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5539A -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5539A
CN112355539A CN202011004655.8A CN202011004655A CN112355539A CN 112355539 A CN112355539 A CN 112355539A CN 202011004655 A CN202011004655 A CN 202011004655A CN 112355539 A CN112355539 A CN 112355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46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兴华
柳士强
姜斌
张文朝
臧宗波
张西洋
王明峰
高茂森
郑建科
张海燕
宁鑫
崔亚新
单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46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55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5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5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属于轨道车辆焊接设备技术领域。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包括平台、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横梁的横梁支撑架、以及用于顶紧横梁的横梁顶紧件;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侧梁的侧梁支撑架、以及用于顶紧侧梁的侧梁顶紧件;其中,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均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上。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包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和焊接工装。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一个工装可适用于多种构架,有效降低了构架生成本,保证了车辆生产周期。

Description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走行系统,其主体结构是构架,构架负责连接轮对系统和悬挂系统。构架一般来说是由横梁和侧梁组装而成,大部分由钢板、锻件和铸件焊接而来。在横梁和侧梁组成构架的过程中,工装是必需的工艺装备,将产品部件按照工艺组装要求摆放,支撑准确,并且压紧可靠。一个可靠的工装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装备,而且工装对于构架的生产过程是必须的。每一种类型的构架都需要相适应的工装来保证生产。但每一种类型的构架外形和尺寸都不一样,更换产品时需要重新制造与新产品相匹配的组装工装。这就造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制造工装,进而导致车辆的研制成本高昂,同时严重拖延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旨在解决每一种类型的构架都需要制造专门的组装工装,导致车辆的研制成本高昂、严重拖延生产周期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包括:
平台;
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横梁的横梁支撑架、以及用于顶紧所述横梁的横梁顶紧件;以及
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侧梁的侧梁支撑架、以及用于顶紧所述侧梁的侧梁顶紧件;
其中,所述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组且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
每组所述横梁支撑组件设有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所述横梁支撑架以及至少两个所述横梁顶紧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梁支撑架均为伸缩式横梁支撑架;
所述横梁顶紧件包括:
第一支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
横梁顶面顶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用于与所述横梁支撑架配合沿所述横梁的高度方向顶紧所述横梁;以及
横梁侧面顶紧件,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与另一组所述横梁顶紧件中所述横梁侧面顶紧件配合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顶紧所述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顶紧件还包括:
辅助顶紧件,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用于与所述横梁顶面顶紧件和所述横梁侧面顶紧件配合顶紧所述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组,每组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用于顶紧一根所述侧梁;
每组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个所述侧梁支撑架以及两组所述侧梁顶紧件,所述侧梁支撑架与所述侧梁的端部相对应、且用于支撑所述侧梁的端部;
所述侧梁顶紧件包括与所述侧梁支撑架一一对应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侧梁支撑架升降的第一侧梁顶紧部和第二侧梁顶紧部,每组所述侧梁顶紧件中设有两个所述第一侧梁顶紧部,两个所述第一侧梁顶紧部用于相互配合沿所述侧梁的径向顶紧所述侧梁,所述第二侧梁顶紧部用于与相应所述侧梁支撑架配合沿所述侧梁的高度方向顶紧所述侧梁。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上设有平行于所述横梁轴向的滑轨,所述第一侧梁顶紧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侧梁顶紧件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三侧梁顶紧部,所述第三侧梁顶紧部的数量与所述横梁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三侧梁顶紧部与所述侧梁和所述横梁的连接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侧梁顶紧部为伸缩式侧梁顶紧件、用于沿所述侧梁的径向顶紧所述侧梁或沿所述横梁的轴向顶紧所述横梁的端部。
进一步地,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还包括:
对中装置,设有用于标示侧梁中心位置的横向对中件和用于标示横梁中心位置的纵向对中件;
其中,所述横向对中件与所述侧梁一一对应,所述横向对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纵向对中件与所述横梁一一对应,所述纵向对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台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中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均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上。当构架更换时,可根据构架的形状、尺寸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移动至相应位置,以使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可与新的构架相匹配。这样设置使得构架更换时,仅调整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在平台上的位置即可,无需额外制造与新的构架相匹配的新的组装工装,进而有效降低了构架生成本,保证了车辆生产周期。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包括:
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用于构架的组装;以及
焊接工装,用于构架的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工装包括:
主体框架,设有用于与翻转变位机连接的连接座;
两个滑动梁,分别沿所述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且均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以及
两组门式压紧件,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梁上,且均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滑动梁上,用于固定门式框架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取得了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采用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横梁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横梁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辅助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侧梁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三侧梁顶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焊接工装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门式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10、平台;111、第一滑槽;112、螺纹孔;130、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40、横梁支撑架;141、第一底座;142、支撑件;150、横梁顶紧件;151、第一支架;152、横梁顶面顶紧件;153、横梁侧面顶紧件;154、辅助顶紧件;1541、第二支架;1542、第三螺纹套;1543、第三顶紧螺丝;160、侧梁支撑架;161、门式框架;162、支撑块;170、侧梁顶紧件;171、第一侧梁顶紧部;172、第二侧梁顶紧部;173、第三侧梁顶紧部;1731、第二底座;1732、第四螺纹套;1733、第四顶紧螺丝;191、横向对中件;192、纵向对中件;200、横梁;300、侧梁;500、焊接工装;510、主体框架;520、连接座;530、滑动梁;540、门式压紧件;541、支撑部;542、压紧件;5421、顶部压紧杆;5422、侧部压紧杆;543、门式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进行说明。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主要包括平台110、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
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横梁200的横梁支撑架140、以及用于顶紧横梁200的横梁顶紧件150。
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侧梁300的侧梁支撑架160、以及用于顶紧侧梁300的侧梁顶紧件170。
其中,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均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110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110上。这里及下文中相应描述中所说的固定件可为螺栓、插接件等,只要能与平台110可拆卸连接以固定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平台110为铸铁平台,或是采用碳素钢管或钢板焊接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可用于横梁200和侧梁300的组装。组装时,先将横梁200与侧梁300装配,再令横梁200反装在横梁支撑架140上,并使用侧梁顶紧件170和横梁顶紧件150顶紧侧梁300和横梁200,之后对侧梁300和横梁200进行焊接。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中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均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110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110上。当构架更换时,可根据构架的形状、尺寸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移动至相应位置,以使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可与新的构架相匹配。这样设置使得构架更换时,仅调整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在平台110上的位置即可,无需额外制造与新的构架相匹配的新的组装工装100,进而有效降低了构架生成本,保证了车辆生产周期。
其中,组装横梁200与侧梁300时,要求横梁200及侧梁300反装,只要利用侧梁支撑架160支撑侧梁300,尤其是支撑侧梁300的两端部,就能使侧梁300整体架空,与侧梁300正装组装的方式相比,降低了该组装工装100支撑侧梁300的高度,相应的,降低了对侧梁300的支撑、定位及顶紧的装配强度要求,节省了制作成本。
上述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均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110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110上,这一方案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为便于理解,以下给出了三种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上述平台1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X向、Y向或XY向交错的第一滑槽111。组装时,可根据构架的形状、尺寸,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分别择一滑动安装于相应第一滑槽111内,之后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滑动至相应位置,待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滑动到位后,通过螺栓、磁力件或其他固定件将上述组件固定于平台110上。
进一步的,上述滑槽可以为T型滑槽或上窄下宽的其他形状的滑槽。
实施例二
上述平台110的上表面上布满开口朝上的螺纹孔112,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底部设置有用于与螺纹孔112螺纹配合的螺栓。组装时,可根据构架的形状、尺寸,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放置于相应位置上,之后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上的螺栓安装于相应螺栓孔内,实现上述组件与平台110的相对固定。
实施例三
上述平台1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X向、Y向或XY向交错的第一滑槽111,并在相邻两个第一滑槽111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螺纹孔112。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底部设置有用于与螺纹孔112螺纹配合的螺栓。组装时,可根据构架的形状、尺寸,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择一安装于相应第一滑槽111内或相应螺纹孔112上方,之后将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上的螺栓安装于相应螺纹孔112内,实现上述组件与平台110的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1、图2、图4及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组且分设于横梁200的两侧。
每组横梁200支撑组件设有沿横梁200的轴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横梁支撑架140以及至少两个横梁顶紧件150。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及图2中设置了两组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图1及图2所示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适合组装具有一根板式横梁的构架。
每组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沿横梁20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横梁支撑架140以及至少两个横梁顶紧件150。
为进一步提高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使用的便捷性、扩宽其使用范围,每个横梁支撑架140均为伸缩式横梁支撑架。使用时可根据横梁200距离平台110的高度,灵活调整横梁支撑架140的高度,以使各个横梁支撑架140可对相应横梁200起到稳定支撑。
具体的,横梁支撑架140包括第一底座141、沿高度方向可升降安装于第一底座141上的支撑件142。其中,支撑件142可在升降到位后通过固定结构或固定件固定于套筒142上。固定结构可以为螺纹连接结构、插接结构、卡接结构或胶接等,固定件可以为螺栓、磁力件、插接件等。
与此同时,为了便于调节横梁顶紧件150的顶紧位置,横梁顶紧件150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110上的第一支架151、设置在第一支架151顶部的横梁顶面顶紧件152、以及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151上的横梁侧面顶紧件153。
横梁顶面顶紧件152用于与横梁支撑架140配合沿横梁200的高度方向顶紧横梁200。横梁侧面顶紧件153用于与另一组横梁顶紧件150中横梁侧面顶紧件153配合沿横梁200的径向顶紧横梁200。
具体的,第一支架151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套,横梁顶面顶紧件152为与第一螺纹套螺纹连接的第一顶紧螺丝,如图5所示,通过旋转第一顶紧螺丝,调整第一顶紧螺丝的伸出第一螺纹套的长度,从而调整横梁顶面顶紧件152的顶紧位置。第一支架151上还设置有沿高度方向滑动、能够在滑动到位后固定于第一支架151上的第二螺纹套,横梁侧面顶紧件153为与第二螺纹套螺纹连接的第二顶紧螺丝,如图5所示,通过旋转第二顶紧螺丝,调整第二顶紧螺丝的伸出第二螺纹套的长度,从而调整横梁顶面顶紧件152的顶紧位置。
组装时,将横梁200反装放置在横梁支撑架140上,之后调节横梁顶面顶紧件152使其顶紧横梁200的顶面,即与横梁支撑架140配合固定横梁200高度方向的位置,同时调节横梁侧面顶紧件153使其由侧面顶紧横梁200,通过分设于两组的横梁200支撑组件中的两组横梁侧面顶紧件153固定横梁200的径向位置。
转向架构架中有两个侧梁300、一个横梁200,两个侧梁300通过横梁200连接。其中横梁200为板式横梁。为确保横梁200位置的固定,在上述实施例中,横梁顶紧件150还包括位于两组第一支架151之间的辅助顶紧件154。辅助顶紧件154用于与横梁顶面顶紧件152和横梁侧面顶紧件153配合顶紧横梁200。具体的,辅助顶紧件154位于横梁200所围成的空腔内,用于顶紧空腔的侧壁。辅助顶紧件154包括第二支架1541、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架1541上的第三螺纹套1542,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三螺纹套1542内的第三顶紧螺丝1543,其中第三螺纹套1542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第二支架1541上。固定方式可采用螺栓固定、磁力固定、卡扣固定、胶接固定等,只要能实现两者的固定及可拆卸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1、图2及图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设有两组,每组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用于顶紧一根侧梁300。
每组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设有两个分别与侧梁300的两端部相对应、且用于支撑侧梁300端部的侧梁支撑架160,以及两组侧梁顶紧件170。
侧梁顶紧件170包括与侧梁支撑架160一一对应连接、且能够相对侧梁支撑架160升降的第一侧梁顶紧部171和第二侧梁顶紧部172,如图2所示,每组侧梁顶紧件170中设有两个第一侧梁顶紧部171,两个第一侧梁顶紧部171用于相互配合沿侧梁300的径向顶紧侧梁300。第二侧梁顶紧部172用于与相应侧梁支撑架160配合沿侧梁300的高度方向顶紧侧梁300。
具体地,侧梁支撑架160包括门式框架161,以及位于门式框架161底部的支撑块162;支撑块162平行于平台110的平面设置,支撑块162用于支撑侧梁300的端部,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门式框架16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杆和设置在侧杆顶部、用于连接两个侧杆的顶杆,其中顶杆能够相对于两个侧杆转动,或是门式框架161的顶杆与侧杆为可拆卸连接。
第一侧梁顶紧部171具体为顶紧螺丝,第一侧梁顶紧部171与门式框架161螺纹连接,且第一侧梁顶紧部171位于支撑块的上方。通过旋转顶紧螺丝,调整顶紧螺丝伸出门式框架161的长度,从而调整第一侧梁顶紧部171的顶紧位置。
对于横梁200是钢管的构架,构架组装时一般先把横梁200放在马蹬上,然后采用天车吊着侧梁300,将侧梁300上的孔对准横梁管,穿入,此项工作费时费力,且极其不安全。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平台110上加设了平行于横梁200轴向的滑轨,第一侧梁顶紧部171滑动设置于滑轨上。这样当侧梁300和横梁200组装时,可先将横梁200、侧梁300分别通过横梁支撑顶紧组件、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固定于平台110上,再推动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使其带动侧梁300向横梁200端部移动,直至横梁200插入侧梁300上的安装孔内,完成横梁200和侧梁300的组装。这样设置大大降低了横梁200和侧梁300的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图2及图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每组侧梁顶紧件170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三侧梁顶紧部173,第三侧梁顶紧部173的数量与横梁200的数量相同,且第三侧梁顶紧部173与侧梁300和横梁200的连接位置相对应,第三侧梁顶紧部173为伸缩式侧梁顶紧件、用于沿侧梁300的径向顶紧侧梁300或沿横梁200的轴向顶紧横梁200的端部。
第三侧梁顶紧部173为伸缩式顶紧件,包括第二底座1731、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第四螺纹套1732、以及螺纹连接于第四螺纹套1732内的第四顶紧螺丝1733,第四顶紧螺丝1733能够相对底座进行360°转动并在滑动或转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第二底座1731上,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栓固定、磁力固定、卡扣固定、胶接固定等,只要能实现两者的固定及可拆卸连接即可。使用时,通过旋转第四顶紧螺丝1733,调整第四顶紧螺丝1733伸出第四螺纹套1732的长度,从而调整第三侧梁顶紧部173的顶紧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侧梁顶紧部173用于顶紧横梁200的端部时,能够进一步使横梁200受到顶紧限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使用的便捷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中加设了对中装置。对中装置设有用于标示侧梁300中心位置的横向对中件191和用于标示横梁200中心位置的纵向对中件192。
其中,横向对中件191与侧梁300一一对应,横向对中件191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110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110上;纵向对中件192与横梁200一一对应,纵向对中件192可移动地设置于平台110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平台110上。
本实施例中的纵向对中件192和纵梁对中件结构相似,均为滑动设置于平台110上的立杆或立板,滑动到位后可通过螺栓固定、磁力固定、卡扣固定、胶接固定等方式固定于平台110上。
使用时先调整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的位置,之后将纵梁对中件固定于位于同一组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中两个侧梁支撑架160的中间位置,将纵向对中件192固定于位于同一组横梁200支撑组件中两个横梁支撑架140的中间位置。
组装构架时,将横梁200和侧梁300反转于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上,之后调整横梁200与横梁支撑顶紧组件的相对位置,使得横梁200的中部与纵向对中件192对齐,调整侧梁300与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的相对位置,使得侧梁300的中部与横向对中件191对齐,进而使得构架的中心线与工装的中心线重合,之后通过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侧梁支撑顶紧组件130将构架固定于工装上,再开始点固焊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通过研究组成工装的三要素--工装本体、定位模块和压紧模块,重新规划并设计了每种模块,其特点是每个要素都可以根据产品形成柔性模块,可以随着产品的变动而自适应,这样不仅节约工装设计和制造的周期,同时能节约大量的工装制造费用。工装结构新颖,一套工装即可满足多型构架的生产要求;而且,模块化的组件易于制造和维护,节约了大量成本;最后,模块化的功能单元便于操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请参阅图1至图11,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包括上述用于构架的组装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以及用于构架焊接的焊接工装500。
使用时,先通过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完成横梁200和侧梁300的组装和点固焊接,再通过与翻转变位机连接的焊接工装500对构架进行焊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采用了上述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100,取得了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提高上述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的通用性,对上述焊接工装500进行了适当改进。焊接工装500包括主体框架510、两个滑动梁530以及两组门式压紧件540。
主体框架510上设有用于与翻转变位机连接的连接座520。两个滑动梁530沿主体框架510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主体框架510的两端,且均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主体框架510上。两组门式压紧件540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两个滑动梁530上,且均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滑动梁530上,用于固定构架的两端。
具体的,每组门式压紧件540均设有两个用于支撑侧梁300端部的支撑部541和一一对应安装于两个支撑部541上的两个压紧件542,压紧件542用于压紧侧梁300的端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门式压紧件540用于固定同一个侧梁300的两端。位于同一组的两个门式压紧件540则用于固定位于构架同一端的两个侧梁300的一端。
上述滑动梁530与主体框架510的固定方式和门式压紧件540与滑动梁530的固定方式均可以采用螺栓固定、磁力固定、卡扣固定、胶接固定等,只要能实现两者的固定及可拆卸连接即可。
焊接时,首先调整滑动梁530和门式压紧件540,使其适应现有的工件,然后将工件整体放入焊接工装500上,通过各个门式压紧件540压紧固定,之后焊接工件,冷却,工件出胎。
具体的,主体框架5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沿主体框架51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滑动梁530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滑动梁530的顶面上则设置有垂直于第二滑槽的第三滑槽,门式压紧件540的底部则设置有与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主体框架510、滑动梁530紧固的螺栓。
进一步地,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挡板,用于防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由相应滑槽内脱出。
如图11所示,门式压紧件540包括门式支架543,支撑部543设置在门式支架543的底部,压紧件542包括设置在门式支架543顶部的顶部压紧杆5421、以及两个分设于门式支架543两侧的侧部压紧杆5422,门式支架543顶部设置有第五螺纹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六螺纹套,顶部压紧杆5421为与第五螺纹套螺纹连接的第五顶紧螺丝,侧部压紧杆5422为与第六螺纹套连接的第六顶紧螺丝。使用时,将侧梁300的端部放置到相应门式压紧件540的支撑部541上,之后旋转第五顶紧螺丝,与支撑部541配合沿侧梁300的高度方向固定侧梁300的端部,再旋转两个第六顶紧螺丝,使得两个第六顶紧螺丝沿侧梁300的径向固定侧梁300的端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
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横梁的横梁支撑架、以及用于顶紧所述横梁的横梁顶紧件;以及
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构架的侧梁的侧梁支撑架、以及用于顶紧所述侧梁的侧梁顶紧件;
其中,所述横梁支撑顶紧组件和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并均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组且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
每组所述横梁支撑组件设有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所述横梁支撑架以及至少两个所述横梁顶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支撑架均为伸缩式横梁支撑架;
所述横梁顶紧件包括:
第一支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
横梁顶面顶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用于与所述横梁支撑架配合沿所述横梁的高度方向顶紧所述横梁;以及
横梁侧面顶紧件,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与另一组所述横梁顶紧件中所述横梁侧面顶紧件配合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顶紧所述横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顶紧件还包括:
辅助顶紧件,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用于与所述横梁顶面顶紧件和所述横梁侧面顶紧件配合顶紧所述横梁。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组,每组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用于顶紧一根所述侧梁;
每组所述侧梁支撑顶紧组件设有两个所述侧梁支撑架以及两组所述侧梁顶紧件,所述侧梁支撑架与所述侧梁的端部相对应、且用于支撑所述侧梁的端部;
所述侧梁顶紧件包括与所述侧梁支撑架一一对应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侧梁支撑架升降的第一侧梁顶紧部和第二侧梁顶紧部,每组所述侧梁顶紧件中设有两个所述第一侧梁顶紧部,两个所述第一侧梁顶紧部用于相互配合沿所述侧梁的径向顶紧所述侧梁,所述第二侧梁顶紧部用于与相应所述侧梁支撑架配合沿所述侧梁的高度方向顶紧所述侧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有平行于所述横梁轴向的滑轨,所述第一侧梁顶紧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侧梁顶紧件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三侧梁顶紧部,所述第三侧梁顶紧部的数量与所述横梁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三侧梁顶紧部与所述侧梁和所述横梁的连接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侧梁顶紧部为伸缩式侧梁顶紧件、用于沿所述侧梁的径向顶紧所述侧梁或沿所述横梁的轴向顶紧所述横梁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还包括:
对中装置,设有用于标示侧梁中心位置的横向对中件和用于标示横梁中心位置的纵向对中件;
其中,所述横向对中件与所述侧梁一一对应,所述横向对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纵向对中件与所述横梁一一对应,所述纵向对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平台上、并能够在移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台上。
9.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用于构架的组装;以及
焊接工装,用于构架的焊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构架用组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装包括:
主体框架,设有用于与翻转变位机连接的连接座;
两个滑动梁,分别沿所述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且均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以及
两组门式压紧件,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梁上,且均能够在滑动到位时借助外接固定件或自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滑动梁上,用于固定门式框架的两端。
CN202011004655.8A 2020-09-22 2020-09-22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Pending CN1123555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4655.8A CN112355539A (zh) 2020-09-22 2020-09-22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4655.8A CN112355539A (zh) 2020-09-22 2020-09-22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5539A true CN112355539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0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4655.8A Pending CN112355539A (zh) 2020-09-22 2020-09-22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55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1999A (zh) * 2021-09-17 2021-12-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车辆的夹层组成的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27110A (zh) * 2021-12-30 2022-03-25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内燃机油箱吊座梁工装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0533U (ja) * 2011-06-29 2011-09-22 小池酸素工業株式会社 走行台車
CN204382431U (zh) * 2014-11-28 2015-06-10 无锡市福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门自动拼装机
CN106736179A (zh) * 2017-01-06 2017-05-3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架柔性化组焊工装
CN107877293A (zh) * 2017-09-29 2018-04-06 马鞍山市华东耐磨合金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高耐磨铸件毛刺打磨装置
CN108890204A (zh) * 2018-08-20 2018-11-27 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氩弧焊焊接工装
CN109382649A (zh) * 2017-08-04 2019-02-26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导轨式螺纹柔性连接构架组对装置
CN209830705U (zh) * 2018-12-25 2019-12-24 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器人焊接的柔性装夹总成
CN211465276U (zh) * 2019-11-21 2020-09-1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转向架构架用组焊工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0533U (ja) * 2011-06-29 2011-09-22 小池酸素工業株式会社 走行台車
CN204382431U (zh) * 2014-11-28 2015-06-10 无锡市福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门自动拼装机
CN106736179A (zh) * 2017-01-06 2017-05-3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架柔性化组焊工装
CN109382649A (zh) * 2017-08-04 2019-02-26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导轨式螺纹柔性连接构架组对装置
CN107877293A (zh) * 2017-09-29 2018-04-06 马鞍山市华东耐磨合金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高耐磨铸件毛刺打磨装置
CN108890204A (zh) * 2018-08-20 2018-11-27 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氩弧焊焊接工装
CN209830705U (zh) * 2018-12-25 2019-12-24 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器人焊接的柔性装夹总成
CN211465276U (zh) * 2019-11-21 2020-09-1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转向架构架用组焊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1999A (zh) * 2021-09-17 2021-12-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车辆的夹层组成的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27110A (zh) * 2021-12-30 2022-03-25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内燃机油箱吊座梁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0949B (zh) 一种空中轨道列车车体焊接工装及其焊接方法
CN110757073B (zh) 一种端部底架与牵枕缓通用焊接工装
CN112355539A (zh)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CN211465276U (zh) 转向架构架用组焊工装
CN203212228U (zh) 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桥架装配治具
CN106799554B (zh) 一种气簧式全承载车架总成专用焊接夹具系统
CN216462697U (zh) 胶轮车总成生产装备
CN114523240A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CN211939676U (zh) 一种框架结构组焊平台
CN212793720U (zh) 一种用于横梁组焊的焊接工装
CN211248766U (zh) 一种apm底架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
CN209755135U (zh) 一种履带拖拉机车架装配台
CN207723768U (zh) 一种叉车挡货架机械手焊接用工装模具
CN216178007U (zh) 通用式b型城铁车转向架构架焊接辅助工装
CN206326525U (zh) 通用型车架总装夹具
CN214868316U (zh) 一种人防门门框焊接平台
CN111496444B (zh) 一种用于内燃叉车车架的定位连接机构
CN212688584U (zh) 一种地铁支承块短轨枕轨底坡超限改造固定装置
CN212635069U (zh) 轨道客车齿轮箱吊座加工定位夹具
CN212404664U (zh) 一种f轨排组装线型调节装置
CN220463059U (zh) 一种道岔钢轨件加工定位装置
CN214868355U (zh) 一种臂架焊接用工艺装备
CN219053411U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焊接工装
CN216966820U (zh) 一种工件安装固定装置
CN218363101U (zh) 一种转向架牵引梁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