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567C -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7567C
CN100487567C CNB2006101609192A CN200610160919A CN100487567C CN 100487567 C CN100487567 C CN 100487567C CN B2006101609192 A CNB2006101609192 A CN B2006101609192A CN 200610160919 A CN200610160919 A CN 200610160919A CN 100487567 C CN100487567 C CN 1004875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paper case
paper
imaging medium
medium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609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5565A (zh
Inventor
中尾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su 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itsu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su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itsu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75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5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75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756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解决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及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包括:壳体(150),其内部容纳所述成像介质(P),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101)和开闭部件(102),所述壳体主体(101)设有用于存取成像介质的开口部(120),所述开闭部件(102)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120);输出口(104),设于所述壳体主体(101)上,用于将容纳于壳体主体(101)内的成像介质(P)向外输出;快门(105),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输出口(104);输送辊(413),设于所述壳体主体(101)上,通过所述快门(105)向外输出成像介质。利用本发明能够提高更换成像介质的工作效率或向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容纳装置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部容纳成像介质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冲洗照片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日本特开平10-325983号公报中已公开了利用激光对由感光材料制成的相纸(例如,印图纸等成像介质)进行图像曝光的装置。该装置读取形成于已显影底片上的帧图像信息或存储于各种存储媒体上的图像数据,并根据这些图像数据在相纸的乳剂面(成像面)上进行图像的洗相曝光。即该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相纸的输送机构以及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单元。而且,该激光单元对由输送机构输送的相纸乳剂面,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相纸的宽度方向)进行激光扫描,使潜影图像形成于乳剂面上。已形成该潜影图像的相纸,送往显影处理部进行显影处理。经过这些工序,在相纸的乳剂面上形成照片图像等想要得到的图像。
在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如日本特开2001-42440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5-134199公报所示,先将卷绕成圆筒状的相纸容纳于记录纸箱内,并将所述记录纸箱装入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记录纸箱装填部。在此,所述记录纸箱的大小通常设定为操作人员可手工搬运的大小,交换相纸时,由操作人员手持记录纸箱对记录纸箱装填部进行装卸。
同时,日本特开2004-302284号公报所示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由具有存取上述圆筒状相纸的开口部的壳体主体和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开闭部件所构成。所述开闭部件通过铰链安装在壳体主体上的同时,通过围绕铰链转动进行开闭操作。而且,由一对输送辊夹持输送容纳在壳体主体内的圆筒状相纸,并通过设置在箱件体主体上的输出口连续地向外部输出。输送辊由设置在壳体主体侧的驱动辊和设置在开闭部件侧的从动辊构成。通过关闭开闭部件,使各输送辊处于相互压接状态且夹持相纸,通过开启开闭部件解除压接状态。
然而,使用容纳如广告用打印等宽度尺寸大的相纸(例如约60mm宽的相纸)的记录纸箱时,由于记录纸箱和容纳于记录纸箱内的相纸非常重,因此操作人员很难抬起相纸并将其安装到记录纸箱内或向记录纸箱装填部进行记录纸箱的装卸。为了解决该问题,有人提出不在装置内部设置记录纸箱,而是把记录纸箱设置成与装置外部相邻的系统。但是,采用这种系统时需要大的安装空间。
因此,可以考虑在记录纸箱的底面设置移动脚轮等移动记录纸箱用滚轮。如果这样设计,通过利用移动脚轮移动记录纸箱,以使向记录纸箱装填部进行记录纸箱装卸的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容易地向暗室移动记录纸箱,从而能够在暗室进行往记录纸箱内更换相纸的作业,同时还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但是,如果记录纸箱的底面拥有如上所述的移动脚轮,则进行往记录纸箱内更换相纸的作业时,因移动脚轮的滚动使记录纸箱容易移动,很难进行相纸更换作业。特别是,由感光材料构成的相纸时,因在暗室中进行更换作业,所以如果记录纸箱容易移动,则会进一步降低工作效率。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移动脚轮的滚动,可以考虑在移动脚轮上设置制动机构,由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制动机构锁住移动脚轮,但特别是在暗室中难以分辨制动机构的操作部位置,很难寻找所述操作部。
还有,通过如上所述的移动脚轮一边移动记录纸箱一边往记录纸箱装填部进行装填时,通常是从移动方向的后方推压记录纸箱使其移动,但此时,记录纸箱移动方向的前方部分容易向与该移动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摇晃,有可能出现记录纸箱与记录纸箱装填部的侧壁或设置在记录纸箱装填部周围的部件等碰撞的现象。特别是,相纸的宽度很宽时,通常是在与相纸宽度方向相对应的长度方向推压记录纸箱,因此记录纸箱移动方向的前侧部分更容易大幅摇晃。因此,很难顺利地往记录纸箱装填部装填记录纸箱,同时还增加了图像形成装置内部件或记录纸箱损伤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操作人员更换相纸时,从减轻操作人员体力负担的角度,最好是所述开闭部件或附属于开闭部件的部件的重量轻(以下,开闭部件以及附属于开闭部件的部件统称开关侧部)。同时,对于安装面而言,如果开关侧部的重量增加,则会增加对支撑开关侧部所需的支撑件(例如,铰链等)的重量负荷,因此最好是开关侧部的重量轻。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所述驱动辊或从动辊之一被安装在开闭部件上。因此,增加了开关侧部的重量,对操作人员而言,也增加了开闭开关侧部时的体力负担。而且,由于增加了对支撑开关侧部所需的支撑件(在日本特开2001-42440号公报中为铰链)的重量负荷,因此有必要使用坚固的支撑件结构。因此,会带来支撑件的大型化或成本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提高更换成像介质时的工作效率以及往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容纳装置时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可装卸地安装在在成像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包括,壳体、输出口、快门和输送辊。壳体,具有为存取成像介质而设有开口部的壳体主体和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开闭部件,且内部容纳有成像介质。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用于将容纳于壳体主体内的成像介质向外输出。快门,打开或关闭所述输出口。输送辊,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通过所述快门向壳体的外侧输出成像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仅在壳体主体上设置了一对输送辊、相纸输出口和快门。根据该构成,减轻了操作人员进行感光材更换作业当中开闭开闭部件时的体力负担。这是因为,通过把从前安装在开闭部件上的从动辊安装在主体侧,实现了开闭部件的轻型化。依据该构成,能够提高成像介质的更换或往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容纳装置的工作效率。
同时,开闭部件本身也不需要支撑从动辊所需的刚性,所以能够使用厚度薄的部件,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部件的轻型化。还有,减轻了用于往主体侧支撑开闭部件的支撑件的负荷。因此,能够实现支撑件的小型化。而且,作为支撑件,例如使用铰链等时,缓和了铰链部周围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防止铰链部周围的壳体主体或开闭部件的破损。
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输送辊为至少具有一个驱动辊的一对辊,当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一对辊处于相互压接状态,当开闭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一对辊处于相互离开状态。根据该构成,由于一对辊与开闭部件的开关相连动,在压接状态和离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使一对辊夹持感光材的作业。即,由于一对输送辊设置成,当开闭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使其相互离开,因此能够容易地在一对输送辊之间安装感光材。同时,由于一对输送辊设置成,一旦关闭开闭部件则使其处于相互压接状态,因此利用关闭侧部的关闭操作能够夹持安装在一对输送辊之间的感光材。如上所述,由于是利用开闭部件的开关操作来夹持感光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复杂的感光材安装作业。
本发明提出的第三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当开闭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快门处于开启状态,当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快门处于关闭状态。通常,为了防止感光材的曝光,感光材的更换作业是在暗室中进行,因此操作人员很难用肉眼确认感光材是否处于被一对输送辊夹持的状态。因此,操作人员将手插入一对输送辊的压接部附近并通过与感光材接触来确认感光材的夹持状态,即确认感光材是否在其宽度方向上以弯曲的状态被夹持。但是,由于一对输送辊被容纳在箱件体主体内的狭小空间中,且由于其他器械或输送辊自身的阻碍,因此操作人员很难确认感光材的状态。因此,在本发明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中,更换感光材时,即当开闭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使设置在感光材输出口上的快门能够打开。根据该构成,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接触来确认感光材是否被一对输送辊夹持着,并且还能容易地进行感光材的安装作业。
本发明提出的第四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还包括用于进行快门开闭操作的快门开闭装置。通常,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部上,当用于往成像装置主体装卸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开关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部相对外部空间处于遮光的状态。开关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部的遮光状态被解除。因此,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部的遮光状态被解除时,如果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快门处于开启状态,容纳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内的感光材则会曝光。因此,在本发明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中,除与上述开闭部件相连动使快门开闭之外,还包括能够操作快门的快门开关。根据该构成,往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部的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例如能够使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部上的开关门和快门开闭装置相连动。即,当开关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操作快门开闭装置使快门处于开启状态。另一方面,当开关门处于开启状态时,解除快门开闭装置使快门处于关闭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在无意识中使感光材曝光的现象。
本发明提出的第五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还包括移动脚轮和移动限制装置。移动脚轮,设置于壳体底部;移动限制装置,连动于开闭部件的开关动作,限制由移动脚轮所引起的壳体在其安装面上的移动。根据该构成,即使壳体部件大且重,通过设置移动脚轮,能够容易地进行往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壳体部件的作业。同时,在图像形成装置外,通过利用移动脚轮,能够自由地移动壳体部件。而且,操作人员无须特意操作设置在辊等上的制动机构,伴随着更换作业仅进行开闭部件的开闭操作,就能控制壳体部件的移动。因此,尤其容易进行暗室内的相纸更换作业。其结果是,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相纸更换作业,特别是能够容易地进行暗室内的相纸更换作业。
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装填部、装填部导引部件和旋转限制部件。其中,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到第五的任意一项的相关装置。装填部,其内装填有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
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沿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向装填部进行装卸移动的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旋转限制部件成圆筒形,且设置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位于与装卸移动方向相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并设置成可相对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沿垂直方向旋转,当将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安装到装填部时,旋转限制部件的外周面分别与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相接触。
根据该构成,当往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利用旋转限制部件与装填部导引部件相互接触,能够抑制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特别是移动方向前端部分)向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摇晃。在这里,通过在移动方向上设置多对旋转限制部件,在往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的早期阶段,能够使至少两对(两侧合计为四个)旋转限制部件与装填部导引部件成可接触状态,能够确实地抑制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摇晃。其结果是,操作人员能够顺利地往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而且,还能防止因图像形成装置内的部件或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摇晃而引起的冲撞或损伤。
本发明提出的第六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可装卸地安装在在成像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包括壳体、移动脚轮和移动限制装置。壳体,具有为存取成像介质而设有开口部的壳体主体和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开闭部件。而且,壳体,在其内部可容纳成像介质。移动脚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面。移动限制装置,连动于所述开闭部件的开关动作,限制所述移动用脚轮在壳体安装面上的移动。
根据该构成,即使壳体部件大且重,通过设置移动脚轮,能够容易地进行往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壳体部件的作业。同时,在图像形成装置外,通过利用移动脚轮,能够顺利地移动壳体部件。而且,操作人员无须特意操作设置在移动脚轮等上的制动机构,伴随着更换作业仅进行开闭部件的开闭操作,就能控制壳体部件的移动。因此,尤其容易进行暗室内的相纸更换作业。其结果是,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相纸更换作业,特别是能够容易地进行暗室内的相纸更换作业。
本发明提出的第七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移动限制装置为安装在开闭部件上的弹性部件,当开闭部件开启开口部时,弹性部件与壳体安装面接触。根据该构成,利用因安装在开闭部件上的弹性部件与底面相接触而产生的弹性部件与底面之间的较大摩擦阻力,能够限制壳体的移动。其结果是,能够用简单的构成设置限制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第八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开闭部件的下端部并沿成像介质的宽度方向配置的旋转轴。而且,通过使开闭部件围绕旋转轴旋转,开启所述开口部。根据该构成,由于当开口部开启时,开闭部件因其自重向底面按压,因此如果恰当地设定开闭部件的重量,则能够确实限制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在底面上的移动。
本发明提出的第九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移动限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成像介质宽度方向的开闭部件的两端附近。根据该构成,能够以尽可能少数的限制装置有效的限制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在底面上的移动。
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内部可装卸地安装有容纳成像介质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包括装填部、装填部导引部件、移动脚轮和旋转限制部件。其中,装填部,其内装填有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沿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向装填部进行装卸移动的方向延伸,且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相对设置。移动脚轮,设置于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底面。旋转限制部件,设置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位于与装卸移动方向相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并设置成可相对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沿垂直方向旋转,当将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装卸到装填部时,旋转限制部件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相接触。
换言之,壳体的底面设有移动脚轮,利用移动脚轮使壳体向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向装填部进行装卸的方向移动,能够往装填部进行装卸。而且,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填部上设有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该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沿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向壳体的装填部进行装卸的方向延伸,且从平面上看在与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距规定间隔相对设置。还有,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位于与装卸方向相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旋转限制部件。所述旋转限制部件,由围绕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轴可旋转的旋转件构成。且进行装卸时,通过旋转限制部件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的相对面接触,限制壳体向与装卸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的移动。
根据该构成,即使壳体部件大且重,通过设置移动脚轮,能够容易地进行往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壳体部件的作业。同时,在图像形成装置外,通过利用移动脚轮,能够自由自在地面上移动壳体部件。而且,当往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利用旋转限制部件与装填部导引部件相互接触,抑制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特别是移动方向前端部分)向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摇晃。在这里,通过在壳体上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多对旋转限制部件,往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的早期阶段,能够使至少两对(两侧合计为四个)旋转限制部件与装填部导引部件成可接触状态,能够确实抑制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摇晃。其结果,操作人员能够顺利地往装填部装填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而且,还能防止因图像形成装置内的部件或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摇晃而引起的冲撞或损伤。
本发明提出的第三种图像形成装置,沿移动方向相距规定间隔设置至少三对以上的移动限制装置。根据该构成,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移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的摇晃。同时,即使装填部导引部件相互不连续,且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被切割,只要将其切割的长度设定成小于旋转限制部件移动方向的配置间隔(规定间隔),就能抑制移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时的摇晃。也就是说,即使壳体上的一侧或双侧的一个或者两个旋转限制部件位于与切割部相对应的位置上,但通过使至少分别位于壳体两侧的至少两对(即每侧至少两个)旋转限制部件位于与装填部导引部件相接触的位置,就能够很好地抑制壳体的摇晃。
本发明提出的第四种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扶梯和扶梯导引部件。扶梯架设在装填部的底板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安装面之间,并配置在将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装卸到装填部的入口侧。一对扶梯导引部件在扶梯的两侧相对配置。而且,扶梯导引部件和装填部导引部件的位置关系为,在移动方向上相距规定间隔并配置在一条线上,同时安装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上的多个旋转限制件之间的间距大于规定间隔。
换言之,扶梯导引部件和装填部导引部件的位置关系为,设于扶梯左侧的扶梯导引部件和设于装填部左侧的装填部导引部件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相隔规定距离配置。同时,扶梯右侧的扶梯导引部件和设于装填部右侧的装填部导引部件也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相隔规定距离配置。且分别安装在壳体两侧上的一对旋转限制部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扶梯导引部件和装填部导引部件之间的所述规定距离。
根据该构成,装填部底面和图像形成装置之间即使有高度差,操作人员也不必抬起成像介质容纳装置,通过推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使其在扶梯上移动能够容易地进行往装填部装卸成像介质容纳装置的作业。同时,即使扶梯导引部件与装填部导引部件不连续,通过将旋转限制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的配置间距(一定间隔)设定成大于扶梯导引部件与装填部导引部件之间的规定间隔,如同装填部导引部件存在缺口时一样,能够很好地抑制壳体的摇晃。
附图说明
图1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照片处理系统整体构成的部分剖面图;
图2为下侧记录纸箱的构成侧视图;
图3为下侧记录纸箱的构成主视图;
图4为下侧记录纸箱装填部的构成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上侧及下侧记录纸箱装填部的构成侧视图;
图6为扶梯的构成侧视图;
图7为定位单元的构成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定位单元的构成侧视图;
图9为定位单元的构成主视图;
图10为开始往记录纸箱装填部装填记录纸箱的状态侧视图;
图11为即将把记录纸箱装填在记录纸箱装填部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在记录纸箱收装填内已完成对记录纸箱定位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的构成(非配合连接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14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的构成(平衡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15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的构成(配合连接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16为从壳体正面看快门开关和辊压接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17为开启记录纸箱盖且解除快门开关状态的构成示意图;
图18为开启记录纸箱盖且按压快门开关状态的构成示意图;
图19为开启记录纸箱盖且按压快门开关状态下的快门开关和辊压接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符号说明
A        图像形成装置
P        相纸(成像介质)
100      记录纸箱(成像介质容纳装置)
101      记录纸箱主体部(壳体主体)
102      记录纸箱盖部(开闭部件)
104      输出口
105      快门
107      快门开关(快门开关装置)
111      小脚轮(移动脚轮)
112      导向轴承(旋转限制部件)
115      橡胶垫(移动限制装置)
116      铰链(旋转轴)
120      开口部
150      记录纸箱壳体(壳体)
200      记录纸箱装填部(装填部)
202      记录纸箱引导件(装填部引导部件)
350      扶梯
352      侧面导板(扶梯导引部件)
413      输送辊
413a     驱动辊
413b     从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状态进行说明。而且,下面所述的实施状态只不过是列举本发明的最佳实施状态,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其他应用品或其他用途。
[照片处理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为具有记录纸箱(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照片处理系统整体构成部分剖面图。图1所示的照片处理系统,具有获取图像数据,并根据该图像数据在由感光材料等制成的相纸P(相当于成像介质)的乳剂面(相当于成像面)上进行图像的洗相曝光,并具有打印照片的功能。
而且,该照片处理装置包括胶片扫描器(图中省略)和媒体读取部(图中省略)。胶片扫描器用于扫描显影处理后的照相胶片上的帧图像并获取图像数据,媒体读取部用于读取储存在数码相机的存储媒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A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图1的右端部)上,沿垂直方向并列设有两个分别装填有记录纸箱90、100的记录纸箱装填部95、200。装填在上侧记录纸箱装填部95的记录纸箱90(下称上侧记录纸箱)和装填在下侧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下称下侧记录纸箱或记录纸箱)100内,分别容纳有把长条形相纸P的乳剂面作为外侧并卷绕成圆筒状的相纸卷R。上侧记录纸箱90,通过滑轨91(参照图5)可装卸自如地装填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记录纸箱装填部95内,而下侧的记录纸箱100,则通过下文中描述的小脚轮111可装卸自如地装填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
上侧的记录纸箱90用于容纳相对窄幅(通常所使用的,通用性较高的尺寸(约30mm以下))的相纸P(相纸卷R),其结构为众所周知的构成,在这里省略具体的说明。
另一方面,下侧记录纸箱100用于容纳比容纳于上侧记录纸箱90内的相纸P更宽幅(例如,约60mm6)的相纸P(相纸卷R),作为本发明的对象,在下文中对其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所需的打印尺寸等来选择分别装填在记录纸箱装填部95、200内的上侧或下侧的记录纸箱90、100之一。而且,从被选择的记录纸箱抽取相纸P,并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即,从上侧或下侧的记录纸箱90、100之一抽取相纸P,通过前置辊单元4转换方向,而且,由相纸刀具5按规定的打印尺寸切断被转换方向后的相纸P。并且,由输送单元6把被切断的相纸P送往位于下游侧的曝光装置7。
所述曝光装置7设有上游侧曝光输送辊9a和下游侧曝光输送辊9b(不区别两者时,仅称作曝光输送辊9)。这些曝光输送辊9a、9b之间设有利用激光对相纸P进行曝光处理所需的曝光位置。上游侧曝光输送辊9的上游侧设有相纸检测传感器10,一旦送进相纸P,检测其前端部分并输出信号。所述相纸检测传感器10由输出红外光的发光元件和接受所述红外光的受光元件构成。利用由所述相纸检测传感器10检测出的相纸P的位置,能够确定所述曝光位置的曝光开始时刻。
所述曝光装置7为周知的结构,根据图像数据对从激光光源(激光二极管等)输出的激光进行光调节,而且,通过对相纸P照射所述被光调节的激光,进行图像曝光。进行所述图像曝光时,在由曝光输送辊9a、9b夹持的状态下,按规定速度(一定速度)输送相纸P。由于是在与相纸P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扫描激光,因此在相纸P上一行一行地进行图像(潜影)的洗相曝光。
而且,进行如上所述的图像曝光的同时,相纸P通过下游侧的曝光输送辊9b被输送到曝光位置的更下游侧。所述曝光装置7的下游侧设有第一输送单元11。第一输送单元11设置成,可围绕规定的旋转轴心旋转,而且所述第一输送单元11还具有把由下游侧曝光输送辊9b传递来的相纸P提供给第二输送单元12的功能。
所述第二输送单元12包括沿输送路径配置的多个夹持输送辊对12a和形成输送路径所需的导板12b。同时,所述输送辊对12a设置成由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驱动。
还有,在所述曝光装置7的下游侧(图1中位于曝光装置7的左侧)设有相纸P的容纳空间部S,暂时容纳输送方向的长度超过规定长度(例如,430.1mm)的相纸。在这里,如果相纸P的长度比从曝光位置到显影处理部之间的距离长,则在曝光装置7进行曝光的过程中,相纸P的前端进入显影处理部。此时,在所述显影处理部的处理而产生的震动,会传递到相纸P的曝光部分而成为曝光阴影的原因。因此,当相纸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超过所述规定长度时,通过在所述容纳空间部S内容纳相纸P防止曝光阴影的发生。
另一方面,输送方向的长度比所述规定长度的短的相纸P则不会发生如上所述的曝光阴影的问题,因此相纸不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部S内,而直接送往显影处理部。其理由是,如果在所述容纳空间部S内容纳不会发生上述问题的输送方向长度的相纸P,只会白白地降低装置整体的处理速度。
容纳空间部S内设有用于卷绕相纸P的卷筒20和用于在所述卷筒20的外周面上压接并保存相纸P的压接滚21。卷筒20与压接滚21在夹持相纸P输送方向前端的同时,作为卷绕机构8也发挥其功效。
容纳空间部S内卷筒20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被容纳在容纳空间部S内的相纸P的松弛量的松弛量检测传感器22。所述松弛量检测传感器22是由发光元件22a和受光元件22b组合而成,而且,一旦从发光元件22a照射出的光被相纸P遮断,就被判定为松弛量大于规定量。在这里,连接所述发光元件22a和受光元件22b的线,设置成相对于水平线成倾斜状态。
[下侧记录纸箱的构成]
图2为表示下侧记录纸箱100构成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下侧记录纸箱100的构成的主视图。所述记录纸箱100包括作为矩形箱子形状壳体的记录纸箱壳体150,且所述记录纸箱壳体150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相纸P的容纳部。而且,图2和图3表示通过下文中描述的小脚轮111把记录纸箱壳体150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外的底面F(例如,图像形成装置A的安装面或暗室底面等)上的状态。
在记录纸箱壳体150中,图2的左右方向称作壳体长度方向。该壳体长度方向与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相纸P(相纸卷R)宽度方向一致。同时,在壳体长度方向上,图3的前面一侧(图2的右侧)称作壳体正面侧,后面一侧(图2的左侧)称作壳体背面侧。而且,在记录纸箱壳体150中,图3的左右方向称作壳体宽度方向,从壳体正面侧看左侧(图3的左侧)称作壳体左侧,右侧(图3的右侧)称作壳体右侧。
如图2、图3所示,记录纸箱壳体150由作为壳体主体的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和作为开闭部件的记录纸箱盖部102构成。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之外的其他部分(在本实施状态中,上面的一部分和壳体右侧的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向容纳部装卸相纸卷R的开口部120,记录纸箱盖部102能够使所述开口部120开闭。
记录纸箱盖部102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同时,当关闭开口部120时,沿垂直方向延伸,且与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壳体左侧侧面相对。而且,当关闭开口部120时,记录纸箱盖部102的上端部朝向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壳体左侧侧面沿水平方向突出,与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上面共同构成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上面。
而且,所述记录纸箱盖部102,通过被安装在下面所述的下部框架上的铰链116安装在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所述铰链116为,设置在记录纸箱盖部102的下端部,并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记录纸箱盖部102能够围绕铰链116旋转。通过该转动,如图3中的两点虚线所示,打开记录纸箱盖部102时,上部向壳体右侧(外侧)且下侧,即向底面F侧移动,以此开放开口部120。
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底面(下文中描述的下部框架108的下面)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作为记录纸箱壳体150移动脚轮的小脚轮111。
记录纸箱盖部102被关闭时的上部外侧面上,在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橡胶垫115。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开放开口部120时,各橡胶垫115与底面F相接触的同时,因记录纸箱盖部102的自重压向底面F。在该状态下,即使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设有小脚轮111,因橡胶垫115与底面F之间的较大摩擦阻力,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很难通过小脚轮111在底面F上移动。即,当记录纸箱壳体150的记录纸箱主体部101通过小脚轮111位于底面F上的状态下,且记录纸箱盖部102开放开口部120时,各橡胶垫115构成用于限制记录纸箱主体部101通过小脚轮111在底面F上移动的限制装置。
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上面,在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记录纸箱盖部102自由配合连接的结合扣103,并且,通过配合连接结合扣103,能够维持完全关闭开口部120且使容纳部内处于遮光状态。而且,通过解除结合扣103的配合连接,能够使记录纸箱盖部102旋转并且能够使开口部120处于开放状态。
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左侧侧面上部形成有用于把从容纳在容纳部内的相纸卷R抽取的相纸P向记录纸箱壳体外部输出的相纸输出口104。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当相纸P处于被容纳在记录纸箱100内的状态时,圆筒状相纸P的芯材(图中未示出)可转动地支撑于设置在图中未示出的轴承部上。如图16所示,相纸P是被由驱动辊413a和从动辊413b构成的一对输送辊413压接夹持,并通过输送辊413的旋转驱动力围绕芯材旋转的同时,连续被抽取(以下,相纸P被抽取的一侧称作抽取侧)。根据该构成,相纸P通过输出口104连续向记录纸箱100外部输出。从动辊413b设置成可沿垂直方向移动,利用下文中描述的辊压接机构控制其移动。即,利用压接机构控制输送辊413,使其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成相互压接状态,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开启状态时处于相互离开状态。而且,驱动辊413a则通过传送带与图中未示出的电动机驱动轴相连接并旋转驱动,而从动辊413b则当各辊413a、413b处于相互压接状态时,利用从驱动辊413a传递来的驱动力旋转驱动。
如图2所示,所述相纸输出口104,设有用于关闭所述相纸输出口104的快门105。而且,记录纸箱100内设有用于进行快门105开闭操作的快门开关。快门开关设置成,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开启状态时,使快门105处于打开状态,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使快门105处于关闭状态。而且,快门开关设置成,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即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和快门105均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按压下文中描述的作为快门开关装置的快门开关107能够只打开快门105。
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壳体正面侧的面上设有调整辊106,用于手动向相纸输出口104输出从相纸卷R抽取的相纸P,和用于进行快门105开闭作业的所述快门开关107。
如图16所示,调整辊106与驱动辊413a的芯材412一体设置在同轴上,而驱动辊设置成,与调整辊106的旋转操作相连动旋转。
操作人员通过按压所述快门开关107能够开闭快门105。同时,把记录纸箱100装填到图像形成装置A的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后,一旦关闭图中未示出的装置前盖,则与该关闭作业相连动,由设置在装置前盖内侧的突起部按压所述开闭开关。根据该构成,只要关闭装置前盖,快门105就被打开,处于能够从记录纸箱向图像装置A内输出相纸P的状态。另一方面,一旦开启装置前盖,快门开关107则被装置前盖的突起部按压。根据该构成,利用施力装置能够将快门自动地复原到原来的状态并关闭。
下面,对本发明特点之一的快门开关和辊压接装置进行说明。根据图16~19详细说明相互连动运作的上述两个装置。图16为快门开关和辊压接装置的构成示意图。在这里,将壳体宽度方向定义为X方向,垂直方向定义为Y方向,记录纸箱长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
图16所示,记录纸箱盖部102和快门105均处于关闭状态。快门开关机构主要由与快门105一体设置的第一凸轮辊409和用于驱动第一凸轮辊409的第一平板凸轮404构成。快门105被引导件435(参照图19)所导引,只能在Y方向上移动。同时,快门105通过安装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的拉伸螺旋弹簧420向快门关闭方向,即在图16中从Y1向Y2方向施力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制动器定位。快门105由快门主体105a和在主体105a上从壳体正面侧的端部向记录纸箱主体内部突出并延伸的突出部105b构成,同时,突出部105b的前端安装有能够围绕辊轴心425旋转的第一凸轮辊409。第一平板凸轮404由矩形状板状件构成,第一平板凸轮404的中间部上设有台形状欠缺部405。根据该构成,形成使快门105进行规定操作所需的凸轮剖面(凸轮面)405a、405b、405c、405d。在图16中,第一凸轮辊409不与任何凸轮面405a、405b、405c、405d相接触。因此,快门105利用规定施力从Y1向Y2方向施力维持关闭状态。而且,第一平板凸轮404被图中未示出的引导件所导引,只允许在图16中的X方向上移动。还有,第一平板凸轮404拥有架设在与下文中描述的第二平板凸轮406之间的拉伸螺旋弹簧421,通常从X1向X2方向施力的同时,与第二平板凸轮406相接触。
下面,对辊压接机构与输送辊413的构造进行说明。如上所述,输送辊413由驱动辊413a和从动辊413b构成。通过利用固定安装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的图中未示出的轴承部上的芯材412,驱动辊413a可围绕辊轴心旋转。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芯材414,从动辊413b可围绕辊轴心旋转。轴承430被安装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的引导件431(参照图19)所导引,只允许在Y方向上移动。而且,轴承430受到压缩螺旋弹簧423所施加的负荷从Y1压向Y2方向,从动辊413b也受到压缩螺旋弹簧423所施加的负荷从Y1压向Y2方向。
辊压接装置主要是由第二凸轮辊411和第二平板凸轮406构成。其中,第二凸轮辊411与芯材414同轴安装,第二平板凸轮406用于驱动第二凸轮辊411。第二平板凸轮406的中间部上设有缺口部407。根据该构成,形成使从动辊413b进行规定操作所需的凸轮剖面(凸轮面)407a、407b、407c、407d。在图16的状态下,第二凸轮辊411不与任何凸轮面407a、407b、407c、407d相接触。因此,利用驱动辊413a限制从动辊413b在Y方向的位置,并利用因压缩螺旋弹簧423的施力而产生的规定压接力向驱动辊413a按压。根据上述构成,输送辊413以规定的压接力夹持相纸P。
还有,第二平板凸轮406被图中未示出的引导件所导引,仅允许在X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并通过安装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的拉伸螺旋弹簧422从X1向X2方向施力。同时,在第二平板凸轮406上与其一体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杆416,而且,杆416的前端安装有能够围绕辊轴心428旋转的第三凸轮辊417。第三凸轮辊417,则通过设置成从记录纸箱盖部102突出的第三平板凸轮418与记录纸箱盖部102的开闭相连动旋转。
下面,根据图17,对开启记录纸箱盖部102时,快门开关和辊压接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图17为开启快门105状态的图。如图17所示,一旦开启记录纸箱盖部102,安装在记录纸箱盖部102上的第三平板凸轮418和与第二平板凸轮406相连接的第三凸轮辊417之间的接触就被解除,因此,通过拉伸螺旋弹簧422的施力,第二平板凸轮406从X1向X2方向移动。同时,由于第一平板凸轮404通过拉伸螺旋弹簧421与第二平板凸轮406相连接,因此第一平板凸轮404与第二平板凸轮406相连动并移动。此时,第一凸轮辊409与形成于第一平板凸轮404上的凸轮面405a相接触,并在凸轮面405a上滚动的同时,从Y2压向Y1方向。同样地,与从动辊相连接的第二凸轮辊411与形成于第二平板凸轮上的凸轮面407a相接触,并在凸轮面407a上滚动的同时,从Y2压向Y1方向。伴随着上述流程,快门105和从动辊413b从Y2压向Y1方向,快门105成开启状态,同时驱动辊413a和从动辊413b之间的压接状态也被解除。而且,图17所示两点虚线为图16的状态,即表示记录纸箱盖部102和快门105均处于关闭状态。
接下来,根据图18和图19,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和快门105均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快门开关107的作业使快门105关闭的操作进行说明。图18为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和快门105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按压快门开关107仅快门105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19为从上侧(图18的W方向)看图18的图。如上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壳体正面侧上设有快门开关107,开闭开关107的前端安装有能够围绕辊轴429旋转的第四凸轮辊424。快门开关107,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拉伸螺旋弹簧向壳体正面侧施力。因此,通常第四凸轮辊424不与其他部分相接触(图18中的两点虚线)。但是,一旦快门开关107被按压,如图中实线所示,第四凸轮辊424则从Z1向Z2方向移动。此时,第四凸轮辊424与形成于第一平板凸轮404上的接触面404a相接触。该接触时,第一平板凸轮404受到从X1朝向X2的力,因此对抗拉伸螺旋弹簧421的施力从X2向X1方向移动。因此,如图18所示,第一凸轮辊409与形成于第一平板凸轮404上的凸轮面405a相接触,并在凸轮面405a上滚动的同时,从Y2压向Y1方向。根据该构成,与第一凸轮辊409相连接的快门105从Y2压向Y1方向,快门105成开启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设有下部框架108。下部框架108位于壳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并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部框架108在壳体正面侧比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壳体正面侧向外突出,而且,所述突出部分的下面安装有用于连接两侧下部框架108的连接框架109。
还有,在所述下部框架108的突出部分安装有连接3个方管所组成的倒U字形把手110。该把手的上部比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上面向上方突起,操作人员通过把持该突出的上部(主要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按压或拉开把手,通过小脚轮111能够使记录纸箱壳体150在底面F上移动。
在所述下部框架108的下面,沿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小脚轮111。而且,每一下部框架108的下面拥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在壳体长度方向相隔一定间隔配设有围绕旋转轴旋转的多个(在本实施状态中为四个)导向轴承。即,在所述每一下部框架108中,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和中间部两处设有四个作为圆筒形旋转限制部件的导向轴承112。
所述导向轴承112与下文中描述的扶梯350侧面导板352(参照图5和图6)或设置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上的记录纸箱引导件(参照图4)相滑接,并用于限制记录纸箱壳体150(记录纸箱100)在壳体宽度方向的移动。因此,每一导向轴承112外周面的一部分设置成,在壳体宽度方向从记录纸箱主体部101或记录纸箱盖部102向外突出。
在所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且两个下部框架108之间,通过定位销座114安装有定位销113。而且,定位销113与下面所述的设置在记录纸箱收藏部200底面的定位单元250(参照图4)相配合连接以对记录纸箱壳体150(记录纸箱100)进行定位。
所述定位销113和定位销座114分别设置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底面的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且壳体正面侧的销座高度(从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突出的量)高于壳体背面侧的销座高度(参照图10、图11)。关于这一点,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在所述两个下部框架108中,配设在壳体左侧的下部框架108的壳体背面侧端部,设有与下文中所述的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相配合连接的阻尼连接销117。而且,在本实施状态中,把切割下部框架108壳体背面侧的一部分而露出的导向轴承112的旋转轴作为阻尼连接销117来使用。当然,不仅限于所述状态,也可配设其他专用阻尼连接销117。
[记录纸箱装填部的构成]
图4为图像形成装置中下侧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构成之平面示意图,图5为两个记录纸箱装填部95、200的构成侧视图。如图4、图5所示,记录纸箱装填部200是由设在装置主体内部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四个装置主体框架201所限定的区域来构成。
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上,设有作为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的一对记录纸箱引导件202,所述一对记录纸箱引导件202设置成相隔规定间距且相互平行,并与记录纸箱100的导向轴承112相滑接。而且,利用记录纸箱引导件202,在往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装填记录纸箱100时,限制记录纸箱100在壳体宽度方向的移动。还有,沿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的延伸方向,从图4的图下侧向图上侧装填记录纸箱100。
在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之间,设有用于对装填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的记录纸箱100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元250。而且,定位单元250分别设置在当完成记录纸箱100装填时,与两个定位销113相对应的位置上。如下文中的详细说明,每一定位单元250是利用提升辊255略微抬起正在通过定位单元250之上的记录纸箱100,并通过使定位销113插入定位引导件257的插入槽257a来进行记录纸箱的定位。
而且,与壳体背面侧的定位销113相对应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二端侧的定位单元250(图4的图面上侧所记载的)的高度(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底面突出的量)比与壳体正面侧的定位销113相对应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的定位单元250(图4的下侧所记载的)的高度高。两者的其他的结构相同,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在所述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相纸输送方向下游侧(图4的左侧)的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当于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二端侧的端部位置上,设有与阻尼连接销117相配合连接的配合连接件301。配合连接件301为构成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的部件,关于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在下文中详细说明。所述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用于在把记录纸箱100的定位销113插入定位单元250的定位引导件257插入槽257a之前减缓记录纸箱100的移动速度从而缓解冲击力。即,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的配合连接件301前端部,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的上部向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突出,而且,使配合连接件301与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相配合连接,一边通过减震器缓解配合连接时的冲击力,一边把记录纸箱100导向规定位置。
在位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装置前盖侧)的端部上,通过扶梯铰链361连接有扶梯350。所述扶梯350,通过围绕扶梯铰链361旋转并使其前端部与图像形成装置A的安装面相接触,架设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和装置安装面之间。根据该构成,利用扶梯350能够顺利地安装或拆卸记录纸箱100。同时,由于扶梯350通过扶梯铰链361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着,因此装填记录纸箱100后,通过使扶梯350处于沿垂直方向竖立的状态(图4所示状态,该状态称作容纳状态)下,来关闭图像形成装置A的前盖(以下,称装置前盖)可将扶梯容纳在装置前盖的内侧,所以不会妨碍操作人员的其他操作。
扶梯350的两侧部上,分别设有如下文中所述的作为扶梯导引部件的侧面导板352。侧面导板352的一侧(图4中右侧的侧面导板352)的一端连接有与装置主体框架201相连接的扶梯用阻尼器362。扶梯用阻尼器362用于控制扶梯350的开闭速度,例如,在开闭扶梯时,当发生因操作失误放开扶梯350时,也可避免扶梯350强力地落到装置安装面上,具有确保安全的功效。
虽然在本实施状态中,对在扶梯350上安装了扶梯用阻尼器36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不安装扶梯用阻尼器362。而且,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为了容易进行扶梯的开闭作业,也可在扶梯350上安装把手。
[扶梯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6对扶梯35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扶梯350包括踏板351、设置在踏板351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侧面导板352、配设在踏板351的宽度方向大致中部位置上的加强筋353。
所述踏板351构成记录纸箱100小脚轮111的移动面。同时,所述踏板351上还设有当把扶梯350容纳于装置主体时,与被装填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100开闭开关107相对应的贯穿孔354。根据该构成,当合上装置前盖时,使设置在装置前盖内侧的突起部,能够穿过贯穿孔354按压开闭开关107。
所述侧面导板352,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同,与记录纸箱100的导向轴承112相滑接并限制记录纸箱100在壳体宽度方向的移动。所述两侧侧面导板352之间的间隔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之间的间距大致相同。但是,两侧侧面导板352扶梯前端侧端部(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一端侧端部),朝向前端往踏板351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因此,扶梯前端部的两侧侧面导板352之间的间距,朝向前端变得更宽。即,比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之间的间距宽。根据该构成,通过扶梯350,往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装填记录纸箱100时,便于将记录纸箱100移入扶梯350内,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在本实施状态中,说明了两侧侧面导板352分别设置成朝向前端往外侧倾斜的构成,但不仅限于所述形态,也可以只把一侧侧面导板352设置成倾斜,而另一侧侧面导板设置成笔直延伸的结构也可。
侧面导板352的高度设定为,当装填记录纸箱100时至少能与导向轴承112相滑接且能够顺利装填记录纸箱100所需的尽可能低的高度为佳。即,已容纳扶梯350的状态时,侧面导板352的铰链361侧端成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底面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端部几乎相接触的状态。此时,如果记录纸箱引导件202延伸到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端部,则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与侧面导板352将相互干涉。因此,如图4所示,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端部切断与侧面导板352的高度几乎相同的量。在这里,侧面导板352的高度越高,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的所述切断量越大。如上所述,切断量越大,则架设扶梯350时侧面导板352的铰链361侧端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端部的间隔会变大,有可能无法良好地进行装填记录纸箱100时壳体宽度方向的限制。因此,最佳为通过尽可能降低侧面导板352的高度来减少切断量,以使能够稳定地装填记录纸箱100。
所述踏板351上的所述加强筋353配设在小脚轮111的移动面上,在宽度方向位于大致中间位置以便不与小脚轮111相接触,并沿记录纸箱装填方向延伸。
具体而言,通过将板材弯成剖面为凹状来形成加强筋353,并且其法兰部和踏板351相连接,与踏板351共同构成关闭断面构造。根据该构成,能够确保踏板351强度的同时,与踏板351的背面设置加强筋353时相比能够缩小包括侧面导板352和加强筋353的扶梯350整体的厚度。还有,如果在踏板351的背面设置加强筋353,当处于容纳扶梯350的状态时,则由于加强筋353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突出,所以会产生干涉装置前盖或妨碍操作人员作业的问题。因此,在小脚轮111的移动面上配设加强筋353的方法更为有利。
此外,在本实施状态中说明了通过扶梯铰链361把扶梯350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状态,但是也可以采用把扶梯350作为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A拆卸的其他部件容纳于装置内部的空间,并根据需要架设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和装置安装面之间使用的形式。
[定位单元的构成]
图7为表示定位单元250的构成之平面示意图,图8为定位单元的侧视图,图9为定位单元250的主视图。如图7~图9所示,每一定位单元250包括设置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底面上的两个安装支架251。所述安装支架251由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相接触的水平部分和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分构成的近似L字形部件构成。所述两个安装支架251是相互以垂直部分为内侧相对应的状态下,设置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底面上。
两个安装支架251之间安装有主体部252。所述主体部252拥有贯穿主体部252宽度方向(安装支架251的对应方向)延伸的辊支撑轴253,该辊支撑轴253的两端安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提升辊255。而且,辊支撑轴253的提升辊255长度方向的外侧部分,通过被固定在主体部252上的支撑支架254支撑着。
所述提升辊255与安装在记录纸箱100的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底部的定位销座114(参照图3)相接触,并用于抬起在记录纸箱装填方向上移动的记录纸箱100整体,而且,提升辊255的上端高度设定成,使其成为被装填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的记录纸箱100的高度基准。
具体而言,主体部252设有用于调整安装支架251和主体部252的相对高度的四个高度调整螺栓256,而且,通过利用每一高度调整螺栓256调整主体部252的高度位置,能够调整提升辊255距离记录纸箱收藏部200底板的高度位置。
所述主体部252的上面安装有能够插入记录纸箱100定位销113的定位引导件257。所述定位引导件257上形成有,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一端侧开口的插入槽257a。同时,为了便于将记录纸箱100装入扶梯内,定位引导件257的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端部(插入槽257a开口端部的两侧部分)的上部加工成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一端侧的高度低于第二端侧高度的倾斜状的同时,插入槽257a的槽宽度在开口端部,朝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一端侧逐渐变宽。
所述定位单元250设置在两处,即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但两者的差别只在距离底板的高度,且第一端侧的定位单元250的高度比第二端侧的定位单元250的高度低。下面,对这点进行说明。
图10为表示刚开始往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装填记录纸箱100的状态示意图。在图10中所示的第一端侧定位单元250中,将从底板到第一端侧定位引导件257上部的高度设定成,低于从底板到设置在记录纸箱100主体部底部的壳体背面侧上的第二端侧定位销113前端(下端)的高度。根据该构成,定位引导件257上部与定位销113前端之间形成有高度差为H的缝隙,记录纸箱100能够通过第一端侧定位单元250的上方。
图11为表示即将完成把记录纸箱100装填到记录纸箱装填部200之前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1所示,设置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底部壳体正面侧的定位销113,设定成能够插入第一端侧定位单元250的定位引导件257的高度。
在这里,如果直接向装填方向移动记录纸箱100,首先,提升辊255则与记录纸箱100的定位销座114相滑接,并且定位销座114处于跨在提升辊255之上的状态。其结果是,记录纸箱100的小脚轮111会离开底板。
图12为表示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已完成对记录纸箱100定位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记录纸箱100跨在提升辊255之上的状态下,如果进一步移动记录纸箱100,定位销113则被插入定位引导件257插入槽257a的开口侧,而且,记录纸箱100在记录纸箱装填方向上被定位。
如上所述,通过使记录纸箱100跨在提升辊255之上,将原本利用小脚轮111可在记录纸箱装填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移动的记录纸箱100的移动方向限制在记录纸箱装填方向,能够顺利完成记录纸箱的装填。
同时,通过把提升辊255的高度作为基准进行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能够解除因小脚轮111部件的精度而引起的在高度方向上的记录纸箱100定位误差。因此,能够更精确地进行在高度方向上对记录纸箱100的定位。
[记录纸箱阻尼单元的构成]
图13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的平面示意图,表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运转之前的状态。
如图13所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通过减缓往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装填时的记录纸箱100的移动速度来缓和记录纸箱100和图像形成装置A之间的冲击力,包括与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相配合连接的配合连接件301。
所述配合连接件301位于设置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底板上的安装支架303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303上的盖托架304之间,且安装成可围绕旋转轴305自由旋转。
所述配合连接件301的配合连接侧前端由与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相接触的接触突起部301a和支撑阻尼连接销117的支撑突起部301b所构成。
具体而言,一旦往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装填记录纸箱100,首先,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则与接触突起部301a相接触。其次,如果直接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二端侧继续移动记录纸箱100,配合连接件301被阻尼连接销117按压,在图13中,围绕旋转轴30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一旦所述配合连接件301旋转规定角度,阻尼连接销117则位于接触突起部301a与支撑突起部301b之间的位置,并利用所述两突起部301a、301b支撑阻尼连接销117,即支撑记录纸箱100。
另一方面,在所述配合连接件301的后端部,通过连接轴306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减震器302的一端。所述减震器302的另一端,则通过支点轴307可自由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支架303上,且配合连接件301的后端部,通过连接轴306被减震器302按压。同时,连接轴306的下端部插入以旋转轴305为中心开口于安装支架303上的圆弧状导孔308中。
对应于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和配合连接件301相配合连接的状态,所述减震器302改变配合连接件301的旋转方向。关于这一点利用图13~15进行说明。
图13为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与配合连接件301的接触突起部301a相接触的状态示意图。在该状态下,由于配合连接件301的配合连接侧前端朝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一端侧,因此减震器302按压配合连接件301以使其在图13中围绕旋转轴305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该构成,通过一边容许配合连接件30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减缓记录纸箱100的移动速度,能够缓解装填记录纸箱100时的冲击力。
图14表示根据连接件301的旋转角度可切换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的两个功能,即减缓记录纸箱100移动速度的功能和向记录纸箱第二端侧按压记录纸箱100的功能的状态。具体而言,连接减震器302支点轴307的轴中心和连接轴306轴中心的中心线L2与连接连接轴306轴中心和配合连接件301的旋转轴305轴中心的中心线L3成直线,并且成与连接支点轴307轴中心和旋转轴305轴中心的中心线L1重叠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配合连接件301通过配合连接侧前端的接触凸起部301a和支撑凸起部301b夹持记录纸箱的阻尼连接销117,减震器302的下压力也无助于配合连接件301的旋转,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图15为处于定位状态的记录纸箱100的示意图。在该状态下,由于配合连接件301的配合连接侧前端朝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的第二端侧,因此减震器302按压配合连接件301以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该构成,减震器302向第二端侧按压并支撑已完成定位的记录纸箱100。
[更换记录纸箱内相纸的操作]
更换被装填在记录纸箱100内的相纸P时,首先,操作人员打开装置前盖后,通过使处于容纳状态的扶梯350旋转以使其前端部与装置安装面向接触,将扶梯350架设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和装置安装面之间。
接下来,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拉记录纸箱100的把手(位于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利用提升辊255放下记录纸箱100。根据该流程,小脚轮111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相接触的同时,定位销113从定位引导件257的插入槽257a中脱离。同时,如图15所示,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的配合连接件30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配合连接件301的配合连接侧前端朝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而且,阻尼连接销117从接触突起部301a脱离。
如果继续向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拉引记录纸箱100的把手,小脚轮111会跨在扶梯350的踏板351上,通过扶梯350能够将记录纸箱下放到图像形成装置A的安装面。
接下来,利用小脚轮111将记录纸箱100移动到暗室后,解除结合扣103,并通过旋转记录纸箱盖部102使开口部120处于开口状态。一旦使记录纸箱盖部102旋转一定程度,记录纸箱盖部102则通过自重继续旋转,不久,如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作为移动限制装置的橡胶垫115则与通过小脚轮111放置有记录纸箱100(记录纸箱壳体150)的暗室底面(图3的底面F)相接触。此时,通过记录纸箱盖部102的自重,橡胶垫115按压暗室底面。根据该构成,抑制记录纸箱100(记录纸箱壳体150)通过小脚轮111在暗室底面上的移动。其结果,由于记录纸箱100处于几乎静止的状态,因此,通过开口部120容易进行相纸更换作业。
在该状态下,把相纸P芯材的两端部安装到设置在记录纸箱内图中未示出的轴承部上,然后安装相纸P使相纸P抽取侧的一端能够在输送辊413之间通过。此时,由于输送辊413因辊压接装置处于相互离开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相纸P。而且,通过关闭记录纸箱盖部102使输送辊413处于相互压接状态,并利用输送辊413夹持相纸P。同时,此时,由于快门105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可从输出口104把手插入到辊413的压接部附近确认相纸P的状态,即相纸P是否在宽度方向上以弯曲的状态被夹持。而且,确认相纸P的状态之后,通过旋转调整辊106,调整相纸P抽取侧的前端在X方向的位置,以使相纸P的前端位于输出口104附近。根据该构成,在装填部200内装填记录纸箱100的状态下,向记录纸箱100的外部输出相纸P时,不会使相纸P前端被卡在输出口104附近。
如上所述,将新的相纸P安装到记录纸箱壳体150内的容纳部之后,把记录纸箱盖部102往与开放时的相反方向旋转,关闭开口部102,并使结合扣103处于配合连接状态的同时,维持容纳部内的遮光状态。
接下来,如图5所示,利用小脚轮111把安装新相纸P的记录纸箱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A的扶梯350前端,并使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壳体背面侧与扶梯350前端相对应。而且,推所述把手110并通过小脚轮111使记录纸箱100在扶梯350的踏板351上移动。此时,扶梯350的侧面导板352与记录纸箱100的导向轴承112相滑接并限制宽度方向的摇晃。而且,当位于壳体背面最内侧的左右一组导向轴承112从扶梯350的两侧面导板352分离到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期间,位于壳体背面侧的第2组和第3组两组(合计四个)导向轴承112与扶梯350的两侧面导板352相滑接,根据该构成,维持记录纸箱100宽度方向的限制状态。因此,位于壳体背面最内侧的左右一组导向轴承112可顺利地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
还有,当壳体背面侧第2组的导向轴承112从扶梯350的两侧面导板352分离到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期间,由于位于壳体背面最内侧的一组导向轴承112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的同时,壳体背面侧第3组的导向轴承112与扶梯350的两侧面导板352相滑接,因此,壳体背面侧第2组的导向轴承112可顺利地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
如上所述,自左右一组的导向轴承112从扶梯350的两侧面导板352分离到与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期间,由于剩下的至少两组导向轴承112与扶梯350的两侧面导板352或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滑接,因此记录纸箱100不会钩挂在任何位置,能够顺利地装填到记录纸箱装填部200。
然后,如果进一步往记录纸箱收藏部200内移动记录纸箱100,记录纸箱100的阻尼连接销117则与记录纸箱阻尼单元300的配合连接件301相配合连接。根据该构成,减缓记录纸箱100的移动速度。如果进一步向内侧安装记录纸箱100,记录纸箱100整体会跨在定位单元200的提升辊255之上,小脚轮111处于离开底板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一旦进一步向内侧安装记录纸箱100,最终,设置在记录纸箱100的壳体背面侧和正面侧的定位销113分别插入到记录纸箱装填方向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定位单元250定位引导件257的插入槽257a中,完成记录纸箱装填部200内记录纸箱100的定位。根据该构成,完成记录纸箱的装填。
接下来,旋转扶梯350使其处于容纳状态,然后一旦关闭装置前盖,设置在装置前盖内侧的突起部则通过设置在扶梯350踏板351上的贯穿孔354按压快门开关107,快门105成开启状态。根据该流程完成图像形成装置A的成像准备。
因此,本实施状态的装填有记录纸箱的下侧记录纸箱装填部200中,由于在记录纸箱壳体150的记录纸箱主体部101底面上安装了作为移动记录纸箱壳体150(记录纸箱100)用辊的小脚轮111,因此,记录纸箱100大且重,也能容易地向图像形成装置A装卸记录纸箱100的同时,通过小脚轮111在图像形成装置A外能够使记录纸箱100自由地移动。
如上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中,仅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设有向外部输出容纳在记录纸箱100内的相纸P所需的输出口104、用于开闭输出口的快门105和通过输出口104连续向记录纸箱100外侧输出相纸P所需的输送辊413。根据该构成,能够减少安装在记录纸箱盖部102上的附属品数量,还能降低包括记录纸箱盖部102在内的开闭侧部的重量。即,通过把从前安装在记录纸箱盖部102从动辊413a(在本实施状态中为驱动辊413a)安装到记录纸箱主体部101上,能够实现开闭侧部的轻型化。同时,开闭部件本身也不需要支撑从动辊所需的刚性,能够利用厚度薄的材料,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部件的轻型化。还有,减轻了支撑记录纸箱盖部102的铰链116的负荷,因此,能够实现铰链116的小型化。而且,缓和了铰链部周围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防止铰链部周围的记录纸箱主体部101或记录纸箱盖部102的破损。
同时,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输送辊413相互处于通过辊413a、413b的外周面夹持并可输送相纸P的压接状态。另一方面,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打开状态时,输送辊413设置成其外周面相互离开。根据该构成,操作人员通过打开记录纸箱盖部102,能够容易地往输送辊413之间安装相纸P。而且,操作人员通过关闭记录纸箱盖部102,利用输送辊413能够确实夹持相纸P的同时,能够解决复杂的相纸P安装作业。
还有,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打开状态时,设置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输出口104上的快门105处于打开状态。另一方面,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上述快门105设置成处于关闭状态。根据该构成,当操作人员更换向相纸P时,能够从输出口104把手插入到输送辊413的压接部附近确认相纸P的状态,即相纸P是否在宽度方向上以弯曲的状态被夹持。
而且,记录纸箱主体部101还包括快门开关107。所述快门开关107为,当记录纸箱快门102和快门105均处于关闭状态时,不进行记录纸箱快门102的开闭操作而能够开闭开闭开关105的快门开关装置。根据该构成,向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主体部内的装填部200装填记录纸箱100后,一旦关闭图中未示的装置前盖,则与关闭操作相连动地由设置在装置前盖内侧的突起部按压开闭开关107。根据该构成,通过上述机构快门105就被打开,成为能够从记录纸箱100排放相纸P的状态。另一方面,一旦打开装置前盖,快门开关107则被装置前盖的突起部按压,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施力装置能够将快门自动地复原到原来的状态。根据该构成,快门105被关闭。因此,当开闭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即图像形成装置A主体内部的遮光状态被解除从而处于开放状态时,快门105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会出现操作人员在无意识中使容纳在记录纸箱100内的相纸P曝光的现象。
还有,在本实施状态中,由于在记录纸箱盖部102设置了,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开放开口部120时,限制记录纸箱壳体150(记录纸箱100)通过小脚轮111移动的橡胶垫115,因此在暗室中进行更换相纸P作业时,记录纸箱几乎不会移动。而且,由于通过记录纸箱盖部102使开口部120开放的操作是进行更换相纸P作业时必须进行的操作,因此,仅进行该操作就可限制记录纸箱100的移动,操作人员无须进行特殊的用于限制记录纸箱100移动的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在暗室中更换相纸P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状态中,把记录纸箱100(记录纸箱壳体150)设置成,通过利用小脚轮111往壳体长度方向移动可向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进行装卸。同时,通过安装在记录纸箱壳体150上的导向轴承112分别与设置在扶梯350上的一对侧面导板352和设置在记录纸箱装填部200上的一对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相接触,限制记录纸箱100(记录纸箱壳体150)在壳体长度方向的移动。同时,由于设置了四对导向轴承112,因此从往记录纸箱装填部100装填记录纸箱100时的早期阶段到完成装填期间,能够使至少2对(两侧合计为四个)导向轴承112与侧面导板352或记录纸箱引导件202成可接触状态,能够确实抑制记录纸箱100向壳体宽度方向的摇晃。而且,即使侧面导板352和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之间有规定间隔,由于把安装在记录纸箱壳体150上的导向轴承120移动方向的配置间隔设定成大于所述规定间隔,因此不会使记录纸箱100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等发生冲撞,还能够顺利地向记录纸箱装填部200装填。
[其他实施状态]
本发明的构成不仅限于上述实施状态,包含除此之外的各种构成。虽然,在上述实施状态中设置了辊压接装置,但也可不设置压接装置。
还有,输送辊413中的各辊413a、413b的任意一方位于驱动侧均可。即将设置成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从动侧辊413b作为驱动辊也可。但是,此时会出现有必要将用于驱动驱动辊的驱动部设置成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且将用于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423大型化,或从设计上,将产生记录纸箱壳体100本身的大型化等问题。
而且,在上述实施状态中,固定了位于上侧的辊413a并将位于下侧的辊413b作为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可动侧,但不仅限于此,任意一侧的辊作为可动侧均可。
在上述实施状态中,输送辊413是利用一侧的驱动辊413a来驱动两辊413a、413b,但两辊413a、413b同时为驱动辊也可。根据该构成,虽然会增加相纸P的输送驱动力但有可能造成记录纸箱100本身的大型化。
在上述实施状态中,虽然仅设置了一对输送辊413,但也可设置多个输送辊。
还有,虽然利用凸轮机构进行辊413的压接操作或快门105的开闭操作,但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安装与设置用于检测快门105或记录纸箱盖部102开闭的传感器,对快门105或输送辊413进行控制。
上述实施状态中,在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设置了用于移动记录纸箱壳体150的小脚轮111,但也可替代小脚轮111设置例如向壳体长度方向转动的辊。同时,也可将小脚轮和辊并用。
还有,在上述实施状态中,虽然通过设置在记录纸箱盖部102上的橡胶垫115构成了当记录纸箱盖部102开放开口部120时,限制记录纸箱100移动的限制装置,但作为限制装置其他任意的构成均可。例如,将其设置成,与记录纸箱盖部102开放开口部120的操作相连动,橡胶件等弹性件从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向下方突出且其前端与地面接触,或也可将其设置成,与记录纸箱盖部102开放开口部120的操作相连动,开关成开的状态,并通过该开关的开的状态,利用电动机等使弹性件从记录纸箱主体部101的底面向下方突出且其前端与地面接触。
上述实施状态中,虽然在记录纸箱壳体150的移动方向上设置了4对导向轴承112,但只要是3对以上,则即使如上述实施状态所述,在侧面导板352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之间有间隔,或记录纸箱引导件202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有被切割的切口,也可通过将导向轴承112的壳体长度方向的配置间隔设定成大于如实施状态中的间隔或切口,能够很好地抑制记录纸箱100的摇晃。
本实施状态,在记录纸箱壳体150的移动方向上,仅设置2对导向轴承112时也可应用。但,此时需消除侧面导板352与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之间的间隔以及记录纸箱引导件202上的切口或去掉扶梯350。去掉扶梯350时,例如尽可能减小记录纸箱装填部200的底面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安装面之间的高度差,以使小脚轮111容易地跨越所述高度差即可。
在上述实施状态中说明了利用激光的曝光装置,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为例如利用液晶快门的图像曝光或喷墨打印机。因此,关于图像形成介质,也不仅限于照片感光材料,也可为由其他材料构成的相纸。
[产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装置可利用于一边输送成像介质一边在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可利用于通过照射激光等的光,在由感光材料构成的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潜影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照片处理装置)。

Claims (13)

1.一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可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50),其内部容纳所述成像介质(P),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101)和开闭部件(102),所述壳体主体(101)设有用于存取成像介质的开口部(120),所述开闭部件(102)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120);
输出口(104),设于所述壳体主体(101)上,用于将容纳于壳体主体(101)内的成像介质(P)向外输出;
快门(105),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输出口(104);
输送辊(413),设于所述壳体主体(101)上,通过所述快门(105)向外输出成像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413)为至少具有一个驱动辊(413a)的一对辊(413a,413b);
当所述开闭部件(10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一对辊(413a,413b)处于相互压接状态;当所述开闭部件(102)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一对辊(413a,413b)处于相互离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开闭部件(102)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快门(105)也处于开启状态;
当所述开闭部件(10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快门(105)也处于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操作快门(105)的快门开关装置(10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脚轮(111),设置于壳体底部;
移动限制装置(115),连动于所述开闭部件(102)的开关动作,限制由所述移动脚轮(111)所引起的壳体在其安装面上的移动。
6.一种图像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具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
装填部(200),其内装填有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
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202),沿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向装填部进行装卸移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相对设置;
多个圆筒形旋转限制部件(112),设置在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位于与装卸移动方向相平行的两个侧面(108)上,并设置成可相对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沿垂直方向旋转,当将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装卸到所述装填部(200)时,所述多个圆筒形旋转限制部件(112)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202)相接触。
7.一种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可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50),其内部容纳所述成像介质,所述壳体(150)包括壳体主体(101)和开闭部件(102),所述壳体主体(101)设有用于存取成像介质的开口部(120),所述开闭部件(102)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120);
移动脚轮(111),设置于所述壳体(150)底面;
移动限制装置(115),连动于所述开闭部件(102)的开关动作,限制所述移动用脚轮(111)在壳体安装面上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移动限制装置(115)为安装在开闭部件(102)上的弹性部件;
当所述开闭部件(102)开启所述开口部(120)时,所述弹性部件(115)与壳体安装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开闭部件(102)的下端部并沿成像介质的宽度方向配置的旋转轴(116);
通过使所述开闭部件(102)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开启所述开口部(1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移动限制装置(115)分别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102)的沿成像介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可装卸地安装在其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具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
装填部(200),其内装填有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
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202),沿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向装填部进行装卸移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相对设置;
移动脚轮(111),设置于壳体(150)底部;
多个圆筒形旋转限制部件(112),设置在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位于与装卸移动方向相平行的两个侧面(108)上,并设置成可相对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沿垂直方向旋转,当将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装卸到所述装填部时,所述多个圆筒形旋转限制部件(112)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一对装填部导引部件(202)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移动方向相距规定间隔设置至少三对所述旋转限制部件(11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扶梯(350),架设在所述装填部(200)的底板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A)的安装面之间,并配置在将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装卸到所述装填部的入口侧;
一对扶梯导引部件(352),在所述扶梯的两侧相对配置;
其中,所述扶梯导引部件(352)和所述装填部导引部件(202)的位置关系为,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相距规定间隔并配置在一条线上;
安装在所述成像介质容纳装置(100)上的所述多个旋转限制件(11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扶梯导引部件(352)和所述装填部导引部件(202)之间的规定间隔。
CNB2006101609192A 2005-12-02 2006-12-01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5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8820 2005-12-02
JP2005348820A JP4604989B2 (ja) 2005-12-02 2005-12-02 画像形成媒体収容装置
JP2005354884 2005-12-08
JP2005356878 2005-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5565A CN1975565A (zh) 2007-06-06
CN100487567C true CN100487567C (zh) 2009-05-13

Family

ID=3812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091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567C (zh) 2005-12-02 2006-12-01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04989B2 (zh)
CN (1) CN10048756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847B (zh) * 2020-11-27 2023-03-2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50495A1 (de) * 1981-12-19 1983-06-30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Kassette zum auf- und abwickeln von fotografischem material in bandform
JP2951437B2 (ja) * 1991-05-10 1999-09-20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写真プリンタ用ペーパーマガジン
JP2002131847A (ja) * 2000-10-24 2002-05-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847B (zh) * 2020-11-27 2023-03-2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04989B2 (ja) 2011-01-05
JP2007155958A (ja) 2007-06-21
CN1975565A (zh)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122447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98562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00487567C (zh) 成像介质容纳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1418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57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0353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9216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2057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937991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3574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65335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8902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622531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CN10051417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094218B2 (ja) 印画紙焼付装置
JP2023030972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08068B2 (ja) 証書取扱装置
JP4375327B2 (ja) 画像形成媒体収容装置
US20050127236A1 (en)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0347381A (ja) シート状体搬送装置及び写真処理装置
JP3156490B2 (ja) 写真感光材料の供給装置
EP1014192B1 (en) Transfer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pre-processed sheet materials, and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189920B2 (ja) 画像プリンタ
JP2001125248A (ja) シート体排出受け部構造及び写真処理装置
CN102649512A (zh) 片材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