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9716U -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79716U CN220979716U CN202323230785.5U CN202323230785U CN220979716U CN 220979716 U CN220979716 U CN 220979716U CN 202323230785 U CN202323230785 U CN 202323230785U CN 220979716 U CN220979716 U CN 2209797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
- water tank
- air
- air inlet
- intake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669679 Eleot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发动机进气总成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适于安装于前接梁;空滤器,所述空滤器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空滤器与驾驶室的格栅位置对应;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且向后方延伸;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安装于车架且位于所述水箱后侧,所述发动机构造有发动机进气口,所述进气管路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货箱长度可以最大化利用,具有增加货箱的容积和提高驾驶员舒适性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载货车辆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布置在车身后围处,但由于法规限制载货车辆(如两轴厢式货车)的最大长度,而传统发动机进气总成会占用整车前后方向的尺寸,从而影响货箱长度,进而影响货箱的容积。相关技术中的发动机进气总成,通过在驾驶室后围构造凹陷结构,使发动机进气结构与驾驶室后围平齐,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影响车身内部空间,影响卧铺宽度,影响驾驶员休息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总成,该发动机进气总成的货箱长度可以最大化利用,具有增加货箱的容积和提高驾驶员舒适性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发动机进气总成的载货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总成,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适于安装于前接梁;空滤器,所述空滤器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空滤器与驾驶室的格栅位置对应;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且向后方延伸;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安装于车架且位于所述水箱后侧,所述发动机构造有发动机进气口,所述进气管路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货箱长度可以最大利用化、增加了货箱的容积和提高了驾驶员休息的舒适性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空滤器包括:空滤器本体,所述空滤器本体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方;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均连接于所述空滤器本体的前部且沿车架的宽度方向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第一进气道的前部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前部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空滤器在车架宽度方向的两侧构造有空滤器支架,所述空滤器通过所述空滤器支架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水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中冷器进气管和中冷器出气管,所述中冷器进气管和所述中冷器出气管适于连接于所述中冷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水箱构造成长方体,所述水箱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风扇,发动机风扇正对于所述水箱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水箱的两侧构造有安装支座,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安装支座适于安装于所述前接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后部,所述进气管路通过管箍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且连接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部构造有格栅;货箱,所述货箱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发动机进气总成位于车架的前端且正对于所述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货车辆,所述载货车辆的长度不大于12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货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货箱长度可以最大化利用,具有增加货箱的容积和提高驾驶员舒适性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进气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进气总成1、水箱100、空滤器200、
进气管路300、发动机400、车架10、空滤器支架210、
安装支座110、中冷器进气管120、中冷器出气管130、
第一进气道220、第二进气道230、空滤器本体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1包括水箱100、空滤器200、进气管路300和发动机400。
水箱100适于安装于前接梁(图中未示意)。空滤器200安装于水箱100的上方,空滤器200与驾驶室的格栅位置对应。进气管路300的一端连接于空滤器200且向后方延伸。发动机400安装于车架10且位于水箱100后侧,发动机400构造有发动机进气口,进气管路300的另一端连接于发动机进气口。
举例而言,水箱100位于发动机进气总成1的前部,水箱100与发动机400连接便于冷却液的循环冷却发动机400,发动机400后部通过进气管路300与空滤器200连接,进而将新鲜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路300引导进入发动机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1,通过将空滤器200安装在水箱100正上方,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不必占用货箱的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货箱长度,提供更多的存储和运输物品的能力,提高了运输效率。且将发动机进气总成1置于车身前处,不会影响车身的内部空间,不会影响卧铺的宽度,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性。
由此,通过发动机进气总成1安装于水箱100,驾驶室后部和货箱之间的空间不会被占用,货箱可以更加贴近驾驶室的后部,驾驶室内部的空间也不会被占用。对于载货车辆而言,一方面最大化保证了货箱的容积,另一方面驾驶室内可以充分保证卧铺的空间,提高驾驶员舒适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1,货箱长度可以最大化利用,具有增加货箱的容积和提高驾驶员舒适性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滤器200包括空滤器本体240、第一进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30。空滤器本体240安装于水箱100的上方。第一进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30均连接于空滤器本体240的前部且沿车架10的宽度方向排列。将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沿车架10的宽度方向排列可以使新鲜空气更均匀地通过空滤器本体240进入发动机400,减少气流不稳定和压力差异,提高了发动机400进气效率,且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合理的分布可以有效地利用载货车辆的内部空间,使发动机进气总成1的布局更加的合理紧凑,既可以满足进气要求,还可以节省布局空间,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操控性。而且将空滤器本体240安装于水箱100的上方可以减少空气进入发动机400所需的管道长度,降低空气流动的阻力,减少能量的损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进气道220的前部和第二进气道230的前部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分流进入发动机400的空气流动,使进入发动机400的空气流动更加顺畅和均匀,减少了空气流动的阻力和阻碍气流流通的障碍物,使进气更加得平稳,提高气流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体的进气效率。且当第一进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30的前部相互远离时,第一进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30都能够充分利用独立的空间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提高进气效率,为发动机400提供更多的氧气和燃料混合物,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滤器200在车架10宽度方向的两侧构造有空滤器支架210,空滤器200通过空滤器支架210安装于水箱100的上表面。空滤器支架210为空滤器200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结构,确保空滤器200的安装位置和稳定性,有助于载货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晃动、松动或移位,保证了其正常工作的效果。且将空滤器支架210的安装位置合理利用了水箱100周围的垂直空间,避免对水箱100和其他组件造成不必要的阻碍,还可以方便空滤器200的安装与维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水箱10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中冷器进气管120和中冷器出气管130,中冷器进气管120和中冷器出气管130适于连接于中冷器。通过中冷器进气管120和中冷器出气管130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通路,将冷却液从水箱100引入中冷器中,冷却液在中冷器中冷却后,再通过中冷器出气管130回流到水箱100,保证了中冷器持续的提供冷却效果。通过降低水箱100内冷却液的进气温度,中冷器提供了更低的冷却液给水箱100,有效地降低温度对水箱100的影响,保护了水箱100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箱100构造成长方体,水箱100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发动机400包括发动机风扇,发动机风扇正对于水箱100的后侧。通过将水箱100的厚度延伸,使水箱100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冷却液,保证能够散发发动机400的热量,保持发动机400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防止发动机400过热。而将发动机风扇置于水箱100的后部,当发动机风扇运转时,会吸收周围的空气,将冷空气引入水箱100区域,水箱100内冷却液通过发动机风扇的吸风效果加强了散热效果将热量带走,从而维持发动机400和水箱100在适当的工作温度的范围内,保护其的性能和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箱100的两侧构造有安装支座110,水箱100通过安装支座110适于安装于前接梁。安装支架为水箱100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保证水箱100在载货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或脱落的情况。且通过安装支架对水箱100有减震和缓冲的作用,降低外部振动或冲击对水箱100的影响,同时安装支架110还可以避免水箱100直接与其它部件的接触,减少可能的磨损,保护水箱100的完整性和寿命。且便于维护和清洁,更加方便地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进气口位于发动机400的后部,进气管路300通过管箍固定于发动机400且连接于发动机进气口。具体而言,发动机400需要将空气进行燃烧和产生动力,通过将发动机进气口置于发动机400后部并连接发动机进气口,可以使进气管路300更加直接地引导新鲜空气进入发动机400内部。而后部的位置相对较远离发动机400其他部分的热源,减少了进气受热的可能性,有助于提供较为凉爽的气体给发动机400,提高进气效率。且通过管箍固定进气管路300,可以减少进气系统的泄漏和压力损失,确保稳定的进气压力,有助于发动机400燃烧更加地充分和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进气管路300的振动和晃动,减少气流阻力,提高空气的流动性。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货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载货车辆,包括驾驶室、货箱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1。驾驶室的前部构造有格栅。货箱安装于驾驶室的后部。发动机进气总成1位于车架10的前端且正对于格栅。
具体而言,格栅位置通常是载货车辆的进气口,能够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通过格栅的结构能够过滤和清洁空气将其引入发动机400进行燃烧,防止杂质和颗粒物进入进气系统,并确保有足够的空气流量进入发动机400,保证发动机400正常地燃烧工作和运行。且通过将发动机进气总成1置于车架10的前端,与格栅正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效率和进气量,空气流向的道路较短和比较直接,减少了空气的阻力和阻塞,有利于提高发动机400的性能和燃烧效率。而将货箱后置,为货箱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容量,增加载货车辆的装载能力,适应载货运输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载货车辆的长度不大于12米。通过对载货车辆的长度的限制,可以减少载货车辆在道路上的占用空间,降低了载货车辆与其他车辆之间的交通冲突和事故风险,且较合适的长度可以使载货车辆能够更容易进行转弯和变道,减少对其他车辆的干扰,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同时通过限制载货车辆的长度,可以合理地管理载货车辆的数量和流动,维持道路交通的流畅性,还提高了载货车辆的运输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载货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总成1,货箱长度可以最大化利用,具有增加货箱的容积和提高驾驶员舒适性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适于安装于前接梁;
空滤器,所述空滤器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空滤器与驾驶室的格栅位置对应;
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且向后方延伸;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安装于车架且位于所述水箱后侧,所述发动机构造有发动机进气口,所述进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空滤器包括:
空滤器本体,所述空滤器本体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方;
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均连接于所述空滤器本体的前部且沿车架的宽度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前部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前部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在车架宽度方向的两侧构造有空滤器支架,所述空滤器通过所述空滤器支架安装于所述水箱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中冷器进气管和中冷器出气管,所述中冷器进气管和所述中冷器出气管适于连接于所述中冷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构造成长方体,所述水箱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风扇,发动机风扇正对于所述水箱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两侧构造有安装支座,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安装支座适于安装于所述前接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后部,所述进气管路通过管箍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且连接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
9.一种载货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部构造有格栅;
货箱,所述货箱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总成,所述发动机进气总成位于车架的前端且正对于所述格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货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车辆的长度不大于12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30785.5U CN220979716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30785.5U CN220979716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79716U true CN220979716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65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30785.5U Active CN220979716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79716U (zh) |
-
2023
- 2023-11-29 CN CN202323230785.5U patent/CN2209797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87962B2 (en) | Work vehicle | |
US4736727A (en) | Highway truck with charge air cooling | |
US9394817B2 (en) | Cooling structure for urea aqueous solution conduit | |
JPWO2014069026A1 (ja) | 排気ガス後処理装置を搭載した建設車両 | |
CN201786499U (zh) | 用于车辆的空气进气装置 | |
US11292335B2 (en) | Working vehicle | |
US10427518B2 (en) | Work vehicle | |
US20200003104A1 (en) | Vehicle engine | |
CA2934543C (en) | Cooling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 |
JP6500646B2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
JP4853632B2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ダクト構造 | |
WO2017022217A1 (ja) | 作業車両 | |
CN220979716U (zh) | 发动机进气总成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 |
KR101961060B1 (ko) | 작업차량 | |
JP6344414B2 (ja) |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
JP2006327311A (ja) |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エンジンの吸気構造 | |
CN102802991B (zh) | 冷却设备和包括冷却设备的车辆 | |
JP5438249B1 (ja) | ダンプトラック | |
CN202789081U (zh) | 发动机散热器 | |
JP2005061343A (ja) | 車両の冷却装置 | |
CN109733185B (zh) | 一种越野车的进排气系统与散热系统的布置结构及越野车 | |
CN214499271U (zh) | 全地形车 | |
JP6416052B2 (ja) | 作業車両 | |
JP7375604B2 (ja) | エンジンの排気循環装置 | |
JP2020152274A (ja) | 車両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