边缘。夹钳24包括向下延伸的框架部分28和所述框架部分中形成凹槽U1、U2,并且被放置了由紧固件提供的螺栓29。在车辆(P)在紧固件12的臂21上提供的紧固垫支撑上并且使用矫直台10的升降装置14第一次被举升后,所述向下延伸的槽U1和U2使得夹钳24能被放置在边缘K(箭头S3)。通过紧固螺栓29,夹钳24能被锁定在相对于紧固件12的框架15的预定位置。在螺栓29的头部和夹钳的向下延伸框架部分28之间存在中间金属板30,其中包括螺栓29的螺孔F。螺栓29穿过孔F进入紧固件12的框架15提供的螺纹孔e1。
图3A是紧固件12的单独视图。臂部分21和夹具24未显示。该结构的显示过程中也除去了横梁13。中间部分19的浮动结构被用箭头S2标出。中间部分19被配置成可以上下移动,如箭头S2所示,同时被导架18的套管部分18b引导。中间部分19能够实现容易地装配至上部框架部分16并且不会脱离与框架部分16的连接,以使螺栓通过叉形部分16b的间隙孔进入中间部分19的横梁19b的螺孔。间隙孔允许中间部分19沿着导架18按S2方向浮动。
图3B以分解图的方式显示了彼此分离的显示了图3A中的结构件。如图所示,紧固件12的上部框架部分16通过导架18连接到下部框架部分17。中间部件19作为结构件放置,并压向臂部分21(图中未示出)并压向矫直台11的横梁13(图中未示出)的上表面。棒23a和23b将下部框架部分17的边框部分24a、24b相互连接。边框部分24a、24b自身包括用于导架18的间隙孔E,同时导架末端的基础部分180的直径大于导架18自身的直径。通过螺栓R或类似手段,下部框架部分17被锁定至导轨18的预定位置。使用螺栓R,下部框架部分17能被放置在导轨18的预定高度位置,螺栓R穿过下部框架部分中的螺孔并固定至导架18。通过这种方法,依据梁13的不同尺寸,下部框架17能按预定定位在导架上。中间部分19是浮动结构,即导架18在其套管部分18b自由通过中间部分19的通孔D。导架18在其一端通过套管部分18b被固定地附于上部框架部分16。上部框架部分是U形结构,这样臂部分21将被放置在上部框架部分16的顶面16a和框架部分16的叉形部分16b和中间部分19之间。通过螺纹,导架18的螺栓部分18a被附于导架18的套管部分18b,并且套管部分被进一步附于框架部分16。通过浇注或者例如通过焊接至上部框架16,套管部分18b被附着。上部框架部分16的顶部被表示为16,叉形部分被表示为16b。套筒部分18b被附于叉形部分16b的外表面。中间部分19包括金属板部分19a和横梁部分19b,横梁部分延伸至叉形部分16b之间的空间并且阻止臂部分21的静止。
下部框架部分17包括边框部分24a、24b,在其中间楔形部分20被配置为可动的,楔形部分20在其一个上部分支部分200包括楔形表面20a、20b,同时下部分支部分300的功能是作为反作用表面,当楔形锁定被解除时,释放冲击作用于其表面上。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车体矫直设备(10)的紧固件(12),矫直作业时,通过所述紧固件(12)将车辆固定至车体矫直设备(10)的矫直台(11),并且所述紧固件(12)包括在车体矫直作业过程中当力被施加至被矫直的区域时提供附加支撑的臂部分(21),所述臂部分(21)在所述紧固件(12)中是可移动的,所述紧固件(12)能被放置在所述车体矫直台(11)的梁(13)上,并且在所述梁上移动,以及在其上的所需位置锁定,所述紧固件(12)包括用于将所述紧固件(12)固定至所述将被矫直的车辆上的夹钳(24),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2)包括紧固件框架(15)的上部框架部分(16)和下部框架部分(17),在它们之间的中间部分(19)被浮动地连接至导架(18),所述可移动臂部分(21)被置于所述中间部分(19)和所述上部框架部分(16)的顶面(16a)之间,所述矫直台(11)的所述横梁(13)被置于所述中间部分(19)和所述下部框架部分(17)之间,并且存在一个楔形部分(20),通过该楔形部分(20),所述紧固件(12)能被固定至所述车体矫直设备(10)的所述矫直台(11)的所述横梁(13),并且同时,所述紧固件(12)的所述臂部分(21)能被锁定至所述紧固件(12)上的所需位置,通过所述楔形部分(20)同时执行了所述臂部分(21)至所述紧固件(12)的锁定和所述紧固件(12)在所述矫直台(11)的所述横梁(13)上的所需位置的锁定,使得在所述锁定过程中所述中间部分(19)被压在所述臂部分(21)上,并压在所述矫直台(11)的所述横梁(13)上。
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车体矫直设备的紧固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2)在所述下部框架部分(17)中包括楔形部分(20),并且在该楔形部分中包括至少一个楔形表面(20a,20b),在所述锁定过程中它们被压在所述下部框架部分的棒(23a,23b)上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棒移动,使得当在一个方向移动所述楔形部分(20)时,所述楔形部分(20)被升起,并且当在一个相反方向移动时,所述楔形部分(20)被降低相当于所述横梁(13)和所述楔形部分(20)之间的缝隙的一段距离,因此所述矫直台(11)的所述横梁(13)关联所述楔形部分(20),并且所述臂部分(21)被压在所述下部框架部分(17)的所述楔形部分和所述上部框架部分(16)之间自由浮动的所述中间部分(19)上,所述楔形部分(20)的楔形闭锁为所述导架(18)提供拉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架(18)由螺栓(18a)和端部套管(18b)通过螺纹结合形成,并且所述端部套管(18b)被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部分(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部分(17)包括边框部分(24a,24b),在它们之间所述楔形部分(20)被配置为可动的,所述楔形部分(20)在其上部分支部分(200)中包括楔形表面(20a,20b),同时下部分支部分(300)的功能是在其末端作为接受捶击的表面,当楔形锁定被释放时,在上述表面上施加释放冲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架(18)的末端包括末端部分(180),该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架的所述直径,并且各导架(18)穿过所述紧固件(12)的所述下部框架部分(17)中的间隙孔(E),并且存在螺栓(R),下部框架部分(17)被该螺栓锁定至所述导架(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2)包括夹钳(24),该夹钳被连接于所述紧固件(12)的所述上部框架部分(16),并且通过夹具(25,26)该夹钳能被结合至车体,结合至所述车体的底梁箱体(H)的上部边缘(K),并且所述夹钳(24)包括向下延伸的框架部分(28)和所述向下延伸的框架部分中的凹槽(U1,U2),这些凹槽能够实现与螺栓(29)的连接,所述螺栓(29)被置于凹槽(U1,U2)中,因此通过使用所述伸长的凹槽(U1,U2)所述夹钳(24)能被放置在所述车辆底梁(H)的所述上部边缘(K)上的正确位置,接下来所述夹钳(24)的所述螺栓(29)被固定,并且所述夹钳(24)被锁定至所述紧固件(12)的上部框架部分(16);并且
在所述螺栓(29)的所述头部和所述夹钳(24)的所述向下延伸的框架部分(28)之间存在中间板(30),该中间板包括孔(F),所述螺栓(29)从所述孔穿过。
CN200580042027.6A 2004-12-07 2005-12-02 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0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41578A FI117892B (fi) 2004-12-07 2004-12-07 Kiinnitin autonkorin oikaisulaitteeseen
FI20041578 2004-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2648A CN101072648A (zh) 2007-11-14
CN100503068C true CN100503068C (zh) 2009-06-24

Family

ID=3354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20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068C (zh) 2004-12-07 2005-12-02 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20841B2 (zh)
CN (1) CN100503068C (zh)
FI (1) FI117892B (zh)
RU (1) RU2359772C2 (zh)
WO (1) WO20060614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5423B (fi) * 2008-01-29 2015-10-15 Olavi Venäläinen Ajoneuvon oikaisupenkki
CN102069110B (zh) * 2009-11-23 2012-10-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弧度的校正方法
US20150209849A1 (en) * 2010-06-25 2015-07-30 Desmond R. Thomas Vehicle Anch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HU4181U (en) * 2012-08-09 2012-11-28 Istvan Zsida Straigtening table for reparing car particl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0633A (en) * 1978-08-04 1980-04-10 Applied Power Inc Anchoring Device
CN1129155A (zh) * 1994-09-12 1996-08-21 自动控制芬兰有限公司 车体校准装置及车体校准工作法
CN1202121A (zh) * 1995-09-26 1998-12-16 芬兰汽车自动装置公司 定位装置
DE19714918C2 (de) * 1996-04-02 2000-02-17 Miroslaw Tustanowski Richtbank zum Richten von Kraftfahrzeugkarosserien
CN2390714Y (zh) * 1999-02-10 2000-08-09 烟台开发区普利机械有限公司 平台式车体矫正机夹钳装置
CN1304341A (zh) * 1998-06-09 2001-07-18 卡罗莱纳股份公司 将车辆夹固到工作台夹具上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9979A (en) * 1930-01-16 1932-09-27 Guy A Countryman Frame straightening tool
SE8103295L (sv) * 1981-05-26 1982-11-27 Samefa Ab Anordning for att rikta deformerade fordon eller fordonsdelar
FR2511501B1 (fr) * 1981-08-13 1986-11-21 Celette Sa Dispositif de pince destine a etre monte sur un marbre ou banc de controle des deformations eventuelles de la carrosserie d'un vehicule
US4824303A (en) * 1987-09-24 1989-04-25 Rexnord Inc. Locking wedge apparatu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FI86519C (fi) * 1990-09-10 1992-09-10 Autorobot Finland Utraetningsanordning foer bilkarosseri.
US6182493B1 (en) * 1995-03-10 2001-02-06 Quick Stick, Inc. Dual clamping adapter and vehicle repairing device
US7017384B2 (en) * 2003-12-02 2006-03-28 Michael Espinosa Vehicle frame straightening ji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0633A (en) * 1978-08-04 1980-04-10 Applied Power Inc Anchoring Device
CN1129155A (zh) * 1994-09-12 1996-08-21 自动控制芬兰有限公司 车体校准装置及车体校准工作法
CN1202121A (zh) * 1995-09-26 1998-12-16 芬兰汽车自动装置公司 定位装置
DE19714918C2 (de) * 1996-04-02 2000-02-17 Miroslaw Tustanowski Richtbank zum Richten von Kraftfahrzeugkarosserien
CN1304341A (zh) * 1998-06-09 2001-07-18 卡罗莱纳股份公司 将车辆夹固到工作台夹具上的装置
CN2390714Y (zh) * 1999-02-10 2000-08-09 烟台开发区普利机械有限公司 平台式车体矫正机夹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24452A1 (en) 2009-09-10
US8020841B2 (en) 2011-09-20
WO2006061457A1 (en) 2006-06-15
FI20041578A (fi) 2006-06-08
RU2359772C2 (ru) 2009-06-27
FI20041578A0 (fi) 2004-12-07
RU2007125647A (ru) 2009-01-20
CN101072648A (zh) 2007-11-14
FI117892B (fi) 200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3068C (zh) 车身矫直设备紧固件
CN100450659C (zh) 用于矫直车辆的表面片材的装置
CN113993659A (zh) 一种用于保险杠自动焊接的夹持装置的底架
CN204139219U (zh) 可冲击、可加压的液压导杆抓斗
CN112355539A (zh)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JP2010275709A (ja) 梁の補強方法
US7861566B2 (en) Sheet-bending press for making pipe
CN116202872A (zh) 一种钢梁承载力强度试验设备
CN115493790A (zh) 一种模拟结构构件遭受撞击与滞回耦合作用试验装置
JPH0544314U (ja) プレスブレーキ
CN214186239U (zh) 一种链条夹紧装置
JPH11264122A (ja) 道路付帯設備の修正装置
CN210388076U (zh) 一种主梁压紧机构
KR101809406B1 (ko) 굴삭기용 다기능 집게장치
RU9511455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г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 тяжелых грузов
CN216913029U (zh) 复合材料工型材定位装置
CN114878370B (zh) T型接头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5252849U (zh) 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211848881U (zh) 一种轨道节点装置
CN221032473U (zh) 一种半自动推拉机构及液压钳
CN219901358U (zh) 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支座钻孔工装
CN219213512U (zh) 预应力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
CN216966820U (zh) 一种工件安装固定装置
CN213531380U (zh) 一种钢管与焊接件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19520552U (zh) 一种用于无缝钢管加工的穿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