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1822C - 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1822C
CN100361822C CNB2004100859986A CN200410085998A CN100361822C CN 100361822 C CN100361822 C CN 100361822C CN B2004100859986 A CNB2004100859986 A CN B2004100859986A CN 200410085998 A CN200410085998 A CN 200410085998A CN 100361822 C CN100361822 C CN 1003618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en
close lid
cam surfac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59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1801A (zh
Inventor
阿部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1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18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182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在打印机(1)的开闭盖(4)的制动机构(100)中,凸轮推杆(170)与开闭盖(4)的打开动作连动而沿凸轮面(121~124)滑动。相对于开闭盖(4)的转动量,与由凸轮面(124、123)形成的凸轮推杆(170)的摆动量相比,由凸轮面(121)形成的凸轮推杆(170)的摆动量小。在开闭盖(4)的开闭时,在施加锁定的状态下,由于凸轮推杆(170)沿凸轮面(121)滑动,所以在开闭盖(4)上作用较小的制动力,从而防止开闭盖(4)的单边关闭的发生。在解除锁定后,由于凸轮推杆(170)沿凸轮面(124、123)滑动,所以作用较大的制动力,从而防止猛烈打开开闭盖(4)。

Description

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加制动力,以使不会猛烈开闭卷纸打印机的卷纸收纳部等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安装在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上的开闭盖上,具有防止其猛烈开闭的制动机构。作为制动机构,已知有,由利用螺旋弹簧的弹簧力产生的摩擦力,对开闭盖的铰接部施加制动力的机构(专利文献1、2),或在开闭盖的铰接部形成规定曲面的滑动面,利用在该滑动面和沿此处滑动的摩擦滑动部之间产生的动摩擦力,对开闭盖的铰接部施加制动力的机构(专利文献3)等。
此外,为防止无意中打开开闭盖,一般具有在关闭位置锁定开闭盖的锁定机构。例如,开闭卷纸打印机的卷纸收纳部的开闭盖,在安装于打印机本体侧的锁销上,卡合开闭盖侧的齿爪,从而形成锁定状态。齿爪一般配置在开闭盖的两侧,在锁定状态下不使开闭盖发生松动。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549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56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0-252740号公报
此处,如果增大作用于开闭盖的制动力,则由于开闭盖以慢速度开关,所以在开闭盖的开关时,能够确实防止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开闭盖等。但是,如果开关速度慢,在关闭锁定开闭盖时,如果操作者按压开闭盖,则有可能形成开闭盖变形,其两侧的齿爪的一方先卡在锁销上,另一方齿爪仍处于未卡合状态的单边关闭状态。即,虽然操作者按压开闭盖的中央,左右的齿爪同时卡在锁销上就可以,但由于一般按压偏向左右任何一方的部位,所以陷入这种单边关闭状态的可能性高。
另外,在卷纸打印机等中,有时以在收银台等的水平面上横置的状态下使用,有时以在壁面等上纵置的状态使用。在以纵置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将开闭盖设置成以其下端侧为中心,上下开闭的状态。此时,在打开开闭盖时,由于因开闭盖的自重,开闭盖猛烈打开,所以与以横置状态使用时相比,需要增大制动力。但是,如果增大制动力,陷入上述的单边关闭状态的可能性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消除开闭盖的制动力大时及小时的问题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
本发明,一种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其对上述开闭盖的转动施加制动力,该开闭盖以支承在框体上的支承轴为中心,在关闭位置及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并可利用锁定机构锁定在上述关闭位置,上述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具有:安装在上述开闭盖上的凸轮部件、能以支撑在上述框体上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凸轮推杆、相对于上述凸轮推杆的摆动运动,施加规定的摩擦阻力的摩擦部件;上述凸轮部件,具有随着上述开闭盖的转动,上述凸轮推杆可滑动的凸轮面;上述凸轮面,具有第1凸轮面区域和第2凸轮面区域,其中相对于上述开闭盖的转动量,上述凸轮推杆在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小,而在上述第2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大于在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在解除了利用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的上述开闭盖转动到上述打开位置的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2凸轮面区域滑动;在上述开闭盖从开始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的位置,到达到上述关闭位置的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滑动;上述凸轮面还具有第3凸轮面区域,相对于上述开闭盖的转动量,上述凸轮推杆在该第3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大于在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的摆动量;在上述开闭盖从上述打开位置到达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开始的位置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3凸轮面区域滑动。
在本发明的制动机构中,从解除开闭盖的锁定,到达到打开位置的期间,相对于开闭盖的转动量,伴随规定的摩擦阻力摆动的凸轮推杆的摆动量大。
因此,在打开开闭盖时,由于大的制动力作用,所以不会猛烈打开解除锁定的开闭盖。与此对应,在锁定开闭盖时,由于相对于开闭盖的转动量,凸轮推杆的摆动量小,所以作用于开闭盖的制动力小。因此,在为锁定开闭盖,按压该开闭盖的时候,能够避免被大的制动力控制运动的开闭盖变形,陷入单边关闭状态的问题。
此处,即使在将开闭盖关闭到锁定机构开始锁定的位置的情况下,为不猛烈关闭开闭盖,最好施加大的制动力。为此,在上述凸轮面,形成相对于上述开闭盖的转动量的上述凸轮推杆的摆动量大于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的第3凸轮面区域,在上述开闭盖从打开位置,到达到开始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的位置的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3凸轮面区域滑动就可以。
下面,在安装在打印机等上的开闭盖中,在横置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在开闭盖不需要制动机构时,在纵置的情况下,在打开开闭盖时,由于自重作用,猛烈打开开闭盖,因此都有在开闭盖上安装制动机构的必要性。在根据如此的使用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制动机构的时候,为能应付,优选将制动机构设定成能够装卸的方式。
即,只要将制动机构,形成具有相对于上述框体可装卸地安装的制动单元和相对于上述开闭盖可装卸地安装的上述凸轮部件的构成,将上述制动单元形成具有上述凸轮推杆、上述摆动轴及上述摩擦部件的构成就可以。
此外,作为用作制动力生成源的摩擦部件,能够采用多枚碟形弹簧。在此情况下,只要将制动单元,形成具有安装在上述框体上的单元框架和在顶端部支撑上述凸轮推杆的摆动臂的构成,将上述摆动臂,形成具有形成螺纹孔的基端部的构成就可以,在碟形弹簧上形成中心孔,作为上述摆动轴,只要采用,以贯通上述碟形弹簧的中心孔及上述摆动闭的螺纹孔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单元框架的连结螺栓就可以。通过利用上述连接螺栓,从侧面向上述摆动臂的基端部压紧上述碟形弹簧,能够得到规定的摩擦力。
此外,本发明涉及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打印机的开闭盖上附设上述构成的制动机构。
此处,本发明,适合在将上述打印机的上述开闭盖,以在上述关闭位置上从上述支承轴向上方延伸,在上述打开位置上水平延伸的姿势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框体上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以纵置状态配置打印机的情况下,开闭盖可形成如此的姿势。
此外,作为打印机,在具有收纳记录纸卷的收纳部和安装在该收纳部的开口部的开闭盖的情况下,作为该开闭盖的制动机构,能够采用本发明的制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制动机构中,从解除开闭盖的锁定,到达到打开位置的期间,相对于开闭盖的转动量,伴随规定的摩擦阻力摆动的凸轮推杆的摆动量大。
因此,在打开开闭盖时,由于大的制动力作用,所以不会猛烈打开解除锁定的开闭盖。与此对应,在锁定开闭盖时,由于相对于开闭盖的转动量,凸轮推杆的摆动量小,所以作用于开闭盖的制动力小。因此,在为锁定开闭盖,按压该开闭盖的时候,能够避免被大的制动力控制运动的开闭盖变形,陷入单边关闭状态的问题。因此,如果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可同时消除开闭盖的制动力大时及小时的问题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
此外,如果采用以可装卸的状态安装制动机构的构成,如在是以纵置状态使用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的情况下,在根据使用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制动机构时,也能够应付。
附图说明
图1是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制动机构的打印机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图1的打印机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3是图1的打印机的开闭盖打开的状态下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内设在图1的打印机内的打印机单元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4的打印机单元中,打开开闭侧单元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1的打印机上安装有应用了本发明的制动机构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图16中,打开打印机的开闭盖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6的制动机构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图6的制动机构的凸轮部件的侧面图及斜视图。
图10是表示图6的制动机构的制动单元的斜视图及分解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打开开闭盖时的图6的制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打开开闭盖时的图6的制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关闭开闭盖时的图6的制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中:1-打印机,4-开闭盖,5-记录纸排出口,7-记录纸卷,7a-记录纸,8-记录纸卷收纳部,11-打印机单元,12-固定侧单元,13-开闭侧单元,15-记录纸输送路,20-打印头,21-印字压板,25-送纸辊,26-压纸辊,40-本体机架,43-支承轴,43a-旋转中心,51-开闭架,53-悬臂部分,100-制动机构,110-凸轮部件,112-转动销,113,114,116-卡爪,115-框架插入槽,120-凸轮槽,121-凸轮面,122-凸轮面,123-凸轮面,124-凸轮面,150-制动单元,151-单元框架,152-水平板部分,153,154-螺栓孔,155-垂直板部分,156-凸缘,157-螺栓孔,160-摆动臂,161-基端部分,162-臂本体,163-顶端部分,164-连接螺栓(摆动轴),165-摩擦板,166-碟形弹簧,167-固定板,169-套筒,170-凸轮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
在说明制动机构之前,参照图1~图5,说明具有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制动机构的开闭盖的打印机。
图1是打印机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其概略纵剖面图,图3是打开开闭盖的状态下的概略纵剖面图。打印机1,具有覆盖其四周侧面的矩形框状的壳本体2、覆盖打印机上面的前侧部分的开闭盖3及覆盖后侧部分的开闭盖4,由上述部分构成打印机外壳。在打印机外壳内,内设打印机单元11,在开闭盖3、4之间的位置,形成记录纸排出口5。对于后侧的开闭盖4,如果操作滑动按钮6,其锁定机构(参照图6、7)脱离,能够如图3所示打开。一打开开闭盖4,就露出打印机单元11中的记录纸卷7的收纳部8,能够进行记录纸卷7的交换等。此外,一打开前侧的开闭盖3,就露出可装卸地安装打印机单元11中的色带的色带盒9的色带盒安装部10,能够进行色带盒9的交换等。
在打印机单元11的后侧的部分,形成在从侧面看时,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大致圆弧状的底面的记录纸卷7的收纳部8。从收纳在此处的记录纸卷7拉出的记录纸7a,经由配置在收纳部8的前端部分的导辊14,导入到记录纸输送路15。记录纸输送路15,具有朝前方稍微向上倾斜的输送路部分16、从该输送路部分16的前端向上方以较大的倾斜角度立起的前方倾斜路部分17、从该前方倾斜路部分17的上端朝后方倾斜并与记录纸排出口5连接的后方倾斜路部分18。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记录纸7a。
输送路部分16,由输送导向器16a和与其对置的输送面16b规定。与其连接的前方倾斜路部分17,由点冲击方式的打印头20的头面20a和以一定间隔与之对峙的印字压板21规定,成为打印头20的打印位置。打印头20朝向向上方倾斜的方向配置,其打印面20a朝后。与打印头20的倾斜对应,印字压板21的表面以朝向前方并向下方倾斜的状态配置。打印头20搭载在打印头滑架22上,打印头滑架22能够沿滑架导向轴23,在宽度方向往返移动。
在打印头滑架22的上侧,形成色带盒9的安装部10。该安装部10也朝后向上地倾斜配置。因此,此处安装的色带盒9的色带9a,能够在打印头20和印字压板21之间,与它们平行地安装。
与前方倾斜路部分17连接的后方倾斜路部分18,由沿从印字压板21的上端向后折弯的方向延伸的输送导向器28规定。在该后方倾斜路部分18,配置着具有送纸辊25、压纸辊26和向送纸辊25推压压纸辊26的推压部件(未图示)的送纸机构。送纸辊25配置在后方倾斜路部分18的后侧,压纸辊26,在送纸辊25前侧以能够向接近送纸辊25的方向移动地支撑于辊安装板29,并一直向送纸辊25一侧被推动。
从记录纸卷7引出的记录纸7a,夹持在送纸辊25和压纸辊26之间,通过由未图示的驱动源转动送纸辊25,沿输送路15输送。另外,在本例中,由单一部件即印字压板框架55形成印字压板21和连接在其下侧的输送导向器16a,在该印字压板框架55的上端部分安装输送导向器28。
然后,在记录纸排出口5的附近,配置剪刀式的自动切断单元30,切断记录纸。自动切断单元30,具有夹着记录纸的输送经路地配置在前侧的固定刀31、配置在后侧的可动刀32和使可动刀32动作的驱动机构33。可动刀32及驱动机构33内设在壳34内。位于固定刀31和可动刀32之间的记录纸7a,通过可动刀32沿固定刀31的上面滑动而被切断。此外,在记录纸排出口5的前缘部分,安装可利用手动操作切断记录纸的切断刀35。
图4是表示内设在打印机壳内的打印机单元11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打开开闭侧单元的状态的斜视图。打印机单元11具有固定侧单元12和开闭侧单元13。开闭侧单元13,以能够以其后端部分为中心上下转动的状态,由固定侧单元12支撑。
在本例的打印机单元11,为能够简单地进行记录纸卷7的交换作业等,形成一打开记录纸卷的收纳部8的开闭盖4,上述构成的记录纸输送路15就形成开放状态的构成。因此,在固定侧单元12上安装构成输送路15的一方的构成部件,在移动侧即开闭侧单元13上安装构成输送路15的另一方的构成部件,一打开开闭侧单元13,就能够开放记录纸卷7的收纳部8,同时也能够开放输送路15。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在固定侧单元12,安装着记录纸卷的收纳部8、输送路部分16的输送面16b、打印头20、压纸辊26及自动切断单元30的固定刀31。与此对应,在开闭侧单元13,安装着规定输送路部分16、前方倾斜路部分17及后方倾斜路部分18的印字压板框架55(输送导向器16a、印字压板21)及导向板28、送纸辊25、自动切断单元30的可动刀32及驱动机构33。此外,还安装着开闭盖4(参照图3)。
从图3、图5可以看出,如果将开闭侧单元13形成全开(打开位置),则通过从上方将记录纸卷7落入收纳部8的简单操作,就能够装填记录纸卷7。此外,由于输送路15形成开放状态,因此配置沿输送路15从记录纸卷7拉出的记录纸7a的操作也非常简单。另外,如果关闭开闭侧单元13,返回到图2、图4所示的状态(关闭状态),则自动形成记录纸7a通过打印头20和印字压板21之间及送纸辊25和压纸辊26之间,并从记录纸排出口5引出的状态。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上述固定侧单元12及开闭侧单元13的结构。首先,固定侧单元12具有本体机架40,在该本体机架40的前侧部分,在宽度方向架设滑架导向轴23。在该滑架导向轴23上,如前所述,以可往返移动的状态支撑着搭载有打印头20的打印头滑架22。以覆盖上述打印头滑架22和打印头20的状态,安装色带架41,该色带架41的外周部分为色带盒9的安装部10。
在本体机架40的后侧的部分,形成用于装填记录纸卷7的收纳部8,在该收纳部8的后端部分,在本体机架40上架设着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轴43。该支承轴43成为开闭侧单元13的转动中心。
另外,开闭侧单元13具有开闭架51。该开闭架51,具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悬臂部分52、53和连结上述悬臂部分52、53的前端部分的前端连结板部分54。左右的悬臂部分52、53的后端部分,由上述转动中心轴43的两端部分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开闭架51的前端连结板部分54的前端,安装有印字压板框架55,在其背面侧安装有送纸辊轴25a,从在该印字压板框架55上的导向板28上形成的开口部28a、28a,同轴状固定在送纸辊轴25a上的2个送纸辊本体25b、25b的外周面向前方突出。在开闭架51的前端连结板部分54上,搭载自动切断单元30的可动刀32及驱动机构33。
(开闭盖4的制动机构)
图6是表示搭载在打印机1上的开闭盖4的制动机构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开闭盖4全开状态时的制动机构的说明图。本例的制动机构100,具有可装卸地安装在装有开闭盖4的开闭侧单元13的开闭架51上的凸轮部件110、可装卸地安装在固定侧单元12的本体机架40上的制动单元150。凸轮部件110,安装在开闭架51的左侧悬臂部分52的内侧侧面,制动单元150安装在本体机架40的后端部左侧的侧板部分40a。
另外,如上述图所示,开闭盖4的锁定机构60,具有安装在固定侧单元12上的锁销61、安装在开闭侧单元13的开闭架51的顶端部分的齿爪62。齿爪62能够以支承轴63为中心前后转动,并被未图示的推动部件推动,向后方推压支承轴63的下侧的爪部分62a。在开闭盖4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齿爪62的爪部分62a从前侧锁住锁销61,形成锁定状态。如果操作滑动按钮6(参照图1),则向前方旋转齿爪62,解除锁定状态。在关闭开闭盖4的时候,齿爪62的爪部分62a上的端面部分62b最先碰到锁销61。此状态是锁定机构60的锁定动作开始位置,如果从该状态向关闭开闭盖4的方向推压,则齿爪62克服推动力而被固定配置的锁销61提升,越过锁销61,再次形成图6所示的锁定状态。由于齿爪62安装在开闭架51的前端部分的两侧,所以能够将开闭盖4不松动地锁定在关闭位置。
图8是只取下制动机构100进行表示的斜视图,图9是凸轮部件11的侧面图及斜视图,图10是制动单元的斜视图及分解斜视图。凸轮部件110,例如是塑料成型品,在其外侧侧面111上形成有圆柱状的转动销112、由外侧侧面111和一对卡爪113、114规定的框架插入槽115。在开闭架51的左侧悬臂部分53的内侧侧面53a,形成转动销112的插入孔(未图示),使凸轮部件110的外侧侧面111接触到开闭架51的左侧悬臂部分53的内侧侧面53a,将转动销112插入插入孔,在此状态下,如果以转动销112为中心,使凸轮部件110旋转,则左侧悬臂部分53的边缘部分嵌入框架插入槽115内,形成在一对卡爪113、114和形成在相反侧的卡爪116之间夹持悬臂部分53的状态,将凸轮部件110固定在悬臂部分53上。因此,如果以转动销112为中心,使安装在悬臂部分53上的凸轮部件110向相反侧旋转,则能够从悬臂部分53卸下凸轮部件110。
在凸轮部件110的内侧侧面117的一侧,在其下端部分形成凸轮槽120。该凸轮槽120,在安装在开闭架51的悬臂部分53上的状态下,由向朝打印机前方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平坦凸轮面121、滑动地连接在该平坦凸轮面121的下端并向打印机后方折弯延伸的凸轮面122、经由圆弧面连接在该凸轮面122的后端并向打印机前方延伸的凸轮面123、从该凸轮面123的前端以稍微向上倾斜的角度折弯延伸的凸轮面124规定。
制动单元150具有L型断面的单元框架151,在该单元框架151的水平板部分152上,形成前后一对螺纹孔153、154。在单元框架151的垂直板部分155的后端部分,形成水平折弯的凸缘156,在此处还形成螺纹孔157。单元框架151的水平板部分152和凸缘156,通过未图示的连结螺栓,可装卸地固定在本体机架40的左侧的侧板部分40a。
在单元框架151的垂直板部分155的前侧部分,以上下方向可摆动的状态安装摆动臂160。摆动臂160,具有圆盘状的基端部分161、从该基端部分161延伸的臂本体部分162、从形成在臂本体部分162的顶端的小直径的圆盘部分163的外侧侧面水平延伸的圆柱状的凸轮推杆170。在摆动臂160的基端部分161的中心形成螺纹孔(未图示),摆动臂160能够以贯通该孔并螺栓固定在垂直板部分155上的连结螺栓164为中心摆动。
此处,在摆动臂的基端部分161的外侧侧面,多枚圆盘状的碟形弹簧166夹持摩擦圆盘165,经由固定板167,被连结螺栓164压紧。圆筒状的套筒168插通在碟形弹簧166中,根据该套筒168的长度,控制连结螺栓164的连结方向的碟形弹簧166的压缩量。由此,用规定的力,从两侧夹持摆动臂160的基端部分161,在摆动时能够施加规定的摩擦力。通过调整多枚碟形弹簧166的压缩量,能够增减摩擦阻力。
通过在单元框架151和摆动臂160之间夹持摩擦板165,还能够提高润滑油的保持性。此时,如图10(b)所示,如果在滑动面设置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则该部分具有成为润滑油滞留部的效果。此外,单元框架151和摆动臂160,在用同材质的SECC形成的情况下,摩擦板165的材质通过选择如SUS等其它材质,能够提高耐磨损性。
(制动机构的动作说明)
图11~图13是表示制动机构100的动作的说明图。首先,图11(a)表示开闭盖4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位置关系。在此情况下,形成如下的配置关系:以固定在本体机架40一侧的连结螺栓164为摆动中心的凸轮推杆170的圆形外周面,从打印机后侧,搭接在安装有开闭盖4的开关架50一侧的凸轮部件110的平坦凸轮面121上。
在该状态下,如果解除锁定机构60(参照图6)的锁定,打开开闭盖4,则凸轮部件110以支承轴43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凸轮推杆170随着开闭盖4的打开,沿凸轮面121相对地向下方滑动,安装有凸轮推杆170的摆动臂160的摆动量非常小。因此,在开闭盖4开始打开时,制动机构100作用于开闭盖4的制动力极小。
如图11(b)所示,如果开闭盖4从关闭位置大致打开10度,则凸轮推杆170从第1凸轮面121脱离。如图11(c)所示,如果开闭盖4大致打开15度,凸轮面124碰到凸轮推杆170。此后,随着开闭盖4的开度(转动量)的增加,凸轮推杆170一边从凸轮面124向与之连接的凸轮面123滑动,一边被该凸轮面124向上方推压。结果,支撑凸轮推杆170的摆动臂160向上方摆动。由于摆动臂160被碟形弹簧166付与摩擦阻力,所以相对于开闭盖4的打开动作而增加规定的制动力。因此,开闭盖4不会猛烈打开。
在本例中,如图12(a)所示,如果开闭盖4大致打开60度,凸轮推杆170到达凸轮面123的端部,此后,随着开闭盖4的开度的增加,沿凸轮面123,向相反侧滑动。另外,如图12(b)所示,如果开闭盖4达到打开90度的全开位置(打开位置),凸轮推杆170返回到凸轮面123的凸轮面侧的端部。
然后,如果关闭位于打开位置的开闭盖4,则凸轮部件110随之转动,从停止的凸轮推杆170分离凸轮面123,而形成对峙侧的凸轮面122的端部碰到凸轮推杆170的状态。图13(a)表示开闭盖4关闭到大约85度的位置的状态。其后,由于与开闭盖4的关闭动作连动,凸轮推杆170被凸轮面122向下方推压,所以摆动臂160向下方摆动。由此,对开闭盖4的关闭动作,施加规定的制动力。如果将开闭盖4关闭到大致45度的开度,则凸轮推杆170到达凸轮面122的端部,其后,沿凸轮面122,向相反方向滑动。另外,如图13(c)所示,如果将开闭盖4关闭到大致30度的开度,则返回到凸轮面122的另一端。
如果继续关闭开闭盖4,则凸轮推杆170从凸轮面122上脱离,如图11(b)所示,形成搭接在凸轮面122上的状态。其后,在使开闭盖4移动到关闭位置的期间,凸轮推杆170沿凸轮面121滑动。在凸轮面121以支承轴43为中心转动的时候,由该凸轮面121推压摆动的摆动臂160的摆动量很小。即,与在凸轮推杆170碰到凸轮面122、123、124的状态下,使这些凸轮面转动时的摆动臂160的摆动量相比较小。因此,在关闭开闭盖4时,在凸轮推杆170从凸轮面122脱离,搭接在凸轮面121上后,作用于开闭盖4的制动力减小。
如此,在本例中,在关闭开闭盖4的时候,在开闭盖4成为将关闭位置之前的角度后,与此前所作用的制动力相比,作用小的制动力。因此,如果在向制动力小的值切换的转动位置以后,设定开始锁定机构60的锁定动作,则能够避免在锁定时由于较大的制动力造成开闭盖4变形,陷入单边关闭状态的问题。此外,如果适当设定凸轮面122、123、124的移动轨迹和凸轮推杆170的移动轨迹,则在开闭盖4解除锁定后移动到打开位置的期间,及从打开位置到锁定动作开始的移动期间,能够对开闭盖4施加大的制动力。因此,如果适当设定该制动力的值,就能够防止猛烈开关开闭盖4,操作者受伤的问题或在开闭盖构成部件等产生损伤的问题。
此处,本例的制动机构100,能够在打印机1上装卸。即,在本体机架40上,可装卸地安装制动单元150,在开闭架51上,可装卸地安装凸轮部件110。因此,在开闭盖4的开闭时,不需要那样作用制动力的情况下,能够取下制动机构100。例如,在以水平设置在收银台上的横置状态下使用打印机1的情况下,在开闭盖4的开闭中,安装在其支承轴43上的扭转弹簧形成的制动力即可以。
对此,在以将打印机1安装在壁面上的纵置状态使用的情况下,开闭盖4的关闭位置垂直,在打开开闭盖4的时候,从垂直的关闭位置朝水平打开位置,利用自重猛烈打开。因此需要大的制动力。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安装制动机构100,通过对开闭盖4作用大的制动力,能够防止猛烈打开开闭盖。此外,由于从开闭盖4的锁定动作开始的位置,大的制动力被切换到小的制动力,所以还能够避免发生开闭盖4的单边关闭。

Claims (6)

1.一种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其对上述开闭盖的转动施加制动力,该开闭盖以支承在框体上的支承轴为中心,在关闭位置及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并可利用锁定机构锁定在上述关闭位置,上述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具有:
安装在上述开闭盖上的凸轮部件,
能以支撑在上述框体上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凸轮推杆,和
对上述凸轮推杆的摆动运动施加规定的摩擦阻力的摩擦部件;
上述凸轮部件,具有随着上述开闭盖的转动,上述凸轮推杆可滑动的凸轮面;
上述凸轮面,具有第1凸轮面区域和第2凸轮面区域,其中相对于上述开闭盖的转动量,上述凸轮推杆在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小,而在上述第2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大于在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
在解除了利用上述锁定机构进行的锁定的上述开闭盖转动到上述打开位置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2凸轮面区域滑动;
在上述开闭盖从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开始的位置到达上述关闭位置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滑动,
上述开闭盖的制动机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面还具有第3凸轮面区域,相对于上述开闭盖的转动量,上述凸轮推杆在该第3凸轮面区域中的摆动量大于在上述第1凸轮面区域的摆动量;
在上述开闭盖从上述打开位置到达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开始的位置期间,上述凸轮推杆沿上述第3凸轮面区域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框体上可装卸地安装的制动单元、在上述开闭盖上可装卸地安装的上述凸轮部件;
上述制动单元具有上述凸轮推杆、上述摆动轴及上述摩擦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单元具有单元框架和摆动臂,该单元框架安装在上述框体上,所述摆动臂的顶端部上安装有上述凸轮推杆;
上述摆动臂具有形成有螺纹孔的基端部;
上述摩擦部件是形成有中心孔的多枚碟形弹簧;
上述摆动轴,具有贯通上述碟形弹簧的中心孔及上述摆动臂的螺纹孔、并连结在上述单元框架上的连结螺栓;
通过上述连结螺栓,使上述碟形弹簧从侧面压靠上述摆动臂的基端部。
4.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开闭盖的制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盖,以形成在上述关闭位置从上述支承轴向上方垂直延伸,在上述打开位置水平延伸的姿势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框体上。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纳记录纸卷的收纳部,和
安装在上述收纳部的开口部的上述开闭盖。
CNB2004100859986A 2003-10-28 2004-10-27 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及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8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7495A JP4400175B2 (ja) 2003-10-28 2003-10-28 開閉蓋の制動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3367495 2003-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1801A CN1611801A (zh) 2005-05-04
CN100361822C true CN100361822C (zh) 2008-01-16

Family

ID=3464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59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822C (zh) 2003-10-28 2004-10-27 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00175B2 (zh)
CN (1) CN10036182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1591B2 (ja) * 2005-12-27 2011-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7878724B2 (en) 2005-12-27 2011-02-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CN100493922C (zh) * 2007-02-07 2009-06-03 上海博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用推抬式开仓机构
JP2015202566A (ja) * 2014-04-10 2015-11-1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999155B2 (ja) * 2017-08-29 2022-01-1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US11772395B2 (en) * 2020-10-15 2023-10-03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d subsystem for media processing devices
CN116278417B (zh) * 2023-02-01 2023-12-01 珠海芯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盖缓冲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3157A (ja) * 1989-08-01 1991-03-19 Canon Inc 開閉蓋及び前記開閉蓋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H06218996A (ja) * 1993-01-25 1994-08-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JPH10252740A (ja) * 1997-03-10 1998-09-22 Fuji Xerox Co Ltd 開閉カバー制動機構
JPH11354941A (ja) * 1998-06-10 1999-12-24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US6055394A (en) * 1998-03-26 2000-04-25 Ricoh Company, Ltd. Reliable cover switch employing machine
JP2002166474A (ja) * 2000-11-30 2002-06-11 Canon Inc ラミネート装置
US6508600B1 (en) * 1999-10-29 2003-01-21 Star Micronics Co., Ltd. Printer
JP2003056545A (ja) * 2001-08-13 2003-02-26 Haimekku:Kk 筒状ヒンジ
JP2003266830A (ja) * 2002-03-20 2003-09-2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4414A (ja) * 1993-04-02 1994-10-21 Nhk Spring Co Ltd 軸ロック装置
JPH11212428A (ja) * 1998-01-27 1999-08-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9921A (ja) * 1998-04-28 1999-11-09 Ricoh Elemex Corp 緩衝装置
JP2000079739A (ja) * 1998-09-04 2000-03-21 Canon Inc 開閉カバーのロック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57929U (ja) * 1998-09-22 1999-06-08 日本タイプライター株式会社 カバー開閉機構
JP2001019237A (ja) * 1999-07-09 2001-01-23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JP2002193293A (ja) * 2000-12-22 2002-07-10 Toyota Motor Corp 蓋体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3157A (ja) * 1989-08-01 1991-03-19 Canon Inc 開閉蓋及び前記開閉蓋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H06218996A (ja) * 1993-01-25 1994-08-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JPH10252740A (ja) * 1997-03-10 1998-09-22 Fuji Xerox Co Ltd 開閉カバー制動機構
US6055394A (en) * 1998-03-26 2000-04-25 Ricoh Company, Ltd. Reliable cover switch employing machine
JPH11354941A (ja) * 1998-06-10 1999-12-24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US6508600B1 (en) * 1999-10-29 2003-01-21 Star Micronics Co., Ltd. Printer
JP2002166474A (ja) * 2000-11-30 2002-06-11 Canon Inc ラミネート装置
JP2003056545A (ja) * 2001-08-13 2003-02-26 Haimekku:Kk 筒状ヒンジ
JP2003266830A (ja) * 2002-03-20 2003-09-2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33755A (ja) 2005-05-26
JP4400175B2 (ja) 2010-01-20
CN1611801A (zh) 2005-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5931B2 (ja) 紙切断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EP1038687B1 (en) Printer
EP2284012B1 (en) Dual-side printing apparatus
US7563045B2 (en) Roll paper printer
CN100361822C (zh) 开闭盖的制动机构及打印机
JPH08511492A (ja) 自動車のスライド式ルーフのカバー部の移動制御装置
CA2289856C (en) Elevator for card and dispenser for the same
EP3042775B1 (en) Printing unit and thermal printer
JP2004268207A (ja) 鋏式記録紙切断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US5026184A (en) Office machine
JP2001205896A5 (zh)
JPH03502786A (ja) ペーパートラクタフィードセパレータ
JPH01275083A (ja) 印字ユニットを備える事務機械
JP4857648B2 (ja) ロール紙プリンタ
JP5382068B2 (ja) プリンタ
JP2567080Y2 (ja) 塵芥車における投入口扉開閉装置
CN212525627U (zh) 百叶帘叶片的冲孔设备
JPH05508944A (ja) シートフィルムカセットの開閉装置
WO2014039324A1 (en) Eject tilting mechanism
JPS6032665A (ja) スクリ−ン印刷機の版離れ装置
NL1009893C2 (nl) Inrichting voor het pletten van lege metalen verpakkingsblikken.
JPS6245835Y2 (zh)
JP3786394B2 (ja) 箱型構造体
JP3217797B2 (ja) 帯状媒体を印刷するための印刷機
JP2007038436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