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0987C -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0987C
CN100430987C CNB031471234A CN03147123A CN100430987C CN 100430987 C CN100430987 C CN 100430987C CN B031471234 A CNB031471234 A CN B031471234A CN 03147123 A CN03147123 A CN 03147123A CN 100430987 C CN100430987 C CN 1004309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on
pixel
storer
optic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471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5985A (zh
Inventor
伊藤昭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75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5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09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09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利用象素内存储器的的子场驱动中,可抑制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增大,进行更多灰度的显示。灰度数据D0~D5中的数据D0~D2写入各个象素110具有存储器,根据与写入存储器的数据D0~D2和灰度数据P0~P2对应的时间密度向象素110施加电压,驱动象素110。在与先前的数据写入相同的帧内,剩余的灰度数据D3~D5写入存储器。根据与写入存储器的数据D3~D5和灰度数据P0~P2对应的时间密度向象素110施加电压,驱动象素110。

Description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具体地说,涉及由利用内置存储器的象素的子场驱动进行的灰度控制。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中间灰度显示方式之一,已知有子场驱动。作为时间轴调制方式的子场驱动中,将规定的期间(例如,在运动图象的场合,为1个图象的显示单位即1帧)分割成多个子场,以应显示的灰度对应的子场的组合来驱动象素。显示的灰度由规定的期间中象素的驱动期间所占的比例决定,该比例由子场的组合特别指定。该方式中,如电压灰度法,由于不必准备与显示灰度数对应的对液晶等的电光元件的施加电压,可缩小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的电路规模。另外,具有可抑制由D/A变换电路和运算放大器等的特性的偏差或者各种布线电阻的不均一性等导致的显示品质的低下的优点。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内置存储器的象素的子场驱动。具体地说,各个象素具有存储多比特的灰度数据的存储器和与该象素内存储器的后级连接的脉冲宽度控制电路。脉冲宽度控制电路根据象素内存储器存储的数据,从将象素的显示状态设定成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或将象素的显示状态设定成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中选择其一,施加到象素电极。1帧中导通电压的施加时间所占的比例即占空比根据象素内存储器存储的灰度数据特别指定。对于某象素,若该象素内存储器一旦写入灰度数据,则持续进行与存储的数据对应的灰度显示。
从而,原理上,可以对不必变更灰度的象素不必再度进行数据的写入,而对应该变更灰度的象素,仅将该象素作为写入对象,每次将新的灰度数据写入象素内存储器。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082653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传统技术中公开的子场驱动中,采用一次写入象素内存储器的k比特(例如3比特)的灰度数据,进行2k灰度(例如8灰度)的显示。因而,伴随多灰度化,必须的象素内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也增大。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利用象素内存储器的子场驱动中,抑制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增大,同时,可进行更多灰度的显示。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在这样的子场驱动中,根据动作模式可变更显示灰度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发明提供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根据与构成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第1数据和构成上述灰度数据的一部分且不同于上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第1步骤中,将上述第1数据写入各个象素具备的存储器;第2步骤中,根据规定构成上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1灰度信号,读出已写入上述存储器的第1数据,同时,将与该读出的第1数据对应的电压供给上述象素,驱动象素;第3步骤中,将上述第2数据写入上述存储器;第4步骤中,根据规定构成上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2灰度信号,多次重复读出已写入上述存储器的第2数据,向上述象素多次重复供给与该读出的第2数据对应的电压,驱动象素。其中,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下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2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上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上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1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
这里,第1发明中,上述第2步骤也可以包括根据写入存储器的第1数据和规定构成第1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灰度信号,生成第1脉冲信号的步骤,以及,以第1脉冲信号的时间密度向象素施加电压的步骤。同样,上述第4步骤也可以包括根据写入存储器的第2数据和规定构成第2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灰度信号,生成第2脉冲信号的步骤,以及,以第2脉冲信号的时间密度向象素施加电压的步骤。另外,第1脉冲信号具有与第1数据对应的时间密度,第2脉冲信号具有与第2数据对应的时间密度。
另外,第1发明中,最好第2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设定成比第1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大。从而,与将两者的加权设定成相同的场合比较,可以增加灰度数。
另外,第1发明中,也可以在第1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中对存储器进行第1数据的写入,在第2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中对存储器进行第2数据的写入。该场合,最好最初的子场中,与写入存储器的第1数据或第2数据无关地向象素施加规定的电压。
另外,第1发明中,也可以在构成第1子场群的多个子场对存储器进行第1数据的写入,在构成第2子场群的多个子场对存储器进行第2数据的写入。
另外,第1发明中,向象素施加的电压最好至少包括使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和使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第2发明提供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根据与灰度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该驱动方法具有第1动作模式和第2动作模式。第1动作模式中,首先,将构成第1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互异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将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在规定的期间内多次写入各个象素具有的存储器。然后,根据成为写入单位的各个数据,在规定的期间内多次进行子场驱动。相对地,在显示灰度数比第1动作模式少的第2动作模式中,首先,向存储器写入比特数比第1灰度数据少的第2灰度数据。然后,根据第2灰度数据进行子场驱动。在子场驱动中,以根据写入存储器的数据和规定各子场的灰度信号所确定的时间密度,向象素施加电压,进行象素的驱动。
这里,第2发明中,第1动作模式中,对存储器进行的第1灰度数据的写入最好在规定的期间进行。第2动作模式中,对存储器进行第2灰度数据的写入最好在变更象素的显示灰度的场合进行。
另外,第2发明中,也可以在根据该数据确定时间密度的一系列子场群中最初的子场对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
第3发明提供一种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根据与灰度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该电光装置包括显示部、扫描线驱动电路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显示部具有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差点对应设置的多个象素。各个象素包括:象素电极;存储数据的存储器;以及通过以存储器存储的数据所对应的时间密度向象素电极施加电压来驱动象素的脉冲宽度生成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选择与成为数据的写入对象的象素对应的扫描线。在扫描线驱动电路选择扫描线期间,数据线驱动电路经由与成为写入对象的象素对应的数据线,向成为写入对象的象素具有的存储器写入数据。另外,数据线驱动电路将构成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互异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将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在规定的期间内多次写入存储器。然后,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在规定的期间内,对于每个存储器存储的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根据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和规定各子场的灰度信号,向象素电极施加电压,驱动象素。
这里,第3发明中,最好脉冲宽度生成电路生成具有对应的时间密度的脉冲信号,同时,以该脉冲信号的时间密度向象素电极施加电压。
另外,第3发明中,存储器也可由具有1比特的存储容量的至少一个存储单元构成。各个存储单元包括:与扫描线连接、由扫描线驱动电路控制导通状态的开关元件,以及,一方的输出成为另一方的输入的一对反相器。一对反相器,在开关元件为导通状态的场合,经由数据线供给的数据被写入,在开关元件为截止状态的场合,保持写入的数据。
另外,第3发明中,最好规定的期间至少包括第1子场群和第2的子场群,灰度信号生成电路生成规定构成第1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第1灰度信号和规定构成第2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第2灰度信号。该场合,为了使第2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设定成比第1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大,最好使第1灰度信号的频率比第2灰度信号的频率大。
另外,第3发明中,最好数据线驱动电路在由第1子场群驱动象素的场合,向存储单元写入灰度数据内的下位比特列,由第2子场群驱动象素的场合,向存储单元写入灰度数据内的上位比特列。该场合,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在第1子场群内,最好按照随着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第2子场群的顺序,设定驱动象素的子场,同时,在第2子场群内,最好按照随着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第1子场群的顺序,设定驱动象素的子场。
另外,第3发明中,扫描线驱动电路也可以在第1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依次选择扫描线,同时,在第2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依次选择扫描线。然后,数据线驱动电路与扫描线驱动电路协同动作,向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该场合,最好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在最初的子场中,与写入存储器的数据无关地向象素电极施加规定的电压。
另一方面,第3发明中,扫描线驱动电路也可以在第1子场群中的多个子场依次选择扫描线,同时,在第2子场群中的多个子场依次选择扫描线。然后,数据线驱动电路与扫描线驱动电路协同动作,向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该场合,最好灰度信号生成电路具备灰度信号移位电路,根据扫描线的各个选择期间,生成与灰度信号的迁移定时偏移的多个移位灰度信号。
而且,第3发明中,最好脉冲宽度生成电路至少向象素电极施加使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或使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第4发明提供具有具备上述第3发明的构成的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第5发明是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根据与构成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第1数据和构成上述灰度数据的一部分且不同于上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将上述第1数据写入各个象素具备的存储器;第2步骤,根据规定构成上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1灰度信号,读出已写入上述存储器的第1数据,同时,将与该读出的第1数据对应的电流供给上述象素;第3步骤,将上述第2数据写入上述存储器;第4步骤,根据规定构成上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2灰度信号,多次重复读出已写入上述存储器的第2数据,向上述象素多次重复供给与该读出的第2数据对应的电流。其中,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下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2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上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上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1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
第6发明是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根据与灰度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括:第1步骤,在第1动作模式中,将构成第1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互异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将该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在上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写入各个象素具有的存储器,同时,根据上述成为写入单位的各个数据,在上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进行子场驱动;第2步骤,在显示灰度数比上述第1动作模式少的第2动作模式中,将比特数比上述第1灰度数据少的第2灰度数据写入上述存储器,同时,根据上述第2灰度数据,进行子场驱动。上述子场驱动中,以根据写入上述存储器的数据和规定各子场的灰度信号所确定的时间密度,向上述象素供给电流,进行上述象素的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光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存储器内置型象素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存储单元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4是解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真值表。
图5是第1动作模式中的内部信号的时序图。
图6是第1动作模式中的扫描定时的说明图。
图7是灰度信号移位电路的构成图。
图8是并行处理灰度信号移位扫描和显示时的时序图。
图9是第1动作模式中的子场驱动的说明图。
图10是第2动作模式中的子场驱动的说明图。
图11是带2k的加权设定的子场驱动的说明图。
图12是带2k的加权设定的子场驱动中的解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真值表。
图13是表示存储器内置型象素的变形例电路图。
图14是第2实施例的象素的等效电路图。
[符号的说明]
100显示部
110象素
112扫描线
114数据线
114a第1数据线
114b第2数据线
130扫描线驱动电路
131存储器
131a~131c存储单元
132脉冲宽度控制电路
133反相器
134a,134b传输门
135象素电极
136相对电极
137液晶
138解码器
140数据线驱动电路
150振荡电路
160灰度信号生成电路
161灰度信号移位电路
170时钟生成电路
180时钟选择电路
200定时信号生成电路
300数据切换电路
1301,1302反相器
1303,1304N沟道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的构成图。显示部100中,形成分别在X方向(行方向)延长的m根扫描线112和分别在Y方向(列方向)延长的n根数据线114。象素110与扫描线112和数据线114的各交差点对应设置,在显示部100中排列成矩阵。另外,图示的1根数据线114实际上由多根数据线组构成,各个象素110中,内置存储灰度数据的象素内存储器。包含这些点的象素110的具体构成将后述。
定时信号生成电路200中,从未图示的上位装置供给垂直同步信号Vs、水平同步信号Hs、输入灰度数据D0~D5的点时钟信号DCLK及模式信号MODE等的外部信号。这里,模式信号MODE是指示显示灰度数为多灰度模式的第1动作模式,或,显示灰度数比第1模式少的第2动作模式的信号。第1动作模式是适用于例如多灰度的运动图象显示的模式。另外,第2动作模式是适用于例如字符显示等低灰度的静止图象显示的模式,消耗功率比第1动作模式少。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令第1动作模式的灰度数为64,令第2动作模式的灰度数为较少的8。振荡电路150生成读出定时的基本时钟RCLK,将其供给定时信号生成电路200。
定时信号生成电路200根据外部信号Vs、Hs、DCLK、MODE,生成包含交流化信号FR、起动脉冲DY、时钟信号CLY、锁存脉冲LP、时钟信号CLX、选择信号SEL1、SEL2、复位信号CL等的各种内部信号。这里,交流化信号FR是在各帧极性反相的信号,提供给显示部100等。起动脉冲DY是在后述的各子场SF的开始定时输出的脉冲信号,根据该脉冲DY,控制子场SF的切换。时钟信号CLY是规定扫描侧(Y侧)中的水平扫描周期(1H)的信号。锁存脉冲LP是在水平扫描周期的最初输出的脉冲信号,在时钟信号CLY的电平迁移时,即,上升时及下降时输出。时钟信号CLX是向象素110(确切地说是象素内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用的点时钟信号。第1选择信号SEL1是选择时钟CK1、CK2之一作为生成灰度信号P0~P2时的基极时钟CK3的信号。第2选择信号SEL2是选择6比特的输入灰度数据D0~D5的一部分的信号。复位信号CL是使灰度信号生成电路160的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的信号。
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将在各个子场SF的最初提供的起动脉冲DY根据时钟信号CLY转送,作为扫描信号G1、G2、G3、...、Gm,依次互斥地供给各扫描线112。从而,从该图中的最上面的扫描线112到最下面的扫描线112,依次逐根选择扫描线112。
数据变换电路300从由上位装置输入的6比特的灰度数据D0~D5中选择下位3比特的数据D0~D2或上位3比特的数据D3~D5,将其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40输出。根据第2选择信号SEL2的指示,输出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或D3~D5。即,选择信号SEL2为L电平的场合,输出下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为H电平的场合,输出上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3~D5。
第2选择信号SEL2的电平状态因动作模式而异。由模式信号MODE指示第1动作模式的场合,第2选择信号SEL2在规定的期间t1设定成L电平后,切换成H电平,该H电平维持规定的期间t2。从而,前半段期间t1中,仅仅输入灰度数据D0~D5内的下位数据D0~D2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40输出。该期间t1中,未输出的上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3~D5暂时存储到数据切换电路300内的帧存储器。
然后,在前半段期间t1后续的后半段期间t2中,读出帧存储器中存储的上位数据D3~D5,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40输出。相对地,由模式信号MODE指示第2动作模式的场合,第2选择信号SEL2一直维持H电平。从而,在该场合,仅输出上位数据D3~D5。另外,前半段期间t1与后述的第1子场群的合计期间相当,后半段期间t2与后述的第2子场群的合计期间相当。因而,前半段期间t1和后半段期间t2的合计期间相当于1帧。
数据线驱动电路140在1个水平扫描周期(1H)中,并行执行与写入本次数据的象素行相关的数据的同时输出和与下一个1H中写入数据的象素行相关的数据的点依次锁存。在某水平扫描周期中,依次锁存与数据线114的根数相当的数据。然后,在下一个水平扫描周期中,这些锁存的数据作为数据信号d1、d2、d3、...、dn一起向各个数据线114输出。在第1动作模式的场合,在1帧内,下位数据D0~D2的锁存·输出结束后,上位数据D3~D5的锁存·输出开始。
数据线驱动电路140具有分开的3个系统,该系统是由X移位寄存器、第1锁存电路及第2锁存电路构成的电路系统(从而可锁存·输出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或D3~D5))。看作1比特串行数据的处理系统时,X移位寄存器根据时钟信号CLX,转送在1个水平扫描周期的最初供给的锁存脉冲LP,作为锁存信号S1、S2、S3、...、Sn依次互斥地提供。第1锁存电路在锁存信号S1、S2、S3、...、Sn的下降时,依次锁存1比特数据。第2锁存电路在锁存脉冲LP的下降时锁存由第1锁存电路锁存的1比特数据,作为H电平或L电平的2值数据d1、d2、d3、...、dn,向数据线114并行输出。
本实施例中,各个象素110的象素电极不直接施加与数据线114的数据对应的电压,而是施加其他系统供给的截止电压Voff或导通电压Von。提供给数据线114的数据用于选择向象素电极施加的电压Voff、Von。另一方面,与该象素电极相对的相对电极中施加驱动电压LCOM。为了交流驱动液晶,将驱动电压LCOM设定成在各帧或者周期地极性反相的电压(例如0[V]、3[V]),将截止电压Voff设定成与其同相的电压(例如0[V]、3[V]),将导通电压Von设定成与其反相的电压(例如3[V]、0[V])。
时钟生成电路170生成与外部信号即垂直同步信号Vs同步的频率不同的2种时钟CK1、CK2。这些时钟CK1、CK2的频率比规定与第1子场群相关的加权(长度)和与第2子场群相关的加权。本实施例中,第1时钟CK1的频率设定成第2时钟CK2的频率的8倍。从而,如后述,若设定第1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为“1”,则第2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成为“8”。
时钟选择电路180根据第1选择信号SEL1选择2个时钟CK1、CK2之一,将其作为基极时钟CK3向灰度信号生成电路160输出。具体地说,在选择信号SEL1为H电平的场合,选择频率高的第1时钟CK1作为基极时钟CK3。另一方面,选择信号SEL1为L电平的场合,选择频率比第1时钟CK1低的第2时钟CK2作为基极时钟CK3。
第1选择信号SEL1的电平状态因动作模式而异。由模式信号MODE指示第1动作模式的场合,第1选择信号SEL1在1帧中的前半段期间t1设定成H电平后,切换成L电平,在期间t2维持该L电平。从而,如图5所示,基极时钟CK3与前半段期间t1中高频的第1时钟CK1相当,与后半段期间t2中低频的第2时钟CK2相当。相对地,在指示第2动作模式的场合,第1选择信号SEL1一直维持L电平。从而,在该场合,基极时钟CK3与低频的第2时钟CK2相当。
灰度信号生成电路160根据基极时钟CK3,生成规定各个子场SF(以及它们的期间)的3个灰度信号P0~P2。该生成电路160内置了对基极时钟CK3的上升进行计数的计数器。该内部计数器在第1选择信号SEL1为H电平的场合,使3比特的计数值顺次减一,在第1选择信号SEL1为L电平的场合,使计数值顺次加一。计数器的计数值根据复位信号CL的指示复位。3比特的计数值与灰度信号P0~P2的输出电平(P2P1P0)对应,由这些灰度信号P0~P2指定各个子域SF的期间。例如,现在的计数值为″100″的场合,该值与灰度信号(P2P1P0)的″HLL(=100)″对应。与该输出电平相当的子域SF,在第1子域群中成为子域SF5,在第2子域群中成为子域SF13(参照图5)。
以下,参照图9说明第1动作模式中的子场驱动的概要。第1动作模式中,适于进行64灰度显示,1图象的显示单位即1帧(1F)分割成16个子场SF。令前半段子场SF1~SF8为「第1子场群」,后半段子场SF9~SF16为「第2子场群」。另外,子场SF的分割数可根据灰度数适当设定,当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分割数。
在和应显示灰度的关系中,等间隔的各子场SF1~SF9设定成提供灰度″1″的加权的长度(显示期间)。各个子场SF1~SFg的加权可实质上相同,也可根据液晶的特性在例如20%程度的范围内适宜调整(例如,1∶1.1∶...∶0.9)。另外,等间隔的各子场SF10~SF16设定成提供灰度″8″的加权的长度,比子场SF1~SFg的长度长。各个子场SF10~SF16的加权可实质上相同,也可根据液晶的特性在例如20%程度的范围内适宜调整(例如,8∶8.1∶...∶7.9)。另外,可根据液晶的特性调整加权,如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子场的加权可设定成例如1∶8.1。子场SF2~SF8中的象素110的显示状态的导通/截止状态由下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决定。子场SF10~SF16中的象素110的显示状态的导通/截止状态由上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3~D5决定。另外,在子场SF1、SF9中,与灰度数据D0~D5无关,向象素110施加规定的电压(例如导通电压),将象素110设定成规定的状态(例如导通状态)。设置这样的子场SF1、SF9的理由为,液晶等的电光材料的电压-透射率特性(或电压-反射率特性)中,施加了透射率(或反射率)开始上升的阈值电压Vth。另外,从改善对比度特性的观点来看,也可以仅仅在灰度″0″的场合将子场SF1、SF9设定成截止状态,将整个1帧全体设定成截止状态。或者,也可令子场SF1为截止状态,子场SF9为导通状态。
象素110的显示灰度基本上由将象素110的显示状态设定成导通状态的导通子场SF的组合所对应的有效电压确定,而该组合由灰度数据D0~D5唯一地特别指定。以下,进行某灰度显示时,将象素110的显示状态设定成导通状态,即,施加驱动象素110的电压的子场SF称为「导通子场SFon」。另外,将象素110的显示状态设定成截止状态,即,施加不驱动象素110的电压的子场SF称为「截止子场SFoff」。
具体地说,由下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决定构成第1子场群的各子场SF2~SF8的导通状态或截止状态。例如,图9中,下位3比特(D2D1D0)为″001″的场合,子场SF8成为导通状态,为″010″的场合,子场S7、S8成为导通状态。对于第1子场群,基本上按照随着下位比特列(D2D1D0)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第2子场群的顺序,设定导通子场SFon。另一方面,由上位3比特的数据D3~D5决定构成第2子场群的各子场SF10~SF16的导通/截止状态。例如,上位3比特(D5D4D3)为″000″的场合,子场SF10~SF16全部成为截止状态,为″111″的场合,子场SF10~SF16全部成为导通状态。对于第2子场群,基本上按照随着上位比特列(D5D4D3)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第1子场群的顺序,设定导通子场SFon。
本子场驱动的特征之一为,在规定的时间(本实施例为1帧)中灰度数据2次写入象素110,连续进行2次子场驱动。具体地说,首先,在子场SF1中向象素110写入下位3比特的数据D0~D2后,进行以子场群SF2~SF8为对象的象素110的驱动。接着,在子场SF9中向象素110写入上位3比特的数据D3~D5后,进行以子场SF10~SF16为对象的象素110的驱动。基本上,由于作用于液晶等的有效电压取决于1帧中所占的导通子场SFon的累积的长度(显示期间),因而该长度越大灰度也越大(正常消隐(ノ-マリブラック)模式的场合)本实施例中,在1帧的前半段期间中,根据下位3比特的数据D0~D2设定加权″1″的子场SF2~SF8的导通/截止状态。然后,在其后半段期间t2中,根据上位3比特的数据D3~D5设定加权″8″的子场SF10~SF16的导通/截止状态。从而,整个1帧的期间(t1+t2)中,可通过6比特的灰度数据D0~D5进行64灰度显示。
另外,本子场驱动的另一个特征为,通过连续设定导通子场SFon,可抑制显示灰度的偏移,提高显示品质。象素110的显示灰度理想为由占空比决定,但是也受到导通子场SFon的连续性的影响。即,占空比即使相同,在象素的显示状态设定成导通状态的在1帧内连续的场合和这些子场断续的场合,在实际的显示灰度中产生偏移。因而,根据灰度数据,这样的子场的组合连续的情况和断续的情况都出现的子场驱动中,尤其是多灰度化的场合,难以进行高品质的显示。因而,本子场驱动中,如图9所示,组合导通子场Sfon,基本上在所有灰度中,在1帧内使导通子场SFon连续。从而,可防止导通子场SFon的连续或断续的差异引起的灰度偏移。
以下说明象素110的具体的构成。图2是显示本实施例的存储器内置型的象素110的构成的电路图。作为图象的最小构成单位的象素110由存储器131、脉冲宽度控制电路132及电光元件即液晶137构成。存储器131可存储3比特数据,分别由具有1比特的存储容量的3个存储单元131a~131c构成。各个存储单元131存储经由数据线114供给的数据信号d(″d″表示数据信号d1、d2、d3、...、dn之一)的″1″或″0″。另外,如图1所示的1根数据线114由3系统的数据线114构成,分别供给作为数据信号d的上述3比特数据。另外,如图3所示,1系统的数据线114具有2根数据线114a、114b。向一根数据线114a供给数据信号d,向另一根数据线14b供给将数据信号d的电平反相后的反相数据信号/d。脉冲宽度控制电路132由解码器138、反相器133及一对传输门134a、134b构成。该脉冲宽度控制电路132根据灰度信号P0~P2,生成具有与灰度数据D0~D5(或D3~D5)对应的时间密度的脉冲信号PW。
图3是一个存储单元131的电路图。该存储单元131由具有一对反相器1301、1302和一对晶体管1303、1304的静态存储器(SRAM)构成。反相器1301、1302具有其中一个的输出端与另一个的输入端连接的触发器结构,存储1比特的数据。作为开关元件作用的晶体管1303、1304是在数据写入时或数据读出时变成导通状态的N沟道晶体管。其中一个晶体管1303的漏极与供给反相器1301的输入和反相器1302的输出的端子(Q输出)连接,其源极(D输入)与数据线114a连接。另外,另一个晶体管1304的漏极与供给反相器1301的输出和反相器1302的输入的端子(/Q输出)连接,其源极(/D输入)与数据线114b连接。然后,这些晶体管1303、1304的栅极(G输入)与扫描线112共同连接。
这样的构成中,扫描线112的扫描信号G(″G″表示扫描信号G1、G2、G3、...、Gm之一)为H电平的场合,晶体管1303、1304都变成导通状态。从而,由数据线114a(114b)供给的数据信号d(/d)存储到由一对反相器1301、1302构成的存储器元件中。存储的数据信号d在扫描信号G成为L电平、晶体管1303、1304都成为截止状态后也继续保持。在这样的扫描信号G进行的控制下,存储单元110a存储的1比特的数据信号d可根据需要改写。
图2中,构成脉冲宽度控制电路132的一部分的解码器138中,输入来自各个存储单元131a~131c的3比特的Q输出和灰度信号生成电路160输出的灰度信号P0~P2。解码器138将这些信号作为输入进行逻辑运算,将脉冲信号PW作为运算结果输出。该脉冲信号PW是在具有在1帧内与写入存储单元131a~131c的灰度数据D0~D2对应的占空比(时间密度)的信号。图4是与3比特数据(D0~D2或D3~D5)和灰度信号P0~P2的输入对应、由解码器138输出的脉冲信号PW的真值表。例如,3比特数据为″011″、灰度信号为″101(HLH)″的场合,脉冲信号PW变成″0″即L电平。
解码器138的后级设置的一对传输门134a、134b的输出端连接到象素电极135。该象素电极135和相对电极136之间夹持液晶137,形成液晶层。
相对电极136是与元件基板中形成的象素电极135相对,在相对基板面上形成的透明电极。如上所述,该相对电极136中供给驱动电压LCOM。
解码器138输出的脉冲信号PW供给构成一个传输门134a的一部分的P沟道晶体管的栅极和构成另一个传输门134b的一部分的N沟道晶体管的栅极。另外,该脉冲信号PW由反相器133电平反相后,供给一个传输门134a中的N沟道晶体管的栅极和另一个传输门134b中的P沟道晶体管的栅极。在P沟道晶体管施加L电平的栅极信号且N沟道晶体管施加H电平的栅极信号的场合,各个传输门134a、134b变成导通状态。从而,根据脉冲信号PW的电平,从一对传输门134a、134b中选择一个,使之成为导通状态。另外,一个传输门134a的输入端供给截止电压Voff,另一个传输门134b的输入端供给导通电压Von。
(第1动作模式)
第1动作模式中,在1帧中进行2次的数据写入,以第1子场群为对象的象素110的驱动和以第2子场群为对象的象素110的驱动在1帧中连续进行。进行第1子场群的驱动的场合,如图6(a)所示,最初的子场SF1中,下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写入所有象素110内的存储单元131a~131c。具体地说,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在子场SF1中,每次选择一根扫描线112,执行线依次扫描。
数据线驱动电路140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协同动作,在某扫描线112被选择期间,经由数据线114向选择的扫描线112所对应的象素行提供1象素行的灰度数据D0~D2。对于成为写入对象的1行的象素110,通过扫描线112的选择,存储单元131a~131c的G输入变成H电平。从而,对于成为选择的扫描线112和数据线114的各交差点所对应的写入对象的象素110,向存储单元131a~131c写入灰度数据D0~D2。写入存储单元131a~131c的灰度数据D0~D2在扫描线112的选择结束后也保持。如上所述,进行数据的写入的最初的子场SF1必定成为导通状态,而其后续的子场SF2~SF8的导通状态/截止状态由写入存储单元131a~131c的灰度数据D0~D2确定。
相对地,进行第2子场群的驱动的场合,最初的子场SF9中,上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3~D5写入所有象素110内的存储单元131a~131c。即,如图6(a)所示,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在最初的子场SF9中,执行上述的线依次扫描,同时,数据线驱动电路140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协同动作,向选择的扫描线112所对应的象素行供给1象素行的灰度数据D3~D5。经由数据线114供给的灰度数据D3~D5写入存储单元131a~131c,在扫描线112的选择结束后也保持。从而,存储单元131a~131c的存储内容从下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改写成上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3~D5。进行这样的数据写入的最初的子场SF9必定变成导通状态,而后续子场SF10~SF16的导通状态/截止状态由写入存储单元131a~131c的灰度数据D3~D5确定。
3比特数据(D0~D2或D3~D5)若存储到由存储单元131a~131c构成的存储器131,则脉冲宽度控制电路132根据存储的3比特数据和灰度信号P0~P2,将规定时间密度的脉冲信号PW设定成H电平或L电平。该脉冲信号PW成为H电平期间(导通子场SFon),由于传输门134b变成导通状态,象素电极135中施加导通电压Von。由于与该象素电极135相对的相对电极136中施加与导通电压Von反相的驱动电压LCOM,液晶137的施加电压VLCD变成使象素110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电压。相对地,脉冲信号PW成为L电平期间(截止子场SFoff),由于传输门134a变成导通状态,象素电极135中施加截止电压Voff。由于相对电极136中施加与截止电压Voff同相的驱动电压LCOM,液晶137的施加电压VLCD变成使象素110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电压。这样,通过以脉冲信号PW的时间密度向象素电极135施加电压,进行象素110的驱动。
如图4的真值表所示,存储器131存储的3比特数据为″000″的场合,仅仅灰度信号(P0P1P2)=″000″时,PW=″1″。从而,该灰度信号″000″所对应的子场SF1(或SF9)成为导通子场SFon,其他则成为截止子场SFoff。接着,3比特数据为″001″的场合,灰度信号(P0P1P2)=″000″、″100″时,PW=″1″。从而,仅仅这些所对应的子场SF1、SF8(或SF9~SF10)成为导通子场SFon。另外,3比特数据为″010″的场合,灰度信号(P0P1P2)=″000″、″010″、″100″时,PW=″1″。从而,仅仅这些所对应的子场SF1、SF7~SF8(或SF9~SF11)成为导通子场SFon。同样,以后的灰度数据也根据存储器131存储的3比特数据,确定脉冲信号PW成为H电平的导通子场SFon或脉冲信号PW成为L电平的截止子场SFoff。
第1动作模式中的64灰度显示通过在1帧中向存储器131两次写入3比特数据而实现。例如,6比特的灰度数据D0~D5为″010011″的场合(灰度=19),前半部分中,下位3比特(D2D1D0)=″011″写入存储器131。从而,除了子场SF1,″011″所对应的子场SF6~SF8也设定成导通子场SFon。后续的后半部分中,上位3比特(D5D4D3)=″010″写入存储器131。从而,除了子场SF9,″010″所对应的子场SF10~SF11也设定成导通子场SFon。结果,1帧内的象素110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的期间与子场SF1、SF6~SF11的合计期间相当,显示灰度″19″。
(第2动作模式)
第2动作模式中,如图10所示,继续进行以第2子场群为对象的子场驱动。如上所述,在由模式信号MODE指示第2动作模式的场合,第1选择信号SEL1成为L电平,第2选择信号SEL2成为H电平。从而,仅仅采用上位3比特D3~D5作为灰度数据,且仅仅重复第2子场群,执行8灰度显示用的子场驱动。
与第1动作模式同样,第2动作模式中,最初的子场SF9中,所有象素110内的存储器131写入上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3~D5。进行该数据写入的最初的子场SF9必定成为导通状态,而后续子场SF10~SF16的导通状态/截止状态由写入存储器131的灰度数据D3~D5确定。在显示静止图象的场合,灰度数据D3~D5一旦存储到存储器131,只要不产生改变象素110的显示灰度的必要性,就不必再度进行数据写入。从而,第2次以后的子场SF9中,也可以不进行由线依次扫描执行的数据写入,仅仅采用从存储器131读出的3比特数据,进行第2次以后的子场驱动。
从而,与在每个子场SF9都重复进行数据写入的方法比较,可降低第2动作模式的执行时中的消耗功率。但是,与先前写入的灰度数据D3~D5同样的数据当然也可以在每个子场SF9重复写入存储器131。
另外,第2动作模式中,也可以取代仅仅利用上述的第2子场群的驱动,进行仅仅利用第1子场群的驱动。该场合,令第1选择信号SEL1为H电平,第2选择信号SEL2为L电平,且仅仅采用下位3比特的数据D0~D2驱动象素110。另外,也可利用第1及第2子场群进行驱动。该场合,子场群的设定本身与第1动作模式相同,通过仅仅采用3比特的灰度数据,可进行低灰度显示。
这样,本实施例中,将构成灰度数据D0~D5的一部分的互不相同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成为该写入单位的数据D0~D2(或D3~D5)在1帧内2次写入存储器131。然后,根据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D0~D2(或D3~D5),在1帧内进行2次子场驱动。从而,与每帧仅仅进行1次数据的写入的场合比较,不会导致存储器131的存储容量的增大,可进行更多灰度的显示。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1帧中的灰度数据的写入次数为2次,2次执行子场驱动的示例。但是,在1帧中也可以3次以上写入数据,执行3次以上的子场驱动。该场合,在上述的第1及第2子场群上附加第3以后的子场群。例如,通过(D0,D1)和(D2,D3)和(D4,D5)的3次写入实现64灰度显示,或者,通过(D0~D2)和(D3~D5)和(D6~D8)的3次写入实现512灰度显示。
而且,本实施例中,作为可切换的模式,设定第1动作模式和第2动作模式,这些模式可根据显示内容的特性适当切换。例如,显示多灰度的运动图象的场合,选择第1动作模式,显示字符等低灰度的静止图象的场合,与显示灰度数相比,优先考虑降低消耗功率,选择第2动作模式。从而,可进行适合显示内容的显示控制,提高显示品质并实现低消耗功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子场驱动,具有提高显示品质的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构成1帧的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中设定子场的组合,基本上使导通子场SFon连续。从而,由于可以防止导通子场SFon的连续或断续的差异引起的灰度偏移,可进一步提高显示品质。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说明了先进行子场SF2~SF8(或子场SF10~SF16)的导通/截止设定,然后在最初的子场SF1(或SF9)中进行灰度数据D0~D2(或D3~D5)的写入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如图6(b)所示,也可以并行处理灰度数据D0~D2(或D3~D5)的写入和子场SF2~SF8(或SF10~SF16)的导通/截止设定。即,对存储器131的数据写入也可在构成子场群的多个子场进行。
该场合,利用具有同一定时的灰度信号P2P1P0,不能并行处理子场驱动和数据写入。为了实现该目的,在灰度信号生成电路160中,例如,必须设置如图7所示灰度信号移位电路161。该移位电路161根据扫描线112的选择期间,新生成迁移定时错开的m个移位灰度信号P(0~2)1、P(0~2)1、...、P(0~2)m,将其供给各扫描线112所对应的象素行。即,对每根扫描线112设定与各个扫描线112的选择同步的子场SF。这里,P(0~2)m供给与第m根扫描线112对应的象素行,表示3个移位灰度信号。
该灰度信号移位电路161由输入基极灰度信号P0的第1移位寄存器161a、输入基极灰度信号P1的第2移位寄存器161b和输入基极灰度信号P2的第3移位寄存器161c构成。这些移位寄存器161a~161c中输入规定1个水平扫描周期(1H)的时钟信号GCK。
图8是移位灰度信号的时序图。第1移位寄存器161a根据时钟信号GCK转送基极灰度信号P0,生成与各个象素行对应的移位灰度信号P01、P02、...、P0m。
然后,各个信号P01、P02、...、P0m向对应的象素行输出。第2移位寄存器161b根据时钟信号GCK转送基极灰度信号P1,生成与各个象素行对应的移位灰度信号P11、P12、...、P1m。各个信号P11、P12、...、P1m向对应的象素行输出。第3移位寄存器161c根据时钟信号GCK转送基极灰度信号P2,生成与各个象素行对应的移位灰度信号P21、P22、...、P2m。各个信号P21、P22、...、P2m向对应的象素行输出。从而,由于可以使各个象素行中的扫描线112的选择和该象素行对应的子场SF的期间同步,因而即使是在依次选择扫描线112中,也可以开始象素110的驱动。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采用驱动电压LCOM、与其同相的截止电压Voff以及与其反相的导通电压Von来交流驱动液晶。但是,当然液晶的交流驱动方式不限定于此,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图13是表示存储器内置型的象素110的变形例的电路图。另外,该图中,与图2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向象素110的相对电极136施加恒电压Vc(例如0[V])。另外,根据存储器131存储的数据,向象素电极135选择施加Vc或V1(V2)。这里,电压V1是比电压Vc高电压VH的电压,电压V2是比电压Vc低电压VH的电压。
另外,上述实施例的子场驱动中,各子场SF的加权的设定和灰度数据所对应的组合只是一个示例,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的加权设定成相同的场合(等间隔子场驱动),可以用6比特的灰度数据D0~D5进行16灰度显示(第1动作模式时)。另外,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各子场SF的加权设定成2k(k=0,1,2,...)的子场驱动。
图11是2k的加权设定的子场驱动的说明图(第1动作模式时)。另外,图12是执行图11所示子场驱动时,解码器138输出的脉冲信号PW的真值表。与上述实施例同样,输入灰度数据由D0~D5的6比特构成。1帧可进行64灰度显示,分割成6个子场SF1~SF6。第2子场群SF4~SF6的加权设定成第1子场群SF1~SF3的加权的8倍。另外,各个子场SF1~SF3(或子场SF4~SF6)的加权设定成4∶1∶2。
由下位3比特的灰度数据D0~D2决定第1子场群SF1~SF3的导通状态或截止状态。例如,下位3比特(D2D1D0)为″001″的场合,子场SF2成为导通状态,为″010″的场合,子场S 3成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由上位3比特的数据D3~D5决定第2子场群SF4~SF6的导通/截止状态。例如,上位3比特(D5D4D3)为″000″的场合,子场SF4~SF6全部成为截止状态,为″111″的场合,子场SF4~SF6全部成为导通状态。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在1帧中将6比特的灰度数据D0~D5以每3比特写入2次,连续执行2次的子场驱动。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通过向象素电极135施加2个电压(导通电压Von,截止电压Voff)之一,将象素110设定成2个显示状态(导通状态或截止状态)之一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通过向象素电极135施加3个以上的电压(导通电压、截止电压、中间电压),将象素110的驱动状态设定成3个以上。即,本发明也适用于电压灰度调制和子场驱动并用的驱动方法。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以线依次扫描执行对象素内存储器的数据写入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通过点依次扫描和随机存取来执行。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采用液晶(LC)作为电光元件的示例。作为液晶,例如,除了TN(Twisted Nematic:螺旋向列)型以外,还可采用具有180°以上的螺旋定向的STN(Super TwistedNematic:超级螺旋向列)型、BTN(Bi-stable Twisted Nematic:双稳定螺旋向列)型,具有强电介质型等的存储性的双稳定型、高分子分散型、客主(guest host)型等众所周知的类型。另外,除了3端子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以外,本发明也适用于采用例如TFD(Thin Film Diode:薄膜二极管)的2端子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型面板。而且,本发明也适用于不采用开关元件的无源矩阵型面板。而且,本发明也可适用于液晶以外的电光材料,例如电致发光元件(EL)、数字微镜器件(DMD),或者利用等离子发光和放电引起的荧光等的各种各样的电光元件。
(第2实施例)
例如,可以采用有机EL元件作为电光装置,且以电流程序方式向象素2进行数据写入。这里,「电流程序方式」是指以电流基极向数据线提供数据的方式。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的结构也基本与第1实施例相同。
图14是表示采用本实施例的有机EL元件的电流程序方式的象素110的一个示例的等效电路图。1个象素110由有机EL元件OLBD、3个晶体管T1、T2、T4及电容C构成。第1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与供给了扫描信号SEL的扫描线Yn连接,其源极与供给了数据电流Idata的数据线Xm连接。第1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与第2开关晶体管T2的源极、驱动晶体管T4的漏极、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共同连接。第2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1开关晶体管T1同样,与供给了扫描信号SEL的扫描线Yn连接。第2开关晶体管T2的漏极与电容C的一个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4的栅极共同连接。电容C的另一个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4的源极与设定成电源电压Vdd的第1电源线L1共同连接。另一方面,有机EL元件OLED的阴极与设定成电压Vss的电源线L2连接。
图14所示象素110的控制程序如下。扫描信号SEL为H电平期间,开关晶体管T1、T2都导通。
从而,数据线Xm和驱动晶体管T4的漏极电气连接,同时,驱动晶体管T4变成自己的栅极和自己的漏极电气连接的二极管连接。起编程晶体管作用的驱动晶体管T4在自已的沟道流过由数据线Xm供给的数据电流Idata,在自己的栅极产生与该数据电流Idata对应的栅极电压Vg。结果,与驱动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的电容C中,积蓄与产生的栅极电压Vg对应的电荷,写入数据。然后,扫描信号SEL若降到L电平,则开关晶体管T1、T2都截止。从而,数据线Xm和驱动晶体管T4的漏极电气切断。但是,由于电容C的积蓄电荷,驱动晶体管T4的栅极相当于施加了栅极电压Vg,因而,驱动晶体管T4在自己的沟道中持续流过与栅极电压Vg对应的驱动电流。结果,该驱动电流的电流通路中设置的有机EL元件OLED以驱动电流所对应的辉度发光,进行象素110的灰度显示。
这样,本实施例中,在象素110包含有机EL元件OLED且通过电流程序方式向象素110写入数据的电光装置中,也可获得与上述的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另外,具有可进行高品质的灰度显示的显示部100(不管是投射型或反射型)的电光装置可安装到诸如投影机、便携电话机、便携终端、便携电脑、个人电脑等的电子设备上。这些电子设备若安装上述的电光装置,可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商品价值,并提高市场中的电子设备的商品竞争力。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在1帧中向象素内存储器多次写入灰度数据的同时,多次执行子场驱动。从而,可抑制象素内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增大,进行更多灰度的显示。另外,作为显示灰度数不同的动作模式,设定第1动作模式和第2动作模式,根据显示内容可适宜变更动作模式。从而,由于可进行适合于显示内容的灰度控制,因而可提高显示品质并降低消耗功率。

Claims (29)

1.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根据与构成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第1数据和构成所述灰度数据的一部分且不同于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方法包括:
第1步骤,将所述第1数据写入各个象素具备的存储器;
第2步骤,根据规定构成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1灰度信号,读出已写入所述存储器的第1数据,同时,将与该读出的第1数据对应的电压供给所述象素;
第3步骤,将所述第2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
第4步骤,根据规定构成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2灰度信号,多次重复读出已写入所述存储器的第2数据,同时,向所述象素多次重复供给与该读出的第2数据对应的电压,
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下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2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
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上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上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1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
根据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第1数据和规定构成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灰度信号,生成第1脉冲信号的步骤,以及,
以所述第1脉冲信号的时间密度向所述象素施加电压的步骤,
所述第4步骤包括:
根据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第2数据和规定构成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灰度信号,生成第2脉冲信号的步骤,以及,
以所述第2脉冲信号的时间密度向所述象素施加电压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脉冲信号具有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时间密度,所述第2脉冲信号具有与所述第2数据对应的时间密度。
4.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比所述第1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大。
5.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步骤中,在所述第1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中对所述存储器进行所述第1数据的写入,
所述第3步骤中,在所述第2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中对所述存储器进行所述第2数据的写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初的子场中,与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第1数据或所述第2数据无关地向所述象素施加规定的电压。
7.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步骤中,在构成所述第1子场群的多个子场对所述存储器进行所述第1数据的写入,
所述第3步骤中,在构成所述第2子场群的多个子场对所述存储器进行所述第2数据的写入。
8.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象素施加的电压至少包括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和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象素施加的电压至少包括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和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象素施加的电压至少包括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和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象素施加的电压至少包括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和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12.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根据与灰度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骤,在第1动作模式中,将构成第1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互异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将该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在所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写入各个象素具有的存储器,同时,根据成为所述写入单位的各个数据,在所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进行子场驱动,
第2步骤,在显示灰度数比所述第1动作模式少的第2动作模式中,向所述存储器写入比特数比所述第1灰度数据少的第2灰度数据,同时,根据所述第2灰度数据进行子场驱动,
在所述子场驱动中,以根据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数据和规定各子场的灰度信号所确定的时间密度,向所述象素施加电压,进行所述象素的驱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步骤中,对所述存储器进行的所述第1灰度数据的写入在所述规定的期间进行,
所述第2步骤中,对所述存储器进行的所述第2灰度数据的写入在变更所述象素的显示灰度的场合进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该数据确定所述时间密度的一系列子场群中最初的子场对所述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
15.一种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根据与灰度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其特征在于,
该电光装置包括:
显示部,具有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差点对应设置的多个象素,各个所述象素包括象素电极、存储数据的存储器以及通过以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数据所对应的时间密度向所述象素电极施加电压来驱动所述象素的脉冲宽度生成电路;
扫描线驱动电路,选择与成为所述数据的写入对象的象素对应的所述扫描线;
数据线驱动电路,在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选择所述扫描线期间,经由与成为所述写入对象的象素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向成为所述写入对象的象素具有的所述存储器写入数据,
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将构成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互异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将该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在所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写入所述存储器,
所述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在所述规定的期间内,对于每个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成为所述写入单位的数据,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和规定各子场的灰度信号,向所述象素电极施加电压,驱动所述象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对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成为所述写入单位的各个数据,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和所述灰度信号,生成脉冲信号,同时,以该脉冲信号的时间密度向所述象素电极施加电压。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具有至少一个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包括:与所述扫描线连接、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控制导通状态的开关元件,以及,一方的输出成为另一方的输入的一对反相器,
所述一对反相器,在所述开关元件为导通状态的场合,经由所述数据线供给的数据被写入,在所述开关元件为截止状态的场合,保持所述写入的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期间包括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
还具备灰度信号生成电路,其生成规定构成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第1灰度信号和规定构成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子场的第2灰度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所述第2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设定成比所述第1子场群的全体的加权大,使所述第1灰度信号的频率比所述第2灰度信号的频率大。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在由所述第1子场群驱动所述象素的场合,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所述灰度数据内的下位比特列,由所述第2子场群驱动所述象素的场合,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所述灰度数据内的上位比特列。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在所述第1子场群内,按照随着所述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2子场群的顺序,设定驱动所述象素的子场,同时,在所述第2子场群内,按照随着所述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1子场群的顺序,设定驱动所述象素的子场。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在所述第1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依次选择所述扫描线,同时,在所述第2子场群中的最初的子场,依次选择所述扫描线,
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协同动作,向所述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宽度生成电路在所述最初的子场中,与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数据无关地向象素电极施加规定的电压。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在所述第1子场群中的多个子场依次选择所述扫描线,同时,在所述第2子场群中的多个子场依次选择所述扫描线,
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协同动作,向所述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灰度信号生成电路具备灰度信号移位电路,根据所述扫描线的各个选择期间,生成与所述灰度信号的迁移定时偏移的多个移位灰度信号。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宽度生成电路至少向所述象素电极施加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导通状态的导通电压或使所述象素的显示状态为截止状态的截止电压。
2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5到26任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
28.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第1子场群和第2子场群,根据与构成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第1数据和构成所述灰度数据的一部分且不同于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
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括:
第1步骤,将所述第1数据写入各个象素具备的存储器;
第2步骤,根据规定构成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1灰度信号,读出已写入所述存储器的第1数据,同时,将与该读出的第1数据对应的电流供给所述象素;
第3步骤,将所述第2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
第4步骤,根据规定构成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的第2灰度信号,多次重复读出已写入所述存储器的第2数据,同时,向所述象素多次重复供给与该读出的第2数据对应的电流,
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下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1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下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2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
根据所述灰度数据的上位比特列确定所述第2子场群的各个子场,同时,从随着所述上位比特列表示的值的增加而靠近所述第1子场群的子场依次设定。
29.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装置将规定的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根据与灰度数据对应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同时,各个象素具有存储灰度数据的存储器,
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括:
第1步骤,在第1动作模式中,将构成第1灰度数据的一部分的互异的比特列作为写入单位,将该成为写入单位的数据在所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写入各个象素具有的存储器,同时,根据所述成为写入单位的各个数据,在所述规定的期间内多次进行子场驱动;
第2步骤,在显示灰度数比所述第1动作模式少的第2动作模式中,将比特数比所述第1灰度数据少的第2灰度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同时,根据所述第2灰度数据,进行子场驱动,
所述子场驱动中,以根据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数据和规定各子场的灰度信号所确定的时间密度,向所述象素供给电流,进行所述象素的驱动。
CNB031471234A 2002-06-28 2003-06-27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09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0242/02 2002-06-28
JP2002190242 2002-06-28
JP190242/2002 2002-06-28
JP114351/2003 2003-04-18
JP2003114351A JP4206805B2 (ja) 2002-06-28 2003-04-18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JP114351/03 2003-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5985A CN1475985A (zh) 2004-02-18
CN100430987C true CN100430987C (zh) 2008-11-05

Family

ID=31497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712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0987C (zh) 2002-06-28 2003-06-27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06351B2 (zh)
JP (1) JP4206805B2 (zh)
KR (1) KR100563333B1 (zh)
CN (1) CN100430987C (zh)
TW (1) TWI250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7607B1 (fr) * 2002-03-25 2004-06-11 Thomson Licensing Sa Dispositif d'affichage numerique d'une image video
JP4232520B2 (ja) * 2002-06-28 2009-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0615177B1 (ko) * 2003-10-15 2006-08-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효율적으로 계조 데이터가 표시되는 평판 표시 패널의구동 방법
KR100748308B1 (ko) * 2004-09-15 2007-08-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화소와 이를 가지는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US20060066539A1 (en) * 2004-09-24 2006-03-30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capacitive self-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JP4371038B2 (ja) * 2004-10-29 2009-1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駆動方法
CN100405453C (zh) * 2004-11-10 2008-07-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8194656B2 (en) 2005-04-28 2012-06-0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ro ethernet network with scaled broadcast and service instance domains
US20070030294A1 (en) * 2005-08-05 2007-02-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ation of transition zone associated with an actuator for an optical device in a display system
JP4797823B2 (ja) * 2005-10-03 2011-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276027A (ja) * 2007-05-01 2008-11-13 Noritake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US20100128066A1 (en) * 2007-05-01 2010-05-27 Noritake Co., Limited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9180928A (ja) * 2008-01-30 2009-08-13 Noritake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5056203B2 (ja) * 2007-06-28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90046044A1 (en) * 2007-08-14 2009-02-19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JP2009053576A (ja) * 2007-08-29 2009-03-12 Eastman Kodak Co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5720110B2 (ja) * 2010-04-08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8947346B2 (en) * 2011-02-18 2015-02-03 Creator Technology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and a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JP5865134B2 (ja) * 2012-03-15 2016-02-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3606362A (zh) * 2013-11-27 2014-02-26 深圳市长江力伟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数字脉宽调制灰度的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KR102072403B1 (ko) * 2013-12-31 2020-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구동 방식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505695B1 (ko) * 2016-03-18 2023-03-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시스템
KR102131266B1 (ko) * 2018-11-13 2020-07-07 주식회사 사피엔반도체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256737B1 (ko) * 2018-11-13 2021-05-31 주식회사 사피엔반도체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0310591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深圳市富满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显示数据分割方法及系统
TW202145191A (zh) * 2020-05-20 2021-12-01 曾世憲 使用脈衝寬度調變產生器之畫素電路和顯示裝置
CN117693784A (zh) * 2021-05-11 2024-03-12 曾世宪 使用脉冲宽度调变产生器的像素电路与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9883A (ja) * 1999-09-20 2001-06-1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082653A (ja) * 2000-09-06 2002-03-2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169503A (ja) * 2000-12-05 2002-06-1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階調表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475982A (zh) * 2002-06-28 2004-02-18 ������������ʽ����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7612A (ja) * 1991-11-05 1993-05-25 Nippon Hoso Kyokai <Nhk> 中間調画像表示方法
JP3228973B2 (ja) * 1991-11-05 2001-11-12 日本放送協会 中間調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中間調画像表示装置
JP3133620B2 (ja) 1994-09-09 2001-02-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EP0852371B1 (en) * 1995-09-20 2008-08-20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3322809B2 (ja) * 1995-10-24 2002-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駆動方法及び装置
JP3485229B2 (ja) * 1995-11-30 2004-01-13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
KR100559078B1 (ko) * 1997-04-23 2006-03-13 트랜스퍼시픽 아이피 리미티드 능동 매트릭스 발광 다이오드 화소 구조물 및 이를 동작시키는 방법
JP3292093B2 (ja) * 1997-06-10 2002-06-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TR200100907T2 (tr) 1998-10-05 2001-08-21 Techmo Entwicklungs-Und Vertriebs Gmbh Bir delme ve ankraj cihazı için ceket tüpü
US6507327B1 (en) * 1999-01-22 2003-01-14 Sarnoff Corporation Continuous illumin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3515699B2 (ja) * 1999-03-19 2004-04-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661523B2 (ja) * 1999-09-29 2005-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1324960A (ja) * 2000-03-10 2001-11-22 Ngk Insulators Ltd 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の管理方法
CN1191561C (zh) * 2000-03-30 2005-03-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01343941A (ja) * 2000-05-30 2001-12-14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
TW522374B (en) * 2000-08-08 2003-03-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3428593B2 (ja) * 2000-09-05 2003-07-22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2156954A (ja) * 2000-09-05 2002-05-3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774876B2 (en) * 2000-10-02 2004-08-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lf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3918536B2 (ja) * 2000-11-30 2007-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3767737B2 (ja) * 2001-10-25 2006-04-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階調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9883A (ja) * 1999-09-20 2001-06-1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082653A (ja) * 2000-09-06 2002-03-2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169503A (ja) * 2000-12-05 2002-06-1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階調表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475982A (zh) * 2002-06-28 2004-02-18 ������������ʽ����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06351B2 (en) 2006-09-12
TWI250491B (en) 2006-03-01
US20040036968A1 (en) 2004-02-26
CN1475985A (zh) 2004-02-18
KR100563333B1 (ko) 2006-03-22
JP4206805B2 (ja) 2009-01-14
TW200414110A (en) 2004-08-01
JP2004086152A (ja) 2004-03-18
KR20040002759A (ko) 2004-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0987C (zh)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0430982C (zh)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654824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358880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回路、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020142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196632B (zh) 电光装置、扫描线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JP4066662B2 (ja) 電気光学素子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680117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40145597A1 (en)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04919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086155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086154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539386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12383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駆動方法、階調制御信号生成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233969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037495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539387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5049402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433028B2 (ja) 電気光学素子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442673B2 (ja) 電気光学素子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