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570C - 胶片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胶片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7570C
CN100487570C CNB2006101042079A CN200610104207A CN100487570C CN 100487570 C CN100487570 C CN 100487570C CN B2006101042079 A CNB2006101042079 A CN B2006101042079A CN 200610104207 A CN200610104207 A CN 200610104207A CN 100487570 C CN100487570 C CN 1004875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hotographic film
photographic
anchor clamps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42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8810A (zh
Inventor
宫胁浩
东信二
玉井雅之
关孝次
羽畑元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su 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itsu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su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itsu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8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8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75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75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Devices Using Wet Method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在胶片显影机(FP)的上方设有胶片扫描器(FS),且胶片显影机(FP)的胶片插入部(11)与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设置在操作员便于操作的同一方向,并设有把胶片(F)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向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供应的供应输送机构(A)。由于在显影机主体(10)与扫描器主体之间设有供应输送机构(A),一旦已显影胶片被卡住时,很容易被取出。其结果,既能够迅速进行从未显影照相胶片的显影到读取画像信息的一连串处理,又可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直接安装在胶片扫描器上读取画像信息,且可简化输送系统以实现胶片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

Description

胶片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片处理装置,并特别涉及包含胶片显影机和胶片扫描器的胶片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胶片显影机对未显影照相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所述胶片扫描器通过光电转换读取已显影照相胶片帧图像的画像信息。
背景技术
关于包含胶片显影机和胶片扫描器的胶片处理装置,在特开平11-234476号公报中已有记载。这种现有技术的胶片处理装置(照相胶片自动显影装置)具有胶片显影机,它将未显影胶片从胶片抽取部输送到显影处理部进行显影处理,并在干燥部对该显影处理后的已显影照相胶片进行干燥处理。对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可进行以下两种处理:其一是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供应到胶片扫描器(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画像信息,即摄影数据,其二是将从胶片显影机送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直接输出而不输送给胶片扫描器。
该胶片处理装置的输送系统具有两个输送途径:可将从胶片显影机送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直接输出的输送途径和向胶片扫描器送出的输送途径,通过输送方向切换机构任意选择其中之一,并通过粘贴在照相胶片上的识别标签判断是否需要读取画像来切换输送方向。同时,胶片扫描器中读取的画像信息可传送到照片打印装置中。
在数码冲印(DP)店内若设置有这种现有技术的胶片处理装置,在受委托对摄影完毕(未显影)的照相胶片进行打印处理时,将未显影胶片安装后执行处理,即可自动读取记录在照相胶片上的帧图像的画像信息,读取画像信息后,并可执行打印处理。
但是,现有技术的胶片处理装置因在装置内部形成有输送路径,若需要进行加洗打印处理时,不易将单张胶片插入胶片扫描器中,而且当胶片卡在输送系统时,难于取出胶片。特别是,切换输送方向的部分发生故障和卡照相胶片的频率相对较高,由于该部分设置在装置内部,现有技术的胶片处理装置还需设置一个开放结构等以取出被卡住的胶片,使结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的胶片处理装置,使对未显影照相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的操作和从已显影照相胶片读取画像信息的操作尽可能简便易行。
本发明提出的第1种胶片处理装置,包括胶片显影机和胶片扫描器,胶片显影机对未显影照相胶片进行显影处理,胶片扫描器通过光电转换获取已显影照相胶片帧图像的画像信息。其中胶片显影机包括用于插入未显影照相胶片的插入部和用于输出已显影照相胶片的输出部。胶片扫描器包括用于供应已显影照相胶片的供应部。且插入部和供应部设置成操作员可从同一方向进行操作的位置。胶片处理装置还包括供应输送机构,将从胶片显影机的输出部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胶片扫描器的供应部,且供应输送机构设置在从外部可接触的位置上。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供应输送机构将从胶片显影机的输出部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胶片扫描器供应部,以便读取已显影照相胶片的帧画像信息。同时,例如进行加洗打印时,还通过设置在从外部可接触位置上的供应输送机构,可向供应部人为地供应单张胶片而读取画像信息。
并且,由于显影机主体与扫描器主体的中间设有供应输送机构,发生已显影胶片被卡住时,很容易取出。其结果,既能够迅速进行从未显影照相胶片的显影到读取画像信息的一连串处理,又可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直接安装在胶片扫描器上读取画像信息,可简化输送系统以实现胶片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
本发明提出的第2种胶片处理装置中,供应部用于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人为地供应给胶片扫描器。依此,通过供应部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人为地供应给胶片扫描器而读取画像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第3种胶片处理装置是,包括用于控制胶片显影机和胶片扫描器的控制部,控制部可执行自动扫描模式控制和手动扫描模式控制。在执行自动扫描模式控制时,将从胶片显影机的输出部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通过供应输送机构送往胶片扫描器的供应部并从照相胶片获取画像信息。在执行手动扫描模式控制时,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人为地插入到胶片扫描器上并从照相胶片获取画像信息。
根据该构成,通过执行自动扫描模式,在胶片显影机进行未显影照相胶片的显影处理后,可由供应输送机构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供应到胶片扫描器上读取画像信息。通过执行手动扫描模式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人为地安装在胶片扫描器的供应部并,可从已显影照相胶片读取画像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第4种胶片处理装置,其中胶片扫描器设置在胶片显影机的上部,以使胶片扫描器的供应部位于所述胶片显影机的输出部的上部。
根据该构成,可短距离地将从胶片显影机上部的输出部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到设置在胶片显影机上部的胶片扫描器供应部中。
本发明提出的第5种胶片处理装置,其中供应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切换输送途径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所述供应输送机构的供应位置,或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胶片显影机外部的输出位置。
根据该构成,通过导引件将从显影机的输出部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供应输送机构,并由供应输送机构将胶片送往胶片扫描器的供应部以读取画像信息。此外,因供应输送机构设置在从外部可接触的位置上,因此例如要进行加洗打印时,可人为地向供应部供应单张胶片而读取画像信息。由于显影机主体与扫描器主体的中间设有供应输送机构,发生已显影胶片被卡住时,很容易取出。并且,若将导引件设定在输出位置,则由于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直接送往显影机主体的外部,因此不需输送辊或导引部件。其结果,可迅速进行从未显影照相胶片的显影到读取画像信息的一连串处理的同时,可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直接安装在胶片扫描器上读取画像信息,且可简化输送系统以实现胶片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
本发明提出的第6种胶片处理装置是,供应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导引件施力使之向输出位置一侧倾斜的施力机构,以及将导引件设定在供应位置的驱动器。其中,当驱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导引件因施力机构的施力被设定在输出位置上。
根据该构成,即使驱动器不工作的场合,也可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确切地输出到显影机主体的外部,避免其被卡住。
本发明提出的第7种胶片处理装置,所述供应输送机构还包括导板和输送辊。导板用于引导设在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的导片,并形成一个开放空间以便许可已显影照相胶片具有松弛部分。输送辊将沿导板输送过来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压接输送。
根据该构成,在供应输送机构中输送来自胶片显影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时,导板导引前端的导片,并可在开放空间使胶片松弛。由于在开放空间使胶片松弛,所以当供应输送机构中的输送速度低于从胶片显影机的输出速度时,或临时停止供应输送机构中的输送时,可通过胶片的松弛部分吸收其速度差。
本发明提出的第8种胶片处理装置,供应输送机构还包括刀具和夹具。刀具用于切断由输送辊传送来的已显影照相胶片来切断导片。夹具用于压接被刀具切断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并将胶片传送到供应部,并且当所述夹具将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传送到供应部时,在比被所述夹具压接的部位上游侧形成能够许可已显影照相胶片松弛的环圈形成空间。
根据该构成,通过刀具将导片自显影照相胶片的前端切断分离,之后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的被切断的部位作为前端,由夹具压接该前端传送至胶片扫描器的供应部。当夹具将已显影照相胶片的前端传送到供应部的输送位置时,在比被夹具压接的部位上游侧形成能够许可已显影照相胶片松弛的环圈形成空间。因此当胶片显影机的输出速度快于供应输送机构中的输送速度,即使存在速度差,也可通过松弛部分吸收速度差。
本发明提出的第9种胶片处理装置是,还设有胶片存储部。胶片存储部形成于胶片显影机本体的上面,接收被送至胶片显影机本体外部的已显影照相胶片。
根据该构成,在胶片存储部可接收被送至胶片显影机本体外部的已显影照相胶片,也可避免胶片脱落的弊端。
本发明提出的第10种胶片处理装置,供应输送机构为胶片输送单元。胶片输送单元在上游的接收位置中通过一对夹持辊夹持照相胶片的前端部,并以夹持照相胶片的状态把照相胶片从接收位置传送至下游的交接位置。胶片处理装置包括单元驱动源、防止旋转装置和解除装置。单元驱动源通过驱动胶片输送单元将胶片自接收位置驱动至交接位置。防止旋转装置用于在胶片输送单元自接收位置向交接位置移动期间防止所述一对夹持辊的旋转。解除装置用于在接收位置和交接位置,解除防止旋转装置的防止旋转状态。
该胶片处理装置设有胶片输送单元,通过一对夹持辊夹持照相胶片前端部的状态下把照相胶片从上游的接收位置传送至下游的交接位置。在胶片自接收位置向交接位置移动期间,通过防止旋转装置防止所述一对夹持辊的旋转,可防止移动中夹持位置的偏移。在接收位置和交接位置,通过解除防止旋转状态可正常进行照相胶片的接收动作和交接动作。其结果,在胶片处理装置通过一对夹持辊夹持照相胶片的前端部传送时,不会因不注意发生夹持位置偏移。
本发明提出的第11种胶片处理装置,其中在接收位置和交接位置之间还设有驱动一对夹持辊的夹持辊驱动源。该夹持辊驱动源,设置在胶片输送单元的外部。
根据该构成,胶片输送单元自身不需设置用于驱动一对夹持夹持辊的驱动源。当胶片到达接收位置和交接位置时,能够通过另设的驱动源驱动一对夹持辊,可进行照相胶片在接收位置中的接受动作和在交接位置中的交接动作。
通常在胶片传送过程中,因一对夹持辊与驱动源的机械连接被切断,易产生由一对夹持辊所夹的夹持位置偏移。但在本发明中因设有防止旋转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胶片传送过程一对夹持辊的旋转和夹持位置的偏移。
本发明提出的第12种胶片处理装置,防止旋转装置包括制动件和施力件。制动件作用于一对夹持辊的旋转轴,施力件将制动件压向所述旋转轴。
根据该构成,因制动件作用于一对夹持辊的旋转轴,与对驱动齿轮直接进行防止旋转的装置相比,可使机构简化。制动件对旋转轴的施加的压力,可通过弹簧等施力件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的第13种胶片处理装置,供应输送机构还包括夹具和胶片宽度限制导向板。夹具可移动于接收位置与交接位置之间,在接收位置夹持从胶片显影机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部,在交接位置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入胶片扫描器。胶片宽度限制导向板安装在夹具上,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进入输送路径并在宽度方向导引已显影照相胶片。
该胶片处理装置设有用于将从胶片显影机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输送给胶片扫描器的输送单元,而且该输送单元内部设有夹具。该夹具可移动地构成于规定接收位置与交接位置之间,在接收位置夹持从胶片显影机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部,沿输送路径输送照相胶片,在交接位置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入胶片扫描器。胶片宽度限制导向板安装在夹具上,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进入输送路径并在宽度方向导引已显影照相胶片。
根据该构成,即使是照相胶片的前端部被倾斜夹持,因能够控制照相胶片的宽度方向移动,所以可抑制胶片弯曲行进和被卡住的同时,可将照相胶片恰当地送入胶片扫描器中。
本发明提出的第14种胶片处理装置,其中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从输送路径退避。
在这里,安装在未显影照相胶片前端的引片,其宽度通常比照相胶片的宽度宽一些,且在照相胶片自胶片显影机输出并输送至胶片扫描器的过程中从照相胶片被分离。根据该构成,由于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从输送路径躲避,因此从照相胶片分离的胶片引片通过交接位置后被送入规定的回收场所。
本发明提出的第15种胶片处理装置,夹具设置成可将已显影照片沿圆弧状路径从接收位置向设置于其上方的交接位置搬送。胶片宽度限制导向板包括支撑部和宽度限制导向件。支撑部可旋转地安装于夹具上,宽度限制导向件自支撑部延伸,且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从宽度方向导引照相胶片的同时,悬吊在形成夹具圆弧状路径的外周侧。
根据该构成,由夹具搬送照相胶片的路径为圆弧状路径,且在接收位置的上方设有交接位置时,也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即上述宽度限制导向件因悬吊在成为夹具圆弧状路径的外围侧部分,所以当夹具位于相对下游的交接位置时,宽度限制导向件处于从输送路径向下方躲避的状态。而且,沿圆弧状路径搬送照相胶片的夹具处于相对上游的接收位置时,宽度限制导向件进入输送路径并从宽度方向导引照相胶片。
本发明提出的第16种胶片处理装置,输送单元设置成:在位于圆弧状路径外周侧的环状空间内,使通过夹具输送过来并成为圆弧状的已显影照相胶片松弛以便使已显影照相胶片形成环圈。
根据这种输送单元,当从胶片显影机被输出的照相胶片的输送速度低于胶片扫描器中照相胶片输送速度时,可通过照相胶片的环圈吸收速度差并可实现顺利搬送。该环圈形成于设置在圆弧状路径外围侧的环状空间内,当夹具设置在交接位置或其相邻位置时,通过只搬送照相胶片的上游侧便可容易形成。在这种结构中,重要的是将松弛下来的照相胶片恰当地送入环状空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上方导引环圈的环圈导向部形成于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中,能够更加容易且确实可行地形成环圈。
本发明提出的第17种胶片处理装置,宽度限制导向件包含一对板材和锥状部。一对板材相对设置成从宽度方向夹住已显影照相胶片。锥状部设置成,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形成于宽度限制导向件上游侧,且其中一部分的宽度较宽。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将照相胶片从宽度方向导引的同时顺利地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胶片处理装置和画像处理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胶片处理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胶片显影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胶片存储部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接上导片的胶片之侧视图;
图6A—6B为把导板设定在供应位置和输出位置时的供应输送机构之侧视图;
图7A—7B为把夹具设定在夹持位置和交接位置时驱动驱动辊的系统之侧视图;
图8A—8C为依次显示从胶片显影机向胶片扫描器供应胶片时各部位运转形态之示意图;
图9为胶片供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具有胶片处理装置的打印处理系统整体外观构成示意图;
图11为胶片处理装置整体构成的剖视图;
图12A—12B为照相胶片与胶片导片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3为输送单元构成的剖视图;
图14为胶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夹具的内部构成剖视示意图;
图16为夹具的平面示意图;
图17为夹具在移动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8为输送单元构成的剖视图;
图19为输送单元构成的剖视图;
图20为输送单元构成的剖视图;
图21为说明胶片处理装置之作业的流程图;
图22为胶片宽度限制导向的透视图。
图23为安装在夹具前端部分的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之侧视图;
图24A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流程图;
图24B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流程图;
图24C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流程图;
图24D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流程图;
图25A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B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C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D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E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F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G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H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I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J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K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图25L为输送单元中的作业示意图。
其中,符号标记:
8  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
10 显影机主体
11 胶片插入部
12 显影处理部
13 干燥处理部
14 输出部
15 输送机构
16 控制面板
17  控制单元
18  胶片存储部
20  扫描器主体
21  胶片输送部
21a 供应部
22  光源单元
23  变焦镜头
24  光电转换单元
25  扫描控制部
26  胶片储存器
30  中间框架
31  控制单元
32  导片传感器
33  刀具
36  切断电机
37  第2胶片传感器
40  轴体
41  导引板
41s 开放空间
43  供应输送辊
44  输送电机
45  支撑体
46  刀具
47  弹簧(施力机构)
48  电磁驱动件
50  旋转轴
51  摇臂
52  驱动辊(传动辊)
53  压接辊
54  旋转电机
60  第1导向部
61  第2导向部
70  输送控制部
71  输送量计算部
81  支撑部
82  宽度限制导向
83  环圈导向部
85  锥状部
86  缺口部、剖面部(切欠部)
103 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
105 第1解除件
106 第2解除件
101 打印处理系统
A   供应输送机构
B   输送模块
C   夹具
F   未显影照相胶片·已显影照相胶片
FA  胶片处理装置
FC 输送单元
FP 胶片显影机
FS 胶片扫描器
L  胶片导片
X1 供应位置
X2 输出位置
Z  环圈形成空间
M1~M3 第1~第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状态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胶片处理装置,其上下位置设有对未显影照相胶片进行显影处理的胶片显影机FP和通过光电转换已显影照相胶片的帧画像信息并读取画像信息的胶片扫描器FS。而且,还设有供应输送机构,将从显影处理的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至胶片扫描器FS供应部。且该供应输送系统可在如下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把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供应部的供应状态与向外部送出的输出状态。
该胶片处理装置,通过通信线路1与画像处理装置G相连接。该画像处理装置G,通过通信线路2与照片打印装置P相连接。画像处理装置G包括,具有通信功能和画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3、显示器4、键盘5、鼠标6。依据该构成,胶片处理装置中读取的画像信息,通过通信线路1被传送到画像处理装置G。而且,通过通信线路2该画像信息从画像处理装置G被传送到照片打印装置P,在该照片打印装置P中被打印在打印纸等打印介质上。
在本实施例的胶片处理装置中,也可将读取的画像信息直接传送至照片打印装置P。同时,照片打印装置P不仅可以使用卤化银式打印纸,也可使用墨水喷射型或染料升华型打印纸。
在本发明中,将送入胶片显影机FP之前的照相胶片称为未显影照相胶片,在胶片显影机FP内进行显影处理后的照相胶片称为已显影照相胶片,但各自的差异很明显,因此,以下将未显影照相胶片和已显影照相胶片简称为胶片F。
[胶片显影机]
如图1~3所示,胶片显影机FP,胶片显影机主体10构成做为暗盒结构的框体结构,其前部设有胶片插入部11。胶片显影机FP,在其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内部还设有显影处理部12和干燥处理部13。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后部,设有输出部14,横跨胶片插入部11至输出部14形成有输送机构15。同时,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前部位置设有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器16a和拥有多个操作按钮16b的控制面板16。而且,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内部,设有实现胶片显影机整体控制的控制单元17。
在此,所谓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前部是指,操作员为操作胶片插入部11或控制面板16所站立的一侧。在胶片扫描器FS中,与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同一侧称为前部。
在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后部,以向上突出的形态形成有输出模块10a,并通过该输出模块10a中形成的开口形成输出部14。用于接受从该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F的胶片存储部18,形成在胶片显影机主体10的上面。
胶片插入部11设有可自由开闭的盖体11a。同时,胶片插入部11设有将收容在胶卷盒Ca内的环状胶片F传递给输送机构15的运转系统和切断胶片F后端的切断单元(图中未示)。
以135胶卷F的显影处理为例,如图5所示,用胶带等在从胶卷盒Ca中抽出的胶片F的前端接上胶片导片L,打开盖体11a,在胶片插入部11内安装胶卷盒Ca使该胶片导片L先行。然后,关闭盖体11a,操作控制面板16的操作按钮16b,由此控制单元17开始启动控制:先输送胶片,经显影处理部12的显影处理、干燥处理部13的干燥处理后,胶片F从输出部14以胶片导片L为前端被输出。
胶片导片L是由树脂制成的拥有与胶片F同等柔软性的片状体,在宽度方向一端形成有多个用于输送的孔。
显影处理部12包含有图中未示出的一个显色显影槽、一个漂白槽、二个定影槽、三个安定槽以及将这些槽用树脂材料进行单一化的处理单元12a。而且,输送机构15中,与处理单元12a的显色显影槽、漂白槽、定影槽、安定槽相对应的位置上、依次设有用于输送胶片导片L和胶片F的多个下压辊。此外,干燥处理部13设有吹风机13a,向从显影处理部12输出的胶片F吹送加热的外部空气。
输送机构15,如上所述具有横跨胶片插入部11至输出部14以输送胶片F的功能。输送机构15为进行上述输送,在输送路径的各部设有下压辊机构15a和,通过电动电机(图中未示)同步驱动上述多个下压辊机构15a的驱动系统。该输送机构15中,相邻于输出部的辊特称为输出辊15b。
如图3及图4所示,胶片存储部18是由设置在胶片显影机主体10上部的由透明树脂制成的外壳18a构成。在该外壳18a中,横跨后部位置(在胶片F的输送方向的上游)至前部位置(胶片F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形成有与胶片导片L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接触并进行导引的导向部18g,横跨该外壳18a的后端侧至中部,形成有使胶片F按上下方向通过的细槽18s,该外壳18a的前端侧还形成有保存胶片导片L的保存部18k。导向部18g的后端侧形成有把自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导片L的前端向上方导引的倾斜面18gs
这样,当胶片导片L从输出部14输出,而供应输送机构A处于输出状态时,胶片导片L则通过形成于外壳18a的导向部18g倾斜面18gs导引至上方。之后,通过自重的滑动和来自胶片F的推力被送往保存部18k。继该胶片导片L之后的胶片F则从细槽18s落入存储空间内。
[胶片扫描器]
如图1及图2所示,胶片扫描器FS,具有为框体结构的扫描器主体20,扫描器主体20的下部设有胶片输送部21,该胶片输送部21的下侧设有光源单元22,而该胶片输送部21的上侧则设有变焦镜头23和光电转换单元24。该扫描器主体20的内部设有扫描控制部(控制单元)25,而且,扫描器主体20的前方还设有启动按钮26。该胶片扫描器FS被固定在胶片显影机FP上的一对中间框架30的上端所支撑,并设置在输出模块10a的上部位置。
该胶片扫描器FS的胶片输送部21同时构成胶片F的供应部21a,其位置在与胶片显影机FP前部同一方向。而且,在胶片输送部21中,把从供应部21a供应的胶片F向后侧水平输送的同时进行扫描。完成该扫描后的胶片F的输送路径为,从后侧(供应部21a的相反一侧)被送出,并从形成于胶片扫描器FS下面的导管27向下方送出。
胶片显影机FP设有用于接受从导管(槽)27向下方送出的胶片F的胶片储存器28。此外,在向胶片输送部21输送胶片F时,如下所述,进行胶片导片L的切断处理。
胶片输送部21设有:用于驱动输送辊的输送电机(图中未示)、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胶片F的非触摸型传感器判别传感器SF和用于读取在胶片F的宽度方向端部以条码状形成的编码信息的编码传感器(图中未示)。而且,判别传感器SF则由发光二极管等光源Sa、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等光接受元件Sb构成。
光源单元22为从R(红)、G(绿)、B(蓝)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示)向上方送出光源的结构,变焦镜头23则通过调节焦距使胶片的帧图像以设定的放大比例成像于光电转换单元24的光电转换面上。该光电转换单元24设有对应于R(红)、G(绿)、B(蓝)三原色的由CCD等光电转换元件所组成的线传感器(图中未示)。
[手动扫描模式的控制]
利用该胶片扫描器FS,例如对135胶卷F进行扫描时,先向供应部21a输送胶片F的前端或由操作员人为地输送胶片F的前端并通过操作启动按钮开始扫描,使扫描控制部25启动输送辊来开始进行胶片F在胶片输送部21上的输送。
在进行上述输送过程中,从光源单元22向胶片F照射光源,变焦镜头23使胶片的帧图像信息成像于光源转换单元24线传感器的光电转换面上。该光源转换单元24从与胶片输送速度同步的线传感器读取画像信息。以此读取的画像信息,通过通信线路1被扫描控制部25传送至画像处理装置G的计算机3。
[供应输送机构]
如图2及图6所示,供应输送机构A设置在被一对中间框架30所夹持的空间内。而且,供应输送机构A包括:沿中间框架30宽度方向设置且在上下方向可自由摇动地支撑着的导板41(导引件之一例)、支撑在中间框架30上的转轴50、支撑在摇臂51上且连同摇臂整体摇动的夹具C、和控制上述部件的控制单元31、以及接受从该夹具C送出的胶片导片L的导片接盘32。
导板41包括下导板41a和上导板41b,下导板41a和上导板41b的宽度尺寸为,可在胶片导片L的宽度方向下压胶片导片L的两侧且可进行输送的宽度。而且,导板41还设有输送胶片导片L和胶片F的空转辊42和压接型供应输送辊43。并且,在下导板41a中,在输送方向上供应输送辊的上游位置形成有与胶片F的宽度相比有充分宽度的开放空间41s,且在开放空间41s中允许胶片F通过其自重向下松弛。
空转辊42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下导板41a上,压接型供应输送辊43包括被支撑在下导板41a上的驱动辊43a和被支撑在上导板41b上的驱动辊43b。此外,在该导板41的侧部设有用于驱动驱动辊43a的输送电机44。
在胶片F输送方向,位于导板41的下游侧设有第一传感器S1。而且,该第一传感器S1的更下游侧设有包括固定刀46a、可动刀46b、以及启动可动刀46b的刀具电机46c的刀具46。
该导板41的轴体40的位置设置成,可使位于胶片F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导入部X可沿上下方向变位。而且,该导板41还设有把该导入部X向上拉起的弹簧47(施力结构之一例)、和如图6A及图6B所示把该导板41的姿势自动切换到供应位置X1和输出位置X2的电磁驱动件48(驱动器一例)。而且,该电磁驱动件48在运转(通电)时,收缩柱塞把导板41调整至供应位置X1,而非运转(非通电)状态时,则通过推出柱塞使导板41向输出位置X2调整。
夹具C包括,设在摇臂51摇动端的第二传感器S2、驱动辊52和下压于该驱动辊52的下压辊53。夹具C的构成为如图6A及图6B所示,通过转动轴50的转动可自由地在夹持位置C1和交接位置C2之间进行切换。而且,在中间框架30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50的转动电机54。
如图7A—7B所示,驱动辊52通过单向离合器52b被支撑在摇臂51上,该单向离合器52b对驱动轴52a施加把胶片F沿顺时针方向输送旋转力。此外、该驱动轴52a的端部设有被动齿轮55。中间框架30(如图1所示)设有两个驱动齿轮56,以使当摇臂51位于夹持位置C1和交接位置C2时,驱动齿轮56与被动齿轮55相啮合。而且,中间框架30还设有通过滑轮57和传送带58驱动上述2个驱动齿轮的夹具电机59。
当夹具C设定在交接位置时,在该夹具C与导板41的输送终点之间形成前方开放的环圈形成空间Z。在该空间里设置由透明树脂制成的锥状环圈存储器33,使被送出的胶片F极其松弛地并以环状存留在该空间内。
第一传感器S1和第二传感器S2是由发光二极管等组成光源Sa、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等组成的光接受元件Sb构成。
在上述供应输送机构A,将用于驱动夹具C的驱动辊52的电机支撑于摇臂51上。此外,也可在中间框架30上设置具有导板41的输送电机44,并设置从该输送电机44向驱动辊43a传递驱动力的齿轮。
虽然图中未示,但胶片显影机FP的控制单元17、胶片扫描器FS的扫描控制部25、供应输送机构A的控制单元31和计算机3的构成如下:通过信号路径可分别存取控制信号。而且,胶片显影机FP的控制单元17将已显影的胶片F的尺寸或长度的信息传送至胶片扫描器FS的扫描控制部25、供应输送机构A的控制单元31和计算机3,同时是否需要扫描的信息则从控制面板16或计算机3被传送至供应输送机构A。
该胶片处理装置中,如图4所示,只需进行胶片显影,或对胶片输送部21可输送尺寸之外的胶片F进行显影处理时,通过基于读取信息的判断,使电磁驱动件保持在非驱动状态,把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原样送往胶片存储部18。
若需要进行扫描时,则将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通过供应输送机构A供应给胶片扫描器FS。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在从供应输送机构A供应给胶片扫描器FS时的控制(自动扫描模式的控制),可通过图9的流程图显示。
[自动扫描模式的控制]
连接在胶片F的胶片导片L,在从输出部14输出之前,驱动电磁驱动件48把导板41调整至供应位置X1。进行该调整的过程中,当夹具C不在夹持位置C1时,则调整至夹持位置C1(步骤01)。
这样,把导板41调整至供应位置X1的状态时,供应输送辊43和夹具C的驱动辊52则被启动。而且,如图6A、图8A所示,胶片导片L在从输出部14输出后,沿胶片存储部18的导向部18g形成的倾斜面18gs被导引至斜上方,并被送入导板41的下导板41a和上导板41b之间,再从空转辊42被送至供应输送辊43上,并且通过输送电机44和夹具C进一步被输送。
在此,虽然该供应输送辊43与夹具C设定了同样的输送速度,但为避免该输送引起对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的不必要的张力,供应输送辊43与夹具C的输送速度设定成略低于从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F的输送速度。
这样,由第一传感器S1和第二传感器S2检测出被送入供应输送机构A的胶片导片L的前端位置,根据该检测时间,以及分别通过供应输送辊43与夹具C输送的胶片导片L的输送速度,读取胶片导片L的位置(步骤02)。
读取胶片导片L的位置后,再继续输送预定量后停止胶片F的输送,通过刀具46的切断作业切断胶片F的前端把胶片导片L切断,通过启动夹具C把胶片导片L送到接盘32,再通过供应输送辊43与夹具C的运转,把胶片F的前端(切断导片L后的部位)输送到被夹具C夹住的位置后停止(步骤03~06)。
如上所述,在导板41上输送胶片F时,由于临时停止胶片F的输送,或这些输送速度的设定低于从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F的输送速度,因此产生与从输出部14被连续输出的胶片F的输送速度之间的速度差。但是,如图8A所示,通过从形成于下导板41a的开放空间41s把胶片F松弛成环状,可吸收上述速度差。
其次,如图8B所示,通过启动转动电机54把摇臂51调整至交接位置C2(步骤07)。
把摇臂51调整至交接位置C2时,通过驱动供应输送辊43把胶片F从导板41送出,并操作摇臂51使夹具C的移动速度略低于上述送出速度(同样速度也可)。将摇臂51调整至交接位置C2后,通过继续驱动供应输送辊43,如图8B所示,使胶片F在环圈形成空间Z松弛成环状,并由环圈存储器33接收。
而且,如图8C所示,将由第一传感器S1检测出胶片F的后端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时间设定为扫描开始时间,驱动夹具电机59。通过上述工艺,由夹具C的驱动辊52把胶片F送出的同时,把胶片F的前端送入胶片扫描器FS中的胶片输送部21的供应部21a,并在胶片扫描器FS中进行把胶片的帧图像的信息通过光电转换为画像信息而读取的扫描(步骤08~09)。
从夹具C送出胶片F时的输送速度,设定成低于在胶片扫描器FS的胶片输送部21中的胶片F输送速度,通过胶片输送部21的输送辊输送从夹具C送出的胶片F时,由于单向离合器52b允许驱动辊52向送出方向转动,避免了从夹具C过多地送出胶片F的弊端,同时对胶片F不施加过大的张力,能够顺利地把胶片F送到下一工序。
其次,胶片F的后端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时间设定为扫描开始时间的理由是,因为胶片显影机FP中显影处理时的胶片F的输送速度比在胶片扫描器FS中扫描胶片F的输送速度更快。
根据上述步骤控制胶片F从夹具C的送出,并由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判断完成送出后,通过驱动转动电机54把夹具C调整至夹持位置C1,解除电磁驱动件48的驱动把导板41调整至输出位置X2(步骤10~11)。
同时,由胶片扫描器读取的画像信息,通过通信线路1被自动传送到计算机3,需要时由操作员进行补色等画像处理,之后,传送到照片打印装置进行在打印纸等印刷媒体上的打印。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胶片处理装置中,将胶片F装入胶片显影机FP并操作控制面板16的操作按钮来进行自动扫描模式的控制。通过上述工艺,由供应输送机构把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F送入胶片扫描器FS中,并从胶片F的帧图像读取画像信息,实现向计算机3等的传送。同时,如需要再印时,通过将胶片F装入胶片扫描器FS并操作开始按钮26来进行手动扫描模式的控制,也可从胶片F读取画像信息。
特别是,通过把胶片显影机FP的插入部11、控制面板16、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及开始按钮26设置在前部,操作员通过简单操作可进行自动扫描模式的控制和手动扫描模式的控制。
而且,本发明的胶片处理装置,根据在胶片显影机FP内已显影的胶片F尺寸,来判断是否进行该胶片F的扫描。
在这里,若不需进行扫描,则由供应输送机构把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送入胶片存储部18,而不进行扫描。因此,不需由操作员人为设定输送形态。
而另一方面,若需进行扫描,则由供应输送机构把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F送入胶片扫描器FS中,并从胶片F的帧图像读取画像信息,并向计算机3等传送。同时,在供应输送机构A内输送胶片F的场合,通过从形成于导板41下导板41a的开放空间环状的松弛胶片F,来吸收在供应输送机构A内的胶片F输送速度与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输送速度之间的速度差,避免向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施加张力的弊端。
而且,与胶片显影机FP中显影处理时的胶片F的输送速度比在胶片扫描器FS中扫描胶片F的输送速度更快,在本实施例中,在胶片F的后端部从胶片显影机FP被送出的时刻开始进行胶片扫描器FS中的扫描。此时,通过在导板41与调整至交接位置C2的夹具C之间的环圈使松弛下来的胶片F在空间形成环状,避免向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施加张力的弊端。
[实施例2]
对涉及本发明胶片处理装置的其他实施例,利用最佳图面进行说明。
图10为包含胶片显影机FP和胶片扫描器FS构成的胶片处理装置FA、及打印制作装置PA的打印处理系统101的整体示意图。而且,打印处理系统101还可设有其他装置(例如,受理客户要求终端、记录介质的存取装置、可通过网络接受客户订货的PC终端等)。
[系统的整体构成]
在图10中,胶片处理装置FA与实施例1一样,在上下位置设有对未显影照相胶片进行显影处理的胶片显影机FP和通过光电转换将由胶片显影机FP进行了显影处理的已显影照相胶片的帧画像信息作为数字画像信息而读取的胶片扫描器FS。而且,为把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胶片扫描器FS供应部,胶片处理装置FA还设有输送单元FC。
[胶片显影机]
如图10及11所示,胶片显影机FP主体的前部设有胶片插入部11、其内部设有显影处理部12和干燥处理部13、其后部设有输出部14、横跨胶片插入部11至输出部14形成有输送机构15。胶片显影机主体的前部位置设有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器16a和拥有多个操作按钮16b的控制面板16、胶片显影机主体的内部,设有实现胶片显影机整体FP控制的控制单元17。显影机主体的上面还形成有接受从输出部14被送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的胶片存储部18。
胶片插入部11设有可自由开闭的盖体11a,及调整容纳于胶卷盒Ca(或暗盒)中的环状未显影照相胶片并递给输送机构15的运转系统(胶片驱动机构11e)和切断胶片F后端的切断单元11b。
同时为读取照相胶片长度的信息,还设有读取传感器11c,检测通过输送机构输送的照相胶片前端及后端通过时间。读取传感器11c由一对光学式传感器(受光式、投光式)构成。该读取传感器11c能够检测胶片前端位置(胶片导片的前端位置)或/和胶片后端位置。根据上述被检测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的信息,计算照相胶片长度的信息。
进行APS胶片的显影处理时,将胶片导片L连接在从胶卷盒Ca中抽出的胶片F的前端,打开盖体11a,胶卷盒Ca调整至胶片插入部11,使胶片导片L先行。照相胶片F和胶片导片L的连接状态如图12A—12B所示。胶片导片L是由树脂制成且拥有与胶片F同等柔软性的片状体,其尺寸大于照相胶片F的宽度。胶片导片L上形成有多个穿孔La,通过与该穿孔齿合的扣齿,照相胶片F被输送至胶片显影机FP内。通过设置耦合穿孔La,在输送过程中照相胶片F不会产生滑动且可将照相胶片F准确地导入胶片显影机FP内。
穿孔La,如图所示,最好形成于胶片导片L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参照图12A—12B),也可以形成于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胶片F与胶片导片L的连接,如图12A所示,既可以通过把形成于胶片F的耦合突起插入形成于照相胶片F的孔中相连接,也可以如图12B所示,用胶带T把照相胶片F的前端和胶片导片L相连接。通常事先规定所使用的胶片导片L的形状和大小。同时,由于使用卡具进行胶片导片L与照相胶片F的连接,因此也预先规定对胶片导片L的照相胶片F的连接位置(粘接位置)。
安装带有胶片导片L的照相胶片F,关闭盖体11a后,操作控制面板16的规定操作按钮16b,通过控制单元17的控制开始胶片的输送(读取),经干燥处理部13的干燥处理后,胶片F从输出部14以胶片导片L为前端输出。在此,当胶卷盒检测装置11d检测胶卷盒Ca,关闭盖体11a后,就开始读取并开始输送照相胶片F。
控制单元17控制胶片显影机FP的各部件开始启动。胶片输送机构用压接辊夹持照相胶片F及胶片导片L的同时将其输送至显影处理部12,当读取传感器11c检测到被输送来的胶片导片L及照相胶片F的前端时,显影处理部12及干燥处理部13的输送机构则被驱动,通过压接辊夹持胶片导片L及照相胶片F将其输送至显影处理部。在这里,胶片驱动机构11e和输送机构15由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且,在胶片显影机FP中的「启动」是指,由胶片驱动机构11e把照相胶片F从胶片胶卷盒Ca抽出,并被送至显影处理部的动作。
显影处理部12包含有显色显影槽、漂白槽、定影槽、安定槽,在位于显影处理部12的内部的输送机构15设有多个扣齿机构和压接辊机构15a,其中多个扣齿机构与胶片导片L的穿孔La相耦合用于输送胶片导片L及照相胶片F。同时,干燥处理部13设有吹风机13a,用于干燥从显影处理部12被输送到的照相胶片。同样,干燥处理部13也设有上述扣齿机构和压接辊机构15a以及通过电动电机(图中未示)将其同步驱动的驱动系统。
为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已显影照相胶片,输出部14设有输出辊15b。通过输出辊15输出的照相胶片传递至输送单元FC,通过输送单元FC被送往胶片扫描器FS。
胶片扫描器FS,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扫描器主体下部设有胶片输送部21,该胶片输送部21的下侧设有光源单元22,而该胶片输送部21的上侧则设有变焦镜头23和光电转换单元24。该扫描器主体的内部设有扫描控制部(控制单元)25。该胶片扫描器FS,被固定在胶片显影机FP上,并设置在输出部14输出模块的上部位置。
该胶片扫描器FS的胶片输送部21包括胶片F的供应部21a,形成在与胶片显影机FP前部的同方向,而其构成为把胶片从供应部21a向后侧输送的同时进行扫描。而且,向胶片输送部21输送胶片F之前,在输送单元FC中进行从照相胶片切断胶片导片L的处理。此外,胶片输送部21设有驱动输送辊21b的输送电机(图中未示)
光源单元22包括R(红)、G(绿)、B(蓝)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示),而变焦镜头23则通过调节焦距使胶片的帧图像按规定的放大比例成像于光电转换单元24的光电转换面上。该光电转换单元24设有分别对应于R(红)、G(绿)、B(蓝)三原色成为CCD等光电转换元件的线传感器(图中未示)。
[输送单元的构成]
下面,根据图13说明用于把从胶片显影机FP被输出的照相胶片输送至胶片扫描器FS的输送单元FC的构成。如图13所示,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设有输出辊15b。
输送单元FC设有固定在框架上的输送模块B、安装成可围绕规定轴心周围旋转的夹具(相当于胶片传送单元)。在输送模块B的下侧且位于模块部的上游侧端部设有胶片导引件130,并可围绕轴心30a的周围旋转地被轴支撑着。胶片导引件130对应于需输送照相胶片的横宽尺寸,设有导向部,并如图14所示,通过导引件切换驱动件131被切换到第一位置与虚线所示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被调整至第一位置时,可将照相胶片引向胶片扫描器FS的方向。调整到第二位置时,照相胶片输出至胶片存储部18。
沿输送路径设有由上游侧的一对输送辊32a和下游侧的一对输送辊32b构成的辊输送机构132。每一对输送辊32a、32b均是由驱动辊与压接辊构成,由第一驱动电机M1同步驱动。下游侧的一对输送辊32b的上游侧附近设有第1胶片传感器133和导片传感器134。这些传感器是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的光传感器,一旦照相胶片或胶片导片通过传感位置,通过从透光状态切换至遮光状态进行检测。虽然在图13上从正交方向看,第一胶片传感器133和导片传感器134设置在同一位置上,但在宽度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能够分别检测照相胶片和胶片导片。
位于辊输送机构132的上下游侧的一对输送辊32a、32b之间设有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103。该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103具有导引(限制)照相胶片宽度方向的功能,即在输送照相胶片时,抑制其弯曲行进,或在分离照相胶片和胶片导片时,限制照相胶片向宽度方向的移动。
下游侧一对输送辊32b的更下游侧,设有用于切断照相胶片和胶片导片的刀具35,而该刀具是通过刀具电机36所驱动。被切断的胶片导片回收到导片存储器。刀具35的下游侧设有第二胶片传感器37,检测胶片导片的前端或胶片的前端。第二胶片传感器37与第一胶片传感器133同样可由光传感器构成。
夹具C通过夹持辊140夹持切断胶片导片后的照相胶片前端部,并送往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参照图14,夹具C设定成通过夹具驱动电机CM可围绕轴心141的周围旋转。如图13所示,夹具C可在接受照相胶片的接受位置和可把照相胶片传递至胶片扫描器FS的交接位置(参照图20)之间旋转,而且,为了使胶片在环状单元150内形成环圈,夹具C可在环圈形成位置的中部停止。
夹具C虽然没有装载驱动源,但当夹具C位于接收位置时,第二驱动电机M2与一对夹持辊140机械连接,当夹具C位于交接位置时,第三驱动电机M3与一对夹持辊140可机械连接。第二驱动电机M2与第三驱动电机M3固定在输送单元FC的框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交接位置设置在接收位置的上方,而夹具C设置成,从接收位置朝设置在其上方的交接位置沿近似180度旋转角度的圆弧状路径A输送照相胶片。一对夹持辊140在该圆弧状路径A的两侧相对设置,一方是设置在圆弧状路径A的内圈侧,而另一方设置在圆弧状路径A的外圈侧。
构成圆弧状路径A外圈侧的夹具C的前端部分C1设有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如图22所示,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由多块板材组合而成,设有一对支撑部81,和从每一支撑部81延伸设置的宽度限制导向件82,及在其宽度限制导向件82之间向照相胶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环圈导向部83。
如图23所示,设在夹具C前端部分C1的支撑轴嵌合于形成在支撑部81的轴孔84,支撑部81可旋转地安装在夹具C上。如下所述,至少在夹具C处于交接位置时,宽度限制导向件82配设在照相胶片宽度方向的两侧,从宽度方向导引照相胶片。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则通过其自重以宽度限制导向件82下垂的姿势从前端部分C1悬挂着。因此,如图13所示,夹具C位于接收位置的状态时,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位于从输送路径(圆弧状路径A)向下方躲避的状态。
宽度限制导向件82具有锥状部85,其形状为近似台形,形成于宽度限制导向件82的左侧。而且,当夹具C位于接收位置的状态时,成为宽度限制导向件82上游侧的部分,被切成近似直角的切欠部86。关于这些的作用效果将在后面描述。
输送单元FC的右侧设有环状单元150,用于使照相胶片形成环圈的空间。输送单元FC的上部设有第一导向部60和第二导向部61,并形成有用于输送各自的照相胶片的输送路径60a、61a。当夹具C旋转至接收位置时,第二导向部61移动到路径外躲避,照相胶片传递到第1导向部60输送路径60a。
在环状单元150的上方设有第一输出路径151和第二输出路径152。由胶片扫描器FS扫描完帧图像的照相胶片,通过在第一导向部60和第二导向部61被反方向输送,导向第一输出路径151。第一输出路径151的端部被连接至胶片存储部18,完成了扫描的照相胶片被回收到胶片存储部18。第一输出路径151设有用于输送照相胶片的输送辊154,并被第三驱动电机M3驱动。第三驱动电机M3与输送辊154是通过恰当的减速机构或带式机构相连。而且,第三驱动电机M3还具有如后述的驱动夹具C的一对夹持辊140的功能。
如上所述,通过胶片显影机FP显影处理的照相胶片可利用输送单元FC被自动送入胶片扫描器FS内,也可通过手动向胶片扫描器FS供应照相胶片。此时,打开第二导向部61,通过手动并利用第一导向部60把照相胶片从供应部供应。例如,若受到再版打印的委托不需进行照相胶片的显影处理时,通过手动向胶片扫描器FS供应照相胶片。通过手动插入的照相胶片,则从第二输出路径152输出。在胶片扫描器FS内,沿输送路径设有输送辊21b,其途中设有扫描用开口部21c。该开口部21c的位置设有扫描光轴SL。在供应部,除读取传感器126之外另设有就绪传感器127。通过该就绪传感器127检测出的时间作为标准,控制照相胶片画像扫描的启动时间。
[控制模块的构成]
下面,根据图14的控制模块图说明有关照相胶片处理装置FA的控制功能。首先说明胶片显影机FP控制单元17的主要功能。胶片端部检测部17a是根据由读取传感器11c的检测信号,检测出照相胶片(胶片导片)的前端位置及后端位置。胶片长度计算部17b,根据由胶片端部检测部17a检测出的前端位置及后端位置的信息,计算照相胶片的长度。虽然,实际上通过读取传感器11c检测出的为胶片导片的前端,但是因预知胶片导片的长度,通过减去其长度可计算出照相胶片的长度。通信控制部17c具有与输送单元FC或胶片扫描器FS进行通信的功能。
胶片位置计算部17d,根据照相胶片的前端位置信息,计算已显影处理照相胶片送入输送单元FC内的时间。具体而言,检测出照相胶片的前端从输出辊15b到达规定距离的位置。计量部17e,由读取传感器11c检测出前端的时间开始计量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当完成规定时间的计量时,照相胶片的前端从输出辊15b到达规定距离的位置。而且,计量部17e不仅可以计算时间,也可以计量通过输送机构15被输送的输送量。
输送控制部70综合进行包括输送单元FC内被输送的照相胶片的输送和停止在内的驱动控制。同时,与胶片扫描器FS的控制单元17及胶片扫描器FS的扫描控制部25进行通信。照相胶片的位置信息及长度信息,可通过与控制单元17的通信而获得。
输送量计算部71,计算照相胶片的输送量。为了在输送单元FC中控制照相胶片的输送和停止,有必要监控照相胶片的输送量。输送量的计算,可根据为驱动各电机(脉冲电机)而供应的驱动脉冲数或自与输送辊连动旋转的编码装置的信息,计算出输送量。或也可以通过计时器计算时间来计算输送量。
输送控制部70对导向切换驱动件131、第一驱动电机M1、第二驱动电机M2、第三驱动电机M3、夹具电机CM、刀具电机36进行驱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M1用于驱动辊输送机构132,第二驱动电机M2和第三驱动电机M3用于驱动夹具C的一对夹持辊140。同时,夹具电机CM用于旋转驱动夹具C,刀具电机36用于驱动刀具35。夹具C自身没有装载驱动源,当夹具位于接受位置时,第二驱动电机M2与一对夹持辊140机械连接,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第三驱动电机M3与一对夹持辊140可机械连接地构成。第二驱动电机M2和第三驱动电机M3、被固定在输送单元FC的框架上。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胶片传感器133和37用于检测照相胶片(胶片导片)前端和后端。原点限位开关35a用于检测刀具35是否在原点位置。原点限位开关35a可采用机械结构检测刀具35的开关,也可使用光传感器等其他类型的传感装置。
原点传感器38是用于检测夹具C是否位于接受位置(原点位置)的传感器。导向检测传感器62是用于检测第一导向部60是否关闭的传感器。第一导向部60处于关闭时,可通过夹具C把照相胶片传递给胶片扫描器FS。以上的各传感信号,被传送到输送控制部70,并根据其检测结果,进行驱动件或电机的驱动控制。
[夹具的构成]
下面介绍有关夹具C的构成。图15为夹具的内部构成的剖视图,图16为夹具C的平面图。在此所示的夹具C为从图13纸面的后侧方向所看的构造。
夹具C构造成可围绕轴心141旋转,在其上游侧的接受位置接受已切断胶片导片后的照相胶片,在其下游侧的交接位置通过第一导向部60向照片扫描器FS传递照相胶片。夹具C设有由驱动辊40a和从动辊40b构成的一对夹持辊140。通过该一对夹持辊140以夹持照相胶片F前端部的状态传送照相胶片。如图15所示,以照相胶片F前端略突出的状态夹持照相胶片。
驱动辊40a安装在驱动轴40c上,该驱动轴40c的端部连接有驱动齿轮142。夹具C上并没有装载用于驱动一对夹持辊140的驱动源,而是通过利用设置在装置主体侧的驱动源,旋转驱动一对夹持辊140。也就是说,在接受位置,作为驱动源的第二驱动电机M2和驱动齿轮142机械地相连接;在交接位置,则作为驱动源的第三驱动电机M3和驱动齿轮142机械地相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M2和第三驱动电机M3上,连接有图中未示的减速机构,以便在接受位置和交接位置驱动齿轮142与减速机构中的齿轮相啮合。
如上所述,因夹具C上没有装载驱动源,一对夹持辊容易受外力作用而移动。例如,由于照相胶片的卷曲状态或形成环圈时的作用,可能出现夹持位置的偏移。因此,传递照相胶片时,无法以正确的姿势传递照相胶片,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情况。鉴于上述理由,为防止通过夹具C传送照相胶片中因不注意而发生一对夹持辊140的旋转,设有防止旋转装置。
如图15所示,滑动模块143的前端装有制动块143a(相当于制动元件),且该制动块143a设置成可下压驱动辊40a的驱动轴40c。并设有压缩线圈弹簧144,使制动块143a作用于驱动轴40c。还设有滑动模块143和线圈弹簧144,使其可向连接驱动辊40a和从动辊40b旋转中心的直线方向施加下压力。为解除由滑动模块143带来的下压力,在滑动模块143上一体形成有解除销座143b。
装置主体侧的框架材4上安装有第一解除件105和第二解除件106(相当于解除装置)。每一解除件105、106上形成有锥斜面5a、6a和解除面5b、6b。如图15所示,夹具C位于接受位置时,解除销座143b与解除面5b相接触。由此,滑动模块143和制动块143a向离开驱动轴40c的方向移动,从由制动块143a带来的下压力中被释放出来。同时,夹具C位于交接位置时,通过解除销座143b与解除面6b的接触,从下压力中被释放出来。
因此,当夹具C位于接受位置和交接位置时,由于制动器对驱动轴40c不起作用,所以避免了多余的负荷,可驱动一对夹持辊140的同时,正常地进行照相胶片的接受传递(参照图17)。当夹具C移动时,解除销座143b从解除面5b、6b脱离,制动块143a作用于一对夹持辊140,阻止一对夹持辊140的旋转。同时,解除件105、106上设有斜面5a、6a,使制动块143a渐渐移动。因此,通过逐步施压或解除下压力,防止作用于一对夹持辊140的冲击力。其结果,可防止因冲击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夹持位置的偏移。
轴心141上安装有左右一对支撑体45,其中一个支撑体,如图15所示内装有制动机构。当然,两个支撑体45均可内装制动机构。
[胶片处理装置的操作]
下面,简单描述有关胶片处理装置的操作。图21为说明胶片处理装置FA的操作流程图。图18~20为输送单元中的工作示意图。
胶片显影机FP中一旦开始进行照相胶片的显影处理(S200),照相胶片F则通过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辊15b被输出(S201),送往输送单元FC。如图13所示,胶片导引件130设定在可导引胶片导片L的位置,通过驱动输出辊15b,以胶片导片L为前端把照相胶片引向输送模块B(S202)。
在输送模块B中,由辊输送机构132驱动胶片导片L和照相胶片F,将胶片导片L和照相胶片F输送至规定位置后,停止输送照相胶片F(S203)。为分离胶片导片L和照相胶片F,操作刀具35切断胶片导片L(S204)。被切断的胶片导片L通过一对夹持辊140被输出,被回收到导片存储器19。
接下来为只输送照相胶片F的状态,通过夹具C的一对夹持辊140把照相胶片的前端部输送至夹持位置(S205)。此时,夹具C等候在接受位置。一对夹持辊140与第2驱动电机M2相连接,通过第2驱动电机M2驱动一对夹持辊140。同时,通过解除销座143b的作用,制动块143a处于与驱动轴40c相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在夹持照相胶片F的状态下使夹具C围绕轴心141周围旋转(S206)。与该旋转动作连动,解除销座143b沿解除件105的锥斜面5a移动,并对驱动轴逐步施加向下的压力。一旦解除件105从解除销座143b脱离,夹具C在一对夹持齿轮140被施加制动作用力的状态下移动。
如图19所示,夹具C停止在中间位置,环状单元150内形成照相胶片F的环圈(S207、S208)。在照相胶片F形成环圈时,即使施加使照相胶片从一对夹持齿轮140脱离的力,但由于一对夹持齿轮140处于制动状态,不会产生夹持位置偏离的弊端。一旦形成充足量的环圈,重新旋转夹具C,使其成为图20的状态,把照相胶片F往第1导向部60的输送路径60a传递(S209)。同时,通过夹具C向交接位置的旋转,夹具C将第2导向部61往上推,使第2导向部61处于从输送路径躲避的状态(S210)。
此外,伴随着夹具C向交接位置的移动,解除销座143b接近解除件160的锥斜面6a,制动块143a的下压力将逐渐解除,在触及接触面6b的时刻,制动块143a将从驱动轴40c完全分离。在交接位置,由第3驱动电机M3驱动一对夹持齿轮140将照相胶片F送往照片扫描器FS内,之后进行帧图像的扫描(S211、S212)。
一旦完成照相胶片的传递,夹具C则从交接位置向接受位置复原(S213)。与该复原动作连动,第2导向部61恢复至原位,处于可输出照相胶片的状态(S214)。胶片扫描器FS内,一旦完成照相胶片的扫描,照相胶片则从胶片扫描器FS被输出(S215)。照相胶片通过第1导向部60和第2导向部61各自的输送路径60a、61a、切换导向63的输送面63a、环状单元150内的第1输出路径,送往胶片存储部18(S216)。
[胶片输送作业]
下面,根据图24A~24D的流程图、图25A~25L的作业图、图19及图20的剖视图说明从照片显影机FP被输出的已显影处理照相胶片送至胶片扫描器FS为止的作业流程。
在照片显影机FP中一旦由读取传感器11检测出未显影照相胶片的前端位置(胶片导片的前端位置),则通过计量部17e开始计量(S101、S102)。判断该计量值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S103),如果达到规定值,则从控制单元17向输送控制部70发出胶片前端输出通知信号。此时,照相胶片(胶片导片)的前端位于距离输出辊15b预定距离的位置。即,通过该信号确认未显影照相胶片从照片显影机FP已插入到输送单元FC内。
输送控制部70,则向扫描控制部25发出启动信号,并把对此的应答信号从扫描控制部25传送给输送控制部70。根据该信号判断是否许可扫描(S105),若为许可,导向切换驱动件保持在第2位置上。若为不许可,照相胶片将排向胶片存储部18,不会被送往胶片扫描器FS。不许可扫描的理由有可能是因胶片扫描器FS正在使用当中(例如,通过手动插入照相胶片进行处理的状态)。
如为许可扫描状态,则把导向切换驱动件切换成ON(S106),并如图25A所示,把胶片导引件130从第2位置切换为第1位置。然后,驱动第1驱动电机M1和第2驱动电机M2。通过以上操作,以胶片导片为前端的照相胶片继续沿输送路径输送过来。第1/第2驱动电机M1、M2的旋转速度与输出辊15b的旋转速度同步(S107)。当照片显影机FP处于驱动状态时,输出辊15b将以规定速度旋转。
一旦带有胶片导片的照相胶片F被输送,第1胶片传感器133及导片传感器134则从透光状态变为遮光状态(S108)。从这些传感器都成为遮光状态的时刻起开始计量胶片导片L前端位置(S109)。这是依据输送量计算部71的功能进行。
一旦继续输送照相胶片F,第2胶片传感器也从透光状态变为遮光状态(S110)。从第2胶片传感器处于遮光状态起输送规定量的照相胶片时,同时停止第1/第2驱动电机M1、M2(S111)。该状态如图25B所示。在此时,夹具C等候在接受位置,胶片导片L的前端从一对夹持辊140伸出,而如图13所示,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25A~25L中未示)躲避在输送路径的下方,不妨碍胶片导片L。
输出辊15b仍处于驱动状态,如图25C所示输出辊15b与上游侧的一对输送辊之间的空间形成照相胶片F的环圈R(S112)。为形成规定量的环圈R(S113),使第1、第2驱动电机M1、M2停止规定时间。制作规定量的环圈R后,把导向切换驱动件切换成OFF,从第1位置切换到第2位置(S114)。此刻,胶片导片L处于完全通过胶片导引件130位置的状态。
然后,再次以与输出辊15b同步的状态驱动第1/第2驱动电机(S115),重新开始以胶片导片L为前端输送照相胶片F。一旦,胶片导片L的后端通过导片传感器134的位置,导片传感器134则从遮光状态切换成透光状态(S116)。而且,自从切换成该透光状态起输送规定距离后,首先使第1驱动电机停止,紧接着使第2驱动电机停止(S117、S118)。该状态如图25D所示。
胶片导片L被夹具C的一对夹持辊140所夹持,其前端成为从夹具C下垂的状态。而且,胶片导片L后端已通过刀具35的切断位置。因此,该状态表示已作好了分离该胶片导片L和照相胶片F的准备的阶段。通过在停止第2驱动电机之前停止第1驱动电机,可解除在切断位置发生照相胶片F的松弛。切断位置处于离胶片导片L后端规定距离(例如约20mm)的位置。
然后,驱动切断电机36,从照相胶片F切断胶片导片L(S119)。而且,根据原点限位开关35a的检测结果确认刀具35的动作。切断处理完成后,通过驱动第2驱动电机输送被切断的胶片导片L,将其回收于导片存储器19(S120)。一旦胶片导片L被输送,第2胶片传感器37从遮光切换到透光状态(S121)。
第2胶片传感器37成透光状态起将一对夹持辊驱动并经过规定时间后,使第2驱动电机M2停止(S122)。输出胶片导片L时的状态如图25E所示。输出胶片导片L时的第2驱动电机M2的驱动速度最好设定为比输出辊15b的驱动速度快。
此后,将第1/第2驱动电机M1、M2的旋转速度再次调整为与输出辊15b的旋转速度同步(S123)。一旦被切断的照相胶片F的前端通过第2胶片传感器37时,第2胶片传感器37从透光状态切换到遮光状态(S124)。该切换进行时,由第1胶片长度的计量部71a开始计量胶片的长度。切换至遮光状态起再把照相胶片输送规定量后,同时停止第1/第2驱动电机M1、M2(S125)。
此时,照相胶片F的前端部从一对夹持辊140略向下游侧伸出,并处于被一对夹持辊140夹持的状态。但是,由于切断了胶片导片L,在夹持前端部时,有时会发生照相胶片滑动,有时还会发生胶片前端部相对输送方向被夹持成倾斜状态。
在此,因为停止第1/第2驱动电机M1、M2,只驱动一对输出辊15b,在环圈形成部能够形成照相胶片的环圈R(S126)。图25F表示该状态。为形成规定量的环圈R,等待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S127)。
一旦经过规定时间,驱动夹具电机CM使夹具C开始旋转(S128)。在此,夹具C围绕轴心141的周围向逆时针方向开始旋转。驱动夹具电机CM的同时,以夹具C的旋转速度同步的速度驱动第1驱动电机M1(S129)。此时,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由于其自重一边保持宽度限制导向件82下垂的状态,一边相对于夹具C旋转。
当夹具电机CM的驱动量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量,一旦夹具C到达环圈形成位置,停止驱动夹具电机CM(S130)。与此同时,使第1驱动电机M1停止驱动(S131)。图25G表示该状态。此刻,第2导向部61通过夹具C被向上推起,被输送的照相胶片F变形成圆弧状。
然后,驱动第1驱动电机M1使其转速与输出辊15b的转速同步(S132)。通过该操作,照相胶片F被松弛,在环状单元150内逐渐形成照相胶片F环圈(S133)。图19表示该环圈形成过程的状态。如上所述,此时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的状态为保持宽度限制导向件82下垂,且宽度限制导向件82在夹具C的上游侧进入输送路径(圆弧状路径)的状态。此时,通过锥状部抢先进入输送路径,使宽度限制导向件82在照相胶片F的宽度方向两侧被适当地配置。
如图所示,在环圈位置使夹具C停止是为了容易形成照相胶片F的环圈。当夹具C在环圈位置停止时,照相胶片F朝向环状单元150鼓起的方向松弛,从而形成环圈。当照相胶片F向上方过于膨胀时,因为环圈导向部83从上方导引环圈,能够保证形成环圈。同时,通过宽度限制导向件82进入输送路径,即使照相胶片F的前端部被夹持成倾斜状态,照相胶片F不会偏离输送轨道,且在环圈形成时还可防止发生卡住等现象。
图25H表示环圈形成的状态。通过输出辊15b照相胶片F被连续送入,其后端从输出辊15b脱离。根据胶片位置计算部17d的功能,检测胶片后端从输出辊15b脱离并到达规定距离Lx(例如30mm)的位置(S134)。胶片位置计算部17d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胶片长度-L1-L2+L3≦胶片长度计量值…(A)
其中,胶片长度的信息是使用由胶片显影机FP侧的胶片长度计算部17b的功能计算出的数据。L1是切断胶片导片L时被切断下来的胶片长度(上述例中为20mm)。L2是第2胶片传感器37的位置与距输出辊15b规定距离处之间的胶片长度(参照图25H)。L3是在环圈形成部中形成的环圈量(例如,50mm)。上述L1、L2、L3均使用预先设定值。胶片长度计量值是在S124步骤中自第2胶片传感器37检测出照相胶片的前端起所计量的计量值(相当于被输送的照相胶片的长度)。上述式子成立时,照相胶片的后端从胶片显影机FP被完全输出并进入输送单元FC内。通过第1胶片长度计量部71a,其后继续进行计量。
在步骤S134进行检测后,停止第1驱动电机M1的驱动(S135)。然后,以最高速度驱动第1驱动电机M1(S136)。一旦照相胶片F的后端通过第1胶片传感器133的位置,第1胶片传感器133则从遮光状态切换到透光状态(S137)。把照相胶片F输送规定距离后,停止第1驱动电机M1(S138)。此时的状态如图25I所示。照相胶片的后端被一对输送辊32b夹持着。在此刻第1胶片长度计量部71a结束胶片长度的计量。
接下来,驱动夹具电机CM重新使夹具C向逆时针方向旋转(S139)。然后,开始低速驱动第3驱动电机M3(S140)。这是为了通过第3驱动电机M3使驱动系统与一对夹持辊140顺利地啮合。从环圈形成位置旋转规定角度,夹具C则移动到交接位置,然后停止驱动夹具电机CM(S141)。之后,停止驱动第3驱动电机M3(S142)。图25J及图20表示该状态。
此刻,如图20所示,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的缺口部86与夹具C右上部的角部相耦合,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在旋转方向上被定位。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从因自重被下垂的状态变成向逆时针方向略倾斜的状态,以使宽度限制导向件82处于在夹具C的上游侧准确地进入输送路径的状态。而且,因环圈导向部83设置在输送路径的上方,因此不会影响照相胶片F。
然后,以最快速度驱动胶片输送部21内的扫描电机SM和第3驱动电机M3(S143)。同时,通过胶片长度计量部71b开始计量(计量值(2))胶片长度。通过上述操作,将照相胶片F从夹具C输出并插入到第1导向部60的输送路径60a,供应至胶片扫描器FS内。
通常,若在一对夹持辊140内照相胶片F的前端部被夹持成倾斜状态,被输送过来的照相胶片F会偏离输送轨道,从而会发生卡住等问题。但在本实施例中,由宽度限制导向件82从胶片宽度方向进行妥当引导,因此能够将照相胶片F准确地送入胶片扫描器FS内。
一旦由胶片扫描器FS的读取传感器126检测出照相胶片F的前端,读取传感器126则从透光状态切换成遮光状态(S144)。自该遮光状态起输送规定量的照相胶片后,同时停止扫描电机SM和第3驱动电机M3(S145)。此时,照相胶片F的前端从位于最上游的输送辊21b略微伸出。图25K表示该状态。
照相胶片F已被插入胶片扫描器FS的信息,由输送控制部70传递给扫描控制部25(S146)。若从扫描控制部25得到扫描OK的应答信号(S147),则以最快速度驱动扫描电机SM和第3驱动电机M3(S148)。如没有得到许可,等待到得到许可为止(S148)。
步骤S149中,第3驱动电机M3的速度设定成略低于扫描电机SM的速度。在由第3驱动电机M3驱动的驱动系统上设置滑动机构,以使送入照片扫描器FS的照相胶片F不发生松弛。
接下来,判断环状单元150的环圈量是否低于预先设定的规定量。该环圈量是依据下式计算:
环圈量=胶片长度计量值(1)-(胶片长度计量值(2)+L4)…(B)
在这里,胶片长度计量值(1)使用由第1胶片长度计量部71a所得的计量值。胶片长度计量值(2)为,从步骤S143所开始的胶片长度计量值。如图25所示,L4为从交接位置到读取传感器126为止的距离。
如果环圈量低于规定量,以最快速度驱动第1驱动电机M1(S151)。--旦将照相胶片F的后端输送规定距离后,停止驱动第1驱动电机M1(S152)。之后,如图25L所示,照相胶片F处于只被扫描电机SM和第3驱动电机M3输送的状态。
当照相胶片F的后端通过第2胶片传感器37的位置后,第2胶片传感器37则从遮光状态切换成透光状态(S153)。而在胶片扫描器F内,则进行照相胶片F扫描作业(预扫描)。一旦照相胶片F的后端通过读取传感器126的位置,读取传感器126则从遮光状态切换成透光状态(S154),预扫描也暂时停止(S155)。
在此,简单说明一下照相胶片F扫描作业中的有关预扫描与正式扫描。如图25L等所示,当照相胶片从右向左移动时进行预扫描,预扫描完成后把照相胶片F从左向右移动时进行正式扫描。预扫描是指用低分辨率读取照相胶片整体的画像,在预扫描过程中进行帧画像画面位置的特定等处理。正式扫描是指用高分辨率读取在预扫描中被特定的帧画像画面,仅读取帧画像画面。利用所述被读取的帧画像数据进行打印制作处理。
在交接位置完成照相胶片F的输送后,通过夹具电机CM使夹具C逆时针旋转(S156)。通过上述旋转,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从输送路径退避。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退出输送路径的动作虽然是与夹具C的旋转移动相连动,但实际上是利用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的自重所引起的,因此不需要旋转驱动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的机构或控制。一旦夹具C回到接受位置,原点传感器则从透光状态切换成遮光状态(S157)。自原点传感器从透光状态切换成遮光状态后,停止驱动夹具电机CM(S158)。由于夹具C回位至原点位置,第2导向部61也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在胶片扫描器FS内完成预扫描后,一旦开始正式扫描,照相胶片的前端则通过第1导向部60和第2导向部61的各输送路径60a、61a,并进一步通过设置在环状单元150周围的第1输出路径151回收到胶片存储部18。
[其他实施例1
除上述各个实施例之外,本发明也可采取如下构成。
(a)
在供应输送机构A内设置改变胶片F的输送方向的切换件。该切换件与从胶片显影机FP输出的胶片F接触,并在将胶片F送至胶片存储部18的方向和送至供应输送机构A的输送系统方向之间切换输送方向。这样,由于用来切换胶片输送方向的切换件和用来进行胶片F输送的输送机构分别由不同部件所构成,与改变供应输送结构的整体外观后的装置相比,可缩小可动部分,能够实现机构的小型化。
(b)
通过设置多个输送辊或输送带,将胶片F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送至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供应输送机构A可不需夹具C。采用这种输送机构A时,为吸收供应输送机构A中的输送速度与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胶片F之间的速度差,虽然在输送系统的中间需形成环圈形成部,但能够实现更可靠的输送。
(c)
将胶片扫描器FS的胶片输送部21设置成能够对应于胶片尺寸进行自动切换。通过上述构成,提高从胶片F的显影处理到扫描为止的一连串自动处理的通用性。
(d)
在上述实施例中,夹具C是通过旋转驱动从接受位置移动至交接位置,但也可使其构成为非旋转而是平行的移动。也可将一对夹持辊的驱动源装载在夹具C上。
关于在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轴的制动结构,也可采取多种变换例。例如,可通过凹凸的嵌合机构制动。也就是说,在夹具C的移动过程中,凹凸相嵌合阻止其旋转,在接受位置及交接位置,使凹凸的嵌合解除。
(e)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胶片位置计算部17d检测出的照相胶片F的前端位置(胶片导片的前端位置)设定为位于从输出辊15b起规定距离的位置上,但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由输出辊15b夹持照相胶片F之后的位置。同时,有关规定距离的数值,也可适当地变更其设定。
(f)
可将控制单元17拥有的部分功能,设置成作为输送控制部70的功能。有关胶片处理装置FA的各控制部,可适当组合CPU、存储器、硬盘等硬件和进行控制用软件而构成。
(g)
本发明中成为处理对象的照相胶片,不仅局限于底片或正片,同时可应用于135型或APS型等适当种类的照相胶片。
(h)
上述实施例中,所列举的锥状部的例子为,在宽度限制导向件中最先进入输送路径的部分为锥形。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锥状部的结构可设置成当夹具C位于交接位置的状态时,在宽度限制导向件的下部向上游侧逐渐变宽的锥状部。根据该构成,照相胶片可准确地送入一对夹持辊,可顺利进行输送。

Claims (17)

1、一种胶片处理装置,包括胶片显影机(FP)和胶片扫描器(FS),其中所述胶片显影机(FP)对未显影照相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所述胶片扫描器(FS)通过光电转换读取已显影照相胶片帧图像的画像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片显影机(FP)包括用于插入未显影照相胶片的插入部(11)和用于输出已显影照相胶片的输出部(14);
所述胶片扫描器(FS)包括用于供应已显影照相胶片的供应部(21a);
其中,所述插入部(11)和所述供应部(21a)设置在操作员可从同一方向进行操作的位置,
胶片处理装置还包括供应输送机构(A),将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设置在从外部可接触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导向部(60)和第二导向部(61),所述第一导向部(60)和所述第二导向部(61)上形成有用于输送各自的照相胶片的输送路径,
所述供应部(21a)通过打开第二导向部(61)且经由第一导向部(60)可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人为地供应给胶片扫描器(F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控制胶片显影机和胶片扫描器的控制部(17),所述控制部可执行自动扫描模式控制和手动扫描模式控制,其中:
在执行自动扫描模式控制时,将从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通过供应输送机构(A)送往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并从照相胶片读取画像信息;
在执行手动扫描模式控制时,将已显影照相胶片人为地插入到胶片扫描器(FS)上并从照相胶片读取画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片扫描器(FS)设置在胶片显影机(FP)的上部,以使胶片扫描器(FS)的供应部(21a)位于所述胶片显影机(FP)的输出部(14)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用于切换输送途径的导引件(41),所述导引件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的供应位置(X1),或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往胶片显影机(FP)外部的输出位置(X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用于对导引件(41)施力使向其输出位置一侧倾斜的施力机构(47);以及用于将导引件(41)设定在供应位置的驱动器(48),其中,当驱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导引件因施力机构的施力被设定在输出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导板(41a,41b)和输送辊(43),其中,
所述导板用于引导设在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的导片(L),并形成开放空间(41s)以便许可已显影照相胶片具有松弛部分;
所述输送辊将沿导板输送过来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压接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刀具(46)和夹具(C),其中,
所述刀具用于切断由输送辊传送来的已显影照相胶片的导片(L);
所述夹具用于压接切断导片后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并将胶片传送到供应部,并且当所述夹具将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传送到供应部时,在比被所述夹具压接的部位上游侧形成能够许可已显影照相胶片松弛的环圈形成空间(Z)。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胶片存储部(33),所述胶片存储部形成于胶片显影机本体的上面,接收被送至胶片显影机本体外部的已显影照相胶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胶片输送单元(FC),所述胶片输送单元(FC)在上游的接收位置中通过一对夹持辊(140)夹持照相胶片的前端部,并以夹持照相胶片的状态把照相胶片从接收位置传送至下游的交接位置,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
单元驱动源(CM),将胶片输送单元(FC)自接收位置驱动至交接位置;
防止旋转装置(143),在胶片输送单元自接收位置向交接位置移动期间防止所述一对夹持辊(140)的旋转;
解除装置(105,106),在接收位置和交接位置解除防止旋转装置(143)的防止旋转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夹持辊驱动源(M2,M3),在所述接收位置和交接位置驱动所述夹持辊,且所述夹持辊驱动源(M2,M3)设置于所述胶片输送单元(FC)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止旋转装置(143)包括制动件(143a)和施力件(144),其中所述制动件作用于一对夹持辊(140)的旋转轴(40c);所述施力件(144)将制动件(143a)压向所述旋转轴(40c)。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输送机构(A)还包括夹具(C)和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其中,
所述夹具(C)可移动于接收位置与交接位置之间,其在接收位置夹持从胶片显影机输出的已显影照相胶片前端部,在交接位置将已显影照相胶片送入胶片扫描器;
所述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安装在夹具上,当夹具(C)位于交接位置时进入输送路径并在宽度方向导引已显影照相胶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设置成,当夹具(C)位于交接位置时,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从输送路径退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C)设置成,将已显影照片沿圆弧状路径从接收位置向设置于其上方的交接位置搬送;
所述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包括支撑部(81)和宽度限制导向件(82),其中,
所述支撑部(81)可旋转地安装于夹具(C)上;
所述宽度限制导向件(82)自支撑部延伸,当夹具(C)位于交接位置时,从宽度方向导引照相胶片的同时,悬吊在形成夹具(C)圆弧状路径的外周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片处理装置还包括输送单元(FC),所述输送单元(FC)设置成:在位于圆弧状路径外周侧的环状空间内,使通过夹具输送过来并成为圆弧状的已显影照相胶片松弛以便使已显影照相胶片形成环圈,
胶片宽度限制导向件(8)包括从上部导引所述环圈的环圈导引部(83)。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胶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度限制导向件(82)包含一对板材(82a)和锥状部(85),其中,
所述一对板材相对设置成从宽度方向夹住已显影照相胶片;
锥状部设置成,当夹具位于交接位置时,形成于宽度限制导向件上游侧,且其中一部分的宽度较宽。
CNB2006101042079A 2005-08-01 2006-08-01 胶片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5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2516A JP4744223B2 (ja) 2005-08-01 2005-08-01 フィルム処理装置
JP2005222516 2005-08-01
JP2005222517 2005-08-01
JP2006024272 2006-02-01
JP2006026922 2006-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8810A CN1908810A (zh) 2007-02-07
CN100487570C true CN100487570C (zh) 2009-05-13

Family

ID=3769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420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570C (zh) 2005-08-01 2006-08-01 胶片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44223B2 (zh)
CN (1) CN10048757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81868A1 (en) 2012-11-26 2022-04-13 Fraunhofer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lant tissue sampling
CN115157887A (zh) * 2022-07-18 2022-10-11 温州柯尼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胶片按需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7251A (ja) * 1999-03-15 2000-09-29 Noritsu Koki Co Ltd 写真処理機
JP2000305204A (ja) * 1999-04-21 2000-11-02 Noritsu Koki Co Ltd デジタルプリンタプロセッサーにフィルムスキャナー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4731A (ja) * 2000-01-07 2001-07-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写真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
JP2003035936A (ja) * 2001-07-24 2003-02-07 Noritsu Koki Co Ltd フィルム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7251A (ja) * 1999-03-15 2000-09-29 Noritsu Koki Co Ltd 写真処理機
JP2000305204A (ja) * 1999-04-21 2000-11-02 Noritsu Koki Co Ltd デジタルプリンタプロセッサーにフィルムスキャナー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41098A (ja) 2007-02-15
CN1908810A (zh) 2007-02-07
JP4744223B2 (ja)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235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59002B2 (en) Recording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CN100487570C (zh) 胶片处理装置
CN101533239A (zh) 片材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US6160609A (en) Printing paper information reading apparatus
US5901949A (en) Conveyor system for collating photographic prints and negatives
US5448335A (en)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apparatus
JP3687773B2 (ja) 複列画像露光装置
EP0828193B1 (en)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0349067C (zh) 相片处理装置
JP4431989B2 (ja) フィルム処理装置
CN100394302C (zh) 比色装置
CN100487567C (zh)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32063B2 (ja) 画像露光装置
JP3587295B2 (ja) 画像プリント装置
CN10051417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724626B2 (ja) 画像プリント装置
KR100382906B1 (ko) 디지털 날염기의 피인쇄물 위치감지장치
JPH02281255A (ja) 感光材料処理装置
JP2001051356A (ja) 写真プリント装置
JP3435236B2 (ja) 連設型記録紙収納装置
US5105214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mask original form
JP3439278B2 (ja) 連設型記録紙収納装置
JP2715348B2 (ja) 自動現像プリント装置
JPH02251832A (ja) アキュームレータ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