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0601C -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0601C
CN100420601C CNB200510006801XA CN200510006801A CN100420601C CN 100420601 C CN100420601 C CN 100420601C CN B200510006801X A CNB200510006801X A CN B200510006801XA CN 200510006801 A CN200510006801 A CN 200510006801A CN 100420601 C CN100420601 C CN 1004206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entioned
vehicle body
coupling member
whe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68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0746A (zh
Inventor
小胁三穗
高末铁干
嶋中常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40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0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06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06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后面板(3)的车辆前方一侧,配置有连结后面板(3)和后轮罩(4)的连结角撑板(6)。该连结角撑板(6),由板状的面板构件构成,在其位于车室内侧部位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截面呈帽状的构成部件(6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身后壁上设置有与后车门对应的开口的车辆中、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降低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具体地说,是提高车身的扭转刚性的车辆后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谋求提高车辆刚性的技术,下述专利文献1有着这样的提案。
此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328562号)中,在后车门(rear gate)上支承备用轮胎的车辆中,为提高支撑后门的支柱的刚性,将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构件设置在车身侧壁的内部,将此加强构件的后端连结在支承后车门的支柱上。
可是,在构成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与车门等对应的数个开口,若这种开口很大,必然使车身整体的扭转刚性降低。也就是说,通过车身面板的组合,确保车身刚性的单壳体式车身,若在其车身面板上设置较大开口,那么,会使车身面板的面刚性相应降低,导致车身整体的刚性降低。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设置有后车门的车辆中,由于在车身后壁设置有较大开口,与普通型轿车的车身结构相比较,车身整体的扭转刚性大大地降低。
具体地说,设置在该车身后壁的开口,因在行驶中等发生沿左右方向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扭转变形,故使车身的扭转刚性大大地降低。
而且,在该专利文献1的车身结构中,由于使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构件来支承支柱,因此与不进行任何加强的车身相比,多少能够防止扭转刚性的降低。
可是,车身的扭转刚性低下是由于车身的开口端部成为自由端而不能充分确保车身面板的面刚性而产生的,仅仅用加强构件来加强支柱,不能充分提高车身的扭转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身后壁上设置有与后车门对应的开口的车辆中、能可靠地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降低的车辆后部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包括在车辆后部的车身后壁上形成的与后车门对应的开口,以及在该开口的车辆前方一侧形成的从车身侧壁向车身内侧鼓出的后轮罩,还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连结上述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和上述后轮罩的车身内侧端部的连结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利用连结构件,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被连结在后轮罩的车身内侧端部。因此,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通过后轮罩的车身内侧端部而使其位置予以规定,从而能够对自由端的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的位置进行规定。因而,能够防止车身后壁的面刚性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车身后壁,由以规定间隔予以配置的外面板和内面板构成,上述连结构件与至少在上述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形成的开口端面板的表面相结合。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连结构件与至少在上述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形成的开口端面板的表面相结合,故能够通过连结构件规定开口端面板的位置。因此,能将开口端面板保持在提高车身扭转刚性最有效的位置上,从而可抑制开口的扭转变形。因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车身后壁的面刚性的降低,能够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在连结上述连结构件的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上设置有加强开口端部的开口边缘加强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因将开口边缘加强构件设置在连结所述连结构件的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所以,开口边缘加强构件,可靠地保持连结构件所规定的开口端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开口的扭转变形,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构件,可与上述后轮罩的上部相结合。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连结构件也与后轮罩的上部相结合,因此通过连结构件,后轮罩的上部的位置被保持,从而能够抑制由于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而产生的后轮罩的内倒。因而,通过设置连结构件,能够提高车辆的悬架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构件,通过后悬架固定部与后悬架构件一起予以紧固。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利用连结构件能够直接承受来自后悬架的负荷,所以后悬架的支承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因而,车辆的悬架性能也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构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且该连结构件的车辆外侧端部与上述车身侧壁相结合。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连结构件的车辆外端与上述车身侧壁相结合,所以连结构件通过在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后轮罩的车身内侧端部、车身侧壁的三点予以固定,因此能可靠地固定连结构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使连结构件的扭转刚性提高的效果和提高悬架性能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构件,在后轮罩的后方,且高于后轮罩上端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于后轮罩的附近,向斜下方弯折而与后轮罩结合,并且在该连结构件的车辆内侧端部上,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加强构件。
根据上述的构成,因连结构件位于后轮罩后方较高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将其下方可作为装载空间使用,例如也能将较长尺寸的高尔夫球包之类的行李装载在后轮罩的后方。还有,因将连结加强构件设置在连结构件的车辆内侧端部,这样,即使为确保装载空间而使连结构件弯折,也能防止连结构件的刚性的低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构件的主体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截面呈帽状的构成部,以及从该构成部的侧部向车辆外侧延伸的平板部构成,上述构成部的前端设置有与上述后轮罩的上部、车身内侧面以及悬架支承构件接合的第1接合部,在该第1接合部的后方设置有弯折后向斜上方延伸的第1倾斜部,在该第1倾斜部的后方设置有再次弯折成水平方向后,在高于上述第1接合部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水平部,上述平板部,其前端设置有与悬架支承构件相接合的第2接合部,在该第2接合部的后方设置有弯折后向斜上方延伸的第2倾斜部,在第2该倾斜部的后方设置有再次弯折成水平方向后,在高于上述第2接合部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水平部。
根据上述的构成,构成部和平板部都予以弯折,可使后轮罩的后方空间作为行李室能有效地予以利用。即在将连结构件配置在较高的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时,因能够确保该连结构件的下方空间较大,故能横向装载如高尔夫球袋等较长尺寸的行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构件的主体的构成部的第1水平部,其后端从上述车身后壁沿着车身侧壁的形状构成弯曲的形状。
根据上述的构成,利用上述连结构件的主体的构成部的水平部的后端的弯曲形状,能使构成部可靠地抑制由于设置开口而产生的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的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在上述连结构件的主体后端设置有后端构件,该后端构件包括与上述主体的构成部相接合的主体接合部,以及与上述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相接合的开口接合部;上述开口接合部,其与上述开口端部的接合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大于上述构成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设置了后端构件,能够将设置开口而产生的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的活动切实地传递给连结构件主体,从而使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的活动得到可靠地抑制。
根据本发明,通过连结构件,能够规定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少车身后壁的面刚性的降低。
因而,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车身后壁上设有与后车门对应的开口的车辆,也能确保车身后壁的面刚性,从而能够提供可靠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降低的车辆后部车身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室内侧看采用本发明的后部车身结构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线方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D-D线方向剖视图。
图6是单件连结角撑板的(a)俯视图,(b)侧视图,(c)主视图。
图7是后面板加强构件的单件图。
图8是折节状加强构件的单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述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
图1是从车室内侧看本实施形态的车辆后部车身结构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图1中A-A线方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线方向剖视图,图4是图1中C-C线方向剖视图,图5是图1中D-D线方向剖视图,另外,附图表示的状态是指没有安装室内装饰板等的状态,通常该车身结构安装有室内装饰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形态的车身后部,将构成行李室地板的地板面板1铺设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该地板面板1的车辆宽度方向侧端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板2接合,还有地板面板的后端同样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面板3接合。
上述侧面板2,如图4、5所示,由构成车室内壁面的内侧面板21和构成车室外壁面的外侧面板22构成,其中在内侧面板21上,如图1所示,形成向上方以及车身内侧鼓出的容纳后轮的大致呈半圆状的后轮罩4。
还有,在该后轮罩4的上部41上,接合有用于固定在后悬架的支承减震装置S(参照图3)的上端的悬架支承构件5。
另外,在侧面板2的上部,形成供后角窗用的窗开口部23。
上述后面板3,如图2、3所示,也由构成车室内壁面的后内面板31和构成车室外壁面的后外面板32构成,在该后面板3上,形成有对应于可自如开闭的后车门(未图示)的车门开口部33。该车门开口部33,为了形成较大的开口面积,而使行李能够容易地搬入运出地板面板1上方的行李室空间,所以几乎横跨整个后面板3。
还有,在后面板3的车辆前方一侧,配置着连接后面板3和上述后轮罩4的连结角撑板6。该连结角撑板6,由板状的面板构件构成,在其位于车室内侧部位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截面呈帽状的构成部61。并且,将该连结角撑板6的构成部61横架在轮胎罩4的上部41及车身内侧面42上并与之接合。
图6表示的是连结角撑板6的详图。(a)是连结角撑板6的俯视图,(b)是连结角撑板6的侧视图,(c)是连结角撑板6的主视图。
该连结角撑板6,由角撑板主体6A;被设置在角撑板主体6A的后端、与后面板3的开口部、具体地说是与后内面板31的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开口面板面34相接合的角撑板后端构件6B;被接合在角撑板本体6A的构成部61的背面(下侧面)的角撑板加强构件6C构成。
上述角撑板主体6A,由如上所述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构成部61和从其侧方向车辆外侧延伸的平板部62构成。
构成部61,在其前端设置有与后轮罩4的上部41、车身内侧面42及悬架支承构件5接合的接合部61a,在其后方设置有弯折后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部61b,在其更后方设置有再次弯折成水平方向后、在高于接合部61a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部61c。
在接合部61a的中央位置,穿设有将支承减震装置S与悬架支承构件5一起紧固的紧固孔63。这样,因穿设有紧固孔63,使悬架支承构件5与支承减震装置S共同紧固(参照图1、图3),所以用连结角撑板6能直接承受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
还有,水平部61c的后端,从后面板3沿着侧面板2的形状构成弯曲的形状。这样,利用弯曲形状,能用构成部61可靠地抑制由于设置后开口部33而产生的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活动。
平板部62,也在其前端设置与悬架支承构件5接合的接合部62a,并在其后方设置有弯折后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部62b,在其更后方设置有再次弯折、在高于接合部62a的位置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62c。
这样,构成部61和平板部62都予以弯折,是为了使后轮罩4的后方空间作为行李室能有效地予以利用。也就是说,在将连结角撑板6配置在较高的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时,因能够确保该连结角撑板6的下方空间较大,故能横向装载如高尔夫球袋等较长尺寸的行李。
还有,在平板部的水平部62c上,形成有进行侧面板2一侧的组装操作等所使用的维修孔64和切口65。
而且,在平板部62的侧面板2一侧,立设有与侧面板2接合的接合凸缘66,能将平板部62接合在侧面板2上。
上述的角撑板后端构件6B,由被接合在角撑板主体6A上的主体接合部67和被接合在开口面板34的表面上的开口接合部68构成。
主体接合部67,接合在角撑板主体6A的构成部61的后端,可靠地将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活动传递给构成部61。另一方面,开口接合部68的结构是,为了确保与开口面板34的表面的接合面较大,则接合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大于构成部61的上下方向宽度,以尽量限制开口面板34的活动。
这样,因为设置有角撑板后端构件6B,使开口面板34的活动被可靠地传递给角撑板主体6A,所以能可靠地限制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活动。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成形方面是将角撑板后端构件6B与角撑板主体6A分别作成两个各体,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体构成。
上述的角撑板加强构件6C,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L形截面的构件构成。该角撑板加强构件6C,被接合在构成部61上的应力最容易集中的倾斜部61b和水平部61c的弯折部分的背面。
这样,通过接合角撑板加强构件6C,即使使角撑板主体6A弯折,也因其弯折部分的应力不集中,所以能提高角撑板主体6A的刚性,能够可靠地限制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活动。
在通过这样的连结角撑板6被限制活动的后面板3内,如图1等所示,配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面板加强构件7。
该后面板加强构件7,如图4、5所示,将后侧凸缘71接合在后内面板31的开口面板34的背面,且将前侧凸缘72接合在后内面板31与侧内面板21的接合部上,与后内面板31构成封闭截面H。
还有,在该封闭截面H内,设置有防止该封闭截面H的截面崩裂的折节状加强构件8。该折节状加强构件8,具有帽状截面形状,分别被接合在后内面板31和后面板加强构件7上,使后内面板31与后面板加强构件7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
这些后面板加强构件7和折节状加强构件8的单件图,如图7、8所示。
后面板加强构件7,由设定成具有在后面板3的上下方向的大约全程延伸的长度的加强构件主体部73、上述的前侧凸缘72和后侧凸缘71构成。加强构件主体部73,为了与后内面板31构成如上所述的封闭截面H,所以成形为凹陷形状,并设定成沿着向上方逐渐变细的形态。
还有,折节状加强构件8,具有如上所述的帽状截面形状,由被接合在后面板加强构件7上的主体接合面81、被接合在后内面板上的上部凸缘面82、下部凸缘面83;连结这些面的折节面84、85构成。该折节状加强构件8,如图7所示,配置在后面板加强构件7的大致中央位置,防止后面板加强构件7的截面崩裂。
该折节状加强构件8的上部凸缘面82,如图2所示,被接合在上述连结角撑板6的接合凸缘66的正对的位置。因此,折节状加强构件8受到连结角撑板6的刚性所起的作用,可提高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刚性。
还有,后面板加强构件7也可通过该折节状加强构件8受到连结角撑板6的刚性所起的作用,以提高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刚性
下面,关于上述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详述。
本实施形态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具有在车辆后部的后面板3上形成对应于后车门的后开口部33;以及在该后开口部33的车辆前方一侧、形成有从侧面板2向车身内侧鼓出的后轮罩4,且设置有连结上述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与上述后轮罩4的车身内侧端部42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角撑板6。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连结角撑板6,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被连结在后轮罩4的车身内侧端部42上。因此,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通过后轮罩4的车身内侧端部42,使其位置可被规定下来,从而能够对自由端的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位置进行规定。由此,能够防止后面板3的面刚性的低下。因而,这样,即使是在后面板3上设置对应于后门的后开口部33的车辆,因能确保后面板3的面刚性,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降低。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后面板3,由以规定间隔予以配置的后外面板32和后内面板31构成,并将上述连结角撑板6与至少在上述后外面板32和后内面板31之间形成的开口面板34的表面相结合。
根据上述构成,因将连结角撑板6与至少在后外面板32和后内面板31之间形成的开口面板34的表面相结合,所以能够通过连结角撑板6规定开口面板34的位置。因此,能将开口面板34保持在提高车身扭转刚性最有效的的位置,从而抑制后开口部33的扭转变形。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后面板3的面刚性的降低,能够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的降低。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连结上述连结角撑板6的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上,设置有加强该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后面板加强构件7。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后面板加强构件7设置在连结所述连结角撑板6的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后面板加强构件7能够可靠地保持被连结角撑板6规定的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后开口部33的扭转变形,可靠地防止车身的扭转刚性的降低。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将上述连结角撑板6与上述后轮罩4的上部41相结合。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连结角撑板6被结合在上述后轮罩4的上部41上。因此,通过连结角撑板6,能够保持后轮罩上部41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因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而产生的后轮罩4的内倒。因此,通过设置连结角撑板6,也能够提高车辆的悬架性能。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角撑板6,通过悬架支承构件5的悬架固定部与支承减震装置S共同紧固。
根据上述构成,因利用连结角撑板6,能直接承受来自支承减震装置S的负荷,所以能进一步提高后悬架的支承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悬架性能。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上述连结角撑板6上设置向侧面板2一侧延伸的平面部62,并将该连结角撑板6的车辆外侧端部与上述侧面板2结合。
根据上述构成,因将连结角撑板6的车辆外侧端部与上述侧面板2结合,连结角撑板6,通过后面板3的开口端部、后轮罩4的车身内侧端部41、侧面板2这三点予以固定,由于能够可靠地固定连结角撑板6,所以能够使增加连结角撑板6的扭转刚性的效果和增加悬架性能的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连结角撑板6,在后轮罩4的后方且高于后轮罩4上端的位置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后轮罩4的附近向斜下方弯折而与后轮罩4结合,同时在该连结角撑板6的车辆内侧端部,设置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角撑板加强构件6C。
根据上述的构成,因为连结角撑板6位于后轮罩4的后方较高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其下方可作为装载空间使用,从而较长尺寸的高尔夫球包之类的行李可装载在后轮罩4的后方。还有,因为将角撑板加强构件6C设置在连结角撑板6的车辆内侧端部,这样即使为了确保装载空间而使连结角撑板6弯折,也能够防止连结角撑板6的刚性降低。
另外,位于该连结角撑板的下方的空间,也可以作为收容组件修理时等所使用的千斤顶等车载工具的空间。
以上,在本发明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的对应关系中,本发明的连结构件对应于实施形态的连结角撑板6,以下同样地,车身侧壁对应于侧面板2,车身后壁对应于后面板3,开口对应于后开口部33,开口端面板对应于开口面板34,开口边缘加强构件对应于后面板加强构件7,后悬架构件对应于支承减震装置S,连结加强构件对应于角撑板加强构件6c。
本发明,不只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的构成,也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实施形态。

Claims (10)

1. 一种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包括在车辆后部的车身后壁上形成的与后门对应的开口,以及在该开口的车辆前方一侧形成的从车身侧壁向车身内侧鼓出的后轮罩,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连结上述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和上述后轮罩的车身内侧端部的连结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身后壁,由以规定间隔予以配置的外面板和内面板构成,
上述连结构件,至少与形成在上述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的开口端面板的表面相结合。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连结上述连结构件的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上,设置有加强开口端部的开口边缘加强构件。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构件与上述后轮罩的上部相结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构件,通过后悬架固定部与后悬架构件一起予以紧固。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构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且该连结构件的车辆外侧端部与上述车身侧壁相结合。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构件,在后轮罩后方且高于后轮罩上端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于后轮罩附近向斜下方弯折后与后轮罩结合,
并且在该连结构件的车辆内侧端部上,设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加强构件。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构件,其主体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截面呈帽状的构成部,以及从该构成部的侧部向车辆外侧延伸的平板部构成;
上述构成部,其前端设置有与上述后轮罩的上部、车身内侧面以及悬架支承构件接合的第1接合部,在该第1接合部的后方设置有弯折后向斜上方延伸的第1倾斜部,在该第1倾斜部的后方设置有再次弯折成水平方向后,在高于上述第1接合部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水平部;
上述平板部,其前端设置有与悬架支承构件相接合的第2接合部,在该第2接合部的后方设置有弯折后向斜上方延伸的第2倾斜部,在该第2倾斜部的后方设置有再次弯折成水平方向后,在高于上述第2接合部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水平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构件的主体的构成部的上述第1水平部,其后端从上述车身后壁沿着车身侧壁的形状构成弯曲的形状。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连结构件的主体后端设置有后端构件,该后端构件包括与上述主体的构成部相接合的主体接合部,以及与上述车身后壁的开口端部相接合的开口接合部;
上述开口接合部,其与上述开口端部的接合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大于上述构成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
CNB200510006801XA 2004-01-15 2005-01-12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06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8111 2004-01-15
JP2004008111 2004-01-15
JP2004008111A JP4461810B2 (ja) 2004-01-15 2004-01-15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0746A CN1640746A (zh) 2005-07-20
CN100420601C true CN100420601C (zh) 2008-09-24

Family

ID=34821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680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0601C (zh) 2004-01-15 2005-01-12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61810B2 (zh)
CN (1) CN1004206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8608B2 (ja) * 2005-09-29 2010-09-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US7364225B2 (en) 2005-12-15 2008-04-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862472B2 (ja) * 2006-04-28 2012-01-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4876828B2 (ja) * 2006-09-29 2012-02-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029135B2 (ja) * 2007-05-16 2012-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076792B2 (ja) * 2007-10-01 2012-11-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荷室構造
JP2009113572A (ja) * 2007-11-05 2009-05-28 Mazda Motor Corp 車体後部構造
CN103180198B (zh) * 2010-11-29 2016-03-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05745141B (zh) * 2013-11-19 2018-0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JP6195069B2 (ja) * 2014-03-18 2017-09-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の取付構造
CN104554453A (zh) * 2014-12-26 2015-04-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
JP6930407B2 (ja) * 2017-12-11 2021-09-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7151385B2 (ja) * 2018-11-05 2022-10-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WO2020164033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Psa Automobiles Sa Bracket element attaching wheel housing to the rear parcel shel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8794A (en) * 1980-11-11 1983-10-11 Toyo Kogyo Co., Ltd. Support column for automobi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JPS63235175A (ja) * 1987-03-25 1988-09-3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995262A (ja) * 1995-09-29 1997-04-0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取付部構造
JP2001328562A (ja) * 2000-05-19 2001-11-2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3104238A (ja) * 2001-10-01 2003-04-0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カウルの排水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8794A (en) * 1980-11-11 1983-10-11 Toyo Kogyo Co., Ltd. Support column for automobi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JPS63235175A (ja) * 1987-03-25 1988-09-3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995262A (ja) * 1995-09-29 1997-04-0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取付部構造
JP2001328562A (ja) * 2000-05-19 2001-11-2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3104238A (ja) * 2001-10-01 2003-04-0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カウルの排水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99855A (ja) 2005-07-28
JP4461810B2 (ja) 2010-05-12
CN1640746A (zh) 2005-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0601C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US7823964B2 (en) Bottom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00390007C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JP5029135B2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US7845716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8201873B2 (en)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971007B2 (ja) 車体後部の構造
JP7408927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982139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US20070158977A1 (en)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US20110179719A1 (en) Back door structure of vehicle
US7731272B2 (en) A-pillar force transfer structure
JP4556674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US20080061600A1 (en)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KR20030081038A (ko) 차체 구조
US20100052369A1 (en) Roof-sid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190233013A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5353364B2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JP4682561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0264980A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10247610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717837B (zh) 活动顶汽车的a柱及活动顶汽车
JP5254080B2 (ja) 車体構造
JP3807202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577129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