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1178C -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1178C
CN100471178C CNB2005100928001A CN200510092800A CN100471178C CN 100471178 C CN100471178 C CN 100471178C CN B2005100928001 A CNB2005100928001 A CN B2005100928001A CN 200510092800 A CN200510092800 A CN 200510092800A CN 100471178 C CN100471178 C CN 1004711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ail
buffering area
emails
destin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28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4585A (zh
Inventor
广濑正树
森真悠子
菊地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4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4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11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11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6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postal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其根据要被组播的电子邮件数目来动态地改变电子邮件的分发间隔。该电子邮件组播设备以客户为基础,预先存储作为电子邮件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该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在从客户接收到邮件内容时,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都包含该邮件内容以及与该客户相关联的移动号码之一,并且在缓冲区中将这些电子邮件排队。这些被排队的电子邮件被该电子邮件组播设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顺序地分发。

Description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播电子邮件的技术,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组播电子邮件而不会在网络上引起拥塞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多种用于支持使用电子邮件的数据通信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09-51353公开了一种电子邮件服务器,其根据接收终端的剩余存储器量来动态地改变当作电子邮件分发的数据量。这种电子邮件服务器预先获取关于终端设备的剩余存储器量的信息,并且在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电子邮件之前,比较电子邮件的数据量与终端设备的剩余存储器量。如果后者较小,则该电子邮件服务器在每一个断点(breakpoint)处(例如,标点符号以及句号)分割电子邮件,并且顺序发送分割后的电子邮件。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分割后的电子邮件时,通过重构分割后的电子邮件来恢复原始的电子邮件。
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2002-207669公开了一种邮件服务器,其控制由广告商分发的广告邮件的数据量。该邮件服务器转发从作为广告邮件发送者的广告商去向作为广告邮件接收者的用户终端的广告邮件。该邮件服务器从每个用户终端接收关于广告分发条件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注册在其数据库中。该邮件服务器在从广告商接收到广告邮件时,参考数据库中所注册的关于广告分发条件的信息来调节每个用户的广告邮件的数据量,并且将广告邮件分发到每个用户终端。
然而,上述公开文本中所公开的技术不能解决由于电子邮件的组播而引起的网络拥塞问题。
近年来,已经知道了这样的信息服务:其中涉及特定种类的信息作为电子邮件被发送到多个目的地。
提供这种信息服务的服务器在其数据库中预先注册请求信息服务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并且如果准备了要分发的新信息,则通过组成因特网和/或移动分组通信网络的节点向所注册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保护这些信息的电子邮件。
在这种信息服务中,因为在相对短时间内分发了大量电子邮件,所以如果电子邮件的目的地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则向该区域的网络施加了过多的负载,由此可能在该网络上引起拥塞。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并且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其根据要被组播的电子邮件数目来动态地改变电子邮件的分发间隔。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包括:多个缓冲区;缓冲区相关信息存储装置,将每个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与间隔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其中间隔数据表示在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被发送的分发时间间隔;客户信息存储装置,将请求电子邮件分发的客户的客户标识符与由该客户预先通知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和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其中所述缓冲区标识符是根据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的数目而标识的;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要被当作电子邮件组播的邮件内容以及客户标识符;缓冲区标识装置,从客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客户标识符相关联的缓冲区标识符,并且标识出由该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缓冲区;电子邮件创建装置,从客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客户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并且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包含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邮件内容以及所述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之一;排队装置,将由电子邮件创建装置所创建的多个电子邮件在由缓冲区标识装置所标识出的缓冲区中排队;和电子邮件分发装置,从缓冲区相关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缓冲区标识装置读出的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的间隔数据,并且以由该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由排队装置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包括:多个缓冲区;缓冲区相关信息存储装置,将每个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与间隔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其中间隔数据表示在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被发送的分发时间间隔;客户信息存储装置,将请求电子邮件分发的客户的客户标识符与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和要被组播到这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的邮件内容;缓冲区标识装置,从客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客户标识符相关联的缓冲区标识符,并且标识出由该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缓冲区;电子邮件创建装置,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包含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邮件内容以及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之一;排队装置,将由电子邮件创建装置所创建的多个电子邮件在由缓冲区标识装置所标识出的缓冲区中排队;和电子邮件分发装置,从缓冲区相关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缓冲区标识装置读出的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的间隔数据,并且以由该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由排队装置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
在上述电子邮件组播设备中,如果电子邮件已经被排队在由所述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缓冲区中,则缓冲区标识装置根据预定算法标识出其中没有电子邮件排队的另一缓冲区。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包括:多个缓冲区;间隔数据存储装置,将表示在每个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被发送的分发时间间隔的间隔数据与要以由所述间隔数据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的电子邮件的数目范围相关联地存储;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和要被组播到这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的邮件内容;区域标识装置,获得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中每一个所处区域的数据;电子邮件目的地分类装置,在由区域标识装置所获得的区域数据的基础上,将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分类为以分发区域为基础的多个组;电子邮件创建装置,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包含由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邮件内容以及属于由电子邮件目的地分类装置分类的一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中的电子邮件目的地之一;排队装置,将由电子邮件创建装置所创建的多个电子邮件在缓冲区中排队;计数装置,对由排队装置在缓冲区中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的数目进行计数;和电子邮件分发装置,从间隔数据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计数装置计数得到的数目所属的电子邮件数目范围相关联的间隔数据,并且以由该间隔数据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排队装置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根据要被组播的电子邮件数目来动态地改变电子邮件的分发间隔。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了电子邮件分发控制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了客户终端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3是示出了电子邮件组播设备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了由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实现的逻辑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了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了客户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了目的地注册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组播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组播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客户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了组播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组播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缓冲区可用性数据库的数据配置的图;
图14是示出了间隔数据数据库的数据配置的图;
图15是示出了由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实现的逻辑配置的图;
图16示出了电子邮件排队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7示出了电子邮件分发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电信公司”是指管理移动分组通信网络的公司,并且术语“客户”是指委托电信公司来组播由其创建的邮件内容的公司。客户具有由电信公司给出的客户ID和密码,并且客户ID是每个客户所专有的字符串。术语“用户”是指为了接收由客户创建的邮件内容而已经执行了预定的注册处理的个人或公司。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邮件分发控制系统的配置的图。
电子邮件分发控制系统包括因特网和移动分组通信网络。
因特网是使用TCP(传输控制协议)/IP(因特网协议)以及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们是TCP/IP协议的上层协议)来发送数据的节点集合,并且具有多个客户终端10和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
图2是示出了客户终端1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客户终端10是每个客户所使用的计算机,并且如图所示,包括:控制客户终端10的操作的CPU 11;被用作CPU 11的工作区域的RAM 12;存储IPL(初始程序的装入程序)等的ROM 13;硬盘14;显示器15;鼠标16;键盘17;和通信接口18。
硬盘14除了存储图中未示出的OS(操作系统)之外,还存储分发请求控制程序14a。当CPU 11使用RAM 12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该程序时,在客户终端10中实现了电子邮件组播请求功能。
图3是示出了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是由电信公司管理的计算机,并且如图所示,包括:CPU21;RAM 22;ROM 23;硬盘24;显示器25;鼠标26;键盘27;和通信接口28。
硬盘24除了存储图中未示出的OS之外,还存储电子邮件组播程序24a、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和客户信息数据库24c。
当CPU 21使用RAM 22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电子邮件组播程序24a时,在逻辑上实现了图4所示的各单元。具体地说,在RAM 22中预留多个缓冲区a至i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并且CPU 21充当分区请求接收单元51、缓冲区标识单元52、电子邮件创建单元53、邮件排队单元54和分发单元55。
RAM 22中预留的缓冲区a至i被分为三组:第一组缓冲区a至c用于短间隔分发;第二组缓冲区d至f用于中等间隔分发;并且第三组缓冲区g至i用于长间隔分发。在每个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以稍后描述的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中所注册的与该缓冲区相关联的分发间隔被顺序分发到网络。
现在,描述CPU 21所实现的每个单元的操作。
分发请求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接口28接收保护邮件内容和客户ID在内的分发请求。缓冲区标识单元52标识要给作为分发请求源的客户分配的缓冲区。电子邮件创建单元53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包含分发请求中所包含的邮件内容和目的地数据。邮件排队单元54将电子邮件创建单元53所创建的电子邮件在由缓冲器标识单元52所标识的缓冲区中排队。分发单元55将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以与该缓冲区相关联的分发间隔顺序分发。
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是多条记录的集合,其中每条记录是为每个缓冲区创建的。如图5所示,组成该数据库的一条记录具有三个字段:“缓冲区”、“分发间隔”以及“占用状态标记”。在“缓冲区”字段中,存储了用于标识RAM 22中预留的缓冲区a至i中任意一个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在“分发间隔”字段中,存储了间隔数据。间隔数据是指示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被分发的时间间隔的参数。在“占用状态标记”字段中,存储了占用状态标记。占用状态标记是指示缓冲区是否被占用的数据。如果缓冲区被占用,则存储值“1”作为占用状态标记,而如果缓冲区没有被占用,则存储值“0”作为占用状态标记。一旦缓冲区被占用,那么直到该缓冲区中排队的所有电子邮件的分发完成,才重置占用状态。
在图5的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中,“0.1”的间隔数据(这是最短的分发间隔)是为属于第一组的缓冲区a至c设置的,“0.2”的间隔数据(这是第二短的分发间隔)是为属于第二组的缓冲区d至f设置的,并且“0.5”的间隔数据(这是最长的分发间隔)是为属于第三组的缓冲区g至i设置的。通过为刚才所述的每一组设置时间间隔并且基于要排队的电子邮件数目来使用缓冲区,即使电子邮件的数目较大,并且这些电子邮件的目的地集中在一个区域,也减小了网络上拥塞的风险,并且如果电子邮件的数目较小,则可以快速完成电子邮件的分发。稍后将描述分发处理的细节。
客户信息数据库24c是多条记录的集合,其中每条记录是为每个客户创建的。如图6所示,组成该数据库的一条记录具有三个字段:“客户”、“目的地”和“缓冲区”。在“客户”字段中,存储了每个客户的客户ID。在“目的地”字段中,存储了作为电子邮件目的地的多个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在“缓冲区”字段中,存储了可以被占用来对电子邮件排队的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客户”和“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数据是在稍后描述的目的地注册处理中从客户终端10获取的,并且“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是在目的地注册处理中由“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数据确定的。
现在再参考图1。
移动分组通信网络是使用简化TCP/IP和HTTP(其是TCP/IP的上层协议)来发送数据的节点的集合,并且包括:网关服务器30、交换机40、基站50和移动通信终端60。
网关服务器30执行协议转换,以在移动分组通信网络和因特网之间交换诸如电子邮件和HTML(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数据之类的数据。
交换机40是为多个基站50服务的交换中心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将所接收到的电子邮件通过在该交换机的管辖下工作的基站50传送到移动通信终端60。
基站50设置在例如半径为500米的每个无线区域中,并且与位于每个无线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60进行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终端60包括:用于执行语音通信的语音输入/输出单元;用于与基站5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诸如液晶面板之类的显示器;用于输入数字和字符的操作单元;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单元的微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60连接到移动电话网络(未示出),并且连接到图1所示的移动分组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终端60还具有用于浏览文档数据的软件(浏览器),并且能够显示通过移动分组通信网络发送来的电子邮件。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操作被分为目的地注册处理和组播处理。
图7是示出了目的地注册处理的流程图。当客户的客户终端10通过指定用于目的地注册处理的站点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来访问该站点时,该处理开始。
当客户终端10通过指定站点的URL来访问该站点时,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从其硬盘24中读出该URL所标识的HTML数据,并且将其发送到客户终端10(S100)。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在接收到HTML数据时,使显示器15在该HTML数据的基础上显示目的地注册登录屏幕(S110)。该屏幕显示如下的消息:“这是目的地注册站点。请输入您的客户ID和密码。”,以及其中可以输入客户ID和密码的输入域。客户终端10的操作者在该屏幕上的输入域中输入该客户的客户ID和密码。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将所输入的客户ID和密码发送到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S120)。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在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的客户ID和密码的基础上来验证客户,并且如果完成验证,则向客户终端10发送目的地号码输入屏幕的HTML数据(S130)。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在接收到HTML数据时,使显示器15在该HTML数据的基础上显示目的地号码输入屏幕(S140)。该屏幕显示如下消息:“请输入要被注册为电子邮件目的地的移动电话号码”,以及其中可以输入移动电话号码的多个输入域。客户终端10的操作者在输入域中输入那些为了从该客户接收电子邮件而已经执行了注册处理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
当移动电话号码被输入时,客户终端10的CPU 11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发送输入的移动电话号码以及在目的地注册登录屏幕上输入的客户ID(S150)。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在RAM 22中存储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的移动电话号码和客户ID(S160)。
随后,CPU 21查询其硬盘24中存储的客户信息数据库24c,以确定包括在S160中在RAM 22中存储的客户ID的记录是否存在于数据库中(S170)。
如果S170中的判断是否定的,则CPU 21向客户信息数据库24c加入新的记录(S180)。在所加入的记录的“客户”字段中,存储了在S160中在RAM 22中存储的客户ID,并且在该记录的“目的地”自动中,存储了在S160中在RAM 22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S190)。
另一方面,如果S170中的判断是肯定的,则CPU 21标识出包括该客户ID的记录(S200),并且用在S160中在RAM 22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来更新所标识出的记录的“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数据(S210)。
这样,就完成了目的地注册处理。
在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中,经常地监视客户信息数据库24c的更新。如果新的记录被加入到数据库,或者如果现有的记录被更新,则标识出新加入或更新的记录,对该记录的“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的数目计数,并且在该记录的“缓冲区”字段中存储适于计数数目的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中,如果“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数目小于500,则分配属于第一组的缓冲区a至c;如果该数目是500或更多且小于1000,则分配属于第二组的缓冲区d至f;如果该数目是1000或更大,则分配属于第三组的缓冲区g至i。因此,如果新加入或更新的记录的移动电话号码的数据是700,则在该记录的“缓冲区”字段中存储属于第二组的缓冲区g至i的缓冲区标识符。
图8和9是示出了组播处理的流程图。当客户的客户终端10通过指定用于组播请求的站点的URL来访问该站点时,该处理开始。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客户的客户终端10已经在上述目的地注册处理中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注册了移动电话号码。
当客户终端10通过指定站点的URL来访问该站点时,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从其硬盘24中读出由该URL所标识的HTML数据,并且将其发送到客户终端10(S300)。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在接收到HTML数据时,使显示器15在该HTML数据的基础上显示组播请求登录屏幕(S310)。该屏幕显示如下的消息:“这是组播请求站点。请输入您的客户ID和密码。”,以及其中可以输入客户ID和密码的输入域。客户终端10的操作者在该屏幕上的输入域中输入该客户的客户ID和密码。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将所输入的客户ID和密码发送到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S320)。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在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的客户ID和密码的基础上来验证客户,并且如果完成验证,则向客户终端10发送邮件内容输入屏幕的HTML数据(S330)。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在接收到HTML数据时,使显示器15在该HTML数据的基础上显示邮件内容输入屏幕(S340)。该屏幕显示如下消息:“请输入要被组播的邮件内容”,以及其中可以输入邮件内容的输入域。客户终端10的操作者使用键盘27在输入域中输入邮件内容。或者,操作者可以使客户终端10将准备好的文档文件调用到输入域中。
当邮件内容被输入时,客户终端10的CPU 11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发送输入的邮件内容以及在组播请求登录屏幕上输入的客户ID(S350)。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在RAM 22中存储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的邮件内容和客户ID(S360)。
随后,CPU 21查询其硬盘24中存储的客户信息数据库24c,以标识出包括在S360中在RAM 22中存储的客户ID的记录(S370)。
当记录被标识出时,CPU 21读出该记录的“缓冲区”字段中存储的缓冲区标识符,并且将它们写入RAM 22中(S380)。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区a至c的一组缓冲区标识符、缓冲区d至f的一组缓冲区标识符或者缓冲区g至i的一组缓冲区标识符被读出并写入RAM 22中(见图5)。
随后,CPU 21通过查询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的“占用状态标记”字段中存储的数据,确定RAM 22中写入的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每个缓冲区当前是否被占用(S390)。具体地说,CPU 21查询与RAM22中写入的每个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的“占用状态标记”字段中存储的数据,并且如果该字段的数据是“1”,则CPU 21确定与该字段相关联的缓冲区被占用,而如果该字段的数据是“0”,则CPU 21确定与该字段相关联的缓冲区没有被占用。
如果在S390中确定存在未被占用的缓冲区,则CPU 21指定该缓冲区作为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的缓冲区(S400)。如果存在多个未被占用的缓冲区,则CPU选择这多个缓冲区中任意一个。
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未被占用的缓冲区,则CPU 21等待直至由RAM 22中存储的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缓冲区中任意一个被释放,并且指定首先被释放的缓冲区作为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的缓冲区(S410)。
当指定了缓冲区时,CPU 21在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中标识出涉及所指定的缓冲区的记录,并且将所标识出的记录的“占用状态标记”中存储的数据从“0”更新为“1”(S420)。
随后,CPU 21读出在S370中所标识出的记录的“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之一(S430)。
CPU 21创建这样的电子邮件,其包含在S360中在RAM 22中存储的邮件内容作为主体,并且包含在S430中读出的移动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并且将该邮件在所指定的缓冲区中排队(S450)。
CPU 21确定在S370中所标识出的记录的“目的地”字段中是否还有未读出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如果该判断是肯定的,则返回S430的处理。重复S430至S450的处理,直至在S370中所标识出的记录的“目的地”字段中存储的所有移动电话号码都被读出,并且包含这些移动电话号码之一作为目的地的电子邮件都被排队。
当保护移动电话号码的电子邮件被排队时,CPU 21在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中标识出包括在S380中读出的缓冲区标识符的记录(S460)。
CPU 21读出所标识出的记录的“分发间隔”字段中存储的间隔数据,并且将其写入RAM 22中(S470)。
CPU 21读出在缓冲区中首先排队的电子邮件,并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网络(S480)。
如果缓冲区中存在未发送的电子邮件,则CPU 21等待由在S470中读出的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段。
当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段过去时,CPU 21返回S480的处理。重复S480和S490的处理,直至在缓冲区中排队的所有电子邮件都被发送。
如果在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都被发送,则CPU 21将占用状态标记从值“1”更新为值“0”(S500),并且结束本次组播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从每个客户接收作为由该客户创建的邮件内容的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设置适于所接收到的移动电话号码数目的分发间隔。如果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从客户接收到要被组播的邮件内容,则该设备将每一个都包含该邮件内容以及由客户所注册的移动电话号码的电子邮件在缓冲区中排队,并且以与该客户相关联的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发送排队的电子邮件。因此,如果排队的电子邮件的目的地集中于一个区域,则可以防止该区域的网络拥塞。
第二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目的地注册处理中,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将从每个客户终端10获取的移动电话号码存储在其客户信息数据库24c中,并且一旦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邮件内容的组播请求,则将这些邮件内容组播到由已经从客户终端10获取的移动电话号码所标识出的移动通信终端。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每当客户终端10请求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组播电子邮件内容时,客户终端10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通知作为邮件内容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
本实施例的客户终端10的硬件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硬件配置除了硬盘24中存储的客户信息数据24c的数据配置不一样外,其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0是示出了客户信息数据库24c的数据配置的图。组成该数据库的一条记录具有两个字段:“客户”和“缓冲区”,但是没有“目的地”字段。该数据库的字段中存储的数据是手动输入的,如下所述。
客户向电信公司通知由该客户创建的邮件内容的目的地的大致数目以及它们的客户ID。接收到这些通知的电信公司的操作者向客户信息数据库24c中加入新记录,并且在该记录的“客户”字段中输入客户ID。该操作者还在该记录的“缓冲区”字段中输入缓冲区标识符。如果所通知的目的地数目小于500,则在“缓冲区”字段中存储属于第一组的缓冲区a至c的缓冲区标识符;如果该数目是500或更大且小于1000,则存储属于第二组的缓冲区d至f的缓冲区标识符;并且如果该数目是1000或更大,则存储属于第三组的缓冲区g至i的缓冲区标识符。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客户信息数据库24c的数据是手动输入的,所以不执行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目的地注册处理,并且只执行组播处理。
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组播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组播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播处理的不同在于:在第一实施例的S360和S370的处理之间执行S360至S364的处理。
已经在S360中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邮件内容和客户ID的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向客户终端10发送目的地号码输入屏幕的HTML数据(S361)。
客户终端10的CPU·11在接收到HTML数据时,使显示器15在该HTML数据的基础上显示目的地号码输入屏幕(S362)。该屏幕显示如下消息:“请输入电子邮件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以及其中可以输入移动电话号码的多个输入域。客户终端10的操作者在输入域中输入那些为了从该客户接收电子邮件而已经执行了注册处理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
当移动电话号码被输入时,客户终端10的CPU 11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发送输入的移动电话号码以及在目的地注册登录屏幕上输入的客户ID(S363)。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在RAM 22中存储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的移动电话号码和客户ID(S364)。
S370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每当客户终端10请求电子邮件组播服务器20组播电子邮件内容时,客户终端10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通知邮件内容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因此,客户可以对每个组播请求改变邮件内容的目的地,并且在目的地数目小于或等于预先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通知的数目时,也可以防止网络上的拥塞。
第三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的地的数目,缓冲区被分为三组,并且如果属于对电子邮件排队所必需的特定一组的缓冲区都被占用,则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等待,直至这些缓冲区中任意一个被释放,并且在所释放的缓冲区中对电子邮件排队。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属于对电子邮件排队所必需的特定一组的缓冲区都被占用,则属于另一组的缓冲区被指定为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的缓冲区。
本实施例的客户终端10和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硬件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操作分为目的地注册处理和组播处理,并且目的地注册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下面只描述组播处理。
图12是示出了组播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组播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播处理的不同在于:执行S411至S414的处理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S410的处理。
如果在S390中确定不存在未被占用的缓冲区,则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确定由S380中读出的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这些缓冲区之外的缓冲区是否被占用(S411)。例如,如果在S380中读出属于第一组的缓冲区a至c的缓冲区标识符,则确定属于第二组的缓冲区d至f以及属于第三组的缓冲区g至i是否被占用。
如果在S411中确定任一缓冲区未被占用,则CPU 21将缓冲区指定为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的缓冲区(S412)。随后,CPU 21在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中标识出包括该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的记录,并且用与S380中读出的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存储的间隔数据来更新该记录的“分发间隔”字段中存储的间隔数据(S413)。当更新操作完成时,CPU 21前进到S420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S411中确定不存在未被占用的缓冲区,则CPU21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S410相同的处理,即,CPU 21等待,直至由在S380中在RAM 22中写入的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任意缓冲区被释放,并且指定首先被释放的缓冲区作为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的缓冲区(S414)。当指定了缓冲区时,CPU 21前进到S420的处理。
S420至S500的处理除了如下方面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CPU 21除了将占用状态标记从“1”更新为“0”之外,还用原始数据来更新S413中被更新的间隔数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属于被分配给客户的特定组的缓冲区都被占用,则使用属于另一组的缓冲区。然而,在替代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的组播是以与分配给客户的缓冲区相关联而不是与所使用的缓冲区相关联的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执行的。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地使用缓冲区,并且还可以防止网络上的拥塞。
第四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客户终端10的硬件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硬件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硬盘24存储缓冲区可用性以及间隔数据数据库(它们都未示出)来代替客户信息数据库24c和缓冲区相关信息数据库24b。
图13是示出了缓冲区可用性数据库的数据配置的图。组成该数据库的一条记录具有两个字段:“缓冲区”和“占用状态标记”。在“缓冲区”字段中,存储了缓冲区a至i的缓冲区标识符。在“占用状态标记”字段中,存储了表示缓冲区被占用的值“1”或者表示缓冲区未被占用的值“0”。
图14是示出了间隔数据数据库的数据配置的图。组成该数据库的一条记录具有两个字段:“分发间隔”和“电子邮件数目”。在“分发间隔”字段中,分别存储了“0.1”“0.2”和“0.5”的间隔数据。在每个“电子邮件数目”字段中,存储了这样电子邮件的数目:在以该数据库中与电子邮件数目相关联的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组播电子邮件时,不会在网络上引起拥塞。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使用RAM 22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电子邮件组播程序24a时,逻辑上实现了图15所示的各个单元。具体地说,在RAM 22中预留多个缓冲区a至i用于对电子邮件排队,并且CPU 21充当分发请求接收单元51、缓冲区标识单元52、电子邮件创建单元53、邮件排队单元54、分发单元55、区域标识单元56、邮件目的地分类单元57和计数器58。
在上述这些单元中,因为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分发请求接收单元51、缓冲区标识单元52、电子邮件创建单元53、邮件排队单元54和分发单元55的操作,所以将只描述区域标识单元56、邮件目的地分类单元57和计数器58的操作。
区域标识单元56从移动分组通信网络获取区域数据,该区域数据表示移动通信终端60所在的区域。邮件目的地分类单元57根据每个终端所在的区域,将作为电子邮件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分类。计数器58对邮件目的地分类单元57在逐个区域的基础上分类的移动电话号码的数目计数。
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操作被分为电子邮件排队处理和电子邮件分发处理。
图16是示出了电子邮件排队处理的流程图。当客户的客户终端10通过指定用于分发请求注册处理的站点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来访问该站点时,该处理开始。
当客户终端10通过指定站点的URL来访问该站点时,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从其硬盘24中读出该URL所标识的HTML数据,并且将其发送到客户终端10(S600)。
客户终端10的CPU 11在接收到HTML数据时,使显示器15在该HTML数据的基础上显示目的地注册登录屏幕(S610)。该屏幕显示如下的消息:“请输入要组播的邮件内容以及要被注册为该邮件内容目的地的移动电话号码。”、其中可以输入邮件内容的输入域、以及其中可以输入移动电话号码的多个输入域。与上述实施例不一样,不需要输入客户ID和密码。客户终端10的操作者在该屏幕上的输入域中输入邮件内容和移动电话号码。
当输入了邮件内容和移动电话号码时,客户终端10的CPU 11向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发送输入的邮件内容和移动电话号码(S620)。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20的CPU 21在RAM 22中存储从客户终端10接收到的邮件内容和移动电话号码(S630)。
随后,CPU 21从移动分组通信网络中获取具有RAM 22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区域数据(S640)。
当获取了区域数据时,CPU 21在区域数据的基础上,将RAM 22中存储的移动电话号码分类为以逐个区域为基础的组(S650)。
CPU 21选择一组移动电话号码作为处理对象(S660)。CPU 21还选择一个未被占用的缓冲区(S670),并且将与该缓冲区相关联的占用状态标记从值“0”更新为值“1”(S680)。
CPU 21从选中的这组移动电话号码中选择一个移动电话号码(S690),并且创建这样的电子邮件,其包含该移动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并且包含邮件内容作为主体(S700)。
CPU 21将所创建的电子邮件排队在S670中选中的缓冲区中。
CPU 21确定是否有未被读出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如果该判断是肯定的,则返回S690的处理。重复S690至S710的处理,直至在S660中被选中为处理对象的所有移动电话号码都被读出,并且每一个都包含这些移动电话号码之一作为目的地的电子邮件被排队。
当包含属于被选中这组的移动电话号码的电子邮件被排队时,CPU 21选择另一组移动电话号码作为处理对象,并且重复S660及随后步骤的处理。
当邮件排队处理完成时,CPU 21开始电子邮件分发处理。
图17是示出了电子邮件分发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对电子邮件在其中排队的每个缓冲区是并行执行的,但是为了解释的方便,下面只描述对一个缓冲区执行的处理。
CPU 21对作为处理对象的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的数目进行计数(S720),并且确定计数数目属于下列三个范围中哪一个范围:小于500、500或更大且小于1000、以及1000或更大(S730)。
CPU 21在间隔数据数据库中标识出与S730中确定的范围相关联的记录,读出该记录的“分发间隔”字段中存储的间隔数据,并且将该间隔数据写入RAM 22中(S740)。
CPU 21读出被首先排队在缓冲区中的电子邮件,并且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网络(S750)。
如果缓冲区中存在未发送的电子邮件,则CPU 21等待由在S740中读出的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段(S760)。
当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段过去时,CPU 21返回S750的处理。重复S750和S760的处理,直至在缓冲区中排队的所有电子邮件都被发送。
如果在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都被发送,则CPU 21将占用状态标记从值“1”更新为值“0”(S770),并且结束本次电子邮件分发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了作为电子邮件目的地的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60中每一个当前所在的区域的数据,并且在所标识出的区域的基础上,去往每个移动通信终端60的电子邮件被分类为以逐个区域为基础的组,并且在不同缓冲区中排队。在缓冲区基础上对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计数,即,在分发区域的基础上计数,并且以适于计数数目的时间间隔来分发被计数的电子邮件。

Claims (3)

1、一种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包括:
多个缓冲区;
缓冲区相关信息存储装置,将每个所述缓冲区的缓冲区标识符与间隔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其中所述间隔数据表示在所述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被发送的分发时间间隔;
客户信息存储装置,将请求电子邮件分发的客户的客户标识符与由所述客户预先通知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和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其中所述缓冲区标识符是根据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的数目而标识的;
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要被当作电子邮件组播的邮件内容以及客户标识符;
缓冲区标识装置,从所述客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所述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客户标识符相关联的缓冲区标识符,并且标识出由所述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缓冲区;
电子邮件创建装置,从所述客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所述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客户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并且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包含由所述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邮件内容以及所述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之一;
排队装置,将由所述电子邮件创建装置所创建的所述多个电子邮件在由所述缓冲区标识装置所标识出的缓冲区中排队;和
电子邮件分发装置,从所述缓冲区相关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所述缓冲区标识装置读出的所述缓冲区标识符相关联的间隔数据,并且以由所述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由所述排队装置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其特征在于:
如果电子邮件已经被排队在由所述缓冲区标识符所标识的缓冲区中,则所述缓冲区标识装置根据预定算法标识出其中没有电子邮件排队的另一缓冲区。
3、一种电子邮件组播设备,包括:
多个缓冲区;
间隔数据存储装置,将表示在每个所述缓冲区中排队的电子邮件被发送的分发时间间隔的间隔数据与要以由所述间隔数据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的电子邮件的数目范围相关联地存储;
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和要被组播到所述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的邮件内容;
区域标识装置,获得由所述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中每一个所处区域的数据;
电子邮件目的地分类装置,在由所述区域标识装置所获得的区域数据的基础上,将由所述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分类为以分发区域为基础的多个组;
电子邮件创建装置,创建多个电子邮件,其中每个电子邮件包含由所述分发请求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邮件内容以及属于由所述电子邮件目的地分类装置分类的一组多个电子邮件目的地中的电子邮件目的地之一;
排队装置,将由所述电子邮件创建装置所创建的所述多个电子邮件在缓冲区中排队;
计数装置,对由所述排队装置在所述缓冲区中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的数目进行计数;和
电子邮件分发装置,从所述间隔数据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由所述计数装置计数得到的数目所属的电子邮件数目范围相关联的间隔数据,并且以由所述间隔数据所表示的时间间隔来顺序分发由所述排队装置排队的多个电子邮件。
CNB2005100928001A 2004-08-31 2005-08-25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1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2921A JP4381932B2 (ja) 2004-08-31 2004-08-31 電子メール同報配信装置
JP2004252921 2004-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4585A CN1744585A (zh) 2006-03-08
CN100471178C true CN100471178C (zh) 2009-03-18

Family

ID=3505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280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178C (zh) 2004-08-31 2005-08-25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90700B2 (zh)
EP (1) EP1630738A1 (zh)
JP (1) JP4381932B2 (zh)
KR (2) KR100855444B1 (zh)
CN (1) CN100471178C (zh)
TW (1) TWI308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52650A (ja) * 2005-08-18 2007-03-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電子メール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123217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isplay of secure messages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W200729053A (en) * 2006-01-20 2007-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and auditing mails
CN101212421B (zh) * 2006-12-31 2011-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推送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US7949355B2 (en) * 2007-09-04 2011-05-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ttachments to messages sent to a mobile device
US8254582B2 (en) * 2007-09-24 2012-08-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ssage attachment handling functions on a mobile device
US20090089390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Fein Gene S Method and System in a Multicomputer Data Transferring Environment for Scheduling Message Sending Us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1148978B1 (ko) 2010-05-12 2012-05-22 주식회사 아데나 개꼬시래기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자외선차단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3324727B (zh) * 2013-06-26 2017-04-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享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459652B2 (ja) * 2015-03-09 2019-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配信システム及び配信方法
US10855661B2 (en) * 2015-10-16 2020-12-01 Kasada Pty, Ltd. Dynamic cryptographic polymorphism (DCP)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7162A (en) * 1995-04-06 1999-08-10 Exactis.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e-mail delivery
JP3490548B2 (ja) 1995-08-04 2004-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H0991358A (ja) * 1995-09-28 1997-04-04 Fujitsu Ltd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781213B2 (ja) * 1996-06-20 2006-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コンピユータ装置及び着信通知方法
TW401548B (en) 1996-12-20 2000-08-11 Sony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E-mai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E-mail, sending program supplying medium, receiving program supplying medium
JP3148152B2 (ja) * 1997-06-27 2001-03-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を用いた同報メールの配送方法
JPH1168833A (ja) * 1997-08-13 1999-03-09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11146011A (ja) 1997-11-11 1999-05-28 Nec Corp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メールサーバ及び通信端末
JPH11261627A (ja) * 1998-03-09 1999-09-24 Fujitsu Ltd 電子メール配信装置
US6311210B1 (en) * 1998-12-17 2001-10-30 At&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 electronic mail message to a receiving party
US6850968B1 (en) * 2000-02-01 2005-02-01 Service Co. Reduction of network server loading
US6681255B1 (en) * 2000-04-19 2004-01-20 Icplanet Corporation Regulating rates of requests by a spider engine to web sites by creating instances of a timing module
JP2001350702A (ja) 2000-06-06 2001-12-21 Seiko Epson Corp 電子メール配信方法および電子メール配信装置
US6961757B2 (en) * 2000-08-28 2005-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cstrial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e-mail data to a terminal via a relay center by multiplexing and broadcasting e-mail data with broadcasting program data
JP2002099487A (ja) * 2000-09-22 2002-04-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メール配信装置
JP2002207669A (ja) 2001-01-12 2002-07-26 Fujitsu Ltd 情報配信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US6591273B2 (en) * 2001-03-02 2003-07-08 Ge Financial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archiving and retrieval
US7058687B2 (en) * 2001-04-03 2006-06-06 Sendmail, Inc. E-mail system with methodology for accelerating mass mailings
JP2003044409A (ja) 2001-07-30 2003-02-14 Takuo Momose コンテンツ配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プログラム
JP2004172983A (ja) 2002-11-20 2004-06-17 Ntt Docomo Inc メールサーバ、移動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768153B1 (ko) * 2002-11-25 2007-10-17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사용자 추진형 그룹 메시징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4193732A (ja) 2002-12-09 2004-07-08 Seiko Epson Corp 電子メール配信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配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219131B2 (en) * 2003-01-16 2007-05-15 Ironport Systems, Inc. Electronic message delivery using an alternate source approach
US20040243679A1 (en) * 2003-05-28 2004-12-02 Tyler Joshua Rogers Email management
US7111047B2 (en) * 2003-08-08 2006-09-19 Teamon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essage aggregation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395314B2 (en) * 2003-10-28 2008-07-01 Mindshare Desig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overning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volume electronic mail delivery
US8271681B2 (en) * 2004-02-25 2012-09-18 Teamon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hierarchical queue structure for email message delivery and related method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速率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苏晓丽,郑明春,李锦涛,孟强.电子学报,第32卷第2期. 2004
一种基于速率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苏晓丽,郑明春,李锦涛,孟强.电子学报,第32卷第2期. 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55444B1 (ko) 2008-09-01
US7590700B2 (en) 2009-09-15
TW200629108A (en) 2006-08-16
JP4381932B2 (ja) 2009-12-09
JP2006072529A (ja) 2006-03-16
EP1630738A1 (en) 2006-03-01
KR20060050782A (ko) 2006-05-19
CN1744585A (zh) 2006-03-08
US20060053206A1 (en) 2006-03-09
TWI308275B (en) 2009-04-01
KR20070082077A (ko) 2007-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1178C (zh) 电子邮件组播设备
US7774420B2 (en) Managing on-demand email storage
US200702201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ity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US11201840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0954142B1 (ko) 정보 배신 방법, 서버 및 프로그램 기록매체
WO2020067387A1 (ja) 携帯端末、情報管理装置、通信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CN106331027B (zh) 信息推送方法、推送装置及系统
JP4187987B2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プログラム
JP5071224B2 (ja) 課金システム、迷惑メール情報登録装置および課金方法
JP7000623B2 (ja)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EP1394992B1 (en) Detected mail notification receiving server
CN113256240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JP3622718B2 (ja) 電子メール管理方法及び電子メール管理のための装置
JP2003009202A (ja) 広告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広告配信方法
JP6924735B2 (ja) 情報管理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JP3585116B2 (ja) 電子メール振り分けシステム、顧客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サーバ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の振り分け方法
WO2005094186A2 (ja) 電子メール自動処理プログラム、電子メール自動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電子メール自動処理システム
CN100581155C (zh) 处理代理的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KR20130007508A (ko) 대리운전 서비스 중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457516A (zh) 文件传输装置、文件传输方法以及文件传输程序
KR20120097120A (ko) 대리운전 서비스 중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293454A (ja) 予約問合せシステム
GB2403116A (en) Generating video signals from SMS data
KR20060039551A (ko) 맞춤형 컨텐츠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JP3714137B2 (ja) メールサーバ及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