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3573C -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3573C
CN100493573C CNB2004100706232A CN200410070623A CN100493573C CN 100493573 C CN100493573 C CN 100493573C CN B2004100706232 A CNB2004100706232 A CN B2004100706232A CN 200410070623 A CN200410070623 A CN 200410070623A CN 100493573 C CN100493573 C CN 1004935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a
chinese medicine
radix
diabetes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06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6987A (zh
Inventor
华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hua Baishan Pharmaceutic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华玉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玉强 filed Critical 华玉强
Priority to CNB2004100706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3573C/zh
Publication of CN1726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6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35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357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中药原料地黄、知母、黄连、地骨皮、枸杞子、玉竹、生晒参和丹参制成的。它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消渴病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证,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本发明也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鉴别方法以及含量测定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也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鉴别方法以及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加重。气乃阴精所化,阴虚则气失之化生基础,燥热又可耗气伤阴,日久可致气阴两虚;气虚帅血无力,阴虚则血液粘滞,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故阴虚热盛,气虚血瘀为消渴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本发明药物即是针对这一病机研制的,具有滋阴清热,益气活血之功效的纯中药制剂。试验证实,其对证属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型的消渴病(II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血糖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药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制备所述的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
地黄       4-8       知母        3-7
黄连       1-4       地骨皮      2-6
枸杞子     1-4       玉竹        2-5
人参       1-4       丹参        2-5。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优选中药材原料的用量为:
地黄      5-7     知母      4-6
黄连      1-3     地骨皮    3-5
枸杞子    1-3     玉竹      2-4
人参      1-3     丹参      2-4。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更优选中药原料的用量为:
地黄      6       知母      5
黄连      2       地骨皮    4
枸杞子    2       玉竹      3
人参      2       丹参      3。
其中所用的人参可以用生晒参、红参或其提取物替换。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可以是称取上述用量的,直接将中药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匀制成散剂。也可以将上述中药原料进行提取精制如水提或60-80%乙醇提取,回收或浓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优选为人参及半量知母粉碎成细粉,过筛;黄连粉碎成粗粉,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其余五味及半量的知母加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将滤液与黄连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60℃)的稠膏;加入人参及半量知母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适量,混匀,过筛,分装制成1000粒,即得。
本发明药物具有养阴清热、益气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型的消渴病(II型糖尿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明显地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和糖基化血红蛋白,并能调节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流变异常,是治疗消渴病(II型糖尿病)的有效中成药。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用本发明药物在24小时内按最大浓度及最大耐受体积给小鼠灌胃,七天内无任何毒副反应及死亡现象发生,证明消渴安对小鼠的LD50>20.0g/kg,该剂量是临床人用量的444倍。本发明药物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在长期毒性实验中,给大鼠灌胃消渴安,分三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的50、100、150倍)及对照组,给药90天。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5、30、45、60、75、90天称体重,又分别于给药前、给药中期及结束给药三个时间取大鼠血清测其血象、SGPT、BUN,并于结束给药后取血测其血糖含量,取尿液测其尿常规,并分别摘取大鼠的心、肝、肺、肾、胃、肾上腺、胰腺、睾丸(或子宫)做病理形态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给大鼠长期服用各剂量消渴安,与对照组比较,对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对大鼠的血象、SGPT、BUN、尿常规均无不良影响。6.75g/kg、4.50g/kg两剂量组大鼠血糖有降低的趋势,是由于长期服用大剂量药物而产生降糖作用所致。对大鼠心、肝、脾、肺、肾、胃、肾上腺、胰腺、睾丸或子宫、脑各脏器均未引起不良病变。
在药效学实验研究中,分别进行了本发明药物:①对正常大鼠及肾上腺素引起高血糖大鼠血糖含量的影响;②对肾上腺素引起小鼠血糖含量的影响;③对血氧嘧啶引起小鼠高血糖含量的影响;④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总胆固醇含量、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⑤对去胰腺后Sc肾上腺素大鼠血糖、肝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等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消渴安在多种实验性高血糖模型上确有降糖作用。对正常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可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及小鼠高血糖含量,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含量,且降糖作用迅速而持久,能增加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对切除胰腺术后的大鼠,消渴安仍对肾上腺引起血糖及肝糖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加肾上腺素降低肝糖原的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了消渴安不仅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一机制产生降糖作用,而且还可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使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减少葡萄糖的产生而产生降糖作用。在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上,消渴安有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这一结果又提示了消渴安对糖尿病并发的高血脂症及高粘滞血症亦有治疗作用。
为了客观评价本发明药物治疗证属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型消渴病(II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我们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II型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章节,参照1980年WHO糖尿病分类及临床诊断的有关标准,采用前曕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制定临床观察方案,并于1995年9月至1996年11月,对420例证属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型消渴病(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II期临床试验(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20例)。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证属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型消渴病(II型糖尿病)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4.67%和87.33%。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24小时尿糖定量,并能调节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流变指标,且疗效明显优于玉泉丸对照组。
现将本发明药物治疗消渴病(II型糖尿病)的作用分述如下:
1、改善消渴病(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本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于中医辨证为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型的消渴病(II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症状,对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4%,其中对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大便秘结等症状的疗效均明显优于玉泉丸(P<0.05—0.01)。
2、改善II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本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II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
4小时尿蛋白定量、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对II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3%和86.33%,明显优于玉泉丸对照组的65.83%和65%(P<0.01)。
以上说明,本发明药物较玉泉丸具有更强的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作用。
3、调节脂代谢紊乱:
本临床试验表明:治疗组高胆固醇血症85例,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31例,均于治疗后有一定改善,两组治疗前后的胆固醇均值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小于0.01;两组降胆固醇的有效率分别为50.59%、29.03%,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治疗组高甘油三酯血症184例,对照组高甘油三酯血症66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均值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1和P<0.05;两组的前后差值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降甘油三酯的有效率分别为40.22%、24.24%,两组间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者76例,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者35例,治疗后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
以上说明:本发明药物具有较好的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玉泉丸。
4、改善血流变异常:
治疗组血流变异常者62例,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或P<0.0I,差异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本发明药物具有一定的改善血流变异常的作用。
具体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胶囊的制备
称取    地黄    300g      知母     250g
        黄连    100g      地骨皮   200g
枸杞子     100g      玉竹    150g
人参       100g      丹参    150g;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度测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2倍量乙醇,充分搅拌,静置,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粉末,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胶囊。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
称取      地黄       300g    知母     360g
          黄连       60g     地骨皮   240g
          枸杞子     180g    玉竹     120g
          生晒参      60g    丹参     120g;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度测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淀粉制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包衣。
实施例3: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      地黄    320g     知母      280g
          黄连    160g     地骨皮    240g
          枸杞子  80g      玉竹      80g
          红参    80g      丹参      80g;
加70%的乙醇回流提取10-20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淀粉制粒。
实施例4: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      地黄    320g    知母    240g
          黄连    320g    地骨皮  320g
          枸杞子  240g    玉竹    160g
          红参    240g    丹参    160g;
加70%的乙醇回流提取10-20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淀粉制粒。
试验例1
一、病例选择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凡具有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见消瘦等证候者即可确诊。
2、中医辨证:
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证:
主证:①口渴多饮       ②多食易饥       ③溲赤便秘
      ④五心烦热       ⑤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次证:①倦怠乏力       ②自汗           ③面色晦暗
      ④胸中闷痛       ⑤肢体麻木        ⑥舌暗或有瘀斑
具备主症3项(①②中一项,③④⑤中二项)、次症2项(次症中①②中一项,③④⑤⑥中一项)即可。
3、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1980年WHO暂行标准(静脉血浆真糖法),凡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①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
②有糖尿病的症状而血糖未达上述标准,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③如无糖尿病症状,除上述标准外须另加一项标准,即OGTT1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或另一次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
附1、糖尿病分类(WHO1985年)
①胰岛素依赖型(IDDM,I型)易发生酮症。胰岛细胞不足引起胰岛素缺乏,以青少年常见,常与特殊类型的染色体上HLA有关,易患病毒性胰岛炎或自身免疫疾病(产生胰岛细胞抗体ICA)。
②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II型)不易发生酮症。以成人常见,肥胖者居多。家族倾向者中有显性染色体遗传特征。应激时需胰岛素治疗(ICA不增高)。
③其余型与其它情况或综合征有关的糖尿病有胰腺疾病,胰岛素受体异常,某些遗传综合征。其他与营养失调有关的糖尿病(MRDM)。
附2、糖尿病临床分期(中国中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暂定标准)
(1)糖尿病前期(I期)
①形体健壮或肥胖,食欲旺盛,耐力减退明显。
②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无临床血管神经合并症。
③血糖、血脂偏高,常无尿糖,应激状态时尿糖可出现。
(2)糖尿病症状期(II期)
①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或多食,体重减轻。
②血糖或糖基化血红蛋白、尿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一项增高即可)均高。
③无临床血管神经合并症。
(3)糖尿病合并症早期(III期)
出现临床血管神经合并症:
①早期神经病变。MCV异常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
②微血管病变。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白蛋白排泄率>30mg/24h。
③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冠心病、下肢血管病。
具备以上一项即可。
(4)糖尿病合并症中期(IV期)
合并症加重功能代偿:
①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增殖型视网膜病变。
③糖尿病肾病肾衰血肌酐>442.5umol/L(5mg/dl)。
(5)糖尿病合并症重危期(V期)
病情严重或脏器损害或肢体残废: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②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③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④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败血症。
⑤糖尿病眼底病变失明。
⑥糖尿病性肢端坏疽。
⑦糖尿病性骨坏死或骨折。
⑧糖尿病性心脏病急性心梗、严重心律紊乱、心力衰竭。
⑨糖尿病肾病衰尿毒症。
⑩急性脑血管病。
具备以上一项即可。
附3、糖尿病分型:参照《实用内科学》按其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①轻型: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l)。
②中型:空腹血糖在8.3~13.8mmol/L(150~250mg/dl)之间。
④重型:空腹血糖>13.8mmol/L(250mg/dl)。
(二)试验病例标准
1、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中医消渴病诊断标准及辨证属阴虚热盛型兼气虚血瘀证者。
(2)符合西医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
①分类属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II型)者。
②轻重分型属轻、中、重者。
③分期属糖尿病症状期(II期),糖尿病合并症早期(III期)者。
2、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1)有严重心、脑、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
(3)不合作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能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
(4)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或妊娠、哺乳妇女,以及对本药过敏者;
(5)用药前血糖高,但经饮食能控制,体育疗法等,已经使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者;
(6)未满规定疗程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二、临床试验方法:
(一)观察病例数:本研究共有420例病人,其中治疗组300人,对照组120人,住院病人305例,门诊病人115例,病例来源如表1所示:
表1 病例来源(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141
(二)观察方法及对照组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试验方法进行观察,对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并经纳人、排除标准筛选的病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组,整个试验过程采用单盲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例不大于3:1。病例的随机分组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控制,具体的随机化分组方法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研究人员通过Casio计算器上的随机键(INV、RNA)编制随机分配卡,编号密封后送各临床医院,临床研究人员按合格受试者进行研究的先后顺序,依照信封编号,开封取卡,按卡片规定的分组执行方案。
治疗组病例数需大于300例,对照组需大于100例,在四家医院同步进行,要求住院病人占2/3,门诊病人则应严格控制可变因素,且不得超过总病例数的1/3。
试验过程中治疗药为消渴安I号(由吉林通化白山制药厂生产的本发明药物),对照药品采用成都中药厂生产的玉泉丸(批号:950122)为消渴安II号。
(三)治疗方法
1、治疗组:服用消渴安I号,0.4克/粒,3粒/次,3次/日,口服。
2、对照组:服用消渴安II号,9g/次,4次/日,口服。
3、自观察之日起,要求患者长期坚持饮食控制,按不同劳动强度和体型大致主食规定如下:休息或超过标准体重每日主食控制在250~300g;一般劳动者,每日300~350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400~500g。主食以外所需热量酌情由副食补充。
4、停用任何降糖药物2周以上(停药后可服2周安慰剂)然后应用本药,重型糖尿病患者宜选初发病人。
5、治疗过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用药2个月为1个疗程,疗结束,即结束临床观察。
(四)观察指标
1、安全性观测:
(1)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发育、营养、血压等)。
(2)血、尿、大便常规化验。
(3)心(心电图)、肝(GPT)、肾(BUN)功能检查。
2、疗效性观测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活动量、心理状态、糖尿病知识、应激状态等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
附:中医证候的记分法
证状            +++              ++            +
口渴多饮       口干咽燥,难以   口干舌燥,时   口唇干燥,
               忍受,日饮水3    欲饮水,日饮   欲饮水,
               暖瓶以上         水2~3暖瓶
               (6000ml)         (4000~6000ml)
多食易饥       食欲旺盛,常感   食欲强,饥饿   食欲较强,
               饥饿,日食主食   感明显,日食   时有饥饿感
               1.5斤以上        主食1斤以上    (500g以下)
             <750g              (750g以下~
                                 500g以上)
五心烦热    手足喜冷,心烦       手足心热,常     午后手足心
            不宁                 感心烦           热偶感心烦
大便秘结    腹胀,便硬结每       便干难解,每     便干,难解
            3~6日一次            <2~3天一次      隔1日一次
倦怠乏力    四肢软弱无力,       四肢乏力,勉     有疲乏感,
            不能完成日常工       强坚持日常工     可完成日常
            作                   作               工作
自汗        时时汗出,动则       不动即皮肤潮     活动后汗出
            加重                 湿,稍动则汗     皮肤湿润
                                 多
面唇色暗    面色晦暗无光,       面唇色暗无华     面唇暗红,
            嘴唇色紫                              但有光泽
肢体麻木    麻木疼痛较著,       麻木疼痛时有     偶有轻度麻
或疼痛      持续存在,难以       发生,可以忍     木或疼痛
            忍受                 受
胸闷胸痛    常于安静状态下       经常发作,劳     偶有轻度疼
            发生,反复发作       累即著,偶需     痛,不服药
            辗转不安,需服       服药治疗        可自行缓解
            药才能缓解
舌象、脉象用文字描述即可。
(2)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用药后每两周一次。
(3)24小时尿糖定量检测,用药后每两周一次。
(4)血脂测定。
(5)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
(6)血液流变学测定。
五、疗效评定标准
(一)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变化做为判定标准(以卫生部一九九三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
1、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150mg/dl),24小时尿糖定量<10.0克;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2、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180mg/dl),24小时尿糖定量<25.0克;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29%。
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血糖、尿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二)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1、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2/3。
2、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2/3~1/3之间。
3、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不及1/3。
注:(1)单一症状统计亦可采用此法判定疗效。
    (2)主症+++  ++  +  -分值分别为6  4  2  0
       次症+++  ++  +  -分值分别为3  2  1  0
六、临床总结及统计处理
所有资料汇总,总输入IBM/PC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POMS(医用统计程序)、PEMS(华西医科大学医用统计程序)进行统计处理。
统计处理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一般资料
一、试验条件与性别
420例病人来自于四家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省中医研究院、长春市中医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病人的构成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条件与性别构成(例)
两组的试验条件和性别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二、年龄
表3 年龄分布情况(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182
注:年龄分布经Ridit分析,μ=0.5916,P>0.05,平均年龄经t检验,t=0.0673,P>0.05。两组病人的年龄分布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三、病程:
表4 病程分布情况(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183
注:病程分布经Ridit分析,=0.5822,P>0.05,平均病程经t检验,t=0.3490,P>0.05。两组病人的病程分布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四、病情
表5 病情分布情况(例)
注:病情分级经Ridit分析,μ=0.4508,P>0.05;
病情分期经X2分析,X2=0.939,P>0.05。
两组病情的分级、分期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五、中医证候分布
表6-1 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例)
由表6-1可以看出,两组病人治疗前中医各项症状比较经Ridit分析,P值增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表6-2 舌脉分布情况(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01
从表6-2可以看出,两组病人治疗前的舌脉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六、糖代谢情况
表7 治疗前糖代谢情况X±SD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02
两组病人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七、血脂
表8 治疗前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及
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情况分析(mmol/L)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03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11
两组病人治疗前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综合上述各项,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
结果
一、总疗效
表9 总疗效分析(例%)
Ridit分析:μ=4.301,P>0.01。
两组总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二、中医证候疗效:
表10-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13
Ridit分析:μ=4.253,P>0.0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0-2 中医各项症状疗效分析(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21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31
表10-2:本发明药物和玉泉丸对消渴病(II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本发明药物对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大便秘结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玉泉丸,对五心烦热、自汗、面色晦暗等症状的改善作用与玉泉丸无
明显差别。
表10-3 舌脉变化情况
两组病人治疗后舌脉比较,P<0.01,提示治疗组对病理性舌脉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
三、糖代谢变化
表11-1 糖代谢变化分析(X±SD)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33
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
治疗后两组差值比较:△△P<0.01;△P<0.05。
表11—1示:两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24h尿糖定量;并且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1—2 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表(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41
Ridit分析,μ=5.044,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治疗组降低空腹血糖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1—3 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表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42
Ridit分析,μ=5.523,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治疗组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四、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表12 糖基化血红蛋白(X±SD)
表12说明:本发明药物和玉泉丸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P<0.01,P<0.05),而本发明药物的作用优于玉泉丸(组间差比:P<0.05)。
五、血脂变化
(1)血脂均值变化:
表13—1 治疗前后血脂均值的比较(mmol/L,X±SD)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51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
▲P>0.05。
由表13—1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对消渴病(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玉泉丸只对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明显改善作用。差值比较提示:本发明药物代谢紊乱的作用优于玉泉丸。
表13—2 两组降脂疗效比较(例)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52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61
表13—2说明,消渴安调节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明显优于玉泉丸(P<0.05)。
七、血液流变学:
表14 治疗组血流变学变化情况(X±SD)
Figure C200410070623D00262
注:与治疗前比较:*示P<0.05,**示P<0.01;▲P>0.05
表14说明:本发明药物对消渴病(II型糖尿病)
患者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不明显。
本发明药物的鉴别方法如下:
(1)取本品内容物4g,加65%乙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5ml,加水15ml,用正丁醇30ml振摇提取,取正丁醇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1小时,挥去乙醇,残渣加氯仿1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生晒参对照品溶液。再取菝葜皂苷元对照品,加苯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知母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甲醇溶液(1→2),在105℃烘约数分钟,日光下检视。供视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粒内容物,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离心液加稀盐酸溶液调pH至2.0,用醋酸乙酯提取二次(30,2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3.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原儿茶醛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8:5: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间苯三酚乙醇—浓硫酸(1:1)液,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本发明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精密称取本品1.6g,置索氏提取器的滤纸中,加1%盐酸甲醇溶液适量,浸泡1小时,置水浴上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移至50ml量瓶中,用少量1%盐酸甲醇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并入提取液中,加1%盐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氯仿—甲醇—氨水(4:1:1: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用氨蒸气与展开剂同时预饱和15分钟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荧光线性扫描,激发波长为313nm,测量供试品与对照品荧光强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每粒含黄连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计,不得少于2.5mg。

Claims (4)

1.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制备所述的有效成分的原料药由下列重量份用量的中药材制成:
地  黄  4-8     知  母  3-7
黄  连  1-4     地骨皮  2-6
枸杞子  1-4     玉  竹  2-5
人  参  1-4     丹  参  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中药原料药的用量为:
地  黄  5-7     知  母  4-6
黄  连  1-3     地骨皮3-5
枸杞子  1-3     玉  竹  2-4
人  参  1-3     丹  参  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中药原料药的用量为:
地  黄  6     知  母  5
黄  连  2     地骨皮  4
枸杞子  2     玉  竹  3
人  参  2     丹  参  3。
4.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将人参及半量知母粉碎成细粉,过筛;黄连粉碎成粗粉,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其余五味及半量的知母加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将滤液与黄连滤液合并,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18的稠膏;加入人参及半量知母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
CNB2004100706232A 2004-07-26 2004-07-26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Active CN10049357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06232A CN100493573C (zh) 2004-07-26 2004-07-26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06232A CN100493573C (zh) 2004-07-26 2004-07-26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6987A CN1726987A (zh) 2006-02-01
CN100493573C true CN100493573C (zh) 2009-06-03

Family

ID=3592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06232A Active CN100493573C (zh) 2004-07-26 2004-07-26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357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8123A1 (zh) * 2013-08-09 2015-02-12 Tian Yi Er 一种降血糖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526B (zh) * 2011-02-14 2015-07-15 王宇红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14378B (zh) * 2012-04-26 2014-01-15 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 养阴降糖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6290674A (zh) * 2016-10-12 2017-01-04 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9959749B (zh) * 2017-12-26 2021-04-27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玉竹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药转正标准第41册. 药典委员会,47,药典委员会. 2002
新药转正标准第41册. 药典委员会,47,药典委员会. 200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8123A1 (zh) * 2013-08-09 2015-02-12 Tian Yi Er 一种降血糖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6987A (zh) 200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8906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7491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1765A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用途
CN101869283A (zh) 桑叶提取物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9278B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091083B (zh) 一种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的中药石油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278B (zh)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493573C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2631595A (zh) 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6497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99C (zh) 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8202B (zh) 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用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CN104173734B (zh) 一种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50644A (zh) 辅助降血糖片剂
CN107073060A (zh) 肉桂和黄芪的水提取物
CN103989835A (zh) 降血糖、降血脂、护肝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24811A (zh) 降低尿酸、胆固醇、治疗三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4127816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31783C (zh) 一种用于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7584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62415A (zh) 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8951C (zh) 一种降血糖的保健食品
CN101879190A (zh) 含有姜黄素的组合物及姜黄素作为制备调节血糖组合物的应用
CN101406576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0431587C (zh) 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onghua Baishan Pharmaceutical Ltd

Assignor: Hua Yuqi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122000000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lowering blood sugar and its prepar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60201

Record date: 20110104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NGHUA BAISHAN PHARMACEUTICA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 YUQIANG

Effective date: 201404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28

Address after: 134100 Jilin Bay Bay Development Zone, Tonghua County

Patentee after: Tonghua Baishan Pharmaceutical Ltd

Address before: 134100 Tonghua province unity Road, Jilin, No. 3333

Patentee before: Hua Yuqiang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onghua Baishan Pharmaceutical Ltd

Assignor: Hua Yuqi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1220000003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813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1

Assignee: Tonghua Huaxia Pharmaceutical Co., Ltd.

Assignor: Tonghua Baishan Pharmaceutical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01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lowering blood sugar and its prepar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