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3470C - 配线器具 - Google Patents

配线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3470C
CN100403470C CNB2005100057392A CN200510005739A CN100403470C CN 100403470 C CN100403470 C CN 100403470C CN B2005100057392 A CNB2005100057392 A CN B2005100057392A CN 200510005739 A CN200510005739 A CN 200510005739A CN 100403470 C CN100403470 C CN 1004034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body
plate
electric wire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57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9058A (zh
Inventor
川本隆司
早船正实
野村秀和
氏原秀哲
草间公男
矢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9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9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34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34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目视确认端子与电线的接线状态、从而防止接线不良发生的配线器具,器体(1),是将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主体(10)、与热固性合成树脂制的盖板(20)结合而成。在主体(10)的内部,收纳有由速接端子组成的端子(40)。另外,由于主体(10)由透光性材料形成,所以,透过主体(10),能够目视确认端子(40)与电线(200)的接线状态,从而能够防止接线不良的发生。

Description

配线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与开关等配线器具。
背景技术
从往所提供的配线器具是具有只将电线插入到设置在器体上的电线插入孔、电线就会自动与端子板连接的速接端子(也叫「无螺钉端子」)的配线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9所示的是具有由速接端子形成的端子以往的开关(倒顺开关)。器体130,是将被形成为图中上面开口的盒子形的合成树脂成型品的主体131和覆盖主体131开口部分的合成树脂成型品的盖板132、通过使用金属制的组装框133结合而构成。主体131的内部空间,由隔板134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构成端子收纳室135、136、接点部收纳室137。如图10所示,在端子收纳室135中收纳端子板138,在端子收纳室136中收纳端子板139。另外,在接点部收纳室137内收纳连接板140以及开关件141。
各端子板138、139,是将导电板弯曲形成为图中下方开放的呈コ字形的形状,在端子板138、139内,分别内装有2个锁簧142。各个锁簧142,是将具有导电性同时又有弹性的带形板的一端部弯曲成呈J字形而形成锁片、并将另一端部与上述一端部相同的一侧弯曲成呈S字形而形成的接触片的结构,使锁片和接触片与端子板138、139的一部分相对向并内装在端子板138、139上。因此,如果通过在主体131的底板上形成的电线插入孔131a,将电线200导入端子板138、139与锁簧142之间,则锁片及接触片就会弹性接触电线(导体),将电线200压在端子板138、139上,使端子板138、139与电线200连接。另外,通过从锁片一侧导入电线200,锁片的前端边缘可切入电线(导体)200中,从而防止电线200脱落。总之,若从电线插入孔131a将电线200插入主体131中,则电线200对端子板138、139可构成电连接,同时也可防止电线200的脱落,从而即刻实现接线。另外,在锁簧142的锁片的可接触位置,在主体131的底部配置有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解除钮143,解除钮143,通过在主体131的底板上形成的解除用孔144,可以用一字改锥类的工具按压。如果按压解除钮143,则锁簧142的锁片就会向离开导体的方向弯曲,从而能够将电线200拔出。在这里,解除钮143设置在每个端子板138、139上,将各解除钮143做成可以使2个锁簧142的锁片同时弯曲。这样,通过端子板138、139和锁簧142及解除钮143,构成由速接端子形成的端子。
连接板140,具有突出设置的支点凸起140a,并从端子板139一体延伸设置的下片140b。在支点凸起140a上,可自由摆动地装配着图中上侧开放的、略呈コ字形的开关件141,在开关件141的一方脚片的上部外侧面上设置有可动接点145。与可动接点145对向而形成接点部的固定接点146,被设置在端子板138上。因此,当开关件141摆动时,可动接点145可对固定接点146进行离合。
另外,在盖板132上设置有贯通图中上下的开口窗147,在该开口窗147中,插入手操作用的按压板148,按压板148的上部,从开口窗147向器体130的外部露出。在按压板148的下面,一体突出设置着筒部149,在筒部149中插入由螺旋弹簧组成的翻转弹簧150的上端部。翻转弹簧150的下端部插入在开关件141中。在按压板148的两个侧面,突出设置有支撑凸起148a,在开口窗147的内侧面,形成有插入支撑凸起148a的支撑凹槽147a。支撑凸起148a的上端部被形成为尖头形状,以该部位为支点,按压板148可以做押板动作。即,由于翻转弹簧150对按压板148向上加力,所以支撑凸起148a接触支撑凹槽147a的上面,使支撑凹槽147a的上面形成反V字形的凹槽,因此将V字的顶点作为支点,按压板148可以做押板动作。
在使按压板148做押板动作时,随着按压板148的移动,翻转弹簧150就会逐渐被压缩,不过,当按压板148超过特定的位置(所谓死点)时,翻转弹簧150就会急速伸长,使开关件141进行翻转摆动。通过这样的速变动作就可以使可动接点145相对于固定接点146进行离合。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2079号公报
然而,速接端子,只是从电线插入孔插入电线就能自动连接端子板与电线,有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工作的优点,但是不能象螺钉端子那样目视确认电线与端子板的接线状态,而是由作业人员以插入电线时的触觉来判断接线状态。这样,由于电线的接线状态是以作业人员的感觉来判断的,所以就有接线不良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目视确认端子与电线的接线状态,从而能防止接线不良的问题发生的配线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1的配线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外部电线连接的1个至多个端子;和
收纳端子并设有插入与端子连接的电线的电线插入孔的器体;
其中,端子由导电材料组成的端子板和速接端子构成,所述速接端子由将从电线插入孔插入的电线弹性接触在端子板上并防止脱落的锁簧、以及解除钮构成,该解除钮解除锁簧的防止脱落,
至少用透光性材料形成器体的与端子相对向的部位,
并且,与端子相对向且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器体部位,以比其他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曲面形状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与端子相对向的器体部位采用透光性材料形成,通过器体就能够目视确认端子与电线的接线状态,从而防止接线不良的发生,并且,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器体部位发挥透镜的作用,能够更容易目视确认接线状态。
本发明之2的配线器具,是在本发明之1中,其特征在于:使多个端子的每一个的上述曲面的形状各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通过曲面形状的差异,能够辨别端子的种类,从而能够防止电线与端子40的错误组合而导致接线错误。
本发明之3的配线器具,是在本发明之1中,其特征在于:器体,由主体和与主体结合的盖板构成,其中,所述主体,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前面开放,内部收纳有端子;所述盖板,由不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覆盖在主体的前面;通过将与主体设置为一体的卡合凸起部与设置在盖板上的卡合孔卡合来结合主体与盖板,上述卡合凸起部,被设置在器体的与端子相对向的部位。
根据本发明,在主体与盖板结合的状态下,通过主体的接合凸起部,可以目视确认端子与电线的接线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与端子相对向的器体部位由透光性材料形成,通过器体可以目视确认端子与电线的接线状态,从而有防止接线不良发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a)是主视图,(b)是同图(a)的M-M线的剖面向视图,(c)是仰视图,(d)是后视图。
图2是同上图的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同上图的、(a)是图1(a)的K-K线的剖面向视图,(b)是右视图。
图4是表示在同上图的端子上连接电线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分解立体图。
图6表示同上图的、(a)是主视图,(b)是仰视图,(c)是后视图,(d)是右视图。
图7是图6(a)的K-K线的剖面向视图。
图8是表示同上图的其他形状的主体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同上图的剖视图。
图中:1-器体,10-主体,20-盖板,40-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对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适用于插座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插座,在器体1的前面并排设置有3个插入部24,该插入部24的类型为可与平行扁型插脚的所谓A型插头以及具有平行柱型插脚的所谓BS型插头二者都能连接的类型(所谓万向型)。
器体1,将采用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形成前面开放的长方形的主体10、与采用耐电蚀性出色的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尿素树脂)形成后面开放的长方形的盖板20结合而成。
主体10,以短边方向的中央部设置的中央壁12a、将内部空间分成2部分,同时,通过在分成2部分的各内部空间由一对隔板12b的分隔,而将中央壁12a两侧的空间分别沿长边方向分隔成排列的3个室。
在主体10内,在通过中央壁12a及隔板12b而形成的各收纳室13中,分别收纳有承接插头的插脚的插脚座31。各插脚座31,具有在互相对向的前端部夹持插脚的一对插脚座簧32,和将两插脚座簧32的一方的侧面互相连接成一体而结合的コ字形连接片34,和从连接片34突出并与上述两插脚座簧32的上述侧面相对向的插脚座簧33。另外,在连接片34上,并列设置有圆筒形的2个的凸起34a。在主体10内的中央壁12a与隔板12b之间的间隙内,分别收纳有由带状金属板构成的连接板2。在连接板2上,沿长边方向开有3组铆接孔2a,通过在各组的铆接孔2a中贯穿插脚座31的凸起34a而铆接,可在1个连接板2上连接3个插脚座31。这里,在连接于连接板2的一端侧的插脚座31上,从一对插脚座簧32的基端侧的侧边缘分别延伸设置有与连接板2大体上平行的结合片35,在各结合片35上,开有插通铆接用的钉3的插通孔35a。
端子40,由端子板41以及解除钮60构成。端子板41,具有:略呈T字形的主片42,和从主片42窄幅一端的两侧边缘向后方(图1的下方,以下相同)下垂的一对接触片43,和从主片42的宽幅的另一端的两侧边缘向后方下垂的、略呈J字形的一对锁片44,以及从两个锁片44的侧端边缘分别向侧方突出的固定片45;端子40,是由对有弹性的带状金属板进行加工,以使接触片43的前端部与锁片44的前端部交叉的方式进行弯曲而形成。在接触片43上,设置有具有大体上平坦的表面并与电线弹性连接的接触部43a,和在沿电线插入方向的接触部43a的两侧按压电线的一对押压部43b、43c。另外,对于接触片43,在位于内侧的锁片44上,在前端设置有将电线向接触部43a按压并切入到电线的一部分中而防止脱落的锁定部44a,在比锁定部44a更靠后的部位,设置有从电线(接触片42)向分离的方向凸起的弯曲部44b。而且,将接触片43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约是锁片44的宽度尺寸的一半。而且,在固定片45上,以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有一对插通孔45a,将贯穿在插脚座31的结合片35上开的插通孔35a中的钉3贯穿插通孔45a并铆接,以此使一对固定片45分别与插脚座31的结合片35结合。在这里,由连接板2连接的3个插脚座31与结合在一端的插脚座31上的端子板41分别构成插脚座块30,这2个插脚座块30分别被收纳在由中央壁12a划分的主体10的内部空间内。
在主体10的底板上,贯通设置有为了能在接触片43与锁片44之间导入电线的电线插入孔11。如图4所示,当穿过该电线插入孔11、在接触片43与锁片44之间插入电线200时,通过锁片44的锁定部44a切入电线200,可使电线200不脱落,同时,通过锁片44的弹簧力使电线200与接触片43的接触部43a实行弹性接触,而且电线200由一对按压部43b、43c,向锁片44按压,使锁定部44a与一对按压部43b、43c的按压力均衡并夹持电线200。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体10采用透光性材料形成,所以透过主体10能够目视确认端子40与电线200的接线状态,因而能防止接线不良的发生。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以往的例子中的锁簧与端子板一体构成,所以与以往那样需要端子板与锁簧2个零部件相比,能够通过削减零部件数及组装工序而力求降低成本。
然而,与端子板41一起构成端子40的解除钮60,被配置在收纳端子板41的收纳室13中。解除钮60,由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与棒状操作部61、有半圆板状的轴部62a的主体部62、从操作部61的中央突出并与主体部62连接的连接部64、从主体部62向与轴部62a的相反侧突出的略呈扇形的支撑部65、和从主体部62的两侧突出的略呈三角柱状的推动部63、63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在主体10的长边方向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穿过收纳端子板41的收纳室13的纵槽15,解除钮60通过纵槽15,将连接部64以及操作部61露出到主体10以外,使一对推动部63、63与端子板41的锁片44对向,同时,通过在收纳室13内设立的轴承台14上装载轴部62a而以轴部62a为支点、沿器体1的前后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自由转动而装配在收纳室13中。
然后,当把端子40连接的电线拔出时,通过纵槽15用手指按起器体1侧面露出的操作部61进行操作即可。即,如果将操作部61向前方(图1的上方)进行按起操作,则以轴部62a为支点,解除钮60转动,通过在推动部63、63按压各自对向的端子板41的锁片44,可使切入电线的锁定部44a与电线分离,使锁片44弯曲,从而能够将电线拔出。
从主体10的长边方向两端的前端边缘向前方(图1的上方)突出设置有各一对的组装片6,在贯通设置这些组装片6的组装孔6a中,分别嵌合着从与盖板20的长边方向对向的两个侧面突出设置的各一对的组装凸起7,以便将主体10与盖板20结合。
在盖板20的前壁上,沿长边方向并列设置着3个插入部24。插入部24,由在对应各插脚座31的插脚座簧32、33的部位分别开设的插入口25构成,各插入口25由,插入平板状的扁型插脚的扁型插脚插入口25a与插入圆柱状插脚的柱型插入口25b、以连通的形状构成。即,扁型插脚插入口25a是矩形形状,而在长边方向的中间部的一侧边缘,是与圆形的柱型插脚插入口25b连通的形状。插入在扁型插脚插入口25a的扁型插脚,被夹持在插脚座簧32的侧面与插脚座簧33之间,插入柱型插脚插入口25b的柱型插脚,被夹持在一对插脚座簧32之间。
然而,在盖板20的内部,装有自由开关地分别阻塞3个插入部24的关闭的门50。门50在两侧配备一对张开的翼片51,在各翼片51上分别形成有倾斜面52,被翼片51夹持的中央部53,与复位弹簧54一起被收纳于形成在盖板20内部的槽8内,(参照图1(b)),中央部53的后端面,在主体10的中央壁12a上以支撑状态向盖板20的长边方向自由滑动地移动,且通过复位弹簧54向关闭插入部24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然后,如果向插入部24的插入口25插入插头的插脚,则一对插脚推动门50的翼片51的倾斜面52,由此,门50顶压复位弹簧54而产生滑动移动,将插入部24打开,插脚就能插入插脚座31了。如果拔掉插头,门50因复位弹簧54的弹力而复位,再次将插入部24关闭,因而能够防止除插头以外的异物插入插入部24(参照图3)。
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插座,使用板100并在墙面等作业面上设置的埋入孔内、以将器体1的后端部埋入的形式埋设安装。板100,由保持器体1并能安装在埋入孔的内部配置的埋入盒(不做肋)的板框110以及从前方覆盖板框110的装饰面板120构成。板框110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矩形框的形状,在中央开口的安装窗111内,以插入盖板20的形式保持器体1。另外,装饰面板120,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的矩形框的形状,通过中央开口的窗孔121,将器体1的前面露出。在装饰面板120的背面,向后方突出设置着4个固定片(未图示),将这4个固定片卡在于板框110四角上设置的固定孔112中固定,由此可自由拆装地安装板框110前面的装饰面板120。而且,在夹持板框110的安装窗111的相对向的部位,以前后方向贯通设置有可插入为安装在埋入盒上的埋入盒螺钉的插通孔11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与以往的例子相同的倒顺开关,是将操作按压板作成为大型的所谓宽按压板式开关(下面称「开关」)应用于本发明的例子。但是,由于端子40等的基本构成与实施例1是相同的,所以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了说明。
这个开关,如图5~图7所示,具有由前面开口的略呈箱形的合成树脂制(聚碳酸酯等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的主体71和覆盖在主体71的前面的合成树脂制的盖板72而构成的器体70。主体71的内部,由隔板划分成多个区间,并在两侧设置有分别收纳与实施例1相同的由速接端子构成的端子40的收纳室73、73,在大体中央部,设置有收纳后述的3路型(C接点型)的接点部75的收纳室74。另外,在两侧的各个收纳室73中,设置有自由转动地支撑解除钮60的轴部62a的轴承座(未图示)。并且,在各收纳室73的底板上,沿短边方向排列贯通设置有一对电线插入孔76。
接点部75,由结合在构成端子40的端子板41上的导电板77、具有一对可动接点80a、80b并与导电板77以电连接的状态进行翻转动作的可动接点板(开关体)79、与互相独立的2个端子40的端子板41’分别结合的固定接点板81、82、以及在固定接点板81、82上按照分别设置的可动接点板79的翻转动作向各个可动接点80a、80b选取其一地进行离合的固定接点83a、83b而构成。
导电板77大体上形成为钩形,其一端部在与端子板41的主片42结合的同时、将另一端部配置在接点收纳室74的底部,在其另一端部上设置有作为可动接点板79的摆动支点的支点槽(未图示)。另一方面,端子板41’,将实施例1的端子板41、在主片42的中心分割成2个,分别构成具有主片42、接触片43、锁片44的构造,在这些2个端子板41’的主片42上,结合着固定接点板81、82。一方的固定接点板81,具有以钩形而形成的中央片81a、和从中央片81a的前端边缘向侧方突出设置的粘接片81b,如图7所示,与一方的端子板41’的主片42以铆接等适当的方法结合。另外,在粘接片81b的前端,粘接有与可动接点板79的一方的可动接点80a可自由离合地进行接触的固定接点83a。另一方的固定接点板82,具有以钩形而形成的中央片82a、以及从中央片82a的前端部的侧边缘延伸设置的略呈L字形的粘接片82b,中央片82a的后边部与另一方的端子板41’的主片42,以铆接等合适的方法结合。另外,在粘接片82b的前端,粘接有与可动接点板79的另一方的可动接点80b可自由离合地进行接触的固定接点83b。而且,在主体71的长边方向的两个侧面,设置有与各个收纳室73相通的纵槽73a,与实施例1同样的解除钮60,通过纵槽73a将连接部60d及操作部60a引出到主体71外,在主体71上设置的轴承座上装载着轴部60c,并以轴部60c为支点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地被收纳于收纳室73内。
另外,可动接点板79,通过导电部件形成长方形,在前端部,突出设置有与由压缩弹簧组成的翻转弹簧84的端部进行卡合的卡合片79a,而且大体上在中央部的两面,分别粘接固定着可动接点80a、80b。然后,在接点收纳室74内,以配置导电板77的前端部与各固定接点板81、82的粘接片81ba、82b的状态,将可动接点板79收纳在接点收纳室74内,可动接点板79的基端部就会与导电板77的支点槽嵌合,从而将可动接点板79以支点槽作为支点自由摆动地配置。
另一方面,盖板72是与实施例1的盖板20与板框110一体形成,在前面的中央,设置有矩形凹槽72a,在沿着凹槽72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中央,贯穿设置着插通盒子螺钉的一对螺钉插通孔72b,并且在四角上,设置着与突出设置在装饰面板120背面的4个固定片(未图示)的固定孔72c。在盖板72的凹槽72a的底面,贯通设置有大体上呈矩形的3个开口窗85,在各开口窗85的长边方向的大体中央的开口边缘,向前方(图5的上方)突出设置有突出的板状轴承部86,在各轴承部86的相互对向面上,形成有大体上呈三角状的支撑凹槽86a。
用于进行接点部75的开关操作的翻转按压板87,由合成树脂成型品组成,背面是开口的大致筒状,在内部将翻转弹簧84以压缩状态收纳的弹簧收纳部87a,以及从弹簧收纳部87a的前端侧侧面向前方突出并将操作按压板88与能自由拆装地安装的按压板安装部87b一体形成。另外在收纳部87a的两个侧面,突出设置着与轴承部86的支撑凹槽86a嵌合的支撑凸起87c。支撑凸起87c的前端部(图1的上端部)被形成为尖头状,以这个部位为支点,翻转按压板87能够做押板动作。即,与以往的例子相同,由于翻转弹簧84对翻转按压板87向前方(图1的上方)加力,所以支撑凸起87c与支撑凹槽86a的上表面接触,由于支撑凹槽86a的上表面是被形成为反V字形的凹槽,所以将V字的顶点作为支点翻转按压板84能够做押板动作。
操作按压板88,是由覆盖翻转按压板87的前面的矩形的主部g8a与从主部88a的周边全周向后方突出的侧壁88b连接成一体而形成的呈箱形的部件,所以在主部88a的背面,突出设置有弹性的固定爪片88c。在固定爪片88c的前端,突出设置有向内部突出的爪88d,通过将固定爪片88c的爪88d与翻转按压板87的按压板安装部87b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卡合,就能够将操作按压板88安装在翻转按压板87上(参照图7)。在这里,在盖板72上,设有3个开口窗85,所以最多能够安装3个翻转按压板87,在本实施例中,在两端的开口窗85处,分别安装着翻转按压板87,在各翻转按压板87上,分别安装着同形状·同尺寸的操作按压板88。
然而,在盖板72背面的开口窗85的两侧,将带状安装片89、90向后方(图7的右方)下垂设置,在一侧的安装片89上,将一对结合凹槽(未图示)向长边方向以3组排列设置,在另外一侧的安装片90上,将一对卡合孔90a向长边方向以3组并列贯通设置。
另一方面,在主体71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开口边缘,突出设置有向侧面突出的各一对的卡合凸起部91、92。在这些卡合凸起部91、92上,形成朝向后方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91a、91b。即,当将一方的卡合凸起部91以卡合在一侧安装片89上设置的结合凹槽的状态、按压主体71向盖板72时,就会将另一侧的安装片90向另一方的卡合凸起部92的倾斜面92a引导并向外侧弯曲,不久通过卡合凸起部92向卡合孔90a卡合,以此将主体71与盖板72结合,从而组装成器体70。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3组内两端的组的卡合凹槽及卡合孔90a中,分别结合各个主体71的卡合凸起部91、92,在一个盖板72上结合2个主体71(参照图6)。
然后,若使操作按压板88做押板动作,则安装在操作按压板88上的翻转按压板87也会做押板动作,随着翻转按压板87的移动,翻转弹簧84逐渐被压缩,但操作按压板88(翻转按压板84)一旦超过特定的位置(所谓死点),翻转弹簧84就会急速伸长,使可动接点板79翻转摇动。通过这样的瞬接动作,就能够将设置在可动接点板79上的可动接点80a、80b对设置在固定接点板81、82的固定接点83a、80b分别进行离合。
可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收纳端子40的主体71采用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所以通过主体71可以目视确认端子40与电线的接线状态。另外,由于用于将主体71结合在盖板72上的卡合凸起部92及卡合孔90a设置在主体71的收纳室73(端子40)的对向位置,所以在将主体71与盖板72结合的状态下,通过主体71的卡合凸起部92(卡合孔90a)使端子40与电线的接线状态更加容易辨认(参照图7)。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与主体71的端子40对向的部位,具体来说是在沿前后方向的4个棱的部位,形成比其他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曲面形状(例如,圆筒面形状),这些圆筒面形状的凸部93起着透镜的作用,提高端子40与电线的接线状态的可视性。而且,如图8(a)所示,将与导电板77上连接的端子40对向的凸部93形成为弧形,将与固定接点板81、82连接的端子40对向的凸部93’形成为方筒面形,并且,如图8(b)所示,与固定接点81连接的端子40对向的凸部93’做成角筒面形,将与固定接点板82连接的端子40对向的凸部93”形成为六角筒面形,如果使每个端子40的凸部93、93’、93”的曲面形状不同,通过曲面形状的差异,就能辨别端子40的种类,从而就能够防止电线与端子40的错误组合而导致接线错误。

Claims (3)

1.一种配线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外部电线连接的1个至多个端子;和
收纳端子并设有插入与端子连接的电线的电线插入孔的器体;
其中,端子由导电材料组成的端子板和速接端子构成,所述速接端子由将从电线插入孔插入的电线弹性接触在端子板上并防止脱落的锁簧、以及解除钮构成,该解除钮解除锁簧的防止脱落,
至少用透光性材料形成器体的与端子相对向的部位,
并且,与端子相对向且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器体部位,以比其他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曲面形状形成,
所述端子板与所述锁簧一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器具,其特征在于:使多个端子的每一个的上述曲面的形状各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器具,其特征在于:器体,由主体和与主体结合的盖板构成,其中,所述主体,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前面开放,内部收纳有端子;所述盖板,由不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覆盖在主体的前面;通过将与主体设置为一体的卡合凸起部与设置在盖板上的卡合孔卡合来结合主体与盖板,上述卡合凸起部,被设置在器体的与端子相对向的部位。
CNB2005100057392A 2004-01-27 2005-01-24 配线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34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18965 2004-01-27
JP2004018965A JP2005216548A (ja) 2004-01-27 2004-01-27 配線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9058A CN1649058A (zh) 2005-08-03
CN100403470C true CN100403470C (zh) 2008-07-16

Family

ID=3487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7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3470C (zh) 2004-01-27 2005-01-24 配线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16548A (zh)
CN (1) CN10040347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64454A1 (de) * 2008-12-22 2010-07-01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Elektrisches Installationsgerät
WO2020194726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先端枠及び先端ユニット
US20230097409A1 (en) * 2020-03-24 2023-03-30 Sang Geon Co., Ltd. Wire distributor-combined tumbler switch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311Y (zh) * 1993-03-12 1994-01-05 武进县控制电器厂 接线端子板
JPH07312236A (ja) * 1994-05-13 1995-11-28 Nichifu Co Ltd 電線コネクター
JPH1012079A (ja) * 1996-06-25 199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表示灯付きスイッチ
CN2497443Y (zh) * 2001-09-06 2002-06-26 杭州电气传动设备厂 干线分线端子座装置
JP2002270330A (ja) * 2001-03-09 2002-09-20 Otowa Denki Kogyo Kk 避雷器コネクタ
JP2003178841A (ja) * 2001-12-10 2003-06-27 Sharp Corp Fpc用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675U (ja) * 1981-08-27 1983-03-0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
JPH0635376Y2 (ja) * 1989-11-20 1994-09-14 東京電気株式会社 自己鎖錠形端子装置
JPH0582206A (ja) * 1991-09-20 1993-04-02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コネクター装置
JP2724289B2 (ja) * 1995-03-02 1998-03-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差込式試験端子用プラグコンタクト
JP3357245B2 (ja) * 1996-06-24 2002-12-16 サトーパーツ株式会社 プラグ、レセプタクル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る中継コネクタ
JP2003133004A (ja) * 2001-10-24 2003-05-09 Fujitsu I-Network Systems Ltd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誤挿入防止構造
JP4085680B2 (ja) * 2002-04-12 2008-05-1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311Y (zh) * 1993-03-12 1994-01-05 武进县控制电器厂 接线端子板
JPH07312236A (ja) * 1994-05-13 1995-11-28 Nichifu Co Ltd 電線コネクター
JPH1012079A (ja) * 1996-06-25 199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表示灯付きスイッチ
JP2002270330A (ja) * 2001-03-09 2002-09-20 Otowa Denki Kogyo Kk 避雷器コネクタ
CN2497443Y (zh) * 2001-09-06 2002-06-26 杭州电气传动设备厂 干线分线端子座装置
JP2003178841A (ja) * 2001-12-10 2003-06-27 Sharp Corp Fpc用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16548A (ja) 2005-08-11
CN1649058A (zh) 200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2074B2 (en) Memory card adaptor
US10756488B2 (en) Bidirectio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022668B2 (en) Charger
TW200832827A (en) Contact, and card adaptor and car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JP2008508694A (ja) リバーシブルユニバーサルシリアルバス(usb)デバイスおよびコネクタ
JP3160807U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1019559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 system easy to operating
CN100403470C (zh) 配线器具
EP2831494B1 (en) A lighting module
CN104939472A (zh) 连接件
CN1988089A (zh) 开关装置
US20050287856A1 (en) Push switch
CN101083175B (zh) 开关
JP2004356057A (ja) 中継接続回路及び中継コネクタ
CN103299387A (zh) 开关装置
JP2004252672A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アダプ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05450C (zh) 配线器具
TW20104470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904658A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JP3115049U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293254B2 (ja) コネクタ
CN211958109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1326162C (zh) 滑动型电气部件
JP3238050U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
JP3140549U (ja) メモリカー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