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8591C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98591C CN100498591C CNB2006101468476A CN200610146847A CN100498591C CN 100498591 C CN100498591 C CN 100498591C CN B2006101468476 A CNB2006101468476 A CN B2006101468476A CN 200610146847 A CN200610146847 A CN 200610146847A CN 100498591 C CN100498591 C CN 10049859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developing cell
- developer
- photosensitive drum
- developer ro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987—Remanufacturing, i.e. reusing or recycling parts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可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设于处理盒纵长方向两端上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起电单元的卸下工序;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起电单元安装工序;将前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并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Description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日为2003年10月30日、申请号为2003101030612、发明名称为“处理盒的再生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可拆装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这里,所谓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采用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将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的装置。
作为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例子,例如,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装置及字处理器等。
此外,这种处理盒,是将起电机构、显影机构、清洗机构的至少其中之一与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鼓成一整体地形成一个盒体,可以将该盒体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拆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利用电子照相成像过程的成像装置中,采用将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作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成像机构成一整体地形成一个盒,能够将该盒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的处理盒方式。
根据这种处理盒方式,由于可以不用专门的维修人员而是由用户本身自己就可以进行装置的维修,所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其操作性能。
这种处理盒使用显影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随着进行成像,显影剂会消耗、恶化。然后,当显影剂消耗、恶化到不能形成图像的程度时,作为处理盒的商品价值丧失。
因此,要进行处理盒的更换,但近年来,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最好是尽可能地不将使用完的处理盒废弃,而是再利用,在现有技术中,也一直在进行处理盒的再生。
作为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已知的方法有在将显影剂框架或显影框架和鼓框架可旋转地结合构成的盒体中,拔出可旋转地将两个框架结合的销等,将盒主体分解,进行分解再生的方法(参照特开2002-14593(23-26页)以及特开平7-121086(22-25页))。
此外,在由多个框体构成的、将框体相互之间可分离地结合起来的盒体中,有使显影剂框架和显影框架的结合分离而进行分解再生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6-130740号公报(5~7页))。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中,由于过分耗费时间,因此希望有更简易的再生方法。
此外,最好有能够将显影剂消耗、恶化而丧失商品价值的处理盒再次商品化的简易的再生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将显影剂消耗、恶化到不能形成用户可以满意的质量的图像的程度、作为处理盒已丧失其商品价值的处理盒再次商品化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中前述处理盒能够向电子图像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且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起电的起电单元;利用显影辊将形成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该再生方法包括:
(a)将设于前述处理盒的纵长方向两个端部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
(b)将前述起电单元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起电单元卸下工序;
(c)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
(d)将轴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拔出的轴拔出工序;
(e)将轴插入新的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内的轴插入工序;
(f)将新的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
(g)将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的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h)将前述第一侧板和前述第二侧板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并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中前述处理盒能够向电子图像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且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起电的起电单元;利用显影辊将形成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该再生方法包括:
(a)将设于前述处理盒的纵长方向两个端部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
(b)将前述起电单元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起电单元卸下工序;
(c)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
(d)将新的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
(e)将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的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f)将前述第一侧板和前述第二侧板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并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中前述处理盒能够向电子图像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且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起电的起电单元;利用显影辊将形成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该再生方法包括:
(a)将设于前述处理盒的纵长方向两个端部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
(b)将前述起电单元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起电单元卸下工序;
(c)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
(d)覆盖前述显影辊表面的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相向部之外的部分,使保持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沿纵长方向接触的薄片构件的盖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盖构件卸下工序;
(e)将把旋转支承前述显影辊的两端的轴承固定的第一销构件和第二销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中拔出的销构件拔出工序;
(f)将决定内置于前述显影辊内的磁辊的旋转角度的限制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限制构件卸下工序;
(g)将前述显影辊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显影辊卸下工序;
(h)从通过将前述显影辊卸下而露出的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将前述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出来的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工序;
(i)将附着在前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除去的显影辊上附着的显影剂的除去工序;
(j)从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填充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填充工序;
(k)将前述显影辊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显影辊安装工序;
(l)安装前述限制构件的限制构件安装工序;
(m)将前述第一销构件及前述第二销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销构件安装工序;
(n)将前述盖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盖安装工序;
(o)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
(p)将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的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q)将前述第一侧板和前述第二侧板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并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中前述处理盒能够向电子图像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且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起电的起电单元;利用显影辊将形成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该再生方法包括:
(a)使设于前述显影单元上的显影剂补充口的开闭闸门打开的开闭闸门打开工序;
(b)从前述开闭闸门打开的前述显影剂补充口将前述显影剂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出来的第一个显影单元内显影剂抽取工序;
(c)使前述开闭闸门关闭的开闭闸门关闭工序;
(d)将设于前述处理盒的纵长方向两个端部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
(e)将前述起电单元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起电单元卸下工序;
(f)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电子感光鼓卸下工序;
(g)将覆盖前述显影辊表面的除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相向部之外的部分,并保持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沿纵长方向接触的薄片构件的盖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盖构件卸下工序;
(h)将把旋转支承前述显影辊的两端的轴承固定的第一销构件和第二销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中拔出的销构件拔出工序;
(i)将决定内置于前述显影辊内的磁辊的旋转角度的限制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限制构件卸下工序;
(j)将前述显影辊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显影辊卸下工序;
(k)从通过将前述显影辊卸下而露出的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将前述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出来的第二个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工序;
(l)将附着在前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除去的显影辊上附着的显影剂的除去工序;
(m)从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填充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填充工序;
(n)将前述显影辊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显影辊安装工序;
(o)安装前述限制构件的限制构件安装工序;
(p)将前述第一销构件及前述第二销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销构件安装工序;
(q)将前述盖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盖安装工序;
(r)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
(s)将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的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t)将前述第一侧板和前述第二侧板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并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的纵剖示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处理盒及调色剂补充容器的纵剖示图。
图3是表示打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主体的前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纵长方向的横剖示图。
图5是表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上将感光鼓单元卸下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感光鼓单元的再生工序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二侧板安装工序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侧板安装工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感光鼓单元相对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暂时固定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从驱动侧看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正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显影套筒的支承状态的剖示图。
图14是表示将显影套筒相对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显影框架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显影剂补充口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提到的特定的记述,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第一种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在下面的说明中,所谓纵长方向是指与记录介质52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是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下面称之为感光鼓2)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此外,所谓左右是指从记录介质52的输送方向观察时的左右方向。进而,上方、下方是指在盒体安装状态的上方、下方。
[成像装置的整体说明]
首先,参照图1简略说明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作为彩色调色剂成像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彩色激光束打印机的总体结构的说明图。
该彩色激光束打印机的装置主体100的成像部,包括备有作为图像载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鼓2的4个处理盒1Y、1M、1C、1K(黄色,品红色,深蓝色,黑色)。进而,在这些处理盒1Y、1M、1C、1K的上方分别并列地配置对应于各个颜色的曝光机构51Y、51M、51C、51K(激光束光学扫描系统)。
在上述成像部的下方,配置将记录介质52送出的供纸部和转印机构,所述转印机构包括转印形成于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54a以及将中间转印带54a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52上的二次转印辊54d。
进而,配置将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52定影的定影机构,将记录介质52排出叠放到装置之外的排出机构。
这里,作为记录介质52,例如可以是纸张,OHP片(投影幻灯机用透明片)或者布等。
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00是没有清理器系统的装置。使残存在感光鼓2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入显影机构,回收贮藏转印残留调色剂的专用清理器不配置在处理盒内。
下面对上述成像装置的各部分的结构依次进行详细说明。
[进给部]
进给部向成像部进给记录介质52。主要由装载容纳多张记录介质52的进给盒53a、进给辊53b、防止重复进给的制动辊53c、进给导向件53d、阻力辊53g构成。
进给辊53b根据成像动作驱动旋转,将进给盒53a内的记录介质52一张张地分离进给。记录介质52被进给导向件53d导向,经由输送辊53e、53f被输送到阻力辊53g。
在记录介质52被刚刚输送之后,阻力辊53g停止旋转,通过与辊隙部相碰,校正记录介质52的倾斜行进。
在成像动作中,阻力辊53g以规定的顺序进行使记录介质52静止待机的非旋转动作,以及将记录介质52向中间转印带54a输送旋转的动作,并进行作为下一个工序的转印工序时的调色剂像与记录介质52的对位。
[处理盒]
处理盒1Y、1M、1C、1K在感光鼓2的周围配置起电机构和显影机构,并成一整体地构成。而且,对于该盒体1Y、1M、1C、1K,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从装置主体100上卸下,在感光鼓2到达寿命时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对感光鼓2的转数进行计数,当超过规定的计数值时,通知盒体1Y、1M、1C、1K到达寿命。
本实施方式的感光鼓2是带负电的有机感光体,在直径约为30mm的铝制的鼓基体上具有通常使用的感光体层,在最外层设置电荷注入层。电荷注入层采用将作为导电性微粒子的例如SnO2超微粒子分散在绝缘性树脂的粘结剂内的材料的涂布层。
同时,感光鼓2被以规定的处理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约为117/sec驱动旋转。
如图4所示,鼓突缘2b固定在感光鼓2的深处侧的端部上,非驱动侧突缘2d固定在靠近外部侧的端部上。鼓轴2a贯穿突缘2b和突缘2d的中心。而且,鼓轴2a和突缘2b及突缘2d成一整体地旋转。即,感光鼓2以鼓轴2a的轴为中心旋转。
鼓轴2a的外部侧的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轴承2e上。轴承2e相对于轴承箱2c固定。同时,轴承箱2c相对于盒体1Y、1M、1C、1K的框体固定。
[起电机构]
起电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接触起电方法。作为与感光鼓2接触的起电构件,采用起电辊3a。
如图2所示,该起电辊3a的芯轴3b的两个端部分别用图中没有示出的轴承构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进而,起电辊3a利用压簧3d向感光鼓方向加载,以规定的推压力压接到感光鼓2的表面上,从动于感光鼓2的旋转而旋转。
3c是起电辊清理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具有柔性的清理薄膜3e和支承薄膜3e的支承构件3f构成。
薄膜3e沿起电辊3a的纵长方向并列地配置。进而,以其一端固定到相对于同一个纵长方向进行一定量的往复运动的支承构件3f上、在自由端侧附近的面上形成与起电辊3a接触的辊隙部的方式配置。并且,通过支承构件3f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向纵长方向往复驱动一定的量,起电辊3a的表面在薄膜3e上滑动。借此,除去起电辊表面的附着物(微粉调色剂,添加剂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采用无清理器系统。下面对这种无清理器系统进行说明。
[无清理器系统]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中的无清理系统的概要。将转印后的感光鼓2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伴随着感光鼓2的继续旋转通过起电部a、曝光部b被搬运到显影部c,在利用显影机构显影的同时进行清理(回收)。
由于感光鼓2的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曝光部b,所以曝光工序由该转印残留调色剂上进行,但由于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量很少,所以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影响。
但在转印残留的调色剂中,混合存在着正常极性的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调色剂(反转调色剂),起电量少的调色剂。而且,在反转调色剂和起电量少的调色剂通过起电部a时,通过附着在起电辊3a上,调色剂会将起电管3a污染、超过允许量,会造成起电不良。
此外,为了在利用显影机构进行显影的同时有效地对感光鼓2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清理,有必要运送到显影部C的感光鼓2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起电极性是正常的极性,并且其起电量也必须是利用显影机构能够将感光鼓2的静电潜像显影的起电量。对于反转调色剂和起电量不适当的调色剂,不能从感光鼓2上用显影机构除去·回收,成为不良图像的原因。
此外,伴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由于照相图像等高打印率的图像等的连续打印动作,会一度发生大量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一步助长上述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转印部d更靠近感光鼓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上,设置为了使感光鼓2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变得均匀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残留显影剂像)均匀化的机构3g。同时,在比该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更靠近感光鼓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在比起电部3a更靠近感光鼓2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上,设置将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起电极性与作为正常极性的负极性一致用的调色剂(显影剂)起电控制机构3h。
通过设置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从转印部d被搬运到起电控制机构3h的感光鼓2上的图案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即使调色剂的量很多,该调色剂也会被分散分布到感光鼓2的表面上,使之不形成图案。
因此,调色剂不会集中到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的一部分上,总是能够充分地利用调色剂起电机构3h对全部残留调色剂进行正常极性起电化处理,有效地防止转印残留调色剂向起电辊3a上的附着,此外,也可以防止转印残留调色剂像图案的叠影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和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是带有适度的导电性的刷状构件,使刷部与感光鼓2的表面接触地配置。
此外,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和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由未图示的驱动源沿感光鼓2的纵长方向移动(往复运动)。这样,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和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不会持续地处在感光鼓2上的同一个部位的位置上。例如,即使由于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的电阻不均匀引起的存在起电过量部、起电不足部,也不会总是出现在感光鼓2的表面的相同部分上。从而,可以防止或者缓和由极小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过量起电而引起的在感光鼓2上发生粘着,以及由于起电不足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起电辊3a的附着。
[曝光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上述感光鼓2上的曝光,用激光曝光机构进行。即,当发出图像信号时,对应于该信号调制的激光L对感光鼓2的均匀起电面扫描曝光。同时,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选择性地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激光曝光机构,由固体激光元件(未图示)、光学多面体51a、成像透镜51b、反射镜51c等构成。
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利用发光信号发生器(未图示)对固体激光元件在规定的时间点进行通/断发光控制。从固体激光元件发射的激光L,被准直透镜系统(未图示)变换成基本上平行的光束,利用高速旋转的光学多面体51a进行扫描。然后,经由成像透镜51b、发射镜51c在感光鼓2上成像成点状。
这样,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进行利用激光扫描在主扫描方向的曝光,以及进而通过感光鼓2旋转进行的副扫描方向的曝光,获得根据图像信号的曝光分布。
即,利用激光L的照射和不照射,形成表面电位降低的亮的部分的电位以及表面电位不降低的暗的部分的电位。同时,利用亮的部分的电位和暗的部分的电位的反差,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显影机构]
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装置4,是双成分接触显影装置(双成分磁刷显影装置),如图2所示,在作为内装磁辊4b的显影剂载体的显影套筒4a上,保持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显影剂。
设置相对于套筒4a具有规定的间隙、作为将套筒4a表面的显影剂的层厚限制在规定的层厚的层厚限制构件的限制刮板4c。同时,伴随着套筒4a向箭头方向的旋转,在套筒4a上形成薄层的显影剂。
如图4所示,套筒4a通过在其两侧的缩径的轴颈部4a1上可旋转地配合间隔件4k,以与感光鼓2具有规定的间隙的方式配置。通过该规定的间隙,设定成在显影时,形成在套筒4a上的显影剂可以在与感光鼓2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显影。在显影部c,沿着作为相对于感光鼓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套筒4a。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调色剂,采用平均粒径6μm的带负电的调色剂,作为磁性载体,采用饱和磁化205emu/cm3的、平均粒径35μm的的磁性载体。此外,作用显影剂使用调色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6:94的混合后的显影剂。
显影剂循环的显影剂容纳部4h除两个端部之外,用纵长方向的间隔壁4d间隔成两个。而且,搅拌丝杠4eA、4eB夹持该间隔壁4d配置。
如图4所示,从调色剂补充容器5补充的调色剂落下到搅拌丝杠4eB的内侧,一面向纵长方向的前方运送一面进行搅拌,通过前侧端的没有间隔壁4d的部分。然后,用搅拌丝杠4eA进一步向纵长方向的内侧运送,通过内侧的没有间隔壁4d的部分一面由搅拌丝杠4eB运送一面搅拌,反复循环。
这里,对利用显影装置4借助双成分磁刷法将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工序和显影剂的循环系统进行说明。
伴随着套筒4a的旋转,显影剂容纳部4h内的显影剂被磁辊4b的汲取侧汲取到套筒4a的表面上,并被运送。
在该运送过程中,利用相对于套筒4a垂直配置的限制刮板限制显影剂的层厚,在套筒4a上形成薄层显影剂。当薄层显影剂被运送到对应于显影部c的显影侧时,利用磁力形成穗状。
感光鼓2表面的静电潜像由形成这种穗状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像进行显影。在本实施方式中,静电潜像是反转显影。
通过显影部c的套筒4a上的薄层显影剂继续伴随着套筒4a的旋转进入显影剂容纳部4h内。由运送侧的排斥磁场从套筒4a上脱离,返回到显影剂容纳部4h内的显影剂储存器内。
从未图示的电源向套筒4a上外加直流(DC)及交流(AC)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加-500V的直流电压,和频率在2000Hz、峰值电压为1500V的交流电压,只选择性地对感光鼓2中被曝光部b曝光的曝光区域进行显影。
一般地,在双成分显影法中,当外加交流电压时,显影效率增加,图像变成高质量的图像,但反之会产生易于发生灰雾的危险。因此,通常,通过设置外加到套筒4a上的直流电压和感光鼓2的表面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实现防止灰雾。更具体地说,外加感光鼓2的曝光区域的电位与非曝光区域的电位之间的电位的偏压电压。
当由于显影调色剂消耗时,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近搅拌丝杠4eB的外周面的位置上配置检测调色剂浓度的传感器4g。当传感器4g检测出显影剂内的调色剂浓度降低到规定的浓度水平时,发出从调色剂补充容器5向显影装置4内补充调色剂的命令。借助该调色剂补充动作总是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保持控制在规定的水平。
[调色剂补充容器]
调色剂补充容器5Y、5M、5C、5K,并列配置在盒体1Y、1M、1C、1K的上方,从装置主体100的正面安装。
如图2所示,在调色剂补充容器5的内部配置固定到搅拌轴5c上的搅拌板5b和丝杠5a,在容器的底面上,形成排出调色剂的排出开口部5f。
丝杠5a和搅拌轴5c的两端用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最端部上配置驱动连接器(凹)(未图示)。驱动连接器(凹)接受从装置主体100的驱动连接器(凸)(图中为示出)传递来的驱动,而被驱动旋转。
丝杠5a的外形部呈螺旋线突缘状,以排出开口部5f为中心,沿螺旋线的扭转方向反转。借助驱动连接器(凸)的旋转,丝杠5a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
然后,借助丝杠5a的旋转,将调色剂向排出开口部5f运送,使之从由排出开口部5f的开口自由下落,将调色剂补充给处理盒1的显影装置4中。
搅拌板5b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前端倾斜,当与调色剂补充容器5的壁面滑动接触时,上述前端部以某一角度接触。具体地说,搅拌板5b的前端侧扭转,成为螺旋线状态。这样,通过搅拌板5b的前端侧扭转倾斜,产生向轴向方向的搬运力,将调色剂向纵长方向运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充容器5并不局限于双成分显影法,在利用单成分显影法的处理盒或显影盒中,也能够进行补充。此外,容纳在调色剂补充容器5内的粉体,并不只局限于调色剂,当然也可以是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混合而成的所谓显影剂。
[转印机构]
作为转印机构的中间转单元54,将从感光鼓2上依次初次转印并重叠的多个调色剂像,一齐二次转印到的记录介质52上。
中间转印单元54备有向箭头方向行进的中间转印带54a,沿箭头的顺时针方向以和感光鼓2的外周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行进。该中间转印带54a,为周长约940mm的环形带,架设在驱动辊54b、二次转印相向辊54g、从动辊54c三个辊上。
进而,在中间转印带54a内,在分别与感光鼓2相向的位置上可旋转地配置转印起电辊54fY、54fM、54fC、54fK,向感光鼓2的中心方向加压。
转印起电辊54fY、54fM、54fC、54fK,由未图示的高压电源供电,从中间转印带54a的内侧进行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起电,将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像依次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4a的上表面上。
在二次转印部,作为转印构件的二次转印辊54d,在与二次转印相向辊54g相向的位置处,压接到中间转印带54a上。二次转印辊54d可以向图中的上下摆动并且可以旋转。与此同时,由于在中间转印带54a上外加偏压,所以将中间转印带54a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52上。
这里,中间转印带54a和二次转印辊54d被分别独立驱动。
同时,当记录介质52突入到二次转印部内时,将规定的偏压外加到二次转印辊54d上,将中间转印带54a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52上。
这时,被两者夹持状态的记录介质52,与转印工序同时,向图左的方向以规定的速度被运送,并输送到作为下一个工序的定影机构。
在作为转印工序的最下游侧的中间转印带54a的规定位置上,设置能够与中间转印带54a的表面接触和离开的清理单元55,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的调色剂。
在单元55内配置用于除去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理刮板55a。单元55在未图示的旋转中心可摆动地安装,将单元55压接到咬入中间转印带54a内的方向。进入单元55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由进给丝杠55b运送到废调色剂箱(未图示)内储存起来。
[定影机构]
利用显影机构将形成于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像经由中间转印带54a转印到记录介质52上。同时,作为定影机构的定影器56,利用热将转印到记录介质52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52上。
如图1所示,定影器56备有用于加热记录介质52的定影辊56a,和将记录介质52压接到定影辊56a上用的加压辊56b,各个辊是真空的辊。其内部分别具有加热器(未图示)。同时,通过将它们旋转驱动,同时输送记录介质52。
即,在利用保持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52输送定影辊56a和加压辊56b的同时,通过加热和施加压力,将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52上。
定影后的记录介质52,被排出辊53h、53j排出,装载到装置主体100上的托盘57上。
[处理盒及调色剂补充容器的安装]
下面,利用图2~图4说明盒体1Y、1M、1C、1K及调色剂补充容器5Y、5M、5C、5K的安装步骤。
在装置主体100的正面,如图3所示,配置可自由开闭的前门58。当将该前门58向身体侧打开时,露出插入盒体1及调色剂补充容器5的开口部。
在插入盒体1的开口部上配置可旋转地支承的定芯板59,插拔盒体1时,将该定芯板59打开后进行。
在装置主体100内,如图2所示,固定有导向盒体1的安装的导向轨60和导向调色剂补充容器5的安装的导向轨61。
盒体1及调色剂补充容器5的安装方向是与感光鼓2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导向轨60、61沿相同的方向配置。盒体1及调色剂补充容器5一度沿着上述导向轨60、61从装置主体100内的身体侧向内侧滑动插入。
当盒体1被插入到最深处时,装置的定芯轴被插入鼓突缘2b的中心孔2f内,相对于装置主体100确定感光鼓2的内侧的旋转中心位置。
此外,与此同时,如图4所示,形成在鼓突缘2b上的驱动传递部2g和驱动连接器(凸)62a连接,能够进行感光鼓2的旋转驱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驱动传递部2g呈扭转的三角柱状,通过施加从装置主体100来的驱动力传递驱动的同时,使之发生将感光鼓2向内侧牵引的力。
进而,在后侧板65上,配置对盒体1进行定位的支承销63,将该支承销63插入到盒体1的框架内,固定盒体1的框架位置。
在装置主体100的靠近身体侧侧,配置可旋转的定芯板59。然后,盒体1的轴承箱2c相对于该定芯板59支承固定。通过这一连串的插入动作,将包含感光鼓2在内的盒体1相对于装置主体100定位。
另一方面,当调色剂补充容器被插入到最深处时,相对于从后侧板65突出的支承销(未图示)固定。并且,与此同时,将驱动连接器(凹)(未图示)与驱动连接器(凸)(未图示)连接,可旋转驱动丝杠5a及搅拌轴5c。
[处理盒的分解及再生方法]
下面,说明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盒1的分解及再生方法。
盒体1如图5所示,可在装置主体100上拆装,包括:感光鼓2,具有使感光鼓2起电的起电辊3a的起电单元3,作为利用显影套筒4a使感光鼓2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4(显影机构),将感光鼓2及起电单元3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构成。
[处理盒的分解方法]
(侧板卸下工序)
如图6所示,在盒体1的纵长方向的一端,卸下将显影装置4与驱动侧的侧盖4n(第一侧板)结合起来的销(未图示),卸下驱动侧侧盖4n。
同样地,在盒体1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卸下将显影装置4与非驱动侧的侧盖4m(第二侧板)及轴承箱2c结合起来的销(未图示),卸下非驱动侧侧盖4m。
轴承箱2c,由于具有与侧盖4m的孔4ml配合的配合部分,所以,即使不从侧盖4m上卸下也同样可以分解。
此外,侧盖4n及侧盖4m的卸下顺序没有特定的限制。
(起电单元的卸下工序)
这样,通过将长度两端的侧盖4n、4m卸下,感光鼓2与起电单元3处于支承在显影装置4上的状态。这时,显影装置4的姿势,通过将浓度检测传感器4g处于下面,以稳定的状态被支承,可以很容易地卸下起电单元3。这时的感光鼓2,在处于载置于作为间隙保证构件的间隔件4k、支承显影套筒4a的显影框架4f及可旋转地支承显影套筒4a的轴承构件4i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显影装置4,大致沿纵长方向和径向方向定位。到此为止的分解状态如图6所示。
(感光鼓卸下工序)
感光鼓2经由与感光鼓2同轴的鼓轴2a在其非驱动侧的一端被支承在显影装置4上。借此,如图7所示,通过推动感光鼓2向驱动侧滑动,将包含鼓轴2a的整个单元卸下。
其次,如图8所示,通过将鼓轴2a从感光鼓2中拔出,可以将感光鼓2及负荷发生机构21分解成独立的状态。
此外,作为另外的第二种方法,推压安装在显影装置4上的感光鼓2,只推动鼓轴2a向非驱动侧移动,并向显影装置4外牵引,感光鼓2变成只装载到显影装置4上的状态,可以沿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卸下。
[处理盒的再组装方法]
(新感光鼓的更换)
将鼓轴2a插入新的感光鼓2,将鼓突缘2b的D切口部(未图示)与鼓轴2a的D切口部2a1配合。其次,使负荷发生机构21通过鼓轴2a与非驱动侧突缘2d的孔配合(参照图8)。
此外,也可以预先将负荷发生机构21安装到感光鼓2上,然后插入感光体轴2a。
这时,作为负荷发生机构21的一部分的转矩限制器2h在旋转时被卡住时或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追加新产品更换工序。但不言而喻,在没有卡住等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更换。
此外,在鼓轴2a与感光鼓2一起更换时,也可以不必进行鼓轴2a的插拔。
(感光鼓安装工序)
将插入到新的感光鼓2内的鼓轴2a,插入显影装置4的贯通孔。然后,使负荷发生机构21的前端锥形部分2i和感光鼓2一起移动到显影装置4的侧面附近(参照图7)。这时,显影装置4的姿势和分解时一样,最好使浓度检测传感器4g处于下面的状态。这时的感光鼓2,处于载置于作为间隙保证构件的间隔件4k、支承显影套筒4a的显影框架4f及可旋转地支承套筒4a的轴承构件4i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显影装置4,沿纵长方向、径向方向大致定位。
(起电单元的再生工序)
作为起电单元3内的刷构件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和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处于捕集有转印残留调色剂和再转印调色剂的状态。从而,在再生组装之前,进行刷构件的清洁工序。此外,在功能方面损伤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刷构件及起电辊3a的卸下工序,进行对应的新产品的更换。
(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在将感光鼓2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之后,将清洁完毕的起电单元3沿组装导向件4f3、4f10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参照图6)。这时,起电辊3a及刷构件处于和感光鼓2接触的状态。
此外,如图11所示,起电单元3将作为第一侧板的驱动侧侧盖4n不完全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能够在将感光鼓2暂时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安装。这里所说的不完全,是指图10所示的成为起电单元3的定位的圆筒部4n2的前端到达不会挂在组装导向件4f3上的程度,将筒部4n1插入。同时,是驱动侧侧盖4n的筒部4n1的前端到达鼓突缘端面附近,将突缘圆筒部2b1的端面覆盖的位置。借此,变成限制感光鼓2相对于纵长方向、径向方向移动的状态。
(存储元件的更换工序)
将工具(改锥等)插入驱动侧侧盖4n的切口部4n5内,可以很容易地将安装在图12所示的作为第一侧板的驱动侧侧盖4n上的作为存储元件的存储单元80卸下。
然后,将具有新产品状态的信息或再生信息等的新的信息的另外的存储单元或者改写过信息的同一个存储单元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
此外,安装存储单元80的安装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双面胶带,但只要能够粘结固定可以是任何东西。
(侧板安装工序)
这样,将起电单元3和感光鼓2安装到显影装置4的规定位置上之后的工序,是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相互定位的工序。
作为第二侧板的非驱动侧侧盖4m如图9所示,与鼓同轴的圆筒部4m2与显影框架4f的圆筒槽4f2配合,侧盖止转凸起4m5与长圆孔4f1配合。借此,决定感光鼓2的非驱动侧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位置。
这时,轴承箱2c处于配合到侧盖4m的孔4ml上的状态。此外,也可以在侧盖4m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之后,使轴承箱2c沿鼓轴2a安装。
进而,起电单元定位凸起4m3穿过U字形孔4f5与定位孔3i配合。进而,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m4穿过孔4f4与长圆孔3j配合。借此,进行起电单元3的非驱动侧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定位。
其次,作为第一侧板的驱动侧侧盖4n如图10所示,筒部4n1与显影框架4f的鼓同轴孔4f6配合,侧盖止转凸起4n4与长圆孔4f7配合。借此,决定感光鼓2相对于显影装置的最终位置。
这时,由于筒部4n1的内径与鼓突缘2b的圆筒部2b1的外径的尺寸关系具有间隙,所以,感光鼓2在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能够移动一个微小的量。
进而,圆筒部4n2穿过孔4f8与定位圆筒部3k配合。同时,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n3穿过孔4f9与长圆孔3m配合。借此,决定起电单元3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最终的位置。
此外,侧盖4n(第一侧板)与侧盖4m(第二侧板)的安装工序孰先孰后均可。
在侧盖4n和侧盖4m分别安装之后,通过用销将侧板固定到显影装置4上,更换感光鼓2的再生结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再生方法中,对于用销固定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将多个部件固定的话,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方法,也可以用熔敷·铆接等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再生方法的各工序中,并不局限于前述工序的顺序,能够变更的工序,也可以适当地改变顺序。
此外,前述实施方式分解回收使用过的处理盒。同时,将通过分解从各个处理盒中取出的部件,分别将同一种部件集中在一起。然后,利用前述部件,根据情况,一部分部件使用新的部件(不能再使用的部件),在前述再生方法中,也包括再生处理盒时的情况。以及,前述实施方式分解回收使用过的处理盒。同时,也包括利用从该处理盒取出的部件,根据情况,一部分部件利用新的部件(不能再使用的部件)或者使用从另外的处理盒中取出的部件,利用前述再生方法对该处理盒进行再生时的情况。
(第二种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于除处理盒的分解及再生的方法之外,其余和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于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处理盒的分解及再生方法]
下面,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的处理盒1的分解及再生方法进行说明。
处理盒1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同样,如图5所示,可在装置主体100上拆装,包括感光鼓2,具有使感光鼓2起电的起电辊3a的起电单元3,作为利用显影套筒4a使感光鼓2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4(显影机构),将感光鼓2及起电单元3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构成。
[处理盒的分解方法]
(侧板的卸下工序)
如图6所示,卸下在处理盒1的纵长方向的一端将显影装置4与驱动侧侧盖4n(第一侧板)结合的销(未图示),将驱动侧侧盖4n卸下。
同样地,在盒体1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卸下将显影装置4与非驱动侧的侧盖4m(第二侧板)及轴承箱2c结合起来的销(未图示),卸下非驱动侧侧盖4m。
轴承箱2c,由于具有与侧盖4m的孔4ml配合的配合部分,所以,即使不从侧盖4m上卸下也同样可以分解。
此外,侧盖4n及侧盖4m的卸下顺序没有特定的限制。
(起电单元的卸下工序)
这样,通过将长度两端的侧盖4n、4m卸下,感光鼓2与起电单元3处于支承在显影装置4上的状态。这时,显影装置4的姿势,通过将浓度检测传感器4g处于下面,以稳定的状态被支承,可以很容易地卸下起电单元3。这时的感光鼓2,在处于载置于作为间隙保证构件的间隔件4k、支承显影套筒4a的显影框架4f及可旋转地支承显影套筒4a的轴承构件4i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显影装置4,大致沿纵长方向和径向方向定位。到此为止的分解状态如图6所示。
(感光鼓卸下工序)
感光鼓2经由与感光鼓2同轴的鼓轴2a在其非驱动侧的一端被支承在显影装置4上。借此,如图7所示,通过推动感光鼓2向驱动侧方向滑动,将包含鼓轴2a的整个单元卸下。
其次,如图8所示,通过将鼓轴2a从感光鼓2中拔出,可以将感光鼓2及负荷发生机构21分解成独立的状态。
此外,作为另外的第二种方法,推压安装在显影装置4上的感光鼓2,只推动鼓轴2a向非驱动侧移动,并向显影装置4外牵引,感光鼓2变成只装载到显影装置4上的状态,可以沿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卸下。
(盖构件的卸下工序)
如图2所示,将封存在显影剂容纳部4h内的显影剂用搅拌丝杠4eA、4eB搅拌,供应给显影套筒4a。涂敷有显影剂的套筒4a的与感光鼓2相向侧的表面,除感光鼓2与显影部c以外,为了应对显影剂的飞溅,利用盖构件4p及保持在盖构件4p上、相对于感光鼓2在纵长方向的整个区域接触的薄片构件4q构件覆盖。
因此,在卸下显影套筒4a之前,卸下盖构件4p。这时,有必要卸下将盖构件4p相对于显影框架4f固定的销(未图示)。
(销构件的卸下工序)
如图4、图13所示,显影套筒4a的两侧的缩径的轴颈部4a1上可旋转地配合间隔件4k。同时,加压弹簧4u将轴承构件4i向感光鼓2方向加载,将间隔件4k与感光鼓2接触并将其定位。
这时,如图14所示,利用将设于其两端的轴承构件4i上的转动中心4i-1定位的第一销构件4r、第二销构件4s,将显影套筒4a可向感光鼓2转动地支承在显影框架4f上。
因此,通过将第一销构件4r、第二销构件4s从显影框架4f上卸下,可以从显影框架4f上解除显影套筒4a的固定。
(限制构件的卸下工序)
在内装于显影套筒4a的磁辊4b上,为了向感光鼓2供应显影剂、向限制刮板4c运送显影剂,而在圆周方向上设置磁极。
为了该磁辊4b的磁极的配置位置总是与感光鼓2及限制刮板4c相向,限制磁辊4b旋转并将其固定,采用图14所示的限制构件14t。
该限制构件4t相对于磁辊4b以将旋转止动的方式结合。进而,通过限制构件4t相对于显影框架4f以将旋转止动的方式结合,将磁辊4b相对于显影框架4f沿旋转方向固定。
因此,如图14所示,通过将限制构件4t从显影框架4f上卸下,从显影框架4f解除磁辊4b的固定。
到此为止的盖构件的卸下工序、销构件的卸下工序、限制构件的卸下工序的顺序,即使前后颠倒也没有问题,可以进行分解。
(显影套筒的卸下工序)
如图14所示,通过卸下盖构件4p、第一销构件4r、第二销构件4s、限制构件4t,可以将显影套筒4a从显影框架4f上卸下。
在该工序中,如图14所示,对于显影装置4的姿势,使得将信息套筒4a从显影框架4f上卸下的方向在上方,在将显影套筒4a从显影框架4f上卸下时,由于显影剂容纳部4h的开口4f11朝上,所以,显影剂容纳部4h内的显影剂不会泄漏。
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盒1,成为能够保持该姿势的形状。
(显影剂容纳部的显影剂清洁工序)
如图14所示,当将显影套筒4a从显影框架4f上卸下时,在显影框架4f上,露出向显影套筒4a供应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4h的开口4f11。因此,可以从该开口4f11将使用过的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部4h中抽出。
(显影套筒的清洁工序)
在从显影框架4f卸下的显影套筒4a上,由于显影套筒4a内的磁辊4b的磁力的作用,会附着显影剂。通过将所附着的显影剂从显影套筒4a上除去,可以再次使用显影套筒4a。
此外,如果使用新的显影套筒4a的话,则无需该清洁工序。
(显影套筒的安装工序)
将清洁过的或新的显影套筒4a安装到显影框架4f上(参照图14)。
(盖构件安装工序)
作为显影剂飞溅的对策,安装覆盖显影套筒4a的感光鼓2相向侧表面的盖构件4p。
这时,有必要安装将盖构件4p相对于显影框架4f固定的销(未图示)。
(销构件安装工序)
在显影套筒4a定位在设于其两端的轴承构件4i上的转动中心4i-1处的第一销构件4r、第二销构件4s,以可旋转地支承显影框架4f和轴承构件4I的方式安装。
(限制构件安装工序)
限制构件4t以固定旋转的方式结合到磁辊4b上,进而,旋转构件4t以固定旋转的方式与显影框架4f结合。磁辊4b以相对显影框架4f成为规定的旋转位置的方式安装。
[处理盒的再组装方法]
(新感光鼓的更换)
将鼓轴2a插入新的感光鼓2,将鼓突缘2b的D切口部(未图示)与鼓轴2a的D切口部2a1配合。接下来,使负荷发生机构21通过鼓轴2a而与非驱动侧突缘2d的孔配合(参照图8)。
此外,也可以预先将负荷发生机构21安装到感光鼓2上,然后插入感光体轴2a。
这时,作为负荷发生机构21的一部分的转矩限制器2h在旋转时被卡住时或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追加新产品更换工序。但不言而喻,在没有卡住等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更换。
此外,在鼓轴2a与感光鼓2一起更换时,也可以不必进行鼓轴2a的插拔。
(感光鼓安装工序)
将插入到新的感光鼓2内的鼓轴2a,插入显影装置4的贯通孔。然后,使负荷发生机构21的前端锥形部分2i和感光鼓2一起移动到显影装置4的侧面附近(参照图7)。这时,显影装置4的姿势和分解时一样,最好使浓度检测传感器4g处于下面的状态。这时的感光鼓2,处于载置于作为间隙保证构件的间隔件4k、支承显影套筒4a的显影框架4f及可旋转地支承套筒4a的轴承构件4i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显影装置4,沿纵长方向、径向方向大致定位。
(起电单元的再生工序)
作为起电单元3内的刷构件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均匀化机构3g和调色剂起电控制机构3h,处于捕集有转印残留调色剂和再转印调色剂的状态。从而,在再生组装之前,进行刷构件的清洁工序。此外,在功能方面损伤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刷构件及起电辊3a的卸下工序,进行对应的新产品的更换。
(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在将感光鼓2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之后,将清洁完毕的起电单元3沿组装导向件4f3、4f10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参照图6)。这时,起电辊3a及刷构件处于和感光鼓2接触的状态。
此外,如图11所示,起电单元3将作为第一侧板的驱动侧侧盖4n不完全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能够在将感光鼓2暂时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安装。这里所说的不完全,是指图10所示的成为起电单元3的定位的圆筒部4n2的前端到达不会挂在组装导向件4f3上的程度,将筒部4n1插入。同时,是驱动侧侧盖4n的筒部4n1的前端到达鼓突缘端面附近,将鼓突缘圆筒部2b1的端面覆盖的位置。借此,变成限制感光鼓2相对于纵长方向、径向方向移动的状态。
(存储元件的更换工序)
作为安装到作为第一侧板的驱动侧侧盖4n上的存储单元80,使工具(改锥等)进入驱动侧侧盖4n的切口部4n5内,可以很容易地卸下。
然后,将具有新产品的信息的新的存储单元安装到固定的位置上。
此外,安装存储单元80的安装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双面胶带,但只要能够粘结固定的话,可以采用任何东西(参照图12)。
(侧板安装工序)
这样,起电单元3与感光鼓2安装到显影装置4的规定位置上之后的工序,是利用侧盖4n、和侧盖4进行相互定位的工序。
侧盖4m通过鼓同轴圆筒部4m2与显影容器的圆筒槽4f2配合、侧盖止转凸起4m5与长圆孔4f1配合,决定感光鼓2相对于显影装置4在非驱动侧的位置。
这时,轴承箱2c处于配合到侧盖4m的孔4ml上的状态。此外,轴承箱2c,也可以在侧盖4m安装到显影装置4上之后,沿鼓轴2a安装。
进而,起电单元定位凸起4m3穿过U字形孔4f5与定位孔3i配合,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m4穿过孔4f4与长圆孔3j配合。借此,决定起电单元3在非驱动侧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位置(参照图9)。
其次,侧盖4n通过筒部4n1与显影框架4f的鼓同轴孔4f6配合、侧盖止转凸起4n4与长孔4f7的配合,决定感光鼓2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位置。
这时,由于筒部4n1的内径与鼓突缘2b的圆筒部2b1的外径的尺寸关系具有间隙,所以,感光鼓2在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能够移动一个微小的量。
进而,圆筒部4n2穿过孔4f8与定位圆筒部3k配合。同时,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n3穿过孔4f9与长圆孔3m配合。借此,决定起电单元3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最终的位置(参照图10)。
此外,筒部4n1穿过鼓同轴孔4f6,在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n3与圆筒部4n2不穿过显影框架4f的状态下,可以暂时固定感光鼓2的位置。
侧盖4m和侧盖4n的安装,是在将感光鼓2和起电单元3载置于显影装置4上之后,通过从两侧组装,决定感光鼓2和起电单元3相对于显影装置4的位置。此外,在将侧盖4m的起电单元定位凸起4m3与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m4、侧盖4n的起电单元止转凸起4n3与圆筒部4n2处于不穿过显影框架4f的位置的状态下,感光鼓2与起电单元3可以装载到显影装置4上。
此外,侧盖4m、侧盖4n的安装工序的顺序,孰前孰后都没有关系。
侧盖4m、侧盖4n分别安装之后,通过利用销将侧板固定到显影装置4上,更换感光鼓2的再生结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再生方法中,对于用销固定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将多个部件固定的话,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方法,也可以用熔敷·铆接等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再生方法的各工序中,并不局限于前述工序的顺序,能够变更的工序,也可以适当地改变顺序。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此外通过实施下述工序,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显影剂抽出工序)
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卸下显影套筒4a,与将显影剂容纳容部4h内的显影剂抽出的方法不同,在如上述实施方式的盒体1那样接受显影剂的补充的盒体1的情况下,可以从如图15所示显影剂补充口1b抽出显影剂。
在这种情况下,覆盖显影剂补充口1b、能够沿箭头K方向移动的补充口闸门1d处于将显影剂补充口1b打开的位置(图14的位置),将显影剂从该显影剂补充口1b取出,并且能够填充新的显影剂。
进而,同时运用从该显影剂补充口1b取出、填充显影剂的工序,和将前面所述的显影套筒4a卸下并取出、填充显影剂体内部4h内的显影剂的工序,可以更完全地除去、填充显影剂容纳部4h内的显影剂。
在这种情况下,从显影剂补充口1b取出显影剂的工序,在前述显影套筒卸下工序之前进行是有效的。
此外,前述实施方式,回收分解使用完毕的处理盒。然后,将通过分解从各个处理盒中取出的部件,分别将同一种部件集中在一起。然后,利用前述部件根据情况,一部分部件使用新的部件(不能再使用的部件),用前述再生方法再生处理盒时的情况。以及,前述实施方式,分解回收使用过的处理盒。然后,利用从该处理盒取出的部件,根据情况,一部分部件利用新的部件(不能再使用的部件)或者使用从另外的处理盒中取出的部件、利用前述再生方法对该处理盒进行再生时的情况。处理盒的再生包括上述情况。
如上面说明的,本发明,由于只需通过把构成处理盒显影单元、起电单元及电子照相感光体设于处理盒侧面上的侧板卸下,就可以分别分解、定位结合,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更换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使用完毕的显影剂的更换,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再生。
Claims (19)
1.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中前述处理盒能够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且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起电的起电单元;利用显影辊将形成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该再生方法包括:
(a)将设于前述处理盒的纵长方向两个端部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
(b)将前述起电单元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起电单元卸下工序;
(c)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
(d)将覆盖前述显影辊表面的除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相向部之外的部分、并保持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沿纵长方向接触的薄片构件的盖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盖构件卸下工序;
(e)将固定旋转支承前述显影辊的两端的轴承的第一销构件和第二销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中拔出的销构件拔出工序;
(f)将决定内置于前述显影辊内的磁辊的旋转方向角度的限制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限制构件卸下工序;
(g)将前述显影辊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显影辊卸下工序;
(h)从通过将前述显影辊卸下而露出的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将前述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出来的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工序;
(i)将附着在前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除去的显影辊上所附着的显影剂的除去工序;
(j)从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填充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填充工序;
(k)将前述显影辊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显影辊安装工序;
(l)安装前述限制构件的限制构件安装工序;
(m)将前述第一销构件及前述第二销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销构件安装工序;
(n)将前述盖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盖安装工序;
(o)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
(p)将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的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q)将前述第一侧板和前述第二侧板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的同时,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起电单元卸下工序、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前述盖构件卸下工序、前述销构件拔出工序、前述限制构件卸下工序及前述显影辊卸下工序中,使前述处理盒的姿势为,处于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载置于规定前述显影辊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的间隙保证构件、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框体及可旋转地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支承构件上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限制构件安装工序、前述销构件安装工序、前述盖构件安装工序、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工序中,使前述处理盒的姿势为,处于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载置于规定前述显影辊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的间隙保证构件、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框体及可旋转地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支承构件上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中,把前述第一侧板不完全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并利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相对于前述显影单元暂时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起电单元的安装工序中,对设于安装前的前述起电单元上的刷构件进行清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显影辊所附着的显影剂除去工序中,将前述显影辊更换成新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盖构件卸下工序、前述销构件拔出工序、前述限制构件卸下工序的顺序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限制构件安装工序、前述销构件安装工序、前述盖构件安装工序的顺序不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一个工序中,将配备在前述第一侧板上、具有在与固定配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通信机构非接触的状态下、能够通信的通信天线及通信机构的存储元件更换成具有不同信息的存储元件。
10.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中前述处理盒能够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且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起电的起电单元;利用显影辊将形成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该再生方法包括:
(a)使设于前述显影单元上的显影剂补充口的开闭闸门打开的开闭闸门打开工序;
(b)从前述开闭闸门已打开的前述显影剂补充口将前述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出来的第一个显影单元内显影剂抽取工序;
(c)使前述开闭闸门关闭的开闭闸门关闭工序;
(d)将设于前述处理盒的纵长方向两个端部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卸下的侧板卸下工序;
(e)将前述起电单元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起电单元卸下工序;
(f)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电子感光鼓卸下工序;
(g)将覆盖前述显影辊表面的除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相向部之外的部分、并保持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沿纵长方向接触的薄片构件的盖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上卸下的盖构件卸下工序;
(h)将把旋转支承前述显影辊的两端的轴承固定的第一销构件和第二销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中拔出的销构件拔出工序;
(i)将决定内置于前述显影辊内的磁辊的旋转角度的限制构件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限制构件卸下工序;
(j)将前述显影辊从前述显影单元卸下的显影辊卸下工序;
(k)从通过将前述显影辊卸下而露出的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将前述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出来的第二个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抽取工序;
(l)将附着在前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除去的显影辊上附着的显影剂的除去工序;
(m)从前述显影单元的开口部填充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填充工序;
(n)将前述显影辊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显影辊安装工序;
(o)安装前述限制构件的限制构件安装工序;
(p)将前迷第一销构件及前述第二销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销构件安装工序;
(q)将前述盖构件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盖安装工序;
(r)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到前述显影单元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
(s)将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的起电单元安装工序;
(t)将前述第一侧板和前述第二侧板安装到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及前述起电单元的前述显影单元上,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及前述起电单元定位,并且沿与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地支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用前述第二侧板将前述显影单元、前述起电单元及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定位的定位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起电单元卸下工序、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卸下工序、前述盖构件卸下工序、前述销构件拔出工序、前述限制构件卸下工序及前述显影辊卸下工序中,使前述处理盒的姿势为,处于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载置于规定前述显影辊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的间隙保证构件、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框体及可旋转地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支承构件上的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限制构件安装工序、前述销构件安装工序、前述盖构件安装工序、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及前述起电单元安装工序中,使前述处理盒的姿势,处于使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载置于规定前述显影辊与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的间隙保证构件、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框体及可旋转地支承前述显影辊的支承构件上的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工序中,把第一侧板不完全安装到已安装有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前述显影单元上,并利用前述第一侧板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相对于前述显影单元暂时固定。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起电单元的安装工序中,对设于安装前的前述起电单元上的刷构件进行清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显影辊附着的显影剂除去工序中,将前述显影辊更换成新的。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盖构件安装工序、前述销构件拨出工序、前述限制构件卸下工序的顺序不同。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限制构件安装工序、前述销构件安装工序、前述盖构件安装工序的顺序不同。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一个工序中,将配备在前述第一侧板上、具有在与固定配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通信机构非接触的状态下、能够通信的通信天线及通信机构的存储元件,更换成具有不同信息的存储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闭闸门打开工序、前述第一显影单元内显影剂抽取工序及前述开闭闸门的关闭工序,只要是在前述显影辊卸下工序之前进行即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18642A JP2004151563A (ja) | 2002-10-31 | 2002-10-31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18642/2002 | 2002-10-31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030612A Division CN100351717C (zh) | 2002-10-31 | 2003-10-30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3694A CN1963694A (zh) | 2007-05-16 |
CN100498591C true CN100498591C (zh) | 2009-06-10 |
Family
ID=3246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0306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1717C (zh) | 2002-10-31 | 2003-10-30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CNB20061014684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591C (zh) | 2002-10-31 | 2003-10-30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0306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1717C (zh) | 2002-10-31 | 2003-10-30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70668B2 (zh) |
JP (1) | JP2004151563A (zh) |
CN (2) | CN100351717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62687B2 (en) | 2014-11-28 | 2023-05-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01248B2 (ja) * | 2004-04-16 | 2008-06-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4227626B2 (ja) * | 2005-05-09 | 2009-02-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剤容器の製造方法 |
US20070269232A1 (en) * | 2006-05-19 | 2007-11-22 | Optical Technologies Corp. | Method for installing replacement optical photo conductor |
JP4948382B2 (ja) | 2006-12-22 | 2012-06-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
JP4498407B2 (ja) | 2006-12-22 | 2010-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
KR101064280B1 (ko) * | 2007-03-15 | 2011-09-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현상카트리지,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현상카트리지의 보수방법 |
JP5311854B2 (ja) | 2007-03-23 | 2013-10-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
JP5388526B2 (ja) * | 2008-05-27 | 2014-0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5127584B2 (ja) | 2008-06-20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558083B2 (ja) | 2008-06-20 | 2010-10-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
US8061826B2 (en) * | 2008-07-31 | 2011-11-22 |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anufacturing an imaging cartridge |
JP5419584B2 (ja) | 2008-09-01 | 2014-02-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424749B2 (ja) * | 2008-09-01 | 2014-02-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WO2010024471A1 (ja) | 2008-09-01 | 2010-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8029284B2 (en) * | 2008-09-29 | 2011-10-04 | Maxillent Ltd. | Implants, tools, and methods for sinus lift and lateral ridge augmentation |
TWI489435B (zh) * | 2009-06-19 | 2015-06-21 | Au Optronics Corp | 閘極輸出控制方法 |
JP5430349B2 (ja) * | 2009-10-30 | 2014-02-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5554963B2 (ja) * | 2009-10-30 | 2014-07-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CN101893839B (zh) * | 2010-05-06 | 2011-12-28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盒再生方法 |
JP5901997B2 (ja) * | 2012-02-24 | 2016-04-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9182733B2 (en) | 2013-02-07 | 2015-11-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136650B2 (ja) | 2013-06-28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USD736307S1 (en) * | 2013-07-25 | 2015-08-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oner cartridge for copy machine |
JP6512864B2 (ja) | 2015-02-27 | 2019-05-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US10156825B2 (en) * | 2016-02-29 | 2018-12-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ly rotatable members supporting a developing frame body,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9716240A (zh) | 2016-08-26 | 2019-05-03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和成像装置 |
JP6957205B2 (ja) | 2017-05-31 | 2021-11-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297467B2 (ja) * | 2018-08-29 | 2023-06-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USD941389S1 (en) * | 2019-04-17 | 2022-01-18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
USD936137S1 (en) * | 2019-04-17 | 2021-11-16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
USD934339S1 (en) * | 2019-04-17 | 2021-10-26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
USD934340S1 (en) * | 2020-01-21 | 2021-10-26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
JP7370945B2 (ja) * | 2020-07-21 | 2023-10-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494069B2 (ja) * | 2020-09-16 | 2024-06-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3388A (en) * | 1991-09-05 | 1993-09-07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cleaning the developer unit in an electronic reprographic printing system |
JP3241859B2 (ja) | 1992-09-04 | 2001-1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KR0134171B1 (ko) * | 1992-09-04 | 1998-04-22 | 미타라이 하지메 | 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
EP0770932B1 (en) * | 1992-09-04 | 1999-08-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H06130740A (ja) | 1992-10-19 | 1994-05-13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IE73274B1 (en) * | 1994-03-24 | 1997-05-21 | Dataproducts Tech Ltd |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rinter cartridge |
JPH07319362A (ja) * | 1994-05-19 | 1995-12-08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397590B2 (ja) * | 1996-07-04 | 2003-04-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327801B2 (ja) * | 1996-12-25 | 2002-09-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トナー容器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222043A (ja) * | 1997-02-03 | 1998-08-21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466888B2 (ja) * | 1997-10-01 | 2003-11-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494562B1 (en) * | 1998-09-03 | 2002-12-1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sales channel |
JP3347677B2 (ja) * | 1998-10-29 | 2002-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収納容器の分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
JP3847985B2 (ja) * | 1998-11-04 | 2006-1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容器の再生方法 |
JP3103548B1 (ja) * | 1999-10-29 | 2000-10-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283500B2 (ja) * | 2000-06-28 | 2002-05-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432218B2 (ja) * | 2000-10-31 | 2003-08-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負荷発生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513488B2 (ja) * | 2000-12-20 | 2004-03-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467023B2 (ja) * | 2001-04-27 | 2003-11-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754910B2 (ja) * | 2001-10-31 | 2006-03-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US6763210B2 (en) * | 2002-03-11 | 2004-07-1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refilling used developing cartridge |
-
2002
- 2002-10-31 JP JP2002318642A patent/JP2004151563A/ja active Pending
-
2003
- 2003-10-24 US US10/691,546 patent/US69706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0-30 CN CNB2003101030612A patent/CN1003517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0-30 CN CNB2006101468476A patent/CN10049859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62687B2 (en) | 2014-11-28 | 2023-05-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11960239B2 (en) | 2014-11-28 | 2024-04-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3694A (zh) | 2007-05-16 |
CN1499317A (zh) | 2004-05-26 |
JP2004151563A (ja) | 2004-05-27 |
US20050008391A1 (en) | 2005-01-13 |
CN100351717C (zh) | 2007-11-28 |
US6970668B2 (en) | 2005-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98591C (zh)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
JP3537293B2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 |
US5887228A (en)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rocess cartridge | |
EP1184742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removably mountabl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H11133712A (ja)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7209991A (ja) | 現像装置及び同装置の2成分現像剤の回収方法 | |
US5797069A (en) | Develop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307490C (zh) | 显影剂提供装置的翻新方法 | |
JP382596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296884A (ja) |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284579A (ja)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347221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01474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7295356A (ja)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
JPH104902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65218A (ja) | 回転式現像装置 | |
JP2004191785A (ja) | 現像装置 | |
JPH1020639A (ja) |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現像剤補給容器 | |
JPH09269626A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36679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458263B2 (ja) | 画像形成機 | |
JPH09197786A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0284578A (ja)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167269A (ja) | 現像装置 | |
JPH07295360A (ja) | 現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