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5590C - 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5590C
CN100475590C CNB2006101681763A CN200610168176A CN100475590C CN 100475590 C CN100475590 C CN 100475590C CN B2006101681763 A CNB2006101681763 A CN B2006101681763A CN 200610168176 A CN200610168176 A CN 200610168176A CN 100475590 C CN100475590 C CN 1004755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oler
radiator
blwr
vehicle
driv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681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2109A (zh
Inventor
三狱晃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82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2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55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55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01P2003/187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12Turbo char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以在车辆的横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状,使上端位于比开口部分上端低的位置并在前保险杠内侧与散热器下侧在车辆主视方向上重叠而设置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与变速器在车辆正面看上去重叠设置,中间冷却器的入口部分和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设在发动机侧,将中间冷却器的出口部分和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设在变速器侧,将发动机上面设在比散热器上部高的位置,将变速器上面设在比中间冷却器上端高的位置且比散热器上部低的位置,在变速器箱表面将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导向后方漏出。从而,达到对中间冷却器的出口侧进行积极的冷却。

Description

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特别是关于不损失中间冷却器及散热器的冷却性的情况下,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而且,为了确保该中间冷却器的冷却性而使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良好地漏过,且积极地对中间冷却器的出口侧进行冷却的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上装载的带增压器发动机上设有中间冷却器。该中间冷却器为将被压缩机压缩的变成高温的吸入空气进行冷却的设备。而且,通过在所述中间冷却器将吸入空气的温度降低,可以回避爆震声等不良状况,防止输出低下。专利文献1:特开平5-2621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778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301514号公报
但是,对于以往的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的设置结构,为了提高中间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有效的通过行进风使中间冷却器得到积极的冷却。该通过行进风使中间冷却器积极的得到冷却的方法,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在设置在发动机的前面的散热器的侧面设置中间冷却器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发动机室在车辆的横方向上是一定的,故不能谋求散热器的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中间冷却器,也有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的情况。但是,如果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虽然,通过行进风对积极地冷却中间冷却器是有效的,但是散热器的前面所设置的中间冷却器在损坏散热器的冷却性的同时,使散热器等冷却部件向后方压,这些部件与其它的发动机部件经常发生互相影响的情况,出现布局自由度变狭窄的问题。
而且,近年来,为了扩大车室空间,特别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发动机进行紧凑化方面。但是,由于发动机室越小则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的流动,就越容易被其后侧的发动机等妨碍而使风不易漏过,造成中间冷却器的冷却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即使在狭窄的发动机室内也不损失中间冷却器及散热器的冷却性,而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并且为了即使该中间冷却器与后方设置的其它部件的关系,也可以确保冷却性,在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良好地漏过的同时,使中间冷却器的出口侧得到积极的冷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为了消除上述问题,带增压器发动机与变速器在车辆的横方向上并排设置,在车辆的最前列设置有开口部分的前保险杠,在该前保险杠的后方设置散热器,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在中间冷却器上设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对于设有该入口部分与增压器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及出口部分与节流阀体相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的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为,在使该中间冷却器在车辆的横方向上形成长的长方形状的同时,在比上述前保险杠的开口部分的上端低的位置上使其处于中间冷却器的上端位置的状态下,在上述前保险杠的内侧处与散热器的下侧部分,在车辆正面看,重叠设置中间冷却器,在车辆正面看,中间冷却器与变速器重置设置,在将中间冷却器的所述入口部分设在发动机侧的同时,将中间冷却器的所述出口部分设在变速器侧,在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设置在发动机侧的同时,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设置在变速器侧,在将发动机的上面设在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高的位置的同时,将变速器的上面设在比中间冷却器的上端高的位置,而即比散热器的上部低的位置,在变速器箱的箱表面上,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引导向后方漏出。
本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本发明,带增压器发动机与变速器在车辆的横方向上并排设置,在车辆的最前列设置有开口部分的前保险杠,在该前保险杠的后方设置散热器,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在中间冷却器上设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对于设有该入口部分与增压器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及出口部分与节流阀体相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的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为,在使该中间冷却器在车辆的横方向上形成长的长方形状的同时,在比上述前保险杠的开口部分的上端低的位置上使其处于中间冷却器的上端位置的状态下,在上述前保险杠的内侧处与散热器的下侧部分,在车辆正面看,重叠设置中间冷却器,在车辆正面看,中间冷却器与变速器重置设置,在将中间冷却器的所述入口部分设在发动机侧的同时,将中间冷却器的所述出口部分设在变速器侧,在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设置在发动机侧的同时,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设置在变速器侧,在将发动机的上面设在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高的位置的同时,将变速器的上面设在比中间冷却器的上端高的位置,而即比散热器的上部低的位置,在变速器箱的箱表面上,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引导向后方漏出。
这样,通过使中间冷却器形成横长的长方形状,可以使中间冷却器设置在前保险杠的内侧设置,可以通过使中间冷却器的上端位于低于前保险杠的开口部分的上端的位置,而使通过开口部分的行进风不仅对中间冷却器且对散热器起积极的冷却作用,由于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流向比发动机高度低的变速器侧,所以在变速器箱的表面部分,将行进风引导向后方,而可以使变速器侧的行进风积极地流动,这样,变速器侧所设置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内的供气也可以被冷却。
本发明实施的最佳状态:
通过如上发明,使中间冷却器形成横长的长方形状,在前保险杠的内侧设置中间冷却器。而且,使中间冷却器的上端位于比前保险杠的开口部分的上端低的位置,通过开口部分的行进风,不仅对中间冷却器,而且对散热器也可以起积极的冷却作用。另外,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流向比发动机高度低的变速器侧,可以在变速器箱的表面部分将行进风引导向后方,使变速器侧的行进风积极地流动,对变速器侧所设置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内的进气也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的发动机室上装载带增压器发动机状态的左侧面图。
图2为在车辆的发动机室装载带增压器发动机状态的平面图。
图3为在车辆的发动机室装载带增压器发动机状态的正面图。
图4为带增压器发动机的平面图。
图5为带增压器发动机的正面图。
图6为带增压器发动机的左侧面图。
图7为带增压器发动机的右侧面图。
图8为卸下带增压器发动机状态的进气系统平面图。
图9为卸下带增压器发动机状态的进气系统正面图。
图10表示与前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进气系统平面图。
图11表示与前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进气系统正面图。
图12表示与前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进气系统左侧面图。
图13表示与前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进气系统斜视图。
图14中间冷却器的斜视图。
图15(a)为中间冷却器的平面图、图15(b)为中间冷却器的背面图、图15(c)为中间冷却器的左侧图。
图号说明:
1车辆
2发动机室
5带增压器发动机
6变速器
7空气滤清器入口导管
8空气滤清器
9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
10涡轮入口导管
11增压器
12涡轮出口导管
13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
14中间冷却器
14a上端
15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
16入口导管
17节流阀体
18进气歧管
19调压箱
20发动机罩
21下侧开口部分(也可以简称为“开口部分”)
22前保险杠
23散热器
23b下侧
24入口部分
25出口部分
26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
27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
28本体部分
29导向部分
30排气歧管
31变速器箱
32电池箱
33水管
L柱面轴线
34催化剂
35带增压器发动机侧的冷却风扇
36变速器侧的冷却风扇
37废物漏出部分
38进气歧管的安装法兰
39空气滤清器入口导管用的安装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1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图1~图3,1为车辆,2为在车辆1的前侧所形成的发动机室,3为车辆1的左前轮,4为车辆1的右前轮。
而且,在所述车辆1的发动机室2内将带增压器发动机5和变速器6在车辆横方向上并排设置。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在所述车辆1的发动机室2内以横置状态装载带增压器发动机5,在该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侧面设置变速器6。此时,变速器6比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高度低,由于在变速器6的上方出现很多空隙,所以行进风大量从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流向变速器6。
而且,对于所述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进气系统,如图4及图8所示,由在上流侧连接空气滤清器入口导管7的空气滤清器8,和借助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9及涡轮入口导管10连接在空气滤清器8上的增压器11,和借助涡轮出口导管12及中间冷却器入口13连接的中间冷却器14,和借助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及入口导管16连接的节流阀体17,和连接在该节流阀体17的下流侧的进气歧管18的调压箱19构成。对于此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8和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等的中间冷却器14的出口侧部分除了设置在变速器6的前面,且设置在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前面,使空气滤清器8的上面的高度比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15的上面低的位置而进行设置。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15设置在后述散热器23上方。随之,行进风受到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15的阻碍,也就是说,在与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冲突后由于不易于漏到后侧,大量从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15侧流向空气滤清器8侧(变速器侧)流入,沿着空滤清器的上面流向后方漏出。所述空气滤清器8,如图1及图2、图4、图6、图7所示,对于所述车辆1的发动机室2内,设置在车辆前侧且车辆左侧部位的所述变速器6的车辆前侧。另外,空气滤清器8的下侧部分沿着后述格栅部分一整体的前保险杠22的格栅部分所形成的上侧开口部分40的外侧,直到空气滤清器8的下侧部分与变速器6的上侧部分重叠处向下方延伸,在空气滤清器8的下侧部分的下方形成空隙。上述增压器11设置在车辆的前侧,如图5及图8~图10、图12所示。又如图2及图4所示,在所述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上部设置调压箱19,在该调压箱19的上部设置发动机罩20。从而,该发动机罩20侧面成为最高的位置,进入到发动机室内的行进风也受到该顶罩的阻碍,而大量从发动机侧向变速器侧流动。
在车辆的最前列,如图1~图3及图10~图13所示,在缓冲器部分上设置设有下侧开口部分(也简称为“开口部分”)21的格栅部分一整体的前保险杠22,使下侧开口部分21的下侧部分或中间冷却器14在正面方向看上去是重叠的前保险杠22的后方设置中间冷却器14,在该中间冷却器14的后方设置上述前保险杠覆盖的散热器23。散热器23安装在向左右延伸的上构件41和下构件42上的同时,所述空气滤清器8安装在散热器23的上面的上构件41的托架43上和从靠变速器6外侧的侧构件44延伸的托架45上,并在空气滤清器8的下侧部分处可以确保有空隙。从下侧开口部分所进入的行进风大量的是向该空隙流动并从后方漏出。另外,上述中间冷却器14,如图8所示,具有入口部分24和出口部分25,在连通该入口部分24和增压器11的涡轮出口导管12及在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内形成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26的同时,在连通出口部分25和节流阀体17的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及在入口导管16内形成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
此时,所述中间冷却器14在车辆横方向上形成长的长方形状。也就是说,中间冷却器14由长的长方形状的本体部分28、设置于该本体部分28的一侧的入口部分24,和设置于本体部分28的另一侧的出口部分25形成,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将该入口部分24设置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的同时,将出口部分25设置在变速器6侧面,将涡轮出口导管12及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设置在以正面看上去与带增压器发动机5重叠的带增压器发动机5前面的同时,将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及入口导管16设置在以正面看上去与变速器6重叠的变速器6前面。如上所述,从格栅一整体的前保险杠22的开口部分,即下侧开口部分21进入的行进风是偏向空隙多的变速器6侧流动,从如后所述,前保险杠22的下侧由下盖覆盖后,沿着空气滤清器输出导管9的水平方向的延伸部分流向后方,同时被导向空气滤清器8的下面沿着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3的上下延伸部分及入口导管16的变速器6,并沿着延伸部分流向后方,这样,对这些导管进行冷却并导向变速器6的上面后漏到车辆后方侧。此时,变速器6的上面设置有电池箱32,在变速器6的上面和电池箱32的下面之间形成使行进风向后方漏出的通道。
另外,如图1及图12所示,使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14a位于在比上述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的上端21a低的位置状态下,在所述前保险杠22的内侧,与散热器23的下侧23b部分从车辆正面看上去是重叠地设置中间冷却器14。当然,该中间冷却器14应尽量设置在车辆前方,与所述前保险杠22在车辆俯视方向上是重叠设置在前保险杠22的内侧。这样,通过将中间冷却器设置在前保险杠的内侧,使得可以不需要呈现在前保险杠后方的发动机室内必需的中间冷却器的设置空间,有望扩大车室或在发动机室的后侧部分确保空间,以试图确保对应冲击的变形空间。而且,如图2及图10所示,前保险杠22使中央侧形成向车辆前方突出的圆弧状,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两侧所设有入口部分24和出口部分25的下面全部被前保险杠22所覆盖,中间冷却器14的中央部分的下面仅在车辆前方侧的一部分被前保险杠22覆盖。另外,所述前保险杠22的下侧图中未示出的下盖覆盖,成为通过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不漏到下侧的结构。本发明以板状材料形成下盖,如果是不妨碍该下盖的风的流动的地方则也可以切除一部分,而在下方形成可以漏过废物的废物漏出部分。进而,如图1及图12所示,对于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14a通过形成比所述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的上端21a低的位置,设置使得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14a与前保险杠22的开口部分21处形成的导向部分29一致。这样,如图1及图2、图6、图12的黑色粗箭头所示,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所进入的行进风向中间冷却器14和散热器23的两方面流动。另外,通过这样的一致化是外观设计的优点,在视觉上有所改善。
所述中间冷却器14车辆的横方向上形成长的长方形、且使该中间冷却器14的右侧部分与变速器6在车辆的正面看上去是重叠地设置。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通过使中间冷却器14的高度控制在散热器23的一半以下,从而对于在车辆1前方的发动机室2内,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不会因中间冷却器14而堵塞,使散热器23露出上端的下侧开口部分21处,可以确保直连接冷却散热器23的行进风的漏道,同时,将中间冷却器14设置在前保险杠22的内侧,可以将中间冷却器设置在车辆的最前列,而且,由于从下侧开口部分21进入冷却过中间冷却器14和散热器23的行进风容易向后方漏出,所以,使中间冷却器14在车辆的横方向上大型化、且中间冷却器14的右侧部分与变速器6在车辆正面看上去是重叠地设置,因为冷却过中间冷却器14等的行进风是从比带增压发动机5的高度低的变速器6侧漏出,从而确保行进风的通道。
如图9所示,涡轮出口导管12是与指向设置在所述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前方的排气歧管30附近的增压器11的下方的出口部分相连接,因此,具有上流侧端部分向上方向延伸,且下流侧端部分向下方向延伸的形状。
如上所述,排气歧管30的上方设置有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9及涡轮出口导管10,由于形成使行进风很难向上方漏出的结构,所以从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前面侧进入的行进风在斜方向上流向变速器6侧,且不易流向带增压器发动机5前面的增压器11及涡流出口导管12的方向。也就是说,行进风不易流向发动机侧,从而能够使催化剂早期活性化。如图10及图12所示,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与涡轮出口导管12连接且上流侧端部分向上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散热器23的下侧23b附近向车辆右侧延伸之后,在通过散热器23的侧部的地方,具有向车辆的前方延伸,并与所述入口部分24连通的形状。
进而,在所述中间冷却器14上形成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出口部分25,如图1及图2、图4、图6、图8~图14,与该出口部分25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是由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和入口导管16形成。而且,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是在变速器6的前面,从出口部分25直到所述变速器6的附近,以水平状态向后方延伸后,具有沿着变速器6的前侧的侧面而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并从下侧开口部分21进入的行进风被冷却。所述进口导管16是连接向上方的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的下流侧端部分,且具有与向其上方延伸状态、所述节流阀体17相连接的形状,通过从下侧开口部分21进入的行进风被冷却。这样,所谓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26和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是在带增压器发动机5与中间冷却器14之间,以涡轮出口导管12及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中间冷却器14和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及入口导管16,在俯视方向看去,以围着散热器23的状态进行设置,可以将中间冷却器14在横方向上大型化,而将中间冷却器14和变速器6重叠地设置,而且可以呈现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及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和散热器23间不发生干扰,可以使这些导管回转。
如图1及图6、图7所示,将所述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上面设置在比所述散热器23的上部高的位置上,同时,使变速器6的上面设置在比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高的位置、且比散热器23上部低的位置,在变速器箱31的箱表面,将通过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导向后方漏出。
此时,由于所述变速器6的上方与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的上方相比存在空间,因此行进风容易通过,故如图6的黑色粗箭头所示,沿着变速器箱31的箱表面的行进风分为上侧和下侧流向车辆后方,在所述变速器6侧设置所述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的同时,在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设置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26。随之,如图1及图2、图6的黑色粗箭头所示,行进风易于从车辆横方向的变速器6侧漏向车辆后方,在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冷却性能可以得到提高的同时,由于形成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的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及入口导管16具备沿着变速器6的前侧的侧面向上方延伸的部分,故行进风沿着该向上方延伸的部分流动后,沿着变速器箱31的箱表面向车辆后方流动,由于行进风确实的在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的外周面部位流动,可以使得在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内流动的进气得到有效的冷却。
另外,如图2及图4、图8、图10、图14、图15所示,使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入口部分24和出口部分25,从散热器23的车辆横方向上形成突出,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26和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是通过所述散热器23的侧面在前后方向,即向车辆后方延伸。随之,可以利用装载了带增压器发动机5及变速器6后的剩余空间而设置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26和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对于所述车辆1的狭窄发动机室2内的空间有效利用做出贡献。
进而,如图1及图2、图4、图6所示,电池箱32通过侧框架而设置在所述变速器6的上方,通过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也经过电池箱32的下面被引导向车辆后方。由于在所述变速器6和电池箱32之间设置有水管33,故通过变速器6和电池箱32之间的行进风也可以对水管33进行冷却。
还有,如图6所示,水管33由2根组成,位于上部的一根是向油冷却器供给用的,位于下部的另一根是从油冷却器向水泵供给用的。
还有,如图2及图4、图6、图7所示,在所述变速器6的前方设置所述空气滤清器8的同时,使该空气滤清器8的下面一直延伸到中间冷却器14的附近。此时,如图6及图7所示,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7是在散热器23的侧面,而设置在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出口部分25的上方。另外,所述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9是在散热器23的后面,将散热器23的上面沿车辆的横方向延伸到所述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并与所述涡轮入口导管10相连接。这样,在散热器23和带增压器发动机5之间设置有空气滤清器出口导管9和涡轮入口导管10,但是,从图7的图柱轴线L明显看出,由于带增压器发动机5向前侧倾斜设置,所以,使通过散热器23的行进风很难在上方漏出,但是,不仅是通过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而且通过散热器23的行进风都容易漏到变速器6处。这样,如图12所示,所述散热器23与带增压器发动机5前面之间设置有催化剂34,但是,由于如上所述至少通过中间冷却器14及散热器23中的任一行进风都难于从散热器23和带增压器发动机5之间向上方漏出,这样,即使是易于从变速器6侧漏出行进风,但是带增压器发动机5前面的排气侧并不易于漏出行进风,在发动机启动时由于能使催化剂34早期活性化,所以能尽可能防止在发动机启动时,将催化剂34完全冷却。此时,如图9所示,在散热器23的背面分别设有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的冷却风扇35和变速器6侧的冷却风扇36,变速器6侧的冷却风扇36设置在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冷却风扇35下方,且设置在散热器23的下方,使中间冷却器14易于冷却。也就是说,通过将变速器6侧的冷却风扇36设置在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的冷却扇35的下方,通过带增压器发动机5侧的冷却风扇35,使通过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易于漏向车辆后方,从而更加冷却中间冷却器14。
如图1及图3、图11、图12所示,所述前保险杠22所设置的格栅,即所述导向部分29与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也可以称为“上缘”)14a,在车辆正面看去是重叠。也就是说,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的中央部位设有格栅,即所述导向部分29,使该导向部分29的高度位置与中央冷却器14的上端14a在车辆正面看上去是一致的。这样,从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流入的行进风由导向部分29分割为上层侧行进风和下层侧行进风的同时,利用由导向部分29的断面形状导致下侧开口部分21逐渐变窄的文氏管结构,而使得行进风的流速上升。随之,行进风的流速上升使得行进风的温度低下,使由行进风造成的冷却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时,文氏管结构不仅使流速提高,也能提高吸出效果,所以,可以将行进风通过的周边部位的空气吸出,从而,可以由行进风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冷却效果。
如图1及图2、图10、图12所示,所述前保险杠22上设有废物漏出部分37。该废物漏出部分37由前保险杠22的内侧且中央部位形成的缺口凹陷部分而形成。
而且,如图1及图2、图12的黑色箭头所示,从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所侵入的行进风被引导向变速器6侧。此时,即使与行进风同时小石头和尘埃等废物侵入,则由于废物的自重使其经过所述废物漏出部分37,可以在车辆2的下侧排出。
但是,符号38为所述进气歧管18的安装法兰,39为所述空气滤清器入口导管7用的安装托架。
这样,通过使所述中间冷却器14呈横长的长方形状,而可以在前保险杠22的内侧设置中间冷却器14。另外,由于使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14a位于比所述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的上端21a低的位置,通过下侧开口部分21的行进风,不仅可以对中间冷却器14而且对散热器23也起有效的冷却作用。进而,由于通过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流向比带增压器发动机5的高度低的变速器6侧,所以在变速器箱31的箱表面将行进风引导向后方,可以使行进风在变速器6侧积极地流动。随之,也可以冷却变速器6侧所设置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内的供气。
另外,使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入口部分24与出口部分25在散热器23的车辆横方向上形成突出,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26和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27通过所述散热器23的侧面、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可以使中间冷却器14比散热器23在车辆横方向上更大型化。另外,由于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和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通过散热器23的侧面并在前后方向延伸,可以防止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及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与散热器发生碰撞,中间冷却器入口导管13及中间冷却器出口导管15的回转也变得容易了。
进而,在所述变速器6的上方设置有电池箱32,由于通过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即使通过电池箱32的下面也被引导向后方,通过利用电池箱32的下面,可以使行进风在变速器6侧充分地流动,进而,可以提高中间冷却器14的冷却性能。
还有,在所述变速器6的前方设置空气滤清器8的同时,通过使该空气滤清器8的下面延伸到中间冷却器14的附近,由于使中间冷却器14与散热器23的下侧重叠设置,故与中间冷却器14在车辆正面看上去不重合,可以使得空气滤清器8的下面向下方延伸、并能够使空气滤清器8大型化。另外,可以利用空气滤清器8的下面作为通过所述中间冷却器14的行进风的导向。
还有,由于所述前保险杠22上所设的格栅,即导向部分29与中间冷却器14的上缘,即上端14a在车辆正面看上去重叠,对于车辆1的车辆正面看上去,所述前保险杠22的导向部分29和中间冷却器14的上端14a呈一个面状态,使得车辆1的车辆正面看上去的设计良好,在外观上有所提高。
进而,通过在所述前保险杠22上设有废物漏出部分37,在从前保险杠22的下侧开口部分21侵入行进风时,如图1及图2、图12的黑色粗箭头所示,可以引导向变速器6侧,假设与行进风同时侵入小石头或尘埃等的废物时,由于废物的自重在经过所述废物漏出部分37时,可以从车辆2的下侧排出。

Claims (6)

1、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在车辆的最前列设置带有开口部分的前保险杠,在该前保险杠的后方设置散热器,在散热器的前面设置中间冷却器,在中间冷却器上设有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设有该入口部分与增压器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及出口部分与节流阀体相连通的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其特征是,在使该中间冷却器在车辆的横方向上形成长的长方形状的同时,将中间冷却器的上端位于在比上述前保险杠的开口部分的上端低的位置状态下,在所述前保险杠的内侧,与散热器的下侧部分从车辆正面看上去是重叠地设置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与变速器从车辆的正面看是重叠设置的;在将中间冷却器的所述入口部分设置在发动机侧的同时,将中间冷却器的所述出口部分设置在变速器侧,在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入口侧通道设置在发动机侧的同时,将所述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设置在变速器侧,在将发动机的上面设在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高的位置的同时,将变速器的上面设在比中间冷却器的上端高的位置,即比散热器的上部低的位置,在变速器箱的箱表面将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导向从车辆正面看上去的后方漏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是,使所述中间冷却器的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在散热器的车辆横方向上形成突出,中间冷却器的入口侧通道和中间冷却器出口侧通道,通过所述散热器的侧面向前后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变速器的上方设置有电池箱,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行进风通过电池箱的下面也被引导向所述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变速器的前方设置空气滤清器的同时,使空气滤清器的下面向下方延伸直到中间冷却器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为,所述前保险杠上设有的格栅与中间冷却器的上缘,从车辆正面看上去是重叠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保险杠上设有废物漏出部分。
CNB2006101681763A 2005-12-28 2006-12-18 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55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7779 2005-12-28
JP2005377779A JP4650261B2 (ja) 2005-12-28 2005-12-28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インタークーラ配設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2109A CN1982109A (zh) 2007-06-20
CN100475590C true CN100475590C (zh) 2009-04-08

Family

ID=3816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81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5590C (zh) 2005-12-28 2006-12-18 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650261B2 (zh)
CN (1) CN100475590C (zh)
DE (1) DE10200606048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6777B2 (en) 2008-07-25 2015-12-22 Kubota Corporation Work vehicle
US8414082B2 (en) 2008-07-25 2013-04-09 Kubota Corporation Work vehicle
JP5044500B2 (ja) * 2008-07-25 2012-10-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JP5229145B2 (ja) * 2009-07-17 2013-07-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11069256A (ja) * 2009-09-24 2011-04-07 Daihatsu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
JP2015128923A (ja) * 2014-01-06 2015-07-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冷却装置
JP6331603B2 (ja) * 2014-04-04 2018-05-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GB2541920A (en) * 2015-09-04 2017-03-08 Jaguar Land Rover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n electric vehicle
JP6613777B2 (ja) * 2015-10-01 2019-12-0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A3021945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Cooling system for a turbocharger and nearby components
WO2017187411A1 (en) 2016-04-28 2017-11-02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Air intake system for an off-road vehicle
JP6933078B2 (ja) * 2017-09-29 2021-09-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インタクーラの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22338A1 (de) * 1982-07-01 1984-01-05 AVL Gesellschaft fü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und Messtechnik mbH, Prof. Dr.Dr.H.C. Hans List, 8020 Graz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wassergekuehlten brennkraftmaschine als antriebsmotor
JPS59188923U (ja) * 1983-05-31 1984-12-14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S6260425U (zh) * 1985-10-04 1987-04-15
DE3825071C1 (zh) * 1988-07-23 1989-10-05 Daimler-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DE4220672C2 (de) * 1991-07-11 1993-11-11 Daimler Benz Ag Kühleranordnung
JPH0585197A (ja) * 1991-09-25 1993-04-06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H05262143A (ja) * 1992-03-18 1993-10-12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ルーム内への外気導入構造
JP2845048B2 (ja) * 1992-09-04 1999-01-1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休筒機構付き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H0811554A (ja) * 1994-07-01 1996-01-16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ルーム内雰囲気温制御装置
JP2894238B2 (ja) * 1994-10-12 1999-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横置きエンジンの吸気系冷却装置
JPH1077851A (ja) * 1996-08-30 1998-03-24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冷却構造
JP4106737B2 (ja) * 1998-04-22 2008-06-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547811B2 (ja) * 2000-10-03 2010-09-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冷却装置
DE10112424A1 (de) * 2001-03-15 2002-09-26 Daimler Chrysler Ag Kraftwagenbug mit einer Stoßfängereinheit
DE10333882A1 (de) * 2003-07-25 2005-02-17 Volkswagen Ag Kühlermodul für flüssigkeitsgekühlte Brennkraftmaschin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50261B2 (ja) 2011-03-16
DE102006060488B4 (de) 2012-12-13
CN1982109A (zh) 2007-06-20
JP2007177712A (ja) 2007-07-12
DE102006060488A1 (de) 200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590C (zh) 带增压器发动机的中间冷却器设置结构
JP5293888B2 (ja) 冷却風導入構造
US9545844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improved air intake apparatus
US4736727A (en) Highway truck with charge air cooling
US10648741B2 (en) Vehicle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US7383905B2 (en) Vehicle cooling system
CN103290877B (zh) 工程机械
US10578364B2 (en) Vehicle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US8991534B2 (en) Air filter arrangement for a work vehicle
US20040262061A1 (en) Work vehicle hood
US8256496B2 (en) Air diverter for vehicle cooling system
CN1886580A (zh) 带有剖分式散热器和剖分式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热交换器组件
US7879122B2 (en) Air filter and fan device for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s
JP650064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1952582B (zh) 建设机械
CN106133301B (zh) 车辆用内燃机的辅机装配结构
JP2018094948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1549638B (zh) 长途公共汽车进气管理盒
JP525230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6291918B2 (ja) 車両用インタクーラの配管構造
CA2741657A1 (en) Air intake plenum for air induction channel
EP1426577A1 (en) A commercial vehicle
JP2012219696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220979716U (zh)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JP4736132B2 (ja) 車両の燃料配管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