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0320C - 空调风道 - Google Patents

空调风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0320C
CN100400320C CNB2006100731106A CN200610073110A CN100400320C CN 100400320 C CN100400320 C CN 100400320C CN B2006100731106 A CNB2006100731106 A CN B2006100731106A CN 200610073110 A CN200610073110 A CN 200610073110A CN 100400320 C CN100400320 C CN 1004003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dewfall
air
conditioning duct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31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7040A (zh
Inventor
丹羽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47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7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03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03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2001/006Noise redu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风道,设置在具有装饰部的汽车落地操纵台盒的内部。空调风道具有空气通路,用于从空调器向乘员室供给空调空气。空气通路由下述壁部限定:第一壁部,其由装饰部形成;第二壁部,其与第一壁部相对;第三壁部,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之间;以及第四壁部,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之间。第四壁部与第三壁部相对。各壁部具有暴露于空气通路内部的内表面。在第一壁部与第三和第四壁部之间的交界处,在第一壁部的内表面上限定一对分界线。在一对分界线之间的第一壁部内表面上,设置结露抑制部。在结露抑制部与各分界线之间形成间隔。当以T(mm)表示第一壁部上的结露抑制部的厚度,并以D(mm)表示间隔的宽度之和时,厚度T与宽度之和D满足下列表达式(1)。T≥D+2mm(D>0mm) (1)

Description

空调风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风道,该空调风道位于机动车内部部件如落地操纵台盒(副仪表板)和仪表板内。
背景技术
常规地,车辆具有空调风道,用于传送来自空调器的空气。这种风道通常位于内部部件如落地操纵台盒和仪表板内。当空调风道布置在机动车车内的内部部件时,由于空调风道(空气通路)内部与外部(乘员室的内部)之间的温差,内部部件表面(装饰表面)上可能出现结露。因此,已经采取措施,通过形成绝热的机动车部件的背侧,以避免形成结露。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No.2003-170762披露的仪表板中,使位于空调风道开口处的预定位置内的一部分比仪表板的其余部分厚。在该较厚部分中形成发泡部分(结露抑制部)。发泡部分按以下方式形成。首先,将包含发泡剂的成形材料注射进模具型腔中。然后,使型腔的厚度(体积)部分地膨胀以降低压力。这就促使发泡剂产生发泡。发泡部分提高了预定部分的绝热性能。由此减少了仪表板表面上形成结露。
日本专利公报No.2003-326942披露了一种仪表板的结构,其中,使用喷枪将聚氨酯材料喷涂于出气口周围部分。当聚氨酯材料硬化时,利用其粘附力,使管道与仪表板结合。通过聚氨酯材料硬化形成的聚氨酯层(结露抑制部),提高出气口周围的绝热性能。由此抑制仪表板表面上形成结露。
为了有效地增强机动车内部部件的绝热性能,在形成空气通道一部分的预定部分的整个区域中,最好均匀地形成结露抑制部。亦即,如果机动车内部部件存在凹凸部分,如凸角和台阶,最好沿着凹凸部分形成结露抑制部。然而,当采用这种结构时,日本专利公报No.2003-170762中,由于在仪表板成型期间通过注射成型法形成结露抑制部,需要使用具有复杂形状的模具。这提高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公报No.2003-326942的结构中,由于使用喷枪手工方式喷涂聚氨酯材料,难以沿着凹凸部分均匀地喷涂。这样喷涂聚氨酯材料比较麻烦。另外,聚氨酯材料的喷涂量在产品之间有所变化,可能导致材料浪费。
因此,伴随机动车内部部件中形成这种结露抑制部(日本专利公报No.2003-170762中的发泡部,以及日本专利公报No.2003-326942中的聚氨酯层),导致制造成本增加、材料浪费、以及制造过程复杂化,为了予以消除而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其中,尽可能隔开凹凸部分形成结露抑制部,亦即,使结露抑制部周围的间隙最大化。然而,在结露抑制部与凹凸部分之间的间隙最大化的结构中,减小了结露抑制部在预定部分中占据的面积。这会降低内部部件的绝热性能。因此,就改善绝热性能而论,最好使结露抑制部周围的间隙最小。
如上所述,在机动车内部部件设有结露抑制部的情况下,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亦即,一个要求是在结露抑制部周围形成间隙,以用于减小形成结露抑制部的难度;而另一个要求是减小这种间隙,以提高绝热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风道,在更加容易形成结露抑制部的同时,能可靠地抑制机动车内部部件上的结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设置在具有装饰部的机动车内部部件内。空调风道具有空气通路,用于从空调器向乘员室供给空调空气。空调风道包括多个壁部和结露抑制部。多个壁部限定该空气通路。壁部之一是第一壁部,由装饰部形成。各壁部具有暴露于空气通路内部的内表面。在第一壁部和与第一壁部相连接的另外两个壁部之间的交界处,在第一壁部的内表面上限定一对分界线。在一对分界线之间的第一壁部的内表面上,设置结露抑制部。在结露抑制部与至少一条分界线之间形成间隔。当以T(mm)表示结露抑制部的厚度,并且以d(mm)表示间隔的宽度时,厚度T与宽度d满足下列表达式(1)。
T>d+1mm(d>0mm)    (1)
根据下文的描述,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落地操纵台盒的盒本体的轴侧图;
图2是图1中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示图1中所示实施方式的空调风道的截面轴侧图;
图4是图3中4-4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5为图表,表示改变间隔宽度和结露抑制件厚度时,结露是否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车内部部件。在此实施方式中,内部部件是落地操纵台盒11。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行进方向定义为前方,而垂直方向则与车辆的垂直方向相同。
落地操纵台盒11,示于图1和图2中,位于车辆驾驶员座椅与前乘员座椅之间,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落地操纵台盒11的前端与设置在乘员室中央的中心板(未示出)相结合。在落地操纵台盒11的后部中,设置矩形的树脂盒本体11a。矩形的容纳件12设置在盒本体11a中央。
在盒本体11a的左右侧上,设置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板13。侧板13各以预定距离与容纳件12的对应侧壁12a隔开,并且与侧壁12a平行。在盒本体11a的后端,设置在车辆横向延伸的后板14。在盒本体11a的上端,设置矩形盖15。盖15选择性地打开及闭合容纳件12的上开口。在盒本体11a的左右各侧上设置空调风道17。具体而言,各空调风道17设置在侧板13之一与容纳件12的正对侧壁之间。下面,依次描述侧板13、容纳件12、以及空调风道17。
下文中,主要描述侧板13之一、空调风道17之一以及对应的零件,作为成对件的代表。
如图3所示,侧板13具有第一壁部18,第一壁部形成盒本体11a的装饰部。一对肋21、22,形成第三和第四壁部,从第一壁部18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肋21、22中上面的一个称为第一肋21,而下面的一个称为第二肋22。肋21、22相对于垂直方向彼此隔开。各肋21、22成形为板,并且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将各肋21、22的末端与容纳件12对着第一壁部18的侧壁12a熔接。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熔接,即利用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熔接,或利用高频电热的高频熔接。可选择地,也可以通过摩擦熔接诸如振动熔接和旋转熔接,或者热熔接诸如热板熔接,来进行熔接。
容纳件12用于容纳物品。容纳件12的各侧壁12a形成相应的空调风道17的第二壁部。一对肋24、25从容纳件12的各侧壁12a伸出。肋24、25相对于垂直方向彼此隔开。在本实施方式中,肋24、25中上面的一个称为第三肋24,而下面的一个称为第四肋25。第三肋24位于第一肋21上方,而第四肋25位于第二肋22下方。各肋24、25成形为板,并且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将各肋24、25的末端与侧板13的第一壁部18的内表面18a熔接,使得挤压下述结露抑制件30。可以通过以上所列方法的任一种来进行熔接。
由第一壁部18、作为第二壁部的容纳件12侧壁12a、作为第三壁部的第一肋21、以及作为第四壁部的第二肋22,将空调风道17限定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管。由第一壁部18、侧壁12a、第一肋21、以及第二肋22围绕的内部,起到空气通路17a的作用。将空调风道17的前端与从车辆空调器延伸过来的另外的空调风道(未示出)相连接。空调风道17的后端起到后可调出风27的作用。来自空调器的空调空气,通过盒本体11a中的空调风道17,从后可调出风口27吹进乘员室中。
如图4所示,在第一壁部18暴露于空气通路17a的内表面18a上,通过第一肋21与第一壁部18限定分界线K1,以及,通过第二肋22与第一壁部18限定分界线K2。分界线K1、K2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结露抑制件29,其起到结露抑制部的作用,用双面胶带将其粘附于分界线K1、K2之间的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结露抑制件29提高第一壁部18的绝热性能,并且抑制第一壁部18上的结露。沿着前后方向,在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上设置结露抑制件29。结露抑制件29相对垂直方向的宽度w1,小于第一肋21与第二肋22的相对表面之间的间隔,亦即,小于第一肋21与第二肋22之间相对空调风道17垂直方向的间隔宽度w2。换而言之,结露抑制件29比空调风道17在垂直方向的宽度w2窄。
这样布置结露抑制件29,使得在凝结抑制件29与分界线K1、K2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间隔S1和第二间隔S2。考虑到使结露抑制件29的粘附过程更加容易,并且保持第一壁部18的绝热性能,间隔S1的宽度和间隔S2的宽度最好等于或小于5mm。
用于结露抑制件29的材料,可以是多孔材料,诸如树脂发泡体、非织造织物、玻璃棉和石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树脂发泡体,因为树脂发泡体具有满意的绝热性能。作为树脂发泡体,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聚酯型聚氨酯或聚醚型聚氨酯、交联聚乙烯或非交联聚乙烯、聚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聚苯乙烯。考虑到增强绝热性能,树脂发泡体最好具有10至40倍的发泡倍数。树脂发泡体可以是连通微孔类型或者封闭微孔类型中的任一种。连通微孔类型的树脂发泡体,在该材料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微孔是连通的,对绝热性能有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结露抑制件29最好由连通微孔树脂发泡体形成。
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10mm,以及,优选的是,大于等于4mm且小于7mm。如果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小于3mm,不能获得充分的绝热性能。亦即,使第一壁部18的绝热性能劣化。结果,在第一壁部18的表面上,很可能出现结露。另一方面,如果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则使空气通路17a大大变窄,很可能阻碍空调空气的流动。
当以T(mm)表示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并以d(mm)表示间隔S1、S2之一的宽度时,厚度T与宽度d满足下列表达式(1)。
T>d+1mm(d>0mm)    (1)
当以T(mm)表示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并以D(mm)表示间隔S1、S2的宽度和时,厚度T与宽度和D满足以下表达式(2)。
T≥D+2mm(D>0mm)    (2)
在表达式(2)中,间隔的宽度和D指的是间隔S1、S2的宽度之和。换而言之,和D对应于空调风道17的宽度w2与结露抑制件29的宽度w1的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结露抑制件30粘附于暴露在空气通路17a中的侧壁12a内表面12b。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将结露抑制件30设置在侧壁12a的内表面12b上。结露抑制件30的垂直宽度w3大于空调风道17的宽度w2。亦即,将结露抑制件30粘附于暴露在空气通路17a中的容纳件12的侧壁12a的整个部分。这种结构提高了侧壁12a的绝热性能,并因此可靠地抑制容纳件12外表面上的结露。结露抑制件30的垂直宽度w3小于第三肋24与第四肋25之间的间隔w4。这样布置结露抑制件30,使得在结露抑制件30与各第三肋24和第四肋25之间存在间隔。
下面描述空调风道17的工作。
在安装盒本体11a之前,将结露抑制件29、30粘附于侧板13的第一壁部18和容纳件12的侧壁12a的预定部分。具体而言,分界线K1、K2之间,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侧板13的一部分。此时,将结露抑制件29布置在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上,使得在结露抑制件29与分界线K1、K2之间存在间隔S1、S2。亦即,结露抑制件29可以位于分界线K1、K2之间的任何位置,只要使得结露抑制件29与第一肋21以及第二肋22分开即可。因此,当粘附结露抑制件29时,无需小心地避免结露抑制件29越过分界线K1、K2。此外,也不再需要去掉结露抑制件29越过分界线K1、K2的部分的过程。因而使粘附的过程更加容易。
在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侧板13的预定部分之后,将侧板13安装于容纳件12。因此,由四个壁部18、12a、21、22限定空调风道17。在空调风道17中,由于设置了结露抑制件29,所以,形成空气通路17a的第一壁部18和形成容纳件12的侧壁12a具有绝热结构。
如图2所示,来自空调器的空调空气A,经过后空调风道17,然后通过后可调出风口27吹进乘员室(吹向后座椅)。此时,在落地操纵台盒11中,这样布置结露抑制件29,使得结露抑制件29与分界线K1、K2之间存在间隔S1、S2。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比间隔S1(S2)的宽度大预定量(1mm)。亦即,考虑间隔的尺寸,并且考虑到获得满意的绝热性能,来确定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因此,尽管在第一壁部18中设置间隔S1、S2,但结露抑制件29仍具有足够的绝热性能,并且可以抑制第一壁部18表面上的结露。
进一步,将结露抑制件30粘附于暴露在空气通路17a中的侧壁12a的整个部分。这避免了降低侧壁12a的绝热性能。因此,抑制了容纳件12外表面上的结露。
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下列优点。
将结露抑制件29布置在第一壁部18的内表面18a上,使得结露抑制件29与分界线K1、K2之间存在间隔S1、S2。因此,当在第一壁部18的预定部分上设置结露抑制件29时,无需小心地避免结露抑制件29越过分界线K1、K2。此外,也不需要去掉越过分界线K1、K2的结露抑制件29的部分的过程。亦即,不再需要任何麻烦的步骤,来使结露抑制件29的上下缘与分界线K1、K2精确对准。这样容易形成结露预防部。
此外,如果结露抑制件29的尺寸大于分界线K1、K2之间的间隔,结露抑制件29将从第一壁部18的内表面18a浮起;或者,如果设置在壁部之间,结露抑制件29会在空气通路17a中产生裂隙。本实施方式消除了这种缺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第一壁部18的绝热性能,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的预定部分,从而形成结露抑制部。因此,与现有技术部分中讨论的结露抑制部的形式不同,伴随结露抑制部的形成,本发明不会导致这样伴随的问题(制造成本增加、材料浪费、过程复杂化)。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模制机动车内部部件的预定部分(第一壁部18)的简单过程,抑制第一壁部18表面上的结露。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只考虑间隔S1、S2之一时,粘附于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的结露抑制件29,需要具有的厚度,比间隔S1、S2之一的宽度大预定量(1mm)。当考虑间隔S1、S2两者时,结露抑制件29需要具有的厚度,比间隔S1、S2的宽度之和大预定量(2mm)。亦即,考虑了间隔的尺寸,并着眼于获得满意的绝热性能,来确定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因此,可靠地抑制了第一壁部18表面上的结露。换而言之,可靠地抑制了侧板13表面上的结露。
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10mm。这不仅保证了足够尺寸的空气通路17a,也保证了满意的绝热性能。因此,不会阻碍来自空调器的空调空气的流动,并且有效地保持了侧板13的绝热性能。
各间隔S1、S2的宽度小于等于5mm。因此,在改善第一壁部18绝热性能的同时,使得用于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第一壁部18内表面18a的过程更加容易。
形成空调风道17一部分的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与侧板13(第一壁部18)整体方式形成。因此,预先确定了空调风道17的宽度w2,而且该宽度不会明显改变。根据空调风道17的宽度w2与结露抑制件29的宽度w1之间的关系,容易选择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使其满足表达式(1)。因此,可靠地抑制侧板13表面上的结露。
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两者都从侧板13伸出,并且通过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确定空调风道17的宽度w2。这种结构对于抑制侧板13上的结露方面是有益的。此外,通过最少化步骤,将侧板13安装于容纳件12,在落地操纵台盒11内部形成空调风道17,同时抑制结露。
结露抑制件29由树脂发泡体形成。这提高了侧板13的绝热性能,并抑制其表面上的结露。
将结露抑制件30粘附于暴露在空气通路17a中的侧壁12a的整个部分上。这避免了侧壁12a绝热性能的降低。因此,抑制了容纳件12外表面上的结露。
这样布置结露抑制件30,使得在结露抑制件30与各第三肋24和第四肋25之间存在的间隔S1、S2。这使结露抑制件30的粘附过程更加容易。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证明侧板13表面上结露被抑制,与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与间隔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关联,改变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与间隔的宽度,同时目测侧板13表面上的结露。亦即,将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落地操纵台盒11置于温度为50℃而湿度为80%的恒温槽中。然后,将空气吹进空气通路17a中(温度:15℃,流速:100m3/h)。在这种状态下,目测侧板13上是否出现结露。结果示于表1和图5中。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间隔S1、S2之一的间隔S1与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图5中,符号●代表没有结露,而符号▲代表有结露。
表1
 间隔S1的宽度d(mm)   结露抑制件的厚度T(mm)   有无结露
  1   2   有
  1   3   无
  1   4   无
  2   3   有
  2   4   无
  3   3   有
  3   4   有
  4   4   有
如图5所示,在直线X(T=d+1)上方的范围内,没有观察到结露。因此,如果结露抑制件29的厚度T满足表达式T>d+1mm(d:间隔S1的宽度>0mm),则抑制侧板13表面的结露。
变化例
对优选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所述的改变。
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形成空调风道17的一部分,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两者都从侧板13(第一壁部18)延伸而出。然而,其中之一可以形成为从容纳件12的侧壁12a伸出。可选择地,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两者都可以形成为从容纳件12的侧壁12a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布置结露抑制件29,使得在结露抑制件29与分界线K1、K2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间隔S1和第二间隔S2。然而,也可以这样布置结露抑制件29,使得结露抑制件29仅仅与分界线K1、K2之一之间存在间隔。例如,如果仅仅在分界线K1与结露抑制件29之间存在间隔,则使结露抑制件29的下缘与分界线K2对齐。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在分界线K2与结露抑制件29之间存在间隔,则使结露抑制件29的上缘与分界线K1对齐。
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第一壁部18的预定部分,从而形成结露抑制部。结露抑制部也可以通过夹层成型法(sandwich molding)制成的发泡层形成。
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两者都可以与侧板13分开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两者都熔接于侧板13和容纳件12,从而形成空调风道17。
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空调风道17具有矩形横截面。然而,空调风道17也可以具有三角形或半圆形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形成空气通路17a的壁部的形状和数量。
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结露抑制件30粘附于暴露在空气通路17a中的容纳件12的侧壁12a的整个部分。可选择地,可以将结露抑制件30与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两处分隔开。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结露抑制件30的厚度以满足表达式(1)。
将结露抑制件29粘附于侧板13和容纳件12的方法不局限于双面胶带,而是可以为,例如粘合剂。
可以省去容纳件12的第三肋24和第四肋25。
可以省去粘附于容纳件12侧壁12a的结露抑制件30。
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空调风道17的机动车内部部件,不局限于落地操纵台盒,而是可以为,例如,仪表板、顶板或者门柱装饰。
因此,应当认为本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而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效置换内进行改变。

Claims (8)

1.一种空调风道,设置在具有装饰部的机动车内部部件内,所述空调风道具有空气通路,用于从空调器向乘员室供给空调空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路由多个壁部限定,由所述装饰部形成所述壁部之一,作为第一壁部,各壁部具有暴露于所述空气通路内的内表面,其中,在所述第一壁部与同所述第一壁部相连接的另外两个壁部之间的交界处,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内表面上限定一对分界线;以及
在所述一对分界线之间的所述第一壁部内表面上,设置结露抑制部,在所述结露抑制部与至少一条所述分界线之间形成间隔,
其中,当以T(mm)表示所述结露抑制部的厚度,并以d(mm)表示所述间隔的宽度时,所述厚度T与所述宽度d满足下列表达式
(1)
T>d+1mm(d>0mm)    (1)
其中,所述结露抑制部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的宽度d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壁部内表面上的所述结露抑制部与各分界线之间形成间隔,其中,当以D(mm)表示所述间隔的宽度之和时,所述厚度T与所述宽度d之和D满足下列表达式(2)
T≥D+2mm(D>0mm)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抑制部粘附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抑制部由树脂发泡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的内部部件是落地操纵台盒,该落地操纵台盒具有盒状容纳体和各设置于所述容纳体侧部的一对侧板,其中,所述装饰部是所述落地操纵台盒的所述侧板之一,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由所述侧板之一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对布置;第三壁部,位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以及,第四壁部,位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所述第四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相对,
其中,所述第二壁部由所述容纳体形成,以及,其中,由从所述侧板或所述容纳体之一伸出的肋,形成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壁部内表面上,设置结露抑制部。
CNB2006100731106A 2005-04-04 2006-04-04 空调风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03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7778 2005-04-04
JP2005107778A JP4513634B2 (ja) 2005-04-04 2005-04-04 空調ダク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7040A CN1847040A (zh) 2006-10-18
CN100400320C true CN100400320C (zh) 2008-07-09

Family

ID=3707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311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0320C (zh) 2005-04-04 2006-04-04 空调风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45187B2 (zh)
JP (1) JP4513634B2 (zh)
CN (1) CN1004003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58120A1 (en) * 2007-08-29 2009-03-0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Center console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9166599A (ja) * 2008-01-15 2009-07-30 Toyoda Gosei Co Ltd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5166069B2 (ja) * 2008-02-26 2013-03-21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
JP4485582B2 (ja) * 2008-07-11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荷重伝達体
CN102147332B (zh) * 2011-01-18 2012-11-21 吉林大学 高速动车组传动系可靠性试验台风道系统
JP6370160B2 (ja) * 2014-08-14 2018-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0762A (ja) * 2001-12-04 2003-06-17 Inoac Corp ダクト構造
JP2003326942A (ja) * 2002-05-10 2003-11-19 Inoac Corp 車両内装部材のダクト構造
JP3591538B2 (ja) * 1993-11-24 2004-11-24 フジモリ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ーダクトパイ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8542A (ja) * 1985-05-22 1986-11-28 Toyoda Gosei Co Ltd コンソ−ルボツク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1538B2 (ja) * 1993-11-24 2004-11-24 フジモリ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ーダクトパイプ
JP2003170762A (ja) * 2001-12-04 2003-06-17 Inoac Corp ダクト構造
JP2003326942A (ja) * 2002-05-10 2003-11-19 Inoac Corp 車両内装部材のダク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45187B2 (en) 2010-01-12
JP2006282107A (ja) 2006-10-19
JP4513634B2 (ja) 2010-07-28
CN1847040A (zh) 2006-10-18
US20060223432A1 (en) 200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320C (zh) 空调风道
WO1998036943A1 (en) Structural headliner
US6685262B1 (en) Foam in place integral air duct
US8376445B2 (en) Vehicle interior pa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mold thereof
JP4406756B2 (ja) 空気案内ダクトの製造方法
JP2001180250A (ja) 空気案内ダクト
JP2009018745A (ja) 車両用防音材
JP4042011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空気案内ダクト
JPH0749135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の天井パネル
JP2009280155A (ja) 空調用エアダクト
JP2006205831A (ja) 車両用空気ダクト
JP4186090B2 (ja) 空気案内ダクト
JP4218332B2 (ja) 車両空調ダクト構造
JP2003306025A (ja) ダクト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4513080B2 (ja) 発泡複合成形体の成形方法
JPS6170335A (ja) エアダクト
JP4085310B2 (ja) ダクト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4174784B2 (ja) 車両内装部材
JPH10193519A (ja) 自動車内装材用発泡積層シートおよび自動車内装材用成形体
JP6853120B2 (ja) 車両用内装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77066B (zh) 一种带承载风管的地毯总成及地毯下风管生产方法
JP4431913B2 (ja) 空気案内ダクト
JP2003191749A (ja) 車両内装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96589A (ja) 表皮材
JP3939794B2 (ja) 自動車内装材用発泡積層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